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2024-11-04

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10篇)

1.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一、生产与经营情况

1、我县种植业的概况

种植业是我县农业中的主要部分,综观我县近几年种植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粮食面积有所调减,经济作物面积迅速增加,各类作物的产量保持增长,种植业的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有所提高。粮食类的加工率偏低,经济作物类商品率高,销售途径不断扩阔,经营上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近年来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我县种植业调整工作第一次高峰始于九十年代的“冬种油菜”战略,成效不是很好。第二次高峰则是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全县进行的调减粮食面积,扩大烟叶、蔬菜面积的结构性调整。对种植业的调整,政府首先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制订激励和奖励措施,在税费上给予适当减免,在土地规划和承包条款上给予优惠;其次从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对比较大型的种植场或基地实行跟踪服务,无偿提供技术,协助解决问题;最后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银行无息或低息****提供资金是主要的支持途径,另外,在项目开发资金上无偿划拔也是一个资金扶持途径。种植业调整经过县政府、各部门多年的扶持,有的已取得一定成效,如敖溪、增田、公溪三个乡镇的蔬菜生产业已初具规模。

(2)近年种植业产业化经营状况。

我县种植业产业化起步较晚,而且集中在水稻、蔬菜、果树等传统作物。在果树方面,没有形成规模;在蔬菜方面,大部分是分散种植,初具规模的,一是敖溪、增田和公溪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该基地主要以垄断县城蔬菜消费为主,面积 不到2000亩,年产值800万元;二是公溪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该基地从九七年开始建立,主要生产外运型蔬菜,面积1000亩,年产值约400万元。

2、当前种植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关政策的扶持和保护力度不够。我县现行的农业政策在行政措施、经济手段等方面对种植业未能有有效的保护和扶持,政府部门对主导产业的发展的经济支持力度十分微薄。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农业实行补贴、支持政策,在生产力水平普遍落后的中国,更应该对农业实行有力的补贴和支持。

(2)品种结构复杂,主产业不突出。目前,我县种植业中以水稻、蔬菜、烤烟为主,但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过多过杂,单一品种的面积小。品种过多和分散经营造成我县无法形成农业(种植业)品牌,大大地限制了有优势的特色产品的发展。

(3)技术水平和技术力量仍然不足。虽然我县从事种植业的农艺师和助理农艺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多人,但从全县30多万农业人口,36.3万多亩耕地来看,比例仍然偏低,高级农艺师严重缺乏,整体技术水平偏低。

(4)农产品加工水平落后,流通环节不畅。稻谷是我县种植业里最大宗产品,每年除几十家作坊分散加工几百吨大米外销,没有其它加工途径,蔬菜类加工更是为零。

3、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入世将为我县种植业带来的机遇

根据WTO的农业协议,我国入世后,将要对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减让,这必然有利于外国农业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或冲击。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可获得对方的关税减让和取消其它的非关税保护措施,这将为我县的农产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我县现时的农业生产手段相对比较落后,较少使用先进的生产设施、设备,物质投入少,加上劳动力价格低廉,使农产品的成本价较低,如大米,虽然同东南亚等地区相比有差距,但与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仅为他们的2/3至1/3,价格优势明显。果蔬生产,要求劳动力投入大,而目前果蔬生产成本中物质费用只占20%左右,劳动力成本高达80%,低廉的劳动力在弥补设施、设备不足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点在发达国家是无法做到的,只要做好保鲜这一关,国际市场的大门是为我们长期倘开的。

(2)我县种植业面临入世带来的挑战

由于受到我国农业政策的大前提影响,我县的种植业长期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和保护,种植业经营效益低下,经营者积极性低。近年,国内种植业已出现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价格长期走低。入世后,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必然加剧竞争,使农产品难有提价空间,这将影响我县种植业的经营效益,进一步挫伤经营者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我县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在产品质量方面,我县的劣势更加明显。产品质量低的主要原因并非味道和口感本身,而是在分类、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工作相当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与进口产品相比,外观差,缺乏卖相,影响销售。

另外,我县种植业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经营单位小,产业化程度低,以这种落后的小农生产与国外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竞争,在规模实力、经营素质、资本运作以及对风险承担等方面,我们的劣势非常明显。入世后,以农户为单位的传统落后的农业经营方式将面临着猛烈的冲击。

二、结构调整规划

1、我县的资源特点及优势

我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日照时数1744.8小时,年降雨量1960.8mm,物种繁茂,农作物生长迅速,品种多。全县耕地面积36.3527万亩,其中水(旱)田面积33.4506万亩,旱地面积2.9021万亩,海拔300米以下适宜种植果树或林果两用林的未开垦山地 70万亩,资源十分丰富。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农艺师和助理农艺师有100多人,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技术员和绿色证书获得者则多达500多人。另外我县交通条件近几年改善较快,省道贯通县境,“瓶颈”问题正在改变,区位劣势根本扭转。

2、我县种植业今后调整的总体设想

我县种植业的发展思路应该是:根据国内和国际农产品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我县的种植业生产结构,控制和逐步缩小劣势产品的生产规模;充分发挥我县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品,以获取种植业的最大比较效益。

(1)水稻生产。近年来,我县水稻生产的结构矛盾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稻谷产量高,但大部分高产不优质。一方面适销对路的一号米以上品种面积少,产量低,市场上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二号米以下品种面积比较大,产量高,但卖价低,市场积压,效益低下。我们要抓住当前粮食供应比较充裕的时机,利用价格杠杆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并逐步采取措施,推行优质稻统一供种,建立起我县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力争一号米以上品质达到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

(2)蔬菜生产。蔬菜是我县的 一个优势种植业项目。产品除供应本县外,还供应邻近的丰城、崇仁等地。对蔬菜的结构调整,一是要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只有发展适销对路的品种才能增加销售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要注意良种的引进、繁育与推广,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增强竞争力;二是要发展反季节蔬菜,在群众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反季节蔬菜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发展反季节蔬菜可以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三是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建立商品基地,实行规模生产,发展无公害或绿色蔬菜。在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以市场促流通,以需求定生产,扩大销售范围,增加销售额,进而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发展的重点区域应以有传统种菜习惯的,地势平坦的龚戴坊一线的北片和万崇牛田一线的西片。

(3)烤烟生产。由于烤烟的税利大、效益高,加上又有基础,在紧抓不舍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努力形成规模。

(4)水果生产。由于我县地形地势以丘陵为主,对水果的发展应有所侧重,要充分考虑本地的传统及气候、土地条件,选择本地优势种类。应主要发展板栗、柑桔、黄花梨、弥猴桃等水果。

(5)根据我县植物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园林花卉业也不失是一条不错的帮助农民致富的道路。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1、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突破口

(1)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名、优、新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县目前要扩大水果、蔬菜、花卉的种植面积,以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在水稻、水果、蔬菜、花卉等四大种类内部,要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水稻方面要重点发展一号米以上的优质稻品种;水果方面可大力引进种植适宜加工的弥猴桃和宜于贮藏的板栗新品种;蔬菜方面要及时引进适应市场的新品种,同时要推广反季节种植。在注重新品种和优质品种的同时,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效益,创出名牌。

(2)调整布局结构,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发挥源优势,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推动产业化经营。各地要在现有生产及产品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品布局,确立主导产品,引导群众扩大规模,尽快形成有特色的集约化生产,创立产业化经营的区域经济。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二、三产业发展。①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大搞农产品深加工,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出路,还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种植业的整体效益。进行农产品加工的企业的发展,不单是我县的乡镇企业增长壮大,而且吸收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供有利条件。②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注流通服务企业(组织)的建设,尽快在我县培育几个具有较大的购销、贮运、保鲜能力的流通企业,以流通促生产。同时,要充分利用资讯科技发达的优势,加快农产品信息的流通。加大农产品信息的流量,发展信息服务业。

2、在结构调整中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

(1)加强政策引导。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加强宏观调控控的重要手段。当前,要特别重视研究和完善三个方面的配套政策:一是鼓励积极引进、推广良种良法和高新技术,提高我县农业科技含量的有关政策;二是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拓市场,搞活流通,解决农产品出路的有关政策;三是鼓励创办公司+农户,实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

(2)取消或修改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规定,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环境。

(3)加强信息服务。加强服务是政府转变职能和改进工作方法的主要体现。农业生产时效性强,市场变化快,信息工作的快速与否,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民对结构调整的信心和决心。年底建立以县农业信息网为中心,以省农业信息网为依托的信息服务体系。

(4)加强农业执法,确保结构调整顺利进行。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重点把好四关:①把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质量关,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②把好动植物检疫关,防止重大害虫、植病传入我县,危害我县农业生产。③把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关,防止乱占乱开发耕地,造成资源浪费。④把好环境监测保护,防止其它行业项目污染耕地。

3、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要求和农民迫切需要的新式农机具和新技术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产业化规模,必然对农机需求越来越多。尝到机械化带来的便利的农民纷纷要求机械化收割,不少农村自发筹资购买,集体使用。在抢耕抢种和旱涝保收方面,拖拉机和抽水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另外,对抛秧机械、植保机械的需求将随着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扩大而增多。

对耕作新技术方面的需求表现也将更多样化和专业化。纷繁复杂的技术种类要农民一一掌握是不现实的。我们应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针对农民不同的需要进行重点培训和指导。比如针对水稻生产的可重点培训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和抛秧技术等。

4、在科技工作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具体来说,在农业生产技术领域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很多。象水稻生产中优质品种不高产、不抗病,高产品种不优质的问题困扰农业工作者多年,至今尚无完美的解决办法;除草剂药害、病虫的抗药性等植保领域的问题同样存在多年仍无良策;总之难点问题很多,不一而足,只有在建立起稳定、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寻求突破,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问题。

2.关于当前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走访当地的几个村庄,求教当地农民;

(二).来到刘田庄镇政府,询问工作人员;

(三).上网查询。

二.调查资料和结果

(一).刘田庄镇基本情况

刘田各庄镇地处县境东南部。驻地刘田各庄位于县城东南15.3公里。面积112.4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46250人。全镇有耕地面积67202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2830亩,人均耕地1.4亩。甘薯种植面积40903亩,总产量11137.5吨;玉米种植面积6626亩,总产量2492.7吨;蔬菜种植面积6429亩,总产量33708吨;花生种植面积4258亩,总产量959.9吨。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980万元(按2002年现价计算),其中工业产值25242万元、农业产值20738万元。财政收入4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8元。

该镇经济由以农为主向农工商多元结构发展。农作物以甘薯、葡萄、蔬菜为主,经济林类发展较快。1986年以后,通过更新老果园,开辟荒山新果园,发展庭院果园,果树面积突飞猛长,增至9904亩。尤以曹柳河、杨园子、后下庄酒葡萄种植为最快,并带动周边各村竞相种植,2002年底已达6500余亩。镇里企业以包装、制造、甘薯加工、乳品加工、饲料加工、酒葡萄加工为最。有大天龙食品厂、鑫峰彩印包装厂、龙洋饲料、新华龙葡萄酒有限公司、丘比特葡萄酒有限公司。

1.酒葡萄产业:刘田各庄镇酒葡萄种植面积6000余亩。2001年3月建厂的秦皇岛丘比特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该企业为私营企业,由私营企业家戚立昌投资。企业总投资1000万元,企业建成投产后年生产酒葡萄汁5000吨。年产值2500万元,创利税400万元(其中利润250万元,所得税150万元)。吸纳周边各村剩余劳力100人,外聘人才11名,能够加强该地区与外地经验交流,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秦皇岛龙府酒业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建厂,投资规模480万元,年产值1000万元,利税160万元。2002年底,已有3家酒葡萄企业。

2.甘薯产业:卢龙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甘薯产区,其最具特色的擦黑农业就是甘薯生产加工。卢龙甘薯栽植面积多年来稳定在30万亩左右,1998年鲜薯总产量达到6.86亿公斤,为开发薯制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卢龙县大力推进甘薯产业化进程。全县现有薯制品加工企业18家,固定资产近3500万元,年生产能力达2.6万吨;有粉条、粉皮加工专业村115个,加工大户29500个,民间小型加工机械厂50多家,已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加工格局。卢龙薯制品品种有13种以上,形成了两大系列:一是化工产品系列。其中柠檬酸钠填补了国内空白。二是食品加工系列。除淀粉、粉条、粉丝、粉皮外,还有冷面、薯罐头、薯脯、薯酱、金属片、薯叶柄、薯枣、膨化薯片等产品。1996年卢龙县被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

(二)调查结果

传统的甘薯种植面积正在逐步减少,温室大棚面积正在逐步增加。同时,由于大多数村庄中有进城打工人员,以及一些养殖专业户,种植方便的玉米等农作物正渐渐取代了种植工序繁琐的甘薯,酒葡萄种植面积正稳步提升。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在取代以前的甘薯。

三.经验体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这是最重要的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毛泽东也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多次提到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他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记。”又说“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他还认为,农业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邓小平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当前国民经济发胀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党同农民的关系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的农民是党在农民的依靠力量,是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应的农民,党的执政地位就巩固,工农联盟就加强,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胜利;失去了农民党的执政基础就动摇,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被断送,历史如此,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很快乐,能够和各种各样的人一起交流,让我很长见识,很受教育。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原来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的就能做到,并不需要什么钢铁般的意志,但要注意技巧和谋略。只要认真地生活和学习,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就像学长们的实力与他们的努力分不开一样。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的。学校里有低分与高分之差,但是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一切打乱重来。这让我明白了,优异的成绩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我们在学习好的同时不能忽略自身能力的提高。无论什么事,只有比别人做的更好时,你才能够脱颖而出,这是一个相信实力的年代!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短短三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我们选择了坚持。我们把淮师人永争第一的精神带去了社区,把淮师学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丽的印象。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我们的无悔选择。七月,我们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曙光城也给社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四.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1、信息渠道不宽畅。虽然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但是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他们对于调整种植什么比较好,怎样调整,心中没有底。

2、农产品和农业竞争能力较弱。一是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弱。粮食生产成本高、规模小,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而效益较好、颇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水果、食用菌等,由于大多数达不到标准要求,市场竞争能力受到限制。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副产品加工面不宽,大多停留在粗加工上,产品的加工率和附加值低,缺乏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名牌产品,产品难以在市场中突显。

3、基地规模效应和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不强。各种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规模绝大多数偏小,基地根基不牢固,管理经验不足,不能突破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抗风险能力弱,规模效益还不能充分发挥,尚不具备强有力的规模竞争优势。

4、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起真正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的组织体制、利益分配和风险机制还不完善,农户与企业的关系仍处于松散型阶段,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处于分散状态,企业与基地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农业种植科技含量不高。多数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缓慢,绝大部分的农产品均为传统农业的产物。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品种少。农民科技水平不高,市场观念不强。

6、财政投入不足。财政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缺乏资金,影响结构调整的力度。

(二).建议

1、加强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领导。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领导,要调整财政、金融等支农结构,扩大支农范围。同时,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扶持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扩大流通渠道,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解决好生产与市场、产品数量与质量、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与科技进步等矛盾,在充分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加强引导和服务,不搞一刀切和强迫命令,组织种植结构调整健康有序进展。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我县应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适销对路、优质安全卫生、无公害的农产品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施“减粮、增林、稳果、保菜、扩畜、提质”,适度发展特色果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畜禽蛋奶、种子种苗,以及可进行农产品加工的产品结构。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综合竞争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发展出口“外向型”农业,有效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做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而且要制定分区域、分行业、分品种的调整规划,确定优势产业、产品和项目,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各乡镇要引导农民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产品开发带,实施专业化生产。要根据各乡镇不同的资源状况,重点选择最有优势或是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或项目,集中连片发展,真正实现一村一品,甚至一乡一品,实现规模化的集约经营,加快形成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的农业种植结构。

3、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把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信息体系上。要增加投入,重点搞好场地、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4、提高农民的总体素质。农民科教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从而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县上有关部门应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降低农民教育费用,以此来提高农业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使农民真正能受得起教育。在具体对农民实施教育时,实行多种形式办学,改变教育内容,灵活实效,注重培养新型农民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应用技术。同时,加强对农民持证上岗的观念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人人都能从事农业的思想。切实搞好科技服务。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创造性地开展面向生产和流通的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保障。要强化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能力。

5、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各类经济组织,可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及时消化我县的农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6、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农户承包行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和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不折不扣地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7、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转化。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加大对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

关于乡镇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查报告

姓名 翟佳明

学号 100250209

所在学院 资源学院

年级专业 10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二班

3.猫洞乡茶叶种植及发展调研报告 篇三

茶叶、生猪养殖、煤是猫洞乡重要优势产业。猫洞民族乡以“粮食稳乡、煤炭兴乡、生态立乡、种养富乡”为发展思路,实施“三个十公里”发展战略,加上2011年中药材项目的引进,更是为猫洞的发展壮大奏响新的篇章。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全面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推进茶叶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笔者对猫洞乡茶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猫洞乡茶叶产业发展具有好的基础和条件。

1、天然独特生长条件早就好茶质。

普定县猫洞乡地处海拔高、雾罩时间长、煤炭资源丰富的普定县东北部,境内最高海拔1703.6米,最低海拔1042米,相对高差661.6米。年平均气温14.6℃。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是普定县优质茶叶生产区之一。乡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以山地丘陵、黄土坝子为主,猫洞乡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山顶早晨常年云雾缭绕,适宜茶树生长,素有“煤山茶”之称轿子山周边茶叶,富含多种矿物质,猫洞乡茶叶品质好,色泽清澈明亮,清香鲜醇可口,经贵州省湄潭茶科所化验测定22.68%氨基酸368.36mg,咖啡碱2.82%,水浸出物45%,儿茶素总量106g/Kg,茶汤内有益矿物质含量丰富。

2、茶农真正得实惠,种植热情高涨。

茶叶是促进猫洞乡新民、来格、来腰鼓等村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猫洞乡茶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茶叶遍及新民、来格大部分村组,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从业人员近500人。茶叶发展村合作社中80%的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茶叶。现全乡已初步建立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技术推广体系,已积累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已实现传统生产工艺向现代生产工艺转变,已创制出“罩子山”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

3、具有好政策资助扶持。猫洞乡党委政府规划在五年内打造万亩茶叶基地,鼓励种植大户积极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预计五年内用于种茶的流转土地在一万亩以上。专门成立乡茶叶生产领导小组,组建茶叶产业协会,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产、供、销服务。积极协调贷款,为企业在茶青收购、茶叶加工等资金不足方面提供保障;争取上级财政扶贫、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等资金,投入到茶叶基地;寻找有经验有技术的专家、学者进行茶叶种植和

加工培训,组织茶农、技术工人到外参观学习茶叶生产和加工。同时多方培养人才挖掘人才,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证。

4、猫洞乡茶叶产业发展已出现良好态势。全乡规模连片茶园亩,规模经营面积 100亩以上的有家。茶叶加工企业实力逐渐增强。有机茶无性系良种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步伐加快,全乡已建立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2007年新植茶园亩,2008年新植亩,2009年新植亩,2010年新植亩。截止2011年春总计达亩。

二、猫洞乡乡茶叶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猫洞乡乡茶叶产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茶叶扶持政策不配套,不完善,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二是部分茶园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单产低,效益差。三是产业化水平低,缺乏一批上档次、规模、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大户,缺少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茶叶品牌。四是人才缺乏,生产加工技术落后,茶叶产量、质量提升缓慢,五是宣传力度不够,形式简单。

三、猫洞乡乡茶叶产业发展思路及具体做法。

针对当前猫洞乡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猫洞乡茶叶产业发展思路是:优化结构布局,发展良种,增加投入,主攻单产,提高质量,改善加工,建立和完善茶园管理体制,培植种植大户,打造品牌,拓宽市场,扩大名优茶比例,增加无公害有机茶生产,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茶叶产业发展道路。工作重点是:分两步走。实施“三个一”工程,即稳定茶园面积1万亩;重点扶持1个茶叶龙头企业;努力打造1个茶叶品牌。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罩子山”品牌茶叶;更新、改造、整合茶叶初制加工所;建立机修机采示范样板。第二步是通过对种植大户逐渐培植和扶持,在全力打造茶叶品牌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形式,采取重组或合并,对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力争在全乡建成1个大的茶叶龙头企业,1个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并依托国内外市场,以充分发挥猫洞茶叶市场竞争力和凸现较强经济优势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

1、抓好种植加工,全面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一是稳定茶园面积,优化区域布局。按照改造一批、淘汰一批、新植一批的原则对茶叶继续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良种化种植。二是切实加大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要通过强化茶园水利基础设施,改植换种等手段,全面对中低产茶园实施改造提升,提高单产水平。三是全力抓好优质茶园基地建设。四是对现有茶叶初制加工所实施改造,做到少而精。猫洞乡现有茶叶初制加工所个,“十一五”力争改造个,使改造后的茶叶初制所能力达到每个2万公斤以上。五是努力推

进猫洞乡精制茶叶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对其实施重点支持,促进其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加工水平。全乡重点扶持发展2条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使每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达到10万公斤以上。六是对茶叶企业实施改制改组。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及改制改组,整合资源,全力培植起全乡茶叶龙头企业。七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适销对路产品研发。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既要巩固传统产品生产,又要切实加快适销对路产品研发。

4.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四

替代种植在新的时期赋予新的使命,它将为减少毒品对我国的严重危害和获取我国短缺资源做出积极的贡献。在上世纪90年代至122工作组第一次会议(2004年底)之前,替代种植是我国在国际禁毒工作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改变了烟农祖祖辈辈靠种植罂粟,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习惯,倍受国际禁毒组织的赞赏,是我公安禁毒工作中的锐利武器。122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之后,替代种植融入了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使命,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开展三年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为标志,以替代种植为契机,促进替代种植向替代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发展替代经济的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实施罂粟替代种植和替代产业发展是当前全县商务工作的侧重点,也是我县开展边贸工作的又一个突破口。为全面掌握我县开展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状况,加快边贸发展,根据县委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做好相关课题调研的相关要求,今年4月份,商务局结合工作职能实际,组织相关股室对全县开展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进行调研。为使调研工作顺利进行,我局调研组主要采取听介绍、查资料、实地参观、访问座谈等形式,深入到相关管理部门、边贸企业和境外佤邦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局对全县开展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又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开展好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发展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想法。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中国佤族与缅甸佤邦的佤族同祖同宗,血脉相连,交往难于阻隔,在禁毒合作方面双边创建了“沧源模式”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堵源截流、标本兼治、严打严禁、帮助改种”的指导方针,我县与缅甸佤邦特区政府加强合作,在发展经贸往来、资源开发、技术合作和实施罂粟替代种植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8月,云南省召开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动员大会以后,我县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县商务局曾多次组织相关企业深入到境外进行实地考察,现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有力鼓舞了有实力的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全县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步伐加快。

(一)、农业方面的合作。

农业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向佤邦勐冒县和南邓特区提供良种和技术指导,同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进行种植和管理指导,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仅2004年共完成各种作物示范推广面积6870亩,带动当地4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1000亩,推广玉米良种良法配套种植1000亩,平均单产325公斤;推广旱育稀植150亩,平均单产350公斤;推广各种农药150公斤,使用面积3000多亩,推广使用化肥2500亩。针对不同的节令,深入勐冒县,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期,参加培训人员536人次。旱地立体栽培1期67人次;

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期,参训人数98人次;通过开展各种科技培训,让当地群众认识和实用上了技术,为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培养了带头人,打下了基础。

(二)、矿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合作

目前,我县边贸企业同进缅甸佤邦行矿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是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与佤邦财政部合作勘探和开发锌矿资源,目前已产生效益,其开发的锌矿全部供我县金腊云矿锌业公司加工,这对促进中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开了个好头。

(三)、经济林木方面的合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县就同缅甸佤邦地区进行民间性、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先后指导南邓特区种植橡胶2万多亩,共60万株,向佤邦提供西南桦、沙松、核桃种苗1000多万株,共3万多亩。1997年我县边贸企业和源商号作为率先走出实施替代种植的企业,同佤邦勐冒县联合开发种植的3500亩台湾软枝乌龙茶已陆续开摘,并带动了附近居民种植乌龙茶近5000亩;2006年广东省茂名市华建贸易有限公司与勐冒县签订2006-2010年开发种植10-15万亩橡胶协议,目前累计完成境外橡胶替代种植面积46320亩,其中2008完成16750亩;南华晶莹生物公司累计完成境外木薯替代种植面积8435亩,2008年以来共完成2000亩;天宏公司2008年完成境外橡胶替代种植面积8700亩;通过积极争取,3户企业获得国家对境外替代种植一次补助172万元。昆明金晨公司已与境外宏邦公司签订橡胶替代种植近10万亩;园通

公司与佤邦荣岭公司签订橡胶替代种植5万亩;北京宏宇公司与佤邦签订百万亩的膏桐替代种植,现已示范种植500亩;

二、主要成效

我县通过实施对境外缅甸佤邦罂粟减种禁种的替代种植工作,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我边境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共计减少缅甸佤邦地区罂粟种植面积6.71万亩,也就是减少了近6.71吨海洛因对我国的侵袭和危害;二是我县通过在缅甸佤邦实施替代种植项目,培训了当地老百姓发展经济,创造罂粟种植外收入来源的技能,为当地发展培养了人材,为境外群众弃种罂粟后的生活来源打开了新的路子。三是通过在境外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补充了我国国内部分产品的供给,带动了我边境地区特色经济和地方企业的发展。总之,境外替代种植发展产业,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使农民看到了希望并得到了实惠,效果较为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目前尽管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呈现较好的势头,具有较好的国内政策支持和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但是由于缅甸佤邦民族地方武装与缅中央政府的矛盾,目前我县企业在缅甸佤邦开展替代发展工作中还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和制约,风险大、成本高,加大了我企业在该地区开展替代种植的难度。

(二)、项目实施的范围窄,种类单纯。要从单纯的罂粟替代种植逐步扩展到农、林、畜牧业、服务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

建设方面,实现替代种植向替代发展转换,并将替代发展融入整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领域合作当中。

(三)、替代种植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投入。

(四)、境外局势不稳,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影响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快全县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替代种植事关国家大事,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顺利开展好境外替代种植及替代产业发展工作,针对存在的困难问题,结合本部门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好工作:

(一)替代种植要与四个原则相结合。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要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和友好合作原则”、以及贯彻“睦邻、安邻、富邻”和“与邻为伴、与邻为善周边外交原则”相结合,以此来开展工作。

(二)替代种植要注重五个实效。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要在五个方面见实效。一是在减少罂粟种植巩固禁种成果见实效;二是在烟农直接受益上见实效;三是在改变当地罂粟经济,促进合法经济见实效;四是在维护和提高我国在国际禁毒领域地位上见实效;五是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走出去”战略中见实效。

(三)替代种植要抓住两个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国务院新政策的实施为我省带来了第一个发展机遇,一大批国内有实力有技术的大企业参加到替代发展中,它将壮大和提高我替代发展队伍的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云南对缅甸的投资将可以享受全国独一无二的优惠政策,为我县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缅甸中央政府已原则同意与我国签署禁毒合作协议,为我省带来了第二个发展机遇,签署协议将表明缅甸中央政府认可我在缅北地区所开展的替代种植,为我县企业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的境外投资合法性带来了保障。

(四)、本着互惠互利原则,继续加大矿产资源方面的合作开发力度,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县工业生产原料需求。

5.厉庄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篇五

为了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赣教字[2005]98号《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近期几起学生安全事故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的要求,11月25日我镇小学组织有关人员对全镇小学的校园安全进行了全面、认真、细致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任到人,及时排除。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出防范重点,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我镇中心小学有教学楼一座(容纳了二十个教学班,近九百名学生),科技楼一座(安排两口微机教室和一口多媒体教室),综合楼一座(安排有四个教学班,近二百名学生),这里是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重点部位。经反复排查,发现学生上下楼梯还存在着管理上的不到位问题。学校采取了进一步的整改措施:

1、在校园广播系统的下课信号中增添了提示语“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不挤最文明”。

2、扩大了红领巾纪律卫生监督岗的工作范围。下课后,每层楼梯处都安排有值勤学生干部检查护导,学生的违纪行为记入监督岗记录,每人次扣除该班综合考评记分1分,违纪学生姓名通报给班主任老师。

3、早操、课间操、放学等学生上下楼梯较集中时间,学生在班级教室廊道集合,由科任教师护导,分层下楼。学校值班教干做好相关记录,对于违规教师给予批评指正,并扣除该班综合考评记分1分。

二、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强化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

我镇现有三大定点完小两个教学点。三大定点完小厉庄小学、尚庄小学、文曲星希望小学、顾赤涧教学点全部濒临交通要道,防止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安全工作的又一个重点。针对这一地域特点,多年来,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工作。

首先,重视做好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工作。我们要求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晨会、班会做好交通安全专题教育,要求各班级、各完小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知识主题班会和主题校会,并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其次,学校与交管部门联系,在学校与交通要道的交叉路口设置标志,提醒过往车辆的司机注意交通安全,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除此之外,我们还进一步要求:各校值日教师在学生放学时间要到临近学校的交通要道路口进行安全护导。

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校园暴力和伤害事件的发生。

首先,利用例会对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教育广大教师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来。对校园周边发生的及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暴力欺负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不得歧视。对于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的学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制的办法,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单亲子女、“留守儿童”、三残儿童、贫困生、学困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资助和学习上的帮助。

其次,加强门卫管理。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登记,经同意后方能入校,身份不明的外来车辆禁止入内。学生在校期间无监护人接出,任何学生不得私出校门。

第三,加强学生随身携带物品的管理,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锐器进入校园,要求各校各班要定期检查、收缴。

四、根据时令特点,认真做好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冬季传染病处于高发期。我镇小学集中开展了一次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由少先队给各完小下发宣传教育提纲,要求各完小以中队为单位召开主题队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禽类近距离接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除此之外,近期我镇小学还建立健全了学生出勤日报告制度,要求对于各班级缺勤学生由班主任及时了解详细情况,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报各完小校长,由各完小汇总根据是否为传染病等疫情所致缺勤上报中心校,坚决把各类传染病等疫情拒之校门之外。

厉庄镇中心小学

6.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六

自检自查报告

马庄镇地处县城南部,辖31个村,人口33577人,农户6942户,耕地面积5万余亩。近期,我镇按照全县统一部署,针对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坚持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服务经济为目的,扎实有序推进“三资” 委托代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一、“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开展情况

1、分解任务,责任到人。我们从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入手,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领导小组,镇长安哲同志任组长,成员有人大主席勾金榜、纪检书记孙春雨,具体负责“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和指导各村“三资”的清理、登记、公示、整改等工作。

2、积极宣传,发动群众。采取召开村街干部大会、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及时把“三资”委托代理工作的目的、意义、要求、方法步骤和政策宣传到村街,重点加强对村街干部的教育引导。

3、规范程序,严格操作。我们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6个程序进行,一个环节不缺,一个步骤不少,对村“三资”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表相符、资产与实物相符、资源与面积相符;

债权、债务、固定资产与总帐相互印证。

二、“三资”委托中心建设情况

1、组织机构健全。镇政府于今年1月初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人大主席勾金榜同志任主任,农经站长路志广任副主任兼总会计,配齐专职会计、出纳员、微机操作员等相关人员,为“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档案建设规范。统一签订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协议书;统一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文件档案;统一为各村在信用社开设了账户,实行支取资金“双印签”监管。

3、管理制度完善。制定了马庄镇《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农村集体“三资”审计办法》、《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制度。各种制度上墙公开,并设有群众意见簿和意见箱,确定了热线电话0316-6152029。

4、职责分工明确。制定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各岗位职责上墙公开,并有考勤管理和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5、办公环境优化。办公地点设在镇政府,独门独院,正房三间,有中心主任办公室、中心综合办公室等,安装了防盗门窗和空调,配置了办公用电脑、打印机、照像机等设备设施,为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三、“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收到的成效

1、摸清了底数。截止目前,我镇已全部完成了31个村街的“三资”清理工作。对入帐现金、固定资产、债权、债务及资源进行了清理登记。清查的情况在村里显著的位置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已确认的资产、资源进行锁定,作为基数依据,严防资产资源流失,保持资产资源增值。

2、完善了工作机制。按照边清理边完善的要求,我镇及时对村务公开、民主理财、资金审批、财务管理等制度进行了完善,不断健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一是每月末村报帐员到服务中心报帐,最晚不超过一个季度,遇有重大项目收支随时报账。二是支出根据其额度大小,严格按照资金流程要求执行。三是凡涉及村资产的购置、出售,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会通过后按照公正、公开、透明的程序实施。四是在集体资源经营中,承包办法必须经村两委班子会议和村民代表会通过,采取招投标的形式,签定规范的承包合同,报镇备案,实行档案化管理。

3、发挥了监管作用。为切实搞好农村“三资”监管服务,在规范村级代管资金收支的同时,我镇加大对村级“三资”的监管力度,使村务账目更加阳光透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群矛盾,进一步防范了因管理漏洞导致的经济犯罪发生,增强了农村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意识,为全镇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七

为做好今年的冬季取暖,给师生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同时,我校采取多项措施,认真做好冬季取暖的准备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对学校的教室、办公室等进行了实地查看并进行排查,确保用电安全、用暖安全,通风设施完善,无安全隐患。

2、成立冬季取暖安全督查组,制订冬季取暖安全规章制度及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细化措施,责任到人。

3、要求电暖器在使用之前进行必要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学校并协同解决。

4、学校值班人员每天对各班教室、教师办公室、师生活动场所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消毒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情况纳入学校安全考核管理的内容,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5、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校会、班会、黑板报及手抄报等多种渠道开展冬季取暖安全教育和注意能源节约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用电防火教育,进一步规范全校师生的用电防火行为,杜绝安全事故和浪费现象的发生。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6、进行了师生防火中毒应急疏散演练,掌握有关防火逃生、防煤气、碳烟中毒知识技能,提高防范意识。

7、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校长与班主任签订《取暖安全工作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通过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我校的取暖安全工作,及时地吸取某些重大事故的经验教训,努力避免事故的发生,使我校的冬季取暖安全工作更上一层楼。

安庄镇赵颜小学

8.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八

市法治办: 市政法委组织综治办、法治办等五部门于7月7日对我镇上半年的法治与平安创建工作进行了明查暗访,对我镇法治镇建设工作进行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我镇党委、政府特别重视,镇法治办针对存在的不足,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我镇把整改工作当作当前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和解决人民群众切向利益的大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成立以党委副书记陈浩同志为组长、政法委员刘永同志为副组长、镇法治办工作人员和各村各单位法治基干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工作的领导,镇村法治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及时将整改进展情况向镇法治办汇报,以便镇法治办按要求向市政法委与市法治办汇报我镇法治工作整改情况。

一、针对我镇法治创建工作缺乏创新意识问题

我们将按照上级有关会议要求、吃透上级文件精神,依据与上级签订的有关责任状,仔细分析研判我镇工作实际,明确责任,举一反三,制订有效措施,提高创新意识,认真落实,抓出工作亮点和特色,树立一些明星工程。

二、针对法治新闻宣传与信息调研工作做得不够问题

我们将立足我镇工作实际,做好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加强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研判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做好我镇辖区里法治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把我们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积累的经验教训主动的及时的汇报到上级,供上级有关部门工作参考。

三、针对村级法治建设工作落实不够问题

我们将认真做好对村级法治建设工作的帮教、督导、检查工作,抓好村级法治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并认真做好相关台账的记录与收集整理工作,台账要条理清楚、内容全面、整齐、规范,完全反映我们的工作实绩。村级要认真贯彻落实市镇有关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强双基(基层与基础)建设,力争全面达标。

四、法院生效判决涉府案件未履行问题

我们将高度重视,立即认真做好此类案件履行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方向

我们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根据上级有关会议要求、吃透上级文件精神,依据与上级签订的有关责任状,仔细分析研判我镇法治建设工作实际,明确责任,按照有关工作标准,抓领导抓落实,突出工作重点,注意典型培养与后进单位的帮教督导与检查督促,认真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有效整改,目前整改到位,希望市法治办适时对我们进行复查。

特此报告。

邹庄镇法治办

9.周庄镇秋播及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篇九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园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冬季取暖安全自查,并着重对文件中要求的相关内容进行严肃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组对警务室、活动室、园长室、会议室、多功能室等进行了实地查看并进行排查,确保用电安全、用暖安全,通风设施完善,无安全隐患。

二、11月15日前,我园为保障冬季取暖能够顺利进行,对线路进行检修。各室取暖设施齐备,确保了取暖工作顺利进行。

三、学校非常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开设用电安全教育课程。

四、为确保空调及时开关,与教职工签订安全协议书,确保人走电源全部关闭。在幼儿入园前开空调保证室温合适。

安驾庄镇中心幼儿园

10.“木薯”种植及深加工项目调研 篇十

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国内外能源紧缺,而全球粮食供应偏紧制约了粮食乙醇的发展。而利用非粮食作物发展生物能源也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其中木薯就是生产乙醇的最佳农作物。

木薯在燃料乙醇中的优势显而易见,木薯在热带地区生产系统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它具有其它农作物不能比似的特性。超常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单位面积的超常的综合作用利用率,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广,不与主要粮食作物争地,还可以和其它作物混种,淀粉生产率高,快根中淀粉比率达30%~35%,酒精生产高于其它农作物,在几种主要酒精原料中,单位面积土地酒精的生产率木薯最高,甘蔗次之,木薯是取代玉米等原料生产酒精的理想替代物。开发木薯可以比种植玉米多产近2倍的酒精,利用木薯进行酒精生产,整株作物无废料,利用率提高,大型木薯酒精厂的固定资产投入与销售之比为1:5,建设周期短、投放少、投资回收快、效益高,现有糖厂有糖蜜生产酒精的闲置设备经改造后即可用于木薯酒精加工,发展乙醇项目除益利外。可申请国家财政及地方财政补贴,由于用乙醇生产替代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获得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资金,CDM的核心内容,允许发达国家应用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生物和智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吨燃料乙醇能够减少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木薯初加工产品淀粉和酒精又是食品、酒类、饮料、医疗、饲料、造纸、纺织、建材、铸造、石油、农药。油脂等工业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我国目前对木薯制品需求量大幅提高,每年需从越南、泰国进口大量木薯制品。据环球日报2010年4月12日“环球财经”消息,今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增长84.4%,使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泰国最大的木薯出口市场,目前泰国对中国出口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从2009年的9.6%增加到11.5%,其中木薯制品对中国出口增长迅速。

云南气候条件优越,热区资源丰富,拥有多种能源作物的适生条件,未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电力、水资源充足、生产技术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云南省大力发展生物能源战略,理想的时机已经成熟,当今应积极实施国家能源战略,通过制定规划,明确生物能源发展思路,确保生物能源产业,科学有序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能源,打造生物能源大省。多年以来,云南能源生产存在着很大的缺口,一直是一个能源净输入省份,每年需从省外进口成品油400万吨以上,而且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云南对石油制品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按有关掺烧标准(E10)计算,三个时期(2010年、2015年、2020年成品油消耗量为625、955、1400吨)乙醇燃料的需求量分别为62、95、140万吨)。随着掺混技术的提高及灵活燃料汽车的使用,乙醇燃料的需求量还将大规模增加,市场潜力巨大。云南省有发展燃料乙醇诸多优势,应积极创造条件,成为绿色能源基地,并作为推广乙醇试点的省份纳入国家总体规划。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与“走出去”战略“替代种植”工程有机结合起来,走云南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之路。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走出去的战略,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程,是根据联合国禁毒署中缅三方有关跨境禁毒执法合作工作会议精神指出的,是云南省禁毒防艾工作的创举,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被誉为绿色禁毒工程,联合国禁毒署称这项“金三角”绿色禁毒工程是全球禁毒史上的创举,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毗邻,这些国家境内热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充分利用自然优势资源,拓展中缅两个市场,对云南走出去发展特色生物能源产业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及缅甸佤邦处于热区,适合木薯的生长,几个地区除几个海拔较高山区外其余土地均可以大规模发展木薯种植,以每个地区发展种植木薯10万亩计算可以带动每个地区老百姓增收(每亩3吨×10万亩×400元/吨=1亿2千万元)。如果在木薯地套种其它经济作物还可提高收入。据调查,目前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老百姓主要经济作物为种植甘蔗,按2010年甘蔗收购价260元/吨计算,亩产平均产值仅为600-700元,而种植木薯,亩产收益可达1200元以上,老百姓每亩土地收入将增加近一倍。

发展木薯种植的各种优势

木薯是耐旱高产的旱地作物,具有适应性强、对土壤 要求不严、种植技术含量低(俗称懒庄稼)。在矮丘缓坡、休闲耕地、零星土地上均可栽培的优点,每年三月下种,年底即可收获,人工投入少,亩产回报高是目前最适合向老百姓推广的一个好项目。木薯亩产可达3—4吨,按目前市场保底价格,亩产经济受益在1000元以上。还可在种植木薯同时套种花生、黄豆、西瓜等农作物,增加亩产效益。

木薯主要用途是食用、养殖和工业上的开发利用。世界上的木薯全部产量63%用做食物,在非洲几乎所有木薯都作为粮食消耗。在拉美40%是以加工制品制成各种食品而食用的。在亚洲除印尼作为粮食补充外,主要做饲料和工业原料供出口。中国木薯主要用于食用淀粉的加工、酒精加工和车用乙醇的加工、特别是利用木薯加

上一篇:关于阳光下初三作文下一篇: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