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

2024-09-14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共11篇)

1.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 篇一

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医学基础研究、医学临床上存在的知识都是证据,但循证医学寻找的是“最佳研究证据”。

2、临床经验不是证据

3、不是所有的证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4、不同的证据对临床实践和研究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

1、寻找什么证据

2、如何寻找证据

3、如何利用证据

4、如何创造证据

1、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2、我国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每年有逐年升高趋势

3、发病者约30%死亡,1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

4、以上均包括

1、王忠诚

2、蒋大介

3、史玉泉

4、张源昌

1、RCT的系统综述(SR)

2、随机对照研究(RCT)

3、有对照的研究

4、无对照的研究 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不包括

下列关于脑卒中的危害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脑血管造影术国内第一人是

以下临床研究证据中级别最高的是:

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推荐意见的级别共有3级,其中至少一个设计很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属于:

1、A级

2、B级

3、C级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 循证医学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

1、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依据上

2、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医生的临床经验上

3、医疗决策应建立在病人的需求上

4、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依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及病人需求三者结合的基础之目前国际上开展循证医学最有成效,最具影响的实体是:

1、Cochrane协作网

2、中国Cochrane中心

3、万方数据库

1、推广使用

2、停止使用

3、开展或参加研究 对于尚没有证据证明有效或有害的实践循证医学,应:

对尚无答案的临床问题,应进行临床研究,提供证据,下列哪一个不是要提供的证据: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 o o  o o  o o o o  o o 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

1、系统评价证据

2、非随机对照试验证据

3、中文临床研究证据库

4、临床实践指南

1、立意要新

2、观点要鲜明

3、叙述要有依据

4、以上均是

1、前言

2、主体

3、总结

4、参考文献

5、以上均是

1、全

2、准

3、新

1、对文献的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和更有逻辑层次

2、进行比较专门地、深入地和全面地评述 选题的原则是:

综述包括

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字

综述的“综”指的是

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指的是

1、归纳性综述

2、评论性综述

1、摘要

2、项目的立项依据

3、研究目标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突出科学假说

2、突出技术手段

1、项目的立项依据

2、项目的研究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要紧扣科学问题

2、研究内容要与研究方案一致

3、研究内容要能够实施

4、研究内容要呼应选题

5、以上均是

1、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的结果是:

研究内容的写作角度是: 项目申请书的核心区是:

写好研究内容的基本原则有

申请书里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指的是 筛检一般发生在疾病的: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1、易感期

2、临床前期

3、临床期

4、康复期

1、可靠性评价

2、收益

3、发现病人后的预后改善情况

4、卫生经济学评价

1、领先时间偏倚

2、病程长短偏倚

3、志愿者偏倚

4、A

1、设立专科门诊

2、选择高危人群

3、选择有特殊症状体征的人群

4、以上都是

1、成本效果

2、成本效益

3、成本效用

1、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2、以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

3、是反映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4、ROC曲线下面积越小,说明该方法越好

1、真阳性

2、真阴性d

3、假阴性

4、假阳性b

1、阴性预测值越大

2、阳性预测值越大

3、阴性预测值越低

4、阳性预测值越低

1、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指标

2、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3、采用联合试验

4、以上都是

1、标准差

2、变异系数

3、符合率

4、Kappa值 筛检试验的效果评价内容不包括:

()是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成为因筛检延长的生存时间:

筛检试验中选择患病率较高的人群进行检查的方法为:

()分析为实施筛检计划的投入费用与获得的生命质量的改善:

以下关于ROC曲线有误的是:

真实性评价中无病的人中试验结果阴性表示为:

影响预测值的因素中,试验方法的灵敏度越高则: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为:

粗一致率即: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1、描述性研究

2、分析性研究

3、实验性研究

4、理论性研究

1、属于观察法

2、回顾性研究

3、由果到因

4、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因素的关系

1、前瞻性病例与对照来自于同一队列,降低了效应估计时的选择偏倚且可比性好

2、统计效率和检验效率高于传统病例对照研究,而且可以计算结局事件发生

3、相对于传统的队列研究,还具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势,可应用于罕见病研究

4、与队列研究相比,统计效能有所提高 队列研究的特点为: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是在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病例和队列中的非病例所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

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队列研究

3、单纯病例研究1、1:12、1:23、1:34、1:4

1、容易找到

2、配合调查

3、有病后容易被诊断和发现

4、医院对照的暴露率与社区源人群的暴露率可能不同

1、描述流行病学

2、分析流行病学

3、实验流行病学

4、理论流行病学

1、估计的OR值

2、对照组的暴露比例

3、Ⅰ类错误的概率(α)和Ⅱ类错误的概率(β)

4、调查人群中的年龄构成 匹配法的比例最多不超过:

下列哪项是医院对照的缺点?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下列哪种研究类型?

计算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时,下列哪个指标不需要考虑?

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时,病例组的暴露信息是通过电话访谈方法获得的,对照组最好用下列哪种方法获得暴露信息?

1、面访

2、电话访谈

3、查阅相关记录

4、填写调查问卷

1、提出假设

2、选择研究对象

3、计算样本量 病例对照研究的步骤中,第一步应该是下列哪项?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4、获得暴露信息

1、队列人群发生结局人数

2、研究对象是否仍处于观察之中

3、收集暴露和混杂因素的信息

4、以上都是

1、可直接计算和估计疾病的发病率、联系强度

2、暴露史资料较准确

3、能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4、适合发病率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套叠式或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

4、双向队列研究

1、年龄老化,人数减少

2、符合自然队列特点

3、年龄结构稳定

4、人数较稳定

1、表示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RR越小,联系强度越高。

2、表示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RR越大,联系强度越高。

3、表示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RR越小,联系强度越高。

4、表示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RR越大,联系强度越高。

1、横断面研究

2、相关性研究

3、队列研究

4、病例报告

1、事先不需要知道总体内的单位数

2、现场可操作性强

3、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代表性较好

4、样本无偏性

1、单纯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

1、经济,出结果快

2、提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线索

3、对个体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法

4、容易确定因果联系

1、容许误差

2、确定控制容许误差的概率α 队列研究设计中随访的目的是:

队列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下属于固定队列的是:

队列研究联系强度分析中,如果RR>1.0,则:

以下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系统抽样的优点不包括:

()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生态学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影响横断面研究样本含量的因素为: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3、总体的标准差或预期现患率(P)

4、以上都是

1、封闭型问卷

2、开放型问卷

3、混合型问卷

4、图画型问卷

1、合理性

2、逻辑性

3、明确性

4、非诱导性

1、启迪教育式询问的方法

2、改良问卷调查技术

3、随机应答技术

1、信度低,效度不一定低

2、信度高,效度一定高

3、效度低,信度一定低

4、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1、容易回答的问题

2、敏感的问题

3、开放式问题

1、试验点具有代表性

2、试验次数少

3、可分清因素的主次

4、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1、对各因素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剖析得比较清楚

2、当因素水平比较多时,试验可以完成

3、不做重复试验也可估计误差

4、可区分因素的主次1、82、163、64

4、256

1、研究对象是活的细胞

2、研究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3、体外培养的组织或细胞与体内没有差异

4、研究的费用较低

1、可以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2、可以缩短研究周期

3、可以进行药物的长期疗效和远期效应的观察()又称非结构型问卷:

问卷设计中,()是指问题应设置在中性位置,不具有提示性或主管臆断:

敏感性问题调查中最常用方法是: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问卷调查时,问题的顺序应排在最前的是:

简单比较法的优点为:

全面试验法的优点为:

4因素4水平全面实验法的试验数为:

体外试验的优点不包括:

动物试验的优点不包括: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4、易于观察主观效应

1、在医院或其他医疗环境下进行

2、以病人为研究对象

3、为实验性研究

4、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者其他促进健康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以下关于现场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现场试验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的试验类型为:

1、随机对照试验RCT

2、群组随机对照试验

3、类试验

1、对干预有效的人群/对象的代表性

2、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3、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4、以上都是

1、验证病因

2、考核效果

3、一因一果

4、一次只解决多个问题

1、志愿者,初步临床药理学与人体安全性评价实验。

2、采用盲法随机对照的小范围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4、上市后的监测

1、平行设计

2、交叉设计

3、析因设计

4、序贯设计

1、一级设计方案

2、二级设计方案

3、三级设计方案

4、四级研究方案

1、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效应,是比较的必要基础

2、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3、确定治疗或药物毒副反应的可靠方法

4、以上都是

1、金标准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1、对照

2、随机 现场试验选择研究对象应为:

以下关于现场试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的叙述有误的是:

Ⅱ期临床试验为:

RCT属于临床试验设计类型中的:

随机对照试验属于:

临床试验研究对照的意义是:

确定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首要条件是:

临床试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不包括: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3、盲法

4、交叉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

3、半定量资料

1、所有观察值之间的变异

2、处理因素+随机误差

3、区组因素+随机误差

4、随机误差

1、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数据

2、同一受试对象两个部位的数据

3、同一受试对象/同一样品用两种方法或仪器检测结果

4、用同一方法或仪器检测同一受试对象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

1、拉丁方设计

2、析因设计

3、正交设计

4、序贯实验

1、各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大小

2、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3、通过比较各种组合,找出最佳组合

4、以上都是

1、无固定的大小

2、无固定的方向

3、在重复调查时可以重复出现

4、系统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1、主要由个体的变异性引起

2、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是固定

3、抽样误差在随机抽样的研究中普遍存在

4、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或样本量可以完全避免随机误差

1、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2、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

3、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4、以上都是

1、回忆偏倚

2、暴露怀疑偏倚

3、诊断怀疑偏倚

4、报告偏倚

1、检出偏倚

2、易感性偏倚 有效性分析中,t检验属于:

配伍组设计数据的方差分析,误差变异是指:

左右配对是指:

()分开放型和闭锁型两种:

析因设计可以提供的信息为: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叙述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随机误差叙述有误的是:

混杂因素的特点是:

研究对象的有意做假所造成,即有意的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是:

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又称为健康工人效应的是: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3、无应答偏倚

4、入院率偏倚

1、空白对照

2、安慰剂对照

3、实验对照

4、标准对照

1、≤1%

2、≤5%

3、≥25%

4、≥75%

1、随机化

2、设立对照

3、盲法观察

4、重复的原则

1、可自然痊愈及变化的疾病

2、有季节变化的慢性病

3、以主观感觉或心理效应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4、以上都是()是指对照组不施加被试因素,但施加与研究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根据科研设计重复的原则,检验效能(1-β)应:

科研设计数据统计的前提条件是:

以下科研设计需设立对照的是:

按社区或团体分配,即以一个家庭、学校、医院、村庄或居民区等为单位随机分组的方法是:

1、完全随机化分组

2、区组随机化分组

3、分层随机化分组

4、整群随机化分组

1、研究因素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试验效应

1、≤0.05%

2、≤0.5%

3、≤1%

4、≤5%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4、个体因素

1、种类、品系

2、年龄、性别

3、窝别、体重

4、以上都是 医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确定样本含量时,α水平应:

年龄、性别、免疫与营养、遗传、社会因素等属于研究因素中的:

研究对象为动物时,应注意动物的:

()是指试验效应指标能准确研究因素的效应本质的指标: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1、特异性

2、灵敏性

3、客观性

4、精确度

1、求同法

2、求异法

3、共变法

4、类推法

1、创新性

2、科学性

3、可行性

4、效益性()是指根据观察到相似的事物寻找差异的特点提出假说:

科研课题的灵魂是:

()是指事先赋予一定应用目的基础研究,以获取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1、基础研究

2、应用基础研究

3、应用研究

1、选题

2、研究设计

3、数据统计分析

4、总结归纳

1、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假设形成→文献评价→立项

2、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立项→文献评价→假设形成

3、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文献评价→假设形成→立项

4、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文献评价→立项→假设形成

1、A.RCT 是循证医学的代名词

2、B.推广某项RCT的结果并不等于在实施循证医学

3、C.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

1、A.高年资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能

2、B.我国有许多经过GCP培训的医师

3、C.从事临床研究者中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流行病学培训, 对于科研设计、实施,资料科研的起点是:

科研选题的基本程序为:

关于循证医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项是我国的循证医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统计结果的解释均存在不足

推动我国临床研究的主要外在动力是下列哪项:

1、A.社会的需求

2、B.政府在职称评审、机构评审等方面的政策引导

3、C.医务工作人员技术的提高

1、A.“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

2、B.是一个将最佳证据与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对病人进行最有利的临床决策

3、C.“循证医学”是指某一特定的内容

1、A.临床研究既没有主导国内临床实践,也没有在国际临床研究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

2、B.我国病种多,病人和医生的数量多 关于“循证医学”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我国的循证医学存在着下列哪项问题: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3、C.多数临床研究质量高

1、A.对平均值进行Meta分析

2、B.对标准差进行Meta分析

3、C.对平均值差进行Meta分析

4、D.对标准平均值差进行Meta分析

1、A.人群/病人群

2、B.干预/暴露

3、C.比较物或对照

4、D.结果

1、A.发表偏倚

2、B.效应大小,变异

3、C.外延性,治疗描述

4、D.可支付性

1、A.规范的临床问题

2、B.全面、完整的资料

3、C.最佳证据

4、D.规范的评价报告

1、A.研究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

2、B.有明确入选/排除标准

3、C.结果合成为定性

4、D.不定期更新结果 SR进行连续性变量的数据分析时,若各研究的单位或量表不同,则

SR遵循的PICO原则中,C是指:

SR在解释结果,得出结论阶段,考虑可应用性所涉及的内容为:

系统综述的特征是:

SR与传统综述相比:

2.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 篇二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学, 或者说是一门艺术。如果上升到一定高度, 应该说该课程是我们认识世界或者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对于医学认识上客观存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 人类由于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我们面对的是非常浩瀚的数据资料。比如, 不同的人测量同一个人的血压或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测量同一个人的血压, 其结果可能都是不同的。诸如此类的医学数据, 我们在医学研究中会遇到很多, 如何从这样的信息中找出一种变化规律呢?统计学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工具和可能, 这就是医学统计学这门学科产生的必然依据。医学研究是非常严谨的, 对疾病病因的认识和疾病治疗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 当我们说研究在为什么提供理论依据的时候, 结论是否可信就显得异常关键。

2 学习及应用医学统计学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医学统计学工作的关键是设计

统计工作的步骤有4步, 即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4个步骤中设计是关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某位研究者在收集到医学研究的资料后会说, 该资料如何进行统计分析, 应该采取何种假设检验方法。这就是对医学统计认识的误区之一, 认为统计数据的工作应该最后完成, 岂不知医学统计的工作是贯穿在整个研究工作中的, 在研究的开始统计工作即已开始, 而且研究的设计在整个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有人说设计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成败。尤其在医学研究中, 在掌握所研究课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后, 科学、合理的设计会帮助我们节省研究费用和时间, 会提高研究的质量。对于医学科研设计, 主要有调查设计研究和实验研究2个方面。

2.2 医学研究中样本量的问题

无论是调查设计研究还是实验研究都要考虑样本量的问题。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医学研究其研究主体往往是样本, 最终研究者会通过样本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状况, 这就涉及到样本能否代表总体的问题, 样本的代表性即样本的选择和样本量的问题。如果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那对总体的推论就会让人质疑。笔者在读文献资料的时候, 看到许多研究都没有详细描述样本的选择, 即使描述了样本的选择方法, 也没有说明样本量选择的依据。尤其在一些中医药文献中, 样本量的选择无论对病例干预研究还是对动物实验研究都没有说明以什么依据确定样本量, 根据有关著作[1], 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抽样方法和研究目的应该应用公式计算样本量, 依据一定的容许误差, 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要有足够的样本量才能减少统计学上所说的假阳性错误 (Ⅰ类错误) 或假阴性错误 (Ⅱ类错误) , 才能使我们假设检验的P<0.05更有说服力。

2.3 研究设计方法的合理选择

研究方法的科学选择可以更有效地说明研究的结果, 同时好的设计方法能够大幅提高研究的质量。笔者在工作中经常见到临床研究者由于研究设计的缺陷, 使宝贵的资料信息没有充分反映。例如, 在临床研究中经常会看到研究者将一定数量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 研究者如果设计实验时对影响实验结果的非实验因素进行配比, 采用配对或区组设计, 那么研究结果就会更加具有说服力。

3 统计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医学研究后最终的数据统计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我们常说定量资料选择t检验和方差分析, 分类资料考虑卡方检验, 但是统计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资料类型, 而且应考虑设计类型和应用条件。经常会见到比如病理评分等类型资料, 由于研究者纳入的样本量比较少, 应该不服从正态分布, 不满足t检验或方差分析的条件, 但经常见到采用的是t检验或方差分析。有些资料虽然不服从正态分布, 但由于研究者纳入的样本量比较多, 可以考虑数据转化或者应用近似正态分布的统计检验方法, 但研究者使用了说服力比较弱的秩和检验, 造成数据信息的部分丢失。

4 统计结果的正确理解与解释

在数据最终分析、处理、完善前, 我们首先应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检测, 数据的检测就是分析数据的分布状况和离群值选择、缺失值分析等的描述。在最终分析前还要考虑出现该问题造成的偏倚及用统计学方法对偏倚的控制。选择合理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经过数据的统计处理以后, 研究者往往会得到阳性或者阴性的结果, 有些研究者得到P值远小于0.05或远大于0.05会非常兴奋, 那么P值在医学统计学中到底有什么意义呢?P值是指在H0所规定的总体中随机抽样, 获得等于及大于 (或等于及小于) 现有样本统计量的概率。若P≤α (α为检验水准) , 表示在H0成立的条件下, 出现等于及大于 (或等于及小于) 现有统计量的概率是小概率, 按小概率事件原理现有样本信息不支持H0, 因而拒绝H0。若P>α时, 表示在H0成立的条件下, 出现等于及大于 (或等于及小于) 现有统计量的概率不是小概率, 现有样本信息还不足以拒绝H0。显然, 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与检验水准有直接关系。这里大家需注意, α=0.05这一检验水准只是医学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中习惯的水准, 其实α=0.03或α=0.06亦是小概率事件。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帮助区分实际存在的差异与机会造成的差异;但它的结论具有概率性, 因此称一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不可能是机会造成的差异, 是错误的;尽管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但仍可能发生。所以无论作出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我们都面临着犯错误的风险。虽然P值远小于0.05或远大于0.05, 或者说研究者将检验水准定的非常小, 虽然犯Ⅰ型错误的机会减少了, 相对犯Ⅱ型错误的概率就会加大。统计学的结论往往是概率性的。如果我们得出阳性的结论, 可能会存在统计学上有差别, 但是在实际医学专业上没有意义。例如2组疗效差别甚小, 对于大样本, 小的差别也可能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 因为这很难用机会来解释, 但我们并没有理由认为它在医学专业上也是重要的。如果我们得出的是阴性结论, 可能由于样本不够, 不能检验出差别。

摘要: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医学研究的成败取决于医学科研设计的好坏。医学科研设计是医学统计学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因此, 医学统计的合理选择及应用直接影响到医学研究及写作的质量。由于还没有接触科研课题, 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法深刻体会到该课程的实用性、重要性, 对统计学的掌握也就没有真正到位, 这对以后的科学研究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影响。现就常见医学科研及写作中统计方法的正确选择及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科研及写作,统计方法,选择及应用

参考文献

3.浅析医学教育与科研 篇三

摘要:为了推进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共同发展,本文在对医学教育与科研两者关系展开辩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医学教育与科研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究,并从重视程度、制度建设、科研管理、政策支持等四个角度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医学;教育;科研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教育与科研是高校运作的两大主要职能,教育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科研也是一种教育。

一、医学教育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分析

(一)科研促进教育

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有效运行。医学高校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医学教育实际,结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对医学类知识、医学教学、课程设置等进行探索,以此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为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以及实现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科研依据。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与科研工作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尤其是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医学院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实施医学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和熟悉学术前沿状态,能够获取和创新知识体系,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来丰富教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二)教育带动科研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往往忽略了科研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面对每天都在变化的科学技术,作为医学高校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作为发展医学教育的重要因素。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而言,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其实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在搞好医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必须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搞好,可以说,不去科研只注重教学的教师缺乏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深入了解,其教学水平也不会太高,也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科研工作搞得好的教师,对于现代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比较熟悉,观念相对超前,在教学中往往更加主动,能想方设法地去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视野,带领学生一起开展科学研究,以此来熏陶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

(三)二者共同发展

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过程,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都是医学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内容。所以,对于医学高校来说,教育与科研同等重要,应该将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实现教育与科研的共同发展。

二、医学教育与科研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

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不断开展科学研究来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由于科研工作投入大、周期长,所以,许多医学高校在教育教学中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经费和精力。在医学教育中,作为管理者认为只需要开展好医学教学工作即可,认为科研是可有可无的工作。由于医学高校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即便是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在投入方面不到位,导致科研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

(二)制度建设不全

我国医学教育采用的多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模式,导致科研工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例如许多立项评审和结题验收都缺乏标准依据,操作不规范,有时甚至是凭领导、专家个人的意向来决定,没有严谨的制度做保障。在科研开展过程中,也缺乏具体可行的监管制度,重复申报、轻易结题的现象屡见不鲜,检查流于形式,导致教师科研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挫伤了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热情。

(三)科研管理欠缺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开展的质量。目前,许多医学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科研管理人员的缺乏。一方面,已有的科研管理人员业务不够熟练,亲自参与课堂研究的实践经历少;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工作量大、程序繁琐的科研管理工作。而医学高校则缺乏这种能够胜任新时期科研管理工作的专职人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质量。

(四)缺乏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在科研领域缺乏政策支持,使得科研工作一直处于高校教育的边缘地带。尽管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提升,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是缺乏比较成熟的政策支持。比如对于科研项目申请者的资历规定和科研经费投入规定等问题,都需要加大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三、促进医学教育与科研共同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医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普及科研知识和方法。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开发,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育规律,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其次,高校管理者应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来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将自身的医学知识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会得到提升。所以,高校管理者可以将教师参与科研的次数与成就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后,医学高校领导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在经费投入和职称晋升上给与科研工作支持,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研究的参与率,将教育和科研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

医学教育与科研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为此,医学高校需要在教育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上做文章,积极协调和服务好教育科研工作,为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得教育科研相关人员的智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改进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创新科研工作。医学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四)改善政策环境

要想取得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还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做保障。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各高校必须积极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科研环境,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等配套政策来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学者从事科研工作,要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对公平合理的科研氛围和更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科研已成为衡量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水平,进行专业性、综合性的科研活动必不可少。只有正确看到医学教育与科研的重要性,采用有效措施去改善科研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整体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彦.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 篇四

针对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医学科研方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该课程教学的构想并进行了实施。问卷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增强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科研方法”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

“医学科研方法”是温州医科大学七年制眼视光学专业基础必修课,讲授医学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循症医学的概念和应用、科研论文的准备和写作等内容,培育学生对医学科研的兴趣,训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然而传统的以课本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学生因为没有科研基础和经验,很难理解和把握课程中的概念和核心内容。他们迫切希望接触活生生的案例,提高对医学科研的感性认识。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是以案例为基本教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已经被运用于商业、法律和医学的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将该教学方法应用到温州医科大学七年制眼视光专业“医学科研方法”的课堂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案例教学对象为参加“医学科研方法”课程的温州医科大学2006级、2007级和2008级七年制眼视光专业学生,共计97人。这些学生是在第十个学期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普遍缺乏科研经验和科研意识。“医学科研方法”课程共安排32个学时,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医学文献管理、医学伦理学、实验设计、临床研究、科研选题与申报等等。案例教学占2个学时,安排在其他课程结束之后。

教学所采用案例的指导思想是具有代表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的科研课题。科研案例筛选的对象包括近五年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教师获奖的研究课题,以及温州医科大学七年制眼视光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的科研项目。经过授课教师的集体讨论,最后入选的案例有“实验性近视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自动化弥散斑验光仪的研制”以及“便携式光刷定位的后像弱视治疗仪”等案例。这些案例所涉及的领域不是太复杂,既有应用性研究又有基础研究,既有仪器的开发和应用,又有疾病病因的探讨。一次案例教学采用两个案例,其中一个偏基础,另一个偏应用,每个课时讲授一个案例。

案例教学的步骤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教师提前一周(之前一次课)向学生宣告下一次课程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介绍案例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同时教师向学生分发科研案例,要求他们针对案例中科研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得到的结果,研究的市场前景、与研究相关的论文和专利等方面进行研究。

正式上课时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次授课学生20至30人,分成2至3个小组。教师首先提出若干问题,例如如何才能选出合适的题目并能够保证完成,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类型和方法,研究的结果和意义等等。就以上问题学生们先是单独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讨论完成后各个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对科研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修正代表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讨论和争辩,穿插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其他相关问题。教师最后总结案例,结合案例从头至尾梳理医学科学研究各个阶段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思想。

课后教师发放案例教学效果调查表并收回分析,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参与眼视光学院的一个科研课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集体讨论“医学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以及案例教学方法的经验和不足,制订整改方案。

二 案例教学的效果和反馈

在启用案例教学的两个课时中,一开始学生还是有点不太适应,表现在发言不太踊跃,表情有些拘束。随着课程的进展和老师的引导,学生们逐渐进入状态,课堂上显得非常活跃。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已经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就在身边的科研案例。而且许多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允许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学生们个个感觉自己好像就是科研案例的实践者和评价者,运用自己所具有的医学科研相关知识,对每个案例的每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在案例教学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向学生发放关于案例教学效果的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学生对授课方法的认可程度,对教师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对授课方法的改进意见等方面。所有97名学生均完成了问卷调查并当场上交,结果见表1。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表示满意,认为科研案例的引用有利于这门课程的掌握。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医学科研课程的兴趣,增加了今后参与医学科研实践的动力。案例教学既帮助他们加强了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也锻炼了他们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觉得上课的两个课时内自己能够有机会发言和表达,也有少部分同学觉得课堂时间有些紧张,自己发言机会还不多。(见表1)

三讨论和总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革新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对医学生进行医学科研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变得愈发重要。但是如何在“医学科学研究”这门课程的课堂上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医学问题却是不小的挑战。因为医学科学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体会。而传统的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课式教学也许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完满的课堂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机械性地记忆书本上的知识要点,一旦真正开始研究时却难以把理论付诸实践。

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案例教学能够从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医学科研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践情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课本教学不同,不是按知识点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授课,而是提供一个完整的案例让大家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梳理和巩固课程中的内容和知识。其优势在于鼓励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生探讨时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很容易复制到真实的活动中。

我们的研究表明,将案例教学引用到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变得空前活跃,大家都有发言的欲望,开始思索,遇到问题就在课本里或是通过讨论得到答案。学生学习的案例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教师做过的科研项目,有着亲切的认同感。学生可以以评委的身份对课题的设计和科研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有着自豪感和责任感。原先一些比较枯燥的科研概念例如统计分析等等,经过例子的应用变得生动而自然,有了顿悟的感觉。当对整个课题进行解剖和示教后,大家纷纷觉得科学研究的圣殿不再遥不可及,科学研究的道路也不是荆棘遍布了。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提问、倾听和插入评论,不再需要大段地讲述课本中的大道理,因为学生已经自己在寻求答案。教师的作用是将案例与知识点相连同,填补现实与理论的间隙。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案例教学在“医学科研方法”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表示满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案例教学需要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和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当提早给学生案例资料并督促其积极准备。而如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表达观点,避免学生两极分化,也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把握学生思考的节奏和流程,调动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做到人人有想法,个个有体会。

5.医学科研选题的来源 篇五

[关键词]

健康网讯:

根据我国国情,医学科研选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来源。

1 指令性课题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考虑全局或本地区医药卫生事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某一时段完成某一针对性很强的科研任务。这类课题具有行政命令性质,因此称为指令性项目。这类课题的经费额度较大,但获得指令性项目,必须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如血吸虫病防治课题,计划生育课题等都属此类课题。

2 指导性课题 指导性课题又称招标性课题。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医药卫生科学发展的需要,制定若干科研项目,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落实计划。在招标中,实行自由申报,同行专家评议,择优资助。尽管对指导性课题申请者的职称要求副高以上,但只要有两名同行专家推荐,副高以下职称者也可能获得中标资格。指导性课题主要有以下渠道。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每年度颁发招标《项目指南》。有关医药卫生科学的主要类别如下:①面上项目:这类项目面广、量大,占所有资助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自由申请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技术项目与新概念、新构思探索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鼓励35岁以下且具有较高学位或科研能力较强的年青人申报课题。②重点项目:即指处于学科前沿并可能出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此项目资助强度较大。③重大项目:即指理论与应用意义重大,目标明确,基础坚实,可望在近期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④新医药基础性研究基金:用以资助新医药前期的`关键基础性研究和实验。

2.2 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基金 国家、省市及地市科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医药科学专用研究基金。主要资助应用性课题,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防治研究。

2.3 单位科研基金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单位的市场意识和科研意识增强,均拨出一些经费用于科技开发。资助对象向年青人倾斜,重点资助起步性课题,为下一步申请国家及与省级课题奠定基础。

3 委托课题 委托课题来自于各级主管部门、大型厂矿企业和公司,委托单位的目的是看中受托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优势,研制某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法,或测试分析某些产品的成份。某些跨国公司利用我国的资源,加大了在我国医学药学的研究投入,资助的力度较大。

4 自选课题 临床医学工作者,可以按照个人的专长与经验,在自己岗位上根据本人或单位的需要与可能,自由地选择研究课题。在基层单位,自选课题大有潜力可挖。例如试用一个新药治疗某病,就可有意识地比较新药与原有同类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差异,也可研究该药与其它西药或中药联合用药的效应,还可研究该药疗效与不同

6.医学科研论文格式要求介绍 篇六

1.作者应是论文的撰写者,是指直接参与了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对该项研究作出实质性贡献,并能对论文的内容和学术问题负责者。

2.研究工作主要由个别人设计完成的,署以个别人的姓名; 合写论文的署名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 学生的毕业论文应注明指导老师的姓名和职称。作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

3.作者的下一行要写明所在的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注上邮政编码。

7.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 篇七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临床与科研究竟孰轻孰重, 各家说法不一。面对纷至沓来的医疗纠纷 (失败手术、错误诊断及用药等) , 部分人肯定认为需要加强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甚至认为临床医生就该全身心投入临床, 将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独立开展。但是, 当诸如SARS之类的突发病例或者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出现时, 医务工作者又面临着繁重的科研压力。不探索、不研究, 如何对抗不断出现变异的新病种?如何解决困扰已久的世界绝症?单纯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只能解决部分疾病的机理问题, 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 其中环节错综复杂, 临床经验在此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反之, 完善科研能力也能促进临床思维, 目前众多疾病、手术都涉及多脏器、多部位, 如何制订详细且有序的治疗方案, 在治愈疾病时尽量减少后遗症, 科研能力训练的逻辑思维必将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订。社会需要全科医生普及基础医疗资源覆盖面, 以解决医疗资源紧张问题。针对该方向, 我们鼓励医生倾向临床, 发挥普及医疗作用, 但是对于大多数具备科研实力的医生, 只有将临床、科研综合发展, 才能为祖国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首先必须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主要以基础理论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为主[1]。扎实的知识积累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现今学科交叉贯通, 除了医学知识, 诸如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需在此阶段得到巩固积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单单授人一门专门技能并不足够, 否则这个人只会是一架有用的机器, 而没有和谐发展的人格。至为重要的是, 学生要对不同价值观有所了解和生动的体会。他必须对美对善恶感应灵敏。否则, 他纵有专门知识, 也不过是一条训练有素的狗, 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现今社会, 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医疗资源在短期内无法满足全部人的需求, 因而应教育医学生在超负荷工作的基础上, 高情商地处理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调整好自身心态。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在各自专业方向上有一定建树, 科研思维模式初步得到训练, 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博士教育阶段科研思维必须有所升华, 研究内容应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 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点, 探明专业内一定的创新性现象和机理。

各阶段培养内容相应于各自的培养目标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并做出补充及调整。 (1) 本科生教育阶段, 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仍是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设置比较保守[2], 除了常规的思想、政治、医学法律基础及卫生法学外, 心理方面课程的设置需待加强[3], 尤其应添加自身心理疏导课程等。单一的智商培养缺乏情商教育, 若医生的自我认定价值受到打击, 其医疗服务钻研积极性就会被降低。除此之外, 可增设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 为其今后科研能力的发展奠定综合基础。 (2) 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分3部分内容:第一阶段是文献检索、选题、实验设计及预实验;第二阶段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工作上,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三阶段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并发表论文[4]。一个好的选题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完善的实验设计, 充足的对照设置 (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 是实验科学顺利进行的前提。选择研究主题必须大量阅读国内外同类文献, 寻找创新点, 综合实验室前人的研究基础, 评估自身研究条件及实力, 最终确定可行性方案。每一个创新研究都有不确定性与未知性, 应该多角度、多视野地进行预判。若在基础研究方面遇到了技术难点或者阻碍, 换个角度, 看在临床应用或者动物活体实验方面是否能够给予实验预判正确的信心, 继而判定是否继续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并探明机理。题目确定后, 随着探索研究的进行, 肯定会或多或少遇到问题, 必须时刻根据实验结果反推最初立题是否正确, 随时进行调整。预实验根据设计一般抓出主要问题进行探索, 判断实验方向是否可行, 若预实验成功则可进行下一步深入精细研究, 否则应及时调整实验方向。在选题和预实验都完成之后, 展开正式实验, 实验过程记录一定要详细、真实, 以备后期实验参考。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应多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避免因实验经验不足导致的人为误差或引起的结果不稳定及假象出现。数据整理、分析, 论文撰写、发表涉及多方面技能, 包括医学统计 (SPSS、SASS) 、图像处理 (Photoshop、Image plus) 、数据绘图制作 (Excel、Sigma plot) 、科学论文撰写等。必须具备PPT制作功底, 具备良好的汇报交流口才。至此,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才基本具备了必要素质。

培养方式需根据培养内容进行改革创新。本科生教学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灌输式”教学, 繁重的医学专业常识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积累达到量变向质变转换的临界点。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 才能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应该注意自身讲课内容及方式, 将基本的医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 激发学生治病救人的兴趣。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不同于本科生, 尤其是科研型研究生, 往往是在某一领域某一方向让其进行单独创新探索, 这个过程需要交流和沟通, 因此, 对于科研型研究生我们推崇讨论式教学法[5,6]。每人一块黑板书写各自课题的题目、主要设计思路、完成进度。每周让学生先复习, 然后对上周遗留的问题进行回顾, 阐明通过一周的学习是否可以解决上周所提出的问题, 本周根据上周讨论意见是否能够改进实验条件, 讨论前让学生根据各自结果制作PPT, 讨论会上按照会议汇报模式讲解本周实验结果, 对结果进行分析, 并规划下周实验内容。汇报结束之后, 课题组再进行集体讨论, 从基础理论到实验细节均深入探讨。导师在此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对学生的课题方向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把握, 提出前瞻性、疑惑性问题以供学生讨论后学习, 下周再由学生作答, 集体讨论, 如此循环。具体实验操作方案、细节讨论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应让带教教师、科室学生共同参与, 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不仅要本科室内部开展讨论, 还要鼓励其他交叉学科医生、学生参加讨论。倡导本科室学生多走出去, 参加年会、优秀课题汇报等, 吸取他人经验, 提升自我科研能力[7]。每周汇报讨论会培养了学生的演讲、沟通能力, 从最初的紧张发抖到落落大方, 汇报交流直接体现学生的科研思维, 将自己研究的东西呈现给不同的专家、学生, 让从未接触过该课题的科研工作者能够听懂、听明白, 进而交流指导, 这是科研综合总结、陈述能力的反映。聆听他人汇报也可学习他人的实验思路、实验操作经验、试剂订购选择、仪器操作预约等。鼓励研究生进行对外沟通, 利用院外科研院所、技术服务公司平台到具备条件的场所开展实验, 节约科研成本, 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

医学世界博大精深, 医学技术与疾病总在不断更新, 医学生只有养成终生学习、主动学习的科研态度, 将科研与临床结合, 才能不断解决人类的疾病痛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慧萍, 庄冬云, 谢波, 等.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3) :285-286.

[2]曲波.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10) :715-717.

[3]肖俊辉, 张敏霞.试论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4) :22-24.

[4]刘锡仪, 刘浩宇.医学生创新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2) :16.

[5]李稻, 韩玉慧, 蒋益, 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 :108-110.

[6]胡笑甜, 孙艳春, 姚小康, 等.讨论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3) :294-295.

8.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 篇八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创新人才,早期主要以参与性的研讨班为主,如麻省理工学院的UROP(本科研究机会计划)与IAP(独立活动期)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些大学还设立了创新中心,开设了学科研究方法论、创造技能、智力与创造力训练等一系列课程和专门训练,如加州大学的本科生研究办公室,系统地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德国柏林大学于19世纪初颁布了大学生科研津贴制度,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开设了条件一流的实验室和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上,形成了专才培养模式。英国的牛津和剑桥都采用精英化教育方式,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并从大一开始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日本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横向校企联合,并实施了全球化COE项目和世界领先国际化研究中心建设项目(WPI),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去,以加强对独创性的世界顶尖科研人才的培养。

国内许多高校对创新素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实行大学生假期科学研究计划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提供了经验。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构建和创新研究,我国无论是在制度的建立完善、设施建设,还是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如何使学生从被动接授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的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成为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项目研究旨在摸索和建立起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包括科研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又会运用知识,并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锻炼学生协作解决涉及多学科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外医学高新尖技术的最新成果,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模式与研究内容

1专业培训

开展专题学术讲座、技术辅导和聘请专业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引导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学生的开题报告、学术报告、论文写作方法、毕业论文答辩等,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3],创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吸收知识、发现问题并大胆地去解决问题。

2团队构建

按照专业和兴趣,学生自发组成课外科技创新小组、围绕特定的课题项目或教师的项目而组建的团队,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有效结合的机制,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将子题目作为课外科技活动内容交与大学生完成。鼓励大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组成兴趣小组。

3申报计划课题

在研究方案的确立、实验步骤的实施、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由学生自主策划、实践,制定实验路线,明确课题的研究现状、内容、意义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现状,制定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及所用经费预算等,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教师指导平台的建设

教师的积极支持是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导师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各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的介绍,定期举行课题辅导,通过复合型培养途径,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学习和实践活动,渐进地完成创新学习和锻炼。

5加强产学研合作

开展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活动,构建新型的校企协作关系,开展合作、共建实验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用性,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

6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创新活动组织体系、管理与执行队伍,以保证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有序性。通过制定各项课外科技活动评价与奖励办法,形成相应的学生奖励、指导教师奖励、院系奖励等激励机制。还要采用激励淘汰机制,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追踪管理。

三科技创新方案与实施

1通过文献检索与综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学文献阅读和提出问题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方向并对其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查阅近5年的中英文文献,自行找出该学科领域尚未解决的相关问题,以培养其获得信息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了解课题的研究动态后,学生结合阅读文献的情况,自己设计题目撰写综述并提出实验方案。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文献的理解深度以及对于今后实验的初步设想。通过文献检索和综述,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科学背景知识、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2实验方案

因材施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4]。通过交流讨论,因人而异制定学习计划和研究方向,实验尽量选择实验时间灵活、实验方法简便易学的课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实验的完成。利用设计性科研课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阅读相关操作和技术方法的书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行提出思路,根据拟解决的问题确立课题研究设计的方向和目标,避免让学生按照导师的研究计划直接进入实验阶段。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自主设计、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步骤,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最终完成整个课题的设计。

通过文献积累、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步骤等活动,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科学方法,因此会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探索未知问题的兴趣明显增加,能够初步具备科研思路,对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也有较明确的认识,为今后进行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多方面的基础。

提前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按照实验计划,教师严格掌握实验进度,及时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提醒学生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安排内容,明确阶段任务项目以及每个学生在该项目书中的具体分工。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后,要求课题组同学及时进行讨论、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了解下一步进行的内容。学生通过全面参与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参与科学研究,阅读资料、设计实验步骤、摸索实验条件,总结分析实验结果,不仅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撰写报告与科研论文

学生获得实验数据后,教师指导学生应用规范的统计学方法及电脑软件处理实验结果,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及处理的能力,最终整理完成一篇完整科研报告,鼓励并引导学生发表论文。科研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科研水平和意义的集中体现。在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首先应让学生自己勾画文章轮廓、列好提纲,进行第一版论文的书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格式、用词及语言逻辑分析等方面耐心给予纠正及指导,反复修改学生论文。通过完成研究报告和撰写科研论文,增强学生对该段科研工作的理解及总结。

科研论文作为重要的科研成果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医学本科高校的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可以反映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参与水平,但不应成为医学本科生科研水平的唯一评判标准[5]。

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由于已有的规章制度与实际管理需求不相适应,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精力上的投入都不到位,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思维、意识、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学生们虽然对科技创新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但缺少对困难的充分认识和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的缺乏,导致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虎头蛇尾,甚至最终放弃。在困难、挫折和失败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究。

3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

虽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没有教师的积极支持和有效指导,单凭学生个人完成,很难出高水平的成果。然而老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面临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指导老师只管签字,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

4创建浓厚的学术氛围

由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漠不关心,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不浓。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学术讲座”,以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为基础,选择那些具有创新点且并非太高尖的题目让学生参与。以便有好的想法和活跃思维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被消磨掉。

5改革方案设计

根据教师的研究兴趣或者近期关注的热点,使大学生的创新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健全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制度,特别是学生成果评价制度、奖励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等。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锻炼学生独立学习、深入学习、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从立项开始就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清楚地看到研究的成果和结论。这种能力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

1建立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

建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为本科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平台,促使参与科研的本科生将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直接体现。设立医学本科生科研学分,显著改善了本科生科研参与现状,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及兴趣,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6]。建设相应的配套实验基地或实验室,开放现有实验室,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搭建多元化科研训练平台。

2实施制度

从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等各方面入手,营造科技氛围,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为此,必须建立起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激励措施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3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在教学中不但要开设与科研活动相关的课程,而且还要规定在校大学生必须修够一定的科技学分才能毕业,把大学生的科技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仅解决了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率问题,还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4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和培训,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团队合作。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来提高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网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宣传、项目成果申报、评审结果公布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我校已形成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学校投入经费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学习,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通过“计划→执行(实施)→检查→总结(评价)”四个环节,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项目的有序开展。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严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项目的申报、审批、检查和验收程序,使其有效运行。仅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项目就有84项,400多名学生参加了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成果。我院本科生实践及创新研究能力培养基本实现了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目标,创新研究能力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4):16-19.

[2]肖俊辉,张敏霞.试论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22-24.

[3]王树松,赵淑芳,宋光耀.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3,34(8):78-79.

[4]曾慧兰,陈洁,张宏.导师指导下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06-807,836.

[5]吴艳峰,万涛,曹雪涛.关于当代医学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7-38.

9.我的科研感想(范文) 篇九

研究生生活已经度过两年,从最初对研究生生活的好奇和向往,到现在研究生生涯已走过大半,总结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不得不感叹时光飞逝。研究生学习不同于本科学习,作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也对接受这种教育的个人一生的发展至为关键。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其表现即为对科研的重视,脚踏实地,将学习和科研二者紧密结合。科研作为研究生阶段的一项重要活动,切忌浮躁,眼高手低。研究生学习中还应该做到的是 “厚积薄发”。这一点非常重要,大部分研究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做到“厚积薄发”,很浮躁。这种浮躁体现在做科研的思路和耐心上。搞科研是需要时间的,只看几篇文献或一两本著作就想写成文章来发表,大家普遍缺乏一种沉下心来做研究的态度。

科研是一项极为严谨的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做好科研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和步骤进行:

1、选定自己的研究课程

2、海量查阅相关文献

3、从文献中提取与选定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

4、将提取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选定课题中

5、经过实践得出相应结论

6、完成撰写高水平论文

就我自身经历而言,在阅读文献或论著时,偶然一个想法迸发出来,然后转去查阅文献以进行深入了解。然而,面对海量文献,冲淡了自己固有的想法,从起初的坚定到茫然无措,然后从文献中不断学习,经过导师的悉心指导,加深了对该领域的体会和理解,最后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总结切身经验:一旦有了某个想法,就马上写下来,不要等到阅读了大量文献后,身陷其中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以下是论文写作的经验:

首先,关于选题。研究生阶段所学到的知识量是有限的,而且偏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但更多的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给人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思想上已经被打上一种烙印,而这个烙印就是“研究”。在工作与生活中运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规律,而不像一般人那样遇到问题浅尝辄止,会基于一种敏感的“问题意识”,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获得不同于其他人的真知灼见。

其次,查阅文献。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不行。看文献要集中时间,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

再次,在研读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可以做出初步的研究方案,然后向导师汇报,征询意见,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人交流等手段开拓思维,反复思考,修改补充完善研究方案,最后与导师讨论并确定形成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从整体上规划了这项科研工作的过程,所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做好课题,最基本的工作是要尽可能地按计划逐步实施。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按部就班的日程表,严格按时完成计划任务。

最后,论文撰写。我的做法是,先列提纲,最好大致写一遍,开始写初稿追求一气呵成,不管有没有用全写出来,千万不要放过那些离奇的想法;写完初稿改上一两遍,两三天后再改一遍,修改五六个循环后再投出去,千万不要一冲动就投稿。如果自己的导师不是特忙,尽量把自己的第一篇大作送给导师,请他帮你修改。但不可完全依靠导师帮您修改,一定要学着自己独立写作。在修改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对论文格式进行认真修改。投稿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抓住重点来分析,是侧重于速度还是追求档次,再认真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的期刊合适被拒的可能性就小。我觉得,投哪个期刊一般由导师推荐,导师的知识面和概括能力远比我们高。但是,针对某一篇论文的具体内容,有时自己可能更清楚,此时应该结合自己的想法,以及收集网上的评价,和导师进一步沟通商讨。

以上是我的科研经验,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于研究生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上述方法,加上导师的悉心指导,我两年来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如下: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透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巧妙教育惩罚的运用 华章

基于德育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科教导刊

聊城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与研究

文教资料

构建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

促进研究僧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代教育

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发展

关于《透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巧妙教育惩罚的运用》这一篇,是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实习中,对师范方向的本科生进行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观看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时有感而发,被影片中马修老师极富人文关怀的惩罚措施感动,所以有了写作的冲动。因此,作为一名研究生,一定要具有一颗敏感的心,时时处处表现出“问题意识”,才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进行深入探索。

另外,由于这个学期经历了自己的开题、师姐们的中期检查等环节,各方面能力较研一有了大幅提高,所以导师鼓励我平时要关注一些项目申请书的填写,在学习他人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同时,我也有幸参与了导师关于成人教育方面的科研课题,并在过程中收获颇多。

在研究生这两年中我觉得自己还有一个欠缺就是参加学术交流很少,除了在本校、本学院进行交流,有机会更要走出学校去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与同行交流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这些对研究都大有裨益。本人已提交会议论文,即将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以期通过外出交流进一步提升自己。

另外,关于如何在研究生期间获取更多科研方面的成果,我的几点体会如下:

1、多付出。“不付出,你就很难获得更多”。实践中这些人表现为“先收获再付出,甚至寻求不付出而有所收获的捷径”。然而,另一些人在表现“先付出再收获,甚至不求收获的付出”,与人相处融洽,虽然每天处于繁忙中,但最终的收获是很大的,甚至终生受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交流。“不交流,你就很难飞得更高”。研究生阶段中,许多研究生惧怕自己的导师,不敢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这将会导致这部分研究生最终可能连自己论文的目的和意义都不知道。如果在不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仍然保持本科生的自学精神状态,那将会导致许多挫折的重蹈。

3、多谦虚。“不谦虚,你就很难交到朋友”。在日常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有做到谦虚好学,对方才可能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道出来与你进行分享和交流,你也就可能从中学到自己还没掌握或不理解的问题;相反,别人可能就不会说的太多。

4、自我加压。“不加压,你就很难取得成功”。无论在人生哪一阶段,只要你松懈下来,你的同学、同事,甚至后来人都会把你丢得很远。这些例子告诫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研究生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的起始,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步伐去学习、探索未知。

希望我的个人经验能给大家有所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大家对自己的科研感受多做交流,总结出更优秀的科研方法,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的合格后备人才,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原理

姓名:李巧玲

学号:1110040101

10.科研类档案管理(范文) 篇十

2.根据国家有关柯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科研档案工作管理制度。

3.督促、指导、协助科技人员做好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检査验收研究课题档案是否完整、准确、系统。

4.负责科研档案的接收、分类整理、装订、编目、保管、组织鉴定、统计、利用等业务工作。

5.积极组织开发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11.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青年教师;医学院校;科研能力;教学水平

今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规模逐渐扩大,这使得青年教师在高校中的數量也与日俱增。现阶段,青年教师已然成为各高校科研和教学的主力,他们肩负起一线教学的任务。由此可见,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各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激励体系、评估体系和培训体系存在很大缺陷,无法与新形势相适应,这严重的阻碍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1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方面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各高校的不断扩招,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年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定教书育人的信念等。大部分医学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各高校医学类专业毕业的学士、硕士或博士,他们的专业对口、学业优秀,但是在入职时基本都未能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缺乏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的知识,而且,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也相对较低。因此,现阶段医学院校在建设教师队伍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怎样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起来,同时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有效、合理的培养和训练。

提升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总结了一下提升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主要措施包括有:青年教师首先必须要把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还需要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就医学院校方面而言,应该积极的完善青年教师的成长机制,加强青年教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

2提升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2.1青年教师必须把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

医学院校中青年教师应该把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紧跟所教专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而且还应该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来尽可能的提升自己在学科理解展示、科研成果展。示、教学思路等方面的能力。不仅如此,青年教师还应该根据临床和学科的需要,将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最新的科研技术和成果,从而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另外一方面,青年教师还应该安排好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我们都知道医学科研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实验、操作、统计、测定等环节需要周而复始的进行,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万一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太重,其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障,很可能就造成科研项目成绩平平、课堂教学也应付了事的问题。

2.2尽可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随着医学院校逐渐扩大招生规模,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大,甚至个别班级会有上百人,这就可能会有大班授课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在严格执行相应教学计划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运用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同时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就应该加强科学调研和教学实践,他们必须充分利用每一次的科研和教学的机会。不管所带课程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教师都应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另外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2.3积极完善青年教师成长的机制

相关调查表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医院、卫生行政部门与高校教学之间在经济收入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医学院校必须要将传统的平均理念打破,对于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建立合理完善的薪酬工资体系。不仅如此,青年教师是一个具有高修养、高素质的群体,医学院校还应该注重激励青年教师的精神层面。青年教师更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与医院的医护人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福利薪酬待遇方面却相差甚远。所以,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应该关注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诉求,对其给予适当的物质补偿和政策倾斜。

2.4加强青年教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如果想发展成为优秀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应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社会快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肩负起培养具有勇于担当、爱岗敬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此外,医学院校也应该注重对青年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系列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对青年教师的自身修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部分医学专业的人才最后都将从事与人民生命健康有关的医疗岗位,所以,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必须树立好榜样,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怎样提高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政府和各高校之间应该通力配合,积极完善青年教师的成长机制,保障他们的薪资待遇。青年教师本身也应该把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教学中培养自己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为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登群,粟永萍.浅谈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028-1031.

[2]张建国,赵英,马爱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J].教师建设,2013,02:26—27.

上一篇:各类考生自考备考三大锦囊下一篇:中职创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