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语毕业练习 三(精选5篇)
1.六年级英语毕业练习 三 篇一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六年级毕业练习试卷
(三)一. 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Please lookthe blackboard.Don’t listenthe teacher.2.I can see a kite the wall.3.Is Han Meimei duty today?
4.The womanthe coat is Mrs Brown.5.This is a picture our school.6.Wuxi isJiangsu.7.I am Class One.They are Grade Two.8.What’s thisEnglish?
9.Can you sing this songJapanese? 10.The boythe green bike is Tom.11.You can’t see the broom.It’s the door.12.You must look your watch.13.We arehome.Jim is school.14.The apples are the tree.Now Tom is the tree.15.Look!The old man isthe tree.16.The girlher mother and father is American.17.Please give the booksJim.18.It’sseven twenty.19.We go to school seven.20.Show these pictures your teacher.21.It’s timego school.It’s not time home.22.I watch TV eight the morning.23.Put it, please.Don’t take it.24.Is this a doctor a teacher? Are LilyLucy his daughters? 二. 用适当的代词填空:
1.trousers? No,aren’tare blue.(they)2.Tom, where’sbike? Is this black bike ?No, it isn’t(my,mine,your,yours)3.What’s the woman’s name? name is Gao Hui.is an English teacher.(she,her,his,she’s)4.are twins,names are Lucy and Lily.look like parents.(they)5.am an English teacher.name is Ma Ying.(I)6.isgood friend.all like.(he,him,we,you,our)7.Can helpcan.(her,she,I,you)8.Give an apple, please.Which one is
he)9.Where isphoto? Is that yours? No, that’s notis black.(I)
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10.Li Ming and I are boys.are good friends.parents are all teachers.11.Ann and you are girls.are English.Chinese teacher is Mrs.Wang.12.This is classroom.is small.But is big.(ours,their,theirs)13.These are grapes.Please put on the table.(it,they,them)14.is young.Lethelp 15.have some pen-friends.like to write to.(I,me,they,them,their)三.用have, has, there is和there are填空:
1.I some books in it.2.Toma father.His fatheran old car.3.Tom and his father some oranges.4.a cat in the tree.The cattwo big eyes.5.Do you a watch?
6.five people in my family.7.My sistersome desks in it.8.a desk and some flowers in my room.9.some flowers and a desk in my room.10.We allone head.
2.六年级英语毕业练习 三 篇二
一、研读教材, 系统整理, 理清教材体系
针对六年级复习课的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研读复习课教材的活动, 结合12册数学的教材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 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
案例: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这课为例, 在教材的呈现上是有关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知识只是两句话。在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5页的第8题中提到: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们通过研读整个数学教材体系之后发现,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安排一课时来学习。我们将有关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立体图形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然后学习了平面图形相关的知识了解了什么是面积,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 到六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从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建立模型, 明白立体图形表面积, 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研读教材的活动, 六年级的数学教师在针对复习板块的教材的理解上更进了一步。
二、解读教材, 细化知识, 把握重难点
1.细分小知识点, 读懂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确定了总的知识框架, 教师需要将每一部分的复习内容进行细化, 同时要读懂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数的认识这部分的复习内容中, 教材先将数分成整数和分数, 再把整数分类成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接着把正整数和零归类成自然数, 并且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如果我们也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去呈现数的整除,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 常见的量, 那么整个内容就可以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
案例:空间与图形部分课时安排《图形的认识》是6课时, 这只是一个总的课时建议, 具体的图形认识这部分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去划分课时。课题组讨论之后, 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线与角,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 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四课时立体图形的面积, 第五课时立体图形的体积, 第六课时整理巩固图形的认识。
细分课时后, 复习课的目标具体化, 操作起来更加简单。然后在每一个课时的内容具体化, 就能更好地实现复习的目标。
2.解读教材中的练习题, 关注与知识点的匹配
习题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通过初读和细读教材的方式, 结合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目标, 结合复习教材的知识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中习题的部分。
案例:我们还是以常见的量的习题为参考, 教材中只有3道习题, 练习的角度、层次性以及练习的重点明显不具有个体性的特点, 所以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加入其他形式的练习题, 例如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和相应的有关常见的量的解决问题。
补充的习题要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人民币, 在改写的过程中形式也要多样, 有高级单位改成低级单位的也要有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在时间的单位复习中, 也要加入平年、闰年,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知识练习。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对一些练习不以量为主, 而以质为主, 哪些复习题中重复了, 我们进行整合, 哪些习题的知识面窄了, 我们加以拓宽。让习题的设置更加符合复习课的要求。
三、梳理知识, 满足学生需要, 促进自主认知
从学生角度解读教材, 梳理知识, 考虑学生知识形成线索和学生认知线索, 针对性的利用教材。
在研读教材梳理知识的时候,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学生良好的认识结构可以是个人思考形成的, 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班级交流, 教师指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
案例: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这节复习课时, 我们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教材的编排是先在三年级下册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到了5年级下册再学习其他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根据学生认知结构, 他们虽然会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但是对平面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每个计算公式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却不是非常清楚。
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将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和对应的图出示出来以后, 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公式是怎么转化来的。在梳理好知识的联系之后, 再用课件动态的演示出来, 这对部分后进生就能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 也能更清楚地领会了。那对于部分优等生而言, 再让他们自己去联系圆面积的推导公式和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公式的联系。
从学生方面来说, 我们每一节复习课都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需要。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 将学生分成了三类, 对后进生以基础题为主, 对中等生以提高题为主, 对尖子生以拓展思维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成语练习 篇三
典型考题
例1:成语积累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例:一(来)二(去)
前()后()
七()八()三()两()同()共()无足()()
水()石()危在()()
半()半()()倒()歪 有()不()
()()顿挫
能()能()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精()神
没()打()
()兵()政
()死()伤()机()算
()谋()计()峰()石()古()青 鬼()神()
千()万()左()右()
东()西()
练习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推()出()
舍()为()
()顾()盼 自()自()说()道()()入()出()辕()辙
自()至()欢()喜()()逸()劳 争()恐()
()七()八
()口()声
口()心()
取()补()()途()归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无()无()
()功()绩
()途()路()身()骨 天()地()()()无路 自()自()
日()月()
()()失措
()()不堪
()花()草
()风()雨()远()无()无()()山()岭()高()远
例2:成语归类
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①烟波浩()②()而不舍 ③舍()忘死 ④心急如()⑤惊()未定 ⑥()山峻岭 ⑦目()口呆 ⑧()然自若 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人物心理或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2.下列成语不属于一类的一组是()
A.春风化雨 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有教无类 B.草长莺飞 万紫千红 春光明媚 粉妆玉砌 C.驰名中外 名扬四海 名满天下 举世闻名 D.提心吊胆 惊恐万状 惶恐不安 忐忑不安
例3:成语理解
请在有关描述中写出成语。
(1)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2)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故意制造混乱。((3)用来形容受到惊吓的敌人疑神疑鬼的情景。()
练习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2)屋子里的人全都大笑起来。()
(3)自以为有功而骄傲自大。()
(4)扪心自问,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2.画线的部分换作一个成语。
(1)长江波涛汹涌,非常壮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2)秦兵马俑的制作技艺精巧,胜过天然,享有盛誉。((3)他读起书来高低曲折,和谐优美,我们很爱听。((4)听了这么美妙的音乐,他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跳起舞来。((5)爷爷总是夜晚接着白天地干活,真让人担心他的身体。(口是心非 肝肠寸断 色厉内荏 呆若木鸡))))))
例:4:成语运用(题型1)
(2014 南雅一)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量的供养。....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解析】A选项“触类旁通”是指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与句意不符。B选项“忍俊不禁”是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开怀大笑”矛盾。C选项“拉帮结派”是指组织帮派,搞小团活动。含贬义,与句意不符。D选项“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与句意相符。
练习
1.(2013 广益)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A.听到这句话,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C.夏天的江边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好时候。()D.美丽的衡山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2.(2012 南雅二)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制作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大获成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热情追捧,真是骇人听闻。.... B.春节前夕,省团委慰问了那位失去双亲的少年,少年冰陈已久的心终于茅塞顿开,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C.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D.刘谦表演的魔术能从观众的喜好与需求出发,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
例:4:成语运用(题型2)
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画蛇添足()得意忘形()有条不紊()聚精会神()
练习
1.写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画饼充饥()瓜熟蒂落()多此一举()
缘木求鱼()管中窥豹()开门见山()2.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方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
反义成语()-()
()-()
()-()()-()()-()()-()
课后作业
1.(2014 长郡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入句中。
严()以()()()素裹 如愿()()
()寝()食 喜出()()杯()车()
完()归()()中送()(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派_______________的世界。
(2)大敌进犯,我军___________________,决一死战。
(3)一进实验室,爸爸就___________地忙于工作,我和妈妈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4)今年暑假,弟弟终于________________,获得了去香港迪斯尼游玩的机会。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________________;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的勾践,画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 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是一支永无休止的进行曲。3.根据要求写出成语(每一类写三个)。
出自古代神话故事:
出自寓言故事:
出自历史故事: 4.按要求补全成语。
(1)填动物名补充成语。
狡______三窟 风声______唳 雕______小技 走______观花
(2)填植物名补充成语。
_____木皆兵 胸有成_____ _____ 暗_____明 望______止渴 百步穿______ 投____报____ ____断丝连 揠_______助 5.(2014 南雅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即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B.凭借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和乐观时尚的城市精神,长沙当之无愧地获得了中国大地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C.七十五岁的高秉涵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居,驻足端详,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 D.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6.(2014 南雅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爸爸做的饭菜味同嚼蜡,我和妈妈还是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 B.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C.面对困境,愚者往往束手无策....,而智者却能化解困难,走出一条新路。D.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改头换面....,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7.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言()语
(2)说了很多的话()言()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言()语
(4)豪迈雄壮的话()言()语
(5)像蜜糖似的话()言()语
(6)随口乱说的话()言()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言()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言()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言()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言()语 8.画线的部分换作一个成语。
(1)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毫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2)为了补上落下的功课,他就像饿了渴了需要饮食那样地学习。((3)李老师在工作上一点都不马虎,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4)看到这幅色彩非常绚丽夺目的图画,我不由发出一声惊叹。((5)他的球发得这样急,让我来不及防备。()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C.实现四化,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
地奋斗。D.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审讯人员。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然大物
()然大悟
()然泪下
()然大怒
()然无存
()然若失
()然起敬
()然一笑))))11.(2016 南雅二)写出下列成语的反义词。
坚持不懈()深信不疑()一帆风顺()以德报怨()滴水不漏()泰然处之()
章节练习
1.(2012 雅礼雨花)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3.依次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形容谋虑周到,可以用“__________”;形容根基坚实,可以用“__________”;形容灾难重重,可以用“__________”;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用“____________”。A.深远 深长 深重 深厚 B.深远 深厚 深重 深长 C.深长 深厚 深远 深重 D.深长 深厚 深重 深远 4.选词填空。
宽阔
辽阔
广阔
(1)()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2)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3)在()的大操场上,同学们正在做游戏。
改正
改进
改善
改良
(1)同学们()了学习方法,成绩明显提高了。
(2)我们要努力()缺点,争取更大进步。
(3)近年来,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不断地()。
仰望
眺望
俯视
(1)夏天的夜晚,我常常在阳台上()天空中璀璨的群星。
(2)清晨,我推开窗户,()着远方的山峰和田野。
(3)春游那天,同学们站在南山顶上()着山脚下翻腾的江水,真有一番情趣。
必须
必需
(1)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讲。(2)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品。
反映
反应
(1)小华睡得真沉,我推他一下,他一点儿()都没有。
(2)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向张老师()。
5.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年代,我们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我们登上山巅,⑴ 旖旎壮丽的山川,留存美丽的风景;我们细数历史,⑵ 名垂千古的先贤,接受灵魂的洗礼;我们畅想前景,⑶ 灿烂美好的未来,获取希望的动力。A.展望 B.眺望 C.仰望 ⑴ ⑵ ⑶ 6.画线的部分换作一个成语。
(1)尽管她喊得声音嘶哑,力量用尽,还是没有人来帮助她。((2)劳动中,同学们争着向前,惟恐落后,挥汗如雨。()(3)听了这件事,同学们个个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4)我的成绩这么差,几次让爸爸恼怒得跳脚呼喊像打雷一样。((5)这座房子装饰华丽,陈设精美,你见了准会不住口地称赞。()((6)看着我的成绩单,妈妈连眉毛眼睛都透出笑意。()7.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三顾茅庐()望梅止渴()图穷匕见()纸上谈兵()背水一战()煮豆燃萁()破釜沉舟()望梅止渴()凿壁偷光()指鹿为马()围魏救赵()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闻鸡起舞()8.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方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
()-()
()-()
反义成语()-()
()-()
()-()
()-()
9.根据要求写出成语(每一类写三个)。
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含有数字的成语:
含有人名的成语:)))
10.四年春季,齐桓公率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各诸侯的联军入侵蔡国。蔡军溃败,齐桓公就接着进攻楚国。楚成王派遣使者来到军中,说:“君王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哪怕是我们两国走失的牛马也不会到达对方的境内。没有想到君王竟不顾路远来到我国的土地上,这是什么缘故?” 这一故事引出的六字成语是:
11.下面这些成语(括号内的)的运用哪里有错?请在括号内判断。
(1)为把该市建成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特大城市,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2003年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面试试题几乎都是偏门冷门的话题,令考生(煞费苦心)。
(3)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与),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国产汽车生产厂家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达白热化。()
(5)“嫦娥奔月”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与日俱增),已经进入成熟期,又向航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6)免征农业税,不仅(立杆见影)地减轻了农民负担,更是改变了数千年来“种田纳粮”的传统农村制度。()12.(2016 南雅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676÷4791÷7
249÷8343÷5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907258512026778
被2除余数为0的被3除余数为0的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12×3=□÷3
□+63=25×4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
P275
校对答案
二、综合练习
1、P262学生独立完成
2、P264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三、小结
四、分层作业
1、P277(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5.六年级英语毕业练习 三 篇五
2、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7小时行完全程,汽车的速度如下表,问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行完全程?(计算后简要说明)
3、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4.5厘米,如果一辆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那么这辆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2.4厘米。在A、B两城之间有一中途停靠站C,A、B两城到C站的距离比是7:5。一辆汽车从B城到C站共用了0.6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乙速度比为10:7,两人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6、小淘气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看了的页数与剩6下的页数比是2:5,这本科技书一共有多少页?
【六年级英语毕业练习 三】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英语练习09-01
六年级英语毕业测试卷09-16
pep六年级英语毕业考06-16
小学六年级毕业英语句型总结10-30
六年级毕业水平检测考试英语试卷分析08-18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英语(pep)试卷11-09
金沙小学六年级英语毕业考试成绩分析01-08
小学三、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09-28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毕业复习计划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