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提纲

2024-08-25

伦理学提纲(精选12篇)

1.伦理学提纲 篇一

应用伦理学课题讨论发言提纲

一、结合“讨论思考一”:“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以及书籍:《巴黎圣母院》

二、对语句含义的理解(观点):“天使”,人性中的善性;“魔鬼”,人性中的恶性。此句话阐明了人性中包含善恶,并不单纯。(没有人能够十全十美,亦没有人真正十恶不赦)。

三、结合《巴黎圣母院》(阐释):

1.小说类型:浪漫主义。

2.写作目的:雨果在这部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将工业革命下欧洲人扭曲的人性极端化,并与其理想中的完美人格进行极致的对比,借以表达出他对善良人性的赞扬、追求和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批判。

3.小说手法:夸张,美丑对比。美便如爱思梅拉达一般从外表到灵魂都美到极致,丑便如弗洛罗一般邪恶至灵魂。

4.观点概要:

1)现实中人性复杂并不单纯。

【作者也无法将一个人刻画得完全十恶不赦——弗洛罗虽邪恶但对外甥依旧关心疼爱(且不论其方式是否正确),隐修女虽疯癫却爱女心切,乞丐流氓虽无赖却勇救同伴。内心善良的卡西莫多外貌丑陋,外表光鲜的弗比斯却花心贪婪。】

2)善恶、美丑对比而生,相互转化,人性并非一成不变。

【弗洛罗醉心宗教却被教义压抑束缚最终扭曲变态,卡西莫多依赖于弗洛罗助纣为虐绑架爱斯梅拉达却被其善良打动救其进教堂誓死守护,隐修女原本家庭富足因女儿被盗发疯怨恨辱骂艾斯梅拉达最终又为救女而死。】

3)人的性格形成,人格塑造深受社会影响。

【文中丑恶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发展,对金钱财富的狂热追求引起的道德沦丧,人性堕落。】

2.操练“提纲” 篇二

提纲是作文构思阶段的产物,你也可以认为是打腹稿时候的事。构思是从整体上对作文的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没有构思就没有作文,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容易看出,而有的构思需要成年累月长时间去做。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对作文来说,提纲既重要又必要。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谈谈如何对待提纲。一是文学性作文(即记叙文及其基础上的散文)应当编写简要的提纲,但不一定严格按照提纲来写作。这种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形象和重点的展现,是心理图表,因而更多的是模糊性和情感性的。妥当的办法是经过构思,写出一个简明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写作。其实,这样写作时仍然有提纲起着观照的作用。仅仅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再参看提纲以便接续思路。二是科学性作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都要编写细致的提纲。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初稿。

提纲编写程序如下:一、拟制标题。当然,很多考试作文都是给好了题目的,那就省了我们很多事。二、写主题句。主题在作文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作文是一个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心脏。三、简述内容。在科学性作文中包括主题、摘要和关键词,在文学性作文中可以写过程、部分及要点。这只需要三、五十个字左右。注意:平时作文,可以练习写内容简述,考试时不必写出。四、选择结构。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五、写出段落大意及要点。到了这里,差不多就可以了。

当然,简单地来看,作文提纲其实就两种形式。

1.标题式提纲。这种提纲比较简单,只写出行文各段的标题。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就是要用简洁的文字标出各段的写作要点。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2.要点式提纲。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既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写好提纲,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1.要审清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正确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作文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不能够取代作文。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繁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下面就具体举例说明一下作文提纲的写法。

比如题目《我的老师》,你写提纲就可以是:第一段,描写老师的外貌,特点;第二段,描写老师上课的认真仔细,对同学的关心照顾;第三段,描写自己对老师的看法;最后可以总结一下。

3.《管理学》复习提纲 篇三

1、管理有哪些基本职能?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职能是帮助组织充分利用其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1.计划2.组织3.领导(指挥、协调)4.控制

另外,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

2、管理者需要哪些基本技能?不同层次管理者各有何侧重?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要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上述三种技能,缺一不可。

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最接近现场,专业技能格外重要。由于管理者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人际技能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都是重要的。

3、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民从实践中升华和抽象出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然后利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际中验证和丰富。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要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管理的艺术性与管理的科学性不矛盾。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是要失败的。但是管理理论是官僚实践的概括与抽象,具有较高的原则性,可每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展开的,因此,要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4、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有何不同?

①高层管理者:组织中的高级领导人,对管理负有全面责任,主要任务:制定战略目标、把握发展方向、拥有资源分配权等。

②中层管理者:介于高层和一线管理人员之间。主要职责:执行重大决策和管理意图、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活动、具体工作的规划和参谋。

③基层管理者:最直接的一线管理人员。是直接监察实际作业人员的管理者。主要职责:直接给下属人员分派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的完成。

第二部分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1、什么是管理的例外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务的负担,把处理各项文书、报告等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下放给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由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

2、X、Y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内容是什么?

在麦格雷戈看来,每一位管理人员对职工的管理都基于一种对人性看法的哲学,或者就有一套假定。他把传统管理对人的观点和管理方法叫做“X理论”,其要点是:①一般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恶劳的,只要可能,就会设法逃避工作。②人几乎没有什么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而宁愿被别人领导。③天生就反对变革,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④要使人们真正想干活,那就必须采用严格的控制、威胁和经常不断地施加压力。

Y理论是建立在对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动机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新理论。其要点如下:①人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工作对人们来讲,正如娱乐和休息一样自然的。②控制和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惟一办法。人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③对目标作出贡献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它们能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3、什么是“霍桑试验”?梅奥人际关系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霍桑试验: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试验。理解工作群体成员和管理者的感情、思想、行为等如何影响绩效是何等的重要。

人际关系学主要内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及与周围人的关系

4、管理理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性理论及代表人物? 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以前)早期管理思想:

一,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a公元前五千年,古代埃及人建造大金字塔的实践;

b公元前二千年,古巴比伦国颁布《汉穆拉比大法典》;

c公元前284年,古罗马建立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

d十五世纪,意大利思想家、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提出的四项领导原理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来源)

宏观性的治国管理思想和微观性的治生管理思想;

a孔子的“德”、“礼”为治的管理思想;

b孟子的“仁”、“义”为伦理标准的管理思想;

c管子的顺“道”(指客观规律)的管理思想;

d老子的以“道”为核心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e韩非的“法、术、势”结合的法制管理思想;

f孙武的“战略、作战、竞争、用人”的军事管理思想;

g荀况的经济管理思想;

h沈括的系统运筹工程管理思想等等。

三,产业革命后管理思想(萌芽)

a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斯图亚特提出工作方法研究和鼓励性工资,以及管理人员与工人分工问题; b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管理可作为同土地、劳力、资本并列的要素、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c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学家巴贝奇劳动分工可按专业进行,并能提高生产率;

d英国工业家欧文提出要重视工厂管理中的人的因素;

e法国工程师杜平提出工厂管理可应用机械学进行方法研究

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近代管理理论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学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麦格雷戈的X、Y理论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第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过程学派: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孔茨成了这一学派另一代表人物

(二)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德

(三)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

(四)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卡斯特

(五)经验主义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

(六)管理科学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伯法

(七)权变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卢桑斯

5、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该学派主张,着重考察有关环境的变数与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达到目标。

1、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2、组织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何种管理观念和技术更适合于组织;

3、几种较为普遍的情景变量有:组织规模、技术的常规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等。

第三部分环境与文化

1、什么是一般环境?什么是任务环境?

2、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基本特征:环境对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和双重影响。

3、什么是组织文化?它由哪些内容构成?

组织文化 :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内容:a精神文化(潜层文化):组织价值观 伦理道德 组织精神

b制度文化(表层文化):规章制度 团队结构 人际关系 员工行为准则

c物质文化(显现层文化)组织标志 工作环境 文化设施

4、环境和文化对管理者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确定的组织环境会限制管理者选择、决策的自由度

组织的强文化会制约管理者的行为,左右着管理者的判断、思想、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管理模式和组织行为影响:

1、对权威的尊重 —— 中国组织对决策集权化、层级结构的认同。

2、“面子”与和谐 —— 强调工作中的达成一致,交流模式的间接性。

3、集体主义 —— 把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组织的一部分,容易形成“圈内”和“圈外”。

4、关系 —— 形成基础为血缘基础和社会基础,已具有重要的手段性功能。关系的三个维度:感情、面子、信任和信用。其中,感情是关系维度的核心。

第四部分计划与目标

1、计划工作的目的有哪些?

2、计划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3、确定各类计划指标常用方法有哪些?(盈亏平衡法、网络计划法)*

4、良好的组织目标应该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第五部分决策

1、完全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应该有哪些步骤?

3、定量决策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如何运用不确定决策的各种准则和方法进行决策?*

第六部分组织

1、什么是组织结构?反映组织结构特征的要素有哪些?

2、什么是部门化?组织设计中部门化方法有哪几种?

3、什么是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是什么关系?

4、集权和分权各有哪些优缺点?

5、什么是有机型组织?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哪些组织结构形式属于有机型组织结构

第七部分领导

1、领导者影响力来源于哪些方面?

2、什么是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应该如何采用有效的领导方式?

3、正式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4、领导艺术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第八部分激励

1、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一个员工的过程,应该分为哪两个步骤?

2、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来源于哪两个因素?

3、公平理论对管理者而言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4、如何解释强化理论和四种强化方法?

第九部分控制

1、控制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a输入阶段的前馈控制(问题发生前,预测问题)

b转换阶段的同步控制(问题发生时,管理问题)

c输出(产出)阶段的反馈控制(问题发生后,解决问题)

2、控制工作过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一、确定控制标准:计划标准与控制标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控制标准与管理要求。

二、衡量实际业绩:主动系统检查或客观真实反映;定时抽样可连续衡量;建立(检查或汇报)制度或组织重点检查。

三、进行差异分析:明确有无差异;确定偏差的性质;分析差异类型和原因

四、采取纠偏措施:改进工作方法;调整或修改原有计划;调整或修改原有标准;改进组织和领导工作。

3、控制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是什么?

难点:

一、控制中常见的职能失调现象:a官僚主义行为b策略性行为c对抗性行为d出现目标扭曲e虚假行为

二、控制中的人性阻力:a控制过分造成反对和抵抗b控制点不当引起反感c控制中测评影响人的切身利益和情绪d为推卸责任,会有意或无意抵制组织控制

关键点:

1、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2、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控制;

3、多采用目标管理;

4、建立完备的记录备查制度。

试题类型

一、名词解释:3小题 * 4分12%

二、选择题:20小题 * 1分20%

三、判断改正题: 5小题 * 2分10%

四、简答题:4小题 * 7分28%

五、定量分析题: 1小题 * 10分10%

4.领导心理学讲课提纲 篇四

第一编领导心理学概述

第一讲领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一、领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领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

三、目前领导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第四编领导者心理品质 第十一讲领导者认知心理

一、洞察与信息整合

二、角色认知

三、认知偏向

第二讲领导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科学研究一般类型

二、科学研究基础方法

三、领导心理研究范式

第三讲领导心理学研究的视角

一、领导者心理素质的研究

二、领导过程与艺术的研究

三、领导者的文化生态研究 第二编领导者理论 第四讲领导者特质论

一、传统理论

二、现代理论

三、比较评价

第五讲领导者行为理论

一、作风理论

二、行为四分图

三、管理方格

第六讲领导者权变理论

一、菲德勒模式

二、通路一目标模式

三、生命周期理论

第七讲领导者理论研究的取向

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三、超级领导理论

第三编领导者基本素养 第八讲领导者思想境界

一、思想境界决定个人的发展

二、思想境界是持续修养的过程

三、影响思想境界重要因素 第九讲领导者文化修养

一、对知识与文化理解

二、对两种知识认识

三、文化素养的培养

第十讲领导者管理艺术

一、领导与管理联系与区别

二、规范与权谋

三、情感和利益的运用

第十二讲领导者个性特征

一、坚定的意志

二、稳定的情绪

三、良好的性格

第十三讲领导者沟通能力

一、表达能力

二、倾听能力

三、争辩能力

第五编领导者风格与绩效 第十四讲领导者风格类型

一、建设型的领导风格

二、被动/防御型领导风格

三、主动/防御型的领导风格 第十五讲领导者绩效测评

一、领导者绩效的含义与特性

二、领导者绩效测评的意义与原则

三、领导者绩效测评的方法 第十六讲领导者决策水平

一、领导决策心理的含义及类型

二、决策过程的心理机制

三、干扰决策优化的心理因素 第六编领导者心理调适 第十七讲领导者的权力观

一、职责与权力

二、威信与影响力

三、权力的运用

第十八讲领导者的用人观

一、人才观

二、职位与任务

三、知人善任

第十九讲领导者的名利观

一、世界观

二、人生观

三、价值观

5.心理学专业论文提纲 篇五

摘要 3-5

ABSTRACT 5-6

1前言 9-23

1.1国内外说谎的研究现状 9-14

1.1.1国外有关说谎的研究 9-13

1.1.2国内有关说谎的研究 13-14

1.2有关识谎的研究 14-17

1.3盲人的特点及相关研究 17-20

1.4问题提出 20-23

1.4.1已有研究的局限及问题的提出 20-21

1.4.2研究意义 21-23

2研究一盲人说谎行为的现象学研究 23-37

2.1研究目的与假设 23

2.2研究方法 23-27

2.2.1被试选取 23-25

2.2.2实验材料和设备 25

2.2.3实验程序 25-27

2.2.4其他材料 27

2.3结果分析 27-33

2.3.1盲人偷摸行为 27-29

2.3.2盲人说谎行为 29-33

2.4讨论 33-37

2.4.1关于盲人偷摸违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33-35

2.4.2关于盲人的说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35-36

2.4.3盲人说谎水平及稳定性 36-37

3研究二盲人的说谎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7-43

3.1研究目的与假设 37

3.2被试 37

3.3材料 37-38

3.3.1正常人说谎录像光盘制作 37-38

3.3.2其他材料 38

3.4实验程序 38-39

3.5结果分析 39-40

3.5.1大学生识别盲人谎的准确率分析 39-40

3.5.2大学生识别盲人谎的判断把握等级结果分析 40

3.6讨论 40-43

3.6.1盲人说谎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0-43

4研究三盲人说谎的表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3-51

4.1研究目的与假设 43-44

4.2材料 44

4.3程序 44-46

4.4研究结果 46-49

4.4.1有关被试回答的潜伏期 46

4.4.2盲人说谎表情特征的编码分析 46-49

4.5讨论 49-51

5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启示 51-52

6总结性讨论 52-55

参考文献 55-59

6.列提纲 作文的开始 篇六

【关键词】作文;提纲;思维;构思

一篇作文,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素质。作文训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但实际上,学生作文训练的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写作时或者茫无头绪,无法下手;或者内容空洞,题旨不明;或者逻辑混乱,层次颠倒;或者语句不通,错讹连篇;或者抄书成风,移花接木。出现这种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纠正的方法也很难开出什么灵丹妙药,起到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但这些表象折射出学生对作文准备不足,在动笔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笔者认为,养成学生作文前列提纲的好习惯,是提升学生作文质量的一个较有效的途径 。

盖大楼先得做设计,有图纸;就是搬动一件重物也得先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省力。列提纲就是为了把文章写得更好。动笔前,用心思考一下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如何过渡,用哪些修辞手法,主题如何表现,等等,再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这就是提纲。

写文章前列个提纲,本来是平常事。也是许多语文老师在作文时对学生的一再要求。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老生常谈?这是因为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学生要求不够,许多学生对写作文列提纲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学生嫌列提纲麻烦,浪费时间;有些学生认为作文列提纲没有必要。

那么,作文前列提纲真的麻烦、浪费时间吗?真的是没有必要吗?当然不是。

在作文前稍微开动脑筋,理清思路,以简洁的文字列出将要写作内容的纲要有多大麻烦?用很少的时间列出写作提纲,为写作扫清了障碍,看似多费了时间,却避免了写作过程的苦思冥想,实际上是节省了时间。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看来,作文先列提纲真的很有必要呢。

作文前列提纲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起码有以下几点。

一、理清思路,训练思维

写文章前,必先构思。审题,立意,开头,承转,束尾,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列提纲的过程,就是作者捋顺思路,构思文章的过程。

既然列提纲也是对文章的构思,作者须殚精竭虑,凝神思考,务求文章主题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首尾呼应。语文课上学生们经常学习如何分段,归纳段意,列提纲既是对段落学习的一种反动,又是对段落学习的实践。因此,列提纲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训练与培养。

二、列提纲也是调整思路,修改文章的过程

修改文章,给人的印象总是在文章写完之后。其实,写文章的时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改动。列提纲,构思文章,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语),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个过程,作者苦心孤诣的构思,无时不在充实、补充、改正,务求文章构思精美,文气顺畅,语言精练流畅,无懈可击。所以说,列提纲的过程,也是作者不断调整思路,对文章构思修正的过程。古人有文不加点的传说,曹植作七步诗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但谁又能说他们事先没有在头脑中列好了提纲,打下了腹稿呢?

三、节省了写作时间,提高了作文质量

列好的提纲,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作者对所要写作的文章大要已然成竹在胸,因此,提笔写来,思路清晰,可以一气呵成。再没有不列提纲就信手入墨,文随笔走,离题万里的轻率;也没有篇章混乱,挂一漏万,如鲁迅先生所说“十步九回头”的难堪;也没有随想随写,搜肠刮肚的困窘。这样,既大大节省了写作时间,又提高了作文的质量。

列提纲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就是说列出的提纲必须具备一篇文章完整的结构框架,有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语言简明。就是用简短扼要的文字概括出文章构思中的主要内容,让人看了提纲就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以及内容。

再次,注意详略。虽然列提纲文字要简明,但也要有详略,尤其文章主体部分往往内容复杂,提纲要列得详细些。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文先列提纲,就是预的过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毫无疑问,按照提纲写出的作文与没有列提纲写出的作文相比,前者的质量要远远胜过后者。养成作文先列提纲的良好习惯,既锻炼了思维,节省了写作时间,又提高了作文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陆机《文赋》。

7.学前教育管理学复习提纲 篇七

第一章 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学前教育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范围:

(一)学前教育管理的含义

学前教育管理是整个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者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保教工作客观规律,以管理原则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手段,将学前教育机构的人、财、物等资源合理组织,调动各方积极性,优质高效地达成培养目标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如何实现对幼教事业和幼教机构的高效优质管理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就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宏观:学前教育行政管理;

微观:各类具体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

研究范围: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以及各类具体托幼教育机构管理的规律和过程 补充:(1)学前教育管理的要素:

基本要素:人、财、物

幼儿园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学前教育管理实践新进展

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

(一)泰罗(泰勒)的管理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

3.“第一流的工人”4.工作定额原理

5.标准化

6.职能管理

7.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经济人”假设 :泰罗认为雇主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工人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他们都是把经济动力当作唯一的动机。第一流的工人:

(1)“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是有能力做“第一流”工作的人;

(2)“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愿意工作,而不是被强迫去做某种工作;(3)一般的工人可以被培训为“第一流的工人”;

(4)“第一流的工人”必须干“第一流”的工作,做到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二)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1.对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应有所不同。2.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同。

3.提出了管理人员在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

4.首次提出了管理工作的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韦伯的管理思想

他因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对古典组织理论做出杰出贡献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1.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

2.组织应形成责权分明、层层控制的等级制度。

3.组织中应实行职责分工。

4.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以理性原则为指导,而不是个人感情关系。

5.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则和纪律。

第三章

学前教育管理实践的新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又称MBO,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模式,亦称“成果管理”、责任制,是指在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的制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的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实践模式。

目标管理的内容是: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并保证目标的完成;

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核心是:注重工作成果和成果评价,强调“自我控制”;

标志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融为一体”;

特点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价贡献的大小。

(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目标的确立

园所目标是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园所管理目标是学前教育机构目标管理的关键。

(三)制定园所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1.方向性

2.学前教育特点+管理理论规律

3.从实际出发

4.体现特色

(四)学前教育机构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实施

岗位目标责任制又叫岗位责任制,是指根据组织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目标,并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而建立起的管理制度。

(五)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步骤包括: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2.明确责任

3.组织实施

4.检查和评价

二、园本管理模式

(一)园本管理的含义

园本管理从校本管理演变而来,是一种以园所自身为本位的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教职员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共同参与到事关园所发展的决策之中。公办:政府+园长责任制

私立:谁出资谁负责

(二)园本管理的内容:1.灵活、有效的民主管理体制

2.园本化的课程设置

3.个人取向的园本教研

4.相对成熟的园本管理文化

三、学前教育机构集团化管理模式 集团化管理的园所又叫连锁式园所,它们在总部统一的政策和控制管理下运行,通常有相同的名字、典型的建筑和装饰,统一对外发布的标语、教育理念、宣传册子。

两种形式:(1)总部出资建立并统一管理的(2)特许经营、特许加盟的形式

第四章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一、教育行政概述

教育行政的特点:(1)政治性

(2)教育专业性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和特点

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体制,即在中央政府一级设教育部,地方的省、市、县、乡四级分设教育厅(局)、局(科)、组等专门性的行政组织,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受中央统一领导。可以说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中央集权制。弊端:权力过度集中、教育行政效率低下等。

三、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学前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行政中以学前教育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部分即为学前教育管理行政。

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实施机构与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的结合构成了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第五章

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确立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原则的依据

(一)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原则的制定要以二者的结合,即教育的本质为准绳,把教育活动的本质特性作为制定教育管理原则的基础,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

(二)管理的基本规律:1.整体优化原理

2.合理组合原理

3.动态平衡原理

4.人本原理

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1)意义:指的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园的方向,要坚持以教育婴幼儿、服务家长为目标的办园方向。

(2)贯彻方向性原则要注意的问题:明确教育目标和树立正确的办园思想;加强思想引导和优良园风建设。

2.整体性原则:(1)意义:整体性原则指的是,要实现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需要以保教工作为中心,全面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合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种因素,全面发挥学前教育结构的教育功能,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注意的问题:保教结合,全面安排;重视学前教育机构内各种因素的整体协调;协调家庭、社区各方面的力量。

3.民主管理原则:

(1)意义:民主管理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完成管理目标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问题,管理者要善于处理和群众的关系,调动下级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力求全员参与,发挥管理的激励机制,为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而服务。

(2)贯彻民主管理原则要注意的问题: 管理者从思想上要重视走群众路线;要为群众参与管理提供组织保证;要注意民主和集中相结合

4.有效性原则:

(1)意义:有效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管理要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组织、有效监控、及时反馈等措施,充分挖掘潜力,经济、合理、高效地完成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和教育目标。(2)贯彻有效性原则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合理的机制,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1)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为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此,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理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实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的问题:坚持学前教育的福利性和普惠性;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三、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方法

(1)行政方法

(2)经济方法

(3)激励方法

(4)法治方法

幼儿园管理实务之一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筹建

一、办园定位的确立

(1)分析发展需求

(2)确定办园理念

(3)确定办园类型

二、选择园址——幼儿园建立的首要工作

园址的选定: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社区内幼儿数量、家长情况、区域环境、同业者竞争、学区潜在变化。

(一)安全性原则

(二)卫生性原则

(三)便利性原则

(四)独立性原则

三、园舍建设

(一)室外建筑

学前教育机构的用地面积包括建筑用地、室外活动用地、绿化及道路用地等。用地面积及建筑面积应达到标准。

(二)园舍建筑

1.活动及辅助用房:活动室、卫生间、衣帽间、储物间等;公共活动用房:音体活动室、科学观察室等。

2.办公及辅助用房:园长室、资料室、会议室、教师办公室、总务办公室、保育员更衣休息室、晨检室、传达室、储藏室等。

3.生活用房:厨房/主副食加工间、配餐室、主副食库和烧火间;开水消毒间、炊事员休息室等。

(三)室内设计

1.房舍隔音效果好

2.室内采光充足

3.卫生间设施符合学前儿童身体特点

4.走廊、楼梯等设施确保学前儿童安全

5.门窗墙设计符合要求

(四)幼儿园设备:

(1)设施和配备要求:主要用具齐备、使用功能齐全。(2)幼儿园设备购置的三大领域:

1.儿童区:室内和室外。主要为基本课程领域及其他儿童活动区域的要求,包括:艺术课、音乐课、操作课、宿舍等。

2.成人区:员工及家长活动的区域。包括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注意安全标示。

3.服务区:浴室、厨房、洗衣房、门卫岗。(3)选择标准

1.有用性

2.安全性

3.适宜性

4.易于保养、美观

第二节

筹措资金、确定办园性质

一、幼儿园性质

(一)“谁办园谁出钱,谁收益谁负责”

(二)幼儿园主要分为公立园、私立园和民办园

(三)建立财政支持,举办者投资、社会捐资、幼儿园自筹等多元投资机制,形成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二、新建幼儿园所需资金

(一)启动资金

1.是幼儿园开班前所必需的资金和支持幼儿园最初运转所需要的资金。

2.主要用于幼儿园地点的选择与建设、配备设备、采购办公办学用具、教职工工资。要备有至少6个月的充足资金。

3.渠道:主办机构、投资者、个人资金或贷款。

(二)周转资金

1.是幼儿园运转所需要的资金。包括所有常规预算项目:工资、公用设施等。

2.周转资金应随着幼儿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收费

1.包括:管理费(学费)与餐费(专款专用)。

2.可支配的资金主要是学费以及除餐费以外的其他费用。主要用于幼儿园日常开支和教师工资。

3.收费标准要谨慎。

(二)社会资金和拨款

1.社会资金:个人、企业、学校、地方机关等团体有偿或无偿以现金、实物等方式进行资助。

2.银行贷款

3.筹款、融资活动

4.公办园资金主要来自主管单位,其次是学费

第三节 申请注册,合法经营

一、举办幼儿园的主体资格:

(一)幼儿园的主体资格是指哪些组织与公民可以兴办幼儿园的能力限定。

(二)教育法规定:“国家制订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三)主体资格的限定条件:法人资格、具有政治权利、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

(一)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编制标准及班额

(三)学前教育机构园舍要求

(四)学前教育机构教具、玩具配备要求

三、幼儿园设置程序

(一)《教育法》规定我国教育机构的设立实行登记注册和审批两种制度。《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幼儿园实行登记注册制度。

(二)办学登记注册:指主管部门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设立教育机构的报告进行审核,如未发现有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只要拟办的教育机构符合设置标准,都必须予以登记注册,使其取得合法地位;对不符合设置标准的,予以拒绝,并通知申请者。其实质确认申请者所办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和事实。

登记机关:

城市:所在区(市)教育行政部门

农村: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注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登记注册的程序

第一步,举办者提出办园申请,并提交相关文件、材料。

(1)申办报告。内容包括:举办者、性质、规模、形式、培养目标、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2)举办者资格证明。单位举办,出具法人证明;个人举办出具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健康证明以及居委会的个人证明等。

(3)房屋使用证明。租用合同及园舍产权证书。

(4)办学资产来源、资产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银行存款证明、固定资产证明。

第二步,审批机关给予举办者筹设期(一般两个月),筹设期结束向审批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1)《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申请表》(2)筹设情况登记表

(3)学前教育机构章程、规划、首届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4)卫生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及《卫生保健合格证》原件、复印件,公安消防部门对其建筑审核、验收合格的文件及复印件。

(5)拟聘园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妇幼保健医院出具的健康合格证;拟对上述人员确立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的说明。(6)其他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三步,教育主管部门对筹设情况进行审查,对办园申请作出答复。

第四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开办

一、幼儿园的宣传

(一)宣传是招生的基础。

(二)途径:报纸、杂志、期刊广告、电视广告、海报、传单、网络、邀请来幼儿园参观等。

(三)要求:图文并茂、突出特点

(四)在宣传与招生之前首先要确定其宣传与招生的对象。

二、招生

(一)招生规模的确定

1.招生规模是指幼儿园招收婴幼儿入园名额、年龄等预计指标,是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管理婴幼儿工作的首要保证。

2.依据:本幼儿园园舍、设施、师资、经费、生源等幼儿园本身环境和幼儿园周围环境。

3.目的:满足社会对婴幼儿入园的要求;保证婴幼儿入园后的生活、游戏及身心健康发展。

4.步骤:调查(本身及周围环境)、分析(幼儿园入园条件)、确定(动态、灵活)

(二)招生简章的制订

1.招生简章是将招收婴幼儿计划工作以简要文字表述成文,上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外公布,使适龄婴幼儿家长能够及时按照简章规定办理子女入园手续的宣传性提纲,是幼儿园每年一次的定期大规模招生工作的开端。

2.内容:招生条件;报名时间、地点、方法、手续要求;招生规模;录取方法;注意事项

三、入园与分班

婴幼儿入园工作的特点与原则:

1.婴幼儿入园工作是幼儿园长对幼儿园婴幼儿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统筹调控的体现。

2.特点:服务性

立足为社会服务

制度化(入园身体检查与入园手续)、计划性、周密性、入园形式多样化

严格执行有关婴幼儿体检制度、端正入园工作作风

开放性

热情迎接每一位入园的婴幼儿

(2)办理入园手续

1.登记手续是建立婴幼儿入园档案的基础,是新入园幼儿名单的重要依据,也是科学管理幼儿园工作的体现,因此是入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做到细致周到、认真审核、耐心服务。

2.手续:家长填写入园登记表格、婴幼儿出生后健康卡片登记、预交各种费用、婴幼儿安全保险登记、领取物品登记、班级婴幼儿家庭情况登记等。

3.程序:填写表格入档保存、交纳费用、领取物品、交婴幼儿出生后的健康、防疫卡片等。

幼儿园管理实务之二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内的组织机构建设

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因事设岗原则

(2)责权一致原则

(3)统一命令原则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规章制度建设

(一)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含义

规章制度通常是指,一定社会组织以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的用于规范组织的各项工作及组织成员行为的各种规则、章程和制度的总称。制度是组织的基本活动准则,是任何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保证。幼儿园规章制度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

1.确定组织系统各层次各部门的工作制度与人员职责 2.确定全园和部门工作学习的秩序和标准 3.制定教职工行为规范 4.对各类活动协调管理的规定

(二)幼儿园规章制度的作用

1.增强责任意识

2.保障正常工作秩序,营造和谐园风 3.协调相互关系,提高管理绩效

(三)幼儿园规章制度的类型

1.全园性规章制度

全园性规章制度可以起到指导、组织集体的共同活动,统一各类人员行为,建立工作常规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2.部门性规章制度

(1)幼儿园行政管理的各种会议制度。(2)卫生保健部门的制度。(3)保教部门工作制度。(4)总务部门的规章制度。

3.岗位责任制——是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 4.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制定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的原则

1.政策性

2.可行性

3.群众性

4.具体性

(五)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1.内化于心,注重宣传教育 2.以身作则,管理者做出表率 3.有章必循,严格督查

第三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组织文化建设

一、组织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3.凝聚功能

4.激励功能

二、培养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结构

1.显层:物质层文化: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文化的条件,折射出该组织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包括组织名称、标志等。

2.表层:制度层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作用。包括章程、制度、守则等。

3.潜层: 精神层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深层,是核心和灵魂,决定整个组织文化的性质和状态。主要指信念、价值标准等。

(二)组织文化的内容

1.组织精神

2.组织价值观

3.伦理规范

4.组织素养

三、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形象战略

1.是运用统一的视觉识别设计来传达特定幼儿园特有的经营理念和活动。

2.目的是提升和突出幼儿园形象和特点,最终增强幼儿园整体竞争力。

3.关键是幼儿园要有自己的个性。

4.幼儿园教育理念:是教育宗旨、教育目标、经营战略。它规定了幼儿园形象战略策划系统的整体方向。主要内容有:幼儿园基本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员工责任感和荣誉感。

第七章 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

一、在管理工作中如何实施保教结合原则

(一)树立保教结合的管理观念

(二)将保教结合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1.将保教结合工作纳入到全园的工作计划中

2.在具体工作安排上要体现保教结合原则

3.在人员的分工上要注意保教工作的结合

(三)发挥管理的导向作用,确保保教结合原则的贯彻

1.研究和制定克服保教分离弊端的对策

2.发挥管理的导向作用。

二、班级保教工作的内容

(一)保教结合,全面安排幼儿的生活和活动。

(二)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三)创造良好的、适合并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

(四)班级卫生安全工作。

(五)家园联系配合,共同一致促进幼儿发展。

第八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自学)

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内容

(一)环境管理

1.创设良好的生活与教育环境

2.环境的维护与保护

(二)健康管理

1.疾病预防

2.身体锻炼

3.心理健康

4.健康检查和评估

(三)生活管理

1.建立科学的生活制度

2.营养膳食

(四)保健教育指导

1.保健指导

2.安全指导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措施

(一)抓好预防工作

(二)要有组织和制度的保证

(三)加强计划性和定期检查指导

(四)注重班级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

1.幼儿健康状况的观察与检查

2.幼儿生活护理与良好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3.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气氛

4.密切与家长联系与配合

三、幼儿园安全工作

(一)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二)注意环境安全,减少意外事故

(三)建立安全制度,完善安全措施

(四)维护幼儿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第九章 幼儿园总务管理

第一节

幼儿园总务管理的意义与特点

一、幼儿园总务管理的意义

(一)幼儿园管理的各个要素都需要通过总务工作来体现

(二)总务工作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保教中心任务的完成(三)总务工作管理的水平关系到能否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幼儿园总务管理的特点

(一)服务性

(二)先行性

(三)全局性

(四)政策性

三、幼儿园总务管理的内容

(一)办园条件的创设与改善

(二)财务管理

(三)物品管理

(四)事务管理

第十章

园长与幼儿园领导工作

第一节

幼儿园领导概述

领导者的影响力:

影响力是领导者的言语指令(命令、建议、劝告)和非言语指令(榜样示范)引起被领导者做出预期反应的感召力量,它在本质上是权力作用的人格表现,是领导者将个人意志以各种方式施加到他人身上的能力。领导影响力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一)权力性影响力

由领导者掌握合法职权并能合情合理地加以运用而产生的影响力,被称为权力性影响力或职权影响力。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所谓非权力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品格、卓越的才能、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真挚而友善的感情因素构成的。

在整个领导影响力的构成中,非权力影响力占有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第二节 园长的角色与职责

园长的主要领导工作:

1.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的领导

2.建立有效的幼儿园管理体系

3.保证保教中心工作

4.建设好教职工队伍

5.善于当家理财

6.作好家长工作,密切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

第三节

园长的素质与领导艺术

一、园长的素质

(一)政治思想素质

1.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3.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工作作风

(二)文化专业素质

1.具有较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2.具有较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

3.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基本知识

(三)能力素质

1.基本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

(2)良好的记忆力

(3)周密的思考力

(4)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坚强的意志力

2.领导能力

(1)筹划和决断能力

(2)组织指挥协调能力

(3)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4)灵活应变能力

(5)改革创新能力

二、园长的领导艺术

(一)运用权力的艺术

1.运用权力要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2.注意行使权力的群众性

3.发挥个人影响力的积极作用

4.有效授权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1.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2.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3.处理好与园领导班子内部成员的关系

(三)运筹时间的艺术

1.分析园长时间利用的情况

2.合理安排工作程序,提高时间利用率

(四)运用信息的艺术

1.提高信息意识

2.建立信息系统

3.主动获取信息

4.及时加工信息

5.有效利用信息

第十一章 幼儿园公共关系

第一节 幼儿园公共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

1.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含义

幼儿园公共关系是指幼儿园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传播手段与外部沟通联系,在幼儿园与公众之间建立和发展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关系,以塑造幼儿园这一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创造最佳教育环境的利会实践。

2.幼儿园的公众对象

幼儿园的公众对象包括校内的教职员工和幼儿、幼儿的家长、幼儿园的上级领导、所在地区的领导部门、社区居民、有协作关系的单位,以及有关系的组织等。

二、幼儿园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

1.信誉至上原则

2.公开开放原则

3.互利互惠原则

4.全员参与原则

三、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实现同步教育

1.经常性

2.双向性

3.要以幼儿发展和教育为中心进行沟通

(二)为家长提供有效服务,并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1.通过多种形式,为家长提供有效服务

2.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5.帮助家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家长参与

1.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2.参与幼儿园管理

3.支持与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各项活动

(四)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通过家长打开幼儿园通向社会的渠道

第十二章 保教队伍建设

第一节

管理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一、幼儿园管理两大任务的一致性

目标是管理的核心要素。组织目标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讨论,一组织的正式目标,二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

幼儿园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着两项任务:一是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即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二是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其发展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教职工取得较高的社会成就。这两大任务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二、人的积极性及其调动

(一)人的积极性及其来源

1.对个人所需的物质利益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而产生的积极性。2.受人际关系影响而产生的积极性。

3.对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义务有着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有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

(二)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

1.将产生人的积极性的三种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教育职工(1)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2)重视教职工的精神需要。(3)注意增强集体意识,激发教职工的团体性动机。2.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建立和疏通信息沟通渠道 3.树立人是管理对象与主体统一的观念

第二节

人员的选聘与任用

一、选用人员应遵循的原则

选用人员的根本要求是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一)因事用人的原则

(二)用人之长的原则

(三)用人唯贤,严格要求的原则

(四)用人唯精,重视效益的原则

二、创造条件合理用人,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

(一)知人善任,各得其所

(二)优势互补,合理结构

(三)充分表现,委以责任

第十三章 幼儿园工作评价

第一节 幼儿园工作评价及其意义

一、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一)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含义 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与程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园所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调查,搜集、整理、处理相关信息,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幼儿园工作评价的特点

1.评价是一个过程

2.有目的、有计划

3.评价的实质在于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做出价值判断

4. 在评价活动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统一的二、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幼儿园工作评价的意义:

1.评价具有导向作用 2.评价具有激励作用 3.评价具有反馈作用

三、实施有效评价的原则

(一)评价的动态性原则

(二)评价的主体性原则

(三)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原则

8.伦理学提纲 篇八

1-3-3-4管理人本化——1-3-2坚持以人为本

第三章

3-1组织设计——2-1餐饮管理的机构设置

3-3人本管理、管理是为人服务的———餐饮管理的经营思想

3-4-2责任原理—2-1-1餐饮组织结构的设置原则

第七章

7-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3-1-1餐饮计划管理的特点与基础工作

7-3-1计划编制的步骤——3-1-3餐饮计划管理的工作过程

7-3计划与计划工作编制过程——3-3餐饮计划方案的编制方法及贯彻实施

第八章

8-1-3目标管理的过程——3-3-3餐饮产品计划的贯彻实施

第九章

9-1-2组织设计的原则——2-1-1餐饮机构的设置原则

9-3-1职能部门化——2-1餐饮机构的设置

9-1-2-2责权对等原则——2-1-3权利与责任相适应的原则

第十章

10-1-2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2-2-1餐饮管理的内容分工和人员编制的影响因素 10-1-2人员配备——2-2餐饮管理的人员编制

10-2-3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2-3-1关键岗位的用人标准

第十四章

14-2激励理论、实务——2-3-3做好激励考核,充分调动与昂积极性

第十六章

16-3-1控制过程确定标准——6-3-1采购进货成本控制

第十八章

18-1-2支出预算——6-3-1采购进货成本控制

18-1-2预算内容——10-1-3餐饮管理成本核算的方法分类和工作步骤

18-3-1成本控制的基础——10-1-1成本构成与分类

18-3-2成本控制的步骤——10-3-3餐饮成本控制的程序和工作步骤

18-3-1成本分配方法——10-2餐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

第二十章

20-1-1技术创新的内涵——5-3-4餐饮主题营销策略

20-1-5人口结构的变化——5-4-1餐饮客源组织的特点

9.编写习作提纲“四部曲” 篇九

一、定向——标明主题

每一篇习作,作者都要表达一个主题,要么揭示事物蕴含的道理,要么昭示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要么抒发小作者的某种情感。明朝黄子肃在《诗法》中说,“意者,一身之主也。”“意”即习作主题,它是习作的核心和灵魂,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拟题纲时,先要标明主题,以统领提纲的各部分内容。

标明主题,一般的做法是用主题句的形式,把习作的中心意思简洁地概括出来,排列在提纲的首要位置。主题句的大体结构是先概括出习作的主要内容,再点明写作意图。侧重记人叙事的习作,一般可用“通过……的叙述(描写),揭示(讴歌)……的道理(精神品质)”的句式进行表述;侧重写景状物的习作,一般可采用“通过……的描绘,抒发……的情怀”的句式进行表述。

比如,一个学生给习作《不可思议的生命之花》拟提纲时,将主题叙述为:“通过对逆境中顽强不屈的生命现象的描述,表达对生命的珍爱之情。”这个主题句,既概括了习作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习作的主要意图,简洁明了。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所提供的句式只宜作为一种参照,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根据表达需要,简洁明了地呈现出自己的思想,就应该进行肯定和鼓励。

二、集中——整合材料

拟习作提纲的过程,就是将习作材料集中概括、提要式分列并呈现出来的过程。

拟提纲之前,作者对材料的把握比较分散和杂乱。拟提纲时,先要把这些零散的材料要点式的罗列出来;再围绕主题恰当取舍,在反复比较、辨析中去粗取精;然后根据内容特点,对筛选出的材料进行调整,把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类型相似的材料合并在一起,以互相补充,深化主旨;最后标明详略,决定用笔轻重。这样,习作材料就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于眼前了。具体习作时,如何使用材料就有“标”可循,有“据”可依了。

在以《不可思议的生命之花》为题习作之前,小作者搜集了很多与主题相关的事例。在深入体会主题后,他对材料进行了比较、筛选、调整,最终选用了四则:①小甲虫在我用墨水多次击翻后不断翻身,继续爬行;②蚂蚁在水中不停地游向岸边;③小豆子在石缝中发了芽;④小树被剥了皮仍然那么翠绿。为了突出重点,使结构疏密相间,在教师引导下,他确定①③详写,其余略写。

经过这样一整合、取舍,材料的使用方法就一目了然了。习作时,就不会平均用墨。

三、布局——梳理层次

布局,就是在梳理清楚层次的基础上,用简要的文字对梳理结果进行描述,为习作建构骨架。布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整体布局

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显示事物规律,要根据习作内容,确定全文按什么顺序来写;为了更合理地排列材料,要确定安排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哪些段落;为了更清晰地表现自己的思路,要确定各个段落安排在什么位置。这就是整体布局。

还是以《不可思议的生命之花》为例。确定习作材料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依据“动物在面对生命威胁时奋力抗争,植物在逆境中不屈向上”两个方面,把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素材①②为一个层次,素材③④为一个层次,而且确定先写动物,再写植物。这样一来,全文层次和段落的关系,以及事例叙述的先后顺序就条理分明,有了一定的逻辑性。

2.段落衔接

为了使段与段之间不脱节,应该使用关联词或过渡句(段)进行衔接,使全文语意连贯,结构严谨。这也是拟习作提纲时必须思考的内容之一。

如上例中,由于素材①②和素材③④的内容发生了转换,需要过渡。教师就指导学生在素材②和③之间插入一个过渡段:“动物面对生命威胁时如此顽强抗争,让人震惊,逆境中的植物不屈向上,同样令人感动。”这样,提纲各部分层次感更强,写作思路也愈发清晰了。

3.首尾设计

一篇好的习作,开头要力图与主题相联系,结尾要力求照应开头。这样,整篇习作的结构才和谐统一。开头是用一两句话快速入题,还是用几个段落迂回导入?结尾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还是水到渠成自然绾结?这些内容,在拟习作题纲时,都应用文字具体化。

上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学会简单的开头和结尾。小作者的开头句和结尾句分别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生命是什么,可是几次不经意地发现,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些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生命就在我们手中,看你怎样去把握它。”

这里,小作者采用了直接入题的开头方式和点明中心的结尾方式。这种方式在拟提纲时是比较常用的。

四、概括——勾勒轮廓

概括,就是把习作的题目、主题、段落层次等要点组织在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体现包含关系的序号排列出来,勾勒出习作完整的外在轮廓。

提纲用语要言简意赅,不能含糊不清、表意不准。标明序号时,既要体现出习作各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显示出小的段落设置。这样,才能把作者的思路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

我们把《不可思议的生命之花》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有序排列,就形成了这篇习作的完整提纲。

题目:不可思议的生命之花

主题:通过对逆境中顽强不屈的生命现象的描述,表达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结构:

一、⑴简洁开头,引出下文。

二、(2-6)具体事例:

⑵小甲虫在我用墨水多次激翻后不断翻身,继续爬行。(详)

⑶蚂蚁在水中不停地游向岸边。(略)

⑷过渡段——动物面对生命威胁时如此顽强抗争,让人震惊,逆境中的植物不屈向上,同样令人感动。

⑸小豆子在石缝中发了芽。(详)

⑹小树被剥了皮仍然那么翠绿。(略)

三、⑺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这份提纲结构完整,详略安排合理,有较强的逻辑性。有了这样的提纲,学生动笔习作就不会感到太困难。

拟提纲是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师经常指导,加强训练,学生拟提纲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提纲只是习作前的大体安排,习作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如果过分地拘泥于提纲,则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正常发挥。

(作者单位:长阳县榔坪镇秀峰桥小学)

10.伦理学提纲 篇十

复习提纲及思考题

第一章跨国公司与合资企业的一般概念

本章提要

1.跨国公司与合资企业是全球化的产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跨国经营企业成为对中国市场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力量。从总体看,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打破了我国经济原有的体制内循环格局,推动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进程,有助于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

2.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有以下特点:世界著名大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中国外资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上升趋势;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中国利用外资的效益也较好。但外资企业存在地域和行业的差异。

3.合资企业在中国得以发展成功的原因主要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国家外资政策的导向和扶持;构建和完善外资法律体系;在中外合资企业管理模式上进行探索,包括共同管理文化新模式;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引进创新能力;嫁接式管理;管理和技术人才当地化等。

4.合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收益铁则则规律与中方利益的冲突;国有资产在合资过程中的流失;国有品牌被收购、取消;以市场换技术与失去市场之间的矛盾;民族工业与合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等。

5.合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中国有些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购买力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运作成本上升等。

6.合资企业在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沟通不畅或低效率;双方诚意不够;价格转移;对中国市场的误解;当地化问题。

思考与探索

1、名词解释:跨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收益动机铁则

2、简述跨国公司的优势。中外合资企业

3、合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4.合资企业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5.中外合资企业成功的管理因素主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6.中外合资企业失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7.你是如何看待中外合资企业目前在中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8.摩托罗拉公司人本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它在中国的公司采取了哪些中国特色的管理措施?

6.王朝引资创自己名牌的战略是怎样实现的?这对其他企业何启示?

第二章文化差异与合资企业的管理

本章提要

1.文化具有习得性、群体性、差异性和共性、约束力、变迁性与稳定性。

2.管理是一种文化,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管理的手段。

3.员工的需要、动机和态度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有差异。

4.文化差异是中外双方在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控制方面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5.文化差异对领导决策有影响。

思考与探索

1、名词解释:文化、需要、服从、态度

2、简述文化的特征。

3.简述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4.文化差异对领导决策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跨文化的企业管理

本章提要

1.企业文化具有柔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性管理方式的特点。

2.跨文化的企业文化具有其独特性:信念和价值观上的多元 性,行为方式上的冲突性,经营环境的复杂性,文化认同和融合的 过程性。

3.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追求卓越,利润最大化,个人价值的 自我实现。

4.德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管理方式,技术管理为基 础,集权型控制,重视员工素质提高。

5.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家族主义,民族精神,忠孝和报恩价 值取向,生存、危机、人文的理性意识。

6.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儒家伦理,整体思维,天人合一,中庸,和为贵。

思考与探索

1、名词解释:企业文化、2.简述企业文化的特点。

3.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4.简述企业文化的模式。

5.简述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5.举例说明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6.谈谈你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了解。

4.日本企业文化有何特点?

5.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在建设跨文化企业文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跨文化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本章提要

1.中国、日本、美国企业在人员录用制度、工资制度、培训制度方面存在差异。

2.中国合资企业的人事管理中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实现岗位管理、岗位等级工资制,推行绩

效考评,开展岗位培训。

3.中外合资企业精神激励模式存在跨文化差异,美国、日本主要的形式是企业精神,中国为政治思想工作。

4.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企业在民主参与管理方面存在跨文化的差异。

5.影响合资企业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为:个人、领导、工作特性与条件、福利待遇、工资报酬、同事关系等。

思考与探索

1.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理念上的差异?

2.中、日、美三国企业在人员录用制度、工资制度、培训制度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差异?

3.中外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4.合资企业精神激励模式的跨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试比较中、美、日、德企业在民主参与管理方面的差异。

6.你对工作的定位中有没有考虑工作满意感?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吗?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在不同工作单位,你的工作满意感有没有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跨文化企业中人员的有效沟通

本章提要

1.影响跨文化企业沟通的主要因素有:沟通者偏见、刻板印象等知觉因素和价值观;沟通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经验、动机;空 间距离、组织结构距离等。

2.要想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必须注意语境、翻译、倾听等语言沟通。

3.体察面部表情、服饰、空间距离等非语言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网络,在情境中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跨文化培训。

思考与探索

1、名词解释:跨文化沟通、知觉、偏见、价值观、2.简述影响跨文化企业内部沟通的因素。

3.简述跨文化沟通中易造成误解的知觉错误。

4.简述常见非语言沟通形式

5.请你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在企业中的观察,举一个实例说明,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沟通不畅,好的决定导致了坏的结果。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6.你认为自己在与他人沟通时,存在那些与文化有关的影响沟通有效性的主要问题?你觉得可以如何改进?情制定出具体的计划,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7.请对本章中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理解文化与沟通的关系。

11.提纲党纪提纲党纪处分条例辅导 篇十一

1.中共中央于2003年12月31日同时颁布了两个重要条例,即《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新华社受权于17日全文播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于18日全文播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这两个《条例》,都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订的。它的目的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的重要意义。两个《条例》是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以来在党内监督、纪律建设上不懈探索的经验总结,它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的重要保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际步骤。

2.今天学习会,首先组织学习其中一个《条例》,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条例》,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内重要法规,遵守、执行的对象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今天把全体教职工以及退休教师集中起来,是根据各级党委关于学习、宣传《条例》的要求,基于考虑这么三个因素:1《条例》的具体内容涉及法律、法规、政策、社会道德规范等,不仅党内同志要努力做到、严格遵守,而且党外同志也应该努力做到,不能违背;2党外同志,包括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都负有对共产党进行监督的职责,都应共同关心对党的事业;3《条例》作为共产党的重要党内法规,颁布《条例》是一件大事,全国人民,各界人士都应该了解。因此,经支部研究,决定组织全体教职工一起学习《条例》。

3.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作一个发言。发言的基本思路是:一是介绍有关《条例》制定的背景;二是学习中央18号文件;三是学习《条例》有关要点内容;四是提出贯彻执行《条例》要求。

一.《条例》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开发表之际,中央纪委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党纪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问:请您谈一谈中央纪委是如何开展《党纪处分条例》修订工作的?

答:从2001年12月开始,中央纪委成立了修订小组,制定了修订工作方案,开始了《党纪处分条例》的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先后赴一些省、区、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广泛听取了各省(区、市)纪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组(纪委),中央纪委各派驻纪检组,中央直属机关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军委纪委和全国人大法工委、政法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党建、法学、逻辑学等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多次听取汇报,并作出明确指示。经广泛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和认真吸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多次修改,形成了《党纪处分条例》(送审稿)。先后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于2003年12月31日由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实施。

问:近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请您谈一谈为什么要修订颁布《党纪处分条例》?

答:中共中央最近颁布的《党纪处分条例》是在《中国共产觉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条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1997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试行条例”,对于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试行条例”试行近7年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纪处分条例》也必须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进行制度创新,做到与时俱进。

首先,党中央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试行条例”的主要精神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在1995年以前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研究成果。“试行条例”发布实施近七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 六大精神,保证我们党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必要及时对“试行条例”进行修订。

再次,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既要从严治标,又要着力治本,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法规。

二.学习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2003年12月31日

中发[2003]18号)。

学习18号文件,要把握以下两点:

1.重要:《党纪处分条例》是我们党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回答了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它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要求:

⑪总体要求:①认真学习;②广泛宣传;③严格遵守。⑫具体要求:

一是党的各级组织要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学习贯彻《党纪处分条例》的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二是要认真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

三是要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纪处分条例》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大查处违反《党纪处分条例》行为的力度,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条例》内容。

1.掌握要点:《条例》共3编、15章、178条。

⑪要把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一编)⑫要明确违纪与纪律处分的种类及纪律处分运用规则。(第二编)

⑬要了解①违反政治纪律、②违反组织人事纪律、③违反廉政自律规定、④贪污贿赂、⑤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⑥违反财政纪律、⑦失职和渎职、⑧侵犯党员权利和公民权利、⑨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行为的表现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第三编)

2.解读内容。(另详见:关于《党纪处分条例》的基本内容)四.贯彻要求。

《条例》作为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的党内法规,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

1.中央纪委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党纪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而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提出了对贯彻《条例》的要求。他指出:①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应当认真、深入地学习,切实掌握《党纪处分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②党的各级组织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党纪处分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各级纪检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执纪工作水平,严格执行《党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坚决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③各级纪检机关要搞好贯彻执行《党纪处分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将执行《党纪处分条例》的情况向上级党委和上级纪委报告。对于有案不查、有纪不依,甚至替违纪者说情开脱、袒护包庇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严肃查处。

2.新华社评论员:《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提出:当前贯彻执行《党纪处分条例》,是党的各级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把学习《党纪处分条例》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肃党的纪律的要求结合起来。

其次要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加大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进行遵守党的纪律教育的力度,把培养和增强广大党员的纪律观念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再次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纪处分条例》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的地方和单位存在的贯彻执行《党纪处分条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

3.按照中央18号文件以及各级党委的的要求,学校党支部,每位党员,特别是每位 党员干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认真贯彻执行《条例》:

一是认真学习,就是认真、深入地学习,切实掌握《党纪处分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切实增强党纪观念。

二是广泛宣传,就是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加大对全体党员进行遵守党的纪律教育的力度,提高遵守党纪的自觉性。

三是严格遵守,就是严格执行《党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坚决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2.浅谈初中语文“提纲导读法” 篇十二

一、“提纲导读法”的意义及内涵

“提纲”是一种形式,“导读”是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活动表现出来。有了“提纲导读”,学生能够参照提纲看书学习,教者能够按照提纲重点讲解,学生学得主动,教者教得顺手。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提纲导读法,是用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一种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

二、“提纲导读法”的好处及作用

“提纲导读法”既能“导读”,又能“导学”。若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有些学生重理轻文,不愿学习语文,认为语文没啥可学,学起来枯燥乏味,感到头痛。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初中生应以理解性阅读为重点的要求,在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扩大阅读面的基础上,编写了导读提纲。导读提纲,既是阅读提纲,又是学生在预习时的抓手。要学什么,可以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解决提纲上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从而对语文的学习就感到有兴趣了,认为语文不是没啥可学,而是大有学头。

另外,“提纲导读法”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能够克服填鸭式的满堂灌、繁琐的分析讲解和形式主义的问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教者教得顺手。师生能够搞好双边活动,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教者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学生能够动脑、动口、动手,在读写听说几方面都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能说不是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吗?

三、导读提纲的编写及使用

(一)关于导读提纲的编写。

几年来的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搞好提纲导读的关键是导读提纲的编写。一篇好的导读提纲,既要反映教学内容的精华,又要能体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因此提纲编写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那么,如何编写导读提纲呢?笔者认为,编写导读提纲要以课文为本,同时,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考虑“单元教学”的总目标,又要考虑每篇课文的个体目标。第二,坚持针对性原则。要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遵循“单元教学要求”,结合每篇课文的个性特色,突出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发挥每篇课文特殊的教学功能。第三,坚持科学性原则。在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准确把握应向学生传授字词句章等各方面的知识,采取恰当、合理的设题方式,使教学内容和方法都符合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关于提纲内容的设计,教师首先要对每一篇课文的题目、体裁、作者、写作背景、字词、文章的结构等设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把这些方面的问题解决,从而做到初步弄懂课文;然后为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设题编写重点语段以让学生阅读、思考。师生共同按提纲要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所谓分析课文的过程。这样编写提纲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由于文章的体裁不同,教学目标的确定也不同,因此对不同体裁文章确定导读提纲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散文,要根据各种散文的特点,设计出关于文章的顺序、线索、写景、抒情、状物、叙事、记人、阐理及取材、构思和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再如,对于小说,要设计出关于文章中典型人物的身份、性格、刻画人物的手法、典型环境、场面描写的作用、情节及构成情节的诸要素。

导读提纲除了设计问题以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并解答外,还可以对重点内容作出朗读、背诵、讨论、写作等指令性的要求,以加深对课文或其重点部分的理解。也可以设计出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训练题,对学生学习进行形成性训练和评价。总之,编好导读提纲是保证“提纲导读法”顺利实施的关键。

(二)关于导读提纲的使用。

有了导读提纲,教者就可以在教学中,以题导读,以题助教。在没讲新课之前,教者要严格要求学主认真预习要讲的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查资料和工具书,细读课文,完成导读提纲上的题目。在课堂上,教者要根据教材中对课内精读课、略读课、课外自读课的不同要求,采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制订不同的施教方法。教者可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总结讲评,重点点拨、讲解或训练,讨论研究,解决在提纲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检测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答思考题,也可以是笔答练习题。

用提纲导读法施教,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今后要不断完善“提纲导读法”,在语文教学中,求新、求活、求实,进一步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引向深入。

上一篇:文科生高考下一篇:迷人的上下川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