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精选10篇)
1.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 篇一
一、初中历史德育教育之个人信仰
信仰是崇高的, 信仰可以灌输一个人满腔热情, 振奋其精神和意志, 励其志, 壮其行。 初中生处于人生转折期, 在此阶段, 初中生开始寻求自己的偶像和信仰, 这就需要教师予以正面引导, 帮助初中生接触积极信仰, 为初中生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对其信仰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出发, 把握初中生教育的“ 度”, 引导初中生接触和了解信仰, 迈出信仰教育第一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载体, 给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是德育教育的最好时机。如, 在讲授“ 戊戌变法”知识点时, 结合初中生信仰教育需求, 我们在给学生讲述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的同时, 可以借此历史事件向学生展现人性美, 以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熏陶。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 慈禧太后想逮捕并处死维新派人士, 梁启超试图说服谭嗣同一起出国避难, 遭到谭嗣同的委婉拒绝, 慷慨陈词“: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运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 请自嗣同始”。 也许, 从今天的角度看, 很多学生认为谭嗣同有点迂腐,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其中的闪光点, 那就是谭嗣同高尚的人格、矢志不渝的信念和为国家勇于献身的崇高情操。当然, 诸如此类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有很多, 在教学中, 教师可亦广泛搜集、整合材料, 利用历史素材, 向学生展现历史人物的信仰, 让学生读书明目, 体验读书乐趣, 冠以信仰教育, 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初中历史德育教育之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对家庭、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而且需要在当今这个物质需求扩大的时代里,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尤其是家国情怀的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历史教材, 深度挖掘历史教材中相关的家国情怀教学内容, 整合历史素材, 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对初中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给初中生呈现家国历史、展望家国未来, 培养初中生爱家、爱国主义。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具有敏锐眼光, 深度挖掘历史教材, 放大和引申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有利元素, 引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呈现爱国情操和爱国精神,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如, 在讲授“ 两弹一星”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当时, 钱学森身处美国, 正值事业巅峰之时,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钱学森放弃了优越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 冲破重重阻力, 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 究其原因, 正是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义无反顾的回到祖国, 投入祖国航天事业。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家国情怀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明白, 有国才有家, 只有祖国繁荣富强了, 我们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三、初中历史德育教育之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璀璨文明历史的民族, 但是, 作为一名中国人, 我们在骄傲和自豪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将我们的文化继承、传承下去。 当今社会, 互联网普及带来多样化的文化充斥, 有精华也有糟粕, 这就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 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包容和接纳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先进文化元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整合历史文化素材, 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意识, 纠正部分学生漠视传统文化的不良现象, 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端正部分学生当前网络负面文化影响态度, 在掌握好自身文化的基础上, 接纳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 如, 初中历史教材中“ 中华文明起源”知识点, 向我们展示了农业的起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先人建造树巢穴躲避野兽, 是不是可以揭示中华文明?还有哪些事件可以说明中华文明起源?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面,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和现代文化的关联;中华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文明的体现,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将历史文化知识讲授出去, 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的教学, 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 以铜为镜, 可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明得失, 以古为镜, 可知兴替”。 历史证明,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传承学习、除弊兴利, 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历史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 更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智慧, 树立个人信仰, 培养家国情怀, 使学生成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传承者。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是引导学生接触史实、了解时事,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的主阵地, 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是一项极具挑战意义的工作。本文深入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关系,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详细论述,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 形成优秀品德。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2.有关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二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目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待德育渗透真正能做到实施,并且有所成效的可能并不为多。主要的成因表现有:其一,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委的事,是班主任,最多扩大到政治教师的事;其二,认为编写教材的已考虑到德育因素,我只要按教材进行教学,就是渗透了德育,何须还要再去挖掘思想教育的内容,考虑用何种方法把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勤劳勇敢智慧,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过程,了解我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育学生了解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
三、教育学生了解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激发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决心担负起“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四、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了解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本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了解两次大战,第三世界的兴起,以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等。
五、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目标。现今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学生由小学转入中学,接触到历史学科,可以在第一节课时,针对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讲解,告诉他们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有的流芳百世,名传千史,例如班超、霍去病、邓世昌等等,他们世世代代受到人民的崇敬;而有的却遗臭万年,例如奸臣秦桧、大汉奸汪精卫之流,被人们用白铁铸成像,长跪于地向人民请罪,世代受到人们的唾骂。学习历史,首先就要懂得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
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是人们对所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养成好的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优秀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例如,陈胜、吴广不畏强权暴力统治揭竿而起;于谦忠心卫国“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喋血闹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
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对于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很有抵触感,根本不能指望他们会将其内化为实际行动,但是一些生动、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仍然可以感动、感染他们。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重点选择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进行描述,挖掘出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情感素材,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目的,科学地渗透德育教育。初中历史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德育目标,就不同的章节合理地安排德育计划。虽然教师参考书上有一些意见,但是这些理论性的建议还是要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计划。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一味枯燥的讲解德育教育,只会促使学生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现代社会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精神变得生动、直观,使传统的乏味的背书式学习富有生机。另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抽出小部分时间组织学生用短剧表演、演讲、演唱红色歌曲等多种形式,来讲解历史知识,适时进行相关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上述的内容可以说在每节历史课上都是可以涉及到,而且不只一个方面。然而还是有老师在抱怨着不知如何操作,或感觉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这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德育过程,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过程,也就是我们是有目的的促进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至于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得意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是属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那就不是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马上实现目标,也是一个长期而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历史老师应该承担我们应有的责任,坚持不懈地利用我们的教学进行德育的渗透。
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 篇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是价值观教育发展对当前初中生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生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效果, 在进行初中生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我们要找寻适宜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有效方式, 从而实现初中生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渗透目标的更好达成。在初中生历史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是时代发展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 也是我国初中历史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接下来, 我们将就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的主要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通过探讨, 找寻出诗意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最佳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从学生视角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 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机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法是基于学生视角出发提出的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初中生历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 通过因材施教法, 有助于更好的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 从而促使学生在接受历史课程教育的同时, 也能够更好的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加以把握, 在历史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观的提升。在采用因材施教法进行初中生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渗透时, 首先要将不同的学生群体按照其不同的学习兴趣度进行类别的划分。而后, 依据不同类别的初中生个性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观教育渗透。
1、兴趣度高
首先是针对对历史学习具有较高兴趣度的学生进行归类。这一类学生一般都是具有浓郁的历史学习兴趣, 对历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较高。因此在进行这一类初中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教育渗透时, 需要首先把握这一类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特点, 从其爱好入手进行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2、兴趣度一般
对于历史学习兴趣一般的初中生来说, 这一类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度本身就不够。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渗透方面, 要依据此类学生群体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度进行。由于这一类学生群体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其兴趣度一般, 所以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也就不够浓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价值观渗透的方式提升此类学生学习的兴趣度, 逐渐促使其在历史教学价值观渗透的过程中实现历史学习兴趣度的培养, 逐步提升其历史学习效果。
3、兴趣度不够
对于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度较低的初中生来说, 在进行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渗透方面, 需要跳脱出传统历史教学模式进行。对这一类学生来说, 要想在其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 首要前提是培养其基本的历史学习兴趣。所以对于这一类学生群体来说, 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首先要考虑到这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度, 同时逐步推动这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度和价值观培养效果的双重提升。
二、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
要想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渗透的良好效果, 就要结合初中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历史本身就是一门融合工具性和思想性与一体的学科, 因此在进行初中生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要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唯有将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相结合, 才能够促使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渗透达到有效的效果, 从而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渗透效果的更好实现。从初中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来看, 这门学科首先是就是一门与价值观教育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 因此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的过程中, 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首先从初中历史教师的角度入手, 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人文价值观;其次是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色, 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
1、提高历史教师的人文价值观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 初中历史教师的人文价值观底蕴决定着其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价值观渗透的效果。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渗透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初中历史教师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人文价值观, 最关键的在于初中历史教师的个人人文价值观。教师的人文价值观对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渗透效果起着最为显著的作用。在中国古代, 中国语言文化的先驱孔子就曾留下这样的语句:“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这也充分证实了教师自身的人文价值观对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效果。而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 在回忆起自己的人声经历时, 其也表明对自己一生起到重要影响的往往是自己的历史教师。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自身人文价值观的重要性。
2、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价值观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的渗透也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 是提升初中生历史学习水平、促进初中生历史学习成绩更好拓展的有效方式。同时, 也能够促使初中生在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人文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提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推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渗透成效。所以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 还要充分重视人文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以更好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教育渗透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渗透
初中历史知识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初中生进行基本历史素养学习的阶段, 同时也是初中生进行自身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培养与基本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在进行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初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对初中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渗透, 而对初中生本身来说, 其在进行初中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注重良好的文化价值观的培养, 促使自身通过良好的学习, 提升自身文化气质和文化水平, 推动初中生良好文化底蕴的积累。
四、结论
对初中生的发展而言, 最基本的价值观培养要求就是要具备基本的历史学习素养。初中生正处于历史知识学习的转型期。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初中生一方面要注重自身基本历史知识底蕴的积累, 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基本历史学习素养的培养。在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 基本的历史学习素养是初中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学习的根本所在, 也是确保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所以, 初中生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基本历史知识底蕴的积累, 另一方面还要培养自身基本的历史学习素养。唯有如此, 才能够促使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水平和内在气质的不断提升, 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渗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秋云.价值观教育初探[J].学周刊, 2011 (20) .
[2]王慧玲.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新课程, 2011 (05) .
4.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篇四
关键词:德育;初中;历史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87-01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的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在学习中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本素材进行德育历史教学的逐步渗透,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品学兼优。
一、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1. 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历史素材则能够让学生对品格的培养更加良好。其与纯粹的思想政治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历史教学对德育是一种逐渐的渗透,这就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养成好品格的习惯。
2. 德育在初中历史中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良好的培养,历史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古今中外的变化画面,让学生对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增加了其对事情进行正确处理判断的能力,在历史书上,笔者曾经清晰的记得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用来告诫自己要不断反省自己,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有效的避免独行专断。这句话在今天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德育教学中对学生有着很深的教学启发。同时也让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学习圈以及好友圈,在生活中与人为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3. 德育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能够不断的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其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在进行历史素材的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中,本就是丰富阅历,提高修养的好机会。在进行历史讲解时,老师会经常将一些古人的好品格进行历史素材的渗透,例如: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让学生用优秀的品格来塑造其完美的人格。实现在教学中德育的目的。
二、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 在很多历史的课堂上,教师对德育的渗透还有些不足。很多历史课堂都是以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主要表现为,老师主教,学生主学。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准确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所以很多教师都采用死记硬背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强行记忆,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其学习兴趣必然会被极大的削弱,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缺乏学习兴趣,从而忽视了德育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历史价值。因此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优化历史教学的改革,对德育在初中历史中进行一些渗透。在进行授课时,教师应当对历史素材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将其中展现的道德品质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更加明白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
2. 现代大多数的历史课堂都是以影音教学和教材讲解相结合的课堂,在这种新形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音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素材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影音教学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课堂讲解相对较少,知识的涵盖面太广,这就增加了教师渗透德育的难度,因此在进行影音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控制好授课的时间和明确教学的目的,不能将德育这一重要的教学课标遗漏。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把握学生的德育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素养和道德品格。
三、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渗透
1. 可以通过历史人物来不断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例如在学习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事迹时,出示邓世昌牺牲前对部下说的那句话:“我们从军为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让学生分析:“从邓世昌话语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由此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2. 用历史人物的精神来渗透历史中的德育。在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历史人物都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
3. 要利用历史的德育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历史教材中,笔者曾经学习到这样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从生活的细节开始,一点一点的积累,养成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厚聚薄发。同时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做出道德模范,可以采用道德模范评比等课堂或者课外活动来全面的引导学生好学力行、臻于至善。
四、结语
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十分关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能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时作为教师,应当将道德培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树立起提高道德品质的意识。利用影音教学的模式,加深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仲安,张维东主编.道德教育——新时期思想道德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 李祖红著.浅析历史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02期
5.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国防教育 篇五
一、教师应正确理解新时代下的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对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新时代下,科技迅猛发展,各国军事能力都在大大加强,国防投入也大幅度增加,军事竞赛、军事扩张时有发生。国防教育尤为重要,已成为国家防务根本性、全局性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思想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下,加强对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更是历史教师必须担负的神圣任务。
新时代下,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二、教师应充分把握历史教学中的国防教育内容
历史教学和国防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既表现为两者的内容和目的基本相似,又表现为历史教学在国防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国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学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国防是一个综合体,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自从出现了国家,也就出现了国防,出现了军事制度、国防意识、防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叱咤风云、惊心动魄的国防史。因此,国防史不仅和人类社会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有看密切的联系,而且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历史教学独有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故事性和感染性强,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融、观点和材料相一致,感情培养和方法指导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在国防教育中比其它学科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教学中卓有成效地进行国防教育,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思维主动性,培养学生某些优秀心理素质,更能使学生居安思危,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显增强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国防、卫国和建国的自觉性。
中学历史课本中有大量的国防教育内容,教师只有充分地把握它们,才能通过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国防教育。如讲解中国思想史时通过讲述各阶级各阶层力量面对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探索救国之道,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由、不畏强暴、勇于斗争、追求真理并坚持奋斗的伟大民族,从而激发他们发扬为祖国自由、独立、富强而学习甚至献身的精神。
三、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课具有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寓国防教育于所传授的历史知识之中。那么进行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根据本人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紧抓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阵地,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围绕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如通过介绍我军的发展历史、建军原则、典型战例和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以及我国国防的现状等,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国防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看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使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同时综合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等现实的国际斗争形势,通过忆往抚今,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发展壮大;没有共产党就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青年人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弱点,这就是自我意识强、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而国防教育在这方面却恰恰具有它独到的教育功效。无论是它的教育内容还是其组织形式,无论是实施教育的环境条件还是其方法措施,都对学生们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课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防思想。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因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教育性,在国防思想教育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历史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如组织学生听国防报告会、看国防影片、进行国防演讲比赛、参观革命博物馆等,使学生对国防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之中。教育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在假期里积极参加一些夏令营之类的活动,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的意志,拥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组织学生参加军训,亲自感受一下绿色国防的魅力,让他们拥有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
3.要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知识和心理特征。
中学生大多数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没有形成系统;对人和事有了一定的看法,但还不成熟;抽象思维有很大发展,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认识经验作支持。因而,历史教学要具体而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以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去体会,启发学生思维,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和启示,从而达到渗透国防的目的。国防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永恒问题,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国防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是国防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我们应该牢记无数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让世人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牢固树立国防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逐渐成为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作为历史学科的老师,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培养新形势下新一代的接班人,是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实施国防主义教育,也是当前做好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为迎接全球化挑战,历史学科必须肩负起培养学生国防主义、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开放精神、全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重任;肩负起培养学生的国防主义,引导学生将国防主义与科学素养相结合,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6.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 篇六
一、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外均要做到行为世范、以身作则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改革创新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具备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及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 历史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做到行为世范、以身作则, 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去。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它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道德关系。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爱国的品质和情感, 那他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也不是一个共和国的好公民。感情是心灵的火花。要使学生对祖国产生最深厚的感情, 必须有鲜明而生动的内容去拨动他们的心弦, 从而触发他们心中蕴藏着的激情。
如在讲授《戚继光抗倭》一课时,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楷体字部分, 其中有这样一句:“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从这一句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树立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 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 而这些独生子女普遍是在温室里成长, 在长辈们的溺爱中, 他们无忧无虑, 养尊处优, 缺乏进取心和创造性, 心理承受力差, 普遍缺乏吃苦精神。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是用这样的语句来教育学生的:“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 想想革命老前辈。”笔者认为“吃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非一定要走长征路, 一定要去抗洪抢险, 一定要去保家卫国, 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自律是信心和力量的体现;能自我约束, 需要与自身的懈怠、放任颓丧进行不懈的抗争。战胜自我比战胜外物更需要坚强的意志。战胜不了自身的顽疾, 就不能达到自律的境界。现代社会的学生, 能经常战胜自我就是一种很好的吃苦锻炼。
3. 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许多学生都是在长辈们的溺爱中生活, 不经常与外界接触, 独来独往, 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往往不强。在问及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念是什么时, 列在第一位的是个人利益, 第二位的是“一切向钱看”, 而作为社会主义主导道德的“为人民服务”却列在倒数第一位。为此, 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 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讲授《“药王”孙思邈》一课时, 可以给学生讲“药王”孙思邈是怎样关心百姓的疾苦, 怎样“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讲述当代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是怎样为了人民而不顾自己等。
二、教师要善于在历史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历史教材本身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因此, 如果教师能紧紧围绕大纲的教材, 结合实际, 运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形式, 在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显性德育信息, 还应该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性德育因素, 然后将德育目标的突破和渗透寄托在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 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延伸德育渗透的效果。
1. 利用典型历史人物进行渗透
历史总是由具体的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的。因此, 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就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人物, 我们可以从这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历史人物入手来强化德育渗透。这些历史人物可能是有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革命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 历史教材给我们历史一线教师提供了可供自由发挥的更大的德育渗透的空间, 但前提是必须具备科学的善于挖掘和捕获课本中各种德育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并以此为突破口来强化渗透。
2. 利用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渗透
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的, 然而历史也是一幅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所串联成的画卷。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 而重要的历史事件也能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 关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结合教材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适时地穿插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件。比如,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联合国宪章》和《日内瓦公约》制定的历史背景, 可以补充长平之战、珍珠港事件、卢沟桥事件、南京大屠杀、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等事件, 从而让他们理解战争的残忍性和它带给人类文明的灾难和破坏, 从而珍视和平、维护和平, 拥护党和国家实施的维护“和平和发展”大局的一系列国家政策。
3. 在历史课题研究中进行渗透
课题研究是历史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也是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空间的继续和拓展。教师可以将历史课程中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难点问题作为研究型课题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指导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完成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收获感悟、培养能力, 从而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渗透。
研究型课题重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要在指导过程中引导他们开展研究, 更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科德育特点渗透并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比如曾经有教师给学生提出“崇明传统婚礼习俗的调查研究”、“指南针的西传与地理大发现”、“某县乡土文化”等课题, 学生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个学生在完成了课题研究后在结题报告中写下了这样的收获与体会:“我们通过这次的研究调查, 了解了不少家乡的传统婚礼习俗、风土人情, 让我们对家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也激励我更加热爱家乡。这次的调查研究让我们真正地体验到了什么是‘自主’。从资料的收集到社会的调查, 什么问题的解决都要靠自己来想办法, 这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为我们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调查让我们走出校园, 走出家庭, 走向社会。它锻炼了我们的社交能力, 也丰富和加强了我们的实践经验和行动能力。同时论文的撰写, 数据的分析、归纳和统计都带给我们极大的新鲜感和能力的提高。当然, 加上老师的鼎力支持和指导, 帮助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课题。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无论是文献资料, 还是网络资源, 对崇明的传统婚礼习俗, 都诠释得很不透彻, 我们希望在今后, 用自己的力量收集更深入的资料, 把它提供给有关方面, 使之更完备。”
三、历史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形式与艺术,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岳飞抗金”这一历史内容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坟筑庙来纪念岳飞呢?在现代社会, 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一个人?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本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观念, 引导学生理解流芳百世的含义,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这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作用。
2.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观念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是科学素质, 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关于“指南针和火药”内容的教学中, 引用鲁迅先生的话, 指出我国虽然是这些发明的创始国, 但古代却更多地将其用于看风水、敬鬼神等迷信活动, 而这些发明传播到西欧后, 却被用于航海, 用来推动资产阶级革命, 用来造子弹抵御敌人, 让学生从中懂得爱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的社会性表现为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历史课的教学中, 笔者紧密地结合课文内容和具体事例, 引导学生联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等古训, 理解仁人志士在历史危急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 勇敢地承担起国家、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在激烈辩论中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今后承担起社会责任奠定思想基础。
4.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自强不息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时, 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优秀民族,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需要教师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联系现实, 引导学生理解与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行径作斗争的深刻意义,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例如, 在教学“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内容时, 可以首先让学生回顾祖国宝岛在不同历史时期地名演变的过程及与祖国大陆荣辱与共的历史事实, 认识到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是祖国不可分裂的一部分;让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正义性, 并联系当前实际理解我们坚决反对陈水扁之辈搞“台湾独立”等行径的正义性。
总而言之,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 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 除了要做到以上三点提法和遵循学科的特点外, 还要做到细水长流、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曲淑贞.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5)
7.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 篇七
自2002年9月以来, 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我一方面不断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 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开拓、创新和探索。现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
一、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启迪学生思维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历史是回顾过去的科学, 回顾过去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和未来的问题, 正所谓“借古鉴今”、“明因知变”。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懂史。问题情境就是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 使问题含而不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启迪我们:初中历史教学要面向生活, 要反映生活的内容。历史教学只有贴近生活, 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如在世界近代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 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
“让我们踏上美国土地, 翻阅美国历史, 开始今天的精彩之旅:
1. 来克星顿市中心广场的人物纪念铜像
(1) 阅读课文, 来克星顿中心广场为何要修建这样一尊人物铜像?
(2) 根据资料, 英国是如何盘剥北美人民的?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抗英国?
2. 纽约港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
探究:为什么自由女神像会成为美国的象征?
(1) 阅读课文, 左手紧握的是什么?有何寓意?
(2) 根据资料, 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 有何寓意?
(3) 古希腊罗马元素、光芒四射的冠冕、右手高举火炬, 探究它们的寓意。
3. 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的华盛顿纪念碑
探究:根据资料, 你是如何评价华盛顿的?
……”
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原有知识, 来克星顿人物纪念铜像、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纪念碑等既承载了美国历史和民族精神, 又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场景的“旅行”, 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 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热情, 又启迪了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起因等知识内涵, 这些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与当前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也是相一致的。
二、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 有效关注学生发展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社会即学校”既指“以社会为学校”, 学校生活要引入社会生活的因素, 使学校生活接近社会生活;又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要求对社会进行改造, 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 使社会具有学校的功能。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 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 学校里的东西太少, 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 教育的材料, 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工具, 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的增加, 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他认为“学校即社会, 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 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边高墙”, 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 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 “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 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 我们应当具备慧眼, 寻找生活中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点, 让学生走进历史, 感悟生活, 用正确的历史观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认识社会,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应不失时机地将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机连接起来,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联系当前的社会, 让学生学习“活的书”, “真的书”, “动的书”。
如我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 出示了一组关于2005年9月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组织的全球范围的祭孔盛典的图片和一组关于1914年袁世凯祭孔大典的图片, 请同学思考:“同样是祭孔, 为什么一个受到国人甚至全球的肯定和推崇, 而另一个却遭到国人的强烈反对, 并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掀起巨大波澜———新文化运动?”这为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对孔子精神的讨论埋下了伏笔。对于全球祭孔活动, 同学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 并且知道了孔子不仅是中国的先哲, 而且备受世界的推崇与尊敬, 都不由地生出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这堂课的最后, 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精神在21世纪有何现实意义?”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 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能把孔子精神放在21世纪和全球的背景之下, 认识到要发扬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在全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 在中国坚持“一国两制”,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等等。
这样的一堂历史课, 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于过去史实的再现上, 而是增加了现实生活中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新鲜元素。这样不仅落实了教材上的知识点, 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了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而且将课本知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汲取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 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鉴古以知今, 读史以明智”的目的。
三、体验生活搭建实践舞台, 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 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 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 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 对事说是做, 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 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 指出种田这件事, 要在田里做的, 就在田里学, 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 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 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 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和实践的舞台。我们要打开樊笼,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为开发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 我尝试让学生表演历史剧, 当然这要花时间, 事先要准备一段日子, 教师要拟好主题, 让学生表演各个角色, 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 但不能偏离主题。我们曾表演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 如:汉武帝的皇冠, 张骞手中的汉节, 西域的服装、物产等。表演时, 他们的演出是那么投入, 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 张骞的刚毅与勇敢, 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 匈奴的强悍与凶猛都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了挖掘与升华,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曾先后仿制甲骨文、半坡遗址模型、彩陶等, 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丰富了教学过程, 也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动手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总之, 课堂是教学的前沿,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一门艺术, 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红杏一枝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确, 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 并循着规律缔造着教育的真谛。在大力推动课程改革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 其中有很多教育思想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让课堂回归生活, 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 带着情感去体验, 带着疑问去思考, 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经历学习活动过程, 引起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 从而获得各自独特的领悟, 这样的课堂才生机勃发、诗意交融、生命流动, 这样的课堂才能张扬个性、促进发展、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生活即教育.乡教丛讯 (《陶行知文集》节选) , 1936-3-31, VOL3 (4) .
[2]胡晓风, 金成林主编.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8, 1.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8.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 篇八
【关键词】初中历史 国际意识教育
国际意识,又称为世界意识和全球意识,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动向和研究新成果,公正客观的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传统,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很多国家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学历史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国际意识的教育,促使学生以更开放的心态和视野来看待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及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只有如此我国的未来才有希望,实现中国梦才有可能。在中学历史课程进行改革后,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主要表现在国际意识教育正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不断促进历史教学的改革并不断丰富中学历史课程资源。
一、国际意识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而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也进一步加速。推进教学改革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的教学改革总体上向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方面,我国正向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完善人格方向推进,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学习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是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国际意识教育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
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以教师教学实践改革为基点,通过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途径去获取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要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让学生去大量的背诵记忆,再通过习题练习来完成整个教学环节。这种方法单一、内容乏味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知识,而对历史知识缺乏主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可能去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的本质,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在课前不再是进行简单的备课,而是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去调整教学节奏,调整教学内容,以此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去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思路体现在初中历史国际意识教育方面,首先教师就需要将国际意识具体化,针对具体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问题,都需要按照新教学标准进行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教师需要去分别把握,促使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如讲到《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抵抗争》时,教师在讲解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联系古今中外的有关殖民战争的事件,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爱好和平、维护正义等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强烈的体验到殖民战争的残酷,体验到世界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学生的历史正义感就会被激发。其次,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把握教学过程节奏及不同教学情境下的教学方法。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强调历史学习的规律是由感知到积累再到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用探索历史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才激发更多的有关历史知识的感悟,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看现代问题的思考习惯。
三、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9.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 篇九
本文笔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 阐述了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的教学中, 希望能够得到成效。
一、结合教材,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中, 有很多爱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的事迹, 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素材。因此,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开展多种方式, 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渗透教学。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历史人物英雄的英雄事迹开展爱国主义宣讲会、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爱国影片。用这样多样化的形式, 来感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有抗击倭寇、誓死为国的戚继光;有收复台湾不畏艰险的郑成功;有虎门销烟, 执法严谨的林则徐;有血洒疆场, 视死如归的关天培;有凛然大义, 以身殉国的丁汝昌;有一身正气, 变法捐躯的谭嗣同。他们豪壮的爱国情怀, 不屈的民族气节, 都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中国的古代史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历史。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我国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长城、古代丝绸之路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古代那样艰难的环境中,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双手与智慧, 创造了多少个伟大的历史奇迹呀, 同学们学习了这些辉煌灿烂的历史, 一定能让他们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在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以后, 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我国的形式, 在近代史上的中国地位落后, 任人宰割, 然而发展到了现代史上的中国, 地位日趋提高, 国人扬眉吐气。从这里, 我让学生明白到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以此激励同学们发愤图强, 振兴中华, 国强则民强, 国富则民富。
二、巧用历史事迹, 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
现代的社会, 是一个急躁的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急于求成。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 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勇于攀登的人, 才能达到科学的高峰。”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有坚强的品质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同学做事情缺乏毅力, 往往半途而废, 这样不但不能取得成果反而会大大挫伤同学们的自信心。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相关的历史事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通过历史事迹, 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
当学习到发明之王———爱迪生的时候, 我特意要求同学们, 自己查阅关于爱迪生在发明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最后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通过自己查阅相关的史料, 同学们知道了, 其实在爱迪生风光无限的背后, 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由此, 他们明白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积极向上的心态, 更应该有不轻言放弃的决心。
三、通过课堂问题设置, 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自己参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 以便更好的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例如, 笔者在谈论陈胜和吴广起义这个问题的时候, 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己回答:陈胜和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呢?他们的起义如果发生在唐盛时期会成功吗?同学们查阅资料知道了, 这是因为陈胜和吴广起义是在乱世, 民心所向, 是人民群中的心声所以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因此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 我们都不能违背民心, 人民群众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四、结论
总而言之,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的探索、实践, 将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培养出具有高德育水平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段国华.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继续教育的发展之路[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2008, 8 (3)
[2]刘淑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网络财富2010 (16)
[3]赵凯.培养合格的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成功 (教育版) 2010 (4)
[4]曹常玲.论教师宽容品质的意义[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6)
10.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 篇十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主义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读史使人睿智。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知道历史的变迁更替,进而在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实现自我的良性发展。因此,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还在于让学生内化历史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有效践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呢?
首先,初中历史教师要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让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素质教育服务。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在课本中表现为巨大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是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但是,因为教学编写和出版需要一些时间,其知识也就具有陈旧性和老化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融入党的最新精神和当前的社会实际,对教材中的较难问题进行删减,对一些重复内容进行取舍,对一些抽象空洞的内容加以形象化,以促进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好素质教育更好实施。
其次,初中历史教师要改革好教学的方式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体验、探究、思考和参与,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注重引导法、实例法、分层教育法、问题法等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结构。让内容丰富多彩的画面信息和形象生动的视听素材融入课堂学习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深刻理解课堂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此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创新和改革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实现自我历史综合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宋学涛】推荐阅读: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0-12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1-15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09-09
浅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08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考历史四轮复习策略11-08
初中历史教师期中教学总结06-18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08-07
初探初中历史教学方法08-15
初中历史常用教学方法09-19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