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案(精选4篇)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案 篇一
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
(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答案:1、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这两句话承上启下。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3、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
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2.题目解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 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知识建构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
4.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 牵涉()
丁卯()
繁碎()
拖延()
简明().....扼要()规矩()鞠躬()搀合()执笔().....冗长()
惟德是辅()
半儒半释()...(2)解释词语: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不即不离:
晦涩:
著作等身:
高文典册:(3)句子解释: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初读课文】
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结构。
①第一部分第 段,写的是
。②第二部分第 段,写的是。
③第三部分从第 段到第 段,详写叶圣陶先生
的方面。
④第四部分从第 段到第 段,从
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方面:。
⑤第五部分第 段,写的是
的思考。
【合作探究】
1.文中有很多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性语句,请找出这些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件,试分析其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
2.研读第七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3.作者用一个什么词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
【课堂练习】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主要选择了那些材料?
2.文章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哪两种品行?
3.《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 篇三
二、认真听课,优秀听课笔记(25人)
已经发到钉钉班级群里,要求每个学生认真看一下优秀学生是怎么听课,怎么记笔记的。
三、交的听课任务存在的问题:
1.上交作业并不是自己的作业,希望以后上交自己的作业。
2.听课过程十分不认真,随便在书上画几下,写几个字应付。以后这种不认真的作业将直接打回。
3.课本上做笔记,字迹潦草。
4.有的`学生没有课本。
5.不合格打回后不能及时补交。
四、听课过程中存在问题:
1.一些学生就没有听课,希望以后可以按时听课。
2.几个学生视频播放时间还没有结束,就已经发啦任务到家校本,希望以后可以坚持的最后。
3.在上课期间,注意力极其不集中,频繁出现做其他事情的情况,希望以后不要有这种情况发生。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叶圣陶先生两三事教案
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
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4.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
5.《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题
6.《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答案
7.《感受叶圣陶的语言特点》的教学反思
8.教学反思的案例二则
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案 篇四
感知形象,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 学生和内容分析:
叶圣陶先生和张中行先生是规范现代汉语的先驱,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逝世了,与叶老亦师亦友的张中行先生的悲伤不言而喻。张中行先生敬仰叶圣陶先生的人格,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不管是文字研讨还是日常交往,叶圣陶先生总是以他的真诚、热情、宽厚关怀人,帮助人。尤其是对经历“wenge”创伤的“我”至善至诚,让“我”感慨唏嘘,心生感激。对叶圣陶先生的写话风格和简洁文风深以为然,对叶圣陶先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追求语文规范充满敬意,对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深重的苦心感同身受。那是源于一位学者、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情到深处言至简,张中行先生把深沉的怀念、深挚的敬意、深远的忧虑埋藏在心底,以平易简明的语言回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小事,叙述平实,但感情深挚。学生往往体会不到这样的情致,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渐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既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又让学生习得写文章的规范。 教学方法设计:注重学法指导,朗读品析,丰富积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叶圣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品读题目
1、学生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
2、学生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朗读课题。
梳理内容
过渡: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
勾画文中总结提示性的、过渡性的语句。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些事情。
待人厚: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律己严: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感知形象
回味先生的语言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回忆先生的身影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治学严谨
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案】推荐阅读:
叶圣陶荷花赏析08-19
叶圣陶文集有感10-15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07-07
叶圣陶杯作文大赛范文02-01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02-0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09-20
写景作文:牵牛花叶圣陶09-22
致叶圣陶的一封信12-06
《感受叶圣陶的语言特点》教学反思09-09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