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导论读书笔记

2024-08-28

公共管理导论读书笔记(精选10篇)

1.公共管理导论读书笔记 篇一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一书,可视为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石。盖其基本命题、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大抵源于此书。自然,精神分析理论此后不断修正、完善,却不曾抛离此书的诸多观念。《讲演》分三个部分,动作倒错、梦、神经症通论。

一门学科或一种理论,其存在价值便是它的独特性或者说不可替代性。弗洛伊德在绪论中这样讲道,“精神分析试图发现一块普通的基石,在此基础上,身心紊乱的障碍变得可被人理解。„„必须远离种种成见,无论是解剖学的、化学的或是生理学的类型,必须全部用纯粹心理学的观念来加以运作”。(第16页)以此独特的意义和观念为指导,弗氏认为,“精神分析有两种假设冒犯了全人类并招致人们的厌烦。其一是它触犯了理性的成见;其二是触怒了美育和道德的成见。”这种非理性颠覆了人们的理性崇拜,使人类得以在更深层面重新界定“人”这一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作为万物主宰的人头上的华丽光环。人不再是理性的强者,而是有着各种欲望和本能冲动的动物。这是精神分析学说两个基本命题的必然结论。弗氏说道,“精神分析所提出的第一个命题是:自身的心理过程是无意识的,整个心理活动只有部分和某些个别的行为才是意识的。„„第二个命题也是

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它主张一切本能冲动都可描述为性冲动,„„”这种“泛性论”必然令弗氏身陷反对乃至唾骂的重围,而他却将此奉为圭臬。他以为,人类的性冲动“都是神经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更进一步说,我们认为这些同样的性冲动为人类精神的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第16页)是为绪论。

转入正题,弗氏并未抛出种种绚丽的概念和耀眼的理论。所谓“动作倒错”,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和遗忘等过失行为。他认为,“动作倒错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事,而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不同意图同时引起或者互相干涉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第35页)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动作倒错”的心理探研,弗氏逐渐在意识层面开掘也所谓“潜意识”的广阔天地。我以为这便是弗氏大费周章设此几讲的意图。正是因为“口误的结果本身也许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追寻自身目的的完全有效的心理行为,有目的和所指的陈述。„„是一种十分正常的行为,它仅仅只是代替了那些人们所期望和意图实现的行为而已”(第27页),所以探究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便势在必行。这是一片不为人知的荒原。“口误者通常表达出他没有意识到的意图,而这些我们能够从环境的证据中推导出来”。(第53页)日常生活中看似偶然的、毫无意义的现象,在弗洛伊德看来,却大有深意,其背后往往有着鲜为人知的意图。

既然如此,则人类的梦境是否亦可作如是分析?在“梦”这一部分开头,弗氏便讲了梦的特性与其成为精神分析对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经过此初步探索,弗氏提出了释梦的前提假说:“梦不是一种躯体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现象。”(第83页)这个假说无疑是关于动作倒错的观念的延伸。如何证实呢?则要靠大量的分析事实。对于梦的分析(释梦)便成了一门技术。释梦者“可以从替代物出发,利用一系列的联想,最终可以得到被压抑的原有对象。„„对梦的成分因素的联想不仅取决于梦的成分因素,也取决于梦背后原有的潜意识”。(第94页)在讲动作倒错时,弗氏认为出现倒错的人有意图要干某事,只是他对此没有意识到,即是说在他的内心有不为他所知道的其他心理过程在进行。根据此观点,弗氏又提出关于梦的第二个假设,即梦并非无意义的,其背后有着做梦者也未必尽知的意义。释梦的技术便在此基础上得以实行。他说,“释梦的技术在于对这些成分要素进行自由联想,以便找出其他的替代结构的观念,再由这种替结构的观念使我们推导出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原有的观念”。(第95页)何以要如此,在于梦有显意与隐意。显意便是所做的梦,隐意是其背后的意义。隐意是意识不到的,须经层层剖析、抽丝剥茧方能现形。弗氏如是说,“潜意识梦的观念的复杂心理结构的一个小的片段进入了显梦,成为梦的一个细节,一种暗喻,就像一种电报体的缩写码。释梦就是要将这些片

断或暗喻重新整合成一个整体,„„一个片断或者一处暗喻替代了构成梦的工作的一种形式的伪装”。(第102页)通过对显意的解析,可以让我们得到隐藏于梦境深处的隐意。所以,“与其说显意是隐意的伪装,不如说是隐意的代表,是隐意的蜕变和具体的意象。准确的说,它以话语的表述开始,但是它仍然是一种伪装。„„还将看到一系列的抽象思想可在显梦里造成替代的意象,同时还能够起到隐藏显梦的意图”。(第102页)梦的这种二重结构,与动作倒错如出一辙。接着,弗氏通过对儿童的梦进行研究,论述了梦的起源、梦的特征和梦的功能,提出如下结论:“梦因为有了愿望而引起,并且梦的内容就是愿望的迂回曲折地实现。„„梦并不简单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且以幻觉体验的方式来表达愿望的实现。”(第109页)这里所谓的愿望,更多的指向邪恶的、为人不齿的欲望,至少是暂时无法为世俗容忍的、令人难堪的。然而作为一种本能的力量又是难以遏止的,于是须得伪装。这种伪装是通过梦的审查作用实现的。“梦的审查作用„„通过修饰、暗示和影射来伪装并替代真正的表达。”(第119页)这是其一,另一重要作用方式是移植和组织。“这种移植和组织是梦的伪装的一个重要的手法,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梦显得如此奇异而难以理解,即使是做梦者也不愿把自己的梦当做心理活动的产物。„„材料的省略、更改以及重新组织——这些就是梦的审查作用的活动

以及梦的伪装的手法。”(第120页)简单说,“梦的伪装是由于自我所认可的目的对于夜间睡眠时出现的邪恶的念头进行审查的结果”。(第126页)除了审查作用,象征作用也是伪装的一个重要因素。弄清这点,便可大致了解“梦的工作”。具体如下:

1、凝缩作用:为梦的工作所提供的材料形成一种思想,其中有一些是不令人愉快的和应当加以摒弃的,但是它却以正确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来构建和表达„„神奇地使用了混合和合并的方法。(第148页)

2、移植作用:一个隐意元素不是由自己的一部分来代替,而是由其他无关的近似于暗示的事物来替代;其重点从一个重要的成分元素移植到另一个重要的成分元素,以致梦以一种异样的形态呈现出来。(第149页)如果由暗喻回到原本的东西的途径不能追溯时,梦的审查作用才算是达到目的。(第149—150页)

3、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梦的工作这些特征被称为原始的,他们依赖于语言文字的原始表达方式。(第154页)

4、润饰作用。

知道了梦是如何工作的,便可以对梦进行例证分析。精神分析的首要工作便是释梦。释梦的目的何在?这便进入了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弗氏认为,神经症是由于人的本

能欲望(主要是性本能)被过度压抑无从渲泄而致,而只要帮患者了解这种种本能欲望,以一种正常的态度正视它们,便有可能摆脱病症的摆布。而要弄清楚潜藏于人心深处的本能欲望,一种有效的途径便是对梦境作精神分析。除了这种精神病学上的意义,还有文化学上的意义。弗氏这样说道:“在这些防止由于剥夺而致病的过程中,有一种已获得了特殊的文化意义。由于有了这个过程,性冲动就能放弃从前的部分冲动的满足或生殖的满足的目的,而采取一种新的目的——这个新目的尽管在起源上与被放弃的目的想关联,但它已不再是性的而应被称为是社会的目的。根据认为社会目的高于本质上是自私的性目的的一般评价,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升华’。”(第292页)人类文明正是这种欲望冲动经过“升华”而不断发展的。而这个过程和艺术家的创作如出一辙。这也是精神分析理论所以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大放异彩的原因。弗氏对此早有认识,他说,“像任何其他得不到满足的人一样,他(艺术家)逃避现实,把他所有的兴趣以及里比多都转向其幻想生活的愿望构建„„他们的禀赋可能包含着一种弹性。„„他懂得如何加工他的白日梦,以使它们失去任何个人的色彩,从而可为他人共同欣赏。他也知道怎样润饰它们,使那些不道德的根源不容易被人看出来。再者,他拥有一种神秘的才能,能处理特殊的材料,直到忠实地表现出他的幻想;而且他还知道如何把强烈的快乐与表

现他的无意识幻想联系起来,从而暂时使抑制作用得到解除。”(第317页)弗氏便这样把作家与白日梦关联在一起。

注:

以上引文皆出自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一书,【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周泉 严泽胜 赵强海 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版

2.《电子商务安全导论》读书笔记3 篇二

3第二章 电子商务安全需求和密码技术

名词解释

1,明文:原始的,未被伪装的消息称做明文,也称信源。通常用M表示。

2,密文:通过一个密钥和加密算法将明文变换成一种伪信息,称为密文。通常用C表示。3,加密:就是用基于数学算法的程序和加密的密钥对信息进行编码,生成别人难以理解的符号,即把明文变成密文的过程。通常用E表示。

4,解密:由密文恢复成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通常用D表示。

5,加密算法:对明文进行加密所采用的一组规则,即加密程序的逻辑称做加密算法。

6,解密算法:消息传送给接收者后,要对密文进行解密时所采用的一组规则称做解密算法。7,密钥:加密和解密算法的操作通常都是在一组密钥的控制下进行的,分别称作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通常用K表示。

8,单钥密码体制:是加密和解密使用桢或实质上等同的密钥的加密体制。使用单钥密码体制时,通信双方A B必须相互交换密钥,当A发信息B时,A用自己的加密密钥匙进行加密,而B在接收到数据后,用A的密钥进行解密。单钥密码体制又称为秘密密钥体制或对称密钥体制。

9,双钥密码体制又称作公共密钥体制或非对称加密体制,这种加密法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要使用一对密钥,一个用与加密,另一上用于解密。即通过一个密钥加密的信息,只有使用另一个密钥才能够解密。这样每个用户都拥有两个密钥:公共密钥和个人密钥,公共密钥用于加密钥,个人密钥用于解密。用户将公共密钥交给发送方或公开,信息发送者使用接收人的公共密钥加密的信息只有接收人才能解密。

简答题材、1,电子商务的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可靠性是指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性,电子商务系统也就是计算机系统,其可靠性是指为防止由于计算机失效,程序错误,传输错误,硬件故障,系统软件错误,计算机病毒和自然灾害等听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并加以控制和预防,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性。

2,电子商务的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真实性蝗旨商务活动中交易身份的真实性,亦即是交易双方确实存在的,不是假冒的。3,单钥密码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加密和解密的速度快,效率高;第二,单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和解密过程使用同一个密钥。发送者的接收者都需要知道密钥,需要安全渠道进行密钥的传递,单钥密码体制无法适应互联网大环境多人相互通信要求。

4,双钥密钥体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适合密钥的分配和管理。第二,算法速度慢,只适合加密小数量的信息。5,替换加密和转换加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在替换加密法中,原文的顺序没被改变,而是通过各种字母映射关系把原文隐藏了起来。转换加密法是将原字母的顺序打乱,将其重新排列。

6,简述密码系统的理论安全性的实用安全性。

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借且于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密码的破译能力也不断提高。一个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取决于破译者具备的能力,如若它对于拥有无限计算资源的破译者来说是安全的,则称这样的密码体制是无条件安全的,它意味着不论破译者拥有多大的资源,都不可能破译;如若一个密码体制对于拥有限计算资源的破泽者来说是安全的,则称这样的密码体制是计算上安全的,计算上安全的密码表明破译的难度很大。

无条件安全的密码体制是理论上安全的;计算上安全的密码体制是实用的安全性。但目前已知的无条件安全的密码体制都是不实用的;同时还没有一个实用的密码体制被证明是计算上安全的。

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读书笔记 篇三

本书是一部政治学讲义,作者介绍了国际上通行的经典读物。福山的国家建构等最新的政治学观念也收纳其中。通读一遍,感觉在大学里上了一堂不用考试的课程。最大的收获是 政治学习中,对政治名词的认识上,要先提出问题:这个名词的存在合理吗? 国家等政治概念并非自古就有,在接受这些观点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同样,威权政治存在有其合理性,但肯定不是最佳的政治形态。宗教和政府的平衡是民主的推动力。 大部分国家都是二战后产生的。战争塑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在这样的军事过程中,欧洲现代国家兴起。 许多国家的现有政体都和内战有关。我们都以为国家时自古就有的,原来国家和民族一样,都是描述中产生的事物。就像二战期间,美国通过宣传工具让主妇们接受动物的内脏一样。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语境中。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把许多概念视为理所当然。 威权政治把权利封闭在特定集团和圈子里。政权更迭遵循元老政治。威权政治是民族政治和极权政治的中间状态。对治理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有着很强社会建构能力,对社会的管理能力也很强。 大部分_国家时民主国家。教徒人口越多,民主程度越高。儒教把政治和国家合二为一,不认同社会自治。宗教对国家整体的影响非常大,宗教发达意味着思想管理和政府管理的分开和制衡。

4.公共管理导论读书笔记 篇四

1、管理者的常见管理模式就是根据实际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最终通过制度的落实来体现管理实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作者的基本管理观点强调,管理者并非是少数的管理制定者而是每位“知识工作者”,而他们是在“自觉”的前提下,和自身努力(知识,创意和信息)化为产品,结合实际实现时效,他们是真正的管理者,完成其从宏观到微观,从思考到执行至“卓有成效”。

2、“时间”,作者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没有替代品,无法储存,而且是做任何事情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记录、管理、统一安排时间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并告诫读者,有效管理者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是珍惜自己的时间。但是,人们经常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其实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最科学实际地去安排时间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组织规模越大,管理者实际可掌握的时间越少,身为管理者,更应该知道自己的时间用的什么地方。使在某时间产生最大绩效,必须着眼于整个组织的绩效和成功,同时,通过学习作者的观点和书中的实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合理安排和运用时间的重要性,什么样的事情在什么样的时间去处理,怎样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看似平常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时间不仅对管理者,而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压力的。“惜时如金”,做到系统的时间管理,从有效的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认识你的时间。

3、一位管理者能重视贡献,是人才发展的最大动力。因为人可以随外加要求而调整自己。重视贡献的管理者还可以帮助和他共事的那些人将眼光放得更远,这样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标准。每个人都应有贡献,大到社会,小到服务团体。贡献一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作为管理者来讲,管理者要想有所贡献就必须要在三个方面来下功夫,作者强调了贡献的直接成果及价值观三个方面,并提出“我能做什么贡献”的问题,挖掘工作中尚未发现的潜力(潜在的贡献),在阅读本章前,我理解的成果基本是直接成果,无潜在的意识,现在逐渐认识到了贡献的全方位性及高度综合性。只有理解和重视贡献,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所贡献。重视贡献是一项组织的原则,能使管理者掌握各项工作的关联性,从而创造出一个坚实的工作团队来。同时,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作为未来的管 理者,我们应由“知”用于“行”。

4、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是去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使才智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增长。任何一个团体,其行事标准不取决于领导人的表现,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会把自己的团体作用建立在发挥所长上,如何管理和使用人,是每个团体的首要问题。怎样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是管理者的长期任务。作为管理者要首先认识到,人无全才,客观公正的看待人的优点和缺点,重视作为和贡献。本章事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因事用人,用人之所长的同时要容其所短,知道怎么用人,用什么人,才能做到真正有效。

5、作为管理者,很多事情要去处理,但时间却非常有限,那些事情需要优先处理,哪些事情需要暂缓,到底根据什么来做决策,作者告诉我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去做,前后次序的考虑,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上,而不会去兼办其他工作,完成一件事情以后,再根据事情的变化,决定下一步优先事项及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去进行下一步工作。

6、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决策,而且是重大决策,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什么原则来做决策,什么时候应依据实际情况来做决策,而且深知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费时的不是决策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一项决策,如果不能付诸行动,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决策,最多是一种良好的意愿,有效地决策,虽然是以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但决策的推行却必须尽可能接近工作层面,必须力求简单。决策的五个要素,1、要切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考虑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的是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决策执行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通过贝尔电话公司等案例分析,向我们充分体现了什么是真正的有效地决策。

7、决策中的判断是若干方案中的选择,它要经过见解、验证、标准、反馈、判断等阶段,我们通常所做的决策,大部分都介于必须做决策与可以不做决策二 2 者之间,通常多是如何改进而不是如何真正做变革和创新,在这种情形下,有效地管理者会做比较,做了新决策可能有什么收获和风险,不做又可能有什么损失,这里有两项原则,1、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2、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5.《新公共管理》读书笔记 篇五

赵成根老师的理论:公共治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官僚行政体制

一、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成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年代。从英美发端的这场改革,很快扩展到澳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欧洲的法国、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等国。

英国的政府改革

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在尼斯坎南新保守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启动了英国的行政改革。主要做法是以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为核心的民营化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签约外包的运用;鼓励私人投资行动。1979年开始启动的以管理绩效评审为核心的“雷纳评审”;1983年开始推动指在树立成本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经济和效率水平,从而降低公共开支的“财政管理模式创新方案”;1988年开始实施“下一步行动”改革,运用一整套商业管理模式,重塑了英国政府管理结构和模式。尤其是对政府决策功能和管理、服务功能科学划分的基础上,在管理和服务部门引入执行局制(agency),对于现代官僚行政体制和改革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价值。

1991年约翰·梅杰上台后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公民宪章运动”,通过在四十多个具体的公共服务行业推动顾客导向的服务承诺制,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1997年托尼·布莱尔以新工党的政治形象结束了长达18年的保守党的执政格局。他一方面继续推进保守党执政期间推行的改革(私有化改革);另一方面,针对保守党执政时期过分强调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竞争,忽视了公共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从而带来碎片化的制度结构的弊端,提出了构建协同式政府的新的改革构想。布莱尔政府认为,传统的做官制模式和保守党的市场化模式都各有局限,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的优势,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共同为社会和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布莱尔政府的协同式政府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保守党政府强调政府退却的理念,而是努力让政府有所作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从目标设定到具体操作从组织结构到文化整合,从政府内部到政府外部无所不包。即不是依靠传统官僚制的命令服从关系,也不是依靠新公共管理的合同制而是建立在观念共识、目标分享和组织整合基础上的相互信任的诚信关系。

美国的政府改革

同英国一样,1981年共和党里根政府上台执政后,运用新自由主义的改革理论启动了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主要形式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签约外包。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同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里根政府、克林顿的美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通过贯彻顾客导向、绩效导向、战略导向和结果控制等原则,通过精简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政府管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推行绩效管理等具体的改革措施力求创造一个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经济型政府。

英国、美国、新西兰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改革的主流,但各国因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不同,改革模式呈现越异性发展。英国著名公共管理理论家、改革分析家波利特将各国的改革分成了四种模式:

一是维持现状派。这些国家主要通过松绑、精简机构、收缩预算等措施,“减轻”现存的官僚制度,使现行结构和模式更好地运作,尽可能地维持现状。德国和欧盟所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改革战略。

二是现代化派。这些国家的改革,一般包括结果导向和业绩导向的预算改革。强化绩效评估,适度放松僵硬的人事制度,权力下放,强调战略计划的功能等,主要属于政府管理结构和模式自身的调整和变迁。此类包括加拿大、芬兰、法国、荷兰和瑞典等。

三是市场化派。主张在公共部门内部引进更多的竞争和市场类型机制。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此类。

四是小政府派。主张把任何可能私有化的东西全部实现私有化,从而回归守夜人式的国家,政府只承担一些私人部门不能或不愿承担的核心职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部分时间属于此类型。

美国的改革既有很强的现代化因素,也有很强的市场化趋势,难于归类。

政府管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方式。20世纪政府管制的发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稳定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但到20世纪70年代,过度的政府管制限制了市场自由和活力,政府管制机构膨胀,开支过大,管制成本过高,以及管制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等弊端,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经济发展。

二、什么是新公共管理

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范围的公共管理改革概括为:公共管理主义、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企业家型政府、苗条政府、善治、新公共管理等。

英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在《行政管理》杂志发表了《一种普适的公共管理模式》一文,提出“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概念,概括了公共管理的精髓,也反映了各种理论家的主要看法:(1)在公共部门引入精细的专业化管理;(2)明确的绩效规范和绩效评估,科学界定组织目标和组织部门、各单位的目标;(3)实行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和报酬管理制度,废除传统的高度集权的官僚制人事制度;(4)实行公共部门组织单位的分散化转型,实现供应者和生产者的相对分离,充分利用合同制和特许经营等制度安排的效率优势;(5)在公共部门中引入更多的竞争;(6)运用私人部门管理实践中成功的管理模式;(7)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更多地强调纪律和节约,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英国著名公共管理专业费利耶在《行动中的公共管理》一书,对新公共管理进行了四种分类:(1)效率驱动模式:这种改革模式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目标,试图用商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来改造公共部门的运行模式。(2)组织规模缩减和分权模式:从科层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型,强调组织间的战略联盟,从标准化的服务向灵活多样的服务系统转型。(3)追求卓越模式:强调组织文化重要性的人际关系管理学派对公共部门的管理影响。(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强调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实现公民参与和维护公共责任。

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变迁都是危机推动的结果。

公共管理的革命性转型

第一次转型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变革,从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转型。第一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普选制;二是,现代官僚制行政组织体制的发展,层级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官僚制组织系统迅速发展起来;三是现代政府的扩展。这一百年是政府职能扩展的一百年,政府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消极无为的守夜人转变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积极的大政府。四是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转型。行政职能扩张,行政机构和人员规模膨胀,国家不再称为政治国家,而是一个行政国家。

第二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末,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政府改革为启动标志,国家公共治理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型。这次重大转型恰是国家的退却,是校正20世纪 2 以来政府过度扩张、民主过度发展基础上国家的政治行政结构、政府的公共政策结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其核心目标是降低公共治理成本,提高公共治理效率,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塑造经济型政府。(1)重塑行政组织结构,构建分权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组织;(2)财政管理体制改革;(3)文官制度改革;(4)内部市场和准市场机构的运用;(5)实行绩效管理;(6)强化质量管理;(7)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和协调;(8)顾客导向的公共服务承诺制。

不断塑造新的平衡

不同历史时期,公共治理模式的差异只是相互冲突的原则和治理工具之间平衡点的不断位移,因而构成不同的平衡结构而已。世界在不断寻找平衡点:包括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平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民主和权威的平衡;管理和行政之间的平衡;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

从来就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而存在、运转和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公共治理中的各种平衡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总是在两个极点之间像钟摆一样不断地摆动。

政府的经济人假设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斯密为第一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国富论》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分析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斯密对人的自利动机的分析,则是设计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一段经典描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已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人类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成为交易型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的逻辑起点和基础。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认为:人的自然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这种自利动机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个人由自利动机所驱动的谋利行为,自由地追求利润、财富,增进自我利益,客观上也对大多数人有利,增进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赫伯特·A·西蒙最早将有限理性引入经济学理论,他提出:在人的选择行为有限理性的前提下,人的选择模式不可能是最优选择模式。人的选择行为受到信息不周全、知识不完备、决策成本限制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限制,根本达不到理性程度。

行动经济学认为:人关不是完全自私的,如父母会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的大部分财产,会为慈善基金捐款等。人的行为也不总是理性的,如炒股、赌博的时候。正确理解经济人假设:

斯密自利经济人假设的“自利”绝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私”,不否认为人的各种良好动机的存在,也绝不否认人的动机结构的复杂性。斯密的“自利”从根本上说,不过是对社会个体“自我”的理解、承认和尊重。

斯密的理性,主要是人在动机意义上的理性。其基本模式概括为:主观动机模式——环境——客观社会行为模式。在人进行主观选择的过程中,大量的、综合性的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他的选择行为。人是客观环境的塑造物。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完整理解,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尤其是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来加以考察。因此,为重塑人的行为模式,必须首先重塑环境。不合理的制度系统必须导致劣质的行为淘汰优质 3 的行为,一整套具有良好品质的制度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的关键。唯有良好的制度系统,才会同时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斯密对人类制度设计理论巨大的贡献在于,好的制度必须是充分尊重人的自由选择、自主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激发他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动力。不是靠强制、欺骗,而唯有依靠自然的制度系统,才能激发社会最强大、强烈的一个能量、能量源,那就是“人对自我利益的关系和不懈追求”。在私利的追求和公益的实现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实现和谐的过程中,制度发挥了关键性的调节使用。

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

詹姆斯·M·布坎南运用经济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社会公共治理问题,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这一“政治的经济理论”。他认为个人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就像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一样,同样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布坎南认为,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一门交换的科学,把这一观点应用到政治领域,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学也是一门交换的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交换。公共财政学派认为“政治是复杂的交换”,“政府是公共交换的补偿过程”。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看法,所谓政治市场是指政治家、官僚和选民等政治主体围绕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所形成的关系结构。

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其名著《利维坦》中表述,导致人类冲突的本质是利益的冲突。在人类开性中,我们发觉有三种主要争执的原因。第一为竞争,第二为猜忌,第三为荣耀。第一种原因,使人类为利益而侵略;第二种原因,使人类为安全而侵略;第三种原因,则使人类为名誉而侵略。

个人主义是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共同的思想起点和思想精髓。

第二章

公共物品理论

1651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国家的本质“用一个定义来说,就是一大群人互相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够按其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这句话指明了国家或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其为个人提供公共服务。“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总是与某种组织相联系的,公共物品总是某个组织的公共物品。

1740年,英国著名政治哲学思想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最指出“政府存在的理由就是促进某些共同的目的或动机。

亚当·斯密首先注意到了公共支出的必要性与市场失灵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推进在物品提供方面政府对市场的替代功能。他在《国富论》中指出:“君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社会侵犯;第二,建立严正的司法机关,保护个人不受他人伤害;第三,建设并维护公共设施。”斯密所指的公共工程主要是国防工程、行政司法方面的公共设施,还包括方便商业、促进教育的工程和设施这些对全社会有益的工程,由于所需费用太大,并且其收益难以弥补成本,因而不能指望由私人来提供。因此,公共物品的提供就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

19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一书中通过路灯、港口、灯塔、堤坝等工程建设的案例,证明诸如此类的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提供。因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是重要的,但没有人感兴趣,因为这些服务的提供并不必然自然地获得适应的报酬。”“个人不具备任何手段去截留那些利益,而避免其流向他人,也难以收取费用补偿其创造者。”

维克塞尔在1896年出版的《财政理论考察兼论瑞典的税收制度》中指出,公共物品所给 4 予个人的边际正效用,应与个人纳税所损失的财富的边际负效用相等,这就是著名的“利益财税原则”。

历史上最早关注公共物品的政治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是A·R·林达尔。他在1919年《公平税收》中提出“公共物品”这一概念,并指出公共物品是国家对人民的一般给付,个人或集团通过赋税的形式购买公共物品,并由此建立了林达尔模型。

1949年,戴维·布坎南在《政府财政的纯理论:一个建议的途径》中指出,关于公共物品的提供,“在政府与个人之间一定存在着类似市场的联系”。这个“准市场”就是民主社会的投票决策机制,由此构成了布坎南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思路。“准市场”为公共物品私人提供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经济生活中许多过去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现在可以在政府的科学管制下由公私企业提供,如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

影响公共物品形成的技术包括两项:一是排他性技术,即阻止搭便车行为的技术能力,如果有足够的成本低廉的排他性技术,就不会导致物品或服务的公共部门垄断。公路隧道借助非接触式电子收费设备实现了私有化运营。二是公共物品本身的生产技术水平,如现代复杂的自动灭火系统使一些消防工作变得更加“私人化”,新的演播技术使世界上的娱乐变得更为公共化。技术往往是影响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因素。

公共物品的属性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严格科学的定义是由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的。即,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某种物品的社会消费总量等于每个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量,不仅每个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量相等,而且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与社会对该物品的总消费量相等。斯蒂格里茨在《政府经济学》中写到:“要排斥任何人的使用是不合理的,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消费的数量,这就是说,多供给一个人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布坎南《公共财政》一书中强调了公共物品的联合消费特性。

公共物品区别与私人物品的两个本质属性:消费的非对抗性(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

斯蒂格里茨在其后来的《经济学》中还发现有些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会产生拥挤性。

公共物品的分类: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准公共物品)、公共资源性物品(公共池塘资源)。

纯公共物品:严格满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条件。纯公共物品听提供方式是非市场的。如,国防、外交、法律等。

俱乐部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公共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收费公路、有线电视。第一,当俱乐部成员数目超过其容纳的固定规模后就会产生拥挤,从而破坏消费的非竞争性,所以限制俱乐部的“消费”数目是必要的。第二,由于俱乐部物品具有排他性,应采取收费这样的办法来限制消费者数目,以排斥非俱乐部成员享用该物品。拥挤性是准公共物品有别于纯公共物品听一个重要特征。

公共资源性物品:同时具备消费的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如公共渔场、公共牧场、空气、河水、海洋资源、矿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也就是说,无法通过收费的方式将拒绝付费者排除在消费者的行列之外,搭便车成为一种基本的现象。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种类物品听属性是动态变化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从时间上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新方面、新工艺的不断推出和广泛应用,物品的属性也随之不断地变化着。比如,电视节目曾被认为是纯公共物品,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有线电视网可以通过收费来实现排他的准公共物品。与之相反的是,互联网产生之前,信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交换和享用,在网络时代,信息可以全球范围内共享。

从空间上看,随着人类组织化的程度的提供和组织结构模式的变迁,公共物品的属性同样发生了重要变化。

再次,产权的引入对公共物品属的影响。产权的界定会引起物品属性及类别的变化,如作为公共资源性物品的一条河流,产权的界定使其转化为具有排他性的物品。

最后,需求强度的变化对公共物品属性和分类的影响。供小于求的状况、拥挤的到来,排他也就产生,收费方式就有可能使公共物品向私人物品转化。

外部效应分析

资源配置职能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之一,而政府公共财政之所以具有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因为外部效应、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

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给“外部效应”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性),指消费者个体的消费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损失。从外部效应的概念和分类看,外部效应会使收效或成本外部化,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约瑟失·斯蒂格里茨说:“只要存在外部效应,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外部效应的成因主要存在两种争论:一种看法认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市场机制自身(经济人假设)。另一种看法认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产权的不明晰(公地悲剧)。

外部效应的纠治:1。征税或罚款;2。补贴;3。政府管制;4。法律道德措施;3。产权界定;6。组织设计。

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机制: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

第三章 民主危机

各种具有共同利益偏好的社会群体都建立了自己的利益组织,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影响政府的政策运行。

民主政府的公共政策成为“千百种集团利益的混合物”。政策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和交换主要由有组织的利益集团来进行,这种互动的特质决定了政策过程的特点和政策的绩效。公共政策便成为各种利益集团竞争所造成的均衡物。利益集团影响下的政策均衡,一般地说是公正、合理的。

利益集团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组织成员的多少、财富的多寡、组织能力的强弱、领导能力的高低、与决策者关系的远近,以及集团内部的凝聚力等。杜鲁门指出,在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体制中,政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利益集团竞争的规则,安排妥协与平衡利益,制定政策以规定妥协的方式,执行妥协的结果以解决集团间的冲突。

多元社会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并塑造平衡格局。压力集团之间的冲突是改革和进步的媒介。

福利其本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福利国家是工人阶段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成果。

第四章 科层官僚制组织的危机

科层制的特征:层级化、专业化、制度化

莱宾斯坦提出了X效率理论:

个人的行为具有惰性特征,通常在惰性区域工作,只要有可能,个人就会偷懒,这是由经济人的机会主义特征决定的。

个人的努力水平不是机械决定的常量,而一个随机决定的变量。

6.《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篇六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

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最后,出于追求时效性和方便传播的目的,语言被简化缩略,在反复流通中会有太多的增添和丢失,以致面目全非。

作者认为,人们无法对超出自我经验范围的外部世界产生完整准确的认识,这时人们只能诉诸想象与虚拟。书中对舆论的定义是:“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当我们将多样性的事物归结为无生气,集合性的却不完整的名称时,其间充斥的就已经是自我意识关于外部世界想象中的图像了,即被接受的信息楔入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这种虚拟环境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倒影式”的反映,而是事实的碎片,媒介的观点,个人的想象的大杂烩。

从个人内部来说,认识取决于我们的观察习惯与地位。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与世界的认识往往产生于情感、习惯和偏见,对特定事物持有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印象和成见。人们看到的是自己期待或想要看到的部分和侧面。我们按照已有的定义,现成的形式去理解,兴趣在我们所意识到得信息尚未经过我们思考之前就把某种性质强加给这些信息,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会在想象力中膨胀,倾向于熟悉的事物,从而导致对不符合起原则的观念的排斥,一旦这种兴趣和成见系统固定下来,我们对外部事物做出的判断将是片面而错误的。

二.被操纵的公共舆论

在论述了个体思想的非理性之后,作者在这一部分转而分析:“普通意志,公共舆论,公意是如何在众多分裂的个人和他们稍纵即逝的偶然意向中形成的。” 公众舆论似乎代表一种共识,那么这个共识在李普曼看来是领袖提出意见,一般民众对这一意见说是或否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深刻揭示了现代民主社会的主要模式,就是少数人决策,代表大多数人意见。因此,公 1

共舆论是极易被操纵的。领导者用模糊不清的词语,中间色调,愚民政策来抹平争执,汇集舆论,将事实简化为想法,描述观念用来代替事实,作为共同感情的纽带。

所谓民主,公意,其核心在于象征。象征来源于一个囊括所有概念的意象,它拥有普遍的适用性,能被每个人个体化的理解。象征是一种工具,它有力量从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念中抽取情感,使个人意志向公共象征的情感转移。于是象征成为少数寡头疏导控制甚至操纵舆论的工具。

以此为前提,作者动摇了民主理论的基础。民主理论理想中的是简单独立自给自足的乡村式社会,依赖的是每个个体拥有独立完整的对社会的智慧与经验,人人生而具有认识真理的能力,政治学的责任是创造投票和代议制政府。民主主义者将公共舆论限制在每个人直接确定的知识范畴内,实际上是把自主的个人行为设计为简单社会的前提。民主的谬误在于只关注民主的手段而非目的,关注民主表达的起源而非其过程和结果,况且在外在压力和个人成见的影响下,个体意见极易被少数寡头操纵。人们渴望自治并不是为了自治,而是为了得到自治带来的结果。源自正道的政治权利,良好的选举和代表机制不可能完全约束行使权力的过程。美国式的有限宪政民主或是基尔特社会主义建立在工厂代表原则和自愿奉献基础上的民主都是有悖于民主的真正内涵的,他们的最终结果——即使是以民主自居——也依然会成为在民主面纱下的实际上的专制。

三.舆论困境的对策

既然个人会因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成见和兴趣做出非理性的判断,而少数寡头又会利用象征操纵舆论,我们应该怎样走出舆论面临的似乎无法逃脱的困境呢?

人们也许会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媒当作拯救社会的摩西。但作者认为,报纸无法担此重任。报纸寻找自己的受众,寻找属于自己的重视读者。作为接触看不见环境的主要途径,报纸为我们勾画着外部世界,而在“公众——商品广告——报纸”的间接联系中,我们开始审视报纸的责任,作为 “第四权力”。新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宣告应当承担真相与民主的重量,而不是某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言。良好的连接起报纸和公众舆论,是一种渴望中的理想模式,那种被广告人过滤过的,被记者编辑掺杂了个人情感倾向的新闻,都影响着舆论的质量和能量。

因此,新闻与真相不是一回事,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解释隐蔽的事实。新闻不是对原材料的第一手报道,新闻描述的是引起读者兴趣的公开化阶段,是与读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部分,在经过记者以自己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格式化后,新闻中同样会充满偏见与谬误。另外,还要考虑经济上来自广告商,财团,读者的巨大压力。因此,新闻界十分脆弱,无法承担对人类生活进行解释的责任,更无法造就公共舆论。新闻应该成为制度的卫士,成为将黑暗曝光给大众的光。

那么什么才能解决有限个人困境从而形成公正有效的公共舆论?作者将这一重任交给了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专家应与决策者保持距离,即将执行者与调查者分离,专家的任务是提供信息。政治和产业部门的专家作为在完全条件下工作的局外人为社会提供大量公正客观的数据材料,从而使舆论真正反映事实。

在分析完作者的观点之后,我想对书中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个人有限理性与公共舆论的产生提出一些看法。理性这个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们在遇见真理尤其是道德真理的时候认识这种真理的能力,而不是一种依据明确的前提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传统的自然法理论认为,文明制度不是人为可以设计的产物。而培根,霍布斯以及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宣称,所有有用的人类制度都是而且也应当是有意识理性能够可以创造的产物。那么究竟个人理性能否成为公共舆论的基础并作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之来源呢?这就必须考虑个人理性如何转化为公共舆论。

我们承认,由于个人行动与自我知识,他人知识以及整个文明积累的知识的关系(即知识不是以一种整合形式存在而仅仅是个人掌握的不完全的分散知识),人的理性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一种“理性不及”的状态。但从另一个方面出发我们会发现,极其复杂但又条理井然的社会生活形式

既不是设计,也不是发明的结果,而是产生于诸多未明确意识到其行为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通过“试错过程”,“赢者生存”,“积累性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自发秩序”。

从公共舆论的角度看,作者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个人理性的局限性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其现实意义。但作者接下来便对“无知”的个体丧失了信心,转而诉诸所谓的“社会精英”。一方面是由于理性知识的局限,更重要的是作者身处90年前的战争时期,强大的政府具有绝对的领导权,而舆论媒体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喉舌。但是在媒体实力明显增强,网络等新媒介为公共舆论提供了表达交流的平台的当今社会,个人理性必将逐渐缩减“理性不及”的负面影响,通过“自发秩序”这只“看不见的手”,形成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公共舆论。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将是极其关键的中介,是看不见的“自发秩序”的有形外化。媒介将复杂的带有个人成见的有限理性转化为富有个人特征的以契约为基础的自发性公共舆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共舆论将不再是那么的充满成见与操纵,而将成为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

参考书目:

[1]《公共舆论》 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李普曼传》 罗纳德·斯蒂尔新华出版社1989年

[4]《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古斯塔夫勒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5]《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哈耶克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社 1989年

参考文献:

[1]《 “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 》 李艳东南传媒2010年第五期

[2]《谁使公众深陷在“舆论"之中》 邱凌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

[3]《舆论: 悬在虚空的大地?》 黄旦新闻记者2005年11期

[4]《李普曼政论新闻中的冷战思想探究》林牧茵 新闻大学2010年第二期

[5]《媒介与公众:交流的无奈》 王金凤 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中

[6]《 “虚拟环境”与“刻扳成见” 》李娟新闻知识2008年8月

[7]《法、立法与法律中的理性问题》 熊琦法律教育网2005年1月

[8]《知与无知的知识观》 邓正来 剑虹评论网2006年5月

[9]《从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看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韦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

7.情景管理—读书笔记 篇七

—读书笔记

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的真的不是太好,看了几页感觉大概内容就如标题所言,可能像一些著作一样随便举几个企业的实例一讲解就算完事儿了,不过当我耐心的看下去的时候我发觉我错了,这本书中涉及的管理理念是非常新颖的,至少对我这个初学者是如此,这本书清楚的阐述了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拜读之后让我受益匪浅!

一开始坐着就阐述了管理的几大要素:计划,组织,命令,协调,控制;以及管理所涉及的核心职能:领导,决策,沟通;以及管理的两个阶段:计划,实施;思路十分的清晰,不过本书的主要内容并仅仅是这些,如果仅仅是这些我相信我也不用看它了,而它也丧失了它应该具有的指导价值。我认为这本书主要阐述的不是管理的原理,而是告诉我们如何灵活的运用与实际,怎么与实际相结合,在什么样的环境(情景)中,使用怎么样的管理方式,以及影响管理顺利进行的因素有哪些?

书中将管理者分成了三种:高层(总裁层),中层(经理层),基层(监工层)以及他们所必需具备的素质,首先高层(总裁层)应该具备的能力有:1对远景的关注(高瞻远瞩),2通过与人交流澄清自己的思路,3通过阐述自己的立场获取组织的信任,4通过积极的自我关注发觉自己的潜力;其次经理层应该具备的能力有:1开发备用计划,不仅要满足企业现行的发展需要还要具有应付偶然事件发生的能力,2要能与环境因数及组织内部各层之间建立起工作联系,以保证组织的日常运转,3发展包括人员,结构,过程及其他资源在内的组织能力以满足环境要求,4监控与必须得投入,生产及产出有关的内部流程的作用过程,5协调各分区各部门的工作;最后

基础管理应该具备的能力有:1对所需完成的工作进行计划进行分工以便进行更搞高效的进行,2将计划好的工作一个人或小组分配给下属,3启动并监控工作进程,4给下属提供支持(物质和精神层面的),5与下属建立起个人关系以激励以最佳工作状态进行工作。紧接着书中又按文化的不同将企业文化进行分类:家长专制式的企业文化,官僚主义结构的企业文化以及协作参与型企业文化,以及分析了各种代表文化的性质和比较的适合的管理方式。以及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的利弊

对于家长专制式文化的企业,它是以人为管理的纽带,由首席执行官自己或者高层做出行动的决策,而下级只有执行命令的份儿,企业讲究的是雇员完全忠诚于雇主及首席执行官(大老板)它的缺点是个性化过于强烈,容易造成高层的随意操作。而且雇主与雇员之间保持着较大的距离,因为管理者认为熟悉会导致轻视,所以在这样的企业中他的管理风格明显的带有排他性!

对于官僚主义结构文化的企业,它的管理以信息为纽带,由首席执行官或者高层做出绝大多数决策但同时也兼顾下层的意见,组织内部讲求一定的忠诚,它的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和理性,管理者与被被管理保持着中等的距离,管理者的权威是由于他的职位赋予的。他的管理风格是决定性的。

对于协作参与型文化的企业,他的管理是以目标为纽带,游各层共同确定目标,是企业的目标也是职员的目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最小,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于个人魅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是一种毕娇人性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他的管理风格是包容型的。

就本书的观点而言没有说那种管理模式是完全正确的完全优越于其他模式的,而文中的思想是重在情景,不同的情景(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员工的专业素质等等)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一成不变。不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都是可以照搬照抄的,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都依赖与与之相适应的情景,脱离情景一切的管理都是空谈!

书中还揭示了一点,无论居于何职位的管理者都要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素质,管理并不是你比别人高一个等级,管理者首先要做到的是公平(特列除外)其次对待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和诚实,不管他是你的上级同事还是下级。正直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当然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怎么样才可以使这个组织正常的运行,无论在哪种文化的企业内部都必不可少的需要一定的措施,激励,约束,只是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让工作高质量完成的一种手段,根据不同岗位上的员工的不同需求激励机制也应该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需求采取同一种激励,是不可取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吧,比如一个一线工人和一个高级技师他们需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由于一线工人的需求可能还处于稀缺需要,而高级技师的需求则可能是社会需要甚至是精神需要试想如果以同一种激励方式去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我想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种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手段是约束,正如书中所说,约束不要造成严重的影响,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把影响减小到最低状态,而且还有一点儿,在使用约束多使用威胁或者胁迫,尽量少实际使用(约束并不一定要有不愉快的含义)另外无论是约束还是激励,一定要雷厉风行,给人一种言出必行的感觉。不要拖泥带水,那样的话所谓的激励和约束都会丧失它原有的功能。

8.管理类读书笔记 篇八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布莱尔,奥美日本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对于品牌的作用有深刻的洞察力。事实上,如今所有的广告、营销和公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品牌,巩固品牌效应,以达到更高的价值。

在开始的两三章,作者着重分析了现今社会的形势以及品牌传播管理的重要性,后几章则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全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品牌营销的方法,观点明确深刻。而我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以及本身专业知识的认知,明白到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塑造非常重要,像耐克、阿迪达斯、香奈儿等等这些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营销无不依赖于长期建立的品牌效应。品牌需要传播,于是有广告;品牌需要维护,于是有公关;品牌得以为人熟知,于是能够营销。这一切一切产品的链条都与品牌有关,品牌也与企业价值连为一体,因此品牌在当今的社会中变得尤为重要。

但现在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商家和企业仅仅把售卖获利作为生产商品的目的,而不是看重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原因何在?品牌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时间,一段时间后才能带来回报;但普通的售卖获利则是直接能见到收益的。但从长远来看,注重品牌的企业才能保持效益,后者则很快被淘汰。

9.《心灵管理》读书笔记 篇九

不久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了一句话“诺大的中国,竟然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然后我就给他回复说:“有时候,安静了才可以读书;有时候,却因为读书而变得安静”。现在看来,那时候也不是瞎说的,有点道理,读书确实可以使人静下心来。以前心里不开心时候,要么去打篮球,要么去骑车,唯有这样才可以使我得到发泄,心情才会好转。现在好了,多了另外一种方式——读书。

以前大家一起读《论语别裁》和《孔子》的时候,都是挑着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来读,而现在读《心灵管理》,却是通篇读。刚开始的时候其实还有些不习惯,觉得有些句子没什么意思,怎么也要读,总是感觉怪怪的。但是后来才发现,这样通俗易懂的书如果还按以前的方式来读,不用什么时间就可以读完了,反而通篇读却可以让我们对整书的把握更好,更好地衔接整篇,效果很好。

接下来可以好好谈谈对书上内容的一些理解。

“作为人,何谓正确?”这句话,从我第一次接触稻盛和夫的《活法》,便印象深刻,坚持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以此作为决策的标准,何等聪明!就像书中后面说到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我和一个真我,我们往往会把自我看得太重,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利益为先,而忽略了真我,忽略了别人,甚至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样正确吗??自我是基于本能的,有些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我们当然不能完全抛离自我,那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能让低层次的自我过度膨胀,而要让真我在心中占据主要阵地,这样才是正确的。

在做自行车协会会长的时候,常常需要带一群人出去骑车,而这一群人里面,很多对于骑行上的观念并不太一样,有人喜欢追求速度,有人喜欢有些刺激的,而有些却只是追求路上的风景和美食。我们没办法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有时候甚至可以说只需要把他们带出去再安全带回来就完成任务了。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每次策划活动的时候,包括目的地、路线、安全措施、吃饭地点,甚至是在哪里休息我们都需要详细地考虑,目的就是为了更多地考虑,每次活动能尽量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尽量让干事和会员有更多的收获,让大家对骑行有更深的理解。也会组织一些培训,让大家对团队骑行和修车有深入的了解,让他们有独立骑行的能力。我觉得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我们一起骑车。

“对于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因为现在做不到而设置界限,不要下定论说做不到。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无限的’,自己设定的目标,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一定会达到,并为此而不懈努力。”前段时间和朋友在聊天,发现我们有很多共通点,其中之一就是,在做很多事之前,我们总是会先估量一下自己能力,总是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迟迟不敢去做,其实说实话,我们并不比其他人差,但是别人敢去做,而我们却总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结果就是失去了机会,很可惜。现在我们也知道这一点,希望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断去改进。

10.环境学导论读书报告 篇十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中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

中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在我国北方地区,平原多,宜农耕地多,宜林土地多;在南方地区,平原少,宜农耕地较少,宜林宜牧土地多;在西北地区,沙漠广,宜农耕地少,宜牧土地多;而在西南地区,山地多,宜农耕地少,宜牧宜林土地多。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农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这里所说的分布不均,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其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可是,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衡的同时,西南林区却面临过熟林比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土地资源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四川盆地暖温带及亚热带平原和盆地区,这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适合人类生存的五、六、七级的土地资源面积仅占了我国土地资源面积的 29.48%,即不足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土地资源面积养活了我国 80% 以上的人口。我国人口众多,而易于人类生存的高等级的生态环境下的土地资源面积占了不足三分之一的中国国土面积,故我们应该科学利用和保护好这部分土地资源,更应保护好这部分土地资源上的耕地,因为这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上海气候中心

2、《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评述》 王明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1998年第二次战略研讨会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人民网

4、《臭氧层破坏》 中国经济信息网

5、《我国土地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邓红蒂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6、《土地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7、《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 中国农业重点实验室网

8、《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教育论文网

上一篇: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计划下一篇:老师生日快乐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