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汇报(共11篇)
1.提高教学质量汇报 篇一
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汇报材料
2011-3-22 作者:白涧镇中心校 已有1570位阅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2010年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广大干部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有效调动各中小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提高我镇中小学教学质量。我镇中心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强化高效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努力,全镇教学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呈现出了争先创优的可喜局面,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下面就我镇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粗浅做法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目标
学校的内部管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益的高低。一直以来,我镇中心校高度重视各校的教学工作,组织成立了以总校长为组长的提高教学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中心校统一管理下的校长负责制。即:各校校长是本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工作,与中心校签订提高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形成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出台了《白涧镇关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例会制度。要求各校每月召开一次由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的学情、教情分析会。在此基础上,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完善了全镇教学质量目标体系建设,增强核定教学质量目标的可操作性,确保教学质量目标合理、科
学,并实现全员、全学科覆盖。使每个年级、每个学科都有明确的学年度教学质量目标,每位教师的肩上都有可量化的教学质量目标任务。
2.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认真落实好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立足实际,突出提升办学内涵。加强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常规管理,从本学期开始中心校每学期组织两次常规检查活动,重点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作业批改等内容,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学校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课堂教学,积极打造高效常态课堂。继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完善优质课、同课异构等活动的评审办法,从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出发,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中心校成立听课组深入到各校听课指导,力争每学期至少将全镇教师的课普听一遍,以便全面掌控一线教学状况。
3.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一是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要求各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一本教育类书籍,学校分管领导每周向教师推荐一篇优秀教育教学类文章或教学案例让老师学习借鉴。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学区的引领作用,认真开展联合学区活动。三是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搞好全镇不同学科的引路课、展示课活动。四是加大校本研修工作力度,将研修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五是全面完成第四周期中小学干部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好初中教师全员培训的远程研修,组织干部认真参加
第二轮干部培训。鼓励教师进修专业对口的第二学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
4.加强教学质量检测的管理工作。继续实行期中、期末全镇统考。并抓好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主要分析学生对哪些知识没有掌握,错误原因以及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并防止出现类似错误。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试卷上反馈的信息,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争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已达到促进全镇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5.加强毕业班工作的管理。一是加强毕业班的监管力度,中心校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到各校了解毕业班情况,妥善处理好实施学校现代化建设与初中毕业班工作的关系,建立毕业班情况周汇报制度。二是根据本单位学科教学进度,把握好结课时机,扎实有效地推进新授课教学、章节复习、重点强化、中考模拟训练等环节。三是发挥学科骨干的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在毕业班搞好不同学科的毕业考试复习研讨课,真正使全体毕业班老师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
6.搞好教科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制定好教研活动安排,并抓好落实。中心校成立中心教研组。各小学,除学校安排的教研时间外,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全镇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时间,主要内容是以校为单位组织教师轮流讲课并评课,初中在做好校本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以联合学区为主要平台,广泛开展合作教研活动。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力提高学科质量的管理策略,突
出学科质量的管理,着力解决教学常规管理和提升课堂效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继续强化高效课堂建设,加大“建模”力度。全面抓好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积极开展“同课异构”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大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重点建立适合实际及学科特点、适合师生发展需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具有独创性的高效教学模式,按照学校现代化建设对课堂“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师生互动、技术运用、目标达成和课后反思”的要求,大力改善课堂教学面貌,力求课堂教学有效、高效。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7.加强学生管理
一是强化优秀生和特长生的培养机制,为特别优秀和学有专长的学生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求各校健全后进生转化工作机制,制定好详细的转化后进生计划,积极抓好落实,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是抓好初中学生的巩固率和小学的招生率,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
总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命运、形象和地位。因此,我们要举全镇之力,进一步提升标杆、奋力赶超,为不断提高我镇的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2.提高教学质量汇报 篇二
一、创设情境, 以境致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一个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对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产生合作愿望,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好的课堂引入, 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发现、积极探索、举一反三、承上启下,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精神、逻辑推理能力和曲径探幽的意境, 从而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例如, 在讲授“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程时, 我设计的是如下情境。
教师:有一天, 小明在打篮球时, 不小心把教室的窗户玻璃打破了一角, 形状近似一个三角形, 那么打下的玻璃与窗户上留的缺口有什么特点?掉下来的三角形玻璃与窗户缺口的形状、大小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学生1:窗户上留的缺口应该是一个三角形, 它与掉下来的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大小是相同的。
教师:我们能否帮助小明把掉下来的玻璃放回去, 且刚好填补缺口?
学生2:只要把掉下来的玻璃按相同的方向放回去就可以了。
学生3:这很简单!像拼图一样。
教师 (赞许地) :说得真形象。如果把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叠放在一起, 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 (齐声) :重合。
教师:我们就把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在全等形中,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全等三角形。
二、开放课堂空间,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活跃课堂氛围
多年来, 旧的教学方法一直有种习惯,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讲得眉飞色舞, 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课堂效率不高。其实,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 而且还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因而, 要多元化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确定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减少学生的束缚感, 给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的良好氛围, 这样也有助于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 练习完成后我让学生谈学习的体会。有个学生就说:“既然公式法是由配方法而得的, 而且适合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再说配方法解方程很麻烦, 容易错, 那么配方法就不重要了, 可以不再用它解方程了。”其他学生马上都表示有同感, 议论起来。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 我没有针对性地给予回答, 而是干脆让学生展开讨论, 先讨论配方法到底重不重要, 再讨论哪些方程用配方法解简单。经过积极认真的讨论, 他们认为配方法是重要的, 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这一及时的讨论不仅使学生体会了配方法的价值, 又增强了解题的灵活性。
三、借助多媒体, 创设趣味教学课堂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都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 主要强调接受和掌握, 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十分广泛的今天, 应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打造趣味教学课堂, 使教学达到高效率。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 我以“五一假期旅游”为活动背景, 让学生分组研究“五一假期旅游”的行程。首先, 让学生分小组登录互联网, 查阅各旅游区和各大旅行社信息, 了解相关的费用、时间及行程等。其次, 将搜集到的资料汇集到一起, 制成统计表。然后,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旅游行程及时间, 选择最佳的旅游路线, 决定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去, 并且说明理由。最后, 由小组组长汇报, 师生评议, 评选出最佳统计表和最佳旅游线路, 并在全班发布。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学科知识, 学习信息技术, 学习做事,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 开阔了视野, 激活了思维, 增强了想象,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四、精心设计问题, 创设趣味教学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精心设置问题的坡度, 使学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规律。如在解决某一个具体数学问题时, 教师可以分层次地设问, 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一来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振作精神, 使难题的解决变得容易。譬如我在讲授“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 逐步提出如下问题。
①过一点可以画多少个圆?为什么?
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个圆?这些圆的圆心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③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A, B, C画圆, 这样的圆要经过A, B, 圆心应在哪里?这样的圆要经过B, C, 圆心又应在哪里?同时要经过点A, B, C, 圆心应该在哪里?
④这样的圆可以画多少个?
随着这些问题的逐一提出, 学生就会边动脑, 边动手, 逐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从而使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五、反思解题策略, 优化解题思路
数学解题总是会使用某些解题策略, 解题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对于解题过程的繁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解题结束后对解题策略进行反思, 多角度思考问题, 探索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通过对不同解题策略的比较, 及时总结解题技巧, 增强解题过程中对解题思路的调整意识和能力, 从而达到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通过对解题策略进行反思, 能够让学生对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作出合情合理的选择, 优化解题思路, 从而增强学生对解题过程中监控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进而启迪思维, 开发智力,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平面几何中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方法就有如下6种之多, 6种证法有一个共同的思路, 就是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 强调了辅助线的作用。我们认为辅助线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适当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奇妙的解法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从而兴趣倍增, 让学生始终乐于学习。我发现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更喜欢数学课。
3.提高教学质量汇报 篇三
[关键词]教育实习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翠红(1968- ),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浙江 湖州 313000)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39-03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师范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面对当今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特别是全面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规范、创新教育实习管理,保证教育实习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已成为各高师院校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强化师范技能训练,为开展教育实习奠定坚实基础
1.学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着手,采取“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加大教育专业课程。前两年为基础平台教学,开好、开足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等师范必修课程,加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后两年为模块方向课程,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同时,根据师范生就业需要,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其他模块方向,供师范生选修,以培养师范生的全面素质,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师技能水平。组织“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演讲”“说课”“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竞赛。制定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意见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大纲。从学生入校开始,实行四年一贯,全程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明确不同年级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标准,对各年级师范技能进行系统化培训,还可以推出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制度,全面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创新模式,学做互动,开展“拜师学教”实践活动。“拜师学教”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专业的特点,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育实习基地资源,遴选基地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从大二开始到大三有组织、有步骤地与指导教师结成对子,明确每个指导教师带3名学生,至少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进行“拜师学教”活动,分四个步骤:(1)观摩指导教师的教学生活及工作,同时担任指导教师的教学助手,从事学生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2)着重建构现场实际教学经验,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演示、听课、评课等;(3)模拟教学,试讲一堂课,课后与指导教师共同反思;(4)教学总结与科学研究。通过“拜师学教”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让其尽早熟悉基础教育、懂得基础教育、适应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内容、任务及目标,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有序推进,为教育实习乃至毕业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探索教育实习有效模式和机制,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1.改革实习模式,体现教育实习实效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教育界也正在积极探索教育实习新模式,一些学校提出了“分散实习”“顶岗实习”“混合编队式实习”等各具特色的教育实习新模式,但是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毕业前一次集中定点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把教育实习从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成了一个与学科教育脱节的独立的环节,而教师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专业发展过程,应该在中小学校这一大环境下进行。因此,教育实习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形式之外,还可从学生入校开始,开辟教育实习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相结合、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学生科研相结合、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与毕业预分配相结合的新天地,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
2.实行分层管理,促进管理模式多元化。教育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大学的内部事务,而且与地方行政部门、实习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高师院校,应该从教育实习现时状态出发,充分考虑高校、实习学校和学生的受益价值,努力探索教育实习管理的新模式,整合力量,分层管理,促进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多元化。首先,应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实习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构建高校与市县教育局、实习学校共同参与、紧密配合、共育合格师资的新机制,协调管理,分工负责。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实习的协调和监督;高校负责教育实习计划的制订、实施和实习经费的保障;实习学校主要负责教育实习的过程教学与指导,其任务在于指派优秀指导教师,加强对实习生教育实习各个环节的全面指导,和高校一起评价、考核实习生实习情况。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好三者的作用并凝聚成合作精神的关键在于高校要有所作为。高校要从“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发,在加强教育实习研究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深入中小学广泛合作,争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努力创设出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教育特点的有实效的教育实习模式。其次,高校内部也要建立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下属学院负责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建立教育实习与招生、就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带队管理与学校招生宣传和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按地区分派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包干负责。教育实习实行“学院包干负责、带队教师全程指导、学校领导带队巡视”的管理模式,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教务处落实实习任务和组织学校领导巡视工作,主要起协调管理的作用;各学院(系部)首先要取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协助,由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实习单位,落实实习任务;带队教师到实习学校具体落实实习生的实习年级、班级、教材、宿食等问题,带队教师在人数众多、专业背景不一的综合实习队伍里,以团队领袖的身份发挥着核心作用。经过教育实习,各市县区教育局与实习学校对高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为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实习、招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改革评估督查模式,建立统一协调的教育实习管理长效机制。为了确保教育实习质量,高校常常会联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一起对实习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督查、评估。大部分高校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教育实习总结交流会,听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领导对实习生教学、高校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随着招生数量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实习基地的不断增多,分布越来越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交流已不现实。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适时改变教育实习评估督察模式,教育实习工作总结交流可以由“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由“集中”向“分散”转变。高校应该走出学校,由学校分管领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院分管领导组成一支教育实习巡回检查队伍,到各地进行教育实习巡视,全方位了解实习情况。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将大规模的实习总结交流会化为分散的座谈会;第二,将远距离的沟通化为面对面的交流;第三,能够真正听到教育局和实习学校对高校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四,有利于高校和实习基地学校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双赢的关系;第五,有利于巩固学校招生、就业和教育实习“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三、健全系统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
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特别强调从严治教、规范管理。高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健全与完善。
教育实习工作也是高校一项教学系统工程,必须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规章制度的建立,应立足于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做到“对症下药”。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学院、系部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制订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使教育实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经费管理与使用制度,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教育实习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和经济保障。三是建立和健全带队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教育实习带队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带队指导的政策与措施,调动教师参与教育实习带队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与教育实习有关的学籍管理规定,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端正科学态度,保证精力和时间投入。五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制度,制定学生实习成绩档案册,明确实习成绩评定程序、评定内容和评定标准,规范、严肃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六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档案制度,确保教育实习总结、成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教案等各环节教学资料档案完整、规范,实现对教育实习的全程监控。七是建立教育实习质量监控机制,这是保障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及时开展教育实习评估检查和教育实习先进集体与个人、优秀教案与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工作,做到以评促改、以奖扶优。
四、强化教育实习关键环节的管理,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核心
要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就要强调教育实习过程管理的全程性,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
1.学院(系部)包干负责,落实实习任务。教务处每年根据实习人数及地区分布情况分配实习任务,划分实习管理包干地区,确定实习带队教师、实习组长和实习生详细名单。学院(系部)以实习包干地区为单位,落实教育实习任务、基地管理等,实习期间由学院和带队教师全程负责过程管理。
2.带队教师全程蹲点指导,确保实习质量。教育实习质量的保证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内因是学生,外因是带队教师,内因通过外因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带队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院(系部)要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实习点都要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带队教师,进行全程蹲点和遥控监督管理,负责实习生的思想教育、督促检查实习工作、协调各种关系、处理突发事件等,保证教育实习质量。
3.学院和学校领导巡回检查,加强实习检查与监督。实习期间,组织由学校领导带队,院办、教务处、招就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院长参加的教育实习巡回检查团队,进行教育实习巡回检查指导工作。通过走访当地教育局、实习学校,看望实习生,召开教育局、实习学校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和实习生座谈会,全面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加强与当地教育局、实习学校的沟通,加大对实习生的监督力度。
五、重视总结交流,注重培养实习生反思教学能力
1.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做好教育实习的总结工作。首先,各学院在实习组长、带队教师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召开本学院实习工作总结交流会或汇报会,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找出问题,并对学校及本专业实习教学工作改革和今后组织实习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其次,学校在学院总结交流和召开带队教师、实习组长座谈会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年度教育实习工作总结及表彰会。开展教育实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可以有效提高学院、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提供士气保障。
2.组织开展实习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是学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展示,学校每年组织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将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汇编成册,一方面供下一届实习生参考,另一方面送到实习学校,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实习学校之间的竞争意识。有效地推进实习教案和调查报告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3.实习生返校后,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验收。对返校后的师范生就“说课”、课件制作以及教案撰写等内容进行考核,对部分实习效果不明显,验收不过关的学生进行专题培训。确保人人参与、人人过技能关,真正达到“会备课”“会讲课”“会评课”,全面提高学生师范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汪颖.从教育实习看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12).
[2]李崇爱,万成.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教育实习:理念、目标、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6,(11).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7]2号)[Z].2007-02-17.
[4]孙晨红.改革教育实习的新设想[J].教育探索,2006(4).
[5]高思.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4.提高教学质量汇报 篇四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九年级地理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四册课本,而学生用在地理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复习,这是每一位九年级地理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校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想法,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先周备课,设计学案,做好准备
加强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备课,集体创优一直是我们六中的传统。每周二上午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地理教研组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中考信息及近两三年来的中考试题,把握中考的命题导向,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学案主备人;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重点,统一训练题及阶段测试题,并提前一周设计好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知识的梳理复习,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好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高效复习。
二、精心策划,有条不紊,合理复习我们把九年级总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前和春节后3月份。形式上按章节系统复习,依据学案和《同步》,集中全力复习课本。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落实双基,理清脉络,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梳理,为中考储备知识。在这一阶段中,要依纲靠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理清要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明确考点,联系热点,将每章节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清晰化,同时要注意注重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如前后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教材与时事热点的联系。例如复习“西北地区”时,要抓住“干旱”这一自然特征,明确干旱对西北地区地表、植被、河流、湖泊、聚落、农牧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就能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一目了然;复习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时,可联系第三册“土地资源”中的“草地的分布”;复习矿产资源时,可联系“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神舟七号”等热点。
这一阶段复习中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忌摆花架子,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第二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后的4月—5月上旬。这一阶段以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为主要形式。本阶段主要任务:瞄准中考,浓缩重点,专题训练,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一方面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如把气候知识放在一个专题,解决所有与气候有
关的问题(气候类型、分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天气与气候灾害等,)同时,也可以气候知识为基础的河流、水资源、农业等问题作铺垫。还有地形与地势、河流与湖泊,国家地理,区域联系与差异等专题;另一方面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训练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串起来,如一些重要经纬线上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知识,不同性质的地理分界线、回归线赤道穿过的国家及气候类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等放在同一幅地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图文结合记忆,培养图文转换的技能,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阶段复习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如中东问题、四大工程、反恐问题、印巴问题、伊朗核问题等,以及一些人口、资源、能源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分析,结合每一个专题,合理的加以选用,及时“哺育”学生,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第三阶段,春节后5月下旬—中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扣课本,强化记忆,养精蓄锐,调整状态。通过回扣课本,使学生对遗忘的问题重新记忆,消灭知识盲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充分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中考综合训练和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应试能力,轻装上阵,发挥出正常水平。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学案,避免“满堂灌”,复习课不单是地理知识的重现,贵在于复习的过程中能指导学生编织科学的知识体系,把了解和知道的知识上升为理解和应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学案导学,同步补充,有机结合
我校九年级一直提倡“学案导学”的指导思想,以学定教,以学定学。根据学校要求,一节课编成一个学案。政、史、地、生每节课学案是B5纸一张,而《同步》编写的质量比较高,所以我们在设计学案之前,先研究《同步》,使学案与《同步》能够有机的结合。为减轻学生负担,学案内容与《同步》不得重复。比如《同步》有些章节知识整合少一些或没有涉及到的,我们就在学案上补充梳理基础知识多一些,并对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单独整理;同步中有些章节的某些知识点训练题少一些或有些知识还是老教材的内容,我们设计学案时就自编、精选部分练习题,再结合《同步》上的一部分习题随堂使用,补充训练,(如《同步》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有关经纬网、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等方面的练习题就没有,我们在学案上就多补充一些这些方面的训练题)争取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全面、精确的掌握,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设计学案时,要结合考点,热点,突出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案的编写中,要始终贯彻学生的学习复习方法,如复习目标的设
计,疑难问题的提示,思考问题的思路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要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根据复习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延伸联系,具有较强的思维性、系统性,关联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读书不行,读书不细也不行;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不联系不行,联系不广也不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文本复习,不同的复习阶段,学案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分层复习,增强信心,共同提高
由于对新课程的学习已经过去了很久,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相当部分遗忘或混淆了,同时,复习时间少,任务重,有些学生易产生焦急、烦躁和畏难心理。因此,我们平时在复习时就认真分析各班的特有目标,学优目标及转化目标的学生情况,做到分层复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复习地理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自己觉得升学希望不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老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更要多关心,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重点复习好基础知识即可;基础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循序渐进,表扬和批评、鼓励和督促相结合,重点掌握方法,会联系实际,使知识融会贯通;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分层复习,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力争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消除了焦急畏难心理,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总之,九年级地理复习,只要信息灵一点,步子扎实一点,方法活一点,效率高一点,相信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祝福我们大家!
5.教育局提高教育质量汇报材料 篇五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近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贯彻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为抓手,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和有效教学的同时,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思想认识,激发教学改革群体力量
1.大讨论,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为了把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2011年初,我局组织了为期三个月的“教育要发展,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广大干部职工围绕xx个讨论题目,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我们采纳兴教建议xx条。通过讨论,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使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了县委、政府创建“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上,统一到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上,做到了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事事抓落实。
2.促学风,教育理念全面更新。我们先后从《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教育核心期刊中,精心选择课堂教学改革方面28篇文章汇编成册,选购《有效教学难点突破与教学对策》、《高效课堂22条》等xx种、近万册图书,免费配发给全县教育管理人员、校长和教师,作为他们平时学习的“规定内容”,并通过检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和教育理论知识测试保证学习效果。
3.讲奉献,工作热情不断激发。强化师德建设,每一学期集中开展一次以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努力践行“宽厚、务实、争先、共享”的xx精神,激发矢志爱教、兴教、强教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自豪感。每学年评比奖励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好校长、好教师、好班主任,两年来共奖励各类先进xx人。
二、抓行政推动,保证教学改革全面铺开
1.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督查问责制。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了专家指导小组,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等xx个文件,细化了过程管理和考核要求。两年来,共召开教改推进会、现场会xx次,开展专项督查xx次;因推进教改工作不力而问责了xx所学校、x名校长、xx名教师,切实保证了教改工作制度化运行。
2.发挥职能作用,降低重心转作风。我们坚持“重心下移、阵地前移”,要求局属各单位转变作风,服务课堂教学改革。督导室积极发挥督学职责,组织专项督导评估5次,编印教育简报28期。教研室充分发挥研究和指导职能,组织研讨和竞赛活动12次,分批约谈中小学校长、课改一线教师近百人次。全体教研员共听课、评课累计xx节次,指导包抓市级以上课题36个,小课题xx个。电教中心立足教育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9期,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校深入指导校本研修工作,协调组织校本培训,并完成了全县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
3.引进先进经验,组建发展共同体。积极借鉴山东xx经验,出台了《关于组建城乡发展共同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组建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的通知》,将xx所中小学组划为11个发展共同体,为各共同体确定不同研究任务,如前石畔教改共同体中,前石畔学校侧重教改“小课题研究”,xx二中侧重建模理论研究,清水学校、高石崖中学侧重建模实践研究。按这种模式,全县共同体共确定研究专题xx个,校际展课评课达xx节次,互访交流xx次。
4.注重过程评价,实现考核常态化。建立了“局领导包片、局机关干部蹲点包校”的常态工作机制。2012年,新增了教师课改业务知识测试、中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项目。每次考核评价结束后,认真落实通报制度和销号制度。两年来,共下发督导评估通报xx个,调研视导通报xx个,整改意见书xx份,整改中小学课改常见问题xx个;评比奖励了课改先进学校6所、先进教研组xx个、先进班组xx个、先进个人xx名。
三、抓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深度实践
1.强化行政干部教改指导力。全面提高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干部教改指导力,面向学校,推进教改。一是培训先行。2011年以来,共组织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专题培训9次;分期选派40名管理人员外出考察,考察结束后,编印考察报告,举办考察讲座;聘请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吴正宪等8位全国知名专家来我县进行业务培训。二是考核助提。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法规和课改知识考试,督查和指导学校教改工作情况,以及包校工作业绩等,每学年都进行评比奖励。三是任务驱动。干部下基层、进课堂全年不少于60天(听评课不少于60节),教研员不少于90天(听评课不少于90节),每次下乡检查都要召开工作布置会、检查反馈会,重点研究和指导教改工作。
2.提高校长队伍教改领导力。一是实施了校长素质提升工程。近两年,先后选派xx名校长赴苏州、xx等地培训,举办了校长、业务副校长培训4期和中小学校长年度论坛2届,编印了《xx县中小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2辑。二是加大教改在校长考核中的比重。把中小学校长抓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水平,作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的中心内容。教育局每学期末对校长听评课、青年教师培养、校本研修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评比,先在校内述职、公示,然后县上联评,通报评比结果。
3.增强教师队伍教改执行力。一是专家引领,带动成长。两年来,与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合作,聘请北京、西安等地专家对全县xx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高级研修培训;县专家指导小组组织了ss名新任教师的上岗培训。二是组织竞赛,助推成长。两年来,先后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大赛、课堂教学人人达标竞赛、理化生实验操作竞赛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例大赛,把参赛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水平作为主要评价点,促使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三是业务考试,促进成长。2011年,我县在全市率先组织中小学专任教师学科能力竞赛和业务知识测试,考试成绩及时在全县进行通报。四是多元评教,激励成长。每一学期通过学生评教、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学校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将此作为考核、调动、晋升的重要依据。
4.提升全县教改实施水平。一是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构建。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实施年和深化年活动,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xx—把阳光体育、社团活动融入课程建设之中,形成了节日课程、阅读演讲课程、班队课程、大课间活动课程,做到了活动课程化。另外,xx中学的“六环节”分层教学模式,高石崖中学的“四学一测”和清水学校的“336”等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全县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样板。二是课堂评价体系渐趋完善。我们注重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活动广度、参与效度、活动人次、时间分配、能力形成等六个维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的核心指标。如xx中学采用20个观察度、68个观察点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府中这些教改先行学校,正由试点变为示范,发挥更大的辐射、引领作用。
6.学校教学质量汇报材料 篇六
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现就我联校过来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及下步工作思路和措施做以下汇报:
一、过来一段时间的做法
1、夯实教学常规管理
严格遵守教学工作“八字令”: 备课要“深”、上课要“真”、教学要“活”、手段要“新”、作业要“精”、辅导要“细”、反馈要“勤”、考核要“严”。将这八个字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为保证这四个“深”,结合师资实际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备课不再一刀切,即:减包袱、压担子。男55岁以上、女50十岁以上可以只写书头备课,中年教师可以写简案,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二是活页教案的改革:活备、强化反思。这项改革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师创造了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2)、上课要“真”。即:上有充分准备的课(推门课后看教师备课、调查学生),杜绝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4)、手段要“新”。教师要努力做到:创新情境创设、创新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创新训练设计。
(5)、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
(6)、辅导要“细”。课上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批阅要创新方法、有的放矢。
(7)、反馈要“勤”。即:当堂检测、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并重管理。
(8)、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XX镇联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分层次召开发布会:联校成绩发布会、各校召开成绩发布会。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下方评价权限,实行本单位评价和联校评价相结合,尽量尊重单位评价结果。
2、扎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指导思想:分层推进,稳步实施。
想重点汇报一下三级课改学校的推进措施。之前,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二级课改校的推进过程,这里引用去年十月县局在我镇召开全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时岳校长在他的报告《 一路创新 一路歌 》中的一段总结:
中心小学的课改样板形成之后,充分发挥它的示范带动作用,迅速启动了二级课改学校。主要采取了如下四种方法:
1、“送课到校”,尽快上路。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全体任课教师分批次送课到XX、孙XX、舍XX三处小学。送课老师做到“三个一”:执教一节课,举办一个讲座,开一个座谈会。
2、手把手指导,加快步伐。每个送课老师在联系学校亲自指导1-3名老师,从课堂设计、上课、课后反思到第二次上课,形成一个梯次上升的循环,推进改革步伐。
3、“一对一”帮扶,实现“双提高”。中心小学和三处小学的老师结成对子,举行拜师仪式。“徒弟”定期到中心小学听课、上课,接受指导。
4、定点分包,跟进指导。联校人员定点分包学校,责任到人,及时调度,适时召开课堂研讨会。
三级课改校的启动,以上做法之外,重点依托于两项工程:一是名师带徒工程,教研室牵头,中心小学骨干教师带三级校同学科4到6人为徒,具体负责传帮带,内容涉及到整个教学流程及环节。二是“一对一”工程,二级校和三级校相同学科相同层次教师结对子,主动选择与领导调整相结合。活动方式:相互听评课,共同研磨课;互换学生授课等。
两套活动念念不忘、时刻灌输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评价课堂的依据: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好习惯,益终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我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讨论交流。
②培养学生课堂上大胆发言的习惯。
③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④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与复习的习惯。
⑤、正确的书写习惯。
教师的示范与楷模作用: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4、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高层次培训:省市或全国培训,谷XX、张XX、袁XX等
校本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做到人尽其才
培训的阵地与方式:报刊图书、教研室博客、国培网站、下午一小时研讨活动、磨课、中心小学业务骨干讲座、推门课活动教师校长同读一本书活动、校长论坛、校长听评课活动、读书心得交流、每学期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考试等。
5、加快振兴阅读工程的进度
图书角的设立
图书室的开放
图书漂流活动
学生活动范围图书投放量
例:中心小学的图书漂流活动 开放图书室
湾堤小学 孙庄小学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6、精酌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气神,时刻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力争做到:一校一品 各有特色。
中心小学的人生十德,XX小学的中国书法艺术、培养良好习惯等。
二、下步思路:
1、强化检测、做细做实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2、三级校走向深入。
3、进一步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4、加大阅读量,开展行之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
三、建议和要求:
1、改善师资条件:现状:奇缺 老化 亟待补充新鲜血液。
7.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七
如何使“分层教学”的构想进入实践领域, 以提高教学质量,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关心和正在探讨的课题。
一、依据差异, 班内学生分层次
一个班级的学生, 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如有意注意的时间有长有短, 学习热情有高有低, 学习习惯有好有坏等等, 但不管如何, 我们不难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才能和聪明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金矿脉”, 依据差异, 我把一个班学生分为三层:
A层: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 学习吃力, 成绩不理性;
B层:智力因素好成绩忽上忽下, 但有一定的潜力;
C层:学习兴趣浓厚, 爱好广泛, 求知欲强, 学习成绩稳定。
上述分层并非固定不变, 而是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实行动态分层。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这三个层次, 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提出不同的要求。即使A层学生大佬基础知识, 充分发挥B层学生的潜力, 也使C层学生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
二、精心设计, 教学目标分层次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习态度的差异, 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避免C层学生“吃不饱”, A层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学生的差异, 下能保“底”, 上不封“顶”, 要是学生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样的快乐。例如在讲授“酸、碱、盐”这一章时, 对知识掌握我制定了三个目标。初级目标: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了解其用途。良好目标:能通过我的讲授和实验操作, 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理解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优秀目标:根据酸、碱的通性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一些相关的化学计算、物质推断;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某些盐的特性, 进行集中试剂的区分 (如NaNO3、AgNO3、Na2CO3三种无色试剂的区分) 。这样一来, A层的学生通过了解基本概念, 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他们因此产生尝试成功的快乐, 并且跃跃欲试, 努力完成上一级目标。B层学生则逐步掌握知识的迁延规律, 知道只有在牢牢掌握前面的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知识。C层学生则可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 解决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 根据教学大纲, 分清主次, 很专关键。
三、因人而异, 教学方法分层次
课堂教学中, 我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A层学生主要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让他们有较多的练习巩固机会。也就是要做到三多三优先:多关心、多鼓励、多巡视;优先扮演、优先面批、优先提问。对B层学生则给予适当点拨, 多采用自学指导、尝试练习, 做到加强基础, 加强比较, 触类旁通。对C层学生放手让他们学, 让他们学会自学, 做大气哦三超:超前、超纲、超标。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我们教学真正实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合乎逻辑, 教学内容分层次
教学要合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 教学前制定周密计划, 一般可以分为阶段。
第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阶段, 这阶段面向全体学生, 但在具体要求上略有区分。要注意低起点, 以适应A层学生的知识水平, 使之感到“我能学”。
第二, 归类阶段:在几章几节内容讲完后, 我们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将知识进行分类, 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吧知识进行清理和组合, 使知识能纵横交错, 形成知识网, 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能认识到整体系统知识的结果, 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 综合训练阶段: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综合训练。辅助学生理顺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 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要求, 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层次, 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例如:我在教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这一节中, 要求学生了解宏观与微观、元素与原子、原子与离子等的关系, 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相互联系;要求学生能用分子、原子观点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能掌握有关分子、原子计算的基本公式并进行计算;再补充适当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循序渐进, 练习巩固分层次
在授课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分层, 还应该注意到立体和课堂巩固练习的层次性、典型性。例如:在《水》的巩固练习中, 题例“阳离子A核外有10个电子, 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阴离子B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氩原子相同, 核内有18个中子。则A、B两种原子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给出后提出下列问题:①什么叫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公式是多少②在原子及离子中质子、电子的关系怎样?③A、B两种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什么?④怎样确定A、B两种原子的相对质量从而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其中①作为一个层次, 让A层学生回答并及时表扬, 是他们没有自卑感。②③作为一个层次, 让B层学生回答。④作为一个稍难层次, 让C层学生回答, 进行提高。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 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精选精编, 作业分层次
作业是学生消化知识, 巩固知识的过程, 题太难太多, A层学生便会产生畏难情绪, 容易挫伤其积极性, 导致厌学;相反, 题太多太易, 很难调动B层学生的兴趣, 易滋生他们的惰性, 难以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也抑制了C层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 布置作业, 都要精心选题, 精心编排, 难度适中, 题量适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档次的题目。一般可分为:①简单的基本题 (少做题) , 考查“双基”, 让每一个同学都能顺利完成;②稍有难度的选做题, 考察一般能力, 让B层以上的学生完成, A层学生能基本完成大部分;③较难的思考题, 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C层学生去钻研。同时, 为防止A层学生遇难而退, 我们要及时辅导, 帮助他们补差, 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这样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使他们各有所获, 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七、确定目标, 教学过程环环分层次
A、B、C三层学生通过分层复习, 分层教授, 分层巩固练习的教学过程优化, 最后进行分层评估, 评估时使每层学生在原有目标基础上稍有提高。其实许多学校都已经试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 结果老师们发现复习引新, 新授, 巩固练习, 评估四个环节中由于采用了教学过程分层, 学生的能力提高了, 所以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有劲, 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都能到位。
八、鼓励为主, 考查和评价分层次
在以往的评价中, 统一测试, 统一评分是一贯的做法。这种评价方法, 会使一部分学生遭受挫伤。为了改变这一良好现象, 我则采用了“分层考查, 分层评价”的激励机制。
(一) 分层考查
采用“A、B、C”三种水平的试卷进行平时的考查。A水平:大纲所规定的一般水平,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其题目相当于课本练习, 例题内容;B水平:大纲所规定的中等要求, 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 其题目相当于课本习题, 复习题的内容;C水平:超过大纲的要求, 为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而设。过一阶段学生可以变更选择。当然, 也可以采用同一试卷, 但试卷上设有A档题 (必做题) 、B档题 (选做题) 、C档题 (思考题) , 让学生自己选取相应的试题解答。
(二) 分层评价
同一层次的学生评分也有“优”“良”等各个等级。对进步大的学生, 能完成他们层次的试题也打“优”。对于答题有正确的独特解法的同学加分表扬, 以增强他们学好知识的信心。对学习有进步的A层学生及时表扬, 因为一个好的评价能成为学生终身奋斗的精神力量, 从而使考查转化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强化了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意识, 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少一层楼。
通过实际操作, 分层考查好评价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例如:我让学生复习“溶液”这一章后, 将A、B、C三档试卷分别让A、B、C三层学生完成。结果, A层学生大多数较好的完成A卷, 其中还有学生主动向我申请下次做B卷, 此时我也不失时机的表扬他们, 之后我就发现他们学习热情高了, 学起来更加起劲了。
8.优化目标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八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设计好教学目标,设计好四个层次的达标训练题。其次在课堂上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即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层层引导、指导、因势利导,将学习目标逐项完成。然后通过达标测试,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通过长期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独立学习自我培养的目的。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秦皇岛市语文教学教改研讨会。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其中有三位用的就是目标教学法。方法熟练,教学层次分明;学生学得主动、有趣;形式也是灵活多样——有角色朗读,有表演,有听说,有练笔……在教学中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素质训练。
目标教学是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入手,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途径。从出示目标开始,学生就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他们就会为完成任务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得以完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
学习任务完成后,还要通过达标测试,考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是目标教学与一般教学不同的一个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检测反馈、不断矫正补救来实现达标。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从这些步骤上看,目标教学具有意向的确定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调控性,反馈矫正的有效性等。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就目前而言,我们在“课堂教学目标素质化”的引导下,优化课堂目标,课堂结构,课堂作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正是目标教学模式与洋思初中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正是成功运用目标教学的成功典范。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取目标教学和洋思经验之长,补已之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以八一班为实验班级,进行目标教学,以八二班为对比班级,两个班级的基础是一样的,经过半年的实验,取得了下表的结果: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取的了一定的成绩,而且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怎样进行目标检测两方面也得到了五点启示。
制定目标方面有三点:
一、制定目标时,要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首先要设计好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围绕目标进行合理设计,为完成学习目标就要认真设计练习,练习可以按视听训练,阅读训练,当堂训练,提高训练,拓展延伸训练等。
在普通教学中,分段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用于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能提高综合应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实用价值
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果学习目标与生活相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一落千丈;如果学习目标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将不但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会怀着极大的热情去探究。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注意体现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也要留出个性发展的空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权利,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如,为目标服务的辩论式试题、创新式试题等,学生即可赞同也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原则性的问题不可马虎,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如历史教学中针对解决台湾问题,学生即可答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也可以答用武力解决,还可以标新立异,独出心裁,我都要予以肯定,但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能变。对于学生偏离这一原则的要予以适当的引导,从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校不是加工厂,学生也不是同质化的原材料,而是有着不同的认识方式,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爱好和个性的心理特征。不负责任的“一刀切”,只制定出单一的有标准答案的教学目标是不可取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
运用目标进行检测方面有两点:
我们认为,在目标检测方面,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展检测内容适时适度适量检测
过去的目标检测,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进行目标检测时,一定要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又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内容,拓展检测内容考虑适时、适度、适量。
二、目标检测的方式要多样化
过去的目标检测,只停留在纸笔检测方面,而忽视了其它的检测方式,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目标检测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检测方式,既有纸笔检测,又有非纸笔检测,既有单元、章节的阶段性检测,也有片断篇幅段落式检测等,把现代技术应用与目标检测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认真落实学习目标的过程。
总之,目标教学的目标反馈指数高,个性发展良好。目标教学不仅充分考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还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检测方式多样化,避免了死板的、单一的“师问生答”的格局,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检测成绩。由于目标教学在问题的设置上深浅有度,让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差等学生“追得上”,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当然,在目标教学中也往往会出现,简单的或死板的套用模式,搞“一刀切”等现象,缺少必要的创新。但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讨并构建适合各学科的目标教学模式新体系,完善目标教学管理模式,目标教学这颗璀璨的明珠定会大放异彩。
9.教学质量分析会汇报材料 篇九
-----和平镇中心小学校
一、学生学业成绩基本情况分析
和平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现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生源来自于解放村、和安村、和平村及北平部分村屯,目前分为两个教学班。我校于3月31日组织第一次月考,数学总分为3711分,及格率86%,优秀率25%,平均分为73分,成绩分段统计为0-29分2人,30-59分5人,60-79分24人,80-100分20人;语文总分为3329分,及格率91%,优秀率31%,平均分为73.9分,成绩分段统计为0-29分4人,30-59分0人,60-79分19人,80-100分22人;英语总分为3232分,及格率57%,优秀率18%,平均分为63分,成绩分段统计为0-29分5人,30-59分17人,60-79分12人,80-100分17人;科学总分为3111分,及格率68%,优秀率13%,平均分为61分,成绩分段统计为0-29分7人,30-59分8人,60-79分23人,80-100分13人;品德与社会总分为3360分,及格率65%,优秀率25%,平均分为71分,成绩分段统计为0-29分4人,30-59分12人,60-79分22人,80-100分9人。学业成绩总体上表现为及格率在57%--91%之间,优秀率在13%--25%之间,平均分在61—73分之间,0-59分的人数总体上占20%--30%。
从学生构成上来看,表现为两极分化严重,问题生、学困生、待进生比例过大,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劲头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个人成绩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二、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我校从现有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力争改变现有学业成绩状况,以中心校下发的学业成绩指标为依据,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为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实行分班教学。受教室数量的限制,上学期六年级51名学生编为一个教学班,3月初在余校长的建议下,分成两个教学班,因而有效地降低了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管理难度,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二)增加统考学科教学时数。我校课时安排安全执行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时安排,致使统考学科教学时数偏少,影响了学科教学中针对性辅导,从本学期开始相应增加了统考学科教学时数,适应缩减了一部分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语文、数学、英语相应增加了一至两课时。
(三)延长教学时间。从4月18日开始,六年级执行每日七课时,第七课时全部分给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学科,并且依据学科强弱有所侧重。
(四)召开毕业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学校实行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根据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理和转化力度,促进学生提升。
(五)召开毕业年级家长座谈会。三月份月考结束后,学校于四月初组织召开了毕业年级家长座谈会,及时反馈在校学生表现,了解学生家庭表现,针对班级中的问题生任课教师与家长进行了单独沟通
交流,力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六)实习目标承包管理。本学期我校建立了领导包年组、教研组长包年级、教师包学生的三层承包机制,建立了学困生档案和转化跟踪记录,统考学科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立3—5名学生作为包扶对象,实际有针对性的辅导与转化。
(七)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在中心校的统一规定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提速,考虑到五月份和六月份活动比较多,要求学科教师利用三至四月份两个月的时间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完成进度的60%--65%,为集中复习争取利多的教学时间。
三、预期目标
本学期的学业成绩水平力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在2010—2011学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平均分上升3-6分,优秀率上升3-5个百分点,及格率上升到90%以上,学困生下降到2%--3%以内。
10.提高教学质量汇报 篇十
近几年,我校思想品德学科中考成绩总是在全区四至六名之间徘徊,难于取得突破,我们思想品德老师感到困惑。
一、主要以下原因
(一)学生、老师、学校普遍不重视
与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这些100以上的学科相比,思想品德只有70分,于是和历史、地理、生物一起被归类为“小学科”。而思想品德又是实行开卷考试,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对开卷考试认识上的错误,思想品德虽然是70分,在安排时间时,又把它归类为“小学科”中的“小学科”。
(二)缺乏名师引领
本学科教师都是近几年从农村学校调入,年纪大点的以前在农村学校呆的时间太长,现在要再有明显提升,已力不从心;年纪轻点的又因为经验、阅历积累不足,都还没达到这样的高度。
(三)教学措施落实不到位
由于思想品德学科理论性强,考题“活”考题“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要学生自觉的挤出时间复习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课前检查、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周测月考来督促学生去复习巩固。但因为赶教学进度等等原因,课前检查、课堂提问偏少,课后作业批改不够及时,考后反馈太晚,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要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成绩,就必须针对以上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学校要积极创设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成绩的环境和氛围
思想品德学科是初中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中考科目之一,对学生成“才”(升学)起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也好,班主任也好,不可仅仅只看到思品课中考只有70分,特别的还是实行开卷考试,认为“开卷考试”考试时翻书翻资料就行,不需要安排多少教学时间和复习时间。我们要知道,因为是开卷考试,学生在规定的复习时间之外是不可能挤出时间再去复习,而“闭卷考试”的学科就不一样!因此,学校在安排复习时间的时候,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思想品德学科是70分(在“小学科”总分180分中占了三分之一还要多)。学校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比如加强读报栏建设和管理,广泛开辟学生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的途径和渠道,让他们有学习思品课不尽的“源泉”和“土壤”。
(二)打造思想品德名师队伍
1、学校要吸引外校名师的加入。
2、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1)年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抓住机遇,积极参加 参加学校公开课教学、专题讲座、各级各类业务竞赛、各级各类培训等。
(2)学校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三)落实教学常规
1、备课
(1)老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中考说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中考方向。
(2)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作用
备课组活动时间,应研究讨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发挥各教师特色
根据集体备课,各教师再结合各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自己的课。
2、上课
(1)课前3分钟候课,提前安排朗读内容,准时进教室督促;
(2)讲课前用两三分钟时间,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复习巩固效果。
(3)讲课最少要面向80%的学生,既要提高一档二档学生成绩,又要减少低分率;提问最少要关注50%的学生,因为一档完成率分值比重最高。讲解要精炼,不必担心我们没讲的学生就不知道。
3、作业(1)作业布置
每节课都要布置适当的作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实行分层布置作业,成绩好的学生做作业速度快、效率高,作业略多些,难度略大些;成绩差的学生作业少些,难度小些。
(2)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评,尽可能采取面批面改的方式。对做得好学生在作业本上批子予以表扬。
4、复习
(1)晚读
提前安排晚读内容,课代表负责带读,值日生负责纪律。三四月份考点内容要全部读,五六月份只读考点的重要观点、重要内容。
(2)组织学习小组
小组长负责日常复习情况的检查、部分作业的检查,小组成员相互检查。
4、考试(1)精心命题
备课组成员分工协作,各自负责部分章节、部分考点检测题的命题工作。逐步建立各年级学科题库。(2)规范评卷
评卷严格按照中考评卷标准,严格要求,以使学生规范答题。
(3)及时讲评
每次考试后及时反馈、讲评。重点讲解错误较多难度较大的试题和答题方法。如:答案要点化、序号化;语言组织要注意使用所学理论观点和学科术语答题,不能使用与教材理论无关的口语化的语言等等。
(4)建立纠错本
要求班级一档目标学生建立纠错本,把每次考试做错的试题重做一遍,定期复习一遍。以免以后考试一错再错。三、三年规划
第一年:基本建立学校题库,中考成绩稳定在全区前五名;
第二年:推出一两个年轻老师成为区、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中考成绩进入全区前三名;
第三年,中考成绩在全区保三争二。
1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一
一、优化思维情境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提出问题优化思维情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中,教师提出几个恰到好处的问题, 诱发学生深思,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思维状态中,并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听课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什么时间问,什么地方问,问什么问题,这里面大有学问。教师首先要知识渊博,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在备课上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讲授、练习、阅读、讨论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都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不仅促进他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堂上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教学效果就会不言而喻。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醋中加少许白酒,醋的味道就会变得芳香?学生听到我提的问题后,马上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再引导他们去探索酯化反应的实质,学生通过思考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听得懂、记得牢。
通过教学语言优化思维情境。教师教学时语言要准确、生动,还要注意讲话的音调、节奏,再加上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就会有效地增强教学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学会用语言和动作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教“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这节课时,我首先通过谈话的方法介绍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现在我们国家的石油产量占据世界第5位。然后,我用激情的、富有诗意的朗诵:汽车在公路上奔驰,轮船在大海里航行,飞机在天空中飞翔,离不开石油。你身上穿的腈纶衫,脚上穿的旅游鞋等,也离不开石油。所以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动力的源泉”。通过我的朗诵把石油的价值和用途深深地打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通过化学实验优化思维情境。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中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各种现象能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使学生处于高昂的思维状态之中。教师要通过化学实验,优化思维环境,不但让学生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想“门道”。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探索知识本质的轨道上。化学实验运用得好,不但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大大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索化学的奥秘。
二、优化认知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无疑“知识与技能”是化学课堂教学关注的核心所在。不少化学教师从感情上始终认为,化学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经历、体验、交流、讨论、合作、能力、兴趣、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次要的。因此,教师重视化学知识的教学,对化学知识总是不折不扣地讲明白、讲准确、讲完整,做到毫不保留地把知识复制给学生。学生只好按照教师讲述的关键字眼逐一对照完成,这样的教学,教师确实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去把握化学概念的内涵,而且还进行拓展,似乎给学生一个无懈可击的化学概念。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个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否产生体验和感受,则无关紧要乃至可以忽略。
化学世界丰富多彩,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化学都是实实在在的,有理论、有实验、有现象、有应用。但是从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看,他们能听懂却记不住。原因我想还是我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认知,思维不能同步,没有产生共鸣,未能激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实现知识的衔接和同化。学生表现为迷惘和困惑,知识链没有生长。为了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有梯度;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衔接要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提出的问题应有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因此,我们要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教学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的预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然而,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大多数阐述不明确,往往误把“目的”当作“目标”。在续写时,存在行为主体混乱、行为动词不明确、行为条件不确定、行为程度太高等问题,导致一堂课的任务也要写上“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等太笼统、太宽泛的陈述,对实际教学效果无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无具体的指导意义。我们叙写教学目标,要使教学成为目标定向的活动,减少盲目性,只有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内部需要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
【提高教学质量汇报】推荐阅读:
提高教学质量汇报材料09-02
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汇报材料08-20
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活动汇报材料11-09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07-29
提高教学质量之方案09-10
如何提高国语教学质量09-17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论文09-22
小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06-11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06-26
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总结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