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行业的认识

2024-09-05

财务行业的认识(精选8篇)

1.财务行业的认识 篇一

对银行业服务的认识

见到一篇文章曾这样说过: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服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服务别人,得到的是自我价值的肯定。

二是深刻领会服务的内涵

1、服务既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对客户的一种感情和态度。贯彻“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关键是要培养对客户的感情问题,积极营造满足客户需求,保证客户满意的文化氛围。时时处处都把客户的愿望、需求、权益放在心上的员工,温馨的话语就会从内心自然流露,心相通话相投,服务工作没有做不好的。

2、服务细节需要注重细节。记得一位管理学大师曾经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之间产品或服务在大的方面差别不大,差别往往在细节里,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假如把企业比作一棵树,那么细节便是树上的叶子。经济规律中的“250效应”告诉我们:每个网点都代表着建行的整体形象,一个“小问题”会一传十、十传百,最终被25xxxx客户所知晓。当前,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还不尽合理、vip客户服务还不到位,若把全行各网点对客户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等类似“小问题”归结到一起,那么就是服务的大问题了。一个真心实意地在细节上下功夫的银行,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也一定非常优秀。的确,细节就是我们服务的细枝末节,就是我们服务过程之中的点点滴滴。而一个完美的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过程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细节构成的,任何一个细节出了问题都会使服务出现瑕疵从而造成客户的不满意。

3、服务是件大事。格言有曰: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以一种“小题大做”式的慎重态度处理好每一个服务细节,才能让产品或服务日臻完美,形成与客户的亲和力,形成企业的文化修养,增加致胜的筹码。因此,要牢牢铭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训诫。当然,毋容讳言,辩证地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关键是筑牢我们优质服务的万里长城,做活服务细节文章,让网点最靓,服务更好。

三是关注做好大堂经理应注意的方面

大堂经理的一言一行通常会第一时间受到客户的关注,因此要求其综合素质必须相当的高。首先要对银行的金融产品、业务知识有比较熟悉和专业的了解,然后在服务礼仪上要做到热情大方、主动规范,而且还要处事机智,能够随机应变,机械地重复浅显的服务流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导致客户的流失。服务的目的就是让客户满意,大堂经理要非常重视和尊重来我行办业务的每一位客户,要细心的记住来我行办业务的高端客户和老客户的名字,这等于给予了客户一个巧妙而又有效的赞美,要做好潜质客户的识别和产品营销,善于将大众客户转换为“效益客户”。要树立“客户的满意是我的追求”的服务目标,从细节和小事培养自身的洞察和控制能力,寻找每一位客户与其他客户不同的细节,尽量为每一位客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往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就是体现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处事机智巧妙,从容自信,真正做到了超越平凡,追求卓越。大堂经理要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要通过自身的服务感染每一临柜的柜员,激发团队良好的服务氛围。另外要善于解决突发事件或客户纠纷,对客户问题的有效处理将更能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四是优质服务不可越“线”

规章制度是银行正常运行的生命线,工作人员无论办理何种业务都必须严格执

行。倘若为取悦顾客,使顾客更满意,绕开制度办业务,终究会得不偿失。尽管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全方位服务不等于包办一切,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每位员工都应正确处理好服务与规章制度的关系。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在服务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在指导各网点员工搞好服务的同时,还要建立服务监督检查制度,使服务与遵守规章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让服务在规章制度的框架内发挥和延伸。提倡优质服务,应从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规范服务等方面入手。可以针对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以加强银行与顾客之间的交流,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同时,要指导各网点机构认真组织学习各项制度规定,切实增强制度和纪律观念,并在业务工作中加强自律,以良好的服务赢得顾客。

2.财务行业的认识 篇二

建设工程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应的测绘技术水平也要不断提高, 。当今的工程测量技术正在向着数据获取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测量过程控制及系统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 测量数据传播与管理的网络化、多样化、智能化, 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方向发展。就是要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提高测量工作的进度, 为工程施工做好参考工作, 保证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

2 几种测量新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 影像提取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的应用

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 很大的困难在于地形复杂, 距离远、测量放线等, 一线的测量人员在进行测量点的设置时经常是要步行长距离, 测量人员在行走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得这些测量点的数据采集工作进度缓慢。在公路工程测量中, 影像提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地减少公路工程测量的工作量, 降低工作难度。该技术是通过对所测区域进行几个或多个像控点的影像拍摄, 借助计算机系, 从被测区域的二维影像中提取到三维信息。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将工程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了面测量, 公路工程测量只需利用全站仪勘测很少的控制点后, 利用专业测量数码相机对工程现场进行影像,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 解算出相片参数, 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自动化的引用, 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测量的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公路测量的实际工作来看来看, 通过计算机影像提取技术将测量工作中所需的信息测量, 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GPS测量技术运用认识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GPS用户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等组成。GPS技术主要应用可以分为测量准备工作、测量实施。GPS测量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工程概况进行了解, 收集有关资料, 拟定作业计划, 组织人员准备仪器设备, 编写技术设计书以及后勤保障等然后进行踏勘、选点, 埋石以及标记工作;具体实施时要在观测之前制定周密的观测计划, 确定观测的时段数、卫星高度截止角、几何精度因子等, 以便合理安排作业过程和仪器的调度。在确认仪器设备完好的情况下安置仪器,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设备的操作, 设备自动程序运行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观测文件, 观测文件必须进行妥善保管, 以便日后的查询以及日后数据测算使用。GPS测量技术不适用于短边测量, 在必须使用时要谨慎观测并通过多次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准度。

2.3 地理信息 (GIS) 技术认识

GIS技术是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 具备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等功能。采用GIS数据库, 内外一体化测图, 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 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空间信息, 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 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 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

2.4 RS技术认识

介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 遥感 (RS) 技术受到广泛的运用, 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 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2.5 3S技术认识

虽然现代测量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但还是存在各自的优点和缺点。3S技术就是集合GPS技术、GIS技术、和RS技术中的长处, 这是一个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GPS与RS为GIS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 而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和RS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 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3S技术的运用为诸如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3 工程测量人员教育

测量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 企业要根据测量设备, 技术现状以及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培训与考核计划, 严格考核测量人员专业技能, 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有效开展, 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度, 为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企业生存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施工企业本身, 要不断加强测量人才培养与培训, 使他们能够了解新的测量技术, 另外还要加大在工程测量方面的投资, 重视新测量技术及设备的应用, 促进测量工作的快速, 准确开展。作为工程测量人员自己, 也要不断地充实自身知识, 紧跟测量技术发展的脚步, 能够在企业引进新的测量设备时, 要正确操作设备, 准确进行测量, 保障工程测量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是工程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这对工程测量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测量技术, 野外工作量大, 作业艰苦, 作业程序复杂, 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 成图周期长, 产品单一, 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现代的测量新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和易于发布等特点。大大地缩短工程进度, 提高工程质量, 促进建设事业得有效和健康的发展。

摘要:在建设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 工程测量是一项工程基础控制工作。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工程测量要进行建筑物定位、场地平整、构建安装、基础施工等工作, 尤其是基础放线工作更是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工程测量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之一, 要提升施工质量的管理能力, 其中一点就是要依靠测绘新技术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准度。现就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应用谈谈我的认识。

3.财务行业的认识 篇三

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几年来,通过编制部门预算,有效地促进了部门财务行为的规范,促进了依法理财和民主理财。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结合笔者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我国黄河水利行业水文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我国水利行业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制约事业发展

目前编制部门预算是按照上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指标编制所有的费用预算,比如黄河中游水文局属于黄河流域基层单位,虽然近年来对水文测验设施设备进行了改进。但只是相对减轻了劳动强度,水文站参加测验的人数无法减少,再加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水文工作任务较以前增加4~5倍,按照国家水文规范要求人数缺口25%左右。所以,在核定水文站人员数量时,最起码要保证基本人员需要数量。因为编制部门预算,从人员支出到公用支出全部是按人员数量计算,如果核定的人数不合理,编制的预算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如该局2007年,由于人员不足,汛期除局机关抽调近30名领导和技术骨干充实基层外,还雇用了53名临时工进行洪水测验工作,仅此就增加40多万元的临工费和差旅费等开支。这样本身按上级核定的人员编制的预算就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还要再抽出一定的资金雇佣临工。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虽然实行多年的部门预算,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实施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现行的定额标准仍然具有“基数法”的痕迹。部门预算的重要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定额体系。目前,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部分基本上已经细化到具体的支出科目,而且有具体的文件规定标准作为依据,预算编制较为准确、合理。公用支出部分也细化到“节”级科目,由于没有结合水文系统的实际制订分类分档定额标准,没有权威性的说服力,结果还只能是按照前三年支出水平平均估算,缺口在30%左右,将传统功能预算下的部门间不均的状况给予延续,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支出水平。没有定额标准,就存在部门预算的随意性,再加之预算工作与各个部门的经济利益有关,必然会违背预算指标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这种随意性的预算必然影响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同时,在上级核定预算指标时也缺乏充分的依据。

(三)财政供给与事业需求的矛盾尖锐

在编制上报预算时,要求人员支出细化到每人每一项工资和补贴(补助)标准,公用支出细化到每一个科目下的每一项费用,但上级批复的预算没有详细的批复说明。特别是人员支出部分,由于该局属于跨省区流域水文机构,人员分布分散,职工分布在晋、陕、蒙地区,既要执行国家和上级的标准,又要执行所在地方的标准。如果下达预算不明确,哪些该发哪些不该发没有依据,按有关文件标准全发资金又不够,哪一项不发都无法和职工解释;公用支出部分也是如此。目前预算批复基本上还是进行切块下达。所以,在基层单位执行时不够明确,普遍形成前三季度无计划花钱,后一季度缺口无资金保证的局面。

(四)绩效考挂机制基本流于形式

尽管部门预算改革在全国各级广泛推开多年,但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和执行情况如何,没人对此进行详细研究,目前所谓的绩效考核完全流于形式。例如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无论是表格和编制说明非常详细,但里面的内容是否真实、合理,批复的预算是不是切合实际,的确需要进行调查研究,从这个角度看,部门预算改革还不够深入,形式上的改革多于内容上的改革。如该局“对家庭和个人补助”中的离退休费用,上报的预算和批复的预算差距很大,上报的预算都是按照有关规定编制,但预算批复比卜报的少得太多,特别是离退休老干部离退休费用每年超支,还要开支医药费。因为目前离休干部现在正是出现疾病高峰时期,国家规定离休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但这部分预算编制后没有明确批复。在“对家庭和个人补助”中打捆批复,所以实际矛盾非常突出。这样年终编制上报部门决算时,只能把自行解决不了的上百万元的开支连年挂账。实际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五)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不完善

水文行业,突发性事件无法预料。由于次年预算是在当年7~8月份上报,对下年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无法估算,以往的做法就是水毁、污染等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求及时上报,但是这部分资金往往在事后较长时间才能到位,有时在汛后甚至年底才能资金到位。作为水文特殊行业,又不能等资金到位在进行水毁设施设备恢复,这样会耽误水文测报工作。国家要求必须考虑应急,基层只能是不管什么资金,先保证防汛测报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这样既挪用了其他资金,又形成了先有支出,后有预算,而且还会造成批复的预算和实际完成的项目不一致的情况。

二、加强我国水利行业部门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满足国家测验规范编制人员

以国家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改革之机,科学合理编制人员。在各单位的基本支出中,用于人员方面的支出占很大的比重,而且日常公用支出中的绝大部分项目也是与人员数或人员工资额挂钩的,满足人员支出需要和维持部门正常运行是编制部门预算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人员基数”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流域机构的基层一线,人员必须保证。要根据水文站实际工作任务分类,按不同类别的单位分别确定最低人员需求,比如水文站需要按照国家水文规范满足基本测验编制人员,目前国家级水文站一般需要16人,国家级重要把口站一般需要30多人,一般水文站也需要10人,这样才能既保证人员合理,又确保任务的完成。只有人员核定科学合理,编制的预算才能客观、公正、符合实际。

(二)依法建立预算定额标准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的规定,水文是公益性事业,经费保障是各级财政预算,财政部需要根据事业发展情况,合理划分部门单位的类档,开展调查、分析、测算和论证。作为流域行业,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行业的实际开支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对比,研究适合特殊部门的特殊支出需求,逐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人员、公用、项目分别有周家认可的可供套用的定额,为实行真正的“零基预算”提供依据。

(三)实行阳光预算

按照定员定额下达预算指标,明确下达预算指标中包含的内容,这样基层执行起来心中有数,可以统筹兼顾考虑当年的支出。特别是涉及人员支出的部分,牵扯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流域机构是跨省区,要执行国家和本系统以及所在地方的标准,如果下达指标明确,目前存在的无法给职工解释和公用费用挂账的问题就基本能够解决。

(四)预算管理与监督分离,建立预算管理机制与体系

预算编报单位要加强预算编报前有关信息的调研及资料的收集、分析,进一步编细、编实各项预算内容,确保部门预算的完整性。严格执行,力求预算指标的平衡,杜绝擅自扩大开支范围,保证资金按照预算定额和规定的用途使用;国家要建立部门预算管理监督体系,实施多层次、多环节、日常化的监督,使监督活动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对预算管理和实施部门、用款单位严格有效、既有约束又有奖惩措施的制约机制,使监管部门操作起来有章可循,简便易行,使预算资金的管理真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同时,部门预算的监督还需要提升形成民众的法制观念和监督机制,营造宽松透明的预算监督环境,使预算管理逐步规范化,进一步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事业发展。

(五)强化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一些对教师这个行业的认识或感想 篇四

尼玛曲达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1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

对我来说在高中三年的辛辛苦苦的学习就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师范学校,将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现在算是圆了我的梦想。在大众的口碑中,教师可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可能是体罚者、训诫者、财富聚敛者等等身份。在写自己的感受时,我看了好多网上对教师的评论,在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老师带学生开房等事件出来后,很多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都充满了困惑,也有很多人质疑教师职业道德。但于我而言,一个刚上了不满一年的新老师来说,教师就是一种责任,爱护学生是教师的本分。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工资不高,教师生活太单调等等,但是,教师就是教师,言传身教,是一个能够深刻影响学生的成长的角色。所以每一个担任这个角色的人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应该引导他们做人,关爱他们的成长,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他们,使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才是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2.作为一名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素质)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不禁在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孔子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要求自己,身教重于言教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第二,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我每周去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己不断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三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感情不深,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教师。这样,教师的学问再深、再博学,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像商业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

第五,是要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

一、脚踏实地的教师。在以前的老教师里面有个别的老师认为自己的资格老,例如上班迟到一会儿、下班早走一会儿,没什么,孰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头来一塌糊涂。

3.教师怎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

尽管有很多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蜡烛等美丽光环罩着,但实惠的东西并不多,精神上的过度赞美顶多只能满足教师一时的沾沾自喜或是傻乎乎的自恋,现实生活中却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听得有领导借用教育专家的所谓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来指责教师,这其实大失偏颇,是对学校教育的误解或规律认可的缺失。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我们的教育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那社会上就根本无须警察、监狱。现今的父母谁也不会怀疑自己孩子的智力,相反会瞎子养眨巴——自摸自夸,相当自负,孩子好了,那是父母的功劳,遗传基因好,孩子天生就聪明;而如果成绩稍差,便口出怨言:“我家孩子本来就是清华、北大的料,就是被你们老师教砸掉”,弄得老师里外不是人,无奈只好“破帽遮颜过闹市”,“归来倚杖自叹息”。如果一味的拔高、夸大,过分强调所谓的精神力量、无私奉献,久而久之会让教师们在自恋自负的泥淖里走不出来难以自拔。所以我感慨教师的最高境界是问心无愧。

教师就是一种职业,工作就是服务,教师是弱势群体,势单力薄,人微言轻。耕耘过,无私过,努力过,倔强过,不屑过,但终究还是抵不过现实的虚伪,岁月的遗失。每天摊开满是粉笔灰的手掌,青春就这样慢慢变老了,淡定了,平静了,一辈子究竟有多长久,长到可以铭记那些努力工作与学习的时光,久到可以遗忘那些委屈,冤枉制造出的伤口吗?“老师们,悠着点,教海有路勤为径,问心无愧即为高”,确实是凉血的良方。

4.教师对教育现状的看法

百年大计,始于教育。教育是我国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人才基础,以此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更好更快地发展。而我国教育,从根本上来分析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不管是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现在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作为一名老师,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的学涯,自己亲身在中国教育中成长,很深刻的体会到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教育存在很大的感触。主要从两方面谈一下对当前我国教育的看法

一、应试教育概述:在我国实行了那么多年,它有它存在的意义。

二、素质教育: 它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其本质是提高国民素质。主要还是要看它们的利弊。

1、应试教育之利:首先,应试教育在高考制度恢复后,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大学生。毕竟应试教育是通过选拨来培养人才;其次,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导入的,素质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扬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最后,应试教育的所谓的“公平公正”原则是素质教育应该涉入的。

2、应试教育之弊:(1)片面追求知识,发展范围狭隘。应试教育过分的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都是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基本都是把学习局限与课本,使缺乏真正的实践,因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实在有限,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个性创新得不到发展。由于应试教育的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也单一,偏重与书本知识的传授,因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这样就不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了。

(4)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身心发展。家长、老师、学校都将升学率、成绩考得非常重,也正因为追求高的升学率、成绩,而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造成学生的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甚至不懂得“劳逸结合”,这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学生恐学、逃学、精神衰弱的大有所在。

(5)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差等生和优等生是会受到不同的待遇的,优等生受到特殊的更好的培养,而差等生往往得不到帮助,因而造成学生学习水平分化严重。

5.终身学习

时代在变,教师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也是21世纪生存的概念,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我认为教师终身学习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二、要终身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

三、要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尤其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5.如何认识管理咨询行业 篇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咨询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系统服务,它服务于企业战略及管理体系。管理咨询是由专业化的管理咨询公司与接受咨询的企业之间的一种经营行为。管理咨询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切领域,比较多的是投资咨询、市场营销策划、企业战略咨询、企业业务流程优化、财务监控、人事咨询、企业形象与文化策划等。

一,管理咨询行业存在的背景

1,经济全球化,大陆企业必须迅速与国际接轨是管理咨询行业存在的时代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政府部门包揽企业的一切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主要靠政策、法律、法规去监督、管理、服务企业。企业作为“四自”的法人独立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面临各种复杂的管理问题。从表面上看,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任何企业似呼都可找到解决方案。然而要做到确保管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适用性,靠单个企业家或员工的经验是不容易做到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专门化的领域和技术。我们的企业正处在激烈的转轨变制当中,企业经营者从习惯于原先的计划经济,一下子要带领企业面向复杂多变的市场,往往会束手无策。我们有那么多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率低下,就是明证。让管理咨询公司来充当企业经营的高参和"外脑",这是市场的需要。难怪罗兰?贝格公司总经理米歇尔?蒂斯所言:咨询业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

尤其是我国近期将加入WTO,预示着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将更趋激烈。相对于经历了长期市场熏陶的外国企业,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很弱小,适合企业转型期的管理模式还处于探索时期。当市场环境强烈变化、竞争升级时,旧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企业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此时,管理咨询尤其是战略决策咨询无异于雪中送炭。

2,企业转型、重组与兼并期待管理咨询行业的指导

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总是在不停地由经营效益低的企业流向经营效益高的企业。市场上在不断地演绎着企业的转型、重组与兼并活动,对于企业家而言,他们往往难以驾驭这些过程的方方面面,而且基于风险成本的计算分析,借助于管理咨询行业的指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中关村正在面临这样的转型,转型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持续性的数字化企业。这里面的关键是如何将速度与知识结合起来。在前一阶段,重要的是速度。盖茨说,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企业流程再造的年代,那么21世纪头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时代。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是抓住重大机遇,加速商业进程。但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可能是注重知识的时代。转型之后必须将速度和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工作绩效。企业必须做到更有效地吸取新知识,学习制定更合理的战略和采取更明确的行动。当组织感觉到市场中的变化时,必须足够灵活,能够重新分配资源,重新引导它的市场活动。速度和知识一块起作用,才能在决策制定时敏捷而不迟钝;考虑周到,但不优柔寡断。用一个很好的比喻来说,新形势下的企业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的汽车,它一边行驶,一边修补和喷漆。

在转型后,尽管许多复杂棘手的技术难题都有待克服,事实将证明最严重的困难并不是技术因素,而是新的形势对企业的信息、知识、资源、系统规划、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构成的挑战。网络研发与咨询机构在这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管理咨询行业是企业不断追求效率最佳化的助动力

管理咨询是生产力,她能够创造更多的效益;管理咨询公司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获得报酬,所以在企业管理咨询活动中,要一切为企业着想,急企业所急,服务第一,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见效。这个原则就是管理咨询能够成为一个行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最近在一份有关管理咨询业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人们之所以需要管理咨询业其理由可以概括为两个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事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而需要听听外人的意见。正如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合伙人洛威尔?布赖恩所说:“别人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机会”。有效的管理咨询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和丰厚的利润。

4,科技进步促使企业不断演变和升级是管理咨询行业蓬勃发展的不竭之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企业正面临着一个由科技进步(如:电子商务、E-时代、光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环保工程等)所创造出的极大利润空间的机遇和挑战。现在所有与互联网有关或打算“触网”的企业和人士所面临的问题都集中在战略管理层面上:传统企业如何向互联网转向;已经上网的企业如何从业务流程的虚拟化过渡到依靠电子服务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外国投资人或不了解行业情况的国内创业者如何进入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解决这些问题急需专业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帮助,这是企业内部研发部门所代替不了的。

固然,每个成熟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对宏观环境进行监测,然而互联网不同于简单的产品或技术,它正在成为一种和土地、劳力、资本等平行的生产力必备要素,一种重塑社会制度空间的力量,一种人类无法逃避的未来生存方式。研究这样一个几乎和蒸汽机和电气化一样有着深远内涵和外延的新事物,以产品开发和企业调研为目的的企业研发部门恐怕力有未逮。假使企业要为此努力,其风险也难以预料。当前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用户在分享信息资源便利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变化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噪声与信息垃圾膨胀,而信息浓度却越来越低、消化吸收越来越难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已非企业自身能力所及。专业化的咨询顾问公司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依据与保障,同时,信息内容的深加工可以为用户创造很高的附加值。

二,管理咨询为企业带来了成长的乘数效益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使许多企业如沐春风,创下市场佳绩。但是,有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陷入困境,进而难以摆脱危机,如:长虹集团、巨人集团、三株口服液等;也有一些企业虽然目前并不亏损,但他们希望赚取更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是否想到求助于一种专门的公司——管理咨询公司。

我们可看到这样的报导:沪上著名的机电管理局转制为控股集团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其方案的提出、制定和组织机构的设置均出自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杰作;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协助新成立的中国联通电信公司发展了一个通盘的商业计划,使该公司得以向最佳的行业做法靠拢。麦肯锡还帮助国内一家汽车配件企业合理地利用现有设备,一年内节省1000万美元,并把其生产效率提到最高。据了解,1999年初,科龙集团引入罗兰贝格公司进行管理诊断时。罗兰贝格的调查表明,科龙、华宝合并除了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出现碰撞外,存在着市场资源利用率低、品牌定位模糊等缺陷。鉴于科龙集团现有品牌资源在国内家电企业中数量最多,罗兰贝格建议:无论冰箱还是空调,均推行分品牌操作,向西门子、松下学习,以不同的品牌定位实施多品牌同时运作。在谈到操作效果时,科龙集团某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分品牌操作有五大优势,首先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品牌资源和市场资源,分散经营风险;其次是利用品牌定位,异化经营策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第三是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扩大目标市场的覆盖面,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第四是可以减轻消费者对市场垄断的敏感;第五是随着主导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其边际效益逐渐下降,不如实行多品牌分布格局。明确思路后,分几套人马分别进行空调、冰箱的营销运作,效果不出所料非常好,取得了成功。

据了解,康佳集团与麦肯锡的合作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集团总部架构和激励考核;二是整个营销系统组织架构及激励机制。按照康佳的意向,总部组织架构要解决康佳未来10年的发展。对此任克雷认为,“国有企业必须大胆、深入改革企业制度,我不相信一个传统的国企不搞产权改革和机制改革而能生存、发展,只举一个理由:若不尽快改革,加入WTO后,国企的一些制度根本无法与国际对接。”

在组织构架上,麦肯锡建议,把家电生产销售、手机生产销售及海外市场三者的业务更集中起来管理。在激励考核机制上,麦肯锡建议康佳集团上上下下都是被考核的对象,每一个考核人也是被考核人,而且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设定考核指标,把考核指标量化,考核制度从老总开始执行,自上而下进行统一的考核制度。这套考核制度被陈伟荣称为这套方案的“精髓”。

三,企业管理过程优化是管理咨询的重要任务

1,管理咨询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管理咨询作为一个行业在大陆产生以前,大陆处于管理咨询的蒙昧时期,通常的方式是:有关方面组织对企业进行管理培训,收取培训费;有关方面自己评估自己的投资可行性与投资效益,从大口袋把钱以评估费形式放进小口袋;有关方面一边通过政策贷款或风险投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一边又自己成立评估机构,既拥有权力又肥水不外流;协会混乱就一刀切不批准成立咨询行业协会,诸如此类,不一而逐。

由于包揽企业,国家宏观投资效益不断下降,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包括财政资金、银行资金)被投入到无底的国企“百慕大”中,而不管这些国企是否需要进行产业转换和管理重组。而富有发展权力的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则不断被国外风险投资资金所吞噬,而且为有关方面所鼓励。中国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由于缺乏发展资金将会面临着被国外的风险资金所控制的局面。

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医院”。企业发展,规模从小到大,从本地区经营到跨地区经营,从本国经营到跨国经营,可以说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众多的战略转折点。企业发展决策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企业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还必须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企业能否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管理意味着企业在下一个发展阶段能否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咨询公司的业务就是专门帮助企业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辅助企业实施新的战略转换和管理改造,以帮助其渡过一个个难关。而在企业正常发展的阶段,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管理问题,重组企业业务处理流程,以使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改善绩效。因此,咨询公司之于企业,犹如医院之于人。在人生病的时候,医院可以帮助病人医治,在人健康的时候,医院可以帮助其进行体检和改善健康状况。事实上,咨询公司即“企业医院”。

西方企业从小到大始终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可以说企业的成长在风风雨雨中得到了锻炼,经历了正常的发育过程。然而我国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并没有经历正常的发育过程,一切由政府包办,在温室中成长,长期习惯于遵从政府指令,习惯于上级的生产导向。在当前被迫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许多企业一下子无所适从。企业不能面向市场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等,只知一味找政府要贷款。在与国际企业的竞争中仅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溃不成军。

国有企业问题,有社会保障方面遗留的历史问题,也有部分体制问题,但更多的是管理问题。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已经谈了很多年,但有关方面一直是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而没有考虑扶持咨询公司,通过“企业医院”这一市场方式解决问题。其结果是财政补贴、银行“政策性”贷款、企业上市,所有行政手段该用的都用了,然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依旧,亏损有增无减。

政府不该是“企业医院”。从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称之为中国改革的“第一次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价格、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住房、财务会计、财政税收、金融体系、投资等一系列改革,已基本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框架。尽管国家宏观管理架构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未来二十年中国的改革应在实质性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转向以推动未来企业管理革命为主题内容的“第二次革命”,因为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政府职能转变要求从传统的“官员”转变为“公务员”,对企业不应是“直接管理”而应是“服务”。区分“产权关系”与“法人关系”是政府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本质。推动企业管理革命的市场方法就是通过建立以咨询公司为主体的咨询产业体系,通过咨询业这个“企业医院”来解决企业管理的问题。

2,管理咨询分析

管理咨询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系统服务,它服务于企业战略及管理体系。管理咨询服务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两大类:综合性服务和专项咨询服务。

?

综合性服务

- 企业战略服务

靠企业领导人直觉判断、“拍脑瓜”进行决策必将贻误企业发展前程。依靠专业咨询公司的帮助,进行战略决策,有助于降低决策风险。战略咨询是一种最高层次,也最复杂的咨询服务。我国国内大多咨询机构不具备这种能力。参与战略服务的咨询顾问不仅需要全面深入的经营管理知识,而且需要有多年的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掌握熟练、严谨的市场及企业研究技术。咨询顾问通过对客户自身、市场环境、宏观政策的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制定总体战略以及各职能战略,如营销策略、人力资源战略等,制订战略规则,并确定阶段性策略。

- 管理体系的整合服务

将无序的管理变成有序的系统化管理,这就是管理整合。很显然,靠企业自身,上述“疾病”难以自愈,而管理咨询公司则可以帮助企业治愈“疾病”。整合管理体系要围绕企业战略这一中心。此项服务包括为新建企业建立整套管理体系及对成型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重新构造,理顺管理环节,使管理体系得以顺利运行。整合服务包括组织机构设计、管理规章制度的设计、制订、修订,管理政策的制定与修订,企业运作规范及流程设计与重构。

- 企业变革咨询服务

变革是企业存在的方式。市场在变,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政策、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人员结构都需要随之变化。咨询顾问在对变革对企业各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估后,为企业设计变革方案,确定变革内容及实施步骤,帮助企业予以实施。

- 长期管理改善服务

这一服务类似于企业“保健”服务,主要体现在操作层面。已经成熟的企业最需要这种服务。咨询顾问运用目视管理、面谈、查找资料等方法,随时发现管理漏洞以及不完善之处,指导企业察缺补漏,完善管理。这一服务是以企业与咨询机构签订长期服务合同的方式进行的。

?

专项咨询服务

- 管理职能模块服务

企业管理职能、业务之间虽然密不可分,但又具一定的独立性,并呈模块状态。这些模块中经常会出现问题,并影响管理体系整体。咨询顾问应对企业的相应模块进行诊断,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提供解决方案。这些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作业及质量管理、行政后勤等。这种服务的特点是将各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置于企业管理体系之下,避免“头病医头,脚痛医脚”。

- 管理信息系统服务

国内的企业往往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提供商同软件及系统集成商混淆起来。大多软件及系统集成商只能提供技术服务,对管理并不精通。而精通管理,是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所必需的。不同于软件及系统集成商,管理咨询顾问以其对企业管理各个模块关系、流程的深入认识及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提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结构、软硬件配套运作规程等。

3,企业实施ERP案例分析

某个企业打算实施ERP,不仅需要全面认识它的作用与地位;与此同时,企业信息化也有必要从企业管理的层面考察其发展的规律。

1.企业运用信息系统在管理层面上体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非规范化管理类型:信息系统简单模仿业务的手工操作,其特点表现在单纯业务操作的准确性与效率的提高;

(2)局部规范化管理类型:信息系统规范运用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或几个特定应用领域,其特点表现为:同一应用领域,业务管理与企业计算经过规范与优化;不同应用领域,业务协调、信息共享与计算协同普遍缺乏;

(3)全局规范化管理类型:信息系统规范运用于整个企业管理,业务管理与企业计算经过全局规范与优化

设计,企业管理集成效应明显;

(4)辅助自动化管理类型:在(3)或(2)基础上,信息系统辅助支持业务指令的递交、审核、监控或信息发布等业务操作与管理方式;

(5)管理自动化类型:在(4)基础上,实现核心业务管理的自动化与自动控制;

(6)智能管理类型:在(5)、(4)或(3)基础上,实现核心业务管理的智能分析、决策与控制,包括运用知识管理等技术。

2.如何看待ERP

按照上述观点,ERP作为一种典型的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产物。

ERP是解决从局部规范管理类型向全局规范管理类型转型过程中典型企业管理需求的规范解决方案与经典参考模式。ERP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可能成功解决所有个性化的企业需求,然而,对于这一阶段典型企业管理问题的典型方式解决正是ERP成功的魅力所在。

当然,对ERP运用问题的讨论必须基于典型与稳定的ERP产品或系统的前提,否则会混淆成熟ERP产品与一般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某些问题,因为两者在系统实现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以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与此同时,ERP厂家在(4)至(6)类型需求方面的努力同样需要关注。

3.企业咨询的内容

企业咨询根据咨询性质与要求的不同,内容、形式与方法没有特定模式。具体到与企业信息化工作(特别是ERP运用)有关的企业咨询也有不同的做法。例如,模板化、填填文字的咨询比较适用于ERP厂家的产品与实施套路介绍,较少触及企业分析与重组设计方面的企业深层次问题。系统而全面的企业咨询应当明确、客观、严谨地论述下列问题:

(1)企业现有管理体系评价;

(2)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评价;

(3)企业发展与企业管理所面临的环境与问题,以及问题解决可能途径的探讨;

(4)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法与原理;

(5)企业与企业管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6)信息系统或企业类型定位;

(7)从组织体系、管理原则、资源配置、过程配置、业务配置、岗位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企业重组与优化;

(8)信息系统核心需求规划;

(9)企业重组(含信息系统实施)的过程规划、策略与关键技术;

(10)信息系统(主要是ERP)的建设策略(多数情况下是产品选型与实施步骤);

(11)相关培训与考察计划;

(12)实施过程与结果的验收方法与标准;

(13)其它。

4.企业咨询的几个问题

(1)企业忽视咨询的价值,投入不够;

(2)企业被动地参与咨询;

(3)咨询内容与方法存在差异;

(4)咨询与实施脱节;

(5)咨询业需要规范。

四,管理咨询公司所追求的目标

1,科学与创新的精神

崇尚科学与创新精神是管理咨询公司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以现代系统化的管理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由此派生出的管理方法论为管理咨询工作的指导;所谓创新精神就是在管理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运用权变管理理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作好管理咨询工作,坚持管理创新的实践论。

对于管理咨询公司,最忌讳类似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实达集团所发生的事件,这样往往会造成覆水难收和大伤元气的被动局面。

2,咨询顾问是企业家的朋友

管理咨询行业的本质是为企业提供服务,从业人员是协助客户实现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客户身上。企业家承担的风险、发挥的作用在任何一个成功案例中都比策划大师、点子大王要大。企业家如果真的采用点子大王、策划大师的创意获得一时的成功,只能证明企业家更高明,因为他们花钱雇用了大师、大王们。企业作为管理咨询行业的客户就是上帝,东方人虽不似西方人那样对上帝惴惴不安的崇拜,但必须忠诚地对待企业这个客户;咨询顾问更应与企业家结交为知己和朋友,这本身是一个唯一的共栖和共生关系,这一点是管理咨询公司始终坚持的目标。

3,不断追求咨询服务的质量

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咨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智囊团,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最杰出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专业局限。著名的专家只能领衔组织顾问团,而不能包打一切。从而不断追求咨询服务质量是管理咨询公司时刻努力超越的现实目标

4,社会认同的价值

6.财务行业的认识 篇六

自从网络博客开始流行以来,我一直颇为关注,而且从很多人的博客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获得了一些启发,并从中受益匪浅。网络的优势在于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快速地获得自己感兴趣的资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加以利用。还有就是很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乐意与他人分享其人生经历和宝贵的经验,并与别人共享其总结的适用知识。

由于本人创办并经营的是一家翻译公司,自然对翻译这个职业及翻译这个行业有一些实际观察和自己亲身的体会。有些体会和认识是总结别人的知识和经验,有些确实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无论是哪个方面,本人都认为对那些英语爱好者、梦想成为翻译的大学生会有些许帮助。本人不会奢望这些一孔之见能够成为即将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的就业指南,但是如果对他们择业有一定的启发或者对他们踏上翻译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帮助,那本人就心满意足了。

本人的博客将从多个方面就翻译和翻译这个行业做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供那些梦想成为英语翻译的在校大学生或已经毕业并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很想踏入翻译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参考。

据本人观察和分析,很多不了解翻译行业的人对翻译的理解就是:某某人在大学学习的是外语专业,将来肯定能够成为那种外语的翻译;某某人外语口语不错,那我们有业务同外国人谈判或与外国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时就可以请他或她做我们的翻译;某某人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学成回国的海归,那他或她做翻译肯定没有问题;某某人拿到了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或者是获得了上海市高级口译或笔译资格证书,或者是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证书(CATTI-China1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或者是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证书(NAETI-National Accreditation Examination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那就聘用他或她成为我们公司的翻译吧。

举几个例子来证明现在很多人对翻译或翻译行业理解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案例1:我曾经认识某个知名英语培训学校(获得国外授权)的一个负责英语培训事务的英国人,跟他有几次交流。有一年,这个培训学校与国外授权机构的合同需要更新了,那个国外机构把英文版合同发给了这家培训中心,我认识的这个英国人跟学校的校长说,我认识一个翻译公司的老总,可以请他们公司翻译一下,等你们完全理解合同条款,再同对方洽谈后签字盖章。于是,校长委托其助理打电话给我并把合同发给我,让我报价。合同不大,我估计数量后告诉她,大概需要千元左右。这个助理汇报给校长后,校长说:这么贵啊。然后就开始找他认为能够翻译的亲戚、朋友。最后找了一个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翻译。那个大四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翻译出来了。但是,校长根本就看不懂翻译出来的合同中文版。后来,还是找我们重新翻译了一遍。这里的误区就是,在外国人的眼里,专业的事情就得找专业化的公司来做;而我们中国人一心想省钱,以为只要是学习英文的人就能够翻译,不管他有没有受过专业化翻译的培训或者具有实际的翻译经验。

案例2:我们有个客户,几年前他们要建设一个大项目,由于采用国外专利技术和进口设备较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无疑需要很多翻译。公司领导确实很有前瞻性,在项目筹备过程中,领导层就指示人力资源部门到几所高校招聘了10个即将毕业的英文专业毕业生,这

些学生都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所在的学校在全国排名至少前100名。招聘过来后,也没有马上要这些毕业生投入工作。公司也知道入厂培训的重要性。于是,花了几十万把这些人送到他们所在行业的一个培训机构进行职业化英语培训。3个月后,这些学生终于培训完毕,回到公司。公司对这批学成回来的大学毕业生充满了期望,他们自己也是信心满满,以为可以回到公司大显身手了。结果当然是令人大跌眼镜。来了一批技术资料,相关负责人安排他们翻译,他们一试,傻眼了。有的根本看不懂,生词一大堆,好在有词典,有网络,勤快一点吧。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有了一定的成果了。但是交出去的时候自己都没有信心,发给相关的工程师一看,根本不知所云。公司这下知道实际情况了,这批大学生自己也知道暂时还不能干翻译这一行。好在公司有几个签约的专业化翻译公司,暂时用不上也没关系。但是,既然已经把他们招聘进来了,总归不能放在那儿不用吧。干什么呢?好像每个部门都有老外,可以分配他们去给各个部门的领导当助理啊。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办。把这些人分配完毕后。各个部门也欢迎啊,有大学生当助理,当然好啊。但是他们才踏入社会,能干什么呢?从最简单的干起吧,开会时做会议记录,然后写会议纪要吧。这些大学生刚开始认为,不就是做个会议记录,写个纪要吗,那有什么难的啊,反正人家说什么,我记什么吧。可结果是,部门相关人员开会了,无非是下属汇报工作、大家讨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领导讲话或安排任务等等,讲的语言好像听不懂啊(请注意,完全是中文,当然可能有人普通话不太标准,甚至地方口音很重)。因为他们听不懂大多数会议内容。没办法,只有先用别字代替,或干脆用拼音替代,会后再向参加了会议的热心的技术人员请教。日积月累,几个月下来会议纪要差不多能基本完成了。但是,还是翻译不了那些企业内部管理文件和技术资料。殊不知,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有

那个企业或那个行业的特点,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有他们独特的语言或术语,你如果不懂得这些语言或术语的话,根本不可能听得懂。这样大家就应该明白为什么他们刚开始做不了翻译的原因了吧。当然,经过几年在企业一线的摸爬滚打,他们中有几个后来成了企业翻译中的骨干力量。

案例3:另外一个误区是那些在大学教授翻译课程的教授们(相当一部分)头脑中存在的,他们也是这样向弟子们灌输的。他们认为只要你的英语基础好,你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技巧,有了一定的翻译经验,在你接到某个翻译任务(此处特指口译)之前,你花上一定的时间把可能会涉及的一些术语记住了,你就一定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了。如果真是这样,每个人把英语学习到一定程度后,背诵一本专业词典,那他就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合格翻译了。大错特错,每个专业英文单词背后都有相关的知识,你如果不了解相关的知识,你是不可能真正记住某个专业单词,更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加以应用。我们拿“valve(阀门)”这个词做个例子来详细说明。如果中国某个用户欲进口国外某个知名品牌公司的一种型号的valve(阀门),外国工程师到该客户处对该产品进行介绍并回答中国用户的专业工程师们的提问。在此过程中可能要谈到阀门的结构、材质、运行条件、输送的介质、各个部件、规格、采用的标准等等方面,难道你记住阀门的一些术语你就能够搞定吗?更大的可能是你既听不懂中文,又听不懂英文,更谈不上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了。在工业企业,我们经常听到诸如“开车”“停车”等,实际上对应的英文单词也很简单,即“start up” “shut down”。我曾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向应聘翻译的求职者就此提问,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开车”和“停车”在工业企业中的中文含义,他们还以为是开汽车和把汽车停住呢。说真的,我们的企业工人都知道这两个词的中文含义。我不知道有多少在大学

教授学生翻译课程的老师能够在外面胜任实际的翻译工作。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一个不会打网球或不会踢足球的人,他能够教出会打网球或踢足球的运动员吗?

案例4:还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在我们的客户中存在的。很多翻译或翻译公司都经常碰到客户对交稿时间要求太急的案例。有的客户拿着一篇可能2万字的稿件,他们自己编写该稿件可能花了1周的时间,但是要求翻译公司2天之内交稿。翻译又不是机器或流水生产线,不可能连续24小时工作,而是需要一个一个字地爬格子弄出来的,有的地方甚至需要仔细推敲的。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那只能把该稿件化整为零,同时安排个几个翻译进行翻译。由于每个翻译水平参差不齐、背景知识或经验大不相同,那最后合并起来的译稿就会出现用词不一致、风格迥异、甚至有可能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虽然每个公司都有校对、译审,但是时间那么紧,翻译返回稿件时已经到了交稿时间了。最后只能应付了事,译文质量可想而知。

本人经营翻译公司多年,我们一直在通过几个专业化网站或专业化人才招聘公司招聘翻译,但是每年如果能够招聘到2到3个合格的、能用的翻译就很不错了。虽然我们每天都能够接收到很多投寄的简历,但是真正令我们有兴趣通知来面试或电话面试的候选人都很少。我们也选择了其中一些人参加我们的面试或测试,但是合格的人非常少。有些人口语不错,尤其是那些从美国或英国或加拿大的海归或者是国内一些好的大学的毕业生,但是这些人要么没有任何翻译经验,要么没有我们需要的工程翻译方面的背景知识或经验。有些来参加面试的人,可能拥有CET-4/CET-6(College English Test),TEM-4/TEM-8(Test for English Major),或CATTI、NAETI、上海市高口/笔译、中口/笔译证书,但是请他们用英语介绍时,一上来就说:I was/am

graduated from 某某大学;或者I came from Jiangsu,Nantong等等。如果让他们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学校时,说了几句后就无话可说。如果问他们,你不是获得了这个证那个证吗,那么CET,TEM的英文全称是什么,有的要么蒙了不知如何回答,要么根本就是错的。绝大部分人缺乏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更谈不上相关经验了。

实话实说,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多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会讲英语、听懂英语、能够看懂一些英文资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够成为某个行业合格翻译的人却很少。试想一下,如果那些海归、那些拿到各种翻译证书的人都是或者能够成为合格翻译,我们这些翻译公司还会为翻译人才问题发愁吗?至少我还不知道哪家翻译公司不为缺乏合格的翻译人才发愁。

7.财务行业的认识 篇七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电缆和火灾的关系, 这是由于对1975年世贸大厦等一系列火灾的调查研究显示, 电缆的绝缘材料会成为火灾中燃料的助燃剂, 是大火蔓延扩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美国消防协会 (NFPA) 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 从立法的角度来规定不同场合对电缆阻燃特性的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 互联网还未普及, 局域网线缆的使用量和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今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绝大多数商用建筑都安装了综合布线系统, 其中网线的使用量数十倍甚至百倍于二三十年前的美国。电缆的绝缘材料成为火灾燃料的助燃剂的这一问题更加凸显, 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更应谨慎、及时地考虑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

接下来, 我们再来看看综合布线行业内对电缆的燃烧特性存在着哪些“误解”。有些“误解”不仅存在于普通消费者, 一些业内的从业人员, 甚至相关技术人员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偏差。

“误区一”:无烟即是阻燃。

首先从字面上大家都可以理解, 无烟是指材料燃烧时没有可见烟雾的产生, 但大家不要忽视, 这些材料虽然燃烧时是无烟或是低烟, 但这不代表它没有燃烧, 相反, 物质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热能及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所以“无烟”和“阻燃”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无烟不代表不燃烧, 燃烧不一定产生烟。

“误区二”:无烟即是无毒。

可能大家眼睛没有看见黑色的烟雾, 就认为该材料燃烧时是无毒的, 恰恰相反, 绝大多数有毒气体都是无色的。有机材料例如聚乙烯 (PE) , 即目前市场上俗称“低烟无卤”网线的主要基础材料, 在燃烧时都会产生一定的Co气体, 它的毒性极强, 释放量巨大, 对人体神经系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 (NIST) 的调查显示:“大比例的死亡出现在火灾燃烧至250℃ (大概着火10分钟) 的时候, CO是主要因素, 是使人丧失能力的毒素”, 另外当聚乙烯材料燃烧达到350℃时产生的丙烯醛, 其刺激性是卤酸的25倍。更危险的是任何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在火灾中有很多生命的逝去都是缺氧窒息而造成的, 这就是由于材料的燃烧把氧气都消耗了, 所以不要以为看不见就一定是无毒的, 有些危险恰恰就是你看不见的那部分。

“误区三”低烟无卤材料是阻燃材料。

这个误解存在很久, 由于市场上生产低烟无卤网线厂家的错误宣传, 并在低烟无卤产品前冠以“阻燃型”低烟无卤网线的名称, 所以很多人一提到“阻燃网线”就会想到“低烟无卤”网线,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相反“低烟无卤”是一种极其易燃的材料, 只是它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对视觉冲击强烈的黑色烟雾较少, 给人感官上是安全的、阻燃的错误印象。其实它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阻燃功能, 而是一种很危险的燃料提供者。

让我们先来看看低烟无卤网线的结构组成。一般网线都是两层绝缘, 内绝缘层主要提供电气绝缘特性, 外绝缘层提供物理上的保护。一般市面上所能买到的网线, 如果它标称为低烟无卤线的话 (请忽略前面的“阻燃型”、“环保型”、“安全型”等定语, 因为这些定语都是厂家因为自身的商业利益自己加上去的, 实际上是没有确切的数据来定义这些性能的, 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 其十字架和内绝缘层都是由纯的PE (聚乙烯) 组成的, 外绝缘层是以PE为主, 加上不同类型及比例的阻燃剂, 以提供外被层的阻燃能力。

先来看PE材料本身, 其实它是一种极易燃烧的塑料, 其燃烧性能相当于汽油的燃烧性能, 所以在材料行业把PE称为“固体汽油”。其实PE材料的可燃性甚至比PVE (聚氯乙烯) 还要强, 只是它在燃烧过程中不向PVC那样产生黑色的烟雾, 从而被人感觉上是安全的。其实不然, 相反, PE材料在燃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氧气, 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等都是有毒气体。正因为PE材料如此强的可燃性, 所以在用于网线制造时需要添加阻燃剂来弥补这一缺陷。但内绝缘层是无法加阻燃剂的, 因为添加了阻燃剂的内绝缘层是无法提供信号传输所需要的电气功能, 只能在外被层添加。但添加阻燃剂的种类五花八门, 添加量也有多有少, 所以说一个低烟无卤线是很难准确表述电缆的阻燃级别的, 所以国外没有任何一个标准是用低烟无卤来定义电缆阻燃等级的。而我们国内有些标准把低烟无卤作为某种阻燃等级来使用, 这都是对材料和标准的了解不透彻, 顾名思义造成的。用“低烟无卤”网线从阻燃性这一角度说, 是花了大钱办了坏事。

我们再来讨论PE的外被层加了阻燃剂就真的“阻燃”了吗?答案还是否定的。阻燃剂阻燃的原理是在燃烧时的“水合”作用, 产生大量的水来抑制火势的变大, 但阻燃剂的阻燃功效是暂时的, 时间非常短 (几分钟) , 一旦阻燃剂耗尽, 剩下的就是基础材料PE,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 PE的燃烧能力相当于汽油的燃烧能力, 甚至产生“燃爆”的现象, 由此产生的危害性极大。英国的BRE实验室就此专门做过一次真实火灾模拟试验, 将不同材料的电缆在真实的应用环境下布置, 并点燃观察其燃烧状况。通过60332-3测试的某种低烟无卤线 (在低烟无卤这类网线里算阻燃性能好的了, 有些只能通过60332-1的阻燃性更差) 仅仅维持三、五分钟的低燃状态, 然后突然间爆发, 产生巨大火球, 并产生高达1000℃的高温。从我国的测试机构也有类似的反映:在测试低烟无卤类电缆燃烧性能时, 一般测试时间在二十分钟至三十分钟。开始时低烟无卤测试样品的指标还在标准内, 但测试进行到十分钟后 (低烟无卤所能耐火的时间取决于添加阻燃剂的种类和添加量) , 会产生突然的剧烈燃烧, 燃烧的剧烈甚至无法提取到测试数据。所以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低烟无卤”类网线从本质上就不是阻燃的电缆, 反而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电缆。“低烟无卤”也不是一种“阻燃”等级, 在美国和欧洲的电缆阻燃分级标准里都没有一个阻燃级别叫“低烟无卤”的。根据其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 “低烟无卤”网线会处于这些分级标准不同的阻燃等级, 例如在欧洲IEC的电缆燃烧性能分级里, 最好的低烟无卤类网线能达到的只是B2级, 在美国NEC的电缆燃烧性能分级里, 最好的低烟无卤类网线能达到的只是CM级, 这些级别都是较低的燃烧等级。

“误区四”:错误理解“无卤”的概念

在“低烟无卤”产品宣传中, 厂家往往强调“无卤”就是禁止使用卤族元素, 包括:氟 (F) 、氯 (CL) 、溴 (BR) 、碘 (I) 、砹 (At) , 其实完全不是这回事。“无卤”这个提法最早是从欧洲提出的, 因为氯或溴的离子化合物会在大气中破坏臭氧层, 造成环境的破坏, 所以在IEC61249-2-21第3.1条中明确规定:对卤族元素中的氯和溴的含量要控制在总量低于1500PPM, 氯和溴单独测试低于900PPM。对于氟、碘、砹则不需控制, 因为这三种卤族元素不会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游离态物质。所以我们查苹果、SONY、DELL、三星等现在世界大型主流电子产品厂商对供应商“无卤”的要求是都只对氯和溴的控制, 对另外三种都是允许使用的。但到了我们国内, 由于厂家出于自身目的的错误宣传, 变成了对全部卤族元素的控制,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类似的误解在“氟利昂”的禁止使用中也有发生。对氟利昂的禁止使用是因为氟利昂内含有的氯离子, 而不是氟元素, 氟本身是环保的、安全的。现在氟利昂的替代产品, 还是以氟元素为主材料, 真正需要控制的是氯元素。所以大家在认识“无卤”这一概念时一定要清楚指的是哪些物质。

另外, 大家在考虑“无卤”要求时还应注意, 要求“低烟无卤”缆线厂家提供不含氯和溴的测试报告。因为“低烟无卤”类缆线的基础材料聚乙烯PE本身十分易燃, 厂家往往要在外被层添加阻燃剂, 而阻燃剂里的氯系阻燃剂和溴系阻燃剂两大类都是极便宜效果又好的, 是厂家常用的阻燃剂类型。虽然都知道阻燃剂添加越多, 阻燃时间越长, 阻燃效果越好, 但无卤测试规定氯含量和溴含量是不能超标的, 而阻燃剂不加到一定的量是达不到阻燃效果的, 这是一对矛盾。很多标有“低烟无卤”类的缆线为了通过燃烧测试 (虽然是等级很低的阻燃测试) , 阻燃剂的添加都超标, 所以真正需要“无卤”要求的项目, 最好还是在安装前再测一下厂家提供缆线两个指标, 否则容易被蒙蔽。

最后, 笔者再次强调:

(1) 一定要重视高楼防火安全的问题, 尤其是我们目前所处的信息化时代, 电缆防火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2) 要根据大楼的自身需求, 选择合理的防火等级的电缆, 不要被“阻燃型”、“安全型”等文字所迷惑。要用国内和国际上认可的电缆阻燃分级标准如UL (分级方法:CMP、CMR、CM) 、IEC (分级方法:A、B1、B2、C、D级) 等标准名称来鉴定电缆的阻燃等级。

(3) 低烟无卤从其本质而言不是阻燃电缆, 在UL划分中只位于倒数的CM级, 在IEC的划分中只位于B2级, 其在火灾中潜在的危害是极大的。

8.财务行业的认识 篇八

关键词: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生产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的强调了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因此本文就首先从对财务风险的基础认识开始,逐步加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一、财务风险认识中的几种不同观点

现实工作中要想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应该对财务风险有个明确的认识。现代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因此现代企业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现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態新的风险。这样的过程使财务风险不断形成和积累,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

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只是注重了财务风险的本质,而忽视导致本质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观点虽然对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从风险认识角度来分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在这里根据上述后两种观点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这是从财务风险的本质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2.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使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这是从企业经营的动态角度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3.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4.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武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2.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即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3.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上一篇:制药工程基础下一篇:酒店员工服务礼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