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要点

2024-11-25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要点(共4篇)

1.《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要点 篇一

武汉大学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

传播学概论

一、辨析题(10分*3)

1、(10分)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贯穿着传播学的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在百年研究历史的各个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这是传播技术的时代变迁导致的变化。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10分)受众成员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一种满足个人基础需求的活动。

3、(10分)在传播行为中,传者通过符号来传达意义,大众媒介创作和生产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实现了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强制约束和规范。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简答题(共三题,共40分)

1、(15分)请简要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根据已有传播学研究成果介绍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2、(15分)简要介绍霍尔的三种受众解读模式,及其对受众研究的启示。

3、(10分)为什么说寻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

三、论述题(25分*2)

1、有学者认为,媒介对新闻的内容、背景、及其中心议题的构建比带有偏见的报道更有力量,结合传播理论和媒介传播实践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基于批判立场的传播学研究从传播学早期就存在,并发展成为与经验学派抗衡的批判学派。请论述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判立场和方法。

四、分析题(30分)

2008年中国遭遇一些列重大突发事件。但是,中国依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获得世界广泛赞誉,各项研究表明,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奥组委顾问在采访中明确表明,“奥运会是退出国家形象的战略契机。”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媒介对中国政府驱动国家形象传播发出质疑。但是,这些媒体自身对中国奥运会或者2008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却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请大家分析大众媒介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请运用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观点谈谈你对大众媒介的宣传功能的理解和认识。

综合知识

一、论述题(15分*2)

1、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着重论述了“情”与“采”的关系,请结合该文的论述,谈谈你对“情”与“采”关系的理解。

2、分析张爱玲《金锁记》中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及其该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二、简答题(10分*3)

1、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写作背景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主旨及其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3、简论汪曾祺《受戒》的创作特点。

法律与经济部分 问答题(共50分)

1、(15分)此次金融危机反应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存在的哪些难题?对此你如何认识的?

2、(15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作用和不利的影响?

3、(20分)近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请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作文部分

作文(40分)

以“感受2008”为题,写作一篇杂感,800——1000字为宜。

2.美术概论(考研复习用) 篇二

一、填空

1. 西方模仿说与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相似,认为现实是绘画的根源,强调真实的反映现实。

2. 情感符号说的代表人物是()()

3. 美术也掌握真理,它掌握的是(具体形象的美或者艺术的美)。” 4. 美感在本质上应该是(感官的快感)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5. 再现性美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是(美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6. 美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美术家(审美意识)或者(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

二、选择

1. 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A.表现发生说 B.媒介说 C.有意味的形式说 D.情感符号说 2. 美术起源于()。

A.人脑意识 B.社会实践活动 C.游戏 D.巫术

3. 美术的基本特征86是: A反应世界的真实性 B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C视觉形象性 D情感性

4. 德国丢勒描绘的一个操劳老人表现了审美的():A情感性B真实性C特殊个性D文化积淀性

5. 下列哪个没有体现出了美术再现的真实?():A 穿衣默写B中心得源 C随类赋彩D模仿说

三、判断

1. 政治对于美术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2. 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对“时代精神”的客观化和反应。

3. 美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美术的有力根据或根源。4. 艺术美是美的

5. 创造性的反映形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6.“时运交移,指纹带便”“歌谣文理,与世推移”体现了历史中的绝对精神。

四、名词解释

1. 有意味的形式: 2. 艺术典型

五、论述

1. 如何理解美术与宗教的关系?

2. 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创作论

一、填空。

1、能够合理发挥自己作为艺术家的(),是一个美术家成熟的标志。

2、审美观念有进步和落后的本质差别,直接导致艺术情趣的()与()之分。P167

3、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有()()()()。

4、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想象和判断的思维方式是()和()。

5、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

6、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因素是()和()

7、清代笪重光在《画荃》一书中把山水画划分为()()()

8、确立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9、艺术体验有()和()两种。

二、选择。

1、下列与美术家创作无关的是()。

A 创作个性是创造意识的最终实现 B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C创作意识是创作个性的前导 D 创作个性是在艺术修养的的基础上形成的

2、“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以高则高,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矣,速则素矣”体现了()

A 美术创作中构思活动阶段 B 美术创作传达活动阶段 C无意识说 D 美术的表现技巧

3、下列哪个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A形象性 B情感性 C 逻辑性 D创造性

4、下列不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 师法自然 B 达达艺术 C 《人民英雄纪念碑》 D 《父亲》

5、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引导人们》属于()创作方法。A 古典 B 自然 C 浪漫 D 古典

三、判断。

1、美术家应该以自己的真诚追求为准则,用自己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

2、美术家各自不同的艺术情趣是由他们审美观念存在的差异决定的,是很难改变的。()

3、美术创作中唯一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

4、被称为“自然主义”的米勒的绘画最符合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

5、创作方法就是体现在美术创作上的被当做基本原则的艺术思想()

四、名词解释。

1、主体意识

2、美术创作

3、审美意象的二重性

4、灵感

5、艺术创作过程

6、艺术美

五、简答。

1、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珠”“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2、试论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答案

二、填空。

10、能够合理发挥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主体性),是一个美术家成熟的标志。

11、审美观念有进步和落后的本质差别,直接导致艺术情趣的(高雅)与(低俗)之分。P167

12、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有(直觉)(记忆)(联想)(理解)。

13、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想象和判断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p195)。

14、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视觉意象)—(内心视象)—(审美意象p202)。

15、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因素是(主体)和(题材p214)

16、清代笪重光在《画荃》一书中把山水画划分为(“实境”)(“真境”)(“神境”)

17、确立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差异性)。

18、艺术体验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

三、选择。

6、下列与美术家创作无关的是(D p162)。

A 创作个性是创造意识的最终实现 B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C创作意识是创作个性的前导 D 创作个性是在艺术修养的的基础上形成的

7、“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以高则高,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矣,速则素矣”体现了(A)

A 美术创作中构思活动阶段 B 美术创作传达活动阶段 C无意识说 D 美术的表现技巧

8、下列哪个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D)A形象性 B情感性 C 逻辑性 D创造性

9、下列不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B)

A 师法自然 B 达达艺术 C 《人民英雄纪念碑》 D 《父亲》

10、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引导人们》属于(C)创作方法。A 古典 B 自然 C 浪漫 D 古典

四、判断。

6、美术家应该以自己的真诚追求为准则,用自己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错p153)

7、美术家各自不同的艺术情趣是由他们审美观念存在的差异决定的,是很难改变的。(错p166)

8、美术创作中唯一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对p193)

9、被称为“自然主义”的米勒的绘画最符合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错p211)

10、创作方法就是体现在美术创作上的被当做基本原则的艺术思想(对p207)

五、名词解释。

6、主体意识

7、美术创作p172

8、审美意象的二重性p176

9、灵感p191

10、艺术创作过程

1艺术体验活动: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2.艺术构思活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融汇了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了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3.艺术传达活动: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6、艺术美pp2

六、简答。

1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珠”“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答:“眼中之竹”是视觉印象,艺术体验

“胸中之珠”是内心视象,艺术构思并包含了审美意象,“眼中之竹”“胸中之珠”都处于审美认识阶段,即构思;

“手中之竹”是审美表现阶段,即传达。艺术表现 2试论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答: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它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特征

艺术描绘的客观性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接受论

三、填空。

19、(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20、最能体现美术作品召唤性特征的层面是(意义与意味的集合层)与。P250

21、美术批评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的特征。P268

22、在美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是最高级的阶段。P282

23、美术的社会功能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24、审美教育特点的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

25、王朝闻提出了(接受中再创造、再批评)的理论。

四、选择。

11、下列具有典型形象的召唤性特征的是(A p249)。A 康德的“审美意象” B《最后的晚餐》 C《蒙娜丽莎》 D “似与不似之间”

12、下列不属于美术接受内在过程初级阶段的是(D)A 完形与弥散 B 错觉 C差异原理 D误解

13、康德说:“反应一个对象的形象显现,如果要成为认识的来源,就要涉及想象力和知解力,想象力用来把多种感性观照因素综合起来,知解力则用来吧多种形象显示统一起来”描述的是(C)

A回味 B理解 C 体验 D前理解

14、从哥特艺术、印象派、野兽派这些带有贬义的名称中,我们可以理解到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中(C)p276 A 似与不似的美学原则 B 信息接受论

C 差异与陌生是有一定限度的 D 运动方面的物象错觉

五、判断。

11、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对)p250

12、著名美学家迪基提出了“艺术世界”的概念,并且在一个更为宽泛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阐释和发挥。(错)p254

13、山水花鸟画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功能。(错)p291

14、整体只有通过理解他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对)p279

15、正式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美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美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对)p253

六、名词解释。

11、艺术批评

12、寓教于乐

13、审美态度

14、空间错觉

七、简答。

3、如何理解美术接受和美术本质的关系。

4、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谈你的认识。

发生论

四、填空。

26、历史上“斯芬克斯”之谜有(游戏论)、(巫术论)(劳动论)等猜想。

27、(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美术发生的根本动力。P307

28、美术发生的上限和起点是(人工性)。P320

29、美术的三个层次(人工性)(形态性)(审美性)。P335 30、原始美术形态的审美发生的次序是(形式形态)先于(写实形态)和(装饰写实形态)。P338

31、抽象装饰形态是在(人类制造工具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

32、劳动时间中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动作)的进化促进了工具中形式形态的发生。P327

五、选择。

15、下列哪个不是原始美术中形式形态的审美发生经历的过程(A p342)。

A 从对形式美的无意识感受向无意识审美 B从简单工具形态想复杂的抽象装饰形态 C从身体感受向视觉感受 D从物质生产领域向精神生产领域

16、下列不属于美术形态基本类型的是(B)p323 A 写实形态 B 抽象装饰形态 C形式形态 D装饰写实形态

17、美术中装饰写实形态的发生,需要人类在心理方面有(D)A理解能力 B延迟模仿能力 C心理需要 D表象记忆能力

18、原始美术中写实与装饰写实形态区别于形式形态的一个最大特点是(C)

A 时间偶然性的侵蚀 B 发达的想象力

C 巫术宗教观念具有的超自然的神圣性 D 运动方面的物象错觉

5、美术形态在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先后次序(B)。A写实形态——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 B形式形态——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 C形式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写实形态 D写实形态——装饰写实形态——形式形态

六、判断。

16、在意识与精神观念的层面上建立了主体与自身、主体与自然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原始美术的发生才有可能。(对)p311

17、雕刻《拉塞尔的维纳斯》是为了让人欣赏祈祷丰收的生殖巫术。(错)p336

18、受原始美术影响的画家有高更,马蹄寺,毕加索,卢梭,贾科梅蒂。(对)p352

19、美术的性质具有双重性。(错)20、人类有天生的审美能力。(错)

七、名词解释。

15、写实形态p323

16、形式形态

17、装饰写实形态

18、延迟模仿

八、简答。

5、美术中写实形态与装饰写实形态的异同。

3.《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要点 篇三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后进行了两次革命,一次是我们党领导人们

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改革,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并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那么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概念。邓小平理论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获得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 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当

代中国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当中。按照十四大以来中央的文件精神,邓小平理论在内容上共分为几个方面:

• 发展道路: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发展阶段:强调从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 根本任务: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 外部条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 政治保证: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战略步骤: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核心

•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必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可以看出,上述的九个方面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涉

及到的事关全局和方向的重要领域,而邓小平对上述问题的阐述分析及理论创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的结合,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特征。

• 至于说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句包含两

层含义:

(1)邓小平理论不仅体现在他本人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而且按照邓小平的基本观点、立场所制定的我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也都是属于该莅临范畴的;

(2)邓小平理论本身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必然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发展和完善,因为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来自于党和人民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经常讲与时俱进,注意辨析题)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过程。

A.基本理论命题的提出(1 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 1982 年的十二大)。

•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要走一条 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思想。

• 提出了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改革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一系列环节,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思想。同时强调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初步勾画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蓝图。

• 重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进行社会主义物

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认为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第五、初步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思想,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六、支持农村实行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支持在沿海兴办经济

特区,并从原则上提出先富后富的重要思想。

第七、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第八、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郑重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命题,并认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的正式提出。可以搞市场经济 的理论也在此首先提出过。1979 年会见吉布尼。(1999 年理科单选)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 A, 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92 年南巡

B.鲜明的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79 年理论务虚会(96 理)C.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7 年十三大

D.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D)

B.理论轮廓的形成(1982 年 9 月党的十二大到 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党的十二大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开始了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改革,对外开往的格局也逐步形成。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不断总结正反两反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汇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的基础上,邓小平和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实现了理论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 在党的十二大确定在本世纪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基

础上,提出了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由此形成了完整的“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十三大 明确指出:“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 GN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 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

义就是要在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的基础上显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思想。

第三、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 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1986 年 9 月,党的十二届

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 作了全面的论述。

第五、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准确地表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首先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论述和对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二点基本理论观点 的概括,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基本轮廓的形成。

C.理论体系的确立(1987 年 10 月党的 十三大,经过 1992 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到 1992 年 10 月 党的 十四大)

1992 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观点,如关于 社会主义本质 的论述;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 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关于 “三个有利于” 是衡量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的是非成败根本标准;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关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力争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关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关于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等。是当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1992 年 10 月党的 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念,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正是肯定了邓小平是这个理论的创立者,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的地位。邓小平南方谈话和 党的 十四大报告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和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已经走向成熟,形成体系。

1997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式称为邓小平理论,明确把它作为我们党和国家迈向 21 世纪的伟大旗帜,并写入党章。.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阐明了争取较长时间和平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这个时代的主题,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党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冷静沉着、发展自己提供了明确的指针。. 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成果。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即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教训。.理论基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的统一起来,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是、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三是、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论断。

四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 继承坚持。

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是一致的。是一脉相

承,统一的科学体系。

a.共同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共同的基本立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一致——发展生产力

d.共同的理论基础.发展创新

a.发展与创新就是突破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冲破苏联模式,强调走自己的路

c.克服超越阶级的错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原则的错误,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是非标准

e.破除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f.破除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思想方法,提出坚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当今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立足时代要求,围绕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回答党的事业面临的新课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党面临着诸多有利因素,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观察当今世界和中国。以世界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马列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 马列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必然要求马列主义也要发展

•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后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

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的提出:

• 国际国内形式在变化

•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

• 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建的实际

• 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和结论.作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我党的“执政之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半个世纪的执政经验教训,指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我们党能够执政、并且能够执好政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内容和任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社会发展;面向新的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我们党才能始终用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无愧于历史赋予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提高我党的执政水平,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

(2).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邓小平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这个进程的继往开来,它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三个代表思想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精神是一致的。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深化了对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彻底地贯彻到社会领域,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有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而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使历史发展的动力。“三个代表”思想,把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归结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自觉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部相适应的部分,把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归结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是对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先进文化和实现作为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

(4)“三个代表”思想,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得以确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邓小平理论就是以次为历史起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基本点,同样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和基本点,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源泉之所在。

第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始终,其中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路线。

(二)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解放思想要不断的进行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与归宿。

从目的上讲二者是完全一致的,解放思想不能脱离实事求是这个基础,否则就会变为胡思乱想,是否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与根本目的是衡量解放思想的根本标准。

(3)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他们都是使主客观相符合,判断的标准只能是实践。正是坚持了二者的统一,邓小平理论才得以形成并发展,才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为了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3)关系到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992 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不仅是社会主义 的根本任务,而且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判断一个社会制度是否先进的最高标准,是看其是否能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它也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条件和途径是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也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

义发展的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表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建立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是根本原则、根本目的。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一论断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

A.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她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1)在目的和目标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特

征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和制度的主要标志,他是从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其他一切外部表现形式,本质决定特征,特征反映本质。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2)社会主义本质论使我们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关键。也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又是用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反映了社会内在的基本规律性,是衡量摄胡注意的客观标准,为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

(4)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突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纠正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倍的各种错误认识,从而提高了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自觉性。

B.实践指导意义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大提高了我们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自觉性。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指明了方向,知道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

•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突破了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作为社

会主义特征,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特征的传统观念,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指明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过

程的主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根本的指导原则。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使我们真正弄清楚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纠正和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概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1.确立依据

• 邓小平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发现了

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那就是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其变革,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其巨大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

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其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再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功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最后,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

提条件。.现阶段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迫切性(发展是硬道理)

第一、我国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前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时代挑战 : 18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这 200 年间发达国家所完成的产业革命的挑战以及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极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之所以还没达到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高度,仍然存在着不完善和十分薄弱的环节,根本的原因也在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经济文化落后。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都离不开发展。.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内容及其联系。“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生产力标准是核心和基础。因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可

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标准是中介。这个标准即解决了如何把生产力标准应用于各行各业的问题,又解决了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得以全面实现的问题。因此,居于中间环节的地位,起着积极的中介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最终目的。前两者都是为此服务的。总之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三位一体得科学标准体系。

(2)意义。.“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三个有利于”的判断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坚持这个标准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2.“三个有利于”为我们解放思想、抵制各种错误认识和想法,促进生产

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三个有利于”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与发展,体现了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内在统一。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定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 含义。

第一层含义: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这个基本前提。

在当今的中国,这个前提包括:

(1)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2)基本的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3)基本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层含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就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而言的,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实际。(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特征

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

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工业化进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阶段。

这个阶段,是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逐步得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社会社也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

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人民生活从贫困经过温饱、小康逐步走向比较富裕的过程。

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发展较快的地区带动、帮助发展较慢的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过程。

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中不断完善、不断前进的过程。

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整个初级阶段人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长期性

第一、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条件决定的第二、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出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是由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意义。

第一、它科学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它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

第三、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避免工作中犯“左”

和“右”的错误。

• 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与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

加深刻的理解,增强行动上的自觉性。

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三大揭示了其基本含义;十四大把其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基本路线

1.内容。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来发丰富和发展。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必须全面把我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力量,它保证我们有 一个坚定的政治方向、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一个的领导、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在我国目前这个阶段,必须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2)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a.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手段和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实现形式。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b.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也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它更不是要改变我们根本制度,而是改革上层建筑和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基本矛盾不具备对抗性。.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二者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才能有明确的方向,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的、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改革开放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就会丧失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动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抓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识别和排除“左”和“右”的干

扰。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

和稳定的关系。三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发展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建设富都目标,关键在于深化改革。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总之,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当前我们要把改革力度和发展的速度还有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也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要深化、发展要加快,但要注意稳定。

三、基本纲领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展开;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主要的经验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总之,上述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构成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 目标。

到 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第一步,解决温饱。到 80 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 1980 年翻一番,即以 1980 年的人均 250 美元为基数,翻一番达到 500 美元,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实现小康。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再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800 — 1000 美元。人均 GNP1 万亿美元。小康。

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翻,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达到 4000 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特点。

(1)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3)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注重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一).意义和方向。. 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组合构成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等。其中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与构成情况极其比例关系。

• 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工

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落后。三个产业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区域经济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 意义。

(1)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协调发展

(2)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3)有利于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

(4)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首先,农业问题关系到我国 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其次,农业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来自于农业的支持有四个方面:一是为奠定工业化基础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二是为轻工业提供相当份额的工业原料。三是为工业生产的扩大补充新的劳动力。四是为工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第三,农业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农村的稳定最终决定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途径:

(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对农业结

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2)推进农业机械化,降低农产品成本。

(3)采取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新项目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扶贫活动

(5)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6)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意义:(1)转移剩余劳动力(2)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与持久动力

(3)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 两个大局 的思想:“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东部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2000 年 3 月全国人大,中央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揭开了加速发展建设中西部的战略序幕。因此,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制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这是符合事务发展不平衡规律的。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正确处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东部地区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地理环境,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发展比中西部地区更好一些。差距有所扩大(现实依据),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

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投资力度,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发展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P120

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0 理科单选)

• 定义。

粗放型(外延型)增长方式是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实现经济的增长,其实质是以速度和数量为中心。它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

集约型(内涵型)增长方式是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效能和使用效率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其实质是以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其特征为: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低污染。

(二)经济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 经济效益 是经济活动中符合社会需要的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率,既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提高经济效益就是用一定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

(1)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首先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

(2)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

(3)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要把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考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要以宏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来衡量微观经济效益的好坏,微观经济效益要服从宏观经济效益。

•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1)缓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人口多,资源、资金短缺矛盾的根本途径;

(2)增加有效供给,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3)加速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4)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三)坚持速度、比例与效益的统一

速度、比例、效益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速度与比例。一方面速度受比例的制约,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要以协调的比例关系为条件。只有按比例的高速度,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比例协调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必须体现和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速度放映比例。

速度和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前提。而经济增长速度又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可以说,二者互为前提。

比例和效益。比例是否协调是制约效益的因素,效益是比例关系是否正确的反映。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内涵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是重要的变革力量;.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 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就是把科学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科技是腾飞之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系。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的主体。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教兴国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实施科教兴国要做到:

• 提高对科教的投入

• 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教,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 从长远出发,制定科教发展规划

•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教育文化发展的方针

教育要三个面向,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在办学

体制、升学模式、联合办学等方面创新,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重普及,又注重提高。

(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是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 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强调追求经济发

展的质量。

• 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相协调。经济建设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 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生活和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环境。

措施:(1)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资、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为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和管理资源,把使时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联系起来(4)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5)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三)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四)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个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连接不可分割。他们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竞争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呢? 社会主义公有制 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

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用来满足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而结成的经济关系。现阶段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产生的,其本质是排除剥削,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有所生产的劳动产品。

(二)国有经济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 也叫国有制,是指由国家代表全社会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

资料和生产成果的所有制形式。

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只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三)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集体经济 也叫集体所有制,是指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

义公有制。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税收。+P196 目前„„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和多样化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集体经济还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主体,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三农”的状况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四)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 主要指由不同所有制所组成的股份制和联营经济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由各种不同所有制共同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越来越快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由:股份公司、跨所有制所组成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和收益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当然属于公有制经济。

(五)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区分两个概念

生产资料所有制 : 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所有制实现形式 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如大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 股份制。它是所有制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

• 股份合作制。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既不同于股份制也不完全等同于合作制,而是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吸收了股份制的做法,是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的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由是投资者。除了获取劳动报酬以外,还按其投入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他们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荣辱与共。这样职工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可以充分调动制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的推进企业的发展。

三、非公有制经济

(一)含义和性质.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 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之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2 .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 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我国涉外经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其性质是:国家资本主义。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包括:

(1)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过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

(2)中外合资企业: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

(3)中外合作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双方签订合同,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用提取折旧的办法收回投资,并按合同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企业归我方所有。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这一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新特点

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

准实现。

• 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

度。

• 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简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所体现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必须通过市场实现,要受等价交换原则的制约。

(三)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什么是 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指: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为什么可以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挥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在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活劳动创造价值,这必须存在按劳分配。(2)又由于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这就要允许各种要素参与分配,使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投入取得相应的收入。(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多种分配方式包括:

(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主要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

入。

(2)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主要指外资经济和私人经济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

(3)经营收入。指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销售等经营状况较好而取得的收

入。

(4)资产收益。主要指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取得的资产收益。

(5)按资本取得的收入。主要指外资经济中外国和台港澳资本家取得的利

润,以及我国私营业主取得的收入等。

即便是公有制企业内部也不全是按劳分配,例如福利不属于按劳分配,奖金属于,内部认购的股票也不属于按劳分配等。

(四)允许和鼓励一部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 依据。(1)贯彻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2)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结果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4)各地自然历史条件不同的结果

• 好处:承认先富、后富的差别,合理拉开差距,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的原则。

(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者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高效率才可能

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公平有是高效率的前提,只有公平合理才能有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公平要服从效率,是由我国经济落后,资源短缺,效率低下的国情决定的;效率优先又应以兼顾公平为条件,从长期看,没有是党的公平也是不会有高效率的。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二)必要性: 1、市场经济的需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 .减轻国家企业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民利益的需要

(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 提出:十二大之前: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 年十四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 P2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 有利于于世界市场接轨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

(三)正确处理计划于市场的关系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市场。两者都是经济手段,都可以利用。各有长短相互补充。.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好处在于:

(1)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企业经营机制,产需结合,供求平衡

(2)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

(3)有利于促进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效率.市场的缺陷在于: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计划经济的不足:对微观经济活动,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很难发挥作用,脱离实际,效率低下,动力不足,资源浪费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统一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机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特征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经济 的定义。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

和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方式。它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a.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是以市场为中心的; b.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即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c.社会资源与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并依靠市场的供求力量形成均衡的价格; d.价值规律及其实现机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机制。(2)、特征。

自主性、盈利性、竞争性、开放型、宏观调控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首先,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基础上运行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是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维护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保证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4)、相同之处:企业经营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运行法制化、经营活动市场化、基本框架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和配置资源

(3)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客观必然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关系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作用。(1)完成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

(2)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益,发挥我国的资源和生产优势;

(3)通过国际市场转轨机制,完成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化;

(4)促进生产力的长期持续发展;

(三)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一)实行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对外开放的战略: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开放—内地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实行开放政策;不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坚持对外开放。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开放、内地省区等不同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通过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兴办外资经济等方式,使国内经济面向世界,向世界市场全面开放,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参与国际竞争,与世界经济接轨。

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概念及作用。

经济特区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大对外贸易而设置的实行优惠政策与采取优惠措施的特殊区域。它不是政治特区,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特区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向国外筹措;产品主要出口外销;实行市场调节;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积极开展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系。

(1)能更好的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创汇,带动和促进全国的经济发展。

(2)经济特区通过与外商的广泛接触和频繁交往,以及开展各项对外经济活动,能够获得各种国际经济技术信息,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及时掌握国际上的各种经济动态,并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的专门人才,从而为我国经济更好的走向世界创造条件。(3)特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经验。

(4)办好经济特区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也有积极影响。

总之,经济特区是知识的窗口、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需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做到: .从国情出发,着眼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既要开放国内市场,又要勇敢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加大市场多元化的力度,开拓新市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智力,提高利用外资得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我国及经济现代化水平。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一)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技术交流。

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关系。它在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居于到地位,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1)特点:在国家宏观调控管理下独立自主进行;贯彻平等互利原则;国家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

(2)职能:经营进出口业务。

(3)作用:弥补资源短缺、节约社会劳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发展对外贸易必须制定正确的进出口战略。出口是进口的基础。必须坚持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适当增加进口,更多更好利用外国资源和引进技术。主要是进口原料、初级产品和先进的技术。代理制。.对外技术交流:指技术的输出和引入。我国主要是引入。

(1)引进技术的作用:有利于赢得时间,较快的填补空白,加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不断创新,节约研制费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培养建设人才。

(2)引进技术的原则:引进最新技术、尖端技术和应用技术相结合,引进关键设备;引进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以软件为主;引进国家重点建设需要与企业技术改造需要相结合;引进技术必须通过内消化能力相结合;引进形式多样化与引进市场多元化结合。总之要讲实效,注意提高引进效益,防止盲目重复引进。

(二)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利用外资的形式:(1)直接投资,这是重点。(2)间接投资:指利用国际信贷,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3)补偿贸易与商品信贷。.利用外资的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2)量力而行;(3)努力提高使用外资的综合经济效益;(4)拓宽渠道,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资投资结构;(5)坚持外汇收支平衡的原则; .作用:弥补建设资金不足;促进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一)、民主与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什么是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居于统治地位,这是民主的本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是民主的实现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系: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同时也是我们政治上的一个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体现了劳动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割。

(2)社会主义民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引导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3)社会主义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其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劳动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和联系。

(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二、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 有中国特色 的 无产阶级专政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不能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是我国的政体。

3.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为什么“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四)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议与毛概结合复习

(五)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据。(1)自古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统一的国家,是个民族的共同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国各民族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因此,适宜实行统一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

(3)有利于保障个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有利于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4)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主关系

(5)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合破坏。

三、改革政治体制、发展民主,依法治国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

(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含义。依法治国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必要性及意义

意义:(1)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

(4)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5)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6)是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P219 18 多选

第九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成果归全体人民享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保证物质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 精神动力 和 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秩序

(三)实施以德治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五)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

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一)必须坚持 “两为”和“双百”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

“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只有坚持“二为”文艺才能繁荣;“双百”方针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扬社会主义艺术民主、学术民主,提倡艺术形式上的风格多样,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这是发展两个文明的需要。

(二)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第十章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

(一)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容割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台湾、香港和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国论” 恰恰是否定了这个根本的原则。

(二)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港、澳、台时特别行政区,出外交和国际事务属中央政府,本身享有自治权台湾则更为特殊,财政独立、政策独立,还可在中央政府授权下处理经济、文化有关的涉外事务,可自行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和行政人员驻台,而且还在中央政府内给台湾留出名额。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式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依据

它抓住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在政治上东西对抗与整个世界要和平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上南北差距拉大而整个世界要发展的矛盾。因此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核心是发展问题。发展的核心又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二)当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邓小平指出:对国际局势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儿。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二、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不应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区域合作,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原因:(1)中国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

(2)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

(3)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这就必须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4)战后长期的国际经济、政治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是相互援助、相互支持的,有着团结合作的悠久历史。

(四)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一)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

和平的障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就秩序。其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某些大国坚持把他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大国或大国集团违背国际公约,武装干涉别国内政,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别国。除此之外,民族、宗教和领土等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时有发生,世界仍不安定。

发展的障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就秩序。其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包括不合理的国际生产体系,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垄断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导致南北差距拉大,发达国家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总之,和平与发展虽是主题,但都没有完全解决。

(二)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在历史的发展中期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因而是最先进的阶级和领导阶级。这种阶级特性及共产党和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广大职工群众更多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并注意妥善解决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同时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更好的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领导阶级中包括知识分子。

(四)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只要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对于加速现代化建设、巩固国家政权,对于各民族自身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

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但仍存在着民族问题。(属人民内部矛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统统繁荣,是加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三、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共产党政治上的以大优势。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特点

(三)人民政协的性质与功能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一)性质

(二)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为什么?

二、加强党的建设

(一)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三个代表”的内容

(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容 .思想建设:就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组织建设:选拔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作风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 .制度建设:就是要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中,坚持党规

4.《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要点 篇四

一、名词解释

1《共同体与社会》:斐迪南·滕尼斯著。

2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著述丰富,迄今有数十部著作问世,主要代表作包括:《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理论和实践》、《知识和人类旨趣》。

3人口金字塔:是用来描绘按性别划分的人口年龄分布和构成情况,并用以分析人口发展状况的一种统计图。

4表现性社会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5文化模式:是指互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丛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它构成了某个民族或地区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或制度的基础。

6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提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团结”

答:社会团结与“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的含义大体相同,它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因此,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不仅那些直接认识、直接交往、相互关心的人们之间存在着这种联系,而且那些素不相识、互不关心的人们之间也存在着这种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无形的,但它却是一种非常实在的力量,所有社会成员无一例外的受到这种力量的牵引和控制。正是靠着这种联系,社会才获得完整的存在和独立的生命。

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道德规范,一句话是一种被称为集体意识或集体良心,集体意识或集体良心是“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体”,它构成了社会团结的基础。

社会团结的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

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过度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是一种职业专门化。社会分工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削弱了集体意识,二是造成整个社会全面相互依赖的需要。2什么是家庭?家庭有哪些功能?

答:家庭:是以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

(1)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功能在于组织生产与消费两个方面。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

物质资料的生产。这种生产,直到现在,许多方面还和家庭有着密切关系。

(2)人口再生产的功能。从人类尽然个体婚制以来,家庭一直承担着人类自身生产的功能。

如果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就无法延续下去,而家庭则满足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基本要求。家庭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唯一社会单位。

(3)满足新性需要的功能。男女两性缔结婚姻关系之后,性爱就成为维系相互关系的主要

纽带。性爱是家庭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是满足夫妇性需要的场所。

(4)教育功能。家庭不仅负责新一代的身体再生产,还负责新一代的精神再生产。家庭是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所终生不会毕业的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对儿童来说尤其是如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5)赡养与抚养功能。抚养未成年的家庭成员和赡养老人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这

是人类繁衍的需要。当子女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不抚养他们,他们就不能生存,人类也就不能延续,所以这是父母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同样,父母抚养了子女,尽了义务,当父母老了,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子女也要尽到赡养义务。

(6)感情交流功能。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是思想感情交流最充分的场所。家庭成员除了在经济、文化生活中结合在一起以外,还有一种感情上的结合。这种感情是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特殊的亲缘关系基础之上的。

家庭的功能的发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现代家庭功能的变迁主要表现在:(1)部分功能外移。(2)部分功能得到增强。

3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达到调试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制度。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事业和制度.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社会保障事业的社会化

社会保障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事业,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1)它区别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个人或家庭的自我保障,而是由政府,社会来承担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2)它不是局部性的,而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社会保障的对象:(3)它不再是由某些社会组织、慈善机关来进行.而是由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直接出面组织。

2.社会保障成员之间的互济性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障成员的互济性,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接济,它包括自发的相非自发的相互帮助,以及参与者的利益合作.这种互济性主要谩现为,当社会成员处于为社会创造财富时期,在获取自身和所属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费用的同时,每月或每年为社会整体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这些保险金既为本人今后遇到意外事故提供保险也为其他社会成员解决临时性困难提供帮助。

3社会保障措施的强制性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家立法加以保护的,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制度,社会保障措施的强制性表现在:第一国家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只要符合社会保障有关法律的规定,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障。第二社会保障的机构无权拒绝社会成员享受其权利的要求或随意变换项目,也无权接受社会成员自由选择参加社会保障项目。第三,凡是符合有关社会保障税法或社会保障基金统筹法令,法规的交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交纳和缴费

3.社会保障结果的福利性

社会保障给社会成员带来的结果具有福利性,其具体表现在:第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在年老,疾病,灾害等引起劳动能力暂时或永久丧失的情况下,从社会再分配中,真正享受到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基本权利。第二国家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改善环境卫生,实习国民健康服务等,为国民提供各种福利。

4说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并简要说明作品的学术价值或影响。

A《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孔德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在1838年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时孔德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

B《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强调了人的心灵、自我和社会的产生与社会互动过程的紧密相关性。其基本观点是(1)人的活动并不是对外部刺激因素的简单反应,而是会根据环境中的客体来调整自己的行为。(2)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调整主要依赖其自我观念,而自我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它必须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因此,自我与社会是不能分开的。(3)社会的制度和结构是个体之间有组织的模式

化的互动的产物。社会秩序不是己完成了的事实,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修正和调整的过程之中。(4)人们的互动与自我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心灵的存在。因为有了心灵,人们才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有了心灵的支持,我们才能对外界的反应有所选择。

C《社会冲突的功能》

科塞,书中论述了冲突对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统一,对疏通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等方面的积极功能,分析了冲突得以发挥积极功能的条件,及在此过程中将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D《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发表于1970年,在当时有点石破天惊,即许多西方学者纷纷用“后”来命名眼下的社会形态时(如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等等),他则由现代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入手,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出发来界定社会。在这一需求理论中,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的物的功用或各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他们实际上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有所需求。如用鲍德里亚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人们添置洗衣机等生活用品不仅是“当作工具来使用”而且被“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并愿意为后者掏钱,《消费社会》一书的出发点就是讨论和研判这类社会现象。

E《江村经济》

费孝通,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三论述题

1.试论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影响,你认为应如何治理目前的网络社会问题。

答:1.对劳动方式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对劳动就业方式、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态度及劳动习惯等诸多方面发生着影响。从物质型生产向非物质型生产转变。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以货物为基础的生产明显地转变为高技能、高技术的服务,人类社会的生产正在从物质型生产向非物质型生产转变。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随着物质型生产向非物质型生产的转变,人们的劳动方式也更多地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在高科技工作场所从事工作的人,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知识工作者。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兴起,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改变社会的劳动关系。认为资本是关键的资源,金融家是老板,用奖金和股份收买知识工人,把他们仍然看作是雇员的传统心态将受到挑战;传统的吸引、笼络和动员知识工人的各种方法,将很难奏效。管理阶层必须适应知识工人的价值观,给予他们社会承认和社会权力,把他们从从属者变成合作伙伴。从封闭性、地区性向开放性、全球性转变。因特网为自由平等地获得知识和信息开辟了道路。远程工作代替了集中工作、集中办公的方式。人类将从集中化劳动转为分散化生产。美国当代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认为:人类生产将从集中再次走向“分散”。①人类生活也势必会出现“分散”的趋势。人们的工作组织形式变得灵活松散,利用电脑在家中、火车上或地点分散的办公室办公的人与日俱增。即使在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网络办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自动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人可以在家上班。SOHO现象越来越普及。在美国和欧洲,目前个体职业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2%,分时职业者的比例正在迅速增长;在美国,永久性职业岗位越来越少,一些企业组织越来越朝管理人员核心化和一般雇员分散化的方向发展。交叉分工。传统企业在组织内部采取的是一种专业化分工,不同的工作由不同的专业人士来完成;传统的信息分配是按垂直层级不平均分配的,因此企业的权力主要集中在最高管理层。而互联网络的引入使得信息的获得已经不再有层级的区别,甚至一线员工由于更接近市场往往掌握的信息更快更充分。当企业的结构由垂直分化向网络互联结构转变之后,原来的工作

职能的严格的专业分工就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将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特性及竞争的需要,部门之间的边界也被不断打破并相互渗透。网络技术摧毁了原有的产业界线,互联网促成的是全新的融合经济,电信业,网络业,硬、软件业,有线电视业,甚至娱乐业等都构成了新的融合。因此,在企业内部,劳动者必须适应新的竞争和协作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包括电子商务及产业基础设施,软件应用等在内的因特网产业迅猛发展,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大大提高,库存大幅度减少,从而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因特网同样也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它能够方便而快捷地提供大量的新的产品和服务,并能消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互联网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将人才和资金吸进信息网络业。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从现在到2008年,美国劳工职位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业,预计该行业将增长117%,对受过训练的高科技员工的需要量也随之增长。计算机工程师的数量将增长108%,技术支持专家的需要将增长102%,系统分析师将增长94%,数据库管理员将增长77%,桌面出版专家将增长73%。当人类的脚步刚刚跨入21世纪,高科技员工短缺的状态,已使各国的IT人才大战一触即发,各国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培养和网罗人才。另一方面,网络也冲击了原有的人才市场,那些不具备网络知识结构的人可能会难以找到理想的职业,从而导致社会的结构性失业。这样,虚拟社会的竞争给现实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网络对某些职业而言,具有替代功能。如教育,电脑在教学方面日渐显示出其优点,担当起对人的终身教育的职能,并在知识获得上消灭了地域差别。网络技术在教育实践中扮演的角色,使得各类知识呈现迅速易得性,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将会减少。

2.对消费方式的影响电子商务(即因特网作为全球商品、服务、管理和专业性工作的一种重要的甚至于是主要的分配渠道①)作为新的分配渠道,它不仅改变着顾客购买的方式,而且改变着他们购买的内容。消费模式多样化。传统的消费模式无论是商家对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对企业,都是面对面的直接消费方式。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精明的商家把商品的经营和服务搬上因特网,使消费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倾向。首先,通过上网,坐在家中就可以货比千家,在全面的信息比较后再作选择和决定。其次,随着网络商场、网上书店、网上售票、网上旅行社等经营和服务方式的发展,消费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再次,消费地点发生转移,网上采购物品、购买书籍、预定机票、预约旅行社,享受的绝大部分是上门服务,而传统消费往往是在商品和服务提供者的经营场所里进行的。第四,无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消费者,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消费模式可以轻松帮助用户解决付费、运输、验货等问题。大服务经济。所谓的大服务经济,是以真正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传统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只是在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中选择消费,并不能真正地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消费。在网络社会中,消费者能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商品,生产者按此来组织生产,生产者把产品设计权利交给消费者。降低消费成本。网络消费虽然增加了消费者的上网费用支出,但相比较而言,网络消费的价格比同类非网络消费价格低。例如,一份电子邮件的费用比国内传真和国际传真的费用低得多;网资源共享。医疗、教育等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

3.对精神生活与闲暇生活的影响网络社会的来临,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闲暇生活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迎接网络社会的挑战,我们对待网络社会的态度是,既不能对其造成的任何不利后果视而不见,也不能因噎废食地拒绝网络。我们应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网络社会的挑战。

4.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网络世界大大扩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并产生了交往身份的虚拟化、交往内容的自由化以及交往方式的便捷性等新特点。网络人际交往可以克服传统交往模式中的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不管身在何处,网上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就像和邻居打招呼一

样方便。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建立国际友谊,增强对他国文化的了解。因特网有助于孤独者与他人交流,有助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社会交际面的扩大。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也对社会生活中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人机相伴的生存方式虽然使人们的交际面扩大,但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却会因此大大减少。网络对于交友的“质量”,尤其是情感质量,以及真切感等方面的作用,还不尽如人意。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发生了哪些历史性的演变,联系实际阐述我国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

(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所谓“传统发展战略”是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现指导下形成的发展战略。它盛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这种发展现认为,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能提高,社会贫困现象就能消除,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化问题也就能得到解决。总之,经济发展了,其他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尽可能提高经济增长率,GNP、人均GNP及其增长率等指标也就成了衍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

这种发展战略曾得到了当时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联合国在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一1970)中,规定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最低为6%。l 969年应世界银行要求提出的皮尔逊报告以及1970年联合国第二个发展十年所提出的廷伯报报告也都代表了传统发展战略。

但是,经过30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发展现和发展战略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病。首先,经济增长并没有自动带来贫因的消除*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平均分配,GNF完全可以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毫无改善的情况下上升,并带来社会的两极分化。

(2)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基本需求发展战略”是70年代出现的影响最大的一种替代发展战略。它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76年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就业大会上提出来的。这种发展观包括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传统发展观单纯重视“物”的因素,即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新的发展观则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经济增长仅仅看作为人的发展提供的一种物质条件和手段。人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人的紊质的提高和人的潜力的充分发挥。第二,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日标和重要保证,二者必须均衡发展,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社会发展实质上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人的全面的综合发展。

按照这种发展观,衡量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应有五个方面;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李、健康水平、就业情况。

显然,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要更全面、更成熟。实现这一战略思想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持续发展战略”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发展过程中的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一种更新的发展战略即“持续发展战略”又提了出来。80年代中期Il迈尔斯在《人类发展的社会指标》一书中指出,以人为核心的发展应当是有利于所有人的发展。它应包括四个方面:(1)社会所有成员都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性,一些人的发展不应以压制另一些人的发展为前提;(2)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应当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应损害和妨碍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权利(3)现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同时还要尊重前人所创造的历史文化成就和价值;(4)关心后代人的发展也不应当意味着对现代人的剥夺,以遥远的未来的名义来压制现代人是不公正的。

迈尔斯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向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到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持续发展战略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世界首脑大会上被正式确定下来。

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有三:第一,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坚持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而不能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第二,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第三,强调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待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发展权尤其要得到尊重。

上一篇:中学生早恋的调查问卷下一篇:五上语文《礼物》知识点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