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第一课时

2024-06-23

鲸第一课时(12篇)

1.鲸第一课时 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让学生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鲸的图片)你认识它吗?对它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预习所得谈对鲸的了解,可带上图片资料展示。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鲸的了解真不少,想了解更多的关于鲸的知识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吧!(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1.自读课文,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

2.注意读准“捕”“哺”的声母“b”,读准“腭”的发音;注意“肺”字右部不要写成“市”。

3.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师生评议。

4.课文对鲸做了深入细致的介绍,每个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一个特点,语言简练、准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可以勾画出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可用短语或简洁的句子列出提纲。

(1)学生自读思考,并批注。

(2)同桌交流,相互启发。

(3)集体交流。归纳: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三、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练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鲸的资料。

9.鲸

形体特点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2.鲸第一课时 篇二

(一) 通过抓作者的两个写作意象 “梅花与雪”体会外貌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 通过比较作者的语言特色, 学习恰当运用对话与比喻的方法。

(三)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他用 “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 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一) 通过 《梅花魂 》与《钓鱼的启示 》入课, 理清文章内容。

1.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木笛 》读题:预习了课文, 朱丹通过十分激烈的初试, 复试, 终于在高手如云的对手中取得二选一的资格, 朱丹第一次拿出木笛, 文章是这么写的:朱丹轻轻走进屋, 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读, 这个句子你重点关注那几个字, 为什么?

当朱丹因为没有按终试的要求吹奏欢快的典子, 被大师取消终试离开考场时, 文中又有一句“他向主考席鞠了一躬, 把抽出的木笛小心地放回绒套, 转过身, 默默地走了”。 这句你又关注了哪些字? 为什么?

入夜, 当朱丹冒着大雪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看到那些孩子们, 看到那雪中的烛光, 朱丹又拿出了木笛, 读:朱丹伫立雪中, 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这句你又关注了哪几个字?

当那位大师听到了朱丹如泣如诉的笛声, 决定录取朱丹时, 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朱丹的手中, 紧紧握着木笛。 读, 这一句你又关注了哪几个字, 为什么?

读这四个句子:

朱丹轻轻走进屋, 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他向主考席鞠了一躬, 把抽出的木笛小心地放回绒套, 转过身, 默默地走了。

朱丹伫立雪中, 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朱丹的手中, 紧紧握着木笛。

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小心地”说明了什么?

(二) 一般参加终试的选手为了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会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 文中的朱丹是怎么打扮的。 请你找一下画下来。

话音未落, 从一排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 他看上去修长、纤弱,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 仿佛开在树枝上。

读孩子这一句你关注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打扮? 我们学过《梅花魂》外祖父的一段话还记得吗?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作者为什么让主人公朱丹把自己装束成一梅花? 这一株梅花又是从哪一排腊梅盆景中摘下来的?

我们学过《钓鱼的启示》, 作者说那个夜晚, 虽然四周无人, 但距离开放捕捞鲈鱼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在放与不放之间他们选择了什么? 作者还当他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 他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在今天我们要学的木笛这一文中朱丹面临了人生中怎么样的抉择? 他是怎样做的呢? 打开课本自由读一遍, 思考:他面临怎么样的选择? 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三) 讨论 (对话) 。

你从课文哪些写了朱丹放弃了终试, 选择了离开。

为什么?这个日子这么重要?

出示对话:过了一会儿, 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很久, 很久, 考场一片沉寂。

师读引语, 大家读内容;男女生对读。

如果作者这样写, 你看有什么不同。读一下。

过了一会儿, 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 ”

很久, 很久, 考场一片沉寂。

谈不同的语感 (破折号;强调了原因;孩子有时把一句话的分开来, 用上标点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为什么这个日子朱丹不能吹奏欢快的曲子? 因为……因为……还因为 (作者赵恺在5岁那年他的父亲就是被日本侵略者飞机炸死的, 这里的朱丹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 其实就是他自己。 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就是他看到在12月13日国难日里, 有很多人……用他的话来说他是在战争与苦难中成长的人。 ) 你看:

师: (课件加音乐) 屠杀持续了40多天, 近1000个小时, 大约60000分钟。 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胞, 约12秒就有一个生命在消逝……

(课件屏幕继续呈现:)

屠杀持续了 (师引读) /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

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胞, 约12秒就有1个生命消逝……

短短的12秒钟, 在南京城就有一个国人鲜活的生命结束了, 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 这是什么?

(四) 研究意象 “雪与笛声”。

不对, 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我们的大作家没有写啊? 但我们读了却感到这个日子无比的感痛, 凄凉, 是不该吹欢乐的曲子的? 作者在后面用了很多笔墨写“雪”, 你看:

“入夜, 南京城开始飘雪。 朱丹披着雪花, 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去。

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 仿佛一片幼松林。

顷刻之间, 雪大了, 一团一团, 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 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写“雪”。 结合自己的经验想想雪一般象征什么?

如“《江雪》中的“雪”;林冲雪夜的雪;忽如一夜东风来, 千朵万朵梨花开;

读句子, 思考:作者给我们怎样的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孩子不对啊? 坠落的雪花为什么纷纷扬起? 有风吗? 有什么力量使雪片纷纷扬起?雪在天地间翩然回旋是什么力量? 没有风是什么力量? 笛声。 这时在纪念碑广场上只有笛声, 在天地间只有笛声, 这里所有声音只有笛声, 这里所有的人只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笛声, 这就是朱丹的笛声。

出示:并放音乐。

笛声凉凄切, 犹如脉管滴血。 寒冷凝冻着这声音, 火焰温暖着这声音。

同学们在静静地倾听, 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师引读“笛声, 生:悲凉凄切。 师:犹如。 生:脉管滴血。 师:寒冷。 生:凝冻着这声音。 师:火焰、生:温暖着这声音。 师:孩子们。 生静静地听着。 师:他们似乎听懂了这。 生:如泣如诉的笛声。

(五) 研究比喻。

就是这如泣如诉的笛声让天地动容, 让雪片纷纷扬起, 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那是什么力量让朱丹如此动情? 如此悲伤? 如此凄切? 读:出示:“临近石碑, 只见一片莹莹光亮, 像曙色萌动, 像蓓蕾初绽, 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 ”走近一看那是什么?

是烛光, 是孩子, 是一群自发的孩子?

统计数据调查内容人数百分比 (%) 摇摇你有没有预习A.有76 27.1那一片在雪中的烛光, 作者比做了 (曙色萌动、蓓蕾初绽、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 曙色?萌动后是什么?、蓓蕾?初绽后是什么?这难道仅仅一片烛光吗?是什么?力量, 是责任, 精神。朱丹的那笛声仅仅是笛声吗?是的, 就是心中的力量, 就是那种民族责任, 就是那种梅花般的精神, 让朱丹不肯在这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吹奏欢快的曲子;因为这个日子对南京的人们来说不能忘记, 对全中国人来说不能忘记, 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来说不能忘记, 所以他选择了放弃终试。

实用文课程?B.没有 (六) 小结, 升华中心, 余意未尽。

人生的抉择是痛苦的, 悼念亡灵是悲伤的, 但我们更要化悲痛为力量, 文中是不A.是内还容有单一薄个也在抉择?7025

摇摇坐在在学主习考实席用正文中的B., 文是体一感位差声名远扬的7外0国音乐大25师。

时遇大到师的什问么题也是没什说, 只是默默地打量着朱丹。 那神色, 仿佛是罗丹在打量雕塑作品。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 应当懂得珍惜艺术前途。 ”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 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 果断而又惋惜地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

大师说:“不, 应该是我请求你的原谅。 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 你虽然没有参加终试, 但已被乐团录取了。 ”

说完, 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 朱丹的手中, 紧紧握着木笛。

默读: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 紧握的是谁的手? 他这觉得朱丹是一个 (德艺双馨的人才) ;朱丹的手中, 紧紧握着木笛。 将在艺术道路上吹更多更好的曲子。

关于国耻日

韩国:把8月15日定为光复节, 首都汉城遍插国旗, 全国纪念, 放假一天。 而且那一天所有的餐馆都贴着:我们今天不欢迎日本人来就餐, 我们不为日本人服务。

法国:战后每年11月11日, 法国停战节, 纪念死难者, 如同国庆节一样隆重。

以色列:每年犹太历7月27日, 以色列“灾难和英雄”大屠杀纪念日, 广告和娱乐活动停止, 降半旗, 警报长鸣两分钟, 行人肃立, 车辆停驶。

波兰:波兰11月1日亡灵节, 全国警报长鸣两分钟, 行人肃立, 车辆停驶。 人们到墓前志哀, 连儿童都异常安静。 奥斯维辛集中营举行沉痛的悼念活动。

俄罗斯:从1996年开始, 俄罗斯把德国入侵苏联的6月22日纪念日作为“缅怀和哀悼日”, 全国默哀一分钟, 降半旗, 文化单位和广播、电视停止娱乐活动和节目。

小结:忘记大屠杀, 就等于第二次屠杀。

板书

木笛———————朱丹

梅花雪笛声烛光

3.月光启蒙(第一课时) 篇三

1.看老师写一个字:蒙。怎么读?mēng蒙人,méng启蒙。这里读——méng。师:“蒙字什么头?在你们印象中,草字头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蒙最早的意思就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它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注意看,蒙字平宝盖下有几横?看,它是一层盖在一层上面,所以是两横,以后写‘蒙’要注意。”

2.板书“启”,启什么意思?(打开),启蒙连起来是?从字面上讲就是:打开,使原先遮盖的东西得以看见。

3.板书:“月光”。师问:|月光能启蒙吗?月光又能启蒙什么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读课题——月光启蒙。”(学生读得太生硬)

4.月光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思考两秒钟,课文中有一组描写月光的短语:柔和的月色、如水的月色,谁来读?师:“多美的月色啊!看着短语,想着月色,你有怎样的感觉?不用说,放在心里,带着你的感觉,再读课题——月光启蒙。”师:“柔和多了。”

5.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孙友田,还记得他吗?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就是他写的。

二、词组教学

1.师:“课前读过课文了吗?我读过很多遍,越读越喜欢,特别是这几组短语,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出示,分三组呈现:柔和的月色、如水的月色;甜甜的嗓音、芳香的音韵;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想象的翅膀、歌的王国。

3.读到第三组词时解释“混沌”(联想《盘古开天地》之前世间一片混沌现象来体会)“豁然开朗”。

4.师:“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就叫‘启蒙’。”(师指课题中的“启蒙”二字)

5.齐读三组词。

三、初读课文、讲主要内容

1.将短语放到文中读,自由读课文,遇到喜欢的段落多读两遍,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可以用上这些短语说说。

2.课文讲了什么?

四、读喜欢的段落,读好童谣、歌谣

1.你喜欢读课文的哪里?读来听听。(为什么喜欢?)

2.喜欢读童谣吗?出示三组童谣。初读,指名读。①为什么喜欢读童谣?生述说,师概括:幽默、风趣、明快、流畅。②童谣怎么读就更有趣呢?自己先练习。③刚才看见同学们有的拍手,有的跺脚,打着节奏读,看你们读得那么有趣,我也想读了,我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吗?可作提示:第一首可以拍手,第二首可以跺脚或者手脚并用。第三首,一二组读前半句,三四组接后半句。

3.师过渡:“母亲不仅给我说童谣,还为我唱好听的歌谣呢,找一找在文中的哪里?谁来读?”出示歌谣。①指名读歌谣。②歌谣怎么读才好听呢?仔细观察第二首歌谣,句式整齐,有节奏,又押韵,每行都是7个字,读读看有什么规律,自己试试看。③指名读(女生)。师:“我听出来了,我们之前在读童谣时节奏欢快,而听她读歌谣时语气舒缓,她在读歌谣时还注意了二二三停顿,师示范读一句。”④请女生读。⑤师过渡:童年有民歌民谣伴我成长,是多么幸福、快乐呀!

五、感受月下启蒙

1.作者开篇第一句话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他为什么这么说?默读第一小节,思考。A:预设回答一:夏夜很美,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夏夜多美啊,你读出来。B:预设回答二:因为在童年的夏夜,有母亲为我唱歌谣。母亲在怎样的月色下为我吟唱?师过渡:“景美、人美、情更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美妙的童年夏夜吧。”C:配乐,朗读第一段。

2.再静静地读这句话,注意加点的字,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忙:勤劳、忙碌;搂:慈爱、亲切;唱: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热爱生活。

3.多么勤劳慈祥的母亲啊,忙碌了一天,也不忘给我唱那动听的歌谣,齐读这一句话。

六、再读、唱歌谣,唱出向往美好生活的歌

1.再静静地读这两首歌谣,读读母亲有什么心愿?A:向往到云南。云南的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美丽的地方,母亲向往去那里。B:聚焦“楼”,两首歌谣里出现了5个楼字,母亲说盖了瓦屋再盖楼,盖了东楼盖西楼,还要盖南楼遮太阳,那时候家里能盖得起楼吗?

2.出示图片,师过渡:那时,我们的日子清苦,黄河的河流经常改变河道,我的家乡就在黄河曾经流过的河道边,哪里土壤贫瘠,大多是盐碱地,长不出繁茂的庄稼。虽然人们物质生活贫苦,但人们的心灵在古道文化的熏陶下,滋润得非常美好。

3.所以说:CAI:黄河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解释两个“长”。师过渡:“尽管生活清苦,母亲仍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把对我的爱,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伴着月光唱进了我的心里。”

4.你聽!唱歌谣(师唱第一首,接着点课件里传出第二首——天籁之音。)

5.好听吗?母亲是怎样为我吟唱的?谁来读?出示“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6.“芳香”一般形容什么?这里为什么说是芳香的音韵?师过渡:“在作者心里,母亲那甜甜的嗓音令人舒心,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还像花儿的芳香一样让人陶醉。所以说是‘芳香’的音韵。”

7.看,作者的这段文字还是一首小诗呢!CAI:将这段文字改成诗歌的形式出现。

8.配乐读“诗”。提示读好:小诗也会呼吸,注意停顿和换气,读出诗的感觉。一起读

七、总结

母亲不识字,但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将民歌民谣唱进了我的心里,使我长出了热爱文学的种子。

八、作业

4.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假设、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难点分析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理清脉落

1、我们已经学习了《鲸》这一课的生字词,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看看谁的字词掌握的牢。(课件)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关于鲸的资料,并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那么谁能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2、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呢?

(板书: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二、阅读分析;请说说鲸的形体有什么特点?(大)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吗?那课文又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呢?请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学生汇报师板书)作比较、列数字、假设、举例子。具体说说:生;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比较)

师:对,用了比较,写到相应位置。还有吗? 生:列数据。

师:不错,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最大的有16万公斤,最小的也有2千公斤。16万公斤是什么概念!? 生:十六吨。

师:一吨是一千千克,我才50千克,最小的鲸有多少个我这么重? 生:40多个!

师: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重。我见过的最大的肥猪,有800多斤。想想看,相当于十几头大肥猪啊,这鲸,大不大呀?(课件)生;大!

师:(出示大屏幕: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是列举数字的方法,标注上。

师:这也是一种读书笔记的方式,叫批注。我认为批注是最好的读书方法之一,希望同学们能经常使用。

这一段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说明方法。(课件出示课文片段: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生:打比方。

师:打比方,同意吗?(生答:同意。)打比方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请问,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摇头)那就不是啦!生:我觉得是举例的说明方法。师:举什么例?

生:举了一个是“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还有一个是“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师:举例,举例,举的例子一般都是真实的事。如果有一头鲸在这儿,你敢不敢坐在它嘴里?(生:不敢。)你都不敢,这个例子能举吗?谁敢? 师:它不“吃”你,而是“吞”你喽!看来,这不是例子喽。生:假设。

师:假设?你怎么知道是假设? 生:我是从“要是”两个字中知道的。

师:张开嘴没有?(生答:没有。)从“要是”两个字看出假设,不简单!我们读书要,除了要整体把握,特别要注意抓住关键的词,这样就能解决许多问题。你们以后要写说明文,凡事都可以假设,不过要大胆、合理的想象才行。让我们一起把假设这两个字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三、指导朗读:师:看课文第一段,这样的一头鲸,谁能把它读得非常大? 是个别读还是集体读?(生齐答:集体读。)(教师起头,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朗读时──该轻的轻、该重的重、该急的急、该缓的缓,声音可以压低一点。轻一点,只要语气到位了,完全投入了,你的表情自然就丰富了。我们地球上生拥有这么大的鲸,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我们的脸上应该洋溢着自豪和骄傲。如果是这样,效果保证好。声音压低点,语速慢一点。读──(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齐读)

师:有进步。回去后多对着镜子练一练吧。

师:咱们分着读,我先读比较,找一人读例举数字。为了更加精彩,全班同学一起来读“假设”。让我们把它读的更大些,好不好?

师:你们已经读得非常好!尤其是我们班的男子汉、帅哥们,你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相信自己。你们跟我说“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生读: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十几头大肥猪”说!(生读:十几头大肥猪)强调“十几头”,读!(生:读“十几头”)全班读:十几头大肥猪。(课件)从我们全班的朗读中我确实体会到了鲸的大。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想不想听?

话说,一天,东海龙王突然心血来潮,想搞个鱼类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一种鱼最大,哪一种鱼最重。得到名次的,龙王将给予重奖。到了比赛那一天,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鱼都游到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蟹将军的查验进入了赛场。鲸得到这个消息,他也想趁机溜进去拿个大奖。当他正准备混进赛场时,被蟹将军挡在了门外。鲸和蟹将军发生了争吵,蟹将军说出不准他参赛的理由,鲸只好灰溜溜地游回去了。

⑴ 请同学们想一想,鲸想混进去拿大奖会怎样说?蟹将军说出了哪些理由让鲸只好灰溜溜地游回去了?

⑵ 认真读第2、5、7段课文,然后把自己当作是鲸鱼,将这一段话转述给同学听。

学生转述。所以我灰溜溜的走了,嗨,做人要诚信呢,否则,太丢脸了。师:好,知错就改就是好样的。

⑷ 从他”的解释中,我们现在明白了蟹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原因了吧?

同学们鲸在他的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呢?(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鲸”,明明不是“鱼”,是“哺乳动物”,为什么还是“鱼”字旁?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课件演示进化过程)

师:因为“鲸”原来是生长在陆地上的,是慢慢的“进化”过来的,提到进化我想起了一个外国人,达尔文他写了一部《进化论》,我们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写了什么。

回头来看,鲸的种类有哪些:投影出示。一起读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

下面用我们前面批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鲸的生活习性部分,并探讨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汇报时,播放课件)

师:说明性文章,不仅要有到一些说明方法,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老师这有一组句子,请大家看看带点的词用的好在哪里?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说的很好。

课后3题:(课件)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须鲸吃虾和小鱼。

师:学完课文,我们不仅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文,而且还学了他的一些的说明方法,相信同学们对鲸又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与现在的人类拥有的“鲸”的资料相比,这只是沧海一粟。老师这有一份资料,想不想继续了解一下鲸呢?(课件)

四、练笔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口吻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并且运用到我们所学的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怎样介绍呢?请大家先听听蓝鲸的自我介绍。

(出示多媒体课件──蓝鲸的图片及自述:我,很帅,是鼎鼎有名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身长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我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比一头大象还重。我的力气特别大,能抵得上一个火车头的拉力。因此,有人管我叫“大力士”。怎么样,大家记住我了吗?)

板书: 形体 列数字

进化 作比较 鲸 种类 生活习性

假设 呼吸

打比方 睡觉

举例子 生长

5.鲸第一课时 篇五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

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第二课时

(继续细读、分析课文)

2.第2自然段

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人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3.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明确: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粉红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4.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在这段文字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明确:“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心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5.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6.《故乡》第一课时 篇六

10月16日

一、整体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探讨理解文章的主旨;

2、体会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品味精彩的语句,明确肖像、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4、感悟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整体教学难点

1、明确肖像、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汉字的结构、词的类别、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首先我们要着重字词的积累。其次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但深入理解语句的能力不强,要加强在阅读技巧上的教授,多做课外阅读题,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见习期间发现,八年级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堂中不积极,不喜欢表达,在学习上尚需教师的引导、启发与点拨,更需要老师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朗读法

五、教学用时:3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

2、了解作者以及背景;

3、掌握生字词

4、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活动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悟

1、掌握小说基本常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以及小小篇。小说三要素:人物(核心)、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展示描写故乡的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3、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1)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小说集:《呐喊》《彷徨》(3)散文集:《朝花夕拾》 我们学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

时代背景

《故乡》写于一九二一年初,但却概括了一九二一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旧中国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依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这个时期内,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地主豪绅对农民残酷压榨,使广大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鲁迅目睹中国农村的破败情景与农民的悲惨生活,深为震动。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又给他以极大鼓舞,使他看到了薄明的曙色。他开始探索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及其出路这样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

活动

二、教学正课,整体感悟

1、给自然段标号,掌握生字词;

阴晦(huì)猹(chá)五行(xíng)装弶(jiàng)獾猪(huān)篷隙(péng)竹匾(biǎn)胯下(kuà)髀骨(bì)愕然(è)嗤笑(chī)伶俐(líng lì)吓(hè)瑟索(sè)潮汛(xùn)秕谷(bǐ)打拱(gǒng)隔膜(mó)寒噤(jìn)廿年(niàn)深黛(dài)惘然(wǎng)

恣睢(zìsuī)潺 潺(chán)

2、列出人物表:文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我”(迅哥儿)、“我”的母亲、宏儿(“我”的侄儿)、水生(闰土的第5个孩子)、闰土(幼时好友)、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我”-------线索人物,勾连情节 闰土、杨二嫂-------主要人物,凸显主旨 母亲、宏儿、水生------次要人物,寄寓希望

3、整体感知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2)文章的结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单用一句话概括。

第一部分 开端:(1—5)回故乡: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以及“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 发展与高潮:(6—77)在故乡。着重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以及“我”的感受。

第三部分 结局:(78—88)离故乡。“我”怀着痛苦失望的心情离开故乡并寄希望于未来。

4、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课文第1段写了什么?

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故乡到底变成什么样呢?第1段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3段只有一句话,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怎样理解“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说明“我”对故乡还保持着少年时的美好记忆。

(5)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6)第5段写了什么? 交代了此次回故乡的目的。活动

三、课堂小结

1、课堂归纳 : “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回忆中的故乡,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美,让“我”感到无比欢愉。现实中的故乡,充满冷漠,人情隔膜,使“我”感到无比悲凉。对未来的故乡,“我”充满了希望,但又觉得很渺茫。

2、作业布置

(1)第二部分可以再分为几层?(2)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

(3)阅读课文,看看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7.《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教学 篇七

《和时间赛跑》 (小学语文S版) 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感的散文, 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课文主要讲了“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 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 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 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 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比较模糊,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领悟“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所以, 整个教学可以抓住“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你就可以成功”这一主线, 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和时间赛跑”质疑,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通过“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他怎样和时间赛跑?”三个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从课文中和联系生活实际, 找出“什么永远不会回来了?”来感悟时间的流逝, 感悟为什么要珍惜时间。通过自读课文, 鼓励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读出自己的感悟, 架起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 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最终引导学生感悟要珍惜时间。

生字和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本节课设计生字词教学从整体入手, 从长句子中提出生字, 用生字形成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小诗。让词语与文本阅读接轨, 在阅读中学生多次接触生字的形, 可减缓字形教学和生字教学的坡度。围绕“时间”一词, 让学生说出与时间有关的词语和名言等, 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积累语言, 内化语言, 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 (赛、慰、庭、寸、沿、狂、喘、吁、暑、惯、益) , 正确读写“赛跑、安慰、庭院、沿着、狂奔、暑假、习惯、一寸、气喘吁吁、受益无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讨论没读懂的问题,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养成主动思考和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所有时间里的事物, 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你就可以成功”。引导学生获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一启示, 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 因此, 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学生:搜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教学内容】

全文初探, 整体感知, 重点探讨课文第1耀8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互动:

1. (播放钟表嘀嗒嘀嗒响的录音) 师: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谈话:你想到了哪些与时间有关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很宝贵)

一、揭题质疑, 引入新课

1.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篇与时间有关的课文。

(板书:和时间赛跑)

2. 齐读课题。

质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谁为什么什么结果)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顺。

(出示要求: (1) 把字音读准, 把句子读通顺。 (2)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 想不明白的地方做记号。)

2. 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

3.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

(1) 爸爸妈妈理解我的心情, 可不知道怎样安慰我, 只是说:“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2) 以后, 我每天放学回家, 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 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3) 我看到鸟儿飞过空中归窠 (k佶) , 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可能沿着同样的路线飞过, 可时间已经不是今天, 小鸟也不是今天的样子, 它们一定也变了。

(4) 我狂奔回去, 站在庭院里气喘吁吁的时候, 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我跑在太阳前面了。

(5) 从那以后, 我就时常做这样的游戏, 有时和太阳赛跑, 有时和西北风比快, 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 我几天就做完了。

(6) 童年养成和时间赛跑的习惯,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 使我受益无穷。

4. 出示词语:

赛跑安慰庭院沿着狂奔暑假习惯一寸一寸气喘吁吁受益无穷归窠滋味形容

5. 将上面的词语加上一些

词连成一首小诗。出示:

和时间赛跑

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

我无法排除内心的悲伤。

爸爸不知怎么安慰我,

他说, 时间过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在庭院里看太阳一寸一寸沉进山头,

看沿着同样路线飞过的小鸟变了样子,

我气喘吁吁地狂奔回去,

跑在了太阳前面。

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

我几天就做完了。

和时间赛跑的习惯,

使我受益无穷。

6. 齐读小诗。

7. 把标出的生字再读一遍,

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在桌子上写一遍。特别注意“庭、惯”两个字的写法。

8. 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节读全文。

要求:注意听字音是否读正确, 句子是否读通顺。

9.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 () 因为外祖母去世这件事, 知道了 () , 后来他和 () 赛跑, 和 () 比快, 提前完成 () , 养成了 () 的习惯。告诉我们, () , 你就可以成功。

1 0. 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 理清前面根据课题质疑的问题。

(林清玄是台湾的作家。他为什么和时间赛跑?他怎么赛跑?)

课文写了几件事情?

[板书: (为什么)

时间永远不会回来

(怎么)

和太阳赛跑

和西北风比快

提前完成作业]

三、提出问题, 交流讨论

1.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同桌讨论)

2. 指名交流。

四、重点探究, 自读自悟

1. 品读第四自然段。

(1)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第四段, 思考爸爸说了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时间带走了什么?

(板书:昨天、爸爸的童年、外祖母的生命)

(3) 理解感悟:时间带走的仅仅是“作者的昨天”“爸爸的童年”和“外祖母的生命”吗?

(4) 带着自己的理解, 读爸爸说的这番话。 (生齐读)

(5) 思考:作者的爸爸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为什么先说昨天, 再说童年, 最后说外祖母的一生呢? (指名回答)

(6) 师小结:昨天悄悄地过去了, 童年悄悄地过去了, 一个又一个童年过去了, 悄悄地, 一生也过去了, 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无情地带走了每个人的昨天, 每个人的童年, 每个人的生命, 把所有的事物都带走了, 带走一切的一切!永远不会回来了……带着这样的理解, 再来读这段话。 (生读第四自然段)

(7) 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要求听清老师强调了哪两个词? (强调:永远、再也)

(8) 指导学生品读课文反复出现的4个“了”字, 谈体会。课件出示对比的两段文字:

“昨天过去了, 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 是个孩子, 现在想回到童年却办不到了。你将来也会长得像爸爸一样大, 像外祖母一样老。时间过去了, 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昨天过去, 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 是个孩子, 现在想回到童年却办不到。你将来也会长得像爸爸一样大, 像外祖母一样老。时间过去, 就永远不会回来。”爸爸说。 (师生对比读书)

2. 品读第六自然段。

(1) 默读第六自然段,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汇报, 读出理解)

(2) 师小结:无论是你的昨天, 爸爸的童年, 外祖母的一生, 也无论是沉下去升起来的太阳, 还是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 它们都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 (出示:用诗歌的方式呈现第四、六自然段) 一起读:

昨天过去了, 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

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 是个孩子,

现在想回到童年却办不到了。

你将来也会长得像爸爸一样大, 像外祖母一样老。

时间过去了, 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 一天真的过去了。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小鸟可能沿着同样的路线飞过, 可时间已经不是今天,

小鸟也不是今天的样子, 它们一定也变了。

五、仿写练习, 拓展升华

1. 师:读着读着, 我们仿佛把课文读成了一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时间》;读着读着你也许想起了身边的很多事物也永远不会回来了。

2.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 仿照第六自然段的写法, 用几句话写一写在你眼里哪些事物跟昨天不一样了。 (出示:仿照第六自然段的写法, 用几句话写一写在你眼里哪些事物跟昨天不一样了。)

3. 生书写, 师巡视。

4. 指名汇报。

5. 总结:

8.让第一课时绽放精彩 篇八

【关键词】第一课时 低年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72-02

每当观摩阅读教学现场或实录时,总是被名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教学基本功给吸引,他们大多浓墨重彩地呈现第二课时的教学,有的特级教师们会两个课时上完一节课。在敬佩之余内心总有个疑惑,第一课时该怎么上也能上得精彩纷呈?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把四十分钟的一堂课上得高效呢?在多次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以《咏华山》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向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率。

一、精巧构思,诗文相映成趣

(一)整体性

《咏华山》是一首文包诗,诗文共同描述了华山的高、赞美华山的雄伟壮丽。本课的重点是对“啊!华山真高哇!”的品读与感悟及诗与文的对照理解。在以往的执教中,通常是用“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解决非重点段”的套路。分段朗读后理顺课文,结合第一幅插图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把三、四自然段简单读评一下,算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这样的教学把二段从文本中割裂了出来,既破坏了整体性,又削弱了重点性。该如何巧妙地呈现整体呢?

【片段一】:初读课文,仔细看插图

师:看插图中的小孩儿是谁?是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生:寇准!第四自然段讲的。

师:图中的大人是谁?

生:先生!

师:这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山?

生:华山!

师:这些都是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生:第一自然段。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第二幅插图,他们站在山顶,看到了壮丽的景色,寇准情不自禁地念了起来,先生一听连连称赞,称赞什么?

生: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师:“他们在山顶看到了什么景色?看看课文第几自然段讲的?”

生:第二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么把华山的高写具体,怎样来赞美华山的雄伟壮丽的。

这样设计充分挖掘了两幅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概念,同时把今天的课时目标明明白白地亮了出来,条理清晰,段落分明。

(二)衔接性

《咏华山》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包诗课型,如何把诗与文巧妙的衔接一起是上好这一课的关键。按照常规学习,先和学生逐句分析第二自然段,然后出示古诗,就诗论诗,讲解“与”、“齐”、“举头”、“回首”等字的意思。再回到前文,让学生找找哪两句话就是这两句诗的内容,最后对应读诗文。这样的设计割裂了诗和文的衔接性,硬生生地成了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教学,未体现文包诗的独特之处。那么“同步进行”就是一条快捷、方便又精致巧妙的路。

先自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哪句话中哪个字最能突出华山的特点,学生找到“高”,并引出中心句“华山真高哇!”。围绕“高”再次示标:课文是怎样把高写具体的呢?通过图文对照先学习第一句话,体会登华山之艰难,感叹华山之高。然后打破常规顺序,先学习 “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这句话非常具有画面感,教师和学生可以边画边讲,趣味感十足,课堂氛围变得活泼,对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片段二】:

先板画一座华山,引导学生看图。

师:华山的前后左右远近都是山,有没有哪座山和华山一样高?

生:没有。

师:他们都在哪?

生:在寇准和先生的脚下。

师:课文里怎么说?

生: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教师板揭示“……都……”)

师:没有哪座山和华山一样高了,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生1:华山是最高的。

生2:华山第一高。

师:是啊,华山真高哇!再仔细看看还有什么比华山高?

(学生面面相觑,看看图,又读读课文,一会一只只小手就举了起来。)

生1:有!蓝天比山高。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2:图上画着呢,蓝蓝的天在山上面呐!

生3:课文里也写了“除了蓝天”就是说华山不和蓝天比,因为蓝天太高了!比华山还高呢!

师:大家都是爱动脑经的小朋友,“除了蓝天”就是说只有蓝天比华山高。一起读好这句话,咱们来感受感受华山的高。

(学生特别带劲地高声朗读“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师:老师用十个字来表示这句话的意思。

(板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值得关注的是,这里不能说诗句,只告诉学生是十个字,因为此时还未出现诗句这个说法,只是为诗文对照做铺垫。语文教学斟字酌句必须严谨。接着让学生再读第四句话,分半句对应读这十个字,一对应学生马上理解了“与”是“和”的意思,“齐”就是“等高”的意思,明白第四句话就是这十个字的意思,无需多费唇舌,诗与文巧妙衔接,浑然天成。在此基础上用同样方法学习“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和“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学生反应积极,一点就通,难点一一突破。文的分析与诗的理解仿佛两条齐头并进的路最后交织在一起,精致又巧妙,一举两得。

二、扎实双基,字词落到实处

何为“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低年级教学恰恰是打好双基的时候,只有把学习的技能教明白了,学生才能凭借技能去学习知识。在这节课中很多细节都体现了对双基的重视。因为文包诗,所以课文段落编排上有些特别。全文共四个自然段,但因文中插入两句诗,句首又都缩进两格,学生会错误认为是两个小节,而教师往往会忽略此处,何不利用小小的冒号进行一次双基教学?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就告诉学生共有四个自然段,别担心学生理解错误或不解,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马上把这个疑问解开。

【片段三】 :

(老师数句子,学生读句子。第二句只有一个字“啊!”,学生数的时候会把它和第三句“华山真高哇!”一起数作第二句。)

师:小眼睛看仔细,第二句是什么?

生:啊!

师:“啊!”只有一个字,为什么说它是一句话?

生1:啊后面有个感叹号!

生2:感叹号也表示句子结束。

师:你真会读书,读得这么仔细。原来一个字是一句话,就叫独字句。

这就是语文的基本知识,细节中见本领。在数到第六句话时,绝大部分学生读到“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就结束了,此时老师引导继续读,学生会半信半疑地接着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因为看到了句号,读到这学生又停住了。老师要求读下去,学生的疑惑就更大了。读完“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马上映示完整的第六句话,引导学生观察虽然句首缩进两格,但前面有个标点符号,这个符号表示还没结束,后面还有内容,所以下面两行就是这个符号的内容。学生的疑惑瞬间解开,一下子就记住了,以后再碰到这个符号,定能熟练地运用这一技能。这就是把技能教给了他们,把双基的基石打扎实了。

此外可以用对比朗读体会“真”在语境中表示“确实”的意思;用动作示范来理解“举头”、“回首”;用先画一朵云,让学生读句子找茬,补画云朵来感受“朵朵”的多,再次加深了“量词重叠表多数”这一基本知识的印象,这些都是把字词落到了实处。此外,文中出现的二类字和生字,也通过词语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并用连词成句读来简化识字的心理过程,达到随文识字的目的,处处体现了字字落实的精神。

三、丰富板书,句篇水到渠成

对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低阶段学生来说,板贴一个大大的红苹果远比板书“红苹果”三个字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要提高课时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把文本的重难点用精美又巧妙的板书来呈现,为教学锦上添花。要提高板书的含金量,可以紧扣以下三点:

(一)抓中心、显结构

本课的重点段落是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六句话,一、三、四、五句话是对“啊!华山真高哇!”这句中心句的具体描写。每句话与中心的关系以及每句话讲什么,文本结构在板书上一目了然。上课时每讲完一点就朗读中心句,为学生理清了思路,潜移默化地为将来写作文做好铺垫。

(二)突重点、解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第二自然段采用了现代文与古诗两种形式叙述和赞美华山的高,特别之处就在于古诗的意思就包含在了现代文中,指导学生借文悟诗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精确地体现了这一点,将现代文与诗句左右句句对应展示,用一个“高”字衔接,架构起两者之间的桥梁。诗句展示在“咏”字下方,“咏”字含义不言而喻,难点一望而知。

(三)扣字词,巧背诵

很多教师在设计板书时会在“到底是出示字词还是句?”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可以尝试“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这个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自然段就浓缩在九个词语、两句话中。通过学生自己读,同桌读,齐读等多种方式一句多读,由词到句,由句到篇,为背诵铺设台阶,降低整段背诵的难度。此外别小瞧了这九个词语,其中包含了七个二类字,两个生字,比起以往单纯的读词识字,这样的方法简化了学生识字的心理过程,通过随文识字完成学会有关节段的生字词,初步背诵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目标。

文本结构、重点段落、教学思路、教学目标都体现在了这小小的板书上。

9.短文 第一课时 篇九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说明静物动景的写作方法。

2.继续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着重理解某些文言实词。

3.了解我国丰富物产和美妙景观。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解决办法:

1.做好课前预习,在知识结构中疏理以前学过的古文知识。

2.课上多用讲解、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使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复述比赛。

2.小组知识竞赛。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现在给大家读一首杜牧的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从诗中我们也知道早在唐朝我国就已有了荔枝,而且荔枝是水果中的上品。

荔枝的妙处,苏轼也称赞过,他在《惠州一绝》一诗中曾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那么在白居易眼中,荔枝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荔枝图序》。

(一)明确目标

1.通读全文明确说明对象。

2.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一些文言文知识。

(二)整体感知

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荔枝的知识。荔枝出产在广东、福建,当时在三峡一带也有出产。因其不耐久藏,离产地稍远就无法尝到,甚至无法见到。作者在产地见到后,为不认识的人和认识又不甚了解其变化的人画图题字,以便了解。这篇说明文着重描述荔枝的形态,用了很多比喻,形象的描绘出荔枝的花、叶、果实和果实的外形、核、壳、膜、瓢肉以及浆液的味道,可以说面面俱到又不嗦,叙述清晰如睹其物。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人民痛苦的中唐时期。29岁考中进士,唐宪宗元和二年,他得到了翰林学士的职位,三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其后因进谏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他提出“文学合为时而著”的进步文学主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传下来的诗篇近三千首,著有《白氏长庆集》。

2.解题。

3.朗读课文并正音。

帷wéi葡萄pú táo枇杷pí bá缯zēng

绡xiāo 瓤ráng醴lǐ 酪lào

4.重点字释义。

帷盖:车篷的帷幕。

华:花。荣:开花。实:果实。果:颗粒。缯:绸。绡:生丝的织物。瓤:果肉。莹白:洁白。醴:甜酒。

5.重点句子释义。

(1)大略如彼:大体上像那些东西。

(2)命工吏图而书之:让画工绘了图,题上字。

(3)盖为不识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目的是为了没有见过荔枝和见过荔枝可是不是在采下后三天之内见到的人们而写。

6.逐句翻译。

(1)荔枝生巴、峡间:荔枝生长在长江三峡与大巴山之间。

(2)树形团团如帷盖:树的形状团团的像车篷的帷幕。

(3)叶如桂,冬青:叶子像桂树叶,冬天也绿。

(4)华如桔,春荣:花朵像桔树花,春天开。

(5)实如丹,夏熟:果实红色,夏天成熟。

(6)果如葡萄:颗粒像葡萄。

(7)核如枇杷:果核像枇杷。

(8)壳如红缯:果皮像红绸。

(9)膜如紫绡:内膜像紫缎。

(10)瓤肉莹白如冰雪:内瓤洁白像冰雪。

(11)浆液甘酸如醴酪:浆液甜酸像甜酒和奶酪。

(1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大略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超过了那些东西。

(13)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如果离开树枝,一天就变了颜色。

(14)二日而香变:二天就失去了香味。

(15)三日而味变:三天就变了滋味。

(16)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四五天以后色香味都失去了。

(17)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郡太守白乐天。

(18)命工吏图而书之:命令画工绘了图,题了字。

(19)盖为不识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见过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枝的人们写的。

7.分析课文。

短文分三个层次,“荔枝生巴、峡间……其实过之。”为第一层,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产地,树的形状、叶子、花、果、果实的颜色、果簇的形状、果核、果壳、内膜、瓤肉、浆液。“若离本枝……色香味尽去矣。”为第二层,说明了荔枝不易久藏的特点,“元和十五年……者云”为第三层交代了做序的缘由。

8.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开展复述比赛。

9.根据原文内容扩写,写成400字的一篇说明文。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说明文,了解了荔枝的特点并学习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希望同学们认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根据你的观察写一篇说明一种水果的文章,题目自拟。

(六)设计板书

荔枝图序

10.《社戏》第一课时 篇十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基本复述故事情节。

2.介绍小说的整体内容,帮助理解小说主题。

3.能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基本复述故事情节。

2.介绍小说的整体内容,帮助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1.能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设想:

介绍小说前一部分的内容,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听录音机的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

一.导入:

《社戏》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一部分写辛亥革命后,“我”在北京两次看京戏;后一部分写“我”在家乡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录的正是小说的后一部分。

小说的前一部分写在北京,“我”看过两回中国戏。

第一回是迟到,戏场里拥挤不堪,风气又极坏,只得走出完事。

第二回在“用不着争座位”的“第一舞台”;谁知竟是“连立足也难”,向旁边的胖绅士打听一下演员的`姓名,竟遭到白眼,忍耐到半夜十二点,主角却没有来,只得“挤而又挤”,出了大门;而戏院门外,却有一帮闲汉等着“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

如此戏场,终于使“我”感到“不适于生存了”,从此便与中国戏“告了别”。

前一部分后有一段过渡,大意是:

“我”看到一本日.文书,其中有一段讲到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由此联想到自己“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

小说便自然地过渡到后一部分,即课文《社戏》所记叙的内容。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十一二岁在家乡看社戏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拥有过的那一片“乐土”和乐事的深切怀念,对农家小朋友美好情谊的由衷眷恋之情。

二.放录音,听范读。

1.学生看书,边听边标自然段,同时画出生字难词。

2.听完后请学生默看课文,之后找几位学生分别复述故事情节。

三.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提示:课文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在写社戏前后作者还写了其他的相关内容,请根据这个提示,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思考作答,共同完成结构的划分。

(板书)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却全都嘲笑起了”),写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是结尾部分,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画字词,留作家庭作业。

抄词注音:惮、撺掇、凫水、篙、橹、吁、蹿、癞、楫子、偏僻、怠慢、蕴藻、屹立、懈、舀水、皎洁、撮、颇、行辈、归省、喝彩、弥散、絮叨

《社戏》第一课时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11.《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谈 篇十一

没有总体的课就像是一朵无魂的花,所以我把课的总体设计看成是一棵完整的梅,努力地种活一棵梅。

《梅花魂》是归侨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作者回忆外祖父身前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思乡落泪和托梅寄情的故事。反映了外祖父虽飘泊他乡但心眷祖国的赤子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深深思念和赞誉之情。文章叙事细腻,用词妥帖,但篇幅较长。写梅花、说思乡两条线索清晰,其内在的联系需要悉心引导学生才能把握。梅花魂在文中有多层涵义:一是梅花的秉性;二是民族魂,亦即民族气节;三是外祖父身上所体现的对于祖国的眷恋,是梅花品格与他的爱国情怀的融合。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局限,第二层含义学生很难理解,是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据此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采用分类学习的方法理解“朵朵幽芳、风欺雪压、顶天立地”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以重点词语、句子为依据,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梅花魂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含义,感悟人物情怀。(4)摘录令人回味的词句。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这样的意图:(1)词语分类教学,解决新词量大的问题,抓重点句反复品读,做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2)“总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和“细细品读、层层感悟”相结合,实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两课时的教学完成“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过程。(3)作业的设计、布置与感悟这一学习难点相结合,让学生收集关于“归国华侨”的爱国故事,提升学生对文中“梅花魂——恋国情”的感悟。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1)课前预习,整体感知;(2)检查预习,学习词语;(3)词句相连,品读感悟;(4)抓住节点,分层展开;作业过度,后继有据。主要是完成对“梅花魂——民族魂——爱国情”的理解。从梅花魂到民族魂是课文学习的难点,设想本课时的教学是要为后面“思乡爱国”的感悟作铺垫。所以,在总体设计上还是花大量的时间来感悟“梅花魂”。

课前预习,是把整体感知移前,增加课堂的容量。作业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外祖父思乡的几件事情,细细品味”,则为下一课时的教学确定基调,把第一课时学习是为了铺垫下一课时的学习感悟这一意图暗示给学生。

捡起数瓣花——词语教学

如果说课的整体设计是一棵梅,郇么词语就是这树上的一朵花,而这堂课的词语教学就是捡起了几片花瓣。本篇课文新词的量很大,所以,在课堂中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一是词语分类学习。在检查词语自学情况时,首先出示的是一组直接描写梅花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清白秀气

风欺雪压顶天立地

这里,从指名学生读词开始,重点指导“缕”的读音,接着以“梅花——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梅花——清白、秀气;梅花——遭到风欺雪压,却始终——顶天立地”引读结束。紧接着出示第二组词语:

不甚在意分外爱惜泪眼朦胧

训斥刮去抹净

眷恋衰老珍藏

针对这一组词,学习的重点放在“分、抹”的读音上。并结合字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词语成为学习的切入点。在出示第二组词语后,通过找反义词“不甚在意——分外爱惜”,然后从“分外爱惜”的是什么切人,让学生找出写外祖父“既不甚在意又分外爱惜”的句子,再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找到句子: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接着,继续提出问题: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到底是什么?并由此展开后面的教学。还有,像“稀罕”一词的教学也是这样,在出示了句子“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后,在稀罕的后面板书了一个“?”,然后让学生找出“到底有什么稀罕呢?”再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稀罕在什么地方。

三是词语学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如课堂中在学习“秉性”这个词时是这样安排的:

①出示句子;②齐读后提问:秉性是什么意思?③句子中哪句是具体写梅花的秉性的?让学生完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

四是注重词语的积累运用。在学习了梅花的品格后向学生提出:“此时,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梅花的品格?”这一问题。在学生感受了民族魂的时候又提出:“此时,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这些都为了学生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而设计的,同时也避免了通常课堂上要问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某某说”的定式。

横斜几棵枝——句子教学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文中又有许多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如果学生能读懂这些句子,就能比较到位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较好地感受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基于这样的认识,课堂中出现了最最着墨的有这样3个句子的教学。本意是想设计成支撑本课时的骨架,就像横斜的梅枝,勾勒出树的姿态。

一是从“有什么稀罕的呢?”导入。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出示后随即从具体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句子。

1“顿时拉下脸来”这一神态。

(1)做一个“拉下脸来”的动作。

(2)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拉下脸来”?

(3)“顿时”是什么意思?

(4)从外祖父这“顿时拉下脸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一语言。

(1)同学们,这可是“我”有生以来听到外祖父的第一次训斥!

(2)从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训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换位体验:谁也学着外祖父的样子训斥一下?现在,你就是外祖父,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指导读好训斥的话。如:你训斥得很响,很生气。可是,同学们想想看,外祖父是一个老人,他训斥的是谁?所以,这训斥中除了“生气”、“责备”还应该带着什么?(齐读)

3“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这些动作。

(1)这里,你留意了外祖父的哪些动作?

(2)多么小心翼翼的动作!让我们也小心翼翼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小结读。因为“我”不小心弄脏了梅花图,一向慈祥的外祖父就大发脾气(板书:大发脾气),外祖父对这墨梅图真是分外爱惜。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分外爱惜”!这三个细节的感悟,随机进行,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二是从为了解开“稀罕”的疑问导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一句的教学,和上一句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加深理解。引读是这样安排的:

(1)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2)我们说梅花是最有品格的,因为——

(3)梅花是最有灵魂的,也是因为——

(4)梅花是最有骨气的,还是因为——

三是为了理解“民族魂”而导人。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句子的学习和前面又有所不同。这里,设计的是从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人手的。先是让学生说说收集来的有气节人物,再多媒体播放,播放过程中配以《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背景音乐,教师同时作画外旁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读:

(1)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

生: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2)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不正是这朵朵梅花吗?他们在凝视我们,他们在告诉我们——

生: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小结作业:课后题两次出现的关于思乡的作业练习。

12.《泉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二

【设计理念】小学生的好奇心强, 对自然事物有观察的欲望。教学中通过图片、多媒体投影等方式让他们感受济南的泉的特点, 并说说自己的所见和所想, 从而激起他们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通过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有效阅读中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和提高体验能力。通过阅读来调动学生思考, 鼓励他们参与问题的谈论;创设情境, 发挥学生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从而丰富认知与情感。在对话交流中, 让学生获得语言的感悟能力, 学会表达生活中的美及对美的感悟。

【教学目标】

1.能够识记、理解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感受作者对泉水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行文脉络和语言运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理解和感受泉城泉多、水美的特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2.会学会用, 学会迁移, 在阅读、理解和表达中提升学生对祖国自然美的热爱与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一、巩固旧知, 联系导入

谈话1:上一个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什么? (《虎门销烟》) , 就这个题目, 我们怎么理解呢? (“虎门”是地方, “销烟”是事件。) 我们其实还可以补全———林则徐虎门销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泉城) (生读课题)

谈话2: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 (这个城市以泉出名) , 那么我们知道哪个城市被称为“泉城”呢? (济南) 由这个题目, 我们推想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二、自主阅读, 问题探讨

引导学生通读全文, 边阅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写了哪些泉?是怎么写的?每个泉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以用“先……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概括。)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 从而把握文章内容的重点, 学会概括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

三、具体研习第一自然段

1.问题探讨:小组讨论, 说说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 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2.学法点拨:我们要得出这一段写了什么, 就要分清楚这一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最终得出第一段的内容。 (三句话, 分别写了济南有七十二泉, 泉多;济南的泉美和济南的泉著名。)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会提炼句子的主要内容, 能够整体和局部地分析段落, 学会概括段意。

3.品读“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这句话, 探讨问题:

(1) 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 同学们觉得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共有4个小分句, 写得比较优美逼真、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等。)

(2) 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栩栩如生呢? (四个分句都是比喻句, 显示出作者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准确凝练。)

(3) 作者是从泉水的哪些方面写的呢? (前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泉的样子, 后两句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泉的声音, 是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写的。)

4.拓展延伸。

小结:同学们, 作者在写这段文字时首先认真观察了泉水的形态, 仔细聆听了泉水的声音, 并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以及生动的表达, 把泉水写得栩栩如生, 让我们过目难忘, 记忆深刻, 这十分值得我们学习。除此之外, 老师觉得还有一点很妙 (以诗歌形式出示这段话) , 就是这段话读起来朗朗上口, 就像一首小诗。范读 (作者用了四个“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 让句子更加的工整, 读起来也更有气势!) 、指名读、齐读。

过渡:想把这美妙的泉水记在心里吗?

(1) 朗诵比赛。自己先朗诵, 先在小组内比一比, 然后小组选派一个代表, 参加全班比赛;

(2) 再读第二句, 感受“有的……有的……”句式特点;

(3) 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来写一段话, 用上“有的……有的……”句式。

(相机出示:“操场上, 同学们有的在踢足球, 有的在打篮球, 有的在跑步, 有的在跳绳, 可热闹了。”) 如果四年级的我们还写这样的句子, 能不能代表我们的水平?我们能不能也像泉水的作者一样把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呢?引导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修改?

(相机出示:“操场上, 同学们有的在你追我赶地踢足球, 好像一匹匹骏马在草原上奔跑;有的在你拍我抢地打篮球, 好像一只只饿狼在抢夺食物;有的在比赛跑步, 个个如离弦的箭;有的在玩花样跳绳, 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 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借助这样的仿句造句练习, 提高学生对事物进行细腻精准描写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谈论:同学们想想除了在操场上我们可以用“有的……有的……”进行造句, 还可以针对其他场合和对象用吗? (小组讨论, 如用学过的“台湾的蝴蝶谷蝴蝶真多呀, 它们……”写生活所见, “天上的白云姿态万千, ……”)

四、课堂小结

上一篇:吹泡泡作文500字 七彩泡泡,缤纷童年下一篇:第六期大学生SIYB创业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