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几点思考

2024-11-07

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1.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一

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郑志良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凤里中学(362700)

历史是一门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科目,深受大部分学生的喜欢。但同时历史又是一门考试科目。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保持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又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保证学生在历史这个科目上可以取得较好成绩,这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必须研究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1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应该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备课方面下功夫

关于历史课来说,不仅要让学生开心、喜欢,更要让学生在整个历史课堂中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既提高历史科考试的应试能力,又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锻炼历史思维能力。而这一切如何实现,关键是要看学生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们是否在主动地学习,如果这一切的学习都是被动的,被老师高压之下学习的,那就使历史课堂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活力。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该教学活动可不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会学、方便学、乐于学,从而为整个堂课的效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还有另外一个关键,那就是是备课。因为备好课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因此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可以遵循以下几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要做到全面。既备学情,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又备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备教材和教法,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二步骤是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能否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学任务,讲好一节课的重要基础。第三步骤是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初中的历史考查以开卷考的形式出现,因此知识点的落实也很重要,平时要引导学生做好课本笔记和将课本的知识点划出,主要是黑体字部分。

2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历史学科中的许多课文的内容都是一个或几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大胆借鉴各种媒介。在介绍历史人物、讲述故事情节时要借鉴历史剧制作的方法但又要讲究精练,注意必须和史实相吻合。古今中外,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历史教材是整个历史过程的高度浓缩。

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详略得当,即紧紧抓住教学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层层深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历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密切地与教师相合作。教学方法得当,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

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主体应适当采用该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达到现代素质教育的目的。

3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应该要注意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艺术,绽放教学魅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首先是当然是教师的基本功,诸如普通话、粉笔字等。从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感染力来说,普通话流畅,有较强的节奏感,同时又能抑扬顿挫,生动形象,那么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相反如果语言是平淡乏力,或者结结巴巴,那么不仅印象不深刻,有时还会成了学生的催眠曲,甚至是厌烦的噪音。因此增强教师必须增强语言和教态的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从教态和神态上讲,声情并茂,神态感人,此类教师深受学生喜爱;而表情木然,呆若木鸡,学生也定然反感、厌烦。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有亲和力的教态,能让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作为老师讲课时的语言、神态,会对学生的听课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教学能力还可以从导入、过渡、提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小结等各个教学步骤都要加强训练。总之,教学能力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而教学艺术也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教学内容的合理归纳,清晰概括,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助于突破难点,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好的历史课堂会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因此提升教学艺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学艺术性差,效果就苍白无力。教师应该逐步的在实践中绽放出属于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自己的教学生涯达到一个高度。

4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应该注重落实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与培养

初中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课堂获得的。而历史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参照数据就是学生在本节历史课堂中获得什么知识,得到什么样的历史能力培养。历史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种可以通过历史课堂获取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是必须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忌讳教条,必须要有体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彻底改变以教授历史知识为中心的基本教学模式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我们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历史课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作为历史课堂的主体,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同时为了使这种训练更有效果,教师必须有效的进行教学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日常普通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能力的训练。在平时提问时多采用“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研究,而尽量不要问“是什么”。加强能力训练可以不断促使学生构造、巩固和完善历史知识,加强解题技巧的提高,培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历史思维,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历史教师应该继续探讨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总结出一些符合实际的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2.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二

关键词:讲评,具体做法

高三英语的后期教学中, 老师们经常要对试卷和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 这样的课型就是讲评课。它的目的旨在订正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它是高三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该被每一位英语教师重视。一些老师在讲评课中采用直接报答案、就题论题, 搞“一言堂”、唱“独角戏”的授课方式, 虽然有时也让“主体”回归学生, 但学生参与意识淡薄, 消极被动听课, 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落实, 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堂气氛沉闷。

那么, 如何使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效率更高?笔者认为可以从讲评前, 讲评中和讲评后这些方面下功夫。

一、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1. 分析试卷

分析试卷所考知识点, 命题思路和干扰项的设置;做到科学合理判断试卷的难易度以及语言点出题的变化角度。

2. 分析学生答题情况

既要分析学生整体水平, 又要留意成绩波动大的个别学生。并且, 要找准“突破口”, 详细做好正误统计, 剖析学生解题中的错误思路, 深入了解学生知识薄弱环节。

3. 分析学生

分析学生的错在哪里、对在哪里。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及解题方法, 从而有能有效地地指导学生去改变方法、完善知识和提升技能。这些错误一方面暴露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和学习习惯差以及他们的解题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 教师也可以通过检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 达到精益求精。

只有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 才能把讲评课上得实效性强。 (另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会自评: (1) 认真看自己整份试卷的得分情况, 哪部分做得好, 哪部分做得不好, 做到心中有数。 (2) 分析各题型的失分情况, 哪些是粗心大意造成的, 哪些是因语言知识的缺乏或能力的不足或解题技巧不当造成的, 并及时做好记录。)

二、讲评过程中

1. 师生互动

40分钟的课堂中, 教师不要一讲到底。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 找准错误的焦点, 在设疑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若题目太难, 就会使许多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使学习无法进行。同时, 教师要利用时机启发学生, 诱导他们去尝试。在尝试中, 一些学生“碰壁”后, 教师要因势利导, 稍加点拨后学生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 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 讲评时要知识与能力并重

一些教师在讲评试卷时, 老是抠着几个知识点去讲。但到下次考试时学生仍然不会做, 望题兴叹。无可置疑, 知识点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 但解题技巧的培养也不可缺少。如今的高考, 已经从纯语法, 纯知识考查转向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因此, 在讲评时教师要针对试卷上的不同的题型, 指导学生如何去解题, 发展题目的解题思路, 使他们掌握解题题的技巧。此外, 为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每道题要领, 讲评时教师可以从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拓展和延伸, 这样可以加大知识的摄入量。

3. 详略得当, 有的放矢

根据讲评前对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在讲评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针对重要的知识点和答对率低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力求透彻, 同时要配以相当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切忌面面俱到, 蜻蜓点水, 盲目随意地评讲。

4. 给学生留出消化的时间

讲解和拓展后, 教师应该怎么做呢?留出时间给学生, 让他们复习当堂课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及时辅导个别学生, 让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才能做到点面结合。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体现。

三、讲评后

1. 个别辅导, 全面提高

虽然教师在的讲评也许已经讲得很细了, 课时对于一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 他们对有些问题还是存在疑问的。所以, 课后教师必须及时地给予个别辅导, 以帮助学生弄清不明白的问题, 进一步强化讲评的效果, 从而提升学生的成绩。

2. 做好错题的整理

讲评后,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做好错题的整理, 教师也应把学生的主要错题进行整理、归档。这样以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进行题目的变形或改编, 让学生重新练习, 达到最终完全掌握的目的。

3. 要求学生写好考试小结

小结的内容包括本次考试的准备工作, 答题内容, 得分结果, 以及错误的原因。写小结的目的是给教师提供帮助学生的解决困难的根据。虽然以上工作耗费时间和精力, 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四、具体做法

1. 听力讲评

根据近几年高考听力试题的分析, 讲评时专攻主旨大意题, 评讲透彻。在课后, 根据题目的命题特点, 进行专项训练, 例如:如何听数字和时间、如何理解同义句、如何确定地点和位置、如何判断身份和职业等。

2. 单项选择讲评

(1) 从以下方面指导解题技巧。a.避免从母语入题;b.避免定势思维;c.留意标点;d.重视句法结构;e.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如but、and、otherwise、often、now以及一些时间状语) ;f.补全省略部分;g.简化句子 (去掉插入语或附加的次要信息) ;h.把握语境

(2)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梳理知识要点,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People do not know the value of freedom_______they have lost it.A.until B.when C.since D.as此题考查until的用法, 答案是A。讲解时应将until的用法总结一下, 即:a.持续性动词 (肯定) +until/till (直到.........为止) b.瞬间动词 (否定) +until/till (直到.......才) c.until放于句首d.强调句型:It is not until.......that........e.Not until放于句首, 句子倒装。再如, 讲评turn on的用法时, 教师可列出和turn有关的短语turn in, turn against, turn off, turn to, turn down, turn up......这样的归纳便于学生集中记忆, 有助于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强化做题的实际效果,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 举例时尽可能用课本中的句子, 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也可以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

3. 完形填空讲评

(1) 归类讲评:对学生错误较多的选项进行归类, 然后根据不同的错误形式进行讲评。例如:需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选项。At first nothing happened, _____suddenly a large rat rushed out of the........A.then B.and C.or D.so根据开头有at first, 后面就应该用then表示时间顺序。根据动作发出者确定选项。The watch, which Mrs Smith had_______on the table as she started her lecture, disappeared.A.seen B.dropped C.found D.laid从句中可以看出, 手表是Mrs Smith的, 她是为了讲课方便, 把表放在桌上。因此不可能选A、C, 答案是D。根据生活常识确定选项。There, 1350 feet above the street, a______figure was walking on air.A.great B.strange C.public D.tiny从地面看, 人在一千多英尺高的地方应该是很小的。

(2) 长难句分析:许多学生在看一个复杂的句子时, 分不清主句和从句, 从而也影响了他们对句子意思乃至整篇文章的理解, 因此帮助学生扫除句子结构障碍是很必要的。

(3) 词义辨析训练:完形填空对语法的考查仍然存在, 其主要体现在搭配和语义辨析两方面。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 往往对题目四个选项中近义词及短语的意思混淆不清, 因此我为学生准备了100多组相似词语辨析的专题训练。

(4) 一课时训练:先让学生做题 (大约15-20分钟) , 然后互相批改、互相解释原因, 最后教师总结。把课堂作为训练完形填空的主要阵地, 让学生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形成研究的氛围, 让学生主动学习, 开发潜能。

4. 阅读理解讲评

老师们都深有体会, 一张试卷中最难评讲的就是阅读理解。若细讲, 不仅占用课堂时间, 而且造成学生厌烦情绪。若粗讲, 却等于没讲, 难以达到指导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指导学生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记叙文, 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传记, 要注意人物和生平;议论文, 要注意论点和论据;说明文, 要注意事物及其特征。另外, 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新闻报道、广告、图表等等, 各有各的特点。阅读时, 学生根据文章体裁特点快速查找, 提高阅读速度。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 可以指导学生寻找主题句。通过这些主题句, 学生可以清楚地理出文章脉络, 更好地把握文章要点, 推断作者意图, 归纳文章主旨。对不影响文章理解的难词要跃过不理会, 对于非理解不可的难懂词汇, 鼓励学生从上下文中猜测词意。长此以往, 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大的飞跃。

5. 书面表达讲评

(1) 把学生在作文中的典型错误集中起来, 呈现ppt, 让全班同学一起改正。

(2) 指导学生总结如何写作:审题、列要点、造句、连接词、分段、成文。

(3) 就审题方面给学生几篇书面表达让学生练习审题;可以就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补偿训练;也可以给学生一段没有连接词的文章让学生练习连接词的使用等等。

(4) 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转换范文, 尽量用较高级的词汇、句式。

(5) 背诵范文, 做好归类训练。例如练习图表式作文, 要求学生连续练习5、6篇, 然后老师仔细讲解其特点、解题技巧、常用套句等, 让学生逐渐了解如何做此类书面表达。

3.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三

教改的核心在于推行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轻负高效。而轻负高效的关键在于提升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收获更多。可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呢?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块黑板还有课本,教师总是一味滔滔不绝的口授,学生也只是一味地被动记忆,教学模式单一、生硬、机械。这些都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相悖。所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授课方式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要变传统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多设置一些学生参与的环节,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二、优化学习方法

我们常说,学得好不如学得巧。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非常努力,学习效果却提不上去,而有的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多么吃力,非常轻松地就能搞定了。这就是会不会学习的问题了。会学习的学生,就学得巧,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学习变得轻松容易,不会学习的学生总是力不从心,不会出成绩。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

1.学会做课堂笔记

“记”是指学生做的课堂笔记。中学生一般不会合理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老师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记”,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同学笔记虽全,但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指出:(1)记笔记要服从听课,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疑点、记解题方法和思路。(3)记小结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白“记”是为了“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这一主要环节达到较好的境界。

2.学会写作

作文方面,先要搞清楚自己最适合写什么样类型的作文,比如记叙文、议论文或者其他,然后再根据考场要求考试类型灵活变通。而在平时,要多注意一些作文的技巧,多读一些美文,多积累一些新鲜的事例,做到自己的作文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平时有时间就看看一些《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积累一下需要的事例。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读完就过了,要学会总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到了考场写作文的时候,时间很匆忙,所以就要求平时能多想多记,不至于到了要考时手无足措了。

三、要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的训练

在“郑和远航”第二课时——学习“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片段的教学时,复习导入之后,便让学生按顺序学习,主要抓住“壮观”“示好”“凶险”来指导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一节课上完,给我的感觉是顺顺当当,波澜不惊,好像也没出现什么“闪光”的地方。不过,课后我还是挺高兴的。因为下一课时所需要做的只剩下“意义”和“写法”了。高兴之余,我又在想,如果仅仅去完成书中早已明确写出的知识点,不就又是在“教教材”了吗?再说了,郑和远航距今太远了,它所承载的意义,也绝非是对历史还不太熟悉的学生所能理解的。

强行讲解,他们无非是记住那段文字表述罢了。这样的话,可就与作者的初衷以及编者的意图相违背了。怎么办?得给课文补补白,哥伦布、麦哲伦、《友谊的航程》和“习主席访美”依次跃入我的脑海。将这些装入课堂,中外、古今不就都有一个对比了吗?不就可以在对比中让学生发现郑和远航的伟大,发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了吗?这不是要比简单的说教来得更加有意义吗?

4.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四

金沙洲支行 李颍

【摘要】营业网点是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层单位,而柜台则是服务客户的第一线,提高网点柜面业务办理效率,是提升网点综合服务和营销能力的根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同业竞争越趋激烈,在目前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和业务的同质化环境下,从基层网点着手,改善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措施,是农业银行在同业竞争中克服挑战、突围而出的关键。本文从网点柜台业务办理中出现的问题切入,以客户体验和服务客户为中心,探讨如何提高柜面业务办理效率及发挥基层网点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柜面业务 提高效率 运营管理 服务

一、基层网点柜面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部分柜面业务办理手续繁琐,客户需要填写多张表单,业务办理过程中多次签名确认,多次按密码,降低了业务办理和操作的效率。客户在网点办理业务的流程一般是:(咨询办理流程)--填单—排队--到柜台办理。但很多客户低估了业务办理的复杂性和严格性,不咨询办理流程就直接排队,直到临柜才发现自己没有填写必要的表单或者填写不规范,需要重新填单、重新排队,大大降低了柜面业务办理的效率以及客户的满意度。

2、业务应用系统功能不够完善和便捷,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多次切换页面,造成业务办理流程不畅通。目前,农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主要运用综合应用系统(ABIS),同时需要联机操作联网核查等系统。在临柜业务操作中,由于业务操作流程繁琐,即使在同一笔业务下,在同样在ABIS系统下,柜员都要切换不同的界面,比如办理产品签约业务,需要运用到产品签约界面和手续费界面,系统不能联动处理。这样,不仅降低了柜台业务办理的效率,也容易造成业务办理过程中某个流程的遗漏。另一方面,特定的柜台业务除了在ABIS中操作,还需要进行手工登记。目前,涉及柜面业务的手工登记簿种类多、数量大,如挂失登记簿、销号登记簿等,未能实现完全电子化,加大了业务办理的复杂性,也降低了办理的效率。

3、由于营业柜台时网点服务的第一线,提高柜台营销能力是农业银行在商业银行大战中突围而出的关键策略之一。但目前,低价值含量的业务和客户很大程度上占据了网点柜台资源,从而排挤了高附加值的业务和客户,为农业银行提升客户价值量带来了阻碍。有调查显示,从业务分布结构上看,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资产业务和外汇业务在柜面业务中占比过小,只分别占0.03%和0.25%。而从客户分布结构上看,低效客户在柜台业务的占据量超过了80%。大量的低价值业务和客户无疑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网点的各方面资源,对挖掘潜在的高价值业务来源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二、提高柜面业务办理效率的具体策略

1、针对柜台业务手续繁琐和多次填单的问题,应该参考政府部门在业务办理大厅摆放流程指示图的方法,优化网点业务办理流程的指引,让带着疑问的客户一进大堂就能找到清晰的指引。比如在公告栏等大堂的醒目地方设置业务

流程指导,用流程图等方式告知客户办理哪些业务需要携带何种文件、填写何种表单,清晰的图示指引一方面避免客户排完队才发现遗漏某些程序导致无法办理或者重复排队,从另一方面更能节省大堂经理逐个客户询问“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从而降低识别客户的难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优质客户上。

2、针对业务应用系统功能不完善,未能完全实现电子化的问题,应该从“流程再造”入手,在进行落实到基层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后,重新评估目前柜台业务操作系统的合理性和操作便捷性,在有效控制风险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优化、重组柜台业务操作系统,从而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

3、针对目前低价值业务和客户大量占据柜台资源的问题,提高自助设备和电子渠道的分流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完善当前网点自助设备的配置,首先要加大自助设备的投放力度。而提高自助设备有效使用率可以运用价格杠杆助以实现,通过柜台业务和自助业务差异化价格驱动客户更多地选择使用自助设备,从而有效分离客流和柜面业务量。通过日常观察和服务发现,目前客户使用自助设备仍经常需要大堂经理在旁仔细指导,自助设备未能充分发挥“自助”的功能。因此,应该完善自助设备操作的指引,如在操作界面上添加流程图式的操作指示,或者在网银体验机上方张贴常用操作的指引,从而提高自助设备的有效使用率。

4、提高网点柜台业务办理效率还可以从优化考核机制方面入手。目前,从总行下发到分支行、分支行下发到营业网点的考核机制仍是传统的“分配任务—完成任务”的模式,网点团队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是被动地完成任务,未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基层团队效率最大化。不妨尝试从“分配任务—完成任务”的业绩考核制度向“自定任务---完成目标”的制度转型,即营业网点团队经过集体讨论、决策,根据网点的地理位置、经营环境、客户群特点、网点潜力值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上级行的业绩要求按照月、季、年整合、拆分和优化网点的营业目标,经上级行审核通过进而实施。自己设定目标、实现目标的自我激励方式,是网点团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对增强网点凝聚力、提高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工作效率都有推动的作用。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见,营业网点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的根本是从提高柜台业务效率入手,以服务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客户体验和效率开展工作,通过优化柜面业务办理和操作流程,实现客户分类、功能分区、业务分流,释放柜台的营销能力,从整体到局部,提高营业网点的运营效率,这样,才能真正挖掘网点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客户的潜力,进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

参考资料:

徐枫 蒯泉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运营效率的策略分析 财金之窗 2006年10月 张意新 银行基层网点内部管理制度探寻 财会通讯 2008年第2期

5.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五

一、正确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在监狱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龙头。一方面,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尤显突出,是监狱稳定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和保障。主要表现在: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教育功能。加强对监管服刑人员的政治教育,是监管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服刑人员违法犯罪,普遍存在政治素质不高,缺乏政治觉悟,不懂法,不知法,而成为反面教员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十分重要。⑵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协调沟通功能。服刑人员在监狱进行劳动改造,对一些政策和法律不理解,服刑人员与服刑人员之间、服刑人员与管理干部之间也有一些情况时常发生,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协调和沟通作用,使他们能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⑶监狱的各级(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管理者是国家机器的形象代表,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更好地履行职责,同样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从属性看,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范畴,如何做大、做强监狱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监狱生产取得发展的决定因素和保障。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产生大的变革,各方面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监狱及监狱企业,稳定是关键,发展是趋势。可以肯定的是,思想一放松,工作大松动,各项工作便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势必影响监管改造质量的提高和生产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在监狱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直面新问题、新局势,及时整合警察职工思想,做到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监管改造,是目前监狱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具有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是我省最大的露天煤矿,也是我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的地位。几年来,×在监狱党委的领导下,一直致力于重视、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时事政治,理解、掌握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政治思想环境,形成警察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为瞩目的成绩。×的褐煤生产和销售,2003年134.34万吨、2004年141.55万吨,2005年151.76万吨。历年超产完成生产任(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务,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三年平均每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家庭拥有轿车迅速增长;职工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在职工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多年未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在职工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矿长、全国露天煤矿优秀(工)队长、等等。实践证明,一个企业和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它将从各方面表现出新气象,各项工作也将大有改观。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事关监狱工作的好坏,事关企业的发展、兴衰,事关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要不断结合时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深入。

二、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号召全党继续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把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充分发挥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1、引领职工思想,集中精力,立足岗位,搞好业务,争创一流业绩。坚持以安全监管、安全生产为中心,把全体警察职工的注意力凝聚到一心一意搞好本职工作上来。集中精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找准位置,发挥优势。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稳定职工思想,坚持发展,振作精神,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克服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优化思想环境、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从理论上做好预期引导、从思想上做好说服教育、从政策上做好宣传解释。对深层次隐含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三是重视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做正确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温暖人心、维护稳定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

2、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职工具有崇高的人生目的、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高尚的情操、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教育;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任务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位职工的身上,力争在工作中见到实效,工作局面有更大改观。劳模就在我身边,深入学习全国劳模及先进的同志,学习他们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无私奉献、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煤矿的生产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3、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上来。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注意狠抓职工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素质,满足职工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马克思说,人是第一生产力。要把是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矿管理干部队伍中,党员比例71.05%;46岁以下干部占84.8%;大专以上学历干部(不包括在读)占74.9%。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路创新。站在“三个代表”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跟上时代步伐,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目前,就是要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深入践行“三个代表”。

2、内容创新。从实际出发,满足职工的需求,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掌握和了解职工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想群众之所想,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近期在建的职工停车场、在居住地城市购置经济适用住房满足职工住房需求、逐步解决(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子弟学校移交社会后职工子女教育问题、职工阅览室的筹建、矿内外交通车辆的解决等,都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为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的较好实例。事实证明,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心理上就与群众亲近一层,工作就能得到职工的信赖和好评,从而也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忱。

3、体制创新。要依靠社会力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构筑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强调方法创新,入情入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坚持民主原则和疏导的方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取平等讨论、吸引群众广为参与、自我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多种方法并重;坚持疏导,增进团结。

6.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六

舆论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新闻宣传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对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各种媒介手段急剧变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是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一桩大事。结合全市上下正在开展的“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先后深入新闻媒体、部分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就如何有效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进行了多次调研,现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当前我市宣传舆论工作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方针,一手抓好设施改善,先后投资800余万元为电视台购置了转播车、为**新闻中心配置了部分设备,确保了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手抓

新闻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严格培训考核制度,深入持久地开展“三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市新闻宣传事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宣传舆论引导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说,目前全市上下对新闻媒体的评价总体上是较好的,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等媒体每天播报和刊发的新闻报道、生活资讯、动态信息、文娱节目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接受教育、休闲娱乐的重要来源之一,并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和问卷调查,当境内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干部群众最相信的信息渠道依次排序是:一是本市权威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二是政府组织的声明;三是网络论坛、博客的言论;四是亲戚朋友的传说;五是街坊邻居的议论。这说明,我市媒体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对公众依然具有主流的舆论引导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这给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诸如互联网凭借其及时性和无限联接的强大功能,成为社会生活中各种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不计其数的论坛、博客网上言论的隐匿性,又成为各种谣言、不良信息的集散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交往的频繁,社会生活中各种咖啡馆、茶馆、娱乐场所等成为重要的信息场,各种舆论信息在这些场所得到广泛的

传播;大量各阶层人员的自由流动,大量境外的舆论信息被不断地传输到当地。拆迁赔偿政策、劳动保障政策、教育医疗政策、婚育宗教管理政策等不同县(市)不尽相同政策信息互相交流传播,不断影响各阶层人群的思想行为;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信工具成为传播信息的最快捷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制造传播舆论、快速召集动员的一种新形式,真可谓“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尤其是微博这一网络新应用的出现,让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自媒体”、“WEB2.0”、“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名词让人目不暇接。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强化社会监督,传播正面声音;同时,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舆论格局,使负面舆论和非理性声音极易得到扩散。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迅速生成,使得一些部门和乡镇难以快速适应。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舆论引导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宣传舆论引导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是宣传部门的事,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任务。认为抓经济发展、抓社会事业是正事、实事,抓宣传思想、舆论引导是“副业”、虚事。工作中主动性、创造性不够,研究分析少,工作部署少,往往到当地人民群众对征地拆迁、政策调整、开发建设、矛盾纠纷等具体问题有对立情绪、抵触行为时,才觉得有必要开展思想舆论引导,忽略事前宣传,而重在事后处置。有 的领导干部片面强调物质经济的决定作用,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思想行为、社会舆论导向自然会跟上,会自动地跟党委、政府保持一致。特别是针对网络舆情这块工作,少数部门单位没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没有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行为方式,缺乏对网络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网络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掌握,不善于借助网络了解社情民意。所以,当前宣传舆论引导工作的思想认识与多元化的文化思想激荡不相适应,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新闻宣传的有效供给和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尽管这几年我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克尽职守、积极创新,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鸣锣开道、摇旗呐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闻媒体事业发展也是时时有亮点、年年有提高,但毋庸讳言,我们的政治宣传、思想教育、节目制作和新闻采编,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结合本地实际做深做透宣传报道方面做得还不够,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是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还须进一步提升。随着数字化信息传播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新兴媒体的从出现和发展,在丰富传播媒介、拓宽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舆论传播格局,呈现出传统的媒体格局被打破、网上舆论环境更加复杂、控制和监管难度大、网上意识形态斗争更加严峻等发展态势,这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尤其是在应对网上热点敏感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方面,事发地或当事部门与宣传部门联动作战和快速处置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普遍存在着向宣传部门提供情况滞后,配合联动迟缓的问题。当事部门要求网上删除、封堵的多,主动组织参与正面引导的少,致使网上舆论热点延误最佳处置时机,形成网上评论热潮,给工作造成被动。

四是网络管理权限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权限仅限省级以上,县级涉网管理部门往往有责无权,难以真正落实属地管理职能。由此,许多网站实行易地租用服务器的办法,躲避当地相关部门的管理,所以,尽管中央、省、市、县都建立了网宣办,但并不具备管理权限,只能承担起网络舆论引导的职责。另一方面,县级宣传部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和承担网络舆情监控的政府信息中心存在“两重皮”现象,网络办仅仅成为完成上级宣传 5

部关于网络舆情报送、舆情热点评论的一个职能科室,舆情监控和处置基本脱钩,远远不适应网络信息发展需要。

五是新闻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不断输送采编人员到上级新闻单位学习培训,公开招考、人才选调等方式,新闻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横向比,我市新闻宣传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县级中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我们纵向比,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学历层次依然偏低,与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与广大群众的需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同时,还存在部门的通讯员作用发挥不好的突出问题,有的总认为宣传就是宣传部门和新闻中心的事,对本单位、本部门、本乡镇的新闻宣传工作不重视,虽然明确有通讯员,但普遍兼职,一人身兼数职,且人员素质不高,也缺乏宣传的设备、没有宣传的方案,更没有正确处置舆情的措施,所以导致在出现一些问题时总是处于“无语”的状态。

二、加强和改进宣传舆论工作的对策建议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呈现出渠道多样化、手段多样化、传播目的多样化的特点。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

方针,充分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品牌影响力和队伍凝聚力。

(一)加强和改进政治宣传。各级各类媒体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忠实地宣传党的主张,深入解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热情讴歌人民在党领导下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做好政治宣传,必须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纪律,执行中央、省委、市委的指示,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切实增强政治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减少空洞的说教,减少会议报道,增加社论、评论、言论的份量和质量,善于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中捕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元素,从百姓视角分析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增强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当前,要精心组织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传,做好全国、省、市“两会”精神的宣传,做好晋城市“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和我市“16488”战略的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二)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宣传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宣传各地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努力在报道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以生动的典型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增强经济报道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让经济报道成为经济发展的“风

向标”。当前,在抓好主题主线宣传的同时,重点宣传我市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区拓展、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提能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深入报道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美好生活的新鲜典型。

(三)加强和改进重大主题宣传。主题宣传实际上是一场新闻宣传的战役,它越来越重视选题的价值,要求突出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成就、重要经验和百姓生活的重大节庆,着力挖掘新闻事实,提升选题的新闻性和时效性;越来越重视媒体资源的整合,一个时期围绕一个选题,协调组织各类媒体、各种传播手段,集中优势兵力打整体战;越来越重视规模效应,呈现出系列化、品牌化、栏目化、集成化报道的态势。当前,要着力强化统筹和策划战役性宣传报道工作,重点组织好党的十八大和**建市二十周年、新一轮“五个全覆盖”以及重要节庆活动等重大主题宣传战役。

(四)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新闻媒体应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发现、深度挖掘、热情讴歌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依靠典型弘扬正气、引领时尚、教育人民、促进和谐。要善于发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典型,善于挖掘富有时代特色的典型,善于推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典型,注重事实,刻画细节,让典型可敬、可亲、可近、可学。当前,要深入报道学雷锋活动,广泛宣传一批道德模范;组

织好“**好人”、“感动**人物”、“**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等评选活动,让更多的平民英雄走到台前,成为“**骄傲”。

(五)加强和改进社会舆论宣传。对社会热点舆论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媒体必须始终坚持用主流舆论引导非主流舆论、用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用正确的舆论驳斥错误的舆论,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等不良新闻,压缩广告容量,防止“三俗”现象,通过净化媒体来净化大众的心灵,增强新闻宣传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正确的舆论引领社会思潮,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做好网上重大信息发布,策划网上宣传,引导网络热点,开展网上斗争。

(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把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坚持在大局下开展监督,重点选取党委政府重视、群众意见强烈的问题开展舆论监督。对现阶段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多做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注重监督的方式方法,以理性的质疑代替简单的曝光,以辩证的分析代替生硬的说教。充分发挥内参在舆论监督中 9 的积极作用,对十分敏感、不宜公开报道的负面事件,可以采取内参形式,及时送达相关部门和领导。

三、加强党对宣传舆论的领导

(一)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进行深入研究。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一把手”必须亲自把好关、把好度,绝不能让新闻敏感冲淡了政治敏感,杜绝任何政治性偏差的发生。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把媒体的宣传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去考量,把握好新闻宣传的主基调。对一些突发、敏感事件,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冷静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多帮忙,少添乱,多做为地方发展加分的报道。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原则,管好新闻宣传阵地,保证每一个环节不出政治偏差,不给错误言论和不良言论提供渗透和传播机会,做党和政府信任的媒体,做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媒体。具体地讲,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五大工作机制。一是信息机制。宣传部门应及时向媒体传达党委、政府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工作重点和纪律要求。新闻媒体对党委宣传部应完善“三报”制度,即对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报道,必须事前报告;与市外、境外媒体合作开办栏目、开展经营活动,邀请境外嘉宾、主持人参加节目,必须事前报批;策划重大宣

传主题、新办栏目,举办重大媒体活动,必须事前报备。二是引导机制。建立完善新闻阅评、新闻调研、新闻通气会、形势报告会、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谈话等制度,及时指导媒体开展工作。三是协调机制。协调媒体与部门、企业、社会的关系,建立交流互动平台,畅通信息传递。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统筹安排事关全局、影响重大的新闻宣传活动。四是约束机制。包括事前引导、实时监管和事后问责,确保媒体舆论导向正确。五是保障机制。主要通过对媒体的干部人事、重大决策、国有资产和舆论导向实行科学管理,把党管媒体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引导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生命线,贯穿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一是注重全方位把握导向。各级各类媒体都必须把导向放在首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讲导向,各类互联网站也应讲导向;时政新闻讲导向,社会生活类新闻、文化娱乐类节目乃至广告也应讲导向;市内新闻要讲导向,报道国际国内新闻也应讲导向。同时,注重抓好各类栏目节目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文化导向、审美导向,避免非政治性导向上的偏差转化成政治导向问题。二是注重全过程把握导向。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无论是策划、采访、编辑、校对,还是审核、刊播,整个流程中的

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层层把关,不得出现遗漏和死角。三是注重全员把握导向。每一个媒体工作者必须明确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防止什么,特别是报纸总编、电台电视台台长、网站站长,必须对导向负总责。

(三)始终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增强新闻媒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鲜活素材,记录群众的真实语言,抓拍百姓生活的真实场景,反映干部群众的真情实感和利益诉求,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使采写的文字、拍摄的画面、录播的声音充满生活气息,真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二是坚持“先声夺人”。对重大事件应快速反应,先声夺人,占领舆论制高点。多采用现场画面、同期声、图片等报道形式,努力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播报、第一解读”,缩短新闻事件与受众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增强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和表现力。三是坚持“以新动人”。创新各类节目、栏目、版面的形式和手法,做到有创意、有新意、有看点。利用新媒体,开辟媒体网站、官方博客、记者微博,加强媒体与群众的沟通互动,提高信息的采集、传播与反馈能力。

(四)着力打造新闻宣传品牌。新闻媒体必须高度重视品牌的构建和经营,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塑造品牌特色,提

升品牌品质,扩大品牌影响。组织开展以创建名专栏、名专刊、名专题、名评论、名作品,争夺中国新闻奖、中国优秀新闻人物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为主要内容的“五创三争”活动,打造一批优秀的本土新闻宣传品牌。

(五)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管理规范、人尽其才”的要求,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切实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人才培养工程。不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加强新闻工作者能力素质培养,建立并完善人事、分配、培训、奖励、考评等管理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二是高端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一批高端新闻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充实壮大人才队伍。三是人才合作工程。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工作站、新闻研究所,设立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四是人才复合能力提升工程。对优秀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实行多岗位锻炼,提升采编播综合能力,造就一支“全能型”新闻人才队伍。五是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加快选拔、培养、重用优秀年轻干部,让一批讲政治、懂文化、善管理的年轻干部走上重要岗位,成为媒体的中流砥柱。六是新闻名家工程。定期评选表彰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大任。

7.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理解深度不够, 对课堂教学设计上不充分, 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足, 在教学方法、学用具的选用上不足。因此, 要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着重点要在教师身上。

1、备课随意, 课前准备不充分。一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二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年龄特征进行了解和分析, 还要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兴趣、思想状况、学习习惯、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情况, 以制定课堂教学策略, 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中学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了解不够, 因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会出现重复低效的现象。

2、观念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笔者在一些小学听课、调查时发现, 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学生为主体, 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3、机制不活, 教学语言平淡乏味。有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习惯于照教案行事, 不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上不让学生表述自己的假设过程, 不给学生验证自己假设的时间, 无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去追求一环套一环, 环环紧扣这样程序化的形式主义。这样的教学, 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 效率低下。

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理解深度不够, 对课堂教学设计上不充分, 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足, 在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的选用上不足。因此, 要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着重点要在教师身上。

二、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的思考

(一) 学习理论知识, 更新教育理念

现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满天飞, 其实不是什么新理念, 而且甚至可以说是老理念。建构的思想——皮亚杰的;发现学习——布鲁纳的;探究式教学——施瓦布的;再发现思想——波利亚的;合作学习——约翰逊的……。除约翰逊是20世纪70年代的人, 其他几位都是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家[1]。这些理念是在一定形势和文化传统背景下产生的, 这当中的确有可取之处, 但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照搬套用, 我们要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和教育实践, 选择与中国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相容的教育思想,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读一读, 看一看, 了解了解的基础上, 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教学理念, 学习教学模式, 将理论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新课标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 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 明确教学目标, 认真分析教材

教材是死的, 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 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 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对教材深加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增删内容, 重组教材, 改编教材。

(三) 创设问题情景, 优化课堂提问

众所周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是通过对问题解决而得到的, 因而人们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某种意义上讲, 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都在具体化问题解决的能力上, 由此可见, 数学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并达到熟练程度, 才能真正明确每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知识的来龙去脉, 它的重、难点、它的引伸和发展重点有什么重要性, 怎样突出, 用什么方法巩固, 难点难在何处, 如何把难点分散, 化难为易等等。而巧设问题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生情感, 启动学生的思维, 从而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要使数学课堂提问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设计是一个关键。设计课堂提问一般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 课堂提问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 即注意科学性。第二, 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点。

(四) 优化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来讲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 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必须突出重点, 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 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 难以掌握, 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握重点要点, 找出难点, 化解难点,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 教师在上课的开始时, 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 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 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所向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 刺激学生的大脑, 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 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五) 转变教师观念,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数学课的定位是“传递数学知识的场所”, 数学学习的氛围应当“有序、安静、严谨、统一”,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是“抽象、枯燥、没用”。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学生这些未来的世纪之才?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让师生共奏和谐乐章。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从人际关系来说, 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从教育过程来说, 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 而不是“专制的”;从教育方法来说, 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 而不是只管“教”的;从工作目标来说, 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 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因此, 教师要转变观念, 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课堂教学的重心必须转变, 即由教向学的转变——过去是“以教为主”, 现在要“以学为主”;过去是“重教”, 现在要“重学”;过去提倡“为教服务”, 现在鼓励“为学服务”。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即由“师道尊严”向“和善可亲”转变, 上课时对学生亲善些, 再亲善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对待学生;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 做学生的学伴、朋友, 营造民主,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培养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因素。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获取一些与教学相关, 生动形象的实例, 能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 亲切感, 并很快的把思维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把问题情景故事化, 提高问题情景的趣味性, 引发求知欲。

2、激发对学科活动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 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或被他人承认的成就感, 这时会产生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 他就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如果他能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获得, 那么这种需要就会得到加强, 就会对学习活动保持强烈的兴趣。

(七)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在合作教学中, 提倡教师当好“导演”, 学生当好“演员”, 而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为保持所谓的权威。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既“导”且“演”, 结果是“导”不明, “演”不精, 事倍功半, 苦不甚言, 由于教师占用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 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好靠铺天盖地的各种作业来体现了。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圈: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改作业→再布置作业……在这一恶性循环中, 教师只能埋头于作业堆里不能自拔, 不堪重负, 根本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精心研究与设计, 因而不可能当好“导演”兼“主演”, “导”不明, “演”不精也就在所难免。在这种教学情境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 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疲于应付, 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合作教学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 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 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 力求“导”为前提, “演”为主体, 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 共同提高。如在反馈阶段, 教师不必再批阅全班的作业, 而是随机从各小组中抽取小部分作业进行批改, 其他作业由各个小组根据答案单进行互批, 发现问题上报教师以及时进行补救。

(八) 合理使用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能节省时间、加大容量、提高效益, 能变抽象为具体,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 能有效地利用图形, 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更好地搭起数形结合的桥梁。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为开辟数学教学的新天地勾画了美好的蓝图!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 要注意度的把握, 只有适当使用, 才会发挥的优越性。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优美课件, 创设一些十分生动的教学情景, 利用多媒体在课堂里展示数学美, 让学生在对数学美的欣赏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而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最合理的、最有效的评价是现代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表扬应该及时, 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必须及时指出, 及时进行纠正。课堂上可以利用网络设置不同教学情景, 如用多媒体的各种动画、游戏等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 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及时展示学生解题成果, 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堂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要花很多人力、物力来完成的, 以往没有资源共享的便利条件, 每个教师要去设计一堂课都必须从头做起, 这样既花费了时间而且也很难保证质量。同一个内容的课,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将其别人的备课成果“拿来”, 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修改, 就成了自己的教案。同样的, 其他的教学资源, 如课件、资料等信息, 更是可以资源共享。这样就可以给教师更多的时间, 让其用更多的眼光去关注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 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的掌握, 思维的训练, 能力发展及思想品德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牵涉多个方面的, 复合性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从课堂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 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具体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分析综合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应明魏敏.运用课堂提问,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第20卷第4期99-100.

[2]李德友.新课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陕西教育 (理论版) .2006年09期.

[3]魏群芳.培养主动性和探究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80-81.

[4]张志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2007年第10期37-38.

[5]胡必武, 包翠莲.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年126-128.

8.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满堂灌,一言堂,在认识上被完全否定,这是好的。但目前普遍存在的所谓启发式教学的“满堂问”,所谓提高学生能力的“满堂练”。其实质仍是未能做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打破,素质教育无从谈起。那么,如何做到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又切实保证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呢?一位哲学家说得好:“什么都能代替,唯有思维不能代替。”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激发兴趣,改革教法,让学生自学质疑、讨论解疑才是最佳选择。

一、愉快教学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敬、互爱的关系,课堂教学气氛应该是愉快、和谐、民主的,只有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才敢于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任何一节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无不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教师有了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才能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教学才能互动起来。当学生回答正确或对问题的理解有创见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内化为更浓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思路阻塞,一筹莫展时,教师应适时进行情感疏导。有时候,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充满信任和激励性的话语,可能使学生精神焕发,茅塞顿开,思如泉涌;有时候,老师的一个期望的眼神,可能使学生倍感激动,特别是回答错误时,不要责备,而应充满期望地说:“你确实作了认真的思考,说错了不要紧,只要思维方法对头,下次你定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是营造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一环。可在班上明确宣布,我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话只计算你说了多少句话,暂不考虑你回答的话是否准确。这样就促使全班学生乃至最怯于说话的学生都敢于回答老师的问题,并积极争取发言,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如此用动口的方式既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活泼。可见,愉快的教学氛围是使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前提。

二、激发兴趣,改革教法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与根本保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这是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艺术。我们知道,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人们认识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激励人们去进行艰苦探索、创造的一种力量源泉。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主要是大脑的“情感区域”,即脑皮层下产生兴奋,由脑皮层下发出信号给大脑皮层,这时候人就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被认识的客体上。因此,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并达到所有的课都上得有趣,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突破课本的约束,走向课外的广阔田地,涉猎更广博的知识呢?一位教育家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即是说,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其有效的办法,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讲读教学,尤其如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使之“乐思”。因此,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开动学生思维机器的动力。教学上既要“明”又要“活”,“明”即明确教学要求、重难点,“活”就是课堂教学形式、教学语言、训练方法等要灵活多样。具体地说,改革教法,就“教”的角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注意的:

1.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

(1)有许多课文,学生凭自己的理解能力,完全可以自学自通,无需教师的重复讲解。因此,对不需要讲的,坚决不讲,不必担心学生这又不会,那又不会。特别是名家的作品,不要因为是名家,就多讲一点,也不要因为作品理论性较强,就生硬地多联系实际。学生完全可以自学理解的,教师就不必讲解,如果硬要讲下去,就只会使学生厌烦了。

(2)讲读不要面面俱到。一篇好文章往往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教师如果不厌其烦,面面俱到,学生就会不知所云。其实,讲解课文抓住每篇课文的特色即可,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学,学有所得就行。比如《失街亭》,“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学生借助注释完全可以读懂。只要突出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问题,其他内容轻轻带过,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有收获。

(3)反对语文课堂教法的程式化。课文不同,特色不同,教法也不相同,一味地按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等老一套程式进行,必然枯燥乏味,令学生昏昏欲睡。对那些需要死记的材料,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己去处理。教师只讲授“活”的东西,即开发智能,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如:《阿Q正传》一课,关于鲁迅的生平,以前在很多作品的学习中已经涉及。但仍有一些老师花不少的时间,津津乐道他的家庭背景、少年生活、弃医从文等经历,花整节课的时间讲授他的作品及整体艺术特色。对这些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辅导资料即可,而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阿Q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他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阿Q正传》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永放光彩的艺术珍品,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小说中通过一个小的社会窗口,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画卷;通过一个小小的人生插曲,揭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变——辛亥革命的实质;通过一个小小的人物,塑造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以精神胜利法在屈辱中抗争的阿Q这一形象。

2.动口、动脑、动手,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文情并茂,思想深刻,意蕴绵长。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琅琅的书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老师冗长的分析,许多文学精品的韵味荡然无存。

动口的同时,还要动脑、动手。这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理解、概括、分析鉴赏能力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用固定的字数来概括段意、表述观点。使学生在弄清文段的意思后,还要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精要地表达,既考核了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炼字、炼句的能力,使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一个层次;又如,要求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概括段意,教师先出上联,让学生对下联。通过对联形式的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遣词造句,造就严密思维的能力。再如,情景交融的诗歌的鉴赏,在理解字词意义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大胆想象,精心描绘出诗歌的意境。这样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阅读课,还可以把学生推上讲台,让学生在对课文有关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的情况下,依据平时所学知识及老师的示范性教学,独立讲解课文,并接受老师的质询和解答同学的疑难。由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都是学生主动引起,因而对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无疑可起到很大作用。这种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也不失为体现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尝试。

3.充实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高效,要急学生之所需,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增长见闻。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而要根据多篇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几个知识点,联系旧课,或延伸,或类比,或对比,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增加学生的知识摄入量。如:《孔雀东南飞》一课可提出如下问题:①什么叫“古诗”,是不是“古代诗歌”的简称?什么是“乐府”?②刘兰芝为什么不提出离婚而等着人家遣归?⑧序里称呼女主角为“焦仲卿妻刘氏”,在焦家或路上称“新妇”,绝口不提“刘兰芝”,只有回到娘家,面对母亲、哥哥自称兰芝;出了门见仲卿或在改嫁过程中又称“新妇”这是为什么?④篇末为何又说“寡妇起彷徨”呢?这些问题既尖锐,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可见,激发兴趣、改革教法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与根本保证。

三、高效课堂教学还必须体现创新精神

就“教”这个角度,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应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一个标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疑开始,又在解疑中得到发展,一个人只有先有疑并积极主动去研究探索,才能有创新。经常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看法,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遇到“叛逆思想”、“异端邪说”,教师不能用划一的标准去压抑。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有效途径。

以上就“教”的角度,探讨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套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教就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的高效,对整体提高学生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可忽视。

上一篇:“质量月”活动方案下一篇:最新高中班主任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