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前复习资料

2024-08-05

艺术概论考前复习资料(共10篇)

1.艺术概论考前复习资料 篇一

文学形象间接性

歌德说:“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例如 用“绝代佳人”远不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来得生动感人,就是因为前者或因太抽象无法唤起相应的表象,或因太具体而限制了联想与想象;而后者则通过对神态特征的瞬间捕捉,为想象留下了余地,使读者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倾注在感受中间,形成对他而言的更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感。

结合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时间,谈谈创作过程中的基本规律:(1)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

(2)艺术创作过程又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

艺术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节制的创作欲望。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和创作欲望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

艺术传达活动,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是艺术作品。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3)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曾对一个稻草垛不惜花巨大的精力观察与研究,他根据朝、夕、明、晦、春、夏、秋、冬等不同光照时间进行反复地写生,研究不同的光色变化,终于创作了15幅不同色调的《稻草垛》。这一切都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没有训练有素的眼力和灵敏的心灵,是无法创作出这微妙变化与差别的作品的,也无法去捕捉美丽的光和色。

以某位艺术家的创作为例,论述其艺术风格的具体表现以及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审美理想的不同,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苏轼词的艺术风格是多样化的,既有豪放词,也有婉转词,还有旷达词及风格自然清新的词。而苏轼词的基调应是旷达,这种旷达的基调贯穿在他的大部分词作中,这种基调在他的豪放词中更为明显。苏轼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豪放派。最为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辛弃疾。(1)具体表现

首先,苏轼的豪放词风体现在对词境的开拓。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能以开朗豪迈的语调,慷慨激越的情感,创造出雄浑开阔、豪迈奔放、情致高远的意境。

其次,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内容题材的扩大,也是其豪放词风的重要体现。有反映爱国之情的,也有描绘农村风光的,更有思念亲友、抒发自己人生感慨之作(2)形成原因

① 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求促使苏轼去创作实践。文学的发展,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所谓“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刘勰

②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新兴歌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词本身又具有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活泼自由,它突破了五言、七言诗的束缚,有利于表现和反映北宋当时日趋复杂化了的社会生活。而苏轼正是顺应和发展了这一潮流。

(3)苏轼的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

(4)

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回答时须用具体艺术实践对此加以描述。(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3)“手中之竹”——艺术表现。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锻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

举例论述无意识对艺术创作的意义或作用。

无意识创作是指在一定的艺术创作的基础上或达到一定水平的艺术创作者在意识创作的过程中,或是在无意识的创作中,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或是定位,要不就是只有一个轮廓,而脑海中无清晰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作品就称之为无意识创作。

漓江画派

(1)所谓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绘画流派之一。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一批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体,这些画家有着共同的艺术表现对象和相近的绘画风格,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漓江画派逐渐形成。漓江画派的主要审美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其中国画的最大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作品大都以对景写生为基础,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在技法上以线见长,水墨淋漓,色彩明丽。其代表画家黄格胜创作的《漓江百里图》长卷和《漓江百景图》系列是漓江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他代表画家还有阳太阳、黄独峰、涂克等,在中国当代画坛有较高的知名度。(3)“漓江画派”如何在以后探索发展道路上人广采博取,大胆探索,画派的观念、内容、形式以至发展体制、机制如何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如何摆脱了纯画派论画派的思维方式,如何打造一个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的全新的画派形象等等问题

(4)“漓江画派”要把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优势转为观念优势,必须发展与之相依托的文化产业,实现由文化资源优势到文化产业强势的转变。“漓江画派”促进会的成立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要根据广西文化资源优势,利用美好山水风光、绚丽民族风情和多彩人文景观,着力创作出一批显示“漓江画派”实力、代表当代绘画水平、体现画派风格的绘画精品。同时大力培养青年画家,落实各种有利于培养画家的办法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画家成长的良好环境。

10、谈你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作为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而崛起的,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批判与超越,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表征。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批判和超越了现实主义,进一步向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极朝着更为激进的方向迈进,以先锋艺术的精神体现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经典的彻底反叛;另一极则面对整个被商业化了的社会,朝着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迈进,追求大众性、平面性、游戏娱乐性。二是它往往采用荒诞、调侃、反讽、拼贴、嘲弄、游戏等多种手法,来突破传统文化乃至现代主义文化的审美范畴,追求一种全新的表现方法。

刘镇伟90年代的电影作品《大话西游》是借用《西游记》的噱头来包装的一个全新的故事,除了使用了《西游记》中的人物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联系,电影用喜剧方式,夸张的表演加上夸张的情节编排再加上夸张的台词对白,它取笑一切严肃,调侃一切神圣,嘲弄一切规则,抛弃一切深度,这种怀疑论、否定论和颓废论在适应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丰富文化的多元性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攻击型和破坏力,摧毁了在西方文艺界雄霸百年之久的西方现代主义,对西方社会的饿现行制度和秩序发起猛烈的攻击,对现有的一切从怀疑走向反叛

12、举例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娱乐化和游戏化倾向。

1、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2、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娱乐化和游戏化的具体表现。(举例)

3、表明自己对这一倾向的态度和看法。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美各国兴起的一股文艺思潮,它包括众多的艺术流派和创作主张,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新浪潮电影等。

2.艺术概论考前复习资料 篇二

导入“艺术的产生及其内涵的演变”

本讲内容的主要思考练习

★“任何人把艺术理解成什么,艺术就是什么。”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1)是对19世纪初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的延伸,同时亦是对1917年由杜尚的“小便池”事件引发的究竟何为艺术的大讨论的一种结论性总结。

(2)该观点的提出以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古典艺术受到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背叛和颠覆为背景的。

(3)该观点以传统的艺术规则正在被艺术与生活渐渐合而为一的创作理念所打破为立论依据。

第一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艺术的起源

本节的学习重点

(简述)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说法、核心观点、代表人物:

(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狄德罗等。

(2)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有18ct法国哲学家席勒和19ct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弗雷泽;雷纳克。

(4)劳动说。认为艺术来源于劳动,艺术是劳动的产物,它伴随着劳动而产生;代表人物有普列汉诺夫、马克思、恩格斯、鲁迅、柯斯文。

第二节艺术的发展

本节的学习重点

★(结合作品示例阐述)艺术的发展特点:

1鲜明的时代特征;2艺术形式的变迁;(1)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

3与社会盛衰密切相关。○

(2)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11继承与革新是艺术发展的主要方法;○2许多艺(3)继承与革新。表现在:○

术门类的发展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

第二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与难点

1.(结合作品)理解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中。

2、★(结合作品阐述)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认识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等。

(2)审美教育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人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审美娱乐作用: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第三讲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艺术创作

本节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艺术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采用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以感性意象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形式,以想象为中心环节,包含感知、情感、联想、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有机综合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思维方式。本讲的学习重点与难点

1、(简述)形象思维的特点。

(1)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2)以感情作为思维的运动驱力;(3)以想象为思维的基本途径;(4)以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象为最终成果。

2、(简述)艺术创作主体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艺术家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文化修养。生活积累和文化修养分别是成就优秀艺术家的“源”与“流”;

(2)艺术家需要有纯正的审美趣味和高品位的艺术追求;

(3)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他能从一般的“当事人”的立场抽出来,将认识感受提升为一种审美创造性的感受。

第二节艺术作品

本节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1.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

2.★ 典型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是写实型艺术作品中塑造得非常成功、具有一定的社会本质意义,同时又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第四讲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1.★ 风格

指在一系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体中所显示出来的,艺术家的独特的艺术风貌、艺术格调和创作个性。

2.流派

即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审美理想、创作原则、艺术风格等方面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结合组成的群体。

3.思潮

即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个区域内,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共同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本讲的学习重点与难点

★(简述)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的关系。

(1)与艺术流派相比,艺术思潮侧重于艺术社会性中的精神意味,它反映在具体艺术家的风格化创作中,而艺术流派的艺术思想趋向则是艺术思潮的集中体现。

(2)在艺术史上,艺术思潮是对某个历史时期艺术总体性特征的把握,是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在艺术领域内的呼应和延伸,它能够反映社会整体文化的精神走向和内在特点。

第五讲艺术的分类

主要内容:了解和认识不同艺术门类划分的依据

第六讲美术

本讲需要掌握的概念

美术

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空间中通过线条、色彩、形体等塑造出一定的物质形态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故它又被称为“造型艺术”。

本讲的学习重点

1.★(简述)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及其各阶段的特征

(1)辛亥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大量引进西方美术,以及改造与捍卫民族传统绘画的对垒;

(2)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革命大众化美术;

(3)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爆发前:写实主义精神,表现工农兵,讴歌新社会;

(4)“文革”时期:红卫兵美术、造神美术;

(5)改革开放以后:伤痕美术、乡士写实主义美术。

2.★(简述)美术的艺术特征。

(1)具有艺术形象表现的空间造型性;

(2)具有艺术形象展示的静态性;

(3)具有艺术形象感知的视觉性。

第七讲 戏剧

本讲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 戏曲

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简述)戏曲艺术特征。

(1)

高度综合性;(2)虚拟性;(3)程式性。

第八讲电影

本讲需要掌握的重点与难点

1.★(简述)电影发展史上的四次技术革命。

(1)从无声到有声;(2)从黑白到彩色;(3)从传统制作方式到数字化多媒体制作方式;(4)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

2、(简述)电影的艺术审美特征。

(1)运动的画面:“蒙太奇”、“长镜头”;(2)声画结合:“声画对位”、“声画对立”、“声画分离”;(3)时空自由。

本讲的重点思考练习

★(思考)电影“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法]路易·德吕克《电影与其他》

(1)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技术是艺术的物质存在基础,艺术又是技术的创造和升华。

(2)从物质技术和美学艺术两个层面理解电影。从物质技术层面讲,电影是根据“视觉滞留”原理,运用摄影和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数字电影除外),通过放映以及还原技术在银幕上形成能表达一定内容的活动影像和声音的一种技术;从美学艺术层面讲,电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第九讲艺术接受

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1.★艺术鉴赏

就是通过调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评判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去把握艺术形象,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审美创造活动。

2.审美直觉

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本讲的学习重点与难点

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

(1)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艺术家需要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批评家的帮助,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敢于攀登艺术的高峰;(3)能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2.(结合作品阐述)艺术鉴赏的作用与意义。

(1)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3.艺术概论考前复习资料 篇三

第六章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一章,主要介绍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关属性。艺术作品是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关键性主题,因此也是考查的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一些范畴的关系的掌握。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是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常 会测试到的内容。具体而言,艺术作品的内容部分,需要重点掌握艺术作品的内 容、主题、题材等概念的含义。艺术作品的形式部分,需要理解其内在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这两种形式因素的含义与特征。

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有一些相关的重要属性,包括意蕴、意境、风格、格调、品位与商品属性等,它们与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密切关联。艺术意蕴是本章的难点,必须清楚理解其含义。典型与意境是本章的重点,考生要熟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细化的问题。

4.艺术概论考前复习资料 篇四

细看TA的任何一科都是按照章节和知识点展现的,每章里面的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内在联系,每当我们学完一章的知识点,要学会汇总,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再次联系在一起,俗称“穿线”。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记忆,这样更便于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连续的学习时间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尽量保证连续学习一小时以上,由于税务师的科目与知识点繁多,每次学习都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当你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也应该是在学习后半小时左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被中途打断,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提高效率,排除一切外界干扰,静下心来,持续学习更利于牢记知识点。

3早晚连贯记忆

科学证明,我们在24小时内早晨醒来与晚上临睡前记忆是最好的时候。早晨利用吃早饭的时间,在脑子里面过一下昨天学过的知识点。就像学生时代背诵课文的时候一样,前一天感觉很多地方没背下来,不过第二天都能念叨出来,这十分钟可以有效的对之前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晚上睡觉前也是常人记忆的巅峰,连续记忆、持续学习让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4整理错题本

5.的初三年级物理考前复习资料 篇五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换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产生强磁场。

6.中国古代史考前历史复习资料总结 篇六

1. 原始社会

本阶段基本特征为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集体劳作和生活,共同享用得来的生活资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阶段、剥削和压迫。原始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缓慢,特征相对简单。在复习时应注意原始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

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应特别注意各原始人类遗址的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

⑵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即由最原始的采集和狩猎发展为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的开展,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的基础。

⑶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即由穴居的迁移生活发展为定居生活。

(4)人类生产生活组织的变化:即由原始人群进入氏族公社,氏族公社又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其本质含义则是人类血缘关系的变化。

⑸人类生产关系的变化: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将公有的剩余产品据为己有,产生私有财产。氏族成员出现贫富分化。穷人和富人之间逐渐产生对立,发展为阶级。贫穷的氏族成员由于债务的关系沦为奴隶,富人则成为奴隶主,奴隶社会的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雏形已经形成,而普通氏族成员则成为平民阶层。当阶级出现,阶级斗争随之产生。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地位,镇压奴隶的反抗,必须要有可利用的力量——国家和阶级,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

2. 奴隶社会 ( 约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476 年 )

⑴夏朝 ( 约公元前 21 世纪-约公元前 16 世纪 ) :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应特别注意归纳奴隶制建立的表现。

政治:奴隶制的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经济:夏朝的社会经济初步发展,为后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⑵商朝 ( 约公元前 16 世纪-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 ) :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非常广大。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政治制度: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商朝奴隶主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人牲”和“殉葬”也是商朝奴隶制发展的表现。

经济:在夏朝基础上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类繁多,产量提高;畜牧业饲养牲畜种类较多,数量也很大;商朝手工业相当发达,以青铜制造业最为重要。

文化:商朝文化成就于世界,以文字和天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⑶西周 ( 约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公元前 771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疆域:空前广大。

经济:繁荣发达,是我国农业原生作物系统的形成时期;手工业分工更细。

政治: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备,是西周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标准的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应分别掌握这两种制度的具体内容,特别应注意这两种制度的联系。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经济制度,也可以看做是奴隶社会的典型生产关系。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并和井田制相适应。联系这两种制度的纽带是土地和义务。

⑷春秋时期 ( 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 ) :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他国的支配权而进行争霸战争,其性质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但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大大加强了统一的趋势;在战争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争霸战争也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奴隶主贵族统治体系,加速了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瓦解。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春秋后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开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发展,私田的开垦增多,影响到国君的财政收入。公元前 594 年,鲁国率先颁布“初税亩”,在客观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由国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贵族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上交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产品分配制度发生变化;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由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至此,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 封建社会 ( 公元前 475 年-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⑴战国时期 (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 :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继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领域得以确立后,战国时期的上层建筑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新兴地主阶段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历经 100 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它彻底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的制度分别为封建社会中两种最典型的制度所取代。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考生必须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某时期经济的发展必须首先反映在农业领域。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劳动力可以解放出来从事手工生产,带来手工业的发展,而这两种行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必不可少,商业也必然随之繁荣。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当属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国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于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战国时期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级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理人,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批评对方,以确立自己的学说,这诸多因素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⑵秦汉 ( 西汉、新朝、东汉 ) 时期 ( 公元前 221-220 年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秦朝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汉武帝时,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领国朝鲜、日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文化: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各民族的联系加强,中外的经济政治交往频繁,科技文化由此得到很大发展。造纸术的发明以及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的基础。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 - 589 年 ) :本阶段的特点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这是东汉以来分散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的产物。至魏晋时期,豪强地主上层又发展为士族。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制度获得充分发展,士族控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垄断了仕途,其腐朽统治是阻碍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南北经济的明显差异,也使南北政治统一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内部明显的民族差异,也妨碍着国家统一。

经济:本阶段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生活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朝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

民族关系:本阶段出现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由于东汉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故而形成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民族大分裂的局面。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一、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二、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四、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五、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文化:尽管本阶段政局混乱,但我国的科技文化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并超越秦汉,有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地位,如数学、农学等,其成就即使与后代“治世”相比也毫不逊色,为我国封建文化在隋唐时期达到繁荣奠定了基础。

⑷隋唐时期 (581 - 907 年 ) :本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政治: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对魏晋南朝以来腐朽的士族制度产生了冲击的作用。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唐玄宗在边境设藩镇,导致地方权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从而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后,地方上更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经济: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780 年唐政府实行两税法。它改变了过去以人工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限制土地兼并,因此唐朝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农民战争的发生。

民族关系: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特别是唐朝前期,因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昌盛。这为汉族政权发展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边疆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迫切要求吸收唐朝先进文化,主动和唐朝政府发展关系,如松赞干布向唐朝政府求婚即是例证。而唐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朗,积极采用如直接管辖、册封和平等交往等多种方式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对外关系:唐朝国力强盛,对外吸引力大;陆海交通也比较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为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时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西亚、南亚各国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唐朝文化固然对外国的影响深远,但外来文化对唐文化作用也极其明显。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泽被深远,是建立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各国家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7.考前复习计划 篇七

由于课程安排不同,我们的考试分别分布在14周、15周和期末的19周或20周。为了达到科学、高效的复习目标,我们班对不同学科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1.电磁场与电磁波

1)课代表与老师沟通,划出重点;

2)课代表把重点转划给全班同学;

3)在14周以前对知识点“扫盲”,14周周三之前复习考试题型,以适应考试。

注:此科目时间紧迫,顾复习以试题为主,有的只是可借助上学期学习的大学物理的相关知识帮助理解。

2.概率统计

1)看书,熟悉各个知识点,在14周周五前完成。

2)做题,仔细研究练习册上的试题,做到举一反三,在考前做题,适应考试。

注:概率有两本练习册,复习时以较薄的为主,时间充裕的最好也把厚的一本做了。

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做书后题,在做题中找重点、难点、盲点;

2)在考前做试卷(已发)一套,以适应考试。

注:以题为主是老师推荐的方法,此方法对几乎所有理科和工科有效。

4.英语四级

1)配合学校进行的模拟考试进行训练;

2)动员同学晨读,培养语感;

3)提醒同学进行校园广播的听力练习。

注:由于四级的重要,很多同学早就开始了准备,英语不是复习就能有成效的学科,所以主要取决于同学们日常的积累。

5.模拟电子技术

1)由于听课效率较高,效果较好,所以主要对知识进行“扫盲”。此项应于18周以前完成;

2)18周以后进行习题练习,以适应考试。

6.单片机原理

1)在课上对知识进行消化,课下用少量时间进行巩固;

2)在17周、18周进行编程训练;

3)最后考前应巩固学科的基础知识。

注:单片机对编程的要求较高,考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学应带头进行学习。

7.信号与系统

1)同电路原理进行比较,理解知识点;

2)仔细研究每一道课后题,在18周前完成;

3)考前做题或卷子(如果有)以是因通过考试。

8.高考考前复习方法 篇八

经过高中3年的学习,每个高考考生都可以说是身经百战,对于考试本身的经验、技巧或者说是考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和收获。高中3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还是自己扩展的内容,这些基础知识是我们已经具备的实力,10天改变不了什么。

我们身经百战,对于应试的经验、考试的技巧,在一次次的模考和老师的传授中,我们也早已心中有数。最难的就是调整心态,要能够控制自己紧张的情绪,使之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度上,面对考试从容不迫,正常发挥乃至于超长发挥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取得意想不到的高分。

2.温故而知新

不需要再学新的知识,做很难的习题更是不可。十天不长也不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整理已学过的知识,看看自己的错题集,巩固已有的实力,并从中升华出结晶。

整个高三,各种试卷考题做了太多太多,甚至于每天考,每天做,考前这些天我们不需要再如此,看看以前的试卷、笔记、错题就行了,但请切记,绝不要因为不做试卷就忘记考试的感觉,抛开一切的放松,要保存做题的感觉,才不会到了高考考场手生,找不到感觉,找不到状态。

3.好睡眠才有好的精神

每天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只有精力充沛,才能更加有效率的学习和发挥。白天适度的紧张,晚上完全的放松,张弛有度。

虽说如此但也不要打破平时养成的睡眠习惯,平时什么时候睡觉还是什么时候睡觉,这十天不要因为临近考试而有所变动。

4.适度紧张,有利发挥

考前十天我们更多的要把握心态,调整好状态,一定要避免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紧张不好,但万万不可出现过度放松,不再复习,不再动笔,可学习相关的全放一边,疯玩几天。有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反倒不适应。

9.高考数学考前复习计划 篇九

【复习要求】

1、重点梳理。写过的资料很多,都过一遍时间紧张,也容易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达不到预期效果。建议以七次月考试题及北京的一模、38套题的1——6套、北京13春季高考、2013年苏、锡、常、镇四市教学情况调查

(二)、13年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题型专项训练的2010年至2012年高考填空、选择及高考前三题。把这些试卷中的错题、典型题、典型方法标注出来(可以利用基本公式表或知识表解或考试说明进行标注),会做但做错的题要找出错因并结合要梳理的试卷做专题、专项训练,把梳理工作与高考题型训练结合起来,复习工作落到实处。

2、保温训练。数学光看不做不行,如果隔两天不做题再做就可能找不到感觉,因此要适当做题。填空、选择和高考前三题是得分的主要题型,应抓好。准备8次填空、选择的保温训练题及2套前3题,每套保温训练题控制在45分钟之内,应有计划地安排好保温训练。每周用2个小时单位做一套题。

3、回归基础。在最后一周,应注意加强课本典型例题、习题、重要公式、定理的记忆。

【具体计划】

5月17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及08、09年高考填空、选择和前3题的梳理; 5月18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19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及2010、2011年高考填空、选择和前3题的梳理; 5月20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1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完成一组解答题前三题训练(35分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关键点及值得注意的地方

5月22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3日套题训练(2小时),做好题型小结;

5月24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5日完成两套试卷或一种题型的梳理,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5月29、30日阶段小结(对照月考反思填空、选择及前三题训练,做好题型小结)

5月31日课本中的重要例题、习题结论、重要定理、重要方法及步骤、公式要整理并记忆; 6月1日复习昨日成果,查缺补漏,做一套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

6月2日完成一组解答题前三题训练(35分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关键点及应注意的地方; 6月3日套题训练(2小时),做好题型小结(对已小结过的20套题再小结);

6月4日重要例题、习题结论、重要定理、重要方法及步骤、公式要整理并记忆,查缺补漏; 6月5日做12年高考填空、选择训练题(45分钟),重要例题、习题结论、重要定理、重要方法及步骤、公式进行整理的记忆,查缺补漏;

10.高考考前复习:考前要做高考题 篇十

在这时的复习中,要注意高考考察可能性比较大的重点和平常模拟练习没有练到的盲点。例如:阅读题(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首先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和概括意识,要看上下文答题;诗歌中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咏史讽谏诗、悼亡诗可重点关注;默写重在把字写对;主观表达题(含作文)得分的关键在于审题。

利用最后的时间,考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成语、默写的积累。对于病句,还是要熟悉病句常见的设错点。另外,作文论据不是刚发生的都是新鲜的,只有别人知道不多的材料才是新颖的论据。建议认真吃透几个真实的、差异较大的、不广为人知的故事(特别是细节),考试时必定能用好一两个,为你的作文增分。

上一篇:转变工作作风思想认识下一篇:乡镇维稳工作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