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洗澡》读后感(精选11篇)
1.杨绛《洗澡》读后感 篇一
《杨绛传》读后感
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芒,仰望着名人的光环,而对于杨绛的人生,我想借用朱自清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淡泊二字可以给很多人,但是真切地归到每个平凡人身上,又有几人可以真正践行呢?很多人了解到杨绛,都是因为“钱钟书的夫人”这个称号吧。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妇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伉俪情深,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路上,不管惊涛骇浪,不管命运如何摆布,他们始终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不谙事故,不了解他们的人就觉得他们有些孤傲了,但是他们自己劝慰彼此,太通人情事物的人必然也遭非议,所以何必?这一种泰然的豁达,常常可见于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名利均是身外之物,他们欣赏庄子的清静无为,淡薄名利,顺应自然,修身养性,杨绛翻译出《堂吉诃德》,大使邀请她去做中方代表作交流,多次被西班牙的她婉拒。
杨绛身上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质朴与澄澈,让我反思,终日追求的彼岸,是否真的是一片净土,暂时的迷失眼睛,也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很多东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还没有走出这一片沼泽,是因为内心沉淀的东西还不够深厚。就如,杨绛的一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的名称一样,就如杨绛,带着对生活淡淡的感念,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内心。
杨绛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无锡,那一片灵秀的土地为她日后的人生给予着养料,她向来都是和颜悦色,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温文尔雅。但是传记中的两件事情,大大震撼了我的内心。一是,抗日时期上海沦陷地的公交车上,她面对日军,不卑不亢,那种烈性甚至带着一丝挑衅,民族气节昭然若揭,竟然震慑到那位日军,他自感自己毫无气场与这位爱国女子对峙,只是装样吼了吼,就下了车。杨绛生命里那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此刻爆发,也因为这一次,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前,她和钱钟书没有选择离开我们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们引用了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比贴切地说出了当时爱国文人心中的那个结,是的,我们的生命已经与祖国早就链接在一起了。杨绛一凡往日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对于文革时,钱钟书被人莫须有地扣上“罪名”,她的反应之激烈,震动了当时她的同事,我想这一种抗议是并不是徒劳,它是呐喊,表现了文革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
外柔内刚,这就是杨绛。在她柔弱的外表之内,蕴含着刚正不阿的精神情操和对丈夫的真挚、深厚的爱。如果可以握住你的手,愿你把这一种坚韧的力量传递给我。当然,这只是单纯而不真实的希
冀,浅浅微笑,笃笃追求。
一本书,书外面是我,杨绛的人格在书里面,写下的只是一零星感想,人的一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希望这一枝的绿芽可以在这个春秋不离不弃陪伴着我。
2.杨绛《洗澡》读后感 篇二
一、结构布局的讽刺性构思
《洗澡》以许姚二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为背景, 巧妙地运用反讽性的构思来开展故事情节。姚宓与许彦成虽是全书的主人公, 但他们只是全书的旨趣中心, 并不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准绳, 即不是“意识”的中心。同时, 许、姚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面主人公。在结构上, 与钱钟书的平铺直叙不同, 杨绛开篇便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而在故事情节的铺陈过程中, 她更是频繁地运用“突转”的手法, “使人物生活中原有的平静被打破, 曾经的梦想也落空, 极富创造性地把充满悲剧性的故事画作一幕幕小型的轻喜剧, 使全篇中弥漫着一种轻淡的喜剧色彩和讽刺气息”[2] 。
例如, 篇首写余楠与胡小姐“谈崩了”[3] , 出国美梦破灭, 走投无路时, 余楠硬着头皮带领全家上北京, 作出毅然投奔光明的样子, 居然获得成功, 小说情节出现第一次突转。许彦成与姚宓的爱情也是如此。第一部写他们的爱情即将进入高潮时, 由于许的道德自律, 游山不成反把关系弄得低落下来。到了第二部, 他们的爱情终于进入高潮, 被杜丽琳在姚家的小书房撞见, 本应出现大的喜剧冲突, 却突转为“君子之交”, 许姚两人已在客观上回到各自原来的位置上, 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纯属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而《围城》则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篇, 方鸿渐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就引出一批新的角色上场, 又随他的离开而退场。作者乘机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不同程度的讽刺。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围城》中轮番粉墨登场, 作者借机对人物所处的落后的社会、腐败的官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府无能、学术虚伪等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嘲弄讽刺。作者不放过任何讽刺挖苦的机会, 就连没有生命的事物也要戏谑一番。例如:“学校的图书馆倒像个惜字的老式慈善机关, 馆里通共不上一千本书, 老的、糟的、破旧的中文教科书居其大半, 都是因战事而停办的学校的遗产。”[4] 纵观全篇, 作者夹叙夹议, “一方面重视描写的真实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又尽情地抒发主观意识, 常常在生动的细节描写之后, 紧跟上一连串精彩的、饱含讽刺意味的比喻和讥评”[5] 。客观的描绘与激烈的讥评交织在一起, 更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二、人物形象的讽刺性描写
杨绛描摹人物, 不像钱钟书那样多的静态描写和大段的议论, 她不出面议论, 不刻意让人物戴上漫画式的脸谱, 贴上各类政治化标签, 只用平朴的对话写出人物, 在不卑不亢的平静叙述中, 引领读者仔细品味咀嚼, 体会尽管没有激烈的言辞和犀利的话语也能杀人于无形的锋锐的利刺。且看汪勃众目睽睽之下指导江滔滔涂唇膏:
“先画上唇, 涂浓些, 对!上下唇对着抿一下, 印下个印儿。对!照着印儿也涂, 浓些!”他拍手说:“好!好极了!果然是玫瑰色, 比妮娜那支深红的还鲜艳。太美了!太美了!”傅今显然也十分欣赏。余楠说:“我内人早想把胭脂送与佳人。这回她如愿以偿了。”宛英怪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 不知怎么接口。汪勃放下镜子说:“滔滔, 你就笑纳了吧!我替大家谢谢余太太, 因为抹口红的人看不见自己的嘴巴, 欣赏的却是旁人。傅今同志, 我这话没错吧?”[3]
这完全是拿肉麻当有趣, 妙在剧中人陶然其中 (宛英除外) 。作者的讽刺清澈见底而安然自得, 令读者也不由得跟着欣然而笑。
而钱钟书常用既挖苦却又含蓄的漫画式笔法勾勒“众生”, 以锋刃的笔法、高超的概括技艺描画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形象, 使人未闻其声、未见其行, 便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细节描写中的讽刺性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主要分为动作、语言细节描写和心理细节描写两类。杨绛钟情于机智温情的语言讽刺, 而钱钟书则更醉心于犀利敏锐的心理讽刺。
《洗澡》中的人物对话及独白很多, 几乎占整个小说篇幅一半以上, 且大多极具诙谐性, 因此, 语言讽刺成为杨绛实现细节讽刺的重要手法。作者借用平实的叙述来描绘人物生动的对话, 让他们一开口就能使读者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并且看透他们的用心, 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讽刺用意。如, 开会一节“许彦成‘哦’了一声, 声调显然有点儿怪”。这里给了“语调暗示”[6] 。余楠则隐蔽得多, 他“尊重地”追问领导的“重点”, 虽然另有私人动机, 但是紧接在施妮娜一番“妙论”之后, 其尊重态度十分可疑, 不能不怀疑他有意要出领导的丑, 虽然采取了岔开话题“为尊者讳”的手法, 大概是“直在其中”的意思吧。像余楠这种自视甚高的人, 当众尊重领导大概都是有双重动机的。丽琳笑着要取消自己的组, “跟余先生学习”也是反讽。像这类混在讽刺中的言语反讽在《洗澡》中比比皆是。
相比之下, 犀利敏锐的心理讽刺则是《围城》细节描写的最大特色。唐弢曾说:“我以为《围城》最大的成功是他的心理描写, 钱钟书的主要风格也建立在这上面。”[7] 借用这句话, 我们可以说《围城》讽刺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钱钟书犀利的心理讽刺。首先, 作者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 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观察和分析, 深层次地进行艺术挖掘。如《围城》对少女唐晓芙初恋的心理, 老处女范懿装腔作势的心态以及对汪处厚太太内心世界的刻画, 就十分的传神、精微而深刻。刻画心理, 逼真如画。既不失幽默诙谐, 又颇具讽刺色彩。
综上所述, 钱、杨伉俪都应归于机智讽刺的范畴, 他们的小说讽刺艺术闪烁着无处不在的智性思考。两人在共同的海外求学经历中积淀了深厚的中西文学造诣, 使他们的作品既体现着明显的外来影响, 又极富民族特色。总的看来, 杨绛小说的讽刺艺术比起钱钟书来更多一番细腻与温情, 渗透在字里行间, 风趣轻巧而不过火。对语言讽刺、心理讽刺、性格讽刺、人生反讽的运用偏向了含蓄、冷静、温婉的风格, 更贴近女性气质。尽管宽容、同情、超然等心态使得她的讽刺不易为人所察觉, 喜感也偏弱, 但她所营造的“会心的笑、含泪的笑、思索的笑”[1] 同样值得我们珍视, 因为这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内容。如果说钱钟书的讽刺似江河奔涌, 汪洋恣肆, 尽情挥洒他的才华与睿智, 那么杨绛的讽刺则好比涓涓细流, 细腻温婉, 自然成风。看似随意散漫, 实则无不匠心独具, 只不过因其自然使人不觉于耳。以下是对钱、杨不同讽刺艺术成因的浅薄分析:
(1) 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造成的性格、文格的不同。正如大家所知, 钱先生的生活能力匮乏, 这与他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中, 被娇养惯了不无关系。除了读书之外, 其他生活琐事一概不管, 尤其是不善于自理生活。因此, 钱钟书的小说想象力丰富, 充满童心童稚, 痴性盎然, 天马行空, 好用比喻、象征、类比等修辞手法, 讽刺意味也更为浓烈。“杨绛虽常用嘲讽性的眼光看人, 但并不像一般大户小姐那样尖酸刻薄。这一点很像她的母亲, 遗传了她母亲的仁慈、善良、和蔼的性格”。杨绛仁慈、善良、和蔼的性格决定了她的生活和创作。
(2) 杨绛小说中讽刺意味多体现于对话中, 简洁俏皮, 意味隽永, 应该得益于她早期成功的喜剧创作, 当然这与西方同类小说的影响也是息息相关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15世纪著名女作家珍妮·奥斯丁对她的深远影响。杨绛曾赞赏地写道:“奥斯丁显然是故意选择平凡的题材, 创造写实的小说”[8] 。“奥斯丁冷眼看世界, 点出这么两句, 接着就引出一大群可笑的人物, 一连串可笑的情节。”[8]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杨绛对奥斯丁的赞赏和推崇, 正是她自己在创作中极力追求并已形成风格的方面。
(3) 创作作品年龄的不同, 从而造成创作心态的不同。“从创作心理上说, 杨绛创作《洗澡》时的心态, 已不复是钱钟书创作《围城》时焦灼与紧张的青春激情, 而是一种成年人在阅尽人世沧桑之后所独具的圆融与透彻。”[1] 他们夫妇二人创作心态的差异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其笔下人物陷入困境时主观性的天别地壤:与方鸿渐人生失意时的捉襟见肘、无能懦弱相比, 《洗澡》中的主人公即便是在更加复杂的政治形势下、更加险恶的人际关系网中, 仍保留着一份左右逢源的从容和潇洒。就此而言, 《围城》所揭示的方鸿渐的人生困境, 因其散发着浓重的世俗气和广泛的真实性, 而更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这恐怕也是《洗澡》的文学成就终究未能超越《围城》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要:杨绛的讽刺性在女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比起钱钟书的犀利和劲捷来更多一番细腻与温情, 渗透在字里行间, 诙谐轻巧而不过火。然而其才华却常常被掩盖在丈夫的万丈光芒下, 文章中的讽刺性也不为人所察觉。以《洗澡》、《围城》为例, 从结构布局、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三方面比较这两部长篇小说在讽刺艺术方面所具有的联系与区别, 并分析背后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洗澡》,《围城》,讽刺艺术,比较,探源
参考文献
[1]孔庆茂.杨绛评传、苍浪之水《洗澡》[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33, 259, 73, 260, 89.
[2]吴文薇.当代小说中的反讽[J].文艺评论, 1994, (3) :32.
[3]杨绛.洗澡[M].北京:三联书店, 1994:56, 78, 109.
[4]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189, 234, 435, 253.
[5]田惠兰, 等.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C].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7:659, 233.
[6]罗吉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K].袁德成,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45.
[7]唐弢.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 (节录) [G]∥田蕙兰, 等.钱钟书杨绛研究料集.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7:243.
3.杨绛传读后感 篇三
当然,生活的品质不仅取决于环境,更取决于心态。引用一段话可以体现出来:古往今来,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而杨绛终身致力于读书和写作。已步入中年的杨绛下决心自学西班牙语。杨绛只淡淡地提到“今年出版的”,而无只言片语谈及她的个人处境。她翻译《堂吉诃德》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当时外国文学屡遭批判、被冠以“毒草”之名大加禁止,而且当时她人在五七干校,不仅自身命运晦暗不明,译稿也曾多次被人故意丢弃。在这样的环境下杨绛克服种种困难,无师自通,从原文逐字逐句、独立完成了这项翻译工作的。
从《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可以看出杨绛做事认真的态度。她说:她在翻译时,很少逐字逐句的翻译,一般都要将几个甚至整段文句子拆散,然后根据原文的精神,按照汉语的习惯重新加以组织。在翻译时,她真正做到了“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无论在选字,还是在造句、成章方面,都总是斟酌再三,一丝不苟。力求译文的信达雅。
不过,就算历经磨难,杨绛的精神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具体到她身上,就是凡事皆有主张、不人云亦云,也不轻易跟从大流,更不愿无原则地“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正是读书人最为可贵的品质。像杨绛,像钱钟书。他们的眼里只有学问。尤其记得抗战结束,被别人问起先生他们为何不选择离开大陆。这个问题,我每次看到文革中知识分子被迫害,就会遗憾他们为啥当初不离开大陆。先生的回答只是,去香港,这本身就是个商业社会。去国外,中国是弱国,我们是二等公民。所以我们选择留在大陆,仅仅是因为爱国。
4.杨绛传读后感 篇四
杨绛的文学成就无需多言。第一次知道杨绛,是初中的一篇课文《老王》,背了很多知识点,依旧不清楚为何一个女子称为先生。第二次听到杨绛,是大一“文学理论课”的老师推荐看她的《洗澡》。第三次,听到杨绛,是大二“现代文学史”老师讲到钱钟书和他的《围城》,提到了和他一样优秀的妻子。第四次,看到杨绛先生告诫我们这一代人少患得患失,要多看书!简单地了解了她的晚年生活,佩服于这个瘦小年迈的老太太,孑然一身,从容而淡雅,用一个“我”撑起了“我们仨”,只是希望用文字证明,她和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如此才德兼备的女子,更加崇敬,便拿起了《杨绛传》。
杨季康是默存的妻子,甘愿为默存而默存。在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回国后,为了让他喝到茶,她亲自配制。甚至于在他死后,依旧不改下午茶。( )我想,下午茶于她而言不是习惯,而是丈夫还在的痕迹。回国后,在她戏剧创作达到顶峰的时候,她选择了辅助钱钟书创作小说,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正是由于她的付出才成就了《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先生钱钟书”到“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内心一定是无与伦比的幸福。 9,钱媛去逝。 9,钱钟书去逝。杨绛先生成了留下来打扫战场的人。她只求比钱钟书多活一年,好照顾他最后,她的愿望实现了。现在她一直在做他安排的最后一件事:好好活!经历过太多的生离和死别,杨绛先生对死亡没有恐惧,她把它称之为“回家”。听着,让人不免为她的柔韧、豁达感到心疼。
5.傅雷杨绛读后感 [精选] 篇五
我觉得杨先生的善良有别于老王的善,老王的善举或许来自于杨先生夫妻俩素日对他的同情关照,或许来自于人本身的天性,或许二者兼有。因为老王到底是什么人,什么历史杨先生一概不知,但是杨先生尊重老王的人格,因此,老王对其他人只是价格公道,而对杨先生一家才有特殊照顾。我想文中老王的善举,主要来自于杨先生本身的爱!杨先生之爱来自于天性,更来自于教养。
关于杨先生夫妇淡泊名利事迹,曾经好好的品味过,读了此篇对杨先生的敬意油然百增,学习此篇不仅仅告诉学生,学习老王的忠厚朴实,更应告诉学生“爱而生爱”的道理。告诉学生不仅仅会唱《爱的奉献》,更应该理解其深刻内涵。
郭汝平,19岁,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小梁乡辛庄村人。这是一个心硬如铁的“杀手”:一把砍刀常年别在腿上,随时听候狐朋狗友们“调遣”,只要一声令下,立马 “冲锋在前”,读后感《傅雷杨绛读后感》。刀落处,血肉横飞,他却面不改色,收刀离去,“从容”等候下一次“召唤”,直至被警方抓获归案。这样一个“冷面杀手”,却在运城市盐湖区看守所充满人性和亲情的管理下逐渐败下阵来,变得驯服甚至腼腆。日,终于有交待7年前把4个同村的孩子活活烧死了罪恶。7年来,警方一直在试图解开4个孩子的死亡之谜。今年,看守所的管教干部用真情温暖了一个杀人犯的心。
对郭汝平虽是迟来的爱,但是将魔变成了人。如果这爱早一些,悲剧也许不会发生。连杀六十余人的杨新海,本想靠辛苦挣钱生活,可打工时连连受挫,人格受到伤害,因此变成了魔;最近报道的农民工王斌余连杀四人的事件,做人最起码的尊严也不存在的时候,就连杀人连喊道:活着不如死了好!还有那些马加爵们-------真正让人体会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就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变成美好人间!
为富不仁变得很正常,崔永元大胆的向世人道出:现在的演艺界的德行和老一辈艺术家相比——相去甚远!杨先生的丈夫名扬海内外,杨先生的作品也受世人瞩目,是“大腕式”的人物。但是杨先生的爱洒向每一个角落,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王,她去关怀;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王,她去牵挂;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王,值得她纪念成章。不用再说了,杨先生是真正的“大腕”,一个受世人尊重、敬仰的超级“大腕”!
6.我们仨读后感杨绛 篇六
刚开始,是以一种淡然的感情读《我们仨》——一本回忆自己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点点滴滴的回忆录。杨绛先生笔下的一家三口,总是让我感觉到温馨。怀念往日的生活,她的笔触总是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平静而柔和。平缓、叙述、回忆,这三个词足以概括整本书的基调,可是越读越能体会到杨绛先生笔下的力量。
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深处梦中却不愿意相信这是梦。是啊,在梦中与家人离合聚散,道一声再见,但又能在下一个古栈道相遇,又怎舍得一觉醒来梦里的人却不在身边,这是杨绛先生笔下一家人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
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几十年来,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却富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相互支持,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么困难,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7.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篇七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宫佳
夜色笼上来的时候,下雨了。今年北方的雨水不多,一场雨尤其珍贵。路灯下,斜斜的雨丝雀跃着落地生花,远望,真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呀!
雨夜寂寂,与书相伴,闻得一味书香,倒也别有一番韵味。不开电视,不玩电脑,放下手机,走进书房,从书柜里选一本喜爱的书,在雨水的滴答声中,如一条自由的鱼儿,悠闲地畅游书海,渐渐地入迷,走进了书里的黄金屋。
在这样的雨夜,手捧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忘情地品读下去。先生是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在她的笔下,生死离别如梦似幻,笔调平淡,如诉家常,可细品,每一个平凡的字符,都爆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令人震撼。不平凡的一生,如涓涓细流,道出人世沧桑,却又超然物外,孤清中渗透着深深的怀念。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多么简单的快乐?却在简单中寄寓深意。多么和谐团结的一家人?却又不得不尝尽磨难。然而,无论有多么困苦,人在,家就在。家在,快乐就在!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个平和而恬淡的学者家庭,一个简单而丰富的人生长梦: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直到最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令人生生地心疼。经历了怎么样的波澜壮阔,才能有如此豁达的精神境界呀?这一生,每一处困境,每一次磨难,每一回心碎,每一秒泪落,都是一次朝圣,是一场灵与肉的修行。这一路上,要把喜怒哀乐一一尝尽,要面临生老病死的轮回。欢乐有时,悲痛也有时,历经八十一难,才修炼成九九归一的淡定和从容。
杨绛先生哀而不伤的笔触彰显大家风范,坚强的人格魅力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在这样的雨夜,一本书在手,《我们仨》如一抹暗香,在心头袅袅。雨夜很短,雨夜又很长……
8.读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篇八
她的语言朴素、平实却感动人心。没有辉煌时的炫耀,没有坎坷时的抱怨,更没有失去亲人的声嘶力竭与呐喊,只是将故事平静地叙述出来。看似波澜不惊,但却波涛暗涌,字里行间飘散着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我仿佛看见老人那满头白发里藏着经历过的曲折坎坷,那满脸的皱纹中藏着饱受的艰辛与磨难,那清澈明亮的眼神里藏着睿智和坚强的女性的伟大。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二部以一段梦靥般的古驿道之旅开头的。第一个梦“我”梦见锺书自顾撇我而去。“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我感觉到了老人内心极度的恐慌,那份对家人的珍惜与不舍都出现在梦里。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生,为梦的开始,殇,为梦的泯灭。
第二个梦是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爱女,无能为力,却又想寸步不离。年迈的老人惶恐的走在人生的驿道上,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她心绪难平。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茧般依依不舍,这种矛盾的心情对于杨绛先生是万般痛苦的抉择,书中那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不自觉地让我深陷其中,感慨不已!几十载风雨相伴,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其凄苦与悲凉,让人看得伤心落泪。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有幸福时光,也有艰苦的日子。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伶俐的女儿,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们总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把平淡的生活调节的有滋有味。
她们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不拘小节。杨绛先生总是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但从来不嫌弃钱锺书随意;钱老在外是名人、是学者、是教授,在家是好丈夫、好父亲,每天坚持笨手笨脚的为家人准备早餐;女儿虽然体弱多病,但是还要照顾不敢走夜路的妈妈。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回国后的动荡不定,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文革期间一家三口的分离,和文革后相聚的艰辛,居无定所的飘摇,他们都坦然接受,相濡以沫、相亲相爱、不离不弃。家人在哪,哪里就是家,有个安身立所之处、有书读就是最幸福的。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他们不求名分,不求富贵,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看标题就让我潸然泪下,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先后失去爱女和丈夫两个至亲,那种孤独和恐惧没有显现出来,而是化作平淡的文字感染了无数人。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对往事美好的回忆。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含着泪用心写就的书。一位92岁高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平实、自然。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厚的感情,在日常的生活里,无不彰显着浓浓厚重的亲情。我曾想,杨绛先生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回忆和家人一起的日子,我读不懂。“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
9.杨绛的《一百岁感言》读后感 篇九
古人云“人之将老,其言也善”,谚语也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因此,我敬重人瑞们的真言,愿借以犀利自己迟钝的目光、宽广自己狭隘的心胸。
我从天马兄的博文中看到了杨绛老人的《一百岁感言》,自然欣喜。
杨绛,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所工作。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以及96岁成书的《走到人生边上》;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杨绛生于197月17日,属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发生辛亥革命,她于是和中华民国同岁。在她102岁生日之际,能读读《一百岁感言》,应该是人生快事。
然而,读着读着,越读越觉矛盾和不对劲,除“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这种略为积极的心态我比较认同,余者许多不敢恭维。例如,当一个百岁老人,连衣食住行也要仰仗他人照料,怎么还可能说出“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之类不合时宜的话?既然“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又怎么会愤世嫉俗的感叹“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云云?至于“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之类的话,更不是一个尊重自己名节的大家说得出口的,难道她暮年发《感言》也是“自欺欺人”不成?再说,即使真有《杨绛百岁感言》,也该发表,不该最近才出现呀。
终于看到有消息说,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官方微博澄清,这篇文章的开头几句,“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确实是来自《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但后面诸多人生感悟系拼凑而成。
我从未认真读过杨先生的著作,因此也无法从她的写作风格来分辨其真伪。但细读再三,越发感觉人文社的说法成立。
我喜欢阅读,但不喜欢读流行。据说,此《感言》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也与其被李开复等大V有关。呵呵,国情如此!
我热爱文学,但受够现代作品瞒和骗的肆虐后,宁肯陪伴古代的文豪们,屈原、陶潜、李白、苏轼、辛弃疾,嬉笑怒骂,直抒胸臆,何等痛快。
10.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十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一个世纪老人,缓缓地行走在岁月里,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念念不忘的仍旧是“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所以她决定用文字来回忆那曾经燃烧着情感与生命光辉的岁月。
无论身居朱户或者柴门,唯有情感,才是最值得珍爱的
一个是文学才子,一个是旷世奇女,常人眼中他们的生活,应当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然而杨绛先生却更多的回忆了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初入社会,英国求学时的笨手笨脚,兢兢战战,与迎来小生命时的敬畏感恩,温馨知足,到变为“牛鬼蛇神”时的艰难困苦,却苦中作乐,以及后来疾病缠身时的相依相守,牵肠挂肚。娓娓道来的小故事似乎就是这人世间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显照。那些细细琐琐的俗世俗物也许不足以勒之于铭,却也萦人心胸,久而芬芳。
,被杨绛视为一生杰作的女儿钱媛因病离世,次年,丈夫钱钟书也随其后,亲人的相继离开,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一场相聚相离的梦也是这一家人一起走过的后一段路。而如今梦醒了,她能做的只有“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
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方能顿悟生活。
我们都是两手空空而来,最终能带走的也不过是曾经走过、看过、想过、惑过、求过、爱过、给过的回忆罢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争不抢,不慕名利似乎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社会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强行推入了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奔跑着才能到达终点,只有争的头破血流才叫生活。而杨绛先生无疑就像一股清流,她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放弃了美国韦斯利好学院的奖学金。也可以在饱经忧患之时,把世态炎凉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后来,她更是在百岁之时感慨道:“人生最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细细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他们这一家人真的是朴素单纯,如兰芷,如清水,不为浮尘所动,只求内心安然。
书的最后,她慨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美好的事物总是很轻易地就失散了,但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记录下永恒的回忆。
11.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篇十一
记得傅雷曾在家书中跟傅聪谈起翻译,提到杨绛和杨必姐妹二人的文笔和文风,当时曾想有机会一定要找来他们三人的译本好好读读。可惜一直没有时间。
这本《我们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杨绛对家人的思念和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忧伤却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摘录:
三星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天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三是不寻常的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