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分类

2024-09-22

上海交通大学分类(精选9篇)

1.上海交通大学分类 篇一

教授

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教授为大学教师职务的最高级别。英文是Professor,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已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有此职。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一字来称呼大学中的的老师。

职责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包括了政府在科学上的顾问、或是商业发明等),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在授课、训练、提交论文与寻求商业合作这四个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则端看学校、地点(国家)和时间额外因素。例如在欧美的顶尖大学中,学校相当重视在独一领域中专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将他们做为该校的宣传重点。

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私立学院,基本不从事学术研究,因此其教授只要求能搞好教学即可,并无从事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压力。一所研究型大学,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重,教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学术研究,教学反而是次要的(教学任务由讲师和助教分担了)。事实上,研究型大学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研究生可以当廉价劳动力。公布自己的学术成果的规范渠道是在经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如果不做研究不发论文,就没法申请课题获得研究资助,就招不来研究生,也没法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相当于脱离了学术界,会被认为已丧失研究能力而受到同行的鄙视。经济上也会受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是作为研究型大学教授的兴趣和职责。

大学教授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当然还可以有别的活动。例如,应该鼓励大学教授参与社会事务,从事普及性工作。但是教授首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不然就是本末倒置了。如果一名大学教授因为其社会活动而成为媒体明星,有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再也静不下心从事学术研究,那还不如让出教授岗位,全职去做社会活动家。

做学术研究应是其教授的最重要工作

大学教授分类

目前的教授品种大致有如下类别:正常教授(或曰一般教授)、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讲座教授(讲席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双栖教授。

据询问多位大学人事干部,大学开发出如此之多的教授品种,盖有如下原因: 其一,学习国外,比如名誉教授、荣誉教授,国外大学也经常设立,用以表彰对社会有贡献之人。类似的,还有荣誉博士头衔。

其二,共享资源,中国大学师资队伍质量并不高,优秀人才为一个单位所有,但可为多个单位所用,聘请兼职教授、双栖教授,此人事制度创新,可壮大教师队伍,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培养青年学子,发挥教授更大作用;设立讲座教授(讲席教授),则可吸引海外学者,假学术休假之机来做讲座,每年为学校工作几个月。

其三,尊重人才,在社会各界都流行“首席”时,大学设立特聘教授,对教授“特别聘任”,特别对待,突出对优秀教授的重视。

其四,发展人脉,授予企业老总、明星大腕“客座教授”,让老总、明星有教授感觉。客座教授,听上去是教授,可实质上并不执行学术标准,不要求对方达到教授水平,也不要求对方履行教授职责,每年来学校做客,给学生做一次报告、讲座就可以了。

一所高等学府里,最具学术地位的教授是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其次是正教授(Professor),在再次是副教授,再到助理教授、讲师、助教。

一、客座教授

与荣誉教授、名誉教授性质一样,是一个荣誉称号,但不同的是,荣誉教授只有名誉没有义务,只需要“授予”称号就行了,一所大学授予某人这一称号以后,这个人可以永生不再去那所大学,客座教授是有义务的,要为对方做事,通常是做报告,或者是合作研究,因此需要资格审批。

目前国家对客座教授的资格并无统一规定,但各校自己有规定,严肃的大学,要求对方首先要有教授职称,因此周星驰这样的名人不能被聘请,对方仅仅是副教授,或者讲师,也不能聘,还要有二人以上的本校正式教授推荐等等。最后,要签订合同,签订合同以后发给证书。不严肃的大学,明星一类人都是可以请的。

二、讲座教授

是法定大学颁授予全职教学人员中拥有崇高学术地位或重大研究成就的教席名衔。虽然在各大学规定不同,但作为荣誉性质的名衔,讲座教授常可不受一般教授授课时数,以及退休年龄的限制,是一所高等大学具有最高学术地位的学者。

在一所高等学府里,很少有讲座教授,主要是真正的“牛人”没有。如果大学里的某个专业或学院拥有一位讲座教授,就是最令人羡慕的专业了,这专业和学院在学校的地位一定是赫赫有名的。

三、特聘教授

特聘教授应聘条件

1.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自然科学类原则上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原则上50周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2.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

3.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4.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

5.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7.特聘教授保证聘期内每年在我校工作9个月以上。

四、兼职教授

兼职教授就是在自己学校是专职教授,接受其他学校的聘请,业余时间兼职做其他学校的教授,跟社会兼职工作一个概念。

但是与客座教授、荣誉教授等不同,客座教授有责任有义务为其被聘用的学校进行教学及科研活动,同时也收取酬劳。

五、重要程度分级

1、讲座教授

2、特聘教授

3、教授

4、客座教授

兼职教授

顾问教授

5、名誉教授

荣誉教授

2.上海交通大学分类 篇二

考虑到专业区别, 在本文中, 笔者将大学生分为传媒专业大学生与非传媒专业大学生;考虑到媒介实务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的区别, 把媒介专业大学生再分为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和媒介研究型人才。

1.传媒类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

根据调查, “我国现有800多家高校开设新闻传播专业, 在校本科生超过17万, 硕士研究生超过4万, 而目前编辑记者的岗位要求仅为25万人左右”, 在新闻界, 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情况十分明显。

根据传媒类毕业生从事的热门职位排行, 从事“媒介专员” 职务的大学生居于第四位, 从事“摄影师/摄像师”职位的居于第七位, 且热门专业前十位中只有这两类职业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可见, 当下传媒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相当严峻。

究其原因, 其一, 传媒类毕业生供过于求。当下, 专业新闻单位的人才需求趋于饱和, 面对有限的职业供给,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其二, 随着媒介技术水平的提高,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具备专业媒介素养和技术特长的“多面手”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而应聘者缺乏这种潜质。

2.媒介研究型人才缺失

现今, 从事传媒研究的人员存在知识结构与学术前沿脱节、 只重理论而忽略实际的情况。一方面, 对于传媒类专业教师而言, 多数教师为学生传授的是90年代的新闻知识, 使学生难以了解行业前沿知识。此外, 媒介教育更多地考察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师的实践素质。以数据分析软件SPSS为例, 现阶段从事媒介教育的教师大多对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实际研究中, 往往需要请教管理学专业的老师。另一方面, 对新闻专业研究生来说, 他们大多能够背诵大段大段的传播学理论, 却不能用PS迅速地修好一幅图;他们能够写出纯理论的长篇大作, 却难以说清什么是大数据, 如何利用大数据获取新闻, 媒介研究型人才十分缺乏。

3.一般媒介使用者良莠不齐

根据大众传播理论, 在现代大学生与媒介的接触中, 存在明显的“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著名传播学家李普曼认为, “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 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的现代社会, 大众传播时代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愈加明显。国内学者通过调研发现, “32%的学生将学习知识、获得信息作为媒介接触的动机, 60%多的学生热衷在网上看电视、电影、网游及利用社交媒体聊天, 更多的学生对脱口秀节目乐此不疲”。在网络世界,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娱乐, 甚至为网络世界的虚拟话题所左右, 大学生对于明星八卦的讨论、对于奇异事件的讨论、对于黄色视频的讨论已成流行之势, 网络谩骂现象靡然成风。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分类化培养

1.注重对传媒专业大学生多面素质的培养

传媒类专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因此, 教育应该注重理论教学和实务培养并重、培养传媒“多面手”。其一, 注重媒介理论教育和实务技能的培养。为此, 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专业实习、开展社会调查, 通过与专业新闻从业者交流, 亲身体验, 做到理论研究实际, 使自己的专业素质更加全面。

其二, 传媒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多面手”。从课程设置上讲, 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报纸编辑课、PS教育、视音频剪辑、大数据分析等课程, 同时, 学生可以广泛涉猎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性、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己。

2.注重对传媒研究者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

对于研究型传媒人才, 媒介素质教育应更加注重对其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一方面, 传媒类专业教师应该具有主动学习学科前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自觉性。为此,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 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 教师则无后顾之忧。同时, 学校也应该更多地开展职业素质竞赛、实务素质拓展等活动。另一方面, 对于传媒类研究生而言, 大学更应该加强对传媒类研究生的实践素养教育, 增强跨学科研究鼓励力度, 提升传媒研究者的危机认识。

3.注重培养一般媒介使用者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

对于一般媒介使用者, 教育应注重媒介道德和媒介自律意识的培养。

其一,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媒介道德的培养。2015年9月3日, 范玮琪阅兵微博晒娃引起网民的口诛笔伐, 不少网民指责范玮琪不爱国, 其中不乏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网民。9月4日, 范玮琪在微博上发文道歉, 至此, 笔者不禁感叹, 范玮琪的道歉与其说是发自内心的忏悔不如说是道德审判。因此,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 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媒介道德素养的教育。

其二,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防止媒介沉迷。多数沉迷于媒介拟态环境的大学生都存在缺乏自律的情况。 在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中, 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 利用电脑进行娱乐活动就成为大学生们的重要选择。另外, 调查显示, 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450次, 大学生自然是手机利用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鼓励大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多参与社会活动、课题讨论、知识竞赛等, 转移大学生注意力, 真正放下电脑和手机。

结语

总之, 在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中, 应考虑到不同对象的区别,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使媒介素养教育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高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率空前提高。在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中, 教育对象可以分为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研究型人才、一般媒介使用者三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考虑到三者的区别。

关键词:媒介素养,分类化,差异化

参考文献

[1]李韧, 刘飞飞.新闻学子就业前景的实证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4) :59-6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8) :152-178.

3.上海交通大学分类 篇三

关键词:上海高校;垃圾分类;调查分析

中国《工人日报》曾经指出,中国688个主要城市中,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已无垃圾掩埋场可使用。更为严重的是,城市产生的垃圾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垃圾分类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生活垃圾产生源头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最佳方法。废纸、废饮料瓶、废电池是校园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里每日约产生1.05t废纸垃圾、1.23t废塑料垃圾以及0.7t玻璃垃圾,而这些垃圾经过分类处理都可再次利用。利用1t废纸,可造纸800kg,相当于节约木材4m3或少砍伐树木20棵;1t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可提炼出0.7t汽油/柴油;每1t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500g瓶子2000只。另外,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同时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校园垃圾具有较高的资源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后可以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快等特点,所以了解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上海未来的垃圾分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问卷设计及样本来源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态度、垃圾分类行为三个部分,从大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意识及其行为等方面来调查,旨在了解高校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水平等。通过查阅和搜索相关文献,编写了一套调查问卷,从各层面、多角度调查上海高校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水平。整个问卷涉及各个年级、各类专业。整个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大学城内的学校,其中松江大学城包括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东华大学。临港大学城包括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总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80份。

根据表一显示,有11%的被调查者对垃圾的分类方式非常了解,53%的被调查者相对来说不了解具体的分类方式,另有3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具体种类区分。从调查者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来看,被调查者没有强烈的意识要去进行垃圾分类,仅5%的被调查在扔垃圾的过程中会完全进行分类并投掷到相应垃圾桶。从被调查者清理垃圾的行为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一周(七天)之内清理垃圾的频率集中在两天至三天清理一次,他们认为有时垃圾桶里没有易腐烂的垃圾就不会每天清理;有8%的被调查者会每天清理垃圾,他们认为保持一个清洁度是相当重要的;另有3%的被调查者四天至五天才清理一次垃圾,他们会等到垃圾桶内的垃圾堆满了才去清理。从大学生产生的垃圾来源来看,被调查者的生活垃圾种类大部分集中在食物废渣、废旧纸张以及包装袋,另有小部分的生活垃圾来源于饮料瓶和废旧垃圾。

表一 问卷调查结果

[问题&统计特征&比例(%)&你是否了解垃圾分类?&非常了解&11&一般&36&不了解&53&校园日常垃圾处理方式?&完全分类扔到相应垃圾桶&5&部分分类扔到垃圾桶&23&直接扔到垃圾桶&72&清理垃圾频率?&一天一次&8&一周两三次&89&四五天一次&3&主要垃圾来源(多选)?&食废纸物废渣&53&废纸&32&废旧包装&23&饮料瓶子&14&]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对于校内学生及相关人员的随机采访,我们归纳出来以下几点。

1.大学生相应的垃圾分类知识缺乏

大学生虽然具有一些分类知识,但是并不完备,并不足以应对目前垃圾分类的实际问题。其产生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缺乏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二是上海市高校缺乏相应的宣传,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目的及意义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明确。

2.大学生并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从被调查者的垃圾分类行为来看,跟其所具有的知识有一定的关联,首先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不足以使他们对于垃圾完整分类。从实际的调查中来看,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惰性比较强,大部分人并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对于垃圾分类并没有很高的热情,行为也并不十分规范。

3.大学生缺乏垃圾分类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调查结果,高校学生目前不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从高校学生自身来看主要是由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及不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而对于分类设施来讲,高校这几年对于垃圾分类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从设施上来说还是比较完备的。主要问题在于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客观上高校的分类设施已经基本达到要求。

4.垃圾分类较少,可回收处理具有很大空间

从目前校园所产生垃圾的主要类型来看,有害垃圾较少,主要是可回收垃圾,因而垃圾的可回收处理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从目前对于高校后勤人员以及打扫卫生的阿姨调查来看,由于学生对于垃圾分类较少,导致垃圾处理起来相当浪费时间,也大大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收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垃圾分类还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

在这一方面可以循序渐进,首先是提高大学生相应的知识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宣传平台,如校园的宣传栏、学校的广播等,使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通过调查比较分析来看,年级越低的学生对于垃圾分类认同感越强,更能按照学校的规范来行事。因此,如果从源头抓起,在新生入学期间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新生教育,会大大增强宣传的效果。根据调查,不同专业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差异性,尤其是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较强,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一些专业知识,整合校内资源,通过这些人引领大家更好地参与垃圾分类。学校也可以在一定层面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表彰那些表现积极的学生。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热情

通过调查来看,基本每个学校都有相应的环保协会,但由于经费、人员限制,往往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这部分人又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首先,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知识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因此学校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经费支持,由他们牵头,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可以举办垃圾分类的比赛,分类成功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礼品;或者举办一些换购的活动,用一定量的可回收垃圾换购一些小盆景,既回收了垃圾,也激发了学生加强垃圾分类的热情。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如上海海洋大学的环保协会就曾组织学生去东海捡拾垃圾,利用了位置上的便利性。

3.把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通过短期的一些激励措施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行动力,但要真正地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人行为习惯上。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学校要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根据调查来看,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垃圾分类设备的情况培养学生相应的意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要低于目前设备的建设。如每个学校的小区都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学校是为了分类方便,但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因而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基于此,学校可以制订适合自己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增加相应的垃圾分类知识,制作成相应的手册,在开学时候发放给每个学生。其次,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垃圾分类标志识别大赛等活动。

参考文献:

[1]罗仁才,张莹.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7).

[2]徐困梅.试论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资源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

[3]王超,王科社.北京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及处理[J].环境卫生工程,2005,13(1).

[4]李丹丹,叶水娥.环保生活,从垃圾分类回收做起[J].安徽科技,2010(8).

4.大学专业文理科分类 篇四

(1)大学文科目前有六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2)各学科门类又包含着几个学科类,具体划分如下:

哲学:哲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经济学: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

法学:法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

教育学:教育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类,体育类;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艺术类;

历史学:历史学类,图书信息档案学类。

(3)各学科类下又分为各具体专业,目前我国大学本科共设有504种招生专业,其中文科191种。

2、近几年新增较快的文科专业有哪些?

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外贸英语,经贸俄语,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宾馆管理,投资经济管理,公共关系,文秘,涉外文秘,税务,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与历史文化,社会保险与管理,经济信息与情报等。

二、理科:

1、大学理工科目前设置的主要学科和专业 大学理工科目前有四大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各一级学科又设有若干二级学科,如理学,下设有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16类二级学科;工学,下设地矿类、材料类、机械类、电工类等22类二级学科;农学,下设植物生产类、环境保护类、水产类等7类二级学科;医学,下设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等9类二级学科。各二级学科又设有若干个专业。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在二级学科下面。如工学设了22类二级学科,而每类二级学科又设了若干个专业:如工学的地矿类,下设了地质矿产勘查、应用地球物理、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11个专业;材料类下设了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腐蚀与防腐等12个专业;机械类下设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热加工工艺与设备、铸造、化工设备与机械等17个专业。再如医学的预防医学类,下设了预防医学、环境医学、卫生检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5个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是选择设在二级学科以下的专业填报的。理工科考生可以填报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各专业。目前,我国共设有504种专业,其中理工科共设313种专业。在理工科313种专业中,理学设55种专业,工学设181种专业,农学设40种专业,医学设37种专业。

2、近几年新增较快的理工科专业有哪些?

近几年,理工科的生物工程类专业、计算机及电子方面的专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以及通信工程方面的专业有较快的增长。

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学科门类分类(附件二)进行认定。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

自然科学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

5.大学生职业素质主要分类 篇五

1、身体素质:指体质和健康(主要指生理)方面的素质。

2、心理素质:指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心理素质,很多知名企业都通过拓展训练来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信任关系。

3、政治素质:指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信仰等方面的素质。

4、思想素质:指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质。思想素质受客观环境等因素影响,例如家庭、社会、环境等。

5、道德素质: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方面的素质。

6、科技文化素质:指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文化修养方面的素质。

7、审美素质:指美感、审美意识、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方面的素质。

8、专业素质:指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9、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社交适应是后天培养的个人能力,职业素质的另一核心之一,侧面反应个人能力。

10、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主要是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等。学习和创新是个人价值的另一种形式,能体现个人的发展潜力以及对企业的价值。

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是大学生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职业素质呢?了解自己职业素质的办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1、参加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

2、进行职业素质测试。部分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开设了“职业素质测试”的服务,求职者可在那里获得相关服务。

3、自我检测。劳动者可以通过填答“职业素质”自测问卷的方式,判断了解自己的职业素质状况。

泽呈教育做为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机构,不仅有各行业的企业家、企业高管、企业人资做专业辅导老师,还有几十家不同行业、不同经营特色、不同文化和不同赢利模式的企业可提供实习的机会和职前锻炼产所,还能在假期中实现兼职及毕业后岗位推荐等后续服务。这是目前湖北省任何一家关于大学生素质培训机构都无法超越和做到的事实。

要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道德素养、大学生职业素养行为规范和大学生职业素养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在21世纪,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那么,这一切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莫过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各个因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降低。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现状

1.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每年都在做着就业率统计和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好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实习工厂,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职业道德行为教育问题,却间接地促进了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说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比如机械工程系的远大班、中联班、博世班等。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职学校教育中不同阶段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1.打好基础。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准备

顺利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长转自http://期规划。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大学生们在大一学期间就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大一是“培育期”,学生应多与学长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职业的情况,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学习。

在各类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职高专类毕业生企业普遍表示更欣赏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据了解,参加招聘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产集团、酒店、IT行业等等,显示出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业“人才高消费”的观念有所改变,有不少企业就表示:“能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说明,学得一技傍身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正逐渐以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也开始

转变用人观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而更加推崇“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择才理念。

因此,大一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事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每学期为了考试而学习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为了今后就业打基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在职场上拥有过人的实力,必须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最终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打好基础。

2.扎实专业知识基本功,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石。

大二为“定向期”,学生应考虑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开始尝试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我院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希望学生积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相关证书考试,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招聘会上,参加应聘的人成千上万,用人单位凭什么选择你呢?在同等学历下,你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优势,展示别人没有而你拥有的东西。作为大二的学生,不妨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一项专长。它会为你今后就业增加一项砝码。

3.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培养是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

大三为“就业实践期”,学生应将目标确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索公司信息。要准备参加各类招聘会,通过预习或模拟面试,强化求职技巧。大三学生,实习不仅是一个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更是一个让心态成熟的过程。学校生活和职场生活是完全两样的,后者要比前者复杂许多,许多应届毕业生经过半年时间都未必能完全适应。特别是现在许多招聘单位想要的是一上班就可以立刻投入工作的人才,他们没有耐心去培训那些没有经过职场锻炼,浑身学生味的毕业生。所以,常常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锻炼,能够让毕业生逐渐在业务水平、待人接物方面有所提高,到毕业时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就能不断适应新的就业需求和新形势的挑战到了,这样毕业时就能够更好实现角色转换。

从往届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和实际调查的统计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限三个方面。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如招聘职员、干部竞争上岗或轮岗,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更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动手能力、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期望员工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大

一、大二阶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平时多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注重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培养,就能不断适应新的就业需求和新形企业对大学

生的职业素养要求

大学生职业素养(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大学生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大学生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者道德修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可以说,大学生职业素养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养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

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自我了解——职业素质是大学生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职业素质呢?了解自己职业素质的办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

1、接受职业指导。目前,许多就业服务机构,如: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等,都开设了“职业指导”服务项目,可以到那里接受有关这方面的指导。

2、职业素质测试。部分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开设了“职业素质测试”的服务,求职者可在那里获得相关服务。

大学生以上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新动态、新渴求值得引起企业、大学人力资源部门和决策者、管理者的关心、关注,并需协同制定面向新知识型员工成长成才的战略构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5个特征:

1、职业性:不同的职业,职业素养是不同的。对建筑工人的素养要求,不同于对护士职业的素养要求;对商业服务人员的素养要求,不同于对教师职业的素养要求。李素丽的职业素养始终是和她作为一名优秀的售票员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果我能把lO米车厢、三尺票台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实实在在去为社会做贡献,就能在服务中融人真情,为社会增添一份美好。即便有时自己有点烦心事,只要一上车,一见到乘客,就不烦了”

2、稳定性: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是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比如,一位教师,经过三年五载的教学生涯,就逐渐形成了怎样备课、怎样讲课、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怎样为人师表等一系列教师职业素养,于是,便保持相对的稳定。当然,随着他继续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这种素养还可继续提高。

3、内在性: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有意识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这一心理品质,就是职业素养的内在性。我们常说,“把这件事交给小张师傅去做,有把握,请放心。”人们之所以放心他,就是因为他的内在素养好。

4、整体性: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和他整个素养有关的。我们说某某同志职业素养好,不仅指他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好,而且还包括他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好,甚

至还包括身体心理素养好。一个从业人员,虽然思想道德素养好,但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差,就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养好。相反,一个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都不错,但思想道德素养比较差,同样,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养好。所以,职业素养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性。

5、发展性:一个人的素养是通过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们不断提出的要求,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所以,素养具有发展性。

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至少包括如下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职业意识

要成为职业人,你需要具备的职业意识主要有:角色意识、目的意识、问题意识、行动意识、变革意识、计划意识、短板意识、客户意识、成本意识、利润意识、市场意识、营销意识、经营意识、战略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完美意识、细节意识、舍弃意识、系统意识、健康意识、危机意识、人才意识„„

2、职业心态

成为职业人,你需要具备的职业心态主要有: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心态、空杯的心态、双赢的心态、包容的心态、自信的心态、给予的心态、行动的心态、学习的心态、老板的心态、羞耻的心态、奉献的心态、服从的心态、竞争的心态、专注的心态、感恩的心态„„

3、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谭小芳认为,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职业人必备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职业行为

调查表示,职业行为包含职业人对工作、对企业、对老板、对同事、对客户、对自己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坚守这些职业行为,就是你大学生职业素养素养的成熟表现。

5、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工作岗位对工作者专业技能的要求,大学生职业素养必备职业技能主要有:角色认知、正确工作观与企业观、科学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专业形象与商务礼仪、高效沟通技巧、高效时间管理、商务写作技巧、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商务谈判技巧、演讲技巧、会议管理技巧、客户服务技巧、情绪控制技巧、压力管理技巧、高效学习技巧、激励能力提升、执行能力„„

6.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表 篇六

华大科〔2013〕7号

关于印发《华侨大学学术期刊

分类目录》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

《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经校学术委员会研究、校长办公会讨论同意,并经全校公示,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目录从公布之日起生效,原《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华 侨 大 学 2013年6月8日 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

一、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理工科)

特刊:

*1.SCI一区收录的国际顶级刊物。2.《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主办)。

一类:

A: 1.SCI 一区(未被认定为国际顶级刊物的期刊)、SCI二、三区。2.《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主办)。3.《自然科学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

**B: 1.SCI四区、EI(正刊)。2.《建筑学报》、《建筑师》、《城市规划》、《中国园林》。3.《数学年刊》、《数学学报》。4.《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二类:

***A: 1.CSCD(C刊)国家一级学会主办刊物。

*** 2.CSCD(C刊)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刊物。B: 1.CSCD(C刊)。2.《城市规划学刊》、《新建筑》、《建筑科学》、《规划师》、《风景园林》、《古建园林技术》。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三类:

A: 1.CSCD(E刊)。

B: 1.EI收录(未被光盘版收录)、CPCI-S收录论文。2.增列部分期刊:《华中建筑》、《南方建筑》、《中外建筑》、《建筑创作》、《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小城镇建设》、《城市环境设计》、《广东园林》、《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注:* 国际顶级刊物需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

** EI收录均指光盘版。

*** 多家机构合办的刊物,以最低级别机构认定。

二、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文科)

特类刊物

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以及国际顶级刊物(需经校学术委员会认定)一类A档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管理世界(正文),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统计研究,心理学报,SSCI和A&HCI期刊(论文集除外)一类B档(86种)

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软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方言,民族语文,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国文学研究,文艺争鸣,文学遗产,音乐研究,民族艺术,中国音乐学,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世界

4心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社会,社会科学,学海,甘肃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求索,东南学术,贵州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江西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广东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东岳论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日本学刊,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南亚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世界宗教文化,外国文学动态,中国史研究动态,拉丁美洲研究,西亚非洲,经济日报(理论版学术类),中国社会科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二类B档(240种)

预测,科技进步与对策,中国科技论坛,科学管理研究,软科学,系统工程,经济体制改革,系统管理学报,华东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野,现代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系统科学学报,孔子研究,中国宗教,汉语学报,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俄罗斯文艺,南方文坛,新文学史料,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文坛,小说评论,鲁迅研究月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明清小说研究,人民音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艺术百家,中国电视,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美术研究,史学集刊,民国档案,西域研究,史学史研究,历史档案,历史教学,东南文化,历史教学问题,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江汉考古,敦煌学辑刊,南方经济,宏观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上海经济研究,证券市场导报,商业经济与管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改革,经济与管理研究,财贸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经济纵横,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城市发展研究,经济问题探索,国际经贸探索,现代经济探讨,财经论丛,当代经济研究,亚太经济,金融论坛,城市问题,上海金融,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经纬,现代财经,价格理论与实践,妇女研究论丛,德国研究,南洋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求实,俄罗斯研究,南亚研究季刊,台湾研究集刊,中国青年研究,探索,党史研究与教学,新视野,理论探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理论学刊,行政法学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知识产权,比较法研究,法学论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当代法学,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发展,南方人口,西北人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8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电子政务,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行政论坛,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理论与改革,日本问题研究,红旗文稿,甘肃理论学刊,阿拉伯世界研究,党的文献,东南亚纵横,南京政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太平洋学报,政法论丛,北方法学,法律适用,河北法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海商法年刊,证据科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少年犯罪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黑龙江民族丛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回族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学刊,传媒,新闻界,新闻与写作,中国图书评论,图书馆学研究,现代情报,新世纪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工作,四川图书馆学报,中国远程教育,高教发展与评估,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教育评论,高校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学前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理论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应用心理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世界地理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资源开发与市场,学术探索,学术交流,社会科学家,西藏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理论月刊,湖北社会科学,兰州学刊,中国文化,科学〃经济〃社会,广西社会科学,理论与现代化,晋阳学刊,重庆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报(理论版)三类B档(149种)

中国人才,财会月刊,中国注册会计师,会计之友,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土地,中国档案,浙江档案,档案与建设,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教育,美术观察,美术,戏曲艺术,戏剧文学,中国戏剧,北方文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音,中国统计,领导科学,满族研究,半月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瞭望,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理论导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学习论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党建研究,人民论坛,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人民检察,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贵州财经学院学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中国劳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物流技术,现代城市研究,开发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中国内部审计,中国审计,农业经济,世界农业,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林业经济问题,林业经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企业经济,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建筑经济,国际商务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对外经贸实务,价格月刊,商业时代,涉外税务,地方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南方金融,投资

7.上海交通大学分类 篇七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各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科学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如何体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每个物理教学工作者都应着力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有些教师在此方面进行过有益的尝试[1,2,3,4],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发展的工作,要解决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还要更加深入地做许多工作,以进一步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理工类各专业专业特点以及后续课程的不同需求决定不同专业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应有差异,适合分类教学。目前关于大学物理分类教学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分类教学应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大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分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注重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大学物理所讲授的内容是在中学物理内容基础上的扩展以及深度、难度的增加,中学物理中绝大部分概念、公式、定理在大学物理中还会用到,但大学物理所研究的问题比中学物理研究的更广泛、更深入且更具有一般性及普遍意义,大学物理应用的数学手段是高等数学,处理问题时更多的需要微积分的应用,学生需要从习惯用初等数学解题的思维定势中脱离出来逐渐适应用高等数学求解的方法。大学物物理课堂容量远高于中学物理,一般很少有时间讲解习题,而中学物理以大量习题反复测验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总之,大学物理的教学与中学物理的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衔接问题,大学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处理好与中学物理的关系,注重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2.2考虑理工类各专业特点及后续课程的需求

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类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各校由于办学特色不同,理工类专业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在大学物理与实验教学中应在以教指委《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版)为指导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理工类各专业特点及后续课程的需求。

2.3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及先修基础的差异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理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要使他们相信某一观点,就必须有理有据、有令人信服的论述。他们不仅善于深人思考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而且能在思考中援引过去的知识经验,再加上自己的独特构想,力求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他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而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的青年人不满足于教师的教学和已有的结论,而是思路活跃,爱提问题。他以自己特有的感知、记忆、思维等特点进行着智力活动,形成自己的智力风格。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创新能力发展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创新水平较高的时期,这一时期创新意识强,思维活跃,心灵手巧,灵感丰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绝佳时期。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大学物理的教学要以高等数学及中学物理为基础,大学高等数学的教学一般也是分层次教学,不同专业所修的高等数学不同,中学物理则是必修加选修模式,大多数学校理工科专业招生全国招生,由于选修部分不同省份选择的内容,学生的这部分知识基础出现差异,大学物理教学中就要考虑这些差异。

3“大学物理与实验”课程分类教学的实施建议

3.1依据专业特点实施分层次教学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属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在第二、三学期,在学生已修读高等数学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给学生后续学习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考虑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其后续课程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需求不同,建议实施分层次教学,搭建分层教学平台,分别对应不同的学时,先制定各层次的教学大纲,再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的特点提出分别制定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大学物理一般3-4个层次,而大学物理实验一般2-3个层次,各部分内容学时安排在以“基本要求”为指导的前提下合理设定。

3.2实验分层次教学,设置选做实验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设置2-3个层次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选做实验项目,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在必做实验的基础上供各专业选择开设,以期对其后续课程有所帮助。如土木工程专业,可以多选力学实验项目,食品专业,可以选取热学项目、电子专业则可以多选电磁实验项目。同时通过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开放物理演示实验室、开放科普长廊、开展物理实验竞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3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确定大学物理各层次教学内容,既要参考教学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对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来确定各层次的内容,又要关注各专业学生特点及后续课程的不同需求。尽量做到到物理学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逻辑性。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因教师和学生而不同。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迁移教学,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该知识。对于拓展性内容要多考虑渗透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以拓展学习。

教学手段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师生交流的平台,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的需要。

3.4开设大学物理相关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为没有开设大学物理的文科学生拓宽知识面,建议开设与大学物理相关的的通识教育课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专题、物理学与人类发明、探索宇宙的奥秘等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立彬.张功,杨祖念.美国大学物理学分层次教学研究[J].大学物理,2012,31(6).

[2]罗文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对策[J].物理与工程,2013,4.

[3]崔邦军.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索[J].社会科学家,2012,10.

8.上海交通大学分类 篇八

【关键词】 高职 艺术类学生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80-01

0

一、研究背景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重视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根据英语学习的不同能力基础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同时,还应考虑按学生所学的专业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各异,如有的可能偏重口头交际能力,有的则对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应体现这一特点,实施分类指导,不宜对所有的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要求。

长期以来,艺术系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自己的专业上。相对其他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知识匮乏。以往在教材的选择上,与其他专业不加区分,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进度,据统计,不及格率平均在42%以上。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喜欢并善于表现自我,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但同时他们的纪律性和自我約束能力较差,表现为上课时爱迟到,自由散漫、思想涣散等特点。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下,很多学生就会对他们本来就不感兴趣的英语愈加厌烦。

二、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进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将原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材改换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该课程注重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训练,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课堂训练和课后训练相结合。视听说课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以视、听为导入手段,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视听说课程”的训练重点包括:纠正学生的发音,给定学生情境与话题进行分组自由讨论,结合课本上的听力材料培养学生速记,及其快速反应能力,结合经典的影视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1)使学生获得生动,丰富,效果好的语言形式,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与信息的输入。

2)帮助学生对输入内容进行释义,筛选,总结,深化理解。

3)激发学生对输入内容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善于检索信息,利用资源的能力。

4)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语言环境,并根据培养英语应用技能的要求,提高和加强学生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改变“聋子加哑巴”英语的怪现象。

三、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

要想激发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须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中,融入其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它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其方法称之为角色扮演教学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中任务的要求扮演相应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法。

(二)合作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来实施这种教学法。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性别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任命一名小组长,并让每个小组为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第二,课堂师生互动、回答问题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由教师点评每个小组的表现并打分。第三,小组长结合每个组员的平时表现为组员打分,教师结合小组成绩与组员成绩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四、艺术类大学英语考核方式的改进

视听说课程通过平时考核、听力成绩以及期末口语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习效果,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平时成绩(40%)+听力成绩(30%)+期末口语成绩(30%)。

考核方法:

(1)平时考核40%(注:分别包括平时出勤10%,课堂表现及参与口语活动15%和两次阶段性测试15%)

(2)听力成绩30%(注:每两单元做一次听力小测,本学期进行六次听力小测)

(3)期末口语成绩30%

五、结语

12级艺术学院学生问卷调查统计

实施不同教材和教学法前后的对比(总人数174人)

实施以前

实施以后

事实上,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对提高学生借鉴能力和开阔视野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这就要运用如“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才能培育出更多的、优秀的艺术类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熊荣生,何伟祥.高职院校实施分层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5-68.

[3]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06).

9.上海交通大学分类 篇九

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2011年以来,本市已连续6年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是全市分类减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至2016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已经覆盖党政机关、学校、团体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合计约7000个。根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的工作部署和本市“十三五”规划要求,本市于2017年起全面实施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总书记“应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总要求,切实推动人民生活环境改善,按照本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主线,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单位主体、资源利用、处理高效”的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理体系,为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强制与激励相结合。本市单位垃圾分类实行激励和强制相结合的原则,各区绿化市容部门可根据本区情况制订开展垃圾分类单位处置费减免细则。对拒不开展分类及分类质量长期不达标的单位实施拒收,对分类工作开展较差的单 位,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服务与监督相结合。加强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为分类单位提供分类收运服务;建立收运企业与参与强制分类的单位互相监督机制,对源头分类质量和分类收运执行情况进行互相监督。

3、引导和惩戒相结合。广泛告知和宣传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引导单位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引入行政强制管理,对拒不开展垃圾分类的单位,移交相关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并对部分典型予以曝光,引入公众监督机制。

4、普遍与重点相结合。凡在本市从事生产、服务等行为的法人单位均属于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实施范畴,结合宣传告知、上门收集做到普遍覆盖;重点做好列入各区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对象的单位,落实全过程监督管理制度。

三、实施范围

1、公共机构。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各类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各社会团体组织;车站、机场、公共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等各公共场所管理单位。

2、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用写字楼管理企业以及快递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

四、主要目标 至2017年底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形成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管理模式,显现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效,力争在各区形成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垃圾分类示范单位。

五、强制标准

本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执行《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规定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法定标准。强制垃圾分类实施单位设置投放容器应张贴符合本市规范的标识,并应对本单位的分类标准、容器设置向员工做好宣传告知工作。容器设置等相关要求如下:

1、有害垃圾

强制垃圾分类实施单位应按照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设立专门的容器供分类投放(一般建议在单位公共区域,如大堂、门厅等),并设立收集、暂存设备和场所,张贴规范性标识。并与收运企业签订收运协议,根据产生频率和数量,核定确定预约收运时间和频率。

2、可回收物

强制垃圾分类实施单位应设置容器或存储空间,并约定单位物业服务单位对可回收物做好分类存放,可采取电话、网络予以等方式委托经商务部门备案的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利用。

3、湿垃圾 凡有食堂或餐饮服务提供单位,应设置餐厨垃圾、餐厨废弃油脂专用投放容器,并应设置分类收集和存放专用设备与场所,且应做好品质达标源头管理,并委托区域内特许经营企业进行收运和后续处理。

4、干垃圾

强制垃圾分类实施单位应按照方便原则设置干垃圾投放容器(建议集中活动公共区域如大堂应设置至少一组有害垃圾与干垃圾投放容器);并应设置干垃圾收集和暂存设备及暂存场所,并做好委托有经营资质的企业进行收运和处理。

六、任务要求

1、强化宣传告知,引导单位参与。通过广泛宣传、多措并举,引导本市相关单位知晓强制分类制度,并主动参与。各区绿化市容部门应结合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产生量申报、处置费征收等工作,于2017年一季度形成单位垃圾强制分类重点单位名单,上半年前完成属地内重点单位垃圾强制分类告知单(样张附件1)发放,并做好告知单签收留存工作。鼓励各区对实施强制分类实效较好的单位进行处置费减免征收。

2、规范分类容器配置,强化行业指导。根据《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导则(试行)》(沪建交联 〔2012〕27号),明确单位强制垃圾分类容器、设备配置细则(见附件2),按照单位规模、性质、垃圾产生类别等区别管理,对容器、公示牌等硬件设置、日常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明确区、街道等属地职能部门责任,强化对单位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分类暂存的工作指导。于2017年上半年前完成单位分类容器、公示牌设置等强制分类标志指导,11月底前完成督促整改工作。

3、完善分类收运服务,强化拒收管理。各区绿化市容部门应结合单位垃圾强制分类推进工作的开展,及时配置分类收运作业人员力量和车辆设备,强化区域内分类收运服务和管理。同时根据本市单位生活垃圾收费格式合同,在申报、合同签订和收运服务时,严格执行分类收运。对拒不参加垃圾分类的单位和分类垃圾质量严重不达标(参照分类收运质量守则)(见附件3),按照“首次发现违规行为送达整改通知单(提供收运服务)(见附件4,样张)、第二次发现违规再次发送整改通知单(整改后提供分类收运),第三次拒不分类则予以延迟收运”的原则,倒逼本市各类单位落实源头分类责任。同时,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应要求各相关作业单位及时将拒不参加分类的单位情况告知区、街道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并由绿化市容部门移送给相应城管执法单位。环卫作业队伍分类收运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对作业单位考核、评议依据。

4、创新公示告知模式,扩大公众参与。有效利用应参加强制分类的单位空间、单位所在区域的属地公共空间、全市性或是区域性的虚拟空间(街镇门户网站、区绿化市容网站、市绿化市容网站、微信、微博等),对积极参加垃圾分类的单位、拒不参加垃圾分类的单位予以公示告知。广泛引入社会参与和监督,做好优秀分类经验的交流与推广,对拒不执行垃圾分类的反面典型予以曝光,5、落实考核监督管理,保障分类实效。采用第三方检查监督和行政抽查考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本导则设定的时间节点,落实分层考核监督,市绿化市容部门按照“单位分类容器设置情况、单位分类告知单发放情况、单位分类收运落实情况”等内容,自2017年起每安排专项检查与考核,实现各区一定样本量的单位垃圾分类实效的检查监督。

附件:

1、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告知书

2、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

3、垃圾分类收运质量简易标准

4、生活垃圾分类整改通知单(样张)附件1 编号 xx(区域编号)(xx)(街道编号)(xxxxx)(_单位编号)1 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告知书

:(单位全称)

根据《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4号)、本市于2017年全面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现就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及管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根据14号令,本行政区划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等产生生活垃圾的,应当主动履行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及相关要求》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见附页),实行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源头管理。

二、各单位有责任根据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在每年第一月内(新开业单位应当在开业后七日内)进行生活垃圾处置申报,按实申报单位生活垃圾(包括干垃圾、湿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产生情况。

申报受理单位(部门):区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申报地址:区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联系电话:区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三、XX区绿化和市容管理机构(部门)将依据你单位性质,审核你单位申报的各类生活垃圾产生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并提供分类后各类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服务。

四、本市实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原则,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开展有效,依据区内收费减免政策,可减免部分垃圾处理费。

五、XX区绿化和市容管理机构(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等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拒不执行单位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垃圾分类源头投放管理的,将移交城管执法部门予以行政执法处罚。

上海市XX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年 月 日

行政区编号主要遵循本市邮编代码规则:黄浦01;徐汇03;静安04;长宁05; 虹口08; 杨浦09; 普陀10;浦东12; 闵行11;奉贤14;金山15;松江16;青浦17; 嘉定18; 宝山19; 崇明21。街道及以下编号由各区自行确定。编号 xx(区域编号)(xx)(街道编号)(xxxxx)(_单位编号)(同上)

告知书签收回执

区绿化市容局送达的“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告知书”已于 年

月 日书面收到,相关要求已知晓,并将尽快在单位内部安排落实。

签收人: 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签章: 附件2 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

根据单位不同区域各类垃圾产生量、产生频率、人员行为习惯等因素,以便于分类投放、便于掌握分类投放要求、兼顾单位内部各类垃圾收集可行性、确保实现垃圾分类实效为原则,制定本要求。总则

1.1 本要求用于指导各单位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分类公示牌等硬件设施。

1.2 有食堂和就餐区域的企事业单位应对照2.1条款在用餐区域配置厨余垃圾、干垃圾投放容器;办公区域应对照2.2条款设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投放容器或存放点;菜场应对照2.3条款设置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投放容器或存放点;有生活区域的学校等单位,生活区域分类设施设备要求参照居住区相关规定。

1.3 单位垃圾分类投放容器或存放点应标识规范,具体见《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及相关要求》(沪绿容〔2014〕179号)。

1.4单位源头分类后的厨余垃圾、菜场湿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由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委托专业收运企业分类收运。可回收物由单位自行委托再生资源回收单位收运。分类容器配置要求 2.1 特殊单位

2.1.1 菜场、农贸市场及超市等生鲜供应类单位 菜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供应生鲜产品的超市,相关区域内应设置干垃圾、湿垃圾(供投放果蔬菜皮)成组容器;摆放位置、容器数量应根据菜场摊位数、摊主垃圾投放习惯设置,便于摊主分类投放。公共区域应设置有害垃圾投放容器。

2.1.2 宾馆、饭店、食品加工等餐饮服务类单位

宾馆、饭店、食品加工企业等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在食品加工区域应设置餐厨垃圾、餐厨废弃油脂分类收集容器;供餐及办公区应设置湿垃圾、干垃圾成组容器;单位公共区域设置有害垃圾投放容器。

2.1.3 党政机关

本市党政机关应根据《上海市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导则》(沪绿容﹝2014﹞265号)设置分类容器。

2.2 一般单位 2.2.1 食堂和就餐区域

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大(每日产生量30升以上)的有食堂单位或无食堂但设置集中供餐区的,应在食品加工和就餐区域设置餐厨垃圾、干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分类投放容器应标识清晰、容量充足、便于用餐人员投放。有餐厨废弃油脂产生的,还应设置餐厨废弃油脂收集容器。

2.2.2 办公或活动区域

办公区域、学校教学区应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干垃圾收集容器或投放点。

有害垃圾收集容器设置于投放方便的公共区域,每单位至少一处,一般设置在单位出入口、教学楼门口等明显位置,方便职工投放。可回收物投放容器根据单位内部产生特点、投放习惯设置,也可采取设置存放区域方式,设置地点应明确告知单位职工。

干垃圾投放容器根据原投放习惯设置。2.2.3 垃圾箱房

各单位垃圾箱房应按照本单位各类垃圾产生量设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厨余垃圾)、干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用于暂存单位产生的各类垃圾,与环卫收运企业、社会回收企业进行对接。附件3

垃圾分类收运质量简易标准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含餐厨垃圾)和干垃圾。单位根据垃圾产生的组分,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进行合理分类,收运作业企业在分类收运时,采取目测的检查方法,检查分类质量,执行收运合同,落实收运制度。具体收运标准如下:

1、各类单位生活垃圾中均不得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生物、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各类垃圾中明显出现以上物质,即为不合格。

2.湿垃圾: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瓜果皮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盆栽废弃的树枝(叶)等易腐有机垃圾。

湿垃圾中目测不得含有有害垃圾,纸类、橡塑类、纺织类、砖瓦陶瓷类、玻璃类、金属类等不易分解的杂质;每桶(240L)以上杂质数量超过3个或有害垃圾数量达1个即为不合格。

3.有害垃圾:单位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及其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办公和生活废弃物,原则上不得含有其它垃圾。

4.干垃圾:生活垃圾中除有害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垃圾为干垃圾。

干垃圾中不得含有有害垃圾、餐厨垃圾,目测干垃圾中含有有害垃圾3个以上、或明显含有大量餐厨(湿)垃圾,即为不合格。

5.可回收物:单位自行委托,将可回收物交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认定并定价。附件4 生活垃圾分类整改通知单(样张)

编号: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你单位生活垃圾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容器内混有大量类别不符垃圾,违反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的规定,不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要求,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请予以整改,如再次发现类似情况,将采取延缓收运措施。□对未按规定分类的垃圾将延缓收运,请立即整改,整改后主动联系收运企业,由收运企业核实后分类收运。

□经多次告知仍未整改,现对你单位生活垃圾暂停收运,并将你单位违规行为移交城管执法部门处理。

收运单位联席电话:

监督电话:

╳╳区绿化市容局(公章)

2017年月日

生活垃圾分类整改通知单签收回执

年 月 日书面收到 XX区绿化市容局送达的“生活垃圾分类整改通知单(编号:)”,相关要求已知晓。

签收人: 联系电话: 单位公章:

上一篇:怎样使用钉钉报销流程下一篇:意境的伤感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