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读后感

2024-07-25

《语文课》读后感(精选16篇)

1.《语文课》读后感 篇一

《我怎样上语文课》读后感

濮阳市第七中学 乔彦敏

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以来,曾多次在现场、在网络观看于永正老师的课,也多次研究琢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实录,他素朴的语言中饱含着对教育的深情,漫不经心处蕴含着教育的机智,娓娓道来时流露出深厚的底蕴。

他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给年青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所在,以培养学生朗读中感悟,学习中积累,积累后运用的能力,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文,更是醍醐灌顶,让我从纷繁的浮躁归于脚踏实地的平静。可能很多讲过公开课的老师都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备课时,首先想到的是这节课怎样设计亮点,或热闹的小组讨论,或精彩的表演,或声光电的汇合等等。绞尽脑汁,只为“亮”而设计,全然不考虑我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学生需要我教什么?这节课学生能收获什么?

看到于永正老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时,我是迫不及待地翻看,我想知道于老师有什么高招,有什么别出心裁?可是看着看着,我不禁惭愧起来,于老师所说的亮点不正是我所忽略的吗?

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时候分析太多,从一个词中看出什么,从一句话感受到什么,这个词好在哪,那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词析句透,却独独少了充分的朗读。那么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词句,而缺少整体的把握,留下的是理性的分析,而缺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早就总结出了经验,而今我们却迷茫了。所以说,学生朗读得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第二个“亮点”就是生成的过程,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我们讲公开课,特别是年轻老师,总是期盼能一顺到底,不要出什么差错,所以,课堂上我们总是选手举得高高的优秀学生来回答问题、朗读课文,以此粉饰课堂;有回答错误的,我们就急于寻找下一个能回答正确的学生,绝不敢“浪费”时间。而于老师把朗读课文作为“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公开课上,有孩子不会读他就一字一句地教;有学生回答错了,他就耐心地引导,绝不疏漏过去;学生理解浅显,他就指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后提升朗读,意文兼顾,在生成的过程中学生读、思、表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也是一大亮点。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于老师的字写得很漂亮,()他指导学生写字也很有方法读帖—临帖—对比—再临帖,也是因为于老师有着扎实的书写功底,对字的剖析指导非常准确,所以他的指导总是一语中的。我在讲《荷花》一文时,练习写题目,草字头总是写不好看,后来看到书法书上有这样一句话“长横平均分三段”,一下子让我明白了我写的两竖的位置不对,字才写得不好看,在课堂上,我就用这句话指导学生写好草字头,写好草字头的字。所以,指导学生写好字是亮点,而老师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善于研究,才是最基本的保证。

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是没有法儿。”于永正老师扎实有效的课堂就来源于他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我在备《荷花》一课时,自己把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真是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读一遍有一遍的思考,读着读着,教学的思路就有了。

研读教材,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出“亮点”。所以,我们要像于老师一样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明白使用的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2.《语文课》读后感 篇二

弟子:那儿有什么?

柏拉图:那儿有一棵树。

……

语文是什么?

有人说, 语文是一棵树。

《盛新凤讲语文》 (语文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就像一棵丰美的大树。那是好大的一棵“和美”之树, 一棵语文教学的智慧之树!盛新凤老师在这本专著中, 在全国小语界率先提出了“和美语文”的教育主张。“和美语文”——让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 读这本书时, 我感到特别振奋。确切地说, 它让人感觉不到在读枯燥的论著, 而像品读美文一样沁人心脾, 给人以艺术享受!

一、融通是“和美”之魂

第一遍读完《盛新凤讲语文》, 我把厚厚的一本书读得很薄很薄, 最后只剩了两个字——融通。我很兴奋, 因为我找着了“和美”之树的魂!

盛新凤老师认为, 简约大气的美是“和美语文”的理想课堂追求;雅俗共赏是“和美语文”的阅读教学形态。“和美语文”的提出旨在克服当前小学语文 (特别是阅读教学) 中诸多的极化现象, 从和谐融通中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态之美。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和谐生态之美?这就是该论著的精髓所在。故此, “融通”便自然成了关键词, 成了书中的核心。盛老师在书中浓墨重彩详尽阐述了“融通”理念、“融通”主张、“融通”方法。如:不同文体文章的融通方式, 书中列举了“状物文章—形神融通”“写景文章—情景融通”“写人文章—表里融通”“叙事文章—事理融通”“民间故事—虚实融通”。关于阅读教学元素融通方式, 盛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语文追求与“味儿”追求融通;主导与主体融通;独立与合作融通;入文与出文融通;多元感悟与价值引领融通;文字与画面融通等等。在论述她的“雅俗共赏”和美语文阅读教学形态时, 她又在“雅而俗”式形态中列举了“人文性与儿童性融通”“人文性与工具性融通”等融通方式。在“人文性与工具性融通”一节里具体阐述了人文与工具融合基本要经历“言意互转—言意相融—言意相生—言意相谐”四个过程, 可谓精辟独到, 这是她从丰厚的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读到这里, 我终于明白了:要“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 语文教师就应该让语文走上融通之旅!

在阐述“和美语文”的教学智慧时, 盛老师也谈到了“课感”问题, 对课的厚实感、起伏感、畅达感的心理直觉感受作了透彻的辨析, 形象地归纳了让课堂“有感而发”的几种方法, 即“厚实感——内外融通”“畅达感——巧妙衔接”“起伏感——曲径通幽”, 并以“教学设计”或“教学片段”的形式作了诠释。

读着读着, 我们就会以融通的思路去理解、领悟盛新凤老师的“融通论”。如果能将盛老师的“和美语文”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那么我们就算是真正会上语文课了!

渐渐地, 我又把盛老师的这部专著读得越来越厚——盛老师在书中列举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值得并且可以融通的地方、怎样融通以及融通的方式。她只是“举隅”, 并不是全部。她给我们作了研究的示范, 留给我们共同去探求的巨大空间。“和美语文”的世界里有N个“融通”!

二、课例乃“和美”之躯

如果说, 庞朴的“一分为三”、孔子的中庸之道和古老民族审美心理中的“圆”文化、“圆”情结乃至建筑审美观为盛新凤老师开创“和美派”奠定了理论依据, 那么, 盛老师这几年在全国舞台上成功演绎的“和美”课堂教学, 如《如梦令》《去年的树》《青海高原一株柳》《草虫的村落》等十多个经典课例为她的“和美语文”作了最好的诠释, 也为她的“和美语文”撑立起了和美的身躯!

以课例《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 盛老师通过引领学生反复研读文本, 最后把文本读成了一个词——“撑立”。于是, “撑立”便成了整堂课的一面“旗帜”:以“撑立”为支点, 撬起了全文这个“宇宙”;以“撑立”为线索, 让散落的语言珍珠串联;以“撑立”为轴心, 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向心力。

为了给“撑立”找到一个丰厚的教学语境, 让它在教学语境的烘托下血肉丰满, 盛老师又把“多少、又、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等重点词句, 都调用到“撑立”身边, 成为丰厚它的“背景语言”, 然后分三个层次体会柳树在遭受摧毁时的不屈和抗争:在恶劣的环境中撑立;在频繁的摧毁中苦苦撑立;面对命运的不公仍旧苦苦撑立。在这三个层次的推进过程中, 把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想象、对比、朗读融为一体, 最后达成对柳树形象的重塑。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感受过程中完成了对精神和情感的锤炼和陶冶, 语言的深度品评和情感的痛快洗礼融为一体, 可谓言意互转, 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

在“入文与出文融通”里, 盛老师给我们呈现了她的课例《去年的树》中的两个环节, 分别引导学生入文又出文, 在文中走了个来回。

[片段1]

师:你说得真好。两个“看”当中包含了小鸟多少深情和留恋呀!同学们, 经过刚才尽情的交流和对话, 你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小鸟的这种深情。这回你们就是小鸟了, 你们历经了千辛万苦, 终于找到了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 我们一起读……

(出示改写的最后一小节:把“小鸟”改成了“我”)

生:我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 我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 我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飞走了。

师:老师深深地被你们的朗读打动了!这两个“看”字, 让盛老师的情感随着你们的朗读在波动。能再读一次吗?

(生动情地再读)

师: (深情地) 亲爱的小鸟, 你看见朋友了, 你盯着灯火, 深情地盯着灯火, 看了一会, 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 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 你又想说什么?

……

以上环节, 是引导学生“入文”的过程, 让学生切己体验, 把自己当成小鸟, 体会小鸟的情感。

[片段2]

师:同学们, 课文学到这儿, 其实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课文的读者, 你还有什么话说?你想对谁说?比如, 对伐木人有什么话说?还有其他的, 你想对谁说, 就对谁说。

生:我想对那些可恶的伐木人说, 你们为了制造一些火柴, 而拆散一对这么要好的朋友, 真是太可恶了!

生:我想对全世界所有真诚的朋友说一句:“真诚是无私的, 是难能可贵的。请大家好好把握这份真诚。也许这回失去了, 下回就没了。”

生:我想对小鸟和大树说:“你们的真情把我感动了。”我也要对天下所有的人说:“愿你们珍惜友情, 永远和你们的朋友活下去。” (生笑)

生:我想对树根说:“大树走了, 你不要过于伤心。它也不愿意看到我们伤心的。”

生:我想对作者说:“你为什么要写这么悲惨的结局。不能写稍微……” (大家笑)

这个教学片段, 是带领学生“出文”的过程, 学生在文本中与课文角色, 与课文作零距离接触后, 还应该引导学生“出文”, 作为文章的读者, 理性地审读文本, 对课文中的角色和事件作理性的评价。“入文”又“出文”, 既有感性体验, 又有理性审视, 融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批判性阅读为一体, 可谓在阅读教学中走了一个来回。

在“多元感悟与价值引领融通”里, 盛老师又为我们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教师教学《丑小鸭》, 为了引导学生倾诉对文本多元的感悟和认识, 出示了一组练笔题: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后,

养鸭的小姑娘对丑小鸭说……

哥哥对丑小鸭说……

公鸡对丑小鸭说……

小鸟对丑小鸭说……

猎狗对丑小鸭说……

结果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 大多是趋炎附势、恃强凌弱、前倨后恭。盛老师认为, 这样的多元感悟是肤浅的、盲目的、不健康的, 这样的引导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 她在指导这位教师第二次教学时, 作了如下转换与调整: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后, 养鸭姑娘、哥哥、姐姐、公鸡、猎狗等都来向丑小鸭赔礼道歉, 可是, ____________天鹅对养鸭的小姑娘说……

天鹅对哥哥姐姐说……

天鹅对公鸡说……

天鹅对小鸟说……

天鹅对猎狗说……

学生视角一转换, 感悟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在孩子们的嘴里, 成功后的丑小鸭应该是谦逊的、宽容的、明理的。在引导孩子们与这些角色温情对话的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是啊, 有了美丽外表的天鹅, 一点都不骄傲、不记仇, 有这样美好的心灵, 是一只真正的美天鹅。学生在这样的多元感悟中蕴涵了积极的价值思考与认识, 可谓悟得有深度、悟得有效度、悟得有尺度。

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曾把我国当前的语文教学归纳为“本色语文”“简约语文”“灵动语文”“人文语文”等四种基本状态, 而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里“本色”“简约”“灵动”“人文”等四种状态兼而有之。她的经典课例诠释了“和美”, 实践了“和美”。故而, 这棵“和美”之树才有了粗壮厚实的躯干, 有了繁茂的枝叶。

三、“经历”为“和美”之根

盛新凤老师称自己是“课痴”“课魔”。十多年摸爬滚打, 在课堆里滚, 一切的快乐与烦恼都是因为课, 生活的中心也是课……这是何等痴情的一种境界!她一直行走在“和美”之路上。盛老师深知“根深才能叶茂”, 所以她把“和美”之根深深地扎在了课堂, 她把“和美”的根须伸到每一堂语文课里, 伸进了每个文本里, 伸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灵……她善于博采众长, 汲取各家各派的优点, 用以浇灌和滋养这棵“和美”之树。她善于总结、反思, 在“行行复行行”中把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概括为“无视—外视—内视”三个阶段。

杨再隋教授曾评价道:“在盛新凤的课中, 教学的节律是她自己脉搏的跳动, 是她自己情感的起伏, 教学的情致醇化而升华为教学中的和谐, 这是心灵和世界浑然合一的情感。”盛新凤把她的“和美语文”教学当成了她的“和美”教育人生!在她的“教育语录”里有许多智慧的花和果, 如“课堂上要找到与学生融在一起的感觉, 这是一种极致的幸福, 一种高峰体验。”“浮在面上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根深才能叶茂。喜花其实是一种肤浅的心态。在我, 喜叶的心情更甚于喜花。因为叶和花虽都是一季, 但花太炫耀;相比花、叶和根, 我更爱根, 因为扎根泥土, 生命有深度和厚度。”“语文教师要做语言的‘大玩家’, 把一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玩得通通透透、四通八达, 还要玩出味来, 玩出情味、趣味、韵味来。”……是呀, 她的“教育语录”又何尝不是她的“和美”之树上开出的花, 结出的果!以前读过盛新凤的《诗意语文》, 认为盛老师的“师品”适合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读了她的《和美语文》, 发觉从“诗意”到“和美”, 她的“课风”“课格”已日臻完美, 她走过了从“小家碧玉”到“大家风范”的探索之路, 显现了她更大气、更宽广的教学思想。可以说, “和美语文”是大智慧!

3.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篇三

据报道,这节课的课文题目是《新型玻璃》,应该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请大家介绍一下,都有些什么样的玻璃。”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纷纷说出各种各样的玻璃。我有一个疑问,这究竟是小学的自然课,还是语文课?这种热闹的课堂教学气氛难道是语文课所追求的吗?

温总理在课后对执教老师亲切地说:“这堂语文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表达、用词、口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更宽一些,就像‘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陈老师,我说得对不对?”温总理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自小耳濡目染,深谙为师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造诣颇深,他对陈老师的一番建议,实际上完全可以引起所有语文教学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温总理的评课有这么几点可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其一,语文课堂的训练目标是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学生说与写的能力要“加强”,而不是大量教授游离于语文之外的说教。

其二,老师要真正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不能把教材作为孤立的知识点单纯传授。

其三,语文课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注意教授知识的迁移能力,“讲得更宽一些”,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温总理在听完一节小学语文课后谦和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语文老师可以从中领悟语文教学的真谛,在教改试验中,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而不能追求表面形式,忽略语文课的本质。

4.《语文课》读后感 篇四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医生,明知自己幼小的孩子生病了,明知自己可以医治这种小病,家里也有治病的药,但她却让病中的孩子第一次自己独自去医院看病。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我感觉这位母亲的做法太过偏激了。让病中的孩子独自一人去医院,而且这还是孩子平生的第一次,万一在路上出现什么意外,那怎么了得?如果是想锻炼儿子才这样做,那也不能趁儿子生病的时候呀!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我每次生病时,虽然在身体上饱受病痛折磨,但是爸爸妈妈都给了我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可以说,我享受着VIP贵宾级待遇:爸爸妈妈给我端茶送水;我可以在家看电视吃零食;我可以休息在家里睡懒觉……

为什么同是母亲差距怎么这么大呢?难道文中的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着这篇文章,越读到后面,越感觉到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爱。作者运用了很多心理描写,文中的母亲随着时间的慢慢逝去而焦急不安,越来越后悔自责。当儿子出现在她面前的刹那间,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爱,不能猜。我为自己刚才的判断懊悔不已。这位母亲对儿子的做法,也是母爱。

读完全文,合上书本,仔细想想。让孩子一个人去医院看病也并不是坏事,虽然存在风险,但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也许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早晚都要有面对社会跨出家门的时候。早一点锻炼,就能少经受波折,快一点成长。

5.语文读后感 篇五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叫,《陶罐和铁罐》。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课文讲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互相碰撞的,说道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而我却永远留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很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管子留在厚厚的土里,捧起陶罐,倒掉土和擦干净。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能光看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6.民国语文读后感 篇六

——读《民国语文》有感

梁屿桥妈妈四(2)班 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扩大课外阅读量,在一个炎热的休息日,和孩子结伴去新华书店淘书,意外地看到《民国语文》系列丛书。

《民国语文》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师叶圣陶、蔡元培等选编的语文教材选粹汇编本,分为“初小”“高小”两大卷。我和孩子一起读了“高小选粹卷”。很快我们就迷上了这本书中自然纯朴的气息!

《民国语文》(高小选粹卷)所选文章分为“神奇的科学”、“传奇的人物”、“灵动的话剧”、“深刻的寓言”、“实用的语文”、“传承的品德”等11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选文全部来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虽然时间上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是我们的爷爷辈、孩子们的祖爷爷辈这一代的人用过、读过的语文课本,这些课文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可爱和有趣,里面的很多故事对人都有启迪作用,书中每页都有一副趣味性很强的配图,很能吸引人的兴趣。这些教科书蕴含了民国时期一批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责任感,这些先贤们都是既秉承传统文化血脉,又深谙西方文化精髓的文化大师,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他们特殊的知识结构与眼界,他们用这些优秀的语文课本向孩子传递科学的理念与优秀的品质,拓展孩子的知识视野,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虽然年代上离我们比较久远,但现在读起来并没有觉得落后与古板,这和当时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初步交融,刻板的文言文逐渐退出,白话文逐渐兴起有关,文字语言的纯朴风趣反而更让我们深刻反思当下小学生写作的刻板无趣,抄袭成风的不良风气。用一句白话来说:百年前的文字,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过时!

我是结合《民国时期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下篇)来和孩子一起读《民国语文》的,从“爷爷、奶奶们”小时候写的文章中,我们读出了“他们”还是孩子时纯真可爱,看到了民国小学生生活的场景,其间的语言风格也贴近当时的用语习惯,为现代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走进那个时代的通道,也为现在的孩子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文化思想的来源提供素材。而且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一些简单的评讲,用一种轻松交流的形式烘托作文主旨,给孩子们提供了整体感知、阅读感悟、拓展延伸等几个层面,提升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更方便于我们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阅读交流。

7.《语文课》读后感 篇七

一、教师必须博学多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语文课教活,教师本身就要有一眼常流常新的清泉。语文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传授教材的知识来应付考试,那还远远不够。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的角度,都应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钻研教材,并加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告别那种依照教学参考资料画瓢的做法。还要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报刊和网络。我除认真备教材外,还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要多利用课余时间读课文的原著及有关专业的书籍,充分利用课内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见解,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定能叩响莘莘学子的心弦,既教活语文课,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变主体为主导

如果能教会学生去“爬树”,去摘更多、更好的果子岂不更好?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让学生唱主角,变教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语文课应致力于“导”,让学生思考一个个难度适中的“为什么”,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新鲜感,保持思考状态,学得轻松活泼而收效甚大。在具体教学中,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我总是将一个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刻就能解答,解答不了的,我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动力。为此,我除了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外,还鼓励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实时点拨,激疑导趣。以“导”作“匙”,帮助学生开启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间不乏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还有一个个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等,这些要激起感情上的共鸣是可能的。传统的说明文教学大多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与说明的语言四要素作为说明文教学的全部任务,因此学生觉得说明文很枯燥,没有兴趣学,也很难引起情感共鸣。而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淡化文体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我尝试让说明文教学也能体现出“语文

三、把语文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教师要学会关注社会,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社会生活丰富多变,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不断地接触社会,不断地阅读生活,才能丰富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至于成为文盲。如果教师自觉接受当代学生对教师知识的挑战,以及学生生活中鲜活的语言,那么,语文课堂就能活起来。“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教师除了要求自己关注社会外,还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社会之中,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及为多数人所瞩目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有了这一腔热血,他们自然就会关注时代的发展,留心社会的走向,关注世界的变化,也就会自然地主动地浏览报刊,注意新闻,关注时局,议论时事,抨击时弊。关注社会,从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改变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陋习,将语言文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

四、创造和谐的气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强调的是人心所向。社会要发展,先要和谐社会,要教活语文课,就先要和谐气氛。教学的鲜活之气,课堂的精彩瞬间,语文的长久魅力,来自于师生的双向带动,共同创造。

1. 师生关系要和谐

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和他们建立亲密的朋友与学伴的关系。教师要由教学管理者变成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对待学生都要亲切友善。这样,学生才会以自己的创造性学习主动的发现活力和超常的临场发挥,反过来激发你、带动你,促使你的教学渐入佳境。

2. 让学生和谐地发展

即知、能、情、美兼顾。仅仅知、能发挥好的学生,往往心理、情感、品德不太健全,自以为是,缺少合作精神和应有的责任感,这样的课堂也鲜活不起来,而只有情、美素质提高的学生因知、能不及,发现不了问题,课堂也鲜活不起来。因此,教师的教学引导要和谐发展。另外,教师还要起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成为学生心目中全面和谐发展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会在和谐氛围中快乐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成为知、能、情、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5.

8.《语文课》读后感 篇八

该研讨会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上海市教研室、福建省语文学会、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联合主办,福州三中金山校区和旭日弘文教育科技集团承办,学术支持单位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为华东师大出版社北京分社大夏书系和海峡语文网。

我们选登柳斌同志在研讨会上的讲话刊登如下,以供大家学习。

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专家荟萃,智者云集。大家如此关注钱梦龙先生语文教学的讨论,足见这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一件盛事!

钱梦龙先生六十多年如一日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并以他的“三主四式”(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自读式,导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的教学法为我国语文教育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语文是什么?

我们的语文应当怎么学,怎么教,可以说六十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常常弄得老师们无所适从。在这里我不想去讨论什么工具性、人文性、建构主义、翻转课堂等扯不清的是非问题,我只想呼吁: 语文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语文是什么?首先要确认的是:语文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语文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语文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人类正是通过这种素养使得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世代相传。

语文之所以特别重要,在于它是思想的工具,是沟通交流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其实,我们都生活在语言文字之中。具有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之后才能够谈学习、谈数学、谈科学、谈劳动、谈发展,谈弘扬文化,谈报效祖国!

如何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如果语文是一种能力的命题能够得到确认,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吗?是教师讲出来的吗?是频繁考试考出来的吗?都不是。语文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生成于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就是学习者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

当然,语文课也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知识的课程,基础知识的训练也是一项教学任务。但若把语文课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考来考去,讲来讲去,则是舍本逐末了!

所谓“能力”就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即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从对客体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练习之中获得的。欧阳修写的寓言故事《卖油翁》,大家读过吗?讲述的是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和“熟能生巧” 的道理。说明了所有技能都是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反复的训练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的。其实这也是一切能力(技能)、一切本领、一切素养获得的普遍规律。

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就得有能力,有本领,有智慧,有道德。而能力、本领、智慧、道德都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

如何获得这些不具有而又必须有的东西呢?古往今来总结出来的经验以经典方式概括出了五个大字:“学而时习之。”这五个大字就记录在被后人尊称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的先圣孔子与其弟子论道的伟大著作《论语》里,而且是《论语》开篇的第一章第一句。我们天天在讲“学习”,人人在说“学习”,现代社会里“学习”这个高频词就源于这里。可我们对“学习”二字究竟理解了多少呢?“学而时习”是真智慧,是大道理,要好好体会。其中“时习”二字不就指出了长期坚持、反复训练是“学”的核心要义,是掌握能力、掌握本领的必要过程吗!

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训练过程中去获得,去提高。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技艺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获得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多次重复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技巧,具有“熟能生巧”的活力,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了。

我想,这也就是德国哲学家狄慈根所言“重复是学习之母”的道理吧。狄慈根是在18世纪才发现这个道理的,而孔子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就论述了这个道理。孔子还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明确地指出了对已有知识的复习是获取新知识的桥梁或纽带。这里的“温故”不正是指对已有知识的反复温习、揣摸、习练吗?能力和素养需要“积累”,没有“积累”也就无法“习得”。词汇要积累,语感要积累,遣词造句要积累,布局谋篇等方法也要积累。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学习、反复锤炼、反复推敲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只是对已获得的技能或知识的简单记忆或重复,而是意味着新的技能或知识在已有技能或知识的载体上悄悄地孕育着,成长着,发展着。所谓“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所谓“温故而知新”讲的都是“能力获得”“素养养成”的道理。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

针对当前语文课讲得多,练得少,花样多,学得累,获益少;示范课做作多,表演多,实效少的状况,我赞成提“反璞归真”这个口号!

我敬重钱老,敬重他在语文教育中的真知灼见!我赞成钱老大声疾呼的“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训练”的呐喊!

9.语文读本读后感 篇九

我想起台湾诗人洛夫,他有一句名言:心中有诗,时间即是永恒,那是他对诗歌不变的信仰;看了他的散文《一朵午荷》,便觉得,其实他的这一句名言,还可以衍化出另一意义来,那就是心中有爱,时间即是永恒,那是他对于爱情坚贞的信念。关于荷花与爱情,他和友人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

他认为,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友人问,此话怎讲?他说,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他说,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所以,对荷花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而人间的爱也应该如此。友人说,荷花凋了呢?他说,爱它的翠叶田田;那么,荷叶残了呢?他最后说,听打在残荷上面的雨声呀。洛夫还有一首著名的诗《众荷喧哗》,把爱人比喻为众荷喧哗的池塘中,在他眼里,爱人是挨得他最近,也是最静、最温婉的一朵荷花。他说,我向池心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你的脸便哗然红了起来。能把荷花美人的娇媚之态,表现得如此人性化,也只有洛夫了。

洛夫就是这样,把对爱情的坚贞信仰,寄托在对荷花的挚爱之上。如果说,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一种物我和-谐、孤寂凄美的境界;那么,荷花之于洛夫,就是一种对爱的痴情。于是,才有了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的感叹。爱荷夏天的喧哗,秋季的寥落,甚至连那池污泥,也爱屋及乌了,也许这就是不可救药的、绝版而稀罕的古典浪漫谛克,读后感《语文读本读后感》。

但是,对于洛夫来说,这种实质性的浪漫,表现在生活中,却往往又与浪漫无缘。他说,我们通常是沉默的,因为只要任何一方开口,争端必起,容忍不但成了我们之间的美德,也是互相默认的一种胜利者的表示。然后,你又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我们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浪漫便是通过平淡而又不时的惊喜,来体现出来的。

一朵午荷 读后感

我们每天都在为感情这事而悲伤,回忆着当初,意想着未来,凭着最美好最纯真的意境去幻想着爱情。渴望的只是希望得到一份属于自己内心当中的爱情。

荷花,它被世人所称赞,所期待,所仰慕,是由于它的美和清纯。它的美,多姿多彩、绚丽娇艳,与其美相比,它那种居淤泥而不染更具影响力,这是自古以来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的。有多少人又真正去欣赏过它呢?

曾几何时,我们为了爱情这个话题而争论不休,殊不知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我们都为了幸福而竭尽所能的去追啄着爱情,而荷花为了博取人们的赞美,努力追求着它的完美,生于污泥之中,但又是如此冰清玉洁。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做到荷花的那种精神了呢,我想谁都会沉默吧……

曾记得有一位作家,是这样评价荷花与爱情的,“真正懂的欣赏荷花的人,才真正懂的爱”当你真正去领悟了荷花,真正明白了荷花的时候,我想你就会明白爱情的真正含义了。爱,不需要你的忽悠和欺骗,而是全心全意,真心的去面对,真诚的相爱,真正的爱是连缺点也爱,当然,完整的爱也包括失恋。

爱荷花的人,不但爱它的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秋季的凋落,甚至觉得它的污池,也污的有些道理,而爱情呢,又有多少人真正像荷花一样,真心的去对待,勇敢的去面对了呢,又有多少人经的起社会的压力,网络的虚伪,TA人的诱-惑了……

也许由于心中过度不满,也许是心情的阴郁,为了一些可笑愚昧的问题而争辩不休,他人的那淡然轻责,我除了赧然一笑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在自己孤独寂寞的时候,去欣赏别人的的孤寂,有人说这是一种罪恶,其实,孤寂也并不是一种羞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去怪罪他,其实,兴衰无非不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部份,今年花事一残,明年依旧会由根而茎而叶而花。

10.小说语文读后感 篇十

好久都没有认真的读完一本文学作品,这次终于通过每天晚上坚持读一点点,把上次从图书馆借的一本小说《秦腔》读完了。上次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就一直惦记着要借一本有深度的小说回去研究,结果在二楼发现一本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也就是这本《秦腔》,再一看是贾平凹写的,所以就借回来作为睡前读物。其实,原来就一直对矛盾文学奖的小说颇有好感,从《尘埃落定》,《白鹿原》一路读下来感觉是一本比一本写的精彩,觉得这类书比当前某些书还是要有深度些。贾先生的书以前没有多读,只读过一本叫《天狗》,感觉文字写得朴实,注重描述细节来衬托环境,对人物心理也描述得非常到位,关键是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反应每个人的行为,不是刻意的描述出每个人的好与坏。所以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不同结论,这也是他小说高明所在。

花了几个星期把《秦腔》读完,感觉收获很多,但具体指哪方面,又说不上来。小说像是讲故事一样叙述性的描述了一条街道(又叫村)在改革这二十多年的过程中的兴衰。以夏天义和君恒为代表的村干部如何在农村社会形式剧变的大环境下,转化自身思想,做官为人的蜕变过程。夏天义作为老派干部的代表与生长在新环境下的农村干部均恒在治村决策上面的种.种摩擦,同时夹杂着两人是叔侄的亲戚关系,使得小村的发展在改革的浪潮中一波三折,同时也折射出农村经济发展过后传统价值观丧失的种.种无赖,在此过程中,农民对财富的追求也描述得淋漓尽致。作者我在文中是以一个身份低下,整天游手好闲的形象出现的。“我”有一定的自我思考,对白雪的爱情也是真真切切,只是比较安于生活,所以生活一直都没有什么起色。其实,到现在我还一直有点不明白,“我”曾经知道白雪嫁给夏家,是因为夏家经济殷实,为什么“我”没有想过办法去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呢,只是苦等老爸的抚恤金和单相思白雪。白雪是谁,当然是村里面最漂亮姑娘,还唱得一口好秦腔,不过嫁给夏风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这主要是两人文化差异太大所决定的。夏风是省城公务员,思想水平和眼界自然跟农村里的想法不太一样,在秦腔日益衰败的环境下,视秦腔如生命的白雪当然深受挫折,在失去工作过后尤为表现的强烈。对新生事物不能立即适应的白雪,终于在生出一个畸形胎儿后与夏风决裂,最终也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作者以秦腔作为农村传统观念的代表,表露出了在农村社会体制和观念剧变下,面对传统遗失的无能为力和对新生事物无法判断的彷徨!

11.《语文课》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中职语文;专业课要求;契合点;教学策略

一、背景

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教学双失”的尴尬境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状况普遍存在。现阶段中职学校过于注重专业课而忽视了传统的基础必修课,使得中职语文教学课时安排明显不足,中职语文正逐渐变成边缘学科。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中职语文课成了一个可有可无没有实际价值的科目。于是有的老师为了尽早完成任务,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把中职语文课当成了向学生灌输内容的工具。如果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专业课要求,努力构建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使中职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桥梁,势必能为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并开辟新的天地。

二、必要性

构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使中职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桥梁。这是社会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形势所迫。

教育部2009年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后简称《大纲》)告诉我们,中职语文学科主要承担着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职责。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根据职校学生现状和我国经济转型形势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要求。

1.中职生的知识素养要求语文教学突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特点

职业学校的生源多数属于没能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的基础较差。由于职教自身的特点,多数学生认为语文课与专业没关系,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受到很大影响。中职语文教学需要从实用性出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寻找语文课和专业课的契合点,把语文课“上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要求语文教学结合中职专业课特点,使之成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桥梁

教育部2009《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改革人才培养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企业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新的办学模式要求中职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现状,从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桥梁。

三、寻找语文课和专业课的契合点,构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教学策略

1.结合中职专业课特点,采取“一文多教”和“同文异教”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由于教材具有通用性、经典性及学科稳定性的一面,各专业的学生都是使用相同的语文教材。为了让语文课和专业课有较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尽可能去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和专业因子,只有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教学突破口,从专业知识这一角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一文多教”和“同文异教”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为达到这种教学目的,通常对现行篇目体系进行增删及重新组合,依然保留教材中的名作名篇作为教学的重点,另外再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相联系的阅读训练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我校开设的国际商务专业,它需要学生开拓视野,必备商务礼仪,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操作和产品推销流程,具有与客户良好沟通的能力。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特点,笔者在进行《项链》一文的教学时,采取“一文多教”的策略。除了让学生按课文教学要求探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掌握本文主题思想外,还在课前预习环节设计两道练习:(1)通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外国人的一些文化习俗,比如西餐的用餐礼仪和舞会礼仪等,写出600-800字的文字介绍。(2)通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了解黄金首饰如项链的有关情况,写一篇300-500字的说明文。学生完成作业分小组介绍各自的成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后总结环节设计四道练习:(1)围绕“路瓦栽夫妇在得知那是一条假项链时是否向她的同学追回钱款”展开辩论;(职业道德要求“诚信”)(2)围绕“丢失项链”和“还项链”两个情节,编写课本剧。(3)围绕“真假项链”之论,各写一篇“真金项链”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推介书(200字左右)。(4)笔者还寻找一些较为典型的国外名著让学生阅读,并让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这样既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又让学生把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在此文教学中,结合专业课教学要求,多途径开展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尽量创设良好的口语表达仿真环境,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口语表达的实践机会。具体选用讨论、辩论、演讲、交谈、介绍、讲解等综合方式去进行。

中职生毕业后面临择业就业的压力,不管是在择业应聘时还是就业后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生产和进行管理时,都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与毕业生交流中,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在毕业面试或实际工作中,往往有因不善言辞而与机遇失之交臂的事情发生。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笔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进行“街头故事一分钟介绍”,先是可准备讲稿,看稿进行介绍;后来即兴演讲,可讲故事、讲见闻或讲想法等,内容轻松自由。经过一两次的口语训练后,学生已能通顺流利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讲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融合专业课知识,多途径拓展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中职语文实践活动更多地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日常生活场景进行训练。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语文教学,为语文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中职教育中,我们要强化专业场景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模拟仿真教学、现场实践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实践培训和就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如在学生完成应聘书后,可及时组织开展模拟应聘,由学生扮演企业经理、企业同事、应聘销售员等,并相互交换角色,台下师生进行点评,最后评出最佳微笑奖、最佳礼仪奖、最佳应聘奖等,体现良好的课堂互动。同时也了解了应聘单位的用人要求,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和目标,为毕业后进入职场做好心理准备和专业知识准备。

如讲授《南州六月荔枝丹》这样的说明文时,我就一改过去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法,结合国际商务专业的特点,采取“同文异教”的策略,设计出“解说荔枝”、“舌尖上旳荔枝”、“深加工荔枝”和“推介荔枝”四个综合性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以各种身份参与。在“解说荔枝”环节,学生要与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查找资料写出一篇介绍荔枝的产地和生长特性的说明文;在“舌尖上旳荔枝”环节学生要品味不同产地和品种的荔枝说出其特点并写成产品推介书300字左右。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又能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与专业能力形成的密切关系,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因此,要使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真正鲜活、实用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施教,把握好职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与语文能力的契合点,补充大量适用和实用的专业知识,以语文技能训练为枢纽,辐射至专业知识技能,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又让学生把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陈晓红.构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J].语文教学,2008.

12.探寻语文课中的“语文味” 篇十二

教学中阅读的方式有多种, 默读、品读、略读、跳读、精读等都是阅读的形式。当然根据老师的安排也可以采取齐读、自由读或个性化阅读。一般是默读, 其次是自由读, 我们的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情灵活处理。比如一些比较精美的散文, 我们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放读, 学生听读后再自由阅读。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我采取先录音放读, 在强调了写作背景和围绕作品的人物命运后, 学生自由阅读, 最后我选取重点段落做范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后自然就对文章的感情有了质的把握。当然根据不同的文体和文章, 老师也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或师生齐读。在阅读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必定以读为主, 不要怕耽误时间, 多读多练

读中品, 读中悟, 读中评。老师在学生阅读中不要轻易去打断, 过多的解释只会消弱阅读的效果。在学生充满热情的阅读后我们老师需要讲的东西自然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老师讲的再多如果没有学生的阅读做基础, 学生大概也不会有太多的积累、太多的感悟。《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出自朱自清的叙事散文。大家对课文的主旨和父亲的描写应该很熟悉了。为了分别的儿子, 肥胖的父亲攀爬栅栏去买橘子这一段落着实感人, 很多人认为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父亲的动作和转身的背影的描写上, 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关于父亲的穿着打扮, 动作言语, 自然抓住了中心。我觉得如果能把文中“我”说的“爸爸, 你走吧”, 父亲说的“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 二人分别时互相关心、难以割舍的心里感受用反复阅读的方法去品味, 看着父亲吃力的攀爬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在阅读中肯定会出现诸如语速、感情把握、强度等问题, 如果不及时纠正会直接影响到文章感情色彩的把握, 教师可以采取个体阅读问题提醒, 范读修正添补。对文章的背景和涉及的人物形象做细致的点评, 反复的范读必定会指引阅读方向。所以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认真听, 没必要做其他的工作。对读得好的同学也要及时表扬, 鼓励无处不在, 也会推动课堂进度。

三、感情品读

无论什么样的课文都传递着深刻的情感, 教师要让学生用心去读, 投入多大感情就会有多大的感悟。每一句、每一段都可能是整篇文章的主旨。用主旨去引领阅读的方向, 文本、作者、学生实现心灵的互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摘要:“多读多品”, “少讲多练”, 教师重视阅读教学, 让学生在对课文反复阅读中培养语感, 领会感情, 既做到了积累知识, 又达到了语言训练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13.语文读后感-王惠敏 篇十三

---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

少年时,人生的梦想已经开始编织,人生的蓝图已经开始描绘。哪一位青少年不想成为未来的成功者?人生的起点几乎是相同的。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要成为卓越者,关键是你是否有决心去为之努力。

题 记 你在为谁读书?这是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必须面对的问题,并且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我们认真读书,学到了好学问、大智慧,得到好处的是自己,别人一点便宜也占不到。所以,读书,不要为了某个人读,也不要为了某种物质而读,真正的读书,为了理想而读,为了抱负而读的读书,才是一种真正读书的享受

谁都想成为成功者,从小就想着将来要成为科学家、作家、教师、医生……但几乎没有人为此付出行动:上课不专心,交头接耳;下课不复习,只知道和同学嬉戏打闹。课后作业不认真完成,只是草草了事或者是抄写别人的作业。只是空谈理想,不付诸行动,一段时间后就觉得生活枯燥,理想太大,没有把握,渐渐懈怠下来。我们往往会将目标着眼于大处,而常常忽略了细小的问题,让我们将精神集中在十分钟内的目标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挂在杨略房间的两句

诗句。而我又转头想到了我房间里的“拼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个人如果没有拼搏的精神,只是有个空想的理想,是成功不了的。

没有毅力的人垂头丧气;而一个有志之士却会矢志不移的追求自己的理想,无论前方是阴森的沼泽还是黑暗的森林。因为他知道,这是唯一的途径。

“超越平庸,追求卓越,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超越平庸,就是不能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去做有意义的事,而且做得比别人好。追求卓越,就是尽一切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一种完美的境界。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就在于:卓越者无论做什么,都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力求达到完美;而平庸者总是胸无大志,做事心志不专、马马虎虎、随随便便。

学习的质量往往决定今后工作的质量,而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你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学习中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许自己只做到次好。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是对超越平庸、追求卓越的补充和完善。把永远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作为我们的人生信条。如果你坚持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不尽力的行为的话;如果你能够在每一件事上严格保持自己高标准的话;只要你能够有毅力、有决心追求你的目标,你就一定会成功。

翻开本书,考验思维灵性。

合上本书,打造人生规划。

态度决定成绩,方法决定成败;视野决定格局,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从小就开始做好人生规划,心中牢记“为自己读书”的信念并为之奋斗,就一定能成为卓越的人!

------后记

读书--只为自己-读《你在为谁读书》有感

14.高中语文《劝学》读后感 篇十四

读完了《劝学》这篇文章后感触挺深的,文章的宗旨是指:学习要“用心一也”!知识是由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学”字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啊。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伟人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是因为他们“学”。当然世界上的人几乎99%都有学,但为什么有些人一生平平庸庸,而有的却出类拔萃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文中写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几句话里概括了许多。为什么许多人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学的东西不够,下的工夫也不够。这就是锲而舍之啊!有的人为什么能够出类拔萃?那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 世界上有许多非常聪明但却没有成功的人,按道理说聪明的人应该成功才对呀!是因为他们找不着方法,因为他们“锲而舍之”呀!但是许多智商平庸的人却非常地成功,因为他们认准了目标,总结了方法,锲而不舍啊!不断努力。这就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一驾,功在不舍”的意思所在!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人类的祖先创造了知识,然后一代传一代。人们不断地创造知识,知识不断地淘汰、不断地创新。人们不断地学习先人的知识,并总结出新的知识,才创造了今天高度文明的21世纪社会。这一切都是因为“学”啊!学习等于继承了先人们的智慧,继承了先人们经过不懈努力创造出的精华。上帝给了人们生存的头脑,但人们创造的成就却跌破了上帝的“眼镜”。人类只有学才能进步。只有学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也只有学才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学,才能创造出自己优越的物质生活。 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要靠长久的努力,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毛泽东的博学多才难道是在脑子上做个手术,把一个知识晶片移植进去而得来的吗? 闻名世界的爱因斯坦或居里夫人他们所创造辉煌成就,难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呆在房间里什么书籍都不阅读自己创造出来的?不可能!他们是经过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地积累了渊博的知识,然后在这渊博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啊!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我有比蚯蚓优越得多的条件,再加上我的恒心,加上我的一心一意,加上我的锲而不舍。

15.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篇十五

一、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 对各种文体、各种语体和字词句段等的综合感受能力, 包含对语言文字正确的理解能力、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的运用能力等。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它独特的味道体现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语文教师要抓住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辨析语法、赏鉴段落、区别语体、感受情境、品味含义,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现代文、书面语、口头语等的感知、理解、品味、鉴赏等能力。当学生真正读懂了文章字里行间的意思, 真正能恰当地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 可以说已经品出了味道, 我们的语文课也就上出了语文味。

二、着眼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学科的魅力更多来源于语文课堂人文价值的渗透。语文课的成败、语文教师的感召力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对文章情感因素的挖掘和迁移。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 语文教师一定要带着丰富的激情去挖掘文章内涵, 一定要针对学生的情感去启发引导, 在文章情感、学生情感和教师情感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 使教师、学生、作者三方共鸣。这个时候, 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和作品中人物同悲喜共命运, 就能够融入时代, 置身情境, 不自觉地对照自己反观现实, 从而丰富思想提高境界。语文课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课主要在于更能让学生沉浸在审美愉悦当中, 这实际上就是语文味的体现。

三、着眼于语文学科的丰富性, 挖掘教材的美感

语文是人们认识自然、反映社会的工具, 是人们抒写性情寄托理想的工具;语文承载着传承文明、播撒希望的使命, 承载着歌咏时代、教化万物的使命。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类情感丰富细腻决定了语文课包罗万象, 语文知识丰富多彩, 决定了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更丰富多彩的美感。教学中, 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挖掘语文学科的遣词造句美、语法修辞美、表现手法美、设计思路美、艺术形象美、文学意境美等, 营造自然和谐的语文氛围美, 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轻松愉悦美, 展现语文教师独特的艺术情趣美、幽默个性美等。

16.语文美学:语文课到底教什么 篇十六

从20世纪50年代美学讨论以来,很多学者也接触到真、善、美的统一的问题,而且多数人都主张真、善、美可以统一。但他们所说的“真”,也都是逻辑的“真”,即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李泽厚五十年代对美下的定义:“美是包含着现实生活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用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1]在这个定义中,“美”和“真”是统一的,而他说的“真”,是指现实生活的本质、规律,也就是逻辑的“真”。到了80年代,李泽厚又把“美”定义为“真”(合规律性)和“善”(合目的性)的统一。他所说的真,依然是逻辑的“真”。按照我们现在对“美”的理解,我们对“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就有了一个新的看法。我们所说的“美”,是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生活世界(人生),这是存在的本来面貌,即中国人说的“自然”。这是“真”,但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这是“美”与“真”统一。这个意象世界没有直接功利的“善”,但是,在美感中,当意象世界照亮我们这个有情趣、有意味的人生时,就会给予我们一种爱的体验,感恩的体验,它会激励我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情操,激励我们去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这是“美”与“善”的统一。当然这个“善”不是狭隘的、直接功利的“善”,而是在精神领域提升人生境界的“善”。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真善美到底谁主谁次?孰高孰低?语文分层教学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学具有层次性,至少可以划分出两个不同的层次来:功利层次和美学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教育是关于知识、技能、技术、阶级意识等的功利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语文的这种功利层次教育主要是训练教育对象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第二个层次的教育是高層次语文美学教育,是针对人的心灵深处进行的教育,是关于生存的精神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信仰灵魂教育和生命意义教育。如果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四个层次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来解释,那么,第二层次的语文美学教育则是以“天地境界”为最高境界。语文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超越第一层关于知识、技能等形而下教育之上的形而上教育。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南怀瑾《论语别裁》的解释是这样:孔子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丰富人生经验,得到人生磨练,“三十而立”确立为人处世的道理。“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不怀疑,这三个阶段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的,也就是世界观(真)、价值观(善)形成的阶段。这三个年龄段是处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低层次阶段。“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六十而耳顺”,心气平和,但是有明确是非善恶观念。七十岁“从心所欲”就是自由,但不超过是非善恶范围,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这三个年龄段属于人生观形成的形而上阶段,也即审美观成熟阶段。总之,孔子回顾自己一生对真善美统一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和修养过程,并对此做了总结:真善属于形而下低级阶段,而美属于形而上高级阶段。真、善、美的次序不能错乱或颠倒。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语文教学内容到底该教什么。

我认为,低层次的语文教育追求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高层次的语文教育追求的是教育的本体价值,即美学价值。两个层次的语文教育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美学层次的语文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以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语文教育为前提;仅仅停留于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层次的教师,是教书匠,教育只是他们的职业而不是事业,教语文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而已。只有包含了美学层次的语文教育,那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美学教育属于高层次的教育,它是针对目前我国教育只重视工具价值层次教育、不重视美学教育而提出来的。所以说,语文美学立足于真善教育,同时又超越了真善内容。如果说语文真善教育侧重于智商的培养,那么语文审美教育侧重于情商的提高。大美语文是对真语文和善语文的超越。

提倡大美语文教育并不忽视语文智育目标(真)的达成,相反它以语文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和智力的拓展等要素作为语文美学教育的前提,具体来说,语文知识是指学生获得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学等知识的总和。因为这些语文知识的获得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文章知识、文学知识等显性语文知识的获得,也有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是指从事语文活动的主体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本领,它是阅读、写作、聆听、说话等能力的总和。语文教学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聆听能力等语文吸收能力的形成,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说话能力等语文表达能力的形成,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将更有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他们的人格。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环境和条件,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训练置于语文课程语境中并加以重视。总之,语文智育要素的目的在于“求真”,它是基础和前提,没有它,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目标的实现将无从谈起。

“向善”教育要求教会学生做人,懂得做人的规矩。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受教育者连基本的做人规矩都不明白,怎么可能“从心所欲”呢?所以,提倡大美语文教育,仍然注重对受教育者善性的培养,重视语文德育要素即指语文教育客体和语文教育活动本身对语文受教育者所产生的思想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和德性的涵养。这是语文善性教育的灵魂。善性教育旨在弘扬人文精神,以促使学生道德意识的觉醒,所注重的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当语文教师在考虑语文教育德育目标实施时,应注意思想、情操、德性这三个方面。思想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教育为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切不可等闲视之。具体来说,思想教育包括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等主张,又有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等看法。情操教育包括正义感、荣誉感、友谊感、自豪感等情感,又有志行品德、志向操行等操守。就德性而言,既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性格,又有吃苦耐劳、顽强坚毅、奋发果断、知难而进等意志。

大美语文教育强调语文教育客体和语文教育活动本身对语文教育主体所产生的审美因素的识别、审美过程的操作规范和审美实践能力提升,最大程度地追求审美境界的优化,以促使学生自由心灵的建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制定语文教育的美育目标要素时,应对审美活动、审美因素、审美人生这三个方面予以充分考虑。

审美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头脑中能动的反映。它包括美的本质理解,审美意象识别,真善美的区别联系等。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审美的入门,因为由此而形成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审美观念与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审美心理密切相关。没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就不可能有规范的审美活动开展。

审美因素是指以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和语文活动为审美对象的内容和形式中所蕴涵的美的成分。语文的审美因素既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审美形态,又包括优美、崇高美(壮美)、悲剧美、喜剧美、丑与荒诞、沉郁与飘逸、空灵等审美范畴。注重对学生审美因素领略能力的培养,既有助于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审美形态的欣赏,也有助于学生对优柔美、崇高美、悲剧美、喜剧美、丑与荒诞、沉郁与飘逸、空灵等审美范畴的鉴别,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审美人生从审美教育的层面来引导学生处理审美与人生的关系问题。审美人生谈的就是美育问题,包括情感教育、趣味教育、感性教育、艺术教育、美学理论和美学知识的教育等内容。首先,培育审美心胸(审美态度),这是审美主体进入审美活动的前提。审美态度是人对待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不同于科学认识的态度和实用伦理的态度。因为在概念化和功利化的眼光中,世界永远是那么黯淡,千篇一律,缺乏生气。但是一旦你有了一个审美的态度、审美的心胸,那么在你面前,感性世界就永远是新鲜的,五彩缤纷,富有诗意,就是王羲之所说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审美态度造成审美主体与生活对象的“审美距离”。“审美距离”不是说审美主体与生活对象疏远了,而是使你放弃了从求知和实用的立场去接近生活对象,这样反而使你亲近了生活对象,于是世间一切都变得新鲜、有味道了。其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就是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直觉能力,也就是对无限丰富的感性世界及其丰富意蕴的感受能力。在瞬间的审美直觉中,情景融合,生成审美意象,伴随着审美的愉悦。这就是刘勰说的:“情往似贈,兴来如答。”就在这种审美意象的欣赏中,在这种审美的愉悦中,体验人生的意味和情趣。陶渊明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就是人生的意味,人生的情趣。

语文美学概念的提出和衍生是基于一般的美学常识,从美本质开始谈起,语文美学学科的成立得益于对语文美学学科成立依据的研究。美本质探讨中的美与美感、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等哲学概念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逻辑起点,语文美学的研究发端与这些概念不能分开,而美学理论纷繁复杂,对语文美学研究要素而言,有必要从语美和文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论证开始。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美学家都一直纠结于这样的问题,即美起源于什么,美的本质又是什么,一个事物因何而美。他们试图给出美的确切含义,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首先是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一直存在着主观与客观之争。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古至今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否则语文美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里说:“美恶皆在心中。”“美”即“饮食男女”,就是人的食欲与性欲之类的人类本能,本能即主观,当然也是对美本质的功利性早期表达。《礼记》说人性很虚伪,人总是把这种本能的冲动隐藏在心间,不外显。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柳宗元说:“夫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美学的代表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2]高尔泰坚持认为美在主观: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并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美”,是人觉得它不美。[3]美在主观的观点有失偏颇,但是,如果日夜星辰、山川河流、红旗、泰姬陵等景观不具备美的自然属性(规模、比例),它们依然难以成为人们认为的美的对象。

我认为美的载体是客观的,人类的感觉是以载体的客观存在为物质基础,然后人的大脑才对客体物质属性做出美与丑的判断。换句话说,客体物质属性存在与物体是否为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有的人眼中,卢浮宫不美也不丑,或者是丑的”(狄得罗语)。只有客体的自然属性与人的行为发生关系时,客体才谈得上是美的。

我国两位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和李泽厚先生分别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和“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相对于美在主观或者美在客观的理论,我认为美的统一论在人们对美的经验认识的解释上更合情理。朱光潜先生钟情于西方美学“移情说”,在物我的统一的论述中,朱先生说“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没入我”或“物我交流、物我同一”。[4]李泽厚先生所说的社会性,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着重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美体现在主观对客观发生的关系,即美在关系。[5]我说的美在关系,类似于狄德罗所说的察知而产生的美。

朱、李二位先生认为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从美的统一论角度看,它是在对美是主观还是客观上千年的争论,做出了另辟蹊径的回答。有人认为统一论是对美的主、客观之争的一种逃避,把美等同于意识形态,对美的定义过于宽泛,从而陷入一种似是而非的尴尬处境,对探索美是什么的问题毫无指导意义。但我坚信,朱光潜先生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推理的正确性: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美是文艺的一种特性,美也必然是意识形态的。由于物质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因此美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先生从马克思著作里引经据典,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劳动创造了美”,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实践观给美本质下定义。同朱先生美的统一论一样,美的实践论也逃避美的本质之争,对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根本就未作说明。但实践论引入了“人化的自然”、“劳动创造了美”等新观点,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美,这是美学的一大创举,实践论最想表达的是人在美的认识上的主观能动性,但也有人认为,美的实践论者机械地把“人的本质力量”和“对象化”强加给美,劳动创造了美对马克思原著理解存在断章取义之嫌。

我认为,美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感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是主观对于客观以实践为内容形成的主客观之间的关系,这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审美关系就是语文美学的审美起点,也是逻辑起点,语文美学有其自身存在的关于美的自然属性,所以要进行周密深刻地研究。同时,语文美学又必须有对象的参与,不可能缺乏对象的主观情感和认识,不可能脱离对象的活动。所以,语文美学研究的重点就是通过引领教育对象发掘语文美学内在的审美特征,感受语文美学魅力,培养教育对象对语文美学中乐感美学(听)、言语美学(说)、联想美学(读)、文字美学(写)四种具体类型的语文子美学的审美能力。所以,语文美学必须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引起教育对象作为听话者、言语者、阅读者和写作者的美感,要特别重视语文教学这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语文美学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这种实践活动,语文美学教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就难以确立,造成语文美学价值的流失,从而,语文教学流于知识层面的机械式的填鸭,功利的价值观式的暴力灌输,表面上看,是强调了语文教学对真知的探讨,对道德善性的一站式送达,实际效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所以,语文教学如果没有真正的审美教育,真善的教育也是一种伪善的教育,培养出的对象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性格残缺。

语文美学要实现听话者、言语者、阅读者和写作者的审美愉悦与快感,必须通过语文教学使审美主体达到较高语文美学修养,具备审美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对于语文美学的美感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另一方面,即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限度为限。”[6]我们可以从人和对象统一的角度来看待审美主体与语文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首先表现在审美主体的语文美学实践中。隨着审美主体对语文美学认识与体验的加深,使语文美学逐渐成为审美主体的对象,这样审美主体就有可能在语文美学活动中不仅使语文美学在现实中肯定自己,即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例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且从精神上肯定自己,即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所以,语文美学不仅满足了审美主体对物质产品占有的欲望,同时也成为了审美主体表情达意的物质外壳。惟其如此,语文就成了语文美学的载体。

由此得出,语文美学的审美起点是:

(1)语文美学的关于美的客观属性。

(2)审美主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所起的对象化作用。

注释:

[1]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页。

[2]休谟:《论趣味的标准》,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

[3]高尔泰:《论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页。

[4]详细参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99~100页。

[5]狄德罗认为“关系是悟性的一种作用”。根据这一点,他把“关系”从基本上分为实在的关系、察知的关系和虚构的关系。与这三类相应,美也分为三种:“实在的美”,又称为“在我身外的美”;“见出的美”,又称为“与我有关的美”;虚构的美,实际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9页。

上一篇:最新光棍节幽默祝福语下一篇:谨防电信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