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精选11篇)
1.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 篇一
课改——让生命绽放最美
——**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工作汇报交流材料
知美教育—彰显品牌文化内涵
**市**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始建于1989年。学校占地面积28720平方米,建筑面积8904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728名,在编教职工124人。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知美文化”作为特色教育的切入点,秉承“文化引领,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管理精细为举措,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知美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营造知美环境,开发知美课程,实施知美评价,全面而系统的构建了“知美文化—知美管理—知美德育—知美课程—知美教师—知美学生—知美家庭—知美评价”等富有特色的“知美教育”办学体系,全体西城人在“养正品馨,文润气华”校训的引领下,逐步实现了“知书达理,各美其美”的特色办学目标。
知美课程—探索课程建设思路
以“做最美的自己”为培养目标,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实施载体,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学校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本着“重基础、有层次、多元化、综合性”的原则,不断总结提炼出技能类、艺体类、实践类、学科应用类共57门知美拓展型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梦想课程、公民素养课程、礼仪课程和幼小衔接课程的深入推进,逐步培养学生们成为知书达理,美习成行的好少年。
学校加强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用基础型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用拓展型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用实践型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用德育课程润泽学生的美善气质。
(1)开齐开足上好基础型课程。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对基础型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确保课程的完整有效和课时的充分利用。
(2)落实拓展型课程。学校将修改完善《西城小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指导拓展型课程稳步实施,并通过设置专用教室、落实过程管理、形成校本教材等一系列措施,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编印了《翰墨飘香》《写作训练》《钻石绣》三门校本教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3)完善德育课程。学校将对主题实践课、公民素养课、节日课程与小升初跨越课程等各种德育活动进行整合梳理,形成德育课程体系。
(4)开发特色型课程。在备精教案、上好写字课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书法课观摩、举行硬笔书法竞赛等做亮书法教育。通过开展以国学示范课、国学知识竞赛、国学小报制作等为内容的国学周系列活动做精国学教育。
通过丰富的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土壤,以适应社会对未来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保证不同潜质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
知美课堂—迈出课堂改革步伐
2014年9月,西城小学正式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新的教学理念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充盈着我们的大脑。我校以“骨干引领、教研推进、总结提炼、全面推广”十六字方针为抓手,以一校一模:“知美教学”五环节:“新知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达标测试、课堂小结”为母体模式,大胆尝试、勇于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学情的“1+X精读课教学模式”“群文阅读课模式”“自由阅读课模式”,同时鼓励教师在备课时能做到“一模多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
以“知美教学五环节”为母体教学模式,其他学科教师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观摩、专题研讨、课堂教学展示等,不断总结、反思、尝试,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主题实验—实现语文教学跨越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巧练,告别了大量分析、繁冗讲解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实现了课堂提速增容。在不断阅读积累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各种能力正在逐步提高,课堂中响起了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校开展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们以“1+x”精读课型的研究为突破口,努力落实双线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教学中注重语用,精讲巧练,一课一得,通过课内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逐步提高。实验过程中,我校教师构建了国学诵读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推进课、读写结合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使语文教学内涵更加丰富广阔,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爱上了阅读和表达,收获了成长的快乐,也展示了阅读与生命相遇时绽放的美丽。
我校将继续跟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坚实步履,顺应学生学习规律,优化教学方式,抓住语文学习的“根”---大量阅读,让语文回归到母语教育的原点,使语文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华彩。
累累硕果—谱写教育教学华章
知美教育助推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得全国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全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全旗青年教师课堂基本功教学竞赛优秀能手奖等。多篇论文在《语文主题学习》、《内蒙古教育》等杂志上发表。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有120多人次获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书法教育实验校”“市级文明学校”“自治区课改实验基地”“全旗文体艺术节田径运动会蝉联六连冠”“全旗冬季越野赛蝉联七连冠”等荣誉。
通过课改的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究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起到了推动作用,敢于发言的多了,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教师教得轻松了,学生学的开心了,学生展示欲望增强了,校园生活更加丰富了,师生的幸福感增强了,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师生文化底蕴逐渐丰厚。
长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西城!一个有梦想的教育团队,三十年峥嵘岁月,西城追梦者最美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踏实前行。西城人走出了一条独具知美教育特色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恩泽雨露;这条道路,满载荣誉。回望历史,耕耘者无悔;展望未来,攀登者无惧。拨开时间的帷幕向前遥望,西城依然会绽放出无尽的育人魅力。知美西城!向美而行!
2.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 篇二
一、校本管理从“心灵滋养”开始
新课程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理想到现实、从外到内的过程, 在这种转化中, 必然会产生矛盾, 出现困惑。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惑, 教师健康的心理环境是实施新课改的动力源, 是推进新课改的润滑剂, 更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基石。几年来, 我们引入“心育育师”理念, 通过“教师心理减压”专题讲座、“心灵与职业共同成长”团队心理健康操作活动、心语赠言、心理疏通谈话等形式, 积极有效地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环境,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育己”的质量, 促进了师资队伍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教师自身萌发的责任感、幸福感、使命感、价值感成为鲜活的心灵甘露。“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 但是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为了更好地生活,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工作。
二、校本培训与问题研究同步
我们一直基于“简约”二字来推进课改工作的, 简单地说就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分析、提炼、解决我们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逐渐明晰“问题上升为课题, 思想转化为行为”的运行机制。
首先, 提案征集, 问题上升为课题。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 师生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都是“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珍贵的, 根源是多层次的, 可能是观念的冲突, 可能是思路不清晰, 可能是操作难落实, 可能是教育管理上的, 可能是教育内容上的, 可能是学习方式上的, 可能是教育质量上的, 也可能是教育评价上的。面对这些变化的、多样的、零碎的问题, 我们借鉴工会工作经验, 实施提案征集, 进行整理、提炼、归类, 通过对原始问题的把握, 我们抓住三个目标实施校本培训:1.建教学文化。拓宽教学改革的视野, 教学改革的高度, 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度, 构建教学改革的机制;2, 革学习方式。遵循由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到关注学生生存方式, 最终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方式;3.有效教学。
其次, 头顶理论的天空, 脚踏实践的土壤, 人人都做课题研究员。为通过对学生耐挫、进取行为的指导, 从自我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生活意识四方面, 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善于交流、乐于学习、适应环境、积极创新的健全人格, 为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在课题引领下, 围绕六项校本培训内容:即师德培训、法制培训、教育理论培训、学科知识培训、信息化技能培训、文化素养培训, 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法, 开展“八个一”常规培训活动:教师每课有一次反思, 每周向小组提供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研究个案, 每学期上一节校本研究课, 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提供一份学科试卷, 为学生每人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袋, 学校为老师每人建立一份专业化发展档案袋。
三、校本教研立足有效课堂展开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 老师们多了一份冷静, 也多了一份困惑, 研讨有效教学, 是很有意义的。课程改革最终还是要看课堂:课堂真正改变了, 学生真正发展了, 我们的课改工作就真正成功了。因而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 作为我校的“一把手”工程, 直指学校问题, 工作围绕创建“简约有效”课堂, 立足三个基本点展开:重建职业生活方式, 在教师中形成教学、学习、研究三者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重建教学研究文化, 建立基于互动、合作、分享、探究、对话的教研文化, 确立共生意识;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使教师的习惯、传统与研究实践合二为一, 追求简约有效。
四、校本课程开发凸显学校特色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立足形成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对学校育人目标起支撑的、适应学校办学背景、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结构。
实现“平安校园”的《云兴小学学生平安教育手册》:这种课程的内容是活的, 课程实施的形式也是活的, 通过师生参与活动来实施, 它是随机应变、不断调整的, 它要不断地关注影响学校课程内容及结构的源泉并不断形成新的特色, 同时伴随着学校课程的成长, 学生、教师也都跟着成长。
实现“双语校园”的双语游戏课:引进英语母语国家外教, 立足学生生活, 从日常实际出发, 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情景会话等形式,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兴趣, 会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潜移默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实现“书香校园”的课外阅读课:课外阅读课的基本类型是读书方法指导课、读书笔记辅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以我们的语文课为立足点, 以我校传统教材《读书》为基础, 对学生的阅读生活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延伸。结合学生阅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我们的书》的创作, 学校定期择优选编, 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现“生态校园”的广域课:内容从以下五方面取材:我和学校、我和社会、我和家庭、我和自然、我和科学, 贯穿“育人育心”理念, 以学校自编《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指南》和乡土特色教材《楚风汉韵》为索引, 每月针对各班实际组织主题式的活动课程。广域课更多关注的是“我”的参与、实践、体验、感悟、创造。“生活即教育”, 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 广域课就是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应用知识, 用实践去验证, 在生活的课堂中增长才干, 完善自我, 获得健康生活的能力。
3.新课程改革实验课汇报材料 篇三
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关怀下,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下,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实践富有声色,为谋求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现将近三年来的课程改革工作汇报如下:
一、近年来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我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逐步得到体现(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三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体现);四是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校评价方式——对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追求);五是新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学校文化——教师合作的孕育与生成)。
二、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管理,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推动器”、“催化剂”。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建立健全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做到管理科学,制度合理,方法多样。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继教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把教科室作为课改领导小组活动场所,由教务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2、建立课改激励机制。每年开学,校领导就要召开继续教育工
作会议,完善《毛井中心小学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使全校教师全部培训一遍。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学校还把课改成果作为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时作为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课改热情,学校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3、建立三级课改网络。学校建立了乡级、校级、教研组级课改网络,使课改实验在我校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4、保证三个落实。即时间、地点、内容的落实。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校本培训,为课程改革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个性的一代新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学校本着“教师人人是人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具体做法:
1、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保证机制。
对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说是已做到了未雨绸缪,认真准备,迎接课改的到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课改理念,并积极把理论学习与日常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探索优质育人的方法和规律。
(1)把课程理念纳入教学管理,在研究中落实管理。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如何在教学管理体现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作了三个方面的调整:一要更多的注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灵活性、创新性。针对教师提出的“教案要不要写的问题”,我们明确提出三句话要求:“教案一定要写;要体现实效性;提倡写教学反思。”鼓励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生。学校还设立教师“创新奖”,鼓励教师创造具有鲜活个性的、时代性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二要改变以往管理细则化的倾向,实施宏观管理。在探索阶段,我们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了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项内容分步过关,循序渐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实践空间,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三是教学管理模式由行政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监控。同时,及时协助教师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优化,实现行政管理人员向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协调者、研究者方向发展。
(2)建立与新课程标准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学校建立新的评价理念。我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作了调整,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导向。为防止教师在课改中“穿着新鞋走着老路”指出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的课程
理念,对师生的教与行评价。
学校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全体学生是否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构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我们力求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个价值目标,开展了“小学生学业成就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已逐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如在学科评价上我们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是测试的分项制:语文从朗读、背诵、听说、查字典、写字、说话、阅读、作文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数学除基础知识、计算、应用题等笔试外,增加说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多项内容,自然学科注重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思想品德学科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等。二是发展性评价:通过设立“家校联系卡”、“学生成长袋”等作出关于学生的学习进展的信息反馈,在发展中评估学生个性的学习质量;三是发现性评价:如学校设立“品德奖”、“特长奖”、“学业奖”、“进步奖”等项目,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和激励学生的成长。
2、锻造一支适应课程改革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我校采取有利于鼓励和促进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做法。
(1)落实制度,更新理念,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
理论性学习方面:每周四晚上作为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学习时间,通过讲座、讨论、观看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讨新教材,及时帮助教师掌握教育信息、动态,充分认识教育教学面临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吸收现代教学信息,逐步确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学校每学年还组织教师进行基础知识、业务能力的综合测试,强化了教师学习。
实践方面:组织教师观摩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案例分析等活动。教师还必须做到有记录、有评价、有体会,参与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以制度的形式促使教师通过学习讨论、观摩实践,自觉更新观念、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2)制定校本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一是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设主体性教育等实验班,选拔青年教师担任教学实验工作,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建立帮带制度,由本校的骨干教师给年轻教师听课、评课,点拨指导,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是建立教学示范制度,学校主动承担各级各类示范课、教改研讨课、汇报课,大胆对外展促进教学交流,树立典型。促使教师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在实践中得到磨练、提高自己。
3、以研促改,推进课程改革发展。
学校对教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应该着眼于课程改革的全局发展,建立校本课程研究,信息技术运用研究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1)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近年来,我校设置一些“校本课程”,如电脑课、学科活动课以及根据学生实际开设的兴趣班,在发现和培养学生特长等方面显示出成效与活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推进基础教育课改。
充分利用校网络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育新的“生长点”,更是课改实验工作的“生长点”。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配备较为完善,通过多方筹措资金 30 余万元,千方百计为课改实验创造条件。两年来学校改扩建了电教室一个,微机室一个,班班配有电视机、录音机、等设备。初步实现了教师办公自动化,大部分教师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这些给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保障。
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涌现了一大批成熟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成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促成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课堂教学大变样,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了学生成长的实际,贴近了社会生活的实际,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学校面对现实,狠抓了校本培训,取得显著成绩,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我校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上级主
管部门的肯定,广大学生家长的好评,但对素质教育稳步推进还存在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继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之路。未来的路很长,目标会更高,任务会更艰巨,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朝着“一流环境、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目标不断前进,争创“平安、和谐、活力”校园。
毛井中心小学
4.实验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汇报 篇四
实验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汇报
实验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汇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党、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江泽民同志深刻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订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年人犯罪法》等教育专门法律以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规定性文件。这些法律、规定、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们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实验小学全体教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精神,不断提高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根据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要求,积极、深入地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一、提高认识,不断完善依法治教管理机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教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学校把依法治校、法制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从组织、制度、评估、激励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构建了学校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聘请了所在地段街道、公安、司法等部门有关部门以及家长代表参加领导小组、担任校外辅导员,聘请桃花坞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书记、平江公安局干部华天生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建立完善了以刺绣研究所、中医院、金门老年公寓、军分区、宋仙洲巷红领巾一条街、民族乐器一厂等为主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基地,形成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全校师生对照《教育法》、《教师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法律法规,从严自律、注重实践、评估反馈、奖优罚劣,使我校的依法治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序列化的道路。二、依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核心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开齐各门学科,保证每位学科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以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确认主题活动、组织社区服务、参观访问、邀请老红军、司法干部、交通民警作报告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法律教育。在法制教育上具体做规定:1.明确学习内容:根据原国家教委、司法部关于《加强小学法制教育意见》和《小学生法制教育基本要求》的精神,重点进行有关《交通管理规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常识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围绕十二个教育要点,对学生进行形象的法制教育。2.采用多种形式:法制教育渗透在学习课程中,分散在各年级各学科之中,学校以思想品德课、社会课、语文课等教学为主阵地,主渠道,保证这些课程中法制教育内容的落实,学校还把思品教材中有关法制教育的内容拍成小品进行教育。3.校内外、班内外延伸: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活动,由司法局领导来校向学生进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治校动员;开展“一月一法”学习,实践体验,内容有《国旗法》、《交通管理规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守则》等;三是请公安民警、司法干部、街道领导组成的讲师团对学生进行一次法制专题讲座;四是举行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队活动;五是走上社会开展一次法制教育宣传,开展“我是东小小主人”、“争做合格小公民”等活动。此外,学校宣传长廊中辟有“法制园地”专栏,栏目有“小红花和小刺猬”、“这事该不该做”等,表扬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习惯。高年级学生自编法制宣传手抄报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教育,学生增强了法制意识,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四年级一学生过去经常私拆母亲的信件,如今知道了这是违法行为,不再这样做了。我校三年级学生叶舒婷、六年级学生诸晨淇分别因患心脏缺损需手术及癌症治疗所需手术费用较大,学校问讯后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几天凝聚着全校师浓浓深情的7000千多元、14000多元,分别送到了他们手中有中,表达了同学们的一片爱心。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权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校所属施教范围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或智残而辍学的,相反学校给予他们更多大关怀,去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有二个智力不太好的学生,学校专门作了妥善的安排,对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在经济上给予了照顾帮助,使他们同样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三.依法管理、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根据《教育法》学校制订了办学章程,对学校组织机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权利义务、校园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制订了“苏州市**市实验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注重将制度建设与学校的常规管理、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将学法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增加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思想道德、业务素质的要求,学校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会同工会、团支部开展了崖2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先后组织了“我的爱生格言”征集,小品“这礼该不该收”辩论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演讲,组织收看“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录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各年级组份份制订出各自的礼仪规范,以时刻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涌现出了一批爱生敬业,乐于奉献的先进集体和教师.身为在职教师,道德修养良好,言行举止得体,文明礼貌待人,团结合作互助,在原金阊区督导总组织山区师长专项调研中获得较高的评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向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素质教育赋予我的重任,学校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新章各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要求先后举行了多次“句华杯”教育技能大赛,在方案设计,网页制作,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等方面按课文要求进行培训,竞赛,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学校根据教学“六认真”的规定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监控,在随堂听课,质量调研,教学研究,提优补差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市区组织的多次质量调研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毕业学生受到了附近中学主市区有关学校的欢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对学校关注的热情,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为规范依法办学,学校建有完整的校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与群众的热情,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规划,决策都在广泛听取教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校务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学校在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收到教工,家长书面,口头意见,建议20余条,保证了学校发展的.合理定位及实施的可信度.在关系到教工切身利益的学校内方案修订过程中,学校充分听取了职工会意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教工的关系,关心好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收费的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规范收费这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同样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学校在收费工作中是认真的,凡是涉及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时都严格按照财政,物价,上级教育行政各部门所核定的收费范围,收费标准,收费要求执行,没有擅收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出现,并在校内醒目的地方悬挂经财政,物价部门审定的收费公示牌,八年来经物价,廉政各部门多次检查情况都比较好,未发生过就收费问题接到家长的投诉。学校公务公开的渠道是畅通的,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都为学生,家长架起了参与学校管理,反映他们心声与要求的桥梁,学校也从中更多的了解到对学校的评价,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为更好的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年来通过家长委员会,校长信箱反映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建议学校各种活动安排的,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议的,解决学生生活后勤,安全的意见,建议40余条,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四.常抓不懈,不断深化,走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成功之路。学校能根据教育中心的热点及薄弱环节,做到反复抓,抓反复,稳中求进,持之以恒.法制宣传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同时又注重时势,不断对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学习,扩大影响.为<<献血法.>>出台后,在宣传的同时也注意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法规,全校已先后有80余名教师参加了义务献血,使学法提升到实践的层次,生动的体现了普法效果,师生的法制观念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搜索,大胆实践,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事实有力的证明,加强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经,是推进学校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学校现在学风正,纪律严,质量高,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校评为省级实验小学,多次荣获“市文明单位”、“市文明示范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单位”、“区普法教育,依法治校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以及家长和社会各届的肯定和赞誉。五、对依法治教的一些思考**市实验小学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中作了认真的搜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教育法治任重道远,后面的路很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就我们学校来说,当前应抓好内部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依法治校的制度建设和培训工作,积极进行探索,实践.进一步加强对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以及其它法律,法规的知识学习,教育,把教育,法制教育和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结合起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要把学校章程的建立和学校的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结合起来,加强依法治校程序性制度的研究和建设,严格依法办学,逐步走上高质,高效,规范发展的轨道.学校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反思在依法治校过程中所走过的路,不断深化法制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普及性,与时俱进坚定走依法治校的成功之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市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将遵循这一方针,在局的领导下,坚持走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征程,将满怀信心的迎来教育法治的又一个春天。
5.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 篇五
枣庄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逐步取代传统教学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形式,使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大力推进网络教研这种全新的教研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我将我校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1、转变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一切工作的开始。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网络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和传统的教研相比,它在时间、空间、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学校领导对网络教学研究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网络教学研究机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管理督察,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在老师方面,我们以舆论宣传、会议推动、活动体验的形式,提高老师的认可度,制定了奖惩制度,使网络教学研究有保障。
2、配备高标准的硬件设施
电脑和多媒体是我们开展网络教研的基础。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学校发展快,师生人数巨增,虽然以前创省规时配备了部分电脑,但远远不够实施网络教研的需要。从08年开始学校筹集部分资金,采取学校和老师共同承担的方式,为每位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师电脑的配备,提高了我校开展网络教研的进度。二是投入巨资为每口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网络教研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教研的成果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方渠道筹集资金,投资几十万元为每口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解决了网络教研的终端问题,让网络教研和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有效的促进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构建。三是多方联系共同设计了一个学校办公平台。学校领导在外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决定借鉴外校经验,并多方联系共同设计出网络教研平台。对于网络教研平台,借鉴外校成果是基础,突出本校特点是目的。根据使用情况,我们本着一切从实用出发的原则,删繁就简,逐步改进和完善。目前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四是建立多媒体资源库。多媒体化教学的应用,网络教研的实施,离不开丰富的资源,因此,学校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起学校的网络资源库,把农远工程资源、多年来学校购买的大量电教教材、以及从网上下载的东西全部分门别类的整合成资源库,和学校的办公平台联通,老师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浏览所有资源,有选择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使这些本来放在电教室里的死的东西变得活跃起来。
3、加大评估力度
评估是督促和检查工作的重要手段。评估体系的建立是有效开展工作的指导。网络教研
系统的应用,对于评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传统的评估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教导处人员在借鉴外地外校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制度》和《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办公平台使用管理办法》,逐步规范教师网络教研的开展和办公平台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完善和修改了《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评估办法》《台儿庄第五实验小学网上教研实施意见》,把教师网上教研情况,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修订,有效的规范了网络教研的开展,使我校的办公平台从开始就步入正规的发展模式。
二、重视培训,提高技能。
网络教研中老师需要有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因此,加强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培训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1.Powerpoint Word Excel的应用基础培训
电脑应用基础的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常规工作,我们一直常抓不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培训,学期末组织考评。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会熟练应用这三块的知识。
2.网络教研的使用培训
网络教研,对于教干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件新鲜事物,好在一般教师都有参与其他教学论坛的经历,学习和理解上不会很困难。但是为了推进整体工作,教导处对网络教研使用的培训依然没有放松。为此,学校组织了专题培训,全体教师教干参与。从网络教研的登录、发帖、跟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集中培训。
3.多媒体教学应用知识培训
多媒体应用知识的培训,由于在07年创省规时配备了移动多媒体柜,我们做过几次专题培训,大部分教师已经会使用。近阶段我们结合新上的多媒体,借助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又进行了几次次专题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教师已经会规范熟练的使用各种电教器材。
三、创新模式,提高实效
1、主题教研网络化
网络教研最大的长处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充分让老师们进行合作和交流,提高了老师的参与度和教研的深度。我们的主题教研活动主要是立足课堂,围绕课堂进行,做到教研一定有“课”,有“课”必要研讨,研讨定要反思。每次活动关注课堂教学的某一个专题,活动的基本流程为:确定主题-课堂观摩-研讨交流-反思应用。学科教研员根据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定主题后发到网上,让老师们事先对本课进行初步的研究,然后组织所有相关老师听课,课后把讲课老师的课堂案例发到教研平台上去,让老师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发贴研讨,评课交流。教研员也参与其中,对老师们的观点随时进行点评引领,改变了以往的教研员的一言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研理念,强化了教研员与基层教师的沟通,建立了与教师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网上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务实、高效,能引发教师深层次的探索,实现了教研的即时性和深入性。
2、实施网络合作备课
合作备课的程序为:①根据教材内容,学科教研员把本学期的备课任务分到每一个老师,实行教师主备。②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说明,充分了解本册教材的体系,熟练掌握本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具备通观全盘的能力。③每位教师根据分工,提前三天将设计好的教案发到备课系统,不得延误。教师在设计教案前,应该精心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源,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出有特色的、有突破的精品教案。④充分发挥同一年级组教师的智慧,共同修改教案,提高备课的质量。教师在将教案发到备课系统中后,同年级的教师及时对这些教案开展教案点评。每位教师参加教案点评一周不少于2次,一个月不少于8次。⑤教师根据他人的点评,及时修改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教学设计精品化。⑥其它老师根据主备人设计的教学案进行自己的教案设计。
3、网上学习培训
以前的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只能是提出一些要求,让老师随便去读,整个过程没法控制和参与,实现网络教研以后,这种不足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们根据学校的老师读书学习计划安排,学科教研员再根据学科特点,对老师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进行搜集,每周一把要学习的内容发到网上,要求老师们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阅读,并跟贴发表自己的体会。例如本学期进行的古典名著《论语》的学习,每两周发一个部分,内容为论语内容及注释,老师们边读原文边读解释,加深理解,读后再写出自己的体会,效果非常好。再如业务校长到上海学习,听了张人利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报告后,感觉很好,便把录音和讲座PPT发到教研平台上去,让老师认真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感想,通过这种形式,老师如临现场,感受很多。在推进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又在教研平台上组织了“好书我推荐”活动,老师把平时自己读书过的书介绍给大家,里面既有内容简介,又有作者介绍,还有老师们读后的体会,大家相互学习,大大增加了每位老师的阅读面。
4、网上管理更高效
实行网上办公后,老师的绝大部分材料都已发到网上,不但方便交流,也让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成为可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又在办公平台上设置了通知栏、通报栏、制度栏、计划栏等板块,管理方面的材料也都在网上,学校的纸质档案已经很少,这样老师对学校的管理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只要学校及时将网上的这些材料进行备份,就能很好的保存下来,不需要放在档案橱里。
四、收获与体会
1、提高了教师使用电教手段的水平
人都有个惰性,往往不逼不促就不愿意去做,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迫使老师们不得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水平。现在我校的全体老师对几个办公软件和网上教研以及多媒体的使用都比较熟练。
2、通过网络教研使资源合力凸现了优势
教师群体中出现的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通过网络化的教研活动,使这些可贵的学术性的资源随时进行彼此的交流与共享,实现1+1〉2的优势。先进的网络化教研环境,为教师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教师在这一环境中的交流研究,是一个资源共享的过程,共享他人的资源,自己的资源也被他人共享。备课的时候,每一位老师可以在网站参考到不同版本的教案,吸取他人长处。更可喜的是,自己的教案发表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收到大家的点评,以便进一步完善修改。上完课后,记下自己的课后点评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服务,也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3、通过网络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着新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学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学校来说,如何寻找一些有效的载体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主题。
网络教研这一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载体。不仅老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新教师一进入工作岗位,就可以同时看到不同学科,不同层级的教师们的精彩教学设计,结合录像、资源的学习,可以使教师迅速成长。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经历了“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这样一个过程,教师经过很多次这样的过程,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使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4、通过网络办公平台使评价管理有了创新
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对教师教研、学习、备课这一工作的评价,往往是考察教师是否按照规定去做,是否达到了有关预定的标准。在检查备课时,往往从备课的数量,备课环节(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中难点、板书的设计、教学设计)是否完整,书写得工整,来评价一个教师备课的质量。如今,实行网络环境下备课、教研和学习,使老师们的各种活动完全“示众”,在加上学校对网络教研有一定的制度,学校教学管理者再也不必为教师是否按时备课,按时教研,积极参与等环节犯愁。
6.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 篇六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保证阶段性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1]实践结果证明, 在当今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好多样化问题方式的训练以及设计工作, 对学生语言行为进行操作和训练, 有利于把各种单向思维活动转变为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立体综合性整体活动, 充分挖掘小学生的各种潜力, 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能够根据阶段性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综合、分析、概括、抽象、比较以及推理能力进行培养, 从而让他们有根据、有条理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 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对新知识进行获取, 尽可能改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
1.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农村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能够充分对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教学,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思维。把兴趣作为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动力, 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任何重教轻学的行为都可能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若教师采取重学轻教的教学策略, 过度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 则也难以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证明, 只有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结合, 才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2.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有着较强灵活性的学科, 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农村小学生的思维有着较为强烈的依赖性, 大都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 所以, 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 抓住发展机遇, 并能够把学生的各种情绪引入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中, 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探求的心理, 并让他们能够主动进行思考、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剪一剪”“量一量”“试一试”“拼一拼”等有趣的实践活动,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展和引导。由于现在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有限, 所以,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工具进行自制, 并参与到各种动手操作活动中。[2]例如, 在对“圆锥”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板制作等高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容器, 并让学生利用圆锥装满沙子, 连续三次装满圆柱容器, 然后引导小学生对其中的规律进行讨论和归纳, 并得出相应的圆锥体积计算公式。通过引导小学生开展各种动手操作实验, 能够让其思维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 因此, 引发他们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致, 其逻辑思维能力也获得培养。
在创设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 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对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以重视, 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并从小学生活泼好动、探索欲和求知欲较强的实际状况出发, 综合各种有趣的故事情境个故事线索, 引导小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会更多的数学知识, 并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 教师开展“技能培训、思维训练、智力竞赛、趣味练习”等活动, 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课型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实践证明该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明显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3.教师要更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全面性较强的教育创新理念, 改革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 教师只有设计出全新的课型, 才能够满足教学改革所提出的相应需求。传统的练习课、新授课以及复习课课型较为简单, 一般比较倾向于知识教学, 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无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尽可能探索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更加出色地完成阶段性的教学任务。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 教师要能够引导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 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数学意识, 发展数学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学习兴趣。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状况, 选择科学性的教学方法, 从而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态度的端正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钱颖萍.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 2012 (05) .
7.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篇七
麻兰镇大孙小学始建于2007年8月,2007年投资25万元新建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1049平方余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141名学生,20名教职工。设有图书、阅览、仪器、实验、微机、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器材等多个专用教室。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暖了全校师生的心扉,吹紧了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迅速转变观念,改善条件,完善管理,锤炼师资,落实目标,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课改工作,学校的校训是:让童心飞扬,为人生奠基。我们校风是:责任、合作、创造、诚信。我们的教风是:爱生、严谨、求实、创新。我们的学风是:乐学、善思、合作、探究。
多年来,学校以“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为办学方向,以“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全面发展求特色,科研兴校创一流”为办学目标,树立“为生命成长奠基,为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的发展理念是:学校因你而美丽。
一、课改管理机制的完善。
(一)机制有保障
成立“小学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年级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相关同志任组员,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全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深入实验工作的第一线,集中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
1、组织有保障: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工作指导组下拟设四个指导小组,①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教研组)②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指导小组(校委会);③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课题组);④信息技术运用指导小组。来保证课程改革各项工作真正落实。
2、师资有保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教师测试内容。教师的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业务培训,培训工作要提倡讨论式和参与式,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实验领导小组还经常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3、制度有保障:以课题研究促实验,用专题研究的方法来研究课改中的重大问题,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定期组织专题性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核心、示范作用。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建立示范班、示范学科和示范教师网络。建立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表彰、推广机制,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推动课程改革稳定、健康发展。
4、经费有保障:有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培训教师,购置资料,开发课程,以及奖励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小组和个人。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5、舆论有保障: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关心、支持我校课程改革。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社区、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参与课程改革。加大宣传力度,提供学习专栏,形成研究、学习的良好氛围。
6、理念有保障:这是使课改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明确新课程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包含着三层意“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并应用于指导实验工作。(二)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我校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做好师资配备、整合和研讨工作,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改进学科课程的教学,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的途径和规律。明确自身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小学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如今已有书法、舞蹈、棋类、田径、绘画、足球等多门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素质发展的学校课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1、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
2、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诚信形象”、“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
4、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周四素质训练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5、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除此之外我校还逐步培养每位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积极开展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的整合机制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体、音、美、劳动等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社区实践基地的作用;
(四)与课改同行,探索课程管理。
与课改同行,进一步使学校管理走向现代化发展,积极探索课程管理,是小学课改领导者的工作目标。多年来,在学校常规管理上,做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学课程改革,落实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开设;精减各类资料、作业、考试,严格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常规工作的动态管理,重视过程,改革优化师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1)备课:要看教师的备课中是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是否重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否融入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备课中是否考虑到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2)上课:课堂教学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如何,教师是否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激励方法等。学生是否合作发言,会听敢说(低年级);是否学会倾听,能完善别人的意见,能提出个人的见解(高年级)等新课程标准的精神。(3)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的设计是否有创意,是否分层次地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全体;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目标应有所降低等。(4)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有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非知识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在新课改的理念上,完善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教学常规制度》、《课堂常规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教师学习考勤制度》、《教师考核奖励制度》等,改革了教师考核和学科考核制度,使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又具有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
(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观念指导行动,是成功实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学校就着力转变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树立起新课改理念。教师观念转变从校长开始,委派教师参加新课改的各级培训,返校后组织教师全员学习,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进行实地课堂教学观摩,明确新课改让学校富有生命,让教师从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转变成决策者,明确新课程的管理、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系列改革,激发出时代教育的责任感;学生,通过教学让其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鼓励学习中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善于表达;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教学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方式,传达新课改理念,实行家校结合的共同教育目标,争取家长社会对新课改的最大支持和关注。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改革培训活动,这为我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非常重视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如写案例分析、教学后记、小论文等)、同伴互助(如上帮扶课、尝试课、集体备课、每周一研讨等)、专家引领(如请专家理论讲座、专家来我校评课、校外名教师现场上课、观摹一些新课改课堂教学实录)等三种途径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促进教师成长。其次,我校除了以学科组为单位研究相关的教学案例来增加教师对新课改的感性认识外,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一些有关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书籍,我校今年订阅和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多种,要求所有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做好学习摘记,还要求教师在学习一个阶段后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对新课改的意义更多了一些理性的认识。
(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我校教师在过去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原因是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互动,共同发展;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具有天龙小学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和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教研行为。
1、认真执行课时计划要求,学校始终坚持加强课改的过程检查,确保教师按课表上课。
2、强化行政分管职责。校长主任深入课堂听课60节以上、评课,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有效检查和指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加强了教研活动过程管理。加强教研活动的指导,教学研究活动要做到四落实,并做到了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性。有计划的开展赛课、观摩(示范)课、研究课、说课、评课等为主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新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向社会、家长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沟通、交流和展示的作用。加强科研,运用科研牵动课改实验。
4、课内外结合,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
我校课堂教学在带有专题研究的前提下,体现①八个转向:观念上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方法上以灌输、授、受的方式转向自主、合作、参与、交流、探讨的方法上来。特点上由为教而学转向为学而教。过程上由注重结论转向注重过程。对象上由关注部分人转向关注每个人。效果上由注重记忆、复述量的多少转向质疑、表述质的高低。教材上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评价上由强调教为主的单向交流转向学为主的综合信息交流。②五个多一点: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尽量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尽量给学生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愉悦。尽量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宽容与信任。③三讲:讲学生没有听过的。讲学生最爱听的。讲学生听的懂得④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能够探索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⑤一去掉:去掉教师的方言土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典范。改革课堂教学是推行新课改的重点,但要全面推进行新课改,还必须做到课堂内外相互结合。在新课改理念中,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增加了很大的空间,四年来我校语文、数学课题的研究开展,能运用新理念,按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试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并做好各项资料的积累、整理,争创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变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课改的主阵地,使教学的效益逐步提高。我校开展第二课堂,即在课外开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这些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提高自身素质。我校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冬季运动会”等大型传统活动,根据我校特色还举办了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活动、种植活动奖章争夺赛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我们还多次参加了市、州级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活动,为我校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全员推进。新课改不是一个年级的事,更不是几个教师的事。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要求50岁以下教师每人上好一堂课,课前有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说明,说说到底贯彻了新课改的什么理念,课后有教学实施情况的反馈,在活动结束后还要求所有教师结合本次活动谈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并作出书面的小结。在活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能够体现新课改的一些特点。如: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加大,学生有研究的机会,合作学习广泛运用,教学评价方式有所转变等等。这说明新课改已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明显的印记,新的教学理念已落实到我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
(七)加快测评价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新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学校始终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总结,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建立了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评估,形成小学课程不断革新机制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锤炼师资,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让教师面临成长与成熟的一次崭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要求教师更专业化,教师是课程的组织参与者、促进研究开发者,学生的帮助引导者,要求教师拥有知识的综合与广博,善于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经验的积累,新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创造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锤炼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师资是新课程教学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校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使广大教师能胜任新课程教学工作,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师资实际情况,制定新课程师资长期培训工作安排。
1、落实教师的学习需求。
建立教师阅览室,每年我们都要添置不少教师教学科研用书,方便教师在校学习,教师每人还订2份以上教育杂志,方便教师在家学习,做到从报刊杂志中找名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记学习笔记,但在检查中遇到困惑,教师有的学习不主动,有的在临查时赶着抄,我们在与教师聊天中了解到,什么样的学习最有用,教师最喜欢、最愿意去学,他们都说要学以致用,比如,要开个公开课、主题队会,写计划、总结,搞课题实验等需要的一些材料如能随时查阅到,那既方便、省时,做起来又高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配一间电子备课室,教师只要在百度网中打入中文去搜索需要学习的材料、课件等都可以随时满足教师的要求。
2、建立实效的新课改学习培训措施。
每周各学科我们都安排教科研学习时间,教师集中在多媒体教室,听专家新课改讲座,看名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执教,我们要求教师从两个方面观察,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怎样处理教材、怎样创设氛围调控课堂师生的感情,怎样指导学生学法,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说话能力、质疑、释疑能力、探索新知能力、读写能力有哪些体现,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看完名师录像,再组织教师小议,然后把名师的新课改观念迁移到课堂中实践,初步解决我们在课题实验中没有专家、名师的指导的困惑。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来看,一个难点来抓,一个亮点来做。主要活动主题;环保、健康、自护、自主等,各班各学科还结合少先队活动结合学科教学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
(1)、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如 综合实践活动应是学生自主发起的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搞好综合实践活动不只是任课教师的事,全体教师应积极支持配合,这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4、学生在课改实验中,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语数学科期末质检,语数学科均名列前茅。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我们努力做到让后进学生得到进步,让优秀的学生学有所长。
五、开设活动课校本课程,实施特色拉动策略,努力提升六大办学特色。
1、书画教育特色。我们的着力点是,抓好每天20分钟的写字课,求普及,抓好每周半天的绘画课,求提高。以活动促提高,每年的环保绘画展,迎奥运绘画展,重大节日的“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民族团结”等画展,结合不同教育主题的“反邪教、讲文明树新风、爱科学、地球妈妈”等绘画展,反映书画结合的手抄报更是全员参与,有“安全第一,诚信的形象、书海泛舟、美丽校园、春天在哪里”等多内容、多角度、多主题的优秀作品。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
2、文体特色。我校以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健康,学生的活泼等发展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活动课,课外兴趣为平台的文体教育;培养了一届有一届学生的文体特长。有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冬季长跑等大型活动,有不同主题的课本剧、大合唱、讲故事、主题班会、主题队会、队列队形、广播操、团体操、才艺展示、跳绳、演讲等比赛,为师生们乐于参与。
3、科技特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等活动,我校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逐步铺就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才之路。4、人文特色。“书香校园”的创建为我校打下扎实的文化底蕴,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古今中外名文、名诗、名言和各类学科知识,“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等评比更是激励学生、教师、家长全员读书。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各科参赛的学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让优秀学生学会自我收集信息,吸取知识,为他们能在各类大赛中得奖,提供知识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践中真正地已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等,坚持锐意改革,求实创新
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麻兰镇大孙戈庄教学部
8.实验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篇八
情况汇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自建校来一直将家庭教育工作列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以家庭为基储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环境,增强了学校教育的合力。现将我校近年来家庭教育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一、学校概况:
阿瓦提县实验小学位于阿瓦提镇解放南路6号,建立于2004年9月(由原县一小和二小合并成立),是一所双语授课的全日制县直小学。现任校长郑古蒙。学校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8994平方米,硬化面积9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500平方米,教学楼3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58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5人,在校学生2000余人。有教学班48个,其中汉语班22个,双语班26个。学校有多功能大厅1个、微机室、实验室各2间,器材室、美术室、语音室各一个,音乐室3间,图书室1间,藏书35000册,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各1间,建立了校园宽带网,达到了学校资源共享。有运动场1个,250米环形跑道1个、篮球场2个、足球场、排球场各1个,乒乓球室3个。学校“八配套”设施齐全,能很好满足广大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大力发展双语教学,提出了“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两个亮点”的奋斗目标,即夯实基础教育,突出“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两个亮点。学校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先后开设了武术、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舞蹈、科技、戏曲等十多个特色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凸显出学校艺术和体育两大特色。
“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校训体现了学校朴素而又深刻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教风和“学习无限,发展无限”的学风弥漫着整个校园,形成了“笃学进步,团结创新”的良好校风。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草一木会说话,一石一景能育人。无论是葱郁的树木、鲜艳的花朵、可爱的石象、庄严的雕塑,还是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都体现了环境育人无处不在的理念。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曾荣获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课改实验先进学校”、自治区“红旗少先大队”“教育部全国科学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地区“文明单位”、地区“学校管理示范校”、地区“教学管理示范校”、地区“花园式学校”、地区“德育达标学校”、地区“双拥先进单位”、地区“特色中队”等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思路明确,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手段科学,校风优良,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和谐优美。
二、家庭教育情况:
(一)注重常规管理,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2 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领导与政工教务、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团队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研究家教工作。学校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政教处每学年初制定好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并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2、制度保障,机构健全。
近年中,我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家长学校制度,保证了家长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出谋献策,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成员有各班级推荐产生,每学年初在原有家委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出入情况适当调整家长名单,形成比较完整固定的家长委员会,以保证家委会工作的持续性。学校在每学期初召开家委会会议,介绍学校、年级、班级近阶段开展的工作和学校收费情况通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建议。
3、形式灵活,注重实效
我校学生的家长主要来自农村,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是社会的最低层,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起点低,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 3 加,故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如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进、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时邀请克拉玛依市知名家庭教育专 家康义敏老师为我校的家长们作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2)个别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我们实行以上课为主,还分别举办“学习困难学生”、“行为规范偏差学生”的个别学生家长学习班,尽可能及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经过学习,家长们改进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学校和家庭配合下,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有了逐步的改善。
4、细化目标,分层落实
由于各个年级的学生身理和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确立家长学校目标时,以年级为单位,分层落实教育目标。年级主题主要内容 一、二年级入学常规教育
1、迈好小学生活第一步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四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何创建学习型家庭 四、五年级青春期家庭教育
1、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2、春期心理指导 六年级毕业升学指导
1、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家长学校教会家长,让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缓解考试压力
(二)、构建“学习型家庭”模式,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工作 随着家教指导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深切地感到零碎的家教指导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显然缺乏科学性、针对性。为此,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本学期学校提出了以科研提升家教指导工作的理念,针对我校目前家庭的基本特点是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父母长时间在外上班,早出晚归,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一定数量是爷爷奶奶带养,还有部分学生家庭破裂,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招生入学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诸如作业、作业订正、课后背默等学习习惯均未养成。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增进家校联系的方法,达到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的指导对策:
1、指导家长为孩子建好“读书角”,改善家庭的学习硬件设施。
2、指导家长们与孩子共同建设“学习型家庭”,为孩子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发挥家委会成员作用,构筑家校联系桥梁,关注特殊群体,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4、建立各年级家庭教育分层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改进家 5 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5、推选学校中的好家长,利用好家长的家教经验开展推广、普及活动。
通过几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在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家长普遍树立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学着注重家庭的养育与教育结合的过程;家长们普遍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能力,学着注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子方法;产生了家庭教育情感效应,家长开始注重健康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努力实现对子女的习惯培养上力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要求。
三、搭建家教交流平台,做好家教宣传工作(1)走进课堂,加强沟通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不仅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也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态势,有利于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每次的开放活动中,家长们将观摩各学科的教学,对学校的教学有了最直接的接触。上课的老师们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当堂掌握并巩固所学的内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的潜能,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各班还召开了主题班会。孩子们向爸爸妈妈展示了自己各种才能。学校还开辟了专门的教室将学生的科技艺术作品展示给家长们观看。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我们的家长们身临其境,充分感受课改下新课堂的气息,推动学校的 6 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了解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与学校互动,和老师沟通,为架起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打下坚实的基矗
(2)家庭阅读,互相探讨
学校在每年的读书节或寒暑假期间,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籍和经典美文,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去逛一次书店,购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下,写读书体会。尽管由于家长学历水平不高,学生们的写作基础也不好,但通过读书活动,家长与孩子不仅增加了一次共同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也创设了一次相互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机会。
(3)感恩行动,增进情感
学校在每年寒假期间要求学生开展“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同时要求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很多家长都是以感动的心情给孩子写了信。信中反映出孩子们在寒假中为父母烧了一次菜,替父母洗了一次碗,有的是生平第一次给父母亲洗脚。这些小小的举动却令家长们万分感动。家长们在表扬孩子懂事的同时,都给孩子提出了要努力学习、尊规守纪、健康向上的希望。2010年暑假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了“踏上父母上班的路”活动,要求学生跟随父母上一天班后,把自己体验到的父母工作的艰辛记录下来,此次活动也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好评。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也更坚定了学生要用努力学习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信念,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7(4)帮困助学,奉献爱心
由于我校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差,学校积极为学生申请各类帮助困助学金,用于各班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学校在召开助学单位领导和受助学生家长座谈会,把助学金发放到家长手中,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要合理使用好助学金,主要用于孩子学习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要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四、家教指导工作成效显著
可以说我校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长中“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日益显现,家庭教育的素养日益提升,不断成为学校教育的助推力。
阿瓦提县实验小学 2013-4-19
实验小学家庭教育工作
情 况 汇 报
阿瓦提县实验小学
9.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篇九
一不能固守“以实验为载体引出新知识”, 以利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再到相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和获取, 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所以教师在一节新课的设计时, 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以实验为先导, 用实验引出理论, 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加深理解,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从教学实际看, 这可能有点过于理想化。
在上新课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预习, 因而学生对课堂上要做的演示实验的结果及要说明的问题已有所了解, 用实验引出的理论其实学生早已知道。这样实验教学已成了纯验证性的教学, 不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收效甚微。
针对此, 笔者的做法是最大限度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演示实验。一些学生在前面做实验, 下面的学生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 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 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 注意力特别集中, 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所以与其固守着“用实验为手段引出新知识”的教条, 不如主动弱化, 而将学生引入其中, 使他们由旁观者转变成实践者, 这样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也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有选择地做
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实验内容除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之外, 还有一本选修6《实验化学》。这些实验中主要可分为验证性的实验和探究性的实验。
验证性的分组实验通常情况下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 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类实验可以考虑选做, 保留一些诸如实验基本操作、中和滴定等培养操作技能的实验, 而对那些现象不明显的性质实验和制取实验可以少做或不做。
“科学探究”中的探究性实验, 由于受教学时间所限, 所以学生的分组实验做得非常少。其实与验证性实验相反, 探究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要重视探究性实验, 教师可以将前面做验证性实验的时间用来做探究性实验或设计成研究性学习课题,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
三适当的想象实验是必要的
由于实验条件、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不可能做到每个感兴趣的问题都用实验来验证, 那就要利用想象力, 来做想象实验。想象实验和以前的纯口头实验不同, 它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能力的基础上的。如在学习浓H2SO4和C反应时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反应产物。由于教学时间的短暂以及还有其他教学任务尚需完成, 因而此实验只好使学生通过想象而完成。要求学生说明相应的原理, 并能画出相应的实验装置图或其草图。实践证明, 这样的纸上谈兵比实际动手的效果还好。
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想象实验不能全盘否定。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营造想象实验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
综上所述, 对于实验教学, 笔者认为, 改变演示实验模式, 淡化验证性实验, 突出探究性实验, 同时重视想象实验。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合作精神以及科学态度的养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时一定要勤加思索, 精心准备, 这样才能帮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很多时候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应试中甚至出现了“做实验, 不如讲实验”的谬论, 针对此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提出“改变演示实验模式、淡化验证性实验、突出探究性实验同时重视想象实验”的观点。
关键词: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想象实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0.实验小学校教学工作简要小结汇报 篇十
根据年工作要点和武校长讲话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开学初制定了本学期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运行表。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抓常规。作到周小结月总结,各项工作和活动井然有序,效果显著。下面我就把开学两个多月落实推进教学工作计划情况简要的汇报如下:
一、认真落实计划,强化常规管理
强化常规管理,在 “严”、“细”、“深”、“实”。四个字上下功夫。“严”即要严之有理,严之有爱,严之有法,严之有导。“细”即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深”即要深入思考,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深化提高。“实”即真心实意抓教学,脚踏实地抓常规。用心用情办教育,走进教师心灵,走进学生心灵。不摆花架子,常规管理落到时处。
1、开好三个会。
⑴召开了全校的教学工作会议。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年工作要点”,通报了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思路,号召全校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立足本职岗位,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用创新的理念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开展“创新人物”及“名师”评选活动中成长,在赛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
⑵ 召开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为了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结合二小实际对教研组长进行了培训,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协调、凝聚、引导、带头作用。发扬团对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成长。充分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⑶召开了毕业班工作会议。
对全体毕业班教师提出四点要求:工作着力点聚焦在课堂教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要形成合力,打整体仗。要用心用情感染学生,给学生创造乐学会学的愉快氛围注意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态。
2、坚持常规检查。3月2日、4月2日、5月4日由教学校长和教导处有关人员对全校43位任课教师的教案、读书笔记、听课笔记及全校学生作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存在的个性问题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共性问题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点评。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给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借鉴的平台。在教案检查过程中反映了以下特点: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书写规范,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预设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的过程,教学反馈认真,“三维目标”得到了落实。此外还对全校五个年级,语、数、外三个学科千余本作业进行了抽查。发现有以下特点:同年级的作业类别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批阅方式:低年级采用激励性标志,中高年级采用激励性语言。其次通过常规月查周检和深入课堂听课,查看对学困生是否有所关注。在检查中发现好的教案、读书笔记、优秀作业进行通报表扬并展览,差的通报批评和个别谈话,提出改进意见,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与年终奖挂钩。
3、深入课堂听课。开学第一天起学校领导就深入到各学科课堂听课。采用的方式:组内听切磋课;骨干教师推门课;中年教师准备课;青年教师跟踪课;相关学科整合课外出学习汇报课。即时听课,即时反馈。做到备课研讨与上课尝试相结合,自我反思与领导交流相结合,个别沟通与大会点评相结合。共同探讨,共同分享,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精雕细琢”、“务实创新”。课前细琢磨、课上精指导、课下多反思。开学到现在抓教学的领导累计听课60余节。
4、创新集体备课。做到“两个遵循”,“三个吃透”,“三个做好”,“两个了解”,“ 两个明确”,“发挥三个效应”,“两个争做”“ 强化三性”。即:遵循常规教学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吃透新课标,吃透新教材,吃透教参;做好资源优化组合,做好课前问题预测,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明确编者意图,明确设计理念。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辐射效应,发挥高级教师的示范效应,发挥老教师的带头效应;争做学习型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强化“ 实效性、可行性、灵活性”。集体备课形式创新。集中备与自主备相结合。主抓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坚持每周分别深入一个教研组与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研讨。其他组由组长牵头自主备课,教导处进行监督检查。以点带面,抓教学的领导依次循环,每月深入四个教研组参与备课全过程。力求做到“六方面的引导”。即引导教师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引导教师研究教与学的方式,引导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教师运用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教师对教材的优化重构,引导教师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捕捉创新的切入点,捕捉创新的契机等。使教师设计出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特点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从而展示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主要进行以下四方面操作:一是从上课看集体备课;二是把讨论引入备课之中;三是建立可持续性备课理念,即反思性备课。四是变备课写教案为写教学设计。从而达到实现备课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立足本校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1、开展“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模式”的课型构建研讨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我校首先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教师的建模理论培训。学习了教育专家查有梁、朱小蔓、吴立岗构建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方法。有计划的了解中外教育家的有关做法。即: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育法,美国心理学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跟舍的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的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快乐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我国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陶行之的“六解放”等。二是重视集体备课和个人钻研相结合。发挥整体功能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适合各科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构建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遵循九个原则。
通过开展“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模式”的研讨课活动,实施“特色教师行动计划”、“特色教师工程”,给每位教师创建研讨交流的平台,调动了教师自我诊断,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的积极性。我校三分之二的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自己的‘独门绝技’。于辉老师探索出了趣味识字教学模式,翟春英老师探索出了体验性口语交际教学模式,董春杰老师探索出了“温故知新”阅读教学模式,刘烨老师探索出了“激疑—质疑—释疑”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安晓群老师探索出了作文“七步”指导教学模式,姜红老师探索出了高年级数学“自助餐”式复习教学模式,陈香老师探索出了低年级数学故事激趣教学模式,周玉萍老师探索了“ 合作互动,自主探究” 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汲红、陈海娟老师尝试了“互动式”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董春杰老师感慨地说:“特色教师工程练就了自己的风格,赐予了自己飞翔的力量。”她参赛的智能创新课题汇报课《触摸春天》曾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她探索和尝试的温故知新阅读教学模式,已在全校推广。在建模与探索的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既有模式,又不惟模式。既有法可依,又无定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达到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从而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使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2、创新研究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会探究。本学期,以《古韵书香》为主题,其中包括诗、词、赋、曲等多种内容。
一、二 年级以“诗情画意”为题材,三、四年级以“中华春联”为主题,五年级的题材是让学生广泛搜集、研究和初步了解中国历代文化经典、名家名篇,让学生知道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
我校于4月份在校图书室展出了各班优秀的研究性作业。作业设计新颖,异彩纷呈。
3、以“温故知新三分钟我当小老师”的活动为契机,进行学法指导。老师根据学情和教材的需要预设和把握温故知新的切入点,文章的个别段落也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在学法指导过程中采用四让教学法: 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把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全面发展,我校根据教师个人的专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本学期开设了演讲、书法、作文、阅读、数奥、绘画、合唱等13个兴趣小组。做到三保证和五有: 保证时间、保证场所、保证内容。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各类拔尖人才,系统跟踪,系统训练。为打造特长教育品牌奠定基础。
5、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一是走出去。5月8日,教学校长带领全校语文教师走出去,到市直机关一小听课学习,听了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贾海燕和肖雅洁两位教师的课,受益匪浅。二是请进来。4月16日,我校开展了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学生家长和让区联谊学校教师来我校听课指导。于辉老师的识字写字课,陈香老师数学课《认识时钟》受到兄弟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校际间交流”有效地促进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互动合作、分享交流,共同提高,开创了教学研究的新途径。
11.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 篇十一
济南第七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一年来,学校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办学思想,秉承“让每位教师发展,让每位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立足实际,面向全体,以优化学校管理为先导,以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为主线,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为保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认真实施“123”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了育人质量,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益。
一、立足一个基础——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一年来,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要素, 着力于优化学科课程、开发完善校本课程,积极探索优化素质教育质量增长的途径和方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凸现。
1.突出抓好“五个”规范,确保开齐、开足
一是规范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学校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所有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发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五大类20余门校本课程。二是规范课时,不随意增删课时。所有学科设置的课时均符合规定。三是规范学生的作业量,以精选促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项工作由级部主任和班主任共同把关,由分管领导监督执行。四是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对学生进校、上课、睡眠时间、在校时间等等,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五是规范评价考试招生制度。全面实行无分数评价,不单纯的以成绩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等。
2.重点抓好考查学科、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上课质量
一是加强这些薄弱学科师资培训,提高授课水平。二是加强日常执行课程表监控,建立督导通报制度,确保按课表上课。三是开展考查学科和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教学成绩奖的评定,调动教师上课积极性。四是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整个教学、上课情况进行评教,评教情况记入学期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积分,引入学生监督机制。
3.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依托校园文化,开发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让爱传承—锦绣校园天地宽”系列学校课程,分为华夏文明、国学经典、魅力校园、蒙山沂水、七彩课堂五大类20余门校本课程。并认真做好课程开设和课程评价运行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做到了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构建起了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培育了“让爱传承,大爱无边”传统文化教育特色。以各种文体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为载体,以中华传统为主题,积极开发了乒乓球课(乒乓球台室内台10副,室外台10副)、篆刻课、书法课、手工课、泥塑课、剪纸课等活动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活动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去年11月份,我校承办了全区校本课程现场会,向全区的同行展示了我们的校本课程,反响强烈,效果明显。
二、搭建两个平台——常态、问题教研和名师联盟教研 1.搭建“常态、问题教研”平台,强化教师问题意识
(1)以“问题教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遵循“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活动流程深入开展问题教研。排查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制订计划——根据教研主题,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传递,使教研深入教学一线,直接服务于教学,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分析原因,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2)夯实常态教研,于日常管理要成效。一是调整课程安排,挤出校本教研时间。全校周二下午不排语文课、周三下午不排数学课、周四下午不排英语课,为各科校本教研时间。二是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由教研室统一组织,探索建立“独立备课+合作说课+相互观课+参与评课+反思写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在常态课中,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备课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实现“备以致用”。三是发挥业务骨干的引领作用。教干、骨干教师“包靠”教研组,听推门课,及时准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下水课”和“当一天学生”的活动,开研究课,做学术讲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包靠”情况实行捆绑制纳入教干考核,确保包靠质量。四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学校网站开设了“高效课堂论坛”、“优秀课例”等栏目,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潍坊市教育信息港直通名师课堂平台和新浪网“UC视频直播互动平台”开展网上互动教研,实现了“不花钱”“不出门”就能聆听到专家报告、观摩到名家课堂,并在网上开展互动研讨、交流活动。五是开展以“磨课”为主题的课例活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我们青年教师更加需要“磨”。为此,每学期都开展大量的好课多“磨”活动。基本程序:确定主题——集体备课——一次教学——重构教案——二次教学——反思研讨——提升总结。“磨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个主题确定一名教师进行两次或多次执教。另一种是备课组选一主题,两名或多名教师依次执教,最大化的发挥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强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
2.搭建名师联盟教研平台,实现“抱团取暖”
为整合教师资源,打造名师团队,充分发挥名师队伍在校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作用,学校成立了22人的“名师联合会”。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一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成立攻关小组,进行集体攻关,及时反映教师在思想、教学、生活上的动态情况,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向教师们展示研究成果,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三是举办主题论坛。每两月举行一次主题论坛,每届论坛提出一个主题,特邀一位嘉宾(教育专家)主持、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形成共识。通过论坛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们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带徒弟。每位联合会成员都带2-3名徒弟,带他们“登堂入室”。五是读书沙龙活动。定期举行读书沙龙,交流、汇报读书心得、收获,提高名师队伍的文化品位。五是聘请了陶继新教授、李秀伟主任、潍坊名师赵红和徐丽霞为我校名师联谊会的指导专家。名师联合会为教师之间搭建起通畅交流的平台、发展的平台,推动和促进名师在思想、业务等方面不断提高,为尽快锻造一支数量可观的名师团队,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三个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自能高效课堂、学生综合素养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遵循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的理念,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做到把成长的道路铺到每个教师的脚下。一是全程全员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成立“教师学校”,进行全员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管理、教育心理等方方面面,开展“洗脑运动”,通过大运动量的学习讲座,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二是学习、实践、反思——搭建工作平台。把“理论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技能等系列研修学习,让老师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小结,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丰厚文化底蕴,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发展模式,打造学习型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名家“专业引领”作用,聘请专家成立“导师团”,到校集中指导。大力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将“同伴之间”的教学观摩作为重点来抓,积极倡导好朋友间相互听课,使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三是创造各种机会——搭建展示平台。积极为教师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教学技能大赛等;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研部门的支持,让老师们尽量在一些教研活动中露脸,为教师的成长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四是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搭建支持的平台。学校从财力、物力及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每年安排的教师培训费用近10万元。
(2)以六项基本功训练为抓手,抓好校本培训。①练掌握新课标的基本功。要求教师在开学初、平时教学中研读新课标,学校举行新课标专题讲座,通过重温新课标活动,提高了教师驾驭新课标的能力。②练使用教材的基本功。采取的办法是:一是请老教师传帮带;二是大力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以年级观摩课为龙头,开展切合实际的帮教活动;三是要求写好教学反思。四是以集体备课为主阵地,把准确把握教材作为集体活动的主要内容。③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④练通用基本功。主要以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为主,聘请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宣晓群为我校普通话辅导教师。加强日常练功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展示活动,促使教师教学基本功再上新台阶。⑤练教学技能基本功。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说课评课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等。⑥练教育科研基本功。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加强教师梯队建设。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本着“确定目标,拜师求教,骨干引领,整体提高”的原则,多措并举,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依据“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结构层次,突出阶段重点和目标,搞好个人发展规划。同时,建立起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跟踪落实,促进教师自身提高。第二,重视各级教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通过开讲座、上示范课、带教研组等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登堂入室。第三,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四个三”。一是过好“三关”:基本功关、业务关、科研关;二是学会“三课”:听课、评课、上公开课;三是练好“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第四,读好“三书”:教科书、专业理论书、教育理论书;对“四个三”计划的落实,学期末进行评估,对青年教师和导师写出定性的总结和评语。第四,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推动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开展“教坛新秀”等评比活动,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
2.强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继08年建立起高效课堂模式基础上,一学年来,坚持一手抓模式的推广学习,一手抓模式的打磨提升,强势推进高效课堂建设。(1)继续做好典型培植和学习典型工作。切实做好典型培植,重视典型引路。经过努力,语文学科刘学霞老师的“三段六环节”赏读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朱艳香老师的“目标导学,尝试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均已比较成熟。一学年来,重点从这些成熟的课型细节入手,继续打磨提升,使之成为我校高效课堂建设的样板课,树立教师学习的榜样。并通过上示范课,做课改报告等形式,在全校推广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带动全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同时,刘学霞主任的“三段六环节”教学法,被区教研室列为重点集体研究对象。
(2)引入磨课机制,大兴课堂研究之风。高效课堂的构建单纯靠行政命令的手段是不可能凑效,必须引导教师进行研究,让教师做一名课堂教学的“真正”研究者。为此,继续坚持课例制度,为教师搭建研究的平台。先后开展了青年教师指导课、骨干教师公开课、课改教师的引路课、同课异构等课例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入“磨课”机制,形成以课促学、以课促研的校本研究模式,深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
(3)抓实“双预”,下足课前功夫。在构建起高效课型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抓好“单元预案”和“课前预习”两个环节,要求教师、学生下足课前功夫,不然再好的教学策略也无异于纸上谈兵。一是抓实“单元预案”。对单元备课做了调整,全部由教研室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统一组织。由“模式展示课—教材教法考试—单元预案研讨”三部分组成。二是抓实“课前预习”。高效的学习必须从高效的预习开始。①考虑到小学生没有多少预习能力,我们把预习指导引入课内(时间安排在每节课的最后3—5分钟),重点落实预习策略,确保课外预习高效,实现“课上”“课下”的双高效。②研究探索预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预习能力。如语文课前预习“六步曲”。③建立“课前预习检查记录制”,发挥组内成员相互检查进行约束的学习效果监督机制,将学生预习纳入日常学习考核之中,提高预习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4)抓好模式的推广与学习,实现整体推进。在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思路,由点到面,逐步落实,最终达到滚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目的。开展了“树标---学标---达标”活动,从领导班子带头做起,然后是骨干教师,再然后是全体教师,先示范、后观摩、再达标。一是校长是高效课堂推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这次课改实验看成是迈向名校的转折点,抓住机会,全力以赴。二是各校大力宣传,抓实学习,做好对全校教师的二级培训。三是教研室、各校注重研究经验和阶段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实行双周报制度,每个学校每两周把推广的主要进展、经验和感受以及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报送教研室。四是进一步加强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实行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月查制度、期评制度,同时,设立课改贡献奖,充分调动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个体到群体,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在今年上半年区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达标中,我校优质课率获得第一,其经验也在今年全市高效课堂建设现场会上进行了交流。
3.重构实效德育,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1)以落实“三制”为抓手,构建全员育人局面。一是德育导师制。学校成立了由校级领导、先模人物、党员等组成的导师团,有重点地与部分“行为失范生”结对,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引导。二是课堂责任制。任课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和训练,并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又要能够及时、主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不得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推委给班主任。三是首遇负责制。做到:谁发现,谁负责;谁发现,谁教育;谁发现,谁处理。
(2)以“班务承包”为着力点,构建自主教育模式。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来实现。为此,我们主要从少先大队及班集体两个自主管理平台的建立着手,逐步构建:“孩子都来管理集体、孩子都会管理集体、孩子都受集体管理”的自主管理机制。一是改变少先大队换届方式,使选举的过程成为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充分利用少先队组织换届选举这一教育时机,采取竞聘的形式选举少先队干部,将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锻炼学生的能力融入竞选的全过程。二是加强班级自主化管理实践。在全校各年级推行了“班务承包”制,制定了《班级事务承包责任制实施细则》,确立班务承包目标。
(3)以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基础性道德素质。一是发挥身教力量,促进习惯养成。我们提出了“以提高教师道德素养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师身教力量的作用”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紧紧围绕“爱与责任”这一师德教育主题,以塑造一支充满爱心与责任心、充满工作激情、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深入开展了“重师德、强师能、乐师情”教育活动。二是加强行为训练,促进习惯养成。三是认真开展 “三管”活动――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四是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五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07-25
看张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06-19
中学语文组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总结12-19
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11-03
小学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08-29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2-20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11-12
小学新课程标准数学07-15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探究06-27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