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政治史知识点总结(14篇)
1.高中古代政治史知识点总结 篇一
所谓“辉煌”,是指雅典的民主思想与制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希腊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条件,说明:海洋对于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性,人类早期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一、希腊文明起源的原因
1.从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地理范围、地形特征看,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
答:一方面,多海岸线和天然良港,为希腊提供了通向世界的便利通道。另一方面,由于海洋和山峦的阻隔,把希腊分成众多的小国,史称“城邦”。
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影响。环海多山的自然条件使得希腊在经济上海外贸易发达和商业立国的宗旨;政治上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文化上平等、民主、开放、进取。
2.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各地城邦纷纷建立,希腊进入文明社会。那么,什么是城邦呢?
答:城邦就是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边农村形成的独立国家。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务,同时有权参加城邦内议事或审判的职能。”(公民有当兵打仗,保卫国家的义务。在古代社会,既然可以去打仗,那么公民一定是成年的男性。)
材料:伯利克里在葬礼上的演说“那么,这就是这些人为它慷慨而战、慷慨而死的一个城邦,因为他们只要想到丧失了这个城邦,就不寒而粟。很自然地,我们生于他们之后的人,每个人都应当忍受一切痛苦,为他服务。”;“……和雅典的1000平方里的领土相比,任何其他希腊城邦的领土是很小的……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提问:伯利克里赞扬了雅典公民的什么情感?希腊城邦的政治理念是什么?这种理念有什么影响?
答案:伯利克里高度赞扬了雅典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爱国,雅典公民愿意为国捐躯,愿意承受痛苦。雅典公民菲力皮德斯以受伤之躯狂奔四十多公里,报信之后倒地身亡,若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对国家强烈的爱,如何能够做到?因此当他们的自由和独立受到威胁时他们会誓死抗争。若不幸被征服,他们也会时刻想着重获独立。地理环境、海外殖民和经济的发展、希波战争的胜利、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对独立的热爱等因素使希腊人长时间的保持了城邦制度。在希腊各城邦中,存在多种政治制度,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二、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与完善
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开始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十年,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期”。
“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的创新。“陶片放逐法”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迫使他们不敢肆意妄为,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不过它还有另外一面。陶片放逐法会受到公民情绪的影响,这是直接民主制的一大弊端。因此,在直接民主的条件下,“陶片放逐法”难免被人利用,影响民主的运行。
保证民主实现的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
三、希腊民主之果
提问:公民大会在雅典拥有怎样的地位?什么人可以参加该大会?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答案: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全体公民都要出席,非公民则不能与会。这体现了雅典民主的核心:公民的直接参与。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权在民;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缺点
阅读下列材料,体会古代希腊民主的局限性。苏格拉底之死正好表明希腊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雅典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不过,全体公民直接参政忽视了公民的能力和道德水准,公民们的决策也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雅典的民主只是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国人被排除在外,民主政治的参与面比较小。我们认为雅典民主的参与面小,是将它同当时各国相比,还是同今日的民主政治相比?(“1831年英国选民比率”材料)
我们认为雅典民主的参与面小,其实有个前提条件,民主政治应该成年国民都能参加,无论他是男性还是女性,这是现代民主的观点。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民主有了怎样的认识。
答案: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其阶级性。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哪个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就实行哪个阶级所需要的民主政治。妇女、奴隶、外邦人不能参政是其局限,反而不是雅典真正的问题,如果他们当时能够参政,那才是问题,还是个大问题。这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想象力和承受力。
总结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之所以得到如此辉煌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实行民主制是政体上的表现形式,其根本目的是要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民主制中有不少内容源自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可以说是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当然也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形成于古代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经过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在伯利克里时期到达顶峰。它使古代希腊在众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辉煌一时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
探究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
阅读以下两段材料,说明古代希腊自然地理条件有何特点?
材料:“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柏拉图
“文明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黑格尔《历史哲学》
答案:①天然良港、海岛众多;
②山岭纵横、河流交错;
③平原少、土地贫瘠
从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着手,分析其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答案:①多山多岛的封闭性使城邦产生,易于共同决策、直接参与的集体政治;
②海洋文明的开放性,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易于创造自由平等的氛围,促进希腊人民族性格的形成;
③工商业发展,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的渴望更加强烈,与旧贵族的矛盾愈加尖锐。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内容 | 意义 | |
梭伦改革 | 按财产多寡划分4个等级;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 动摇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民主权利,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
克里斯提尼改革 | 10个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 | 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民主政治确立。 |
伯利克里改革 | 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五百人议事会职能进一步扩大;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监察机关; 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 发放工资和津贴 |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
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体现了梭伦不愿得罪任何阶级,公平公正的折中思想。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一种直接民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特点;公民达到一定年龄均可参加并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体现了集体决策的特点。
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选出一部分人去参加会议,一种间接民主;发展为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参政群体范围扩大,职能进一步扩大,体现了从梭伦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各部落轮流执政,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发展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体现了从梭伦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0个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维系旧氏族贵族之间的血缘纽带,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特权,为新兴工商业者走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说明当时由于用地域取代血缘部落引发了战争;首席执政官由选举选出,有任期限制,体现了选举任期的特点。
实行陶片放逐法——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但也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权在民;集体决策;法律至上;自由平等;比例分配;轮番而治;选举任期等。
结合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介绍提到“实质”问题的时候要从什么角度分析
材料一: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基础之上的,当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即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求建立大国帝国,获得更多的土地与奴隶,而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无法适应这种需求)的时候,等待它的只能是毁灭。
① “全体人民”是指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
②本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实质是建立在奴隶主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探究三: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什么样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②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局限性: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
②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过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2.高中古代政治史知识点总结 篇二
希腊神话和早期希腊历史进程也紧密关联,它不但传递着希腊悠远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而且与文明初期希腊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轨迹同步并行。所以,希腊神话实际上也包含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希腊神话作为一种美妙的传说和富有诗意的幻想,它深受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的喜爱。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将希腊神话适度引入高中相关历史教学,将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下面,笔者以《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为例,拟作这方面的尝试。
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世界史部分的第一课,然而,由于这段历史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加之学生受其知识结构、历史修养水平等限制,对这一部分的史实较为陌生,理解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本课的导入方面,笔者选择了学生相对较为熟悉的两则神话,以激发学生对世界史尤其是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兴趣。神话一:传说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叫欧罗巴 (Europa) ,万神之神宙斯早就被她的美貌打动。有一天,宙斯趁欧罗巴和女伴在海边沙滩上玩耍之际,幻化成一头健壮而温顺的白色公牛来到欧罗巴身边,示意她骑到它的背上。欧罗巴刚骑上牛背,牛就飞也似地离开了亚洲大陆,驮着公主来到了欧洲的克里特岛。这时公牛还原成了天神宙斯,他向欧罗巴求爱,并和她结婚生子。据说,欧罗巴是第一个来到这块土地上的人,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块土地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这就是欧洲名称的由来。神话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是在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老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Olympic Games) 遗址举行的,这种神圣的典礼仪式虽历经沧桑而绵延不息。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诞生在这块圣地上,它起源于公元前776年,为纪念天神宙斯 (Zeus) 而设立,每四年举办一次。举办期间,各城邦通常会达成“神圣休战” (Sacred Truce) 的协议,届时各城邦停止战争,以便通过维护城邦间的暂时和平来保障运动会的顺利进行。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维系希腊社会的内部团结,促进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城邦归属感,同时还是希腊人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对整个希腊世界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历经了近3000年历史变迁的奥林匹亚运动会依然在延续,“更快、更高、更强” (拉丁语:Citius、Altius、Fortius) 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辉依然沐浴着今人。
以上两则神话可以把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开始意识到这是一节兴味盎然、生动而有趣的历史课。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几组课件图片向学生展示希腊文明在文学、史学、哲学、雕塑、建筑、科学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希腊历史概况,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求知欲。
如果说前面的课堂导入仅是本节课的开幕式的话,那么下面的内容则是本节课内容的主体。
本课第一目的标题是“蔚蓝色的希腊”,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这一目的授课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希腊的海洋性地理特征。围绕这一重点,笔者设计了这样两则神话:神话一:在古希腊神话中影响最广泛的神灵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而在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中,地位最为尊贵的是天神宙斯 (Zeus) 、海神波塞冬 (Poseidon) 和冥王哈德斯 (Hades三兄弟,传说他们在推翻了他们的父亲克洛诺斯 (Cronus) 的统治以后,划分天空、海洋和地下为各自统治的领地,宙斯主掌天空,波塞冬主掌海洋,哈德斯主掌冥府,而大地则为众神共同的场所。实际上,在神明权力的划分上,海神波塞冬的威力和权能仅次于天神宙斯,而且还是唯一一位能与天神宙斯相抗衡的神明。传说,他曾经和宙斯进行了一场恶战,试图争夺神界中的最高统治权。神话二:在古希腊众多的宗教节日庆典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奥林匹亚运动会 (Olympic Games) 、地峡运动会 (Isthmian Games) 、皮提亚运动会 (Pythian Games) 和尼米亚运动会 (Nemea Games) 。这四大宗教节日定期举办,在整个希腊世界影响深远。其中,奥林匹亚运动会和尼米亚运动是为纪念天神宙斯而设立,皮提亚运动会为纪念太阳神阿波罗而设立,而地峡运动会则是为纪念海神波塞冬而设立,它起源于公元前582年,每两年在科林斯地峡的波塞冬圣地举行一次。
从这两则神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神波塞冬在希腊诸神中的尊贵地位。由此可知,海神(代表海洋)受到希腊人普遍而广泛的崇拜,而在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古代中国,权能最大的海神可谓东海龙王,但是他在中国诸神中的地位却是较低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也正是从神话的角度表现出了希腊人的海洋民族意识,凸显出海洋在希腊人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第二目的标题是“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该目的标题重点介绍了希腊城邦的特征,即这些城邦政治上一般实行民主体制,相互间彼此独立自治;经济上普遍注重工商业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各城邦保持着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文化事业较为繁荣。但是“小国寡民”则是希腊城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围绕这一特征,笔者选用了这样一则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 (Athena) 和海神波塞冬 (Poseidon) 曾为雅典城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传说雅典娜在和波塞冬争夺雅典城的控制权时,包括万神之神宙斯 (Zeus) 在内的诸神都被他们请来当裁判。众神决定让他们进行一场比赛,评判原则是谁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更珍贵的礼物。波塞冬举起三叉戟往岩石上刺了一下,顿时不毛的山岩上就涌出一股又凉爽又清澈的咸泉。头戴战盔、手执盾牌的雅典娜则抖了抖长枪,将其深深地扎进地里,地里瞬间长出一棵橄榄树。众神裁定雅典娜得胜,认为她给雅典的礼物更珍贵。从此,雅典娜成为雅典城邦的保护神。事实上,在古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城邦通常是由不同的神明来保护,而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或最高的神明来保护,这也从一侧面体现出希腊各个城邦的相互独立性。所以,从神话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希腊城邦为什么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一直没有能够像东方国家那样发展成为统一的帝国的重要原因。当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关于这一原因应该更多地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希腊历史发展的特征来阐释。
第三目的标题是“希腊的公民”,主要介绍希腊公民的素质和享有的权利。为了能从这一侧面说明希腊的公民特征,笔者选择了这样一则神话:希腊的神界在作出重大决定时,往往由天神宙斯主持召开众神圆桌会议,诸神充分发表意见后,通过相互辩论而彼此妥协,会议的最终结果通常由众神投票决定,更有甚者,众神有时甚至需要同凡界的人间英雄进行谈判。很显然,希腊的神明并不具备中国的神明所拥有的那种绝对的权威,即使天神宙斯也不例外。而中国的玉皇大帝一发话,便是神间圣旨,天生就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希腊神话只不过是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在天上的夸张反映,这种神界投票议事的决策程序实质上只不过是希腊人把他们的民主政治生活搬到了天上而已,这也折射了希腊公民不屈从于权威,敢于表现个性,敢于追求自由、追求平等的民族性格。
3.高中政治教学要构建知识体系 篇三
构建知识体系的好处
有利于避免思维混乱、知识混淆 比如:《政治生活》第四单元“走进国际社会”,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容易混淆;《政治生活》中,关于我国政府的知识,与《经济生活》政府的相关知识点等,都容易混淆。
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主观题的能力例题:“电视剧《大国工匠》的故事告诉我们,具备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勇于革新,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结合工匠精神,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看到这个问题,学生有大海捞针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找准知识范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体系,带着体系理论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更好地满足需求,实现全面小康。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企业创造品牌,改善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②弘扬勇于革新的工匠精神,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冲经济转速放缓,实现经济提质增效。③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开放型水平。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主体串联法 即以不同的主體(国家、企业、政府、党、公民、民族、国际社会等)为界限来整理、归纳知识。首先是找准主体,如《经济生活》涉及的主体有国家(政府)、企业(公司)、个人;其次是要吃透主体内容,从《经济生活》的四个单元分别找出它们相关联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整理归纳。
以国家(政府)为例。从国家发展战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国家制度上看: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从政策上看: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综合利用财政、货币政策,打好“组合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对外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手段上看:把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与科学宏观调控相结合,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等手段,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以企业(公司)为例。从企业经营策略看:企业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形成企业的规模效益。从与劳动者关系看: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并自觉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企业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商品。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的交易规则,并学会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的机遇。从科学发展看:企业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对外开放角度看:企业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坚持多元化的市场发展方向;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和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风险意识与规则意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优化出口结构,以质取胜。
以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为例。从消费者角度看: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正确的金钱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守市场规则和交易规则,做诚信市场交易者,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从劳动者的角度看:要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光荣的劳动者;要有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劳动责合法权益。从投资者角度看:要强化风险意识,学会多元化的投资理财,做明智的投资者;自觉纳税,做守法的纳税人。
以单元为单位串联法 以单元为单位串联法,要求我们能有效运用课本目录,形成知识框架体系。例如:《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师可以利用几级知识体系展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该单元题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面包括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三框。在记牢这些目录后,我们就能很轻松地界定这个知识范围中所包含的知识考点:第一框主要包含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二框包含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要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框包含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影响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
总之,要提升高三政治复习的有效性,就要做到点、线、面的结合,把点记全,把线理清,把面拓开。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能抓纲织网,利用合理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凝聚成线,形成知识体系,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系统化、有序化。
4.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 篇四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分配原则
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3、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5.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篇五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相互关系:(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5、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
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什么是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辨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3、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比较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理解推动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
3、比较并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表现及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4、了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民群众
※
5、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想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l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l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l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 l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2)
l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1、○
2、○3)l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主动地改造世界。l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l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3)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 联系:(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6、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7、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3)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紧跟政治课改 崇尚互联共享,中学政治教学网与你同历新课程改革!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5)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
1、○
2、○3。(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4)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3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
○1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结论(图示):
人类 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v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v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6.高中政治知识点必修二总结 篇六
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
①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了驻外的使馆等。
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必须超越一国界限。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家间存在利益的对立并不一定不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各国若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对彼此的分歧和冲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和谈判妥善地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4、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7.高中古代政治史知识点总结 篇七
近两年新课程区高考政治试题,既继承以往高考试题的优点,又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研究这些优点和特点对今后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一、2009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重视双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仍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了突出位置。2009年高考政治科命题突出了学科的主干知识,依据教材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本原理设计的试题所占比重较大,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处处渗透着对各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很多题目的背景材料,都和教材中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密切联系,答案均来自于教材,客观题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该特点。
如:(江苏2009年高考15题)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业主委员会B.消费者协会
C.居民委员会D.乡人民政府
本题考查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在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属于社会团体;D项属于基层政权机关。
二、2009年高考政治试题对今后加强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启示
“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基础知识是根本,最基础的知识最具有生命力,最基础的知识最具有迁移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要有全面的把握,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讲清、讲透。为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引导、帮助学生过基础知识这一关。具体可以采用五个步骤进行复习:
(一)掌握基础知识
1.要按照《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做到“点点清”,所谓“清”,一要准确;二是要理解,教师讲得透,学生才能学得透,然后才能记得准。“点点清”也就是对基础知识要全方位复习,复习到位,教师可以把知识点编成一个个问题,然后逐题过关。
2.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高效的课堂和及时的课后复习相结合。有的学生不太重视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以为课下背背就可以了,使得对知识的记忆粗枝大叶、一些政治术语掌握不清,“翻书就会,合书就忘”。在课堂上,老师应要求学生跟着自己认真听讲,认真理解,在理解中逐步记忆。
3.易混知识要区分。准确记忆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区分易混易错知识点。
(二)编写知识结构
要构建网络,重视联系。不仅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一个知识块或知识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及时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加以整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去思考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从政治学角度去思考经济现象等等。还要把握教材与热点之间的联系,把时政热点问题回归到教材的知识网络中去,用教材知识分析说明。虽然许多教辅资料上都有知识结构,但是同学们还要自己整理,因为亲自动脑筋,动手编写的知识结构,对自己才最有用,最能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根据知识结构,复习基础知识
一边对照学生自己编写的知识结构图,一边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检查基础知识是否过关,如果对某些知识仍然感到陌生,或者理解得不到位,应当立即回过头来及时复习,直到弄懂为止。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知识点,要点点清楚,让自己达到“有书就如无书,无书就如有书”的境界,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意把握知识的逻辑联系
把握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整理出完整的线索和脉络,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例如复习《经济生活》时,要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等知识的内在联系。
(五)注意讲练结合
通过练习去巩固和落实所学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而错题重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效果也非常明显。不应把方向和主要精力都放在猜题、押题上,而是要努力遵循课改要求、尊重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领悟教学要求及考试说明、研究新课改以来的高考试题,这才是方向和根本。我们也才能在以后的高考中不会痛失基本分。
8.人教版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八
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GDP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值。一个国家的GDP,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被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2、统计范围:国土法/三大产业/有形产品,无形劳动
3、统计方法:增加值法/最终产品/不变价格
4、缺陷和不足:
无法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无法反映生活质量等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目的: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1、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
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1)依靠一套内部因素(道德自律能力和守法习惯)和外部条件(健全的法律和完备的制度)共同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使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2)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4)要通过社会积累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1、我国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目的:消费。
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市场经济)
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大、小、初次、再次)
按劳、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管理要素,土地要素分配。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生产最终目的)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3、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外开放,让我们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靠经济建设,如果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的建设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立党为公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和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6、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8、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表现在或原因)
1.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党的领导是维护中国统一、社会和谐的稳定需要
3.党的领导是保证时证券稳定的需要
4.党的领导是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
党的先进性
当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什么是“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是指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
9.高中政治必修三解答题知识点总结 篇九
1.社会: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③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经济、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个人:①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②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原因: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5)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6)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强基固本。
2.做法:
(1)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3.如何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先进文化
(1)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原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做法: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③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⑧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含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2)原因: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
③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④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做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2)原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做法:①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4.思想道德建设
(1)含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原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3)做法:
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5.社会主义荣辱观
(1)含义:“八荣八耻”
(2)原因: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③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3)做法: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②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0.高中古代政治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始终贯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考查的原则。但是“高考评卷的经验表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与否,是决定高考成败的关键因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基础不牢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没有基础知识的精确记忆和全面理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都是一句空话。”为此,在教学中如何抓好基础知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明确抓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处理好知识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有人认为,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传授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整个教育要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等。这些观点看起来似乎很“先进”“超前”,一定程度上说却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辨证关系。
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存在着盲目操作多,精心设计少;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少;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而学生的学习则是有些学生基本技能差;用本学科术语表达能力差;部分学生被动做题多思考少。总之,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其次,落实基础知识教学,必须要采取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1.重视合理的知识传授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一项神圣职责。这是历经教育理论论证和教育实践检验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教师讲解是一种方式;学生阅读、观听音像资讯(包括上网)是另一种形式的讲解;此外,讨论、练习也都是传授知识的方式。不同方式各有所长,应考虑所传授内容的需要,考虑接受对象的实际,选择和运用各种传授方式。需要指出,教师讲解并不否定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教师直接讲解中,也要由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同化或顺应。否则有现存知识,而无“知识”地延伸,只能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有手中知识,而无“知识”的展望,只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引导,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选择有发展性的知识内容,创设情境,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使学生通过发挥主体性而习得,完成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对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应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应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应为之。
3.落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使用好教材,深刻挖掘教材
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离不开教材的。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为此,新课标提倡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就是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而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教材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资源,以至于有的课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不少教师过多地补充内容,甚至离开文本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有的课堂甚至根本见不到有教材。凡此种种,势必使学生对教材本身的学习大大削弱了。
4.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必须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必须做到:第一、点面结合。这里的“面”是指全面,即构建政治学科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这里的“点”是指重点,即在全面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突破重点知识。如何建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一是“清点”,即以框、节为单位,做到每个知识点一清二楚。二是“连线”,即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按一定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线条。三是“成面”,即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筑政治学科的基本框架,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第二、总分结合。“总”是指总体安排,即从整体上、全程上作出科学安排,明确最终目标。“分”是指分段推进,即将总体目标分解,分阶段逐步实施。要实现总体目标,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5.精心编制日常练习,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准确度
11.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总结 篇十一
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常考方式】选择题
2、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其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与世界货币的职能。
【常考方式】选择题
3、汇率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本币升值的影响: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2)本币贬值的影响: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也有材料题涉及,结合解析型主观题进行考查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常考方式】选择题
5、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常考方式】选择题
6、恩格尔系数反映什么?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消费结构和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常考方式】选择题
7、扩大内需的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⑤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
⑥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均有涉及,以材料题为主,需着重背诵
8、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常考方式】材料题
9、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常考方式】选择题
1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①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作用和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1、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2、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才能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常考方式】材料题居多,结合措施型主观题进行考查。
13、企业的兼并与破产的作用?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其作用在于:
①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国家经济发展。
②企业破产,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常考方式】选择题
1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分配政策。
【常考方式】选择题
16、税收的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
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
【常考方式】选择题
17、市场调节的作用?
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②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③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结合解析型主观题来进行考查。
18、市场调节的弊端与影响?
(1)弊端:
①自发性: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自身的不正当利益(盗版)。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一哄而下(上)”。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2)单纯市场调节后果(影响):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常考方式】以材料题居多,常结合解析型设问进行考查
20、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①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手段: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规定、命令)。
【常考方式】选择题
21、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常考方式】材料题
2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①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常考方式】选择题
2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一国的经济波动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尤其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12.高中古代政治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二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4、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8、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唯物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认识论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甚至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既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既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辨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3)、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3.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知识点 篇十三
(一)、希腊地理环境与城帮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
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二)、雅典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
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
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
②、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评价:(a)、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政权利,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b)、历史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基本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3、“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
(1)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2)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
(4)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A、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14.高中政治知识总结 篇十四
1、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高中古代政治史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必考总结07-26
高中政治必修四_知识点总结08-07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排版适合作弊06-10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梳理07-10
高中必修三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09-29
古代文学部分知识点06-27
中国古代语文知识点09-22
语文基础知识点古代文化常识10-27
高中政治必修一选择题必背知识点08-14
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