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精选8篇)
1.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 篇一
课题:
7、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教学目标:
探究:能说出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并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知识: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学习用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
情感:能积极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教学重点:
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教学难点: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教具准备:
铅笔、钢笔、圆珠笔、削笔刀、卷笔刀、文具盒、笔袋、橡皮、水彩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各种纸、改正液、透明胶带等。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问:你带来了哪些学习用品?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学生说教师板书。
接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使学生知道“凡是在学习中用到的物品就是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与我们的学习密不可分,是我们的亲密伙伴。我们爱惜学习用品。
二、指导学生将学习用品按不同标准分类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学习用品,你能给他们分类吗?按什么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有哪些学习用品?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分类方法。
3、教师归类板书。
三、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学习用品,提出研究问题。
1、问:面对这些学习用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学习用品,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按一按、捏一捏、用一用、试一试等办法,能发现哪些有趣饿现象?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哪些是你想研究的问题?
3、小组内交流、讨论。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问题。
5、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课外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
8、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教学目标: 探究:
1、能发现使圆珠笔芯伸缩的原因是有弹簧,通过实验能发现弹簧的特征。
2、能举例说出与弹簧有类似特点的物体,会做物体弹性实验,并能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知识: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什么是弹力和弹性。
情感:能举例说出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好处。教学重点:
认识弹簧的特征。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认识弹簧的特征。教具准备:
圆珠笔、气球、篮球、足球。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笔就是圆珠笔,说说你喜欢用那种圆珠笔?为什么?
2、针对你喜欢的圆珠笔,你能提出哪些研究的问题?
3、这节课我们研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方便地伸缩?
二、研究笔芯能伸缩的原因。
1、先按压几次笔芯能伸缩的圆珠笔,猜想是什么原因?
2、要验证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方法后,让学生将圆珠笔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3、当学生发现有小弹簧后,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里面的弹簧在起作用?怎样验证?
4、导入,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方便地伸缩呢?弹簧究竟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
用手拉,弹簧会变长。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用力压,弹簧会变短。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在拉压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当用手向外拉弹簧的时候,弹簧有一种力在向里拉;当用手向下压弹簧的时候,感到弹簧有一种力在向上顶。这就是弹簧的特点。
三、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也有类似弹簧的这些特点?如:橡皮筋、气球、篮球。
2、反复拉、压、按这些物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3、认真分析实验记录,有哪些发现?
4、用弹性的知识解释“弹簧是怎样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的?
四、应用与拓展
1、当人们发现了物体的弹性之后,就把弹性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请举例说说,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 学生举例之后,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
2、课外拓展。
课题:
9、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教学目标:
探究:会做笔杆上橡胶套的对比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橡胶套的作用。建立摩擦力的慨念,能说出什么是摩擦力。
知识:
1、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对比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结论。
2、能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能积极主动地做各项对比实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和与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及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是什么。教学难点:
什么是摩擦力及摩擦力的应用。教具准备:
中性笔、木块、木板玻璃、砂纸、毛巾、平板测力器。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
一、引入研究课题。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比较各种圆珠笔,问:(1)你有什么发现?(2)橡胶套有什么作用?
2、学生回答:如:写字时手感觉好一些,放在桌子上不滚掉,手得牢固些等。
二、对比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慨念。
橡胶套到底有什么作用?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
1、用两支同样的,笔杆上有橡胶套的比得笔,将其中一支笔的橡胶套取下来,然后用两支比得笔分别试一试,一只手捏住笔杆一端,另一只手捏住笔杆,从一端滑向另一端,反复比较体验。说出有什么不同感觉?
2、分别将两支笔用两只手按在桌子上,向前推动有什么不同?
(感觉到有橡胶套的笔向前推动比较困难,好像有一种力阻碍着向前滑动。)
3、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感受,说说笔杆上的橡胶套究竟有什么作用?从而导出摩擦力的慨念。
三、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进行猜测:从问题“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入手,推测是什么原因。如:软的、不光滑、表面粗糙等。
2、设计实验:是不是这些原因增大了摩擦力,想一种办法做实验证明。看谁想出的办法好?
3、实验证明。教师从学生说出的各种方法中选一种便于研究的方法进行实验。用木板、玻璃板、砂纸、毛巾等放在同一块木板上用弹簧称拉,记录每次的拉力各是多少。
4、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记录,你发现什么规律?(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应用。
1、笔杆上的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紧,不喁滑落。)
2、出示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解释人们是如何运用摩擦力的?
3、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举例说明。
五、课外拓展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设计实验继续研究。
课题:
10、各种各样的纸
教学目标:
探究:能通过各种各样纸的观察,发现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知识:
1、会用各种感觉、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
2、能举例说出纸的各种特点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情感:会利用纸的不同点制作一件纸品。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纸,发现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学难点:
能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教具准备:
红色墨水、橡皮檫、火柴、直尺、放大镜、各种纸等。教学方法: 观察研究 建议二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说一说,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2、你见过哪些纸?这些纸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3、怎样找出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二、研究纸的不同点
1、分小组借助各种工具找出各种纸有哪些不同。
2、汇报观察结果。
如:颜色、软硬、粗糙度、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
3、小组讨论:你们小组打算从哪些方面怎样研究这些纸的不同?
4、汇报讨论结果。
(1)颜色:用眼睛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2)软硬:用手试,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3)光滑与粗糙:用手摸,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4)厚度:①用手摸
②目测
③用直尺测量。
(5)吸水性:①用滴管
②用纸条
(6)抗拉力:
5、各组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案进行观察实验,重点研究纸的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并作好记录。
6、汇报实验结果。
7、归纳小结:说一说这些纸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三、拓展和应用
1、人们利用纸的这些特点,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举例说说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纸的什么特点?
2、纸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课后继续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不同的纸有很多方面的不同。那人们为什么都称它们为“纸”呢?说说各自的看法。
二、研究纸的相同点
1、刚才你们说的这些相同点,是不是正确,怎样检验?
2、实验观察
(1)观察纸由纤维组成;(2)观察纸易燃烧;(3)观察纸“怕水”;(4)观察纸能写字。
3、汇报实验结果。
4、归纳总结纸的相同点:
纸都是有纤维构成的,易燃烧,浸水后变软易破,纸能写字等;
三、纸的应用
1、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说说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纸的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纸制品利用了纸的不同特点?
四、设计制作纸制品
1、你打算制作一件什么纸制品?
2、形式制作。
3、展示作品,说一说各部分分别用了什么样的纸。
4、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11、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教学目标:
探究:能说出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用废纸制造再生纸的作用。
知识:
1、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并能说出造纸过程。
2、能说出节约用纸的意义,知道今后应该怎样节约用纸。情感:能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制造再生纸。教学重点:
知道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教学难点:
了解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教具准备:
纸、家用搅拌器、废纸、纱布、过网等。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纸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亲密伙伴,你知道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是怎样纸造出来的吗?
2、教师介绍造纸的主要原料和主要成分。
二、介绍造纸厂的造纸过程。
1、你想知道我们用的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下面就请到造纸厂去参观考察。了解造纸过程。
2、让学生叙述造纸厂的主要过程。
三、动手制造“再生纸”
1、我们已经知道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消耗大量的树木,树木对人类生存起什么作用?为了减少造纸对树木的破坏,还可以用什么原料来造纸?(农作物、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
2、用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有什么好处?结合造纸厂的造纸过程,想一想,生产再生纸需要哪些步骤和方法?
3、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造纸步骤后,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造再生纸。
教师指导:(1)泡入水中的纸一定要撕成很小的碎片或用餐巾纸、卫生纸等易泡软的纸;
(2)泡软的纸一定要搅拌成均匀的纸浆;
(3)纸浆一定要在过网上倒均匀;
(4)一定要把水分吸干后在取出制造好的纸。
四、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1、通过动手造一张在生纸,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
3、关于造纸和用纸,你还知道哪些情况?
4、课后调查。
课题: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学习面临的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提高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问题。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学习面临的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
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
收集写不出字的笔芯。教学方法:
观察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的圆珠笔芯中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了。同学们平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二、探究
1、笔芯里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帮忙想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怎么让这样的笔芯再写出字来?
2、学生独立(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收集来的有墨汁但写不出字的笔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想办法让这些笔芯写出字来,把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在科学笔记本上。
3、交流研究的结果和解决问题后的感想,对研究活动开展得好的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同时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2.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 篇二
教材部分:
1.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2.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乐园”中《说明的顺序与方法》。
3.补充部分的两篇文章,均根据百度百科改写而成。
卵石的形成
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大约在1亿年以前的中生代,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浆冒出地表,快速得到冷却的岩浆便形成花岗岩。此后距今几千年前,由于岩浆入侵引起花岗石错动挤压,从而产生了大量体积较小的石块,那些在水边的石块,经过长时期水的缓慢冲刷和自身的相互滚动,最终形成今天的鹅卵石。
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由于地壳运动等自然力的震动风化,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和砂石间反复翻滚摩擦,终于形成可爱的浑圆状小卵石。河流流经不同的地质构造,山体有不同的岩石,经过冲刷,就会形成不同成分的鹅卵石。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冲刷过程中,受到水的搬运作用和相互磨圆,形成了卵石。再硬的顽石,在河水的冲刷下,也慢慢变得光滑,直到浑然天成,光滑如卵。
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
卵石的种类有许多:彩砂石子、太湖石、鹅卵石、千层石等。其颜色丰富:红奶油、青奶油、广红、咖啡、中国啡网、黑底白、螺纹奶油、杭灰、黄洞石、米黄洞石、绿宝、丹东绿、大花绿、米黄玉、黄水晶等。雨山红、汉白玉、墨玉、金香玉等原来是又粗又大的山石,但经过千百万年雨水的冲刷和彼此之间的相互碰撞,便成了一块块剔透美丽的鹅卵石。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其特点是长于运用文艺笔调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有机联合。所以小品文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归纳起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A.描述式。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
B.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
C.故事式是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故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称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因强调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D.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选文缘由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文”。对于本单元的选文我有以下两点思考:
1.尊重教材。当前方兴未艾的群文阅读,就阅读内容的组合方式而言,存在着“重人文主题的整合,轻语文本体的凸显;重课外文本的引入,轻课内文本的统整”的弊端。以人文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偏重于人文视野的拓展,未能深入扎实地提升语文能力;以课外文本为组合方式的群文阅读,未能将文本群与教材有机整合在一起,呈现出课内外脱节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群文阅读其阅读内容应该源于教材单元。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多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其优势毋庸置疑,教学中教师会自觉地将以主题编排的单元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血脉相通的整体。从目标的制订、方式的选择、时间的分配、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然后依据单元目标,对课文进行合理取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缩短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重建教材。源于教材单元,但不拘泥于教材。“源于”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组合,而是在适宜切入点处进行群文阅读的内容建构。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对年段目标 、 学年目标 、 本册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有通透了解的基础上,突破教材束缚,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事物的特点把握说明顺序,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进行阅读策略的学习) 、 文体特点 、 阅读策略 、 表达方式等,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重新组合新的单元阅读材料 。 因而我们又补充了两篇课外的文章: 《 卵石的形成 》 和 《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
如图1所示,本课的教学内容前后有两次重建过程:首先,将教科书中的三篇课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视作一个整体,将它们与同单元“语文乐园”中的短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联结,让学生了解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其次,将《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和补充的短文《卵石的形成》进行对比,了解一般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第三,再将《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三篇文章和补充的《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进行联结,感受科学小品文与一般说明文在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备课构想
“群文阅读”从表面看,好像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重组,实则涉及“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两大难题。部分一线教师以为“群文”就是变“单篇”为“多篇”。备课时是整组备,“教”的时候却是分开“教”。因为他们将“群文”简单地理解为“内容的叠加”。其实,把“群文”中的“内容重组”是对教学目标、时间、资源、教与学方式的全面重组。要重新思考“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那么,如何依据文本体式重新选择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如何根据核心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这两个核心问题对有效推进群文阅读至关重要。
一、关于“教什么”(“学什么”)
1.单元整组构想。
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单元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事物要点,了解文章说明顺序和基本说明方法。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学习并运用习得的阅读策略阅读相关的说明文。
单元教学流程及目标分解:我们设计的单元主题框架,分为基础、阅读、写作三个板块(见图2)。
本组“群文阅读”教学共用五课时完成。
“单元导读课”两课时,主要解决课内基础知识的检测,包括字音、生字词、课文朗读以及课文质疑,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三课时“精读课”,了解说明顺序、方法和表达形式,品味语言特色。
第四课时“博览课”,主要推荐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文章,运用已学的阅读策略进行拓展阅读。关注科学小品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第五课时“练笔课”,尝试仿写,以拟人化的手法、自述式的形式介绍一种物品。
因篇幅限制,以下仅选择“精读课”展开叙述。
2.“精读课”教学构想。
教学内容:
群文组合:《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 说明的顺序与方法 》《 卵石的形成 》《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生动有趣地说明事物的顺序和方法,运用联结策略弄清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2.初步感知科学小品文独特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通过对比的策略,感悟体会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 产生对科学小品文的阅读兴趣,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见图3。
二、关于“怎么教”(“怎么学”)
1.提供阅读策略:联结、对比。(见图1)
2.提供自主学习时空。阅读的主体是学生,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辅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前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什么”(“学什么”)发生改变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怎么教”(“怎么学”) 的改变,“教什么”往往会落空。群文阅读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参与,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话,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提供自主学习方式:孩子虽然是天生的学习者,但“课堂”的意义在于,教师能从专业者的角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思考折页”。“折页”的意思,不是将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及方式,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一页一页地打开。每一次打开,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种学习方式,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导学。
课例呈现
一、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回顾群文主要内容
1.回顾群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主要内容。
师:上节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已经交流了预习成果,来,咱们一同回顾这三篇课文分别介绍了什么。
2.学生分别用结构图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
3.小结。
师: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三篇文章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其实这一类文章就是我们曾学过的说明文。(板书:说明文)
二、阅读群文1,了解本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1.阅读群文1,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
师:既然是说明文就应该关注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我们的“语文乐园”中就有一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的小短文,默读思考,看看对你了解这三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方法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出示)
2.明确要求,自主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阅读短文,了解本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1)读《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作批注。
(2)独立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
(3)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内容。
(4)分享员展示小组思考成果。
3.集体交流分享。
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
生1:我们小组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因为从我们画的结构图可以看出,作者是从卵石的排列、色彩、大小及形状等外在现象推断出卵石的方向、地点、所走的路程。
生2:《奇妙的田螺》是以时间为序,因为文中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如“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生3:《假如人类也有尾巴》是按照事物的外形、作用及其生理功能的顺序介绍。从我们整理的结构图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从尾巴的外形、作用及其功能来介绍的。
师:(小结)原来我们把握了文章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说明顺序。回顾我们的思考折页,我们发现了:作者依据不同事物的特点,采用了适当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教学说明:通过将短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和三篇文章联结,帮助学生很快理清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三、对比阅读,初步感知一般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异同
1. 出示“ 思考折页2”,即《卵石的形成》,对比文本《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比较语言风格的异同。
2.集体交流。
师:对比一下,这篇文章和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哪一篇更有意思,更吸引你?为什么?
生1:《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更吸引我,因为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更亲切,更有趣。而《卵石的形成》语言较生硬。
生2:我也喜欢《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因为它语言更易懂,也更生动。
师:你能举一例说明吗?
生2 :能 。 (读文中描写卵石形成的一段说明)
生3:我也喜欢这篇,因为文中采用了讲话的方式,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
师:大家刚才读到的《卵石的形成》是篇一般性的说明文,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三篇是文艺性 说明文 ,又叫科学小品文。(板书:科学小品文)这类文章文笔生动,内容通俗易懂。
四、阅读群文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
1. 默读《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第二次联结三篇主体课文,完成“思考折页3”中的表格。
师:打开“思考折页3”,《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这篇文章介绍了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读读看,对你了解三篇文章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有什么帮助呢?独立完成“思考折页3”中的表格。(出示)
2.小组交流。
3.集体分享。
生1:我们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采用的是谈话式,因为我们从短文中读到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其语言风格是真实、丰富、亲切。
生2:我不同意,我们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采用的是自述式,因为我们从短文中读到自述式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来介绍。
师:老师觉得你们谈得都有理,因为你们都能从提供的短文中寻找依据,真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师:同样是介绍卵石的形成,一般性说明文《卵石的形成》是这样介绍的,咱们再一同读读。
(生读)
师: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具体说说。
生1:《卵石的形成》 运用了许多专 业用语 “ 风化 、坍塌”,专业性很强,我不太懂。而课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卵石的经历。
生2:课文中把卵石比作“像鸡蛋一样滚圆”,说卵石顺水而下的过程好似人“流浪”一样,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了卵石的产生、构成,既生动,又通俗易懂。
生3:我觉得 《卵石的形成》虽然不好读懂,专业术语多,但也介绍得很清楚,只是不太适合小孩子阅读。
师:这也就是一般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不同。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依据不同的事物特点,采用合适的说明顺序和方法,比一般性说明文表达的形式更多样,语言也更生动有趣。
【教学说明:利用课外文本的联结,帮学生了解这三篇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同时习得阅读此类文章的策略。这里讨论非常激烈,孩子们颇有争议,但也正是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自主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让每个小脑袋都动了起来。】
五、小结本课,布置单元习作
1.回顾“思考折页”,学生自我反思本课的学习。
2.推荐科普网站,鼓励阅读更多的科普文章。
3.布置观察和习作任务。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迎春花也吹起了小喇叭,河里小蝌蚪在找妈妈,同学们也开始养蚕宝宝了。细心观察的同学请做好养蚕宝宝过程的图文记录,一个月后我们将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介绍它们的生长过程。
课例评析
本课提供的核心价值在于:
1.“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辅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
“群文阅读”需要的教学方式是“长文短教”,是“精读博览”,其目的是“轻负高效”。但是,如果“群文阅读”中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介入,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往往所用教学时间不会减少,有时还会增加,甚至出现备课是“整组”,教学是“单篇”的现象。
2. 关注学生 阅读策略 的习得
本课教学中最核心的阅读策略是“联结”和“比较”。教学中出现多次,而且,每一次的联结和比较都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说明文的顺序与方法;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这些目标的落实符合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体现了“ 精读博览 ”的课程重 建思路。
3.“思考折页 ”———导学案的设计颇具匠心
教师课堂上为什么用的是折页,而不是一张打开的纸?我想,折起来的目的是:每一次打开,都是与一个阶段的自主学习相照应。正如教者所说,每一次打开都是为学生的一次自主学习提供一种学习方式,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导学。折页中两次出现了表格,学生通过勾画语句,提炼关键词语,填写表格,在小组讨论中,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正自己的想法,留下思考的痕迹。
4.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体现在:能整体阅读三篇主体文本;能主动将主体文本与其他文本联结;表达时能有理有据;独立学习时能通过圈点勾画,寻找重要信息;小组交流时,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集体交流时,能主动站起来表达、回应、补充、反驳;学习结束,能公正友善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三
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师: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学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醒学生注意
1.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2.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
【作业布置】:
4.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变化的现象,并进行条理化的记录。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整理出可进行研究的问题。
3.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发生的变化。4.关注运动、关注人体健康。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学生校园运动的图片或录像,并为每组学生准备简易的听诊器。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参加运动后身体变化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如做操、跑步、打球、做游戏… 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有哪些不同的感觉呢?
(二)新授
1.引导学生交流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体验。
(1)教师出示校园中常见的活动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校园里经常参加哪些活动。(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活动的意义并引入主题: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有哪些感觉?(3)教师出示教材主题图,指导学生交流运动后的多种感受。
(4)教师提出问题:“这些不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充分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作出正确的归纳:运动前后的感觉不同,说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2.讨论能用哪些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1)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交流讨论得出观察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方法做小结。
(4)教师强调指出:只运用我们的感官来观察可能不准确,不全面,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或仪器来观察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获得身体的变化情况。3.组织学生体验。
(1)组织学生在室内或室外进行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活动,并强调有关安全。(2)学生运用上一项活动中交流的方法,相互观察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作好记录。项 目 运动前 运动后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呼吸频率平缓.匀速 急促.加快
80次以上 80次以上 心跳(次/分)75次左右 脉搏(次/分)75次左右(3)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
4.交流记录中的发现,整理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学生交流(2)教师整理归类。
用心
爱心
5.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 篇五
安全解读
日常生活中,有些小朋友过马路时不走斑马线,不不清楚车辆的来往情况,红灯亮时也照样过马路,这样是很危险的。有些小朋友甚至翻过交通隔离栏,穿过车流走到马路对面,还以为这样做很勇敢呢!有些小朋友骑自行车在马路上玩各种高难动作,很是神气。其实这种“勇敢”行为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警察叔叔告诉我们:行走时要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要靠路的右边行走。
2过往学校门前马路,要列队通过,横排不要超过两人。如果是集体外出活动,要举着“让”牌或戴着小黄帽。(画排队举牌过马路图)
3走路时要专心,不要在途中看书、看报、聊天、嬉戏、打闹;不要在路上踢球、滑旱冰、滑滑板和做其他运动。(画马路上打闹图)
4在夜间或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机动车能尽早发现目标。
5.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在路上抛物、泼水;不要在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画马路扒车图)
安全小贴士: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马路时,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6.12岁以下学生不许骑自行车上路;也不能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7.发现交通事故,要及时拨打110或122报警。安全连接:
读一读武汉文明过马路“三字经”
过马路,要小心,车辆多,莫穿行;
斑马线,红绿灯,保安全,显文明;
有护栏,别攀登,摔倒了,不划算;
多几步,走天桥,大武汉,新形象;
小孩童,大人牵,外来者,规矩同;
违规者,受处罚,讲文明,人称颂。
案例回放
下午放学后,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小雷又和他们的4位好朋友一起骑车回家了。上了一天的课,总觉得有些累、有些闷。因此,每次骑车回家的路上,他们都要尽情地玩耍,好像马路是他们活动的大舞台。今天天气特别好,路上车也不多,他们的玩兴很高。他们一路上时而并肩而骑,时而追逐嬉闹,忘情地享受着青春的快乐,而对飞速而过的大小汽车却视而不见,好像他们是马路上唯一的主人。窄小的自行车道容不下5车并行,他们不知不觉到汽车道上来了。就在他们尽情玩耍的时候,不幸从天而降了: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为了闪避对面的车辆,突然右拐,将在汽车道上骑车的3位同学撞出5米多远,当场死亡。思考与实践
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该如何过马路才能保平安呢?
2、微波炉的秘密
专家支招:哪些食物不要进微波炉? 使用微波炉的禁忌:
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2.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不能加热食物。
3.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
4.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6.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菌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7.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8.忌将微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
10、清洗微波炉的方法微波炉用过后若不随即擦拭,很容易在内部结成油垢,所以只好用特别的招数除垢:将一个装有热水的容器放入微波炉内热两三分钟,让微波炉内充满蒸气,这样可使顽垢因饱含水分而变得松软,容易去除。清洁时,用中性清洁剂的稀释水先擦一遍,再分别用清水洗过的抹布和干抹布作最后的清洁,如果仍不能将顽垢除掉,可以利用塑料卡片之类来刮除,千万不能用金属片刮,以免伤及内部。最后,别忘了将微波炉门打开,让内部彻底风干。[七]炉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在断开电源后,使用湿布与中性洗涤剂擦拭,不要冲洗,勿让水流入炉内电器中。
定期检查炉门四周和门锁,如有损坏、闭合不良,应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泄漏。不宜把脸贴近微波炉观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辐射而受损伤。也不宜长时间受到微波照射,以防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使人体受损。
11、日常中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微波炉?
A.微波炉要放置在平衡、通风的地方,后部应有不少于10厘米左右及顶部不少于5厘米的空间,以利于排气散热,且要远离带有磁场的家用电器,以免影响烹调效果。
B.微波炉内的食物不要放得太满,以不超过容积的
1/3为好。食物也不要直接放在转盘上,要用耐热的玻璃、陶瓷或耐热塑料做成的容器盛放。绝对不能用金属或搪瓷容器,也不宜用带有金属花纹的容器盛放。
C.严禁用微波炉加热密封的食物,例如袋装、瓶装、罐装食品,以及带皮、带壳的食品,如栗子、鸡蛋等,以免爆炸污染或损坏微波炉。
D.微波炉严禁空载使用。平时可在炉内预备一杯水(玻璃杯),使用时拿出,加热完食物后再放入,以免空载烧坏微波炉。
E.由于微波空透功率有限,对体积过大的食物,应当均匀分解(肉类3厘米左右,其他食品-7厘米为宜),以免食物生熟不均。加热整只鸡鸭等大件食物,最好加热一段时间后,将食物翻个身,各部位可均匀加热。
F.微波炉在使用过程中,应切实保护好炉门,防止因炉门变形或损坏而造成微波泄漏。更不能在炉门开启时试图启动微波炉这是十分危险的。
G.选择烹调时间宁短勿长,以免食物过分加热烧焦甚至起火。而重复加热十分方便。
H.微波炉工作时,应远离炉体,虽有安全保险,还防止万一发生微波辐射伤害人体。
I.操作时,不要把眼睛靠近观察窗进行观察,因为睛对微波辐射最敏感。
13、微波炉的利与弊微波炉由于烹饪的时间很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相当有限,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天然风味。而且微波食物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比如,用微波炉煮青豌豆,可以使维生素C几乎一点都不损失。另外,微波还可以消毒杀菌。
(1)好处:微波炉由于烹饪的时间很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相当有限,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天然风味。而且微波食物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比如,用微波炉煮青豌豆,可以使维生素C几乎一点都不损失。另外,微波还可以消毒杀菌。
(2)坏处:微波炉不适合烹饪含盐量高的食品,应尽量减少用盐量,这样可避免烹饪的食物外熟内生。微波炉不适合烹饪大块食物,最好将食物切成5厘米以下的小块。食品形状越规则,微波加热越均匀。陌生人,巧周旋
安全解读
当同学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画从门猫眼里看人)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小贴士:
如果陌生人不肯离去,想强行闯入时,千万不要害怕和慌乱,应立即到窗口、阳台等地方高声叫喊求救或打电话报警。记住报警电话110。
4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案例回放
新城区的一个村子里,某通缉犯被刑警追捕,从中心城区逃窜到这里,无处藏身。这时他们发现一家后门虚了一条缝,于是两人偷偷摸摸的进去了,躲在灶台后面。
9岁的小学生张玲,放学回家,看见爸爸妈妈都还没有收工,准备进厨房帮妈妈把饭烧好。她走到厨房门口一下子听到什么动静,小心地走上前,仔细一看灶台后面躲着两个人,心里一怔,这不正是早上村头布告里贴的通缉令上要捉的那两个坏人吗?对!肯定是他们。
“是跑还是叫呢?”张玲想,我决不能慌张,不能让他们知道我已经认出他们是通缉犯,主意定下来,张玲主动上前,打招呼:“你们找谁?”其中一个马上应道:“我们路过这里,想找点水喝!”张玲灵机一动说:“你们想喝水,水在堂屋里,你们到堂屋里来喝吧!”两个歹徒随张玲进了堂屋。张玲想一定要把他们稳在堂屋里,于是装出很热情地样子说:“水在桌子上,你们慢慢喝吧,我还要去买菜,一会儿就回。”然后不动声色地出了门,随后把大门带上,立即走到隔壁公用电话亭,拨了110报警。刑警正好就在附近找这两个人,他们根据110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立即赶到张玲家,两个逃窜多时的歹徒束手就擒。(画图表示警察捉住了这两个人)
思考与实践
小华在路上,一个叔叔送给他一包食品,他接受了。小华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
二、公共卫生篇
4、作息规律好处多
安全解读
从6~7岁起,培养儿童定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会使大脑趋于完美和自动化,形成大脑皮层活动耗能最少的工作形式: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劳动时精力充沛,易于入睡,食欲良好,精神饱满。
安全链接:医学科学证明,6~7岁儿童的脑重已达到1200克、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基本完成。这时的神经元(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积极伸出密如根须的纤维,彼此建立错综复杂的联系。神经纤维是以奇特的方式竞争性地生长的。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对其施以积极影响,就能加强有益的纤维,使无益的纤维减弱至消失。
有规律的生活好处多:
1少年儿童年龄小,集体的可塑性大,愈容易建立条件反射。
2有规律的生活可以做到注意力集中,工作精力充沛,进餐时,容易消化。睡眠时很快可入睡,该醒就醒,身体功能好,可减少生病的机率。
3促使少年儿童更好适应外部环境,促进身心发育,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保证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昨眠,爸爸妈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每晚9点左右就让孩子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准时上床睡觉。强让孩子去阳台呼吸新鲜空气,深呼吸,刷牙洗脚,静坐一会儿使身心放松。
2要抑制刺激,如睡前不要看电视和电影,不看书籍,不要打骂训斥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
3入睡前不要让孩子吃消夜,不要饮浓茶、咖啡、饮料和巧克力,晚饭不要吃得过饱,可以吃一些含有氨基酸的食物。
4要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床铺、被子、床单、枕头、睡衣、要求舒适。应该给孩子创造平安、宁静、温馨的和舒适的就寝环境。
5节假日也不要改变孩子固定的就寝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安全链接:
学校给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小学生每天在校的上课、自习和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任何随意延长课业时间的作法,都会破坏生活的节奏,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课间休息:老师要引导、督促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不可利用休息时间来预习或复习功课。
三、体育:小学生每天应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锻炼)。体育课每周不应少于2小时。小学生早操时间不宜少于6分钟。案例回放
小红每天生活非常有规律,早上6:30起床,7点出门上学,在学校很有规律的学习,下午5:30放学,回家做作业,吃晚饭。她每天晚上规定自己在什么时间内写完作业,然后洗嗽做好上床睡觉的准备,在床上看点课外书,或听一些睡前故事的收音机。她不管是双休,还是寒暑假,她的作息时间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她每天都精力充沛,学习成绩又好,身体又棒,大家都很羡慕她。思考与实践
给自己重新制定一份作息规律表,感受一下作息有规律的好处?
5.定时排便有必要
安全解读
定时排便的好书:
1.能够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2.小孩从小就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3.及时排便及定时排便,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有预防便秘的作用。
安全链接:便秘的一般概念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①排便次数过少,每周少于3次;小儿年龄越小,排便次数越多。②排便时间延长,大便时间超过30分钟。③糞便干结。④排便费力,便后有排不尽的感觉。
4.定时排便可以预防痔疮。如何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呢?
1、养成每天定时大便一次的习惯,最好在每天早饭后排便,因为早饭后,食物进入胃内能引起“胃——结肠反射”,促进胃肠蠕动,出现大蠕动波,易于排便反射的产生。安全链接:
如果认为早上起来的时间不适合自己,也可选择在早、中、晚餐之后,还有人选择在晚上睡觉前,这个时间是可以因人而异的。开始蹲厕所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便意,也没有粪便排出,但却是结肠道重新调整规律的机会。而且,排便动作本身是一种反射性活动,是可以建立条件反射的。只要坚持定时排便一段时间,即可逐渐建立起排便的条件反射,成习惯后就能定时顺利快捷的排出大便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肛肠科李胜龙
2、无论学习多忙,也不能忽视便意。切忌当便而忍。否则,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应按时排出而不得排出,在肠道内滞留过久,则变干燥而造成便秘,同时久而久之也会使直肠感受粪便的功能下降,引起直肠性便秘。
3、养成排便时精力集中的习惯,克服大便时看报纸、小说或听广播等不良习惯,尽量缩短排便时间,但也要保证有能排净大便的足够时间。
4、养成每天晨起空腹喝一杯凉开水的习惯。(画喝水图)小贴士:
如果由于脾胃虚寒不能饮凉开水者,饮温开水亦可,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且能增加肠中水分,防止粪便干燥。
5、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更不能偏食。
6、注意锻炼身体,坚持体育活动。(画锻炼身体图)
案例回放
七岁的小连,喜欢吃零食,不爱吃饭。尤其喜欢吃些暑片、妙脆角等一些干食,不喜欢吃水果和蔬菜,时间长了,2~3天排大便一次,大便干结像羊糞,每次排便是个很困难,很难受的问题。妈妈把她带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便秘,要改变平时的饮食结构,一日三餐定时进餐,杜绝零食,还应加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麦麦夫、蔬菜、水果、燕麦、玉米、大豆等。经过一月的调整,小连的便秘好了,定时排便好轻松。思考与实践
零食中有过高的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较少,肠内分解蛋白质的细菌多与发酵菌数目肠内发酵减少,也使大便成碱性,干燥硬加重便秘。长期饮食摄入不足,可致营养不良,使腹肌和肠肌薄弱,张力低下,肠管推送功能减弱,形成便秘的恶性循环,最终发展成顽固性便秘。
读了上面一段话,你平时饮食会注意些什么,才能保证排便有规律呢?
6、我知道消防车、消防站、消防员的作用
生成背景:学生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除了让他们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防火意识。
2、让他们知道可以用水来救火,并且懂得要自我保护。活动准备:
1、消防员的照片,消防录像。
2、消防员救火图片一幅,场景布置“小动物”的家
活动关键点: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并且懂得要自我保护。活动过程: 交流观看照片 引起兴趣
一、交流观看照片,引起兴趣。
1、说说照片上的是谁?(消防员)他有什么本领,并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二、观看录像。观看录像
了解作用
1、讨论:为什么会起火?
如果你是消防员,你会怎么救火?
消防员后来是怎么做的?
2、再次观看录像
说说你们怕不怕火?为什么?
消防员怕不怕火?你们认为他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游戏活动 巩固知识
三、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
1、警报声响起,有地方失火了,大家快去帮忙救火啊!
2、讨论:我们该任何救火?老师将字卡“水”拿出来救火,说说除了水还能用什么来救火?
3、老师做消防队长,小朋友做消防员。老师带领郁闷走到规定的地方去救火。
4、消防员们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救火,将小动物们救出。
5、教师小结:小朋友都知道如果失火了,我们可以用水去救火,并且还能救出小动物们,非常的棒。
7呼吸道疾病预防
安全解读
冬春两季最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小学生易患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由于小学生不善于合理自我安排饮食生活,往往会由于饮食不当引发呼吸道疾病。
安全贴士: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是因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发病后3天传染性最强。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中含有大量病毒,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将病毒排到空气中,易感冒者吸入后即能感染。在通气不良、人员拥挤的地方,传播更为迅速。另外,通过直接接触被污染的食具、玩具或物品也可传播。
怎样预防呼吸道疾病呢?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2水果要洗净、削皮再吃。食物要煮熟再吃,不能蒸煮的凉菜和熟食要与其他食品分装板切食。(画洗水果图)
3不喝生水,不吃被苍蝇或蟑螂叮唆或爬过的食物,不吃变质腐败的食物,剩饭剩菜一定要热透再吃,不吃无卫生许可证的街边小贩经营的食品。
4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稳定情绪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保持教室和居所的空气畅通,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画开窗图)
6勤打扫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画晒衣服图)
安全链接家中若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一定要送医院治疗。对病人的糞便和呕吐物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病人用过的餐具、马桶,病人用、的内衣、内裤、被褥也要进行严格地消毒。
7.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案例回放
小芬这两天发低烧,还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酸痛和浑身无力,以及流涕、喷嚏和干咳的症状。于是妈妈带她到某乡镇卫生院就诊。医生见她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又检查发现双腭扁桃体肿大但无渗出物,就诊断为“感冒”,给予抗菌、抗病毒以及其他药物支持治疗,可是吃药3天也未见效。第4天,小芬出现高热、咳血性痰、呼吸困难和面色发绀等症状,乡镇医生转其到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最终,县医院诊断为流行性感冒(肺炎型、重型)。因病情重、转诊迟,小芬在医院治疗1个月才出院。(画在医院打吊针图)
思考与实践
小伟经常吃水果不洗,经常用手揉眼、抠鼻子、掏嘴。小伟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该如何做呢?
三、意外伤害篇
8、掉在地上的电线
安全解读
小朋友,你在路上发现了掉在地上的电线怎么办?
1、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不能直接用手去拣。否则,有触电的危险。(画手捡电线图)安全链接:
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的损伤。当人体接触了电压过高的通
电物体时,引起了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等,严重时会产生心脏纤颤,如不及时抢救即可能造成死亡。
2、派人看守,不让人、车靠近,特别是高压导线断落在地上时,应远离其8米范围以外。(画人看守电线图)
3、通知电工或供电部门处理。安全贴士:
遇到有人触电,千万不要自己去救,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应用干燥的木棍或其他绝缘物体将电源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赶快通知大人来救助。案例回放
小军在放学的路上,他看见有一根掉在地上的电线,他刚准备用手去捡,这时在旁边的同学说,不能捡,小心有电。这时小军将手收回来了。他们一起告诉了老师,老师夸他们是好孩子,那是掉的一根低压线,若是用手直接去捡,往往就会引起心肌纤颤及心搏停止。幸好听了同学的提醒,才免召灾乱。思考与实践
对触电者的急救应争分夺秒,若发现心跳呼吸已停止,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9、从天而降的花盆
安全解读
经过高楼的时候,小朋友尽量不要紧靠楼下走,以免楼上掉下来的物体,比如花盆、衣架、玻璃及其他高空坠物砸伤。(画图表示不要靠高楼走)(画图表示被花盆砸伤)
如果必须从高楼下经过,小朋友应该要做到小心快行,减少逗留时间。在从高楼下经过之前,最好先抬头看一下有无异常状况。(画抬头看高楼是否安全)安全贴士:家住高楼的小朋友,千万不要在阳台上扔东西玩,更不能往楼下扔东西,以免砸伤楼下的行人。如果看到其他小朋友往楼下扔东西,要及时劝阻。案例回放
放学了,小梅和小玲手拉着手一起走,走着走着,从十几米高的楼房上掉下来一盆花,刚好砸在离小梅和小玲的身子还差几步远,小梅吓了一大跳,真危险,差点就砸到我们头了。看样子,以后尽量不要靠楼下走,以免被楼上掉下来的物体砸伤。思考与实践
小华家住六楼,又没有电梯,每天上下楼梯好几次,觉得很累,尤其是倒垃圾。有几次,妈妈叫小华倒垃圾,他索性将垃圾装好塑料袋,直接从六楼扔到楼下的垃圾桶,有时摔散了一地的垃圾,清洁工都烦他不得了。小朋友,你觉得小华做得对吗?为什么?
10、药丸不是糖果
安全解读
同学们要知道,各种药品都有其特殊的用途。绝对不能随便服用。如果生病了,必须在医生和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服用药品,不要自作主张、自行服药。服药前洗净双手,用温开水送服,不能用饮料、啤酒、茶水等代替。胶囊类药物不可咬破,应直接吞下。不用变质、过期的药品。及时淘汰过期变质的药品。(画图表示不随便服用药丸)安全贴士:
如发现药片(丸)发霉、粘连、变色,或药液出现絮状物、沉淀、挥发、变浓等现象,应及时淘汰。过期变质的药不但不能治病,而且会生病。
药丸不是糖果,不能随便服用,更不能服用过量。一旦发现误服了药物,应该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尽快弄清所有服药物名称、服药时间和误服的剂量。安全贴士:
如果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且剂量不大,如毒副作用很小的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可让其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如果吃下的药物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则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案例回放
7岁的小强一个人在家,早晨起来,看到床上放了一瓶看似五彩的巧克力豆,他毫不犹豫拿起瓶子坐在沙发上吃起来,不知不觉吃了半瓶,这时妈妈看见了,连忙抢夺小强手里的瓶子,让他把药吐出来。原来妈妈买的是给小强打虫的药,小强看都没看瓶子上的说明,以为是妈妈买的巧克力豆,就吃了半瓶,过了一会儿小强觉得肚子不舒服,妈妈急忙把他送往医院去抢救。(画图表示小强拿药吃)思考与实践
抽时间帮妈妈清理一下家庭小药箱,看看哪些药品已经过期或即将过期。
11、注射器,别乱玩
安全解读
注射器是医用器具,它的针头非常尖,容易扎伤人。所以不要模仿医生给自己或者小伙伴打针,以免被针头扎伤,造成危险。(画图表示给小伙伴打针)不要把注射器当成喷水枪来玩,强大的压力容易使针头飞出,伤到你自己或小伙伴。此外,不干净的水射到眼睛里或嘴里,也会发疾病。(画图表示用注射器装水喷人)
安全贴士:
使用过的注射器极不卫生,针头上沾附有大量的病菌。因此被注射器扎伤后,一定要立即告诉父母,让他们帮你消毒、包扎。如果扎得比较严重,还要在父母的陪同下及时到医院诊治。案例回放
小军和小飞在家里玩,小军看到家里有注射器,他就拿起注射器说:“小飞,我们来玩打针游戏吧!”说着小军学着医生的动作,给小飞打肌肉针,小飞哇的一声叫,好疼啊!好疼啊!这时只见血直往外流,小军吓哭了,连忙找一块布把出血的地方按住了。连忙跟妈妈打电话,妈妈立刻赶回来,立即帮小飞消毒、包扎,以免感染细菌,才结束了这场游戏。思考与实践
当你周围的小朋友拿着注射器当成喷水枪来玩时,你该怎么办?
四、自然灾害篇
12、太阳公公也会伤人
安全解读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雨水相当充足,因而人们会遭到季节性的伤害。例如晒伤、中暑等,太阳公公也会伤人哦!
艳阳高照,气温高达36摄氏度,这对于爱好旅游或户外活动的人们来说,是一件令人蹙眉的事。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们的肌肤是一种粗暴的伤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晒伤,也可以使皮肤晒黑。人们裸露的皮肤在夏季阳光较长时间的照射下,会出现弥漫性的红斑(即晒斑),皮肤发痒,有灼热疼痛感,有时会肿胀,严重的皮肤可起水疱,甚至可引起头痛、恶心、发热、乏力、心悸、谵妄等症状直至中暑。安全链接:
中暑的症状是头晕、眼花、疲倦、身体发软,严重时高烧、呕吐、心慌、血压低。如有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喝糖盐水,用凉水擦身,严重时去医院治疗。
夏季的上午11时至下午3时是阳光最强烈的时段,也是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因为这一时段特别容易使人晒伤和晒黑。若必须外出时,应戴好遮阳帽或遮阳伞。在天气不是太热的情况下,尽量穿长袖衣服,这些措施,至少可以有效阻挡大部分的紫外线。(画不穿上衣在太阳底下玩)(画打伞在太阳底下行走)安全贴士: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1.注意身体降温,不要在室外停留太久,外出要打伞。2.在户外活动时,应必须找阴凉的地方躲避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3.要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在水中放少许的盐。4.多喝凉茶,可随身携带万金油、驱风油,以备不时之需。安全贴士:
夏日的阳光,对人体的皮肤伤害极大。在暑天一定要控制在户外活动的时间,特别是气温在35℃以上时,最好停止户外活动。案例回放
2010年7月7日和8日在广东省茂名市一个区级医院,连续收治了两个中暑的病人;一个是一位民工,入院的时候,他的体温已升至42℃,并一度处于昏迷中。下午14时34分许,该民工被转送到到医院,其体温已升至43℃,身体似火烧,虽经各种降温措施抢救,依然无效,至晚上患者衰竭死亡。另一位重度中暑的女病人体温达到42℃,经过及时快速处理,该患者病情得知缓和,经过进一步留院观察,病人最终抢救过来,但脑部仍有不同程度损伤。以上两个病人,都是在气温达37℃以上的露天连续累晒数小时所造成的。思考与实践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3、泥石流来了
安全解读
泥石流来时,山谷轰鸣,地面震动,浓稠的液体汹涌澎湃,沿着山谷或坡面顺势而下,冲向山外或坡脚,往往在顷刻之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画泥石流图)
安全知识链接: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是由泥沙、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混合组成的一种特殊流体。遇到泥石流如何脱险?
安全链接: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船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多停留。(画转移到高地图)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4.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画向两边山坡爬图)案例回放
2008年4月18日上午至20日凌晨,湖北兴山县出现了持续暴雨天气,最高降雨量达106毫米。19日下午5时30分,三峡库区最后一个移民迁建集镇兴山县高阳镇发生特大滑坡。该滑坡正位于高阳镇中心小学背后,泥石流已淤满教学楼背后的5000立方米的堰塘,并越过教学楼后方的村级公路,冲垮学校后围墙40米,推倒学生食堂1栋3间,泥石流涌入了一楼教室并蔓延至操场。所幸的是,学生正好是双休放假不在学校,否则,将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思考与实践
同学们,你知道泥石流是怎么发生的吗?又该如何去面对泥石流呢?
14、洪水来了我不怕
安全解读
浩瀚无穷的大自然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它为我们提供水、氧分、食物等一切生存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滋养、激发着和丰富着万物,也随之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各种灾害,如洪水。
在我国,每到汛期的时候,受洪水困扰的人口高达2亿之多。而每年因洪水丧生的人员,更是高达千余名。可是你知道吗?在这些失踪和死亡的人员中,大多数都是因为逃生不当而造成的。那当我们面临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到底该如何应对呢?(画洪水来临图)
1.选择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画在房屋顶躲避图)
安全贴士:如果不幸落入水中,应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如木板,或抱住树木。记住,抱住木板或树木后,不要轻易放开,要充满信心,等待救助。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安全链接: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过河,以防止被山洪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安全链接:
安全链接:读一读 洪水来了莫惊吓,迅速求救往高爬。切断煤气和电阀,寻找木板做舟伐。
案例回放
1998年夏季,我们武汉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我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武汉排洲湾成了一片汪洋,房子被洪水冲,树木被洪水冲倒。人们有的用木板当茷,有的用脚盆当船装小孩,还有一位小女孩索性爬到一棵树上,紧紧抱着树,坚决不放手,最终等到了救援队了,她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了洪水,从而获得了生的希望。思考与实践
如果洪水来临时你不幸落入水中,你会怎么办?
15、好大的冰疙瘩呀
安全解读
冰雹在我省很多地方都有发生,遇到冰雹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安全链接:
冰雹必须在对流云中形成,当空气中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液体状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断增高,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固体状的冰粒。在随着气 流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冰粒会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逐渐变大、变重,等到上升气流无法负荷它的重量时,冰粒便会往下掉,但这时的冰粒还不够大颗,如果这时能再遇到一波更强大的上升气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继续吸收小水滴凝结成冰。在反覆上升下降吸附凝结下,冰粒就会愈来愈大颗,等到冰粒长得够大够重,又没有足够的上升气流能够再将它往上推时,就会往地面掉落。如果到达地面时,还是呈现固体状的冰粒,就称之为冰雹。下冰雹时尽量不要外出
户外遇冰雹要及时躲避到建筑物或坚固的遮挡物下;但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或大树底下。(画图表示躲到遮挡物下)。
无遮挡物时,应躲到背风处,双臂交叉护住头部和脸部,屈体下蹲,手背部向上,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部位;(画图表示此动作)
开车时遇上冰雹,应将前风挡除霜和后玻璃加热打开,以增加玻璃的延展力,冰雹降落到玻璃上时能快速融化。同时将雨刷调到最快,将落到玻璃上的冰雹迅速扫掉。千万不要将车停在路边,那样你的车侧面玻璃随时都可能碎掉 安全贴士:
如果有淤血、肿胀的受伤人员,可用散落的冰雹进行冰敷止血,严重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案例回放
2011年7月24日下午2点左右,苏州工业园区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雨中还噼里啪啦夹着冰雹,工业园的工人连忙躲进了室内,有的拿雨具或其它物品保护头部,以免被冰雹砸伤。思考与实践
你见过冰雹吗?下冰雹时,你该怎么办?
16、走上大舞台
教学内容:火灾现场紧急疏散演练
一、演练活动的目的
1.使全校学生熟悉我校的紧急疏散通道、疏散路线和消防设施。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通道逃生和正确使用各种消防设备的方法,学会自救和救人并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进一步发现我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尚存在的问题以利整改。
二、时间
演练具体时间待定。演练总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楼梯疏散老师职责:
1.做好本楼楼层疏散安全工作,安排好疏散秩序,主要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现象发生。
2.检查本楼层,看是否有受伤的学生或困在寝室的学生,清场后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三、紧急疏散原则及演练要求:
(一)原则
1.快慢结合(快:出班集合快,直路跑进快。慢:进入楼梯或拐弯要慢)
2.就近(靠门靠窗先撤,尤其注意后门要打开不按顺序排队,边走边排边排边走)
3.避让(下楼梯不拥挤,行进时不抢、推前面的同学。老师避让学生,主动帮助维持秩序)。
4.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平时上课时为科任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二)演练要求
1.疏散负责人各负其责
2.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熟悉本班疏散的方案和路线。在演练前要安排好本班学生的疏散顺序:从靠班级门口的小组开始有秩序疏散。
3.班主任(科任教师)听到紧急疏散警报,第一时间内赶到指定位置,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不得脱岗,不得在第一时间离岗。
4.学生在撤离疏散时所有师生的正确姿势是弯腰,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逃生。
5.学生在疏散撤离时,要有序进行,动作要迅速,始终要保持肃静,途中切记不可拥挤,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安全撤离到广场。
四、疏散步骤
临时指挥点: 操场领操台
1.烟起听到警报后,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迅速在走廊上排成二路纵队(女生一队男生一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至广场。
2.各班有序撤离楼道(安全通道),到广场站队集合。按就近原则,离火情最近处最先撤离。
3.班主任紧跟在全班学生疏散队伍之后;各楼指挥和各楼梯口负责人跟在各楼学生疏散队伍之后,随时处理偶发事故。
4.安全撤离到操场后,班主任要立即清点人数清点后要把班级情况报告给总指挥。
5.消防队员展示和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师生参与互动。
请各班主任务必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方案的学习,学校定时间对各班进行分段和全程预练,全程预练至少一遍,全程预练过程中班主任要全程跟随,确保学生安全。注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背成弯字形逃生。通知学生后天穿校服,每个同学带一块干净的毛巾。
五、小结演练活动情况。
6.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2.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3.能通过模拟实验推测出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用来制作简易听诊器的乳胶管和漏斗一套,模拟脉搏和心跳的气球、注射器、乳胶管,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运动时心跳和脉搏都会加快,究竟心跳与脉搏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授
1.指导学生搜集自己运动前后脉搏和心跳的数据(1)学生自己测量运动前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运动后由自己测量脉搏,同时请一位同学帮助测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听诊器时,乳胶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则压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脏的部位倾听。
(4)把以上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书本中的表格里。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与脉搏的关系
(1)比较上面测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组织交流各自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作出概括,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并提出研究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良个实验。
(5)组织学生讨论: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胶管模拟的是人体的什么器官?(6)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以下5个问题:(1)产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2)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3)脉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体比较容易模拟到脉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5)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三)本课小结
1.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2.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课外实践活动
1.介绍心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7.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 篇七
快乐的泉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大概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4.教育学生认识到只要乐与助人,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就会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顾自家的自私心理。
2.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复习词语
(始终 茂密 白发苍苍 暗自高兴 再三叮嘱 岂有此理 无价之宝)
指名读词语
出示顾自家
你们看还记得他吗?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顾自家,你知道他最想得到什么?顾自家为什么想得到它?
师:看来没有朋友确实是一件很不快乐的事,就让我们跟随着顾自家一起去寻找快乐的泉水吧!
二、再现情景,学习课文
师述:为了寻找泉水,顾自家走呀走呀,走了好几天,他在森林里遇到了谁呢?
CAI 白发苍苍的老人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白发苍苍指名读词
鹤发童颜的老人对顾自家说了些什么?请同位分角色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准他们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读三自然段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指名分角色读。
你看这位顾自家听到老人可以帮他找到泉水高兴吗?怎么高兴?
指名说,理解:暗自高兴
这时候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指名说一说心理的想法)
师述:顾自家看到了希望,多么高兴呀,你再读读看。
指导读句子。
老人对他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指名读一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老人提出的要求,顾自家很情愿答应了吗?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1.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答应了。
2.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只好答应了。
学生进行对比读。你从“只好”中知道了什么?
3.CAI 出示图师述故事:顾自家照老人指引的方向走了好几天,终于在翻过一座大山后,他找到了仙泉洞,呀!他看见了谁?
哦,原来正是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4.出示老人说的话,师引读,生跟读。
老人对顾自家很不放心,把这句话说了好多遍,我们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呢?
强调词语:再三叮嘱指导读词.
这位神仙老人,你也来叮嘱一下顾自家吧!
顾自家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泉水。
如果你得到泉水,心里会怎么想?
指名说一说。
5.看到顾自家找到了快乐的泉水,是不是就得到了快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他捧着泉水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
小声的把顾自家的想法读一读吧!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重点指导学生读的语气
读了之后,你认为顾自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岂有此理
顾自家愿意把快乐的泉水和别人分享吗?为什么?
引导体会:无价之宝
现在他的心情怎么样?(很生气,不高兴)
你再试着读一读。
6.多么自私的人,多么自私的想法呀!顾自家回到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
①我把这段话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他做了些什么。
②现在请大家在小组进行表演读,一定要注意他的神态和动作。
③指名表演读。
我们可以从哪看出顾自家的自私?
引导学生说(关上门窗叫到跟前千万)
他为什么要关上门窗?(让学生体会顾自家自私的心理)
他把妻子叫到跟前干什么?
全班同学一起做动作读。
师述:顾自家没有按照老人的叮嘱去做,却自私的想独占泉水,结果会怎么样呢?
指名说一说
7.看到这你想对顾自家说点什么?
师述:是呀,这正是老人留给他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
齐读句子
师:快乐无处不在,只要你拿出真心和朋友分享你的快乐,你不仅拥有
了朋友,更拥有了快乐。
三、联系实际学习生字
1.看到大家这么快乐,你们的生字朋友也等不及要来参加快乐的学习了。
CAI:件容易孙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能不能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的?
在书写是,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师范写:件
2.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么多的快乐,现在请你们把小手拿出来,随着音乐拍一拍,把你们的快乐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
(幸福拍手歌)
板书设计:
快乐的泉水
8.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 篇八
4.小作家
设计理念:《小作家》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能为实现理想而付出行动。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小作家”的心灵。指导朗读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头脑中勾画小作家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欲及写作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出现的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十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并能将自己所想的表达 来。
3、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做一个自信、能干的孩子,并能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能将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写出来。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小朋友,也做一个自信、能干的孩子。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词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小时候一直相当一名老师,平时就模仿老师的样子,没人的时候就悄悄的跑到讲台上学着老师的口气说话,我想那就是一个小孩子的梦想吧!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个梦想,想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吗?板书:小作家
3、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分出自然段,并讲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带有生字的词获句子,及时正音。重点指导:印、奶、拧的发音。
3、自学生字:(1)、自己练读;(2)、同座互读,并交流自己记字的好方法。读的好的在书上画个笑脸。
4、检查学习情况。(1)、带拼音读生字。(2)、去拼音读生字词,交流记字方法。(3)、游戏:你指我猜大家读。(4)、指名分节读文,重点注意字音的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从哪看出来我想当一名小作家?(晚上爬起来写童话、做的梦。)
2、学习第一段,自读第一段,从这段里我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第二句话,重点抓住:悄悄地、轻轻地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读:写完后,放进我的书包里。这时,窗外闪耀的星星正向我笑呢!
5、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7、我将写好的童话怎样处理的呢?下节课再接着学。
四、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观察今天要写的两个字,自己书空着写一写。
2、学生提出较为难写的字,老师范写。
3、生描红。板书设计:
4、小作家
构思童话---寄了出去
梦
小作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二-五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角色扮演,走近小作家,为梦想努力
师:上节课,咱们认识了这位特别想当作家的小朋友。你们瞧,他正在悄悄地写童话呢!(教师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位学生根据内容扮演小作家演一演。)
师:他写得多带劲呀,让我们和他一起写一写吧。(全班学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品读对话,走进小作家,盼梦想实现
1、换位体验,领悟情感。
师:第二天早晨,他就悄悄地把童话寄了出去。谁来当当小作家,悄悄地寄童话?(师强调“悄悄地”)(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悄悄地”。)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这位小作家,信寄出去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2、自主探究,体验情感。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作家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想知道的同学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师: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小作家的心情吗?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我”期盼的心情呢?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读一读。
(引导学生从“天天盼着”“盼哪,盼哪”“终于”“果然”等词句体会小作者极度盼望童话发表的心情。)师:谁能试着读一读,把“我”极度盼望的心情读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小作家啦。来,读一读,让老师听到你们极度期盼童话发表的心情。(全班齐读)
3、联系生活,感知写法。出示句子:“盼哪,盼哪,终于在一天夜里见着了。’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会问:“一天夜里见着了”是什么意思?师:谁是小作家?可以帮帮他吗?(指名回答这个问题)
师:小作家们,老师也有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答一下,可以吗?小作者已经写了自己“盼哪,盼哪”,非常盼望童话被发表,为什么还要写自己做梦呢?
师:想一想:如果你非常盼望去春游,你会做什么梦?做了错事,撒了谎,怕别人知道,你会做什么梦?(指名说一说)
师:是啊,有时候,我们白天想到的事情,结果到了晚上做梦竟然梦到了,这就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用梦境的方法告诉我们“我”非常盼望童话发表,更让人想读。请同学们再大声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休会。(学生自由读)
4、品读体味,激起共鸣。
师:后来,“我”兴奋地把这个梦告诉了“我”的朋友。小作家们,你们对朋友说了些什么呢?说给同座的朋友听一听。
师:谁想兴奋地把这个梦告诉你的朋友?(指名说梦的内容。)
师:谁愿意兴奋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指名读,读出”我”兴奋的样子。)
师:可是朋友们都笑我,我几乎要哭了。是老师安慰了我。来当当老师,安慰安慰他?(指名读句子“不要着急,耐心地等一等”。)
师:想一想,当你们遇到伤心事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对你们说话的?来,咱们合作,安慰安慰小作者吧!
(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老师安慰我说”;学生读“不要着急,耐心地等一等”。)
三、多元感悟,学习小作家,让梦想成真
1、自主设疑,合作求知。
师:后来的结果怎样呢?同学们猜一猜。(学生自由发言)
后来的结果小作者保密呢!想知道吗?自己去读读课文的第5、第6自然段吧!
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们想问点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小朋友们开始称呼“我”为小作家?为什么“我”为自己的梦骄傲?)师:请同座互相讨论讨论。
2、多元感悟,交流共享。
(可能答案有两种,先让学生按观点分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如果学生谈到“我”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童话终于发表了。教师给予肯定,并说:“让我们祝贺小作家,自豪地读读课的第5、第6自然段。”如果学生谈到“我”在写作上很努力,大家
不再笑我,而是称我为“小作家”。教师也给予肯定,并说:“让我们向小作家学习,努力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四、趣味识字,指导书写
1、读准音。
在小作家写的童话故事里,藏着咱们认识的生字宝宝得它们吗?(教师出示生字)
如果同学们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并能把它们写得正确、美观,小作家就能写出更多、更美的童话故事了,你们愿意帮他这个忙吗?
2、认清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 想说哪个字就说哪个字。
3、写美观。
哪个字宝宝你认为最难写?写—写。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写好的。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教师相机辅导,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4.小作家
构思童话---寄了出去
梦 小作家
教学反思:
【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推荐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7-06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10-19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试题09-15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01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6-29
八年级科学教案浙教版06-17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10-22
17 走近科学家教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10-26
五年级科学下册 交流3教案 苏教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