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8篇)
1.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篇一
2018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单选题精编(下)
永州一中 刘小忠 2018年3月15日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此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庙号。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代的县令。
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即是后一种含意。《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家”指军事学着作,它本来指中国先秦与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有时也是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B.“再迁”指再次提升官职,“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就是降低官职,“左迁”就是提升官职,汉代贵左贱右的习惯已被后代沿用。
C.“留守”是官职名称,隋唐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定亲王或大臣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设留守,由地方行政长官兼任。
D.“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关东”由秦汉时期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东的“关东”不同。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在文中指旧时的典籍,即四书五经等。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 守”。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朔是指每月的初一,望一般是指每月十五。类似还有“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是指每月三十号。
B.“宣德”“正统”都是帝王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刘彻。后世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帝、康熙帝等。
C.侍郎,中国古代官名。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每部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尚书是正职,侍郎是副职,地位次于尚书。
D.诣阙,即“赴朝堂”或“赴京都”。阙是指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可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C.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复兴于明代。
D.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闱”。中试称为“举人”,顾宪成乡试第一,称“解元”。
吉林省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为姓氏,甘父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后文提到被封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
C.汉节:汉代朝廷派出使臣或传达皇帝命令时,凭节为信,中央设有专门掌管符工的官员,名叫“符节令”。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汉文帝也曾派遣魏尚持节去云中赦免冯唐之罪。
D.大行: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员,西汉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虽然官位并不高,但是权限很广。
B.《易》指《易经》,它是“六经”之一,向来专门用作卜筮,对事态的发展走向以及结果进行预测。
C.马政指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马政为国家重务,也是百姓的重要义务。
D.五品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官品。官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两级之分,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源于三公。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三司掌管度支、户部、盐铁。
B.太祖,庙号称谓。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常用“祖”与“宗”区分。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继皇帝称“宗”。
C.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有“署”、“假”、“摄”、“领”、“行”等。
D.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军政大权。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
9.下列对文中加点阏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除,服丧期满。我国古代的服丧制度有一定的规格和时间等规定,又分为五服,B.便籴是宋朝政府购买粮草等战略物资时的一种商业性活动,其特点是相对方便。C.“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D.致仕,即把禄位还给国君辞去官职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亊、致政、休致等词。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粮道”,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 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B.“迤西”,明清时称云南西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大理、丽江、永昌等地。“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C.“花翎”,清官员、贵族冠饰。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
D.“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恭敏。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楮币,也称楮券,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B.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C.《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为《周易》,是一本关于 “卜筮”的书。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D.给事中,秦置,汉魏相沿。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号能侍奉在皇帝左右。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例如韩愈《画记》中“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C.闾阎,闾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D.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之“三公”指少师、少傅、少保,也有说为司马、司空、司徒。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宰相。B.宋代,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崩,本义是山倒塌,古时认为帝王或太后逝世,就好像山倒塌了一样,因此,常用此来指称古代帝王或太后逝世。
B.炮烙是古代酷刑,用炭火烧热铜柱,令人爬行柱上,即坠炭上烧死。也指用烧红的铁烧烫犯人的刑具。
C.宿卫是指古时候在宫禁中住宿,值班守夜、担任警卫,有时也可专指皇帝的警卫人员,现在一般指保卫、守护。
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而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为进士。
B.改元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C.封事在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大臣上书奏事,为防止泄露,用皂囊封城。D.《易》即《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包括《经》和《传》两部分。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区别,名主要用于自称,字有尊重之意,文中的“以字行”是指称呼某人时,以字代名。
B.古人对“死”的讳称很多,因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因此天子死叫“崩”诸侯王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
C.“对策”,又叫“策试”,明代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D.“文穆”是谥号,表达了朝廷对胡广一生作为的肯定,而“少师”是一种官职,这是朝廷在胡广死后对其的追赠。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母艰,遭逢母亲丧事。古代在职的官员,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B.敕,可以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皇帝下达制令的形式一般有谕、旨、策、制、诏等。C.榷,文中指税。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诉讼、军令、考课等事务,长官是刑部尚书。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判”在州府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长官有监察之责。B.“路”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C.“俄出知杭州”中的“出”,指的是“出任”主管杭州一职。
D.“浙右”是地理名词,即浙西。浙右一称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东为左,西为右”的观念。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贡”,古时指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拜君主,敬献地方物产。B.“中国”,原指处于疆域内的中央地区,后来指中原的广大地区。C.“报”,指古代臣子用奏章等书面形式向君王陈述对政事的意见。D.“觐”,西周时期指诸侯朝见天子,后指地方大员进京朝见皇帝。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儒家经典,“六经”为易、诗、书、礼、乐、春秋,《周易》为儒经之首。B.“崩”,也作驾崩,是表示天子或皇太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C.“司马”,古代官名,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等与战争相关的事务。
D.“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将牛羊等牲畜的鲜血涂在钟鼓表面,以示信守誓言。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
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正”是元惠宗的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
B.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有司”不可以用来代指朝廷各级官员,只能理解为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C.“洞瑶”指的就是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D.“考课”指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从”即为此意。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C.学士,官名,即翰林学士,执掌起草诏令。唐玄宗时,翰林学士为皇帝心腹,常能升为宰相。D.禁署,指宫中近侍官署。后世常用“禁中颇牧”喻指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有如廉颇、李牧者。
2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即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由各县知县主持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B.廷议,即廷臣会议,所议之事均为“事关大利害”的政事,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结果上奏皇帝,当意见不一致时,由皇帝作最终裁决。
C.关内,文中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亦用来泛指关口以内的地方,如函谷关以内。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用来指房屋建筑,乡村村落,亦泛指平民百姓,人家,民间。
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之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
C.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D.“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放外任”,与地方官进朝廷任职的“入”相对。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讲学士,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主要配置于内阁或翰林院,辖下有典簿、侍诏等,主要任务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
B.檄文,古代用于征召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文中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C.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定制,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少卿为大理寺级别最高的官员。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指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时期,秦汉相承。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漕指通过水道运粮,又可指水运他物。水路不通之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C.仆射指职官名。秦始设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称仆射。汉献帝设置左右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D.檄指檄文,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一种形式,常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内容,文中指以檄文安抚、晓谕对方。
2018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单选题精编(下)参考答案
1、C【解析】“相当于后代的县令”错误。地位要高于县令。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2、B【解析】错在“迁古代称平调官职”,“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指降职,文中指升职。
3、C【解析】“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
4、A【解析】特指农历的说法,且“晦”,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5、C【解析】C项:宋代四大书院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东林书院是当时著名书院。D项中的中试在古代指科举考试被录取或符合规格的意思。
6、C【解 析】“赦免冯唐之罪”错,赦免“魏尚”;"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 避,不近云 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 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7、B【解析】《易经》不仅是卜筮之书,也是哲学思想之书,文中“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非为卜筮。
8、C【解析】 领:以高位兼低职;行:兼摄(官职)。
9、C【解析】“谥号”错,应为“庙号”。
10、D【解析】“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11、A【解析】根据上下文意思,这里的“粮道”指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12、C【解析】“科举”不是由户部掌管,而是由礼部掌管。
13、B【解析】“全国土地、赋税”由户部掌管。
14、D【解析】周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
15、B【解析】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答案
16、D【解析】社稷是土地神和谷神的总称
17、D【解析】“相传为孔子所作”有误。
18、C【解析】“会试”错,应是“殿试”。
19、D【解析】“军令”一般由兵部掌管,“考课”一般由吏部掌管 20、C【解析】“俄出知杭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
21、C【解析】“报”,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
22、D【解析】“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选项中表述的行为是“衅钟、衅鼓”
23、C【解析】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24、A【解析】“至正”并非“庙号”,而是年号,惠宗才是庙号。
25、C【解析】“学士”不单指翰林学士,后世还有内阁学士。
26、A【解析】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
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27、A【解析】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派遣。
28、A【解析】“通过礼部会试者”错,应为“殿试”。会试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及第者叫进士
29、C【解析】大理寺长官为大理寺卿,少卿为副职。大理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
30、D【解析】“檄”为声讨之意,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2.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篇二
2.名垂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 要先将新鲜的青竹烤干, 故称史书为“青史”。
3.三坟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4.雕虫小技:虫书, 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5.觥筹交错:觥, 古代的一种酒器;筹, 行酒令的一种筹码。
6.竹报平安:竹, 竹简。竹报, 旧时家信的别称。
7.如丧考妣:考, 父亲;妣, 母亲。
8.伯仲之间:兄弟排行次序, 伯是老大, 仲是老二。
9.造福桑梓:桑树和梓树, 古代住宅旁常栽的树木。用以比喻家乡父老。
10.六合之内:古指天、地、东、西、南、北, 泛指天下。
11.金瓯无缺:盛酒器皿, 喻指国土。
12.司空见惯:古官名, 掌管工程一类的官。
13.迁客骚人:旧指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14.稗官野史:古代的小官, 专给帝王讲述街谈巷议、风俗故事, 后来就称小说为稗官。
15.枉用三尺:三尺法的简称。古代用三尺长的竹简记载法律, 故称法律为三尺法。
16.气冲牛斗:斗牛, 指牵牛星和北斗星。
17.近在咫尺:咫尺, 古代长度单位, 周代指八寸。
18.击筑悲歌:古乐器, 形似筝。
19.孺子可教:孺子, 儿童、后生。
20.及笄年华:古代女子一般十五而笄 (结发上簪, 表示成年) 。
21.守庙社稷:古谓土地神和谷神, 多指国家。
22.斧钺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 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
23.暗度陈仓:陈仓, 古县名,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是关中、汉中间的交通要道。
24.文籍满腹:文章典籍, 泛指学识。
25.六出纷飞:旧指雪花, 因雪花为六角。
26.不差累黍: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
27.邯郸学步:邯郸,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28.考绩黜陟:黜, 贬退;陟, 提升。
29.得陇望蜀:陇, 古地名, 约今甘肃东部;蜀, 古地名, 约今四川中西部。
3.古代文化常识 篇三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g、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mǎo、毕、觜、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 “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 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旄头亦指昴宿,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 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4.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篇四
四 唐代文学
(一)唐代诗歌
1、初唐(618—712)唐建立至唐玄宗即位,近1。诗歌成就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代表。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陈子昂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传诵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盛唐(712——762)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
⑴.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王维】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
【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⑵.以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岑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⑶.大李杜:李白、杜甫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著有《李太白集》。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还有“史诗”之称。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中唐(762—827)
⑴.奇险诗派——韩孟诗派
韩愈、孟郊、李贺等诗人以“奇崛险怪”的诗风影响诗坛。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与孟郊友好,同为奇险诗派的代表人物,合称“韩孟”。著有《昌黎先生集》。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代表作《游子吟》。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苏轼称“郊寒岛瘦”。后来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⑵.新乐府诗派——元白诗派
【元稹】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与白居易齐名,情同骨肉,唱和甚多,并称“元白”。 元稹与白居易一道开一代新诗之风气,形成流传至今的诗歌流派“元和体”(“长庆体”)。他和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他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⑶.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被誉为“诗豪”。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⑷.柳柳州——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⑸.诗鬼——李贺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人称“诗鬼”、李鬼才,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诗中三李”。
4、晚唐(827—859)
⑴.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泊秦淮》等。
五代诗人李煜
【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
(二)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5.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篇五
17.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18.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20.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1.《阿房宫赋》和《清明》诗的作者是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
22.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代表词作分别是《雨淋霖》、《声声慢》。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苏轼号东坡居士,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名作有《赤壁赋》;辛弃疾号稼轩,代表词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我国第一部也是最大的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24.《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六国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的作者分别是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
25,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集是《梦溪笔谈》,由北宋沈括用笔记体写成的。
26.《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虁。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27.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高祖还乡》的作者分别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睢景臣。
28.“明清四大奇书”(又称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9.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
6.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篇六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的“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C.“昆,兄也”所以“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也可以比喻亲密友好,文中是后一种意思。D.“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B.“刺史”是古代职官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谥号,谥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C.“元祐”,年号。古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可能会更改年号。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明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在古代,超迁、擢、陟、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窜、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
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B.“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露,所以称为封事。另有“封章”一词,也指密封的奏章。C.“丁母忧”,也叫“丁外艰”,在古代母族、妻族一般称“外”,所以也把处理母亲的丧事称为“丁外艰”。D.“迁”在文中指升官,与此同义的还有词还有晋、擢、升、陟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儒家经典,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与《论语》《大学》《尚书》合称“四书”。B.“闾阎”,原指里巷的门,泛指住宅、房屋,如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在文中泛指民间。C.“陛下”,“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因“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 ”,而群臣不可直呼帝王,所以借用“陛下”尊称帝王。
D.“东宫”是古代天子诸侯的太子所居之宫,因此可以借指太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所以东宫又称青宫。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罪廷尉,把朱序送到廷尉处治罪。“廷尉”,官名,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B.诏断表,皇帝下诏书要求不再接受其所上表章。“诏”指皇帝下命令,“表”指给皇帝的书信、表章。
C.自河阴北济,从黄河北岸渡河。“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则是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D.封襄平子,被封为襄平子爵。“子”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的一种。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D.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又有字。无论男女,到成年才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或用于自称,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永乐是帝王年号,帝王年号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纪年方法,始于西汉刘彻继位,年号不能任意改换,一帝只能一年号。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头触地而时间短暂,故称之,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D.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有名望的学者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所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宸衷,皇帝的心意。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官,谓积功升官,意思与“累迁”相似,文中指经过多次升迁后担任某官职。B.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文中的“太祖”“太宗”。
C.郡县,古代地方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D.漕运,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一般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
13.下列对文中加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俸饷及财政事宜。B.一纪,木星绕日一周大约需要十年,所以古代称十年为“一纪”。C.陛辞,朝官退休时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D.“谥”即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耆儒”是指年高博学的读书人。“耆”意为年老。“儒”在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B.“吊伐”是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C.“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建生祠,是古代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D.《易》即《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大道之源”。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出阁”即出阁读书。皇太子出阁是明朝培养太子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出阁有隆重的讲学仪式。B.“服除”,守丧期满。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期满后就官复原职。C.“青词”,又称绿章,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嘉靖因笃信道教,常让臣下写青词同进献。D.“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图案的袍服。被赐予飞鱼服是极大的荣宠,在明代多为东厂和锦衣卫头领所穿。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与文中的“授”“擢”“转”“进”都是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其中“迁”指贬官。B.“北狩”,一是指到北方狩猎,二是指向北进军,三是指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文中采用的是第三个义项。C.“中外”,在文中指朝廷内外或中央与地方的意思,此外该词还有“内心与外表”“中国和外国”等意思。D.“举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徭獠,古代民族,在湖南多有分布。“徭”,指瑶族,因历经征伐,部分成劳役,故有“徭”之称谓;“獠”是当今壮族先民。
B.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竹制为笾,祭祀和宴会时用来盛果品等;木制为豆,开关像高脚盘,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C.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执法严格,不考虑民情,理政、治民一概遵循上级指令的州县级地方官员。
D.廉访使,宋、元时期职官员。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访”,意为考察、察访。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C.“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农历每月的十五为“望”,农历每月的十六为“既望”,《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望”即为此意。“晦”则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如果是正常退休则称为“致仕”。在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兴府”中“府”是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明清时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B.“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中央及地方官吏。C.“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D.“萧国公”中“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第”,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第”就是科举考试考中,但文中的“唐恪”是凭借“荫护”考中。B.“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降低自己身份”。C.“夷人”,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D.“移檄”,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也可以是发布文告晓示。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B.华阴子是高祖作为恩宠赐予杨播的爵位,子表示爵位的等级,华阴表示封地的名称。C.上巳是古代节日名,汉以前定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有修禊之俗,以祓除不祥。D.朕表示第一人称代词“我”,是古代最高统治者专用的自称,太后听政时亦可自称朕。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C.“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D.“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修撰是指翰林院的修撰官,明清时一般在殿试揭晓后,授予一甲进士第一名为修撰。B.明清时期各级科举考试中名列第一的人常称为“元”,其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C.入阁是指明清时翰林院的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进入内阁草拟诏谕,参与朝廷大政。D.视事是指封建官吏到职办公,与“致仕”含义基本一致,都是指受职官员到任理事。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所取,以供长辈称呼。
B.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C.阙下,阙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阙下则一般指帝王所居之处,后来又常常借指朝廷。D.谥号,古代帝后、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贬善恶。文中的“忠武”和“章穆”都是表示褒扬的谥号。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参考答案1.C【解析】“故事”在此文中是“惯例”的意思。.D【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依靠平时的知识积累,然后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B项,“而受封的官员都是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所以选B。3.A【解析】“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错,科举制度产生前已有太学。
4.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自明朝以后”有误,应是“自隋朝以后”。
5.C【解析】“丁母忧”又叫“丁内艰”。6.A【解析】“四书”不包含《尚书》。7.C【解析】“自河阴北济”,指从黄河南岸向北岸渡河。“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8.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有误,应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9D【解析】“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B【解析】年号可以改换,古代遇天灾或有重大喜庆之事就常改年号,称为改元。11A【解析】“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出题与应试两个部分。
12.B【解析】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13.B【解析】应为十二年运行一周,一纪为十二年。14B【解析】“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指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抚慰百姓、讨伐有罪之人。
15.B【解析】期满后不一定官复原职,可以提拔。16.A【解析】“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左迁”才是“贬官”。
17.C【解析】“不考虑民情”“一概”错误。
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考查了科举、官职等。A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19.B【解析】B项错在“一直”,先秦时期,御史是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从秦朝开始成为监察官员。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20.B(南面即面南,登帝位)
7.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制度 篇七
科举制度就是指以考试的方式, 将读书人分为不同的等级, 选拔为各级政府的官员。其本质在于“考试”这种制度模式, 其目的是以客观的方式来选拔任用人才。这种制度被近代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先生也曾说:“中国的考试制度, 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在科举制产生之前, 统治者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西周的世袭世禄制、秦朝的军功封爵制、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无疑可以为统治者选拔一些人才, 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利于平民百姓中的优秀人才入仕, 也不利于统治者挑选真正的人才。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它通过考试的方式, 使人才选拔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也使选官有了制度性保障, 因此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高考, 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 是国家考试之一。“文革”十年, 废除了高考制度, 大多数青年中学毕业后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那时也有读大学的, 就是被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生”, 这就和汉代的举荐差不多, 推荐很难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 更何况, 当时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中, 所以那些推荐人难免有“任人唯亲”之嫌。“文革”终于结束了, 1977年10月1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教育部意见, 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自此, 我们迎来了新时代的高考。
二、考试的程序
科举考试在程序上有一定的合理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平、公开、公正精神的追求。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 平等竞争, 择优录取, 公开张榜”的原则,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 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基本上防止了官吏滥用职权。这主要体现在从试题的命制到批阅都很难做手脚。比如:宋代科考中的“锁院”、“糊名法”、“誊录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以权谋私。
科举制度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质。“十年窗前勤苦读, 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子弟也能通过考试入仕为官。而且一个人中举会影响到周围的许多人, 这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现代的高考制度在程序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 具体有:现代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试面向全国公民, 不论出身、社会地位、没有民族、性别区分, 只要能达到全国统一考试的要求, 就可以进入高校学习。
从试题的的选择到试卷的批阅都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如, 参与试题命制的人是不能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的, 这就保证了试题的绝密, 对考生身份的仔细判别, 对试卷实行“密封制”等, 避免了高考作弊.
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在当今中国普通老百姓也认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读书的重要性, 这就普及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素养, 这也会感染社会, 我们的社会才会出现“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三、从科举制度的弊端看现代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 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 科举的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因此,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 思想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在清代科举最致命的弱点是, 在后期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当时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例如, 清后期实行洋务运动, 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 这些企业需要运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 而出身科举的人对这些是非常的陌生的, 无法胜任工作。这时, 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 随着一纸诏令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 高考制度的弊端
我们现代的高考制度到底有没有弊端呢?第一、“让学生不堪重负”是社会对高考谴责最多的。第二、高考对素质教育的影响:高考片面追求升学率, 所以各学校基本上就是应试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搞不好根源在于考试制度。第三、“同一张考卷不同录取分数线”, 统一高考分数线不统一。比如上北京的大学, 北京当地学生的分数就要比其他地方学生低许多, 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对高考不公平的谴责, 但却无能为力。第四、“高分低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第五、在高考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腐败现象。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预防职权的滥用, 尽量避免这些弊端, 而不是因噎废食般取消考试制度。
四、结语
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我们要继承科举制度中好的东西: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反思科举考试留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的现代高考制度将会变得更完善, 我们的高考改革也会顺利进行下去了。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 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关的考试制度。1905年9月2日, 随着光绪帝的一纸诏令, 绵延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高考, 指的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 三十多年以来, 经历了多次改革, 发展到当今, 我国高考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然而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都符合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需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它必然会出现不能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因此, 在科举被废除一百多年之际, 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 纵观科举制度的兴衰历史, 探究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有没有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做到以史为鉴。
关键词:科举,科举考试,现代高考制度
参考文献
[1]古代文化常识[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3]宋小梦.理性对待高考改革[M].
8.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应试篇) 篇八
[察举]汉代选拔管理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汉代选拔管理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童子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也称大比。主考一般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秀才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在四月份举行。皇帝委派大臣主管考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及第又叫“登科”。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左右,其余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生。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金榜]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庠序]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大学和小学两种。大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睢阳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人”。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教习、教谕等。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推荐阅读: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09-15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09-22
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10-31
高考文学文化常识复习自编题试卷带答案11-06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2-17
古代诗歌高考一轮复习10-27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复习01-04
高考常用文言文常识07-21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