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10-19

【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精选8篇)

1.【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一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用“引导—探究法”教《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 焦健生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一节内容编排在《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力这一基本概念,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习本节的后续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从力的概念入手来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力的概念很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以现实生活的例子作为依托,列举了生活中学生能够感知的例子,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和力的表示法,对于力的相互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定义的。可见,力的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重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材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来介绍重力的有关知识,重力概念理解的难点是对重心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法来表示一个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会求重力的大小并能确定重力的方向。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会用县挂法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会求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来体验力的产生原因、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相互性。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悬挂法来探究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并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要求:同桌双手相互推掌,一人处于被动,双方感受力的存在,如果用力还可以把另一人推开。

体会和思考:力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2.科学想象并体会,探索研究上述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科学地想象并体会,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给以适当提示。

3.再创情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方木块,海绵。实验:手推方木块使之运动,手用力推海绵。

请学生总结: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4.逐字分析,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思考:(1)力能够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2)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引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结论:一个力总能找到它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例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物体上吗?为什么?(讨论)

(3)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关系?讨论并举例。

探究性活动:用悬挂法测定薄板的重心位置。(测三角板、书本的重心)

(四)简要说明一下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学生自学并总结。

(五)总结本课内容

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概念;3.重力、重心;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六)作业

1.课本:P57 1、2、3。

2.课后体会日常生活中有关力作用生活实例。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学习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层次,把握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章法,品味语言,理解文中精辟的语句,尤其是精警的议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3.训练诵读,积淀语感。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学习刘和珍等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战斗性和抒情性特点,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有些语言精辟却难懂,文中的思想厚重却不容易把握。●解决办法

1.强化诵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之妙,以诵读促进感悟、鉴赏。

2.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光从语言上说,本文也是鲁迅作品中甚至是现代文学中难得的名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要反复地读,鼓励学生背诵下来。结合全文和段落的语境揣摩有些语句,也可以让学生仿写。●学生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诵读、思考、讨论。●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将课文读两遍;

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一部分大意; 3.认真阅读注释;

4.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同学中讨论。

二、背景

结合注释①介绍“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

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两星期───────┘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节)。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六、理解思想内容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呼唤“爆发”,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

七、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揣摩关键语句,探究疑难问题。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进行点拨。1.开头“中华民国”有什么意味?

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惨案发生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的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7.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鲁迅写作此文时已经“出离愤怒”了,那么“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本来说“猛士”足已表达作者的意思,再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怎样理解?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就是反对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9.“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如何理解?

第五节第2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第3段)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句写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句中“惊心动魄的伟大”陈述对象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句中“这”所指代的对象。

“这”究竟指代什么?我们知道,“这”在该句中充任主语,但要了解这个主语的确切含义,还必须看它所指代的对象,这个对象只能是与该句紧密相连的那一句。可是,与“这”相连的却是介宾短语,而介宾短语一般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因此,“这”的指代不明,导致了人们理解上的混乱。

由于这个介宾短语的定语是个内容较为复杂的主谓短语,所以有人根据这个主谓短语的中心词“女子”“转辗”,对“惊心动魄的伟大”持“正语”看法,有人依据这个主谓短语的补语“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持“反语”意见,还有人将前二者合起来理解,取“双关语”说。三种意见尽管在思想内容上都是正确的,但在语法结构上均未能令人信服地指出“这”所指代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不愿推敲这个介宾结构使用是否妥当。笔者认为,应该删去“当”“的时候”,使“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一主谓短语作主语,“这”所指代的对象就明确了。删去“当”“的时候”之后,句意不难理解:“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惊心动魄”,指她们的行为、精神震撼人心,用以修饰“伟大”的程度;“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个介宾结构作“转辗”的补语,补语补充、突出了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无畏精神,又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青年的罪行,同时还给予帝国主义顺手一击。总观这个主谓短语,赞颂是主要的,因此,“惊心动魄的伟大”当是正语。

(许振兴《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10期)

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我认为:一,这对偏正词组在语言形式上是互文,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当做两个事件的对比去看待;二,这对偏正词组在思想内容上表达的是鲁迅对“三一八”惨案制造者的一种本质性认识,因而我们只有透过历史的表面才能正确体会作者的原意,而囿于表面的历史则只能作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测。

具体地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是互文,意思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根据上下文脉判断,其中“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无疑指的是刘和珍等女学生的遇难。是的,1926年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首的所谓八国联军的确未曾直接拿着屠刀参与3月18日的大屠杀,不过这一互文在这里的意思也并非是无视事实强说外国帝国主义者直接地参加了这一屠杀,它其实是说:“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互相勾结合谋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这样理解鲁迅的意思,根据有三。

1.这样理解完全符合历史事实。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民结队前往执政府请愿,其目的与反政府显然无关,而是为了反对日本等帝国主义者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可是,请愿群众却在执政府门前遭到段祺瑞政府的残酷屠杀。可见,段祺瑞政府的这一行动满足的是日本等帝国主义者的意愿,也就是说,“三一八”惨案的制造是“中国军人”的行动,更是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意志,所以“三一八”惨案在实质上便成为外国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封建军阀互相勾结的结果。

2.这样理解有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作旁证。就在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之后的第五天,他又写了《如此“讨赤”》 的杂文。在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京津间许多次大小战争,战死了不知多少人,为‘讨赤’也;执政府前开排枪,打死请愿者四十七,伤百余,通缉‘率领暴徒’之徐谦等人五,为‘讨赤’也。”(按:京津间的战争指1926年春夏间,受日本帝国主义指使的奉军同冯玉祥国民军在京津间的战争。当时奉军称自己对国民军的进攻为“讨赤”)在这段话中,鲁迅通过奉军和段祺瑞政府两方同称“讨赤”这一共性,将代表日本帝国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三)这篇文章以及前后几篇中,鲁迅先生都不以请愿为然,他是正确的吗? 照我了解,鲁迅先生是完全正确的,在原则精神上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完全一致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究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样反动的政府去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向和力量,实际的效果是决不会有的。当时,我们的党就一方面领导着群众的一切爱国运动,一方面时刻向群众指出反动政府的实质,指出对反动政府不能存在幻想,同时更指出必须进行比请愿之类更彻底的爱国斗争,以教育群众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热烈参加和支持,那是不用说的;同时,他指出向反动政府请愿极少效果,这在提高群众的认识,鼓舞群众进一步走上彻底的爱国道路、革命道路上去,是完全正确的,是和共产党的战斗态度完全一致的。他在当时写的《空谈》一文中所说的像下面这样的话,就正是他的正确的战斗的态度的表现: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再者,鲁迅先生虽不以请愿为然,但对于请愿群众是始终同情和支持的,看同一文(《空谈》)中下面这两段话就最明白: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有些东西──我称之为什么呢,我想不出──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这些东西仿佛就承认了对徒手群众应该开枪,执政府前原是“死地”,死者就如自投罗网一般。群众领袖本没有和段祺瑞等辈心心相印,也未曾互相钩通,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豫想不到的。

3.【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三

整体设计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力的合成规律也是力的分解规律,力的合成中已知两个分力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唯一的,求出的合力也是唯一的.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则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因此有无数个解.本节内容就是利用例题来说明如何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和需要来分解力的.矢量相加法则则是新引入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认识二者的一致性.力的分解也在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矢量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电场的叠加、带电离子在电场中运动这些知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力的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矢量相加法则.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

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2.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教学难点

1.力的分解方法及矢量相加法则.2.力分解时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及确定两分力的方向.时间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力的概念,清楚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并计算.3.了解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的条件.4.能应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2.掌握根据力的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意识和勇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秤若干,细绳套、橡皮筋若干,图钉、白纸、长塑料板、铁块、能活动的木板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观察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多个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想一下,为什么有时人们不用一个力去做而要用多个力来做呢?使用吊车的时候大家观察一下钓钩是不是用一根钢丝吊着?如图3-5-1.[来源:Z+xx+k.Com]

课件展示:

图3-5-1[来源:学&科&网Z&X&X&K]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其实吊车的钓钩不是用一根钢丝吊着的,而是用几根钢丝共同吊着,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验导入

1.用两细绳悬挂一铁球,在细线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线断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2.找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同学上台进行拔河比赛,再成鲜明对比地请一位个子小的女同学上台,交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即要求她一个人拉动两个人.教师指导让小个子女同学在绳子中间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都被拉动了.一名弱小女子能拉动两名大力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推进新课

一、力的分解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力的合成,知道了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及力的合成遵循的法则,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内容.师生回忆讨论以上问题.(设计意图:1.回忆旧知,推进新知;2.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来源:Zxxk.Com]

总结: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下面回忆一下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演示实验】

在演示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力F)把橡皮绳的结点拉到O点,然后再用三个或四个弹簧秤沿不同方向拉结点到O.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来源:Z。xx。k.Com]

结论: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相同.明确: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如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而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我们知道不论有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合力来等效替代,换句话说也就是:力的合成是唯一的.那么力的分解是否也是唯一的呢?

【学生实验】

不给学生任何限制,同学间可以自由组合,只要把橡皮绳的结点拉到O点即可.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可以用多组不同的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也就是说力的合成是唯一的,但力的分解却不是唯一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分解一个力呢?

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方式: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放录像:牛耕地、人拉旅行箱等)

图3-5-2

问题:各段录像片有什么共同的物理现象?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如何分解这个斜向上的拉力?

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与水平面成θ角的拉力F,这个力的作用效果如何?

解析: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就是唯一的.[来源:Z§xx§k.Com]

如图3-5-3所示分解为F1=Fcosθ,F2=Fsinθ.力F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F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图3-5-3

讨论:当θ=0°时,F水平,只有向前拉的效果;当θ=90°时,F竖直,只有向上提的效果.θ越小,向上提的效果越小.例2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解析: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就是唯一的.图3-5-4

如图3-5-4所示分解为G1=Gsinθ,G2=Gcosθ.在斜面上的人或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此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平行于斜面的方向向下的,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另一个是在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使物体紧压斜面(给学生强调这个力并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应用

1.公园的滑梯倾角为什么比较大呢?

2.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很长的引桥?

教师课件展示实物图,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θ越大G1就越大,滑梯上的人就较容易下滑.长长的引桥可以减小上坡的倾角,因为θ越大G1就越大.车辆上坡艰难而下坡又不安全.活动:教师实物展示并引导学生解释“劈”的工作原理.课堂训练

1.一光滑小球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和竖直的挡板之间,其重力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解析:两分力方向确定了,分解是唯一的.如图3-5-5所示,可以分解为两个力:G1=Gtanθ,G2=G/cosθ.[来源:Z。xx。k.Com]

小球因为有重力,沿垂直于斜面产生紧压斜面的作用效果;在沿水平方向上产生压紧挡板的效果.图3-5-5

2.(1)如图3-5-6甲,小球挂在墙上,绳与墙的夹角为θ.绳对球的拉力F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分力来代替F?

(2)如图3-5-6乙,如果这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G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分力来代替G?

图3-5-6

解析:(1)球靠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拉力产生向上提拉小球的效果、向左紧压墙面的效果.分力的方向确定了,分解就是唯一的.F的分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F1来平衡重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F2来平衡墙对球的支持力.如图3-5-7所示分解为F1=Fcosθ,F2=Fsinθ.图3-5-7

(2)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沿F1的直线上的分力G1来平衡F1,一个沿F2的直线方向上的分力G2来平衡F2.G1=G/cosθ,G2=Gtanθ.总结:1.求一个已知力的实际分力的方法步骤:

(1)根据物体(结点)所处的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3)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4)由平行四边形利用几何知识求两个分力.2.力的分解的几种常见情形:

(1)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类似于已知两角夹边可以确定三角形)

(2)已知合力F和一个分力F1.(类似于已知两边夹角可以确定三角形)

以上两种情形有唯一解.(3)已知合力F和一个分力F1的方向(F1与F的夹角为θ)及分力F2的大小.作图讨论:当F2=Fsinθ时有唯一解;当F2F时有一组解.(4)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大小.(类似于已知三边可以确定三角形)

学生作图讨论:当三力的大小满足任意两力之和大于第三个力,任意两力之差小于第三个力,有唯一解.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问题:力是矢量,求两个力的合力时,能不能简单地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例讨论.结论:不能简单地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而要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凡是矢量在合成与分解时都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导出矢量合成的三角形法则.在求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力时,可采用矢量相加的三角形法则.如图3-5-8(a)所示,求F1、F2、F3、F4这四个共点力的合力,可不必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它们逐个合成,而是将表示这些力的矢量依次首尾相接,那么从第一个力矢量的始端到最后一个力矢量的末端的矢量就表示这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对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进行加减时,可沿着矢量所在直线选定一个正方向,规定凡是方向跟正方向相同的矢量都取正值,凡是方向跟正方向相反的矢量都取负值,这样便可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矢量的正负仅表示矢量的方向,不表示矢量的大小.如-10 N的力比5 N的力大,而不能机械套用数学中正数一定大于负数的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则不能用正、负表示方向.图3-5-8 课堂训练

如图3-5-9所示,有五个力作用于一点P,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个邻边和三条对角线,设F3=10 N,则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来源:学*科*网Z*X*X*K] 图3-5-9

A.10(2+2)N

B.20 NC

.30 N

D.0

解析: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1与F4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F2与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因此答案选择C.答案:C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从理论上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是无数组的,实际分解时一般是根据合力的作用效果操作的.要求同学掌握矢量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法则.布置作业

1.教材第67页“问题与练习”1、2、3题.2.观察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分解力的方法来工作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来源:学科网]

板书设计 5 力的分解

一、力的分解

1.概念: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的几种常见情形

3.有唯一解的力的分解

二、矢量的相加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法则

活动与探究

课题:斜面上小车重力的分解

器材:一把30 cm长的塑料直尺作斜面、小车、弹簧秤

步骤:调整好实验装置后按下列顺序进行

①被分解的力——小车的重力;

②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斜面、弹簧秤;

③分析被分解力的作用效果——压斜面、拉弹簧;

④确定分解方案——沿斜面正交分解;

⑤测分力大小;

⑥按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力的图示;

⑦从力的图示中测定重力.改变斜面的角度,调整好装置后再重复上面的步骤.习题详解

1.解答:如图3-5-10所示:

图3-5-10

F2=FF1=300 N

F2与F的夹角为θ,tanθ=22F14=得θ=53°.F

32.解答:(1)过F的矢端分别作F1、F2的平行线,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5-11所示,该情况为唯一解.[来源:学。科。网Z。X。X。K]

图3-5-11

图3-5-12

(2)连F、F1的矢端AB,并过F的矢端作F1的平行线,即得F2的大小OC,如图3-5-12,则F2的大小和方向是唯一确定值,这种情况有唯一解.(3)有四种可能情况,用图示法和三角形知识进行分析.F的矢端与F2的矢端相重合,以F的矢端为圆心,以F2的大小为半径作圆.①当F2Fsinα时,圆与F1有两交点,此时有两解,如图3-5-13(c)所示.④当F2>F时,圆与F1只有一个交点,此时只有一解,如图3-5-13(d)所示.图3-5-13

3.解答:如图3-5-14所示.图3-5-14

OC=OA2OB2=4252 m=6.4 m

OC与OB的夹角为θ.tanθ=OA=0.8 θ=38.7°.OB设计点评

4.【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四

4.1 牛顿第一定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

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述课题:前面几章学习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这一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二)进行新课

1、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

2、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3、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

5.【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不只要明白定律本身说的是什么,还要了解人类进行探究的历史,本书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种处理源于本书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宜采用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运动的物体为

什么会停下,运动物体速度变小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五、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六、课前准备

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

七、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开门见山,阐述课题:前面几章学习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这一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首先来看本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用心

爱心

专心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活动:人推车走,不推车停,由此看来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运动——这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的,不是我说的。是这样吗?

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

学生活动:利用桌子上的器材: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做实验:

1、桌子上铺毛巾,小车放在毛巾上,推它就动,不推就停。

2、撤去毛巾,让小车在桌面上,推一下小车,小车运动一段才停下来。

教师活动: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

学生活动:学生举例讨论,比如:自行车蹬一段时间后停止蹬车,自行车会滑行一段距离;溜冰;冰面上踢出去的冰块。等等。

点评:通过举例进一步理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对比。通过对比实验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没有摩擦,那小球会怎样?

学生活动:用小球做对比实验

A、使斜槽和桌面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标出滚动距离。B、在桌面上放玻璃板,使斜槽和玻璃板吻合,让小球从同样的高度滚下,标出滚动的距离。

对比发现,接触面越光滑,滚动距离越远。

[总结得出]小球运动停下来的原因是摩擦力。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小球会永不停止。

点评:

1、对比实验,找出问题的本质.从而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2、在对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进一步总结:(并板书)

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的呢?

教师活动: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对称斜面,没有摩擦小球滚到等高。

(2)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要滚到等高,滚动距离就会越远。

(3)把另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就会一直滚下去。根据这一现象伽利略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物体将匀速运动下去。

点评:通过观察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启发学生在研究科学问题时大胆的设想和科学的推理都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

l、伽利略的观点。

2、笛卡儿的补充和完善。

3、牛顿第一定律。

对比三个人的观点,他们都是叙述力和运动关系的,谁的更全面?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伽利略: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的物体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2、笛卡儿: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

教师活动:既然牛顿第一定律是最完善的,那么它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状态是指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活动: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受力但合力为零时。比如:冰面上的滑动的冰块。冰壶球。

教师活动:牛顿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惯性是指什么?

你又怎样理解这种性质呢?举例说明。因为这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刚接受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举例说明人站在匀速行使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仍会落到原地。这都是惯性。

再让学生举例,学生就必然入门了。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思考,再进一步理解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举例。

教师活动:进一步总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理解时可认为不受力和合力为零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某个方向不受力,那么在这个方向物体也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当力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时,它就会有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的“本领”。这个本领与什么有关呢?比如货车启动时,由静止到运动得需要一段时间,是空车好启动还是满载时?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来?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

比如骑自行车,单人时和带人时的感觉相比。

从实例可看出,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与质量有关。

点评: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理解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用心

爱心

专心 例1 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例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

C.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乒乓球惯性较小的缘故 D.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惯性越小,受到的外力越小,惯性越大 拓展:①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力,使他随与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使他与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有由于时间很短,不明显而已

D.从人跳起后仍落到回车上原处,这是由于人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

十、教学反思

从人类的直觉入手,以实验来说明事实

用心

爱心

6.【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认真看书,明确用“比较”的方法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 量的关系;作出a-F、a-1/m图象。★过程与方法

1.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a∝F、a∝1/m的实验结论,并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

初步的理解。

2.渗透科学的发现、分析、研究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a∝F、a∝1/m的探究,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上,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a∝F、a∝1/m的探究 难点:对探究性实验的把握。

教学方式:

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是“实验——探究”教学方式。

教学工具:

1.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电源、小筒、细线、砝码、天平、刻度尺、纸带等。(①附有滑轮的长木板2块;②小车2个;③带小钩或小盘的细线2条;④钩码(槽码),规格:10 g、20 g,用做牵引小车的力;⑤砝码,规格:50 g、100 g、200 g,用做改变小车质量;⑥刻度尺;⑦1 m~2 m粗线绳,用做控制小车运动)如果没有小规格钩码或槽码,可以用沙桶及沙子替代,增加天平及砝码,用来测质量。2.计算机及自编软件,电视机(作显示)。

3.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1.复习提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何因素有关?关系是什么?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加速度来描述,与物体质量及物体受力有关。

(学生更详细的回答可能为:物体受力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小)2.教师引导提问进入新课: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及物体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存在,其关系是什么?请同学猜一猜。

(学生会提出很多种猜想,对每一种猜想,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用实验来检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指导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

一、实验介绍

投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讲解:我们用小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小车上增减砝码可以改

用心

爱心

专心

变小车质量;在小车上挂一根细线,细线通过定滑轮拴一个小桶,小桶内可以放重物,这时小车受到的拉力大致是小桶及重物的重力,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小桶内的重物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我们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拉力F及小车质量Ⅲ的关系时,可先保持m一定,研究以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一定,研究d与m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

方法。(此控制变量法可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教师引导提问:如何根据现有器材测出小车的加速度?(学生回答:用打点计时器)教师可再追问: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的方法和公式是什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 上可展示如下版图)板图:如果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测量物体加速度最直接的办

2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间,然后由a=2x/t算出。也可以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由于a=2x/t,如果测出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1、x2,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a1/a2= x1/ x2。

提出问题:在小车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摩擦力也会影响到小车的加速度,如何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呢? 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把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高,使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

二、实验过程

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

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教师引导提问:怎样才能直观地反映出口与F是否成正比呢?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借助图象,用横轴表示拉力,用纵轴表示加速度,通过采集数据作a一F图象。如加速度随拉力的变化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说明n与F成正比。

实验数据的分析:设计一个表格,把同一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填在表中。为了更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力F的数量关系,我们以以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如果不是这样,则需进一步分析。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报出实验数据并输人计算机。(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教师引导各组代表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得出结论。板书:a∞F 2.保持拉力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数据的分析:设计第二个表格,把不同物体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填在表中。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质量优越大,加速度

2a越小。这可能是“a与m成反比”,但也可能是“以与m成反比”,甚至是更复杂的关系。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人手,检验是否“a与m成反比”。在数据处理上要用到下面的技巧。

板图:“a与m成反比”实际上就是“a与1/m成正比”,如果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a-1/m图象是不是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加速

用心

爱心

专心

度以是不是与质量m成反比。(实验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数据输人计算机。(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各实验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情况得出结果。

板书:a∞1/m 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据日常经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首先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及它的质量有最简单的关系,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a∝F、a∝l/m。

如果这个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根据实验数据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和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作出的图象,都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描出的点有些离散,并不是严格地位于某条直线上,用来拟合这些点的直线也并非准确地通变原点。

这时我们会想,自然规律真的是a∝F、a∝l/m吗?如果经过多次实验,图象中的点都十分靠近某条直线,而这些直线又都十分接近原点,那么,实际的规律很可能就是这样的。

可见,到这时为止,我们的结论仍然带有猜想和推断的性质。只有根据这些结论推导出的很多新结果都与事实一致时,它才能成为“定律”。本节实验只是让我们对于自然规律的够究有所体验,实际上一个规律的发现不可能是几次简单的测量就能得出的。作业设计

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

A.位移的变化 B.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的变化D.质量的变化 2.以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B.枪弹在枪筒中做匀加速运动 C.沿斜坡匀速下滑的汽车 D.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弯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一定运动,力停止作用后物体也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速度越大 C.物体受力不变时,其运动状态也不变 D.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其速度一定改变

4.物体A的质量为10 kg,物体B的质量为20 kg,A、B分别以20 m/s和10 m/s的速度运动,则()A.A的惯性比B大 B.B的惯性比A大 C.A、B的惯性一样大 D.不能确定 5.关于力下列说法中确的是()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③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外力合力的方向

用心

爱心

专心

7.一个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而静止,当撤去其中的F1,而其他三个力不变时,物体将___________。

用心

爱心

7.【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分析“丁香”意象,理解《雨巷》的情感,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 诵读、联想、想象、鉴赏,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优美朦胧的意境,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解读“丁香”意象,引导学生对本诗情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见过“丁香”吗?丁香有什么特点?(放幻灯片)

二、学生自由联想、想象,结合课文作业四中的诗句,概括“丁香”特点(香、雅、幽、愁等)。学生就作业四中的诗句提问,教师解答。

三、学生自由作答后,教师概括: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往往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却不轻佻。丁香是美丽的、高洁的、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娇好,但易凋谢。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让我们来读《雨巷》。

四、朗读《雨巷》

五、姑娘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学生在阅读中归纳

愁怨、哀婉、美丽、高洁、迷茫„„

六、讨论: 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位姑娘的?

1.借助“丁香”这个意象来刻画这个姑娘。

何为意象?“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手法:动作、外貌、神态、心情、(正面)2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和绵绵细雨等环境来渲染“丁香”的特点。(侧面)

学生就诗中不懂的词句提问。比如:太息,飘,油纸伞,雨的哀曲等。然后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为自己的忧郁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甚至是诗人通过姑娘的眼光为国家命运而发出叹息。(个性化解读)

(2)“飘”不能换成“走”。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像出来的,想像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与后面的“梦”构成最佳组合。“飘”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所以,诗中有三次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

(3)雨的哀曲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悲凉的气氛。这个悲剧是美丽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一样一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这个“雨的哀曲”烘托气氛,渲染诗人的心情。

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一个形象?探讨主旨

1.姑娘是谁?(个性化解读)

我 ?理想?姑娘?

2.知人论世:作者,背景介绍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词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3.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姑娘为什么很快消失?(邂逅、虚幻、朦胧又美好的理想的象征)

A、诗人在那个特定年代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的一种情绪的反应。

B、爱情诗,即一位情窦初开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类似《蝶恋花 花褪残红》苏词中所表达的情结,“多情却被无情恼”。

C、诗人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师解读:

“姑娘”是作者的理想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但出现后又象梦中的飘过一样消了,连用她的颜色,芬芳,叹息,惆怅,空留下抒情主人共在雨巷中独自彷徨,孤苦的心情。

八、朗读课文,从中学到了什么?

1.象征手法

2.三美

3.词语的运用

8.【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篇八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分析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计算公式的得出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及实验加强感知,突破难点。

三、教具

1.转台、小伞;

2.细绳一端系一个小球(学生两人一组); 3.向心力演示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将一粉笔头分别沿竖直向下、水平方向、斜向上抛出,观察运动轨迹。复习提问:粉笔头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启发学生回答: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做曲线运动。

进一步提问:在曲线运动中,有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周或一段圆弧(用单摆演示),称为圆周运动。请同学们列举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电扇、风车等转动时,上面各个点运动的轨迹是圆……大到宇宙天体如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小到微观世界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都可看做圆周运动,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提出问题:你在跑400m过弯道时身体为何要向弯道内侧微微倾斜?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转弯处以及赛车场的环形车道,为什么路面总是外侧高内侧低?可见,圆周运动知识在实际中是很有用的。

引入:物理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板书:匀速圆周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什么样的圆周运动最简单? 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快慢不变。

板书: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如机械钟表针尖的运动。思考:匀速周圆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周期性。用什么物理量可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物体通过的圆弧长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当t很短,s很短,即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线速度其实就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各个时刻线速度大小相同,而方向时刻在改变。那么,线速度方向有何特点呢?

演示:水淋在小伞上,同时摇动转台。观察:水滴沿切线方向飞出。思考:说明什么?

师生分析:飞出的水滴在离开伞的瞬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方向,因而表明了切线方向即为此时刻线速度的方向。

板书:方向:沿着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如图3。

(2)角速度:半径转过的角度φ所用时间的比值。如图4。

(3)周期: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如:地球公转周期约365天,钟表秒针周期60s等,周期长,表示运动慢。

(角速度、周期可由学生自己说出并看书完成)板书:(师生共同完成)

思考: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v、ω、T是否改变?(ω、T不变,v大小不变、方向变。)讲述:匀速周周运动是匀速率圆周运动的简称,它是一种变速运动。

提出问题: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由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物体必定受到一个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合外力作用,这个合外力的方向有何特点呢?学生小实验(两人一组):

线的一端系一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质量很小(可用橡皮塞等替代),甩动时线速度尽量大,小球重力与拉力相比可忽略,以保证拉线近似在水平方向。观察并思考:

①小球受力?

②线的拉力方向有何特点? ③一旦线断或松手,结果如何?(提问学生后板书并图示)

概括:要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使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垂直而指向圆心的力作用,故名向心力。

板书:3.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

提出问题: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自己设想,用刚才的仪器做小实验,凭感觉粗略体验。学生经实验、讨论有了自己的看法后,自由发言。)

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设想):研究向心力跟物体质量m、轨道半径r、角速度ω的定量关系。

提问:实验时能否让三个量同时变? 保持两个量不变,使一个量变化。实验装置:向心力演示器。演示:摇动手柄,小球随之做匀速圆周运动。提问: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如何测量?

小球向外压挡板,挡板对小球的反作用力指向转轴,提供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两力大小相等,同时小球压挡板的力使挡板另一端压缩套在轴上的弹簧,弹簧被压缩的格数可以从标尺中读出,即显示了向心力大小。

演示内容:

①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ω、r一定,取两球使mA=2mB 观察:(学生读数)FA=2FB结论:向心力F∝m ②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m、ω一定,取两球使rA=2rB 观察:(学生读数)FA=2FB结论:向心力F∝r ③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m、r一定,使ωA=2ωB 观察:(学生读数)FA=4FB结论:向心力F∝ω2

归纳: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半径成正比,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但不能由一个实验、一个测量就得到一般结论,实际上要进行多次测量,大量实验,但我们不可能一一去做。同学们刚才所做的实验得出:m、r、ω越大,F越大;若将实验稍加改进,如课本中所介绍的小实验,加一弹簧秤测出F,可粗略得出结论(要求同学回去做)。我们还可以设计很多实验都能得出这一结论,说明这是一个带有共性的结论。测出m、r、ω的值,可知向心力大小为:F=mrω2。

反馈练习:

①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不变;B速率不变;C角速度不变;D周期不变。

②如图7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试比较轮上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大小。

③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跟半径的关系,有人说成正比,有人说成反比。你对这两种说法是如何理解的?

④(前后呼应)解释跑400m弯道时身体为何要倾斜等一类问题。(火车拐弯要求课后看书)

(三)课堂小结 1.科学方法

①点明建立概念的过程:是通过大量实例,概括抽象出本质的内容,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②点明实验归纳的过程: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必须有足够的事实,由多个特殊的共同结论才能归纳出一般情况下的结论。

2.知识内容:(见板书)

3.对向心力的理解:向心力并不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力,它的名称只是根据始终指向圆心这一作用效果来命名的。下节课再进一步讨论。

五、说明

1.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讲授顺序。向心力概念的建立有两条途径:一是先通过实验建立向心力概念,归纳出向心力公式,再推出向心加速度;二是先通过理论推导导出向心加速度,再推出向心力。

上一篇:计算机室管理使用制度下一篇:四强四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