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体育新闻学概论(精选2篇)
1.第六章体育新闻学概论 篇一
《旅游概论》(李光坚版)第六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98.旅游需求市场是由()构成的。
A.旅游经营者B.旅游消费者C.旅游接待国D.旅游产品
99.()既是世界最大的旅游需求市场,又是世界最大的旅游供应市场。
A.欧洲市场B.美洲市场
C.东亚、太平洋市场D.南亚市场
100.()是影响客源的重要因素。
A.旅游动机B.旅游政策
C.旅游法规D.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增多或减少
101我国最大、最稳定的一个传统市场是()。
A.日本B.韩国C.港、澳、台D.俄罗斯
102.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居旅游区之首的是()。
A.欧洲旅游区B.美洲旅游区C.东亚太旅游区D.非洲旅游区
103.根据我国具体的历史状况,凡到港、澳、台旅游的只属于()。
A.出境旅游B入境旅游C.国内旅游D.跨国旅游
104.()一直是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大省。
A.广东B.云南C.广西D.福建
105.国际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一个传统的中转站是()。
A.新加坡B.中国香港C.中国台湾D.中国澳门
106.()是南亚旅游区的支柱。
A.巴基斯坦B.盂加拉国C.印度D.埃及
107.边境贸易旅游特别活跃的是()。
A.东南亚市场B.日、韩市场C.北美市场D.俄、蒙市场
108.世界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全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
A.10%B 15%C.20%D.25%
109.香港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
A.30%~40%B.40%~50%C.50%~60%D.60%~70%
110.商务客与观光客平分秋色是()
A.韩国市场B.日本市场
C.俄、蒙市场D.中国港、澳、台市场
111.旅游消费主要不是获得物质的享受,而更多的是获得一次不寻常的生活经历,这 说明了旅游产品的()。
A.组合—一连续性B.购买____租借性
C.价值____时效性D.使用价值____无形感受性
112.“一间客房,„个飞机座位,今日来被旅游者所购买、所占用,这一日里应转移的 使用价值便不可实现,应该实现的价值就无形地损失了。”这句话所指的是()。
A.组台____连续性B.购买____租借性
C.价值____时效性D.使用价值____无形感受性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1分)
107.狭义的旅游市场是客源市场。
108.旅游市场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109.旅游市场的交易在内容和属性上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
110.只有一定的流量才能构成一定的流向,也只有一定的流向才能构成一定的流量。111.从一个文化发达地区流向另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已成为普遍现象。
112.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增多或减少是影响客源的重要因素。
113.我国国内旅游者人数增臣快,消费水平高。
114.对接待国而言,选择经济发达,人口多的国家为目标市场是明智的。
115.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抑制了客源的消长。
116.旅游接待国是否有良好的旅游环境不能成为影响客源的因素。
117.国际旅游者流动态势的分布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118.我国的旅游业也同发达国家样首先发展的是国内旅游。
119.旅游市场的信息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旅游业提供规划和营销策略的依据。120.从国内旅游收入来看,国内旅游增长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旅游人数的增长。121.旅游消费品是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必备的物品。
122.旅游者购买一次飞机票,他只得到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飞机座位的使用权。这说 明了旅游产品的价值时效性。
123.旅游业被称为“无熘工业”,因此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
124.旅游业具有扶贫的功能作用。
125.旅游业总是首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起来的。
126.就业是民生之本。
127.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西部则相对落后。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4分)
22.旅游市场(广义)
23.旅游者的流向
24.旅游者的流量
25.出国旅游
26.旅游产品
27.旅游商品
28.边境旅游
四、简答题(36分)
31.旅游者流动有哪些规律?(4分)
32.旅游市场的作用是什么?(6分)
33.影响客源消长的因素有哪些?(6分)
34.旅游产品有哪些特性?(4分)
35.旅游商品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5分)
36.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
37.日本旅华市场的特点有哪些?)(6分)
五、论述题
7.试分析我国三大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9分)
2.第六章 体育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篇二
1.个别教学 2.班级教学(最基本、常用)3.分组教学 在实践中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1.随机分组 2.同质分组
3.异质分组 4.友情分组
影响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
1.师生数量
2.体育场地器材
3.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
4.学生个体差异
实施教学分组教学可以归为两大类型:
1.外部分组:即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组的班级,而以学生的能力、基础或需求为标准重新采取编组的形式。
2.内部分组:即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组的班级内,以学生的能力、基础或需求为标准采取编组的形式。
体育课器材的安置方法:
1.相邻安置法:是指进行两项教学内容练习时,所需用的器材安排在相邻的场地中。
2.重叠安置法:是在同一场地内安排两项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器材,并相继进行练习。
3.流水安置法:是一节课中要进行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时,以流水作业的形式安排使用器材,这种安排的方法适用于场地器材条件较好的学校。
体育课常用的学生队形:
1.四列横队队形(最常见)2.四路纵队队形
3.双排对面站立队形
4.八字形队形
5.弧线形队形
6.圆心队形
7.方形队形
8.散点式队形
体育课教师教学站位的形式: 1.等边三角形顶点的教学站位
2.圆形的教学站位:学生围城圆形队形时,教师站在圆心偏后,面向大半圆学生的位置
3.场地外教学站位
4.多列横队中间的教学站位
5.队伍行进间时的教学站位:学生成纵队向前行进时,教师面向前进方向,站在队伍中后部的侧面。
学生的站位应尽可能满足“三背向”、“三面向”。
三背向:学生站位背风沙、背阳光、背干扰。三面向:就是学生站位应做到面向教师、面向练习场地、面向练习器材。
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1.课前常规 2.课中常规 3.课后常规 体育课突发事件的类型与应变措施: 1.来自学生方面的突发事件与应变措施 2.来自教师方面的突发事件与应变措施
3.非人为的突发事件与应变措施:体育器材设备的损坏、外界环境的干扰的应
变措施(场地上其他班级上课的干扰,校内外噪声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等)
第七章
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1.全面分析学生
2.确定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内容 4 设计教学策略(中学环节)5.体育教学设计方案与评价
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是教学内容本身固有的,是在教学中必须理解或掌握的最主要的知识、运动技术环节或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的重点通常表现为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它是客观的,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
所谓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难以掌握、理解的主要知识点、运动技术环节或运动能力。二是学习者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难点形成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学生缺乏体能、技能基础或者基础很薄弱 2.学生远又技能或经验是错误的 3.动作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都将成为教学难点。
突出体育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使学生自主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
观能动性的创新性学习。
2.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项交流为合作、多向 交流,使不同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
3. 探究学习:是通过确定主体,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 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大题,写单元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单项教材(包括课题单元)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对各单元的设计,把某项教学内容或活动(一般为测试项目或发展体能效果好、动作技术复杂等重点教材或连续进行的课题活动),按照一定的比列安排到格格课次的教学文件。
课时教学计划:也称教案,它是依据学段水平目标的规定和单元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的逻辑程序分割而成的一节课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
第八章 体育课的说课与备课
体育实践课备课内容:1.备学生 2.备教材 3.备组织教法 4.备场地器材 5.备天气 6.编写教案(课时计划)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方法与步骤(抽1.2点出大题)1.确定课时教学计划目标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3.安排各项教学内容的时间 4.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
5.策划课中场地器材布局 6.考虑适时进行学习评价 7.课后小结
说课:说课是教师备课之后上课之前,面对同行或其他听众讲述体育课教学构思、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项教研活动。
说课的内容(展开大题): 1.说目标
2.说教材
3.说教法
4.说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预期效果
写一份体育课时计划(省略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
第九章 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导向功能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类型:
1.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做出的测定性评价。
2.过程性评价:也称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汇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目标得以实现而作出的确定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3.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作出的一次性评价,以判定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作出成绩评定,如期末考核、考试等。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计时、计量对外显性行为进行测量与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简便化等鲜明特征。定性评价是学生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作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
2.绝对性品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试,对学生成绩作出评定。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试对学生学习成绩作出评定。3.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1.早操(早锻炼)2.课间操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3.体育节(体育周)4.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
团体性课外体育活动:1.班级锻炼 2.体育社团(俱乐部)活动 3.运动队训练
第十一章 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
1.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特殊性 2.教师职责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3.体育技能多样化和个性化统一性 4.自身榜样的教育性
5.体育教师社会角色的延展性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容:1.专业理想
2.专业态度
3.专业知识
4.专业技能
5.专业品质
第十二章
学校体育管理
学校体育工作的宏观法律规定: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学校体育的具体法律及规范性规定: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
【第六章体育新闻学概论】推荐阅读:
外国新闻事业史第六章11-23
体育新闻的范文08-20
体育新闻广播稿11-23
趣味体育竞赛新闻稿08-20
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11-08
新闻学概论之党性原则08-07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08-17
新闻传播学概论08-26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307-30
体育概论题库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