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_诗歌鉴赏__炼字训练

2024-09-04

高考_诗歌鉴赏__炼字训练(精选9篇)

1.高考_诗歌鉴赏__炼字训练 篇一

《折桂令·九日》是张可久创作的一首元曲。这支令曲以重九游为题,抒发了作者暮年的愁怀。作者有意设置一个跌宕片段,回忆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此时人已垂垂老矣,官场倾扎,无力挣扎,斜阳、寒鸦使人感到无限凄凉。

【原文】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鉴赏】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2.高考_诗歌鉴赏__炼字训练 篇二

2013-04-11 15:41:22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54次 评论:0条

咬文嚼字品诗情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

【教学目标】

1、明确省考试说明要求及考情。

2、掌握炼字的作用及考查方式。(重难点)

3、规范高考炼字题的答题步骤。(重难点)

4、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安排】

多媒体教学,一课时。

践行271高效课堂模式,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课前预习】

1、预习《步步高》P121~124,掌握炼字相关知识点。

2、真题演练(2008,天津)《山居即事》,“遍”字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见导学案)1、2013年安徽省《考试说明》要求:

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这些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考查。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2、考情综述:

安徽省自2006年自主命题以来,考试题型固定,都是两道主观表述题,一个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一个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各4分。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一个重要考点,包括语言风格、炼字、炼句三个角度,其中炼字考查得最多。安徽省2008、2012两年考查了炼字,去年高考,安徽、辽宁、湖北、四川四省考查了炼字。

3、考查方式:

考查方式1:请赏析××××字的妙处——直接鉴赏关键词

考查方式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先找出关键字,再按步骤鉴赏。

考查方式3:××与××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先表明自己观点,再按步骤比较鉴赏。

4、学习目标:

(1)明确考查方式;(2)掌握炼字好处;(3)规范答题步骤。

明确了考查方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掌握了炼字的好处,才能知道从什么角度去分析字的妙处。学会规范答题,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尽量避免失分。

二、故事导入

传说,苏东坡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妹妹,她才思敏捷,经常与哥哥对诗取乐。聪明人脑门大呀,苏东坡就嘲笑她:“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当即回敬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这真是世界上最长的脸啊!

在一个微风轻拂、淡月朦胧的夜晚,兄妹二人和黄庭坚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就给二人出了一个题目,要求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两句五言诗。请你猜一猜,下面三组词,哪个作“腰”最美?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摇/映,舞/隐,扶/失)

三、诗眼好处

扶:弱柳扶风,情意绵绵 失:梅月一色,相互交融

鉴赏(学生分析后明确):

“摇”“映”二字,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舞”“隐”二字略胜一筹,因为“舞”

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但“扶”和“失”字却是最妙。因为拟人化的“扶”字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而“失”字则更准确地写出了梅、月融为一体的情景。

《红楼梦》黛玉出场: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小结1】炼字的好处:(参《步步高》P121)

1、刻画形象:使刻画的形象更准确生动;(风轻,柳细,月淡,梅白)

2、塑造意境: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淡雅朦胧)

3、表情达意: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情意绵绵)

四、诗眼特点

【请指出下面划线字的词性或所用艺术手法。】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动词,比拟,夸张,比喻)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2012,湖北)(动词,比拟)

4、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2012,安徽)(第一个形容词,通感;第二个动词,比拟,以动写静)

5、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魏初《鹧鸪天》2006,江苏高考题)(副词)

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数词)

【小结2】诗眼的特点:

诗眼通常是诗文中最传神的字,从词性来看,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词性多有活用的现象。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大多运用了比喻、比拟、夸张、通感等等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化静为动等等的表现手法。

五、答题步骤

1、以第六次月考题为例明确答题步骤:

木兰花

唐·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①是此花身。

【注】①元:原来。

【问】请赏析“洞庭波冷晓侵云”中“侵”字的妙处。(4分)【答案】侵,原指侵入、渐近。(步骤一,释字义,1分)清晨,洞庭湖清冷的水波、粼粼寒意直逼云霄。(步骤二,绘图景,1分)一个“侵”字,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三,明手法,1分)赋予洞庭波以强健的生命,生动形象地渲染出洞庭湖送别的萧瑟、冷清的氛围。(步骤四,点作用,1分)

2、学生根据上题总结答题步骤:(参《步步高》P122)

※(1)释字义(注意词类活用);——有时可以并入第二步,但多写不会扣分;

(2)绘图景(翻译原句,尽量用主谓结构的句子);

※(3)明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时没有特殊手法

(4)点作用(景物特征,画面氛围,表情达意)。(景—境—情)

3、【考场反馈】PPT展示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答案,学生判分并分析失分原因:

3分,缺少手法分析。1分,知识性错误,仅感情沾边。

0分,太空洞,太抽象,没有实质内容,缺乏具体分析。

4、真题演练(2008 天津卷)

(找学生中四个典型答案,上黑板书写,另请两名学生代表点评。)

(学生书写时,其他学生读2013年高考必背诗歌中炼字例子。)

山 居 即 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问】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鉴赏】前四句写作者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夕照满山,鸟鹊还巢,松树茂盛,少有人访,柴扉紧掩,环境清幽。后四句则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六、课堂小结

朱光潜《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布置作业:比较鉴赏型如何回答?

(书P122杜牧《江南春》)

七、拓展延伸 【请任选一句,鉴赏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妙处。】

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染””醉”。运用拟人手法,霜林不是自己经霜而红,是因离别而醉,更凸显出离人的愁思。)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心情轻快——别有一番意蕴。)

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老”“肥”。形容词作动词用,风让莺雏的羽翼渐渐长成,在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饱满。)

(电脑展示鲜花怒放的程序,播放汪峰歌曲《怒放的生命》)

八、教师寄语

3.书法鉴赏_刘琳_练习试题与答案 篇三

绪论

(一)1、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正确答案:√

2、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 正确答案:×

3、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 A、文景之治

B、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 D、商鞅变法 正确答案: B 绪论

(二)1、中国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什么的艺术 A、文学 B、历史 C、情感意向 D、哲学 正确答案: C

2、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正确答案:×

3、书法对象的艺术性表现不包括 A、书家创作艺术时的审美艺术性 B、汉字的象形性 C、汉字及其点画的丰富性 D、书法作品内容的文化艺术性 正确答案: A

4、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正确答案:×

绪论

(三)1、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 A、汉 B、京 C、文学 D、舞 正确答案:

2、中国的()被称为笔尖之舞。A、绘画 B、书法 C、刻章 D、芭蕾舞 正确答案: B

3、通过()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A、对比 B、临摹 C、欣赏 D、训练 正确答案: A

4、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讲究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因此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正确答案:√

绪论

(四)1、“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出自()。A、梁思成 B、白宗华 C、林语堂 D、梁启超 正确答案: D

2、书法艺术性要求书家的艺术造诣要高于诗词作者的艺术造诣 正确答案:√

3、艺术来源于什么,又高于什么 A、自然 B、生活 C、宗教 D、政治 正确答案: B

4、书法的加工素材是什么 A、点画 B、汉字

C、艺术化了的诗词歌赋 D、话语 正确答案: C 绪论

(五)1、书法的繁荣期是从元明之后开始的 正确答案:×

2、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包括 A、发展起 B、繁荣期 C、成熟期 D、萌芽期 正确答案: D

3、()是中国文字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的开始。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楷书 正确答案: A

4、下列各种文字不属于书法发展时期的文字的是()。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篆书 正确答案: C 绪论

(六)1、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在茧纸上创作出来的。A、羊毫 B、狼毫 C、紫毫 D、鼠须笔 正确答案: D

2、下列不属于书法鉴赏所需具备的条件是()。A、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B、对书法具有广泛的深刻体验 C、对文房四宝的了解 D、对书家社会地位的调查 正确答案: D

3、梁启超将书品分为神、妙、高、精、逸、能 正确答案:×

4、张怀瓘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最大。A、《书品》 B、《书断》 C、《继书品》 D、《书估》 正确答案: B 绪论

(七)1、书法审美的标准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是看其是否符合大自然的择优原则

正确答案:√

2、书法作品中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正确答案:×

3、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书法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A、颜真卿 B、王羲之 C、岳飞 D、秦桧 正确答案: D

4、画面审美三部曲不包括 A、“势”的审美 B、“细”的审美 C、“构”的审美 D、笔法审美 正确答案: B

甲骨文的欣赏

甲骨文的欣赏

(一)1、甲骨文是商代中后期的文字 正确答案:√

2、谁第一次将甲骨文从私藏变成文献公开的资料 A、王懿荣 B、刘鹗 C、罗振玉 D、王国维 正确答案: B

3、第一次发现甲骨文的人是谁 A、王懿荣 B、刘鹗 C、罗振玉 D、王国维 正确答案: A

4、甲骨文是对刻在甲骨上的刻辞和占辞的统称 正确答案:× 甲骨文的欣赏

(二)1、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甲骨文的风格特征?()A、劲峭型 B、奇肆型 C、俊俏型 D、雄浑型 正确答案: C

2、奇肆型甲骨文与后世的()具有相似的特点。A、石鼓文 B、楷书 C、篆刻 D、金文 正确答案: D

3、《殷契粹编》的作者谁在该书中从书法角度对甲骨文进行了赞美和赞赏 A、郭沫若 B、王国维 C、罗振玉 D、董作斌 正确答案: A

4、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奠定了书法美学的坚实基础 正确答案:√

浑厚典雅的金文

浑厚典雅的金文

(一)1、青铜器中的礼器是以什么为代表 A、钟 B、鼎 C、缶 D、尊 正确答案: B

2、大盂鼎属于青铜器中的什么器件 A、乐器 B、食器 C、酒器 D、礼器 正确答案: D

3、金文也叫钟鼎文 正确答案:√

4、祭祀猎手涂朱牛股刻辞是从哪出土的 A、安阳 B、洛阳 C、西安 D、邯郸 正确答案: A 浑厚典雅的金文

(二)1、金文大多数是和器物一起浇铸出来的 正确答案:√

2、大盂鼎记载的是西周哪位国王时期的事件 A、武王 B、成王 C、康王 D、昭王 正确答案: C

3、毛公鼎记载的是西周哪位国王时期的事件 A、夷王 B、宣王 C、康王 D、幽王 正确答案: B

4、制作毛公鼎的是毛公痞。()正确答案:×

浑厚典雅的金文

(三)1、唐楠辨认金文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A、形符 B、意符 C、身符 D、寸符 正确答案: D

2、毛公鼎自出土后,下列哪位没有对其上金文的解读作出贡献 A、张石瓠 B、虚桐柏 C、王国维 D、唐楠 正确答案: A

3、唐太宗时期特别重视石鼓文。()正确答案:×

4、石鼓是在什么地方被发现的 A、陕西岐山 B、陕西宝鸡 C、河南安阳 D、河南商丘 正确答案: B 浑厚典雅的金文

(四)1、虢季子白盘上由()个兽首衔环。A、二 B、四 C、六 D、八 正确答案: D

2、虢季子白盘上的金文排列方式和字形处理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 正确答案:√

3、虢季子白盘是目前所见商周最大的真器伪铭 正确答案:√

4、下列哪具青铜器被誉为西周青铜器的魁首 A、大盂鼎 B、小盂鼎 C、毛公鼎 D、虢季子白盘 正确答案: D

散氏盘

1、散氏盘最大的特点是拙 正确答案:√

2、散氏盘在书学上开了草篆之先河 正确答案:√

3、下列哪位人物为散氏盘定名 A、阮元 B、阿宝林 C、端方 D、刘铭传 正确答案: A

4、散氏盘记录的是散国与哪个国家之间的土地契约 A、散国 B、卫国 C、矢国 D、鲁国 正确答案: C

石鼓文

1、赵匡胤对石鼓采取了什么保护措施 A、填银 B、填铜 C、填金 D、填汞 正确答案: C

2、入元朝后,第一次在淤泥中发现石鼓的人是赵匡胤 正确答案:×

3、石鼓文在书法史的地位为上承什么文,下启秦代小篆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钟鼎文 正确答案: B

4、十个石鼓中讴歌秦代最早的石鼓文是《作原》 正确答案:×

篆书的演变

篆书的演变

(一)1、小篆里面没有楚国文字风格 正确答案:×

2、小篆是谁创造的 A、李斯 B、韩非 C、荀子 D、赵高 正确答案: A

3、李斯给秦始皇写了下列哪篇文章,自此,秦始皇开始重用李斯A、《会稽铭文》 B、《行督责书》 C、《谏逐客书》 D、《孤愤》 正确答案: C

4、李斯在秦朝官至()。A、廷尉 B、食客 C、刀刻吏 D、丞相

正确答案: D 篆书的演变

(二)1、小篆是在哪一种文字书体中演变过来的 A、甲骨文 B、隶书 C、大篆 D、楷书 正确答案: C

2、李斯的小篆呈长方形,并且长短有着严格的比例 正确答案:√

3、隶书是李斯创造的 正确答案:×

4、《会稽刻石》是为了祭奠谁而雕刻的 A、尧舜 B、大禹 C、始皇帝 D、秦二世 正确答案: B 篆书的演变

(三)1、会稽刻石和峄山刻石的原碑都已经不存在了 正确答案:√

2、李斯的小篆书写水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正确答案:√

3、峄山刻石原碑是被()推倒的。A、秦始皇 B、秦二世 C、太武帝 D、汉武帝 正确答案: C

4、会稽刻石上的小篆每几句成一韵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 C

两汉隶书的兴盛

两汉隶书的兴盛

(一)1、武威汉简中哪种简牍被认为是记载了中国官方最早做出尊老养老规定的 A、《仪礼》简 B、王杖诏令简 C、医药简 D、诗经简 正确答案: B

2、正体书写比较随意,没有固定的写法 正确答案:×

3、分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粗线 B、重心上扬 C、墨点 D、蚕头燕尾 正确答案: D

4、每一种字体都有正体和草体两种形式 正确答案:√ 两汉隶书的兴盛

(二)1、马王堆帛书涉及从哪个朝代到西汉初期的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 A、夏朝 B、周朝 C、春秋 D、战国 正确答案: D

2、下列哪个朝代是篆书向分书过渡的时期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正确答案: C

3、马王堆帛书不是同一时期,同一个人书写的 正确答案:√

4、在马王堆帛书中《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正确答案:×

两汉隶书的兴盛

(三)1、碑刻是()开始盛行的一种石刻类型。A、秦 B、魏 C、晋 D、东汉 正确答案: D

2、秦隶与汉隶是没有区别的 正确答案:×

3、《乙瑛碑》、《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 正确答案:√

4、程邈发明隶书的时候,其官衔为什么 A、吏 B、御史 C、太尉 D、丞相 正确答案: A 两汉隶书的兴盛

(四)1、康有为认为在所有汉碑中,西岳华山庙碑是最为上乘的 正确答案:×

2、西岳华山庙碑书丹者是谁 A、恒帝 B、袁逢 C、郭香察 D、郭军迁 正确答案: C

3、清代方朔认为()是汉隶中最可师者。A、乙瑛碑 B、礼器 C、西岳华山庙碑 D、鲜于璜碑 正确答案: A

4、鲜于璜碑上没有下列哪种神兽的饰纹 A、青龙 B、白虎 C、朱雀 D、玄武 正确答案: D 两汉隶书的兴盛

(五)1、下列哪个碑刻被认为是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 A、衡方碑 B、史晨碑 C、鲜于璜碑 D、乙瑛碑 正确答案: B

2、史晨碑上的碑文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个人雕刻完成的。正确答案:×

3、衡方碑是朱登为衡方立的颂德碑 正确答案:√

4、史晨碑是为了祭祀谁而立的碑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B 两汉隶书的兴盛

(六)1、方朔认为衡方碑与哪个汉碑可以伯仲 A、张迁碑 B、史晨碑 C、鲜于璜碑

()D、乙瑛碑 正确答案: A

2、衡方碑碑文字体重视上紧下松之感 正确答案:×

3、衡方碑在技巧上并不强调燕尾 正确答案:√

4、下列哪个碑刻被认为是汉碑中壮美一路风格典型 A、衡方碑 B、史晨碑 C、鲜于璜碑 D、乙瑛碑 正确答案: A 两汉隶书的兴盛

(七)1、方朔认为衡方碑与哪个汉碑可以伯仲 A、张迁碑 B、史晨碑 C、鲜于璜碑 D、乙瑛碑 正确答案: A

2、衡方碑被列为国家几级文物藏品 A、三级 B、二级 C、一级 D、一般文物 正确答案: C

3、衡方碑碑文字体重视上紧下松之感 正确答案:×

4、下列哪个碑刻被认为是汉碑中壮美一路风格典型 A、衡方碑 B、史晨碑 C、鲜于璜碑 D、乙瑛碑 正确答案: A 两汉隶书的兴盛

(八)1、曹全碑与下列哪部汉碑并称为汉碑至宝 A、张迁碑 B、史晨碑 C、曹全碑 D、礼器碑 正确答案: D

2、曹全活捉并处死的疏勒国国王是谁 A、建倚 B、和德 C、兜题 D、臣盘 正确答案: B

3、使转的写法一般有变锋和捻管两法 正确答案:√

4、曹全碑是以阴柔之美为其特色的。()正确答案:√

两汉隶书的兴盛

(九)1、张迁碑碑文用笔粗细属于什么笔法 A、一分笔 B、二分笔 C、三分笔

D、介于二分笔与三分笔 正确答案: D

2、张迁碑通篇以什么为主 A、圆笔 B、转笔 C、方笔 D、折笔 正确答案: C

3、张迁碑的结字运笔开了魏晋之风气。()正确答案:√

4、古今书家认为张迁碑为汉碑集成之碑 正确答案:√

唐楷的繁荣

唐楷的繁荣

(一)1、下列选项不是楷书的别称的是 A、正书 B、真书 C、正楷 D、真楷 正确答案: D

2、隋唐为楷书的变化期 正确答案:×

3、楷书起源于汉末 正确答案:√

4、下列选项不属于唐朝楷书四大家的是 A、柳公权 B、颜真卿 C、欧阳询 D、欧阳修 正确答案: D 唐楷的繁荣

(二)1、《九成宫》是为了颂扬隋朝遗留宫殿九成宫的 正确答案:×

2、欧阳询也被称为大欧 正确答案:√

3、《九成宫》是谁撰文的 A、欧阳询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正确答案: C

4、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是谁 A、薛稷 B、欧阳询 C、陈世南 D、褚遂良 正确答案: B 唐楷的繁荣

(三)1《九成宫》是()在位期间立碑的。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中宗 正确答案: B

2、《九成宫》是欧阳询人生哪个阶段的代表作 A、少年 B、青年 C、中年 D、晚年 正确答案: D

3、《九成宫》的铭文点画丰腴柔软 正确答案:×

4、初学楷书者不适宜从欧体入手 正确答案:√

唐楷的繁荣

(四)1、颜真卿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书法家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正确答案: C

2、颜真卿曾拜谁为师 A、欧阳询 B、王羲之 C、褚遂良 D、张旭 正确答案: D

3、颜法定型笔法是用什么锋位运笔 A、侧锋 B、中锋 C、尖锋 D、卧锋 正确答案: B

4、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他人生什么时期的精品 A、少年 B、青年 C、中年 D、晚年 正确答案: D 唐楷的繁荣

(五)1、下列哪种笔法是指笔毫不离开纸面并且书写出由粗到细变化的线条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 A

2、下列哪种笔法是指顿笔后,笔毫不提不按,只做微小的位置移动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 D

3、顿笔用笔时比较轻而蹲笔比较重 正确答案:×

4、《颜勤礼碑》是初学楷书书法的人很好的范本 正确答案:√

唐楷的繁荣

(六)1、《麻姑仙坛记》是谁的作品 A、柳公权 B、褚遂良 C、张旭 D、颜真卿 正确答案: D

2、在《麻姑仙坛记》中主要采用篆法入楷 正确答案:√

3、在永字八法中被成为勒的笔画是()。A、点画 B、竖画 C、横画 D、撇话 正确答案: C

4在《麻姑仙坛记》中横画起笔为方笔,收笔为圆笔 正确答案:√

唐楷的繁荣

(七)1、在《麻姑仙坛记》中折画主要以什么形式为主 A、圆折 B、方折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 A

2、《麻姑仙坛记》中楷书字体哪个部分比较密集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正确答案: 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折画的表现形式的是 A、内外皆圆 B、外圆内方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 C

4、勾画在永字八法里称为趯 正确答案:√

唐楷的繁荣

(八)1、在唐朝建国初,书法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在中唐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 正确答案:×

2、柳公权最初是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 A、唐宪宗 B、唐穆宗 C、唐敬宗 D、唐文宗 正确答案: B

3、柳公权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书法家 A、初唐 B、中唐 C、盛唐 D、晚唐 正确答案: D

4、《玄秘塔》是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 正确答案:×

柳公权玄秘塔碑文与简单注释

1、柳公权的官袍是什么颜色 A、青 B、紫 C、深绯 D、浅绯 正确答案: B

2、释迦牟尼中的释迦是什么意思 A、姓氏 B、圣人 C、能人 D、僧人 正确答案: C

3、柳公权可以佩戴金鱼袋 正确答案:√

4、僧腊是指和尚做了比丘后的佛门年龄 正确答案:×

书法欣赏总论

书法欣赏总论

(一)1、分书是由哪种书体演变而来的 A、篆书 B、金书 C、甲骨文 D、楷书 正确答案: A

2、在鉴赏一幅书法作品时,要先了解该作品的时代背景,其中不包括 A、政治 B、经济 C、教育

D、书法发展要求 正确答案: C

3、书法作品的审美不仅要符合共性美还要具有个性美 正确答案:√

书法欣赏总论

(二)1、古代初教明理的课本是 A、《上大人》 B、《百家姓》 C、《三字经》 D、《千字文》 正确答案: C

2、古代启蒙教育中关于人文知识的读本是()。A、《上大人》 B、《百家姓》 C、《三字经》 D、《千字文》 正确答案: D

3、康熙年间田顺本为了在哪个民族中普及汉文化,发明了纸牌游戏 A、傣族 B、瑶族 C、朝鲜族 D、土族 正确答案: D

4、当需要表达很准确的时候,应该采用正体进行书写。()正确答案:√

行书

行书

(一)1、行书创作在楷书之后 正确答案:×

2、行书与楷书在点画特点、用笔遵循的规则方面都是相同的。正确答案:√

3、杨凝式是哪个朝代的行书名家 A、魏晋 B、唐 C、五代 D、元 正确答案: C

4、行书日常使用最多为几行行书

()A、六行 B、八行 C、四行 D、七行 正确答案: B 行书

(二)1、什么笔法在行书中是关键 A、顿笔和蹲笔 B、挫笔 C、提笔和按笔 D、方笔和圆笔 正确答案: C

2、行书中笔画之间是牵连的,但字与字之间还是独立的正确答案:×

3、行书结体欹侧,字形灵动 正确答案:√

4、行书一般以什么笔法为主 A、藏锋 B、露锋 C、回锋 D、抢峰 正确答案: B

行书

(三)1、行书在运笔上掺用了哪种书体,使书写节奏更强烈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篆书 正确答案: C

2、行书在书写过程中草化了楷书的结体,体现了行书的()运笔特点。

A、藏锋弱化,改变笔形 B、点画呼应,笔试连带 C、起笔收笔,改变笔顺 D、草化结构,笔势连贯 正确答案: D

3、草书在圆转过程中切勿隐含转意 正确答案:×

4、行书过程中上下笔之间,上下字之间很少用藏锋 正确答案:√

行书

(四)1、朱熹是儒雅恬淡风格的行书名家 正确答案:√

2、在行书中改变书写笔顺是为了省去或缩短运笔在空中笔离开纸面的时间 正确答案:×

3、下列选项中,哪项是行书使用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A、行书速度 B、运笔方向 C、连绵绞转 D、结体造型 正确答案: D

4、一副好的作品通常是从第几个字开始的 A、第一个 B、第一行 C、第二个 D、前三个 正确答案: A 行书

(五)1、小章法是指局部章法,指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构成。()正确答案:√

2、字与字牵连萦带较多,行距分明是哪一种章法风格 A、链珠式 B、连绵式 C、散点式 D、乱世铺街式 正确答案: B

3、穷款是指落款字数比较少,也称长款 正确答案:×

4、书画作品中钤印一般是几枚比较合适 A、一枚 B、一到二枚 C、二枚 D、二到三枚 正确答案: D 行书

(六)1、什么是指字与字之间的应承呼应关系,收放节奏关系和轻重对比关系 A、章法 B、留白 C、落款 D、行气 正确答案: D

2、行书布字讲究重心平稳 正确答案:×

3、行书作品的风格取决于字形的变化 正确答案:×

4、下列选项不是楷书的外型轮廓的主要形状的是 A、圆形 B、对称三角形 C、对称四边形 D、对称五边形 正确答案: A 行书

(七)1、牵丝是自然生成,不可人为描摹 正确答案:√

2、结字外形变化较小是下列行气风格的哪一种 A、欹侧一路 B、平正一路 C、交错一路 D、连绵一路 正确答案: B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气的风格的是 A、欹侧一路 B、平正一路 C、交错一路 D、连绵一路 正确答案: A

4、王献之的《中秋帖》体现了什么样的行气风格 A、欹侧一路 B、平正一路 C、交错一路 D、连绵一路 正确答案: D 行书

(八)1、在行书书写过程中,可以采用相向的字形 正确答案:√

2、在行书书写过程中,不可能只存在疏或者密的字形 正确答案:√

3、次要点画要避让主体笔画体现了行书书写过程中字形的什么特点 A、迎让 B、疏密 C、参差 D、俯仰 正确答案: A

4、行书书写过程中字形多变,其中使字体出现上下呼应字势的笔法为 A、疏密 B、参差 C、向背 D、俯仰 正确答案: D 行书

(九)1、“在行书书写过程中该出钩的地方不出钩,反而回锋折过,带出钩”是钩画的哪种形态 A、横钩 B、斜钩 C、戈钩 D、反钩 正确答案: D 行书

(十)1、唐玄宗确定了王羲之《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正确答案:×

2、行书在篆隶楷草诸体中最实用,最易写、最流行 正确答案:√

3、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A、王献之《鸭头丸》 B、苏轼《寒食帖》 C、颜真卿《祭侄稿》 D、王羲之《兰亭序》 正确答案: C

4、行书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A、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末清初 正确答案: A 行书

(十一)1、孙过庭的《书谱》是自己撰文并书写的 正确答案:√

2、下列哪部作品取法于《兰亭序》而又参以颜体敦厚稳重之风 A、《祭侄文稿》 B、《韭花帖》 C、《蒙惠帖》 D、《伯远帖》 正确答案: C

3、下列哪部作品是唐朝的法正楷书和其他书体进入宋代“尚意”书体的一个先河 A、《伯远帖》 B、《文赋》 C、《祭侄文稿》 D、《韭花帖》 正确答案: D

4、王珣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A、东晋 B、西晋 C、唐 D、宋 正确答案: A 行书

(十二)1、唐寅的书法主要学习赵孟頫 正确答案:√

2、学习谁的书法可以兼学楷书和行书 A、米芾 B、蔡京 C、赵孟頫 D、唐寅 正确答案: C

3、被称为“石痞”的是()。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京 正确答案: C

4、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是哪幅作品 A、《韭花帖》 B、《蜀素贴》 C、《寒食帖》 D、《归去来兮辞》 正确答案: C 行书

(十三)1、被称为“华亭派”的是谁 A、董其昌 B、张瑞图 C、倪元璐 D、王铎 正确答案: A

2、《秋声赋》是谁所做的散文()。A、赵孟頫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欧阳修 正确答案: D

3、被誉为“浓墨宰相”的是谁 A、石涛 B、王铎 C、刘墉 D、王文治 正确答案: C

4、王志文被誉为淡墨探花 正确答案:√

5、郑板桥创风格独特的“七分半”书 正确答案:×

6、石涛行书取法苏东坡,反对拟古风气 正确答案:√

草书

草书

(一)1、今草的产生有横纵两方面的渊源,其一是什么书体的草写,其二是二王草的演进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篆书 正确答案: B

2、今草字字独立,大小均匀 正确答案:×

3、从汉代以来,草书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不包含 A、章草 B、今草 C、狂草 D、文草 正确答案: D

4、章草基本上保持哪种书法的体势和波磔用笔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篆书 正确答案: A 草书

(二)1、下列书家中自称自己书法为“破体”、“一字书”的是 A、怀素 B、张旭 C、王羲之 D、王献之 正确答案: D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草书的特点 A、难以辨认 B、连绵不绝 C、充满感情 D、静若处子 正确答案: D

3、起伏是运笔速度的纲要 正确答案:×

4、醉草就是今草 正确答案:× 草书

(三)1、草书在字体大小上要求大小参差多变,这是草书用笔的哪个特点 A、节奏明快 B、墨色运用 C、体势多变 D、动静结合 正确答案: C

2、在草书中通篇作品要有墨色变化 正确答案:√

3、明代哪位书家开创了淡墨之始 A、王文治 B、刘墉 C、文征明 D、董其昌 正确答案: D

4、草书追求连绵婉转,因此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可以任意发挥,体现了草书的创造性 正确答案:×

草书

(四)1、朱熹是儒雅恬淡风格的行书名家 正确答案:√

2、下列选项中,哪项是行书使用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A、行书速度 B、运笔方向 C、连绵绞转 D、结体造型 正确答案: D

3、下列选项中,哪位书家不属于同一个行书风格的 A、王羲之 B、王献之 C、赵孟頫 D、文征明 正确答案: B

4、一副好的作品通常是从第几个字开始的 A、第一个 B、第一行 C、第二个 D、前三个 正确答案: A 草书

(五)1、下列哪种笔法是草书独有的用笔特点 A、方转 B、圆转 C、使转 D、侧锋 正确答案: C

2、通过改变笔顺为草书书写带来的便利不包括()。A、追求运笔便利 B、改变运笔方向 C、减少笔的运行动作 D、创造新的字形 正确答案: D

3、草书的挪动、转移、变换结构和楷书、行书是完全不同的 正确答案:×

4、在王羲之《上虞贴》中用子字加一点来代替下列选项中的哪个字 A、母 B、好 C、题 D、野 正确答案: B 草书

(六)1、张旭的草书灵感来源于 A、天上行云 B、逆水行舟 C、孙大娘舞剑 D、二月垂柳 正确答案: C

2、草书书写过程中起笔不藏锋,落笔不回锋 正确答案:√

3、草书的横画不宜过长或平直 正确答案:√

4、在草书书写过程中一般用什么代替横折 A、单点 B、横画 C、环转 D、方折 正确答案: C 草书

(七)1、怀素在没有纸的时候曾用()练习书法。A、沙子 B、石头 C、竹简 D、芭蕉叶 正确答案: D

2、草书的笔势呼应是有形的,而楷书和行书则是无形的 正确答案:√

3、在草书中,线条中心有一浓墨正当其中,线条的书写以哪种笔法较多 A、侧锋 B、中锋 C、回锋 D、藏锋 正确答案: B

4、屋漏痕是为了表现线条的()A、圆 B、润 C、涩 D、枯 正确答案: C 草书

(八)1、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作品体现了草书的哪种风格 A、端庄朴拙 B、飘逸秀丽 C、纵横奇崛 D、雄放野逸 正确答案: B

4.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 篇四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

诗人讲究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说炼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仍说炼字。炼字,就是锤炼语言,从丰富的词汇中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的词语来运用。字,本无好坏之分,然高手用之,却让人叹赏不已,在乎一个“合”字也。合景,就是指一个字能准确地表现当时的情境;合心,就是指这个字能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内心、诗歌的中心。【鉴赏方法】

体会炼字之妙,关键是要找到合契之点。

合于一句之景(景物特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云:“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如帘而挂,“挂”字使瀑布变为静态,正合了“遥看”的句意,没有了飞珠溅玉,只似白练也。

合于全诗之旨(中心思想)。齐己《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全诗要表现梅之报春之早,不畏严寒。“一”字,既能合“早”之特点,又与全诗主旨相合,正是其妙处所在。

合于诗人之心(诗人感情)。是指诗中景物,已经是诗人用艺术手法加工了、附有诗人主观情思的景物,有如下术语可用:“化静为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虚实结合、拟人有人情味”等等。此时景物静的能动,无情可为有情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象银蛇一样舞动,高原象大象一样奔驰。此为化静为动,写出景物之生机,合于诗人之豪迈。【答题步骤】

步骤一:翻译原诗,揣摩全诗主旨,诗句景物特点(合契的内容就在此处);步骤二:确定答题格式,如果是合于景物特点,则答曰A:“某字准确地表现了……景物特点。”如果是合于人物心情,则答曰B:“运用了化静为动(或将抽象感情形象化、拟人富有人情味等),表现了诗人……心情”;步骤三:根据契合点,把步骤一的内容补充入步骤二的省略号,即可。【答题示例】

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金堡·清朝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滩声战,冰霜竞冷,雷霆失壮。鹿角狼头休地险,龙蟠虎踞无天相。问何人唤汝作黄巢?真还谤。

雨欲退,云不放。海欲进,江不让。早堆垝一笑,万机俱丧。老去已忘行止计,病来算安危帐。是铁衣著尽著僧衣,堪相傍。

问题:本词中足见诗人炼字功夫,“输”字妙,“竞”字绝,请分别说说此二字妙在何处?

分析:第一步:上阕写了黄巢矶的险峻,风浪激斗,借此表现抗清失败之痛。第二步:选择答题格式B。

第三步:填充答题格式B。“输”字用了拟人手法,合于景物“激烈”的特点,同时合于诗人内心壮烈的情怀:明明是风催浪卷,波涛汹涌,词人却偏偏想象成激浪与大风展开激烈的搏斗,最终那巨浪终于向风认输,甘拜下风,随风摆布。寓抗清“输”之痛也。

“竞”字,化抽象之声音为可见之“冰霜”,而冰霜之“竞”,则是化静为动,好象冰霜互相竞赛谁更寒冷似的,以突出寒气袭人之感。【小试身手】

满庭芳·渔父词

乔吉·元

扁舟最小。纶巾蒲扇,酒瓮诗瓢。樵青拍手渔童笑,回首金焦。

箬笠底风云缥缈①,钓竿头活计萧条。船轻棹,一江夜潮,明月卧吹箫。

问题:本曲“船轻棹,一江夜潮”中“轻”字用得精妙,试简要叙述。参考答案:轻,有船轻的意思,合于前文提到的“活计萧条”所说的情况;同时还有轻快的意思,钓不着鱼,还能饮酒作诗吹箫,很好的表现了诗人达观的心态。乙:炼字题专项训练答案

一、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

谢家别墅最新奇,山展屏风花夹篱。晓月渐沉桥脚底,晨光初照屋梁时。

台头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除却吟诗两闲客,此中情状更谁知?

1、诗中“山展屏风”之“展”字好在哪里? 展:①实际情形是山形绵延广阔。(析:合景物特点)②化静为静,体现出为了迎接客人,山似乎也展示出自己美丽的一面表示热烈欢迎。(析:合人物感情,通过手法来把感情表现出来)

2、“风洗池”中的“洗”有何妙处?

“洗”字,①写出了风微微,水澄澄的样子。②把风写得有了人的情趣,也懂迎客之道。

二、化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侵”字换成“映”“照” 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①侵:逐渐渐染的意思,实际情形是作者在夕阳的余晖下还家;(合景物特点)。②用“侵”化静为动,云光山色也都获得了生命。它们追逐着诗人的足迹嬉戏,有了人的情感,似要留人山中。(合人物感情,生动)

2、全诗是围绕诗中的哪两个字来写的?

围绕“还家”来写的,“日落风起”,是说在山中浏览得久了,要回家;而山中的美景又让人留恋,让诗人不舍,不想还家。

三、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1、“空”字在诗中有何好处?

空,既是指空间上的空荡荡(合景物特点);又是指作者处在巨大建筑群落中的一个小天井,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和冷落感。寂寥空虚,百无聊赖(合人物心情)。

2、联系我们课本中学过的《秋兴》中的诗句,说说“断续寒砧断续风”的意思。

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合景物特点)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也有思念远方人的意思。这与杜甫《秋兴》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一样,也是表达思念远人之意思,以及孤独之意。(合人物心情)

四、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诗中“秋”的有何含义?

“秋”既是写时令,又是写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

2、“寒鸦飞尽”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

五、画堂春·雨中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注]魂宵:这里是极美,令人销魂的意思。

1、上阕中,“弄”字极富表现力,请说出好在何处?

“弄”字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就把一树杏花变成了一群顽童,读之似见它们在雨中追逐、雀跃、欢呼、嘻笑……表现了无限的生机。

2、下阕中,从哪些方面来些杏花的?

从“味”、“形”、“色”三个角度来描绘,味是“粉香”,形是“玉颜”,色是“淡红”。

六、点绛唇①

苏过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②,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注]①本词写于被谏官弹劾罢官之后。②搔首:烦恼、牢骚之意。

1、“衔”字在词中有何妙处?

①“衔”,实际情形,北斗星闪现在山间②用“衔”字则用拟人手法,一方面,把北斗低垂,几与山接的视觉印象一语中的地活画出来。另一方面,把山峰与北斗“衔接”的具体情状描绘得无比确切:突起的山峰有如吻喙,北斗斗杓有如器皿,山峰接北斗有如吻喙

啄器皿。

2、南宋人编《草堂诗余》改“晓鸦”作“乱鸦”,“归梦”作“归兴”,两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晓鸦”,改“乱鸦”,增加了作者的憎恶之情;“归梦”改“归兴”,“归兴浓于酒”就是意味着归隐的意念即使在酒醉之际仍然非常清醒。诗人与现实政治决裂的决心可以说达到了极其坚定的程度。

七、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注]:商略,商量。天随:晚唐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吴江。

1、卓人月《词统》说:“商略”二字诞妙。你能说出妙在哪里吗?

“商略”,有二重意思:一商量,为数峰横野外,似与天商量着少下些雨,难受淋漓之苦;二据诗意,可引申出又在蕴酿着雨意,将再受淋漓之清苦。(诗题中有“过吴松”,作者当为羁旅途中)

2、最后一句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柳本纤弱,那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然而仍舞之不已。舞之一字执著有力,苍凉中寓含悲壮,悲壮中透露苍凉。“残柳参差舞”这一自然意象,实际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隐然包含着虽已残破仍不甘灭亡的意味。

八、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迎”妙在何处?

①“迎”,实际情形,船行进中,而且速度很快,美丽的山色是静止的;生动形象地写成山色迎面而来,却又快速离开。化静为动,拟人形象。

2、“寻浊酒”“试吟篇”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潇洒风度,又表达了寄情山水的心怀。

九、留春令·咏梅花

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沿顿、相思处。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1、“挂”字好在何处?

“挂”,①化无形为有形,“愁”本是无法挂的,这里却能挂在梢头,形象生动。②实际的意思是,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2、“一涓春月”,一作“一涓春水”,一字之差,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

3、“点”字有何妙处?

点,①实际情形是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②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黄富忠

5.诗歌鉴赏 炼字学生用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中炼字题的类型;

2、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3、理解字词的内涵,并按要求准确表达。教学重点: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的内涵,并按要求准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苏小妹炼字的故事)

二、什么叫炼字

在刚才苏小妹的故事里我们知道在诗歌创作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诗人要在遣词时进行认真的推敲,以期作品中的字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效果,创造出新的艺术美感。这种艺术加工字的方法,称之为炼字。——展示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中炼字题的类型;

2、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3、理解字词的内涵,并按要求准确表达

三、高考时的提问方式: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某字在诗中的效果或作用怎样?

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5.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6.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三、导引题

1、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诗中尾句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2、《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第三句中的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3、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总结:炼字主要针对的是——

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四、巩固练习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五、挑战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重庆卷)

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4分)

6.高考_诗歌鉴赏__炼字训练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楼市调控。近些年来,我国的楼市政策不断调整,楼市调控基调从2008年的“先压后保”转变为2009年“执行优惠政策”“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再到2010年4月的“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楼市政策的不断调整说明()A.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发展具有普遍性,主观要随客观而变化 C.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D.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解析: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A不选;C项与题意不符;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形成的不同经济政策,都是适合当时情况的,不能说原来的就是旧事物,D排除。应选B。

答案:B 2.我国明代大学士文嘉在《今日诗》中说:“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这首诗主要表明()A.有了质变就有发展 B.事物的发展离不开量的积累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解析:A、D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要获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须从今天开始努力,这就是要注重量的积累,选B。C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题干并没有把新旧事物作比较,①不符合题目要求。题干强调人生不摔跟头、不碰壁就不能长大,②③符合题意,选B。④与题干无关。

答案:B 4.下列符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①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②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③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④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在题目所提供的四个题肢中,只有②③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故选A。答案:A 5.对于质变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发展一定是质变 ②质变一定是发展 ③发展不一定是质变 ④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此题考查质变与发展的关系。事物的质变分为两类:一类是前进的、上升的质变;一类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那种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②③的表述错误。①④说法正确切题,应选C。

答案:C 6.2010年7月,央行发布了《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央行表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适时微调,着力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事实上,宏观经济运行整体过程及其每一阶段的经济目标,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实际变化,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得以实现。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②通过量变达到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让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错误。排除含①的A、B、C三项,故选D。

答案:D 7.(2011·聊城模拟)《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掌握改革开放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社论。社论指出,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农村又迎来了新一轮改革,这意味着()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C.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农村又迎来了新一轮改革,这说明中国农村改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8.古语云:“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从哲学上看,这警示我们

()A.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题干中的古语旨在告诫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向坏的方向发生质变,A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答案:A 9.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有()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②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因而与题意不符,舍去。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 10.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持续的机制体制保证。这告诉我们

()A.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扬弃” 解析:题干中的“一蹴而就”“持续”等词,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C符合题意,当选。

答案:C 11.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①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是发展 ②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 ④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表述错误,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是一种变化,不一定是发展,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质变,也不一定是发展;③④正确解释了发展的实质,故选A。

答案:A 12.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①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②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华罗庚的意思是要重视量的积累,因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③正确,选B。②④本身说法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分)2010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中美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致同意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中美许多学者都认为,长期以来,中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建立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而战略对话就是要用一种至深且远的眼光来审视双边关系。战略也意味着高度。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美两国只有用全球视野来看待双边经贸关系,才能有效地减少摩擦,找到合适的出路。中美两国之间的摩擦越小,世界经济受益就越多。

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

解析:本题以中美关系的发展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统一。答案:(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中美关系必须面向未来,着眼长远。(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建立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双方能够站在战略高度,着眼长远发展。(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也有摩擦,只要双方能求同存异,一定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20分)14.(20分)一些名言、典故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1)请你谈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以及对我们的启示。(10分)(2)请你写出几条和上述短语包含相同哲理的名言或典故。(10分)解析:本题两问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与论述能力,难度较小,按题目设问要求作答即可。

7.诗歌鉴赏语言的炼字方法讲解 篇七

一、古典诗词用语精妙无比,即使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甚至如今的流行歌曲,一旦浸染了古典的气息,就会别有一番风味。所以首先我们在品味

几句流行歌词中体会一下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

例一: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自嘲墨尽千情万怨英杰愁曲终人散发华鬓白红颜殁烛残未觉与日争辉徒消瘦

当泪干血盈眶涌白雪纷飞都成红——《逍遥叹》

例二: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发如雪》

例三:旧梦依稀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漂来又浮去

君来有声君去无语翻云覆雨里真情诺诺终于随乱红飞花去

可逆风不解挟雨伴雪摧梅折枝去凤凰于飞翙翙其羽远去无痕迹

听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凤凰于飞》

这些洋溢着古典气息的流行歌词,让我们恍然回归到那个唯美的时代。我们常说,好诗都被唐人写光了,好词都被宋人填完了,因此我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后代,才会带着虔诚和仰慕之情去学习诗歌,正因为我们在仰视着古典诗歌,在高考中诗歌鉴赏也就自然成为难点了。

二、诗歌鉴赏的常见命题方式

其一.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其二、鉴赏诗歌用词之妙

今天我就从其中极小的一点切入,谈一谈炼字题的答题方法。

三、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1、[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

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3、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4、答题示例: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

参考答案:

①最生动传神的字是“独”字。

②“独”是“独立”,“一个人”的意思。(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③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描述景象)

④独”字准确传神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然不群的形象。(效果)

四、由学生答题而引起的思考:

8.三月_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篇八

韩偓

辛夷①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②,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注】 ①辛夷:一种香草。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1)“四时最好是三月”,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三月的。

(2)请指出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它。

答案

(1)诗的前两句从两方面选择具有特色的事物对三月进行了描写。第一句从景物的角度写,辛夷刚凋谢,桃花又接着开放了,写出了三月百花盛开的美好景象;第二句从节日的角度写,踏青的快乐还在心头,寒食节又来了,寒食节之后紧接着又是清明节,节日一个接一个。所以说一年四季最好的是三月。

(2)本诗的主旨句是第四句。诗人采用比喻和铺垫的手法来表现诗的主旨。诗人将少年和美好的三月作比,前三句把三月的美好写到极致,为第四句感叹美好的少年时光一去不回作铺垫,给读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赏析

韩偓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早年聪愨过人,中年进入仕途,希望报国,然而仕途一路坎坷,多次科举不成,致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好景不长,很快他就因为不愿阿附权贵而被奸臣放逐异乡。晚年他独自漂泊他乡,却心系故国,终身不食梁禄,耿耿孤忠,令人感佩。韩偓早年的诗作感情真挚,细膩深婉而又往往词采华美,绮丽浓艳,而后期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对朝代变迁的叹息,诗作的多写羁旅之愁,家国之悲,而且情感凝重,沉郁顿挫。

从《三月》的感情积淀来看,应该是韩惺在晚年漂泊到福建时写的。辛夷花是一月开花的,它才刚刚谢了,桃花却早早的开了。笫一句就说明写诗时是早春时节,这样的时节是充满生气的,绿地草涨莺飞,万物渐欣渐荣。在这样的日子出去踏青是再好不过的了,在南方,寒食时节,总是细雨飘飘,滋润着千树力‘花,也带给人清新舒服的感觉。第一句的前半句“四时最好是三月”,正好说明“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好比一个人的少年时期,一个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的时期,然而少年也像春天的三月那样,晃一晃就过去了。时间总是这样,在你的指缝隙间流失,而你却全然

不知。韩偓在这里就借用短暂的三月来感叹少年时期的一去不复返,让人不禁的感伤了起来。“吴国地遥江接海”,吴国即吴地,地理位罝差不多是现在的江苏,上海,浙江一带,都是长江及其支流哺乳的地域,长江经过吴地最后流入浩翰的东海,故诗人说“江接海”。汉陵是汉朝天子陵墓,“汉陵魂断草连天”,汉朝天子建立的辉煌大业早已成为历史,今也只剩陵墓断碑伴着杂草丛生。“新愁旧恨真无奈”,新增添的忧烦苦闷和旧有的遗憾悔恨,让诗人也无可奈何,如今的他除了借酒醉酣睡在瓮底,还以做什么来扭转故国火亡的乾坤呢?

9.音乐鉴赏论文_陈嘉一 篇九

学院(系):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市场营销一班 学 生: 陈嘉一 学 号: 2010442891 指导教师: 周霞

完成日期 2011 年 11 月

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形式新颖的“中国风”音乐大行其道。从传统审美角度来看,这种音乐形式无论在歌词、编曲、演唱方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符合中国古典审美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有密切关系。但在这种音乐形式广泛流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探索传播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流行歌曲;“中国风”音乐;传统审美;文化传播

Chinese pop music in the wind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new forms of “Chinese style” music popular.From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his form of music in terms of lyrics, arrangement, singing or the overall style metho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pirit of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heritage and national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sychological.But in this wildly popular form of music, we should seriously reflect and explore the best way to spread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 pop;“Chinese style” music;traditional aesthetic;cultural transmission

前 言

近几年来,一批新生代音乐创作人和歌手将中国的一些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合在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流行音乐。这种新奇、独特的音乐形式很快席卷了流行乐坛,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大众的追捧。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歌手为了迎合大众,将“中国风”音乐的风潮推到了极致。同时,这种“中国风”也在广告、电影、服饰、建筑等各种艺术中大放异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文化。可以说,“中国风”的流行,与在儒、道、佛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种现象也源自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

目 录

1何谓“中国风”音乐 ......................................

1.1歌词包含中国古典文化...............................

1.2编曲和唱法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特征..................

1.3整体风格追求古典意境................................

2编曲和唱法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特征 .......................

3“中国风”音乐带来的反思 ................................

参考文献........................................................

何谓“中国风”音乐

“中国风”,如果按字面上解释,即有中国特点的音乐风格。当然,这并非是指中国的传统音乐,而是指在流行音乐领域的一种融合传统音乐的独特音乐形式。关于“中国风”音乐的定义,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音乐人黄晓亮在博客中说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也有人曾经试着给“中国风”音乐下过如下的定义:“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等;在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在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传说故事。虽然这两种说法还有待商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风”音乐的特质。1.1 歌词包含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风”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歌词中包含中国古典文化。有的作品直接把古辞赋拿过来运用,如王菲的《水调歌头》、蔡琴的《如梦令》、伊能静的《念奴娇》等,即是把古典诗词直接谱曲并融入现代配乐来重新演绎。有的作品则是借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如“月”、“水”、“镜”、“梅”、“竹”、“兰”、“茶”、“杨柳”等融人作品,如《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千里之外》、《青花瓷》、《兰亭序》等。还有的作品传达了中国传统的情感内容,如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听妈妈的话》、《蜗牛》等,这些歌曲显然和中国传统的重亲情的伦理情感紧密契合。有音乐人指出:“‘中国风’音乐作品的歌词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歌词整体营造古典民族的文化氛围,运用大量的古典意象;二是歌词中带有一些鲜明的民族符号,以此来体现民族特色。

周杰伦的代表作《东风破》,其歌词是:“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人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歌名本身就是词牌名,其中“离愁”、“烛火”、“古道”、“思念瘦”等充满古典意象的词语更是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青花瓷》中的“素胚”、“釉色”、“临摹”、“窑烧”等描述青花瓷制作工艺的词被巧妙融合在歌词中,同时极力渲染江南雅致淡然的景色,构成了极具画面感的内容。《本草纲目》借用了李时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来传达古典情怀,胡彦斌的《曹操》则描述了一代袅雄曹操的故事。因此,包含传统文化是“中国风”音乐在歌词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1.2 编曲和唱法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特征

一般来说,当代流行音乐习惯以西洋键盘乐器、打击乐器和电子音乐为主,而“中国风”音乐使用传统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竹笛、古筝等,使中国韵味被积极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而且独特的音乐表达。如周杰伦的《东风破》主要运用了二胡;《霍元甲》则主要融入琵琶和大鼓,沉闷而厚重的鼓声阵阵,表现一代宗师的武学气概,全曲气势十足。林俊杰的《江南》主要运用了箫,箫声绵绵,流畅抒情,委婉动听。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雅致淡然。

除了配乐和编曲之外,很多“中国风”音乐大胆地运用了传统音乐的演唱方法,如民族唱法、戏曲唱腔等。如陈升的《北京一夜》用老生腔演唱,之后有《霍元甲》中的花旦腔,《红尘女子》、《以父之名》中的青衣腔,《在梅边》里的昆曲,陶品的《SUSAN说》则引用了京剧《苏三起解》中的唱段。《千里之外》两种音乐形式和唱法的交替使音乐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让人耳目一新。随着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和宋祖英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巧妙融合,这种“混搭”的音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1.3 整体风格追求古典意境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重要体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艺术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曲乐,都讲究含蓄、淡泊,追求意境的绵长深远,含蓄朦胧。

“中国风”音乐无论在歌词、编曲、唱法、旋律还是MV的拍摄上,都注重使音乐整体上能够展现出典型的东方古典意境。“中国风”音乐多采用古典诗词作为题材,情感表达符合“中和”的审美标准。同时,曲调的悠扬和谐也体现了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儒家美学观。除此之外,MV的拍摄也体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的古典美学要求。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诸如“落花”、“大雁”、“春”、“暮”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在美学的层面上,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独立的艺术符号。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将审美意象作为“情感符号”和“艺术幻象”来考察。她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朗格从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出发,认为艺术意象也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在“中国风”的音乐中,充满了类似的传统意象,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与其说是一首歌,不如说是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群带纷飞。“烟雨”、“青花”、“素胚”、“芭蕉”、“门环”等古典意象配上悠扬的曲调和水墨风格的唯美的MV,组合成了独特的意境。这种欲说还休、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正是符合了“含而不露”这一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中国风”音乐背后的古典审美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所谓审美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审美文化所独自具有的内在审美气质和性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艺术态度的核心因素,属于一个民族文化比较深沉的东西,与一个民族的哲学精神相一致。审美精神一旦形成便会融合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长期地影响着民族文化、艺术及审美的发展。中国古典审美精神是在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以及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哲学精神中逐渐生成、建构出来的。音乐学者林华先生就曾在其论著中提到:“在我们的审美个性中,既有来源于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积淀成份,同时又有受到民族审美意识影响的成份„„”。

在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其核心的哲学基础。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促使中国古典艺术强调“道”、“气”贯穿的生命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注重直观感悟的生命体验,同时还追求“内在超越”的理想价值。生命精神和宇宙意识构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精神的内在特质。中国艺术所注重的不是孤立的个体生命和对象,而是生命的整体感、流动感和蓬勃的生命力,这种审美精神导致中国古典审美重神韵、气韵、气势、气脉、气象和意境等,也就是重生命精神,要求表现宇宙无限的生机活力。这种审美精神必然会影响中国人的审美实践。尽管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以西方音乐形式为主流,但这种根植于民族心理的审美精神要求也呼唤符合中国人审美特点的音乐形式出现,而“中国风”音乐正是符合了中国人内在的审美要求。

同时,中国人长久以来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其中,礼义廉耻、中庸之道、重亲情、尊伦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由此产生的审美方式使人们在潜意识当中钟情于写意的古典歌词,倾心于传统的民间乐器,醉心于含蓄、内敛的情感等等。在欣赏“中国风”流行音乐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怀,使听众很容易就和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中国风”音乐带来的反思 对于艺术领域中的这种“中国风”现象,很多学者是持肯定态度的。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今天,更多的文化形式和审美标准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审美实践。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传承五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消费时代,任何文化行为只有在转化为商业行为的消费中实现对文化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才能被公众更多地关注与接受。而“中国风”音乐无疑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它通过特定的商业传播手段和商业行为方式,使文化消费群体在文化消费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和古典文明的传播。由此看来,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不失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音乐形式时髦有余,真诚不足。这些歌曲在商业动机的操控下,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内涵被那些流于表面的歌词拆解得略显破碎和浅薄。同时,由于歌曲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传统文化的错误传播。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就曾经指出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错误堪称“谬误”。这首(青花瓷》,马未都认为其中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他解释说:“青花瓷自诞生之时便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另一处错误则是那句“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马未都解释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见过”。此外,还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歌手伊能静在《念奴娇》中将“羽扇纶巾”的“纶”念成“伦”,戴佩妮在新歌《一个人的行李》中,唱“我要一个人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但《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这种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谬误,对文化传播、也对社会会产生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在“中国风”音乐大热的同时,我们应该有所思考。真正的“中国风”是可以用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要选择最佳的传播方式和准确的转播内容,而不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任意粘贴一些传统文化的标签作为嚎头来吸引听众,获取经济利益。参考文献

[1] 范晓峰.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M].上海音像出版社,1996.[2] 黄晓亮.中国风音乐史[J].2002年第11期.

上一篇:外墙油漆维修合同下一篇:王欢纪检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