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共14篇)
1.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篇一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要做到:
1、认识应试弊端。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填鸭式”和“应试教育”的弊端;乘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东风, 更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其形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精选有效方法。
教学中, 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组织课堂教学, 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教师要言简意赅, 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 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要精讲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 力求做到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精心创设教学情景,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注重学法指导。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因此, 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查字典, 解决生字、词;教会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会学生如何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教会学生常见文章的写作特点;教会学生积累词汇、句段, 丰富知识面, 提高阅读能力。为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明确师生定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是智力的开发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不断获取新知识, 提高能力。只有教师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明确自己的地位作用, 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 以个体学习为主, 重个人能力培养, 轻集体观念教育;重学生独立思考, 轻群体之间合作。要想改变这些现象, 应做到:
1、引导合作交流学习。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有易有难, 一些简单的问题凭借个人力量可以解决, 但一些疑难问题单靠个人力量无法破解, 一些学习能力低的学生无法独立自主学习,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的整体功能, 互相帮助、集思广益解决疑难问题, 提高能力。
2、优化组合学习团队。
教师可依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能力强弱和教材特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将学生按知识与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组。这样, 知识与能力较低的学生可在知识与能力较高的学生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学习, 获取知识, 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知识与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 能力得到提高, 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供自我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组合, 让一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更好地交流合作, 提高学习的效果。
3、选择最佳学习方式。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应根据教材内容, 学生实际, 灵活运用, 选择有的最佳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在合作学习中, 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个人体验, 要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思考, 在积极交往中, 增强合作意识, 学会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可采取辩论、演讲、汇报、表演等方式, 提高学生合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 分析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不管采用什么学习方法, 都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三、提高合作阅读效率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合作阅读,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 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施合作阅读教学要做到:
1、精心设计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设计, 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引起学生的注意, 明确学习的目标要求, 活跃课堂气氛, 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巧妙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要注意难易度及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从看谁能以最短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预习课文的任务, 看谁对较长的课文能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 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划分层次、概括段意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 拓展学生的思维。
3、引导质疑问难。
在阅读教学中, 让问题来自于学生, 又回到学生中去, 让学生在自学阅读中发现问题、在思考讨论中分析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群策群力, 解决疑难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内外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堂上, 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掌握阅读的技能。课后, 学生要学以致用, 阅读大量的名著名篇, 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
5、给予中肯评价。
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学习效果的充分肯定。中肯的评价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功感, 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进取。相反, 不合理的评价会挫伤学生自信心,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损害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 交流师生情感, 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坚定学习的信心。
2.坚持培养学生的人文和技能并重 篇二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在工作中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和完美。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作为交通类的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之外,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深知,培养合格的工匠要促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院长任惠霞
培养学生的人文和技能并重,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办学特色。人文和技能并重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一技之长,还得有职业素养。我们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课程的建设以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来完成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培养学生的行者精神,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努力成长为一位行者,就像夸父追日一样,勇敢向前并且坚持不懈,要求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强调以行制胜,也就是执行。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学校修建了一些基础设施,例如人文广场、技能广场、行知礼堂连心楼这些,通过环境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行者精神。在精神文化培养上,除了学校传统的两节一会,我们还提出的口号: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此,学校设立了一百多个学生社团。通过多种方式去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对生命的认知,去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对生活的热爱。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对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基础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以专业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同时为全体学生开设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如自我管理、团队建设、沟通艺术、音乐与礼仪等,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学院还在全院跨年级、跨专业开设了一百多门人文课程的选修课,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学院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与企业紧密合作,真正实现了企业需求和学校课程的对接。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学校每个专业都引进了知名品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和宝马、保时捷、本田、雪铁龙、北京现代、奥迪等都有很深的合作。共建培训中心,共建实训中心,共建课程,共同开展培养,培养标准完全按照企业需求。这些学生毕业以后非常受企业的欢迎,像保时捷的铜牌技师的考核,他们很多资深员工都考不过,学生一毕业就能考过,就可以拿到铜牌技师资格证。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去年全国首届汽车巴哈大赛中,我们学校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参赛车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在备战的过程中,充分发扬工匠精神,经常加班加点,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对工作的执著专注和精益求精吧。作为院长,我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把工匠精神实践到底。
3.坚持[四个互动]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三
方光罗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依据教育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由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安徽省商业学校和安徽商业职工大学合并而业 成。学院建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四 住机遇,开拓创新,务实奋进,实现了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2004—2006学院连续3年被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授予“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经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全面、认真的考察、评估,成绩为优秀;学院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被省教育厅等7单位授予“全省职教先进单位”。学院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四个”良性互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两大不可或缺的支柱。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交互作用,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毕业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专业技能不仅要求知其然,而且要求知其所以然,因此,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这既为学生适应就业需要,也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岗位发展打下基础。任何忽视、轻视理论教学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同时,高职教育也是一种就业教育,即为学生毕业直接进入专业岗位做准备,因此,必须实施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来实现培养能力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我院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除去文化基础课内容,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大致各占一半时间。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为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学院对每一个专业进行了准确、清晰的定位,明确要求专业要与岗位群相对应。根据履行岗位职责需要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分析实现素质、能力目标应掌握的知识点及转化途径,在对知识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制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计划,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与途径,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学院根据理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切实保证理论教学的课时和内容,完善学生“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体系,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知识面和理论功底。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没施设备建设,配备数量充足、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实习实训指导老师,把每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3.学院要求教师把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类,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理论问题进入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解决理论问题。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除了在实践中解决外,还必须在理论上弄懂弄通。
4.学院将市场调查、顶岗操作、模拟实习、阶段实习、毕业实习、课程实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统筹安排,涉及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做到反复训练,切实克服实践教学的盲目性,充分发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对综合素质的培养、验证、提高和升华的作用。
二、坚持教师与学生互动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信息占有量、获取的渠道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此,我院明确提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平等对话、彼此信任、学术自由、相互讨论、互换位置、双向交流、共同切磋、教学相长、情感交融的互动关系,坚决摈弃以“教师为本”、“教材为本”、“考试为本”的传统教育观和师道尊严的陈腐的师生观,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者;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坚持师生平等、真诚尊重、友善交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或课程网页,开辟讨论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应,开展在线交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倡学生不懂就问,不仅如此,每堂课教师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相互切磋。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在讨论交流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在专业理论教学涉及不同学术观点时,教师不仅要介绍主流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将各种观点一一介绍,然后提供阅读、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以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之间正式与非正式、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三、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第一课堂是指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师的带领下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指学生课外活动。无疑,学校教学以第一课堂为主,但切不能忽视第二课堂的作用。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专业知识是重要的,但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在高等
学府学习、生活、研究、创新的氛围。如果说第一课堂侧重于学生智力开发和专业能力培养,那么,第二课堂则应着重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情商,而情商决定着学生未来职业上的成败。为此,我院始终在重视第一课堂的同时,重视第二课堂的研究,制订与第一课堂相配套的第二课堂计划,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实施,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情商与智商协调发展。为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我院构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组织体系。建立和畅通学生组织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沟通的渠道,使学生组织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为学生服务中树立威信;建立和完善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并依据社团章程自主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和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三下乡”、自愿者、送温暖、勤工俭学、辩论会、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组织和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来,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增强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做人、共事、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坚持学校与社会互动
学院认为,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都是高职院校实施教育的主体。学生在校期间,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主辅有机结合。学院按照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创设满足学生成人、成才的环境和条件。与此同时,学院明确提出让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同时基本完成社会化过程。为此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了解、熟悉、适应社会,为将来在社会中谋职、创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学院做了以下尝试:(1)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共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2)学院建立了10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计划尽可能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实践教学教师尽可能由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专家或师傅担任,学生尽可能真正地参与实际的职业实践活动。(3)每年寒暑假、节假日,由团委和政法教学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或专题调研活动,让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深刻认识社会,并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反映调研成果。(4)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专业实际操作过程。(5)与用人单位结合,在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提前进入用人单位顶岗试用。
(6)改革常规的教学进程,实行弹性学制,让学生在寒暑假去企业有报酬的顶岗操作。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打工,在打工中锻炼,在打工中总结,在打工中提高,以培养学生的谋生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为毕业后就业、工作打下基础。由于我院始终坚持“四个互动”,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到A级;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4—2006连续3年被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院被省教育厅等七厅局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齐涛.引领社会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6一O7—28.
2.方光罗,周彬琳.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74—77.
4.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篇四
北京求实学校影视专业,多年来秉承“特色教育”的传统,努力做到“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科研提质”的品质,在影视专业表演、摄影、化妆,三大专业中大力开展特色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本着“提升专业素质,服务社会大众”的宗旨,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新一代影视人才。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着电影产业及相关媒体文化飞速的发展,保持了中国电影教育的传统,在坚持电影专业制作人才的精英化教育的同时,逐步拓展和发展大众化的影视教育,保持中国电影制作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加强电影技术及理论教学的促进和发展,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素质培养。重视与电影制作技术、产业、市场、发展相关新方向的拓展,注意研究电影商业化、大众化后的产业特点,注意在电影人才培养的层次上、规模上与教学相适应。
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创作、了解创作,参与创作、完成创作,成为我校坚持实践教学的最好成果。学校始终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把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把电影创作实践教学作为学校电影专业教育的特色,以培养高素质、厚基础、专业精、质量好的电影专业人才为教学根本目的。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才能出人才,出成果、出作品、出水平。电影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和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整体电影教育改革核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专业面向的宽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而培养模式和专业面向的调整的最终结果,必须要落实到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这是电影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课程体系的内容改革,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改革的指导下,按照科学性、合理性、丰富性和系统性进行,这也是学校电影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加强学科建设,进行教学体系、课程结构和内容方法的改革,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素质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我校在实施电影各专业各类实践课、技巧课、理论课程改革的同时,又对课程总体结构进行分系(专业)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宏观的分析、研究和讨论。
在学校的电影教学过程中,我校重视对教学进行研究,加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创作的实践:一方面重视艺术创作的持久性和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注意创作对学生学习和专业的提高和指导,使学生在创作中学习、在创作中摸索和在创作中提高。(2)重视专业的影响:我们突出学科专业在本领域的影响,体现学科、专业、学术带头人的知名度,还在学术研究方面注意进行系统的总结,向学科的纵深---历史和理论研究方面发展。(3)重教学的质量:不满足于表面的形式和东西,在教学体系、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面进行务实和深入的挖掘,使教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具有质量和影响力。(4)重特色的发展:与电影院校的专业教学进行比较,我们保持对电影产业的服务,保持电影专业特点、保持创作实践教学,保持多专业方向交叉,保持对学生基础知识打牢,保持加强学科理论研究。(5)重视理论的建设:围绕着电影学科,展开电影教育、教学总结和电影教学理论研究工作,积极进行科研课题的拓展,针对专业,教师撰写论文,对电影教学进行理论的阐释和提升。
我校一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以专业教学成果为内容,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色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思路,倡导“让我们关注社会,让社会关注我们”的教育活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艺术精品”进企业、下农村,以及积极参加市级重大庆典演出活动等。
一、教学与实践校内外系列活动
我系校表演系平时充分利用校内露天大舞台,多功能演播厅等大型场所,根据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采用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实践教育体系,突出以专业为特色,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分阶段,阶梯式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排练出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在校内进行舞台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影视表演系在每个学期都安排专业实训的部分,将项目式教学成果引入实践中去。已形成一大批教学成果。如小品:《骗局》、《随军爹》、《妈妈我错了》、《女大学生宿舍的故事》、《人在旅途》、《傻子相亲》、《村长的故事》、《毒孽》、《小保姆》等;音乐剧:《一仆二主》、《永失我爱》、《群猴》等;舞台大戏:《日出》、《雷雨》、《盗墓笔记》、《我爱桃花》等。另外,系里还为学生安排各种校外社会实践机会,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社会各界的文艺演出活动。如服务地方、文艺参演、与兄弟院校联谊系列活动等。如为中国石化创作演出新年晚会,参加全国爱鸟周大型公益活动,参加由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与加拿大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2010高校影视表演艺术国际交流赛,并一举夺魁。由此,我校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学校知名度越来越大。
2008年,我校与中视传媒合作,联合拍摄了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心远》,并邀请了众多明星加盟,明星、教师、学生,三者很好的联合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了解影视市场现状,提前接触剧组模式,为以后步入社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在拍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请教老师,老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明星可以零距离指导。通过此次拍摄,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校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知名度。
2010年,我校接到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邀请,参加由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与加拿大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2010高校影视表演艺术国际交流赛。接到邀请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由教务办带领全校各个部门全力配合,表演系郭振宇老师在正常教学的同时,抽出休息时间组织学生排练,接到任务的三位同学也积极排练,废寝忘食。在接到任务的当天,我们就很快的确定下剧本《毒孽》,该剧反应远离毒品真爱生命的打主题,通过一家人悲惨的经历深刻教育感化大众。剧本确定后的第二天,大家便展开了积极的排练,饰演吸毒者的同学不仅找了很多反应吸毒者的电影来观摩,还去到戒毒所深入观察了解这一人群,在全校各系的精诚合作下,在大赛中,我校发挥出色,一举夺得大赛表演组一等奖。此次大赛不仅检验了我校的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自己,在中加文化交流上填上鲜红的一笔。
二、大力发展学生自主性与创新性。
2010年,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和人文优势,以“大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做有特色肯创新的新一代演员”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生自主创作演出生活短剧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结合专业特色,不同专业负责不同的项目,极大的发展了各系之所长。摄影教师负责指导摄影工作,编导教师负责短剧编排工作,化妆教师负责学生造型工作,表演教师负责排练演出工作等。这样一来,分工明确,各施所长,为我系实训活动和项目式教学积累了经验,也更好地促进学生充分地将所学寓于实践所用之中。很好的展开了各系之间的联动性。已成为我系结合专业实践开展社会活动的一大亮点。
5.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篇五
科研论文: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内容摘要:
坚持性是将目的贯彻到底以及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实践与研究表明,幼儿的坚持性只有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反复多次的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通过帮助幼儿明确活动目的并坚持完成其目的,在游戏中教给幼儿一定的技能技巧,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言语指导等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有助于他们将来对任何事都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达到目的,为他们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游戏活动 培养 幼儿坚持性
【正文】
坚持性是将目的贯彻到底以及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即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自觉地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它对幼儿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以至于对人的一生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坚持性也是意志品质的重要表现,是儿童能克服外部和内部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品质。同时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2-6岁幼儿坚持性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4-6岁则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培养坚持性要从小做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创设各种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坚持性的培养,为他们今后能健康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因此,我特别注重在游戏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一、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能坚持的原因所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幼儿在兴趣性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在兴趣性弱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在游戏中有了兴趣,就能促进幼儿向着自己的目的前进,就能坚持到底做完一件事情。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如:在区域活动中,娃娃家始终是三岁孩子们的最爱。但玩过几次后,我发现孩子们对娃娃家不怎么感兴趣了,没有兴趣就不可能使幼儿坚持玩完游戏。为此,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他们的认知特点,我在娃娃家的创设上花费了一番功夫。为幼儿创设了“厨房生活区”。在“厨房生活区”为幼儿提供了仿真水果、蔬菜、煤气灶、各种餐具、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具,营造一个自然、温馨的家庭厨房氛围。现在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都能认真的做着自己的事,有的幼儿在用刀切菜,说要快点给娃娃做饭;有的在用小勺给娃娃喂饭;有的在哄娃娃睡觉。幼儿每次玩起来都流连忘返,再也不到处乱跑了。可见,只要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他们坚持的时间还是很长的。
二、明确的活动目标为幼儿坚持完成任务指明了方向。
幼儿的坚持性与幼儿的自觉性直接相关,由于幼儿对活动的目的没有明确的看法,行动通常是随意发生的。因此,他们也很难有排除干扰、克服困难、贯彻始终的坚持性。所以,为了提高幼儿的坚持性,培养他们能较长时间的坚持从事一项活动,做事有始有终,那就要帮助幼儿在活动前就明确其目的,并鼓励他们努力坚持实现其目的。比如在区域游戏“巧手坊”中,结合主题《科学在我身边》的开展,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各种废旧的大小不同的盒子,还有我做好的成品“汽车”。并规定今天的巧手坊的活动目的就是做汽车,本身做手工就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加上我新投放的材料,并给他们明确了活动目的,所以孩子们都能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坚持完成这个做汽车的任务,虽然有的汽车做的不是很漂亮,但最终还是实现了其目的。
三、技能技巧的掌握是坚持完成任务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幼儿明确了活动的目的后,有时也不能坚持把一件事做到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幼儿缺乏一定的技能技巧,遇到困难自己无力解决和克服。还是在“巧手坊”做汽车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的汽车轮子不是扁的,就是大小不一,做起来的汽车也是东倒西歪或成了一辆废车,孩子们也失去了做汽车的兴趣,有个别孩子开始退缩,想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问她们:“你们手头上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有人说:“瓶盖,胶带卷。。。”“那这些圆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吗?”有人说:“可以直接用来做轮子。”我说:“但是做轮子数量也不够啊,谁有什么好办法呢?” 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最终掌握了把瓶盖,胶带卷印在纸上剪下来做车轮的技能。由此,孩子们碰到类似的困难,也能够自己去克服,同时也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以后再进行此项活动,孩子们也不会再半途而废,而会努力把事情坚持到底。
四、角色的约束是幼儿坚持到底的有力保证。
有的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常会更换两三个游戏内容。一者可能是游戏的材料不及时更换和添置所置,二者可能是幼儿对游戏的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导致频繁的更换游戏内容。针对此情况,我们一方面可以及时添置游戏材料和及时更换游戏内容,从而延长其游戏的坚持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角色职责来约束他们频繁的交换游戏内容。角色的重要表现靠的是角色饰物,角色饰物还有利于幼儿之间互相了解对方角色,从而达到互相提醒、共同坚持完成游戏目的。如:在角色游戏“爱心医院”里,刚开始时,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浓的,能坚持完成游戏,可几次以后,有个别孩子开始中途交换游戏了,于是,我及时添置了角色标志和装饰物(大夫的工作服、口罩、护士帽)„„这之后,在爱心医院里,医生和护士都带上相应的配饰、穿上相应的服装,在区域游戏中显得异常活跃与兴奋,有了相应的角色装饰物,幼儿能较好的履行角色职责,提高他们对游戏的专注性和坚持性。
五、游戏情境的创设为幼儿坚持性的养成注入了动力。对那些易于表现和模仿的活动内容,开始时幼儿很感兴趣,但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多,兴趣逐渐减弱,坚持游戏的时间也逐渐减少。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主题《热闹的夏天》活动中,结合主题,我们在餐厅开设了做冷饮的游戏,为他们提供了模版、橡皮泥、泡沫塑料等材料,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在模版上做出冷饮花纹,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利用辅助物制作冷饮。这样,所有参与此活动的幼儿都能获得游戏的满足感和新奇感,对坚持性的培养注入了动力。
六、教师的语言指导能激励幼儿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
在幼儿遇到困难退缩时,教师应做到在言语和行为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与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激发幼儿完成游戏的信心,也极大的促进幼儿坚持性的养成。如在游戏 “取乒乓球”活动中。让幼儿把瓶子里的乒乓球不用手拿,而是利用工具用其他的方法把乒乓球拿出来。刚开始,幼儿很感兴趣,都迫不及待的想去尝试。琴琴先拿了一根筷子放在瓶子里去拿球,甜甜、莉莉也跟着各拿了一根筷子也去弄球,只见她们的筷子碰得乒乓球在瓶子里滚来滚去,就是没办法把球拿出来。看她们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于是我提醒说:“想想看,一根筷子不行,那两根筷子行不行呢?” 甜甜、莉莉两个人一起用筷子去夹球,可球就是不听话,总是从她俩的筷子中逃走,两人觉得没办法,就把筷子拿了出来,暂时放弃了。而琴琴呢,看她俩不行,就又去拿了一根筷子,一个人用一双筷子去夹球,一次,两次,球还是没拿出来,琴琴也有点泄气了,我及时鼓励她说:“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又经过了很多次,球终于被她夹出来了。她兴奋的大声喊:“老师,我把球拿出来。” 甜甜、莉莉两个人也学琴琴的样子,不一会也把球拿出来了。幼儿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做事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幼儿容易产生退却行为,我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在琴琴实在拿不出球来时,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功能,鼓励她坚持下去,促进幼儿坚持完成任务。
七、直面困难、克服困难是幼儿坚持到底的基础。
幼儿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做事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孩子容易产生退却行为。此时,我们应该让孩子独自面对一些他们应该面对的问题,在行动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困难,在困难面前教他们学会解决克服困难的方法,培养做事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从而增强其坚持性。如一次晨间活动,我考虑到有大部分孩子都不会踢毽子,所以我就决定今天的活动内容是踢毽子。孩子们都开始使劲地练习起来。这时,我发现凯凯小朋友才学踢了几下,毽子就被收起来了,然后就走到了阳台边上坐了下来。我连忙走过去问:“凯凯,你怎么坐下啦?”“老师,我踢累了。”运动时间过了一半,我看到凯凯还是呆坐在那儿,我又跑过去问他,他还是回答说:“老师,我累了。”听见他两次的回答,又观察他刚才的行为,我有点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我故意说:“那我现在想和你一起来玩这个毽子,不知道你休息好了没有?”他马上站起来说:“好啊!老师,我们一起来玩,我不累了。”说完,凯凯就和我高兴得玩起毽子来。我们拿毽子你一个我一个的踢起来,渐渐地他踢得有点顺脚了,提出自己去踢毽子了。凯凯前后两种不同的回答,两种不同的行为带给我许多思考:“老师,我累了。”是不是孩子真的累了?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观察到其实是他的一种对待困难和失败的心理因素在作祟,他不会踢毽子也不想再学了,他觉得踢毽子太难了。当然,我们看到孩子有困难,就应该教孩子如何去应付面前的困难。今天我的做法就是先转移他的情感,让他在活动中喜欢踢毽子游戏。并引导和鼓励幼儿为克服困难寻求方法,做出努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幼儿坚持性的培养铺下奠基石。
6.坚持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 篇六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自己开创事业。学生开创事业, 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解决他人的就业问题,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业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 也是当前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保证高等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 我们坚持在学校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不断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推动了学校又快又好地发展。
经过20年艰苦创业, 不仅创造了近4亿元物质财富, 而且铸就了宝贵的“安工贸精神” (艰苦创业的自强精神, 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 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 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 培养的学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据不完全统计, 前10年毕业的中专生, 有三成已成功创业。沿海各地及淮南本地, 到处都有蓬勃崛起的“安工贸”学子创业群体。早期去沿海办企业的, 资产上亿元的不下10人;做贸易的年营业额超亿元的有7人。淮南本地搞地产开发、网络工程及做贸易、开工厂和办学校的, 资产在5000万以上有10多人。近四年的高职毕业生, 不仅走俏人才市场, 而且已有400多人成功自主创业。
“坚持创业教育, 培养创业能力”, 是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程文化的积淀, 是优良办学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结晶。2006年,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时, 专家组认定“坚持创业教育, 培养创业能力”为我院的办学特色, 并对创业教育的具体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一、坚持知行并举, 全程贯穿创业教育
1、开设创业教育课, 有计划地进行创业教育
学院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以学校的创业史为背景, 编写了近20万字的创业教育教材, 分创业理论篇、创业实践篇和创业案例篇三部分, 纳入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 系统开展创业教育。在“大二”上学期讲授创业理论篇, 让学生掌握一般创业知识, 了解创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创业者应做好哪些准备, 防范哪些风险等;“大二”下学期讲授创业实践篇和创业案例篇,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创业史, 弘扬“安工贸”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学生了解创业成功校友的事迹, 传承校友的创业精神, 并以成功校友为榜样, 敢想敢干, 勇于创业。“大三”把学生送到企业工学结合, 实习实训, 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 接受企业熏陶,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创业品质, 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形成承担责任和压力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2、素质教育突出创业教育
每年新生入学, 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为时一周的创业启始教育:利用校报、广播、宣传窗等各种舆论工具, 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宣传, 营造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勇于进取、乐于创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大力宣传创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组织学生到相关工厂企业参观学习, 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 启发他们根据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唤醒其创业意识, 从而主动适应职业要求, 树立自主创业观念。利用寒暑假,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请名人名家进校园, 举办创业专题讲座;开展工学结合, 校企双向互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思想教育。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 经受锻练, 将来抓住机遇, 准备创业。
3、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创业能力
大刀阔斧地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性”原则设置课程, 根据“应用型”原则确定教学任务, 在实践环节强化创业技能训练。各专业实践课时不仅要占总课时50%以上, 而且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20%要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 毕业设计要到对应企业, 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 接受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指导和鉴定。
4、推行“双证书”制, 发展学生“一专多能”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使各专业培养方向与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和学生就业技能鉴定接轨, 规定学生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书。与劳动部门和国家信息部合作, 学院设立了与主干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考试点和鉴定站。鼓励学生创造条件, 参加自身专业外的各种技能鉴定和专业资格证书考试, 重视发展学生的“一专多能”。几年来, 先后组织了4000多人的各种技能鉴定考试, 平均获证率达85%以上, 有些专业高达100%。
二、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培养创业能力
1. 根据用人单位需要, 把课堂搬到企业现场教学
2004年6月, 深圳东聚电子集团公司领导亲临我院, 要选拔600人提前培训, 作为管理和技术储备干部。这时我院应届毕业生几乎全部就业, 学院决定动用二年级学生, 先利用暑期两个月集中上完主要专业课程, 其余课程搬到企业现场结合生产实际教学。教务处和有关系 (部) 及时制订现场教学计划, 选派院级和系 (部) 领导及学生辅导员驻进现场管理, 选派10名专业教师轮流驻点上课, 选派优秀党团干部, 在生产现场开展党团教育, 开展党团活动。三个月时间, 学习在现场, 考试在现场, 教育厅高教处派员巡考在现场。学习、培训、就业双向选择有机结合, 保证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
2. 围绕创业能力培养, 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总结东聚公司现场教学经验, 从2005年开始, 学院全力推进“2+1”和“1.5+0.5”的培养模式改革, 以苏州“精实”和深圳“东聚”两个订单式培养班为样板, 抓点带面, 采取校企共同培养办法, 制订培养方案, 实施教学指导, 坚持做到五个对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接;关键的技术课搬到生产现场教学, 课堂与车间对接;企业文化引进教材, 学校的思品教育和企业道德规范对接;校企高层互动, 双方领导情感对接, 保证了培养方案顺利实施。教学、生产和科研有机结合, 不仅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而且提高了专业课教师研究和解决一线应用性问题的能力。
3. 适应创业能力培养,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能力。针对学院实际情况, 从2006年开始, 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赋予新的内涵, 提出了专业课教师“三员化”和公共课教师“多面手”的建设标准。专业教师要集“三员”于一身:是教员教好一门专业课, 是实验员能指导专业课实验, 是技术员能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公共课教师要拓宽教学领域, 掌握一门专业技术, 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工厂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 参加教育厅和教育部组织的“双师型”师资培训班学习, 并限期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到目前为止, 我院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及资格认证考试和“双师型”教师培训学习的已有149人, 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2.33%。师资素质明显增强,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坚持创业实践, 锻炼创业综合能力
成功的创业者应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 包括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决策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实践证明, 这些能力不是老师课堂上教出来的, 也不是在某种仿真情境下模拟出来的, 而是在创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艰苦20年, 经历了四个办学阶段, 每个阶段都相应开办一些企业, 作为实践创业示范基地;乡镇企业学校期间, 开办了100亩水面养殖场, 60亩水面温流自控鱼苗良种繁育场, 文萃服务部 (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科技职业学校期间, 开办了酒店宾馆, 收购了自动仪表厂, 接管了针织绣品厂;工贸学校期间, 开办了总投资为146.2万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安徽银科织造商标有限公司”;高职学院期间, 依托专业办企业, 开办了大学生超市、数控机械加工厂等。每办一个企业, 都是先让学生参与市场调研和预测, 再让学生参加筹办过程。企业开办以后, 学生参加生产, 介入管理, 跑市场, 搞销售。学生参加创业实践过程, 在创业实践中经受历炼, 不断体验, 丰富了阅历, 增长了才干, 锻炼培养了创业综合能力, 为他们后来的创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在校生进行创业教育, 鼓励他们从事创业实践, 关键是要有正确导向, 积极引导和科学认知,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对此, 我们将继续探索。
姚多忠, 安徽淮南人, 现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我院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 20年艰苦创业的经历和办学经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理念。我们的经验是:坚持知行并举, 全程贯穿创业教育;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培养创业能力;坚持创业实践, 锻炼创业综合能力。本文就此经验予以阐述。
7.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人文精神 篇七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1-0046-02
收稿日期:2014-12-01
作者简介:邱练新(1968-),男,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广东 梅州/514200)中职学校德育课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它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基本目标。人文教育是使“人”回归的教育,它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德育课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青少年人文精神培养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中职的德育课教学中,关注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下文笔者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究。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中职德育课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介体,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就是一个塑造人格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正是由于德育课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性,所以“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综观整个政治课程的发展,我们研究后发现,在中职德育课课程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人文精神的意识也逐渐突显起来。我们就是通过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诚信、艰苦奋斗的职业品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育”的本义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要不断地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提升自己人文素质,以自身的健康、快乐、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染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教师在尊重自己做“人”的价值的同时,也尊重学生做“人”的价值,学会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感情的启迪。
“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变动的。关注学生的发展,除了关注我们经常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外,还应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生理问题、兴趣特长等。“以人为本”其次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教材的媒介作用必须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避开一个模具实现多个相同产品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再次体现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在教学中就应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以人为本”还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感化学生的心灵,使教育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在中职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较高的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感情体验,关注每个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师与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融洽、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施行人性化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构建 “以人为本”的课堂观
1.挖掘人文素材,培养人文素养
中职德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这种浓厚的人文内涵,如果能得到很好的挖掘,让学生内心真正领悟体会到,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到合适的切入点,充分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的素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例如,结合“习礼仪、讲文明”,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使学生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2.采用灵活教法,体验快乐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德育课堂教学就要构造人文性的教育过程。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青少年时期,善于表现自己,但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这一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使教学过程人性化、民主化。如“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一课中,正确理解自尊自信是教材的重点,什么是自尊和自信?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很多学生的理解存在着失误和偏差。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必须先从知识上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的德育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对于班上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都要抱着细心、耐心、爱心的态度,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我们凭借细心去发现学生学校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耐心地去引导学生,等待学生心灵开花的声音,用爱心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生活的强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和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让学生在这种充满民主、激励的人文氛围中迸发出求知欲望;进而会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在中职的思想政治(德育)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渗透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斌.人文精神如何在职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J].教育探索,2010(11).
[2]陈永刚.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涂艳.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9.
8.坚持小学生作文 篇八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那些我认为坚持是毫无意义的,只要你够强,又怎么需要坚持呢。那一次,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带给我的力量。“这一题用了角的性质,把……”,老师又在“念咒”了,我看着黑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不精感到绝望。要看看老师那唾沫横飞的嘴脸,发起了呆。
班上静极了,只听得大家努力认真记笔记的声音。“真搞不懂,这有什么好听的,干巴巴的。”我皱着眉头,有些不满的小声嘀咕道。“嗖”老师发起了攻击,一个红色粉笔槽正中我的脑门,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嘲笑。老师用严厉的口语大声说:“马上就要考试了,大家要认真听讲啊!”,我顿时羞涩极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其中考试?!”我说,“这么快?!”,“完了,这回要是考不好就要吃棍子烧肉了怎么办?”,我焦急地说,临时抱佛脚?好就这么办,顿时,我愁容消散开始了,奋斗。我把原来打叉上的题给揪了出来,去思考那些题的思路与第二种解法。就是还和同学打起了口水仗。对,有意思哎,自己的不懈坚持下,同学们的鼓励下我就数学产生了兴趣。我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教数学的东西,真好玩。一到下课,我就兴致勃勃的拿出我那些买了笔记本的本子后,同学们打在一起,有时还会追着老师请教,那么几题,办完又拿出用起来刷。
终于到了模拟考的那一天了,我信心十足的对爸妈说:我一定会考满分的!,可以说出这句话时,我就后悔了。因为成绩并不理想,再次我受到了打击。想着我平时做的`努力,打算放弃。可是我又反问自己你真的尽量去做吧,你真的想提高成绩。如果想了就必须要坚持,没有谁的一生中会遇到一点挫折。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坚持你要相信自己。我大声的告诉自己。
9.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篇九
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观看着太阳照耀下的黄灿灿的大地,呼吸着夹杂着泥土的芬芳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突然,一抹绿意闯入我的视线里。
跑近一看,原来是一棵小杨树。忽然间,我想起了小时候与爸爸的一次对话,爸爸说:“你知道为什么几乎每家门前都要种几棵杨树吗?”我指着门前的那棵树玩,“是他吗?他是杨树吗?”爸爸点了点头,但我仍然摇头,表示不知道爸爸刚刚问的那个问题,爸爸说:“杨树就像是一个哨兵一样,永远坚守在他的岗位上,杨树从地下钻出的那一刻起,就拼命的往上生长,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往上生长,家家户户种杨树,也是因为这样。”我好奇的问爸爸:“那他不会累,不会休息,不会死啊?”爸爸笑笑说:“他会累,也会休息,但他不会一蹶不振,他累了就会在中途稍微的休息一会儿,但他又会站起来,拼命的向上生长。这都是,因为: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份坚持。”爸爸突然蹲下对我说:“我希望将来,你也成为像杨树这样坚持的人,你要永远留住你心中的那份坚持。”虽然那时的我不太懂他的话,但我却一直记在了心里。
现在看到这个小杨树,我突然明白了爸爸说那些话的深意,再看杨树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忽然间觉得遵守与爸爸的约定好难,好难!但我一定会竭尽我所能去做的,在以后的路上不刮风还是下雨,我都会坚持到最后的,我不怕前方有多少的艰难险阻,我相信我一定会战胜困难与挫折的。
爸爸,从现在开始,我会和小杨树一起成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我想大声的告诉你:我一定会留住心中的那份坚持的。
我迈着轻松的步伐,踏上了回家的路,期待着未来的成功。
10.坚持不懈地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 篇十
1.健全推进机制。政府部门应整合人保、教育、科技、工商、税务、高校等单位的力量,形成推进大学生创业的联动机制。要明确牵头单位,统筹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要明确责任单位,落实各项目标责任。
2.突出工作重點。培育创业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要转变育人观念,与地方政府联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活动,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要指导创业前的准备,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审查指导,帮助创业大学生完善创业方案、减少创业盲目性;要做好创业初期扶持工作,帮助创业企业解决创业初期相关问题,加快促进创业大学生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转变;要助推创业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帮扶创业企业解决快速发展时期遇到的资金、土地、厂房等问题,同时指导企业做好内部运行管理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3.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来各地、各单位的经验做法,形成从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到创业基地孵化再到自主产业化的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完整的扶持链条,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4.扶持先进典型。要切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从国家层面发掘培育大学生创业工作先进典型。对创业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应授予荣誉称号,要以奖代补,加大支持,让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单位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11.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篇十一
一、多听——让学生爱读、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听故事, 不管是录音机播放的, 还是老师、家长讲的故事, 只要一提讲故事给他们听, 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因此, 在课堂上, 可以结合学习内容给学生讲故事, 教师应尽量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有一首小诗是这样写的:“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好妈妈。” (史斯克兰·克利兰《阅读的妈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最喜欢、最亲近的人, 在家里, 可以请家长每天抽空讲故事或者读书给学生听, 让学生在亲子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进而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除了听故事, 还可以不定期请高年级的学生来演讲, 谈谈读书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推荐一些好书, 让他们向榜样学习, 从身边的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切身体会中感受阅读, 知道阅读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是人人能做到的乐事, 进而喜欢阅读。
二、多读———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1. 要读各种各样的书。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 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了, 枯燥了。”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 不仅要让学生读课本教材, 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有些家长告诉老师, 孩子很爱看课外书, 但只喜欢看漫画书和流行书, 如《阿衰》《老夫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这跟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大有关系, 教师和家长可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身心特点的书籍, 有图片又注拼音的书籍, 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 还有广受好评的童话书如《小房子》《爱心树》《100万只猫》《好饿的毛毛虫》《爷爷一定有办法》等。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比不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让低年级的学生从小接触这些有趣又有益的书籍, 从中吸收各种知识营养, 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读更多好书的欲望, 越来越爱读, 进而促进身心不断健康成长。
2. 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现在的学生, 从放学到晚上睡觉前, 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大约有4个小时, 有许多家庭看电视 (包括上网) 超过2小时, 如果再扣除吃晚饭、练琴、学舞蹈时间, 有不少学生没时间读书。作为教师, 在学校应该尽量保证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在课堂上, 可结合每课学习的内容, 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小短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 每个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 每天中午到校后的午读时间, 让学生带自己喜欢的书来读, 保证学生真正拥有自由自在阅读的时间, 让阅读落到实处。
3. 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
低年级的学生对阅读方法比较陌生, 给予一定的指导, 将会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 提高学习效率, 受益无穷。比较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一种是精读法, 对于课本教材和经典名著, 要认真读, 速度稍微慢一些, 仔细品味, 有些文章还要反复读, 背诵下来;一种是略读法, 对于流行书籍等, 可以快速地看, 知道大概内容就可以了。
三、多思考———培养提问质疑的习惯
如果读书不思考, 就好像人吃饭不消化一样。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笔者曾听特级教师陈金才上的《一面五星红旗》一课, 课伊始, 陈校长就告诉每一个学生:“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要带着问题来学习。”朗读课文之前, 他要求学生, 哪个地方有问题就在哪儿打个问号, 让学生用这种边读边质疑的方法学习整篇课文, 而且对学生的提问他总是给予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孩子都是会思考的。”学生看到自己提的问题被重视, 更加专心地听, 急切盼望知道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学生感受到了这名留学生深深的爱国之情, 还懂得了热爱祖国是令人敬佩的, 但生命是非常宝贵的, 在不必要的时候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更重要的是, 学生懂得了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那就是———“要带着问题去读书”。
因此, 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 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找出疑难问题, 让学生边读边想:“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读了这本书, 我知道了什么?”“这本书读完了,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带着问题进入文本, 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 边读边猜测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局, 学生会看得更专注, 进而真正把书读懂, 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四、多动笔———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如果只是看书而不动笔, 那么很快就会遗忘。在阅读过程中, 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勾画出书中最精彩或最令人难忘的词句, 或者把所写的事物用笔画下来, 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 “圈、点、勾、画、批”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 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读”是为了“写”。通过摘抄的形式,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积累好词佳句, 并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写话练习。
五、多交流———在交流中促进阅读
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通过交流, 彼此就拥有了两种思想。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读书交流会, 相互交流阅读感受和心得体会, 可以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和认识, 获得更多的信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 我就给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 在正式开始上语文课前, 让学生轮流上台讲故事, 要求学生上台讲之前先讲给老师听, 做到大声响亮、生动有趣、仪态大方, 每次听完故事后, 让台下的学生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然后根据情况奖励红花。学生的阅读在老师和同学的掌声里得到了肯定, 因此, 学生都很喜欢这个活动, 讲了还想再讲。此外, 还可通过开展诗歌朗诵、童话故事表演等活动, 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 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2.努力坚持作文小学生 篇十二
每当我看见别的小朋友穿着滑冰鞋在自如地滑冰时,我也好想跟他们一起滑。还好,爸爸也给我买了一双漂亮的滑冰鞋。一天晚饭过后,我拉着爸爸就来到我家附近的广场上教我滑冰。我才刚穿上滑冰鞋就摔了一个跟头。我站起来,又试着往前滑,又摔了下去,滑冰鞋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爸爸把我拉起来抓住我,叫我慢慢滑,滑了一会儿,我感觉会滑了,就不让爸爸抓住我了。我慢慢地往前滑了几步,心想:我会滑了。就高兴地加快了速度,可能是没有掌握好平衡,在拐弯的时候,只感觉脚下一个趔趄,我又被摔了一个四脚朝天。“我的妈呀!”我捂住屁股疼的我大叫一声。我脱掉滑冰鞋生气地说:“我不滑了。”爸爸赶紧跑过来安慰我:“男子汉要勇敢哦”
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我都不敢再出去滑冰,因为我拍摔得疼。这天,爸爸对说:“难道你就这样放弃了吗?你要相信,只要坚持,一定会成功的。”听了爸爸的.激励。我又一次穿上了滑冰鞋,虽然也摔倒了好多次,但每一次我都勇敢地爬起来,继续练习滑。因为我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我不放弃,一定会成功的。
1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篇十三
金坛市后阳小学邓春明
为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根据金坛市金城镇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和安排,我校党支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员教师“四风”自查自纠的建设活动,我也积极投入到这项建设活动中,自我回顾、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要求。
通过“四风”建设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本次教育活动对党员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工作纪律的教育整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世纪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名党员教师的要求就更上加更。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吸取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必须锤炼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尊重同事,恪尽职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及管理学生水平。我很肯定地认为,我是一名政治坚定、思想健康、品德优秀、作风正派但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的人民教师。因为作为一名有着二十五工龄的老教师,作为一名负责教学管理的副校长,我更加感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更加感觉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其他教师的影响和带动,所以我更加注重学习的反思。在这里,我庄严承诺: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思想和业务素质。坚决做到拥护党的各项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不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2、关爱学生,做好学生知识和思想的引路人。从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出发,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和学科学习等情况,做到以身作则,循循善诱。
3,积极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安于本职工作,有进取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荣辱与共。
4、加强修炼,做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打造凝聚力强的工作团队。面对各种诱惑和矛盾,要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当前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不计个人得失,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名利和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习总书记《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教育要发展,教师队伍需强大。没有教师的发展,何谈学生的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没有高水平的教育,就没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就没有创新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习总对教师的希望,实际上是对教育的希望,对人才的希望,对社会发展的希望,意义深远哪!这不仅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更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工作的座右铭。
14.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篇十四
1 建设有中职教育特色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开设了文化基础、医学基础、眼镜光学基础、临床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概要、卫生保健、临床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重点围绕眼科相关知识和眼视光学相关内容, 扩展该专业应用技术课程, 设定临床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为核心课程, 增加相关的课内实践、校内实训的课时数和到企业生产见习、实习的时间, 着重培养学生的眼视光实用技术操作能力。
2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我校有计划地安排五官科专业教师脱产到广医眼镜学习、进修验光和配镜技术以及到眼镜加工工厂学习眼镜装配技术, 由该企业的技师“一对一”帮带和培训我校的进修教师, 使我校派出的专业教师基本掌握了验光、配镜技术, 并且了解了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 为我校加强眼视光技术专业师资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我校也聘请广医眼镜技术总监 (技师) 负责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技术、配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等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和实训, 并且以广医眼镜作为实训基地进行上述专业课的学生技能操作培训, 实现了资源共享,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这种“走出去、请进来”校企互换岗位锻炼的培养模式, 对青年骨干教师和眼视光技术总监 (技师) 进行了有效的培养, 迅速提升了其专业素质, 有助于打造一支优秀的眼视光教学队伍。
3 校企联合办学, 采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培养眼镜行业亟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我校与医院、眼镜连锁企业联合办学, 以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共同研究和改进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丰富教学内容。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主要由眼科学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部分技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由外聘的广医眼镜的技术总监 (技师) 承担教学任务, 见习和实训根据课程的特点与需要, 分别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或广医眼镜实训基地进行, 例如临床视光学基础的见习课安排学生去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进行, 请医院的眼科技师带教, 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的见习课安排学生到广医眼镜实训基地进行, 由经验丰富的技师带教, 4~6位学生为1个小组进行技能操作练习, 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特定的技术实训基地, 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每一项教学目标, 使教学与企业实际技术同步, 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达到使学生的技能与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1]。
眼视光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 学校安排10周时间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和准分子激光中心临床实习, 由医院的医师或技师带教;安排22周时间到广医眼镜验光或配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生由广医眼镜指派经验丰富的验光或配镜技师用“传帮带”的方法进行培训, 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行业的专业技能, 学生实习结束立即被实习单位或省内其他眼镜企业录用, 毕业生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4 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使学生尽快适应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职业生涯
我校2007级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 我们回访了企业和医院, 学生扎实的眼视光专业知识受到了眼镜企业和医院的好评, 但学生的职业心态与企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轻视眼镜企业现有从业人员的现象, 认为他们不是眼视光专业的“科班出身”;部分实习生不能自觉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 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缺乏服务理念和执行能力, 没有认识到眼镜企业看重的是销售方案以及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因此, 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邀请企业负责人和技术总监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有助于学生尽早理解企业文化, 由此带动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并有助于学生尽早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 进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尽早适应社会[2]。同时,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到各个眼视光单位就业, 也为眼视光企业注入了最新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力量, 有助于突破目前眼视光企业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的服务水平较低的瓶颈, 使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达到教育与行业的共同促进、和谐发展。
我校是国家重点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校企联合办学是我校探索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通过这几年开设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实践, 我们对校企联合办学这一新模式充满信心, 既要保留学校传统的教学优势, 又要依靠企业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 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高雅萍.校企高度融合打造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3) :16~17.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推荐阅读:
培养学生能力07-12
如何培养学生干部?06-13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07-26
学生干部培养论文07-27
学生习惯培养计划09-25
学生主体意识培养11-03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08-07
优秀学生培养计划06-27
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总结07-01
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