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

2024-10-16

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精选16篇)

1.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 篇一

参加2008年暑假普通高中新课程 美术学科骨干教师省级教材培训班情况汇报

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美术教研员 李伟东

一、基本情况

2008年7月22—30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学院承办的高中新课改美术学科骨干教师教材培训班在哈尔滨隆重开班。参加这次培训班的主要领导有省教院张晓明副院长等同志,省教院艺体部高中部赵玉晶老师主持了会议.两次参加此次培训的各地市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共计600余人。其中高一年段培训有我地区实验中学的郑丽红、兴安高级中学的王东力、新林一中王平、塔河二中余富海四人参加;高二年段培训有我地区实验中学的有丁芳、兴安高级中学的刘殿林、松岭一中李晓丽、呼玛高级中学王雅楠、漠河高级中学王春玲及教师进修学院美术教研员李伟东六人参加了培训(共计10人)。

本次整个高中教材培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位专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的方法。省教院副院长张晓明为我们介绍了高中新课程大背景和大趋势的重要报告,教务处副处长周德春对培训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部署,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常锐伦对必修模块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进行了解析,北京教科院何墨荣老师对《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做了分析,湖南名师刘清娥为高中教师介绍了体验,刺激与反思的切身理念,又有哈市的各实验学校名师武海鹰、王力香、赵文馨、董忠盛、丁月光、王希等分别做了 “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实例解析、鉴赏课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等针对我省学校实际的专题讲座,最后 由省教院艺体部赵玉晶老师主讲了《高中教学问题的对策与研究》的专题引领。

二、收获体会

在培训中,众多专家和讲座教师都从各自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无偿奉献给大家,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从不同角度收益非浅。然而总是有特别的培训者会给我们留下至深的印象。如:北京教科院何墨荣老师的《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对绘画模块的认识部分,分别从人美版绘画教材编写思路、绘画教材以什么作为“开场白”、绘画教材中安排了哪几种绘画形式、对画种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等几方面与大家做了分析与交流,言语风趣、印象深刻。其中以国画为主、以素描为主、以装饰画为主的实施方案及对色彩画教学的建议等的讲解,深入教师心理,其对绘画模块形式与内容的导引使所有参训者受到启发。

湖南长沙年轻的专家型教师刘清娥为会议所做的“体验,刺激与反思的理念与过程”及在自身模块教学实践中创设的“肖像临摹工作室”体系,倡导用活动带动模块建设的理念,全新地引领着培训教师。她强调体验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刺激是教师启动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刺激物刺激学生动起来。教师应该是导演,导游,商家节目支持人,教练,乐队指挥,交际伙伴,学习伙伴。我们教师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要在教学中寻求创新,寻求个性化的教学。教师首先对教材要有个性化的理解和领悟,要带给学生教材中所没有的东西,我们的教学要通过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逐步摆脱对教的依赖,最后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等等。

通过此次培训,给参训教师带来了很多的反思和收获,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对教师角色的反思、对人才培养的理解,明确了既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体验,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深入追求。因为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及模块建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不是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一般的美术技能教育,是一种修养人性、提高人生质量、深含文化底蕴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塑造完美人生的教育。

通过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三、下步工作建议:

1、教师要认真钻研、辨证地看待及使用新教材 教师应该看到不同模块教科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多样发展需求,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如美术鉴赏教材一课教学内容偏多时,教师需抓住主题(副标题灵魂)进行处理。同时,教师教学要善于走出教科书,开发身边的教材、注重教材内容与地方资源相结合来丰富教学。

2、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选课,保证课程模块开设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作品展、讲座、座谈,出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和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美术模块的特征,可以通过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模块。

美术模块开设有按学期开设、按学年开设、按学段开设 的几种形式,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并结合我区教学实际,建议学校先开设“美术鉴赏”模块,在此基础之上再逐步开设其它模块。或者将“美术鉴赏”模块与其它8个模块中的任一模块同时交叉开设。

并且鉴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建议学校在排课中除美术鉴赏课外(可两节连也可不连),其余模块教学尽量做到两节课连排,以方便教学的实施,确保学生美术学习成效,学校在排课时应给予相应支持。

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构建开放的课堂

构建开放的课堂,就是构建平等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这其中包括构建丰富的教学情景.、开放活动空间、开放活动命题题材、开放评价标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加强现代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使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鼓励与培养学科名师建设

在学校美育建设进程中,一支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美术教育的关键。学科教师间要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请名教师上课,通过以老带新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老师提供到名校的进修机会,组织教师定期外出参观学习,以开阔美术教师的教学和创作视野;还可以聘请艺术名家或专家型教师作为美术导师、兼职教授,通过专家教授的定期讲学指导、教材教法指点和作品辅导等多种形式,使美术教师水平迅速成长。并根据当地、校的教育资源实际,尽快开展版画、素描、速写、色彩、中国画、书法篆刻、摄影、等美术模块课程建设。

二00八年九月十五日

2.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 篇二

一、甘肃地区小学美术教材使用现状

本文主要考察区域选定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甘肃,虽相对比沿海城市较为落后。但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处于逐步发展中。尽管处于上升趋势,但在小学的基础教育中,艺术类学科重视力度不够,发展不平衡。通过对小学美术教材现状的考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区发展情况不平衡,甘肃较发达地区开始重视艺术类学科的教育,而贫困偏远地区甚至出现了不设置美术科目来节省开支的状况。而后采取逐步的实地考察听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地区甚至有的老师只教孩子随意简笔画,不使用统一小学美术教材,以节省教学费用,另外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孩子的艺术细胞,不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采取与老师、学生、家长访谈的方式,多数采取支持态度,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长认为美术教育不如数理化重要。甘肃的西南部,也就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该地区应该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来改善,因为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位置优越,但经济落后,对甘肃的发展起关键作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小学美术教材使用存在的问题

1. 地区发展不平衡,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甘肃较发达地区开始重视艺术类学科的教育,而贫困偏远地区甚至出现了不设置美术科目来节省开支的状况,老师的教学水平相差较大,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老师良好的教育方式意味着一个好的起点,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

2. 教学模式单一

经过多种形式的调查,发现一些农村老师生搬硬套,毫无活力,不利于激发孩子的艺术细胞,不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学校忽视艺术科目的教学,只顾主要科目的教学。使用美术教材的频率少之又少,存在糊弄考试过关即可,全然不顾美术教材的现象。老师是指引学生的明灯,应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3. 小学美术教材在贫困地区的使用率低

贫困地区资源紧张,出现了一些不发或少发国家义务教育免费美术教材甚至不开设美术课程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对美术的重视度不够高,需要扭转这一认知。

三、具体解决对策

针对此种现状,决定逐步对症下药。第一,甘肃地区小学美术教材使用程度不均衡。因此可以让较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相互帮助,派遣贫困地区老师去发达地区实习学习接受相关培训,发达地区老师去贫困地区教学,携手共同发展。第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可以举行教学竞赛,鼓励新形式,进行资金奖励和授予荣誉称号。第三,小学美术教材在贫困地区使用率低。国家要拨款采购美术教材,不能忽视艺术的培养,要促进我国少年各方面均衡发展。

整合三个问题,对特殊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采取特殊性、针对性的措施。先分析该地区小学美术教材使用率低的原因,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真正缺少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把该地区作为一个试验点,有新的教学方案先在此实验,效果好的再推广至全省。既可以减少耗费资金,又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实施方案,还可以保证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可以最快地发展起来,一举多得。试点的想法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就体现了其成功性,点线面结合,在此同样可以借鉴此方法,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几所学校试点,成功之后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推广,最后再在甘肃全省推广。点线面结合保守又节约成本,可以最快最好地解决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材的使用弊端。

经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听课,与老师、学生、家长访谈等多种形式的调查,重点考察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得出我国贫困地区依然存在疏忽美术教育的现状。小学时期是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应关注其发展,加强宣传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推动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均衡发展。从现状发现问题,从问题对症下药得出对策,贫困地区的小学美术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探讨,主要采用点线面的方式,在地区不平衡、教学模式单一、教材使用率低的三个问题上进行实质性突破,逐渐缓解此局面,促进贫困地区的美术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剑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针对性研究:桂林市及县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抽样调查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张永权.美术新教材在农村小学施教中的适应性研究:以陇南农村小学低年级使用人美版美术教材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6.

[3]姜莹.山西省贫困地区小学美术教材使用状况调查分析: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贫困地区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4(5).

3.培训教材出版五“新”论 篇三

一、经济“新”动态:培训需求空前

面对经济大背景下的人才紧缺局面,迫切谋求高速发展的企业焦急又无奈,而企业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加大对企业员工培训的力度与深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企业却遭遇“求职难”和“用工荒”的窘境。面对高学历、低技能的人才结构,企业急需通过各类培训,提升员工的各项技能。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复杂多变,拉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自救稻草。中国企业的产品生产与消费、利润的高速增长,成为带动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就更为迫切。而这就为出版行业提供了新的出版空间与运作机遇。

二、选题“新”亮点:需求二次细分

当前,各类企业对行业人才需求的细化,使培训内容呈现出细分态势,这同时对培训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岗位的细分、技能的细化、企业的转型等,都对培训选题提出了细分的要求。例如,大营销领域内的销售培训教材,已由泛泛的“大全式”选题,逐渐分割为销售当中的环节研发。另外,为适应新经济,企业对人文素养的需求增加,培训教材的选题已不局限于企业管理、技能培训、管理实务等,而向国学、社科等类别延伸,注重将不同题材相融合。

三、出版“新”捷径:定制化研发

相对传统的教材出版(配合实体课程应试教学),新思路下的培训教材,其最大的特色是将策划深入到行业中,推出“定制化”教材研发模式,使图书作为一项重要培训工具,直接作用于企业的人力素质提升中。

定制化研发,是指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内容与形式上为其量身定做,供企业员工、经销商、消费者阅读和学习的教材。此类选题作为“企业内训”特色的培训工具,既满足了企业传播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无形价值、加强员工教育的需求,又为出版社提供了利润保障。

四、整合“新”趋势:产业链战略

出版作为全媒体时代的发动机,其自身的传播属性,在培训教材中凸显重要作用。培训产业依托企业对管理、人才、业务的需求,以及培训师队伍的成熟与完善,而图书出版作为培训产业中的重要链条,不仅连接了上游企业与前端培训,还整合了行业需求与人力资源。

目前,以较早介入培训产业的时代光华、中智信达、世纪慧泉等公司为例,其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如提供公开课服务、讲师资源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录制视频教程、提供图书出版、机场渠道合作等。在不断重组与深入产业环节的同时,通过出版与服务,出版主体塑造了曾仕强、余世维、李践等大师品牌、学术品牌。由此可见,教材出版与培训行业已密不可分,也只有作用于产业链,将研发与服务深入骨髓,出版才能真正成为产业主体。

五、品牌“新”出路:名师阵 + 产品线

当下,培训教材市场虽远远没有发展成熟,但瞄准蛋糕的出版主体,都在暗中较劲,企图称霸进而制定游戏规则。其中,迅速培育并塑造名师矩阵,成为各出版主体的核心竞争利器。

在打造名师矩阵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出版节点。首先,推出名师的速度要快,在争夺培训师资源的同时,将培训师快速而有效地推向企业,比对图书本身的营销更有效果;其次,名师所研发的理论要有创新之处,有获得企业认可的拳头产品,其相关子产品也要内容丰富、层次全面;最后,产品线要成熟,图书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光盘要及时推出,抢先占领渠道。

在培训教材出版市场中,纵观激烈竞争的红海,更有许多机遇在暗涌。尚未饱和的蓝海,就是贯穿于整个出版活动的每个环节,将某个环节做透、做细,就足以带动新一轮的出版机遇。

当然,这不仅仅意味着将选题延伸到销售技巧、行业技术、员工培训等,也不仅仅强调于在形态上使用更加多元的形式和手段,这背后支撑教材得以立体延伸的,是各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不断细化。而编辑的职业操守与素养,做教材出版的领跑者的信念,实现图书传播属性的使命感,以及勇于引导市场、引导读者的职业精神,都是培训教材出版事业的发展根基。

(作者单位系中国经济出版社)

4.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培训 篇四

篇一: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由于这次培训的针对性很强,来的都是小学语文老师,培训主题是新课标的学习,新教材的教学的问题分析与课堂实践,培训目的是帮助老师深入理解新课标、新教材的核心理念及新教材倡导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正确把握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提升老师的认识能力和纠偏能力,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校的专业发展。

在培训过程中,我认真聆听领导的讲座,认真做笔记,与同行们讨论交流,使我对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是我参加培训后的几点感悟,愿与同行一起分享。

我认识到了教学低年级儿童对于识字写字是一项比较困难的教学活动。新课标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求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儿童识字起步阶段就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方法来优化识字的途径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才能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如何把这么大的识字量落实下去呢?经过这次的学习,我才发现,我们教师在“认识”和“学会”两项要求的把握上出现了一些混乱。“会认”的字只要整体上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就可,不需要做任何的字形分析等一些拔高要求的举措。我们要明确:新教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识字量,目的是让学生尽早进入提前阅读,也就是说,识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阅读。大量的生字在要求会写的时候还会出现,根本无须过早地进行分析,这样就可减少大量的识字时间,更好地用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认得准,记得快呢?就要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我认识到了教学低年级儿童对于写字是一项比较困难的教学活动。现在,我们很多孩子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写字质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我们很多教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把字写正确就行了,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的问题是小问题。新课标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学生读书的时间少,对内容的理解就不够深入,即使老师讲得再动听也是事倍功半,因为我们不能代替学生也无法代替学生,只有让他们通过读去感悟才能真正体会。

我明白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真正体现我手写我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写作课程的设计,写作教学的过程,都要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关注写作过程的愉快,让他”愿意“”高兴“”能够“”容易“进行书面表达。就如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百分的作文那又如何?只要孩子愿意学、乐学,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篇二: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古诗《石灰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篇三: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前进的路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通过本次学习,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养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每一节语文课中,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不错过任何一个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机会。此外,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的熏陶感染,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

当前的语文教学方式中,不管是“教师讲,学生听”还是“教师问,学生答”,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行。新的学习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未来公民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大川学校

赵妍

9月17日,在我县进修学校组织了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新教材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中,让我看到了有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了解到了最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理念。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还使我们明白了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学习,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词汇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对英语教师的口语、语音、技能等水平要求会越来高。.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首先应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要从学字母开始,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书写体,什么是印刷体。在书写的时候,胸要离桌子一拳头,本子要成10°角;其次,要有准确模仿的习惯,大胆开口的习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还要有及时复习的习惯;最后还要养成勤于积累,实践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才能对英语学科感兴趣,才能愿学,乐学,善学。

在这一次培训中,让我看到了有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了解到了最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理念。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运用一些游戏,使英语课堂“活”起来。

6.暑期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作者:邓新全 文章来源:庙滩镇熊营中心小学 点击数:252 更新时间:2014-8-1

【字体:小 大】 16、17我们在襄阳职院主校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此次培训邀请了两位英语教学专家,为我们动地讲解了小学英语改版以后的内容及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学习“英语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需要,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益,达到"英语新课标”设计理念话,才能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或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的目的。

新课标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以下几点:

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养合作意识。

设情景 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都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二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三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及时进行有效评价。

7.农村小学数学新教材教法探究 篇七

一、联系生活, 找准切入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 唤起其原有的经验, 能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它的编写及呈现是以活动为主线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分类”时, 新课开始问学生:你们家养有鸡和牛吗?是不是都把它们放在一起圈养?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家里总是把鸡、牛分开圈养, 因为如果把它们关在一起喂养, 牛会把鸡踩死。教师告诉学生, 这就是要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归类, 接着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发现这种现象, 并把自己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课堂气势活跃, 学生都会根据不同标准正确地分类,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分类, 而且还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吃透教材, 激发兴奋点

在偏僻的农村小学, 怎样才能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要吃透教材, 理解编者的意图, 然后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 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 把知识点放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如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锐角和钝角”一课, 教科书上是呈现一幅上海黄浦江斜拉桥的夜景, 通过斜拉桥上拉绳与拉绳、拉绳与桥面间所成的角, 引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角, 并让学生代表上台指出找到的角, 然后让学生用三角尺和图上的角比一比, 看发现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比一比之后发现有的角比直角大, 有的角比直角小, 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锐角和钝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口、手、脑得以并用, 在民主的氛围里建立了锐角和直角的观念。

三、减少负担, 向课堂要质量

农村的孩子家务负担过重、但早懂事。数学作业, 应以课本为主, 不搞偏题、怪题, 不搞题海战术, 题量要适中, 可以结合学生能力, 分清轻重, 不搞“一锅端”。注意引导掌握学习、思维方法, 发现解题规律。数学题目变化多样, 但类型和规律都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住解题规律, 这是提高作业质量, 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

8.网络时代文化馆美术培训新途径 篇八

关键词:文化馆;美术;培训;网络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文化美术热潮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中国传统美术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社会民众热衷于学习美术的原因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形势下,文化馆要承担起群众美术培训的重要使命,积极推动和激发民众的美术学习热情,利用其最前沿、最直接的方式,实现社会民众的美术文化传播,并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针对现代文化馆美术培训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完善。

一、文化馆作为民众美术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一)提升了民众的美术文化鉴赏品位

美术艺术并不是只有艺术家才能欣赏和品味的艺术,它需要的是特殊的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审美知识,文化馆是最前沿、基层的美术文化艺术场所,它有助于美术文化艺术形式的普及和推广,它可以使普通民众增加对美术艺术的认知和鉴赏,提高大众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技巧,同时,也使民众的人性和道德理念与美术艺术更好地融合,提高了民众的审美情趣,升华了民众的精神层次。

(二)强化了社会民众,尤其是儿童群体的美术培训和辅导

文化馆在对社会民众,尤其是儿童群体的美术培训和辅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和功能,它成为了美术艺术教育的传道、授业和解惑者,使儿童在文化馆开放的免费美术培训班的平台上,可以平等地接受美术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在文化馆的基层美术培训和辅导之下,学生可以借助于各种途径寻找美术艺术创作素材,并在文化馆美术培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用美术描绘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锤炼自立、自信的品格。

二、文化馆美术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剖析

(一)文化馆自身欠缺美术意识。在社会精神需求不断丰富的形势下,人们对于美术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群众对文化馆的参观也不再限于文物参观或景观参观,也不再满足于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讲述,而对美术有了渴求拉近的需求,期望在与美术艺术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美术艺术鉴赏能力,提高美术创作水平。可是,这种民众日益上升的美术艺术需求和期望却与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之间不相协调,显现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美术意识的缺乏,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对民众美术艺术追求的认知心理的理解,因而,工作人员没有充分利用文化馆的环境优势,进行美术艺术的传播,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性的培训或辅导。

(二)文化馆内部缺乏美术专业人才及资源。文化馆本身是群众文化娱乐的场所,内部的工作人员也是群众文化的传播者和指导者,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美术意识的缺乏,使文化馆内部的工作人员的美术专业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文艺人才的培养,没有起到专业性的培训、辅导的效能,显现出偏离文化馆工作核心的局面。

(三)文化馆的投入有限。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普及需要有资金的支持、场地的支持、基础设施的支持,通常文化馆的项目开支由地方政府部门划拨,然而由于领导重视原因以及资金分配等因素,文化馆的资金投入有限,尤其是在文化馆免费开放的状态下,文化馆不胜重荷,显得捉襟见肘。

三、网络时代下文化馆美术培训的途径

(一)加强美术培训和辅导基本观念和意识

文化馆是社会群体性文化设施和场所,它的重要功能在于引领社会群众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增加群众的文化艺术涵养,在现代知识经济的网络环境下,文化馆更应当充分树立起群众美术培训和辅导的基本意识,深入分析群众的美术艺术需求,对群众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专业性的美术培训和辅导,并根据不同的群众需求群体,拟定不同的美术培训和辅导计划,以促进群众保有持续的美术学习热情,逐步提升群众的美术修养和文化水平,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二)健全和完善文化馆的美术专业队伍建设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引领者,为了提升群众文化、美术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文化馆要加强和完善自身的美术专业队伍建设,要引进专业的文艺类人才,聘用一些专业美术人才、网络美工人才、美术教学经验人才等,形成一股凝聚力,推动群众美术培训的进展。还要在专业人才配备的条件下,加强自身的科学管理水平,创建具有专业素质的美术培训辅导团队,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美术培训和指导。

(三)切实保障文化馆的资金投入

文化馆的美术艺术培训和辅导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资金的有力支持,在大多数文化馆面临资金困境的形势下,切实落实文化馆的资金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期下,文化馆可以利用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与社会资源进行衔接和交流,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如:可以吸收当地知名老画家前往文化馆从事美术指导工作;可以向社会售卖画家的美术作品;吸引社会投资等,在多方渠道引入资金的条件下,提升文化馆的美术培训水平。

(四)创新文化馆的文化形象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服务和美术培训形式,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增大文化馆美术艺术培训和辅导的宣传力度,通过新媒体等方式,树立文化馆自身的文化形象,打造文化馆特有的文化品牌,可以让群众从网络平台上看到文化馆的文化建设成果,并被吸引其中,成为文化馆美术艺术培训教育的一分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知识经济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的现有资源,明晰现代群众的美术文化艺术的个性化需求,强化文化馆的制度管理,充实文化馆的专业美术队伍,吸纳更多的美术艺术爱好者投入到文化馆的行列中来,宣传并推广美术艺术形式,创新文化馆的文化形象,在浓厚的美术艺术氛围中,提高群众的美术修养,在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馆的培训和辅导下,使群众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笑蕾.关于文化馆美术辅导的几点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3).

[2]周东玲.关于文化馆美术辅导的一些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9).

[3]张慧敏.文化馆美术辅导浅议[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4).

9.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 篇九

织金四小 杨树平

2013年7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毕节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新课改实验教材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以前我不懂的东西,收获很大。下面我把我这次的培训体会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课标理念、教材修改与教学改革

首先,黄主任从四个大的方面对《课标、教材修改与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说明,很好地给我们阐明了本轮课标修改的方法和理念。

(一)对本轮课标修改的基本看法。

1.本轮课标修改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2.课标修改是十年课改实验的总结和反思。3.修改后的课标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更加理性。

(二)本轮教材修改的思路和重点。1.更新素材。

更新素材要注意一下几方面:一是选择素材不能一味赶时髦,要有历史眼光,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二是要兼顾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陆、平原与山区学生的生活背景差异,努力提高素材的普适性;三是进一步巩固素材自身的数学内涵。

2.降低难度。

本轮教材修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教材本身存在的难度进行了降低。如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在计算中,学生可以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结果。

优化结构。

对于繁杂的单元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合并。比如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合成了一个单元,而统计原来九个单元也缩减成了七个单元等等。

3.突出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

修改后的教材更好地突出数学思想的感悟。4.适当整合实践与综合应用。

5.针对于原来教材的综合不强实践不强的缺点,本轮教材修改从适当加强综合、加强长作业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活动。

6.积极倡导“动手做”。

7.重视提供具有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

(三)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1.深层次地理解和分析教学内容是基础。2.引领学生进入高质量的思维状态是核心。3.更高境界在于激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4.多多关注学生的良好品行与健康人格。

二、微观视野里的课程改革和教材修订

黄主任用极其坦诚的态度适当例举了这次苏教版实验教材一至六年级的大体内容修改的一个大体方向,给我们参加学习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 篇十

为了更好的让老师们了解四年级英语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少走弯路,根据教研室计划安排,我们梁邱镇中心小学于8月29日对全镇的四年级英语教学进行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本次培训分两个环节:英语教研员夏传美针对教材中页面修订(词汇修订原则、对话修订原则)针对教材中每个单元增加的及删减的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教学中的核心板块及辅助板块的讲解;新增加的内容:Let’s Spell 和Read and write教学目标的讲解。讲解后,各位老师根据自己所听及自己对新教材的认识各抒己见。

11.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新探 篇十一

关键词:人文内涵主题结合统整呈现综合学习角色转换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因此新课改召唤我们前进,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与课程一起成长的实践中努力提升自我,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小学语文教学新天地!要真正引领儿童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我们就应该加强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的探讨,真正了解和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编排意图、核心内容、目标特色,在实践中使用好教材。

本文认为,对新课标小语教材的探讨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理解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讲究人文内涵,这是新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

语文本来就是人文科目,理应反映丰富的人文内涵,陶冶健康的情趣、情调、情怀和情操,使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同时关注当代文化,尊重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等。新教材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每个专题的选文都十分贴近儿童特点,富有教育意蕴。或记叙童年生活,或讴歌名人故事,或咏叹自然胜景,或赞颂人性之美等等,美不胜收、益人情智。能使儿童在获得自然美感的同时,激起丰富深厚的人文情愫,如对历史沧桑的感受,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英雄伟人的缅怀,对道德人格的联想……

另外,汉语的表达极具灵活性和高度自由,语意、语用远远高于语法,具有重情境、重具象、重神韵、重意会、重诗趣、重虚实等特性,这也是汉语的人文内涵。以前的语文教材和教学太重视语言的精神性,规则性,其实并不符合汉语的话语特点,阅读起来就难免觉得别扭生硬。而现在的新教材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选编了不少古诗、名句、成语、三字经、对子歌等传统文化内容外,大多数选文都很美,很有韵致,句式虽然不失准确,却又十分自由活泼,不过于拘泥严格的表达“法则”,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如《风筝》中有这样的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句子的格局形式松驰,以任意相合,组织自由,富于弹性,叙事视点随景流动,铺陈出绚丽多姿、气韵生动的篇章,令人悦心悦意,浮想联翩。这就是人文的、审美的、诗意的新语文教材。

二、注重语文教材的主题组合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因此新课标小语教材在编排上特别注重主题单元组合,体现了课程综合统整化的走势。新语文课程对于学科的自我组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组合性以及学科和生活经验的组合有了更加自觉的意识。而新教材就在这几个方面都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应该说使语文大单元的课程建构更趋成熟。它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一个专题,前有引导,中有铺垫,后有拓展,通过语文园地中设置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等栏目将单元的各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有效地推进了语文各项能力的协调均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专题安排开放的现代生活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这样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变了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语文和生活的融通,为儿童的语文素质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平台。

三、认识语文教材的灵巧呈现

传统教材面孔呆板冷峻,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编纂者的教育旨趣或价值取向,它更多是依循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理念来考虑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换句话说,它的兴趣焦点在于教师的“教”和权威形象的确立,而非儿童的“学”和读书乐趣的满足。新课程致力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要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建立,教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已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

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学习,这是新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

五、转换语文课程教师角色

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成长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换语文课程中的教师角色,顺应课程变革,满足课改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具体说来,教师应当调整成为:

永远的学习者。语文教师应当做一个不倦的读书人。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西文文化,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持读书,可以使教师保持高雅的情趣,可以为教师解读教材文本,开发阅读资源提供不尽的支持。教师不能固守教育者的旧观念。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始终保持学习者的心态,经常接受教育,才能成为真正卓越的教育者。

课程的开发者。真正的课程是发生在学校、课堂及至师生的互动情境中的,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者。教师应当学会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补充材料的呈现,它与教材文本的相互交替、映照、融合,生成了新的课程经验,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丰富了对文化的意象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生的促进者。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效能。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看上去强化了学生的学,弱化了教师的教,实际上,它正可以使教师从繁琐的讲解中抽生出来,扮演更重要的“促进者”的角色。而一个促进者的表现在:奉行“不干涉”政策,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营造宽松的氛围,做一个学生的心理“支持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做一个促进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引导者”;做一个有意义知识的“催生者”;赏识每一个儿童,积极评价每一个儿童。

经验的创生者。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是外在的课程的接受者、消费者和中转者,他应当与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互动情境中共同创造课程经验。这就是创生,即创造性地生成课程经验。在这里,课程是在课堂的具体情境中诞生的。作为创生者,教师不仅开发课程资源,而且对它们加以重组、优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与儿音的心灵沟通、对话、碰撞,用熊熊燃烧的心灵炎炬将这些课程“原料”点燃,使之成为一团永不熄灭的生命活火,创造出丰富的、绵延不绝的课程经验。

12.把握新教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篇十二

一、遵循“描述—建模—说理”的的步步骤骤, 讲解新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内容

描述是结合教材情景, 通过观察与发现, 对采集到的数学信息进行表述;建模是建立“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模型;说理是在建模的基础上, 回答“为什么”和“怎样想”的过程。例如: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计算“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时, 教师应结合情景图, 引导学生围绕直接呈现的信息“15人做游戏”和间接呈现的信息“平均分成3组”、“每组5人”进行表述, 这就是描述的过程。在此基础上, 根据“15人做游戏”、“平均分成3组”这两条信息, 提出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 如“每组几人”“可以分成几组”等, 并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确定此类问题用除法计算, 这个过程就是建模。该模型建立后, 学生会列出算式, 再提问学生怎样思考, 这个过程就是说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性, 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遵循“对比—说理—训练”的的原原则则, 解决新版教材中计算部分的内容

新版教材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不再孤立地进行计算教学, 而是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乘除的互逆关系, 并提倡算法多样化, 学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养成估算习惯。计算内容的最终定位还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 因此要遵循“对比—说理—训练”的原则。对比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对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比较;说理是对相应的计算说明理由;训练则是指设计相关的习题, 组织有效练习。例如新教材三年级上册中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两道例题, 对于例一, 由于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竖式都是第一次教学, 对于其书写格式要求一定要按标准讲授, 而在例二中, 因为有了例一的基础, 则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尝试的策略, 并进一步通过练习题延伸, 进行有效的训练。

三、遵循“感知—探究—归纳”的的途途径径, 解决新版教材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

13.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 篇十三

2016年5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英语教材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

感谢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小学英语教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更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就要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英语的要求,以指导教学实践。

接着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教材的结构。这套教材分为A、B、C两个部分。A部分内容包含:Let’s talk(句型);Let’s play(活动 操练);Let’s learn(单词); Let’s do(全部动作反应法 TPR活动); Let’s make; Let’s sing。B部分内容包含:Let’s check(单元检测)。

三、四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五、六年级是学习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要掌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在巩固好学生基础的前提下求更好的发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在词汇教学方面,老师建议要音、形、义结合,同时总结了如下四种方法:

1、结合字母的发音教,教会能力;

2、融单词于语句中教,强调语意;

3、在交际性游戏中教,促进记忆;在任务活动中教,重在运用。呈现单词环节,老师建议音、义领先,形随后,强调语素——字母(组合)的联系,培养拼读能力。操练环节,张老师也介绍了如下几种方法:

1、请学生把单词与图片(实物)匹配;

2、请学生边说单词边指课本上的单词或句子;

3、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

4、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实物或图片;

5、Let’s do听听做做;

6、给单词编号,教师说,学生指。

在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时,老师谈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段:

1、请学生把单词与图片(实物)匹配;

2、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

3、听录音,手指单词跟读,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4、充分利用板书以及单词表的作用。

在上词汇课的时候,老师提醒老师们注意:a、分清单词的教学目标(认读?书写?),有针对性地处理;b、对单词进行精细加工,可分组或分层处理;可引入反义词、近义词、同类属词进行对比;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加深印象;c、单词先分别操练,再综合在一起操练,利用短时记忆的关键复习点强化记忆单词;d、强化认读能力;e、操练量要大,学生参与面要宽,词句融合自然,活动形式要丰富有趣。

对话教学也是让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因素,教学条件因素,环境因素等,让这一教学成为了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针对对话教学,老师也给出了几点建议:a、利用图片、多媒体及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呈现对话,在语境中整体感知并强化“注意”(noticing)目标语言结构;b、利用趣味活动强化认识并掌握语言结构;c、利用任务型活动,创设不同语境,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活动。曹老师还提到,课堂活动设计应注意由紧到松,由控到放。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在唱独角戏,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想把英语学好却又无从下手。经过这次培训学习,有了李老师的理论方法指导,对我今后的教学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4.小学美术新教材培训 篇十四

2018小学新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县2018年爱心包裹项目美术教师培训。作为新教师,在这短暂的两天培训中,我收获满满。

上午,首先由**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讲话,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最近这几年学校取得的傲人成绩。接着,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先生主持了开班仪式,介绍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基本情况和爱心包裹的类别,让我对爱心包裹项目有了基本认识。最后,由县美术教研员**老师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美术教育。她认真细致地从美术教育的途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主要课型等多个方面让我对美术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经过短暂的休息,一堂生动的美术示范课《圆圆的世界》让我对美术课程大开眼界,让我知道了美术原来还可以这么教学。老师从图片导入,实物呈现,探索发现,亲身示范,任务布置,学生作品展示等多个环节让我领略到美术这门课程的魅力,也让我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

下午上半场,**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实战,手工技法课《串编的乐趣》,让我们不仅通过穿编这项技法了解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让我们的动手能力有所增强。经过学习,我们老师也动手制作了自己的作品,半个小时下来,一幅经过穿编向日葵作品在我和朋友的手中呈现出来,虽然不是特别出彩,但是穿编的过程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乐趣,同时也让我们对穿编这项古老技法充满了敬佩。后半场由周锐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动漫创意画,让我对动漫也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人物眼睛的画法,素描的比例等等,短暂学习之后,一个可爱的娃娃又在我手

精品学习文档

中呈现,虽然不够美观,但是也让我对动漫,卡通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

休息一晚上后,12日一早我们又满怀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了。首先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拓印艺术,她细心的给我们亲身示范了拓印的几种方法,接着我们用提前准备好的树叶经过上色拓印,敲打树叶的方式,把树叶的叶脉清晰的印在了白纸上,两人一组也完成了一幅拓印作品,这其中也有过失败的尝试,不过还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幅作品最后也呈现出来了。接着周锐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油画棒技法,主要是通过不同颜色搭配产生渐变色来做出好的作品,大胆的撞色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格,最后由我们自己动手,一幅大胆撞色的作品《妈妈》也从我手中完成,虽然不够美观,但是也让我对色彩的搭配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最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微课的制作技巧,让我对微课的认识又增加了几分,让我以后也想尝试。

15.新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的人文内涵 篇十五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新课标推荐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词, 都具有很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恰当的策略, 实现古诗词教学的人文性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 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以视频材料引学生入胜, 体味一个“美”字

苏东坡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其实很多优美的诗词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们要学诗, 不如先品画。在教学中, 教师可准备与诗词内容紧密相关的视频材料。这些材料或再现诗词的真实场景或提供与诗词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诗词之美, 让学生在视频材料中享受“飞流直下三千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美;“泥融飞燕子”、“自在娇莺恰恰啼”的逸美;“江枫渔火对愁眠”、“独钓寒江雪”的凄美;“返景入深林”、“泉眼无声细细流”的幽美……把学生置身于诗人咏赋的大自然之中, 让他们同诗人一起体验、理解、品味诗词意境之优美,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反复读吟成诵, 共鸣一个“情”字

诗词是表达诗人思想感情最浓缩的文学形式, 其高度锤炼的语言艺术和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无疑是妙不可言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对“情”字应尽量少“言”, 应采取以读为重, 读中知“情”的方法。读诗词, 应由生到熟, 由读到吟, 由吟至诵。如此反复读诵, 让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 迸发出“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诚挚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眷眷亲情;“家祭无忘告乃翁”、“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忧国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诵中体会“情”之深、“情”之真、“情”之重。

三、从诗人的童年来, 到学生的童年去, 追寻一个“趣”字

新课标推荐的诗词, 如《古朗月行》 (前半部分) 《池上》《小儿垂钓》《夜书所见》等都以诗人的赤子情怀再现儿童的天真无邪。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以“童年趣事”为话题, 让学生谈自己的童年, 想诗人的童年, 让学生以教师的解说为媒介同诗人心心互动, 以诗人的童心解诗词所表达的童真, 从而品味诗中的童趣。除童趣之外, 骆宾王的《鹅》, 李峤的《风》, 贺知章的《咏柳》等, 诗中或表现出对事物观赏的真趣, 或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环境的情趣, 或表现出对人生无限感悟的妙趣。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抓住诗的趣味, 使学生在学习诗词中追寻盎然的意象趣味, 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四、以名句为眼, 锤炼诗词内涵, 感悟一个“理”字

古人认为, 人与自然是异质而同构的, 天人合一, 物我相生相依, 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论。古诗词正是在这种和谐的物我思想引领下, 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理”, 它们往往是诗的眼睛。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景中道出了观察事物的哲理;“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写物中悟出了淡泊名利的做人道理;“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山外青山楼外楼”、“千磨万击仍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等诗句, 洋溢着诗人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以及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超越精神。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识记、赏析诗词名句, 锤炼、对比、总结、归类、理解名句所蕴含的真理, 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理”的熏染中,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之, 博大精深的中华古诗词,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其中的人文内涵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执著, 对真理的追求, 对民族的自豪, 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师要善于捕捉挖掘这些真理, 并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 熏陶感染学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6.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汉语拼音教学 篇十六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象,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这样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第10课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的:①看图说话,了解图意;②“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③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④扩展活动中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爱吃些什么;⑤独体字“小”“鱼”“牛”的字形识记。

上一篇:告知书下一篇:小雪节气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