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精选10篇)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篇一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说出昆虫的生殖方式及特点。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情感目标: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变态发育的概念。
2.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化蝶一段,想想屏幕上出示的问题。①美丽的蝴蝶从哪儿来?
②为什么冬季几乎见不到苍蝇、蚊子?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比较、归纳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叫什么名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1: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生2:故事说的是梁祝死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比翼双飞。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忠贞。
师: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梁祝化蝶”,比翼双飞,是人们对纯洁爱情的憧憬,但科学地讲美丽的蝴蝶究竟是谁变来的呢 [多媒体显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 师:美丽的蝴蝶竟然是有很丑的毛毛虫变来的!可是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呢?它又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来回答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师:生物界中有100多万种昆虫,它们分布广,数量大,形态多样。其中,家蚕和蝗虫是有代表性的昆虫。家蚕的发育方式与蝴蝶相似,我们就先来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师:谁能说出为什么课本要选择家蚕作为代表动物来学习呢? 生1:家蚕是人类很早就驯养的昆虫,而且还能为人类提供蚕丝。生2:家蚕的蚕丝可以用来制作丝织品。生3:在古代,丝绸曾经出口到了欧洲!生4:中国的丝绸制品现在还倍受世人瞩目。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据史料记载,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饲养家蚕,并用蚕丝加工成了美丽的丝绸。大家都知道在汉朝就有了从我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数百年来,中国的丝绸沿着漫漫丝路送到了欧洲,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正是因为家蚕特殊的身份,我们的教材特别选取了家蚕作为代表动物,供我们学习。
[观察与思考] 师:请同学们观察教书P79页图,思考以下问题:
1、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2、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四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生:按照教师出示的讨论提纲分组讨论。
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形成知识点,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 态 特 点 幼虫
成虫
蛹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表格]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时期。通过对比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你有何发现?
生: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
师:对,像家蚕这样,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师: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经过四个时期?
生 活习性 生1:苍蝇、蚊子。生2:还有蜜蜂。生3:还有螳螂!
师:他们的回答中有没有不对的? 生4:螳螂的一生好像不经过蛹的时期。师:太对啦!螳螂的一生没有蛹期!生5:蝗虫和蟋蟀的一生也没有蛹期。
师: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对,实际上昆虫的发育有两种方式。像家蚕一样,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而发育过程中不经过蛹期的过程就称为不完全变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77页蝗虫的发育过程。[学生自学蝗虫的发育历程] 师:众所周知,蝗虫是非常常见的农业害虫,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非常严重的蝗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沉痛的灾难。同时,中国人们在治蝗救灾方面积极探索、顽强拼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非常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下面,同学们看过课本了,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蝗虫的跳蝻和成虫有何区别?
生:跳蝻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翅,能跳跃,但不能飞。
师:我们把跳蝻叫做蝗虫的“若虫”,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叫呢? 生:跳蝻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比较相似。
师:非常正确!“若”本身就有“如”和“好像”意思,而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殖器官是否发育成熟和是否有翅以及身体的大小上,所以称跳蝻为若虫。像蝗虫这样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像同学们说的蟋蟀和螳螂的发育过程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好,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蝴蝶的发育,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这属于哪种发育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有蛹期!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我们今天学习了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知识,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知道了什么是变态发育,明确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师:总结的不错。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异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蝗虫
[多媒体呈现表格] 师: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类群,也是动物中最为兴盛的类群,同时还是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个类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学以致用。下面我们看一幅图,同学们来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解释图上的过程? [多媒体呈现图示] 生:这是蝉蜕皮的过程。蝉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长大,当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时,蝉就要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是否知道这是蝉在发育过程中的第几次蜕皮? 生:应该是最后一次蜕皮。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蝉的幼虫蜕皮之后变成了成虫。
师:回答的太好了!我再问大家,蝉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生:发生分歧。
师:同学们要注意,辨别一种昆虫是哪一种发育发式,关键要看什么? 生: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
师:对啊,那么蝉的发育究竟是哪种类型呢? 生:不完全变态发育!
师:正确!我们要注意,在应用知识时不要想当然的用,而要有根据的用。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片:这是一种身体很小的蜂,不到1毫米,叫赤眼蜂,看看它是怎样成为杀虫能手的? 生:它不是将害虫吃掉,而是将自己的卵产在害虫的卵内,用这些害虫卵内的营养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使害虫的卵得不到营养而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师:这位同学描述的很好。这种防治害虫的手段有何优点呢? 生:减少农药污染!
师:正是如此,这也是生物防治的一大优点。除了赤眼蜂,还有不少昆虫可以应用在生物防治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而且还会发现,小小的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大旱之年会闹蝗灾?为什么苍蝇可以随意出入肮脏的地方而不生病?还有哪些昆虫可以用于生物防治?等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提出一个想要进一步了解的话题,自行完成有关资料的搜集,写成短文,与大家交流分享。
三、[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1、蚕茧代表家蚕的()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2、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A卵→若虫→蛹→成虫
B卵→蛹→若虫→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蛹→成虫
3、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A形态结构不同
B生活习性不同
C身体较大
D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二〉分析说明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更改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2、定义:全完变态
3、举例:蜜蜂、蚊子、蝇子、金龟子
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卵——→若虫(幼虫)——→成虫
2、定义:不全完变态
3、举例:蟋蟀、蜻蜓、椿象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篇二
1 不同年龄段辅助生殖技术儿童的研究
1.1 新生儿期
从结扎脐带到生后28 d内的婴儿称新生儿。王雪梅等[1]将211例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的218例对照,观察母亲妊娠期的合并症、是否多胎、胎儿窘迫、出生窒息、出生缺陷、生后合并症、转儿科住院及存活等情况,发现试管婴儿组心脏畸形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夏爱丽等[2]观察248例试管婴儿和64例自然受孕婴儿的胎龄、体重、身长、阿氏评分(Apgar评分)、先天畸形发生率等,发现试管婴儿出生缺陷率较自然受孕者高;而2 393例不同试管婴儿方法单胎的新生儿缺陷和低体重儿无差异,双胎显著增加低体重儿比例,3胎可能增加出生缺陷[3]。62例试管婴儿早产儿与71例自然受孕早产儿相比,前者并不影响眼睛生长、眼内压、角膜曲度、视网膜的血管形成[4],有研究显示体外受精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时身体状况总体上无明显差异,生存质量相同[5]。试管婴儿不影响足月儿眼部生长,但若出生体重<3 000 g和身长<48.95 cm,可能推迟角膜的成熟[6]。在母亲年龄、产次、社会地位相同的前提下,304例体外受精和569例自然受孕新生儿出生结局及先天畸形的研究显示,试管婴儿的死亡率、早产率、极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患病率、住院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妊娠儿,且试管婴儿的心脏畸形率是自然妊娠婴儿的4倍,因此为了改善试管婴儿的出生结局,胚胎移植的数量需限制在最小[7]。
1.2 婴幼儿期
出生至3岁为婴幼儿期。北大深圳医院发现33例单胎体外受精儿与33例自然受孕儿1岁内发育无差异,且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苯丙酮尿检均正常[8]。101例试管婴儿(单胎儿65例,双胎儿36例)与同期自然受孕单胎婴幼儿79例,双胎婴幼儿22例的出生情况、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标也无差异,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营养情况只与低出生体重和母亲文化程度有关[9]。国内其他学者也得出相似结果[10]。另有301例0~1岁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婴儿、837例试管婴儿与4 000例自然妊娠婴儿对比,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或体外受精婴儿的心血管、泌尿生殖、肌肉骨骼、中枢神经、消化道等系统畸形,染色体和代谢方面的异常是自然妊娠儿的2倍[11]。
1.3 学龄前期
欧洲5个国家合作完成的5岁小儿的认知和运动功能的研究结果显示,511例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婴儿、424例试管婴儿、488例自然妊娠婴儿,各组的认知和运动功能无差异;在540例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婴儿、437例试管婴儿与538例自然妊娠儿对比中,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婴儿发生先天畸形率最高,且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婴儿和试管组需要更多的保健资源[12,13]。
1.4 学龄期
入小学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国内未见此年龄段试管婴儿的报道,国外仅有2篇。经7年随访发现在性别、生年、居住地区、产次、母亲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前提下,试管婴儿出生后住院率和医疗保健费用均高于自然妊娠出生儿,尤其是多胎试管婴儿儿医疗保健消费、住院花费高于单胎的试管婴儿,5~8岁的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婴儿和试管婴儿神经运动生长与自然妊娠儿无差异[14,15]。
1.5 青少年期
在年龄、性别相匹配条件下,青少年总体脂试管婴儿组高于自然妊娠组,而肩三角区皮脂厚度低于自然妊娠组,且有更高的周围皮脂厚度、周围体重、周围体脂比;在信息处理、注意力、视觉运动功能方面两组无差异,提示体外受精青少年认知功能正常[16,17]。
2 不同角度辅助生殖技术儿童的研究
2.1 内分泌及代谢研究
通过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身高、体重、头围、腹围、体重指数(BMI)、脂肪皱褶来观察试管婴儿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儿童出生后的生长因子和生长发育情况,236例胞浆内单精子注射、173例试管婴儿、1 530例自然妊娠儿3岁内的纵向研究以及68例胞浆内单精子注射、67例试管婴儿、70例自然妊娠儿5岁内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单胎女孩的出生体重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试管婴儿和自然妊娠组;而男孩无论单或双胎,出生体重三组间无差异;纵向研究发现,3个月男婴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IGF-1低于同龄自然妊娠组和试管婴儿组;3岁的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儿的身高>自然妊娠儿;而横断面的儿童队列研究,目标高度和生长因子相同;以上可看出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试管婴儿儿童总的生长模式是正常的[18]。年龄(5.9±0.2)岁的试管婴儿组的骨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IGF-Ⅰ、IGF-Ⅱ、IGFBP 1-3与自然妊娠儿童对照显示前者IGF-Ⅰ和IGF-Ⅱ水平和身高大于后者,并有轻微有利的脂质分布;推测体外受精导致后者的变化是通过改变有关生长和新陈代谢的基因甲基化作用有关[19]。
因3个月婴儿的基础生殖激素反映了垂体-性腺轴的功能,该轴在出生3个月时有短暂活跃,对平均年龄为3.1个月的婴儿测量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H)、抑制素B、睾酮(T)和阴茎长度的前瞻性队列研究(125例胞浆内单精子注射、124例试管婴儿、933个自然受孕儿)结果显示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T显著小于自然受孕组,且LH/T升高,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婴儿的睾丸间质细胞功能损害可能遗传自父亲,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确定[20]。
测量4~14岁106例试管婴儿儿童、68例自然妊娠儿的血清T3、T4、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若TSH大于5μIU/mL加做甲状腺B超并重复测血TSH,再测TSH仍大于5μIU/mL时,则认为是高促甲状腺素。发现试管婴儿组中有7/106例高TSH,而68例自然妊娠儿无高TSH,表明试管婴儿组TSH高于自然受孕组,推断试管婴儿组有高TSH伴轻微TSH抵抗;而T3、T4浓度无差异,两组TPO、TGA正常[21]。
2.2 IVF儿童患脑瘫的风险会增加
Hvidtjrn等[22]在校正母亲年龄、性别、产次、小于胎龄儿、教育水平前提下,对6年间出生的所有体外受精和自然妊娠的活单胎和双胎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试管婴儿儿童患脑瘫的风险增加,而校正多胎或早产时,试管婴儿独立影响消失,当多胎和早产均包括在多变量模型中时,早产仍与脑瘫风险有关。无论单或双胎试管婴儿儿童,高早产率增加了试管婴儿儿童患脑瘫的风险。
2.3 试管婴儿儿童患肿瘤的风险与自然妊娠儿童是否一致
Kallen等[23]将26 692例试管婴儿儿童患肿瘤的人数与自然妊娠儿童比较,结果显示母亲年龄、产次、吸烟、不育、先前的流产,BMI和多胎不会影响后代患肿瘤的风险,而高出生体重、早产、肺部疾病和低Apgar评分是肿瘤的危险因素。该研究中53例试管婴儿儿童患肿瘤(血液系肿瘤18例,眼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7例,其他实质脏器肿瘤12例),结论是试管婴儿儿童患肿瘤的风险增加。通过调查美国国家基本医疗研究数据库1989~2001年的试管婴儿儿童和所有活胎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例,结果显示176例小于5岁的试管婴儿儿童无视网膜母细胞瘤,而358094例小于5岁的自然妊娠儿童中有24例,显示试管婴儿不增加儿童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风险[24]。
3.16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篇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主备课:李晓芳
授课:李晓芳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了解两栖动物变态发育的具体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3、能够区分两栖动物与非两栖动物
4、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教学方法】
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教师提问概念性的简单问题。
二.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自主思考】:“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你可以从以上诗句中获取什么信息?
2、什么时候可以听到蛙叫?雌雄蛙都能鸣叫吗?鸣叫有什么意义?
3、鸣叫吸引雌蛙后又有什么生殖现象?有什么意义?
4、小明在观察蛙卵的时候,发现蛙卵的上面颜色深一些,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自主思考】仔细观察课本P58思考下列问题
1、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2、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从身体结构和活动方式两方面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一定是两栖动物。”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试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和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2.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赡做实验,结果爪赡也发生畸形。
回答:在你的家乡,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它们的数量是不是在不断减少?如果是,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课堂检测】
1.蛙的生殖发育在水中进行,其受精方式是()A.体外受精 B.体内受精 C.单受精 D.双受精 2.下列能够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A、卵细胞 → 幼蛙→ 蝌蚪→ 成蛙 B、受精卵→ 幼蛙→ 蝌蚪→ 成蛙 C、受精卵→蝌蚪→幼蛙→ 成蛙 D、卵细胞→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在由蝌蚪发育到青蛙的过程中,其呼吸器官依次是()A.外鳃→内鳃→肺 B.内鳃→外鳃→肺 C.肺→外鳃→内鳃 D.鳃→肺
4.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栖动物比较熟悉,但对什么是两栖动物?其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与环境有关吗?等问题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青蛙(frog)的生殖和发育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青蛙 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amphibian)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可能是由于累进化来的。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 表述交流补充说明 认真观察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得出结论 阐述观点 说明道理 表述交流 补充说明 得出结论 进一步明确 巩固新知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么? 点拨指导 得出结论 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解释说明 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
课后记:
5.鸟的生殖与发育教案 篇五
一、教学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
二、所用教材:济南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b识别鸟卵的结构并说出各部分的功能。2.能力目标
a通过鸡卵的解剖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b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举例说出鸟类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作用,关注鸟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现状.b.认识到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念。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鸟类生殖发育的基本过程。2)鸟卵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3)早成雏和晚成雏的比较。
难点
探究实验,探究鸟卵个部分的结构以及鸟卵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活动探究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部分(2min)(老师)
通过播放一段鸟类鸣叫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
鸟为什么要鸣叫?同时引出鸟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鸟类的这种行为引出鸟的生殖发育行为,激发学生的乐趣并想继续了解有关鸟类生殖发育的行为。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
学生聆听鸟叫声产生感触思考并回答:鸟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特定的学习情境,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学生尚未进入学习状态,通过音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鸟的生殖发育过程(20min)
1、小组讨论,初步认识(1min)(老师)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分小组讨论:鸟类有哪些生 殖发育过程。
(学生)
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小组成员讨论,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学生畅所欲言,说出鸟类生殖发育行为有:母鸡孵卵,丹顶鹤跳舞等等。
(设计意图)
此时学生已经进入学习状态,结合自己平常积累的生活常识使学生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对鸟的生殖发育有初步的认识。
2.求偶,交配,筑巢(3min)(老师)
求偶:通过孔雀开屏引到求偶并补充鸟类其他的求偶方式。并补充丹顶鹤跳舞,鸭子扑打水花,鸟鸣叫等都是求偶行为。
交配:通过与两栖动物交配方式的比较引出鸟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同时讲解体内受精的优点是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制,提高后代的成活。
筑巢:在讲解巢穴功能为提供温度和适度,为鸟提供安全感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学生)
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并踊跃发言,讨论鸟类的各种求偶,交配,筑巢情况同时在课本上对老师强调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教学的方法,直接讲解纠正学生对鸟类生殖发育过程的一些误区,使学生对鸟的生殖发育有完整的认识。同时情感升华,使学生认识到鸟类搭建巢穴的辛苦从而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产卵(鸟卵的结构及功能)(3min)1)(画一画)(老师)
通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本子上画出鸡卵的外形,;老师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卵圆形的结构。
(学生)学生积极的在本子上画出鸡卵的外形并展示。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鸡卵,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同时使学生对鸡卵的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2)(探一探)探究鸡卵的内部结构
(5min)
(老师)
以鸡卵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课本51页的指导和老师提供的器械,分组对手中的鸡卵进行解剖,解剖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鸟卵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学生解剖的同时老师走下讲台巡视并指导学生解剖。
(学生)
学生分组操作,观察并思考鸟卵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师的巡视指导学生大胆的猜想和实验,从而设计出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老师)
引导学生大胆的走向讲台展示本组解剖的结果,学生在展示鸟卵个部分结构名称的同时老师结合板画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学生)
各组学生派出代表上讲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说出个部分的名称,让学生体验到“做中学”的乐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认清熟鸡蛋的卵壳内有卵壳膜、卵白和卵黄。当然,不容易观察到卵黄膜、系 带和胚盘等结构。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容易理解鸡卵内的各项结构。
3)(思一思
疑一疑)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7min)
(老师)
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讲解之前老师强调这部分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在课本做好标记。首先介绍卵壳,卵壳膜和卵黄膜的功能,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卵黄为蛋黄,卵白为蛋清,之后介绍气室和系带的形成过程和功能,最后强调胚盘为鸡卵的重要结构引起学生注意。在讲解功能的同时强调鸟卵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之后通过对鸟卵个部分功能的介绍和问题的层层深入
如:提出是不是所有的鸡卵都能发育成雏鸡?一枚鸡卵是一个卵细胞么?使学生深刻认识鸟卵的功能。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学生)
学生意识到下面的内容为重点内容,分组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可能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或者对问题比较模糊,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一些日常说法的质疑,让学生科学、全面地看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学会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的问题分析方法。
4)概括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min)(老师)通过板画引导学生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重复记忆并跟上老师的思路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通过老师的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鸟卵的结构和功能为本节重点内容。
4、孵卵
(2min)(老师)
通过提问“鸟卵从亲鸟体内孵出后还会继续发育么”引出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孵卵行为。之后再拓展一些小的生活常识比如:帝企鹅孵卵由雄鸟担任,和各种鸟卵的孵化时间。
(学生)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孵卵这一过程同时纠正自己的常识误区。
(设计意图)
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常识,提高学生分析资料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5、育雏
(2min)
(老师)
通过比较雏鸡和雏蓝山雀引出早成鸟和晚成鸟,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填写表格。通过讲解亲鸟的孵卵、育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从而谈及我们的父母。
(学生)
学生主动走向讲台填写表格,在思考的填写表格的同时体会到亲鸟育雏的艰辛,同时体谅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
(设计意图)
学生在讨论和填写表格的同时锻炼学生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总结提高,巩固练习(2min)
(老师)
总结并概括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同时对鸟卵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之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殖发育过程是怎样的,人真的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么。
(学生)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记忆,巩固,加深理解,学生印象深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6.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描述人的生殖过程,说明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说出出生后发育的分期。
教学重难点
1、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新生命的孕育过程。新生命的孕育过程(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观察桃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1、有性生殖
(1)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3)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
(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2)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
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
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5、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
6、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二、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
1、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2、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
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2、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3、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 篇七
课中反思之二:在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幼虫”和“成虫”两个阶段,青蛙的变态发育有“幼蛙”和“成蛙”两个阶段,对于动物而言可统称为“幼体”与“成体”,这样有利于学生简单而清晰地掌握这些名称。
8.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 篇八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 B.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 C.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2.下列昆虫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项是()①家蚕 ②蜜蜂 ③蟋蟀 ④蝗虫 ⑤蝴蝶 ⑥蟑螂.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3.肆虐美洲的寨卡病毒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早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A.完全变态 B.不完全变态 C.变异 D.无性生殖 4.“金蝉脱壳”的壳是指()
A.皮肤 B.甲壳 C.外骨骼 D.鳞片
5.如图为昆虫生长发育阶段图,A表示动物的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A是蚊的卵,那么D是其发育的蛹期 B.如果A是蝗虫的卵,那么D是其成虫
C.如果A是家蚕的卵,那么只有在B期间进食 D.如果A是蟋蟀的卵,那么C期的发育需要蜕皮
6.如图是蜻蜓的幼虫,它和成体的形态结构有显著差异,但蜻蜓的变态却被称为不完全变态,这是因为()
A.该幼虫生活在水中,而成虫则生活在陆地 B.该幼虫和成虫的食性不一样 C.蜻蜓的生活中没有蛹的阶段
D.该幼虫的生活习性和成虫不一样
7.如图是龙眼、荔枝上生长的害虫﹣﹣椿象的发育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B.该过程与家蚕的发育相似
C.若虫与成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
D.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8.如图是有关家蚕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图的①是成虫,④是幼虫
B.发育过程的先后顺序为②④③① C.家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D.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一个蛹期
第1页(共3页)
9.昆虫两种变态发育方式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表示蝴蝶的发育过程,则发育顺序为D→A→B→C B.若表示蜜蜂的发育,则B、C分表代表蛹期、幼虫期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A所示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期 10.下列四种昆虫中,发育过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A.蜜蜂 B.菜粉蝶 C.蚕 D.螳螂 二.填空题
1.如图为蝗虫的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填空:(1)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2)图中①~⑤是蝗虫的若虫阶段,这个阶段的蝗虫被称作跳蝻,经过5次,身体逐渐长大,发育成能飞的成虫.
(3)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比不经过 . 2.如图是家蚕各个生殖发育阶段的形成图,请填空.
(1)请按家蚕的发育顺序重新排序:(填字母代号).
(2)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用于编制美丽绸缎的蚕丝是由图 所处的发育阶段生产的.
(3)家蚕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家蚕的发育属于(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第2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2.B;3.A;4.C;5.D;6.C;7.C;8.C;9.A;10.D; 二.填空题
1.不完全变态;蜕皮;蛹期; 2.BDAC;D;完全变态;
9.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篇九
1、(2016•湘潭)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是()A.卵→若虫→成虫 B.卵→蛹→成虫
C.卵→若虫→蛹→成虫 D.卵→幼虫→蛹→成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的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是:卵→若虫(幼虫)→成虫.
【解答】解:蝗虫属于昆虫,其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故选:A.
2、(2016•日照)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 B.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 C.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果蝇、蝶蚊、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蝗虫、蝼蛄、蟋蟀等.
【解答】解:A、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看出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A正确; B、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因此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而不是不明显,B不正确;
C、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因此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C正确;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成虫主要以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为食,D正确. 故选:B.
3、(2016•衡阳)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鸟类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 B.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变态发育
C.大熊猫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D.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卵的结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鸟类、昆虫、大熊猫、青蛙的生殖发育.可以从鸟卵的结构、苍蝇的发育过程、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A、鸟类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故不符合题意;
B、苍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故 1 符合题意;
C、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故不符合题意;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16•厦门)吃桑叶的“蚕宝宝”(如图),在蚕发育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是()
A.幼虫 B.蛹 C.成虫 D.卵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蚕宝宝”.解答时可以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吃桑叶的“蚕宝宝”,是幼虫期.成虫有2对翅,蛹不食不动.
不完全变态发育是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故选:A
5、(2016•黄冈)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其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丁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B.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可以引进优良品种,缩短繁育周期 C.丙图中的胎儿所需的营养直接由a提供 D.图中四类生物的生殖都是有性生殖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图甲是昆虫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乙图是嫁接的生殖方式,丙中a羊水,b是胎盘,c子宫内壁,丁是青蛙的发育过程.
【解答】解:A、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丁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变态发育,错误.
B、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正确.
C、丙图中的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错误. D、甲、丙、丁都属于有性生殖,乙属于无性生殖,错误. 故选:B
6、(2016•泉州)蝗虫的发育过程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少了图中的()
A. B. C. D.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文字叙述型图表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蝗虫的发育过程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少了图中的C蛹期. 故选:C
7、(2016•保定)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B表示蛹期,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是()
A.D→A→B→C B.D→A→C C.A→C→D D.C→D→A→B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
【解答】解:图中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图中如果B表示蛹期,则表示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是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A正确. 故选:A
8、(2016•石家庄)以下是四种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表达正确的是()A.人体:受精卵→脐带→婴儿→成人 B.家鸽:受精卵→系带→雏鸽→成鸽 C.青蛙:受精卵→幼蛙→成蛙 D.家蚕: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类比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3)青蛙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4)鸟类的生殖发育:受精卵→雏鸽→成鸽
【解答】解:A、人体: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成人,而不是受精卵→脐带→婴儿→ 3 成人,错误;
B、家鸽:受精卵→雏鸽→成鸽,而不是受精卵→系带→雏鸽→成鸽,错误; C、青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而不是受精卵→幼蛙→成蛙,错误. D、家蚕: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正确. 故选:D
9、(2016•安庆)下列能正确表示蜜蜂的生长发育过程顺序的是()A.卵→蛹→成虫 B.卵→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蜜蜂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能正确表示蜜蜂的生长发育过程顺序的是卵→幼虫→蛹→成虫. 故选:C
10、(2016•湘潭)蜜蜂是典型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在花丛中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幼虫没有翅,蛹不食不动;有2对翅,3对足的蜜蜂是成虫.因此,“在花丛中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成虫. 故选:D
11、(2016•黑龙江)蚕吐丝在什么时期()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春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因此蚕吐丝在幼虫时期. 故选:B 4
12、(2016•连云港)如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该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若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最大 C.与蝗虫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与家蚕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类比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解答】解:A、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的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昆虫这种发育特点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成虫一般吃植物的汁液,有吸食花粉的,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小,错误.
C、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此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D、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与家蚕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故选:A
13、(2016•烟台)近三年来,美国白蛾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林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关美国白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卵生,体内受精 B.属于外来物种入侵 C.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D.飞机喷药是防治白蛾的有效措施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专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3)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解答】解:A、美国白蛾是卵生,体内受精,正确; B、美国白蛾来自美国,因此属于外来物种入侵,正确;
C、美国白蛾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为完全变态发育,而不是为不完全变态发育,不正确;
D、飞机喷药是防治白蛾的有效措施,正确. 故选:C
14、(2016•潍坊)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螅依靠体壁内的肌肉实现翻筋斗运动
B.绦虫靠简单的消化系统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 C.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
D.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蚯蚓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咽肠组成的消化系统无肛门.
(3)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4)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蝗虫等.
【解答】解:A、水螅是腔肠动物,体壁两胚层,没有肌肉;因此水螅依靠体壁舒缩实现翻筋斗运动,而不是肌肉,错误;
B、绦虫通过体壁吸收宿主已消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靠简单的消化系统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错误;
C、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同时身体腹面有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正确;
D、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非常相似,而不是有很大差别,错误. 故选:B
15、(2016•内江)下面是欣欣同学对右面四幅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甲生物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乙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丙生物在生殖发育中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D.丁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孵卵育雏行为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解答】解:A、甲是家蚕,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B、乙是蝗虫,体外有外骨骼,有蜕皮现象,正确.
C、丙是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正确. D、丁是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孵卵育雏行为,正确. 故选:A
16、(2016•长沙)国庆节期间,数以万计的蝴蝶齐聚长沙望城区的“蝴蝶谷”.蝴蝶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A.卵生、完全变态发育 B.卵生、不完全变态发育 C.卵生、非变态发育 D.胎生、变态发育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因此,蝴蝶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A
17、(2016•永州)下列昆虫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项是()①家蚕 ②蜜蜂 ③蟋蟀 ④蝗虫 ⑤蝴蝶 ⑥蟑螂.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解答】解:①家蚕、②蜜蜂、⑤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蟋蟀、④蝗虫、⑥蟑螂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是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B
18、(2016•常州)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C.蝴蝶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D.牛的生殖发育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完全变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
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
青蛙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幼体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蛇属于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卵. 哺乳动物胎生哺乳.
【解答】解:A、苍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变态发育,正确.
B、青蛙是两栖动物受精过程、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蛇是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卵大有坚韧的壳保护,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正确.
C、蝴蝶的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变态发育,错误. D、牛的生殖发育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19、(2016•湖北)肆虐美洲的寨卡病毒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早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A.完全变态 B.不完全变态 C.变异 D.无性生殖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早四个时期”,因此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故选:A 20、(2016•广安)菜粉蝶是由菜青虫发育而来,菜粉蝶的发育类型和菜青虫所处的发育阶段是()
A.完全变态 成虫阶段 B.不完全变态 幼虫阶段 C.完全变态 幼虫阶段 D.不完全变态 成虫阶段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菜粉蝶的发育类型是完全变态;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幼虫以爬行为,主要以蔬菜为食,成虫有2对翅,三对足;蛹不食不动.因此菜青虫所处的发育阶段是幼虫阶段.所以菜粉蝶的发育类型和菜青虫所处的发育阶段是完全变态 幼虫阶段. 故选:C
21、(2016•广东)以下四种动物的生长发育流程图中,表达正确的是()A.人体:受精卵→胎盘→脐带→婴儿 B.家鸽:受精卵→卵黄→系带→雏鸽 C.青蛙:受精卵→成蛙→幼蛙→蝌蚪 D.家蚕: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人体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2)家鸽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雏鸽→成体家鸽;(3)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4)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解答】解:A、人的生殖发育顺序是: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就是婴儿,所以正确的顺序是: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A错误.
B、家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孵化,雏鸽破壳而出,经过育雏发育成成体家鸽.即: 8 受精卵→雏鸽→成体家鸽,B错误.
C、青蛙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错误. D、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D.
22、(2016•菏泽)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B.鸟类受精卵中的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
C.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D.“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3)鸟卵的主要结构:卵壳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蛋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解答】解:A、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水里完成,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A正确.
B、鸟卵的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B正确.
C、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D、“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幼虫期,D错误. 故选:D
23、(2016•岳阳)青蛙和鸭子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它们生殖发育的共同之处是()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水中发育 D.变态发育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有性生殖;鸭子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
【解答】解:A、B青蛙和鸭子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B正确; C、鸭子属于鸟类,在陆地上发育.C错误; D、鸭子没有变态发育过程.D错误. 故选:B
24、(2016•聊城)下列动物的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A. B. C. D.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1)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解答】解:A、家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蝗虫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D、家鸽没有变态发育的过程. 故选:D
25、(2016•茂名)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蝗虫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②家蚕的发育为变态发育
③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卵黄 ④青蛙进行体内受精和变态发育 ⑤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卵的结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昆虫和两栖动物都属于变态发育类型. 鸟类是体内受精,卵生; 哺乳动物胎生哺乳.
【解答】解:①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①正确; ②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②正确;
③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胚盘.③错误;④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水里完成,受精卵的发育也在水里完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④错误; ⑤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⑤正确. 故选:C
26、(2016•石家庄)“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解答】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故选:A
27、(2016•绥化)鸟卵结构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的结构是()A.卵黄 B.卵黄膜 C.卵白 D.胚盘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常规题型;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解:A、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C、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有水分,C正确;
D、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选:C
28、(2016•云南)鸟卵结构中,将来可发育成雏鸟的是()A.胚盘 B.卵白 C.系带(卵带)D.卵黄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如图鸟卵的结构 11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解:A、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A符合题意;
B、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B不符合题意; C、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2016•石家庄)鸟类胚胎发育的部位在鸟卵的()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卵黄膜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的卵细胞指的是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胚盘和卵黄.其中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解答】解: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如下所示:
可见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 故选:C. 30、(2016•赤峰)鸟卵的结构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的是()A.卵白 B.气室 C.胚盘 D.卵壳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鸡蛋的结构由外及里的依次是: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故选:A 12
31、(2016•成都)受精的鸡卵在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它是受精卵细胞分裂形成的,该结构称为()
A.卵白 B.胚盘 C.卵壳 D.气室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常规题型;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鸟.
【解答】解: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如下所示:
可见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 故选:B
32、(2016•滨州)请结合图回答,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
B.2为胚盘,只有有胚盘的鸟卵才能孵化出雏鸟 C.3为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D.4为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图中1卵壳,2胚盘,3卵黄,4卵白.
【解答】解:A、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A正确.
B、2为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B错误. C、3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C正确. D、4为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D正确. 故选:B.
33、(2016•德州)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回想一下,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中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分别是()
A.子叶、胚乳 B.胚、子叶 C.胚乳、子叶 D.子叶、胚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菜豆种子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胚乳. 【解答】解: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蚕豆和玉米种子当满足萌发的条件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或胚乳中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此时将营养物质运输给胚根、胚芽和胚珠.所以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中子叶或胚乳跟鸟的卵黄功能相似. 故选:A
34、(2016•烟台)下列不属于鸟类繁殖行为的是()
A. B. C. D.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类在生殖季节会表现出生殖的一系列行为,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解答】解:A、是求偶行为,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筑巢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啄木鸟捉虫,属于取食行为,不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C符合题意; D、育雏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5、(2016•广安)下列关于鸟类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受精 体外发育 B.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C.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 体内发育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
【解答】解:鸟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卵,鸟卵产出后停止,直到亲鸟孵卵才继续发育.可见A正确. 故选:A
36、(2016•邵阳)鸡卵在孵化成雏鸡的过程中,鸡蛋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应是()
A. B. C. D.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常规题型;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
【解答】解: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鸡卵在孵化成雏鸡的过程中,鸡蛋内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故选:C
37、(2016•广东)“鸠占鹊巢”说明“鸠”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没有经历()A.筑巢 B.交配 C.产卵 D.求偶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常规题型;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筑巢、交配、求偶、产卵、育雏、孵卵六个过程.
【解答】解: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求偶行为,求偶成功,雌雄鸟进行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然后选择合适的场所构筑巢穴.接着,雌鸟产下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的卵.鸟的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需要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孵化出后,一些晚成雏尚未充分发育,需要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独立生活.所以鸟类的繁殖行为的几个过程的顺序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 所以从生殖特点来说,“鸠占鹊巢”典故说明的是鸠不会筑巢. 故选:A.
38、(2016•昆明)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鸡卵的孵化时间约为20天 B.鸵鸟卵的孵化时间约为45天
C.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主要取决于生活环境
D.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主要取决于鸟卵的体积大小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数据分析型图表题;演绎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鸟卵要想发育必须是已经受精的卵,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卵的大小成正比,一般来说,鸟的体型越小,孵化期越短,鸟的体型越大,孵化期越长.
【解答】解: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家鸽和鸡卵的孵化时间约为20天左右,鸭子孵化天数为30天,天鹅孵化天数为35天左右,鸵鸟卵的孵化时间约为45天,随着鸟的体型的增大,其孵化时间也增大,一般来说,鸟的体型越小,孵化期越短,鸟的体型越大,孵化期越长,因此选项C分析错误. 故选:C
39、(2016•齐齐哈尔)鸡卵的那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A.卵黄 B.胚盘 C.卵白 D.系带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常规题型;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分析】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解答】解:A、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B、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鸡;B正确.
C、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不能发育成雏鸡; D、系带能够固定卵细胞,还能减轻震动. 故选:B. 40、(2016•阜阳)牛肉炖土豆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你可知道:当把出芽的一小块土豆植入土中,能长成新马铃薯植株的繁殖方式叫()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
【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0.《植物的生殖与发育》评课稿 篇十
这节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节课,本节课首先旧知识导入,回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明确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再学习无性生殖,知道无性生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教师要多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农业生产中怎样种植马铃薯、月季落地生根?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从生活中寻找答案,最后教师总结植物生殖方式。针对这一节课我总结自己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
1、课堂中主要是教师传授,学生参与活动较少,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中多处设问都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讨论回答,锻炼他们积极思考及回答问题的能力。还有在解释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时,让学生自已阅读或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归纳出答案,教师稍加补充就行了,这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2、教学内容安排较多,时间紧促,使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不符合有效课堂要求。有效课堂就要求教师精讲精练,多渗透学法指导。对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个内容学生较陌生,难度又大,可以多列举生活中生物实例,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法较单一,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在家先探究,课堂收集探究结果,师生相互讨论哪种方法有效?重点培养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或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影片介绍植物生殖方式,再小组展开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
优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 由教师的单方面的教,变成了学生探索的`学。在介绍植物有性生殖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利用图片,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在获得感性认识后,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把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出来供大家交流。通过点评、引导,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无性生殖的应用、无性生殖的特点。本节课在教学上应注意直观性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07-30
生殖健康教案01-02
关于鸟类的研究心得07-11
保护鸟类的宣传标语09-01
爱护鸟类的广告词08-29
关于爱护鸟类的广告词02-22
3.鸟类动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11-24
安徽省生殖保健服务证和生育证管理办法11-22
动物的生殖教学设计01-18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结局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