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分析

2024-09-13

发展分析(共12篇)

1.发展分析 篇一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手机支付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作者:牛丽萍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受到电子商务的感染,开始尝试采用这种新型商务模式。并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对交易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电子商务活动中及时性、无地域限制性以及快速性等各种要求,一种崭新的支付模式——手机支付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手机支付市场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手机支付市场 现状 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依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中,采用手机、电话等移动方式进行支付活动的比例仅占2%,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一种新兴行业,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开始和金融企业加强合作,开拓这一市场,很多企业意识到这项业务的巨大发展前景,也愿意参与其中,但是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形。

一、目前我国手机支付市场发展现状

(一)手机支付是否安全、可靠

安全是支付活动的首要任务,在手机支付过程中批量的信息传送主要依靠通信网络来实现,这就关涉到信息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1]。众所周知,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存在着被窃取、纂改或者丢失的风险。并且支付信息通常包含了客户的许多机密信息,如:银行卡账号、金钱数额等,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盗取,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故手机支付是否安全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安全,用户通常会采用加强软件、硬件建设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但加大建设意味着提高投入,而对于目前单单用于小额支付的手机支付而言,成本太高显然不是明智的举措。因此,在安全性问题方面,手机支付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支付行业壁垒重重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金融管制是比较严格的,我国也不例外,针对非金融行业涉足金融领域的各种业务,常常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制约。手机支付的最初发起行业是移动通信企业,支付业务属于金融业务的范畴,所以单纯依靠移动通信企业承担手机支付业务不具有可行性。随后,市场上一部分通信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联合发展该项业务,但面对着这样巨大的利益诱惑,合作参与的每一位人员都想占据核心地位,进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但这样的话,合作就会发展成为双方的制约,自然不可能合作的太深入、默契。

(三)手机支付业务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现阶段,已经开展的手机支付业务大多是发起企业自行设计、推广的,并且各种不同规格的手机支付设备,硬件、软件设施很不规范,不统一,未设计出统一的标准接口,这使得手机支付产品相互之间不能通用。照此推理,当客户拿着某一家公司设计的手机支付设备进行支付活动时,可能会遇到无法和其它公司设计出的产品相融合的困难,后果就是即便是市场上形式各样的手机支付产品在流通,但是由于各种产品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融合,势必导致这些产品不可能被大多数用户接受[3]。所以,受到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的限制,手机支付业务发展举步维艰。

二、加强手机支付市场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安全保障,统一规范行业标准

安全保障不单单指的是技术层面的保障,还包括安全管理层面的保障。这就要求用户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安全技术,同时还要提高各个管理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实现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的目标,进而彻底解决手机支付安全问题。其次,还要尽可能完善统一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的行业标准,因为行业标准一确定,市场上各种不同支付设备、支付产品就可以进行很好的融合,有助于整个市场的规范、流通。现阶段,国际上已经出现一些组织开始建立一套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行业标准,但是仍旧缺乏统一、完善,所以,建立健全统一的行业标准是首要任务。

(二)加强立法监督工作,合理引导消费者

由于手机移动支付行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现阶段用来规范这种行为的法律法规较少,所以,国家的立法部门应该着手建立一套完善的移动支付法律系统,解决手机支付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也为正常的手机支付活动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其次,加强对消费者市场的系统化引导,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市场推广初期,把推广目标锁定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上,特别是针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中高端消费者,要大力宣导。同时,加大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逐渐接受这种新型交易支付方式。

(三)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

从刚开始的GPRS直至CDMA、3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已经从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转变成一个功能完备的应用实体。目前,运用手机不仅仅可以接打电话、收发信息,同时还能够上网聊天、下载音乐,预定酒店、接收多媒体彩信、订购车票,购买小额商品等等。现阶段的手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并且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的功能会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齐全。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安全问题也不再成为制约手机支付行业发展的瓶颈。所以,需要不断发展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为手机支付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实际上,手机用户中的庞大客户群体与金融行业中的客户群体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重叠,这就说明手机用户中的大额消费人员同时也是金融领域中的大额消费人员,所以,只要牢牢抓住这些手机大客户,就等于抓住了一大部分金融大客户,这为手机支付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利润源泉。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采用手机支付已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当前遇到了一些难题,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手机成为未来移动支付行业的领跑者,随着移动通信行业与金融行业深入加强合作,支付行业标准的统一,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手机支付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卫.我国的移动支付问题浅析[J].特区经济,2008.[2]李学博.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将迎来拐点[J].通信世界,2008.[3]崔媛媛.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发展分析[J].移动通信,2007.[4]郭红斌.发展手机支付业务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金融电脑,2004.[5]陈潞.我国手机支付应用现状及问题探讨[J].中国信用卡,2007.

2.发展分析 篇二

1.1 数据获取

以“Telemedicine”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数据库,检出11605条记录。数据获取时间为2010年3月1日。

1.2 方法选择

通过文献计量法,逐年统计Pub Med远程医学的文献量,观察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1.3 数据处理

以时间为X轴,文献数量为Y轴,做出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1显示,远程医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74-1991年),这个阶段每年的文献数量在8篇以内,曲线处于水平状态,表明远程医学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探索状态;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9),从1992年开始文献量突然增多并快速增长,形成了一种指数型发展态势;稳定增长阶段(2000-),从2000年开始文献数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稳定增长,远程医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4 结果分析

依据远程医学的文献数量年代分布,远程医学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4.1 第一代远程医学。

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远程医学活动被称为第一代远程医学。文献计量显示,此阶段的文献数量曲线处于水平状态,这一阶段的远程医学发展缓慢。从客观上分析,当时的信息技术还不够发达,数据传输能力极为有限,远程医学受到了通信条件的制约。因此,第一代远程医学也称为启蒙与起步阶段的远程医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是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20世界60年代初,为调查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健康及生理状况,提供了技术及资金,在亚利桑那州建立的远程医学试验台,为太空中的宇航员以及亚利桑那州印第安人居住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其通信手段是卫星和微波技术,传递包括心电图和X光片在内的医学信息。

1.4.2 第二代远程医学。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后期的远程医学被称为第二代远程医学。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微机械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数字压缩等各种相关技术日益成熟,一大批有价值的项目相继启动,远程医疗逐渐走向了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有力地促进了远程医学由研究转向实际应用的迅速发展。第二代远程医学在声势和影响上远远超过了第一代远程医学。文献计量显示,远程医学的文献数量在这一时期呈几何级增长。在远程医学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美国和西欧国家发展速度最快,通讯方式多是通过卫星、微波、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和光纤网络,在远程咨询、远程会诊、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会议和军事医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技术的跃升,远程医学正日益渗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向着更细致的专科应用上发展,诸如远程病理学、远程放射学、远程精神病学、远程皮肤病学、远程儿科学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民用远程医疗系统得到了较为实质性的发展。

1.4.3 第三代远程医学。

第三代远程医学是21世纪初基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的结合,改变了原有的远程医疗模式,远程医学朝着无线、移动和便携方向发展,使患者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医生的帮助和救护。面向家庭、个人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成为了远程医疗领域的热点,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医疗保健。除了部分需要改善和研究的新技术外,远程医学技术总体上已不存在大的困难,已有不少商品化的系统。

2 远程医学发展趋势分析

从远程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远程医学技术的应用领域,已从最初的高科技领域到后来的军用、民用,最终向社区和家庭渗透,普及到每个老百姓。远程医学已成为实现21世纪人人健康的卫生目标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将最大程度地造福于人类健康。

2.1 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信息学技术以及医疗保健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远程医学技术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通用化、专业化、小型化和一体化方面[1]。通用化是指远程医学系统的多功能性和通讯平台的兼容性,多功能性是指一套远程医学系统具有多种远程医学服务功能,如远程会诊、远程咨询、远程教学、远程手术等,通讯平台的兼容性是指远程医学系统能够适应多种通信介质网络;专业化是指按专业需求研制成各种专用的远程医学设备,如远程放射学系统、远程病理学系统、远程心脏病诊治系统、远程超声诊断系统、远程手术系统等远程医学设备;小型化是为适应个人疾病监护、家庭保健、家庭护理和军队战时卫勤的需要而研制生产一些便捷式远程医学装备的趋势,如心电图BP机、有线或无线心电遥测监护系统、家用孕妇胎心遥测监护装置、单兵监视器等;一体化是指远程医学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一体化趋势,远程医学系统与医院各种数字化诊查设备或信息系统互接,实现各种医疗信息数据交互,为远程医学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撑条件。远程医学的开发和应用可以说是PACS和HIS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进一步延伸。

2.2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远程医学早期的应用是为了远程监测宇航员的健康及生理状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而出现在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对传统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医学模式是病人找医师,病人向医院流动,而远程医学技术的出现,将医院与病人、医院与专家、专家与病人联系在一起,完成医学诊治服务工作,增加了医疗资源与病人的联络方式,远程医学的应用将超越为偏远、落后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的早期思维方式,而成为人人都将可涉入的一个医学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较为新型的医疗服务体系。

远程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远程医学的应用创造了网络环境,随着材料学与制造工艺的不断革新,远程医学系统设备趋于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全,并且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流动性好,为适合个人疾病监护、家庭保健、家庭护理等需要而研制生产的一些便携式远程医学装备将使远程医学进入社区和家庭成为可能。

在军事医学领域,随着美军在世界各地历次军事行动中远程医学的成功应用,远程医学的建设与发展对军队卫勤保障的价值正逐步受到各国军队的高度关注。军队的职责使命决定了军队有相当一部分官兵需要驻扎在边疆、山区、海岛等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艰苦地区,而高级医学专家和高级医疗设备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部队中心医院,军队远程医学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则将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延伸到边远基层第一线。在战场救护中,野战远程医学系统的高度机动性,完全适合于现代战争的突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对医疗救治工作的要求。美军远程医疗在战时的应用几乎包括目前远程医疗技术的每一个方面,显示出远程医学在战时卫勤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远程医学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在公共医疗保健中,在各种自然灾害的救援中,还是在军队平战时伤病救治中,远程医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远程医学还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而出现更多的应用领域,远程医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迎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运行逐步规范

由于受到远程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科学软硬件条件的制约,远程医学早期主要是应用在一些科研和试验项目上,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大批有实用价值的项目相继启动,远程医学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Pub Med文献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文献数量看,1992到2009年的近20年间,远程医学方面的文献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远程医学也由较为模糊的理念逐渐发展为具有系统概念(如远程医疗咨询、远程病情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家庭保健、远程教学、远程学术交流、远程医学文献共享等)的新医学服务模式。

在远程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曾遇到了多方面的问题,如各种远程医学设备之间的不兼容、医疗临床信息格式的不统一、远程医学工作流程的不规范等都曾阻碍了远程医学的普及和发展。但是,在远程医学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各国政府及主管部门都在积极摸索和研究解决对策。国内主要表现在提高政府对远程医学的支持和监管力度,统一诊疗操作标准和技术信息标准,规范远程医疗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应用国际通用卫生信息传输标准(HL7)和图像数据交换标准(DICOM 3)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接口标准,实现医院内部应用模块之间、医院与社区以及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保证远程医学的规范化运行。

2.4 向专科化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远程医学可以和所有的医学学科紧密关联,包括内、外、妇、儿、康复、护理、监护、影像、口腔、五官、精神病、皮肤、心理以及医学教育等学科。从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远程医学只有结合具体的专科应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远程医学效益,把最好的医疗专家带到前线。例如,2004年美军远程医学系统AKO(Army Knowledge On-line)为在伊拉克、科威特和阿富汗驻防的美军提供服务[2],正是由于AKO系统在远程皮肤病方面的成功应用,才逐渐推广到其他专科提供远程会诊服务。截止2008年9月,AKO共开展远程会诊4306例,覆盖了18个临床专科。

由于临床专业性质的不同,远程医学在各个学科的应用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应用的成熟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应用成熟程度由应用的数量和质量、被专业人员所接受的程度以及应用标准、协议的完备或执行程度来界定。例如,远程放射学和远程病理学主要依赖于成像技术,与放射学和病理学的传统实践模式有着明显的相似性,从而产生了系统技术标准、相关人员的资质标准、质量保证和控制标准等,并已逐渐被业内人士接受和认可,而成为远程医学应用的领先学科。

未来远程医学的建设和发展,宜顺应远程医学专科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趋势,根据各中心医院的学科优势、远程专科的成熟程度以及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需求,建立起更多的远程医学专科中心,以便更好的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傅征,连平.远程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29.

3.发展分析 篇三

关键词:录井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一、录井技术概述

(一)含义

录井技术可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前者包括岩心录井技术、岩屑录井技术等,后者包括气测录井技术、荧光录井技术等。简单来讲,地质录井可以看作是一种通过收集井下信息判断油藏资源情况的技术。借助此项技术获得的信息比较可靠,因而判断的准确率也就比较高。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油田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还可以为资源开发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鉴干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对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人。

(二)技术现状

我国的油田勘探中比较常用的录井法有下述几种:

1、岩屑录井。此种方法在勘探工作中应用较广,结果也较为可靠。钻井时产生的岩屑可以将地层的含油情况如实的反映出来,属干真实资料,对干实现油层的准确辨别具有重要影响。对干勘探人员来讲,岩屑是一种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资料,只要简单分析岩屑的状况,就可以获取岩层信息。一般来讲,如果在自然光的条件下岩屑为褐黄色且味道芳香,就说明此处有油气资源存在。此种观察法比较简单但科学性较高,因此广为应用。

2、钻井液录井。此种方法指的是通过对钻井液进行抽样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料。一般而言,在对样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依据是密度和烃类气体含量。在钻井时遇到油气层的情况下,钻井液就会出现明显的改变:密度下降、流速加快、产生气泡或者油花。

3、钻时录井。由干砂岩与泥岩存在巨大差别,所以,钻井时如果从泥岩钻到砂岩,含油量就会发生改变,由此造成的钻时减少,就是此种方法的分析依据。在一般的油田勘探工作中,此种方法多用干明确含油量。

4、荧光录井。此种方法指的是通过发光岩屑量分析获得含油量信息。通常而言,岩屑含油多呈现黄色,依据含油量的高低依次为金黄、浅黄、亮黄、暗黄、棕黄。所以,如果岩屑为金黄或者亮黄色,就说明其含油量比较高。此种方法也属干观察法,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5、气测录井。严格来讲,此种方法与钻井液录井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以密度和烃类气体含量为分析依据,但不同之处在干,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气体含量以及气体所占比重的方式进行勘探结果判断。

二、录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做好录井基础理论的研究构建的技术结构体系

录井技术以录井基础理论为依托,积极推进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各种参数传感器理论、信息分析评价等基础知识的研究,努力构建起现代的录井技术结构体系,实现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

(二)做好钻井技术与录井技术之间的同步发展

做好钻井技术与录井技术的同步发展,以使录井技术能够更好的为钻井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数据,从而更好的为钻井过程中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避免钻井技术与录井技术之间因发展差距过大而相互影响。

(三)提高录井技术的时效性

做好录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钻井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录井技术能够随着钻探过程对井下进行勘测,因此,在钻探过程中对地质构造进行勘测,并确定钻井是否含有油气层等是其他测井技术所不具备的。现今所使用的录井技术所获得的数据大部分都是间接的,比如说通过对钻井过程中所产生的岩屑依靠钻井液带出后,进行样本收集、采样、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数据,这一过程与井下钻井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同时在样本收集的过程中由于各层之间的岩屑混在一起,对有用岩屑的识别、分辨和定位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从而影响对钻井的定量分析。为提高录井技术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应当在录井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注意缩短钻井录井测量中所产生的“时间差”,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录井数据的外部影响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录井技术应用发展中,应当考虑钻录的可行性以及评价等,提高录井技术数据的时效性与可靠性。

(四)提高录井技术的信息化、定量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量化的产生将会变得比以前更为灵敏、准确,并积极研究实现对未量化参数的研究,争取实现对未量化参数的量化。实施量化的过程应当发挥科学技术在量化过程中的应用。

(五)做好多手段评价技术在录井技术中的应用

录井技术现今主要包括综合录井、现场化录井以及定量荧光录井等多种评价手段,以上各种手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分别从不同的层面、方向反应了钻井下地层、油层的分布及结构情况,做好各种录井技术评价手段的应用分析是录井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结语

录井技术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应用历史,曾经为我国油田勘探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实际来讲,此项技术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使得我国丰富的油气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得以发展。所以,该技术不仅推动了我国勘探事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需要不断的结合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根据钻井的实际情况,在录井技术的时效性、定量化与信息化水平、评价手段方面进行提高,不断提升录井技术的整体水平,促进录井技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昂,袁志华,张玉清,张建平,赵红燕.元素录井技术在涪陵页岩气田勘探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5,02:23-26+3-4.

[2]王峭梅,杨永灵,张坤贞,刘海霞,高伟鹏.中原油田录井技术系列研究与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5,06:24-29.

4.酒店发展分析 篇四

迎接酒店发展新商机,但很多投资者却只是盲目进入市场,不理智的扩张,硬件设施、运营管理以及人员等方面都无法达到专业标准,致使经营遇到困境,甚至在短时间内就被市场淘汰。

在营销策略方面,经济型快捷酒店有着自己的一套独有政策,那就是创新策略。一家酒店的客房设施能给人留下最为直观的第一印象,很多快捷酒店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自己的客房变得独特、鲜亮。能让房客一进到房间内就永远记住这家酒店。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已达100多个,部分品牌扩张速度达到百分之二百,很多家庭式小旅馆也摇身一变挂起经济型酒店的招牌。随着各地商旅活动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危机的远去,快捷酒店需求越来越大,这也促使经济型连锁酒店投资在各地急剧升温,各地盲目的扩张却带来了品牌杂乱、店面不规范、服务态度差等诸多问题,导致了各经济型酒店整体经营上差距很大。

5.旅游发展swot分析‘ 篇五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

(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相脱节。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接待能力薄弱,政府的资金扶持有限,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旅游发展需要。

(2)资源同质化,竞争较大。帕哈太克里乡旅游资源与色满乡的民族风情园资源同质化,竞争较大,为避免同质竞争,景区应另谋出路,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轻观光、重体验”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停留时间较短,旅游产生的效益不高。帕哈太克里乡的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住宿、餐饮等基础接待设施环节薄弱,晚间娱乐项目还没有成体系,致使游客消费结构单一,消费链过短,主要以一日游为主,直接影响帕哈太克里乡的旅游经济效益。

(4)受季节影响明显。旅游业是一个脆弱性的产业,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季节的影响,而北方的乡村旅游更是如此,乡村旅游严重依赖于农业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受季节变化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像观光农业、林业、果蔬采摘等旅游项目影响更是严重,淡旺季非常明显。

3、发展机遇(Opportunity)

(一)国内休闲旅游时代的热潮

国内旅游持续升温,境外客源渠道拓宽,旅游客源总量不断放大。为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喀什独特的地缘优势

立足喀什、依托南疆、面向西亚、中亚、南亚和欧洲,打造成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乡村休闲旅游区的发展带来机遇。

(三)国民收入的提高增加了潜在的客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健康和养身,返璞归真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四)地方政策的扶持

喀什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强调加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高位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将成为喀什地区旅游发展重点。

4、挑战(Threats)

(一)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面临“形象遮蔽”的影响

喀什在大众心目中是一个民族风情地,宣传侧重于少数民族文化、民俗和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等形象,人文形象更为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资源地产生形象的遮蔽效应。帕哈太克里乡这样的乡村休闲旅游,在对外拓展市场上容易受到“形象遮蔽”的影响。

(二)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差异化。

由于旅游者文化水平层次的不断提高和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旅游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就要求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的旅游项目要多样化,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如何在与周边区域的博奕中壮大。

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注,疏附县、疏勒县等周边地区利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宏观优势和民族民俗特色,纷纷开展旅游业,周边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压力大。

5、规划需解决的问题

客观分析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可以看出其旅游发展前景总的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因此项目策划上,应扬长避短,整合乡内高品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生态休闲的旅游产品,促进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要想发展首先要从自身找到症结:

(一)完善管理,建立一支专业的、成熟的人才和服务队伍,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

人才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鉴于帕哈太克里乡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而在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上,应该定期举办乡村旅游和管理的培训班,重点提高基层从业者的相关文化素质。同时还要与喀什市当地的高校合作,吸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二)加大政府的引导和资助力度,招商引资,增加资金的积累

帕哈太克里乡的乡村旅游还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乡村旅游地功能的发挥,也会影响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收入。为此因增加资金的积累,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一个拥有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保障的乡村旅游名乡。

(三)加大景区促销力度,拓宽促销渠道

以“最乡村,最自然”为营销推广口号,一方面加大电视媒体、画册的宣传,加强城市居民的印象,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宣传,提高居民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四)丰富旅游项目,加强产品促销

帕乡的旅游项目突出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有主打品牌、有闪光点,因此应定期推陈出新,定期更换菜品和娱乐项目。

(五)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6.陕西果业集群发展分析 篇六

关键词:陕西果业;产业集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4日

产业集群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陕西省借助陕西的果业资源优势,加快了果业产业化的步伐,初步形成了果业集群。那么,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陕西果业的产业优势呢?

一、陕西果业发展现状

陕西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苹果、猕猴桃的栽种面积和产量、果汁加工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量、绿色果品基地面积等数项生产指标已居全国第一。临潼的石榴,未央的桃,户县的葡萄,礼泉的沙红桃、酸石榴,乾县、合阳、华阴的红提,大荔、临潼的冬枣,铜川新区的大樱桃,安康的大枇杷等特色时令水果的种植已初具规模。全省现已形成石榴基地、红提基地、冬枣基地等特色果品基地,并且凭借地理优势和人为整合,出现了渭北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优特产业带、黄河沿岸滩地枣优势产业带、汉中盆地汉中柑橘产业带等时令特色水果优势产业带。目前,陕西省形成的果业集群以礼泉的果品产业集群最为典型,以育种、种植、仓储、包装、运输、加工、营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依托,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

二、陕西果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

1、企业简单堆积,难以形成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陕西果业的地域分布很明显,产业集群更多依靠的是天然的地理优势。果品主要来源于各个零散种植户,中间商从果农手里收购果品,继而转手卖于果品加工企业或者批发商,中间商的准入门槛非常低,整个交易过程不规范,产品的质量等也难以得到保障。果农和加工企业之间缺乏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没有形成产业网络,产业链条是一段段拼凑而成,关联度很小。生产相似产品的同类企业或者同类种植户在空间地域上的简单集合,就被粗糙地理解为产业集群,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价值链上的有效集聚,难以发挥集群优势。

2、龙头企业比例偏少,缺乏品牌意识。产业集群内企业布局需要一定的层次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龙头企业茁壮生长,遵守行业规则,可以起到有效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减少无序竞争。而陕西果品加工产业中,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仅有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果汁等2~3家龙头企业,对于陕西省这样一个果品种类丰富、产量大的地区来说,龙头企业所占比例偏小,难以形成明显的带动能力,致使陕西省整个果品产业的竞争力不能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品牌对于产业集群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而产业集群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塑造品牌。然而,陕西果品产业集群中叫得响的产品屈指可数,大部分只是产品的原生态(比如白水苹果、陕北红枣等),精深加工产品品牌极少。这就大大削弱了产品的利润,消减了产品的附加价值。这对于陕西果品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劣势,也是陕西果品业在今后发展中应该首先突破的瓶颈问题。

3、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后,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大部分果品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整个果品行业处于跟风趋势。从根本上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只求做稳不求做大,竞争仅限于不公平的价格之战,而没有更进一步拓宽市场或投资于相关行业。产业集群中的招商引资,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也没有据可循的规章制度,对于将要吸纳的企业和项目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引进的企业质量和项目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导致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缓慢。

联兴棋牌官网 lxq4、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陕西省所有产业集群所呈现的共性问题。与集群相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研发体系、行业协会、金融担保体系、信用体系等几乎缺位,使得集群中的企业根本无法真正享受到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成本依旧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也难以上升。如,陕西省智力科技力量虽然雄厚,但未能与集群充分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政府介入的力度远远不够,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另外,陕西发展产业集群缺乏足够的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投资、金融服务与企业形象策划、职业经理人的猎取选择、科研开发、资源调查、分工合作等相关工作,均要由企业独自完成,严重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的提升。

三、培育陕西特色果业集群对策建议

1、打造绿色产品、创新产品,扩大市场。陕西省要充分发挥果品优势,就要坚持“从农场到餐桌”理念,延伸果品的价值链。同时,开发新市场,全面扩展国内市场,开辟新的国外市场。一方面企业应该充分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跟随时代潮流,打造绿色放心食品,不管是初产品、还是经过深加工的果品,都要体现“绿色”理念;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整个供应链流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果品的损耗,加强果品的保鲜程度,即有效减低成本,令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引入高科技人才,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将研发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整体发展。陕西要引导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果品龙头企业,尽快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其自我生长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达成企业间技术、信息、人才的自由流动,提高企业的配套率,促使整个配套流通过程在陕西果业集群中顺利完成。同时,加大对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一旦确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就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的重点是那些技术含量高、经营管理理念优、经济效益好的国内知名企业,使它们形成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使得集聚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实施品牌战略,设立果品名牌奖励基金,对获得陕西省、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果品企业及相关企业根据其级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要增强果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的力量不可忽视。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果品朝着优势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为果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诸如政府牵头,引进科技型人才或者技术,将先进的种植经验大范围扩散,帮助果农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形成地方规模种植产业;政府引导果农与果品加工企业形成必要的对接,保障果农的权益,避免各个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政府加大对农药、化肥、农机等与果业相关的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为果品加工企业提供保障。这种由政府促成的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能够推进陕西果业集群朝着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雄浪.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南方企业,2006.12.4.[2]李广志,李同?.基于钻石理论的陕西果业集群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3]基于产业集群的陕西果业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botxt

7.DSP发展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篇七

DSP (Digital single processor) 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 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拟信号, 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 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 并进行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翻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它不仅具有可编程性, 而且它的实时运行速度可达到每秒数以千万条复杂指令程序, 远远超过了通用的微处理器, 是数字化电子世界中日益重要的电脑芯片。它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 是最值得称道的两大特色。

二、DSP的发展历史

从1982年第一颗DSP芯片诞生到现在已有31年的历史。随着多核、SOC的发展, DSP将会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 DSP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FPGA、ASIC的挑战。

DSP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到由计算机实现部分实时处理的功能, 当时主要用在高尖端领域。DSP技术和大量运算相关, 每秒完成百万条运算就变成新的单位MIPS (每秒百万条指令) 。到20世纪80年代, 一些公司设计出了适合于DSP处理技术的处理器, DSP开始成为一种高性能处理器的名称。

DSP的诞生:当时有两种处理器, 一种是作为PC核心的CPU, 另一种是微控制器MCU。这两种处理器在进行大量运算时都面临着技术瓶颈, 业内在考虑此时需要一种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器件。那时, 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已经有了, 像滤波器、编码解码等对于乘加结构要求很高, 如果用CPU来处理的话, 指令多、效率低;如果在处理器中就有这样的乘加结构, 数字滤波器就可以实现实时的处理结果。

最初出现DSP时, 采用了NMOS工艺, 后来受功耗的影响, 很快转到CMOS。那个时候成本比较高, 实现每个MIPS的成本高达10~100美元, 成本商品化的障碍。

DSP产业在约40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DSP即数字信号处理, 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广为流传;随着这个时代的成熟, DSP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 DSP代表着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器件的出现使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接下来进入了DSP的第三个阶段, 这是一个赋能的时期, DSP理论和DSP架构都被嵌入到So C类产品中。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DSP的第二个阶段, DSP产品陆续出现, TMS32010所实现的出色性能和特性备受业界关注。新兴的DSP业务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它的拓展方向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当设计师尽全力使DSP处理器每MIPS成本降到了适于商用的10美元以内的范围时, DSP在军事、工业和商业中陆续获得成功。到1991年, TI推出价格可与16位微处理器相媲美的DSP芯片, 最早实现单价低于5美元, 性能提高到其5至10倍。

20世纪90年代, 很多家公司进入到DSP领域。TI首家可定制DSP———c DSP, c DSP基于内核DSP的设计可使DSP具有更高的系统集成度, 大大加速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同时, TI瞄准DSP电子市场上成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到了90年代中期, 这种可编辑的DSP器件已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海量存储、语言处理、汽车电子、消费类音频和视频产品等, 其中最为成功的成就是在数字蜂窝电话中的成功。这时, DSP业务也一跃成为TI最大的业务, 这个阶段DSP每MIPS的价格已降到10每分至1美元。

21世纪DSP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 市场竞争更加强烈, TI及时调整DSP发展战略全局规划, 并以全面的产品规划和完善的解决方案, 加之全新的开发理念, 深化产业化进程。成就这一进展的前提就是DSP每MIPS价格设定为几个美分或更低。

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TI公司开发出多并行处理结构, 1997年推出了C6000 DSP, 有8个并行运算单元, 原来每个单元性能可达200MPS, 这样一下子提高了8倍到1600MIPS。”这些运算单元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分为2组、每组4个, 包括逻辑处理、数字处理、乘法运算、移位处理四类单元, 分别适合不同的应用。这一时期, DSP已广泛用于数据通信、海量存储、语言处理、消费音视频产品等, 特别是在蜂窝电话领域的成功。

性能、价格、功耗永远是DSP追求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 每隔十年DSP的性能、规模、工艺、价格等就会发生一个跃迁。

三、DSP未来发展趋势:DSP向着多核与So C发展

DSP的发展是非常幸运的, 几乎以2倍于半导体工业的增长速度在成长。DSP技术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将远远大于其在问世后25年之内的发展, 并将使人类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全化、智能化和联网化。

在多核故事不断出现的今天, DSP同样也在向多核转变, 特别是面向高速、高密度数据处理应用。在TI公布的无线基础设施的多核DSP中, 已有一款6核方案, 在未来25年可能一个DSP芯片将集成百个处理器。

那些不属于高密度的应用, 将来的发展方向是So C, 而不是多核。达芬奇平台就是一个So C的典型例子, 它采用了DSP和ARM双核架构, 以及视频前端、视频加速器和很强继承性的软件, 专门针对数字视频应用而设计。

在第三个阶段———赋能时期, So C集成系统处理器的控制下, 同时使用可编程DSP和可配置DSP加速器, 这些新的So C将成为许多创新性产品的平台。可编程So C是未来DSP的生存之道。

四、DSP与FPGA、ASIC

DSP厂商未来的日子并不轻松, 随着FPGA与ASIC向DSP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 竞争在日益加剧。

低功耗、软件可编程性是DSP独特的优势, DSP似乎不惧怕这些竞争, So C的发展也将为其赢得优势。

FPGA有它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使用DSP有很好的继承性, 包括软件、操作系统、多媒体框架等都有很强的继承性, 有丰富的第三方支持, 而FPGA硬件进行编程则需要复杂的软件, 这就涉及到建立一个生态系统的问题。

ASIC低成本也伴随着灵活性不够。对于一些新兴标准, 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如果要实现多制式、各种各样的应用, ASIC也将受到各种限制。ASIC更多的是在抢占成熟或低端市场, 高端产品还是由DSP实现。DSP的未来一定是提供高附加值, 就是给厂家创作特色产品、创新产品提供一个平台。在DSP目前优势基础上, 降低成本也是未来DSP或So C平台的努力目标。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功耗。以低成本著称的DSP对降低功耗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视频、无线基础设施、医疗、绿色科技将在中国成为具有极大潜力的DSP应用市场。其中, 视频安全领域在中国已开始加快增速, 创新将使中国在未来全球电子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DSP技术无疑将快速推动上述应用领域的创新。

8.发展分析 篇八

关键词:档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管理;数据挖掘

1 现代档案开发利用发展的基础条件

档案是作为国家机关的产物而产生的。档案最初的开发利用形式是一种辅助政治活动的档案管理过程,档案的开发利用在特定的政治制度和档案利用观念保守的社会背景下处于一种有限利用的状态,档案的阶级性和特权性突出,只有特定的阶级群体可以查阅档案,档案的开发利用是国家统治者的专有权力,档案的影响力和价值作用被禁锢在社会最高层的团体范围内。社会的变革、发展和进步需要档案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冲破旧有的牢笼而走进社会大众的视线。“法国大革命”过后,于1794年颁布的“穑月七日法”确立了档案开放原则,至此档案向公众开放真正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同,档案开放在法理上得到承认是档案开发利用能够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人们对于自身权利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档案的利用也更加深入和迫切,人们的现实需求是档案开发利用能够长足发展的最基本动力。现代社会中更多将档案视为一种信息资源,档案的诸多潜在价值有待人们去扩展、挖掘和利用,这也是未来档案开发利用的重点和意义所在。

2 现代档案开发利用发展的理论影响因素

2.1 档案编纂学。档案编纂实践活动是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理论思想对于档案开发利用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探索档案开发利用过程最初理论及实践发展起点是从档案编纂学开始。

我国档案编纂实践活动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档案编纂实践活动在整个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间经过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的记录、整理出现了大批档案编纂物。进入到近现代社会,随着现代档案管理和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学科体系建设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档案编纂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从无到有。档案编纂学作为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在我国的出现最初是借鉴于苏联学者在我国讲授的《苏联文献公布学》课程,之后在大量档案

学者不断总结我国传统历史文献编纂的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现代档案编纂学理论。

档案编纂的基础是从档案馆的历史资料中进行,编纂形式包括检索工具、档案史料汇编以及史志资料等。传统的档案编纂学更多是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看待档案开发利用,这种现象随着档案类型的丰富和实际需求的扩大,档案开发的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档案开发和档案编纂呈现出一般性和特殊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档案开发的研究对象和实践对象要比档案编纂宽泛,而档案编纂学又是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理论组成成分以及实施开发活动的具体化实践形式之一。

2.2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兴起得益于20世纪中期信息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先行者,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满足政府内因文件激增而产生的文件存放、快速检索、查找和利用的需要率先提出了在政府内部实行信息资源管理。逐渐地,政府和企业由于对信息的高效管理带来的行政效率提高以及经济增长使信息资源成为物质、能量之后当代社会的第三大支柱性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得到空前发展对于档案学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档案界对于档案、档案管理的认识逐渐从档案实体转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角度上来。从档案学的学科建设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逐渐都将档案学从历史学科的门类下搬离至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领域,这种学科属性的转变自然地将信息资源管理的诸多理论、方法和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也逐渐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档案开发内容从较为单一的历史文献加工研究扩充到涵盖多种档案信息类型的开发,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都将其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必要过程,信息资源管理更加突出了档案开发利用的普遍性、公众性和效益性。从档案信息资源角度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加工、利用,加强了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的价值属性,而档案自身的原始性、凭证性特征又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得到提升,档案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凝结在档案开发过程中的智力劳动和利用结果得到了体现。

2.3 知识管理。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追求“精益求精”的信息资源形式来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在不断追逐更多效益、利益和竞争优势的状态下催生了知识管理的诞生。知识管理产生的目的是为了透过对于信息的进一步提炼,将隐性、显性知识有效地整合和配置起来,增加企业的智力资本,为支持机构内部进一步良好运转而服务。

抛开实际应用来看,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都是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的过程,知识管理可以使档案开发利用的归宿得到进一步明确——挖掘档案信息中的知识。档案管理从实体管理、信息管理进一步延伸到对于知识的组织、挖掘和获取,档案开发的任务、目的发生了转变。“档案作为知识管理中知识资产的组成部分,在历经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档案自形成起,其所固有的价值始终处于不变的地位,但是其使用价值不断调整以适应知识管理。在理论升华与实践改革过程中,档案价值呈现出新的特征。”[1]档案自身的知识属性可以很好地契合知识管理的理念,知识管理重视价值增值过程,而档案的深层次加工同样是为了提高档案资源的多元价值,将信息进一步凝结为知识以获得更高的价值回报。回归到现实应用中,档案开发的结果从普遍利用扩展到企业、政府内部的信息获取,为支持预测、决策等利用服务。档案开发利用结果在或多或少地实践着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理论将档案开发利用的价值增值过程放大,促使档案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有所丰富。

3 现代档案开发利用发展的趋势

3.1 档案开发利用主体和对象的变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产生的便捷性、多样性与日俱增,同时信息的数量、速度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信息的来源覆盖着任何有人参与的信息网络。档案信息的管理趋势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档案馆的管理范围,档案管理已经从社会团体延伸到个人管理阶段,各种信息存储设备、通讯软件和各种网络社区交流平台的使用使人们时刻都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档案信息,这一部分信息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是个人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组成的最小单位到有组织的社会团体、专门行业,每天都在产生着档案性质的信息,这一部分信息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多数情况下是由组织内部自身消化、利用和吸收。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来源的广泛性不断扩大,专门性突出。对于丰富的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能统一集中到公共档案馆内或由专门人员负责,更多是要靠个人、自身团体对于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认识到档案的价值,为自身和团体的成长而有意识地分析和开发利用档案。档案开发利用主体的个体性会越来越突出,档案开发利用主体的整理结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平面化特征的趋势。

3.2 档案利用需求的多样性

3.2.1 知识性。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一般性的档案整理材料和显性知识,而是想了解更多档案信息之间的关联,甚至希望得出支持决策的结论,尤其对于一个机构、行业以及领域来说,这种利用需求越来越明显,这就将导致对档案开发结果的知识性、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3.2.2 公益性。档案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一部分,档案的开发利用需要体现出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责任。目前,在国外这种公益性的档案开发成果的利用趋势较为明显,例如,英国档案馆在2012年伦敦奥运年期间在国家档案馆网站上展出了有关奥运专题的专门档案展览,重温了对于奥运会历史的记忆,同时很好地宣传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满足了人们对于奥运会的参与热情,很好地回应了社会的关注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未来对于公益性质的精神关怀会越来越突出。

3.2.3 娱乐性。随着一部分历史档案的公开以及人们档案观的变化,在一些影视作品、书籍刊物等文化产品中随处可见档案的影子,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记忆的重述被放置于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内,还原历史事实,将教育与娱乐融为一体。档案的神秘感和真实度足以引起人们对于某一并不了解来龙去脉而又备受关注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档案的极大兴趣。一些众所周知事件的档案被解密后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更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一部分。因此,今后大众对于档案开发利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抱有的娱乐精神会更加凸显。

3.3 档案开发手段的变化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管理脱离了手工管理的模式,数字档案资源的二次开发过程依然沿用传统的档案资料查阅方式挖掘出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对于一部分凡例式的档案汇编可能适用。但是,面对海量数据一味地依靠人工方式分析档案内容找出具有价值的信息则非常困难。未来对于大量档案数据的开发形式将会越来越依赖数据库技术的更新,朝着数据挖掘的方向发展。

数字档案数量增长的客观状况是利用机器代替人工开发档案资源的前提。面对大规模数字档案的产生,“如何真正盘活档案信息,从大量历史数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现实服务,……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服务,这将是日后包括档案信息在内的信息资源管理手段的努力方向”。[2]从国内外档案开发发展现状来看,档案的开发模式已经从一般信息迈向数据库以至于更大规模数据存储量的数字档案馆,最近提出的大数据管理概念对于未来档案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利用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现实中,无纸化办公环境的普及以及电子文件法律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档案形式的呈现都将是数字式的,再加上电子设备和通讯网络便捷性的不断提升,数字档案、档案数据库的容量将会形成几何级增长的趋势。利用智能化的软件代替人工挖掘有价值的档案资源是未来档案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在电信、金融、科学研究、市场营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商企业中的信息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在利用数据挖掘相关软件做类似档案开发的数据分析工作。

人们对于档案数据的需要逐渐扩展为获得辅助决策和预测性的直接情报信息。档案开发的结果不是再拘泥于一定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回报。特别是在一些机构内部产生的档案,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结果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要求越来越强,对档案中提取的信息含量的凝练度要求越来越高,注重在技术工具的指引下探寻批量档案数据的整体价值。传统的人工档案开发成果最主要的形式是档案文献信息产品,开发主题的主观选择性强,历史总结性痕迹明显,以二次信息居多,开发成果反馈的时效性不显著;而利用机器开发的档案信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更注重档案开发的实时性和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响应性,在海量数据集中存储的逻辑环境下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分类、聚类以及关联算法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得出关联性的结果。档案开发的意义所反映的不再只是对于某一个具体事件、活动和人物的历史描述,更多体现的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以作为科学研究,支持决策的结果。

3.4 档案开发提供利用方式的转变。时代在变,但是档案开发提供利用的服务宗旨没有变,以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共享是信息服务领域的共同追求。从目前公共档案事业的档案开发提供利用服务方式的建设来看,我国档案开发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相对落后。档案开发成果的发布途径还只是局限于文献类信息产品的实物展览,利用新型媒体、网络平台的传播和宣传方式还远远不够,各地综合档案馆档案开发成果的数字产品资源匮乏,档案开发成果更新不及时,这对于未来档案开发成果传播具有一定的限制。当下网络平台的普及以及通讯软件、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档案信息的获得在社会信息流通中一直处于较为边缘化和被动的状态,在公众越来越多借助新型媒体获取信息的今天,档案提供利用的服务方式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步。档案信息在信息内容上的限制不代表在提供利用形式上的限制,更何况对于经过加工处理的档案开发产品来说,借助新型信息媒介发布方式,配合社会热点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档案开发主题,向智能化的主动服务方式转变将会是未来档案开发成果走进大众视线,承担起文化传播作用,获得良好社会服务收益的必然选择。

﹡本文系2012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高校档案中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CSW2012057)

参考文献:

[1]任越,曹玉,乔尔.知识管理中档案价值的重新发现[J].档案学通讯,2012(3):38~41.

[2]钱毅.数据仓库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档案,2006(4):29~30,33.

9.视频网站发展模式分析 篇九

近几年来的互联网视频发展飞速,各大网络视频平台逐渐进入了商业模式,细分下当下视频网站发展的几种模式,有兴趣的站长可以看看

网络电视

PPTV,PPS等耳熟能详的几个网络电视客户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模式为购买或者与极大电视台进行合作播放,版权由电视台提供,接入接口后,做出频道列表供用户选择,这类型客户端,需要用户进行下载,并且客户端广告价值经过把握尺度要注重,过多的弹窗会让用户非常反感

影视,音乐站

奇艺高清,迅雷高清,音悦台等为代表,以独立的专业领域作为视频网站差异化优势,除去音悦台,其余都需要支付极大的版权费用进行播放,不过近期有几大视频网结成购买版权联盟之后,大大降低了视频网购买版权的成本,但相对的,对于网站的推广费用却要相应的增加,建议站长们走这条路的时候先掂量下口袋的银子

UGC

从优酷到56近几年都在慢慢转成UGC内容产出,所谓UGC就是用户自主生产上传的视频内容,该类的视频内容只要用户上传平台后,自动获取版权,除非用户自己确定需要版权购买,规避了一大笔版权费用,有想法的站长可以沿着这条路进行差异化发展

海外视频 是近期刚崛起的一个海外视频分享网平台,这个站以海外视频为基点,重要的是风格与youtube极为相识,并且站内很多视频是youtube视频同步更新,非常独特,有兴趣的站长可以去看看

以上总结了当下视频网业发展的几大趋势,未来视频网的走向与格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加入视频的行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10.发展能力分析实验报告 篇十

2012 年月

日 实验题目 华侨城 A 发展能力分析 指导教师 刘卿君 班级 20091114 学号 2009111403 姓名 徐兆省 实验目的 1、了解华侨城近2009-2011 年近三年财务的报表分析 2、掌握发展能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析企业发展的能力。

实验仪器 office 操作环境、excel、word 实验理论基础

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内在素质及资源条件等。分析发展能力主要考虑以下几项指标:

1、营业收入增长率= 100% 上年营业收入总额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 2、资本保值增值率=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 3、资本累积率= % 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4、总资产增长率= 100% 年初资产总额本年总资产增长率 5、营业利润增长率= 100% 上年营业利润总额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若大于 0,表示企业本年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指标小于 0,则说明产品或服务不适销对路,市场份额萎缩。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大于 100%.资本累积率若大于 0,则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付风险、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该指标若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权益受到损害,应予以充分重视。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在实际分析时,应考虑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资产盲目扩张。

实验要求 1、整理华侨城 2009-2011 年 3 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的相关数据 2、结合课本中的公式,应用表中的相关数据,编辑公式,计算每年的反映发展能力的各指标数据。

3、将所求指标值与同行业相比,分析其数值带来的影响 4、进一步对计算数据作出分析,判断该公司发展能力。

实验过程与步骤 1、进入相关的网站,查找华侨城 A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 2、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3、在 excel 中编辑公式计算各指标; 4、对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编写实验报告。

分析、讨论

由计算结果可知,该公司保持着良好的成长性。在中国旅游业兴旺的大背景下,加上该公司在同行业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公司未来的成长前景非常好。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理论(35 分)

操作(50 分)

分析讨论(15 分)

11.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私募股权 基金 发展对策

▲▲一、私募股权基金概述

1.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指通过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的方式向特定机构投资者和富有投资者募集资金,形成资金池,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并提供增值服务,然后通过上市(IPO)、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售出所持股份获利的非证券类投资基金。

2.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

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基金,但它仍具有一般基金的特点和属性,当然,综合私募股权基金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的历史,可以归纳为以下特点:

(1)募集资本的过程是非公开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不是向公众公开募集的形式获得资金, 不会采取媒体广告、宣传材料、研习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其主要资金来源是养老基金、捐赠基金、机构、政府、大型企业、富有个人等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和个人。

(2)以盈利为目的。私募股权基金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但进入某一产业后,其目的不是长期持有,而是为了所投股权价值升值后卖出获利。

(3)投资对象为未上市公司股权,也包括上市公司非公开募集的股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多投资于“有潜力”的未上市中小企业,看好所投公司的快速成长,进而带来股权价值的提升;或投资于陷入困境的大型企业,因为此时企业股权价值较低,帮助其度过财务困难,待市场好转,企业的股权价值会再次得到大幅度提升。

(4)由专家专门进行股权管理。私募股权基金不仅要善于发现企业的投资价值,还要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不仅要有项目识别力,还要有企业的管理能力,因此必须要由股权投资专家进行管理。

(5)私募股权基金的存续期是有限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存续期一般为7-10年,也可根据需要延长1-2年,期限到了即进行清算。所以,私募股权基金股权持有期是有限的,必须低于私募股权基金的存续期。

▲▲二、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

始于198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历了从外来引进到本土生长的不断演进过程。1992年初中国正式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外资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进入中国。1995年又颁布了《设立境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初步建立运行规则,但由于企业经营体制不顺畅、后期退出获利渠道不配套,初期试水效果不明显。1998年国务院转发了《关于建立我国风险投资的若干意见》,4年后总共成立了300家左右的风险投资公司。2001年全球网络经济进入寒冬期,国内风险投资转冷,期间国外风险投资企业进入中国,不仅给处于低迷的传统产业提供资金,并且为企业的管理和治理带来了新观念。从2005年提出股权分置改革,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到2007年随着《公司法》的修订,《合伙企业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计划管理办法》的出台,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法律环境逐步完善,我国各种组织形式的私募股权基金相继出现。经历了2010-2011年爆炸性快速发展,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退出渠道收窄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逐步回归理性。过去的2013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数量及规模、投资数量及规模、投资回报率等出现明显下滑,PE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三、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对策建议

1.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针对私募股权基金统一立法,以明确其地位和发展思路.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目前,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私募证券基金和包括创业投资基金在内的私募股权基金统一纳入调整规范范围。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投资者需求以及根据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状况,适时出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2.明确监管职责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 以证监会的监管为主导,与各部门在各自指责范围内做好辅助工作,监管相应业务,以适度监管理念,为PE的有序、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引导管理。同时,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3.提高基金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加大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建立高素质的基金管理团队。对基金管理人的主体资格实行严格限制,将资信不高的管理人挡在门外,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人利益。

4.退出渠道和各层级市场连接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等为私募股权基金建立顺畅的退出通道。

5.后危机时代抓住机遇

在后危机时代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大量合理估值的企业融资具有难度,私募股权基金以长期投资为原则,可以扶持处于下行阶段的优质企业,同时凭借专业的投资管理经验获得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奇峰.中国私募股权发展论(D).厦门:厦门大学,2009.

[2]聂无逸,张元振.关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J).银行家.2013

[3]于梦婷.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3

12.发展分析 篇十二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决策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 中国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继续给予财力倾斜,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该战略实施以来, 共投入了大约1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1220多亿元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资、310多亿元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那么, 从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究竟有没有缩小?造成缩小或者扩大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将研究的问题。

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 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七五”计划时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提法, 这种划分方法显得过于粗略, 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和制定区域政策, 难免产生政策上的“大而统”和“一刀切”。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 基于空间距离、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我们拟将整个经济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 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

1.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2.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之一;3.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4.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5.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奶业基地;6.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及相关深加工工业;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武汉“光谷”和汽车生产基地;7.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两大组团;以旅游开发为龙头的“旅游业—务业—旅游用品生产”基地;8.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基地;最大的综合性优质棉、果、粮、畜产品深加工基地;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中亚地区经济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

二、西部大开发前后地区差距的变化

在描述区域差距状况中, 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以西部大开发为界,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区域差距的历年变动趋势如何, 目前区域差距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八大综合经济区采用泰尔 (Theil) 指数和综合指标体系人文发展指数 (HDI) 加以测度。

Theil系数是一种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类似于熵多样化指数。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的情况, 以及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对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 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政策信息, 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gi为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Pi为第i个子区域的人口值;G为区域的总GDP值;P为区域的总人口值。

如果把总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组, 利用对Theil系数进行分解, 可以进一步分析群体差异、区际差异及其对区域总体差异的影响。Theil系数的分解计算式如下:

式中:

Tb为区际差异;Tω为区内差异, 是各区域内部差异Tω (i) 的加权和;Gi为第i个区域GDP占总区域的份额;Pi为第i个区域人口所占的份额;gj为第j个子区域GDP所占的份额;Pj为第j个子区域人口所占的份额。Theil系数越大, 区域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人文发展指数 (HDI) 是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 由三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寿命用于衡量居民的健康状况, 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用于衡量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衡量居民掌握财富的程度。本文主要选用人均GDP这一指标, 这一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指标本身的内涵来看, 由于人均GDP是一个反映人均经济总量的指标, 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区域差异的内涵;二是从技术层面上来看, GDP从现行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容易获取, 数据可信性和完整性较好。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 区域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

1.中国地区差距轨迹的总体趋势微弱地类似“V”型。具体说来, 1985~1990年逐步下降, 1991年以后逐步上升, 2000年略有下降。进入90年代后, 特别是1993年, 地区差距的上升幅度明显加大, 之后呈现一种徘徊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 除2000年略有下降外, 一直呈现一种上升趋势。2005年地区差距为1985年的1.19倍, 为1999年的1.08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库玆涅茨假说 (倒“U”型曲线) , 即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收入分配也随之恶化, 但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 收入分配逐步得到改善。因此, 从动态的角度看, 中国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 即趋于发散。

2.八大综合经济区差距的总体趋势也呈现类似“V”型, 其变动趋势自1998年维持了与地区差距演变的大体一致的趋势。与总体差距相对应, 1986年到1998年上升趋势不明显, 自1990年以来, 呈现一种上升趋势。2005年地区差距间为1985年的1.82倍、为1999年的1.09倍。2005年, 总体差距达0.1235, 其中, 区域间差距为0.0939, 即区域间的差距占总体差距76%。从总体差距和区域间差距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上看, 二者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并且所贡献率超过区域内差距, 可以说, 不断扩大的区域间差距是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3.区域内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这与Tsui (1991、1993) 、Jian等 (1996) 、世界银行 (1995、1997) 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1985年中国8大区域内部差距为0.0522, 之后呈现一种缓慢的下降趋势, 2005年下降为0.0296。

4.8大综合经济区内部变化趋势。显著收敛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综合区和北部沿海综合区内部差距的下降是导致区域内差距下降的主要原因。值得关注的是东北综合经济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该区域内差距在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微弱发散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自1985-1990年间呈现下降趋势, 是导致该时段区域内差距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自1991-1999年间, 该综合区内差距却呈现急剧的上升趋势, 是导致该时段区域内差距下降缓慢的主要原因。尽管大西南、大西北区内部差距变化呈上升趋势, 但由于其变化幅度很小, 对整个地带内部差距缩小趋势的反向影响较弱。从该区域历年经济增长率看, 区域内省区之间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其内部差距上升的重要原因。中性区域: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由于三大区域内部各省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小, 特别是这些区域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的差距性也相对较小, 从而使内部差距相对较小。

(二) 人类社会发展指数差异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十分显著的国家, 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从人类发展指标 (HDI) 看, 中国也存在地区发展差距。根据UND (2002) 计算, 2000年中国已经属于世界上中上等人类发展水平。从各地区看, 1999年有5个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650~0.500之间, 属于下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23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800~0.650之间, 属于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00, 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仅从人类发展指标来看, 西部地区还有5个地区还没有达到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 中西部还有15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标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在100位之后。

四、有关结论

本文采用1985~2005年间21年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 将中国分解为8八大综合经济区, 用Theil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HDI) 分别计算了总体差距、地带间和地带内的差距。通过以上的分析, 结论如下:

1.中国的区域差异是长期存在的。在现阶段, 尽管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并没有呈现出收敛的迹象, 特别是大西北、大西南与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之间的差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中国的区域差异不仅表现为8大综合经济区之间的差异, 而且区域内部的差异也非常的明显。但是在8大综合经济区内部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以及东北综合经济区呈现内部差距下降趋势;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区域内差距变化不大, 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呈现弱的扩散趋势, 即其内部的差异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距不断缩小的重要原因在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距缩小的同时又有较大的总体增长, 从而又成为地带间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 由于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在市场化程度、城市化水平、科技能力、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势, 加之体制先行转轨和先前优惠政策的特殊扩散效应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惯性影响, 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短时期内东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 在经济发展速度、人均占有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赶上它们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因此, 因地制宜实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将区域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并促使其向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 仍是中国区域经济政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总体来看, 进入1990年以来,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 实施西部大开发后, 地区差距变得更加显著。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它使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 中国如何走上区域协调发展之路是学术研究和实际政策决策的重点。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事实越来越明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表明, 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目标之一。本文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 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 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地区差距,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蔡昉, 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6) .

[2]蔡昉,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 2000, (10) .

[3]沈坤荣, 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 2002, (1) .

[4]高鸿桢, 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2) .

[5]刘荣添, 叶民强.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0) .

[6]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脉搏, 2007, (3) .

上一篇:警校毕业学生自我鉴定下一篇:全员育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