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

2024-07-19

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11篇)

1.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 篇一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第11单元题

一、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i have two _______ (dictionary).one i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and the other i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2. a: what’s the result of the race, mary?

b: jane is the ____ (one) in the race, barbara is the ____ (two) and i am the _____ (three).

3.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_______ (long) river in china.

4. the boy is old enough to __________ (dress) himself.

5. the weather in beijing is quite ___________ (difference) from that in guangzhou.

6. i’m very _______ (interest) in that _________ (interest) story.

7. it’s more _________ (convenience) to take a taxi to the station than take a bus, but too expensive.

8. be careful! put the secret letter in a _________ (safety) place.

9. lucy is _________ (jealousy) of her friend’s beauty.

10. liu xiang and yang liwei are _________ (hero) in different fields.

二、试试你的判断力,选择正确答案。

( ) 1. everyone in our class_____.

a. enjoys to swim b. enjoy to swim c. enjoys swimming d. enjoy swimming

( ) 2.both you and i ___ wrong.

a. was b. am c. were d. is

( ) 3. they ____ many happy hours ____ along the beach during that holiday.

a. spend, walking b. spent, walking c. cost , walking d. gave, walking

( ) 4. john ____interested in chinese two years ago.

a. is b. became c. are d. were

( ) 5. ______ adults began to learn english in this small town.

a. thousand of b. thousands of c. thousand from d. thousands from

( ) 6. which one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take your time”?

a. take it easy b. no hurry c. hurry up d. be quick

( ) 7.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____?

a. how much does it cost b. how much it is

c. how much it costs d. both b and c

( ) 8. yao ming is a _____ boy who is helping the houston rockets in nba.

a.2.16-metres-tall b. 2.26-metre-tall c. 2.16 metres tall d. 2.26 metres

( ) 9. he was ____by her beauty.

a. fascinate b. fascinated c. fascination d. fascinates

( ) 10. i feel _____after a good sleep.

a. relaxation b. relaxed c. relaxes d. relaxs

2.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 篇二

A. was happenedB. have happened

C. have been happenedD. happened(2005年毕节市)

2. What________ to her yesterday evening?

A. was happenedB. happened

C. happeningD. happen(2005年甘肃省)

【考点解读】 happen 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语,也没有被动形式。 (sth)happen to(sb) 意为“(某人)发生了(某事)”。

3. A team of climbers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early this morning.(词语释义)

A. set offB. left for

C. arrivedD. got to(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 When did Mr Smith and his friends________(到达) in China?

(2005年南通市)

5. —Computers are very useful.

—Yes,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news can________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A. getB. returnC. arriveD. reach(2005年宁波市)

【考点解读】 用英语表达“到达某地”之意时,可用“reach/get to/arrive in/at + 地点名词”,其中reach 为及物动词,后面直接跟宾语。 arrive 为不及物动词, arrive in 后接相对而言比较大的地方,而 arrive at 后接比较小的地方。若后跟 home, here, there 等副词时,则用“get/arrive home/here/there”,而 reach 后面一般不接地点副词。

6. We should return the books to the library________ time.

A. aboutB. onC. byD. for(2005年大连市)

【考点解读】 on time 意为“准时”、“按时”,指按照规定的时间;而 in time 则是“及时”的意思。

7. Where is Jim? I’m afraid he has________(忘记) we’ll have a meeting this afternoon.(2005年河北省)

8. —Sorry, Mr Green. I have________ my homework at home.

—That’s OK. But don’t forget next time.

A. forgottenB. put

C. leftD. kept(2005年山东省课改卷)

【考点解读】 forget 意为“记不起”、“忘了”,尤其指忘了要干的事情,而 leave 则表示“把某物遗忘在某地”之意。

9. About six________(千)people were killed in a big earthquake in Indonesia last month.(2006年徐州市)

10. Bill Gates gets four________(百万) e-mails a day. Most of them are not important.(2005年包头市)

11. Harbin is a beautiful city.________ people come here to visit the Sun Island every year.

A. ThousandsB. Thousand of

C. Thousands of(2005年哈尔滨市)

【考点解读】 英语中使用 hundred(百), thousand(千), million(百万), billion(十亿)时应注意以下两点:表示确切数目时,用“基数词 + 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 + 复数名词”;表示不确切数目时,则用“hundreds/thousands/millions/billions + of + 复数名词”。

12. Kate won’t send e-mails to her e-friends this evening. I won’t, either.

(合并为一句)

________Kate________ I will send e-mails to our e-friends this evening.

(2006年盐城市)

13. Not only Jack but also Mike has been to that island.(改为同义句)

________Jack________ Mike have been to that island.(2005年漳州市)

14.________ Lily________ Lucy may go with you because one of them must stay at home.

A. Not only; but alsoB. Neither; nor

C. Both; andD. Either; or(2005年吉林省)

15.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ook about Harry Potter?

—I like it very much. It’s________ interesting________ exciting.

A. neither, norB. not, but

C. not only, but alsoD. either, or(2005年武汉市)

【考点解读】 “both... and”意为“……和……都”,连接两个并列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either... or”意为“或者……或者……”,“neither... nor”意为“既不……也不……”;“not only... but also...”意为“不但……而且……”。这三对连词连接并列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形式应按照邻近一致原则,与最靠近的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16. In Zhejiang there will be a new bridge over 30 kilometers long________ Ningbo and Jiaxing.

A. besideB. between

C. next toD. from(2006年浙江省)

17. Every week, we have classes________ Monday to Friday.

A. onB. to

C. fromD. with(2005年南宁市课改卷)

【考点解读】 “between... and...”意为“在……和……之间”;而“from... to...”则表示“从……到……”的意思。

18. Many people decided________(move) to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of much air pollution in the city.(2006年盐城市)

19. —Have you decided________ to Wuhan?

—Yes. I’ll go there by train. It’s much cheaper than by plane.

A. when to goB. how to go

C. where to goD. whom to go(2006年宜昌市)

【考点解读】 decide 意为“决定……”,中考英语一般考查其两种搭配形式,即“decide to do sth”和“decide + 连接代词/连接副词 + to do sth”。

20.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your pocket money?

—________give it to the children from Aids(艾滋病)families?

A. What aboutB. What for

C. Why don’tD. Why not(2006年宜昌市)

21. 博物馆很近,为什么不走着去呢?

The museum is quite near.________ on foot?(2006年北京市)

【考点解读】 “Why not do sth?”意为“为什么不……呢?”,此句式常用于表示建议。

22. I didn’t hear anyone shouting. I was________(听) music then.(2006年徐州市)

23. While I was reading, I________(听到) a noise.

(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考点解读】 listen 和 hear 都有 “听”的意思,但用法不同。 listen 是不及物动词,若后接宾语,须与介词 to 搭配,即 listen to sth,强调“听”的动作;而 hear 常用作及物动词,意为“听到”、“听见”,强调“听”的结果。

24. Would you please________ the window? It’s too hot here.

A. openB. opening

C. not openD. not to open(2005年厦门市)

【考点解读】 “Will/Can/Could/Would you please...?”句式常表达一种客气的请求, please 后面必须跟动词原形。

25. This book is very________ and I am________ in it.

A. interest; interest

B. interesting; interested

C. interested; interesting

D. interested; interested(2005年甘肃省)

【考点解读】 interesting 常指事物的特性,可以用作定语或表语;而 interested 常指主语(人)所处的状态,常用于“be interested in”结构,表示“对……感兴趣”的意思。

26. —Have you heard the song Take Me To Your Heart?

—Yes, it________ terrific.

A. smellsB. soundsC. looks(2005年哈尔滨市)

27. I’ve heard of the story. It________ funny.

A. looksB. tastes

C. feelsD. sounds(2004年大连市)

28. —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________ quite all right.

—I can’t quite agree with you.

A. soundedB. showed

C. lookedD. listened(2004年武汉市)

29. —How about the young lady?

—It’s hard to say, but her voice________ beautiful.

A. singsB. hears

C. listensD. sounds(2004年重庆市)

【考点解读】 sound 用作连系动词时,意为“听起来”。注意 sound 与下面三个系动词的词义辨析: smell 意为“闻起来”; taste 意为“尝起来”; look 意为“看起来”。

30. —Who is Father Christmas?

—He is a kind-hearted man and his hair is as________ as snow.

A. whiteB. whiter

C. whitestD. black(2005年湘西地区)

31. Tom is 18 years old. His cousin is 18 years old, too.(合并为一句)

Tom is________ old________ his cousin.(2005年福州市)

32. He did the work as________(careful) as his father.(2005年青海省)

【考点解读】 as... as 的中间要用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表示同等程度。至于选用形容词还是副词,要根据前面的动词来判断。若前面是系动词,则选用形容词;若前面是实义动词,则选用副词。

33. Mrs Green gave birth to Lucy and Lily in 1992. They’re twin sisters.(改为同义句)

Lucy is the________ age________ Lily.(2006年盐城市)

【考点解读】 the same... as 的意思是“与……一样”。

34. Bob didn’t tell the others________ he found it.

A. whatB. that ifC. how(2005年武汉市)

35. —Do you know________ we’ll get there at 3:00 this afternoon?

—I’m afraid we’ll be late.

A. thatB. how

C. whyD. whether(2005年安徽省)

36.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________?

—It’s next to the post office.

A. where is the supermarket

B. where the supermarket is

C. where was the supermarket

D. where the supermarket was(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

37. —Do you know________ the MP3 player last week?

—Sorry, I have no idea.

A. how much did she pay for

B. how much will she pay for

C. how much she paid for

D. how much she will pay for(2006年北京市)

【考点解读】 中考英语对宾语从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连接词的选用:引导宾语从句的连接词有连词 that, if 和 whether,连接代词 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以及连接副词 when, where, why 和 how。 that 没有词义,在从句中不作任何句子成分,在口语中常省略。 if 和 whether 意为“是否”,在从句中不作句子成分,一般情况下可以换用,但在有些情况下,只能用 whether 而不能用 if。而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引导宾语从句时有各自的词义,又在宾语从句中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具体情况见下表。

(2) 时态:宾语从句的时态必须与主句的时态相呼应,即若主句是现在时态,从句可根据需要选用任何适当的时态;若主句是过去时态,从句原则上应选用某种过去时态。但若宾语从句的内容表达的是自然现象、客观规律、真理、格言、谚语等时,从句的时态不受主句时态的限制,谓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

(3) 语序:宾语从句表达的不论是陈述内容还是疑问内容,都要用陈述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后。

38. —Are you going to buy a camera?

─Yes. But there’re so many kinds that I can’t decide________ to buy.

A. whatB. which

C. howD. where(2006年武汉市课改卷)

39. —We can use QQ to talk with each other on-line.

—Good! Will you please show me________ it?

A. what to useB. how to use

C. when to useD. where to use(2005年山东省课改卷)

40. 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with the letter.(改为简单句)

I don’t know what________________ with the letter.(2005年烟台市)

【考点解读】 动词不定式可以和 what, which, where, when, how等疑问词连用,构成“疑问词+不定式”结构,充当句中谓语动词的宾语。这种结构可以和宾语从句进行相互转换,转换时宾语从句的引导词下移,成为疑问词,再加上动词不定式。

3.初三英语第二十一单元 篇三

年级 初三

文件 middle3 unit21.doc

标题 初三第二十一单元

章节 第二十一单元

关键词 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词汇

二、教学重点

1.词组: wear out, either … or…, so… that… , be busy doing sth, think about

2.语法: 过去完成时

三、教学难点

过去完成时

四、重点难点讲解

1.My shoes are worn out. 我的鞋穿破了。

be worn out “穿破了,穿旧了 ” 它是wear out 的被动形式,但是实际上不强调被动,而强掉状态或情况,因此worn out相当于一个形容词短语。如:

His clothes were worn out. 他的衣服穿破了。

He has worn out three pairs of shoes.他已经穿破了三双鞋了。

be worn out“筋疲力尽”,相当于be tires out.多指人的情况。如:

He came back from school and he was worn out. 放学回家他筋疲力尽了。

I was so worn out after that planting. 那次植树之后我筋疲力尽。

2.I’m looking for a pair of black shoes. 我在找一双黑颜色的鞋子。

a pair of shoes 一双鞋 a pair of gloves 一副手套

a pair of glasses 一副眼镜 a pair of trousers 一条裤子

a pair of stocking 一双长统袜

另a pair of 也可指夫妇,如:

They are a happy pair. 他们是幸福的一对。

in pairs “两个两个的” “两个之间”如:

Please check the answers in pairs. 请两个人之间核对一下答案。

3.What size do you want? 你穿多大号的鞋?

就衣服,鞋类的尺寸大小的提问常用what size 如:

What size shoes do you wear ? 你穿多大号的鞋?

What size is your bedroom? 你卧室的房间有多大?

4.a bit 和a little

二者在肯定句中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可通用,表示“一点儿”, “有些”

It’s a bit/a little cold today. 今天有点儿冷。

I’m a little/a bit tired today. 我今天有点累。

但是not a bit “一点也不”;not a little“非常”相当于very 如:

I’m not a bit tired. 我一点也不疲倦。

I’m not a little tired. 我非常疲倦。

5.I don’t think I’ll take it. 我想我不会买。

think长与介词或副词连用, 如:

think about 考虑

think of 想到, 想

think out 想出

Please think about how to tell her the bad news. 请考虑一下如何把这不幸的消息告诉 他。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usic? 你认为这段音乐怎么样?

5.I don’t think I’ll take it. 我想我不会买。

在英语里, 当think后面的宾语从句含有否定概念,通常形式上否定think,而实际意义上否定宾语从句。如:

I don’t think you’re right. 我认为你不对。

I don’t think she will come. 我认为她不会来。

6. That’s much too expensive! 这太贵了!

much在此起强调作用。

too, much too 和too much

too用在形容词或副此前,如:

He is too careless in doing anything. 他做任何事都太粗心。

The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students of Grade One. 这本书对于一年级学生太难。

much too 的中心词是too, much修饰too,用以加强语气,如:

You are much too kind to me. 你对我实在太好了。

The shirt is much too expensive. 这件衬衫实在太贵了。

too much的中心词是much, too修饰much,以加强语气。too much修饰不可数名词,意为 “more than enough”与too many相对,后者修饰可署名词。如:

I drank too much beer last night. 昨晚我啤酒喝的太多了。

There is too much smoke in the room. 房间里的烟太多。

7.next week 和the next week

next week与一般将来时连用;the next week(the following week)与一般过去是或一般过去将来时连用。如:

We’ are going to plant trees next week. 瞎周我们将要去种树。

They had a maths test the next week. 第二周,他们考了数学。

8.because,since, as 和for

because是从属连词,它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标志介的与哦明确的原因活力有,语气较强,如不说,则不为人们所知。它多用于主句之后。如:

She didn’t come to school yesterday because she had a high fever.

她昨天因发烧没来上学。

as和since也是从属连词, 表示已为们所知或显而易见的原因或理由。 as连句since连句多用于主句前。如:

As(Since) you are not feeling well, better stay home.

既然你不太舒服,还是留在家里吧。

Since everybody is here, let’s begin our meeting.

既然大家都到了,我们就开会吧。

for是并列连词,引导一个并列句,语气最弱,表示一种补充说明,即使不说人们也能知道其原因。它引导的分句只能位于后面,不能位于句首。如:

I had to stop for a rest.,for I was too tired. 我只好停下来休息一下,因为我太累了。

9.either的用法

形容词或代词“二者之一,二者任一”

1)用作代词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表示范围的of短语连用,of后的名词一般为附属,并且是特指。如:

Has either of your parents visited you? 你父亲或母亲来看过你吗?

2)用作形容词,修饰单数可数名词,“两个中任一”,其谓语应是单数形式。如;

Come on Tuesday or Wednesday, Either day is Ok.

星期二活性其三来吧,这两天哪一天都行。

Either way will do. 这两种方法哪一种都行。

3)用作副词时,“也(不)”用于否定句,与too相对,后者用于肯定句。如:

If you don’t go, I won’t ,either. 如果你不去,我也不去。

4)either…or…可表示两种可能,意为“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连接两个并列成分或并列分句。如:

You may come either before class or after class. 你可以课前或课后来找我。

either…or…连接两个主语时,其谓语应与后面的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neither…nor…,和 not only…but also…连接两个主语时也是这个情况。如:

Either you or I am to go. 不是你去,就是我去。

Neither you nor he is right. 你和他都错了。

Not only you but also your teacher was wrong. 不但你们,而且你们的老师也都错了。

10.They were so pleased to see each other that they forgot everything else.

他们相互见面时如此高兴以至于把别的事都忘了。

so是副词,在其后跟形容词或副词+that引出结果状语从句,表示“如此……以至……”如:

He spoke so fast that I could not understand him. 他说的这样快,我听不懂他的话。

如果so前面是系动词be, become, feel等,那么so后面一般跟形容词,如:

He became so angry that he couldn’t speak. 他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She was so happy that she danced. 他高兴的跳起舞来。

如果so的前面是实义动词,那么so后面跟副词。如:

He ran so quickly that he won the race. 他跑得非常快,以致于赢得这场比赛。

同步测试

一、用括号中所给动词的适当时态,语态或形式填空

1.I said that I ____(go) with you as soon as I ____(finish) my homework.

2.He tells me that he ____(give) a new house if more new houses_____(build) next year.

3.____you____(know) when he was going ____(see) the doctor?

4.When I ____(get) home yesterday,he____(be) busy ____(water)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5.The man asked the worker if the train ____already ____(arrive).

6.She says that she ____(live) here for twenty years since she ____(move) here in 1979.

7.Today’s newspaper ____(say) that two thousand trees ____(plant) on the hill last year.

8.Next month a new machine ____(make) for ____(join) parts together.

9.He was surprised ____(find) that the door ____(can) be opened without a key.

10.You had better ____(not go ) out tomorrow. Because there ____(be) a heavy rain.

(1.would go, finished 2,will be given, are built 3.Did…know,to see 4. got, was, watering 5.had…arrived 6.has lived, moved 7. says, were planted 8. will be made, joining 9.to find, could 10.not go, will be)

二、选择填空

1.The shoes are a bit too large for me. Would you please show me ____?

A. small ones B. a smaller one C. a small pair D. a smaller pair

2.I don’t think this one good enough. Please show me ____.

A. the others B.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3.She looked____ the mirror and found herself a little thinner.

A. into B. through C. to D. at

4.The house is ____small for a family of six.

A. so much B. very much C. too much D. much too

5.When I got there, the dictionary had been sold ____ .

A. to B. out C. off D. away

6.A young man ____David came into the shop.

A. named B. was named C. calling D. is called

7.The woman ______ the basket and left the shop.

A. picked up B. took up C. sent up D. got up

8.I really don’t know ____ next.

A. what to do it B. what shall I do C. which I would do D. what to do

9.He said that the new shop would open ______.

A. next week B. the week before C. the following week D.last week

10.The young man looked at the shop keeper_______.

A. with surprised B. to surprise C. in surprise D. in surprised

(DCADBAADCC)

三、完形填空

Miss Green was very fat. She weighed 100kg,and she__1__ heavier every month, __2__ she went to see the doctor.

The doctor said, “You__3__ to be on diet. Miss Green, I’ve got a good way here,” He gave her a small book and said,”__4__ it carefully and eat the things on Page 11 every day, Then come back and see me __5__ two weeks’ time.”

Miss Green came back again two weeks __6__, but she wasn’t thinner; she was even __7__. The doctor was surprised and said, “Are you eating the things on Page 11 of the small book?”

“Yes, doctor,” she answered.

The next day __8__ visited Miss Green in the afternoon, She was very __9__ to see him.

“Miss Green,” he said, “ Why are you eating potatoes and bread? You aren’t on diet.”

“But doctor,” Miss Green answered, “I will eat my diet __10__ lunch time. This is my tea.”

1. A. was getting B. is getting C. gets D. get

2. A. or B. because C. so D. but

3. A. have B. wish C. like D. want

4. A. Find B. Read C. Watch D. See

5. A. behind B. for C. at D. in

6. A. later B. late C. before D. ago

7. A. heaviest B. heavy C. fatter D. fat

8. A. her husband B. the doctor C. her friend D. her parents

9. A. afraid B. glad C. surprised D. happy

10.A.about B. on C. in A. at

4.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 篇四

1. 请问,你有没有CD 唱机?

2. 我有一本英汉词典和几本汉英词典。

3. 那些书架上现在摆着很多VCD。

4. 我刚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5. 他过去常常花很多钱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不是吗?

6. 书给我们知识还带给我快乐。

7. 他走几步,思考一会 ,然后带着书离开。

8. 下个星期我要去北京。

9. 第2天他忘记把书还给图书管理员了。

10. 你还没有找到那本借来的书吗 ? 没有。

11. 我已经到处都找了,但我还是没有找到。

12. 很可能有人会在校园里找到了书签,迟早会归还的。

13. 更糟糕的是,如果我不能按时归还的话,我将要为那些不见的书赔钱。

14. 当他蹋进草地的时候,他看到一张10圆的钞票躺在地上。

15. 那个图书管理员想到一个好主意,能够帮助我找回丢失的书。

16. 你出过国吗? 从来没有。

17. 你能不能想到其他的办法来鼓励外国人来中国旅游。

18. 让我在电脑上找找看谁拿走了它。

19. 我难过的拾起那盘录象带。那是我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啊。

20. 你有没有别的颜色啊?对不起,我们没有其他的颜色。

21. 她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

22. 你要的书我没有,但是让我看看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

23. 作为一个妇女,她发现很难得到好的报酬。

24. 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经验。

5.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 篇五

一、周教学内容:学习第11单元《通讯》。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两篇自读主体课文,两篇自读课文。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现在先进的互联网,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类通信的发展史和故事,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二、周教学重难点:

1、生字:认识19个,会写17个。

2、积累:读课文,学习浅显的说明方法。

作文:《夸夸我们班的文明学生》

三、周学科融合:简单了解信息的发展史及作用,体会马拉松运动的`作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周学情分析:本单元编排了3篇与通讯有关的主体课文,介绍了人类通讯的历史和故事。这些课文表现出人类的智彗及历史的发展,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可学精神。

授课时间

课题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语言质朴无华结构清晰。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正确流利地读文,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 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2.积累目标:会认生字6个、会写生字9个。

3.生字目标:形近字 历 历史 厉 厉害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段序。

(2)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 细读感悟:

(1)指明逐段读文。

文中介绍了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2)自由读文,勾出词句。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好词句?

3.能力训练点:小组讨论

结合“结绳记事”的方法,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子是怎么记事的?

4、拓展练习:

收集人类早期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资料。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课题《马拉松》

整 体 设 计 整 体 设 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课文比较 浅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自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读文,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2) 认识生字13个

(3)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2)出示生字,让生认读。

2.细读感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马拉松的来历。

(2)自由读文,勾出子己喜欢的词句。找一找哪些词句写了马拉松的来历和意义。

(3)男生读第三段,女生读4—5段。说说 这些内容着重讲了什么?

3.能力训练点:

背记自己喜欢的词句。

4.拓展延伸:

6.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速读文章,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3、体会反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

学习在速读课文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精神。【教学重点】

1、学会速读文章,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图片、资料,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预习课文。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勇气,但是,现在许多人提出要敬畏自然,到底哪个观点正确呢?今天我们学习《敬畏自然》,详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速读文章,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3、体会反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效果。

4、培养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思想。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1、展示作者名片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其中《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及广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

2、展示搜集资料

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第一个时期,在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

第二时期,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进入了开发阶段。

第三时期,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

第四时期,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展示重点词语读音,然后多种形式读写。

蓬蒿 péng hāo 咫尺 zhǐ 深邃suì 混淆xiáo 鲲(kūn)鹏 相形见绌chù 硕大无比(shuò)

4、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咫尺:比喻距离很近。美味佳肴:味道鲜美的食品。混淆:将许多事物弄混。

精巧绝伦:形容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不自量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

四、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同学们,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现在请大家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谈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点拨:本文谈论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常常对待自然抱有怎样的态度? 点拨: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3、对待自然,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点拨:敬畏自然。

4、请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每一部分内容概括出来。然后说一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点拨: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人类错误的观点:要征服自然。第二部分(2—7自然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第三部分(8—10自然段),论述宇宙间的生命是与人类平等的弟兄。第四部分(11自然段),点明作者的观点,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作者从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宇宙间的生命是与人类平等的弟兄,两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活动二:大声朗读,感受人类狂妄

同学们,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豪气壮志的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然而这种思想对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类比手法,提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说明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不同的普通的一部分,“殊不知”、“天真幼稚的孩童”包含一种讽刺、批评,表现出作者的冷静态度。

2、“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观点?

点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告诉读者人与大自然相比,何其渺小,表明了人要征服自然是自不量力的行为。

活动三:仔细品读,感受大自然的智慧

同学们,“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为什么呢?因为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仔细品读2—7自然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点拨:通过概括每一段的意思进行分析。

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也许在后人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

人类取得的成就可能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2、“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这句话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把大自然观看人类的智慧活动,生动形象的比作鲲鹏看待斥鴳一样,“巨大空间”与“咫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突出了人类的智慧活动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3、“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点拨: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4、“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这句话中的“不过尔尔”是什么意思?

点拨:“不过尔尔”是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这句话运用类比的手法,写出了与宇宙中比我们的智慧高得多的生物相比,我们的智慧微不足道。

5、为什么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点拨:这句话是中心句,我们分析下文即可。

因为世界万物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

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6、如何理解“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点拨: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7、为什么说“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点拨:结合上文语句回答。

作者认为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8、为什么说我们爱护自然就要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

点拨:因为我们人类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们人类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爱护自然就要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

活动四:认真默读,理解宇宙生命

同学们,作者说“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为什么呢?大家认真默读8—10自然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说“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这句话说总结的语句,应该往前找原因。

因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宇宙的其他部分、其他生命是与人类

平等的生命,是与人类亲密无间的。

2、第8自然段有许多带“?”的语句,分析一下,它们分别是什么语句?它们想表达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注意区别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注意区别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1、疑问句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2、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讨论后明确: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这个句子是疑问句。对别人质疑“宇宙有生命”提出反问。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宇宙没有生命,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突出强调自己的意思。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

这个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强烈,突出强调自己的意思。活动五: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内涵

同学们,作者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那么如何敬畏自然呢?请大家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合作交流下面的问题:

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敬畏自然?

点拨: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2、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点拨: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课文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我赞成人定胜天的观点,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证明,人类正是在与大自然斗争中走出了一条生存的道路,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战胜大自然的结果,主张人定胜天并不意味着要与自然为敌,而是说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计划地改造自然。

我赞成敬畏自然的观点,正如课文所说,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只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滴,所以,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行为,人类既然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类的智慧就应该从属于大自然的智慧,人类要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应该爱护自然,敬畏自然。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所以,我们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应该时时想到爱护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才能在地球上长久的生存下去。

六、布置作业

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

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手抄报,在班上交流。

2、推荐阅读: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全文。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严春友 错误观点:征服自然

7.初三政治第1、2单元测试 篇七

初三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标号填在答题栏内)星期一下午,九年级二班举行了主题班会,同学们就“如何建设良好班集体”展开了热烈讨论,每个同学都

表明了建设良好班集体的信心和决心。据此回答1-2题。

1.良好的班集体()

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来②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批评谁

③要有团结友爱、勤奋向上、努力学习的好班风④要有共同的集体目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班长李军代表班干部向全班同学表决心,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热心为班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②各方面争做班级的领头羊

③每个同学的观点都采纳④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班主任的安排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歌唱演员丛飞,10年来坚持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又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能帮助需要的人。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有质量地延长了生命——在自己身上更在别人

身上。从丛飞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②只有建立在责任与义务之上的人生才是坚实的人生、成熟的人生

③只懂得奉献,不懂得回报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④每个人只有献出生命,才能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虽累,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

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自觉承担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B.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C.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但每个人的责任又不尽相同

D.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他就越幸福

5.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人民币,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700

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大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③总体来说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以下选项中,能体现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①我国还有2000多万人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②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突出,并呈多发趋

势③目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

④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杨业功少将,把自己41年军旅生涯的每一分钟热量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导弹事业,正如他所说:“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他的这种责任感主要来源于()

①上级的命令②分配的任务③职业的要求④传统习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下列属于负责任表现的是()

①吾日三省吾身②知错就改,并勇于承担责任

③言必行,行必果④为朋友打抱不平,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在校运动会的接力赛中,刘丽跑第一棒,传棒时,她把棒摔掉了,结果,她们班得了最后一名,为此,她非常伤心。跑第二棒的小红对同学们说:“不怪刘丽,只怪我没把棒接好,下次,我们一定跑出好成绩。”

在这件事中,小红的行为()

①是主动承担责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表现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有责任感的表现③不可取,是不分是非,随便承担责任的表现④是对自己、对班级负责的表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可任务并不容易完成。下列同学的想法表明其能积极承担责任的有()

A“老师让我做的,没办法,对付做吧!”B“太难了,看看再说。”

C“我承担,我无悔!”D“我怎么这么倒霉!”

11.一位同学在一篇题为《告诫自己》的作文中写道:“要对人真诚、不虚伪,诚实守信;要合理评价自己的能力,不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做出承诺。一旦许下诺言,就要承担责任,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吹

牛皮、说大话‟的人。”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希望自己成为一个()

①不愿承担责任的人②能为自己赢得信任和尊重的人

③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不尊重的人④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的人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2.“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这句话告诉我们()

A.关爱集体,善于团结他人,才能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B.关爱集体,服从集体的安排C.关爱集体,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难

D.关爱集体,要主动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13.2005年8月,李峰在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青少年科技展览会时,发现自己的参展作品没有表明国籍。他立即向主办方指出,要求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大会主席克.斯特安连忙向他表示歉

意,并用随身携带的钢笔亲自在李峰的作品上写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李峰的事例启示我们()①维护国家荣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②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③当国家的尊严

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④我们对祖国和人民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实现祖国和平统一B.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D.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5.实践证明,改革与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否则改革与发展将受到阻碍。

这表明()

A.维护社会稳定是现阶段的中心工作B.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C.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D.发展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16.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

①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②就是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③只要发展

经济,其他工作都不需要做④只看经济效益,不顾资源浪费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8.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时说,今年是改革攻坚年。下面

对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B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C改革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政治基础

D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9.2005年9月17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以来,进展顺利,势头良好,初见成效。当前,要防止出现松劲和急躁情绪,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善始善终地搞好工作。()是中

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

A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实现祖国统一D坚持改革开放

20.“人民健康高于一切,领导责任重于泰山”,防治和消除禽流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必然要

求。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简答题(本题5分)

我们党根据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请回答:

(1)为什么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2、分析说明题(本题7分)

材料一:2006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一)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国民经济以更大规模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更加注重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材料二:扬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工作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将促进就业再就业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要求相关部门支持他们组织各类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就

业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我们国家重视哪些问题?(2分)

(2)请你谈谈材料一中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3分)

(3)结合材料二,请你就扩大就业再就业渠道为扬州市政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23.辨析题(本题8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多年来,我国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这条基本路线。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20多年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辨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4.实践探究题(本题共10分)

洪战辉,他出身贫寒,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母亲不堪生活重负而离家出走。从此,照顾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年仅13岁的洪战辉肩上。但洪战辉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压倒,而是坚强地面对生活,不但考上了大学,还照顾了生病的爸爸,并把“捡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初三某班在学完了初三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后,就洪战辉事迹准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1)请你围绕“责任”这一话题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2分)

(2)请围绕班会的主题,就如何向洪战辉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草拟一份发言搞。(请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中任选一角度)(4分)

(3)请你拟两条有关责任的格言。(2分)

8.初三英语课件第11单元 篇八

平乡县第五中学 李素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及共同发展的概况;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材落实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互帮互助的人生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贡献的人生理念。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歌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我们来学习第11课《民族团结》

二、新课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想一想:我国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学生:56个民族

教师:列举你所熟知的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的活动、歌舞等 学生:傣族——泼水节 学生: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学生:朝鲜族——道拉基 学生:白族——火把节 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教师:根据PPT图所示:我国各民族形成了怎样的特点?

学生:特点: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思考:面对如此多的少数民族我国该如何对其进行管理? 学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讨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学生:各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动

学生:各族人民共御外敌,在民族独立解放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教师:我国建立哪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学生:内蒙古自治区 学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 学生:宁夏回族自治区 学生:西藏自治区 多媒体展示分布情况

教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生: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讨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作用? 学生: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所以说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教师: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各民族发展情况

教师:党中央从解放初期就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并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吹拂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而90年代后期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多媒体展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情况 教师:对于西部大开发你知道什么? 学生:西电东送。

教师: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洪家渡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

学生:西气东输 学生:西油东送 学生:青藏铁路的修建

教师:经过建国60年的发展,今天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的了重大的成就与发展。教师:如果没有我党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就不会有民族地区今天的巨变;如果没有那些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默默工作的支边干部,也不会有少数民族同胞的好生活,同学们知道优秀的民族干部有谁吗?

学生:孔繁森

教师: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他生前两次援藏。他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 多媒体展示孔繁森的图片

教师: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收养了两名失去父母的孤儿。他说,我要抚养他们健康成长。教师: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的总理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就是这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他们为国家,为少数民族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为大家,舍小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动脑筋:谁能说说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作出的贡献?除了课本上的,你还知道哪些事迹? 学生: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学生: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 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

三、课堂总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让我们衷心地祝愿中华大家庭团结兴旺,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发展典型 西部大开发战略 优秀援藏干部

【教学反思】

9.初三第三单元作文:青春随想 篇九

于是??大人的脸上尽是笑意,他们很幸福;??老师脸也泛光,他们也幸福;??而那些乖乖的孩子,也乖乖地认为这是幸福。于是他们也为自己的付出笑了。我想,他们也幸福。

此时正是上课时段,老师正在讲台上扯着嗓子滔滔不决地传授知识,我正握着笔杆子滔滔不决地写下我随时随地的心情史。偶尔也写回忆录,我曾幻想在未来写本《我的一辈子》呵。我喜欢安安静静地写自己随心所欲的东西,画自己一直想学的漫画。但时机总是在上课,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上课没人会打扰我,我便开始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了。一下课,我却又四处耍去了。

能安安静静地享受自己的时刻,这对于我来说,便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幸福了。

10.初三政治第一单元练习题 篇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部感动得多少人热泪盈眶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说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着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无奈之下卖掉了全部家产,背着父亲走进校门,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电影的寓意说明

①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

②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③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回报

A.①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今天轮到小扬所在的小组打扫卫生,因为想着马上要去参加篮球比赛,他草草地扫了地,把垃圾堆在一边就走了。对于小扬的行为,你认为

A.为了参加篮球比赛,而没有倒垃圾是可以理解的B.不倒垃圾是错误的。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该对集体负责

C.倒垃圾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责任,不一定非要小扬倒

D.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3.对“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的正确理解是

①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有义务为集体承担责任

②当你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③如果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我们的生活将会一片混乱

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和谐社会的要求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易卜生在给朋友兰戴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句话的寓意对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是

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②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不能对自己负责

③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首先对自己负责

④对社会负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责任感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航天英雄聂海胜,这是个传遍世界的名字。但是他在自己的老母亲因重病躺在床上,老家还处于赤贫状态时,拒绝家乡政府和有钱人的赠与。聂海胜的高风亮节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聂海胜不用名声作为交换筹码的精神比起他成功飞“神六”本身更高尚、更伟大、更可贵

②聂海胜勇于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象征

③聂海胜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精神,是我们中学生应该永远学习的榜样

④实现人生价值,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为目标的追求只会走入歧途

A.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6.张思德1933年10月参加红军,生前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他当过班长,又从班长当回战士。1944年的9月5日,在一次烧炭中,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张思德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今天我们学习张思德就

要①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②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 ③凭借经验选择自己承担的责

④自觉承担责任,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④D.②

7.大连市公共汽车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

①作为一个司机,黄志全认真履行了自己全部的职责

②随着角色的变换,黄志全承担了不同的责任

③黄志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责任来源于传统习俗、公民身份和法律规定

A.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8.“继承‘五四’报国志”给我们的启示

①中学生要自觉承担人民赋予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②认真履行责任,是对集体的关爱

③中学生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就开始了美好人生的塑造

④中学生要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A.①B.②C.②④D.①②③④

9.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的,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这一看法说明

①中国的青少年缺乏责任感②青少年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重要性③承担责任就不应该讲代价与回报④青少年能不能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面对外敌入侵,刚毅的林则徐毅然举起火把在虎门燃起滚滚浓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毫不犹豫地把刀与枪投入茫茫黑夜。从林则徐和鲁迅的诗中,我们感受到

A.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肩负振兴国家民族的责任B.做人应信守承诺,说了做一定要做

C.对国家、民族负责任是一种高贵的品质D.凡是成功的人士,一定会肩负起他的社会责任

11.“我愿是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在寒冷的夜空中飞舞,停留在你心灵的窗户,为你的梦添上绚丽的色彩;我愿是一滴轻柔的雨滴,为你荒漠的心灵送去甘露,滋润你孜孜的期盼,为你的梦送上甜美的祝愿。”诗的寓意给我们以下启示

A.中学生要学会负责,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B.中学生要学会负责,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C.中学生学会负责,有助于实现远大的理想

D.中学生学会负责,有助于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12.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这表明A.集体和个人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B.集体和个人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C.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13.“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我得到了什么②关爱集体人人有责③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必须高于个人利益

④关爱集体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A.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为了迎接某市“两会一节”,某校九年级的团员,尽管学习很紧张,但她们仍然主动利用星期天开展公益活动,到民族广场擦洗街道上的栏杆。有的同学不理解,认为就要期中考试了,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对此你的观点是

①作为市民,我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②“两会一节”是某的大事,我们应该为“两会一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③某市是我家,管理靠国家

④擦洗街道上的栏杆是环卫工人的工作,中学生没有必要去擦洗A.③④B.②③C.①②D.④

15.某实验学校中学部的师生具有热心公益活动、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最近在学校团委、学生会的倡议下,全校师生自发地为患白血病需要施行移骨髓手术的少女黄龚瑶捐款一万元。某实验学校中学部的师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行动,体现了

A.关爱社会、团结互助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精神B.为国分忧,勇挑重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D.全国名校的精神风貌

16.中国青年自愿者的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自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自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精神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誓词中,我们感受到

①自愿者以“奉献、服务、友爱、互助、团结、进步”为宗旨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

③自愿者在向社会传播爱心的同时,也在传播一种理念:关心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④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A.①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17.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父亲给华盛顿买了一把斧子,华盛顿想试一试斧子是不是很锋利,于是砍下父亲最心爱的一棵樱桃树。事后华盛顿并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认了错误,父亲很高兴地说,他宁愿失

去一打的樱桃树,也不愿看到华盛顿撒谎。这个故事主要强调A.不承认错误,会对他人和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B.纠正错误,是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

C.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D.虽然损失了一棵樱桃树,但是赢得了人心

18.百事可乐得总裁卡尔·威勒欧普,因突然想起与一个普通朋友的约会,而中断正在某大学为学生兴致勃勃的讲演,赶去赴约。这件事使百事可乐赢得了同行们的信任。这一故事对我们的启迪是①信守承诺,流芳百世,受人敬仰;不守承诺,则世人不啻,遭人唾弃②一旦许下诺言,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③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④如果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不负责任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9.2005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气吞山河的气概、不屈不挠的精神、血战到底的勇气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中学生

①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②主动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④

20、张伟是某校初三学生,一天在放学路上,因未走人行道,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在此事件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伟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他没有遵守交通规则B、汽车司机没有责任,因为张伟违反交通规则在先

C、汽车司机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因为他应该在行驶中避让行人D、张伟和司机在事件中各承担一部分责任

更好地完善自我,“吾日三省我身”,这是对自我负责;经营者生产价廉质优的商品,诚实守信,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报纸杂志撰文真实,正确掌握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负责;我们人人保护绿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对全社会、全人类负责。据此回答21--22题

21、下面对负责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负责”只是对成人的道德要求B、我们现在还是孩子,不用承担责任

C、负责是对每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贯穿于人的一生D、责任感和负责态度是对职业人员的要求

22、人们如果不承担许许多多的责任,其后果是①得不到人们的信任②受到法律的惩罚③受到大众的谴责④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3、“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这是一家科研机构招聘人才时的首项要求。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关爱集体,有团队精神应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之一B、人才招聘应主要看学历,这家单位有些小题大做C、人人关爱集体,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D、关爱集体,才可能为集体贡献才智

24、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下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A、参加义务植树B、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D、无偿资助艾滋病孤儿

25、小刚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体弱多病,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他和九岁的弟弟都要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学校知道后为他减免了一些费用,老师和同学们也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作为小刚应该怎样做①努力学习,用行动回报大家②主动帮助其它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③大家帮我是应该的④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⑤在学习之余,照顾好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二、简答题(本题共22分)

26.请你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把以下材料的后果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评析。(6分)

材料

一、小灵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她总是不遵守约定的时间,事后只轻描淡写地说“临时有事”。材料

二、演出时间到了,观众在热切盼望着。其他演员都已经准备好了,女主角却罢演了,因为她认为她演出得到的钱太少了。

材料三、一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被发现,失主要求把车子开到派出所,但有些乘客表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

2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宠褒姒而废后,因褒姒不喜笑,周幽王下旨谁能令其一笑则赏千金。于是虢石父出了烽火戏诸侯的主意。当时西周在烽火台上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当有敌人来侵犯时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匆匆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结果诸侯们再也不相信了。待到真正有敌前来,周幽王再燃烽火召集救兵,诸侯不至,周幽王死于骊山之下。

请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的寓意。(4分)

28.“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60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这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们奋斗的豪情;60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请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有关知识回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不少于三点)(6分)

29、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6分)

30、一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被发现,失主要求把车子开到派出所,但有些乘客表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这些乘客的行为对吗?为什么?(5分)

四、探索与思考(本题共23分)

31、吴小玉是一名初中生。她很想自己打工挣钱多买些书。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她利用暑假到一家公司打工,负责向市民免费发送公司产品的宣传画。一次,她不慎丢了四百多张宣传画。如果你是小玉,你如何做一个对公司和社会负责任的公民?(5分)

32、材料一:李文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深切地感受到,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于是他向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议。

材料二: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间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材料三:九年级4 班的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请回答:

(1)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关爱社会的不同做法共同说明了什么?(3分(2)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关爱社会的不同做法对我们有何教育意义?(3分)

33、学校组建舞蹈队,小青被推举为队长。正上初三的小青,学习任务相当繁重,而且她还是市少年宫舞蹈团的成员,每周都要去参加排练。于是,小青找到老师,希望换别人当队长。老师为难地说:“舞那队刚刚组建,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你能力强,舞也跳得好,你就先干吧。”虽然小青也感到为难,但她还是积极投入到舞蹈队的工作当中。从帮助老师挑选舞蹈队员、安排训练时间、组织排练,到与队员所在班级的老师进行沟通、协调等,她都做得井井有条。为此,她牺牲了许多娱乐与休息时间,学习成绩也有些下降。(1)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4分)(2)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2分)

34、小铭一大早就遇到了难题:几年没见的表哥打来电话,说他正在火车站,半小时后就要转乘飞机离开,希望小铭7时30分到火车站见一面。小铭很想见表哥,但如果见表哥就会上学迟到,班集体会因此失去流动红旗。去还是不去?在犹豫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1)面对此难题,小铭应该怎么办呢?(2分)(2)我们应该如何关爱班集体?(4分)

26.(6分)答案:(1)材料一:小灵行为的后果是丧失了同学的信任,以后大家可能不愿意与小灵交往。从道德的角度看,小灵不约定守时,是缺乏诚信。从法律的角度看,小灵不约定守时、不讲信用,发展下去,可能造成他人、国家的损失,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处罚。(2)材料二:女主角以钱太少了罢演,会导致观众的强烈不满,造成剧场秩序的混乱。从道德的角度看,女主角罢演的行为是不守信用,是对观众不负责任,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对自己的名誉造成损失。从法律的角度看,女主角罢演的行为是违反合同法,要承担经济损失。(3)材料

三、因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会助长小偷的嚣张气焰,不利于建立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从道德的角度看,是只顾自己的利益,缺乏社会公德。从法律的角度看,是不履行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义务。(如果从其他的角度答,言之有理亦可)

27.(4分)答案:(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最终的结果是自己死于骊山之下。究其原因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失去了诚信。(2)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首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的后果负责木材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28.(6分)答案:(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2)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挑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三、辨析题

30.(5分)参考答案:这些乘客的想法不对。因为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这些乘客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如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影响社会进步等;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会受到别人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等。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所以,车上手的乘客应该为失主着想,支持失主的要求。

四、探究与思考31.(5分)参考答案:

这件事教育我们: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我是小玉,我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过错,向公司汇报并按照公司规定,照价赔偿公司的损失,以承担因自己过错所造成的后果。(若有学生回答不向公司汇报,只要理由说明比较充分合理,也应酌情给分)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特别是在别人不知道你的过错的情况下,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更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只有对公司负责,才能对社会负责。我们要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做责任的主人,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32.(1)3分 参考答案:共同说明了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2)3分 参考答案:教育我们要确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认识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任。虽然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的具体做法不同,但这些不同做法蕴含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追求,都是为了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而自觉尽职尽责。33.(1)4分

参考答案:小青这样做值得。小青被推举为学校舞蹈队的队长,这件事情虽然不是她本人愿意承担的,但她仍然为它们承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把事情做好。小青虽然为此牺牲了许多娱乐与休息时间,学习成绩也有些下降,但她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一个勇于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在工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所以说她是值得(2)2分

参考答案:在平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有些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会把它当作是自己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如果是自己遇到小青这样的事情,自己会承担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力争把事情做得出色。34(1)2分

参考答案:面对如此难题,小铭应该正确看待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的责任冲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要能够理智处理,以实际行动努力维护集体的荣誉、利益。在此,小铭可以有两种选择:A、为保证班集体的全出勤率,保住流动红旗,他应该选择去学校上学。B、他可以先向老师请假,然后再去同表哥见面。(2)4分

11.语文第11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负荆请罪》,是一篇剧本。上课伊始,我让孩子们介绍“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接着讲讲这个成语的来历、出处等,孩子们显得饶有兴趣。紧跟着我让同学们回忆剧本的基本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发言显得琐碎而不完整,指名几个同学交流后,我随即做了总结性的概括,让孩子们对剧本的特点进行再次强化。

《最后的姿势》一文第六小节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对谭老师舍身护救学生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这段细节描写连续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在危难时刻,谭老师舍己救人的场景,谭老师在短暂的时刻那种以生命来换取学生生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师生。在处理这段教学内容时,我让学生先自读,问: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指名说感受,根据感受指导朗读。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人物形象,最后把读懂的情感带进课文再次深情地朗读。

《船长》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本次教学的重点是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一个船长的职责记得牢牢地: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以及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指导学生精读时,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示船长风采的部分反复朗读,认真体会,理解感悟。

《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我在备课时,以课题为“突破点”,设计了四个环节先是“爱之链”的整

上一篇:2024年赤峰市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考试练习试卷下一篇:放飞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