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8篇)
1.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在二七区教体局“多彩课堂”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更好的开展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6、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比较差。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如,“成长的烦恼”就是通过采访、交流、模拟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忧愁。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黄河、戏曲、马,我们选择了这三个极有文化含量的事物,把它们作为活动的切人点,由这三个点生发开去,可以让学生将触角伸人历史、地理、生物、文化、科学等不同领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积淀。
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养成习惯、巩固提高,是本期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其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体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着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着,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优补差措施:
1.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2.落实好课外辅导,利用课活给差生加以辅导训练。
3.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4.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教学计划进度表
第一周
1、《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鲁迅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第二周
3、《丑小鸭》安徒生
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第三周
5、《伤仲永》王安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6、《黄河颂》光未然
第四周
7、《最后一课》都德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第五周10、《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第六周
11、《邓稼先》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第七周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第八周
15、《孙权劝学》
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第九周 期中考试
期中试卷评讲
第十周
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18、《竹影》丰子恺
第十一周
19、《观舞记》冰心
20、《口技》林嗣环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
第十二周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在沙漠中心》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第十三周
24、《真正的英雄》里根
25、《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
第十四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漫话探险
26、《猫》郑振铎
第十五周
27、《斑羚飞渡》沈石溪
28、《华南虎》牛汉
29、《马》布封
第十六周
30、《狼》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考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还不得当,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本学期,我决心加大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考试的及格率,力争优秀成绩的出现。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在沙漠中心》写出作者在各种求救求生的措施都告失败后,濒临死亡时内心的一种平静。《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公共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猫》(郑振铎)写人与猫之间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的,《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250名考生,96分以上94人(%),8495分106人(%),7283分33人(%),不及格17人(%)。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①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②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③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④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①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②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③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④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⑤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设想
①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③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④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⑤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⑥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⑦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推行语文素质教育;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万店镇中心学校XX年春七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导学案命题人
备注
第1周 检查作业
《伤仲永》 1 3 叶发银 第2周 《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3 叶发银
第3周 《丑小鸭》《诗两首》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写作指导:叙事要完整
第一单元检测 3 1 1 2 叶发银
第4周 《黄河颂》
《最后一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 3 1
严华
第5周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写作指导: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第二单元检测 1 3 2 1 2 严华
第6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邓嫁先》
《音乐巨人贝多芬》 2 2 1 孙晨曦
第7周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孙权劝学》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1 3 1
孙晨曦
第8周 第三单元检测
《社戏》
《安塞腰鼓》 2 3 3 张新伟
第9周 《竹影》 《观舞记》 《口技》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 1 1 3 1
张新伟
第10周 写作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四单元检测 1 张新伟
第11周 《伟大的悲剧》
《在沙漠中心》
《登上地球之巅》 3 3 1 叶发银
第12周 《真正的英雄》
《短文两篇》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3 1 叶发银
第13周 写作指导:勤于修改
第五单元检测 1 叶发银
第14周《猫》 渡《斑羚飞》 3 3 严华
第15周 《华南虎》
《马》
《狼》 1 1 3 严华
第16周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写作指导:描写要生动
课外古诗词 1 1 5 孙晨曦
第17周 名著导读 3 张新伟
第18周 期末复习
孙晨曦
第19周 期末考试
孙晨曦
2.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二
一、导读系统的内容与特点
1.“写在前面”是导读系统的特点
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多概念,但“写在前面”给了学生一种提示。七年级教材的“写在前面”,是用导语直接同学生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写到新学期又开始了是学生承接小学阶段后的又一次开始,表明语文学习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写到语文的学习范围,主要围绕人生、社会、自然进行学习,并提到课文、综合性学习两大重点内容,表明上册的学习学生要着重注意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每一个单元选取了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进行典型的案例摘要,从各个领域出发,感受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放大了语文学习的世界。同时,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注重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要善于积累,要重视一点一滴的语文学习。最后说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是基础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是在学习语文,各学科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整体。
这样的写在前面,既总结了初中生之前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很好地向学生介绍了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语文学习有了较好的把握。
2. 七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的导读特色
单元导读系统为课程打开了一扇窗。七年级上、下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七年级上册从人文、学习、自然、人生、未来、科幻角度出发;七年级下册从成长、爱国、为人、艺术、探险、动物角度出发。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学习一个从家庭出发,另一个从国家出发,弘扬了“国家”的主题意识。上册围绕自然界,下册围绕动物界;上、下册第五单元都是关于探秘,一个是科学探索另一个是探索自然。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联系密切,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知识的广泛性、严密性、整体性。单元导读系统是教学的舵手,单元中简简单单的两段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单元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教学指明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初步学习明确了内容,并确定了单元特色。
3. 课文导读系统
课文导读是每篇课文的引子,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这一部分既是对课文的引入也是对学习课文的要求。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顺”“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2]。该导语既是对课文整体的概括,也表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这样的导语会使人产生联想,散步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矛盾,主人公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会给人以一探究竟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导语设置具有提示作用,比起直接阅读课文要好得多。
二、插画的内容与特点
插画是教科书中为课文所配的图画,它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根据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书面扉页后插画和课文中的插画。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的插画介绍
七年级上、下册的书前插画主要有人物肖像(作者、主人公)、课文的情节图、风景图、动物图、漫画等。文中插图主要是作者肖像、主人公肖像、情节图、风景图等。插画的安排是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接受程度而设计,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形象思维的思考阶段,繁多的语言文字会造成他们阅读困难,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课文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插图能缓解理解压力,提高学习效果。七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设置都是简单的线条为主,生动活泼,辅助了阅读内容。不仅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缓解文字带来的巨大冲击。
2. 插图与阅读相匹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文的插图不是每篇都有的,哪些课文需要配备插图,插图放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都值得研究。如人物肖像类,编写者为突出作者、关键人物、主人公会配有简单的插图,便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真切感受和记忆。如冰心的《观舞记》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编者却为课文配有插图。这是一篇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课文,如果只看课文,我们无法想象到舞者有多美,无法感受异国风情的动人,但配有插图,一看便知,学生也会在头脑中有整体的舞者轮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特色,产生共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插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利,插图对于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来说,是一把利器。又如《看云识天气》扉页安插了关于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图片,这几张图片十分生动形象,胜过了语文课本里的千言万语,清晰明了的插图加上作家的经典叙述,将教师、学生、文本连接成一个整体,减轻了学生的理解压力,也减轻了教师用语言空洞描述的压力。
三、注释的内容与特点
注释或称注解,注释力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语文课文的注释包括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文言文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能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体现教学要求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且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3]。这就要求注释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效率和效果。注释虽然是语文教科书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语文教科书却因它的存在而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题目注释:如“七年级下册的《社戏》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的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这是关于题目的注释,交代了浙江绍兴的一种地域文化。鲁迅是通过社戏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表现出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样的注释会使学生在阅读之前有一个理解,读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完善对主题的理解。
生字注释:如“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做“盔”,身上穿的叫做“甲”。“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者疼痛非常剧烈。生字词的注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扫清障碍,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有较大作用,同时对这些词汇进行识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优美词汇、专业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水平。
词语注释:[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四眼狗]对戴眼镜人的戏称。这些词语都是阅读课文中特有的词语,有地名、书名,还有许多作者自创的词语,如果不加以注释,学生无法知道它在课文情景中的特殊意思,因此,词语注释增加了语文阅读的趣味性。
文言文注释:[尝]曾经。[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扳]通“攀”,牵,引。文言文注释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等。文言文注释能够使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规律,形成系统完整的基础词汇体系,对于今后学习文言文课文有较大帮助。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个别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积累词语。课文中的陌生词语并不止一个,但我们不能逐个进行注释,如果全部进行注释,势必会加重师生负担,注释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点一点的积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语文表达水平。
四、结束语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通过导读、插画、注释三部分来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助读系统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读系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插画增加了阅读的审美性,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注释增加了学生词汇的积累。总之,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学编写者的重视。助读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参考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语文,助读系统,人教版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年版七年级上下册[Z].
3.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三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认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建文帝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②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阅读课文、史料,观看视频,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③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与比较法相结合,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等教学方式落实课标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朱元璋》的主题曲,直接点明主题。
2.落实课标
(1)明朝的建立
播放动画评书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学生看动画评书,总体认知朱元璋。
师:说说评书中朱元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积极发言,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并掌握明朝建立的史实。
师: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朱元璋是用什么措施来巩固明朝统治的·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一,自主探究。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标注知识点。
第二,初试身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抓重点词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之后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三,创设情境。走近明朝一位官员的生活,了解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第四,举一反三。教师出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示意图,学生根据秦朝示意图小组合作制作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明太祖加强君权示意图。学生看图回顾明太祖在地方和中央的各项措施,认识到其一步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加强了君权。
第五,图说历史。展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图片。说说他们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皇帝,說说其统治措施。先组内分享,再展示。
(3)明成祖统治的措施
出示“靖难之役”视频,了解朱元璋的继承人如何加强君权的。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①视频中介绍了哪几位皇帝·②建文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怎样·③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反思完善
(1)“朱”联璧合。出示本课学习的明朝三位朱姓皇帝及其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连线使皇帝与其措施结合,巩固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统治措施。
(2)知识整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形成结构。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先自主回顾明朝统治者对各个阶层采取的措施,再小组交流,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各项措施,形成结构,加深印象。
(3)重点提示。明初统治者的措施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非常”手段,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4.巩固拓展
(1)自主闯关。让学生自主选题,集体动脑,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题,检查学习情况。
(2)感悟历史。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怎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4.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说明文。作者叶圣陶,抓住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先总说,然后根据四个方面分说。这样先总后分,抓住特征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苏州园林,使读者心中一清二楚。
《桥梁远景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文章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做了一番描述,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可以说是一篇别具一格的科普说明文。
《洲际导弹自述》采用了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洲际导弹诞生的时间、地点和巨大的作用及导弹的类别、构造、速度、威力等方面的知识,也使我们了解了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是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华人作家王小雨。文章介绍了针鼹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了解每课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2.理解根据目的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原则。
3.掌握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
4.会识别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诠释六种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其作用。
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科学、严谨的特点。
6.累积每课的字词和科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难点
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五
经过一学期的辛苦努力,学生的思想动态趋于稳定,学习习惯已逐渐向良好方向发展,学生成绩在现有水平上开始上升。从上学期的期末语文检测的分析看,与开学初相比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总体分析该生们语文方面的可塑性很强。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两极分化,还是由于基础知识根基不牢固,再加上小学阶段一些根深蒂固的“恶习”,始终影响着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特别是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方面的能力普遍欠缺,使学生进步较慢,这都有待于今后采取措施,运用新的理念,开辟新的语文天地,集思广益,以便于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6单元,30篇课文,按照单元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四项内容,另附课外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以及书法知识等内容。
三、教学要求(或教材分析):
明确教材的指导思想,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和运用祖国语言自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想,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还必须与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联想,比较等方法进行扩展阅读,并养成自学习惯。在写作方面,提升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的能力。
四、重、难点:
重点:运用新理念,落实“三维”目标,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并能从写简单记叙文到转写复杂的记叙文。
难点:加强语文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能力,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五、本学期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继续注重课堂教学,精心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师生互动,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问课堂要效果,并进行有效的反思教学。
2、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的习惯,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大胆放手,放活头脑,把课堂还给学生。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延伸能力,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六、课时安排:
6.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总结人:陈夏恒
本学期中,我担任初一年级(3)班语文教学工作。工作过程中,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以期使自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就本学期以来,对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1、课前准备: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结构,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二、取得的经验与成绩。
(1)、自已的专业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三、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的课外迁移能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阅读面狭窄,个别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2、个别书写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在写字上得到很好的提高,是因为我只把练字当成了一个任务布置给他们,未在兴趣方面做好引导。
3、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才行,因此,在新的学期里,我继续努力,强化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迈得更大步,走得更远。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但在教学上,我肯定会存在诸多的不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进步。
7.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七
一、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三分文章七分读, 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优美的文章, 只有反复诵读, 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领会文章、鉴赏文章、写作文章都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另外, 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 也主要靠读, 而不是靠参考书, 那么, 把这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是义不容辞的。对于由小学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 所学课文篇幅加长、内容加深、难度加大, 都毋庸置疑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这时, 快速默读只能简单获取信息, 而朗读, 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 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 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 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 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 让语文课堂飘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二、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敲门砖”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疑”之所以可贵, 就是因为它是对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综合的结果。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 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 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教师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借事说理, 以方仲永的实例, 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从“文眼”入手,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使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 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在进行《伤仲永》的阅读教学中首先质疑: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读懂课文后回答:“伤”是“哀伤、叹息”。我又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学生回答:一个神童因“不受之人”最终“泯然众人”。
当然, 提倡学生质疑, 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深究去体味、领悟, 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 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点拨时机, 使用恰当的点拨方法。我认为恰当的点拨时机, 一是在学生质疑遇到困难时, 二是在学生难以发现问题时。总而言之, 质疑如同阅读教学的“敲门砖”, 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领奖台”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 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 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 我常常让学生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 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通过讨论、探究, 让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 从而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同一个问题, 从不同方面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总是喜欢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 大大扼制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备课时要多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逆向思维,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 善于求异的素质, 使得求异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 朗读、质疑、创新既是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教会七年级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正所谓:授人以渔, 重于泰山。
摘要: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朗读;阅读教学的“敲门砖”——质疑;搭建阅读教学的“领奖台”——创新。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 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使其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8.七年级语文学困生教学策略初探 篇八
关键词:学困生;基础;习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13-01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完中校,七至九年级的生源都来自周边的五个自然村的小学,他们升入七年级,不少学生语文基础非常薄弱,不仅一些词语、成语从未听过,甚至连很多常用字都不会写;背诵也只是死记硬背,不懂得理解消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不好,具体表现在:课前不重视预习;课堂上不记笔记,不爱动脑思考;课后不及时复习;作业马虎、潦草,甚至偷工减料。基于此,本人在施教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夯实基础
1、加强朗读,落实字音
课堂上做到每课必读,一般采取中等偏下的学生个别朗读,学生正音,读错即停的原则。要求他们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时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在朗读中爱上语文。七年级学困生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有的甚至连声调都不会标,读错字音、误读词语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笔者注意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或读错的字词都必须查工具书解决,并且要把它们誊写在错字本里。
2、掌握字形,规范书写
写字和朗读一样,都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七年级语文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常识,笔顺笔画搞不清楚,以致在书写中错字、别字较多,随意涂改,字迹潦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学期初就把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语文版)附录中的《汉字造字法》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形体美、点线美、结构美和意象美。另外,在写字课上组织学生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对学生的语文作业(练习册、作文以及考试),在写字方面更是要求严格,规范他们的写字。
3、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只有重视积累,基础才会越来越牢固。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努力,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一是语言积累。要求摘抄字词、成语、格言警句以及古诗词名句、优美语段等。通过摘抄,不仅识记了字音、字形、字义,而且练了字。此外鼓励学生多阅读。二是文化积累。要求学生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搜集当地过节日的习俗,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二、培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要想让学困生学好语文,不仅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学生要想读通读懂课文,就必须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教师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困生在养成习惯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2、培养读书必动笔的习惯
读书不能走马观花,对学困生来说,教师更要培养他们动笔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圈点勾画,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感想或体会。并教给他们一系列圈点勾画的符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困生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3、培养课堂积极提问的习惯
善于发问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笔者想方设法鼓励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哪怕是简单的问题),然后试着去分析问题,最后尝试着解决问题,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这些学困生在老师和优等生的帮助下,越来越会提问。
4、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写作水平。对他们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书写。多则一篇一段,少则三五两句。每周检查一次。培养了学困生他们写日记的习惯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培养快速记录的习惯
有些学困生写字速度慢,不擅于边听边记,经常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笔者教给他们速记的方法,即抓住句子中重要的词语来提高记录速度。很快,学生就学会了有选择地记录。
三、指导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学困生掌握了学习方法,那就不怕他们学不好语文。在施教过程中,笔者主要教给学困生他们预习和复习的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诗词记诵的方法、现代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作文审题的方法、仿写片段的方法等
四、拓宽资源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透彻地研究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的取舍并合理的开发教学资源。
1、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拓展语文教学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只要是与教学相关,且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知识面窄,所以相似题材或主题的扩展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9.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进度表 篇九
年级 七年级
教科书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每周节数 9节
总授课节数180节
第一二三周第一单元
1、邓稼先2节
2、说和做2节
3、回忆鲁迅先生2节
4、孙权劝学2节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2节
第四五六周第二单元
5、黄河颂2节
6、最后一课2节
7、土地的誓言2节
8、木兰诗2节
写作:学习抒情2节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2节
第七八九周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2节
10、老王2节
11、台阶2节
12、卖油翁2节
写作:抓住细节2节
名著导读:圈点与批注2节
课外古诗词诵读 2节
第十周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111213周 第四单元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节
14、驿路梨花2节
15、最苦与最乐2节
16、短文两篇2节
写作:怎样选材2节
综合性学习2节
第141516周 第五单元
17、紫藤萝瀑布2节
18、一棵小桃树2节
19、外国诗二首2节
20、古代诗歌五首2节
写作:文从字顺2节
第171819周 第六单元
21、伟大的悲剧2节
22、太空一日2节
23、带上她的眼睛2节
24、河中石兽2节
写作:语言简明2节
综合性学习2节
名著导读2节
课外古诗词诵读2节
第20周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10.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
工作计划
教师:罗春波 修竹天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增删。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二班,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有两个考20分左右的差生。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五、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
夫。
11.对七年级语文情感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 情感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67-02
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的反思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关注教学发展的状态,及时的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便在语文课堂上不会再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自顾自的讲解知识点,学生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彻底的摒弃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如果学生对语文有深厚的感情,那么,在课余时间做练习题,学生选择自主学习语文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也就是,教师只有充分的利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语文知识。这样一来,教师既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效率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还能够让语文教学有新的突破,有新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让课文内容中的情感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致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仅仅能学习到教材上的知识点,还能够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积极的探索语文知识中的奥妙,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七年级语文情感教学应挖掘教材情感
语文的学习,大都是通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课文的真谛与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文章都是有感情的,都是需要用真正的情感才能够感受到的,才能够深刻理解的,也才能使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七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不能够再像过去的教学一样,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给学生讲解教材内容,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其实,语文的教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情感教学,以至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也能够在进步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这篇文章有写眼前的事情,还有写的过去的事情,写了很多一个父亲对我要求严厉的事情,像是有一段爸爸惩罚我不起床去上学,看似这个父亲一点不爱作者,可是却冒雨给我送花棉袄,需要学生用心的去感受父亲这一举止的微妙变化,体会父爱的神圣与伟大。然而,这一种感情是没法用文字来叙述的,需要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只有学生的情感在,相信学生也能够在文章中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学生能够挖掘出课文中的真实感情,那么学生才能够慢慢的去理解文章,去感悟文章,才能够真正的学习文章,也能够使语文教学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七年级语文教学需要拓宽课外阅读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感情是与其他科目不同的,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一些课外的文章、书籍、名人传记等,来丰富自己的情感,致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的深刻,能够说出自己这样理解的道理与依据。而且,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课外阅读,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对知识情感的理解程度,还能够在长期的阅读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致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更有内涵,更有力量,与此同时,自己的情感修养也得到丰富,符合语文情感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因为学生都不知道失去光明时的生活状态,所以,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就要借助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失去光明后,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渴望些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去感受生命的神奇,然后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学习课文,这时学生在去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便会有第一次读课文时不一样的感想,相信这时学生所感悟的情感与作者的感情想法就会更进一步,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与教学情感产生共鸣,致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一步。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文章中,感受到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是多么的幸运,从而,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指引学生一个正确的人生奋斗的方向。通过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课外文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用心灵与作家交流,获取正确的学习方式,更有效的学习语文知识。
综上所述,是对七年级语文情感教学的思考,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让学生和语文知识产生共鸣,达到语文教学效果提升的教学目标。总之,语文情感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思考,在学习逐渐的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从而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去学习语文知识,致使语文教学的发展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范孟宾.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浅析[J].新课程(中学).2014(07)
[2]刘艾丽.丰富语文情感,打造高效课堂——新背景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
12.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范读,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起朗读兴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 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 才能得到力量, 引起积极注意, 记忆和思考。”范读的作用, 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快速走进课文, 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引起强烈的朗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因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情真意切地朗读《化石吟》, 同学们便穿越时空, 聆听远古的呼唤, 于是探索的思想便油然而生;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皇帝的新装》, 一个荒唐的社会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让学生们顿生厌恶之情;我们抑扬顿挫地朗读《理想》, 让同学们萌生了“请乘理想之马, 挥鞭从此起程”的豪情壮志。……在范读的过程中,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一幕幕多彩的情意, 激荡在同学们富有创造的想象中, 于是, 我们的学生便又跃跃欲试, 想要一读为快了。
二、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朗读过程中, 仅仅要求发音准确, 吐字清楚, 声音洪亮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在朗读技巧方面加以指导和训练。
1. 要读出节奏和重音。
尤其是诗歌的朗读。诗歌的节奏感比较强, 抒情色彩比较重, 读出节奏, 读好重音, 显得尤为关键, 以《理想》为例:“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节奏的划分, 有的是按章节来划分的, 两字一拍;有的是按意义划分的, 依内容而定。重音的确定, 是根据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定的, 朗读时一方面语气要加重, 另一方面, 在重音之前或之后有适当的停顿或拖音, 这样, 重音的表达效果更加鲜明。
在本册教材中, 且不说古诗所占的比重, 单是现代诗就占了八篇。因此, 诗歌朗读一定要加强。
2. 要读出语气, 读准语调。
一般, 写人叙事的文章包括两种语气: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的语气, 另一种是叙述人的语气。要读出人物的语气, 就要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体会他在不同情境之中的情感;要读出叙述人的语气, 就要揣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种语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人回味无穷。当然, 读出语气的前提, 是要读准语调。语调是指句子中间的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变化。只要能正确把握这些变化, 就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皇帝的新装》文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皇帝的心理和语言的描写:“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 真是美极了!”在这里我们且不必说轻重的变化, 单说高低和快慢的变化, 前者声调低, 语速慢, 因为, 它是心理描写, 他要思考, 他在害怕;后者声调要高, 语速稍快, 因为它是语言描写, 表示他并不怀疑, 并不愚蠢。这样一低一高, 一慢一快, 再加上一些拖音和装饰音的变化, 一个表里不一、愚蠢荒唐的皇帝形象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至于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是寓谑于庄, 无情地揭露与嘲讽。
3.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 要适当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题, 供学生思考、分析、回答, 做到读思结合。
13.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共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各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家时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另外,“回顾.拓展”安排了丰富的内容,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方法并会在习作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按要求掌握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积累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语文技能。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积累写作技巧。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难点: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2.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
六、课时安排:
《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
《刷子李》1课时
《金钱的魔力》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七4课时
14.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四
本学期我担任七(2)班语文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钻研教材,虚心向各位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反思。
一、要上好课得备教材和备学生。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接触教学的时候,我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平时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通过实践,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二、要上好课得备教学方法。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本人讲授《爱莲说》时,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三、要上好课得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要求教师把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使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而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使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四、在教学形式上。
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会、讨论会、朗诵比赛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编辑语文单元试卷。从中学到学习方法指导、阅读古今中外名篇与美文、语文系列题型训练,并通过每次语文定期的系列之星评比进行激励教学(如“书法之星、课堂之星、演讲之星、识记之星、阅读之星、作业之星、作文之星、考试之星及一学期的两次“才子与才女”评比,在知识摄取上,在能力培养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出政策、讲落实,取得很大的效果。另外利用作文课进行创作辅导,并坚持每2天写感受日记,及时批阅并学生范文朗读,而且作文质量日益提高,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15.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五
为应对21世纪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新挑战, 当前全世界共同倡导的跨学科素养是4C’s, 即合作 (collaboration) 、交往 (communication) 、创造性 (creativity) 和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核心素养不只是课程目标, 还是一种崭新的课程观 (张华2016) 。英语课程改革新动向是关注学科育人价值,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英语阅读教学要体现六要素, 即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王蔷2016) 。为了改变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知识和词汇学习的现状, 构建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 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策略分享交流会”。下面, 笔者从教学目标、课堂导入、课文处理方式、重难点处理、细节处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与另一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
一、确定教学目标
笔者和另外一位授课教师都选择了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Seasons and weather Lesson12 Summer holiday, 单元主题为Seasons and weather, 一共包括4课, 主要谈论天气情况、假日旅行计划以及假日旅行信息。本课是一篇应用文中的明信片, 发送明信片的Tim给朋友David介绍暑假期间在中国学习和与家人旅游的情况。
学生在前两课中学习了有关天气和季节的话题, 本课中将进一步学习在不同季节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从而完善单元话题知识。
基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好的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地加深和拓展对材料的处理。笔者预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学生对表达假期计划的相关词汇和语法不熟悉;
2.学生对中国某些景点位置不熟悉;
3.学生对语言所传递的隐含信息和语篇结构的认识比较薄弱。
(一) 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即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笔者确定教学流程为:
第一步:学生通过读标题、看图片和阅读文章的首尾句推测明信片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推测并概况文本的主旨大意;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Tim的旅游路线图。
第二步: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启发学生了解Tim一家做什么和具体的旅游时间,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明信片的具体内容,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三步:学生通过讨论Tim的暑期安排是否合理, 科学规划自己的假期, 培养思维能力;自主探究、归纳明信片的写法和语言特点;通过理解和品读文本语言, 理解作者的写作态度, 评价作者的计划安排, 培养思辨能力。
第四步:学生谈论自己的计划。
第五步:布置作业:写一封明信片 (分层作业) 。
(二)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Tim给朋友David写的明信片的内容, 以及英语明信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特点;笔者组织学生讨论Tim的暑期安排,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 劳逸结合。
第二课时:学生再次分析明信片的内容, 在语境中学习、探究be going to的语义及其功能作用, 在创设的新语境中初步运用be going to进行表达。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学生根据语境学习短语, 了解单词;
2. 学生找出文章主旨, 归纳明信片的写法;
3. 学生根据季节情况, 合理计划旅行;
4. 学生制订假期计划, 发现家乡的美。
二、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能力上的差异
(一) 导入方式不同
另外一位授课教师的导入方式是:放一段录像, 让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教师交代be going to do sth.的用法。
笔者的导入方式是:利用思维导图, 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出本课的生词 (见图1) 。
Brainstorm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summer holiday?
在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下, 教学效果有着较大差异。另外一位授课教师的导入方式语速较快, 部分学生听不懂;直接处理be going to的用法,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比较适合, 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意义。笔者的导入方式是围绕主题进行的, 并提出发散性的问题, 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 同时引出了话题, 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部分生词。这种导入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 通过谈论暑假活动, 以旧带新,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实现词汇学习,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 处理课文的方式不同
1. 另外一位授课教师的课文处理方式
另外一位授课教师从篇章结构入手, 总结明信片的结构, 接着, 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 概括文章中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文中找出旅游地点;最后让学生报道家乡昌平的历史遗址。本堂课实现了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体会语言的表达方式的目的。
2. 笔者的课文处理方式
Lead-in——引入话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Fast reading&detailed reading———引导学生通过快读、扫读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 把握文章脉络, 再通过细节阅读获取关于明信片中Tim的暑假计划 (学习汉语和旅游) 的详细信息, 归纳、总结明信片的结构, 推断出旅游的时间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作者的计划安排;Review and Internalization———引导学生内化信息;talk and use———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 最后写出自己的旅游计划, 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 重点、难点的处理方式不同
另外一位授课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地点和时间, 再找出相关的细节信息。这种做法适合于全体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到关键信息, 但是,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没有得到相应锻炼。
笔者通过任务设置和追问的方式, 引导学生获取Tim的旅游路线, 在地图上找出地点, 并用红旗标出来, 然后获取细节信息并学习生词, 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文中所给时间推断Tim的其他旅游时间, 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明信片的结构, 了解西方明信片的写法, 对比中西方明信片写法的不同, 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质;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信息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作者的计划安排,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 细节阅读的处理方式
笔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Tim写明信片时的心情和他对自己假期的期待, 培养了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五)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笔者让学生评价Tim的假期安排, 感受作者的做法, 体会合理安排假期的重要性, 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评价能力和审思能力。
(六) 作业不同
1. 另外一位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
Jack is from England.He will come to Chin this Summer Holiday.Please make a tour plan fo him.Make the plan after school, consolidate the lan guage points.
2. 笔者布置的作业
(1) Read a postcard;
(2) Write a postcard;
(3) See a film:Mr Bean’s Holiday.
学生通过写英语明信片提高了运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分层作业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第 (1) (2) 题是必写题, 第 (3) 题是自选题。学生通过视、听、读、写、看等方式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拓展知识面, 以便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 培养自身的文化品格和语言素养。
三、教学效果评价
(一) 笔者的教学效果
1. 关注学科育人的价值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明信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运用所学知识谈论自己的假期安排, 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本堂课教学从浅层走向深层, 将语言知识和文化整合起来, 将语言、文化、思维整合起来, 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2.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从篇章结构入手,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手法、篇章结构、主旨大意、写作意图, 并归纳提炼阅读材料中的信息。
3.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笔者利用问题设置、小组讨论、材料展示等平台, 把学生阅读思考的成果进行课堂展示, 让学生在组织、主持、演示、讲解的过程中交流学习的收获, 培养学习能力。
(二) 另外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1.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课文和归纳概括能力等。
3. 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注意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三) 笔者的教学创新点
1.本堂阅读课是紧密结合《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 (3*3核心能力要素) 》设计的, 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画旅游路线图、填时间连接词以及总结明信片的结构, 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写作中的谋篇布局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解决自身的现实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批判评价思维能力。
3. 分层布置作业, 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四、从同课异构课教学设计引发的思考
第一,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时刻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索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 教师的指令语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方法既要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又要满足优秀学生和差生的需求, 使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第三, 在教材和资源的选择上, 教师可以整合教材, 也可以选择与课题相关的课外材料, 但要注意材料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第四,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立足语篇, 要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要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同时, 教师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的心智的发展, 塑造其健康的品格 (褚宏启、张咏梅, 等2016) 。
结束语
从本次同课异构课可以看出, 教师对于教材的掌控能力和挖掘能力以及对于学科素养理论的掌握程度等, 会直接影响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 会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总之, 不管是阅读教学, 还是整个的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都应该树立一种观念——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 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褚宏启, 张咏梅, 田一.2016.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 (2) .
王蔷.2016.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内涵及其培养--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发言 (节选) [J].英语学习 (教师版) , (1) .
16.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六
【点拨】 be from ...意为“来自……”,相当于come from;be from中的be要根据句子的主语来选用am, is, are,变疑问句时直接把be提至句首,变否定句时直接在be后面加not。例如: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你的笔友来自哪儿?
2. 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她讲什么语言?
【点拨】 就某种语言提问,要用what language。
3.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a little French. 我会讲英语,还能讲一点法语。
【点拨】 a little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一点儿;少量”,含有肯定意思,一般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而little则含有否定意思,意为“几乎没有”。例如:I have a little milk. 我有一点牛奶。
I can speak little Japanese. 我几乎不会讲日语。
4. The pay phone is across from the library. 公用电话在图书馆的对面。
【点拨】 across from意为“在……的对面”,相当于on the other side of。例如:Is your house across from the post office? 你家在邮局的对面吗?
5. The pay phone is next to the library.公用电话紧挨着图书馆。
【点拨】 next to意为“紧靠……的旁边;贴近;接近”。
6. The library is between the restaurant and the supermarket. 图书馆位于饭店与超市之间。
【点拨】 介词between的意思是“介于……之间”,between可与and连用,表示“在……与……之间 ”。
7. —Where is the park? 公园在哪儿?—Its on the Center Street. 在中心街。
【点拨】 询问地点时,要用where。
8. There is a big supermarket. 有一个大超市。
【点拨】 There be ... 句型表示“某处有某人/物”,be用is还是用are,要与其后面的第一个词的单、复数形式为准。例如:There are 19 girls in our class. 我们班里有19名女生。
9. Isnt he cute? 难道他不可爱吗?
【点拨】 否定的一般疑问句翻译成汉语,意为“难道……不……吗?”,多用来表示提出请求或表示说话人的看法或惊异的情绪。在回答否定疑问句时,要注意应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用“Yes, +肯定结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用“No, +否定结构”;但Yes通常译为“不”,No通常译为“是的”。例如:
—Cant you go with me? 难道你不能和我一起去吗?
—Yes, I can. 不,我能去。
10. ... but at night he gets up and eats leaves. ……但是在夜里它起来吃树叶。
【点拨】 leaf是单数形式,其复数形式是leaves。
11. —What does she do? 她是干什么的?
—Shes a doctor. 她是一位医生。
【点拨】 询问某人的职业时,可用“What is / are ...?”,也可用“What does / do ... do?” 或“Whats ones job?”句型来询问。回答时,一般要用表示职业的名词来回答,即:“主语+be+表语(表示职业的名词)”。例如: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 What is your father? / Whats your fathers job?) 你父亲是干什么工作的?
—He is a teacher. 他是教师。
12. I wear a white uniform. 我穿着一件白色的制服。
【点拨】 wear与put on都有“穿”的意思,但wear是强调“穿”的状态,put on强调“穿”的动作。例如:Its cold outside. Put on your coat. 外面冷,穿上你的外套。
13. ... then we have a job for you as a waiter. ……那么我们就有一份适合你做的服务员的工作。
【点拨】 as是介词,意思是“作为……”。例如:He works as a reporter in the TV station. 他在電视台当记者。
14. —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做什么?
—Im watching TV. 我在看电视。
【点拨】 现在进行时表示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动作,由“be(am, is, are) +动词现在分词(v-ing)”构成。常与副词now连用。当句子中有了look, listen等词时,也要用现在进行时。例如:They are reading English now. 他们现在正在读英语。Listen! Whos singing? 听!谁在唱歌?
15.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北京的天气怎么样?
【点拨】 询问“天气怎么样?”,可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也可用“How is the weather?”。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How is the weather there? 那儿的天气怎么样?
16. Thank you for joining CCTVs Around the World show. 谢谢你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环球世界》节目。
【点拨】 Thank you/Thanks for (doing) sth.意为“因(做了)某事而感谢你”。Thank you/Thanks for…意为“因……而感谢”,介词for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Thank you for your help. 谢谢你的帮助。
17. But everyone is having a good time. 但是每个人都玩得很高兴。
【点拨】 have a good time意为“玩得高兴;过得愉快”。例如:They had a good time in the park yesterday. 他们昨天在公园里玩得很高兴。
巩固练习
()1. I got an e-mail this morning. Its ________ my best friend John.
A. inB. on C. at D. from
()2. Theres ________ milk at home. We have to buy some this afternoon.
A. a littleB. littleC. a few
()3. —Excuse me, young man. Where is the park, please?
—Its across ________ the supermarket.
A. inB. onC. fromD. at
()4. There ________ a lot of rain in this area in August every year.
A. isB. wasC.areD. were
()5. —Excuse me. ________ is the park?
—It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A. WhatB. When C. WhereD. Which
()6. —Isnt he a pilot?
—________. He is a reporter from CCTV.
A. No, he isntB. Yes, he isC. No, he is D. Yes, he isnt
()7. —________?
—Im a policeman.
A. What do you doB. What do you want to do C. What are you doing
()8. —Nancy, dont always ________ that old jacket. It looks terrible.
—But I think its cool, Mom.
A. wear B. dressC. put onD. take off
()9. ________ a teacher, John thinks that his main duty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become better learners.
A. As B. ByC. About
()10. Look!Janes grandmother ________ with some aged people in the park.
A. dances B. danced C. is dancingD. was dancing
()11. —We are going go to have a barbecue in Nanshan Park tomorrow.
—__________.
A. Have a good time!B. Congratulations!C. Thats true!D. Thats right!
()12. —Thank you very much __________ helping me.
—Not at all.
A. forB. ofC. to
13. 請按各小题的要求转换句型,每个空格只准填一个单词。
Most people in France have learned English.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 __________ have most people in France _________?
14.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你们的教室紧挨着图书馆吗?
Is your classroom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library?
15. 根据句意及所给中文提示或英文解释,写出句中所缺单词。
—Would you please put this box ___________(在……之间) the desk and the wall?
—No problem.
16. 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re are a lot of _________(leaf) on the tree when spring comes.
17. Hows the weather in Bazhong today? (同义句转换)
________ the weather ________ in Bazhong today?
17.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 篇十七
又是一年春来到 柳絮纷飞新燕忙。迎着春天的暖阳,我们耕耘于三尺讲台,播撒新的希望。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训练,我继续担任七年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班的语文学习兴趣较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不少软肋:
1、课堂活动情况:班级课堂活动比较沉闷,大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源于学生的自制力不足。
2、作业情况:由于基础不一,学生的作业质量呈现两极分化,作业整洁度差,基础知识巩固不够,写作基本功差,缺乏创新。
3、习惯养成:预习习惯还尚巩固,早读效率低,课堂效率低,书面作业不佳。这学期要重点加强作业监督与指导。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本册书的六个单元依次为: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散文单元。重点篇目是《伤仲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
爸的花儿落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背诵篇目。《丑小鸭》自读篇目。
第二单元,散文诗单元。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最后一课》重点篇目,《黄河颂》、《木兰诗》诵读篇目,《土地的誓言》、《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自读篇目。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孙权劝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重点讲读篇目,《邓稼先》、《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自读篇目。
第四单元中的文章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社戏》、《安塞腰鼓》、《口技》重点,《竹影》、《观舞记》自读篇目。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重点,其他篇目自读。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猫》、《斑羚飞渡》重点,其他篇目自读。
综合性学习,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积累为主要目的。
本册名着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积淀。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册语文教学难点是关注散文的阅读训练,关注语文(大语文)、养成习惯、巩固提高,是本期教学的重点;写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体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活动安排:
1、课前三分钟美文推荐,要求脱稿背诵,锻炼表达能力。每周评选演讲之星,课代表负责。课前字词上黑板,既有利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又锻炼学生的书法。
2、练字计划,两天一次,要求临帖,每四周竞赛一次。
3、读书笔记,每周两篇,摘抄后附读书感受一二百字,周记一篇,小练笔。每月进行一次展览。
4、古诗文朗诵比赛,一个月后进行。
5、作文授课,保证两周一次,作文写作,每周一次,作文竞赛,本学期两次。
6、开发学习资源:班级博客管理,分别招聘各一员。
五、培优辅差计划
采用结对方式,主要是介绍方法、监督作业。名单待定。
六、教学随笔:
1、班级日记
18.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八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86、87班的语文教学。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不够理想,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因此我自我反思,认真琢磨,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六大单元。
第一单元的课文介绍了中国杰出人物的非凡生平。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本单元学习要学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文章。本单元在继续学习精读的方法中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通过普通人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在注重熟读精思的学习中体现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境界。
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
第五单元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在学习中可进行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第六单元的文章是关于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学会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两个班的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所改变。
四、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德育教育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3、能够掌握每课的重点字词的书写以及释义。
4、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能够结合实际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6、作文方面做到三点: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继续加强记叙文的写作,多看多积累多悟多写。
六、教学进度安排
将名著指导有序安排进单元阅读教学中。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1 《邓稼先》《说和做》 阅读指导 4 2 《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单元测试 4 4 《黄河颂》《最后一课》 4 5 《土地的誓言》《木兰诗》 4 6 写作: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4 7 单元测试 《阿长与<山海经>》《老王》 6 8 《台阶》《卖油翁》 4 9 写作:抓住细节 单元测试 4 10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4 1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 4 12 《最苦与最乐》 《短文两篇》 4 13 写作: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5 14 《紫藤萝瀑布》 《一颗小桃树》 4 15 《外国诗二首》 《古代诗歌五首》 3 16 写作:文从字顺 《伟大的悲剧》 《太空一日》 5 17 《带上她的眼睛》 《河中石兽》 4 18 写作: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4 19 单元测试 期末复习5
期末复习5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07-21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09-03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0-02
七年级语文下册字词09-02
部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09-24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10-25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06-16
时间的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