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30

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

1.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扶贫攻坚学习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篇一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有幸参加了**区工商质监局组织的扶贫攻坚干部专题培训班。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本次培训,区工商质监局邀请了权威的领导、专业的授课专家,课程丰富,立意高远,针对性强,主要的课题有:《互联网+时代下的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打造幸福美丽新村》、《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工作解读》、《产业扶贫政策下激活经济造血功能》,丰富的课程,全面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如何认识精准扶贫,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收获: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

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

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

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

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最新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二

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幸参加了省扶贫办组织的全省扶贫培训班,为期5天。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本次培训,省扶贫办邀请了权威的领导、专业的授课专家,课程丰富,立意高远,针对性强,9个学习课题分别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效落实》、《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解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打造幸福美丽新村》、《职业农民与农民经理人培育》、《把握经济新常态,解析中国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工作解读》、《产业扶贫政策下激活经济造血功能》、《乡村旅游业与农业观光休闲园建设》,同时我们参观了崇州市垲泉镇土地合作社与农业服务超市,在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试点镇,了解“龙头企业+土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丰富的课程,全面的讲解,实地的考察,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的几点感想收获:

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

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乡、村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三,如何从自身出发,带头扶贫攻坚: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加快扶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

二是要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帮扶所指。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

三是要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最新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星子是个人口小县、经济弱县、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影响,这块红色宝地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1987年被省政府定为贫困县;1995年被列入全省“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十五”之后,全县先后有38个行政村列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星子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围绕贫困群众“急、难、忧”三大难题,着力推进保障扶贫、产业扶贫和长远扶贫三项重点,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3.7亿元,较2005年增长302%;财政总收入5.02亿元,较2005年增长340%;农民人均纯收入6484元,较2005年增加3499元,相继荣获2009、2010年度九江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

一、致力于保障扶贫,解贫困群众之“急”

所谓贫困群众之“急”,即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急需难题,包括衣、食、住、行、病等生活难题。一直以来,星子县委、县政府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保证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以“三大改造”为重点,加大了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房改造、县城棚户区改造和东牯山林场危房改造力度,2006年以来,先后改造农村危房1423栋,完成棚户区改造9.6万平方米,改造国有林场危房327栋,建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3995套,30.05万平方米。以“三大搬迁”政策为契机(即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避灾搬迁移民),加大了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整体搬迁力度,先后完成了桃花源等地居民整体搬迁,搬迁人口921人。二是保证贫困群众生有所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低保、农村五保制度,特别是将农村低保指标向贫困乡村倾斜,保证贫困群众应保尽保,近5年发放低保资金6370万元。同时,针对一些特殊困难群体,鼓励党员干部和社会成功人士开展扶贫解困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102个县直(驻县)单位,帮扶贫困群众3000余人,投入帮扶资金100多万元。三是保证贫困群众病有所医。着力加强贫困乡村卫生事业建设,全县4所乡镇卫生院、5所一级卫生院和90所村级卫生所全部完成了达标建设,在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的同时,全面推进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农村贫困群众“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重点做好了鄱阳湖沿湖贫困群众的血吸虫病防治及晚血救治,近5年来,免费查病23.9万人次,治病达9.55万人次,救治经费535.8万元。

二、致力于产业扶贫,解贫困群众之“难”

所谓贫困群众之“难”,即群众增收难问题。星子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根本之策,立足星子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将生态工业作为瓶颈问题来破,将特色农业作为重要领域来攻,为群众增收创造了机会、打开了门路。一是做强旅游产业,引导农村向服务业发展。星子背靠庐山,面向鄱阳湖,得山独厚,得湖独惠,得山湖之两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星子立足县情,顺应时势,把旅游作为县域经济的先导和龙头产业来发展,旅游经济异军突起、高速发展,继2007年成功创建江西首批旅游强县之后,今年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立足这一优势产业,着力鼓励农业与旅游业的对接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别是以环山公路为中心,加快“农家乐”等庄园建设,把乡村旅游业培育成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从而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二是壮大生态工业,引导农民向工业园聚集。工业是星子的短腿,也是后劲和希望所在,星子必须抓住现阶段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特征,坚持走生态工业之路,重点发展生态、环保、低碳的新型工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展农民外部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在项目引进中,县委、县政府将优先聘用本县农民工,作为条款写入项目合同。同时,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就近在县内务工。目前,工业园区务工职工达到9700人,仅九江思麦博运动有限公司,每年安排就业5000余人,普通员工工资均在2600元以上。三是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业向产业化转型。按照“南水北茶”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果、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面积分别达到3.4万亩、2000亩、4400亩。黄鳝、河蟹、水梨、西甜瓜等产业发展迅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0家,省、市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嘉鸿食品、天鹅湖大米、艾格菲种猪年销售额均超亿元。

三、致力于长远扶贫,解贫困群众之“忧”

3.2020:扶贫攻坚决战 篇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提出过一系列相关言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而他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就曾坦陈,“我花精力最多的就是扶贫”。今年11月份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指出,在2016~2020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要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最后的冲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明我国持续近三十年的扶贫已经到了攻坚决战阶段。

扶贫攻坚的“关隘”

湖南卫视的《变形计》节目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透视贫富差距的窗口。《变形计》中的贫困地区主人公主要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大凉山等中西部山区。由印度经济学家班纳吉和法国经济学家迪弗洛合著的《贫穷的本质》对贫困区域进行了分析: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显然,如果将其理论缩限于国家内部地区而言,中国的贫困人口地域分层十分明显,多集中在中西部的山区、丘陵地区,而且呈现出集中连片的特点。

对于这样一些环境条件恶劣的区域性贫困地区,常规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必须“特事特办”。显然,这些连片特困地区也是扶贫最 “难啃的骨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地区能否顺利脱贫,关乎着在2020年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国家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扶贫形势的“利”与“弊”

中国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2014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的报告显示,若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的计算方式,2014年美国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中国经济规模是17.6万亿美元,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但是,倘若按实际汇率计算,中国GDP总量只是美国的60%左右,人均GDP更远远落后于美国。

这从侧面凸显出我国当前扶贫形势的“利”与“弊”。“利”的一面是从历史纵向比较,我国无疑处于历史最好的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国家在农村全面建立低保制度、国家财政强农惠农资金每年预算超过1.2万亿等措施,这些都是基于国家巨大的经济成就所能做出的资源配置措施。其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所讲述的“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种细致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扶贫、精准扶贫的方略正是建立在我国强大的经济总量上,有能力﹑有自信对连片特困地区提供针对性的人力支持、技术指导和方策制定。

其实,扶贫更为突出的问题在于精准扶贫的实操上。扶贫的精准是结对帮扶﹑建档立卡,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精准”方略,但是具体于实践上,可能某些地区会要求市直﹑县直帮扶固定的贫困户,扶贫本需要政府的集体优势与政策权力,应当避免将本届政府的集体任务毫无差异的均摊给个体。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官职较高的官员能够有效利用手中的资源调配权力,从而帮助贫困对象顺利脱贫,而基层的公务员由于缺乏相应的力量,显然不可能与高级别官员完成相同的脱贫指标。

经济增速放缓下的扶贫攻坚

依照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贫困似乎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贫困,这也符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按此角度,扶贫似乎也仅仅只是将贫困人口的年均人收入“帮扶”至2300元以上就足够成功。那么仅仅脱离贫困线就算作脱贫吗?换句话说,扶贫的真正要义是什么?

印度诺贝尔经济学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著作《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中,他认为贫困不仅仅是贫困人口收入低的问题,贫困应该具有更广的含义,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或者说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阿玛蒂亚.森的学说或许对我们的扶贫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模式转变。扶贫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它不是拉动着7000多万贫困人口助其暂时“脱贫”,更不是区域性生产总值平均下来“被脱贫”,而是彻底改良其“贫困”土壤,有效避免贫穷的代际传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的金融扶贫收效甚微,在监管缺席的情况下,还容易致使救命款变为某些官员的“唐僧肉”。

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明晓这个问题,再来审视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扶贫问题的阐述,便会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各项措施都是紧紧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些措施能够更好地为精准式扶贫提供机制保障。某些贫困地区可能处于道路崎岖的山窝窝中,交通运输不便,而十八届五中全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对于这些处于山区的贫困帮扶来说,“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不失为一个明确的选择。

4.法官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四

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中央将作为脱贫攻坚的作风建设年。

认真研究精准脱贫与作风建设的内在联系,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5年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由的9899万减少到的3046万,年均减贫1370万人,减贫规模前所未有。

从取得的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看,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作风建设作保障。

加强作风建设,需要清醒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大力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

截至20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万,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1000多万,而且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是我们这一代党员、干部肩负的历史使命。

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哪里来自党性原则,来自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感情,来自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和道德操守。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表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要有决胜攻坚的顽强意志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压紧压实责任,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努力提高脱贫质量,使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要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扶贫产业选择上闭门造车、扶贫项目设计上好大喜功、扶贫工作开展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问题。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考验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

和干事能力。

蹲点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要同贫困群众打成一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基层情况,扎根田间地头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精简会议文件和填表报数,让基层党员、干部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办实事、解难事上,注重保护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干劲,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脱贫攻坚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狠下一番“绣花”功夫,不断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努力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性工作,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不精准、资金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不实等问题,力求做到精心、精细、精确、精密、精致、精美。

这些都离不开奋斗精神、拼搏意志以及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需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不断提高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现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程精准高效。

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还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将发现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视巡察工作的重点内容。

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扶贫资金审计,对贪污挪用、

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严惩不贷。

5.扶贫攻坚个人学习心得 篇五

强化支部建设。村党支部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党支部担任领办。充分发挥“领头雁”带头作用和党员创业带富作用,积极鼓励各村支两委、党员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打造中来,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带着干、群众积极干的大好局面,针对部分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有名无实等问题,在继续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同时,要把规范、完善、提高合作社建设工作摆上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法律规定,履行好指导职责,加强指导、培训和服务,引导合作社完善各项机制,切实提高合作社发展活力和带动农户能力。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村级党组织以党建领办为核心,以合作总社采集市场信息、慎重选择产业项目获取企业订单;通过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实现资金筹措;聘请科研机构、技术中心培训镇村干部、种养大户、贫困户、非贫困户,实现技术培训;党支部合作分社负责组织对象按照技术要求实施;产出产品除直销龙头企业订单外,也积极通过实体市场及网上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利益回报;获得资金后分红给镇村干部、种养大户、贫困户、非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并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优厚的利益回报吸纳农村人才、壮大村党组织等架构为指导进行领办合作社。合作社班子成员从支部班子成员中产生,形成“村社一体化”,达到村企共建互赢效应。

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由合作社与入驻种植龙头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切实解决农户销路问题,彻底消除产品过剩难题,由合作总社牵头购买种子发放给贫困户,合作社与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组建技术服务专班,以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农村土专家、公司技术人员等组成技术指导小组,从种植、管理、收购作“一条龙”的技术指导;搭建销售平台,同时,要抓住国家扶持政策继续加强的有利条件,明确思路,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总体定位,加强引导,鼓励更多的大户、创业能人、基层干部领办合作社,一半利润直接给农户,一半利润直接归合作社。达到种植有成效,养殖无中间商,农户能增收的效果。

6.2020扶贫攻坚表态心得发言 篇六

2019 扶贫攻坚表态心得发言 1

20**年初,年近五旬的我被选派到距离县城最南端的正阳镇张家坝村,担任由三个部门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今年,兼任了这个当年整村脱贫的村支部第一书记。

我自觉地把驻村扶贫作为自己又一次学习和实践的机遇,虚心向镇村干部请教,全村XXX个贫困户XXX人,我一本清册,在关中平原长大、眼睛高度近视的我,为此扭脚、摔跤成了家常便饭。今年 9 月,为探寻产业路源,我和镇村干部翻山越岭暴走 60 余公里,脚颈韧带拉伤,利用中秋三天假,在县医院简单处理打了三天针后,立马返回“战场”。

在局党组的重视下,我局连续三年上门为村举办烹饪、茶叶、畜牧养殖技能培训并赠送猪仔、鸡苗提高百姓产业增收,开展大型职介助推劳务脱贫,扶持开办社区工厂带动创业就业,夯牢 XXX 名干部“一对一”结“亲”帮扶。我先后为贫困户捐款 4000 余元,动员亲朋好友捐衣物百余件;得知贫困户孩子和自己孩子在西安同一所大学上学,每次都一块儿看望;看到搬进“交钥匙”新房的弱智孤儿寡母没有像样的新床,我将自己的棕床送给她们,并帮其支好、铺好。

我充分发挥当过教师、从事过法律、爱好写作的优势,带头为村民讲党课、普及法律、宣传好人好事,采写的《深山结远亲》《“草甸老帅哥”》《部长入户查实情》《今天是个好日子》《山村鞭炮声》《唱支山歌给党听》《扬帆远航正当时》等稿件,刊发后产生较大影响,对宣传正阳、鼓舞士气起到了积极作用,与镇村干部探索的“党建引领、平台展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亲属赡养、七大会

战”等做法,被各级媒体宣传推广。

通过脱贫攻坚战役的洗礼,我的感受是——共产党员就是讲奉献!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素质不高的干部。我越发钦佩比“芝麻官儿”还小得多的最基层干部,更对直接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伯伯”油然而生敬意。人说“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镇村干部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他们就是现代红军,就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忠实践行者;百姓积极行动,以干克难,脱贫致富,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上级重视、科学决策、镇村落实、干部乐帮、村民勤干是关键,自己不过做到了心静下来、身沉下去,真情实意帮扶,一丝不苟落实,在工作中,我还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看到张伯李婶搬进了新房,赵哥孙嫂家又添了猪仔儿,各家各户通了水泥路、接了自来水、网络全覆盖,农家小院户户成了别致景点,人均收入翻了好几倍,我同他们一样兴奋、自豪、有成就,百姓把对党、对组织、对镇村干部和帮包“亲戚”的爱戴和感激,都聚集到了我这个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第一书记”身上,一句“这个干部好!”和一声声亲切称呼“王书记”,我百感交集,自知有愧。

回想驻村的日日夜夜,我有过欣喜、激动、徘徊、沮丧,但不管怎样,信念支撑着我,我累,我愿意,我快乐,我幸福,我值得!我将倍加珍惜这段难得经历,牢记宗旨,永远奋战在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上。

2019 扶贫攻坚表态心得发言 2

我自选派到西窑村任第一书记已 4 个多月。几个月来,通过对村集体资产清算和一家一户的走访,发现西窑村集体资产,除了一栋二层楼的办公楼外,一无所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贫困户中有智障的,有残疾的,有年老多病的、有身患绝症的、有渴望走出困境的,这

些更加驱使我用心用情去帮扶他们。

目前,西窑村主要是通过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慢性病门诊医疗、大病保险、新农合和新农保等政策,支撑这一弱势群体在温保线上。精准施策,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扶贫措施强化落实。如何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发展村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户发展自主产业,让贫困户更好地享受到党的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使我陷入深深地沉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要有“第一桶金”,我们要充分用好惠农政策,用活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金,发展集体经济。一是积极争取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如:种植优质稻、雷竹、茶油、花卉苗木,养殖稻田鱼、稻田虾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二是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从村民手中盘活荒山、荒地,用于企业发展旅游、民宿和农业,收取服务管理费。三是争取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土地复耕,获得收益,旱田每亩补助 5 万元,水田每亩补助 7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通过贫困户小额贷款,整合资金。比如:有XXX 户贫困户,每户可以免息贷款 5 万元,共计可贷款 XXX 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五是通过村里在外经商的乡贤募捐资金,发展集体经济。

根据当地特色农业、民宿和旅游资源,引进大型公司企业,以土地入股和带动贫困户就业的方式,发展特色农业、开发旅游、民宿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一是发展优质稻种植项目。同实力雄厚的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大面积种植优质稻。二是发展旅游、民宿项目。利用农村山清水秀、天然氧吧的资源禀赋,引进大型旅游发展企业,开发旅游民宿项目,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业,为村民增加收益,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开设广告公司。同市里的大型广告公司合作,在镇里开设广告公司,将镇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打印广告业务向广告公司倾斜,发展

壮大村集体经济,选择就地就近就业的发展项目。

目前,村里许多贫困户和农户都想发展自主产业,主要是因为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没有劳力,而搁浅。不少村民和贫困户都单独找我谈过,想发展自主产业的事。有的想种植茶油、有的想种植白芨、有的想种植树苗。鉴于这种情况,我左思右想,如果能使他们合作抱团取暖,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贫困户主要是既没技术,又没劳动力,村民既有技术,又有劳动力,但苦于没有资金,想发展自主产业很难。如果贫困户用 5 万元的小额贷款,同有技术和劳动力的兄弟或亲戚合作,发展自主产业,抱团取暖,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众的关爱,宣传扶贫政策,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组织上选派我们扶贫,我们不能以脱贫为目的,而要以此次扶贫为契机,在政策“脱奶”之前,培养贫困户生存技能,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自主产业,巩固脱贫成果,使贫困户成为致富能手。有没有用心用情帮扶,群众是有感觉的;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情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更会体现出帮扶干部的自我价值。

2019 扶贫攻坚表态心得发言 3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扶贫事业发出“中国声音”,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当前,脱贫这场硬仗能否打赢,直接关系着百姓福祉,并影响着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

闻鼙鼓而思良将。在脱贫攻坚战的严峻形势面前,集团公司从机关部门及基

层单位中,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进驻贫困村当第一书记,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他们闯激流、渡难关,在贫困的泥潭中开辟了一条条发展新路。其中,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张敏式”的先模人物,他们心系百姓,倾力相帮,将为民脱贫这句口号,化成了一份掷地有声的承诺。究其根本,要完成好脱贫任务,驻村干部的心必须要“扎”在农村。

体民情、察民意,驻村首先应驻心。帮助贫困百姓早日脱贫,既是集团公司党委交托予每一位驻村干部的责任,更是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深切期待。所有驻村干部都应将每一名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心实意地了解群众诉求,挑起扶贫担子。避免出现“走读式”、“挂名式”帮扶,以及“只转转、只谈谈,拍拍照、不落实”的虚浮现象。如此,才会拥有一往无前的扶贫斗志,与百姓拧成一股攻坚合力,最终必将会让所有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治疗寒症尚且不可一蹴而至,医好民寒更是如此。扶贫工作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驻村干部必须久久为功,潜心扎根在扶贫一线。5 月 24 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在太湖县北中镇江河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指出,扶贫工作要继续增强造血功能,坚持壮大集体经济和提高个人收入并举。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个人收入,是一个培植产业、培养人才的持续性过程,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全盘规划、精准施策,并持之以恒。

以暖意化寒症,驻村干部在帮扶过程中,暖心不可少。想要把暖意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应以同理心待之,心相通,则万事通。在仔细把脉问诊、透彻掌握情况后,找寻“贫根”,对症下药。在给予贫困群众物质帮扶的同时,还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促使他们从“要我脱贫”的被动走向“我要脱贫”的主

动。同时,帮助贫困家庭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知识、技术和先进经验,寻找致富路,最终摘掉贫困帽,实现小康生活。

2019 扶贫攻坚表态心得发言 4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扶贫脱困,是民心工程更是良心工程,需要全民共识和上下联动,决不能以层层压责任的名义搞出层层推责任的态度。顾大局、出实招、解心结,应是每一个层面和行业都应有所作为的目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层干部和一线工作者深有感怀也为此而做的最为艰辛!扶志、扶智、扶病、扶残、扶老、扶弱、扶育、扶产业,不只是政策措施的落实,更是真金白银的巨大投入。通水、通电、通路、通网,村容村貌整治,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各行各业的协同配合,涉及各层级的重视程度,更涉及社会层面的支持和理解、贫困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请为察右后旗点赞、为广大干部致敬吧,作为脱贫攻坚的亲历者、见证者,季节的轮换与时间的延展,变化了的是贫困地区的旧貌换新颜、是扶贫攻坚者岁月镌刻的沧桑容颜、是历经变化万千后的正定自若、更是体验世态冷暖后心智的成长成熟。不变的是春秋更替的天地轮转、是理想信念的根深固执、是忠于职守的苦干实干、更是追求实事求是甘于奉献的理念,埋头喜做十件事、不愿宣扬一份情的朴实情怀承载着后旗脱贫攻坚战的点滴行动!

综观历史,无论古今还是中外,只有中国共产党在消灭贫困和让利予民的政策上取得了言出必行的丰功伟绩。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在共产党领导下,己经由站起来走到了强起来、富起来的征程中。

实现中国梦的初衷和使命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面对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只有决心和信心,没有行动和作为,只喊口号弱视实际,只会出现画饼充饥、空中楼阁。为此,就要用责任代替漠视,杜绝各行业单位的应付了

事的态度。集小溪汇成江河,每一名干部都行动起来,用心用行助推脱贫攻坚,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注重脱贫攻坚、关注脱贫攻坚战,使之成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才能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力量真情实意投入脱贫致富的伟大工程和滚滚洪流中。

无论是城市返哺农村,还是先富带动后富,只有形成乡村振兴、城市繁荣的和谐统一的大格局,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2019 扶贫攻坚表态心得发言 5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开展几年,几年来,就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水泥路通村通组,便民路走村串户,风貌打造后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脱贫攻坚的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还存在着差距。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要求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同心同德,互相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共同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奔小康脱贫致富。而部分群众缺是被动接受党和国家政策,不是主动配合乡村干部的引导,创业致富。

二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发生畸形变化。不以贫穷为耻反以为荣,竞相争当贫困户和低保户,甚至个别国家公职人员也是这种想法,认为评为贫困户低保户是一种荣耀,显示自己的社会关系好和社会地位高。

三是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耐心等待国家政策扶持,等着天上掉下馅饼,靠国家救济过日子,甚至恬不知耻到政策部门要求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只向政府索取,自己却不愿意付出,稍不如意怨气冲天,这种人不知感恩,更不满意。

因此脱贫攻坚政策应加大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转变群众脱贫致富的观念,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条正道上来。

7.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篇七

2016 年3 月15 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他强调, “扶贫脱贫是硬任务, 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 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是中国政府对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当前,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到2020 年, 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所有贫困县摘帽。脱贫攻坚战, 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 内蒙古的攻坚扶贫从未停止。资料显示, 近3 年来, 内蒙古全区各类扶贫专项投入368 亿元, 是新世纪以来10 年投入的2.2 倍。如今的北疆大地上, 在“十个全覆盖”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下, 全区贫困人口由2012 年的179万人减少到80.3 万人, 贫困发生率由11.85% 下降到5.85%。前期成果丰硕, 后期责任重大。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十三五”时期, 如何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工作要求,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将成为政府能力的新考验。

8.莫让扶贫攻坚战场成秀场 篇八

“秀”为展示,展示给别人看。既然是为给别人看,肯定想让人看到好的、不同凡响的东西。故“秀”有两种:一种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因怕“养在深闺人不识”,将确实好的、有意思的、有特色的东西展示、推介给人看;一种是本无那么好、本不值得看的东西(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为了使之“看上去很美”或为了让人相信不存在的东西确实存在而想方设法“做”给人看。这种“做”,有的是包装,有的则干脆是弄虚作假。

在脱贫攻坚战中,最应警惕、最该杜绝的,就是弄虚作假的“秀”,要谨防攻坚战变成攻坚秀。

要知道,让眼下几千万依旧贫困的农民真正摆脱贫困,与十几亿同胞一起走上小康之路,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硬仗。要一个个地攻坚克难,需要真刀真枪地干,靠花拳绣腿是绝对不行的。花拳绣腿只能糊弄外人,贫困农民是得不到好处的。

要防止攻坚战变成攻坚秀,首先必须摒弃秀的意识、秀的思维,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能不承认,多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中,秀的意识太强且已潜移默化,干工作、做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形象是不是高大上,别人特别是上级领导能不能看到,能不能得到上面的赏识进而获得升迁,而不是民众能得到什么实惠、子孙后代能否受益。这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直接后果,就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及弄虚作假行为的泛滥,近年来不时发生的给荒山刷绿漆、给干旱地区的农民造假水窖之事便是典型。脱贫攻坚战尤其要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既然脱贫攻坚战是场非常难打的硬仗,且已层层下了军令状,就必须防止领了军令状又未能完成攻城拔寨任务的,弄虚作假玩花活儿,做表面文章,搞数字游戏。

近年来,许多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扶贫点,这已成一种较为普遍的扶贫方式。领导干部对点扶贫有其天然优势,但须谨防的是有读者来信反映的现象:扶贫点成了领导干部的政绩秀场、真正扶的不是贫困农民而是领导自己,等等。来信中透露,一个被戴上贫困村帽子的富裕村村干部如是说:“我们村被定为市里某领导的扶贫点,村里挺重视的,要是搞不好,那不是给咱领导丢脸吗?”无疑,这个村干部说的是大实话,但这大实话中透露出的是什么信息?领导的脸面最重要。哪怕弄虚作假,也要维护领导的脸面。

由此可见,如果心系的不是贫困农民,权不为民所用又缺少严格督查及真正问责,那么扶贫攻坚战就可能演变成攻坚秀。

如何防止扶贫战场成秀场?对攻坚战果的最终检查验收是关键。如果检查验收时大而化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以贫困农民是否脱贫为唯一标准,不对贫困户脱贫情况逐一认真核查,让做虚功、玩花活儿、搞数字游戏、做表面文章者也可过关且邀功请赏,那么,谁还会全力以赴地去冲锋陷阵呢?

(摘自《小康》)

9.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感悟 篇九

精准“填炕”,让脱贫政策落地见效“不延误”。填炕也叫煨炕,是用木制的推耙将牛羊粪、干树叶、柴草等燃料轻轻推进炕洞,使其覆盖在柴火上面。填炕是脏活,很多炕眼门长期被熏得黑乎乎的,一不小心会沾一身黑;填炕也是技术活,填不好就会导致炕的热度不稳定,甚至会把炕烧焦。扶贫是一项接地气的工程,来不得半点虚假,考验着工作作风,切不可指望“一副方子”治百病。扶贫政策犹如“填炕”,只有多考虑贫困家庭实际、多细化帮扶措施,以多元化精准脱贫路径,把兜底供养、产业扶贫等“燃料”靶向入户、精准填入贫困户的“炕洞”,才能因户制宜用活扶贫政策,切实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以“细水滴灌”让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勤于“除灰”,让攻坚战士满弓紧弦“不卸甲”。农家土炕约莫十天半月就要“除灰”一次,不然炕洞堵满,塞不进新的燃料。除灰,比填炕还脏,满院灰尘弥漫,除灰的人把头脸裹得严严实实,把炕灰一担担往院子空闲的地方堆积。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但“硬骨头”不好啃,扶贫干部是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纷繁压力下、在连轴转超负荷的辛劳工作中,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户的“幸福指数”。要想让扶贫干部时刻保持满弓紧弦的精气神和不懈的冲锋姿态,就要勤于除去工作中滋生的“孪生表格”、形式主义等虚耗扶贫精力的“灰尘”和掣肘,切实让扶贫干部从“堵满的炕洞”中解脱出来,积蓄新的“燃料”,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在脱贫攻坚一线大展拳脚。

10.扶贫攻坚全面小康观后感心得精选 篇十

20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时曾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目前,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帮扶干部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等问题,通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扶贫专项资金筹集分配、扶贫项目及时落地、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等不同方式,切实解决和改善贫困人口的实际困难,使贫困群众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努力消除困扰他们生活的痛点与难点。在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依然避免不了部分群众还存在“精神贫困”现象,有些群众以“贫困为荣”,以各种理由向各级政府“诉苦”,生活贫困解决了,思想贫困却日渐严重。面对这一现象,必须扶贫先扶志,必须根除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鼓励他们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同时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意识到,在脱贫路上,政府只是领路人,给人民创造基础外在条件,最终还需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自身培养一技之长,找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在创造自身物质财富的同时,回馈国家和政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11.发展是扶贫攻坚的最好方式 篇十一

上世纪,我国扶贫开发投入巨大但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并非“输血式”扶贫方式不当,而是当时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周边地区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强,投入资金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不具备“造血式”扶贫的基础。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年,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速度明显加快,贫困人口明显减少,成效十分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提高,为“造血式”扶贫开发创造了条件。

没有发展就不能提高生产力,不能提高生产力就难以持续获得财富,难以持续获得财富就无法实现真正脱贫。发展为精准扶贫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持续动力。面对贫困地区普遍有了较大发展、也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现实,近年来,我国精准扶贫的要义就在于,选对脱贫产业,找准致富路子,提高生产a效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在扶贫攻坚中抓好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坚持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12.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 篇十二

如何把困难群众解救出来,帮助他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如何在“致力绿色崛起,建设幸福武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这是武宁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升级转型期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也成为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日思夜想、殚精竭虑的重要工作。

为破解发展难题,武宁县抢抓列入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县之一和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为,着力改善地质灾害区、深山区、库区回水区、生态敏感区等群众生活条件,开展精准扶贫和移民搬迁,让改革成果惠及百姓。

告别深山老百姓安居乐业

近年来,武宁县启动了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工作,让困难群众告别世代居住的深山,搬进园区、城区或中心镇,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是一项浩大的惠民工程,是一项创新的举措,也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武宁县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始终坚持移民搬迁与精准扶贫、避险解困有机结合。

为了掌握全县移民的真实情况和意愿情况,武宁县采取“进村入户,一户一卷”的方法,对全县184个行政村1999个村民小组75195户农户的情况展开了完全调查。

武宁县扶贫和移民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走访发现,该县深山区的贫困户居住的大都是泥房,要想脱贫致富,只有尽快地搬出大山,必须尽快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移民扶贫整体搬迁的核心任务就是“搬得出”。为使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该县各乡镇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做到移民扶贫整体搬迁《材料汇编》每村一本,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宣传手册》每组一册,宣传单、印发的移民扶贫整体搬迁专刊报纸每户一份。乡村干部深入整体搬迁对象所在村、组(自然村)座谈、上门入户宣传。

该县新宁镇严阳深山区的赖明经在严阳的大山里生活了半辈子,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家在山头上,医疗、教育不方便不说,田地也种不好,常有野猪出没,全家都靠卖树挣钱,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办法待下去。

根据武宁县扶贫移民搬迁的政策,赖明经一家作为深山区群众,被列为该县工业园区武安锦城安置新区的安置对象。由此赖明经一家将告别过去的深山,搬进生活设施条件更好的工业园区开始新的生活。前不久,赖明经告诉记者,他已经顺利领到了新房钥匙并且已经开始装修新房。

“搬得出”是移民扶贫搬迁的前提,“留得住”是搬迁工作的根本。为此,武宁县出台了移民扶贫整体搬迁的一系列相关规定和政策,农民搬迁后户籍由自己选择,可迁移入城,亦可原地不变;同时确定了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就学、农村低保、惠农政策等均可享受城里的政策;搬迁户原承包土地、山林权利都不变。通过这些政策,确保了群众的利益,让群众吃下定心丸,保证了整体搬迁的顺利推进。此外,该县还对搬迁群众实行“一扶三免一确保”的就业扶持政策,即优先扶持每户5万元以上的小额贴息创业贷款;村民搬迁户子女免费就读县职业中专学校,免费进行创业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1个人实现就业,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了搬迁移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生活有保障。

如今,赖明经不仅把家安在了园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且自己还在园区企业找到了工作,工资收入比过去家里种田强多了。

从赖明经身上,可以看出实施扶贫搬迁移民安置有四大利好:

一是提升了搬迁后群众的幸福指数。以精准扶贫、避险解困为契机,加快移民扶贫搬迁进城入园,进集镇和中心村,过去行路难、生产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等一系列难题都已迎刃而解,从根本上改善了移民的生活条件,拓展了发展空间,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进城入园的农民,依托园区、城区的集聚产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二是推进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移民扶贫搬迁后,更加有利于将土地、山林和复垦后的宅基地流转给公司、大户、家庭农场或到合作社入股,发展规模经营。移民在脱离土地、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既可获得土地流转收入或分红收益,还能缓解耕地抛荒问题。

三是提高了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移民搬迁后,极大地减少了政府对农村偏远地区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的投入,可以将资金集中投入到城区、园区和重点集镇、中心村的建设上来。

四是保护了搬迁区域的生态环境。移民搬迁后,更加有利于对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更加有利于逐步恢复植被;更加有利于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更加有利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30000人迁出深山,让约270平方公里山水成为自然生态,对保护生态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在伊山河的源头、太平山下的宋溪镇天平村,几次移民后成为一个空无一人的行政村,伊山河也因此成为武宁水质最好的河流。

采访期间,记者走访武宁多处扶贫移民安置点,实地感受到移民搬迁给农民群众带来的新变化。徜徉在规划整齐、配套完善的新型社区,看着那红瓦黄墙、院落相连的新房,摸着那日渐饱满、丰厚的腰包,过去住在深山的老表们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打造全国最大生态移民安置小区

走进武宁县武安锦城指挥部办公室,常是人头攒动。70多岁的张绪其大爷在外甥熊里斌的陪同下,填好了“入住登记表”,交清装修、物业费用,领到了新家的钥匙,脸上掩饰不住欢喜。熊里斌也刚昨天拿到了钥匙。

“入住登记表”上显示,已经入住的户主们的原住地大多是宋溪镇天平村、甫田乡太平山村、船滩镇南岳村、石门楼镇河垅村、徐坳村等深山村组。像张绪其、熊里斌这样,武宁县有30000村民正在按计划从深山中迁移出来,落户地就是离县城只有8分钟车程的全省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安置小区——武安锦城。

为了长远保护深山生态,武宁县出台大优惠政策鼓励深山村民外迁,科学选址近县城、靠工业园以方便转移就业和生活的武安村,于2013年8月启动建设武安锦城。

作为全省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安置小区,武安锦城规划用地面积900亩,设计建筑面积65.91万平方米,总投资10.89亿元,其中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整合资金5.35亿元,全部建成可安置7000多户、3万余人。

整个小区当作一个小城来规划建设,为一河两岸的布局,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菜市场、综合商场等各种功能设施,小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

为尽快让移民对象迁出生态核心保护区,县委县政府把武安锦城作为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列入重点项目调度,成立指挥部,抽调十多名优秀干部服务项目推进,确保小区又快又好建成。

记者一行走进武安锦城小学,校园内外花团锦簇,四面围墙上的标语激荡人心,孩子们响亮的朗读声欢快整齐。据该校教务处王主任介绍,学校教学楼、运动场、各功能室、师生食堂及多媒体等场所、设施全部建成到位,今年秋季顺利开学,共招收1-6年级学生420人,教师30名。学校的标准不亚于城区任何一所小学,可满足2000名小区移民子女上学。

看到了新家园的大好环境,移民急切地准备着早日住进来。在一期11栋二单元301室,第一个开始装修新房的胡著荣高兴的说,“政府建这么好的小区,补贴我们迁出深山,既保护了山里的山水,又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我十分满意,也十分感激。”老家在石门楼镇河垅村6组九岭山深处的他,在今年10月就可正式在锦城移民新家生活了。

据了解,为确保群众搬得出、留得住、发展得了,武宁县出台了一系列扶助和保障政策:对拆除原住房并将宅基地用于复耕的农户,每户补助3万-3.5万元;每搬迁一个人,从库区移民资金中补助6千元;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每户补助1.5万元。据测算,一般一个5口之家通过整合各种政策可得到补助7.5—8万元。武宁县设置了60-120平方米不等的户型,按均价1200元/平方米成本价对搬迁户进行安置。贫困户选择60平方米的小户型,只需要7.2万元,在拆除原住宅的前提下,基本可以免费入住。

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农村事务管理暂行办法、社区事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违规操作责任追究办法等系列文件,以保障整个大搬迁工程公平、公正、阳光操作。另外,对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搬迁群众进行免费实用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个搬迁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目前,武安锦城安置区一期竣工,通过摇号已有2576户,10024人分房,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2户、1954人;水库移民避险解困1455户、5762人。

13.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基层干部的角色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参加工作3年多将近4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乡社会事务办工作,主要从事民政、残联、科技、食药品四个部门的工作,也是为民服务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繁杂的本职工作和形形色色的群众,有时甚感有心无力、疲惫不堪。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低保每月的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低保中建档立卡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每月比对,每一项数据都要求精准再精准,及时再及时。在这反反复复的折腾中学习到了一项项新技能,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磨炼了为人处世的心性。

二、帮扶干部的角色

我的挂钩户是小水井新村三组2016年建档立卡户明雄兵,家庭人口4人,父母均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儿子年幼。刚挂钩该户的时候家庭比较贫困,房屋级别为c级危房,明雄兵作为一家之主常年在外务工,薪水微薄,再加上爱玩的本性,日子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家中仅靠父母采点茶叶、种点包谷、喂几头猪维持,生活一贫如洗。

自挂钩以来,多次入户,从一开始调查了解家庭人员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家庭财产状况等详细信息,到后来动员该户改造房屋,带工程队伍实地到户量地基、做建房规划,再到后来动员在外务工的明雄兵回家创业,无数次的沟通交流让我们从普通的干群关系变成了亲戚朋友,也让“不太完整”的家庭变得完整,即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更让家庭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观。作为一名帮扶干部,感到十分欣慰。

三、包组干部的角色

我所包的组是小水井村委会新村一组村民小组,新村一组是2006年从赛岗村委会、木城坡村委会因地质灾害搬迁重组的村民小组。新村一组现有常住人口72户32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户75人,2014年脱贫5户19人,2015年脱贫5户21人,2016年脱贫7户31人,20xx年脱贫1户4人,现已实现全部脱贫。

包组工作是三年来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8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之前小水井村委会挂钩单位不具备履职条件,每一次入户、填表、调查、做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填表、算收入到心力交瘁,档案反反复复修来改去,一遍又一遍改到怀疑人生。所幸,所有努力没有白费,前期的辛苦和努力使我对村情更为熟悉,对每户建档立卡户人员基本信息、收入来源、财产状况掌握的更为详细,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让后期的工作开展更为得心应手。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绝大部分的群众是纯朴的,是用心配合支持工作的,但一部分群众的思想有待转变,感恩意识极差,牢牢抓住某一项享受不到的政策,而对享受的诸多政策却只字未提。我认为对这一部分群众应该对加强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等、靠、要”思想不可有,所有的好日子都是靠自己双手奋斗得来。

14.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本站为

此次培训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和交流方式,共开展专题讲座 6 讲,现场教学 10 次,同时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发言,时间紧凑、任务重。总体感觉整个学习培训行程安排科学、内容设置丰富、针对性较强,既有政治理论教育,又有扶贫业务知识,更有现场典型案例参观,学员们收获颇丰。宝山区,江苏华西村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云品中心“云品入沪”项目等典型做法,都给学习组成员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收获和体会

(一)增强了理论素养。通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思想,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等专题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了全体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了理想信念,切实增强了学员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提升了业务能力。通过新时期扶贫开发专题业务学习和政策解读,使全体学员了解掌握扶贫政策,学习了科学扶、精准扶贫和内源扶贫相结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对策措施,有效提升了全体学员的能力素质,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强化了党性修养。通过现场参观一大纪念馆、南湖一大会址、沙家浜革命纪念馆、陈云纪念馆,全体学员感悟了一大精神、红船精神、抗日精神,增强了全体学员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

(四)拓宽了思维视野。在学习的同时,全体学员感受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感受了发达地区敢想敢干,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教育引导全体学员转

变了思维,更新了观念,拓宽了视野。

(五)学习了典型经验。通过上海发展改革启示与思考、云品中心、宝山产业转型发展新探、华西村改革成果、宝山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现场教学,让全体学员学习了发达地区的先进典型经验借鉴。

三、想法和建议

1、想法。我们全体学员将结合本次学习所感所想,回到各自工作岗位,结合具体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2、建议。云品中心推行的“云品入沪”模式值得思考,曲靖市各县均有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开展该项工作很有必要,建议市级明确相关部门牵头,制定方案,建立运行机制,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打响曲靖农副产品品牌。同时,宝山区两个镇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运行模式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建议各地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创新。

扶贫培训心得体会:扶贫培训心得体会 1000 字

通过此次扶贫干部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培训,更充分地了解了相关指标解读、措施运用,更深入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通过此次学习培训,我学习了《村集体经济等政策及指标解读、措施运用》、《教育扶贫政策及指标解读、措施运用等》、《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政策解读等》以及扶贫领域廉洁作风教育,既提高了认识,受到了启发,又增强了信心,明晰了思路,同时也掌握了实际工作的要领,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任务,目标就是标准,目标就是初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困难、问题和风险也不少。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要敢于动真碰硬,要用绣花的精准抓扶贫,用铁杵磨成针的坚持做好工作,绝不

能手榴弹炸跳蚤,要落实责任制,要细琢磨、擦亮眼、迈开腿、讲落实,在脱贫目标上,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只追求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一目标,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脱贫目标体系,才能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性、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同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熟练掌握脱贫攻坚的思路、政策和方法,整体提升全县脱贫攻坚扶贫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上级领导,主动融入大局。整合资源和工作力量,聚焦同一目标、协力同一规划,助推脱贫任务圆满完成。坚持履职为民,促进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脱贫济困优良传统,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积极反映民意民愿,切实在保障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平正义上献计出力,促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实事求是,着力久久为功。深入的解读扶贫相关政策,按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积极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们算好受益账、发展好产业、享受好政策。分析掌握致贫原因,切实摸清各户的真实贫困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针对贫困户因病、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等致贫原因,“分门别类”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做好脱贫工作,重点进行产业帮扶、小额信贷、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专项帮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通过学习更加充分认识提高扶贫精准度的重要意义,总书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

可复制的经验。

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背景、主题和角度的讲话中一以贯之、科学深邃的原则立场和观点方法,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培训心得体会:扶贫培训心得体会 1000 字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新时代的扶贫干部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认识工作,坚定“四个自信”和理想信念,做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个好干部、一个好人。

二、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善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运用到扶贫工作当中。

在“四个自信”中特别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提升文化修养就是要学习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传统文化贯穿到扶贫工作当中去,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扶贫干部可以把“富之教之”的思想融入到工作中去,做好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的宣传教育。

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15.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贫困群众住得好了, 才能踏踏实实奔小康

“五年之后, 贫困群众都能住上新房, 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 就是我目前工作的最大意义”, 广昌县县委书记许爱军在谈起“共创·小康”工程生活扶贫时如是说道。生活扶贫即以广昌县11个乡 (镇) 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以59个省级贫困村为攻坚重点, 以4.4万贫困人口为重点帮扶对象, 重点对贫困户的土坯 (危) 房进行改造, 同时配套改造道路、用电、安全饮水、村庄环境等为主的基础设施, 着力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目前, 已启动农村土坯 (危) 房改造1056户, 其中集中改造点10个、307户。

在广昌县头陂镇前山村土坯 (危) 房改造集中安置点, 记者一行看到的是一栋栋正在抓紧建设的二层小楼, 这些楼房的主人曾经都住在冬天漏风, 雨天漏水的土坯房里, 贫困使得他们只能忍受现状, 无力筹建新房。依托“共创·小康”工程的帮助, 土坯房改造户户均能得到2—3万元的现金补助, 加上自筹资金, 住新房的梦想已经触手可及, 过上幸福生活的憧憬即将变成现实。

二、有了产业才能断穷根、谋发展、共致富

住进新房, 家就更温暖了, 脱贫致富的意愿也就更加强烈, 要断穷根就必须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许爱军书记说:“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政策、调动一切力量, 为贫困户发展生产铺平道路”。广昌县自2014年开始实施“共创·小康”工程产业扶贫以来, 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引导和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普遍参与一项特色产业发展, 每户掌握1—2项特色种养产业发展技术, 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和组织贫困户开发、引进有资源、有市场、有发展潜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项目。如白莲、烟叶、茶薪菇、高产油茶、蔬菜以及肉牛、能繁母猪、肉鸡、肉鸭等特色种养产业。大力推行“公司 + 基地 + 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特色种养产业扶贫模式, 切实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产增收,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共创·小康”工程产业扶贫实施近一年以来, 很多贫困户从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抱团取暖, 成立各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由大户牵头, 贫困户投资、投劳, 共同发展产业。甘竹镇坪上村的魏一山正是这样一个从贫困户到大户再到致富带头人的典型人物。魏一山的父辈们从事的都是牛贩子行当, 贩牛虽然轻松却也贫穷, 不甘穷困的魏一山从2008年开始肉牛养殖, 在当地扶贫部门的帮助下, 借助“共创·小康”工程的东风, 当年的小打小闹已发展成如今年出栏300头的广昌肉牛养殖最大户, 带动周边12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 其中贫困户6户。魏一山指着不远处的工地说:“正在修建的是我们的新牛棚, 修好后养殖规模可以扩大到1000头, “共创·小康”工程的产业补贴可以帮我们解决修建牛棚的所有费用, 如今我家里有一部私家车, 两台农业车, 在县城还买了房子, 这是当牛贩子那会儿想都不敢想的。”

三、尊重群众, 因地制宜是“共创·小康”工程的真谛

当贫困群众还在感叹“屋漏偏逢连夜雨”时, 或许他们还顾不上考虑什么叫致富, 当贫困群众面对的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时, 或许他们只能抱怨家中无良田, 老天不养人。“共创·小康”正是本着尊重群众, 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生活扶贫和产业扶贫。只有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才能建立起致富的信心, 全身心地投入发展生产;在选择产业项目时, “共创·小康”工程帮助贫困群众拨开迷雾, 根据广昌特有的资源因地制宜选择高能效、高产出的扶贫产业, 肉牛养殖就以病害少、收益高、当年可见效等优势成为广昌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贫困户发展的特色产业。

16.国土资源吹响扶贫攻坚集结号 篇十六

2012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主持召开2012年第17次部长办公会。

这次会议,因一项《意见》而显得意义非凡。

在这次部长办公会上,审议通过了《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针对国务院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在土地政策、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三大方面,提出了18项具体措施。

毫无疑问,这项《意见》的出台,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了福音。

据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整合了国土资源部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和试点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与国土资源部此前针对国家贫困地区出台的所有支持政策相比,这次出台的《意见》力度最大,覆盖范围也最广,足以看出国土资源部为了贯彻落实去年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决心。

武陵山区在内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规划纲要(2001-2010年)》,我国在扶贫开发事业中取得的成效,举世瞩目。

如今,整个扶贫工作正在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刚刚步入新阶段,中央就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密集而持续。

去年底,中央就扶贫开发工作连续召开三次重要会议。先是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都作了重要讲话;紧接着,12月1日召开了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在这两次重要会议之前,11月1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

这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和重大部署的紧锣密鼓,再一次打响了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攻坚战。

而这一次攻坚战的主战场,被定在了新划定的六盘山区、武陵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以及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

早在去年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中央就已明确,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中央的这项重大部署中,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并迅速地参与进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国土资源部成为乌蒙山片区联系单位,承担起沟通协调。以及统筹研究、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合力推进《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重任。

今年年初,为发挥国土资源部门的行业优势,把连片特困地区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土资源部将研究制定《意见》列入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发挥部门优势、坚持行业特色,是国土资源部门积累出的好经验

《意见》出台的意义,比较官方的说法为,“对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土资源管理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关联度、耦合度越来越高。如果从这样的背景来看,这话说得并非冠冕堂皇,而是实实在在。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土资源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支撑各行各业,这在贫困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土地综合整治、地质找矿、地灾防治、矿山环境治理、找水打井等工作,对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这正在不断被实践所证明。

另一方面,在贫困地区,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探索空间也较大,在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国土资源部门大有可为。

这样的认识,在国土资源部上下已成为默契,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党组的高度重视。从国土资源部的一系列动作中,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布局,确定了工作任务、阶段工作安排、预期成果和责任单位,并由部办公厅按月督促检查。同时,调整充实了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2家增加到21家,加强扶贫工作力量;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季度汇报制度,部长办公会每季度听取一次扶贫工作汇报。

在如此坚实的工作基础之上,为了响应中央新阶段扶贫工作号召,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2年年初,国土资源部就已将研究制定《意见》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随即组织了深入调研。

1月17日-19日,在农历壬辰年春节来临前夕,国土资源部派出由8个司局和3个直属单位组成的3个调研组,分赴乌蒙山片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开展调研。三个调研组宵衣旰食,扎扎实实地了解到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和需求。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在3个调研组形成的调研报告中,无一例外地反映了贫困地区希望国土资源部门对本地区在政策上给予扶持的期望和请求。例如,云南省请求在土地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向片区倾斜;请求在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上给予乌蒙山片区重点支持。

实际上,发挥部门优势、坚持行业特色来开展扶贫开发,正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坚持了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积累出的好经验。

在今年初召开的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暨赣南扶贫25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徐绍史部长总结了国土资源部门在扶贫开发中形成的几个好经验。其中,发挥部门优势、坚持行业特色是很重要的一条。

“从职能出发开展的地质矿产勘查、土地整治、地灾防治、找水打井等工作,在扶贫开发中很好地发挥了杠杆作用,撬动了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年来,我们以这些工作为切入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给予政策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加大现有资源的发现、整合和节约集约利用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例如,通过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分析土壤元素,扶植了赣州的脐橙产业;通过稀土开发整合整治,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资源综合节约利用水平,维护了国土资源管理秩序。”部长的话,语重心长。

这些好的经验以及充分的调研,为《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土资源部的部级领导,亲自深入贫困地区展开了密集调研

为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在派出各路调研组的同时,国土资源部的部长和副部长,也身先士卒,亲自深入贫困地区,展开了密集调研,以了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意见》的出台作好充分准备。

2月23日,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上,徐绍史提出,要动员全系统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国土资源部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

乌蒙山片区启动会结束后,徐绍史随即带队到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对乌蒙山片区、武陵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区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地调研,了解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

几位副部长也忙得不可开交。

6月28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出席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期间,对贵州石漠化片区进行了调研,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

5月10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张少农在四川省广元市出席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5月13日至18日,他带领国务院第四督察组赴贵州,开展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察,并在此期间深入调研了解了四川、贵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求。

在此期间,《意见》出台正紧锣密鼓。

6月1日,张少农主持召开第53次部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了《意见》,部机关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对《意见》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第17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意见》后,又征求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5个省、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意见》才最终定型。

18项具体支持措施,涵盖土地政策、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三大方面

在开展扶贫攻坚的同时,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创新,一直是国土资源部门追求的目标之一。

同样是在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上,徐绍史部长曾强调,“坚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把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在推动扶贫开发的同时,探索破解国土资源管理难题,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与我们一起改进工作,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意见》根据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实行差别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对纳入片区实施规划,符合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项目需求应保尽保,鼓励按照“严格审批、布局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要求,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这个迄今为止国土资源部针对国家贫困地区出台的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优惠政策,提出了18项具体支持措施,涵盖了土地政策、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三大方面。

其中,土地政策包括:强化土地规划,保障合理用地;加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倾斜力度;鼓励合理使用未利用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保障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用地;加强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创新耕地保护机制等。

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包括:提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加快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机制;支持建设若干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基地;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缺水地区找水工程等。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包括: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构建防治地质灾害对口支持机制等。

此外,为确保各项支持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意见》要求强化组织实施,明确任务分工,加强指导协调,定期组织实施情况评估;要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所涉及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国土资源部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召开贯彻落实《意见》汇报会。

“同时,国土资源部还将通过增设基层联系点、补充完善部省合作协议、干部双向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细化落实机制,持续滚动推出针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系列帮扶举措。”国土资源部扶贫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

上一篇:移民搬迁规划设计说明下一篇:大型培训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