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共14篇)
1.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一
11月18号,我有幸参与浑南一校三年八班辽宁省博物馆游学,跟随孩子们进入博物馆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改迁到浑南后新展厅是原来老馆的三倍并成为全国省级博物馆中体量最大的博物馆。
为了配合学校活动博物馆派出多名工作人员协助服务。
首先引领孩子们参观《明清玉器展》展厅内,讲解员用诙谐有趣的故事讲解“时作玉”,是泛指所有清代制作的具有时代风格的玉器,这里则特指清代盛行的玉扳指、玉鼻烟壶和玉如意这三个玉器品种。这三种器物,因深受清代帝王的喜爱,而逐渐脱离了实用功能,成为专供赏玩的工艺品,是清帝馈赠外国使节、赏赐子臣以及王公大臣向清帝进贡的重要礼品,栩栩如生的讲解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孩子们聚集上前仔细观看,认真记录。馆内还给孩子们讲解了玉器是如何发现制作的过程,孩子们听的聚精会神。
最后引领孩子们参观了《中国古代碑I展》厅。孩子们对文字很感兴趣,提出各种有趣问题“这是什么文字,咋看不懂”“这怎么跟现在的文字一样啊?”这是从哪儿找到的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逗笑了解说员。
历经近两个小时的游览,孩子们意犹未尽。我对此次游学感受颇深,以前也参加过学校的公开课,目睹过孩子们课堂上的风采,在课外这个大课堂我看到了孩子们主动动笔记录,学会了更好的倾听,我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
浑南一校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科技馆……改变学习求知的环境增加孩子们兴趣爱好,让孩子们在博物馆这种环境中了解历史,使孩子们更想深入了解祖国,也更加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2.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二
一、备好历史复习课是能否保证课堂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
1. 教师认真研究和学习历史中考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明确重难点和复习的脉络。
形成知识框架, 这样能够在复习时, 对所要复习的内容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复习的进度和复习的内容随时查看, 并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对于复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的把握要求教师要与学生讲清楚, 哪些知识是要求一般记忆的, 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记忆的, 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一般来说, 属于一般识记的, 只要对知识点是什么能够掌握即可, 不需要通篇记忆;要求理解记忆的, 不仅知道知识点是什么, 还要能说出为什么, 让学生理解透彻;要求运用的, 那就要求学生不但掌握知识点, 更需要理解, 还需要能够运用所了解到的基本事实, 解决历史问题, 达到举一反三。
2. 认真备好每节课, 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学科有自己的特点, 课时比较少, 内容比较多, 复习时间较短, 又由于历史学科在学生心中的位置不高, 学生课下很难有额外的时间复习, 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就是备好每节课。备课中, 要对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和分析, 确定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特别是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师要能够形成知识框架,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复习课知识容量较大, 一节课经常要复习一个甚至两个单元的内容, 因此教师形成知识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弄清楚一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掌握到什么程度, 提高哪些能力;教师运用什么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少走弯路, 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二、针对课标, 以教材为本, 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因此要根据课标、依据教材进行全面复习。掌握每节课、每单元的线索和主要内容, 形成体现内在联系的提纲。如“美国的诞生”一课, 首先指出时间要素, 即1773年、1775年4月、1776年7月4日、1777年、1783年、1787年;其次, 围绕这六个时间, 回忆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再次是看书, 掌握重要的史实;最后是进行联系巩固基础知识。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 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三、纵横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培养综合能力
经过第一步全面系统的复习, 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结合教材, 纵横联系, 将知识形成网络, 进行综合复习。一方面, 要把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相联系, 这就是“横”的联系。如:将十七世纪上半叶到十九世纪期间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进行联系, 采用图表法把革命的背景、时间、重大事件、性质、领导人、重要文件、结束、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异同。另一方面, 要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 这就是“纵”的联系。例如:复习英国的发展史时, 我们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将英国的历史梳理成一条线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外侵略扩张—最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过纵横联系, 构建成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这样掌握的历史知识才不易遗忘, 才不会混淆, 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综合知识的能力。
四、恰当选择复习方法, 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 应恰当地选择复习方法, 教师事先预设的复习方法, 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因为学生有个性差异, 认知水平的差异, 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学习习惯的不同等等, 因此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 各种复习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如:讲述法教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 克服学生懒散的心理, 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适合用此法。启发式教学费时、费力, 引导不到位会影响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否则, 达不到预想的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时候,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图表, 分以下几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名称、发动的阶级派别、内容、评价, 让学生分组完成, 每组找出一个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 最后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再加以引申, 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点?有何感悟呢?这样, 层层深入, 既消化了基础知识, 又把基础进行了升华, 得到自己的认识, 同时也开启了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五、指导学生复习方法, 解决复习困难
对于复习课来说, 造成学生复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复习方法不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时, 学生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 如何记忆知识框架, 不知道如何做简单的笔记。因此, 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复习方法的指导。例如:指导学生怎样做笔记、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复习、怎样自学、怎样把握复习时间等等。在指导复习方法的同时, 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 对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之处, 经常是说不清楚。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 不仅要研究教材, 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努力洞察学生可能产生的困惑和错误之处, 做到未雨绸缪, 预防在先, 在课堂上要随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中, 发现并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 并找到相应的对策。
综上所述, 历史复习应以考试说明和课标为核心, 以教材为本, 夯实基础知识, 全面系统地做到“四看四抓”, 也就是看目录、看课文、看插图、看大事年表;抓基础、抓重点、抓线索、抓网络。要融会贯通地学习历史知识, 运用历史知识。
摘要:列举初中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主要包括备课的方法、基础知识、知识的联系、复习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的见解。
3.参加中学历史教学评比有感 篇三
高一的学生刚脱离初中的稚嫩,崇尚自由,期盼理解。他们普遍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情感上具有较为正确的价值观,但容易偏激,自主阅读与语言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我提出一个“最近发展区”的目标,也就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点”。我用“情境导入—问题探究—角色扮演—逻辑建构—灵魂升华”的方法来组织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创设一个情境。以电影《东京审判》作为历史情境。
2.搭建一个舞台。在课堂上模拟国际审判法庭,部分学生扮演被告日本、原告中国、证人等,其余学生都作为陪审团成员。
3.提出一个诉求。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要求日本承担战争责任。然后原告、被告围绕日本为何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动武,全面侵华之前,日本制造了哪些侵略中国的事件等展开激烈的辩论。双方各执一词,无法达成一致,因此只能要求出示证据或者传唤证人出庭作证。原告适时安排三位重量级的证人上场: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在缅甸作战的英美军队。三位证人出示最直接的证据,被告继续进行争辩。
4.培养一种情操。日军侵占中国领土后,在很多地方都犯下了滔天罪行,例如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细菌战等等,而日本还在固执地用“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来为自己辩护。日本还坚持自己也是受害者,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综合以上信息,陪审团经过反复商讨,做出最终裁决:这场战争是日本蓄意发动的非正义的、反人类的、法西斯的侵华战争,日本必须为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承担责任。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本国人民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以上四个步骤是本节课的基本流程,为了很好地解决重难点问题,我设置了法庭外答记者问的环节。问一:哪些因素决定了抗战的最终胜利?国民党攻击共产党“游而不击”,共产党反击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究竟哪个才符合历史事实?通过国共两党在1937年清明在黄帝陵前发布的祭文来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战争使中国发生重大的变化——民族意识的觉醒。历史的真实应该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团结抗战。这才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问二:抗战胜利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中国重新崛起和复兴的起点,是“复兴的枢纽”。《从沉沦到荣光·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里的这句话,非常准确地表达了抗战胜利的意义。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屈辱,现在终于从中走出来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凝聚力。并且中国牵制了大量日军,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最后设置的课后思考是对战争的反思,这也是本节课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核心所在。
首先是两组对比。(1)每年8月6日广岛核爆纪念日,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而南京大屠杀哭墙边的场景,常有国人微笑着在看着哭墙上死难者的名字。(2)广岛:2001年,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0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多个死者的名字。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基本看不到肃立默哀场面。学生陷入沉思,教师继续引导,这个对比说明了什么?我们中国人一直在谴责日本的侵略暴行,但我们自己对于战争的反思是否到位?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很好地纪念这段历史,我们的爱国情感将从何谈起?
其次,向学生展示2011年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后,中国很多网友的言论:“直接在日本岛上发生10级地震或者直接把那个小岛沉没了最好!”“那不是地震,那是南京城三十万的野鬼在颤抖!那不是海啸,那是东三省孤魂的咆哮。那更不是核辐射,那是731后代找着了根!”我让学生反思,这种言论是否符合人性。日本灾难后国人比较偏激的声音表面上是抨击日本,貌似爱国,但没有正视灾难对于人类的迫害。南京大屠杀牺牲的30多万同胞是生命,那广岛、长崎和此次地震中离我们远去的难道不是鲜活的生命吗?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可贵的,生命也应该是平等的,生命是值得所有人尊重和爱护的。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的话还依稀在耳边:“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目前日本对于我国钓鱼岛等问题的态度,明显反映了部分反华势力的猖獗和我们对历史反思的不到位,很多人已经忘掉了过去的苦难,没有真正地理解历史,可悲可叹。
4.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四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对祖国热爱的一种标志,提到“九·一八””每一个对祖国抱有深情的人都会为之一震,作为一名沈阳人会更有特殊的感触,每年的这一天晚上9点18分,沈阳的上空都会拉响3分钟警报,此时汽车停止不前一起跟着按喇叭,行人都要站立低头,表示对九一八事变中去世的中国人民深切的哀悼和对这场残酷的事变所引发的战争的苦痛回忆,更是提醒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
“九·一八”纪念馆对于在沈阳长大的我来说并不陌生,可每一次踏进去时内心的震撼却永远那么强烈。5月20日,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组织下,我有幸再次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具体实物的参观,使我感触颇深。通过这种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我深刻和具体的了解到过去的苦难和黑暗。
踏入博物馆之后,看着那些资料,内心有种无法言喻的冲动和激情澎湃的热血,放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战争年代,历史的一幕幕在眼前再次上演。“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继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后在同年的9月18日傍晚,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
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从而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中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为中国人民过去受到的苦感到悲痛,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感到万分的荣幸。作为积极分子的我也想了好多,不禁想到了董存瑞、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一个个为国家的解放而不屈不挠奋斗的人,还有一个一个默默无闻为国捐躯的士兵,一个一个为国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家庭的共产党员,他们可以不惜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来创建新中国,我们享受着前任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国家而奋斗呢?还有生命理由不为国家而拼搏呢?所以,为无愧于国家主人之身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好科学知识,这样才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次活动极大的提升了我的爱国意识,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次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集体活动。让我们铭记历史,勇往直前。
走出展厅,抬头仰望“九一八”纪念碑,内心的愤怒已经不能在控制,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伴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中华民族的心灵创伤是永远抚不平的!灾难和耻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灾难和耻辱中获取教训。我们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
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5.美术历史有感 篇五
我觉得美术历史应该分中西方两方面来说,接下来我会详细说明。
西方现存最早的美术史文献始于古希腊人。普林尼的《博物志》(公元1世纪)以列传体解说名作,与鲍萨尼阿斯的《希腊周游记》(2世纪)被视为美术史的萌芽。文艺复兴时期G.瓦萨里著《艺苑名人传》为早期较完备的美术史著作,作者被视为美术史之父。他将“产生、完成、衰落”循环这一古代概念引入美术史中。近代意义的美术史始于德国人J.J.温克尔曼的《古代美术史》(1764)。他直接研究遗物,以样式变迁阐明美术史,认为民族、国别、宗教、风土是美术发展的要素。黑格尔以后,美术史争论的焦点是美术样式变迁的原因,一般都将它归结为民族、环境、时代三要素。19世纪,美术史在德国首次列为大学课程。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确立了严密的科学性。样式史的研究上,沃尔夫林、里格尔有重大发展。相对于样式史而兴起了图像志研究,20世纪初以汉堡为中心获得发展。但样式论和图像志都视美术作品为单纯的记录手段,忽略其审美价值。色多尔马亚以构造分析,尝试判别形式与内涵的分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帕诺夫斯基、维特的图像学方法,将主题的深刻涵义置于诸人文科学的整体关系中研究;贡布利希的心理学方法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成果;克拉克寻求超越时代的共同造型精神,试图从作品在历史潮流中的发展和作品具有的超越历史的审美价值的“构造”这两个方面,明确人的创造活动的成果和本质。中国的美术史研究早在先秦的诸子百家著作中已有零星言论。顾恺之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为最早的美术史文献。中国古代美术史常以画品、书品、画论、书论、画史、书史、书画著录的形式表现出来。南朝齐谢赫的<画品>提出“六法”为品评画家的标准。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第一部较完整的绘画史。为传记体绘画史,这种体例影响到后代千年之久。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邓椿<画继>、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基本属这种类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美术史研究间接地接受西方影响,中间媒介为日本。潘天寿、秦仲文、俞剑华分别著<中国绘画史>,以文献为依据,系统叙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胡蛮的《中国美术史》,第一次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国美术。1949年后,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美术史系,成立了美术研究所。美术史著述颇多,王逊、王朝闻、金维诺、王伯敏、常任侠等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上取得一定成就。中国美术史研究正向深度与广度发展。
6.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篇六
读完《历史的选择》之后,我的感触很深,因为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抗日英雄为了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国家陷入深渊,最后,我们终于没有辜负牺牲战士们的希望,把侵略者赶出了祖国。
这本书中讲了许多英雄的英勇事迹,其中,令我心想最深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她宁子也不屈服,为了乡亲的安全,最后保住了乡亲,但自己却牺牲了。
刘胡兰15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和坚定的革命战士。
由于石五则的叛变,刘胡兰被国民党兵抓去,敌人不管怎么问她,她都坚定地回绝,敌人一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但刘胡兰不怕敌人,不管怎样诱惑她,他都一口回绝。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胡兰是一个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敌人要杀乡亲们,但刘胡兰用她自己年轻的生命,保住了乡亲们。
像刘胡兰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都用自己的身躯,为中国人的生理牺牲了自己。为了把敌人赶出自己的祖国,他们宁死也不透漏出半点消息。
现在的人和以前的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又一次,我在学校肚子疼,其实并不是很疼,我可以忍住,但我还是让妈妈把我接回家了,我的肚子在医生的治疗下好了许多,但下午我还是不想来,因为我怕下午还要再疼一次,即使疼也不会非常疼,但我还是不放心,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我不是很坚强。我和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和董存瑞这样的人比,肯定会差很多,邱少云在烈火中忍住疼痛;黄继光用胸膛挡子弹;刘胡兰在战刀面前不屈服,我连肚子疼都忍不住,怎么和他们比啊?
7.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七
关键词:司法审判,陪审团制度,弊端,平衡
一、《审判的历史》中对于陪审团制度的否定立场
“陪审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审判制度, 更是一种审判权力结构的配置制度, 是一种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 它关系到司法权的正当行使, 关系到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社会利益与基本价值。”当今的法学家对于陪审团的观点大多数还是褒扬的。作者在阐述中将陪审团制度放到了比纠问式审判更高一层的台阶上, 并且也透露他对陪审团制度优点的赞扬,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 书中展现更多的却是对它的批判。“在裁判犯罪的问题上, 很难想象有比现代刑事审判更没有效率的方法”, 但是“以效率来评断审判是没什么意义的, 那就像是以精确性来评价场婚礼或者一场葬礼那样”, 为何刑事审判“没有效率”, 这一切都归结于陪审团制度。
伊丽莎白对天主教徒的残酷的打压, 诡辩律师威廉·豪的案例, 甚至作者目录中所列的小标题:陪审团制度——一场司法的戏剧。无一不是在说明这种制度有着种种荒谬之处, 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理想审判制度。
二、陪审团制度的沿革与发展
陪审团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和古罗马。陪审团最初的职能是其成员就知情的内容进行宣誓作证。当发生纠纷时, 行政长官从当事人的邻人中挑选12名熟悉情况并且值得信赖的人组成陪审团, 令其宣誓后, 向行政长官提供他们所知道的情况, 以此作为裁断的依据。
就如《审判的历史》里所言, 1075年, 国王威廉和罗切斯特大主教为其教区土地的所有权问题而对簿公堂, 负责解决纠纷的奥都大主教就命令全郡居民选出12人组成陪审团, 由陪审团负责提供他们所知道的情况来证明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直到亨利二世时期, 陪审团才开始发挥司法功能。1215年, 英国《自由大宪章》以法律形式把陪审团制度固定下来, 规定了由起诉陪审团起诉的形式以及人民享有接受与自己同等人审判的权利。1352年, 爱德华三世又颁布诏令, 禁止起诉陪审团参与判决, 起诉陪审团作出起诉后另设一个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专司审判之职。这一法令最终确立了起诉陪审团 (即大陪审团) 和审判陪审团 (即小陪审团) 相分离的原则。
自此, 证人始站到了陪审团面前, 陪审团依据证人证词及相关证据作出裁决, 由法院的见证人演变成了具有司法权的裁决人, 英国的陪审团制度于是得以确立, 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团制度就此正式产生。
在确立了陪审团制度后, 陪审团审判很快成为英国的一种主要诉讼方式, 许多其他诉讼制度也与之相配套发展起来, 如集中审理、证据排除规则等等。与此同时, 随着英国在近代的殖民扩张, 陪审团制度逐渐传播至美洲、非洲、亚洲等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和我国的香港等地。
而现如今, 陪审团审判却不得不面临着衰落的趋势。陪审团制度在大陆法系中逐渐本土化而有了演变为参审制的迹象。与此同时, 在英国一直被誉为“自由的堡垒”、“民主的学校”的陪审团制度也已今非昔比了。“随着《1854年普通法程序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与实施, 英国陪审团的适用受到了严重的削弱。目前, 陪审团只用于比较重大的刑事案件以及若干种特殊类型的民事案件。在刑事诉讼中采用陪审团审判的案件不到100, 在民事诉讼中每年使用陪审团进行审理的案件不足400件。”
可见, 陪审团制度在历史的冲涤和洗淘中, 已逐渐显现它与时代的不合之处。作者卡德里似乎极力回避对英美陪审团制度的评论——“是好还是坏, 这恰恰是我所回避的问题。”然而字里行间却又透露出了对该制度的批判:“陪审团制度中仍然充满着非理性, ”“陪审团的角色, 从不是确立最终的真相, 而是代人受过”。
三、陪审团的审判的弊端
那么陪审团制度的种种弊端, 到底是由于什么造成的呢?
首先, 陪审团的组成缺乏代表性, 不能反映社会构成状况。尽管陪审员挑选遵循随机挑选原则以确保陪审团的组成能最大限度地代表社会的构成状况, 但根据《1974年陪审团法》的规定, 即使符合年龄、住所、登记选民等条件的公民受到召集担任陪审员, 也有可能不能胜任陪审员职责、被剥夺陪审员资格、被豁免或延期履行陪审员义务, 使得陪审团的组成不能达到预期的能最大限度地代表社会的构成状况的结果。
其次, 陪审团可能受到威胁和贿赂。陪审团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或解释裁决作出的理由, 陪审员也无革职之忧, 很难对其监督, 完全可能成为当事人的突破口。1993年皇家刑事司法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 直至20世纪90年代, 陪审团暗害仍然是陪审团运作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再次, 陪审员很难保持公平审判必不可少的客观性。陪审员可能比职业法官更易受感情所左右, 他们很容易存在偏见, 会因对异性中具有吸引力的人产生好感而影响公正, 在有关警察非法拘禁、恶意起诉等案件中反对警察, 在诽谤案件中倾向于反对新闻媒体。他们还有可能因为种族因素歧视案件中的某一方。此外, 陪审团在民事案件中一般都太过于同情原告, 可能会判给原告很不实际的巨额损害赔偿金, 尤其是在诽谤案件中。
最后, 不正当裁决的可能性。在Ward v.James一案中, 丹宁勋爵指出陪审团的判决缺乏一致性和可预见性。此外, 有学者认为, 由于陪审团并不具备专门的法律知识体系与法律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陪审团对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案件, 并不能保证所有裁决都适当地以证据为基础, 或其推理与法官指示的相关法律和证据原理相符。而且, 由于陪审团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或解释裁决的理由, 根据《1981年藐视法庭法》的规定, 试图从陪审员身上获取有关裁决的相关信息都将构成藐视法庭罪, 这也就使得陪审员有可能无视庭审中的证据或者违背法官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指示作出不正当裁决。
此外, 漫长的审判过程会给陪审员带来生活工作上的不便以及金钱上的损失, 尽管陪审员能得到交通费补偿、生活补贴和损失补偿, 但与其浪费的时间与金钱相比, 大多数人还是感到得不偿失。
综上种种原因, 陪审团在其发展中逐渐显现出其各种弊端。对于其改革和废除, 呼声四起。但是, 无论舆论的批判怎样尖锐, 我们都无法忽视陪审团制度在司法审判中的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四、结语
正如卡德里在“陪审团审判”一节结语所言, 陪审员们可能不是圣贤, 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全知的人, 但是多样性允许他们抵消彼此的缺点。其他司法人员类似的偏见和愚蠢却较少能够被克服——如果是一个法官来裁判的话, 他的偏见和愚蠢则绝对不会被克服。
宝剑和天平似乎是刑事审判里难以调和的矛盾, 纵然陪审团审判制度也无法达到二者兼顾的平衡, 但是我们却无法忽视它在目前司法水平下暂时还无法超越的作用。
陪审团制度其实就是一个拥有着人类智慧, 左手握着宝剑, 右手拿着天平的审判者。不论它在审判的历史长河中到底有何褒贬之处, 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我们都应该承认这个角色, 在批判的同时, 认可它所作的贡献。在这场审判的戏剧里, 它也许不是主角, 也许并非善良的主人公, 可是不能否认, 这场戏剧不能缺少这个角色, 并且因为它——陪审团制度的参演而更加精彩绝伦。
参考文献
[1]吴大英.比较法学[M].中国文化书院, 1987:330.
8.读《历史的选》有感 篇八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来宾市武宣县实验小学五四班陈文蕾
指导老师:李庆宣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飞行的翅膀;鱼儿选择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畅游的尾巴;骏马选择草原,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中国,因为它有民族团结的力量。
我满怀激情地翻开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不禁被它的独特魅力给吸引住了。特别是当我读到“经过60年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艰苦奋斗……”这段话的时候,让我思绪万千,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热泪盈眶的画面:
苦难篇
中国,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被无数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饱经风霜的国家。
他,从来不曾拥有过自由,快乐,幸福:农民祖祖辈辈洒尽血汗却食不果腹的稻田,被地主霸占;一天三餐,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的吃上肉,每天嚼着干干的酸菜,喝着稀稀的粥;外国人穿着皮鞋西装,住着高楼。而中国人呢?穿着破破烂烂的农作衣,住着潮湿、矮小、破烂的房子……人民苦难深重,社会一片黑暗。光明在哪里?希望在哪里?
建设篇
没有人愿意永远被人欺凌,没有人愿意永远把曾经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没有人愿意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方。
1949 年10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日子,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前进开创新时代的日子!新中国的诞生给中国的建设带来了很好的开头。当中国第二代
领导人——邓小平一上岗,又立马对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改革政策对外开放,引入外贸,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衣食住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破破烂烂,而是穿着大褂,吃着鱼肉,住着高楼,骑着摩托车出行……
繁华篇
中国并不懦弱,他选择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他,一只沉睡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的雄狮,他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繁荣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声巨响,火箭托举“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旅。
2008年8月8日20时,第二十九届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2008年8月26日,北京奥运会刚刚辉煌落幕,胡锦涛出席中韩世博会合作交流论坛,相邀国际会。并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必将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催生创新的激情,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前进历程。而世博会引发的思想火焰,或将点化我们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进而照亮世界……
9.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篇九
这部书短短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从有文明开始到近代两岸关系上历史全貌。一改以往史学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 为目的,也不以 单 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作 者 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欧美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作进一步的研究。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结构框架。作者提炼各朝代时期的有特征的事物,如文化、地域、体制之类,研究它们的特点,总结了历史之因果关系,强调了一种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他一直提倡的“大历史观。
总体上,我在阅读此书时有三大收获,现简述如下:
第一,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所提升。
一般传统历史家将中国史看做帝王之家史,以为皇帝君王者,号令天下,无所不从。然则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须依着道德轨迹,或者成为道德之代言人,否则便不能收到万民的支持。
作者在书中屡次用到“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此比喻虽生硬而令人费解,却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之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子,在古代正是道德。
作为古代经济之基础者,正是“农业之系统”,其与“商业之系统”相对。凡古代之昌盛时期,必有解决土地问题之暂时良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待到每个朝代后期,由于小自耕农的衰落,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第二,对一些具体历史细节的纠正认识。
在对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中知道,慈禧是在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去世的,而洪秀全则是在运动失败前服毒自杀(对这点我尚且有所怀疑);宋朝皇帝赵琐以及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专于政事,却无力回天。在对事方面,我知道王安石的新政,使中国在当时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广度和深度不曾在那时世界里任何地方提出。元朝两次征日,未能
取胜的原因,乃是“神风”帮助,看来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到了海上战斗力就减弱了。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坎坷命运,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文化大革命”虽说是十年离乱,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改组机会。第三,财政对于中国古时朝代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对于每个朝代,都会专门分析其财税制度。若财税制度符合当时小自耕农的实际情况,则国家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源;而如果该朝代未能建立合理的财税体系,则灭亡不远矣。历史界甚至公认明朝之覆灭由于财政的破产,黄老也曾提出民国时期各军阀未能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财政。两税法、王安石的变法、一条鞭法等等都是各朝代为了挽救颓势对于财税制度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之所以要么未能实行,要么未能取得实际效果,正是因为他们要么脱离小自耕农的实际,要么由于改革主持者失势,其所倡导的政策,也被反对派否定。小自耕农的破产与国家之衰落往往构成因果关系。结果国家税收不能按时按量征收,君主只好提高税率,或者变换着方式增加附加税。军人不能按时获得足够军饷,则军队素质下降,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国家也无足够能力应付。真是成也财政,败也财政。这甚至让我有些怀疑,是否中国古之朝代更替,无非是“财政周期”?
10.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十
保罗·维恩认为, 事件本身与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的观察不会完全一致, 是历史学家发掘和梳理了他要叙述的事件的有关证据和文献。
笔者注意到了柯文和保罗的言语里包含的动词:“理解”、“解释”、“解读”、“塑造”、“整理”、“提取”、“创造”、“观察”、“发掘”、“梳理”。每个词语都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然而带着这种抹也抹不去的主观感情去记录历史, 到底有几分可以照搬过往?
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 历史学家的工作是真实和完整地重现过去发生之事呢, 还是舍弃一些确实存在的史实并增添一些未曾发生的事情后形成新的历史呢?在这一点上笔者的意见与作者不谋而合, 历史学家重塑的历史实际上根本不同于人们经历的历史。不论历史学家能够选择和实际选择 (能够选择的史料是曾经撰写史料的人经过选择形成的, 实际选择的史料是历史学家对于已经被选择过的史料进行再选择。就算是最初写下史料的人, 也不能完全真实的记录“经历”, 这时被记录下来的历史已经成为事件, 时隔这么多年, 现如今的历史学家没有当时的社会背景, 紧靠留存下来的并不完全真实的史料去重现历史, 可以说是真实的吗?) 的史料多么接近真实, 他们最终写出来的史书在某些方面肯定有别于真实的历史。历史学家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即使用自己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 也已经无法避免。选择, 伴随着“经历”演变为“事件”的每一步, 也许没有明显的功利心, 却也摆脱不了潜意识里的好恶, 看到想看到的, 忘记不想记得的, 记下了想记下的、想为世人所见的, 丢弃了不愿见诸天日的经历。所以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照搬真实, 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无限接近。其次, 历史学家知道事情的结果, 对整个事件有全方位的了解, 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要解释义和团运动本身, 而且是要解释它与之前和之后的历史进程的联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 那么那些“经历”不就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资料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形成一个严丝合缝的线索, 不排除历史学家“事件化”甚至“神话化”历史的可能。
再说经历者, 他们眼中的历史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历史。他们虽然亲力亲为, 可他们也有选择。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撇开人, 自然会有真实的经历, 但凡有人进入, 就算让他们亲笔写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版本, 甚至相悖。所以如果将人剔除, 自然有真实的历史, 可是历史脱离了人, 又怎样站住脚, 然而在人的眼中, 并不存在真正的真实。
笔者自觉有些偏激, 不承认有真实的历史存在, 便力图从作者那里寻求一些帮助, 却多少寻得了些:重塑历史、直接经历和神话化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虽然专业历史学家花费大量时间与神话化的过去进行斗争, 或者以直接经历者不知道的方式使过去之事变得清楚易懂并富有意义,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 经历和神话具有不容历史学家忽视的重要性和情感引力——我们也许该称之为一种主观的真实。主观的真实, 毕竟不是真正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实。
即便笔者开始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几千年前的过往, 看一秒钟前的记忆, 但笔者还是愿意去接触历史, 不管是作为经历, 事件还是神话。世上难得有什么完美, 历史也是。至少, 我们还能够触碰真实。
摘要:也许会有一种演绎与想象, 恰巧最为接近真实。到底哪一个版本的历史才最接近真实?历史书上关于义和团的这段历史, 曾经是否真的作为经历发生过?而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作为事件的“历史”还是作为“神话”的历史?经历、事件、神话是泾渭分明的吗?许多人认为它们三者各行其道, 而笔者却模糊地看到密密麻麻的细线缠绕在它们之间, 也许那细线便是无法摒弃的人情。
11.读《不忘历史》有感 篇十一
读《不忘历史》有感
我最近读了《不忘历史》这本书,内心涌动着一份感动、一份自豪、一份欣喜。我们中华民族爱国志士的高大形象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还记得王二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用鲜血为我们铺平大路。他面对敌人的杀心毫无恐惧之意,他是个抗战小英雄。一个与我们同龄的孩子,本应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享受天伦之乐,而他却遭遇了战争,遭遇了残酷的敌人。他本可以逃过一劫,但因为对敌人的仇恨,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奋不顾身。当鬼子的枪口对准他的时候,他没有畏惧,没有哭泣。多么勇敢的小英雄啊,我为此震惊。相信他的父母在天上也会为他感到高兴自豪的。他们有个这样的好儿子此生也无撼了!我们和二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是多么幸运,又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战争,没有仇恨,有的只是幸福美好。我们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呵护,祖国的培养„„我们可以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这一切都是像二小一样的舍生忘死的英雄们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的!抗日英雄们,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是你们铺出了今天的阳光大道。“喝水不忘挖井人”,你们的恩德我们牢记在心。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要踏着先辈们的足迹,在我们的时代里,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腾飞吧!在这里我衷心祝愿你更加繁荣昌盛。
12.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篇十二
今天,我读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深有感触。其中,我最喜欢这一段:
“霹雳一声震天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是古老落后的中国大地上,以马克思列宁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获得了新生。”
从小就听奶奶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枪皮带、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着吃。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过雪山时,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几个月下来,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有位老军人说,用语言表达不出长征真实场景,你根本不可能想像出当时有多么艰苦。《长征》中有这样几句话: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英雄气概在,我们的人民的军队挺过来了。
保卫黄洋界战役中,毛泽东主席又写道: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重中,我自岿然
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作为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他永远是领导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当时这个党只有几十名党员,然而,就就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的面貌,中国的命运,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独立自主。中国人民吃饱了,逐渐走向繁荣富强,这是历史的奇迹。
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犯过不少错误,然后又不断改正错误,开创新的局面,夺取新的胜利。他的领导地位却始终没有其他政党能够取代。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多少仁人志士曾经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道路和力量。然而,一个一个办法都试过了,都不灵,这才找到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把为人民利益服务作为自己的第一宗旨,并且仅仅依靠人民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最强大的敌人,客服最严重的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源泉。
今天,我们要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反战,实现民族的振
兴,任务更艰巨。
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各种资源严重不足,我们的国家发展极不平衡,我们的科学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极大,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新的陷阱。在这种种的困难面前,我们更加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需要学好习,长大后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祖国的发展振兴添砖加瓦。更加需要团结,同学之间团结,人民之间团结,不断真省心的困难,创造更伟大的奇迹。
我想,这仍然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教师评语:
13.读《近代历史》有感 王松 篇十三
从1838年英国鸦片流毒中国,致使清政府“内无可充响之银,外无可御敌之兵,”林则徐等力主禁止鸦片流入中国,这就是中国有名的禁烟运动,后有“虎门销烟”。
1840年,英国无理。将军舰开到黄浦口,这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由于道光帝战和不定,加之军器落后,无守城之心,致使英军长驱入奔到京津地区,到达了大沽口,道光帝被迫将林则徐等力主禁烟的人革职查办。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事隔不久,英军结合法军组成英法联军,再次进攻京津地区,当时咸光帝千里奔裘,逃到承德加之内部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内忧外患,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致使这座百年古园尽且烧毁,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日本、美国趁火打劫与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894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了著名的“黄海海战”本来中日实力在伯仲之间,但李鸿章却采取了“避战保船”的决策,致使海战失利,使北洋军几乎全军覆没,后李鸿章赴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弹丸之地,敢公然侵入中国,为何?因为国贪民弱,且内部勾心斗角,而清政府的措施是“对内严惩震压,对外投降妥协”的方针,致使中国一败再败。
1901年,列强瓜分中国,组成八国联军共2000余人,拱让入侵中国,中国爆发了农民起义,然义和团在中外的镇压下失败了,清政府又向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1911年,武昌起义宣告了清政府的灭亡,然各地军阀纵起,各地混战,最后只留下了蒋介石、张学良扥那个军阀,这时日本不断向我国挑衅,日本进攻东北三省,而蒋介石下令“不准反抗”,致使东北三省落入敌手,巴黎和会外效失败,便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上抗战,然在大革命如火如惕的时候,蒋介石发动政变,残杀共产党,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日本趁国共内战之时,趁虚而入,而蒋介石却“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终于发动了兵变,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国共再一次合作,八年抗战,艰苦着绝,终于将日寇赶出国门,抗日战争胜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胜利,举国欢庆。“内战”的阴雨笼罩在人民的头上,太远战争使国共两党又一次内战,内战三年,战胜了蒋介石,蒋介石再三思索之下,逃到了台湾,盘踞与此。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可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标志着占地球的1/5的国家站起来了,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1951年,美国入侵朝鲜,古语云:唇七齿寒,户破堂危,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打败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美国总统说:“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威信,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原子弹爆炸,1966年氢弹爆炸,1970年人造卫星上天,中国成了继关苏之后的又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1976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喜悦而又悲痛的日子,喜悦时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而悲痛的时,在这一年之内,周总理、毛主席、朱司令在同一年内与世长辞了。
1978年,新中国迎来了曙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工作重心又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然只有宝岛、台湾尚未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史为证:郑成功收复台湾,在清朝时台湾并入福建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的中国已是今非昔比,不是以前那样落后,我们应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全面发展、树立与民族之林。
通过读近代史,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以史为鉴,不断进取,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发展,才不致落后。
14.参观鲁迅博物馆有感 篇十四
今天我来到了鲁迅博物馆,里面主要讲解了鲁迅先生的一生。而其中又有不少东西是值得去铭记和震撼的,那是一些我若不来过就无法体会到的东西。比如说刚刚来到这个伟大的地方,我却只看到了外景的稍显寒酸。但进去后,自己就会被里面的惊险所震撼。鲁迅真的是个伟大的人,他的一生都在救助他的国家。他在教书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他的学子被日本人抓获,他总是会想办法去营救,虽然很难以获得成功,但这已经足够表现他的爱国!
另外,在他的一生中也很难得会获得富足,但他作为一名爱国人士,他总是忘掉他的艰苦,他总是可以为中国,为与他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们送上一份精神食粮。虽然他积劳成疾,但他却始终不忘创作,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都不会忘记为他的朋友写一部作品!虽然作品没有写完,但这足以说明鲁迅先生“曲线救国”和他为此的付出!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推荐阅读:
参观中共天津历史博物馆有感10-08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06-29
读《中国历史故事》有感09-25
读《中国历史》3第三章有感09-23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中国站起来了09-23
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感10-23
陕西晚思,陕西晚思罗隐,陕西晚思的意思,陕西晚思赏析09-19
陕西中考语文07-04
陕西冬至习俗08-23
陕西范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