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2024-10-15

简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精选8篇)

1.简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篇一

蒙台梭利与福禄贝尔教育理论比较

蒙台梭利和福禄倍尔生活的时代相隔近一个世纪。他们作为历史上两位最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其理论既有不少相同(或相似)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1)相同或相似之点

都接受了卢梭的强烈影响,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反对外因论;信奉性善,赞同内发论,主张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遵循自然,强调教育中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

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1~6岁幼儿期)教育,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倡导建立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都受到宗教唯心主义的影响。福禄倍尔对儿童的本性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并认为教育目的即使儿童心中“神的本源”显露出来;而蒙台梭利的生命学说亦含有神秘的色彩。

(2)不同之点

在理论基础上,福禄倍尔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同时受到宗教影响,往往从神秘主义或神学出发来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故许多观点充斥了符号及谜样的象征哲学意味。蒙台梭利虽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但其教育理论主要以近代科学、哲学及心理学,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为基础,其宗教唯物主义色彩远较福禄倍尔为轻。

福禄倍尔是新教徒,蒙台梭利则是天主教徒。

在具体教育观点上,二人也有很大差异。比较重要的地方有:

①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二人虽都赞同“内发”论,但蒙台梭利强调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福禄倍尔则倾向于个体复演说。

②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福禄倍尔倡导“游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动教育、感官教育(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等,认为工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及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③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福禄倍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的学习。

④在教师作用问题上,在福禄倍尔的幼儿园里,教师被视为“园丁”,须承担对幼儿的关心、指导乃至教学(如“恩物”的演示、说明)的职责;而在蒙台梭利幼儿学校中,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导者”,只是承担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看护的责任。

⑤蒙台梭利与福禄倍尔对幼儿活动“环境”的理解不尽一致。二者都包括室内、室外两大部分;但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与福禄倍尔的幼儿园环境及设施有些区别。

⑥在教育对象上,福禄倍尔幼儿园主要招收中产阶层子女,实行半日制、不供膳;蒙台梭利幼儿学校则主要招收贫民子女,实行全日制、供膳。

由于蒙台梭利与福禄倍尔在具体的教育主张上有上述差异,因此有人提出:蒙台梭利体系的确立使得“幼儿园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种教育体系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得幼儿教育思想“多元化”、“多样化”了。

2.简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篇二

一、对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形成全面认识

蒙台梭利教学方式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并以其名字命名,该种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幼儿为中心,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该种教育模式是以儿童观和教育观为核心内容开展的,在其中还融入了先观察的教育方式,借助多种能够形成感官认识的教具为幼儿创造易于学习的环境,保证幼儿能够在事先创造的环境中进行自由学习,并通过自主选择和准确的判断力进行自我调整。借助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持续性学习,提升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专注力和创造能力。

二、准确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方式中的真实内涵

以儿童观和教育观为主体组成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通过对幼儿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尊重儿童的内在需求积极引领儿童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式发展和成长。该种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对幼儿的观察,然后根据儿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形成具有较强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与之配套的教育环境,最终满足幼儿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教学环境创建过程中应当深入分析预设环境所形成的基本作用,并充分发挥环境的基本作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儿童的研究,尊重儿童的基本需求,从而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稳定发展。

三、对蒙台梭利课程中的教育因素进行适当改进和应用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西方教育思想,其中存在着诸多缺陷,部分内容也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蒙台梭利教育主要包括生活、感官、数学、语言以及科学等多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教学的个性化,该种理念并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基本需求。基于此,借助蒙台梭利开展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文化特点对蒙台梭利中的相关教具和操作方式进行改造,消除教育模式中存在的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规则,从而形成符合幼儿教育道德和时代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

四、形成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应当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备也是激发幼儿潜能的基础。在蒙台梭利教学模式中应当进一步拓展幼儿活动区域,加强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同时应当积极开展多样性的幼儿活动,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逐渐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多种活动和实际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有效的社会和家庭意识,通过多种方式保证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形成与家长之间的教育共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方式,使家长更加清晰地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的全新教学理论和科学育儿办法,及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提升家长的实际教育水平。另外,在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相关建议和意见,从而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有效提升幼儿的教育水平。

总而言之,蒙台梭利作为一种受到广大教育者关注的全新教育模式,其中包括针对儿童个性化发展、感觉和纪律以及游戏教育等多种方式推动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根据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情况,充分吸收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存在的积极因素,将影响我国幼儿课堂发展的因素完全去除,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有效应用于我国的幼儿教育中,最终实现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缪国平.幼儿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培养及其教育[J].健康生活,2013.

[2]于婧,伟伟,王丽娜.浅谈我国现代托幼机构应如何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

[3]彭兆丰.浅谈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创新教育[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4]刘晓东.学前教育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从维果茨基到“方案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5]刘晶波.滥用奖励:论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偏差[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3.你真的了解蒙台梭利教育吗? 篇三

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是什么?它的教育目标是哪些?又有什么办法能甄别出哪些幼儿园的蒙台梭利教育经典、正宗,哪些只是徒有虚名?此次,我们专门请教了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以伊顿幼儿园的蒙台梭利教育为例,澄清令人困顿的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清晰地了解什么是纯正的蒙台梭利教育。

教师,蒙台梭利教育的灵魂人物

蒙台梭利的理念如何执行,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要能观察到每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敏锐地了解他的个性、特点、天赋,然后根据这些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孩子做出不同的教育方案,利用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点,延伸到数学、语言、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教师每天都会写下记录,每周五上交详细的成长报告,其中包括汇报每个孩子发展到了哪个程度,下周需要准备或创作什么样的教具让孩子有所提升。

家长会在每个月末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各个方面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学期末收到孩子的成长报告,这是非常透明化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纽带进行的重要的家园连接。

蒙台梭利教具,每一颗珠子都有标准

蒙台梭利教育的教室里,一般有语言、感官、日常生活、数学、科学文化、美劳等几大区域,每个区域中都有很多的教具。这些教具需要孩子动手操作,让孩子的学习从接触实物开始,通过触摸、移动、清洗、拆装,以及用不同的方法组建来培养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理解抽象的概念。独立完成事情会让孩子形成“我很棒”的自信感受,还有兴趣并愿意接触更多的新事物。

蒙台梭利教具已经有107年的历史了,每一个教具的重量、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和传承。现在生产蒙台梭利教具的公司很多,在网络上也能看到价格差别很大的同一款教具,但并不是每一个公司生产的教具的质量、质感、安全性都能达标。真正能将107年蒙台梭利教育精髓传承下来的幼儿园,需要非常了解蒙氏教具,对生产教具的公司精心挑选,严格要求,苛刻检验,而且不轻易更换。蒙台梭利教育的每一个教具,每一颗珠子都有它的标准,不能有丝毫差错。

创造力和品格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目标

蒙台梭利教育者认为,孩子在6岁前的责任就是玩,玩是最重要的事。但是,通过玩,通过教具,通过老师的引导,他们希望每个孩子在幼儿园获取的不只是安全、快乐、高兴,还能够发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小孩。让孩子发展自己,获取自信,发挥出创造力,是蒙台梭利教育的目标。这不再是一个“Made In China”的时代,而应该是“ From China”的时代,所以创造力的培养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正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优势所在。

诚实、正直、尊重、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宽容和坚毅自信……这些都是成就个人健全品

格的基石,也是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所在。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爱心、分享等都是抽象的,他就是在看成人怎么做。所以,品格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以身作则。

另外,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文化框架比较大,包括了科学、科技、地理、历史、音乐、舞蹈、艺术7类,是孩子进行多元文化体验的摇篮。蒙台梭利教育主张孩子学习、欣赏并能评价文化。学习评价也是品格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尊重别人文化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意见。

混龄班,蒙台梭利教育的经典模式

在蒙台梭利教育者看来,混龄教育是非常美丽的事。因为孩子之间的影响力,比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力还要大。在蒙台梭利教育经典的混龄教育模式中,大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所以很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他们明白小的孩子在看着他们。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把孩子的领导力发挥出来了。小孩子则对大孩子非常崇拜,不断吸收他们的优点,这使得小孩子们的能力、创造力和优秀品格总能超越前者,更胜一筹。

学习跟不同的人交往,正确地表达自己,相互沟通、借鉴、欣赏、包容、合作……蒙台梭利的混龄教育正是希望孩子间的心智渗透,培养出他们将来在全球化社会中最需要的能力。

蒙台梭利教育与名人

Google(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多次表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受益于蒙台梭利教育。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首先选择了蒙台梭利教育。

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在幼儿期接受的是蒙台梭利教育。

在荷兰,蒙台梭利教育为王室成员的人生之初提供着优质的启蒙。

爱迪生是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的私人朋友,他认为蒙台梭利教育与他的发明一样重要,是全球重要的婴幼儿教育法。

国际顶尖的旅美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将自己的子女送到蒙台梭利幼儿园就读。

是选特色幼儿园还是普通幼儿园?

现在很多幼儿园会打出特色园的招牌,如双语幼儿园、艺术幼儿园等,他们的培养承诺似乎

也令不少父母动心。但是,特色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有待父母更严格的考察。而且,特长教育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且同一特色的教育招牌,理念也相差很大。比如有的双语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学会几个英语单词,会说几句英语;但理念好的双语幼儿园则是通过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方式让孩子熟悉英语,旨在让孩子融入多元文化之中。所以,即使是特色幼儿园,培养也不该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同时应该注重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唐洪,儿童心理学博士)

4.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篇四

蒙特梭利教育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

蒙特梭利教育原则

以儿童为主——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问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

不“教”的教育 ——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

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

“敏感期”。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

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脑筋、有

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

所不在。在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

方法,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增进亲子感情。

蒙台梭利以直观观察的方法,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分析,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强调儿童的内在潜力,主张让儿童在自由与关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它的潜能。概括起来说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

1.环境适应理论。

2.独立成长理论。

3.生命自然发展理论。

4.吸收性心智理论。

5.工作人性理论。

6.奖惩无用论。

蒙特梭利教学的基本精神

蒙台梭利主要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成长变化的情景及其需要,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儿童心智与体能的活动,让儿童发展成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五个教育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秩序法则。

第二个是独立法则。

第三个法则是自由法则。

第四个法则是专心的法则。

第五个法则是重复练习法则。

蒙特梭利教具

益智教具。有利于开发智力的教具称为益智教育,对儿童的教育,需要有教材,有自然界的教材,也需要社会生活中的教材,书本教材。蒙台梭利利用她的教具作为教材,她把生活中的教材,实际上教具化了,蒙氏认为,既然训练儿童五官的教具对有身心缺陷儿童的教育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对正常儿童肯定有效的,经过不断反复设计,研究了训练正常儿童的这样一套教具。教具具有的特点是:

(1)具有孤立的特性。教具选用颜色比较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如粉红塔、棕色梯。她认为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对孩子采用单色调,表现出孤立的特性。能显现出她主要的教育目的。如温觉板,让孩子体验温度。

(2)容易搬动。由于教具最重要的目的是适合儿童的需要,每种教具在重量和尺寸的大小都考虑儿童能力的范围,考虑儿童能否搬动。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能搬得动。

(3)教具美丽。每种教具都有它的特色,能吸引儿童,这个吸引儿童的因素或者说在颜色上,或是在重量上,或在她的特性,或在她的声音方面都能吸引儿童,这些教具孩子们非常喜欢。

(4)每一种教具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这些教具孩子在工作时有其顺序和步骤,如果没有按照她设计的步骤走的话,就会出现错误,出现错误就有一个自我控制的方法,所以在设计上或使用方法上,都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养成内在的纪律,她有规律的。

(5)在设计上具有控制和纠正错误的特性。可使儿童自行发现错误,自行改正错误。比如插座圆柱体,再如粉红塔,每一块相差1cm。

(6)具有数学的属性。由步骤和秩序当中培养孩子逻辑习性和推理能力。每一种教具都有它等差的数学关系。如长棒,每一长棒之间都相差10公分,有等量的、等差的关系,有数学属性。

(7)间接的预备性。每种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帮助孩子准备,适应未来的生活,如在教具的形体变化上,象几何图形在操作上让孩子掌握,而且拿着几何图形还可以变化。用纸画各种形状,为将来学习做准备。有间接的预备性。

蒙台梭利通过作业把自由与纪律、活动与教育协调起来的做法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她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研究儿童、引导儿童,这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也有积极意义。

但是,由于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天性理想化,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而也就夸大了儿童自我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这就决定了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被动、消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说理方面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

而随着大量亲子园、特色幼儿园的出现,社会上对早教师、幼师的需求急剧增加。推荐考生可以选择学习蒙氏教育等特色幼师教育专业。由于公立学校没有开设这个专业,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民办学校就读,推荐北京爱福幼师培训学校,该校是国内第一所具有蒙氏等特色幼师的专业学校。

5.蒙台梭利教育法 篇五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蒙氏教法非常好地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了共同成长。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但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蒙台梭利五大领域教育内容 篇六

1.日常生活教育 基本动作训练、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照顾他人

通过动作的基本训练及日常礼仪训练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环境。

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2.感官教育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训练

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3.数学教育 数前准备、0-10的认识、十进位系统

(一)、连续数、十进位系统

(二)、分数的导入、平方立方的导入

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4.语言教育 听觉练习、口语练习、视觉练习、语音练习、文字与阅读

培养幼儿认读能力

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5.科学文化教育 自然、地理、历史、科学、音乐、美术、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 “多层次”的教育活动:重视幼儿的全员发展

☆ “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使各不相同的孩子得以全面发展

☆ “重个性”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 “重和谐”的教育活动:重视幼儿的整体发展

7.简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篇七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忽视了混龄教育的推行

目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 普遍认同的是同龄编班, 缺乏对混龄编班的认识和理解。当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混龄编班引进中国的时候, 就面临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 老师面对着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发展需要来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要对每一位儿童进行认真的观察和了解, 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的教育和引导, 这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无疑不是一种挑战, 这就造成了混龄教育工作开展的艰难。此外, 混龄编班挑战了我国传统的幼儿班级形式, 这使得一部分家长会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怕自己的孩子与年龄较大的孩子会很难相处或者是容易受欺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混龄编班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实行。

2、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为孩子提供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还要引导孩子的心灵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因此,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 对于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蒙氏教育法推行的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的蒙氏教师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不够高, 一些幼儿园对老师的学历要求是中专以上取得教师资格证即可。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广泛推广和盛行, 我国开设了大批的以蒙氏教育为主的幼儿园, 但大部分的老师都是由普通幼儿园的老师转行过去的, 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正规的培训, 没有相关蒙台梭利教育的经验, 缺乏对蒙氏教育法的理解和认识, 这就大大的降低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实施的效果。

3、缺乏教育本土化和创新性

蒙台梭利教育法最初是产生并盛行于欧洲地区, 当这种教育方法被引进中国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以及各族人们生理特点上与西方国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蒙台梭利教育法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就要根据中国的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来进行创新和改革。目前大多数的蒙氏教育中都缺乏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没有将富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 如毛笔字、绕口令、武术、民族歌曲等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而是纯粹的将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五大教育领域完全照搬过来, 缺乏创新性, 没有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现实发展的教育方法。

二、有效发挥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积极推行和开展蒙氏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是把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聚集在一起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混龄班的开设可以使不同年龄的儿童相互沟通交流、相互理解、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儿童都属于独生子女, 混龄班的开设可以很好的弥补一部分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儿童交流互动的机会, 为他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孩子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性格特点等等, 然后按年龄和能力分成不同的组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要正确的引导年龄偏大的孩子与年龄偏小的孩子之间的交流。此外还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 消除家长对于蒙氏混龄教育的偏见, 用一些成功的教育实例让家长切实的感受到混龄教育的益处。

2、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要促进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就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蒙氏教育老师。一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蒙氏教育教师的培养, 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制定规范完善的培训机制, 严格要求蒙氏教育教师的专业背景、学历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实践经验等;另一方面是幼儿园要提高蒙氏教育教师的质量,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配备充足的教师资源, 使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及时指导新教师适应工作岗位, 还可以定期的邀请一些蒙氏教育的专家和名师来幼儿园进行讲座及指导交流, 进一步的开阔教师们的视野, 使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

3、开展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

幼儿园教师要依据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 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和内容的全方位设计, 使教学实践活动更加的丰富化、多元化和多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 要根据幼儿个体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等来设置合适的课程和实践内容, 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示范, 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此外, 在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本土化和民族化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革, 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融入到教学实践, 在蒙氏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出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三、结束语

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在引进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时, 必须要注重的是我国本土的一些民族性和时代性, 结合着我国幼儿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 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我国幼儿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使孩子能够在健康环境下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袁梅.民族地区实施蒙氏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4) :10-13.

8.简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篇八

【关键词】蒙台梭利;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儿童

蒙台梭利教育是先进、科学、完善的学前启发式教育之一,是对儿童素质的综合培养和潜能的全面挖掘。此教育法的创立者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独创的这一教育体系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近百年来,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之所以影响世界,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吸纳了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发现和揭示了儿童成长的自然本质规律,并按照孩子的天性去教育,行不言之教,孩子自然会快乐地成长。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内在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具有无穷的力量。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它,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1.孩子一生下来就有着吸收性心智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几乎不具有什么能力,但是慢慢地学会了说话、走路等,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没有人特意去教他,也没有人特意给他指导,他们好像遵循着自然所规定的一个严密、可靠的程式,按照这个程式,渐渐地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奇妙之旅。他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而是源于其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知识的吸收。这个吸收的过程是孩子依靠他的各个感觉器官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产生的,孩子凭借他对外界的感知天赋,快速地吸收着外界环境中的知识,不断地塑造自己,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吸收性心智”。幼儿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年时期所获得的一切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其一生。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食粮,供儿童吸收;反之,则会压制他们的本性,造成儿童心理的混乱。

2.不断激励和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的意愿,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把他当作一个无生命的容器来对待,一味地教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尽管给孩子灌注的是好的东西,但是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因此,我们应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童年成长的秘密,不断激励和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怎么做,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有所获得,才能学会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独立的生活,才能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如:认识苹果时,你直接告诉孩子这是苹果的果皮、果核……,孩子却总是不能完整地描述苹果。倘若让孩子自己探索苹果的奥秘,不仅能完整地描述苹果,而且还能发现苹果更多的属性。

3.把握好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儿童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是一种灵光乍现的天性,只有在获得某种特性时才会闪现出来。一旦孩子获得了这种特性,其敏感性就消失了。孩子天生具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敏感性,在这种敏感性的刺激下,孩子常常会做出许多让大人们吃惊的举动。比如:孩子不肯吃带有伤疤的水果,是因为他们进入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喜欢垒高,是因为他们进入了空间的敏感期……处在敏感期的儿童,正是吸收性心智比较强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他们可以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并且快乐、轻松地学会很多事情。倘若我们打断了他们,或者阻碍了他们正常发展,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出现紊乱的状态。同样,假如孩子的这种本能遭到了破坏,那么他们将会错过相应的敏感期,变得软弱和缺乏活力。

然而,敏感期具有时间性、会转移、不持久的特性,所以,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就将失去并永远地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可见,成人必须识别它,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二、蒙台梭利的教师教育观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指刚刚出生的具有生物性的人)成为人(指受过教育具有教养与人格的人)。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因而,教师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儿童才是教育活动真正的主体。

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学习过程称为“工作”,儿童全神贯注地从事各项“工作”,就是在独立地实践、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辅助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作用是通过采取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去观察、研究“自然的儿童”,真正了解儿童的本真,进而揭开生命发展的神秘面纱,探讨生命的深刻真理。其次,教师的作用应是一名细心观察、反应迅速、有教育才能的儿童活动自觉指导者。再次,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联结各种类型的教具。教师在儿童自主运用教具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一方面,在儿童第一次接触教具时,教师应鼓励儿童,如果儿童仍找不到使用的方法,那么教师可以进行一次展示;另一方面,如果教具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儿童用过几次后,还是不会使用,这时教师可以向儿童简单、明确地解释教具的构造等。最后,教师的一个作用就是维持活动室的纪律和秩序,制止儿童的不良行为。

三、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

1.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实际生活当中什么是必要的,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点。当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讲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尽管孩子能够理解我们所讲的内容,但实际做起来确是另外一回事。这是因为,我们遗漏了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感官。很多情况下,孩子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单纯的智力变得没有任何用处,而这种实践经验几乎源自感官教育。对于孩子来说,聪明才智来源于生活,当然也要运用到生活当中。因此,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对孩子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善于捕捉儿童的敏感期,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感官教育;否则,等孩子长大后,不仅不能弥补这段时期缺乏的教育,还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孩子感觉统合失调。

2.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是蒙台梭利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另一重要方法,但是这里的纪律并不是以往那种屈从、被动的纪律,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纪律。它不是维持教学外部秩序的手段,而是可以激发儿童生命潜力的纪律。从这种意义上讲,这种纪律也就意味着自由,一种不去冒犯和打扰他人,更不损害集体利益的自由。蒙台梭利对儿童纪律教育的方法,是在“有准备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给儿童最多的活动自由,并让儿童在自由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纪律和道德的教育,进而使纪律和道德深植于儿童的心灵深处,成为儿童的一种习惯,以让儿童自觉地遵守应有的纪律。

3. 蒙氏教具的运用

儿童心理的形成,需要一定材料的帮助,只有这样,儿童的心理才能够发展,没有材料的帮助,儿童心理就不会自由地成长和发展。为了使材料成为一个真正的支撑点,需要为儿童准备适应其心理发展的各种类型的教具。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丰富而系统的蒙氏教具,与其他教具不同的是,这些工作材料专门为儿童操作来设计,而不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儿童通过与教具的互动达到教学目标,使教具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孩子在不断的操作中进行自我塑造与发展心智。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养成有秩序、精细、专注的工作习惯,这将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用途的不同,蒙氏教具分为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和数学教具。

(1)日常生活教具:是感官教具、数学教具的基础,主要用来训练孩子的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之间的协调性。对孩子来说,动作的平衡可以促进其智能的发育,具体体现在手眼协调方面,这样为他们将来学习写字、画图打下基础。此外,日常生活教具还可以促进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培养他们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习惯以及社交能力。

(2)感官教具:范围非常广,包括视、听、嗅、味、温、触、压、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的实物,可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打下基础。感官教具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孩子发展各种感官,还可以发展孩子的自发性,培养孩子对环境的敏锐的观察力,促进孩子主动思考,同时也能够使孩子养成从观察到实验的科学习惯。

(3)数学教具:人类的学习是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数学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在面对数学这个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最恰当的办法就是用具体、简单的实物训练,在孩子头脑中形成一一对应的概念,孩子才会觉得数学容易学。孩子在亲自动手中,先进行对实物的多与少、大与小的了解,然后再过渡到实物与抽象符号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团结就是力量心得体会下一篇:2017黄坪小学六一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