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写作

2024-12-16

文献综述的写作(共10篇)

1.文献综述的写作 篇一

文献综述是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二、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学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学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25篇。

3.在文献综述中,学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7.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三、注意事项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2.文献综述的写作 篇二

一、同伴反馈的概念

同伴反馈法在国外很流行,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还十分有限。多年来, 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是注重范文模仿和背诵的结果教学法 (吴锦、张在新, 2000) 。在这一忽视写作过程的方法中, 学生通常只写一稿, 教师是学生作文惟一的评阅者 (莫俊华, 2007) 。但大班上课的方式使批改作文成为教师沉重的工作负担, 同伴反馈在这个层面上恰恰可以解决这个困扰我国英语教师的难题。因此许多教师学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践探索同伴反馈的效果,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同伴反馈的概念。

同伴反馈是学生们相互交换阅读作文并提出修改建议的写作教学活动 (Mangelsdorf & Schlumberger, 1992) 。研究表明, 同伴反馈能增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Keh, 1990) , 能够促使学生在写作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Mendonca & Johnson, 1994) , 能够给学生创造很多交流、协商、合作等机会 (Zhu, 1995) 。

同伴反馈是指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得到写作指导和反馈而交换阅读写作草稿的一项写作修改阶段的活动 (Leki, 1990) 。同伴反馈的核心思想是学生们对彼此写作的前几稿进行反馈, 以帮助写作者获得更广泛的读者意识, 并努力完善写作的最终稿。写作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也是一个交际的过程。

同伴反馈是写作修改中的一项活动, 学生可以在同伴反馈中收到来自其他学生 (即同伴) 的反馈意见:通常学生是以对或小组为单位阅读彼此的作文, 然后提问、给出评价或建议 (Richards etal., 1998) 。

同伴反馈也被称为同学评价, 同学互改, 它特指在写作的过程中, 由学生代替教师在修改中的角色, 可以通过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对同伴的作文进行修改 (樊洁, 2010) 。

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同伴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确实起着有益的作用, 对有一定英语知识储备量的大学生、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帮助, 可以通过同伴反馈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 可以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 应该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共同体, 是相互欣赏、相互检查、相互评价的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延伸, 可以在课上, 也可以在课下。如果长期进行同伴反馈的教学模式, 不仅能够提高作文的质量, 还通过使学习者不断组织想法和发现、改造来促进学习,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同伴反馈的理论依据

同伴反馈的理论来自于过程写作教学理论、合作学习理论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ory, Vygotsky) 。

(一) 同伴反馈的理论来源———过程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法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 写作课应该教授的是构成写作过程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 将写作过程视为复杂的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 强调学生发挥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反复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过程写作法重视写作过程, 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它要求整个写作过程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同伴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下完成。学生根据反馈信息, 反复修改作文, 进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从而达到写作的真正目的。

过程写作教学法出现之前, 传统的结果教学法占据主导地位。结果教学法强调写作的形式多过意义, 强调写作结果而非写作过程。其实写作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 并且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子过程, 这些发现促进了过程教学法的出现。过程教学法把写作看作是一种语言技能的练习, 把写作能力的发展看作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促进了写作技能的练习 (Badger & White, 2000) 。结果法关注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结果, 即成为一个流利的, 高水平的语言使用者必须具备的语言知识, 而过程法则关注能够促进语言使用技能发展的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 (Nunan, 1995) 。结果法中, 教师关注的是成品, 即学生写好的文章, 对学生作文的评改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和特权, 而在过程法中, 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好写作的不同阶段 (写前准备, 写作和修改) , 并使用各种策略来完善自己的写作 (Zamel, 1987) 。

目前写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写前准备 (prewriting) :写前准备是一个输入阶段, 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构思的阶段, 教师通过各种活动, 如小组讨论、启发性提问等, 使学生就某一主题获得尽量多的素材。2.写作阶段 (composing/drafting) :学生就上一阶段中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并拟定写作提纲, 在此基础上进行初稿写作。3.修改阶段 (revising) :在完成初稿后, 学生再次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 以分组讨论等形式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讨论自己的初稿, 并按照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4.编辑阶段 (editing) :在这一阶段中, 学生对修改后的文章进行最后润色, 并做适当的补充和删节。过程教学法的四个阶段并不一定是按顺序进行的。在任何一个阶段, 学生都可以回到上一个或者最初阶段。教师只为学生完成写作过程提供便利, 并不注重信息的输入。写作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商讨、对学生作文的批阅、讲评等都是课堂写作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产生,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把过程教学法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来。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写作是一个不断挖掘深化、不断修改提高的过程 (李森, 2000) 。”众所周知, 要完成一篇作文需要经过多次修改, “修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结果既取决于作者的写作能力, 也和他在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指导有关 (言仁, 1999) 。”这里的“指导”不仅指教师的指导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 (Hedgec ock, J&N.Lefkow, 1992) 。

过程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改变, 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改变。通过学者们的探索和研究, 过程教学方法的关键也应该是写作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确切说就是同伴反馈。可以看出过程教学法,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弥补了写作教学中的不足。

(二) 同伴反馈理论依据———合作学习理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1.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不管是知识本身还是学习都是通过社会来构建的。合作学习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Slavin (1980) 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课堂技巧, 主要是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提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合作。合作学习把小组看作基本形式, 有助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模式的转变。Hirvela (1999) 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任务时比单独进行任务学得更有效果。合作学习强调的是所有小组成员的成功, 减轻了学生对于失败的恐惧, 促进形成对学校、老师、同伴以及所学学科的积极情感 (Lyman & Foyle, 1998) 。Johnson (1986) 指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协作团队比单独学习的个体有更深的见解, 而且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持久。合作学习给了学生一个参与讨论, 为自己学习负责的机会, 使他们学会批判性思维 (Totten等, 1991) 。合作学习理论对母语写作教学影响很大, 这种影响也延伸到了二语写作的研究和教学领域。研究者发现在合作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获得很多语言知识。如Hirvela (1999) 发现合作写作小组有助于决策, 让学习者能够比较各自的学习笔记并讨论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们, 同时也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能够通过写作小组里同伴间的对话和互动、复习和应用逐渐增加的二语写作知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每一个由处于不同语言水平层次的学生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里, 利用各种学习活动去推动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小组的每个成员不仅有义务学好老师所教内容, 而且有义务帮助其他成员, 从而创就一个成果氛围 (Balkcom S, 1992) 。

结果教学法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写作课堂几乎不存在互动和交流学习;过程写作法则采用各种课堂活动激发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同伴互评将学生由单个学习带入合作学习当中 (庞国斌, 王东凌, 2003:87) 。Spada指出:“小组学习是鼓励和推动二语学习和发展的各种学习活动的有益补充 (Spada, N.& Lightbown P.M, 1997:124) 。”

2.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维果斯基在研究教学与发展问题时, 为避免与“现有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发生混淆, 就提出了反映二者内在联系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 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维果斯基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二种水平, 如果不了解这二种水平, 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 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学可能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 (包著红, 2010) 。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实质是:“儿童在其发展的现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却能借助成年人或具有相关知识的同龄人的指导与合作来学会解决”。因此, “……在儿童那里, 发展来自合作……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教学对于发展的全部意义正是以此为基础的, 而且, 这一点实际上又构成了‘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内容”。这意味着, 教师应重建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活动的结构, 从而使教学有效地作用于学习者心理发展的潜在水平, 即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同时, 教师应注意到学习者是在社会交往与相互合作中发现、学习、掌握并运用知识的。总之, 维果斯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和同伴对促进个人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维果斯基所揭示的促进发展的教学时合作为基本形式, 它对现代建构主义, 特别是社会建构主义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的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从心理上来说, 同伴反馈给作者与读者提供有利的环境, 双方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合作 (景晓平, 2005) 。该理论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同伴和社会互动等因素对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的影响, 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的积极影响。在同伴反馈中, 学生通过彼此间轻松、即兴的谈话, 为对方的作文提供修改意见, 这种做法同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Chaudron, 1984) 。多角度的反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 了解自己和他人理解的差距可以激励他们尽力缩短差距, 便于相互学习和交流。同伴反馈还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时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帮助他们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Keh, 1990) 。多次修改可以使学生对评价标准更加了解, 保证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保持活跃的状态。

根据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写作技能是可以通过同伴的相互帮助来提高和发展的。互动理论认为, 小组活动的意义协商是鼓励有效语言习得的手段。有效的同伴反馈是帮助新手作者理解读者如何看待自己文稿的关键。相互修改可促进语言习得, 提供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给学生提供使用语言、检验语言假设和根据同伴反馈来修改和写作的机会。

合作学习理论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核心是突出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交流、同伴互相评价, 表达出了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的互补性和同伴反馈的优势。二者从理论上看确实符合当前的课改, 符合学生英语写作发展的需要,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还能够建立起学生间和谐的学习环境。对老师的参与、指导和组织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阐述, 但是对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程度、不同程度的小组的学习要求没有明确给出来, 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发挥。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技巧融入到英语写作教学之中, 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助, 平等交流, 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的实效性, 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同伴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

如何发挥同伴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 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实施同伴反馈, 在方法和学生的能力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同伴反馈通常由2到4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通过阅读或倾听同伴的写作稿, 首先评论他们在作文中发现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他们想知道得更多的内容, 他们感到迷惑的内容等, 然后, 他们开始关注写作稿的整体性、发展、重点等。换言之, 在写作阶段的早期, 主要是对写作内容的反馈, 而到了后期, 则更关注写作形式。学生们能够利用这些在讨论中自然产生的反馈来决定如何修改自己的写作 (李亚琴, 2009) 。

1.每组成员的人数 (3-4人) ;2.每篇文章修改的遍数 (2-3遍) ;3.评估 (反馈是否应交给老师进行批阅) ;4.形式 (学生活动时是采用书面还是口头形式) ;5.过程 (整个活动的过程是按照确定主题—构思起草—完成初稿—小组评阅—完成二稿—小组评阅—完成定稿—老师评阅—自我总结) (胡蝶, 2008) 。

同伴反馈的常见做法是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 每位学生就本组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 然后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为对方提供反馈和建议, 并在小组间展开讨论和说明。具体有1.营造友好活跃的氛围, 树立信任感, 合理分组, 分组时按照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 确保每个组都有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2.将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相结合, 可把学生的写作环节设计为:写作任务———第一稿———同伴互评———第二稿———教师评阅———再修改, 将原来的“一稿写作”变为“多稿写作”。学生完成初稿, 在小组讨论和互评的基础上, 根据同伴反馈的意见对作文进行修改, 然后将第二稿提交教师评阅打分。3.精心设计活动。针对不同文体和写作任务设计评估表 (checklist) , 使反馈意见不只是局限于细节性的问题, 而是兼顾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正确评价的能力。4.重视肯定反馈。同伴反馈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消极或否定的层面上。而应包含积极的, 正面的信息, 毕竟“一个鼓励成功与成就的语言环境比关注错误与改正的环境对学生来说更有帮助” (Yule, 2000) 。5.有效管理和监督。在学生互评讨论时, 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堂管理和监督工作, 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纠正出现偏差的评价行为, 防止出现小组互评变成闲聊或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的情况 (郭颖, 2011) 。

在合作学习理论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之上, 同伴反馈借助二者更完善的给出了具体的、实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从合作小组的建设、教学内容的设置、评价机制、反馈效果、反馈的流程等体现了同伴反馈的实效性, 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调动了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的积极性。

四、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首先, 目前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上, 采用同伴反馈进行教学的模式得到广泛的支持, 但还是存在问题。胡蝶 (2009) 认为有许多教研人员和学生对它持怀疑态度。对教师而言, 他们会考虑到如何开展费时较长的同伴反馈活动, 因为它会受到课程进度的限制和各种考试制度的影响;对学生而言, 他们也会有许多的疑问:同伴反馈活动的目的和益处是什么, 自己是否有资格去评阅同学的文章, 同学能否对自己的作文提出有益的建议。这些想法在许多情况下会阻止学生在同伴反馈的活动中获得益处。事实上, 同伴反馈之所以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是因为学生对同伴的反馈缺乏信任, 怀疑反馈的准确性和同伴的真诚态度。

其次, 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具有各自的优势, 但是单一的反馈方式无法避免自身的缺陷, 将两种反馈方式有机结合可以抑制两者的不利因素, 发挥各自的最大效能。在实验教学中多数学生对同伴反馈提出质疑, 理由是不能充分信任同伴的反馈水平。而对于先接受同伴反馈再接受教师反馈的做法, 接受访谈的学生均表示可以接受。同伴反馈先于教师反馈, 可以使学生在事先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自由地表达意见, 而在先有了同伴反馈之后, 教师的反馈意见还可以评判同伴反馈的准确性。与前人的研究相比, 本研究将写作评改中的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结合运用的理念落到实处, 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在实验过程中, 笔者采用了激励的互评理念、灵活的互评机制、有针对性的互评培训、易于操作的互评细则及标准。本研究表明: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结合使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刘丽智、成庚祥, 2011) 。

再次, Tsui和Ng (2000:169) 的研究结果显示, 学生认为教师反馈比较权威, 但同时意识到同伴反馈的价值, 说明教师对学生写作给予反馈仍然十分必要。学生参与反馈活动虽能一定程度地减轻教师的作文批改负担, 但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Nelson和Carson (1998:115) 在研究中提到, 中国学生在对同学作文修改时往往将保持和谐气氛作为第一目标。如果学生过多考虑面子问题而不对同伴写作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 同伴反馈的有效性将难以保证。因此, 教师不应只是教学参与者, 更应充分发挥其教学主导的作用, 对整个写作反馈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 把学生的参与纳入正常教学评价体系, 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 使学生在相关制度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反馈活动, 从而促使反馈活动朝着教师预期的方向发展。此外, 实验教学中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遇到的障碍不尽相同, 教师要适时提供帮助, 给予点拨 (刘丽智、成庚祥, 2011) 。

最后, 从收集的最新文献资料来看, 国内外绝大部分的研究对象都是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对同伴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极少。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 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写作教学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特别是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写作中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够,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缺乏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在写作方面一直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这与传统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教师单方面评改作文的传统模式有关。基于这种迫切的形势,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训练体系, 对学生进行写作心理分析, 进行系统性、过程性指导, 并开展行之有效的反馈与评价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伴反馈的过程, 达到教学要求, 是执教者不断进行同伴反馈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结果。虽然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努力, 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经验, 但是起点都很高, 要求也高。应该从高中阶段抓起, 做为一种能力去培养。只有这样尽早的去开发, 频繁的进行同伴反馈过程训练, 为同伴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就越有可能积累必备的专业知识来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学生英语写作技巧和整体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同时在同伴反馈的教学过程中, 要特别关注小组之间的差别, 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不可以对他们边缘化。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的协调能力, 来提高同伴反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樊洁.使用同伴反馈策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

[2] .李亚琴.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6) .

[3] .胡蝶.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模式的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

[4] .郭颖.论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

3.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深度描写 深度翻译 注释 文化人类学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并受到了深度描写的启发,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的来源——深度描写

1999年,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代表人物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提出了民族志的“深度描写”方法。“深度描写”是人类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格尔兹提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深度描写式的民族志感知、阐释行为之间的文化层次,建构一个分层化等的意义结构,解释“这些陌生的行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所具有的自然的意义”。“深度翻译”是对“深度描写”的借鉴,继承了后者对“语境”和“意图”的重视,并在当代文化相对主义的大背景下充分关注文化差异,对文化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深度翻译的涵义

在深度描写的基础上,美国理论家夸梅·阿皮亚创造出“thick translation”一词,中文译为“深度翻译”或“厚翻译”,具体做法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阿皮亚提出三个深度翻译的理论要点:第一、强调意图的重要性。在很多情况下,了解语义并不等于理解意义。话语是行为的产物,因此和所有行为一样,都具有某种产生的理由,或者说是意图。第二、强调语境的重要性。阿皮尔认为,要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就要把握语境,需要“深度语境化”。第三、充分关注差异。

四、深度翻译注释的类型

对于“深度翻译”的具体实践,即添加注解、评注的深度语境化。注释是对已有作品中的词语、内容引文、出处等所做的说明,一般是针对作品的疑难处进行说明,目的在于使人们能更准确、完整地理解作品。如下分析了深度翻译具体实践中,注释的类型:

1.专有名词解析。这是注释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专名包括选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地名、概念术语以及选文的来源书籍,这部分注释内容构成全部注释的大多数。

2.背景信息。强烈的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构成了本书注释编选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部分注释中,读者可以看到文化方方面面的信息。

3.文内互文。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历史传承的民族。在思想传统上,中国人素有崇古、崇权威的较强倾向。这点也反映在中国古代翻译话语中。后世论者经常援引前人的话语来证实自己的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阐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4.文外互文。这部分内容指向翻译话语体系的研究,注释中在对某些概念作出语境化解释之后,往往会给出这一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供对相关论题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参考。实际上,其他类别的注释都或多或少提及后人的相关论述与研究,这里主要是按注释内容的独立性作为归纳标准。

五、深度翻译的研究价值

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源语言文本中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富有诗意的独特表达风格,译者只有通过深度翻译添加各种注释或评注,才能阐释出源语言文本中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从而在目的语中充分再现源语言“意义之网”中的语境意义和原作者的意图。

翻译标准的制定不仅与原作内容、风格、文本类型和原作者的意图密切相关,还要考虑文化、社会现实、翻译目的以及读者需求等因素。译者的选择应以是否恰当为依据,在尽量贴近原文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文化人类学视角的深度翻译策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首先,拓展了译者的话语空间;其次,再现了历史文化语境,使他者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三,促进了多元主体间的对话;第四,加强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第五,强化了译者作为文化协调人的文化身份,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平台。

六、结语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格局下,深度翻译在翻译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深度翻译由深度描写衍生而来,是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深度翻译理念在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对文化的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Appiah,K.A.(2000).Thick translation[A].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Venuti.(ed.).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2]克利福德·格爾兹.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文献综述的写作 篇四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题目:一般应直接采用《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也可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无固定格式,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2.要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通俗杂志中的文章,一些数据、事实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不能作为论证问题的依据。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其他事项

1.一篇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原则上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字数不少于XX字,并按规范格式附于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之前。

2.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参见《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3.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永久性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质及电子文档。

5.医学综述参考文献写作方法 篇五

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经过挑选

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文献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作者在选用参考文献的时候需要经过筛选,需要用自己的知识和鉴别能力、,从众多的相关文献中挑选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如国不严格筛选,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不仅误了自己,也可能会误导读者。

按照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nedicin)的思想,汇总分析(metaInalysis)的证据等级是很高的。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严格的综述(review)设计,汇总的是众多设计不严密、结果不可靠的文献,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因此,作者参考和引用文献时,需选择,不可随意引用。

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仔细核对

对拟选用的参考文献要什细核对,以免出差错。不仅在文字和著录格式上要核对,在内容上;也要与原文核对。作者对选用的参考文献,应逐一阅读。以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笔者曾经处理过一篇综述,文后大约有20余条英文参考文献,经上网核查,其中18条有差错。差错的种类大致如下:①作者姓名引用错误:按照医学期刊一般的要求,应光标国外作者的姓,再标其名字的首字母、如BillClinton,应标为“Clinton B”。有些作者常把国外作者的名和姓颠倒了。②单词拼写错误这种差错多为作者粗心大意,或者因没有与原文核对,而是通过转引所致。③页码有误,或者只标起页未标止页。④增刊没有显示出来。5则书籍未标出版社的地址等。

以上例子说明,作者对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核对是十分必要的,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因为是引用别人的文献,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人各刊不尽 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

很遗憾,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不少作者投来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 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6.文献综述的写法 篇六

一、含义 文献阅读报告,即“文献综述”,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是在 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

二、意义和目的 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作,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问题,指出可 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且列出了该方向众多的参考文献,这对后人是一笔相当大的 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三、主要内容(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四、分类 综述分成两类。一类是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 一类是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个算法,谈的问题更为具 体与深入。前者立意高,范围广,面宽,故也不易深入,比较好读好懂。这对初入道 者、欲对全局有所了解的读者而言很有参考价值。然而,欲深入课题的研究,则希望能有后 一类的综述为自己鸣锣开道,这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于是只好旁 证博引,由自己来完成该课题的综述。当写学位论文时,我们要写的也就是这类结合自己研 究课题而写就的综述。

7.形体教学的文献综述 篇七

对于学校开展形体课的研究主要是从学生教师对于形体训练课的态度分析学校开展形体课的可行性。如唐薇薇从体育课的指导思想、女生的生理特征、形体训练的价值及长春市重点中学 (初中) 形体训练课的开设现状等方面入手, 阐述了长春市重点中学 (初中) 女生开设形体训练课的可行性;傅强运用问卷法及调查访谈法, 从女生的项目爱好、选修形体课的动机、女生喜爱形体课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在这基础上提出了开设形体选修课时注意因材施教、电化教育及课外练习作业;高岚通过湖北省非艺术类的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的现状调查,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出湖北省非艺术类的普通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内容设置的构想, 提出了课程内容设置的指导思想、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及具体的课程内容;卢特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实验法对大连市23所中学32名教师1所中学的46名学生及这些学生的家长进行了研究, 得出形体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因而有助于高中女生情感智力的提高, 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形成健全人格, 对其生存具有积极意义。

二、关于形体教学内容设置的研究

胡建国, 杨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对当前我国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形体训练课程理论内容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 得出各调查单位形体训练理论课内容以概述为基础, 各有侧重。教材多为自编教材或试用教材, 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汪蓉, 通过探讨形体训练的教学内容, 主要体系从理论、技术、能力三方面进行总体构建。其主要内容如下:

理论知识内容包括形体训练一般知识即概念、分类、术语、特点、作用意义等;形体训练教学与健身指导知识, 包括形体的测量与评价、教学训练方法及原则, 形体的健康保持;创编各种形体综合练习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

技术主要包括形态练习即徒手、把杆、持轻器械、双人姿态等大量动作的规范训练形体;素质练习包括力量、柔韧、耐力、协调、速度的练习。综合形体练习, 包括形体舞蹈组合的练习和时尚形体组合练习。

能力内容包括灵活运用的运动能力即掌握各种形体舞蹈的规范动作, 并能灵活的运用于各种体育艺术类项目的表演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 包括教学组织能力、健身指导能力、形体训练能力等创新能力——根据不同对象, 不同目的创编形体舞蹈的能力。

宋文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认为, 中小学形体课的内容应该包括艺术体操、健美操、舞蹈、矫正练习、音乐、艺术欣赏等等。

徐平认为, 初中阶段的形体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中国舞、中国民间或民族舞、芭蕾舞、健美舞等基本训练的部分内容, 并安排各舞种的精彩表演作为欣赏课内容。

三、关于形体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

丁宁, 夏菊锋以培养学生对形体学习的兴趣为切入点, 采用实验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法等方法, 得出启发式、研讨式、互帮式、激发式、“点拨强化与意念感觉”法、“师生角色互换”法“、弹性分组练习”法能全面提高形体课的教学质量。

杨斌提出在形体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 不仅可以塑造健美形体, 纠正某些不良发育,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通过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和宽容, 改善师生关系, 沟通感情,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杨玲认为体态美的提升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立足课堂训练, 巧抓形态控制练习, 将三“姿”列专项突出训练;二是延伸课堂、精心引导, 创设意境, 挖掘属于学生自己的那份美;三是激励学生注重生活实践。

四、文献小结

我国体育美学工作者在人体美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从体育美学的角度说明了形体美的主要范畴;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艺术体操、健美操、舍宾形体训练、瑜伽形体及体育舞蹈等练习对于人们身体形态及机能产生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 认为这些练习能改善人们的身体形态及机能, 能改善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还认为形体训练是一种有效的美育手段。综上所述, 形体训练课是集德、智、体、美教育于一体的教育, 与体育课程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大目标一致, 适应高职女生生理和心里的特点, 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相一致。对于形体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见, 但是这些意见都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 没有经过教学的检验,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其作者的主观性, 在说服力上显得有些苍白。

摘要:在近十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综述了形体教学开展的现状、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为高校开展形体教学, 作更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线索。

8.职业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职业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前言:随着国内教改的深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任务不断落实,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想从根本上确保高效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合社会发展所需,就需要实现对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而要想落实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实现对“职业能力”的全方位了解。当前,关于职业能力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落实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职业能力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当前,随着职业能力重要性的呈现促使相关领域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基于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共获得了近3500篇资料,包括博硕士论文以及学术期刊。从相关资料的年份上看,近年来,相关领研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且研究数量也不断上升,这就为本文相关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中外语言文字,但是成果性的研究理论较少,这就说明关于职业能力研究上需要得到其他领域的重视,并要在理论上实现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职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简述

(一)职业能力概念简述

当前,国内外对于职业能力的重要性都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但是,在职业能力的概念上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进而也使得职业能力的内涵存在着多种释义。依照当前国外现有相关文献,国际上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是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够具备应对生活以及工作变化的能力。德国研究领域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社会职业时所具备的相应本领,具体包括了工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度。美国给出的定义为:职业能力指的是获得工作并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能够通过劳动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并通过这一就业机会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国研究领域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结论为:曹书亮(2012)将职业能力定义为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从事社会职业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实现自身职业目标的基础,包括了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综合素质能力;甘应(2013)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人在求职中所应必备的能力,包括了交流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

(二)职业能力内涵简述

基于当前研究资料所分布领域的不同,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也就存在着差异性,大体上可以将职业能力的内涵阐述为如下内容:集合了知识、方法以及技能为一体的能力,同时也包括了社会适应能力、情感能力、职业态度等。

三、职业能力分类界定研究

关于职业能力分类界定上,当前的研究领域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任务职业能力主要由两种能力构成,即基本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为:蒋乃平(2011)认为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构成,其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又包括了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第二,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三大块,代表的文献为徐友华(2009),基于高职院校教师技能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划分,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核心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第三,任务职业能力包括了如下四项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四、职业能力形成、培养模式以及评价研究

(一)职业能力形成与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培养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当前,关于这一能力的形成在相关研究领域初步达成了一致的认同:从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出发,能力的形成是知识、技能等综合能力素质迁移与整合的结果。关于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都集中在高职等职业类学校上,这些院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策略等进行实践,进而根据不同社会行业对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要求对职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划分。此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借鉴了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结合了国内的实际对职业能力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构建。

(二)职业能力评价方式研究

当前国内在职业能力评价上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测试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体系。而在测试上,我国一般都是由高校负责,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来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职业能力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能够真正作用于实践的理论性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拓展职业能力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为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因此,这就要求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要将职业能力这一研究延伸到社会的各行业中,以从根本上实现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甘英,梁芷铭.职业能力拓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01):45-46

[2]曹叔亮.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与职业环境及其辩证关系[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04):67-68

9.延长退休年龄的文献综述 篇九

摘要:延长退休年龄已成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长,受教育年限的不断上升和劳动强度不断的下降,使得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显得不那么合理。讨论和研究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资金的缺口问题,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调整退休年龄;延长退休年龄;退休制度;

自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的政策信号后,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出现了赞同、反对与质疑的声音。我国如今实行的退休年龄是沿用上个世纪50年代和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的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上个世纪的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如今还是否适用,在国内的相关文献中,绝大多数主张延迟退休年龄,李珍认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退休年龄、人均退休保障水平及退休基金的总量却是可以人为调整的。但是最低的保障水平以及与此关联的退休基金总量又是具有刚性的,而在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情况下相应提高退休年龄却是可能的, 同时也是必要的。

一、赞成延长退休年龄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 岁,而如今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2岁,较之提高了30岁。吉祥、王裕明、余伶认为,国民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与偏低的退休年龄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此看来,我国的老年人口中仍有许多人属于劳动人口,如若不调整退休年龄,很难满足人的自我需求和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5亿,占到总人口的13.7%。刘清瑞,毛红军基于“五谱”数据的人口模型,得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已经出现,在2035 年左右达到高峰。人口快速老龄化导致制度赡养比的上升将给现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收支均衡带来极大的压力这一结论。

(二)有利于缓解养老基金缺口问题

我国老龄化较之发达国家的特点是“未富先老”。老龄化人口规模大,老化速度快,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老年人口的迅速膨胀导致我国的养老保险金支大于收,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冲击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我国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部分积累制模式转变,在转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隐形债务问题,而为了解决隐性债务问题,个人账户被用来支付当期退休人员养老金,又造成了“空帐”局面。加之领取养老金人口的急剧增加,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步入高峰时,养老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系统将会不堪一击。

唐诗,寿志敏认为,就目前我国的养老金问题和其紧迫性而言,延长退休年龄是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在养老金缴费率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延长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和年数就越少,而在职期间需向社会缴纳的养老金的人数和年数却越多。骆正清、陈周燕、陆安利用精算学方法,通过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研究,分析人口因素主要变量对我国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得出职工的初始工作年龄上升和退休年龄的推迟会减少基础养老金基金收支缺口,国家应当鼓励延迟退休。符齐华认为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必然会对理疗服务、护理和药物的需求增加,开支更多的退休金,所以应该延迟退休。

据分析,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少支出16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200亿元。由此可见,延长退休年龄无疑可以控制养老资金缺口程度,有利于养老金的收支平衡,推迟基金缺口时间的到来。

(三)现行退休年龄造成的老年人力资源浪费

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使得人们步入社会工作的年龄推迟,综合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这往往造成低学历劳动者的过度使用和高学历人力资本的浪费。邵国栋、翟晓静认为,退休年龄固定化与人力资本周期性相矛盾。许多职业都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年龄越大,经验和技术就越成熟。例如医生、博士等高技术型人才,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大量的经验和成熟的技能,却因固定的退休年龄而无法在岗位上发光大热,这无疑是对财富的浪费。张桂芹认为,我国老年人口中多数人仍保持着一定的劳动能力,加之最适合老年劳动力就业的第三产业在劳动力的比重中上升,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常沙和崔亚琪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马英的观点是,人才短缺, 人才断层,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势在必行。延长退休年龄在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的同时可以减少“退休返聘”的现象,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谐。

(四)与国际接轨

目前许多国家的退休年龄在60岁至65岁之间。李成波、柴学治表示,推迟退休年龄是欧盟积极养老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养老金在财政上更持续。王元月提出,美国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和企业年金计划,既有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62 岁,又有强制劳动者退休的强制年龄70 岁,还有激励劳动者退休的激励年龄65 岁。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由其是女职工退休年龄较早,男女退休年龄之间差距大,王洪春,汪小燕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提高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不是太明显,提高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较为明显。延长退休年龄似乎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二、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质疑

(一)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加剧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由其是大学生。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社会为劳动者提供的工作机会总量虽然在追念增加,但这个速度远远赶不上新增就业人口的速度,因此延长退休年龄会对新增劳动力就业造成很大压力。吴茜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导致一批年轻人得不到工作岗位,同时,这种情况会使社会整体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倒挂”之势,即老人就业比年轻人就业相对充分。在就业难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再让更多的劳动者留在劳动力市场,会挤压本已狭小的就业空间,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但也有学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与失业率的增加并没有直接关系。李珍认为,失业的原因不只是就业机会的供给不足,也有业者自身的问题。60 岁以上的人腾出的空缺,年轻人未必能补满。中国城镇大量失业和大量工作缺人的现象并存是有目共睹的。只有经济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不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素质,才能缓解就业难问题。

(二)加重企业的用工压力

有的学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会给企业造成财务负担,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符齐华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国家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推迟到65岁,实际上是国家把60岁到65岁之间职工的供养义务转嫁给了企业。企业实际上分担了部分国家财政的负担和风险。笔者认为,相对于延长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企业更愿意以“退休返聘”的形式雇佣员工,这样企业既可以不用承担这部分员工的社保,又可以挑选能带给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员工。

延长退休年龄虽然可以使一部分高技术人才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作用,但对企业来说,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也会把一部分因年龄、身体状况原因而不再适合其工作岗位的员工留下来。王纯的研究发现,企业需要的是那部分拥有专业知识、成熟技能、身体素质健康的人才,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使一部分身体素质差、专业技能低的劳动者出现“闲岗”,人浮于世,增加企业的负担。

(三)对传统观念的思想冲击

对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而言,老年人应当老有所依,安度晚年,延长退休年龄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老年人传统思想的肯定。符齐华的观点认为,人到六十是“儿孙绕膝,以享天伦之乐”的年龄,推迟数年领取退休金意味着这样的日子可能推迟到来。柯海丽也认为延长退休年龄除了对就业造成压力、加重企业负担外,也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所以说,在计划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时,应该认真考虑延迟退休年龄对老人心理状况的冲击。

三、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制度

(一)柔性退休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柔性退休政策,延迟退休的主要对象为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目的就是留住人才,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所谓“柔性”,指只有在企业与员工双方协调一致的条件下方可办理延迟申请养老金,也就是说企业与员工掌握是否延迟的主动权和决定权。柔性退休充分尊重了企业和员工的需要,其人性化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柯海丽的研究分析指出,柔性退休政策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减轻对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也可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却不会必然增加就业压力。

柔性退休政策是调整退休年龄的初步尝试,由于我国老龄化速度有快有慢,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地区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延迟退休年龄制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推行柔性退休政策,方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弹性退休制度

文太林指出弹性退休是相对于强制退休而言的, 是指在法定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有一个选择退出或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空间, 对于提前或推迟退休有相应的选择性激励。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应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自我保障意识,要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黎文武从制度安排上看,弹性退休政策使退休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更具灵活性,为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过渡性路径。文太林观点认为,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可以提高晚年的生活水平,合理的设计可以抑制提前退休,不会必然增加就业压力。从各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一个弹性的退休制度,对个人、企业、社会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小视的,合理的弹性退休制度,方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三)延迟女性退休年龄

10.普惠金融:一个文献的综述 篇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普惠金融开始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相关国际机构开始积极推行普惠金融理念。理论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有助于消除社会排斥和金融排斥,提高金融可获得性,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和金融稳定。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上正积极建立普惠金融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各国针对普惠金融发展做出明确承诺。

一、金融排斥现象与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与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金融排斥揭示了普惠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普惠金融则从正面阐述如何消除金融排斥现象。

(一)金融排斥

现实中的金融排斥现象以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划红线”拒贷为典型代表。1930年代,美国房主贷款公司(Home Owners’Loan Corporation)在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的指示下,对美国较大城市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那些被视为风险大的社区在地图上会被红线圈示出来,私人银行则根据这样的地图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当时,白人社区一般不允许其他种族的或具有非主流宗教信仰的家庭入住,因此“红线区”就意味着是少数族裔以及穷人的聚居地。对于那些居住在“红线区”的家庭来说,他们能否获得住房抵押贷款与他们的收入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居住地。一些研究认为,尽管在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一定的特殊化,但是就像公用事业公司不能只为部分地区提供服务一样,贷款机构仅选择特定地区作为服务对象,显然不符合公共利益,最终导致了《社区再投资法》的出台。

1993年,金融排斥首次作为理论研究的专门术语,当时由莱申和思里夫特两位地理学家提出,特指银行关闭分支机构影响了民众对银行服务的可获得性。19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某些特定社会阶层无法获得现代支付服务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情况。其中,很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界定、描述了金融排斥。史蒂芬(Stephen,2001)认为,金融排斥是指无法以合适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包括汇款、信贷、保险、债务救助、长期储蓄和金融扫盲教育等。有关机构(Chant Link and Associate,2004)认为,金融排斥是指低收入消费者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低成本、公平、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金融产品或服务包括存款账户、直接投资、购房贷款、信用卡、个人贷款以及房屋保险。康纳罗伊(Conoroy,2005)认为,金融排斥是指阻止穷人和弱势社会阶层进入国家正规金融系统。乌沙(Usha,2007)则将消费者自我排斥(self

exclusion)也纳入金融排斥的范畴,认为金融排斥是指由于资格、条件、价格、市场或自我排斥等而不能以合适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麦基洛普和威尔逊(McKillop and Wilson,2007)认为,金融排斥是指特定群体不能或难以获取主流金融服务。欧盟委员会(2008)将金融排斥定义为,人们难以获取或使用主流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满足其需要并确保他们能够过上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综上所述,金融排斥的界定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被排斥的主体,主要是指特定的社会阶层;二是排斥内容,主要是人们日常所必需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如信贷、储蓄、支付、保险等;三是排斥的原因,既包括外部排斥(如价格、资格),也包括自我排斥。

拉维尼娅(Lavinia,2008)总结了金融排斥的危害性:首先,无法获得可负担的贷款导致人们转而寻求高利贷,并产生连锁反应;第二,缺乏保险和储蓄导致家庭在金融危机面前十分脆弱,难以抵御意外事件侵扰;第三,缺乏银行账户限制了人们的支付方式。某些情况下,公用事业提供者对其他支付方式收取更高价格,即所谓的“穷人在无现金经济中支付得更多”(Strelitz and Kober,2007);第四,金融排斥现象会带来社会排斥现象。

(二)普惠金融

不同主体从不同维度对普惠金融进行阐述,导致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指代或强调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也不尽一致。亚洲开发银行(2000)认为,普惠金融是指向穷人、低收入家庭及微型企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支付、汇款及保险。英国国会下议院财政委员会(2004)认为,普惠金融是指个人获得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金融产品或服务主要是指各类人群可负担的信贷和储蓄。2005年,联合国在推广“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普惠金融部门”(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的概念,强调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明确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四大目标: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较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开户、存款、支付、信贷、保险等;二是稳健的金融机构,要求内控严密、接受市场监督以及健全的审慎监管;三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世界银行(2008)认为,普惠金融是指广泛获得金融服务且没有价格、非价格方面的障碍,其衡量指标是存款、信贷、支付、保险等金融服务的可获性。印度普惠金融委员会(2008)认为,普惠金融是确保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以低廉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和及时、足额的信贷。世界银行扶贫咨询专家组(CGAP,2011)认为,普惠金融是指所有符合劳动年龄的成年人,包括目前被金融所排斥的那些人,都能够从正规机构有效获得以下基本金融服务:信贷、储蓄、支付和保险。查卡拉瓦蒂(Chakaravathy,2011)认为,普惠金融泛指确保社会各群体获取所需要的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特指确保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以可负担的成本、公平和透明的方式得到主流金融机构提供的合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普惠金融联盟(A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AFI)(①截至2014年6月末,AFI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的119个成员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均为AFI成员机构。)的相关材料认为,普惠金融是将被金融体系排斥的人群纳入主流金融体系。

从普惠金融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其重点关注的是信贷可获得性,原因是银行业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仍占绝对优势地位。普惠金融概念有时将保险业纳入范畴,较少涉及证券基金业。但是,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显示,普惠金融概念中的“金融”应当是“大金融”、“宽内涵”、“多维度”的概念,全面涵盖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普惠金融呼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但是,正如世界银行《全球金融发展报告2014:普惠金融》所述,普惠金融绝不意味着不惜一切成本和代价让所有人都获得贷款。因此,普惠金融是指在金融机构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竞争和创新,以保证受金融服务排斥的对象逐步获得其需要的相关服务。

普惠金融能够大幅度减少贫困现象。贝克等人(Beck et al,2012)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促进普惠金融能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且金融体系越发达,收入不公平下降和贫困减少越快。研究发现,印度农村银行分支机构每增加1%,可以减少贫困率0

34%,增加产出0

55%,这主要归因于普惠金融使穷人更容易从事农业之外的工作。也有学者从金融产品角度论证普惠金融对减贫的意义,如使用贷款或储蓄可以增加消费、抵御健康问题冲击,或者帮助家庭购买耐用品、改善居住条件、支付教育费用等,保险等金融产品则有助于帮助穷人管理风险(Collins et al,2009)。

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增强社会包容性。普惠金融使人们获得和持有以金融财富、不动产、人力资本和文化形态存在的资产。资产效应通过保障经济稳定、提高受教育程度、改善卫生状况、降低压力、减少跨代贫穷的风险等,影响人们的生活(UK credit options conference report,2007)。赫加德和罗什尼(Heggade and Roshini,2012)认为,普惠金融意味着以可负担的成本向那些受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不仅有助于经济发展,也助于实现社会整体的包容性。

普惠金融、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obert,2012)。汉宁和詹森(Hannig and Jansen,2010)认为,普惠金融能提高金融效率与社会稳定。普惠金融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机构层面上的,而非系统性的。机构风险处于金融市场风险底端,其特点是大量的弱势客户只有有限的余额且交易量小,尽管这些特征也可能给金融稳定带来风险,但总体上而言,普惠金融政策所带来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普惠金融的潜在风险可以通过更深和更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所带来的重要动态效益(如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加以补偿。罗伯特等人(Robert et al,2012)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解释了普惠金融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微观方面,普惠金融增加了个人和居民家庭的储蓄,有助于建立财务更加健康的家庭和小企业部门。小额贷款损失与大额贷款损失相比具有更少的系统性风险。宏观方面,普惠金融能够提高金融中介效率,如增加社会储蓄规模(但是两位作者也指出与普惠金融相联系的储蓄积累并不总能导致一个更加有效的中介化,其效应关键取决于金融基础设施、监管、规则的质量),普惠金融带来的客户多样化可以使经济更有弹性和稳定性。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还有助于减少居民收入差距,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和政治稳定,反过来更加有利于金融稳定。金融排斥则会损害金融稳定。柯林斯等人(Collins et al,2009)认为,金融排斥对金融稳定有负面作用,金融排斥现象严重的国家,家庭和小企业所依赖的非正规金融服务是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良替代品。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贝克等人(Beck、Demirg

-Kunt and Honohan,2008)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促进普惠金融能使小企业和穷人更好地利用投资机会,充分实现自我保护。长期以来,人们对如何把金融消费者保护应用到面向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中知之甚少(CGAP,2005)。焦点问题之一是关于贷款利率上限的争论,支持者以保护弱势消费者的名义要求设定贷款利率上限,而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无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反而导致信贷可获得性减少。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数字金融技术运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愈发复杂。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缺位的情况下,普惠金融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积极作用可能完全丧失或被严重削弱。

二、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受各种因素影响,大量人口被排斥在正规金融服务门槛之外。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全球70%大约27亿成年人得不到任何正规的金融服务(World Bank,2012)。

经济发达程度是影响一国普惠金融的重要原因。高收入国家89%的成年人至少在一家正规金融机构拥有一个账户,而在发展中经济体该比例仅有41%。非洲只有不到20%的家庭得到银行服务(坦桑尼亚仅有12%),相比之下,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该比例超过90%(Lindi et al,2013)。发展中经济体的成年人必须依赖非正式渠道贷款、储蓄,以保护其免于不稳定的现金流、季节性收入以及意外金融需求(如疾病)的侵扰。由于缺乏正规金融服务,穷人必须依赖于高利贷,并使用黄金、牲畜等作为储蓄替代品,在紧急情况下时常典当资产。

拉维尼娅(2008)认为,影响普惠金融的因素有:地理排斥(如金融机构关闭分支机构),条件排斥(如由于最低存款额度要求、不良信用记录、身份验证要求不符合等),价格排斥,市场排斥(即低利润客户不是金融服务供给者的目标群体),自我排斥(如文化或心理上的障碍)。马诺尔和阿沙拉撒(Manor and Ashalatha,2013)则认为,影响普惠金融的因素还包括:基础设施的缺乏;地理因素,如遥远的山区;金融需求面因素,如缺乏金融意识、收入或资产限制、知识(尤其是金融知识方面)缺乏;金融供给面因素,如昂贵的交易成本、能够轻易获得非正规贷款作为替代;其他因素,如性别、职业等。帕拉马西凡和加内什库玛(Cand V

Paramasivan Ganeshkumar,2013)认为,很多社会、文化经济方面的因素阻碍了普惠金融。例如,在需求方面包括意识和知识的缺乏;在供给方面,包括渠道的缺乏(如低的银行渗透率),银行由于较高的成本不愿从事普惠金融。此外,贫富差距大和历史坏账率较高的地区也是金融排斥的重要因素。

金融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化的过程。有些人可能只经历了一次或几次排斥,但对有些人来说,金融排斥可能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欧洲委员会(2008)指出,失业者、单亲父母、不能工作的残疾人容易遭到金融排斥。此外,最年轻和最年老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少数族裔和移民也是金融排斥的主要对象。拉维尼娅(2008)发现,在英国容易遭到金融排斥的主体包括:失业者、没有受教育和培训的年轻人、单亲父母或离婚人士、残疾人或精神障碍人士、护理工作人员、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罪犯、有过犯罪记录的人、罪犯的亲属、少数族裔、移民、难民、老人、妇女、租户、无家可归者、低收入者等。从各国情况看,低收入者、妇女、少数族裔三类受排斥尤其明显。

高收入群体更有可能获得正规金融服务,而低收入者则成为金融排斥的对象。在巴西,收入分层中处于底端的人口中只有15%拥有银行账户,而处于顶端的人口中64%拥有银行账户(World Bank,2009)。阿卜杜拉希(Abdullahi,2012)估计,每日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人口中只有不到10%的人得到过正规金融服务。汉宁和詹森(2010)指出,低收入群体作为普惠金融的参与者容易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需求方面,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在供给方面,金融机构缺乏对新兴市场的服务经验,同时,单个交易和整个市场的有限规模使金融服务供给者面临着覆盖固定成本方面的挑战。

在同一收入水平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成为金融排斥的对象。有很多研究表明,女性更容易遭遇高利率,贷款时需要更高的抵押率,贷款期限也更短(Bardasi et al,2007;Ellis et al,2007)。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是弱势群体,男性中46%拥有正式账户,而女性拥有账户的比重只有37%。在发展中国家不同收入阶层的账户拥有比例中,男女性别差持续保持了6—9个百分点。在孟加拉,妇女拥有银行存款的27%,但获得信贷份额仅占

16%。南非有350万女性小企业主,250万男性小企业主,但只有43%的女性小企业主拥有银行账户,相比之下,男性小企业主拥有账户比例达到52%(FinScope Small Business,2010)。

在移民国家,少数族裔移民的金融排斥问题也是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芒内尔等人(Munnell et al,1992)通过研究美国波士顿地区《住房抵押贷款披露法》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即使排除了经济、就业、社区方面的因素,少数族裔的贷款申请还是更易遭到拒绝。埃弗里等人(Avery et al,1993)也发现,黑人偏低的贷款水平,并不是他们的收入及财富状况可以完全解释的。

三、普惠金融主要模式

普惠金融联盟(AFI)认为,普惠金融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国有银行改革、银行代理、手机银行、多元化金融服务提供者、金融消费者保护、数据收集与评估体系。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IZ)评估了10个国家35种促进普惠金融的政策方案,认为最为有效的六类方案是:代理银行、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多样化、国有银行改革、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身份证(financial identity)。以下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普惠金融模式:

(一)银行代理

汉宁和詹森(2010)认为,在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不经济的地方,通过政策确保银行与零售机构合作,将零售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代理渠道是非常成功的。巴西各大城市的零售商店、邮局、彩票销售点成为银行分支机构的补充,其做法为很多国家提供了经验,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纷纷效仿。墨西哥代理银行数量从2009年的9429家上升到2011年的20000多家。银行代理模式在节约成本方面十分明显,秘鲁银行监管当局研究表明,40家银行代理机构的成本约相当于1家银行分支机构的成本(Mas and Siedek,2008)。在亚洲,银行代理商模式在印度得到了广泛运用(Brij Raj,2012)。

(二)微型金融

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中,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信贷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及时、足量、价廉的信贷对改善人们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福利非常重要(Jayasheela et al,2008)。穷人所从事的主要是自我就业性的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体力的不稳定的外出劳务活动,加上穷人的管理能力较低、技术水平落后,单个穷人的信贷需求通常是小额的。尤努斯创建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向贫穷的人发行不需要担保的面额较小的贷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秘鲁、玻利维亚、乌干达,监管机构通过牌照方面的法律已经将非营利性创新机构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但是,近年来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领域“过度商业化”,高利率及借款人过度负债问题引起了公众对很多国家贫穷消费者的担忧(CGAP,2005)。

(三)技术创新与移动金融

技术创新是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促进普惠金融的重要渠道。黑尔姆斯和伊瓦特里等人(Helms and Ivatury et al,2008)指出,应重点关注小型银行和微型金融机构的技术创新,这些机构单笔交易规模更小,客户也更为偏僻和分散,导致其提供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也就更高,因此这些机构需要有良好的后台技术支持和内部控制。汉宁和詹森(2010)认为,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为向穷人提供基本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渠道。以菲律宾为例,2004年率先成功开发了移动支付服务,移动支付交易成本约为银行分支机构交易成本的五分之一。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地区,移动支付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地区16%的成年人在过去12个月里使用移动电话支付账单或汇款收款,肯尼亚68%的成年人使用过电子钱包(World Bank,2012)。

(四)制度创新

普惠金融的客户群体、金融产品或服务种类与普通金融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应当研究差异性制度供给。德米居奇—匡特等人(Demirg

Kunt et al,2008)认为,政策制定应当旨在纠正市场失灵,消除获取金融服务的非市场性障碍。很多国家针对中低收入者等金融排斥主体采取了特殊的监管制度。南非对不具备正式身份或户籍证明的贫穷潜在客户实施了豁免法案,允许不经验证就直接开户,但对交易进行严格限制。印度中央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利用非政府组织、微型金融机构和其他民事社会组织作为提供金融和银行服务的中介。这些组织遂成为商业银行的营业代理人或商业伙伴(CParamasivan and V

Ganeshkumar,2013)。印度中央银行放松了对小额贷款利率的监管,对年度存款额度低于50000卢布的账户开立放松了“了解你的客户”这类规则要求,使普惠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机遇而不再是负担(Brij Raj,2012)。

四、普惠金融国际指标体系

汉宁和詹森(2010)认为,金融发展指标反映了传统的金融政策目标,侧重于金融深度而非金融广度。普惠金融应成为独立的政策目标,应当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测量:一是可获得性,消费者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二是服务质量,金融服务或产品满足于消费者生活需求的相关性;三是服务范围,金融服务或产品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四是服务效果。普惠金融指标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通过对个人、家庭、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调查获取数据),二是金融服务提供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调查或者金融监管者报告获取数据)。事实上,以上两方面的数据应该相互补充。为充分了解、评估各国普惠金融水平和衡量政府相关政策的效果,一些国际机构正积极探索建立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二十国集团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PFI)的普惠金融指标:享有正规银行服务的成年人(在正规金融机构拥有账户的成年人比例;每千名成年人在商业银行存款的人数或每千名成年人拥有存款账户的数量);在正规金融机构发生信贷业务的成年人(近一年内在正规金融机构有过至少1笔贷款的成年人比例;每千名成年人中借款人的数量或每千名成年人的贷款余额);享有正规银行服务的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中小企业比例;拥有存款账户的中小企业数量/存款账户数或中小企业储户数/总储户数);在正规机构有贷款余额或授信额度的企业(拥有存款账户的中小企业数量/存款账户数或中小企业储户数/总储户数;有贷款余额的中小企业数/贷款笔数或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总贷款余额);服务网点(每十万名成年人拥有的网点数量)。

世界银行的全球普惠金融指数核心指标:银行账户使用情况(在正规机构拥有账户的成年人比例);开立账户的目的(个人或企业);交易频率(存款或取款);服务获取途径(ATM机、分支机构等);储蓄[最近12个月内在正规金融机构存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在非正规存款组织或家庭之外的人存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以其他方式存款(如存放在自己家里)的成年人比例];借款[最近12个月内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从非正规渠道(如家人和朋友)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因购买房屋或公寓借款的成年人比例];支付(最近12个月内使用正规账户接收工资或政府付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使用手机支付或者收款的成年人比例;最近12个月内使用正规账户给异地家人汇款或者接收汇款的成年人比例);保险(个人购买健康保险的成年人比例;从事农林渔业,为庄稼、牲畜购买保险的成年人比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指标:可获得性方面(每千平方公里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每十万名成年人拥有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每千平方公里的ATM机数量;每百万名成年人拥有的ATM机数量);使用方面(每千名成年人在商业银行借款的人数;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每千名成年人在商业银行存款的人数;商业银行存款余额与GDP之比)。

普惠金融联盟的普惠金融核心指标:可获得性方面(全国或者行政区范围内,每万名成年人拥有的网点数量;至少拥有1个网点的行政区比例;至少拥有1个网点的行政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使用方面(至少拥有1个存款账户的成年人比例;至少拥有1个贷款账户的成年人比例)。

芬马克信托(FinMark Trust)的FinScope指标:使用方面[使用金融产品、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接受正规金融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接受其他正规机构(非银行机构)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接受非正规机构服务的成年人比例;未享受金融服务的成年人比例]。

五、普惠金融的《玛雅宣言》与相关承诺

2011年9月,普惠金融联盟全体成员在墨西哥通过了《玛雅宣言》(Maya Declaration)。《玛雅宣言》是第一个可以量化的、旨在解决25亿无银行服务人口普惠金融问题的全球性宣言。普惠金融联盟要求各成员依据该宣言针对普惠金融的实质性进程、目标做出明确承诺:一是创造、推动和形成不断加强新技术以提高金融可获得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分类差别”(proportional)监管框架,推动普惠、诚信、稳定一体化协调发展;三是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扶持作为普惠金融的关键支柱;四是通过收集、使用数据,形成相关政策并跟踪结果,确保相关政策符合“成本—收益”分析。截至2014年6月末,已有来自47个国家的51个会员机构明确做出普惠金融承诺。

从47国所做出的承诺内容看,主要包括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教育(金融扫盲)、评估衡量指标体系、移动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国家战略或金融教育国家战略、银行代理、小额信贷和储蓄、小额保险、中小企业融资、电子货币框架、支付体系、征信体系及其他。以上相关承诺中,涉及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教育(金融扫盲)方面的最多,共有42个国家涉及;其次是评估衡量指标体系方面,共有27个国家涉及;第三是移动金融服务方面,共有23个国家涉及;第四是普惠金融国家战略或金融教育国家战略方面,共有22个国家涉及;第五是小额信贷与储蓄、小额保险或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共有16个国家涉及;第六是银行代理,共有14个国家涉及。此外,有8个国家涉及电子货币框架,7个国家涉及支付体系,3个国家涉及征信体系。

六、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正式使用“普惠金融”概念较晚,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尤其是“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推动普惠金融、民生金融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征信体系、支付体系建设都是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发展迅速,移动金融也非常有优势。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4年9月,人民银行依据普惠金融联盟《玛雅宣言》,针对开展普惠金融宣传与合作、制定普惠金融国家战略、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明确做出了国际承诺,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已初步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正抓紧研究制订普惠金融发展规划。下一步,我国应充分利用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我国举行的契机,提前布局,和土耳其就相关事项进行交接,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相关成果和经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话语权,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张韶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张晓东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本文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观点,文责自负。

参考文献

Abdullahi Y

Shehu

Promoting Financial Inclusion for Effective 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Counter Financing of Terrorism(AML/CFT)

AFI2010

Finance for the Poor:January 2012

G20 Principles for Innovative Financial Inclusion

Asia Development BankMicrofinance Development Strategy,2000

Asli DemirgHonohanAccess

Kunt,Thorsten Beck,and Patrick Finance for All:Policies and Pitfalls in Expanding 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08

Kunt,Leora Klapper

Financial

Asli DemirgInclusion in Africa:An OverviewResearch Working Paper 6088

Asli DemirguSinger

World Bank Policy

June 2012

-Kunt and Leora Klapper,and Dorothe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Leg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y(Research Working Paper 6416).April 2013

Beck T,Demirg,and Honohan P

Kunt A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Measurement,Impact,and Policies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CParamasivan and V

2009

Overview of

GaneshkumarVolume No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3(March)

Cull R ,Demirg

2(2013),Issue No

Kunt A,and Lyman TFinancial Inclusion and Stability:What Does Research Show? 2012

Financial Access 2010:the State of Financial

CGAPInclusion through the Crisis.September 2010

CGAPGlobal Standard Setting Bodies and Financial Inclusion for the Poor:Towards Proportionate Standards and Guidance

CGAPSeptember 2011

s Advancing Financial Access for the World

Poor:Annual Report 2012

European Commission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sion and

March 2008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Exclusion

GPFI

Hannig A

and Jansen SReport to the Leaders of G20November 2011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Tokyo:ADBI Financial Stability:Current Policy Issues(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2010

IFC,MIGA,and World Bank

Global Financial

Novemb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4:Financial Inclusion2013

T

Jayasheela,PDinesha and Basil Hans VFinancial Inclusion and Microfinance in India:An Overview2008

V

Taking Banking Services to 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

Leeladhar SCommon Man—Financial InclusionBulletin2006

Lavinia MittonPolicy and Practice

Financial Inclusion in the UK:Review of 2008

Ranagarajan C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2008

Inclusion,submitted to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Shri HR

Khan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Are They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November 2011

Kunt & Ross Levine

Thorsten Beck,Asi1 DemirgFinance,Inequality and Poverty:Cross Country Evidenc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338).June 2004

UNDPDevelopment

World BankProtection

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s for 2006

Good Practices for Financial Consumer

上一篇: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端午节包粽子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