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2024-08-05

射线防护设计方案(精选9篇)

1.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一

医疗领域常用的射线防护材料、设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医院放射科设备等都具有很强的电磁辐射,医疗行业的X射线透视、CT诊断、放射性核素对人体脏器测定,对肿瘤的照射治疗等,一般国家规定医疗行业中放射作业必须要防护,放射科墙面要用防辐射铅板阻挡电离辐射,在选用铅板时一定要采用正规铅板厂家的铅板,切勿滥用,如果防护不当可产生电离辐射伤害,严重者可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辐射并发症,危及生命。

在医疗领域常用的射线防护材料及设施有:防辐射铅板、防辐射硫酸钡、防辐射铅门、防辐射铅窗、医用铅玻璃、防护铅屏风、防护铅房、放射源防护铅箱铅罐、铅胶、电离辐射防护服等。在个人人体电离辐射防护方面主要包括防辐射铅衣、铅帽、铅围脖、铅手套、铅围裙、铅裤、铅帘、和儿童防护套件以及防护屏风等。电磁辐射作为危害生态环境的一种电磁波无形无色,人们容易忽略掉,在当下电磁技术的广泛应用中,除了对人们便利和帮助外,也要重视带来的辐射污染等问题。电磁辐射防护问题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此很多商家推出各种各样的防辐射产品。如正规铅板厂家推出的防辐射铅板,就是当下金属防护中防护能力最好的铅板产品。防辐射铅板的主要用途是屏蔽电离辐射的,在医疗行业中医用铅板主要用于放射科射线的防护。广泛用于医院放射科室、牙科门诊、宠物医院、x光室、ct室、Dr室、手术室等带有放射源的机械设备场所。防辐射铅板是射线防护工程施工中主要的防辐射材料,因防辐射铅板中含铅纯度达到99.994 %,铅对人体血液,脏器,及骨髓有毒害作用,体内及其不容易代谢出,经长期积累,就会引起体内铅超标,引起铅中毒现象。中毒者一般频繁有铅及铅化物接触史,在防辐射铅板运输和施工中应当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铅板,应带好防护手套,避免接触皮肤粘膜。

2.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二

放射源分类

探伤机使用的γ射线放射源, 一般都是密封人工放射性核素, 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铱-192、硒-75、钴-60 3种。所谓放射源, 指的是密封在容器中或有严密包层的固态放射性材料。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 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 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 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 (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时, 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 也不会伤害身体。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 接触这类放射源几分钟至1 h就可致人死亡;

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 接触这类放射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 接触这类放射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 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防护手段

探伤机γ射线放射源按照Ⅱ类放射源进行管理, 为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主要有以下3种防护手段:

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 接触的射线就越少, 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 (如混凝土、铁或铅等) 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 通常上述3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控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使之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 保障个人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对于工业无损检测过程而言, 主要考虑外照射的防护。γ源在出厂时均保持一定的活度, 标有定量的数值。放射源无论在屏蔽容器内, 还是在使用检测过程中, 都会按照其固定的衰变周期, 活度逐渐减少。γ源平时保存在屏蔽容器内, 外侧的辐射剂量率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只有在使用时才将γ源摇出屏蔽容器, 对焊件进行探伤检测。γ源检测作业时, 为了保证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 通常采用距离防护的方法, 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中, γ射线检测现场控制区边界的剂量率 (空气比释动能率) 为15μSv/h, 修正系数为1.63, 其增大了控制区边界范围。在控制区边界上, 可用绳索、警戒线等围住控制区, 在其边界上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并悬挂“禁止进入放射工作场所”标牌。探伤作业期间, 应安排人员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 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人边界内。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 允许与探伤相关的人员在此区活动其外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Sv/h, 边界处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标牌。

图1中, 1为源屏蔽容器;2为探伤对象;L1为辐射没有任何衰减时要求的控制区距离;L2为有用线束方向, 经检测对象屏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离;L3为有用线束方向以外, 经源容器或其他屏蔽物屏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离。对于移动探伤机, 控制区边界的当量剂量率为15μSv/h, 可由下面公式评定控制区距离:

式中, a1数值可在GBZ 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附录中查得;1.63为边界剂量率修正值;L1为控制区距离值;L2和L3的距离值分别由L1乘以不同半值层数相对应的因子 (见表1、表2) 而获的。

实例计算

下面以铱192为例, 介绍放射源在一定时间后, 活度和控制区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例1, 已知192Ir源出厂时为100 ci, 90天后用于探伤, 求现在的192Ir源强度是多少?

解:从表3中, 查到纵向80天及横向10天的位置所对应的0.430, 即为192Ir出厂90天后的衰减系数, 100 ci×0.430=43 ci。即90天后使用的192Ir源强度是43 ci。

例2, 192Ir放射性活度为1.85×1012 Bq, 检测对象是钢结构, 厚度为24 mm, 放射源屏蔽物为钨制, 厚度25 mm。计算:

1.无任何防护情况下 (即L1) 的控制区距离?

2.经检测对象屏蔽后 (即L2) 的控制区距离?

3.经源容器屏蔽后 (即L3) 的控制区距离?

解1:从GBZ 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附录中查得192Ir放射性活度为1.85×1012Bq, 控制区距离a1为90 m, 则L1=a1×1.63=90×1.63=146.7 m;

解2:从表1查的钢对应192Ir的半值层厚度为14 mm, 因此24 mm钢结构的半值层数是2, 表2中半值层数2对应的衰减因子为0.5, 则L2=0.5×146.7=73.35 m

解3:从表1查的钨对应192Ir的半值层厚度为2.5 mm, 因此25 mm的钨的半值层数是10, 表2中半值层数10对应的衰减因子为0.05, 则L3=0.05×146.7=7.34 m。

3.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三

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本公司是一家健康体检公司,公司现有射线装置4台,其中DR设备2台,CT设备1台。2013年我公司编制并报批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3年11月9号取得了《辐射安全生产许可证》,现把2016年辐射安全工作简单的汇报如下:

一、公司情况

l、本公司注册于2014年,公司位于xx号,主要从事健康体检业务,由于工作需要,配置西门子公司是生产的医用X射线CT机1台,新东方公司、GE公司生产的DR机各1台,4台设备分别放置于体检中心放射科。

二、辐射管理自查情况

l、X射线装置工作情况。当门全部关闭X射线机才可以开启,这样有效的控制了X射线的泄露(门的材料采用铅板隔离),室外设置了明显电离辐射的标志和“小心电离辐射”的字样,还配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防止人员的误入工作区。

2、个人的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我公司现有从事X射线工作的人员共3人,3名工作人员都配置了个人剂量计。

3、辐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1)建立了全防护管理机构。我公司指定“XXX”为专职的辐射与环境保护管理员,负责公司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并制定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明确了岗位职责。

(2)管理规章制度。公司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

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的要求,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安全和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包括:《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设备管理制度》、《辐射监测方案》、《辐射培训制度》、《仪器使用登记制度》等。

(3)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公司现有的3名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经过XX市卫生监督所组织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知识培训并通过了考核,持有2014年×月×日颁发的上岗证。

(4)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我公司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在从事放射诊断操作时必须佩戴放射防护设施,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帽等,并已为3名X射线操作人员配置个人剂量计,个人计量仪定期送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人计量监测,剂量计检测结果均未超标。每年组织放射操作人员参加XX市职业病医院做职业健康检查。

(5)我公司在竣工环保验收时,对辐射工作环境进行了监测。我公司制定了监测方案,委托XX市卫生监督局对我公司辐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监测。

(6)X射线机日常使用登记及安全装置的日常检查。每次使用后都进行了登记;公司在《辐射监测方案》中具体规定了装置需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内容。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l、各项防护制度还在逐步完善中,我们在接下来的将逐步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五、下一步打算

1、完善相关的制度。

2、每季度安排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自查时间:2017年1月10日。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X(办公电话和移动电话)

XXXX管理有限公司

4.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四

各位领导,专家:

辐射安全是从事放射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中心一贯非常重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学习各级主管下发的 文件精神,同时派员参加各种培训,采取正确的放射防护方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零事故发生。

㈠安全许可情况

中心因健康查体和肺结核诊断需要,于2008年12月由山东省结核病防治中心装配XG501A型医用诊断X射线机一台,由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生产,该机组对X射线的防护符合GB8279-87《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疫标准》及GB9706·12-1997《X射线机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的有关规定,该机现正申请《安全许可证》,尚未正式使用。㈡辐射环保设施

中心X射线装置用房经相关专业人员设计,施工,符合Ⅲ类射线装置防护要求,装备屏蔽防护设备。

㈢相关规章制度

中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辐射环境管理制度》,《使用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㈣人员管理情况

按省环保厅的要求,中心安排一名本科学历技术专职人员

负责辐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先后参加山东省环保厅举办的“山东省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岗位培训班” 和菏泽市卫生局举办的“菏泽市核与辐射事故和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初急处置技术培训班”,专业人员有上岗证,个人计量检测片,能熟悉相关的法规与标准情况,熟悉现场操作相关情况。

5.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五

环发〔2008〕13号

关于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以下简称《条例》),切实提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水平,现就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工作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和落实安全责任。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等有关规定,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放射源丢失或被盗、抢,确保核技术利用设施运行安全。

(二)加强放射源暂存场所及工作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定期检查,防止放射源丢失、被盗。存有可移动Ⅰ、Ⅱ、Ⅲ类放射源的库房应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或监控。放射性同位素应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保管。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双人双锁,并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等安全措施。

(三)严格履行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备案和转让审批手续。加强放射性同位素运输途中的安全保卫工作,严防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或放射源丢失、被盗、抢等辐射事故。

(四)及时送贮闲置废弃放射源,减少安全隐患。在放射源闲置废弃后3个月内,应将废旧放射源进行包装整备,送交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或放射源生产单位,或返回原出口国。

(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习,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生辐射事故能够立即响应,事故报告渠道通畅,事故处理及时有效。

二、要按照《条例》的规定,抓紧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一)凡依照已废止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规定取得的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许可证,自2009年1月1日起,一律作废。

(二)凡依照已废止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规定取得的生产、销售、使用射线装置有关许可证,自2010年1月1日起,一律作废。

(三)所有辐射工作单位应在其许可证有效期终止前依据《条例》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许可证,逾期不申请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1、凡从事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活动的单位,请于2008年12月31日前向我部提出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有关手续。

2、凡从事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活动的单位,请于2009年12月31日前向我部提出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有关手续。

3、我部委托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安徽、宁夏、新疆、山东、河南、江西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负责审批颁发辖区内从事下列活动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以上辖区内凡从事下列活动的单位应当在本通知二

(三)1、2两条规定的期限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提出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有关手续。

(1)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2)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4、销售、使用以上三款以外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请按

(三)1、2两条规定的期限,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提出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有关手续。

请各单位迅速落实上述措施,做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

二○○八年四月十四日

主题词:环保 辐射 安全 防护 通知

6.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六

关键词:放射防护方法,X射线,放射损伤

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新技术快速地在医学x线影像诊断设备中得以广泛应用, 使x线成像质量不断提高。但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 现代临床使用x线影像设备的检查种类和使用的频繁度在不断提高, 使用x线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和诊断的依赖性在不断加大。除常规的拍片照相外, 各种造影检查以及CT扫描, 术中定位介入等都有x线的参与, 使患者接受照射检查的次数和总的辐射剂量也在提高。目前在国内, 广大的从业者以及患者普遍缺乏正确的放射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大多只重视对自身的防护, 而缺乏对患者的保护。在临床实践中, 医院又没有很好地对患者和患者家属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辐射防护宣传, 提高大众的防护意识, 应该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1 加强对医用放射线的危害的认识

相对可见光线, x线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粒子。X线光子在穿透人体时与人体的生物分子 (如核酸、蛋白质等) 发生碰撞, 会使原子的外层电子脱离从而发生电离, 生物分子的性质会因此而改变, 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亦遭到破坏, 造成人体自血球减少, 出现皮疹, 影响消化功能、呕吐等症状。如果辐射剂量不大,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会修复受到损伤的细胞或局部组织。因此绝大多数低剂量的医疗照射只会产生短期效应。对人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是, 如果x射线损伤了控制细胞复制的基因, 就有可能使组织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异, 诱发肿瘤、贫血、白血病、遗传性等疾病的发生, 具有随机性效应。当然这是个低概率事件, 但所受辐射剂量过大就会增加这种可能性。

人体内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代谢速度不同, 对辐射亦有不同的敏感度, 如眼睛和性腺对辐射的敏感度高于皮肤和肌肉。同样剂量的辐射照射到生殖器官上的危害远大于对四肢的照射。因此, 加强对关键部位的防护, 减少有效剂量照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防护设施

(1) 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cm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 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500×850×20mm的铅玻璃, 病人出入门为60mm不锈钢铅门, 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 (2) 辐射防护设备铅衣4件、铅围脖4条、铅手套4双、铅眼镜4架; (3) 辐射监测设备个人胸章剂量计每人一个。

3 管理措施

3.1 健全管理组织

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 成立了由一名副院长为组长, 医院主管部门负责人及主要放射工作单位科主任为成员领导管理组织, 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 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 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 宣传放射防护知识, 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 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3.2 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则》、《北京万东专用透视机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科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3.3 进行法制教育

增强防护意识国家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及专项法规和标准等是进行放射防护管理的依据。法制观念与防护意识的增强是搞好自主管理的思想基础。为此, 我们除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放射防护机构举办的防护知识培训班外, 并结合具体防护事项对照学习, 普遍认识到从事医学射线应用不仅要保护自己免受射线危害, 而且要顾及接受放射诊疗患者的安危, 从而为加强放射防护管理消除了思想障碍。

3.4 定期自检自查

防止放射设备和防护用品带"病"运行放射设备或防护用品的性能因久用或疏于检修发生变化, 将会涉及放射工作者和接受放射诊疗患者的安全。例如, 透视用.射线机的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老化, 灵敏度下降, 诊断医生必须加大毫安量才能获得诊断影像的清晰度。但是, 患者的皮肤入射剂量及床边透视人员接受的散射线剂量均与所用毫安量大致呈正比关系。放射防护用品, 例如铅胶衣之类, 久用加之保管不善, 使橡胶老化折裂, 失去原有的防护性能, 继续使用, 达不到应有的防护目的。类似上述情况, 单纯依靠防护监督机构定期来我院进行防护检测是不够的, 我们主要依靠我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进行自检自查, 发现问题, 随时上报院放射防护管理办公室, 协商解决, 确保医生与患者的安全。

3.5 定期检查身体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定期检查身体, 上岗必须佩戴人个胸章剂量计, 并定期由专业监测机构进行检测。以确保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胡晓雷, 江利权, 郭建国, 宁柱.自贡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01年第2期.

7.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七

1基本情况

1.1 原始设计

该传染病医院新建X射线机房, 由省某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在规划设计图上, 整体布局采取随意分布。机房 (包括曝光室、控制室、暗室、缓冲间) 建筑面积为100 m2, 其中曝光室55 m2, 控制室20 m2, 暗室15 m2, 缓冲间10 m2。防护墙设计为20 cm空心砖, 外包防护铅板。两个附窗设计为1 500 mm×1 200 mm的塑钢窗, 窗台缘离地面90 cm。观察窗设计为1 500 mm×1 500 mm的塑钢窗, 窗台缘离地面90 cm。机房大门设计为2 100 mm×1 500 mm, 控制室门设计为2 100 mm×1 000 mm, 采用木质材料加2 mm铅皮包门和边框处理。地面设计为地砖, 室内高度设计为4.2 m, 在2.8~3.0 m处装饰吊顶。通风设计采用送、排风系统。机房屋顶设计为混泥土现浇12 cm。

1.2 设计中的不足

该传染病院新建X射线机房的设计, 从机房的位置、曝光室面积、空间高度以及采用含铅材料作为辐射屏蔽防护, 原则上均不存在问题, 但是在屏蔽防护设置上有几个方面不足。

1.2.1 布局

在设计图上, 放射操作人员进入控制室和曝光机房内工作的出入口只有机房大门, 暗室与控制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必须经过一脱 (更衣间) 和医护人员出入通道, 放射工作人员拟定在污染区内工作, 暗室工作人员在清洁区内工作。但放射医师无阅片室;控制室与暗室之间无连接门;没有设计传片箱, 放射工作人员若要参加暗室工作, 将带着从污染区取出的摄影片盒绕道进入暗室;设计意图经过更衣间通过更衣减少污染, 但不能严格区分控制区和非限制区。

1.2.2 屏蔽防护墙

设计防护墙为20 cm空心砖, 外包防护铅板。但采用空心砖防护墙有可能泄漏放射线导致周围环境人员受到辐射损伤;采用防护墙外包防护铅板, 不仅造价太高, 而且大量的铅还会因电离作用激发铅导致铅的污染。

1.2.3 附窗

设置两个附窗为1 500 mm×1 200 mm的塑钢窗, 窗台缘离地面90 cm。但在附窗设计时防护材料不确定, 有可能出现屏蔽防护质量问题;窗台台缘过低, 不符合X射线机房附窗设置不低于2 m以上的防护要求。

1.2.4 观察窗

观察窗设计为1 500 mm×1 500 mm的塑钢窗。观察窗设置过大, 即使用普通铅玻璃, 市场价也约在2万元人民币。观察窗设置大小, 应以观察机房全貌为原则。因此, 观察窗设置过大不符合防护最优化原则。

2拟定采取的屏蔽防护措施

按照国家放射卫生标准及相关要求[1,2], 经与院方建设负责人、建设项目主管和放射科负责人一起讨论并达成共识, 对其原始设计存在的几处不足, 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 进行了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设置修改:①控制室与暗室之间设置连接门;②缓冲间改为洗片机房;③设置曝光机房与暗室间的传片箱;④控制室作为控制、阅片室;⑤观察窗设置为1 200 mm×800 mm×18 mm铅玻璃;⑥四周防护墙已经按设计砌成了20 cm空心红砖墙。在此基础墙上, 北面更衣间主防护墙增加6 cm实心砖 (约0.5 mm 铅当量) , 采用钡水泥沙浆涂抹, 硫酸钡、水泥、沙的比例为2.5∶1∶1 (建设方拟定) , 内外两层涂抹厚度2~3 cm (约1~2 mm 铅当量) , 以保证主防护墙达到2 mm铅当量以上、副防护墙达到1 mm铅当量以上的防护能力;⑦附窗设置两个为1 200 mm×550 mm的开启式塑钢窗框, 防护材料拟用普通玻璃, 窗台缘离地2 m。

3放射防护措施综合评价

新建X射线机房定位于门诊大楼南面相对独立的区域, 平顶式结构, 机房设计有足够的使用面积, 曝光室有效面积36 m2以上。该新建X射线机房的位置和面积设计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防护设施技术要求[1]。

机房采取随意布局的方式设置曝光室、暗室、控制室、候诊通道。在设置机房大门、机房小门的基础上, 新拟定设置控制室与暗室之间连接门, 满足传染病院的特点, 也便于工作人员和病员的分隔, 符合放射防护控制区和非限制区的划分原则。机房附窗设置考虑到窗外过道连接本院库房墙壁, 改进了两个附窗和观察窗尺寸的设置, 重新拟定了屏蔽材料, 不仅保证机房内良好的通风, 而且大大降低了机房造价。机房防护墙屏蔽设置原始设计为20 cm空心砖砌成的基础墙, 考虑到有可能造成泄漏射线, 因此拟定北面主防护墙增加6 cm实心砖 (相当于0.5 mm 铅当量) , 并采取四周防护墙用钡水泥沙浆涂抹2~3 cm厚 (达到2 mm铅当量以上) , 满足电压为125 kV的X射线机机房, 其墙壁应有相当于2 mm铅当量的防护能力。对防护墙屏蔽厚度的不足采取弥补措施, 做好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符合辐射防护基本要求。机房屋顶设计为混凝土现浇12 cm以上, 加防水隔热层, 机房上方不再进行特殊处理 (因为不涉及对环境公众的影响) 。机房防护门设计用木质材料加2 mm铅皮包门制作, 包括门边框及缝隙的处理, 达到侧墙壁1 mm以上的屏蔽厚度要求。机房观察窗设计为18 mm以上普通铅玻璃, 相当于3 mm铅当量的防护能力。

经上述综合分析, 该新建项目所拟定设置的防护厚度达到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屏蔽防护厚度要求, 放射防护设施可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和机房周围公众所受的辐射剂量不超过年剂量当量管理约束目标值。

4放射防护设施屏蔽效果

在机房修建完工后, 按照GBZ 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检测规范》, 正常工作状态下布点对X射线机房进行了放射防护控制效果监测, 各测点结果均为环境本底水平, 放射工作场所剂量率和机房外公众剂量率分别在10 μSv/h和0.5 μSv/h的控制水平以下。

5讨论

放射防护预评价的目的主要针对具有放射性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施工前对其辐射防护措施、辐射监测计划、辐射危害、放射防护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 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使辐射防护达到最优化, 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职业卫生审查提供技术依据。在基层小型放射性建设项目预评价的全面实施仍存在一定难度, 表现在两个极端, 不重视屏蔽防护或是过度屏蔽。

该项目在建设中进行放射防护评价, 重新修订了屏蔽设计, 做到合理屏蔽防护并减少了机房造价, 满足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符合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之规定。

参考文献

(1) GBZ 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S) .

8.射线防护设计方案 篇八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检测单位基本情况

该专业生产石油螺旋钢管企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生产规模和生产设备在不断的更新,现有22名工业X线探伤人员,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量的不断增加,此次在新工业园区引进2条国产的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用于在线螺旋焊管无损检测,并按国家要求对该检测系统的工业探伤室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该新建2座工业X射线工业探伤室正常工作近2年多,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钢板液压螺旋卷管、机械电焊、在线工业X射线探伤检测(探伤室)、表面处理(检验)、合格产品出厂,本系统主要配置有螺旋钢管X射线探伤机、图像接收处理系统、机电控制系统、现场电视监控系统等部分。

1.1.2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型号及使用情况

2台XYG22510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丹东通用电器设备有限公司2008年9月2日出厂),其工作功率管电压150~225 kV,管电流5~10 mA。上一道工序焊接完成待检测的螺旋钢管(如:11 m×Φ66 cm×11 mm)通过轨道车进入探伤室后,X射线球管伸入钢管内向上对准螺旋钢管的焊缝发射X线进行检测,在钢管外的射线接受器和图像增强器将信号输入控制室内的电视终端,探伤人员在控制室操作台上观看实时电视影像进行在线检查,判断螺旋钢管焊缝质量,通常一根螺旋钢管X射线在线探伤时间约七八分钟,并可图象保存备查,以达到提高图像质量之目的。

1.1.3 X射线全封闭探伤室基本情况及防护设施

由于生产工艺及流程的特殊要求,2座X射线探伤室在设计时进行优化和单独设计,基本情况及布局均相同,都位于制管车间的一端(长20 m、宽6 m、高3 m) 探伤室四周的墙体为40 cm的混凝土实心墙,屋顶为24 cm的混凝土整体浇注,探伤室大铅防护门(双扇电动门, 高2 m、宽3 m、铅厚5 cm)与车间隔断,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探伤室,另有1个仅供工作人员进出检查仪器设备的小防护门(单扇电动门,高1.8 m、宽1 m、铅厚5 cm),2个防护门都设有安全联锁装置,并通过探伤室内的监控摄像头观察探伤室内的情况,见图1。

1.2 检测方法和标准

1.2.1 检测仪器

仪器为国营262厂生产的FJ-347A 型X R剂量仪(测防护剂量)和上海电子仪器厂生产的XR辐射仪FD-3013B(测环境辐射剂量)均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刻度、校正有效。

1.2.2 检测方法和内容

依据《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 117-2006)[1]进行检测和数据处理统计(每个检测点测量5次,求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检测结果)。对控制室的操作位、控制室防护门(工作人员进出门)、车间大防护门(螺旋钢管进出门)、探伤室屋顶及探伤室周围墙体外进行外照射监测。

1.2.3 评价依据

依据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2]、(GBZ 117-2006)[1],对探伤室屏蔽墙外周围的辐射水平(应不大于2.5 μGy/h)进行统计和评价。

2 结果

2.1 探伤室及周围防护检测结果

对2座探伤室的探伤人员工作位、探伤室内小防护门、车间大防护门、探伤室房顶、探伤室周围墙外表进行取点监测,其监测结果见表1。

注:检测条件:管电压200 kV,管电流6 mA;探伤钢管为11 m×Φ66 cm×11 mm;放射性本底平均值为0.16 μGy/h。以上监测值未扣除放射本底。

2.2 放射性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3],对在该探伤室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年度监测,近2年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见表2。

3 讨论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实现了动态实时成像,图像质量高,运行速度快,配以机械传动装置,可选择不同角度以最佳动态效果观察工件内部缺陷,尤其适用于在线检测,是近年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工艺上有其特殊性,降低了检验成本,其实时动态效果更是传统拍片法所不及的,探伤室由原来的半封闭状况,改进为全封闭式,在整体位置的设计上,特别是轨道口的朝向非常重要。从图1可以看出该探伤室的面积、室高、墙体厚度及铅防护门的设计(安装门-机联锁装置)都符合(GBZ 117-2006)[1]要求。从表1的监测结果可看出控制室内操作位、探伤室东墙和北墙都未检出剂量,说明放射工作人员工作位及室外是安全的,车间内大铅门表面和双侧门缝最大剂量率为0.50和1.20 μGy/h,均低于国家标准(GBZ 117-2006)[1]。从表2

可以看出,该厂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近2年的个人年剂量当量为1.21和1.02 mSv ,明显低于国家标准(GBZ 128-2002)[3]中年有效剂量限制(20 mSv/a)的1/10。

鉴于X射线在线检测的特殊性(探伤室的一端与车间相连,中间用铅防护门进行屏蔽),必须加强安全教育,设立有效的防护隔离带(监督区、控制区)和非常醒目的警戒标志(警灯、警铃、警绳),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与传统的工业探伤(摄片)不同的是连续的曝光,影像可以直接观察、评判和数字保留。X射线数字成像方法与X射线胶片照相方法在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胶片照相方法是X射线穿透工件,部分射线能量被材料吸收,其余的射线能量穿过工件后使胶片感光,在底片上产生黑度差异的影像,从而达到检测目的;而X射线数字成像方法同样是X射线穿透工件,部分能量被材料吸收,其余的射线能量则经图像增强器转换为可见图像,经计算处理后,在显示器屏幕上观察检测结果。可见它们产生的原理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S].

[2]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9.切粒机噪声防护设计方案的探讨 篇九

1噪声特性分析

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要求[2], 对切粒机进行噪声特性检测分析, 测得设备噪声为91.5~93.7 dB (A) 。其噪声频谱分布在500~8 000 Hz之间, 其中频率在1 000 Hz附近的噪声强度最高。500 ~8 000 Hz区间所对应的噪声频率为中高频[3]。中心频率为63、125、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Hz时, 切粒机测定值为74.7、82.5、82.9、87.9、90.4、85.1、82.7、78.9 dB。

2防护方案设计

2.1 隔声屏治理噪声实例简述[4]

某工程于5楼西平台配备有热泵机组6台, 机组功率为2×66 kW, 风机全压约为200 Pa。当多台设备运行时, 其对于住宅楼噪声污染敏感点的叠加噪声可达85~90 dB (A) , 数据显示其噪声不符合国家标准。有关单位根据设备特点采用了隔声屏进行噪声控制, 如:增设隔吸声板盖;隔吸声板采用复合特性板, 吸声层平均吸声系数为0.65。通过采取上述治理措施, 该工程于住宅楼噪声污染敏感点实测噪声值为56~58 dB (A) , 符合国家标准。

2.2 方案确定

由于声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时具有绕射的特性, 对于设备产生的高频噪声, 因其波长短且绕射能力差, 故隔声效果显著[5]。结合上述工程案例和切粒机设备噪声特点, 设计采用隔声屏进行屏蔽。

2.3 隔声屏降噪的理论依据

隔声屏障降噪理论上主要依据菲涅耳值N 计算 (见图1) , 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N-用于描述声波在传播中绕射性能的一个量, 无量纲;A-发声点至隔声屏上端距离, m;B-受声点至隔声屏上端距离, m;d-发声点至受声点的直线距离, m;λ-声波波长, 为340 m。

2.4 参数设计

根据设备特点可设切粒机为发声点源, 发声点距地面高度约为1.5 m, 受声点约为1.7 m。于点源周围1.2 m处设置2.6 m高的移动式隔声屏, 而受声点距隔声屏距离为1.5 m。见图2。

2.5 设计结果

通过理论依据估算出隔声屏的隔声效果。结果见表1。

受声点加屏后, 倍频程中心频率所对应的计权后声压值见表2。

注:1) 由于部分频率的声波在绕过隔声屏后会通过地面反射传至受声点, 从而影响隔声屏的隔声效果 (见图3) , 设计时不能忽略。

对上述数据估算计权后A声级得75.8 dB (A) 。该值显示, 通过设置隔声屏理论上可以降低至85 dB (A) 以下, 噪声值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3讨论

合理设置隔声屏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中高频噪声的直线传播, 并在屏后方形成有效的声影区, 使声影区内的噪声下降, 从而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此外, 移动式隔声屏在使用上也非常方便, 对人员的作业影响较小, 且不影响设备的日常检修[5]。

由于声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时具有绕射的特性, 且隔声屏密闭性较差, 使得部分绕射声的传播不易被阻止, 因此宜考虑采用遮檐式结构。同时在隔声屏上方适当设置空间吸声体, 隔声屏内表面涂贴阻尼层, 下端设置隔声帘等方式, 都可以提高隔声效果[5]。

参考文献

[1]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S〕.

[2]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S〕.

[3]彭开良, 杨磊.物理因素危害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76.

[4]胡春莲.用隔声屏治理风冷式热泵机组噪声的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 2005, 31 (2) :47-49.

上一篇:人力资源常用知识下一篇:台湾的赤嵌楼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