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共15篇)
1.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一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机关协同协作服务
基层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本办工作人员履职和执行能力,建立协同协作、服务基层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协同协作形成合力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推进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机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从讲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协同、协作、合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围绕大局、凝聚人心、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目标要求
要以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以加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下协同协作,切实解决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力求取得“五个明显”成效:
1.作风明显改进。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和各股(室)行风明显改进。
2.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想办事”的热情和“会办事”的本领不断增强。3.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实现制度化体现、常态化固定、日常化开展、规范化运行。
4.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团结鼓劲干事业、公正廉洁、公平有序、和谐稳定的政务、法制和人文环境逐步形成。
5.干部能力明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要内容
协同协作是各股室及其工作人员之间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某个阶段的工作,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准则。主要有上下级机关、同级机关、机关内部股室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协同协作。
1.对需两个或两个以上股室共同配合完成的工作任务,要按照股室职能、工作职责或有关要求,确定一个牵头股室,其他为协办股室。牵头股室原则上只确定一个,特殊情况下需两个以上的,由排列第一位的为主要牵头股室。
2.牵头股室要积极主动负起总协调、总调度的责任,确保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牵头股室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讨论相关问题,及时了解协办股室相关工作情况,提出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意见、建议,并向办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
3.协办股室要服从牵头股室的组织协调和工作安排,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意见,及时反馈相关工作信息,按分工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4.不管是牵头股室或协办股室,对分工的具体任务都要指定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制,各相关工作人员要主动配合、积极呼应,确保本股室分工任务的全面完成。各股室也要进行内部分工,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做到分工不分家,加强协同协作,确保股室内部工作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5.各股室要协同协作,形成合力。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上级督促指导下级的原则,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主抓不缺位、牵头不越位、配合不错位,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及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对上级交办的任务,要加班加点按时完成;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有及时回复;对基层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对布置的工作,要定期检查。
四、监督检查
协同协作的督查工作在办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由办效能办负责实施,检查采用专项督查、全面督查和暗访督查等形式进行。
1.专项督查。每月开展一次。督查的主要内容:区委、区政府作出的相关决策部署、本办年度重点任务涉及协同协作的各项工作;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协同协作等。
2.全面督查。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的主要内容:各级各部门开展“协同协作、服务基层”工作推进情况。需每季度向区效能办报送书面材料。
3.暗访督查。主要内容是机关工作制度落实情况、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与协同协作有关的情况。
五、责任追究
对协同协作不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按质按时完成工作的,要分清责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
(一)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对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对科室主要负责人视情形进行诫勉谈话或效能告诫,情节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1.牵头股室不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沟通等职责,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2.未能按质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又无正当理由的;
3.协办股室不服从牵头单位协调、不按有关要求向牵头单位反馈相关工作信息的;
4.不认真履行相应职责、未能按质按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
5.股室内部不认真落实协同协作工作机制的; 6.股室不服从上级单位协调,不按要求向上级单位反馈相关工作信息的;
7.其他不协同协作,不能形成合力,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凡有下列五种行为之一的,视情形给予机关工作人员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效能告诫、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1.牵头股室的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沟通等职责,贻误工作的;
2.协办股室的工作人员不服从牵头股室组织协调、不认真履行协同协作职责,贻误工作的;
3.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
4、未能在规定的工作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又无正当理由的;
5.其他不协同协作,不能形成合力,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各股室及其工作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宣传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大局意识、团结共事意识,营造“协同、协作、合力”的舆论氛围。办效能办要大力宣传报道协同协作形成合力的好典型、好做法,及时曝光不协同协作、贻误工作的人和事,努力形成“大力倡导协同协作精神,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的浓厚氛围,促进“协同、协作、合力”的良好作风的形成。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机关协同协作、服务基层能否取得实效,加强领导是关键,落实责任是保证。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机关协同协作形成合力工作由办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办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涉及协同协作的,承办股室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工作任务按质按时完成。办效能办要加大对协同协作的效能督查,及时帮助解决协同协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结合实际、细化措施。各股室要立足实际,解决协同协作中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抓好落实。办效能办要通过电话回访、召开座谈会和明察暗访等形式,发动群众参与,找准机关推诿扯皮、各自为政、推而不动、久拖不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0年3月8日
2.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二
一、借生态建设之风, 建立党建开展新方法
在党建建设工作的具体进行过程中, 我们应积极响应党关于生态文明提出的四个长效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先进发展理念的教育 (具体包括思想改进、机构改革、党风构建、政策完善等等) 。将科学发展观具体应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中, 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把全新的林业建设理念融入到工作中, 鼓励构建新型林区、现代化林区。努力促进林区建设、经济效益、林木用材的保护、林木产品生产营销各方面协调发展。大力开展一切有利于林业党建工作的活动, 比如以充分利用党建分部的职能和优秀党员的带头作用为主旨的“双带双促”活动。以提高团结性、失效性为中心的“创先评优”, “五好党支部”等一系列活动, 以促进生态环境优化改革为核心的“发展低碳经济, 我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的交流借鉴活动, 以改革、富国、创新、稳定为引导的“林业发展”活动。随着以上改革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党建工作不断丰盈, 也给党员管理者更多提高自我的机会, 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 开拓新眼界, 学习党建新方法。
二、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理想, 提高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利用创新选优等主题活动的影响, 强化党内成员及领导对环境问题的保护意识、及这些成员的争先理念、发展理念、创新精神、掌控全局的能力。这样一来林业部门的党风建设一定会在争先评优的氛围中不断深化, 竞争使得党建前行的节奏不断加快。
三、敢于运用新方法进行林业党建, 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1.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精神建设、物质建设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为补充
如果政治建设存在缺陷, 生态建设也会受到牵连。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型林业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积极响应以人为本,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对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改善员工生活状态都十分重要。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党政建设首先要从改善党员领导者的思想高度做起, 只要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 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就会带动林业员工整体把工作中心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合在先进林区建设和新型林区建设中, 使二者互相推动, 齐头并进。所以, 我们就更应严抓林区建设的党建工作, 使林区建设为其他行业的生态建设树立典范。
林业党建工作的当前任务就是坚实基础、抓好中心、找好找准道路, 加强领导层的务实工作, 确实的保证林业党建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首先, 在经济建设方面, 要全面提高经济大局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水平;其次, 在组织方面, 更要不断加强思想方面的建设, 时刻相信党、拥护党, 突出党建工作的凝聚、向心与感召力。在林业党建工作中, 只有坚定党的导向作用, 跟党走, 才能更准确的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为生态文明服务;只有信任党的先进代表性, 才能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生态文明发展的工作效率;只有加强党建工作的制度监督与保障, 才能使得党建工作在实际林业工作中处于正规的模式、科学的水平上。
2.创新发展, 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首要目标
在新的林业党建工作进程中, 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主导, 并始终将党建工作思想视为工作的核心, 才能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林业发展。首先, 我们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 而不是华而不实。坚决抵制夸夸其谈而不做实事的人, 无论是基层党员还是中层干部。其次, 作为林业工作者要创新自身的林业企业工作, 在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同时, 还需考虑到在林业党建工作过程中私有制经济与个体经营者所发挥的作用。多方面、多角度的认真贯彻服务生态文明的方针;第三, 创新型人才是林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 不断吸纳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不断给林业党建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着的自身素养, 同时也是在增强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第四, 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让公民都愿意积极主动的加入到服务生态文明的党建工作中来。
四、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发展中, 虽然林业党建工作仍然有许多棘手的问题和层出不穷的状况, 但我们依然信心满满, 坚信任何困难都会有应对的措施和解决策略。在面对不同问题时从实际出发, 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眼光和方式去对待。党建工作切实的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 也是生态文明服务于我们人民。完善林业党建工作, 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党创造条件和机会, 为企业、为个人、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贾乃起.观念创新是推进林业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8) :200.
3.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三
关键词:组织建设;服务经济
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粮食部门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织部分,当前应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强粮食产业、搞活粮食流通,重点围绕服务“三农”、构建和谐社会做文章,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完善内控机制,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确保粮油市场稳定,将推进粮油放心工程与粮食产业转型发展相结合,将创建粮油示范企业与培育粮食产业龙头企业相结,这不仅是今后粮食工作发展的方向,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1 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
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粮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赢得群众。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1.2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系统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3 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
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量,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榜样引领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2 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建
工作水平,服务全区粮食经济工作
2.1 提高党员素质。
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以“三会一课”为载体,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提高学习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党组中心组和党员干部周五理论学习制度,扎实开展“我是党课主讲人”等系列“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法规,不断增强党员的理论修养和政策业务水平,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能力,切实提高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
2.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围绕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党组每年与企业各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在服务窗口和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员示范岗”争创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从源头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和票决制,使发展党员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新轨道。
2.3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制订出台《区粮食局(区粮食收储总公司)各科室挂钩服务联系基层企业工作制度》,各科室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接地气,深入农户解难题,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益,实现与基层良性互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积极开展系统职工蓝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象棋等文体竞赛主题活动,使“创先争优”活动在粮食发展大局中不断取得新成果,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明显转变,有力推动粮食企业培大做强,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粮食行业提升形象,行业效能不断提升。以服务种粮农民、城乡居民、挂钩企业和弱势群体为重点,广泛开展诚信经营、诚信服务、行业自律等活动;突出粮食安全主题,加强监督检查,维护粮油市场秩序,规范粮油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运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联席会议平台,在夏秋收粮两季与公安、市场监管、物价、海事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各类涉粮案件,有效地维护了区域内的粮食市场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集中在五一、中秋、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粮油市场平稳、粮油质量安全;加强粮油市场价格监测与预警,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市场供应。扎实推进“放心粮油”创建活动,争创市级放心粮油示范店和省级放心消费先进单位。
2.4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制、重大事项报告制等,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围绕打造提升制度执行力、发展保障力、行业形象力、工作创新力,坚持把惩防体系建设和重要权力关键节点监控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深化党务政务企务公开,严格程序,将应当公开的事项予以公示,主动接受基层、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推行粮食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和网上运行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国有资产、中心库和重点项目建设监管,真正把项目建设成为廉洁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结合机关效能和工作绩效考核,加强党员干部监督,积极开展勤廉文化进机关、进粮库活动,推进粮食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
3 围绕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抓好党建促发展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经济创新发
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加快粮食流通现代化进程是粮食人神圣职责,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第一要务,自觉将党建工作放在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中去,放到党组的决策部署中去。
3.1 以建设创新型机关为重点,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学习管理,促进机关干部学风扎实深入,建设学习型机关。要强化创新意识,促进机关干部树立开拓创新、勇于作为、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推动工作。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思考,通过学习,拓宽视野,使我们的思想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发展、领导发展的本领,努力建设创新型机关。要强化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各职能科室之间、干部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要把各项工作与系统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与完成本行业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凑、推进有序。
3.2 以提高整体素质为中心,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近年来,虽然班子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面对粮食流通新形势和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仍存在着差距,班子成员要带头发扬粮食部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人才兴粮战略,落实人才培养工程,通过院校招聘、定向培养、技能提升等方式,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为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3 以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4.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四
律师作为特殊行业,其执业活动范围已从传统的法律诉讼,逐步扩大到企业改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际贸易、投资融资、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非诉讼法律服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分配方式已逐步与经济利益挂钩,导致律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其职业道德、执业操守背道而驰的现象,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不良行为,但是已经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信,因此如何加强律师队伍的党建工作、使其成为新时期党的领导下的重要的法律服务队伍,已成为摆在我们整个司法行政系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榆次区司法局通过实际走访、专家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CNIK党政数字图书馆开放以来,我们不断从中汲取新的知识以及其它司法行政部门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区律师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律师行业的基本管理体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实行脱钩改制的意见》的规定, 已实现自收自支的国资律师事务所,应按本意见规定进行脱钩改制。[2]我区所辖三所律师国资所全部完成了“脱钩改制”工作,律师由原来的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的“国家法律工作者”转变为“社会法律工作者”,律师事务所由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转变为无编制的社会中介组织,由司法行政为主的单一的直接管理转变为行政和行业协会“两结合”管理体制。
二、我区律师党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我区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是:我区辖管中都、鼎正、丰汇3个律师事务所,共有47名执业律师或法律服务辅助人员,其中党员律师15人,占执业律师的31.9%。分别是中都律师事务所党员11人;鼎正律师事务所党员3人;丰汇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党员1人。现建有中都律师事务所1个支部。(由于鼎正律师事务所是从中都律师事务所分出来的,所以党员活动还是一个支部;丰汇律师事务所只有1名党员,组织关系在原单位,所以未成立党组织)
三、我区律师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必然出现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管理体制的转换,律师从原有的工作模式向“自由独立人”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治思想、职业操守、职业纪律等方面问题。而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相对滞后和薄弱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是独立建立党支部的事务所少,全区只有中都律师事务所建立独立支部,占总数的33.3%。
二是党支部党员人数少,全区3家律师事务所共有党员 2 15人,平均每个支部的党员人数为5人,其中鼎正和丰汇律师事务所党员在4人以下。
三是近年来党支部、党员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律师入党积极性不高,发展新党员比较困难,新发展党员比例小,据调查,2008年全区三个律师事务所新增加工作人员5人,其中党员1人,而全年经律师事务所培养发展的党员也只有鼎正律师事务所1人。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组织部门和主管部门对律师事务所的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不够,没有把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当作行政机关党支部一样对待和要求,缺少针对性。[3] 二是现有律师事务所管理人员和原有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对经济效益看得太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满足于一般应付,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忽略了律师党建工作。
三是律师事务所的转制改变了律师事务所的性质和律师的身份,尤其是和经济效益挂钩的分配形式,对律师的思想状况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一些党员律师不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则自己拿着组织关系而不愿意积极主动转移组织关系。[4] 四是律师事务所规模偏小,从业人员,尤其是从业党员律师较少,加之律师流动性较大,工作相对独立,发展党员更为困难,致使律师事务所的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或落空。
四、律师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律师作为特殊行业是执政党的重要社会基础,虽然不直接行使司法权、行政权,但是由于其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特殊性,可以对行政权、司法权的立法和执行产生重要影响,是影响执政基础的重要因素。
有利于执政党的作用在基层的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能否在基层较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在基层党组织中作用的发挥。
有利于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法律是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的,律师队伍如果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就必将会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有利于中国律师业的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我国的律师行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形势和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这就对我国律师行业管理水平和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律师党建工作显得更加迫切。[5]
五、加强律师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根据榆次区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的实际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加强律师党建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要是理顺管理体制,明确隶属关系。把加强律师事务所的党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具体分管领导。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指导工作的主动权,增强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着力抓好党员教育活动。结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律师工作实际,在党员律师中着力抓好政治思想教育。
三是建立党建工作与律师业务管理相结合的考核管理机制,要求律师党建工作与律师事务所行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并作为年检注册、评优创先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律师党建工作与律师事务所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互发展。
四是结合实际帮助指导律师事务所支部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汇报制度》等,强化了党员律师的教育管理。
五是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实现广大律师党员对党的理论在政治上、理论上和感情上的高度认同。[6]建立党建工作体制,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以组建党组织和发展党员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律师行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覆盖面。[7]。
六是组建律师党员志愿者服务团,引导律师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活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2008年全区律师代理民事案件381件,刑事案件126件,担任法律顾问48家,共接待群众咨询2820件,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案件221件。
综上所述,律师党建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思想大力加强律师行业的党建工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基础,不断为当前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力争把我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江苏法制报/2008年/12月/1日/第001版 [2] 河南政报2000.10 [3] 中国社会报/2002年/10月/23日/ [4] 中国社会报/2002年/10月/23日/ [5] 中国社会报/2002年/10月/23日/ [6] 中国社会报/2002年/10月/23日/ [7] 中国社会报/2002年/10月/23日/
5.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枝江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2012年枝江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的通知》(枝办发〔2010〕34号)(以下简称《三年规划》)精神,推进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现就加强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全面建设为基础,完善功能为关键,发挥作用为根本,全面做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着力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向广大村民群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工作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本地 “十二五”规划,做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对接,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配套,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统一。在建设布局上突出公共性、公益性,从严控制干部办公用房,尽量扩大服务群众和开展活动的场所。
2、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充分整合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向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共同建设、综合使用、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参与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
3、以用为本、强化功能。坚持建管并重,以用为本,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增强服务功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4、民主公开、群众公认。把民主公开贯穿于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广泛听取和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特别是建设方案、资金筹措、建设质量等要请群众把关。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搞建设,避免铺张浪费,防止重复建设,不准举债搞建设,真正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
(三)目标任务
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每个建制村都有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都达到“五务合一”的要求,努力使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信访维稳中心,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特别是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二、进一步明确建设标准,规范功能设置
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要按照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要求来建设,力争达到“二十个一”的标准:
1、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有满足功能需要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阵地。
2、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一般悬挂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屋顶、门楣等位置,做到醒目、美观。
3、一套村级组织标识。在服务中心大门两侧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标识牌。村级配套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组织等需要挂牌的,一般制作成尺寸较小的方型牌匾,集中悬挂于室外墙面。注意防止村级组织挂牌过多过杂。
4、一面国旗。在服务中心屋顶或门前设置旗杆,升挂一面国旗。
5、一个公开栏(橱窗)。主要用于定期公开村级党务事务,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等,及时反馈村民群众反映问题和事项的办理情况。公开栏一般设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周边,位置要醒目,要带有防雨设施。
6、一个活动场地。在服务中心周边规划一定面积的活动场地,满足群众日常活动和召开村级大型会议需要。有条件的村可以依托活动场地搭建一个戏台。
7、一套体育设施。根据村实际情况,配备篮球架、乒乓球桌、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群众开展文体活动。
8、一套广播喇叭系统。主要用于政策宣传、信息发布、文化娱乐等。广播喇叭控制室一般设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扩音设备应覆盖村民聚集区。
9、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室)。主要用于为党员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和处理村级日常事务。便民服务大厅一般设在一楼,布局为开放式,方便党员群众办事。根据工作需要,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党群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岗,安排党员干部值班服务,公开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室内墙壁上公示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流程等内容,做到简明清晰。有条件的村可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等服务设备。
10、一个谈心说事室。主要用于接待党员群众来访说事和谈心谈话。室内布置装饰应简洁舒适,室内墙面可张贴问候语和说事谈心的相关制度。
11、一个办公室。一般只安排一间办公室,用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办公,工作用房比较宽松的村,可增加一间综合办公室。其他村干部日常办公,主要在便民服务大厅进行。
12、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主要用于会议、学习、培训和活动。应配置一定数量的会议桌椅,配置一面党旗。室内墙面可张贴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党员群像图(含公开承诺事项)以及“三会一课”、党组织生活会等相关制度。
13、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室。主要用于村民文化娱乐活动。应配备桌椅、棋牌、电视机、音响设备等。
14、一个远程教育站点。主要用于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应配备电脑、电视机、影碟机、投影仪、音响等电教设备,开通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端口。
15、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主要用于党员群众阅读学习。应配备书柜(书架)、阅读桌椅及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党建、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生活保健等类书籍。有条件的村,可配备电脑,开通电子阅览服务。室内墙面可张贴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读书名言警句等。
16、一个档案室。主要用于存放村级各种档案资料。应配备档案柜、档案盒等设施,对村级各项工作、各类人员等规范建档,并定期整理。
17、一个卫生室。主要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18、一个农资超市(综合服务社)。主要为群众提供日常生产生活资料采买服务。
19、一个农村商贸服务站点。主要为群众提供农产品销售,商贸、务工信息咨询等服务。有条件的村,可建设村级商贸市场(网点)。
20、一个综合服务站点。根据村级实际和群众需求,提供农机、农技、米粮加工等各类综合服务。
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室(站点)可根据实际情况一室(站)多用,总体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简朴实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根据实际,尽可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平台。
三、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重在建设,关键在用。要按照构建“七个体系”和 “五务合一”的要求,强化功能整合,抓好管理使用,做好活动记载,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
(一)强化组织领导功能,发挥区域政治中心作用
1、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党内会议等党务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2、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开展民主议事决策活动,全面实行村务重大决策“五议五公开”,提高村务管理水平。
3、加强村党组织对村级自治组织、配套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组织的领导,全面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强化引领发展功能,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
1、选准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党员创业致富”计划的示范作用,引领群众兴办产业、增收致富。
2、加强对农资超市(综合服务社)的监督管理,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生活物质采买服务,方便群众生活,促进群众生产。
3、依托综合服务站点,定期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邀请农机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到村,指导和帮助群众开展农业生产。
4、依托农村商贸服务站点,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组织农产品集中销售,活跃商贸流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5、有条件的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或引办、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强化桥梁纽带功能,发挥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
1、向群众公开市、镇(街道)、村各级服务网点、服务项目、办事流程、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等,方便群众办事。
2、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承接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项目,并与镇(街道)、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对接,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重点为群众代办涉及公安、民政、计生、广电、劳保、国土、建设、农业、林业等部门的行政审批等服务事项。
3、经常性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日”等活动,邀请农业、民政、文体、卫生、科技、计生、妇联、共青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现场办公,方便群众办事。
4、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随时接待群众,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属于本村范围内的服务事项。
5、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
6、依托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并做好卫生保健常识宣传工作。
(四)强化教育培训功能,发挥区域宣传教育中心的作用
1、用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坚持全天候开放,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党员干部先学;健康文艺节目,面向群众热播;实用致富技术,按需点播推广。
2、用好广播喇叭系统,做到早中晚定时播放,惠民利民政策随时宣讲,遇到紧急突发性事件及时提醒。
3、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标语、横幅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普法教育、文明道德教育。
4、有条件的村,编写村规民约,文明道德民谣,通过文化墙、广播喇叭加强宣传引导。
(五)强化文化娱乐功能,发挥区域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作用
1、用好图书室(农家书屋),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读书学习,提高文化素质。
2、用好文化体育场所,组织腰鼓队、说唱队、民乐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群众性文体组织,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3、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承办上级部门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依托群团组织,组织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经常开展活动,特别是利用“三八”、“五四”、“六一”、“九九”等节庆开展活动。
5、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喜事提供场所,倡导文明新风尚。
(六)强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区域信访维稳中心的作用
1、建立说事谈心制度,引导群众“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通过村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2、建立干部值班制度,随时掌握村情动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矛盾化解不出村”。村干部每周应召开一次例会,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轮流坐班。
3、建立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制度,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理顺群众思想情绪,化解矛盾纠纷。
4、建立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村级重要情况,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四、加强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镇、街道党委要把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协调安排,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取得实效。
(一)规划先行,科学建设。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充分论证。凡新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应先制定建设方案,报市委组织部审批。改扩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应先制定改扩建方案,动工前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市委组织部在征求规划、国土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和改扩建方案进行认真审核,重点对建设规模、功能配置、资金来源等进行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批。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各镇、街道党委要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实施”的原则,充分整合有关职能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共同建设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依托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推进业务工作,服务基层群众。加大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和改扩建所需资金,采取市财政补贴、镇村自筹的方式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相关联的资金要统一整合使用。要组织和号召市、镇“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帮助建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充分运用“五议五公开”工作办法,鼓励村级组织动员本村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三)加强监督,严肃纪律。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项目资金、工程和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其所有权归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使用权归村级组织,未经市委组织部、镇、街道党委和市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同意,不得出售、出租、抵押和改变用途。要严肃工作和财经纪律,严禁增加村级债务、加重农民负担、平调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严禁抬高工程预算提高建设成本,严禁截留、挪用、贪污和侵占专项资金。对违纪违规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
6.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六
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社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为认真贯彻全市社区工作会议精神和田市长在社区建设“两房”清理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我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做实做细“两房”建设工作,较好地完成“两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住宅小区“两房”建设落实情况
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紧紧围绕1月14日田市长在“两房”清理工作中布置的相关工作任
务,组织房管处工作人员对市区各住宅小区进行逐一登记排查,重点对“两房”清理会议后未按标准配备或配足的已建成住宅小区进行督查落实,经过多方协调,积极努力,近期已有8个小区配置或正在筹建“两房”,其中府苑小区、黄河别墅2个小区已按标准配足“两房”,4个小区正在积极协调建设中,锦华名园、豫景山庄2个小区“两房”建设规划在下一期开工;金谷花园小区因开发企业违规行为被查处中无法协调;6个小区属老小区,有的开发公司已离开,且无余房,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物业管理用房,建议视同满足要求,待条件许可,由当地政府参照宿豫区雨露社区的做法,集中建设社区服务用房。截止目前,市区已建成住宅小区中,已有43家住宅小区按标准配置了物业用房,面积共平方米。
二、工作措施
1、建章立制,进一步加强“两房”建设工作。为了规范“两房”建设工作,保证以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制定
下发了《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各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各县(区)建设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在“两房”建设工作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并明确在批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时,要求开发企业同时申报列明“两房”具体位置、面积等资料,并在小区建成后及时交付使用。
2、深入社区,夯实督查基础工作。9月下旬,我局组织房管处工作人员深入各住宅小区督促检查“两房”建设落实情况,并制定住宅小区物业用房统计表,对各住宅小区面积、“两房”配备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登记。
3、强化整改,加大“两房”建设工作落实力度。针对住宅小区“两房”建设中存在不同问题,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力度。一是加强协调工作。对亚方花园、幸福家园、新世纪花园等14家未按标准配足“两房”的住宅小区进行积极协调,要求其按标准配足“两房”。
目前,府苑小区和黄河别墅2个小区已按标准配足“两房”;锦华名园和豫景山庄2个小区“两房”建设在下一期开工;亚方花园、天成小区、幸福家园、豪域花园4个小区正在协调建设中;金谷花园因金谷房地产开发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正在立案专项查处。聚龙花园、新世纪花园、珠江花园、通成山庄、河滨新村、市府东路6个小区属老小区,已有一定数量的物业服务用房,开发公司已离开,且无余房可调剂,无法按规定配备“两房”,建议视同满足。二是加强整改力度。对未提供物业服务用房和社区服务用房的宿迁市邦兆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开发企业开发的豪域花域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在5月20日前按照《宿迁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办法配备“两房”。三是加强在建小区管理工作。对在建的47个小区及时下发《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作的通知》,督促按相关规定配备“两房”,并保证序时开工进度,保证足
额配备“两房”建设,并及时交付使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全面落实“两房”建设工作。要求各开发企业按《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作的通知》及市区“两房”建设相关要求,及时足额配备物业服务用房和社区服务用房。对已建住宅小区未按标准提供或未提供“两房”的小区,责成开发建设单位及时补充配足;对在建或分期建设的住宅小区,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应按期适时足额提供“两房”,否则不予通过验收。
2、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工作。为了确保“两房”工作顺利开展。在社区“两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我局要求局属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配合,做好住宅小区“两房”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推进工作。从小区已配置物业用房中调剂部份房屋用作社区服务用房,全力支持社区“两房”建设工作,打造和谐社区。
3、进一步夯实社区建设基础工作。
物业管理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社区建设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目前,我局正按照9月8日市政府召开的理顺物业管理体制会办会精神,认真筹备物业管理属地化管理工作,拟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服务职能,从而形成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
7.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篇七
一、规范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把好农机产品质量关
2011年初,根据“提高鉴定质量,加强廉政建设”的总要求,江苏站完善建立了“程序清晰、要求明确、相互分离、相互监督、高效统一”的新的内部工作机制,全站所有业务由业务管理室实行大厅统一受理、阳光操作,企业申请资料经总工程师初审后,凡是符合要求的由业务管理室分配到相关业务室制定实施方案,再经分管站长批准后,由各业务室按照计划完成鉴定检测任务,工作的规范性明显提高,实施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全年共完成各类农机试验鉴定和检测考核业务1420项次,其中:完成农机试验鉴定任务750项次(包括完成省级农机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小批试制(投产)鉴定208项次;完成省级推广鉴定449项次;完成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产品部级推广鉴定93项次);
完成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微耕机、开沟机、水田埋茬(草)耕整机、喷灌机、割草机、农用挖掘机、多功能装载机等产品企业委托检验和可靠性考核任务534项次;完成各类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136项次(其中完成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柴油机、旋耕机、柴油机曲轴、机体、气门、气缸盖、农用链条等农机整机及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任务65批次;完成省工商局委托的农机市场18个批次柴油机及全省53批次的农机零配件商品的监督检验任务)。
江苏站高度重视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严格按照推广鉴定大纲、选型鉴定大纲八个方面要求开展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把好部级推广鉴定资料审查关、性能试验关、生产条件审查关和用户调查关,对产品性能质量或其他方面达不到标准大纲规定要求时,一律不予通过推广鉴定。2011年有两家企业的联合收割机产品未通过我站的部级推广鉴定,其中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水稻性能试验时含杂率、破碎率、噪声均达不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被判为不合格;另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小麦性能试验时总损失率严重超过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也被判定为不合格。
二、切实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维护广大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
2011年江苏站继续依法开展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质量调查监督、补贴机具企业产品及其质量保证能力督导和农机放心消费创建等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全年由江苏站直接受理省内农机质量投诉16起,结案率100%,为用户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农民经济损失,同时也维护了企业的正当权益。
3月15日,江苏站配合江苏省农机局在如皋市举行以“放心消费、兴机富民”为主题的全省农机质量“3·15”现场活动,全省13个省辖市农机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各市农机投诉站长、农机企业代表、农机大户及当地群众共600余人参加。现场展示了来自省内30多家名优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植保机械等产品。现场解答农民提问、受理农机质量投诉,指导农民购买使用放心农机;发放《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识别方法》图册、《农机用户购机指南》等宣传资料800多份。
2011年江苏站联合省农机局科技质量处、推广站组成2个督查小组,分别对实施财政补贴的曝气增氧机、低温保鲜库、大棚卷帘机三类机具的16家企业进行质量保障督查,通过听取企业汇报、抽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三包服务记录等方式,对企业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处理投诉问题的能力等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沟通,督促企业改进提高。
江苏站还组织部分市县农机主管部门对全省实施财政补贴的育秧播种机(流水线)、静电喷雾器、田园管理机三种产品开展了质量跟踪调查活动。调查小组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一线,通过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调查了117个用户,基本掌握了三种产品的质量现状和使用情况,为产品质量改进、安全使用提出建议,为老百姓购机和正确使用农机提供无偿现场指导服务。
三、扎实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为农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加大了农机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力度,很多农机新、特产品尚缺乏国家、行业标准,如不能及时制定标准,企业产品很难通过试验鉴定投放市场、推广应用,势必制约农机科技创新步伐。面对这一新情况,江苏站专门成立农机标准化室,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紧贴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化技术服务:一是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标准,进行标准技术咨询,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信息并积极采用;二是帮助企业尤其是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包括协助企业申报备案,使企业产品生产有标可依,2009~2011年,江苏站共接受企业委托制定了192项企业标准,仅2011年就制定了69项企业标准且多数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其余经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三是江苏站制定实施了《制定农机企业标准管理办法》《制定农机企业标准专家评审办法》等内部文件,规范了企业标准从委托、受理、下达、起草、审定、备案、归档等工作程序要求;五是初步建成各专业领域“标准审定专家库”,为企业标准审定把关,提高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质量;六是组织专家对企业标准化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和重要农机新标准的宣贯,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五是组织规模企业积极申报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帮助企业利用标准化工作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知名度。
江苏站高度重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项目申报和制修订工作,全年向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委会申报了《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5项农业行业标准,向全国农机标委会、拖拉机标委会申报了《生物质处理设备秸秆烘干机》《拖拉机用转速表》等26项新型农业装备和拖拉机电器、仪表、灯具、传感器、线索等零配件机械行业标准;向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了《轮式拖拉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联合收割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等32项地方标准。
此外,江苏站渔机专业站为加强与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的交流,多次派人参加该协会举办的行业活动,协助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开展全国渔机企业产品调研。走访调研了江苏、浙江7家渔机生产企业,修订了织网机、水产养殖网箱2个选型鉴定大纲,新制订了拖网、刺网2个选型鉴定大纲。目前4个选型鉴定大纲和增氧机、投饲(饵)机、水下清淤机、水力挖塘机组等4个部级推广鉴定大纲已通过鉴定总站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应邀在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会议上对大纲进行了宣讲。
四、抢抓机遇争取多方支持,努力提升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公共服务能力
(一)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试验检测能力。
目前,我国农机化正处于大发展的机遇期,农机试验鉴定机构争取政策、职能、项目、资金等发展要素的环境相对较好,为此,江苏站根据本站及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和农业部农用动力机械及零配件质检中心(南京)扩项复查验收等对鉴定、质检机构仪器设备设施配置要求,积极谋划提出建设方案,主动向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领导进行汇报并得到批准,2011年江苏站共争取、落实各类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并全部到帐,全部用于投入江苏站试验检测条件和办公条件等的改善建设,其中200万元用于添置拖拉机及农机具检测仪器设备、200万元用于弥补办公大楼加层改造建设资金之不足、1100万元用于新建江苏站南京白马农机试验鉴定基地项目(包括征用土地200亩、流转土地30亩共计230亩)。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实施完成、发挥作用,有的即将完工,其中白马基地已经拉开大建设的序幕,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建设。
为了使江苏站拖拉机检测能力从100马力提升到180马力,2011年,江苏站在浦口试验鉴定基地新添置了一台350马力的负荷车(配置最新GPS导航拖拉机牵引综合测试仪)和350k W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试验台、液压提升试验台(提升能力由原来的5吨增加到10吨);添置了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传感器自校装置,解决了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标定时间长等问题;添置了拖拉机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检测仪表,以满足2011年拖拉机部级推广鉴定新大纲对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的检测要求。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试验检测基地”是2011年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新项目,一期(2011年8月~2013年12月)总投资3000万元左右,将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江苏站“部中心”顺利通过扩项复查验收,检测项目由原来的51项扩大到77项。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和“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通过农业部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鉴定产品能力范围由原来的4种扩大到12种。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鉴定检测工作的规范性。
现在每年申请农机新产品检测、鉴定的业务量不断上升,如何保证试验鉴定质量、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预防推广鉴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江苏站近年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做了些工作:一是梳理了全站的业务项目内容,根据不同种类业务制定了不同的程序和要求,特别是对农业机械的推广鉴定进一步加强了有关技术要求和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并严格执行;二是将业务受理和业务实施分开。江苏站专门设立了业务受理大厅,统一受理、审核和下达业务,各业务部门不得自行接受企业申请,这既方便了企业申报,又防止了业务受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廉洁行为,进一步增加了鉴定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每项业务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强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
2011年上半年,江苏站利用相对空闲的时段,组织全站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单位领导重点宣讲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业务室负责同志讲解了“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等五个通则”、“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原始记录、审查报告编写要求”等;业务骨干还对“主要农机产品标准和推广鉴定大纲、试验条件和主要农机产品主要性能试验检测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取得国家质量体系审查员资格的同志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做了讲解。通过培训和相互切磋,大家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同时,江苏站还有针对性地派出相关人员到各地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和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全年参加培训及行业活动的人员达40多人次。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防控机制
2011年,江苏站根据省农机局和农机鉴定总站的统一部署,结合江苏站业务工作实际,发动全站职工制定并实施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关于推进廉政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和《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廉政防控手册》,以约束和规范江苏站人员的职务行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行为上的不规范以及不廉洁等现象的发生,做到人人遵纪守法。
六、2012年工作打算
8.大力加强服务地方的能力建设 篇八
中专校晋升为高职院校是一次飞跃,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新升格高职院校如何实现脱胎换骨、凤凰涅磐的提升?
对此,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徐汝琦告诉《教育与职业》,近三年来,学院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平台,大力加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建设,在克服困难中不断探索发展模式,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从一所农业类中专校向专业特色比较鲜明的万人高职院校的历史性跨越,为“三农”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全面推动校地合作
近年来,扬州市围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这为该院涉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徐汝琦院长告诉《教育与职业》,学院通过与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高邮市的全面合作,围绕高效农业和高邮湖湿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重点推进了咨询合作、项目合作、培训合作、课题合作以及招商引资合作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高邮市培养了大量急需的高效农业技术推广、卫生医护、经营管理、村镇建设、畜牧兽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才。由学院教师参与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点项目,高邮核心示范区的水稻亩产超过了800公斤,创下了江苏历史最高纪录。
2007年,学院参与的扬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保障体系项目,获得了扬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仪征市进行校地合作时,学院针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实用技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肥床旱育秧”和“超高茬麦田套稻”新技术,在品种上引进了适合在丘陵地区种植的、高抗白叶枯病且耐旱的粳稻品种,每亩增收超过100元。
同时,学院还努力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进行荒山造林综合开发,由当地乡、村、户按一定比例共同投资,并依法签订了承包合同,承包到户,由于明确了各方责、权、利,大大激发了群众开发荒山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林木成活率高达96%,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银行”。
采访中,徐汝琦院长告诉记者,学院紧紧抓住国家批准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带来发展机遇,积极参与扬台农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入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围绕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二区四园一中心”重点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加强“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始终把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努力在“应用”上下功夫,坚持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学院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我们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徐汝琦院长告诉记者,学院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时,面向行业,采取内培外引,专兼结合。
据悉,学院要求专业教师定点挂靠一个涉农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现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对于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学院则通过与企业合作,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对他们进行技术等级鉴定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使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紧紧依托企业,直接引进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一线,成为该院增加“双师型”教师的又一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各种途径引进的这类人才占“双师型”教师总数的25%左右。目前,该院通过校企合作已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
长期以来,由于办学经费紧张,教学仪器、实验设备落后,更新速度慢,制约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从而影响了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徐汝琦院长看来,坐等政府拨款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是不现实的。学校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得到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校企优势互补,形成共赢机制是解决高职教育办学条件不足的有效途径。
采访中,记者获悉,该院在推进校企合作加強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在扬州市政府的支持下,该院与邗建集团等企业合作,引入1.3亿资金用于二期工程建设,重点加强了校内实训基地硬件建设。
同时,学院还从其他渠道引入2000多万元用于仪器的配备,与企业共建了10个实验室,同时建成了1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该院环境系、园林园艺系及计算机系的专业教师通过亲身参加建设企业工程建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学院利用“组织培养中心”、“园艺中心”等实验中心的先进仪器设备,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的规模生产,真正实现与企业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坚持课程创新
高职教育要实现“就业畅、招生旺”,关键要紧贴社会需求,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以让学生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专业办在社会需求基础之上。
多年来,该院通过深入调研,并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社会需求就是办学方向、企业认可就是质量标准的办学理念。
徐汝琦院长告诉记者,学院坚持立足扬州涉农特色产业群,大胆淘汰老专业,围绕扬州花卉苗林、鹅鸭畜产和特色蔬菜产业链上近200家龙头企业的现实需求,与企业无缝对接。开发了现代园林技术、生物技术应用、农产品质量检测、生物化工等专业。
与此同时,该院积极追踪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增加专业的技术含量,充实专业内涵,开发了土地信息、测量(测绘)、房地产、物业等系列专业。
课程是专业的进一步细化,专业的改革创新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落实。为此,该院在课程建设中以省级精品课程遴选、建设和组织教改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为契机,通过与江苏联环药业、双免米业、高邮红太阳集团等10多家著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不断追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将行业的最新成果编入教材。
据统计,该院的园林园艺系、资源系、环境系和经贸系都出版了专业领域的全国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深化校企合作
近年来,该院先后与联环药业等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联合招生,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为企业“量身培养”技术人才,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企业要求,把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与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生产方式、设备条件、管理模式、技术改造相适应。
徐汝琦院长指出,在这种联合中,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明确,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生供不应求。企业则通过这种形式建立起自己的后备人才库,促进企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实践中,该院发现,“订单培养”能否合作成功关键在“订质量”而非简单的“订数量、订人员”,为此,该院不仅要严格按照订单要求培养学生,而且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坚持深入调查、仔细论证,尽可能地与那些知名度高、效益好、有前途的属本地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合作。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等方面都与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以确保“订单”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归”,对暂时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实行“召回”制度,重新培养,一直到企业满意为止。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确立了建设“苏中一流、江苏前列、全国有影响”的高职强校目标,走出了一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依托产业、改造专业的发展道路,密切了校企合作,壮大了办学规模,深化了内涵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也因此先后荣获“江苏省职教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土地管理教育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9.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九
关于转发《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通
知
川商商贸〔2012〕3号
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
现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商办服贸函〔2011〕1241号)转发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城市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前期德阳、绵阳两市已经完成了家政体系建设的公开招标工作,请抓紧制定招标后的项目实施细则,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规范,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监督和检查,保证项目如期完成。
二、抓好培训工作,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2011家政服务培训项目承办企业(机构)已经确定,各地要及时向承训企业下达培训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责任制,按照培训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项目承办单位。要会同当地财政、工会部门,认真检查承办企业(机构)开展家政培训及就业工作情况,严格按照《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和学时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工作。要加强后续管理,对参加培训人员要及时开展电话回访、就业推荐、服务质量反馈等后续跟踪服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报送相关情况。各地要加强信息反馈,及时报送项目进展情况。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报送在采取的政策措施、项目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要加强对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
请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于1月31日前上报家政工作总结,德阳、绵阳两市商务局于1月15日前上报城市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联系人:厅商服处许剑波
电话:028-8323350,邮箱:swtsfc@163.com。
10.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十
——保卫处、人武部2010年“四好部门”建设情况总结
2010年我处(部)工作坚持以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中心,以服务学校安全稳定、服务师生员工为基本点,结合开展“四好部门”建设及争先创优活动,完成“三个确保”工作目标。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水平,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支部以“创先争优”为工作重点,以形式多样的学习形式,灵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家思想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同时,针对学校安全稳定任务重,要求有方向的思考,有想法的工作,有创新的实践,必须加强学习,指导工作实践。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有针对,方法上灵活,效果有实效。坚持学习的自主性和需求相结合,规定学习内容、需求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内容相结合,不少同志认真研读理论,深入思考,形成了工作上的一些新思路、新举措。鼓励大家结合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对发表的保卫学论文,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全体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以营造全员学习的良好气氛。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支部按照“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总要求,以“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开拓创新、高效服务”为目标,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师生信赖的专职保卫队伍。6月初专门组织召开支部作风与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集思广益,深入探讨了部门作风建设问题,明确了立足学校中心工作和安全稳定大局,处理好管理与服务关系,公开了保卫处服务指南;明确了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公开“政务”接受监督,对涉及师生利益要慎之又慎,解决实际困难时,要努力热情,在服务中不断改进本部门工作;明确了处领导班子集体要充分发扬民主,重要事项均需通过处务会,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意见和监督,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集体氛围;明确了在完善制度和规范工作程序的同时,加强监督制度的建设,以增强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明确了艰苦奋斗作为应担当的责任,通过经费公开、目标管理、规范程序、控制支出,推动节约型部门的建设。
三、加强党风党纪教育,提高反腐防变能力
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性纪律教育,努力打造“廉洁型”部门。以“责任意识”主题教育的开展为契机,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意识。部门内部各个科室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令行禁止,顾全大局,上级和学校的工作部署在本部门政令畅通,全力贯彻执行。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支部与行政反复查找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了保卫处(人武部)廉政风险防范制度,通过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意见箱、征求意见表、座谈会、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对本部门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改进年终考核、评优评奖方式,重点考核机关作风建设中的表现和服务业绩。
处科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严格执行中央、工信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和指示,做到清正廉洁,为学校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
四、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及国防教育工作,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在面临2010年异常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师生,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指导,结合“平安校园”创建,积极化解影响学校安全本质度的隐患,较好地完成“三个确保”任务,校园继续保持着安全稳定的局面。有6名同志被评为2010南京市保卫工作先进个人。国防教育在 发挥特色、强化内涵上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被评为2008-2010江苏省军训工作先进单位。
(一)安全保卫工作 1.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切实做好江苏省“平安校园”创建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学校创建自查工作,提出了开展基层单位平安创建活动,推动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一创建特色,起草完成了我校创建工作指导实施意见,为2011年全面推进学校创建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保卫常规工作
(1)做好维稳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针对敏感日多、敏感时期长、敏感事多发的特点,开展涉稳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配合公安、安全机关开展专项调查20起,网上信息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7起涉稳信息;妥善处置突发事件5起、师生中不稳定事件3起,配合有关部门查找7名离校出走的学生7人(全部找回),协助处理涉外人员矛盾纠纷4起;全年共上报《信息反映》80期,30期被上级部门采用;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学生就业、出国留学等政审工作,共办理政审及无犯罪证明1100余份。
(2)加强校园交通管理和治安防范工作,校园未发生大的治安和刑事案件,交通安全和秩序井然。在校园首次实施禁摩措施,加强摩、助、电动车管理,办理三类车辆出入证1700余个。新的机动车管理办法受到师生的肯定,办证车辆近1800辆,清查夜间停车3000余辆次,处理各类车辆违章8600余辆次,妥善处理7起校内轻微交通碰擦事故。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今年教工私家车增长73.7%,达到1134辆情况,新增停车位146个,新增交通标志标牌等设施120个。全年共为外来机动车辆换证47000余辆次,发放摩助电三类车辆临时出入证96000余张。会同有关部门规划建设北大门和东门区域停车场,完成校园智能交通管理 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治安防范工作中,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开展了多次安全检查,指导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和加强防盗工作;针对学生笔记本电脑失窃高发趋势,会同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学生笔记本电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在将军路校区推行电脑防盗锁后,被盗数量从去年同期的9台下降为1台;针对电动车防盗,在明故宫校区实行凭证出入后,被盗数量同期下降明显,从10辆下降为5辆。全年接处警258起,其中盗窃案件107起,同比下降9.3%;查破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在技术防范方面,克服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对全校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对明故宫校区公共区域、将军路校区1号主楼、行政楼、材料学院大楼等现有监控设施进行修复,在将军路校区各大门安装监控设施4套,在明故宫校区新增监控点位7处。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校园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在今年南京市推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中,学校因消防管理工作突出,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在宁高校中仅两所)。围绕此项工作,推进全校消防监控联网系统建设,实现两校区信息互通,提高火险预警能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14次,起草制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及有关管理规定,编印《消防法规汇编》等学习资料,完成4000余名新生参加的消防安全逃生演练;安全检查13次,查出隐患33起,已整改29起;及时处理火险2次,扑灭初起火情3起,扑灭火灾1起,顺利实现第16个无重大火灾年的目标。
(4)做好重要活动的安保。全年完成校内外、国内外重大活动安全保障98次,投入保障警力1880人次,保障总时数达700多小时,保证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此外,协助学校幼儿园做好门卫保卫工作,协助体育部做好室外运动场管理工作,投入警力3人,常规保障时数达500多小时。
(5)做好全校师生的户籍工作。完成约5700人的毕业生户口迁出、改派和新生户口迁入等工作;为2900余名师生员工提供户口借用、迁出入、申报等日常 服务;发现并修改学生及教工户口有误信息700余项;协助完成全国人口普查明故宫校区9000余名虚拟人口的整理、统计、填表等工作。
(6)做好制度规范建设和其他服务工作。全处全年共起草并发布了各类通知及相关管理规定、通告等近80余份,修订并印发《大学生安全宣传册》5000余份;制作“学生安全提示卡”9000张;制作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图片展板10张;印发“新生安全告知书”4500余份;为学校后勤生活保障车辆办理南京市禁区通行证5张,解决了后勤运菜车、垃圾车和动力保障车等特殊车辆的通行问题。
(二)国防教育工作 1.学生军训工作
(1)发挥我校国防生优势,创新工作机制,选派24名国防生担任2010年军训教官助理,提高军训效果和质量。通过细化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竞赛评比的方式,激发参训人员积极性,安全顺利完成2010级4418名新生军事技能训练工作。
(2)完成2010级一门必修课和其他年级四门选修课的教学任务。通过改进学生考勤、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手段,军事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军事课课程建设自评报告》和《军事课课程建设评价检查申报表》。
2.人武工作
(1)根据《关于2010年民兵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组建了我校民兵GPS干扰排。
(2)做好学生征集入伍工作。开展预征网上报名,积极做好2010年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预征宣传、报名、目测、登记、上报等工作,我校二名同学光荣入伍。
11.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林业;森林;服务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79
1气象对生态林业服务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频发,生态林业面临日益复杂的气象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积极开展林业与气象合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做好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气象预测预警工作,对于防控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态林业气象服务现状
2.1部门合作情况
2005年,二道气象站迁至池北区后,与保护中心开展了部门间的合作,至2012年,长白山气象局成立后,气象局与保护中心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在森林防火工作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气象局与防火办每年联合会商200次,联合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180次,发布各类气象信息100余期。每年春秋两季,保护中心根据气象局提供的气候预测产品召开调度会议,安排防火及森林保护工作。目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已经60多年无重大大森林火险发生,自开展合作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加强气象监测预警与提高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息息相关。
2.2社会公众信息服务
拓宽发布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协同保护中心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提高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森林火灾防范意识。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态势,每年制作松毛虫防控专报10余期,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提高预警信息的时效性。2012年,和龙林业局、白河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临江林业局和白山市的长白、抚松县境内,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42.16万亩,其中1/3为重度发生,气象局及时提供气象服务,提供飞机喷药最佳喷洒时间等,落叶松毛虫防治成效显著。
2.3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加强科研合作,拓宽林业与气象合作研究领域,针对气候变化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联合开展对森林火险预警、森林火灾监测、气候变化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气候变化对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危害及种群动态的影响、异常气候条件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关系等作为研究的重点,不断提高森林火险预警、火灾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在研课题有火险指数在长白山保护区适用性研究和长白山保护区红松球果螟病虫害气象指标研究两项,不断探索创新林业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有效提高林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2.4建立健全合作机制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合作事项;对防火关键期和重点区域加强监测预警,联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遇有突发灾害时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气候监测预测、气象站观测数据等信息,林业部门提供林业生产动态、林业气象灾情及防御减灾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等信息。联合建设人影地面标准化作业站,部门合作开展增雨作业有效降低了额森林火险等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014年,进入秋季防火期以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气温略低,降水偏少,对森林防火非常不利。9月1日~10月15日全区平均气温为10.9℃,与历年同期11.2℃相比略低0.3℃,降水量为51.7毫米,比历年同期84.3毫米少38%,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仅为20%,枯枝落叶层厚度4厘米,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尤其是风灾区,草木已枯萎,枯草高度1米以上,含水率极低,遇有明火或雷击极易引发森林火灾。10月25日11时,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白河站附近发现火情,12时火势已基本控制,针对火场可能存在的暗火及紧张的防火形势,按照管委会扩大增雨作业区域的要求,10月25日13时,气象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人工增雨作业的可行性方案,并成立了指挥调度组、气象情报组、现场工作组三个小组,做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26日增雨作业的作业区降水量平均9.5毫米,风灾区均出现6毫米以上降雪,达到大到暴雪量级,最大积雪深度4厘米,周边非作业区降水量为0.4毫米,净增降水量9.1毫米,作业直接影响面积3000平方公里左右,有效增雨2730万立方米。据防火办资料,增雨作业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明显降低,26日火险等级降为1级,起火区大面积已经不存在暗火,留守人员由20余人减少至9人。根据保护中心资料,当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全区3级时,维东站防火观测点除预备队外,全员进山巡视,每天24小时在岗,工作量及其庞大,据保护局统计资料,10月1日至10日,当火险预报3级或者4级时,保护区每天平均24.5个组进山进行巡视,平均139人次;当火险预报2级时,每天16个组进山进行巡视,平均86.4人次;当火险预报1级时,每天9个组巡视,平均28人次,只在公路上进行生态保护巡视。本次增雨作业后,火险等级预报直接降为1级,改为每天9个巡视组,28人在公路巡视即可,直接减少巡视人员110左右人(本统计人员不包括森林警察部队巡视人员)。2012年至今,长白山气象局与保护中心联合开展增雨作业6次(如图1),联合开展防火应急演练3次,联合实地调查3次。
图1 联合开展增雨作业
3 生态林业气象服务内容
充分利用气象科技资源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积极推进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生态林业发展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不断更新服务内容。目前主要服务内容有: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预警服务;人工增雨作业技术为防、扑灭森林火灾提供有力援助;为林业部门调整林业生态结构和布局、推广引进和培育优良新品种、科研试验等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4 未来发展方向
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提高技术含量,尤其是2016年开始森林机构深入开展长白山生态修复保护区气象服务,对长白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长白山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河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种类十分丰富,降水丰沛,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长白山气象局继续深入开展生态林业气象服务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包红霞,魏新功.浅析舟曲县气象要素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关系[J].甘肃科技,2012,(19).
[2]唐云起,陈丽.发展我省林业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路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周海龙,王金平,谢永德.DYYZⅡ B型林业自动气象站极大风向风速记录异常现象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9,(03).
[4]王天福,杨振华,杨忠民.浅析迭部地区气象要素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关系[J].甘肃科技,2008,(24).
[5]宋宏,冯瑞炤.我省新型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考与探讨[J]. 山西气象,1999,(01).
1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十二
一、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相关法律和配套政策不完善。
当前的文化管理格局仍是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多部门组成, 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各个部门发挥自己的专长, 进行专业的管理, 但这种体制存在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不利于对文化事业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传统办法来管理文化工作, 致使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突出, 不利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不完善。
现实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所需要的资金主要还是来自财政, 这就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 投入保障的差距制约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 其他的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
3、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 城乡差距大。
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 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消费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农民订阅书报刊的支出基本为零, 乡镇、村图书室图书基本依靠捐赠。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依然是农民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4、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 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
一些地方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不准、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原因, 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实中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 运营方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收益小的大众性公共文化娱乐项目设置极少, 造成了设施社会效益属性的偏离。公共文化设施往往是“建设容易运行难”,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一次性投入, 而运行则需要长期投入, 没有稳定的长效监督评估机制很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康持续的运行。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顺应时代的要求,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文化行政机构改革, 整合职能, 探索“大文化”管理体制, 改变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 实现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只有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了, 可操作性增强了,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理念转变了,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的执行也就顺畅了。
2、加大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在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同时,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进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 用政策杠杆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以有效弥补公共资源及政府服务的不足。
3、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首先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 要确定统一的最低保障标准, 财力较强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其次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 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 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最后是工作评价的标准化, 对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投入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建立社会评价标准。
通过标准化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首先是区域均等, 通过转移支付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使欠发达地区能够和发达地区一样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其次是城乡均等,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最后是人群均等, 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群体和残疾人群体等, 推动弱势群体平等参与文化活动、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4、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第一, 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 可以尝试政府自评与社会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 政府掌握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手资料, 在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信息完整性上具有社会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 而社会机构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 二者可以合作组织开展具体评价工作;第二, 对不同公共部门和不同的公共服务实施分类分项评价标准, 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 通过公众满意度、需求调查等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绩效评价结果按时向社会各界公布, 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 并且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今后工作考核的依据。
1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篇十三
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公办养老机构因环境好收费不高深受老人喜爱,因而“满负荷”运转,现有床位不能满足需要;而民办养老机构则因为规模小,在土地、房屋、资金等方面均需自身应对,相当一部分养老机构条件简陋,功能不全,面临着发展步履艰难的局面,但床位空余多。
养老服务与需求明显不协调。居家养老服务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覆盖面窄,内容单一;社区服务项目、服务设施提供受限,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机构不但数量偏少、规模较小,且经营理念保守,服务质量不高;养老服务人员不仅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地位和待遇低,而且从业人员数量不足,队伍稳定性差,缺口大。
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管理和办事的机构力量不足,为老龄人群开展各项老龄服务,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收集整理有关情况和信息等工作开展不足。对老年人群有效的评估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规划不够具体。
为解决社会养老场所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快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编制养老设施规划。一是充实老龄机构力量,明确老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老龄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按照中心城区、城郊乡、农村地区等不同区域,编制养老机构建设规模总量、标准,为养老机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准确把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建立养老机构老年人登记制度。四是建立相关部门齐心合力,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扶持力度,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一是对经民政部门批准,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新建、扩建或利用其他设施改造的养老服务机构,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和标准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提高一次性建设资金的补助标准;二是继续按照床位数进行补贴,对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的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人给予特殊补贴,引导民办养老机构收住生活能力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满足社会急需的护养服务。
积极完善养老土地保障机制,推进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将养老机构用地纳入年度国有土地供地计划,确保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做到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机构优先用地。二是对养老土地实行优待,政府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企业利用自有土地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的,采取协议出让的方式供地;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采用限价并提出建设要求的特殊招拍挂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养老机构的,采取农村占地方式使用土地。
1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篇十四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县公路局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能力,带领党群创先争优的原动力,多举措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该局采取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座谈交流、外出学习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围绕提高政治理论、增强业务技能,组织开展和参加各类业务培训13次。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推行“首问负责制”、“一站式”审批制和限时办结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截止目前,共上报并审批平交道口21起,处理路政事案17起。以“畅安舒美”为标准,累计补植公路中央绿化带苗木52000株,行道树刷白300公里,维修、清理疏通排水沟7830余米,并加强了桥梁护管,有力得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罗建雷)
15.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 篇十五
1 江苏省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现状
经调研, 目前我省农机维修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农机经销商+生产企业的维修服务
近年来, 在我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生产企业有500多家, 生产企业确定的经销商超过1 000家, 农机经销商联合生产企业开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维修, 由生产企业提供维修技术支撑, 维修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到每个县。从调查情况来看, 每个经销商基本配备了1~2名专职农机维修人员, 主要为本店销售的产品进行维修服务。农忙期间, 配合生产企业派驻的维修人员, 带着配件, 上门服务, 基本保证机具正常使用。此类维修服务占农机维修市场的50%左右, 起主导作用, 处于成长期。
1.2农机合作社自建维修点的服务
近年来, 国家和省通过加大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购置机具时优先安排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2014年上半年, 全省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4 864个, 全省平均每个乡镇有合作社4~5个。目前超过1 500家合作社建有维修间, 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农机维护保养、换件修理等工作, 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 通过联系生产企业或销售商进行处理。此类维修服务占农机维修市场的30%左右, 起引导辅助作用, 处于萌发期。
1.3 社会开展的维修服务
这类农机修理点, 基本以个体经营为主, 维修水平不高, 主要维修小型农机具, 对插秧机、联合收割机、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等不太会修理。由于业务相对单一, 并受季节性影响, 基本是微利经营, 有的甚至亏损, 主要是靠维修“五小车”来支撑, 发展比较困难。此类维修服务占农机维修市场的20%左右, 起补充作用, 处于转型期。
2 推进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有关情况
2.1 依法管理农机维修
依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 我省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机械维修点等级审定条件>和<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审批程序>的通知》等文件, 依法开展农机维修管理服务工作, 坚持将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纳入到农机化管理目标考核内容。定期召开维修管理服务工作会议, 研究探讨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开展的农机法制宣传和农机打假活动, 积极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深入基层开展农机维修配件质量检查, 重点查处无产品合格证、无中文标识、假冒产品及群众反应强烈的劣质农机产品, 净化农机维修市场。
2.2 抓好档案和信息管理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档案和备案管理制度。为提高农机维修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省通过《江苏省农机监督管理信息平台》, 开发了《江苏省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2013年底对全省农机主管部门负责农机维修工作的同志使用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操作培训。目前, 省级维修管理信息平台已经录入1 981个农机维修网点详细信息。
2.3 开展星级维修点评选
2012年, 我局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 为树立品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制定了《江苏省星级农机维修示范点评选办法 (试行) 》。2013年, 在自愿申报、逐级审核和评委会集中评审的基础上, 确定了全省第1批星级农机维修示范点 (示范期限为3年) 共62个, 其中五星级4个、四星级25个、三星级33个。
2.4 提高农机合作社维修能力
2013年我局分别在宿迁、扬州、常州举办了3期农机合作社维修人员和机务管理培训班, 以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常见故障排除、维护保养及机务管理为主要内容, 近360名农机合作社维修人员参加了培训。2014年11月, 我局继续在无锡、常州举办2期农机合作社维修人员和机务管理培训班。
2.5 争取财政支持投入
省级财政2009-2014年共投入2 230万元, 加大对农机维修服务示范点的投入, 努力改善维修服务条件, 扶持了242个维修点建设。常熟市对维修点实行一次性设备购置奖励和每年服务型奖励, 二、三级点设备购置奖励分别为3万元、1万元, 服务奖励3万~6万元。张家港市财政设立农机维修专项补贴资金, 按专职农机维修技工3万元/人·年标准, 给予镇级农机维修中心补贴。
2.6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对接
目前全省已有30家农机生产企业和300家农机合作社开展了“企社共建”工作, 共建模式发展到购机优惠、试验示范、联合组建合作社等。通过“企社共建”, 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一线保障能力, 逐步解决合作社人才培训、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等问题, 同时提高了生产企业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实现双赢。
3 农机维修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规范出偏差, 配套保障难
一是规范出偏差。目前实施的农机“三包”规定不符合实际。家用汽车“三包”按使用时间或公里数确定, 保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万km, 以先到者为准, 有的不低于5年或者行驶里程15万km。而农机“三包”规定, 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整机保修期才1年, 主要部件保修2年。农机使用时间一般以每年夏秋农忙为主约2个月, 有的时间更短, 如果第二年出现问题, 维修费用就很高。二是配件和人工价格高。维修成本主要包括配件和人工费, 因购机补贴全面实施, 整机价格相对降低, 但配件价格仍然较高, 机手在修理时对配件价格不易接受, 压价现象普遍。另外, 修理工工资不断增加, 维修点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三是没有或很少有维修补贴。农机作为农业生产工具, 在购置、使用、维修和报废环节中, 唯一没有政策补贴或很少有补贴的是农机维修。从2004年开始, 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从2012、2013年开始, 国家分别对农机报废更新、深松作业进行补贴试点, 补贴资金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我省从2009年开始实行秸秆还田作业补贴, 2014年补贴资金达到5.2亿元。
3.2 设备条件差, 抢修保养难
一是抢修难。许多农机维修点缺少维修车辆, 加之农机型号千差万别, 配件种类名目繁多, 通用性很差, 配好备齐维修配件所需时间较长, 及时有效抢修难度增大。二是缺乏设备。多数维修点为家庭作坊式、门铺式维修, 资金有限, 设备简单。由于修理范围单一, 配件不齐, 承揽业务能力较弱, 维修效益不高, 导致经营者不愿购置新的维修设备和工具。三是机具分散不便维修。维修网点多数集中在县城和乡镇, 离村庄较远。而农业机械分散保管、使用, 季节性使用形成的闲置时间长, 维修和保养十分困难。
3.3 经营效益低, 留住人才难
一是条件差。农机作业季节性强, 农机故障抢修时间集中, 大多需在现场、田间地头和烈日曝晒中维修, 环境恶劣, 劳动强度大, 工作十分辛苦, 但收益却很低。由于农机维修脏、累、苦, 年轻人不愿干, 现有农机维修人员普遍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维修服务后继乏人。二是季节性强。忙闲不均, 日常不可能养活较多的人员, 经常出现忙时活来不及干, 闲时无活干的情况。三是效益低。调查表明, 由于维修人员工资上涨较快、店面租金成本高, 维修费用甚至要到农忙后才能给付, 有的还会出现打折结算、拖欠甚至不付款等现象, 维修点基本没有利润。
4 提升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的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农机使用特点和时间修改完善“三包”规定。二是建议对在县域内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机购置补贴生产和销售企业, 必须明确要求建立售后维修服务点, 公布维修服务人员电话, 承担相应维修义务, 如不设立则取消其农机购置补贴销售资格。三是补贴抢修设备。对适度规模经营、机具保有量大、服务范围广、守信用的农机合作社或达到一定等级条件、机手反映较好的社会维修点统一配备维修车辆和通用的维修工具, 提高农忙季节抢修保障能力。可参照农机监理检测车的方式从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维修示范点中进行选择确定, 连续实施5~8年。
4.2加大“企社共建”力度
引导合作社尽量购买适合当地环境、品牌相对集中的农机产品, 避免出现品种多、数量小的状况, 降低售后服务成本。鼓励农机生产企业按批量为合作社优惠提供整机和零配件以及维修设备工具, 免费培训维修技术人员, 提高维修人员素质。对合作社农机具实行跟踪服务, 帮助合作社做好机具使用和调试保养、检修等工作。
4.3 加大维修培训力度
【加强机关建设 服务政协工作】推荐阅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机关各部门加强机关效能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整改措施11-21
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思考07-11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经验交流11-26
加强税务机关安全管理07-22
关于加强职工培训、建设学习型机关08-12
关于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意见07-05
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创建群众满意机关表态发言11-16
进一步加强机关后勤管理的通知11-13
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个人心得体会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