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共16篇)(共16篇)
1.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一
联系实际,整合学科。在比例尺的教学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刻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各学科的关系。例如:我从画图引入,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我还利用学生手中已有的社会图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地图上的比例尺,学生发现数值比例尺也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同时还明白地图中有时还用线段比例尺来表示,通过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化,体会两种比值各自的优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刚才设计的教室平面图标上比例尺,激发了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
动手操作,主动学习。课上,我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认识了比例尺后,我让学生测量图册中伦敦到柏林的图上距离,找到图上的比例尺,运用所学知识试着求出实际距离。将书上的例题进行变式,使学习不再枯燥。
环环紧扣,节节相连。学生求出伦敦到柏林的实际距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我为后面教学埋下的伏笔。我让学生翻倒图册的第一页进行观察,学生们很快发现这幅世界地图上没有标出比例尺。我问学生:“难道这幅图是随便画出来的吗?你有办法得到它的比例尺吗?”学生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刚才求出伦敦到柏林的实际距离,现在再测量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不就可以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了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次高涨。这节课的结束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探索新知的欲望更加强烈。
2.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二
一、分层目标, 指明方向
班级中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分层, 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达到最高的目标, 但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例如, 在“分数乘整数”的教学中, 教师将教学目标分层:①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②通过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从而归纳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③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对于数学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 只要求其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而对于数学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 则要求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则要达到三层目标。教师将教学目标分层,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
二、分层提问, 面向全体
数学课堂中离不开问题的提出,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面向全体同学, 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 分层提问, 全面兼顾。
例如, 在教学“百分数”时,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以此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师:某电器公司今年一共销售了350 台电视机, 比去年多销售了30%, 请问去年一共销售了多少台电视机?教师给学生一段思考时间。师:你们谁能根据这道题画出线段图?当学生画出线段图后, 教师又问:哪位同学来列一下算式?当列出算式之后, 教师接着问:根据列出的这个算式, 谁能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这道题最难的一点就是画出线段图, 基本上只有一些优等生能够独自完成, 而后两个问题, 大部分学生只要开动脑筋努力思考, 基本上都能回答上来。通过分层提问, 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展现自己, 正确回答出教师的问题, 增强自信心。
三、分层评价, 强化兴趣
由于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智力水平的不同等, 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正视这些差异的存在, 并尊重这些差异, 理性地解决这些差异。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实施分层评价, 让每个学生都斗志昂扬。
例如, 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教师出了一道较为复杂的问题:一个筐里放满桃子后重 (38) /3千克, 从里面拿出1/4的桃子后重 (25) /4千克, 请问这个筐可以放多少千克的桃子?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 一位后进生举起了手, 回答说:“老师, 我列出了算式, 但是我没解出结果。”老师及时地对他进行评价:“你真棒!这道题难点就是列出算式, 而且你列的算式很正确, 相信再给你一点时间你一定能算出结果。”之后, 教师又请一位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回答:“老师, 我也列出了这个算式, 结果是 (77) /9千克。”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很好, 计算结果正确, 希望你再接再厉。”教师通过分层评价, 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 同时也让回答出来的学生都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强化了学习兴趣。
四、分层练习, 巩固知识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练习的难度逐层加大。教师可以设计分层练习,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只有设计分层练习, 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让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
例如, 在教学“比例”时,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分层练习。教师首先呈现简单的基础题帮助学生巩固:①一个比的前项扩大6 倍, 要使比值不变, 比的后项应该怎样变化? ②3∶2=6∶ ( ) ;4∶3= ( ) ∶9。教师设计比较简单的基础题, 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比例的基础知识, 然后再设计提高能力的练习题, 将习题的难度增大一点:③如果6x=8y, 那么x ∶ y= ( ) ∶ ( ) 。④甲的1/7等于乙的3/4, 那么甲、乙两个数的比是多少?⑤一本书小明已经看了总页数的30%, 那么小明没看的页数和总页数的比是多少?当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之后,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此时, 教师就要将练习题难度提升一个高度, 为学生出一些实际应用题:小亮家准备装修, 准备在客厅里铺上边长为0.4米的正方形的地板砖, 需要100 块。这时, 装修工建议可以改用边长为0.5 米的地板砖, 请问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板砖呢?教师通过分层练习, 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 还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采用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惠卓萍.分层教学, 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生之友 (下) , 2013, (7) .
3.一节六年级数学课的反思 篇三
关键词 示范课;控制能力;应变能力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准备一节示范课,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验收,当然,我也不例外。听说是领导不打招呼,不定时的推门听课,我也就把几个周所要讲的课都准备了一番,自我感觉良好,毕竟这册教材已经教了七年了,应该是胸有成竹,满怀信心了。其他同事说紧张,我还给他们说没什么,就这样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
星期三的早上,本来我班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上课铃响起的前一分钟,教务主任通知我第一节课要听我的六年级数学课,我一愣,不是语文课吗?他说:“临时通知改上数学课。”我这一时才感觉到有一丝丝紧张,连忙跑进办公室,拿起备课本和书,不慌不忙的走到教室门口。听课老师陆陆续续走进教室的后面坐下,可领导还没进来,我很矛盾,到底是等,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进教室先讲呢?经过思考我还是决定先讲吧,毕竟时间有限,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
看着台下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又看看台下一位位老师和领导注视的目光,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不过我还是通过减慢语速把自己的紧张情绪慢慢控制下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在上课后的前十分钟基本上是按原本精心安排好的教学内容进行,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完练习后,我让下面的学生分组讨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并讨论上黑板的几名学生解题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下面的学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讨论,举手发言。第一个问题倒是没人争执,但是挑别人的解题小毛病却成了每个学生热议的话题。有的说方娟同学解设时没注明单位,有的说李梅同学解比例时等号没对齐,还有的说要检验……七嘴八舌,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上黑板做题的学生也纷纷站起来表示感谢同学们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这样的场面我感到有些意外,心想这样的气氛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同学们回答的答案也都在我的预设之中,但随后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个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把手举得很高,我说:“曹飞,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他开始有点不敢,又不好意思,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鼓励他大胆说,说错了也无所谓。这时,他就毫无顾忌了,他说:“老师,我能不能给你提个问题?”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连后面的听课老师也笑了。这可没在我的预设之中,我随机说:“可以呀,你有什么问题呢?”他才大声说:“老师你把‘解’字写错了。”是吗?我一看,果真是,就说,“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的”,听了我对他的表扬和感谢后,他好像更有自信了,听课的劲也更足了,我顿时才真正领悟到,“老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都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也就从那一节课后,他的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了,发言更积极了,对学习也很有信心了。
下午评课老师这样说到:不管你是紧张也好,是书写不规范也罢,这只有你自己知道,但那个学生提的问题真好啊!他给了老师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态度。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中的内容在预设之中固然美好,但有时非预设性的生成更精彩,它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气氛,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的感情,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的场所,而不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思路被动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所,本节课中,由于学生一个不经意的问题,让整个课堂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如果当时采取敷衍的方法也许能如愿完成教学任务,可这个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我们教师要因势利导,或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常,教师都希望学生按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这样固然好,但学生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他们有时会给教师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令你当时可能手忙脚乱,但这种“意外”或许会使课堂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这些“意外”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老师是一个考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而这种机智和应变能力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4.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四
1、关于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的概念较多,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这些知识点之间都有联系。因此,在一个课时之内完成所有的复习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本课属于复习环节的第一课时,即知识点的复习与再现。在教学设计上,课前让学生对比和比例这部分的概念做以梳理,课上对照知识点进行一一回顾与交流,比如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比,说出它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与除法、分数联系与区别,之后再来练习求比值的方法,再说出另外一个与它相等的比引出比例的意义,尽可能做到将零散的知识点贯穿成线,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有序地联想,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2、在学生回顾知识点的过程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一部分知识,再安排相应的练习,使知识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内化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比和比例的复习,通过比和比例的意义,帮助学生更好的区分比与除法、分数及比例联系与区别。最后安排适当拓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突破知识重难点,做到层层反馈,训练,达到巩固提高效果。用少量的练习,举一反三。
从整体教学上来看,本节课课容量比较大,复习的概念、知识点较多也较细致,既关注了学生课前整理,又关注了学生课上的学习效果和积极主动性。不足之处,教学方法方面不够创新,循规蹈矩的,练习的密度稍显不足,时间分配也不够合理。总之,我会在今后的复习课中大胆地改变以往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力求教法多样化,力求以学生乐学为目标,争取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2"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主要体现在:
1、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清晰展现教学环节。
我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部分幻灯片做成超链接,进入复习时,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这样清晰地引领,使学生明确了复习方向,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2、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理清知识脉络。
我让学生以回忆并填写相关表格的方式参与整理和复习,指导学生参与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再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比和比例在意义、各部分之间关系和性质上不同,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方法与结果上的不同。
3、注重了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
复习课提问要注意广度而不能拘泥于一个方面。如:课前我让学生回忆交流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而不是只让学生回忆比的知识或者比例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回忆搜索就被打开了。
4、把概念的整理和具体的题目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概念在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我要求学生整理概念的同时,还同步练习一些具体的概念的应用题目和学生平时作业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题目。比如在复习到比的化简和求比值这部分知识时,首先针对学生结果容易混淆的情况我出示一个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提出问题“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就解决了容易混淆的问题。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把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构建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形成一条条知识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知识。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3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复习,发现学生对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跟学生们一起对这部分知识重新进行了梳理。
1、我先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这部分知识,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的方式来活跃他们的思维,然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势呈现这部分知识。这样做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关于知识点的沟通。比和比例的概念性知识点有很多,而且这些知识点之间有联系。要在一、二节课内复习完所有的概念,并要求学生记住运用,是完全做不到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采取用联想方法,从一个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联想,把有关知识点串联成线。由出示比,引出比的概念和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由引出一般比,到化简比,最简整数比;由求比值和化简比,引出比例概念,再引出正比例、反比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有序联想,勾通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在复习课中,练习设计要根据平时教学反馈情况而定,具有针对性。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在解题中出错率高的地方。通过学生讨论正反比例异同和一组习题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提高效果。用少量有代表性的练习,举一反三突破知识重难点,起到层层反馈实效。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4今天和我们六年组的成员一起送教到攀丹小学,自己担任其中的一节课,授课的课题是《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在送教后发现在复习课做的还不足,下面我就这节课做以下的思考:
《比和比例复习》属于概念课,但是比的知识分布在第十一册,比例的知识分布在第十二册,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当问学生“关于比和比例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时?”同学们讲了很多,同时也深深感到这些知识点如果这样处理的话会显得零乱、无序、缺乏系统我决定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去完成。
复习课不能等同于练习课。不能只通过题海战术来枯燥、机械的让学生接受知识,从而对复习课感到厌烦。我个人认为,复习课既要帮助学生系统整理过去的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达到加深理解、巩固旧知、灵活运用的最佳效果。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因此我觉得这“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
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终生受益。
感觉我本节课的不足就是:强调的太多。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一些注意事项没有变成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去发现领悟。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5学习了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通过练习,感觉孩子们掌握的并不理想。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概念没有深入。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
在教学时,我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最简整数比的特征。另外在给出概念后,后面的例题中我继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对每个化简比的结果都请学生对比概念检查,这样学生的印象才深刻。
5.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五
1、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清晰展现教学环节。
我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部分幻灯片做成超链接,进入复习时,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这样清晰地引领,使学生明确了复习方向,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2、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理清知识脉络。
我让学生以回忆并填写相关表格的方式参与整理和复习,指导学生参与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再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比和比例在意义、各部分之间关系和性质上不同,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方法与结果上的不同。
3、注重了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
复习课提问要注意广度而不能拘泥于一个方面。如:课前我让学生回忆交流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而不是只让学生回忆比的知识或者比例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回忆搜索就被打开了。
4、把概念的整理和具体的题目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概念在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我要求学生整理概念的同时,还同步练习一些具体的概念的应用题目和学生平时作业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题目。比如在复习到比的化简和求比值这部分知识时,首先针对学生结果容易混淆的情况我出示一个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提出问题“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就解决了容易混淆的问题。
6.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六
1、原汁原味、味浓汁香的“数学”课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现实生活中也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本节课中,教者不仅注重了让学生体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是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整节课处处透出浓浓的数学味。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如何教会学生思维。而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是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并且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概念,教者较好地发挥了引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向到最后的豁然明朗,个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探究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于比例的这一基本性质教学,教者也没有满足于原命题的成立即止,而是在练习中让学生适当地体会到: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也成立。听课教师无不感叹:真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原汁原味、味浓汁香的“数学”课。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7.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七
一、准确把握基点, 有效创设情境
“知识点”重现的环节不仅担负着拉开复习帷幕的任务, 还应承担起激发复习欲望、唤醒已有知识的职能。而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又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的知识起点参差不齐, 为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基点。根据复习的内容, 捕捉数学知识与生活本质的联系, 创设出鲜活的数学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 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地整理。
二、注重内在联系, 善于盘活知识
从图1中学生很容易找到其中规律是n (n+1) , 图2规律也自然得到n (n+1) ÷2, 再揭示这一数字规律就水到渠成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编排,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有序的结构体系, 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同时, 感受数学魅力。
三、渗透数学思想, 提倡自主评价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厚的知识储备, 具备较强的反思、评价能力。因此在复习课上, 我们更应该给学生机会,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学生发现、领悟、评价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总复习阶段笔者认为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以下数学思想进行渗透:
(1) 分类思想:小学阶段, 尤其是六年级总复习, 各种新旧知识交错出现, 应不断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分类后, 才能系统完整地理解它们, 如不分类, 就很容易出现混淆。
(2) 转化思想: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个解题过程都离不开转化。它是把某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适当的变化转化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来进行思考、求解, 从而实现从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转化。
(3) 化归思想: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 对事物内部结构、纵横关系、数量特征等有较深刻的认识。如“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学, 先组织学生回顾、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然后让学生对这些公式进行对比, 发现这些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得出除了圆锥体外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都可以写成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直柱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表示。
复习课是学生认知策略的习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及解决综合问题能力提高的极好时机, 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精心设计, 以学生为主导, 渗透数学方法, 展示数学魅力, 复习课也会变得有效且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朱德江.数学会给孩子们留下什么[N].中国教育报, 2009-02-13.
8.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反思 篇八
教材的重点是解比例,难点是解比例的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合作探究的方法。
解比例的方法与解一般方程的方法是有所区别,解比例的第一步都是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乘积相等的方程。再解整数比或小数比时,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时,含有未知的左边,不再书写除以这个系数,直接写未知数。我所选择的是各具特征的练习,有的适于用比例的意义解决,有的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比较简单。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多数学生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做到有理有据。对于学生多样的解答方法我给予充分的肯定。但还应该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这样会对学生下面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我们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去体验发现数学规律和应用数学规律的乐趣。在练习中,我组织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数学知识,并应用它去解决相关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理智高于事实与现象的“权力感”。
9.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九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具准备:江苏地图和常熟地图各一幅、练习纸、课件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江苏地图和常熟地图(一幅线段比例尺,一幅数值比例尺)师:请看这两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呀? 师:整个江苏和常熟就这么大吗? 生:不是,是被缩小了画上去的。
生:它们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画出来的。
师:整个江苏和常熟,怎么画在了同样大的地图上呢?难道它们一样大吗? 生:常熟缩小的倍数少,而江苏缩小的倍数多。
生:因为它们缩小的倍数不同,所以可以画在同样大的图纸上。
师:确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将一些事物缩小一定的倍数,画到平面图上,便于我们了解、分析它的构造等情况。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操作计算。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画几个最简单的图形。我说图形的长度或大小,你画出它的平面图,行吗?
① 线段长5厘米 ② 铅笔长18厘米
③ 我们教室长8米,宽6米
第三个图形学生可能一下子不知道如何画。
师:那么,你准备将教室的长、宽画多长呢?怎么想到画这么长的呢?请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试画我们教室的平面图。学生投入操作活动。
2.交流分享。
师:大家都画好了,请拿着你的作品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在图上你画的长、宽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画这么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在图上画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我是将原来的长、宽缩小100倍画的。
生2:我在图上画的长是16厘米,宽是12厘米,我是将原来的长、宽缩小50倍画的。
生3:我在图上画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我是将原来的长、宽缩小200倍画的。
„„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8厘米 8米 100倍 6厘米 6米
4厘米 8米 200倍 3厘米 6米
16厘米 8米 50倍 12厘米 6米
„„
师:有这么多不同的画法呀,老师都没想到!请同桌间再互相介绍一下你画的尺寸以及你的想法。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与想法。【如果学生长和宽缩小的倍数不同,如 8厘米 8米 100倍 3厘米 6米 200倍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如果这样画,形状就改变了,所以同一幅图的数据只能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3.意义建构。
师:刚才介绍了这么多不同的画法,像这些图上画的长、宽的厘米数,我们称它为图上距离,而教室实际的长度,我们称它为实际距离。你们将实际距离缩小了一定的倍数画在了图上,就成为图上距离。(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师:能说一说你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生1:我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生1:我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200。生1:我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50。„„
师:像这些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1∶100、1∶50等,就是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课题)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你们画的平面图都一样吗?(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都是画教室,怎么会出现大小不同的平面图呢? 生1:我们缩小的倍数不同。生2:我们确定的比例尺不同。师:对呀,所以在比例尺的意义中还特地点明“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将概念补充完整)教师选出部分作品,在上面标上比例尺,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上也标出。
【如果有同学画的教室平面图的长是1厘米,宽是0.75厘米,让学生评价: 生:他画得太小了。
师:结合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想想这种画法存在什么问题呢? 生:选用的比例尺不太合适,比例尺应该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确实如此,瞧这儿同样大的江苏地图和常熟地图,它们的比例尺一样吗?谁来读一读呢?
学生读图中的比例尺,教师板书。师: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看了这幅图的比例尺1∶100,你想到些什么呢?
生1:图上距离的一份就是实际距离的100份。
生2:我们也可以认为图上距离1厘米就是实际距离100厘米。
师:那图上距离1分米就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呢?(学生补充回答)还有谁想说说?
生: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师:那反过来说呢?
生: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4、认识线段比例尺 师: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数字比例尺以外,还有一种线段比例尺。结合说明,教师板书:比例尺是1:100,同学认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就是实际距离100厘米,100厘米等于1米,所以还可以表示成:(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这个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就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1米的实际距离。师:你能在自己刚画的图上,把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吗? 学生改写。
5、在江苏地图和常熟地图上找出比例尺,说说这个比例尺表示的意思。
6、学习例4: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你们会不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1)出示例题:
(2)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3)强化重点、难点:
①比例尺与一般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三、应用巩固:
1、完成练习七第一题。
2、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改写在线段比例尺是()。
3、完成36页第3题。
4、任意选择相关条件求比例尺: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苏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1020千米,图上距离是17厘米;上海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270千米,图上距离是4.5厘米.学生计算后可知比例尺都是“1:6000000”,说明在同一幅地图上比例尺不变.
四、全课总结:
五、机动:
1、某种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求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10.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篇十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有效性,技巧,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教育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同学们的成绩不再是老师最应该关注的重点,而是应该把他们全面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在数学上的逻辑思维等培养的更出色,这也是数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的[1]。以下,就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地解决办法,希望广大的数学老师因而可以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的数学教育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一、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略显枯燥,教师用语过于平淡
在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没有一、二年纪的时候强的,对于数学这种学科,很多的老师把它变得枯燥了,其实数学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很无趣、没意思,它其实是另一种对科学的解释,老师理应把自己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看起来更加有气氛[2]。但是现在很多的老师他们都不愿意去接纳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往往把传统的教学直接沿用到现在甚至以后的教学中,这种教学非常的干涩、无味,时常让同学们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在教学中对于数学知识的解释也是非常的平淡无奇。
2、合作学习太过于形式
在如今的教学和课改背景下,要尊重同学们存在的个体地位,这样才能使得同学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才更能体现老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可以进行合作学习,但老师并没有正确的去引导同学们合作,对于了解同学们之间的探索学习也不是很到位。除此之外,同学们在自主探讨和合作方面都还是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这样的合作就太趋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合作的真正效果[3]。
3、教学素养参差不齐
现在的阶段是处于和初中交接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数学是融合了小学阶段所有的知识。但是同学们的记忆是非常有限的,以前低年级学的知识早已忘记,对于知识的衔接也不到位,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同学们也无法把隐藏的知识点找到,所以就导致同学们的成绩高低不一,在考试的时候也无法得到综合性考核,每个人掌握的知识不一样,所以卷子做出来的程度也不一样。
二、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学生应该参与教学的过程
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说话的语气都是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同学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的努力。良好的课堂,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兴趣,可以加快形成学习的动机,老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给同学们传授知识,还要传授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比较活跃主动的同学,老师可以利用他们的热情来带动全班的气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其实也有美的一面,让同学们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真正的学到知识[4]。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乘除的方法时,老师可以让活跃的同学来回答,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有哪几种方法可以使用,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分别是怎样计算的,在他们回答之后,老师可以举一些例题,然后让其他不太主动的同学们根据别人的口诀来进行计算【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通过这样的计算,可以让没有信心和不主动的同学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感受数学中的乐趣。
2、开展有效地自主合作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好好利用已有的资源,在课堂上要及时发现每位同学身上隐藏的可能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而发现这些优点的做法就是合作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自主教学,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还能为难题筹集到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5]。例如:在讲解负数的初步认识时,同学们以前学的知识都是跟正数有关,负数还没有接触过【西师版六年级上册】。老师可以把同学们进行分组,让他们对付出的读写法弄清楚,然后说出自己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例子,让他们进行讨论,看看别人提出来的“负数”例子是否正确,对于正确的例子请说出“负数”的概念。在讲解时,老师要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真实生活化,从而去接受数学,但是在这节知识点的讲解中,一定要让同学们弄清楚“0”是什么数?让他们自行讨论,并说出原因。通过这样,既可以让他们的思维进行碰撞,还能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3、合理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
在教学中,同学们对以往的知识已经忘记,但是老师不能忘记,老师要时刻提醒同学们进行复习。复习它不是无用功,它是对旧知识的激发,在学习到一定难度的阶段时,是需要依靠以前简单的基础来进行解题,这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在学习新东西的同时记得复习旧知识,才能综合发展,轻松应对考试。
三、结论
总之,数学本来是很枯燥的,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的去改变这一现状,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在举例的时候,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同学们感受到真实的存在。老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时刻进行反思,整改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和弥补自己的不足,还要带领同学们进行复习,温故而知新,巩固以前的知识,沉淀新知识,使得同学们可以更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玲.试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250.
[2]张妍.因势利导,全面开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与评价,2012,06:95.
[3]朱良缘.浅析“图解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的有效性运用[J].教师,2010,13:87.
[4]郭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2015,05:146.
11.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十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大岗镇大钟小学 石来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1页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简炼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学预设】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呈现:2:80和5:200 80:2和200:5(1)认识吗?叫什么?
(2)正确吗?为什么?(2:80=0.025,5:200=0.025,所以2:80=5:200)(3)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4:1.6=60:40 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和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1.6和60”叫做比例的內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1)4.5:2.7=10:6 2)6:10=9:15 3)1/2:1/3=6:4 4)0.6:0.2=3/4:1/4 【设计意图: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一猜 想一想
在比例里2.4:1.6=60:40把两个外项相乘,也把两个内项相乘,看看它们的积会怎样?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
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
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2)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不完整的比例激发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猜数的兴趣,教师举例示范,为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支点,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数——猜想——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示范:(1)6:3和8:5(2)0.2:2.5=4:50(3):和:(4)1.2:3/4和4/5:5 〖学法指导: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再肯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 组成比例可以吗?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和:5能否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渗透假设、验证、有序思考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12.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十二
1、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象特征,并能根据图象解决相关简单问题。
2、通过练习,巩固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难点:
能根据数量关系式或图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教学第46页内容。
教师出示表格(见书),依据表中的数据描点。(见书)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看图回答问题
①如果铅笔的数量是7支,那么铅笔的总价是多少?②总价是4.0的铅笔,数量是多少?③铅笔的数量是3支,那么铅笔的总价是多少?描出这一对应的点,它们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
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①正比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②利用正比例图象不用计算,可以由一个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二、练习讲授
1、基本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第49页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说明为什么成正比例。a.电是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增加;b.电费与用电量的比值总是相等的。
师生共同订正。
(2)投影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km,2小时行驶180km,3小时行驶270km,4小时行驶360km,5小时行驶450km,6小时行驶540km,7小时行驶630km,8小时行驶720km……
①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②填表并思考发现了什么?
③教师点拨: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也在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④教师:根据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⑤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和练习。
2、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第2题。
(2)完成教材第49页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做,后由老师抽查。在抽查第(1)小题时,多让不同的学生回答。做第(2)小题时应多让学生们交流。第(3)小题汇报时要求说出,你是怎样估计的,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估计的思维过程。
(3)解决教材49页第4题:①投影出示书中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a.动手画一画,指名汇报图象特点。b.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提示: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先要判断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判断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三、课堂作业
1、根据x和y成正比例关系,填写表中的空格。
2、看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一过程中,哪个量没变?
(2)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
(3)不计算,从图中看出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课堂小结:
教师: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正比例图像
13.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一、非负数到有理数
从小学里所学的数 (非负数) 到有理数是一次大的转折, 动摇了学生在小学建立的许多概念和经验, 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和怀疑.由于负数的引入, 带来的绝对值的概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法则, 成了学生最易错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把有理数和小学里的算术数统一起来, 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认识引进负数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对零上5℃和零下5℃, 运进20吨和运出30吨的理解已很明确了, 这里除了用数字表示外还要用语言来区别相反意义.如何用一个数把它的意义全面表示出来呢?若取一个量的基准为“0”, 并规定其中一种意义的量为正, 与之相反意义的量就为负, 用“+”表示正, “-”表示负.再如, 小学里学过的简易方程, 小学里就会求解, 但有办法求解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领会到还有算术数不能解决的问题, 而要引进新数, 从而让他们心理上认同引进负数的必要性, 再结合实际, 多举具有相反数意义的事例, 帮助学生加深对符号意义的理解.
2. 重新认识“0”
小学里, 0是最小的数, 0表示没有.这种认识学生已掌握得很牢固.要想改变学生对“0”的记忆已非常困难.“0℃不是没有温度”这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 以此为基础得出0不是最小的有理数也不是表示没有, 在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等的教学中突出“0”的特殊性, 重视对非负数、非正数的理解, 以达到学生对“0”的重新认识.
3. 注意数形结合
正确理解数轴概念是理解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关键.教学中要运用数轴, 让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具体的模型感知, 逐步抽象出来.在利用数轴得出有理数的运算规律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分两步:小学里学过算术数的运算, 加上符号法则.要特别注意先定结果的符号, 再定结果的绝对值.
二、数到字母
字母表示数是在小学数的概念基础上更高一层次的抽象, 是数学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字母是表示数的, 但又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 这正是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字母表示数简明扼要地表达数量间的关系, 是对具体数据的抽象和概括, 可以更方便地解决问题.从小学里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如等.用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实例降低学习的难度, 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目的, 感知代数的本质.
2. 加深对字母的认识
首先弄清符号“-”的三种作用. (1) 表示运算符号, 如2-5; (2) 表示性质符号, 如-2; (3) 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如- (-3) ;再弄清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 字母a可以是一个正数、负数, 也可以是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a, -a的意义.
三、算术法到代数法
苏教版七年级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为三部分.从问题到解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 用方程解应用题, 教材安排非常合理, 有效地分散了难点, 也有利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小学解应用题是把某知识量放在特殊位置, 设法通过该量求出未知量, 而中学则要求把未知量与已知量放在同等位置, 寻找各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通过方程求解.小学算术讲究逆推思维, 强调套类型.中学讲究顺向推展, 灵活运用.学生初学时, 习惯于小学算术的思维定势, 对代数法不适应, 简易方程的应用, 虽然在小学里也学过, 但相对而言, 是零散的、具体的, 而中学则是抽象的, 理论化的, 更科学、更完整.在教学中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
尊重实际, 要肯定算术解法的合理性.在初学时, 允许学生用算术法或代数法解题, 不急于求成.教学中, 注意比较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体会代数法的优越性.例如, 比一个数的2倍小1的数是13, 求这个数.算术解法是列式 (13+1) ÷2.代数解法则是:设这个数为x, 列方程2x-1=13.再请学生说出各自的解题依据, 明显地感到算术方法不方便解题.
2.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读题、审题、提炼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的过程, 通过实践归纳类型, 培养学生独立解题时读题和审题的针对性、准确性, 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14.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十四
(共小周萍)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 第十二册
书p39~41 例
1、例
2、例3,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理念,把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正比例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小调查:大家来上学,哪些同学是走路来的?哪些同学是坐汽车来的?(生举手示意)
师:可能还有的同学是家长用自行车或电动车送来的,但不管大家是怎么来上学的,那么(1)、你们离开家,走得越远,距离共小就怎么样?为什么?(2)、你们走的越慢,到学校的时间就怎么样?为什么?(3)、陈昕彤家住在雨花新村,章成家住在宁南的仁恒翠竹园。他们每分钟走的米数相同,谁先到学校?为什么?(4)、李岩、吴铭分别帮助王老师去买1.6元一枝的红圆珠笔,李岩花了16元钱,吴铭花了8元钱。谁买圆珠笔的枝数多?为什么?
师:同学们讲的太好了!
(二)教学新课
师:象这样,已行的与未行的;速度与时间;路程与时间;数量与总价等等,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我们就把这两种量称之为“相关联的量”(贴小黑板)。还有疑问吗?
2、师:既然大家都明白,那我就要考考大家。(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1)小明买《扬子晚报》,数量与总价(2)王老师的体重和身高
(3)同样一台织布机,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4)圆的直径和周长指名回答,说说理由
3、教学例1:早晨7:10,潘林锋同学走在上学的路上。(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2)仔细观察,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电脑演示变化的过程)(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生回答,师电脑出示)星期六,李岩同学帮助王老师买红圆珠笔。(5)请两生完整的回答
5、比较、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6、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
(1)师:例1里有哪两种量?他们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2)师:例2里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3)师: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键看什么?
7、例
3、(1)家到学校的距离是一定的,已行的与未行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那么我们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每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一定,生产零件总数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那么我们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时,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
(3)王老师的体重与身高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遇到判断这样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的问题,只要看什么就可以一票否决了?(三)温故而知新: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3)班的总人数一定,满意的人数和比较满意的人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四)提问时间:你还有什么关于正比例意义的问题要问吗?
(五)、考考你:(1)是不是所有相关联的两种量都能成正比例?
(2)是不是所有成正比例的两种量都是相关联的量?
(六)、课堂检测:
《正比例的意义》课后反思:
首先感谢区教研室和学校给我这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12册的正比例的意义,虽然是第二次用这个教材,但还不是预想的那般顺利。也许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原想着会很顺利地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一些出乎意料的想法或问题,而使我们的教学偏离了预设的轨道,课上得并不那么顺利。比如,象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与其边长,原的面积与半径这些特例是否成正比例,我觉得这实际实际上就是教师如何有效处理动态生成的问题。
也听过关于正反比例的课,也阅读过几位有经验的老师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其中正反比例两个知识点在一节课进行的不少!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单独教学正比例知识也好,还是正反比例合在一起教也好,都是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而对于我们班这样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状况,不能为了一小部分学优生,就在一节课同时教学两个比较抽象的知识。为此,我制作了这个课件。
当然,教学不应只是平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对话、实践创造,随机生成与资源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利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再教学的过程。就正如赵老师前面提到的“课中也要备课”,动态生成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课堂的真实、自然、和谐,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态情境,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高境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
15.六年级解比例教学反思 篇十五
贾雪琴
本节课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进行教学的。这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首先复习旧知引出一个问题,学生会从已有的经验入手思考解决方法。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比的基本性质,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更有学生想到了方程。这样很自然的进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解比例。
具体教学解比例的时候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学生并不陌生,在学习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是就是用到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比例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让学生体会到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关键是要先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简易方程,再运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骤。
在教学理念上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识。化繁难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我是通过复习旧知的形式,制造悬念导入新课,促使学生去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会了解比例的方法,并概括出的这节重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归为一句话,便于学生掌握。尽最大努力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基本练习让学困生进行反馈,实现“四个优先”;提高题让优生进行探究解决,这大在激发了优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明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还是源自于数学内容的本身。
16.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十六
“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堂, 不仅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帮助预习这一方面, 更大的变化是它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 它完全颠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仅仅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有了正确的定位, 在让学生提前学习时,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从实际学情出发, 以教材为蓝本, 适度的重组教材, 制定自主学习目标、导学单, 帮助学生有效自学。
一、微课与导学单助力全境学习
要想真正“翻转”课堂, 学生的提前学习必须是有效的, 那么在制作微课和导学单时必须理清自学目标, 知识的冲突点必须放在课堂上, 以便于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六年级《扇形的认识》这节课时, 为了践行“生本理念”, 我在导学单中清楚告知学生通过自学需要达到的自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扇形, 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这两个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均能达成, 而课堂中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则是理解扇形的概念 (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及圆心角的大小和半径决定扇形的面积。
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自学, 单单靠理清自学目标是不够的, 必须有任务点的驱动, 在观看完微课后完成相应练习就可以解决学生不落实自学的问题。 在练习的完成过程中遇到障碍, 还可以反复观看微课, 真正的达到全境学习, 落实“翻转课堂”的第一步。
根据该课的自学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的任务点:
练习1:
下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练习2:
下图中涂色的部分, 哪些是扇形?
练习3:
练习4:
判断:
(1) 半径大的扇形面积大。 ( )
(2) 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面积比圆心角为15°的扇形面积大。 ( )
设计意图之一在于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二在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课堂的冲突点, 从而使课堂达到高效。
通过导学单的反馈发现: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掌握得非常好, 没有一个学生判断错误。 那是不是说明学生对圆心角的理解就到位了呢? 课堂上如何检测这一结果呢?
2.扇形的判断出现了障碍, 对于下面这个图形, 学生的评判各占一半, 那么对于扇形的概念理解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呢?
二、深度辨析助力难点突破
在以往的教学中, 常常会因为一些简单的知识的讲解浪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以及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为了“照顾”一部分学生而“耽误”另外一部分学生, 因此缺失了有效的“辨”和“探”。
在这节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中, 我根据学生导学单呈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成课堂的辨析点: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那是否掌握了圆心角的概念了呢?我设计了这样的辨析问题, “这个角 (图1) 为什么不是圆心角? ”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没有经过圆心”, 这是他们通过自学对圆心角的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只有说的时候才能看出学生是否对这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了。 于是, 我指着导学单中的另一个图继续追问“这个角 (图2) 经过了圆心, 为什么你们也说不是圆心角呢? ”看似简单的追问, 其实是抓住了关键知识点在进行追问。 经过这一追问, 落实了学生对圆心角定义的理解, 顶点在圆心的角才是圆心角。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展示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因此, 看似自学效果非常好的知识点, 也要经过课堂的深度辨析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2.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图3 中的阴影部分是否为扇形, 学生的判断各占一半。 这便是课堂最好的辨析点,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层层发问, “图4 为什么不是扇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其实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好的检验。 学生说:“两条边不相等。 ” 貌似问题已经解决了, 学生一语道破。 再追问:“图3 的两条边相等了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觉得不是扇形?”“顶点不在圆心。”看来通过自学, 基本达到了自学目标,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认为这个是扇形的反而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说服他们的。 于是第三轮追问:“看来这个理由似乎不能说服部分同学, 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你们觉得是扇形? ”“顶点只是不在这个圆的圆心, 只要两边相等就肯定是另一个圆的圆心, 那自然就是扇形。 ”一语激起千层浪, 全班同学仿佛突然被点醒, 纷纷附和:“是扇形, 只是不是这个圆的扇形。 ”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老师去解释? 这恰恰正是让孩子“探”的机会。于是我说:“那究竟是哪个圆的扇形呢?以顶点为圆心, 边长为半径你们画一画吧。 ”这一画就发现了问题, 不是同一段弧了。 (如图4) 老师适时归纳, 圆心角和对应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学生通过“探”才真正理解了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是不是扇形必须放在一个圆中才能进行判断。
在有效追问的作用下,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打开, 这些都有赖于前期的自主学习。 教师再及时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以过滤与整合, 充分合理的利用, 使其成为课堂的深度辨析点。追问时, 或正面直击, 问在“难”处, 突破教学难点;或旁敲侧击, 问在“错”处, 加深对本质认识;或顺势一抹, 问在“深”处, 历练数学思维;抑或拨云见日, 问在“延”处, 感悟数学思想。
三、灵动练习助力思维发散
概念理清之后, 自然是要延伸应用的, “翻转”的目的也正在于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于是我设计了一道“请画一个半径为2 厘米, 圆心角为100°的扇形”的操作题。 此题灵动之处在于不同层次的孩子画扇形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孩子先画半径为2 厘米的圆, 再去圆心角为100°的扇形, 有些孩子则更为聪明, 先画一个边长为2 厘米的100°的角, 再用圆规取边上画弧, 这就简便多了。
在处理练习3 中, 也很好的体现了不同层次孩子的收获不同, 由弧与圆周的关系延伸到圆心角与周角之间的关系, 进而延伸到扇形面积与圆面积之间的关系。 一路下来, 学生的兴趣丝毫不减, 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结束了课堂。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以上一系列的活动,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触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对扇形的认识中从“模糊———清晰———深刻。 深度辨析中生生互动, 操作中“探”出究竟, 课堂出现了真正的“翻转”与高效。
【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教学反思10-3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课后教学反思08-20
六年级数学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6-2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11-04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12-27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06-22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11-3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一)教学设计12-14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