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整改工作总结(精选13篇)
1.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一
整改报告
敬XX公安局交警支队xx大队
就我司xxxx货运车GPS 2016年1月数据中断问题调查整改如下:
接到贵单位通知我司第一时间联系驾驶员及四川安吉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多方面沟通协调,问题为部分货运厂区有电化品,厂区禁止开通GPS。另线路有松动已检查调试,并于2016年3月9日9:00开始沿xxx道试车,终端监控均未发现异常。就上述问题我司列会对驾驶员进行警告教育,并罚款200元。特此告知!
整改单位(签字盖章):
日 期 : 年 月 日
2.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GPS技术,土地测量工作,作用
1 前言
土地测量是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既可增加耕地有效面积、确保耕地点补平衡, 又能提高耕地质量,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是进行GPS测量定位的最基础性工作, 它是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 针对GPS控制网的用途及用户要求, 提出对GPS测量的网形、精度及基准等的具体设计。本文就GPS技术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2 GPS技术的特点及特点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3月完成其整体部署实现其全天候、高精度和全球的覆盖能力现在GPS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使得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的方法丛静态发展到动态丛数据后处理发展到实时的定位与导航极大地扩展了它地应用广度和深度。载波相位差分法GP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相对定位精度。在小范围内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此外由于GPS测量技术对测点间地通视和几何图形等方面地要求比常规测量方法灵活、方便已完全可以用来施测各种等级地控制网。GPS全站仪的反展在地形和土地测量以及各种工程、变形;地表沉陷监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精度、效率、成本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3 GPS技术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依据、密度设计及基准设计
传统调查方法是利用常规工具完成目视定位、实地调查、测量、记录工作。这种传统调查方法在现场实际操作中面临很大困难, 目前在土地测量工作中, 利用GPS的定位、导航, 通过地理位置的变化实现项目区实地和电子图件的实时联动, 对项目现场地物的真实性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实时判断, 现场记录或绘制调查成果。
3.1 GP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的依据
GPS测量规范 (规程) 是国家测绘管理部门和行业部门所制定的技术标准和法规, 目前GPS控制网设计依据的规范 (规程) 有:
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以下简称国标 (GB) ;
1992年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1998年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各部委根据本部门GPS工作的实际情况指定的其他GPS测量规程或细则。
3.2 GPS定位的密度设计
相邻点间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3~1/2倍, 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在特殊情况下, 个别点的间距可也可结合任务和服务对象, 对GPS点分布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
3.3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
对于一个GPS网测量工程, 在技术设计阶段必须明确GPS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 即明确GPS网所采用的基准。通常将这项工作称为GPS网的基准设计。GPS网的基准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位置基准一般由GPS网中起算点的坐标确定。方位基准一般由给定的起算方位角值确定, 也可以将GPS基线向量的方位作为方位基准。尺度基准一般由GPS网中两起算点间的坐标反算距离确定, 也可以利用地面的电磁波测距边确定, 或者直接根据GPS基线向量的距离确定。因此, GPS网的基准设计, 实质上主要是指确定网的位置基准问题。
4 土地测量项目区如何应用GPS技术
项目区以国家控制点为基础建立GPS控制网, 采用国家54坐标系统和黄海高程, 首级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要达到国家GPS测量规范E级标准, 固定误差≤10mm, 比例误差系数≤20;GPS测量大地高差的精度可在E级标准基础上放宽1倍执行。首级GPS控制网点数≥2个, 并埋设固定标志和做好相应的点之记, 以便长期保存和以后核查使用。二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项目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综合考虑, 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应基本满足全站仪测图的需要, 其点位精度平面:5mm+1ppm*D;高程:6mm+15ppm*D。点位应埋设固定标志。也可在首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导线作为测图的控制点, 其导线相对闭合差为1?14000, 每边测距中误差±18mm, 测区边界界址点应达到图根点要求, 其坐标闭合差为0.22m。
GPS控制网的基准包括:GPS网基线的向量解中的位置基准的选择;GPS网转换到地方坐标系所需的基准设计;GPS网尺度基准设计。
位置基准设计。通过实践研究发现, GPS基线向量解算中作为位置基准的固定点误差是引起基线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使用单点定位坐标值作为起算坐标时, 其误差可达数十米以上。因此, 在基线解算中必须对网的位置基准进行设计。基线解算所需的起算点坐标, 应按以下优先顺序采用:
国家GPS A、B级网控制点或其它高等级GPS网控制点的已有WGS-84坐标;
国家或城市较高等级控制点转换到WGS-84坐标系后的坐标值;
若网中无任何其他已知起算数据, 可将网中观测条件较好、观测时间较长 (不少于30min) 的单点定位结果的平差值提供的WGS-84系坐标。
尺度基准设计。尽管GPS观测的基线向量本身已含有尺度信息, 但由于GPS网的尺度含有系统误差, 为有效地降低或消除这种尺度误差, 还需要提供外部尺度基准。尺度基准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案:
采用外部尺度基准。对于边长小于50km的GPS网, 可用较高精度的测距仪 (10-6或更高) 测量2-3条基线边, 作为整网的尺度基准。对于大型长基线网, 可采用SLR站的相对定位观测值和VLBI基线作为GPS网的尺度基准。
采用内部尺度基准。在没有外部尺度基准的情况下, 在网中选择一条长基线, 并对该基线进行长时间、多次观测, 最后取多次观测时段所得到的基线的平均值, 以其边长作为网的尺度基准。由于它是不同时段的平均值, 尺度误差基本上可以抵消。因此, 它的精度要比网中其他短基线高得多, 可以作为尺度基准。
参考文献
[1]聂上海, 殷立琼.GPS 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应用实验[J].测绘通报, 2005, (03)
[2]王仕强.山区地形测量探讨[J].水道港口, 1999, (01)
[3]林抗旱.论GPS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08, (04)
[4]赵广信.积极开拓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J].中国测绘, 2005, (04)
3.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查;GPS测量;技术实践;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Dl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8-0043-01
在对煤炭进行地质勘查时,主要有四个阶段的工作,分别是预查阶段、普查阶段、详查阶段以及勘探阶段。同样,在测量煤炭地质工作时,也有三个方法,分别是对煤炭地质的可控制测量,对煤炭地形的测量以及对煤炭工程的测量。而在实际对煤炭地质进行勘查工作时,这三个方面的工作贯穿于始终,因此针对煤炭地质勘查中GPS的应用技术进行了主要的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分析。
1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
在我国,由于地形的广阔与复杂,也造成了煤炭的不同分布特点。我国的煤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褐煤、烟煤以及无烟煤,在分布上呈现出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特点,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却是呈现出山区多、平原少,南部东部多、西部北部少的特点。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逆向分布特点。我国的煤炭资源较多,但是分布却不均匀,而勘查开发工作也不一致,因此要想促进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在实际中还需要使用GPS勘查技术来进行,促进煤炭资源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基于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GPS测量技术实践研究
分析
2.1 控制测量技术
首先是首级控制的测量方案。在开发煤炭资源中为了满足相应的勘查工作需要与矿井的生产建设需要,在制定测量方案时就要求相连的点之间可以满足相互通视。例如在对某地区的煤炭资源勘查时,可以利用测量型的接收机,利用自动连接的方式,从西向东逐渐推进,并且勘查的精度需要符合GPS的相关的要求,之后就需要对GPS测量的已知点位置进行计算。在比较起算点时,要重点来比较带权约束平方差。但是在实际测量时由于所测区的观测量都属于同一个类型,并且也都是GPS的静态解,所以就可以使用等权平方差来比较了。在网平差中,如果发生一些外部误差,例如是仪器没有把中误差与相位观测值中存在的误差加进去,就会过小来估计GPS解中的误差。因此在实际中为了准确的来估计平差产生的误差,就可以适当的放大GPS中原始误差。在带权约束平差之后,可以确定GPS网参考的因子是1,而且还可以通过X2=(α=94%)的统计值来检验,这样就说明勘查观测加权值是正确的,进行平差收敛。
其次是对图根进行控制。在对图根的控制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勘查阶段的要求,来绘制出具有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在测量控制图根时可以利用RTK的测量技术来完成。例如在经过勘查之后可以来设计20 km21:2 000与1:1 000的地形测量,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300个图根点,利用全野外的数字化技术来完成绘图。之后需要来实施图根控制。在实际中可以采用两个不同的基站来对同一个图根进行观测,在高程与平面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时,可以进行4次测量,并把中数来作为一个最终的结果,在平面上要采用三脚架来对中,并且高程可以利用小钢尺的二次量高,取中间值来输入到手簿中。在作业时要严格的按照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的规范进行。然后是对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在测图时利用全野外的数字化测图方式,并用仪器来对方位角与边长进行检查,保证测量精度能够达到测量规范的要求。最后是对勘控点进行测量。在实际测量时为了满足检波点、物探线端点、钻孔平面以及放炮点位置放样与定测,需要根据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测量规范要求,在首级控制点上在增加一个一级控制点,而根据在实践中的经验可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可以加密到E级点,具体的加密程度需要满足对煤炭地质工程的测量,测量边长可以控制在200~
5 000 m之间,以满足GPS的测量要求。
2.2 工程测量技术
2.2.1 进行物探工程的测量
在进行外业测量时,可以利用RTK的差分GPS技术,在基准站上安装一台GPS接收机来进行观测,并根据地震的工作需要与测线的长短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在待测线上中间的位置位置点上来设置基准点,但是要保证基站的四周地形开阔,并且没有通讯塔台与高压线,也没有其他的会遮挡信号的大树林等。在校正时可以利用两点来校正,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RTK处于一种固定解的状态下来对校正其中的一个控制点,之后把校正之后显示在RTK手簿上的坐标和已知的坐标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平面的坐标误差和高层误差都在0.05 m之内,就可以来校正另一个控制点。利用同样的方法来对第二个坐标点进行校正,但是此时控制点之间的距离需要大于1 km。在校正好第二个坐标点之后,就可以根据校正之后的两个坐标点来计算基准站的精密坐标。同时在计算出基础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改正数,之后基准站需要把这个数据给发送出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平移动站时,可以把RTK上显示出来的坐标和已知控制点平面坐标、高程相比较,在误差小于0.04 m时可以开始RTK作业,并利用RTK来检测炮点与检波点的地面位置,测算其高程。
2.2.2 针对山地工程、钻探工程与地质填图的测量
在煤炭勘查普查阶段会使用到山地工程、钻探工程与地质填图的测量,这项主要工作是针对地质的构造点与地质的露头点来实行三维的定位测量。与此同时,也要对在煤炭勘查工作中的探井、探槽、探巷以及老窑井口来实行三维的定位测量工作。在实际中,钻探工作测量在煤炭勘查工作的各个阶段都有贯穿,主要任务是对钻孔进行放养与测量。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煤炭地质勘查中,采用GPS勘查技术,符合煤炭开采的新技术新要求,同时其精度测量要求也符合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要求与RTK的技术规范。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使用GPS勘查技术,还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全天性、全球性的优点,特别是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条件下GPS测量技术还使煤炭地质勘查的工作更加快捷、方便,也利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智杰.GPS测量技术在煤炭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1,(37).
[2] 王钟堂,潘随贤,李文恒.中国的煤炭资源及其勘探与开发[J].煤炭学报,2010,(41).
[3] 王翠珀.GPS在抚顺露天矿北帮地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17).
4.GPS实习总结 篇四
这次GPS实习包括两大部分——GP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其中静态测量包括现有资料的收集、实地勘踏选点并进行标记、调度方案的确定、正式外业数据采集、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内业处理。动态测量包括利用GPS RTK技术进行RTK地形测量用于绘制等高线图以及利用RTK进行放样操作。
这次实习,从整体来说,通过静态测量建立了文天学院GPS控制网,而通过动态RTK地形测量获得了文天的高线图。其中在静态测量的内业处理中,通过基线解算、独立环闭合差检验、三维无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等过程可以很容易的得到重复基线长度较差、无约束和约束平差后各点的大地坐标和空间直角坐标。
体会与收获
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体会了现代的测绘在空间卫星技术下的发展和GPS在各方面的 领域的广泛运用。也深刻的理解了现代社会对内业处理工作者的高知识水平的要求。
在内业处理过程中,经过自动化的基线解算和平差,通过删减卫星调整基线来提高精度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精益求精”。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空间卫星技术和其他的测绘技术将更加长远发展,那么就对我们现在还未走入社会的测绘人要求更多而且要求更高,数学计算和协调能力是测绘的显性要求,而编程能力和英语能力将是测绘的隐性要求而且将会越来越突出。
建议与意见
我感觉本次实习内容的安排大体上是不错的,老师们的指导和讲解也是尽心尽力;但感觉内业数据处理部分老师应该讲得更详细一点,这样更有助于同学对软件的熟悉与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其次,感觉这次外业数据采集同学们还是比较空闲,所以建议学院在今后GPS实习中可以增加适当的项目,比如专门花一两天来学习接收机的电子手簿,或者是能够交换仪器进行实习操作,使大家既能掌握天宝接收机的操作也能掌握莱卡接收机的操作,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希望学院对GPS实习更加重视一些,能给学生更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还有老师实地讲解的时候大家都围着感觉看不到怎么弄的可是最后在别人那里还是学到了,最后感觉还是感觉实习学来的比书上来的多。
5.gps监控员工作职责 篇五
2、每天及时对车辆的运行动态进行监控,并做好相关的监控记录,对因故不能监控的车辆要及时与GPS安装公司进行联系,及时进行维修,保证GPS车载终端能正常使用。
3、对在监控中所发现的超速,超时疲劳驾驶、人为损坏GPS车载终端等违法行为及时进行信息提示、电话警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加强夜间进行监控,适时向夜间运行车辆发送安全提示信息。
5、收到特殊天气、封路、拥堵、限时、断路等特殊现象,道路消息及时发送信息向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提示。
6、对车辆的求助信息及时答复或处理,及时确认突发事件信息并上报。
7、及时如实的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工作动态和进度,积极大胆的提出工作改进方法和合理化建议,详细记录工作日志。
8、对超速、超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每日要进行归纳、分析和统计、并及时向公司报送GPS监控情况月报表。
6.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六
GPS技术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最早是应用在军事领域的卫星导航系统, 特征是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是导航定位和定时用定位系统, 能为各种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化坐标, 且可提供速度和时间。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 该系统已经完全的民用化, 并且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了作用。下面就其工作的原理进行简要的介绍。
(1) 在实际的应用中GPS设计了多个应用模式以满足多方法的需求。其中包括了静态、快速静态和RTK等作业的形式。静态作业的形式主要被勘测行业广泛应用, 为地壳形变、土地测量、工程测量等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快速静态形式主要优点是高效和高精度, 被建筑工程广泛采用;RTK则在快速和实时性有突出的优势, 广泛的应用于数据采集和工程的放样等。
(2) GPS系统的工作原理。目前使用的GPS系统主要是利用差分技术完善后的定位系统。差分定位就是利用多台接收装置对卫星的信号进行接收, 其中一台设备作为已知坐标的基准站, 安放在固定的坐标上, 其他的则作为移动站来测定位置的坐标。工作的原理就是, 基准站点根据改正点的准确坐标, 求出卫星的距离的改正数值, 并将这个改正数据发给各个移动站, 移动站接收到这个数据后在根据其具体的变化来确定自身的定位。
实测中RTK技术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实时处理各个观测站所形成的载波相位数据, 并利用差分方法进行计算。在实际测量时, 定位要求基准站的接受机将实时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实时地传递给移动站, 移动站则快速的求解出需要的数据。在观测到卫星后, 就可以实时的求出厘米量级的动态位移数据, 这就是整个GPS RTK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以往的传统测量方式相比, 新型的RTK技术是对GPS技术的完善, 并且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 GPS RTK技术只要满足电磁波传输条件就可快速和高精度的完成作业, 消除了可视条件、能见度、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提高了观测的准确性。
2 GPS测量技术的特征
目前的GPS在各自电子技术的帮助下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大地测量、城市测量、工程测量、定位测量等领域, 逐步成为了常规化的测量手段, 其特征有以下几点: (1) 解决了通视障碍的困扰, 因为是利用卫星作为媒介, 这样就使得观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测量中可以更加灵活的进行测量点站的选择, 解决了大范围测量所遇到的通视问题; (2) 观测的精度高, 数据准确可靠。观测中一般的RTK技术可以到达的平面精度为10mm量级, 高程精度为20mm量级, 静态观测的精度可以达到平面内的5mm量级, 而且利用载波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安全可靠性。 (3) 耗时短, 在观测中采用新的GPS RTK技术可以在1s~2s内获得测量对象的三维坐标, 大大提高了观测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4) 系统提供的是立体化三维坐标, 这就给测量增加了丰富的参照形式, 可以通过对三维坐标的处理形成一系列图形和相关数据, 为测量数据的后续处理提供了帮助。 (5) 操作简单容易。GPS的接受装置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进, 自动化程度较高, 操作中已经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来帮助完成测量, 减少了出错的概率。另外, 在操作系统上也与流行的计算机操作软件进行了连接, 且实现了触摸操作, 如用蓝牙连接还可以实时接收机数据, 选择相应的测量作用的模式, 即可进入工作状态; (6) GPS的测量不需要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 也不会受到地形的限制。
3 GPS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3.1 对采掘和剥离的现状和地形进行测量
传统的测量方法都需在测站上对周围的地貌和地物进行细化的布点, 而且这些测点都需要和测站保持通视, 参与测量的人员至少需要2~3人通视操作才能完成, 在汇总数据绘图的时候, 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到野外进行重测。目前的G P S R T K技术在一般的地形条件下, 所设的观测站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半径10km范围内的区域实现测量, 大大减少了以往测量方式所需要的控制点和测量仪器的数量, 以及设备移动的次数。而且一次操作就可以完成测量, 尤其是对地形的碎部测量, 只需等待很短的时间既可以得到三维坐标。同时测量中只需输入地物的编码就可以实时的了解点位精度。该技术让野外作业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费用降低了劳动的强度。而且在矿区的测量中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生成图像后精度可以到达厘米级, 误差较小, 为采掘区、剥离区的测量提供了可靠的三维坐标数据, 同时通过软件还可以实现一次性成图, 绘制所需要的地形图。
3.2 帮助钻孔、征地、边界划分等放样
利用GPS的定位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完全可以实现对某一区域的定位测量和规划。因此在矿山的开采、施工等测量中利用GPS来进行具体位置和边界性的确定是十分可靠的。而且GPS的作业不受气候的影响, 而且在工作中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测量, 使其成为了目前矿山工程测量的首选测绘技术。
3.3 帮助进行工程量的测量
目前采用GPD和软件进行配合, 可以形成开采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数据传递和处理, 并可以实现CAD化, 提高了矿山生产的管理效率。同时其测量的精度高、速度快, 使得利用很少的人力就可以完成对较大采剥工程量的数据采集和图表更新, 并且通过实时更新的三维数据可以实现对大型露天矿区的采剥工程量进行测量和验收。
4 GPS应用中观测质量的提高
(1) 利用已知的点位进行比较检验, 也就是在布置测量网络的静态GPS或者全站仪多测出一些控制点, 然后用RTK的测量数据与之进行比较, 以此进行准确性的检验, 如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纠正。
(2) 重复测量, 也就是在每次初始化成功后, 先重新测量一个或者多个测点, 并与先前相同的RTK测量点数据进行比较, 以此来检验测量的结果。
(3) 电台变频测试, 在测试的范围内建立多个基站, 每个基站采用的频率不同, 并以此发送改正数据, 移动站用变频开关进行选择, 分别接受不同基站的改正数据, 从而进行比较, 这样就可以评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摘要:GPS技术的优势包括, 操作简单、全天候作业、高精度测量、实时数据传输等,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矿山测量更加的简单化、准确化。因此该技术在矿山测量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帮助矿山测量提高了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GPS,工作原理,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维国.GPS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展望[J].测绘科技动态, 2010 (1) .
[2]郭富泉.GPS在矿山开采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测量测绘, 2009 (1) .
[3]邵金斐.GPS-RTK网络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贵州地质, 2009 (4) .
[4]李春.论用于采矿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J].广东科技, 2009 (14) .
7.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GPS-RTK技术 地质勘探工程 测绘作业 测量误差
1 GPS-RTK技术概述
地质测绘是地质勘探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整项勘探工作的最终成效。随着我国地质勘探水平的不断提升,地质测绘技术呈现出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多功能化发展趋势趋势。其中,GPS-RTK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测量工作中,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和青睐。
GPS-RTK技术将GPS测量技术和RTK测量系统相结合,是一种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分差技术,具有强大的勘查功能,其精度和可靠性较高。其中,GP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研制的一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通过地面卫星接收机来接收卫星发出的各种信号,进而建立起一个定点三维坐标,实现跟踪定位。而RTK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分差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确定测量点在一个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RTK技术的精度非常高,可以精确到厘米级。测设放样和测点定位是RTK系统应用的主要测量任务。在流动站和基准站共同工作时,工作人员带着流动站系统在测区来回行走,进行对工程点采点测量。在地质勘探测量中各种性质的点都可以进行定位测量和实地测设放样。
2 GPS-RTK测量技术的特点
GPS-RTK测量技术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测量作业的缺陷和不足,不仅提升了观测值和测量信息的传送速度,还大大提升了定位精度,达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通过分析可知,GPS-RTK测量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①相比于传统测量作业,GPS -RTK技术不易受到去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和效率较高,可以在可见度低和通视条件差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作业。
②定位准确,数据安全度和可靠性较高。GPS -RTK技术可以在地形复杂和地物障碍重重的环境中进行快速高精度定位。
③综合测绘能力强,实现了集成化和自动化作业。GPS-RTK技术可以适应各种内外地质勘测工程测量的实际需求,并通过基准站直接与用户联系,传输实时数据信息,实现了对测量作业的高效控制和管理,同时还为作业指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④操作流程简单,具有强大的数据信息收集和处理功能,存储信息量大,可以自由与计算机和全站仪等设备通信。
⑤定位快速,作业人员少,具有很高的综合效益。在测量作业中,整台GPS接收机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同时,该技术的测点定位较快,只需两秒即可获得待测点坐标,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3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地质勘探工程的设计、地层构造的研究、矿体地质储量的计算及地质报告的编写所用的基础资料都是由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工作提供的。因此,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是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放样
地质勘探的工作需要进行工程点的布设,包括勘探网、槽探、钻探等工程。一般地质勘探区域面积较大,多在山区,地形也较复杂,严重影响传统测量的通视效果。利用GPS-RTK定位技术能改进传统测量工程点的观测方法,RTK技术的电磁波通视优点,适应地质勘探工作的复杂环境,使野外工作的时间得到减少,从而提高工程点布设的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3.2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地形测量
GPS-RTK在测量单点时和全站仪一样,所用时间都较短。但GPS-RTK测量技术实施数字化测图,无需频繁的换测站点和定向通视,减少了转站时的误差积累,同时还实现了多个流动站同时工作,测量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此可知,GPS-RTK技术在测量地形中具有很大优势,不仅测量速度快,而且测量准确率高,提高了作业效率。
3.3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剖面测量
GPS-RTK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放样、检算于一体的特征,能够在勘探线的横断面上进行剖面测量,并且能够对土石方进行相关的计算。相比传统的勘探线剖面测量,GPS-RTK技术的放样功能较强,整个勘探线剖面测量工作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
4 GPS-RTK技术地质勘探测量误差的来源
GPS-RTK测量误差包括基站误差和移动站误差两部分内容。其中,基站误差主要与天线相位中心变化、信号干扰、多路径效应、天气因素等密切相关。测量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校正方法和措施减小误差。移动站误差主要与移动站与基站间距离有关。受轨道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的影响,该部分误差随移动站与基站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因此控制RTK作业半径可以控制该误差。
由此可见,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地质勘探工程的测量,基准站架设的位置尤其重要。基准站架设要求:基准站要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基准站周围无明显的大面积反射物;基准站电台天线和移动站天线周围无较大这比物,且天线应架设在高处。在设置移动站时,应该注意:
一是保证移动站和基准站各项参数的一致性;
二是使移动站和基准站始终保持数据连接状态;
三是在移动站进行数据测量工作时,必须保证中整平和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GPS-RTK缺少必要的检核条件,如果操作失误和某些技术问题处理不当,将给测量成果带来严重后果。在进行地质勘探测量时,测量人员常常需要进行数据检核,以保证其数据的准确度。但实际上,在检核过程中,操作人员容易受主观因素和技术设备等的影响,出现操作失误和技术误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测量成果。
因此,在采用GPS-RTK技术测量过程中,尽可能的检测一定数量的测区内的控制点,以发现异常情况,测量时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增加观测次数,延长观测时间等,减少测量过程中的粗差,提高测量的精度。
5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GPS-RTK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工程测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操作人员可借助GPS-RTK技术完成大部分测量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测量作业效率和精度,保证了地质勘探工程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该项技术还有效地降低了测量成本和劳动强度,符合经济性原则。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气候、电磁信号、卫星分布等,测量人员必须选择一个较为稳定合适的条件以保证测量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政军.RTK测量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9
(01).
[2]李军,王卓.论GP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3).
[3]张雷.论GPSRTK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
[4]李林.GPS-RTK结合全站仪在地质勘探测量中的应用与体会[J].科海故事博览 科教创新,2009(7):227-228.
[5]张奇,胡石元,施秧秧,朱彦刚.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2).
8.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八
(一)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必然要求。审计法第一条明确提出,国家设立审计制度的目的就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整改是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目的的必然途径。
(二)审计整改是落实审计成果,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维护财经纪律的有效措施。2014年国务院要求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审计,就是要求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发现各级地方政府执行国务院各项改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地方政府及时整改、落实,使中央的各项大政方针惠及民生,推动改革;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是审计成果的集中反映,如果审计指出的问题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就会失去审计的严肃性,起不到纠正违法违纪的作用,无法体现审计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三)审计整改是减少屡查屡犯的途径之一。通过审计查出问题,纠正问题,建章立制,完善内控机制达到长治久安,通过处理一批问题,个人退还违纪资金,问责个别干部,能使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在整改中受到教育,减少违纪的发生,使审计走出“屡查屡犯”的怪圈,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四)审计整改是提升审计机关形象的重要途径。过去的基层审计机关重审计罚款,轻整改,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重新明确了审计目标,审计整改显的更为重要。今后,审计机关要通过向被审单位发布审计整改公告,向政府、人大反映审计整改情况,使被审计单位认识到整改的重要性,促进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维护财政纪律,提升审计机关形象。
二、当前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审计机关对审计整改的认识不到位,部署不到位,工作不到位。个别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整改的重要作用认识模糊,在工作部署中没有把审计整改当成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抓手,没有将审计整改纳入考核管理。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作业中,搜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底稿,汇总分析问题,部分审计机关把出具审计报告和决定、收缴违纪资金当成审计工作的结束,审计报告和决定中,对处理问题所必须整改的因素考虑不到位、不全面、不科学,给审计整改埋下隐患。检查整改不深入被审计单位、不查看相关整改证据,使审计整改流于形式。
(二)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质量不高,审计整改的基础打的不牢。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是被审计单位确定整改事项、实施整改步骤、檢查整改效果的基础和依据。所以,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审计整改的质量,影响审计整改工作的成败。但当前的审计整改工作中,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还存在许多与整改不配套的地方,如审计报告中审计整改要求很少且不清楚、不明确,整改意见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有的甚至只有处理处罚没有整改意见,严重影响了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审计整改工作没有一套成熟完整的运行机制。审计整改工作涉及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审计机关、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多部门。关于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审计整改的流程目前尚没有明确标准和刚性的规定,各地审计机关各行其事,使审计整改工作大打折扣。
审计机关有责任在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中明确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的事项,列出整改清单;要求被审计单位限时整改;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并向政府报告;对不履行整改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交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进行处理。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报告和决定提出的整改清单要求,及时整改,接受审计机关的整改检查;同时公告本单位的审计整改结果,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主管部门有义务督促并协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本级政府应当每年听取审计机关审计整改工作报告,及时处理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人大应当将整改工作纳入人大宏观监督范围,每年年末或第二年年初听取本级政府本年度审计整改工作报告,对整改进行监督。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移交的不履行整改责任的个人或单位及时处理,追究责任,建成一个良好的审计整改体系,创造审计整改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认识要到位。要把审计整改工作提高到促进国家宏观政策措施落实、维护财政秩序的高度去认识。没有审计整改就不能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各级人大、政府、审计机关、有关部门都把审计整改当成关键环节来抓。
(二)提高审计作业质量,奠定审计整改基础。在审计作业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搜集证据、编制底稿等阶段重点关注需要进行整改的问题;要重整改轻处罚,多处理少处罚。
(三)完善审计整改方式。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处理(如补记或冲销有关账务);责令限期上交或下拨相关款项(如各种税款、非税收入、非法所得、专项资金);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如违规发放的各种奖金补贴);责令归还原资金渠道(如挤占挪用的专项资金);责令补办有关审批手续;责令停止执行;按国家政策规定的相关事项积极制定措施;加强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审批,制定相关制度,堵塞漏洞。
(四)加强对审计整改的监督检查。审计整改的主体是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相关业务科室应当对照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建立审计整改清单。每年定期由领导带队,组织法制、审计组长、纪检组深入被审计单位对照清单逐项检查,查看审计整改的相关证据、公告、上报的整改报告,形成整改检查工作底稿。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深层次原因,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对主观不重视整改,工作不力的单位该汇报的汇报,该移交的移交。
(五)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法制建设。审计机关应当争取政府支持,以政府名义出台审计整改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明确审计整改的流程和时间要求,为整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力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及各地出台的相关问责办法,都要求将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不积极整改纳入问责。审计整改中要以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为“龙头”,才能打开整改工作局面,审计整改工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九
关键词:基层林业工作,GPS技术,测量,有效性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的简称。在林业应用中非常广泛, 应用GPS系统于基层林业的工作中, 能够有效改变林业的现状, 对林业的动态能够准确、高效的进行监测, 促使基层林业中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目前, GPS系统在林业调查、林业规划等工作中, 由于其独特作用, 已是基层林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
1 GPS系统概述
目前, 卫星定位系统一共有四种, 美国的全球定位体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1]。基层林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迷路、方向不明确的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 甚至会出现目标地点不能够精准判断的情况。而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精准定位, 给林业工作者提供极大的帮助。
2 GPS系统的操作特点
2.1 测量距离
GPS系统在基层林业工作中, 对于林业的测量距离比较远, 所测的林业范围比较广, 且测量出来的结果精度很高。在测量范围越广, 距离越远时, 其测量精度越高。传统测量是靠传统测量工具度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而在林业测量工作中, 可能会有很多山脉, 如果使用传统的测量方法, 则费时费力, 测量精度不高, 而GPS可以直接通过两点之间的坐标, 通过计算直接得出测量距离。
2.2 夜间测量
GPS系统也可以在夜间进行操作, 夜间, 在基层林业工作中, 对森林防火、火源位置提供有效帮助。
2.3 精准定位
在基层林业工作中, 确定工作人员的所在位置很重要, 林业工作人员在森林进行勘察时, 需要地形图做标记, 可以直接用GPS定位功能, 把该位置记录下来, 即便是记录位置随自然环境如何变化, 该位置通过GPS的记录, 仍可以准确快速找到。
2.4 方向测定
林业工作人员在野外进行工作时, 经常会遇到地理环境复杂的地方, 难以辨别方向, 容易导致工作人员迷路, GPS可以快速准确的显示方位, 并可以通过GPS进行导航, 找到原始出发点。
2.5 信号获取
基层林业工作对于GPS本身也是有要求的, GPS接收的是卫星信号, 在空旷的场地, 信号会强一些, 而在茂密的森林里, 或者是山谷中, 收到的卫星数量就会减少, 信号自然也会减弱。所以, 在进行工作前, 要保证GPS可以正常稳定地接受到信号, 以减少测量误差, 达到更高的测量精度。
3 GPS系统在基层林业中的应用
3.1 测量森林面积
GPS可以很好的帮助基层林业工作人员进行测量森林面积, 在进行测量时, 只需要使用GPS沿着森林走一圈, 按照等比例计算, 森林面积就出来了。比传统的测量方式要快捷、省时、省力。
3.2 林业调查的应用
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在对林业进行调查时, 需要多次反复测量, 使用GPS可以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能够在预定的位置记录精准的坐标信息, 便于林业工作人员下次在该区域进行调查时, 可以直接参考记录的坐标信息, 找到详细位置;同时, 便于林业工程作业, 可以通过GPS了解林业的面积、工程所在区域, 便于林业内工程项目提高工作效率[2]。
3.3 防火应用
GPS系统可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 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控, 发生火灾时, 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火灾区域的坐标, 然后用GPS对坐标进行查询定位, 引导救火方向, 从而减少火灾对森林的毁灭;同时, GPS能够对受灾面积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的面积估算受灾损失。
3.4 识图定位
对于基层林业工作中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员, 缺乏野外测量经验, 对路线不熟, 会给实际测量中带来诸多不便。GPS可以有效地帮助新参加工作的人员确定导向, 利用GPS给自己所在位置定位, 然后定位到预定位置, 按照GPS的引导路线前进, 可以快速找到预定位置。
3.5 预防森林虫害
因为GPS的定位精度比较高, 所以利用GPS可以准确定位森林虫害的位置, 并测量范围大小, 便于林业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喷洒农药和隔离虫害区。
3.6 对森林资源分类
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可以使用GPS的精准定位和区域面积测定, 对森林中树的类型分布划定区域并测出所在位置和面积大小。对物种的分布进行标记, 了解采伐和种植的比例, 方便于林业工作人员对森林的管理, 可根据测量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森林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3.7 GPS在基层林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GPS使用起来很方便、快捷, 但对于基层林业工作中的老工作人员来说, GPS设备就属于“高科技”, 对于GPS设备的使用和技能, 这些老工作人员了解不够透彻, 有的工作人员认为在林业工作中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 不相信GPS的测量数据。GPS虽然在很多行业都有应用, 但是在基层林业工作中的推广力度不够, 基层林业部门的新设备较少或不够使用, 都会影响工作效率。
4 GPS技术的优点
4.1 简单便携
GPS操作使用比较简单, 在开机状态下, 卫星信号良好, 就可以测量数据、导航、定位, GPS的数据处理能力很强, 能够很方便地与其他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信息。
4.2 测量快捷
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在使用GPS在复杂的山地进行测量时, 不需要两点之间相互看清楚, 即便是隔有山峦, 只要GPS卫星信号良好, 就可以随时随地测量, 一些自然因素、外界因素对GPS测量来说, 基本没什么影响。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4.3 测量精度高
与传统测量仪器罗盘相比, GPS的测量精度更高一些, 在实际测量中, 罗盘主要是方向指示, 在一定坡度的森林中, 测量角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人为偏差。
5 建议
在基层林业工作中, 要充分发挥利用GPS还需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首先, 除去旧的思想观念, 推广GPS在基层林业中的应用, 对传统的林业测量经验进行革故鼎新, 与时俱进;其次, GPS在基层林业工作中的应用推广, 离不开各林业部门的大力扶持, 在各基层林业部门增派技术员, 增加GPS设备的数据, 推广普及使用GPS;最后, 要加强对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学习掌握操作GPS设备的使用, 了解其功能, 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以提高工作效率。
6 结语
随着GPS的普及和发展, GPS在基层林业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工具相比, GPS的数据要更加精准, 且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在林业工作中, 应推广GPS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崔鹏.浅析GPS在基层林业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5 (3) :109-111.
10.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十
一、GPS-PTK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
GPS-PTK技术指的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也是GPS测量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突破, 能够在野外获取点位厘米及的水平精度。该技术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原理即需要在基准站上面设置一台GPS接收机, 确保设备能够对所有可见的GPS卫星实现连续性的观测, 同时能够将观测得到的数据准确地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传送到终端平台上, 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观测站张, GPS的接收机能够在接收卫星信号的过程中通过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过来的测量数据, 之后运用定位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算出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且计算出这一点的三维坐标和具体的精度。这就是该技术实际的应用原理。在当前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工作中这一技术的应用很广泛,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具有较大的优点。
第一, 应用GPS-PTK技术, 能够保证测量过程的直观性和透明性, 防止各种隐性问题的存在, 同时能够实时动态的显示实际的测量效果, 提升测量的效率。且在工程测量中应用该技术手段, 能够及时地查看某一点的坐标, 使得三维实时动态放样以及快速成图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 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的缩短测量时间。一般情况下, 在具有良好观测条件的情况下, 应用GPS-PTK技术能够在两秒到五秒之间内得到高精准度的观测点三维坐标, 进一步提升测量速度的基础上保证了测量数据的精准度。
第三, 该技术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 且操作便捷。应用GPS-PTK技术进行工程测量, 只要是在观测点的范围内能够接收到四颗GPS卫星信号, 就能够在任何时间内实现连续性的测量工作。且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可以提升测量工作的效率, 且在技术的推动下, 测量过程中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智能化发展。
二、GPS-P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上文中对GPS-PTK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其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 对其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首先, 应用该技术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 地质勘探工程都是野外作业, 因此说在野外应用该技术进行测量之前, 一定要事先做好各种准备, 对测量的区域进行实际的考察研究, 并且对需要测量的区域进行高等级平面控制, 并做好高程资料的收集工作。除此之外, 为了进一步提升测量数据的精准度, 还需要结合收集的实际数据对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有效分析, 最终确定测量区域的应用控制点。具体来讲, 在准备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实时参数进行科学的设定, 一般情况下基准站的数据采样频率为四到五秒, 流动站的数据采样频率一般是一到二秒, 对于他们的截至频率需要设置成10度。同时, 在基准点内需要对控制点的坐标输入进行科学的控制, 在实际测量之前, 需要将流动站的仪器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 确保一致性。
其次, 对GPS-P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在地质勘探工程中, 控制测量是工程建设、管理以及运行维护的前提和基础, 控制网的网型和精读必须要和工程项目的性质以及规模有紧密联系。一般的工程控制网点覆盖的面积较小、点位密度较大且精度的要求较高, 这样在利用传统测量方式时就容易出现一定的误差, 也影响到测量效率, 而应用GPS-PTK技术, 只需要在测量区域范围内或者是附近的高等级控制点设置基准站, 利用流动站就能够对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准确的测量。而对于那些不容易设置基准站的控制点, 则可以采用间接方式进行测量。这个过程中应用PTK技术, 能够有效地保证测量精度达到毫米的级别, 且能够实时获得定位结果, 不用事后进行数据处理。
再次, 对细部测量和放样过程中GPS-PTK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GPS-PTK技术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地形图的测绘、地籍测量以及平面位置施工放样等工作中, 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测量精度。
应用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的过程中, 需要进行控制点的布设, 且要根据实际测量需要规定测站和测量点之间实现通视, 这样至少需要两到三个人同时操作, 影响了测量的效率, 也不一定能够提升测量的精准度。而在细部测量中应用GPS-PTK技术, 则可以省略控制点的布设环节, 也能够节省人力资源的应用, 在测量时只需要一个人将测量仪器放置在被测的碎部点上, 停留一到两秒的时间, 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就可以完成, 测量人员可以根据便携式危机记录仪器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 在点位的精度满足测量要求的情况下, 再将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之后, 通过专业的测图软件就能够达到所需要的地形图。
在放样的过程中应用GPS-PTK技术, 只需要各种参数, 例如放样起点终点的坐标、半径以及曲线转角等输入到RTK的外业控制器中, 这样就能够实现放样测量。放样的方法较为灵活, 通常可以按照桩号进行, 也可以按照坐标进行放样,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随时互换。在放样的时候, 屏幕上存在着箭头指示偏移量额和偏移的方向, 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左右及前后的移动, 最大限度地降低误差, 直到误差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每个点位的测量是独立完成的, 所以说不会出现累积误差, 且各个放样点的精度也基本上保持一致。
最后, 应用该技术进行测量时一定要科学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GPS-PTK技术有着较强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在利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各种问题。例如在山区和树林较为密集的地方进行测量, 该技术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基站的信号较弱, 数据初始化较慢且容易丢失, 测量的时间较长。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 则需要选择好基站的地点, 确保该地区在开阔的范围内, 并将其功率开到最大, 且需要将移动站天线架高, 并实现联合全站仪的综合作业。
除此之外, 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 数据链的传输会受到高大山体和各种高频信号源等因素的干扰和限制, 作业的实际半径也会比标称距离小, 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外业测量精度和作业的半径。除此之外, 当RTK的作业半径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测量距离后, 测量的结果就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因此说该技术的实际作业半径要比标称的半径小, 这一点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避免出现测量误差, 影响测量数据的精准度。
在GPS-PTK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的过程中, 也会存在着高程异常的问题。应用该技术进行测量, 必须要保证高程转换的精确性。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高程异常图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尤其是在山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基于此,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 深入调查测量地区的高程异常情况, 保证测量精度。
三、结语
11.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为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该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治理和督查工作。上半年来对煤矿进行了6次安全大检查,查出煤矿各类安全隐患及问题499条,其中一般隐患445条,重大隐患54条,现已整改393条(整改一般隐患360条,重大隐患33条),整改率78.76%,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和督办人员的督查责任,上半年下发安全整改措施及要求共34份。
今年是镇巴县煤矿资源整合建设的验收年,为了促进煤矿资源整合工作顺利进行,该局督促煤矿完善工作机构,落实安全责任,查处煤矿违法生产行为;该局积极组织下乡巡回检查,对于擅自复工,安全责任未落实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现场纠正和处理,对于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采,重生产轻建设,不執行安全监控指令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半年来查出违法生产经营行为24起,现场纠正和处理21起,立案处理3起,已结案3起。
12.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关键词:审计整改,审计机关,法律监管
现今审计部门和机关的审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审计部门或审计单位本身做为监督者, 审计权力的行使十分充分, 起到了监督财政和经济活动的作用。可对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却往往没有出台相关措施进行改正。审计整改工作就是要审计机关充分应用监督和审查的权利, 并责令有关单位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对于审计机关督促问题单位进行整改取得效果微弱的情况, 需要国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将整改工作变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措施, 由此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效果。当然面对审计整改工作中的弊端, 应进行深化改革, 推陈出新。
一、审计整改工作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1.审计整改工作保证权力行使的规范
审计整改工作的内容是对需要被审查的工作单位的经济活动, 比如:财政支出、财政收入、部门预算、薪资发放等等经济相关的检查和审核。目的是规范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行使, 防范政府权力滥用, 审计机关起到监督的作用, 平衡政府的权利。通过审计检查工作, 发现政府的财政、财务问题, 对于出现的问题需要被改正和查处。面对经常出现的体制性问题, 审计整改工作应该对改革方法提出建议和意见, 加强政府权力的透明化, 对体制的变革, 政府的良好运行提供帮助, 是新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2.审计整改工作保证经济活动的安全
审计整改工作对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缺陷, 能及时发现, 发出预警, 并着手整改。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完善的时期, 审计监督工作应该通过生产建设中的实践, 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阶段性特点, 特别针对资金违法暗箱操作的情况, 应对性的进行审计整改工作, 方式应该多样化。审计整改的监管手段不仅是问题发生之后的防治工作, 更是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进行教育和预防。审计整改工作能够规范政府部门的权利, 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
3.审计整改工作是惩治违法问题的强制手段
审计监督机制的执行力强, 是国家惩治违法犯罪, 权利违规使用的强制手段。然而, 处理过程中, 审查机关虽然对问题进行了处置, 但相关问题经常再次发生。究其原因, 一方面, 体制性权力失衡, 难以监管是主因。另一方面, 审计整改工作没有被重视, 整改力度不大是次因。所以, 审计整改的机制应该深入建设, 加强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避免问题反复出现, 全面推进审计整改的强制性措施的实施。
4.审计整改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强
审计工作发现问题时, 首先, 应该对需要进行惩治、督促整改的对象进行明确;其次, 审计中发现大量问题,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出不同的整改意见;最后, 开展审计整改工作, 计算好所需要的人员和需要动用的资金和设备。目前, 审计整改工作中的整改工作不被重视, 没有对整改工作的验收和检查, 仅通过报告不能对现有问题产生影响, 审计机制需要加强和完善。
二、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
1.时间、审计结果、法定整改时限存在冲突
整改问题的严重性历来是十分重要的, 整改问题还具有紧密型, 被审单位审计整改所需要的时间与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并且有简单、容易、困难之分。目前我国审计法定整改日的时限是90 日, 有些问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得不到解决的, 要想解决到位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三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冲突。审计结果是具有时效性的, 从这方面来看, 被审单位的所需整改时间要比法定的时限短, 但这种整改质量是完全提不上去的, 审计单位对被审单位的整改真实性得不到充分核实, 会产生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2.法律与法规不完善, 导致执行障碍
我国法律对于被审单位的整改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部分法律法规只是说明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 还包括建议处分权, 至于怎么申请, 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被审单位的整改需要在法律的允许下, 采用相应的措施, 可是如何采取却没有告知。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审计检查失去原有的意义, 只是以表面的形式存在, 并且使审计单位的实力得不到提升, 整改工作没有详细的操作规范, 是体现不出审计部门的执行能力的。
3.尚未有效形成审计整改的监管合力
对于被审计的单位是否需要整改, 审计机关相关制约措施是略有欠缺的, 并且需要借助外来的力量, 目前我国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参与很少, 得不到有效的配合;缺少各部门之间参与整改的相关会议;审计单位与人民法院之间的配合欠缺, 执行能力较弱, 所以, 目前审计整改的监管合力暂未有效形成。
4.审计机关积极性不高
审计机关对于整改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审计单位对于被审单位的整改缺少目的性的检查, 对整改工作的核实工作也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三、促进整改工作发展的相关对策
1.对审计整改相关法律进行细化
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很明显的欠缺, 针对这些不足以及缺少相关法律的具体实施内容, 审计部门需要做出相应的修改, 解决其执行能力不足以及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对于确立明确的处罚依据, 审计部门要及时的进行整改, 并且尽可能的去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 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的力度。虽然整改时限是90 日, 但是审计单位可以强烈要求被审单位的整改要在60 日内完成, 原因是为了缓解时限性冲突。
2.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宣传力度
媒体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审计机关要借助媒体的力量, 来公告整改结果, 并且不断地加大公告力度, 这样有利于对被审计部门整改的积极性, 原因是不想自身的荣誉受损。通过曝光的方式对那些需要整改但并不配合实施整改的单位实施相关的惩罚策略, 在提升执行能力的同时, 加强了自身的威慑性。
3.强化审计整改监管合力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各部门的职责、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度等都是有效强化审计整改监管合力的方法, 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 并研究如何进行整改工作。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是整改工作任务落实到的第一人, 整改工作是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根据相关制度, 对不按期限进行整改的单位进行责任的追究。
4.优化设计审计业绩考核机制
应将审计整改工作加入目前的审计单位考核之中, 并且需要占较大的比重与权重,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其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可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将事中整改纳入到考核中, 来消除审计人员对事中整改轻视, 建立起强大的免疫系统, 并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四、结论
审计整改工作对政府权力的合理、科学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强有力保障。审计整改工作中审计机关不仅要履行监督职责, 对自身也应监管。审计机关和部门更应该深化审计机制的改革, 做到制度管理以思想管理作为落脚点, 为建设廉政、和谐的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面对审计整改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 要敢于克服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政府应加强审计机构的执行效力, 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 认真进行整改工作, 为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石桥.微观审计建议实施机制:理论架构和案例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 2015, 01 (23) :15-20.
[2]张戈.落实审计整改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破解路径[J].生产力研究, 2015, 09 (15) :155-157+160.
[3]朱文君.关于提升内部审计问题整改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J].现代国企研究, 2015, 12 (07) :165+167.
[4]俞金华, 高梦霞, 陈洁.国家治理视角下加强审计整改的思考[J].审计月刊, 2014, 02 (11) :13-15.
[5]程燕玉.审计整改问题及制度完善[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13, 12 (19) :36-37+47.
[6]贺卫民.构建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2:236-238.
13.gps整改工作总结 篇十三
关键词:路线教育;整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4
公主岭市种子管理站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中,围绕单位承担的职责、农资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召开了班子会、党员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进行广泛交流。会上,班子成员带头发言,参会人员踊跃发言,大家从工作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认真总结和查摆,梳理出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科学的整改方案。
1执法工作中查摆出来的问题
农资市场管理难度日益加大。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公主岭市农业生产资的料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主体资格门槛降低,种子、农药、肥料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经营主体迅速增加。全市有种子生产企业39家,经营门店320个。农药生产企业2家,经营门店243个。肥料生产企业20家,经营门店218个;二是农资产品品种数量大,2014年在全市农资市场上出现的玉米品种100多个、肥料300多个品种、农药800多个品种;三是农资购销渠道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受利益驱使,在农资产品经营上,出现了农民由过去自己到商店或公司购买,逐渐发展到农资经营单位进村送货上门、或签订单直销、或通过经纪人,也有的打着合作社旗号销售农资,还有个别小卖店、日杂店等营业场所也销售农资产品,导致农资市场管理难度加大;四是一些企业和个人追求短期效益,假冒、套牌、侵权生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明显上升,未审先推品种以村屯经纪人、签订单、送货上门等销售方式,使经营未审先推品种行为更加隐蔽,虚假宣传屡禁不止。
农资市场监管还有死角。存在生产主体和经营门店多、农资市场多、入户直销多3个特点。另外我市辖区面积大,最远乡(镇)距市区90多公里,导致单位执法人员现有数量满足不了市场监管的需要。
执法经费不足。公主岭市财政状况不是很好,农资监管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致使执法经费不足,影响了农资监管工作。
执法工作中有畏难情绪。由于农业执法工作要求高,执法人员在市场监管工作中怕担责,在人情风上还存在放不下“面子”的问题,在困难面前还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
2整改措施
市农业局王春生局长先后3次参加了管理站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并对农资监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具体措施。按照局领导的要求和部署,王江站长同班子成员针对农业执法工作中梳理出的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和磋商,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细化农资监管工作包保责任和追究制度。将全市农资市场划成四片,将执法人员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片,任务和责任都落实到了人头。
第一组:王江、姜国良、李国忠、滕展易、张军红、黄海武、牟向彬负责辖区内种子生产企业、农药生产企业和肥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王江为分管责任人,姜国良、李国忠、滕展易、张军红、黄海武、牟向彬为直接负责人。
第二组:姜国良、黄海武、张军红、周晓东负责市区、二十家子镇、龙山乡、刘房子街道、果树农场、陶家屯镇、范家屯镇、响水镇、大岭镇、永发10个农资市场的种子、农药、肥料经营门店的监管工作,姜国良为分管责任人,黄海武、张军红、周晓东为直接负责人,黄海武为第一直接负责人。
第三组:李国忠、牟向彬、陈东亮、孙丹负责双龙镇、杨大城子镇、毛城子镇、宝泉、莲花山、玻璃城子镇、八屋镇、十屋镇、十屋农场、桑树台镇10个农资市场的种子、农药、肥料经营门店的监管,李国忠为分管责任人,牟向彬、孙丹、陈东亮为直接负责人,牟向彬为第一直接负责人。
第四组:徐庆辉、滕展易、朱学谦、邵文明、汪蔓负责朝阳城镇、大榆树镇、秦家屯镇、黑林子镇、柳杨、双榆树、怀德镇、育林、和气、双城堡10个农资市场的种子、农药、肥料经营门店的监管,徐庆辉为分管责任人,滕展易、朱学谦、邵文明、汪蔓为直接负责人,滕展易为第一直接负责人。
实现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加大对非正常渠道销售农资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加大对非法包装种子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抓好品种普查登记;四是把质量检验报告备案纳入种子质量监管重要内容;五是清理整顿不合格企业;六是在农药销售的不同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尤其是对高毒农药和国家禁限用农药及鼠药坚持常年性监管;七是对肥料生产经营业户逐一检查登记情况,对一证多用、假冒假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严打重罚;八是对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和区域性制假售假案件,要及时成立专案组限期查改;九是对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案件和线索,及时做好通报、移送工作,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严格按照《公主岭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的规定及时移送公安局。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要商请公安局提前介入。
监管工作下移,加强农资入户倒查。努力克服农资市场面大、执法人员少、执法经费不足等问题,加大农资入户倒查工作力度。每个乡(镇)至少入户倒查100户,重点检查来源、包装、发票等,对疑似有问题的种子、农药和肥料进行追踪溯源、抽样送检,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加强沟通和协调,争取队伍稳定和经费保障。积极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尽快完成两项工作。一是争取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单独成立,定编定岗,并在执法人员配备上可以满足市场监管需要;二是积极争取农业综合执法经费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保障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
【gps整改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卫生工作督查整改及疾控工作整改措施10-07
工作粗心整改报告06-17
巡视整改工作动员07-17
教育工作整改报告10-09
招商工作整改方案11-28
工作整改措施格式12-27
整改落实工作方案01-01
个人工作整改措施01-06
内控整改工作总结08-04
公司巡视整改工作总结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