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学习总结

2024-12-01

衡中学习总结(共10篇)

1.衡中学习总结 篇一

文化+激情+团结=辉煌

——衡水中学学习心得

杨胜武

9月14日到16日,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暨高三教学策略研究工作衡水中学现场会。并对衡水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真可谓受益匪浅,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入学校,听专项报告、观摩课堂,了解学校基本情况,感觉到衡中先进的教学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总结、借鉴。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

文化建设方面

从文化的高度规范衡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衡中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衡中校园墙外的醒目的宣传图画、文字说明、数字统计以及校庆贺件、名师展示、教研风采、德育实践等等画面无不让人感到惊讶和佩服。走进校园,宁静、优雅的文化氛围,诗情画意建筑名称、茵茵的草坪,雄伟的建筑物,标准的塑胶运动场,点缀在绿树丛中的名人雕塑、假山奇石、小亭湖水,精致的宣传橱窗,催人奋进的彩色喷绘灯箱,构成了高雅优美的读书、育人环境。激励现在的衡中人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激情培养方面

“激情是工作的灵魂”,在衡水中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表现出一种争先恐后、激情昂扬的精神面貌。衡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两眼一睁开始争”,学生从争起床速度、争宿舍卫生的质量、争到操场列队的早晚、争早操队列是否整齐矫健、争口号是否响亮、争精神风貌是否朝气蓬勃,到争谁先到教室、争谁先进入学习状态、争谁的学习效率高、争谁的学习习惯好…老师争谁的课上得学生喜爱、争谁的课堂效率高、争谁的班级管理得好…跑

1操是衡水中学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线。集合迅速,队伍紧凑,步伐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跑出了精、气、神的课间操已超越了跑操本身,而变成了振奋学生斗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荡涤学生心灵的课间“精神餐”。学生的激情真正体现了整个衡中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校园。

团结协作方面

团结诞生力量,协作产生智慧。衡中之所以成功,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衡中的团队合作精神。衡中处处有竞争,但又注重团队合作,最大限度整合每一个人的智慧,达到了快速、高效。在衡中,听了两场报告,参加一次校级领导经验交流会。我对衡中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衡中优秀的成绩不是依靠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而是靠集体共同努力,集体最小的单位是备课组,衡中的备课组是一个真正团结协作的集体,备课组内的所有资源共享,包括学案资源、习题组编资源、课件资源等,备课组内实行师徒制,师徒共同进步,体现的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同时更能体现协作的集体。

老师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不断发扬传承,与学校科学的评价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不以个人所教的单个班级成绩作为奖惩的依据,而是以年级本学科成绩,在全省全市的排名作为奖励的依据,以团体与其他的学校进行成绩比较评价,更能打造团结协作的集体,充分体现衡中的校风:合作、进取。

鼓励老师们进行合作与创新,那种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合作才有出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2.佳木林场汉族中学政治学习总结 篇二

总 结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据温宿县教育局的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学期内和寒暑假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全体教师获益匪浅,无论是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还是业务水平,都有极大提高。现将2011年上半年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的,提高认识

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让教师们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以提高认识。政治学习是加强教师职业德建设,促进广大教师进修提高和政治素养提高的良好时机,教师们都能认真正确地对待这次学习。

此次政治学习以 “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增强教师法制观念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旨在通过学习,使教师能与时俱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做一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此次学习活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政教主任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的政治学习领导小组,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组织教师政治学习,确保学习质量。领导小组提前召开了有关学习的组织筹备会,对学习的各项工作作了统一的安排布置,要求讲解人员预先作好充分准备,备讲资料齐全,学习记录详实,先学习后讨论,要求讨论发言积极,人人过关,集中学习的形式的形式可多样,播放视频、影音资料、领导讲解等,由于有了以上措施,这项政治学习组织得非常成功。

三、内容充实,安排得当

本次学习安排的学习内容丰富,主要有:《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民族团结常识》、《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本次学习分为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在学期内利用每周周四下午政治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在寒暑假期间集中学习,同时,每周结合教师的自修进行分散学习。保证了每学年不少于48学时的政治理论学习。并进行集中讨论和写心得体会。

四、严明纪律,严格要求

学习期间,教师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并制定了教师学习考勤记录,严格考勤,特殊情况请假必须由校长签字后方可请假。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精心做好教师讨论记录。对学习不认真,认识不到位,心得体会撰写不深刻,敷衍了事的教师学校要重新组织专人学习。所有参学人员在学习后都上交了1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5篇。

五、效果明显,思想转化

这次政治学习后收到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1.法制观念明显增强。通过对法规制度的学习,教师们更进一步地增强了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性,在依法治校、依法从教、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等方面转变了观念,增强了意识。引起了个别在教育教学中曾存在不规范言行教师的高度重视。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只有依法办事、依规管理,教育事业才能快速发展,教育不正之风才能及时纠正。

2.职业道德明显强化。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老师们进一步明白了自己育人的职责,应遵循的道德规范。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教职工们更加明确了遵守职业道德是加强行风建设的关键,是树立良好校风的基础,更是促进学校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前提。

总之,政治业务学习使我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业务水平者得到了提高,对于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衡中学习总结 篇三

总结

根据和教党子[2010]39号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2011年学校寒假学习计划,并与2011年元月13日开始实施,使广大教师从思想到行动都得到了一次净化。

一、领导重视。

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书记作了专项教育动员讲话,对有关新制度、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传达,为了切实开展此次学习活动,使之取得实效,领导小组提前召开了有关学习的组织筹备会,对学习的各项工作作了统一的安排布置,要求讲解人员预先作好充分准备,备讲资料齐全,学习记录详实,先学习后讨论,要求讨论发言积极,人人过关。由于有了以上措施,这项寒假政治学习组织得非常成功。

二、学习内容。

本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 《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党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地委扩大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通过学习,老师们进一步明白了自己育人的职责,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明确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家一致认为: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搞好教育的前提,因而,大家利用自由安排时间走进了千家万户,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学生状况,交流教育思想,解决学生难题,把老师的爱送到每一户学生家中。

本次寒假学习,任务明确,安排周密,集中学习,聚精会神,分组讨论踊跃发言,分散活动积极家访,并且每个教师写出了心得体会,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总之,这次假期政治学习使教师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对于和什中学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和什中学

4.在游戏中学习 篇四

——《戏曲大舞台》反思

实验中学

张玲玲

我带领学生开展的新课标探究实践活动的内容——《戏曲大舞台》,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反思教学,我认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是语文综合性活动课的实质目的;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于语文活动课而言,根本的目标应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第一,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教师上的每一节课要力求有的放矢,学生学有所获。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教师的备课,实际就是一次创造性的活动。我所带的初一〈三〉和初一〈四〉班属于分层教学班级,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同时,学情分析使我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在发展进步,青少年大多钟情于流行文化,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此我确定活动的基本主题是了解戏曲知识;目标落实为:学生通过小组竞赛形式按照不同的分值和难易程度回答必答题强答题选答题。从实际效果看,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亮点”不少,令人欣慰。

然而,这堂课的目标落实中,作为语文课的个性却体现出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生大肆渲染地导入,费尽口舌的绕弯子,迟迟走不进文本,却又“蜻蜓点水”地走过场。可见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安排难度偏大,我在备课时学情估计不足,指导不到位,课堂上没有及时调整,实在是一大遗憾。

第二,在游戏中锻炼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育者,我考虑的是让学生把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真正体现:在欣赏中辨别剧种,在游戏中学唱片段。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的学生精彩的演艺。这节活动课给了学生才艺展示的平台,“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较好的把教材知识活学活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融入说、学、唱、赛,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课后,我问学生这堂课的感受的时候,他们都认为教材知识和实践生活拉近了距离,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可以自主地确定学习过程,选择学习的内容,收获很大。

在游戏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尤其是课内外知识的融合,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但由于一些学生准备不足,个别学生没有参与其中,整体效果不佳。

第三,在游戏中陶冶情操。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像一个导演组织演员们演好自己的角色,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节活动课中,“戏曲知识竞赛”和“戏曲欣赏”成为活动的亮点。学生积极踊跃,交流戏曲知识,谈个人感悟。名段“模仿秀”,既是学生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老师与学生合作交流思想的有效方法。

5.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篇五

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因此,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活动的枯燥乏味往往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难集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贯穿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对如何有效的在低年级数学活动中以游戏来激趣一些体会:

一、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且把他们刚学过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了数字的特点,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游戏。

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优势,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做学生的游戏伙伴。

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才予以指正。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四、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

在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生发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交流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因为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求得知识,如果忽略了这一目的,游戏也就变成了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调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游戏中学习在反思中提升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简介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 储冬生 【摘要】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题无论在生活经验,还是认识基础上学生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整个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切入,引领学生进入兴趣盎然的探索知识内涵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经历“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融为一体的学习历程,享受“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材分析:“三思而后行”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了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实际上是“可能性大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即可能性不等——游戏规则不公平,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公平。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体会,同时也是学生日后学习求可能性大小的基础。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等可能性,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设计理念:“给儿童„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论在生活经验,还是认识基础上学生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在活动中感受和体悟游戏规则公平的内在原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密切相关的知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已经学过。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生成和建构起自己的数学新知体系。●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主探究。充分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规则的公平性,并引导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整个活动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并尽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一切皆有可能”

一、游戏激疑。

师:大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好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带着大家,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我们首先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这个小包里放了一些球(六个黄球,学生看不见),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后放回,搅匀后再摸,摸到黄球算储老师赢,摸到白球算你们赢。如果是我赢了,大家得为我鼓鼓掌,当然如果是你们赢了,我包括咱们听课的老师也会为你们鼓掌的。

(摸球结果每次都是老师赢,学生感到很奇怪……)师: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怎么样,还想再玩吗?(学生质疑:老师作弊了;袋子里肯定是黄球多;袋子里可能全是黄球……)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将包中球倒出,全是黄球,学生大呼上当,不公平。)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游戏规则公平的问题。(板书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分析:短短几分钟的活动,就为全课的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一上课就让孩子紧紧地“盯”上了这个游戏,对游戏的关注不是老师的强制要求,而是学生对游戏活动本身的兴趣。

二、释疑猜想。

师:要想老师和大家都有赢的机会,这包里得两种球都有,老师调整一下,现在这个包中白球和黄球都有(六个黄球,两个白球,学生看不见),这次我不参加,白球代表班上的男生,黄球代表班上的女生,游戏结束时,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就代表哪方获胜。在游戏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要求:(摸球游戏开始。)

分析:组织学生的游戏活动,游戏要求(或者说是规则)的拟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清晰的、可操作的游戏要求,那么游戏的组织很可能会显得很涣散,游戏的效果一定不会好,甚至会因此导致游戏的失败,至少是教学功能的丧失。

师:我们看看这几位同学的记录情况,他采用的是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的,摸到黄球的次数是16次,摸到白球的次数是4次。大家记录的结果和他们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各自记录的方法。

(多名学生上台来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记录。)

师:比较他们刚才的这些记录方法,大家觉得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画“正”字,既简洁又明了,又便于统计。)

分析:这是一种游戏过程中的方法指导,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是学生在比较中获得清晰认识后,自主地作出的选择。

师:从结果来看,这次游戏女生获胜,女生可真厉害!祝贺你们获得胜利!(男生表现出不服的神态。)

师:男生好像又有什么意见或想法?(男生根据摸出的大多是白球,推测很可能包中的黄球数量就比白球少,游戏可能还是不公平。)

师:又怀疑球放得有问题,那我倒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将球倒出,学生一片哗然……)

师:因为黄球比白球多很多,所以黄球出现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看来包中有两种球还不一定就公平!

(板书:数量不相等 可能性不相等 游戏规则不公平)

分析:组织数学游戏活动,游戏之后所进行的分析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的反思,才能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数学的收获”“思维的发展”“智慧的生成”,离开了思维的参与这种游戏活动必将沦为“机械的操作”。

师:大家认为刚才这个游戏还是不公平,那怎样的游戏才是公平、合理的呢?现在该怎样改变包中的球,才能使游戏变得公平呢?(学生自主设计和调整包中的球的个数。)

师:黄球和白球的个数一样多,这样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就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了。(板书:数量相等 可能性相等 游戏规则公平)

师:那大家猜猜看,现在黄球和白球的个数一样多了摸球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可能会猜测: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相等,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差不多……)分析:这个环节的预测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是学生把握这个游戏的一个难点,不少孩子认为:球的个数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游戏的结果摸到两种球的个数也应该是相等的。揭示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正是为了矫正他们的错误,把力气用到紧要处。

三、操作验证。

师:实践出真理,大家再分小组自己动手试一试,在规则公平的情况下摸球的结果到底会怎样呢?动手之前请大家先了解一下活动要求:

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合理地安排好摸球、记录及监督人员,开始活动。(学生进行摸球游戏,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分析:数学游戏教学中小组合作是经常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晰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的制定,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的好机会。师:现在我们观察各小组的活动记录就会发现:既有红球多的、也有绿球多的,也有相等的。看来游戏规则公平,只表示双方赢的机会是均等的,在游戏规则公平的情况下同样会有输赢,游戏结果仍然是“一切皆有可能”!(板书:一切皆有可能)师:假如我们把各组的结果都汇总起来又会有什么发现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探索。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分析:这里既有各组数据内部的比较,又提示孩子可以从各组数据汇总的角度去分析,这是一种分析方法上的引领和审视视角上的指导,对游戏结果的分析能力的关注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所容易忽视的。

四、学以致用。

师:在摸球游戏中要讲究公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需要考虑公平性问题呢?

(学生举例,老师适当点评,然后播放足球比赛开始前抛硬币决定谁先发球、乒乓球比赛前通过猜球确定谁先发球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理解,充分调用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1.基础练习

方方和圆圆也在做摸球游戏,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每人摸20次。摸到红球方方得1分,摸到黄球圆圆得1分,摸到蓝球两人都不得分。你认为在哪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小结:只要看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否相同,即摸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否相等,与其他颜色的球没有关系。)2.综合练习

师:方方和圆圆都非常喜爱看《草房子》这本书,他们好不容易才借到了一本。谁先看这本书呢?你们能帮他们想出一些规则公平的方法来确定吗?(学生自由讨论,然后交流提出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

师:方方和圆圆也想到了四种玩法,大伙儿来做个裁判,看看哪些方法可以供他们使用。①转盘

② 划拳

③硬币

④骰子

(老师结合板书沟通转转盘、划拳、抛硬币、掷骰子四个游戏的相通之处,并揭示其数学本质所在。)3.拓展练习

分析:练习设计洋溢着一种生活气息,既注重了素材的多样性,又注重了学生对规则公平的理解、诠释和运用。整个练习的设计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层次性和情趣性。

五、小结作业。

师:这节课就快结束了,谁能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体会?(学生自主交流)课后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6个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的橡皮的各个面上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字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分析:最后的这道课后延伸的问题,选择的是一个长方体的橡皮,由于六个面的面积并不一样大所以六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也不相等,显然这样的规则是不公平的,让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一种涤荡。

课后说课:“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出游戏活动的公平性规则,能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出公平的游戏规则。努力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获得“玩数学、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融为一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1.玩数学,需要呈现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三次摸球的游戏活动,以“数量相等、可能性相等、规则公平”为主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设计游戏、参与游戏、反思游戏”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建构游戏规则公平的内涵。2.做数学,需要突出游戏结果的随机性 对于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识,辨析游戏中的规则的是否公平。在游戏中我们还必须让学生体悟在游戏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游戏的的结果仍然是“一切皆有可能”的,这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3.学数学,需要展现数学活动的全面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展示问题解决的全貌。如第三次摸球游戏的活动过程分设计公平的规则、猜测游戏的结果、组织游戏活动、汇总游戏结果、分析梳理反思等环节逐层推进,让活动和思维融为一体,是学生看、听、说、想多种感官全面参与的高品质数学活动。4.用数学,需要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练习中两个小朋友通过游戏的方式决定谁先看书的故事就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一次综合应用,这既是对新学知识的一种巩固,更是一种提升和拓展。

6.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篇六

一、导入

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纸来,你们猜猜老师要让你们拿纸做什

么?预设(听写、默写、写作文、做手工等)同学们的回答都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正好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相关,出示课题: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老师让同学们拿纸将要做的也和我们的生活相关,那就是---叠纸飞机。你们什么时候叠过纸飞机?这和我们的童年生活相关,那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重温童年的生活吧!下面我们一起读一读活动目标。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叠纸飞机,给纸飞机起名,放飞纸飞机的活动学会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

2、在活动中学会捕捉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并善于记录。

3、提炼活动中有意义的素材和独特的感受,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文字。

重难点:提炼活动中有意义的素材和独特的感受,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文字。

三、活动开始

(一)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开始叠飞机

问题:老师想知道刚才你们一边叠一边在想些什么吗?

(二)小组成员给自己的纸飞机起名字

问题:

1、小组合作交流,选出你们组叠的最好的纸飞机,然后起一 1

个有意义的名字,然后展示并介绍介绍你们组选出纸飞机。

(三)放飞纸飞机

问: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很期待把你们手中的纸飞机放飞呢?放飞之前你们先想一想,怎样的姿势能够让你的纸飞机放飞的更高更远呢?想好了吗?

1、请同学们起立摆好你们刚才想好的姿势听老师喊口令一、二、三起飞,你们在听到起飞后方可放飞飞机,预备一、二停:请同学们保持好你们的姿势互相观察一下,你们的姿势都一样吗?你们能把你们看到的不同的姿势描绘出来吗?

2、我们再来一次放飞一、二、三停,再仔细观察表情,再试试看同学的表情揣摩刚才同学的心理活动。

3、下面我们真的要放飞飞机,听口令一、二、三放飞。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四、回顾活动

学生思考问题:刚才我们重温了一下童年生活的一个场景,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把生活的场景写成一篇作文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加以整理总结。)

1、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

2、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用眼睛看,用心去思考。

3、提炼有意义的素材和独特的心理感受,将其转化成文字。

五、同学们既然已经知道写作的方法,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下我们总结出来的理论。请同学们回顾活动内容,任选一个活动场景把它写成100字左右的小片段。

六、展示其写好的片段。

七、板书设计

7.即墨28中学习心得 篇七

在2015年10月17日, 我和同事们有幸赴山东即墨二十八中进行考察学习。该校的理念、形式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理念和师友一对一互助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和思考。

走进即墨28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宏伟的教学楼建筑,随处可见雷锋精神的宣传,当人们渐渐淡忘雷锋时,28中将“雷锋精神”提升为校魂,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以及在学习上刻苦钻研的精神,发扬了我们中国的光荣传统走进即墨28中,校园很干净、大气,得知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二十八个班、共有学生五千多人,是一所规模相当大的学校、也是一所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

在这次学习中,我参观了他们隆重的升旗仪式;观看了他们大课间整齐划一的跑操及走操;体验了“和谐互助”的摸拟操作;聆听了“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和谐互助”师友划分与培训、“和谐互助”五步十环节的设计与运用、“和谐互助”高效课堂的考核与评价、“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释义解析专题报告。

听了二十八中的课,了解了他们的特色:“和谐互助”课堂。

正像他们所说的,这是一种一学就会简洁高效的神奇教学策略。也是他们将学雷锋活动“课程化、系列化”的表现。“雷锋精神”就是二十八中的校魂,他们逐渐将雷锋精神渗透到课堂中来,渗透到“和谐互助”课堂教学中来。具体地说,“和谐互助”就是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一师一友,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这样的课堂达成率很高,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师友一对一同起立,都由学友先回答,师傅再做补充和评价。这样给了后进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发展自我,也给了他们更多关注、鼓励与帮助。让那些学习本来较弱,没有自信的学生,也能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师傅再给学友讲解和帮助的时候,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样的课堂,是一个高效的课堂,很多好处:通过学生自己、师友之间的和谐互助,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结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和谐互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师傅更好的掌握知识,激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使学友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能够心情愉快,心理健康发展;适当的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诱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使教师在引导点拨,驾驭课堂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8中学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精神,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了所有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互助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梦寐以求的高效课堂。

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一次都畏首畏尾,担心学生的能力,顾及教学的进度,课改进行的不好,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这次学习之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高效课堂”是

我今后努力追求的教学方向。

结合我现在所教学的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课堂,我的思考是:结合即墨二十八中的优势,联系我们所提出的“学案教学”来进行实验性改革。

首先,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始。我要再认真地学习,充实自己的认识,改变自己教学观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就应当学它们的神,而不是形。那么在以后的备课、上课、反思的时候都要做到“先学后教”这一核心理念。

8.在笑中学习作文 篇八

“笑”,一个平凡的字眼:偷笑、窃笑、苦笑、微笑等等,或许真算不了什么,但是,今天的一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笑的魅力,以及在笑中学习的无限快乐。

“叮铃铃”,老师踏着上课铃声准时踩入教室,面无表情地说:“下面我们学习练习三。”阅读有关笑的片段,写有关笑的成语,一节课好像快过去了。忽然,老师的脸上闪过一丝俏皮的`笑,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下面我们来一次‘笑’的大比拼!”曹老师笑着说,“谁愿意来试一试?”

大家早在底下笑开了:有的抿着嘴——偷笑,有的皮笑肉不笑——苦笑,有的灿烂地笑——憨笑……纪皓文自告奋勇,用手摆了个“八”字,托着下巴,面目狰狞地“嘿嘿”,顾张豪抢先回答:“奸笑!”

下一个是张梁。他不紧不慢地摘下眼镜,慢悠悠地想了想,随即翻了个白眼儿,吐出舌头,脑袋一斜“哈哈哈”,呵呵:痴笑。观众们也笑成一片:张雨洁笑得直拍桌子,俞昊龙笑得蹲到了地上,邱敏笑得一脚把茶壶踢翻了……

这时,张智远企鹅似的走上了讲台,略微沉思一会儿,裂开嘴“哈哈”大笑起来;邱张可可也走上台前表演“偷笑”,先抿着嘴小心地笑,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放声大笑起来;黄璐也表演了“欢笑”,谁知道还没有开始表演,就憋不住开心地笑了起来……

老师指定了一个“笑得喘不过气”,让我们来“笑”。哪要老师指定呢?大家早就笑成了滚地葫芦。我费力地边咳边笑,咳不声来就变成了“狂笑”;同桌曹颖笑一下,停一下,后来捂着肚子怎么也停不下来了;前面的吴佳颖并没有“笑得喘不过气来”,而是“哗哗”地翻书,找到了一个“微笑”,还眨巴着眼睛,又把我们逗乐了。

9.在交流研讨中学习 篇九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发现,就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只会拿满分的书呆子.原先的课堂教学是以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主设计的,不管学生智力水平有多种高低差异,要求一委向满分看齐.填鸭式教学充斥课堂.今天,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交流研讨中学习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就运而生的.

一、注重发挥学生民主性,各抒已见,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解答方法是正确的,鼓励一题多解、一问多答,发挥学生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让低智商的学生回答最基本的答案,说最初应有的想法,调动其积极性,鼓励中高智商的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要做到认真听,及时反馈,对的给予鼓励,错的让其继续努力,让中高智商的同学的成功的兴奋感,让低智商的同学有成功的喜悦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最主要的,在这种交流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看到别人思维的闪光点,养成虚心求教的好习惯.

二、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总结出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有“法”可用,成为会学习的人,通过教师的`宏观调控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且记得牢,用得快.

小学教学中的规律,定律或方法等,除个别教师介绍外,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例题和教师引导,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这种能力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方法学到之后,做到学有所用,避免有的学生只知道理论而不应用于实践.

三、练习形式多样,体现交流研讨的团结精神.

现今的社会是大生产形式的,必须相互合作,才会成功.独木难成林,一花不是春.在相互交流研讨中学习,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练习中,我设计的形式是多样的,就回答形式就有:男生答、女生答、全班答.使他们合成一股劲,为找出正确答案,而相互交流研讨,精诚合作,共同进步.

10.《内经》中学习养生 篇十

《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大致上可以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集大成之作,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就是远古,天真就是指我们的先天真气,也就是来源于父母的真气,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养生的话题。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第一句说: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这一句较容易理解,其实就是说黄帝生下来就比较聪明,长大了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黄帝,好像有点现今社会中那些富家子弟,生下来就已经决定了将来的成就哈。(开个玩笑,我们的黄帝还是很厉害的.)

(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先来理解一下黄帝大人的提问: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到五十岁,而动作就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句话。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短短八个字其实是养生的总纲:

“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

“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

具体该怎么做呢,岐伯老爷爷已经告诉我们正确的做法了: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

大家知道现代的健康标准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看着是不是很相似呢。

食饮有节

食饮就是今天的饮食,饮食包括什么,包括吃饭、喝水(当然包括喝茶、喝酒),先说一下吃饭吧,记得在读大学的时候,宿舍人过生日,喜欢去吃自助餐,然后只要确定了时间,一般是晚上,好了,哥几个生怕吃不回本钱,早上喝个粥,中午吃包方便面,就等着晚上的自助餐,晚上去的时候,虽说没有达到扶着墙进去的地步,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进去后就开始大吃开吃,各种肉,各种海鲜,各种冷饮,还专找一些贵的吃,什么鲍鱼、牛肉、海参等等,吃完之后那叫一个舒服啊,哥几个再掂两瓶白酒就开始了,直到宿舍快锁门时才回去,我不会喝酒,每次都是坐在那里吃雪糕,一块接着一块的吃,最后往往是我背着醉酒的回去。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老大喝高了,回到宿舍就开始吐,关键还是直躺在那里吐,结果呕吐物进了气管,差点要了命,之后大家都不怎么喝了,但是吃还是不变,强盗般扫荡,结果不出一周,就出现消化不良,胃中泛酸,大便干结等一系列症状。现在想来,那时还好年轻,否则非要去医院吃几服不行。

其实人人都一样,当碰到好吃的、好喝的东西,就想不停地吃、不停地喝,这是人的本能,是一种天然属性。可能就有人抬杠说,你们不是说要顺应自然嘛,那就吃吧。但是你说的这种吃,很可能就是在放纵你的欲望,就好像男人见了美女,他发自本能的想要,而且想多要一样。这种欲望,如果不加控制的话,那就只能说渴的喝死,吃饱了撑死。

所以,道家有个理论叫“取中”,它既不提倡纵欲,也不提倡压抑、禁欲。它在禁欲和纵欲之间选了个“中”,叫节欲。这个节是有节制,或是有节奏的意思。所以我们吃饭、喝水都要讲究节制和节奏。

任何东西多了、过了都会出问题。所以,道家有一种理论叫“物无美恶”,任何东西没有好与不好之分;“过则为灾”,一旦超过了你的承受能力,它就会造成灾难。

那么这里,我们就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要不要按时吃饭,另外就是要不要多喝水。

健康的人,他的生物钟和天地是同步的。所以,他会在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的时候觉得饿,觉得饥。另外,饥和饿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饥是指胃肠空了,饿则是你内心的一种感觉,你想吃东西了。所以,健康的人在早晨7点到9点这时会觉得饥饿,这会儿他会按时吃早餐。而到了中午午时,也就是心经当令的.时候,他又会觉得饥饿,然后他会吃午饭。到了晚上7点到9点,心包经当令的时候,他还会觉得饿。这就是人健康的表现。

“食饮有节”——按时食饮

现在校园里面还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快到上课时间了,几个孩子匆匆忙忙地从宿舍跑出来,一脸朦胧,直接奔向教师,不到中午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一段时间之后,整个人丢了魂一样,搞不好还得上胆结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们祖先在形成长久的饮食习惯下,每到这个点,胃中就会出现消化液,突然之间不吃东西,消化液消化啥,消化胃壁呗,那可是一团肉呢。

那么一天三餐如何吃呢,有一句话我觉得形容的很好“早餐吃的像皇上,中午吃的像土豪,晚上吃的像乞丐”,也就是早上要找精细、营养高的食物去吃,中午不管是啥要吃饱,晚上尽量少吃点。

吃多少呢?

我们经常说饭要吃七八分饱。人能进化到现在,而且比所有动物都优秀的一个原因是人不走极端。也就是说等到快到顶、快到极端的时候他刹车了,他不会说我吃得撑到嗓子眼了。

那为什么只吃七八分饱呢?胃它本身是团肌肉,是有弹性的。你年轻的时候它弹性好,塞多少东西,它都能很快的给你消化掉、排送掉。但你岁数大了以后,气也弱了,胃的弹性也没那么好了,就好像一个皮球,没有弹性了。如果你还是塞进去那么多东西,它就蠕动不了了。这时候人会出现什么症状呢?胃动力不足,吃完东西不消化,就好像在心口窝那儿堵了一个东西,下不去,就是老觉得这儿堵得慌。我们中医有个词来形容——“脘闷痞满”。

另外,我们还要把握好吃、喝的节奏。现在,很多人吃饭简直就是狼吞虎咽,“哗哗哗”的,这嘴里还嚼着,那筷子已经夹到盘子里了,然后这口饭还没下咽,那筷子就进嘴里去了。这些都是你躁动不宁、心火旺盛、欲望过剩的表现,严重的叫“欲火焚身”,吃饭也是一种享受,慢点吃,细嚼慢咽,消化好,吃嘛嘛香!

上一篇:通讯稿总结稿下一篇:美丽的秋天-描写秋景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