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医院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论文(精选5篇)
1.小议医院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论文 篇一
空间形成的设计
在Riem景观公园中,GillesVexlard用一种清晰的植物元素层级划分来分解宽广的公园,用差异化种植形成不同特点的空间,更多的是在植物多样性上表达足够的细节设计。他在土地上布置小树林,灌木条带,树篱带和孤植树,而不是密实的树林。小树林只包含单一树种,3万棵树形成特定区域,便于感受空间的尺寸[3],至少100m长的灌木条带是一种引导视线的很好的方式,孤植树醒目而庄重,为草地提供了重音,同时衬托了场地的广阔。除此之外,设计师还为景观公园的周边区域布置了一大片开花植物,调节春天时草坪单一的色彩。具体地说,Riem景观公园在空间塑造方面充分利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塑造,划分层级,综合运用了实体占领和实体围合两种空间构成的方式,主要用植物材料代替以往的硬质材料的布置,用植物作为占领物或是围合中的底面、围合和顶面,通过植物的相对体积、位置关系,营造了更加生态自然的空间环境。
1利用实体占领形成空间的设计
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主要采用了植物材料,布置树阵形成空间(用实体占领的方式形成空间)。密林、小树林和绿篱将公园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同时限定了空间结构(见图1,图2),占领物之间的张力可以很好地形成空间感。
2利用实体围合形成空间的设计
在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中,也部分采用了实体围合的方法来形成空间。公园中主要使用交冠的乔木形成绿廊遮阴,此时树冠下的空间内外贯通,既不影响游人视线穿射,同时又营造了空间分割感,起到了很好的构成空间的作用。植物材料具有更重要的空间建造功能,即它能充当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围墙、门窗等多种结构。由它形成的空间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成的范围组合。在地平面上,以各类的地被植物、矮灌木来营造范围,垂直面可通过树干、叶丛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同样,高大茂盛植物的树冠也限制着朝向天空的视线,形成顶面[4]。这样由绿色植物构造的空间相比硬质材料有更多的亲和力与自然性,更符合市民对于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Riem景观公园成为慕尼黑具有时代特征、美好风景和良好生态的休闲公园。
空间的组织影响空间的设计
空间组织与园林绿地构图关系密切,没有空间,便不能组织风景视线。因此,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有时把全园划分为既有联系,又能独立、自成体系的局部空间。在游人最多、逗留最久之处,如入口处、制高点、构图的中心地带等,安排优美的静观风景画面。在动态观赏的空间组织中,须考虑构图边缘和景色更替,注意景观的节奏规律[4]。
1采用串联、并联结合进行空间组织
Riem公园在景观的组织布置上兼用了串联布置和并联布置两种方式,串联的布置方式能有更好的连续性和流动性,而并联的布置方式更具有可参观性,因此串并联的兼顾集合了两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更便于游人游览,在布置方式上也更加具有灵活性。
2利用点、线、面结合进行空间组织
Riem公园的设计恰当地结合了点线面元素,使我们认识到园林设计的另一种作用:以小带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达到实效地整合整个公园的作用。
点的布置。在景观中,点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调节景观的节奏和韵律。从整体来看,园林中的点是相对很小的形,从概念上讲点是没有量度的,也没有连续性。点周围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是点控制的空间,是点得以存在的“场”的环境,宽阔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点的个性表达。物体的“场”即是它能被人察觉到的极限距离。它是一个区域,可以大得看不到边际,也可以很小。如一片森林,每一棵树都是这个“场”的点,而其伸展的枝干所覆盖的区域定义出树的一个特定的“场”[5]。在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中,所设计的树阵就是以小带大,以点带线的典范(见图3,图4)。
线、面的布置。1)整体线面关系。整个Riem景观公园主要采用了线面结合的布局方式,其主要道路为线,而由道路划分出的区域为面(见图5)。园林中的线是细长的形,与体、面相比具有明确的精致感和轻巧感。在景观布置中,线性的布置具有很重要的视线引导作用。当空间布局采用线性布置如景观轴线,线状的延伸性道路时,这种布置就带有了明确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会对视线产生导向作用,这一设计手法可以用来进一步延续公园的空间。2)局部线面关系。Riem景观公园中,很多的景观都采用了非传统意义上的线面结合手法,所谓非传统指的是不仅仅用线面混合布置来打破单一僵硬的固定模式,而是将线和面完全结合,用笔直的路径和轴线切过大块的草坪。巨大的绿地好像被模板裁剪过,树木长在不规则的多边形上,各个绿地空间用线的形式划分,同时也用线的形式相连接,形成相互的渗透,利用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打破原来单一的静止状态,产生流动的感觉,同时也产生层次空间的变化,给人们一种规整又不失协调的感觉。3)道路布置。图6是Riem公园路径的形式,以直线形为主。园林空间设计中的线形,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对道路的布置,因此道路设置的恰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组织的合理性。
3地形的组织影响空间的设计
Riem公园属于开放式公园,因此为了突出强化公园内的景观特色,并且避免和周围地区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冲突与干扰,回避、消除对园内景色不利的景观影响,在公园边界空间设计中使用改变地形来达到视线屏蔽的目的(见图7)。由于Riem景观公园的地理位置,在晴朗的天气里阿尔卑斯山会出现在地平线上,于是为了统一感的形成,设计师在砾石平原的右侧设计了一个空间,和山脉尺度相仿且相互关联。一个20m高的山丘被生长密实的树木包裹着,帮助公园塑造空间结构。山体依据旧飞机跑道的方向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同时参考周边区域地块的方位感,在山上可以眺望阿尔卑斯山及慕尼黑市中心。
空间的细化
用这种创意性的设计,形成地面领域性的空间非常巧妙。Riem景观公园的设计获得了德国园林大奖,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作品,主要是景观设计师GillesVexlard匠心独运,通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创新了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机场空地原有的条件,通过采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塑造,来划分层级,利用实体占领、实体围合形成空间,在空间组织上,采用串联并联结合、点线面布置和空间细化等手法,同时还应用了直线分割式造园进行整体空间设计,使整个景观公园拥有很高的协调性,Riem景观公园这一生态化创意设计,做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相处,新颖别致、清新自然,是我们每个风景园林设计者学习的样板。(
2.地铁站台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篇二
关键词:地铁站台 人性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地铁具备快捷、安全、高效、环保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地铁站台作为特定的公共空间,位于相对封闭的地下,乘客周围非但没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缤纷的街景,反而还充斥着冰冷的机器设备、人群散发的气味、列车行驶的噪音……这种环境的局限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负面的影响,但随着地铁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深化,站台空间的人性关怀和内在品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站台空间的环境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不仅要注重以安全、便捷来满足交通出行的需求,还应多层面多方位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舒适美观、富有特色的地铁站台环境。
一 满足交通功能需求
1 空间形式
地铁车站由地面出入口、站厅、通道、站台等几个部分组成。站台是乘客候车和上下车的平台,按照空间形式分为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站台中乘客的流动是大量的、集体性的,以快速通行为主,短暂停留为辅。因此,站台空间应该具备简洁清晰、开放高效的特点。国外发达城市的地铁站台一般为侧式设计,双向列车轨道在中间,去往不同方向的乘客在两边通行。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在人群进入站台之前就做好导向和分流,动线流畅、井然有序,更能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但是国内现有地铁包括新建地铁大多依然是采用中间双向人流混合、两边为列车车轨的岛式站台设计,去往相反方向、进出站台的大量人群集中在一起,很容易出现动线交叉、拥挤混乱的状况。另外,岛式站台中间排布两列高大粗壮的结构柱,既阻碍视线又容易形成空间死角。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人群流量,妨碍了人流速度。
2 安全因素
首先,要保证站台硬件设施的性能安全。作为地下公共空间,站台装修材料的选用、安装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性,使用防火防滑、无毒无味、不易霉变、稳固耐用的材料。地下人工照明要达到一定的照度,并尽可能地强化与地上自然光源感受的相似性。层次清晰、明快敞亮的环境可以减轻对地下空间灰暗、压抑的联想,引发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及空间可控感。
其次,安全保障不能停留在表层,应该深入乘客使用站台空间及其设施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北京地铁铁轨上带高压电,然而多条运营线路的站台边缘除了一条黄色警戒线外没有其他的安全维护设施,这与北京地铁日均约500万人次的庞大客流量不相匹配,人群拥挤时乘客不慎跌落站台的危险性很大。同时,考虑到弱势群体也要安全地乘坐地铁,为他们提供的无障碍服务应该落实到细微之处。无障碍通行性能是地铁站台空间人性化的重要指标,无障碍设计不仅仅针对残障人士,还包括老年人、病人、孩子连同携带较大行李的乘客都能够没有阻碍地安全通行。这就要求将地面上较小的高差尽量设计成和缓的坡道以保障人们顺畅地通过。在级数较多的楼梯梯段设置栏杆扶手,为行动不便、步履缓慢的人们提供保护。在垂直电梯、盲道等残障人士经常使用的设施周围,必须使用无滑倒、碰撞、擦伤危险的材料,并且从声音提示、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 导向标识
地铁站台位于相对封闭的地下,各个车站内部的空间形式及尺度也非常相似,人们难以参照外部环境来辨别信息,方向感和定位能力变弱。这就要求设计明确、完善的信息导向标识来帮助人们理解地铁空间,如地图、列车行驶线路图、出口及换乘方向、服务设施位置等等。这些信息为人们勾勒出各个空间组成部分相互衔接的脉络并明确行进的方向,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减少由于迷路和不熟悉引起的焦虑情绪。导向标识的设置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导向标识应形成一个与空间设计结合良好的完整的系统,引导乘客顺利地完成整个使用过程。第二,信息设施要布局合理、规范,使人们在匆匆一瞥的短时间内能够对信息快速识别和清晰掌握。第三,导向标识应造型简洁、设计精美、便于维护,传达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丰富站台景观。
4 配套服务设施
人们在站台候车时,也会短时间地休息、等人、交谈、东张西望、翻看报纸杂志、打电话等等。使用人群行为的多样性决定了地铁空间中必须具备细致周到的配套服务设施,尽量为人们创造舒适便利的环境条件。北京地铁五号线全线的配套服务设施采取通盘设计,电子时钟、休息座椅、垃圾桶、公用电话统一使用不锈钢材质、流线造型,点缀紫色标识色,突出了简约流畅、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1 突出车站文化特色
地铁不仅是交通性、技术性的空间,而且是文化性、标志性的空间。地铁代表着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引领人们去认识、感受城市的人文风貌,产生在文化层面上的心理共鸣。地铁站台空间应注重与地上的城市环境相协调,与特定区域的历史和文化相呼应,营造车站的场所气质,使各个站点彼此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
北京地铁早期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功能性、技术性的问题,因此导致车站环境普遍存在单一、雷同的现象。以奥运为契机,新的地铁建设有了显著变化,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总体秉承“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更具有“一站一景”、“站站迥异”的文化特色。北土城站是奥运支线的起始站,也是一个换乘站,车站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元大都遗址,这一文脉关系成为设计的主题。古典文化的精髓——青花瓷作为主体视觉元素被引入空间,在宽敞明亮的站台上,28根青花柱分列两旁,结构圆柱披上了变化多姿的青花瓷图案,蓝花白底儿,满花、半花交叉错落、卷舒有致。站台上屏蔽门、导向标识的设计也透露着青花图案古香古色的韵味,人在其中犹如置身古典文化的展览馆。奥林匹克公园站建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附近,所以空间的主题为“水元素”。进入站台,1000多个大小不等、蓝白相间的“水泡”组成的吊顶十分引人注目。有的“水泡”通体发光,直接充当环境中的照明光源,感觉光线是穿过水面照射在站台上,可谓亲切宜人、趣味十足。
以上两个成功的案例,打破单纯考虑表皮装饰的设计观念,采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从全局入手,将空间形态、材质肌理、色彩配置、环境照明等诸多要素通过 “文化语汇”有机地整合起来。用直观的环境信息取代了抽象的站名信息,使人们将周边文脉环境直觉地投射到脑海中,从而识别车站并确定自身在城市中的方位,充分提高人们对站台环境的认知与空间归属感,将站台营造成为公众乐于体验、分享和回味的公共空间。
2 体现公共艺术之美
公共艺术是把地铁空间的物质环境向人们的精神世界延伸的手段,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媒介。乘客在站台步行或是候车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艺术之美,会使地铁空间更具人性化。
北京地铁于20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那时候集中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在地铁站内创作了一批主旋律的作品,表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作品形式以大型壁面装饰居多,如西直门站的《燕山长城图》、《大江东去图》,建国门站的《四大发明》、《中国天文史》等。这些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地下环境潮湿、列车行驶频繁震动,作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和缺损,而且几十年前对地铁环境的认识在现代地铁交通和城市生活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已经显得过于单一。地铁公共艺术应走出局限,以更多元、开放的面貌与时代接轨、与现实生活契合。和发达国家相比,可以看出国内的地铁公共艺术在形式拓展上的不足。洛杉矶地铁市政中心站(Civic Center)的站台上,巴洛斯基的幽默作品《梦见我飞翔天际》就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几个如真人般的雕塑仿佛从地面一跃而起,张开四肢悬浮在半空中,乘着梦想的翅膀自由翱翔于天际。公共艺术如同一种奇妙的力量,使人们在匆匆脚步中多了一些人生边上的遐想,不由得会心一笑。是啊,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谁不梦想有一天能飞上天际、遨游四方、自由来去呢?作品让人们见识到创作者面对艺术时的轻松自然,丝毫没有借作品“文以载道”的沉重压力,而是运用诙谐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发观者的共鸣,还可以明显减轻地下空间带来的压抑不安,舒缓烦躁情绪,给人轻松、亲和的感觉。
在地铁站台设置公共艺术,其所处的环境和受众对象都具有特殊性,为了适应这些特殊性,以下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地铁站台上的公共艺术以特定环境为依据,即艺术在空间中展开,与空间是有机整合的统一体。站台上人流密集,艺术作品在乘客活动范围内占据的体量需谨慎控制,尽量与地面、柱面、墙体、天顶等空间界面设计相结合。优美生动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会成为站台的主要视觉趣味点和记忆点,然而作品自身孤立的美感并不是重点,“空间艺术化、艺术空间化”两者合而为一才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其次,艺术品的设置需要考虑乘客的行为模式。地铁运营的正常情况下前后列车之间的间隔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人们在站台步行到各个车门的位置、排队稍作等待,然后就乘坐列车离开站台。在这个连续移动的行为状态中,视觉焦点随之不断地变化,人们对于周边事物深入观察的能力降低。固定位置与形式的大型公共艺术往往成为乘客视觉上的过客,无法长时间欣赏阅读,更难以产生互动。相比较之下,站台空间需要有更适合动态视觉焦点的公共艺术呈现。北京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以“水元素”为概念主题,站台的屏蔽门都印上了半透明的海星、鱼类等海洋动物的图案,人们在行走中宛如参观一组连续的水族箱;在候车时,伴随着列车进站,屏蔽门一开一合,又引发动物在水中游动的联想。作品与站台空间的主题、功能、设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与乘客的视觉节奏相呼应,带给人们愉悦的空间体验和艺术享受。
另外,地铁环境里还有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播效应不容小视,那就是广告。站台空间使广告更加集中醒目,广告使站台空间更加丰富生动,两者相得益彰。应以公共艺术品的标准严把广告质量关,规范广告设置的位置、面积、翻新周期,杜绝视觉污染,保证公益广告所占的比例。使站台里的广告不仅成为宣传促销的手段,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一方面传递着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又是设计师施展才华和想象力的舞台,采用或幽默、或温馨、或前卫、或肃穆的设计手法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和生活乐趣。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地铁的作用与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它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城市运营能力、现代化程度以及城市形象的标志。作为地下交通空间,地铁站台的设计与其他公共空间会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归于“设计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地铁站台环境并不依靠高昂的造价和投入,关注人们多样化的物质功能、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设计实践尽力予以解决,就能够降低地下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升空间的内在品质,真正赋予人们一场便捷舒适且美不胜收的身心之旅。
参考文献:
[1] [法]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董海:《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地铁公共艺术品与乘客心理》,《上海艺术家》,2004年第3期。
3.小议医院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论文 篇三
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施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小城镇城市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小城镇街道景观,街道是最能体现小城镇活力的窗口。但过快的城市化为小城镇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过境车辆的增多、交通废气和噪音、排水系统的改变和硬质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引发本文对以上问题针对性措施的讨论。
一、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每个小城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或者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或者新旧城结合。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景观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镇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小城镇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城镇空间布局的特色,小城镇街道景观格局反映了小城镇的特色。
二、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
构成要素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空间环境在构成上属于带型空间,是相对狭长的地形利用相关景观因素组织而成的空间景观;主要构成要素有:街道平面、纵横断面、垂直绿化透绿生态围墙、节点小品、环卫设施、广告、街灯、人流、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千姿百态的景观树与彩色花叶行道树成为城镇一道靓丽风景。
1)城镇街道景观道路,是交通线,又是流动风景线;街道本身是小城镇街道景片的景界,又是联系城镇各个区域的“纽带”,是街道景观构成的第一要素,具有组织交通、分划空间界面、构成街道流动空间的框架。
2)节点中的环境艺术小品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各种地景设施,是具有艺术性、标志性的景观构筑物,如雕塑、路标、座椅、花坛等。应布置合理、精致美观,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水景是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街道景观的水景常有喷泉、叠水泉、水池、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沟溪等。水景观设计时应以节水为原则,充分利用水,或借水成景,或依水组景,作为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元素。
4)绿化或种植设计是组织景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规划和植物造景往往是很重要的理念,并能产生很好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性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隶属的带形景观空间,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时间上的流动性、整体景观的协调统一与连续性。
1)空间上的延展性:指由于形态的狭长而产生的空间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和展开的特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充分运用带型空间的延展性和连续性,运用韵律、节奏、复合以及色块、光影等手法来进行创作,进行空间景观的组织,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统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如带状空间布置若干节点,并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项链”。
2)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即指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就是步移景异的效果。根据视觉原理,通过空间串联在停留空间中,有一定的间隔规律。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社会性视域—0~100m”,芦原义信提出“外部空间模数”,大约25m左右。因此,距离25m左右对城市市民为视距模数,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以25m为转换。在小城镇街道 1
大约25m左右距离形成一个较为有序的节点,能使小城镇街道景观有序地出现在视觉范围内,以利于空间景观的塑造。
3)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步移景异。好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固然需要统一的风貌格调,一个和谐空间,人们在其间或快速而过,或漫步而行;同时也需要在25m左右的视距设置若干节点形成游憩空间以满足人们习惯和情感的需要,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了几处变调和高潮,变化丰富、趣味盎然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特征,也是景观设计的魅力所在。
三、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主体,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发展围绕的核心,因此,尊重并满足人类生理的、心理的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性化设计”的焦点。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是:
1)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小城镇特有的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出发,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
2)运用系统、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对小城镇街道景观内部能量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等景观元素进行改善和调整,达到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最终促进小城镇带状空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协调发展。
现代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该是既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浸透着融合地理环境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又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顺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运用手工技艺、当地材料及地域独到的建造方式,形成自然朴实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性化设计的具有多义的空间功能,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形式丰富的景观序列和融合自然的景观空间,使人能够“乐在其中”,又能“过目不忘”,从而形成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景观形象。
四、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中出现的误区
1.建设指导思想模式盲目克隆大城市,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宽、求洋,热衷开大马路,往往造成街道尺度比例失调;同时割裂城乡之间在景观、居民活动空间方面的联系,使得居民和外来者失去对小城镇关键性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
2.肆意破坏当地重要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地方风格;我们在小城镇的街道景观建设中应该设法使这些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暴露在城市人群面前,尤其让外来者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历史素材。
3.自然山水城的理念被忽略,小城镇景观建设任意开山取石、自然河道任意裁弯取直,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联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开发不当而破坏,失去了作为永久生物栖息地和城市中残遗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
4.忽视节点设计,盲目照搬照抄。节点是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游憩广场、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和街道楔形绿地等,这些节点通常是城镇不同空间的结合点或控制点,是人们对小城镇形象记忆的关键魅力所在。近年来小城镇的景观节点设计已经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节点设计手法大都照搬大中城市的一些做法:不锈钢雕塑、大型喷泉、大理石或花岗石铺地、几何形规则图案,欧式游园„„,与小城镇文化底蕴和空间形态很不协调,丧失了小城镇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5.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绿地景观中“绿楔”、“绿廊” 与道路廊道带状空间结合不够紧密,未能消除道路廊道的车流、人流、噪声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小城镇外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入和内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出,影响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
2虑长远利益,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五、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要素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1.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小城镇街道除了承担重要的交通任务外,还从一个侧面代表着城市精神与形象。小城镇街道景观根据道路的景观特性分为生态景观型、建筑景观型、非物质型。
传统小城镇大多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切宜人的尺度,其空间应具有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着意塑造街道两侧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或者打造“边缘效应”,可以缓和人流与车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所谓“路从景出,景从路生”,街道空间及各个细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区域和范围)尽可能的变化和丰富。
而目前的小城镇建设,热衷于开大马路,设计人员不去研究道路两侧的建筑与道路断面的比例关系,凡事以“大”、“宽”为先,往往造成城镇街道尺度失调。大中城市有大中城市的尺度,小城镇有小城镇的尺度,小城镇如果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尺度,按照大中城市的“体量”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要在小城镇产生“大”的效果,也应小中见大才为上策。
在当代小城镇街道设计中,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注重突出小城镇的空间环境特色和宜人的比例尺度,要与“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综合处理来进行设计创造。
街道路面材料主要分为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分子材料、混凝土砌块、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人工烧制材料。沥青类、混凝土类适合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性街道,目前较为先进的是在改性沥青的基础上,人工脱色的彩色沥青。其主要作用、性能、施工工艺都与沥青相当,具有抗高低温、耐摩擦、使用寿命长等特性,不易产生剥离、开裂等路面破坏现象。色彩鲜艳、持久,同时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提高了雨水循环利用率,符合环保、人性化设计的要求。而生活性道路(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游览步道等)则多采用色彩鲜明、造型自由、性能多样,易营造欢快、华丽气氛的人工烧制砖材、陶瓷材料或观感自然亲切、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
按路面材料及其做法还分为透水性和非透水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如有条件采用地表水“循环”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的主要资源。对硬质路面,如主要道路为水泥铺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路面要尽量采用可渗透性的材料,以形成渗透性路面,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系统循环,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
2.生态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传统街道绿化的种植横断面一般沿街道侧石至街道红线依次遵循:缀花草坪、灌木丛、中层林、背景林的从低、中到高次序,林冠线也依次从低至高过渡。这几个层面的绿化往往较密,视线阻塞,且整条街道种植采用一种模式,缺乏节奏与变化,景观单调又乏味。
新型街道景观横断面拟将人行道融入街道绿化之中,在绿化中穿插蜿蜒、舒展前进,直至街道交叉口处才从绿化丛中穿出,与过街斑马线相接通过。同时在街道之纵断面绿化配合路段起伏变化,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空间。
3.节点环境小品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小品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构成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人性化设计理念更应显示出小品时尚魅力的风格,让人赏心悦目,情景雕塑化能体现城镇文化底蕴与亘古历史积淀。它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精神功能。
小城镇的魅力系其自身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个性特征,是小城镇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在,小城镇街道景观节点小品设计应以区域差异为立足点。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各地小城镇特色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人员应善于从区域大背景中去挖掘小城镇街道景观节点小品的独特内涵和品位,把一些潜在的、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在设计中表现出来。
欧美各国,从历史上就对市镇广场和街道的节点环境小品十分重视,各色街道景观小品 “街具”与街道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形成了丰富的城市空间和多彩的人文环境,这也与其人文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①注重艺术造型。街道两旁散立的历史名人、神圣动物等艺术雕塑极尽精美华贵,呈现着欧洲文艺复兴后浓厚的人文精神遗风;城市街道两旁的物件设施,如护栏、树围独具匠心的不同艺术特色,各臻奇妙。②造景色彩、造型宜人。城市大多泛现出灰白、淡黄、赭红、青绿等主色调,杂以其它各类奇花异卉,在艳阳、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赏心悦目;点缀其间的各类小景和留植的各种古木花卉,修剪成型,极富图形化的艺术表现力和人性化的亲和力,别有佳致。③国外的许多小品设施,独具人体工学和人类聚居学特性,如花坛、台阶、水池等,大多与坐凳、靠椅相结合,既清洁美观,又方便大众,是多功能座椅,在一些社区里,有的摆些石礅、石板。
也有设计“断壁残垣”,孩子们在其中可以尽兴玩耍;同时细部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尺度的要求,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更加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4.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由于人类有亲水的心理要求,在众多的景观设计中,“水”都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加以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但是,纵观大多数的街道景观水景,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水景,诸如喷泉、叠水、瀑布、水池等,缺乏小城镇典型性,多是强调改造自然,即以人工环境取代自然环境,由此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中自然要素的宝贵,因而寻求城市与自然、人工与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的融合与呼应,在人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人类空间活动尺度更为亲切,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设计中更加注重利用自然的因素,运用水景旱做、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溪沟等“半自然化”景观进行人性化水景设计。
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是根据植物在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特征与水动静、深浅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配置而形成的景观水生态景观。由于水位的涨落,处于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区域,形成湿地景观。生态湿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良好的作用。首先,生态湿地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其次,生态湿地可产生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另外,生态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净化水体;最后,生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实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多类型的环境。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中的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就是利用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借鉴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景观、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景空间;是将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绿色人性化生态空间。它是人类亲水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
生态溪沟就是在景观规划中运用新型材料,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中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营造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循环环境。目前比较流行的为常年充水性地面渗透溪(沟),溪(沟)中常年有水流动,水声潺潺,可种植水生、半水生植物,构成人造天然湿地植物群落;既减少了人工和外来资源(例如水、能量、等)的投入,符合环保要求,又成为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鸟类、昆虫(蝴蝶、蜻蜓、萤火虫等)和两栖动物(青蛙、龟、蟹等)的绿色源头,造就人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小城镇街道水景景观。
5.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生态学要求景观要素如斑块、基质、廊道等合理规划,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以符合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使人类聚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包括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由于街道绿地景观是带状空间,其主要表现为廊道(绿色走廊)结合斑块(楔形绿地),表现形式为绿色走廊与街道廊道链接起来,在街道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块体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联网,改
4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移动;同时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涵盖植物群落学、环境园艺学、修复生态学等多学科,是经典植物造景(用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各种生态因子作用来创造景观,发挥植物本生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自然美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一定意境和功能的艺术空间)与景观生态学的融合。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小城镇地域人文特色,加强合理植物群落设计,提高生态效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应该尽量保护小城镇街道两侧原有的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重建绿色廊道和生物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配置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包括富于季相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和人工诱引的复合植物群落,做到搭配合理,共生共荣。
2)景观特色上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花色、叶色、枝、果等,配合小城镇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同时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
3)植物品种选用上,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这有利于乡土特色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更是小城镇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体现;为丰富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可有计划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但必须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4)引入绿量概念,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提高立体三维绿量能大规模提高植物群落与外界物质流、能量流的交换效率,提高生态效益。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三维绿量高的植物,增加绿地的叶面积指数,促进群落的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
5)加强植物群落自身更新、恢复的能力,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H.T.Odum)指出“人类应该用尽量少的自然能而足以对自然界产生巨大作用的模式和过程”,小城镇街道绿地人性化配置,要努力把握小城镇所在区域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改变植物配置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运用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来调整和构建改善种植结构,提高植物群落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如尽量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植物群落中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利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能参与自然界的演替,达到自然力平衡,稳定而优美的小城镇自然景观等。
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是根据植物在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特征与水动静、深浅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配置而形成的景观水生态景观。由于水位的涨落,处于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区域,形成湿地景观。生态湿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良好的作用。首先,生态湿地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其次,生态湿地可产生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另外,生态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净化水体;最后,生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实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多类型的环境。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中的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就是利用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借鉴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景观、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景空间;是将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绿色人性化生态空间。它是人类亲水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
生态溪沟就是在景观规划中运用新型材料,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中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营造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循环环境。目前比较流行的为常年充水性地面渗透溪(沟),溪(沟)中常年有水流动,水声潺潺,可种植水生、半水生植物,构成人造天然湿
5地植物群落;既减少了人工和外来资源(例如水、能量、等)的投入,符合环保要求,又成为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鸟类、昆虫(蝴蝶、蜻蜓、萤火虫等)和两栖动物(青蛙、龟、蟹等)的绿色源头,造就人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小城镇街道水景景观。
5.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生态学要求景观要素如斑块、基质、廊道等合理规划,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以符合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使人类聚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包括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由于街道绿地景观是带状空间,其主要表现为廊道(绿色走廊)结合斑块(楔形绿地),表现形式为绿色走廊与街道廊道链接起来,在街道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块体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联网,改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移动;同时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涵盖植物群落学、环境园艺学、修复生态学等多学科,是经典植物造景(用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各种生态因子作用来创造景观,发挥植物本生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自然美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一定意境和功能的艺术空间)与景观生态学的融合。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小城镇地域人文特色,加强合理植物群落设计,提高生态效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应该尽量保护小城镇街道两侧原有的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重建绿色廊道和生物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配置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包括富于季相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和人工诱引的复合植物群落,做到搭配合理,共生共荣。
2)景观特色上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花色、叶色、枝、果等,配合小城镇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同时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
3)植物品种选用上,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这有利于乡土特色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更是小城镇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体现;为丰富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可有计划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但必须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4)引入绿量概念,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提高立体三维绿量能大规模提高植物群落与外界物质流、能量流的交换效率,提高生态效益。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三维绿量高的植物,增加绿地的叶面积指数,促进群落的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
4.小议个性化服务信息资源结合论文 篇四
信息资源整合与重组是个性化服务发展和信息资源多样性发展的产物。随着数字资源的迅猛发展和个性化服务的普遍实施,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层出不穷,资源整合与重组势在必行。但由于数据库集成开发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制作数据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数据库进行了种种限制,如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使一般人难以读懂和理解其数据格式;同时还存在版权问题,这给信息资源整合与重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对资源整合与重组的探讨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领域。本文在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中初步探讨了其资源整合与重组问题,其实现还有待于信息资源组织领域和数据库开发商的共同努力。
由于分布、异构的信息系统将是数字信息环境的主流形态,因此整合检索和整合浏览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迫切要求。目前虽有多方面的探索,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互操作性又涉及系统的、语法的、结构的和语义的4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奢望已存信息系统以及即将建立的信息系统全部实现标准化。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接口标准化,实现跨主题信息网关检索,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检索服务。
在信息资源组织与个性化服务的集成过程中,信息交流体系的组织也是重要的环节。信息交流体系是为支持一定应用任务而形成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行为的集合,是任何实际业务系统的基础,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可以通过一系列元数据来定义、描述和组织,并通过对这些元数据的识别和解析来支持对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的自动识别、操作和控制
5.论居住空间的品质和人性化设计 篇五
关键词:居住空间;人性化设计;室内设计
真正的“以人为本”是要全面、深入地考虑所有的人机、环境关系问题,仅仅是一个局部,某个方面考虑到人的因素,就认为是人性化的设计,是不恰当的,但实际上,设计先天就具有限制和创意两种品性,创意是在限制之中的创意,限制不仅给设计提供了范围,也提供了可能,在限制中要想将各方面的人机因素都解决是不可能的,在限制条件下尽可能多,将人的使用考虑全面,在细节上实施,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一个普遍原则,当然还存在着评判标准的问题,评判标准的建立需要从不同的空间类型、功能要求、限制条件等多方面建立,还有很多艰苦工作等着我们去完成。
1 居住空间人性化设计意义分析
在现代建筑条件下,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成为了设计的重点。然而近年来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人认为室内设计是在已有建筑空间中进行表面装饰装修和布置家具、悬挂装饰灯具和布置其他装饰品。把室内环境设计看成单纯的视觉条件的改善。即便是从简单的装饰要领出发去认识室内外设计,以设计者主观的形式美标准作为室内设计的评价准绳,只重视室内空间视觉形态创造而忽视了建筑空间的终极目的——在其中的人类生活质量。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文化艺术和现代科技的综合产物,室内环境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比如空间形态、材料质感、色彩、灯光、家具陈设等。尽管现在说的是室内空间的设计方法,但和这“人”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室内空间的真正主角是人的体验。这门学科最广泛地包罗人的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内容,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室内设计应充分体现人的价值特征,必须以人为主体确立设计依据,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寻找和它们相适应的环境形态结构。研究室内设计,要研究人的感觉、知觉、习惯、智能和各种生活活动规律以及人对于空间的各种反映等多种生活体验。针对室内设计的人性化问题,对基本构成因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这里的研究内容构成是在人的审美层次和体验角度与室内空间的设计元素特征分别讨论了人性化室内空间的内涵与表现。从人的审美层次和体验角度说明了人对建筑空间的心理需要,即人对空间的审美层次、过程与特点;从室内空间的设计元素特征角度分析室内空间构成意义的载体,适应人类生活工作的空间本身的特征,以及空间表现气氛与表现意义的方式,从空间自身的结构与空间意义的表达两个方面,阐述了室内空间的人性化特征。基于以上的讨论从人性化空间的概念到人性化空间的应用两个方面全面地总结人性化室内空间的决定因素和表现特征,进而总结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室内设计原则。
2 居住空间中人性化的设计分析
室内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在空间设计上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室内形式是首先要遵从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室内空间的性质和人的因素决定的。空间序列是指空间环境的先后活动的顺序关系,是设计师按建筑功能给予合理组织的空间组合。空间基本上是有一个物体同感受它的人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关系。空间以人为中心,人在空间中处于运动状态,并在运动中感受、体验空间的存在,空间序列设计就是处理空间的动态关系。在序列设计中由于层次和过程相对较多,如只是以活动过程为依据,仅仅满足
行为活动的物质需要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一种行为工艺过程的体现而已。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空间序列的必要条件,人在空间内活动感受到的精神状态是空间序列考虑的基本因素,空间的艺术章法则是空间序列设计主要研究的对象,也是对空间序列全过程构思的结果。室内空间的基本结构由场所结构、路径结构、领域结构所组成,其中场所结构属性是室内空间的基本属性。因为场所反映了人与空间这个最基本的关系。它体现了以人为主体。通过中心、方向、区域协同作用的关系“力”,即“突出了社会心理状态中人的位置”。是人赋予了室内空间的第四维性,使它从虚幻的状态通过人在室内环境中的行动显现出实在性,同时人在对这种空间的体验过程中,获得全部的心理感受。人类需要舒适和谐的室内环境,声色俱全的室内效果,信息丰富的室内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精神上对室内设计提出的要求。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空间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设计。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使用者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所以必须重视室内空间的安全性。如参观线路的安排必须设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如停电、火警、意外灾害等,必须考虑到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大型的室内活动中,必须有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应急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系统等。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方便,室内的空间设计中要相应地考虑到使用者的通行、休息的方便,尽可能地考虑到伤残者的特殊需求,以谋求“无障碍”设计,这也是现代室内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向。人是室内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室内空间设计工作越来越复杂,技术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设计师关注科技与机械的进步,关注科技在人类的意识和价值观上的变化;人文方面的考虑越来越细,要求设计师研究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研究人的形为方式,研究地域本土文化,研究生态环境,研究设计风格,因此本文使设计空间富有人情趣味,合乎人性,产生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双重的积极作用,使组成空间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形成最佳组合状态,对人的感管和心灵产生互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瀚,王波,主编,[室内空间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
[2]吴昊,陈珊,主编,[流动空间—室内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
【小议医院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论文】推荐阅读:
小议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论文11-08
小议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性论文09-11
小议粘钢加固技术的原理与施工论文09-16
小议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12-25
初中议论文:小议得与失10-24
小议小学生的挫折教育07-15
小议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建设07-03
小议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与对策11-05
小议车辆安全管理中的细节管理11-14
幼儿情感教育小议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