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

2024-07-20

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共10篇)

1.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 篇一

中共**乡委员会

“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

工 作 总 结

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村级党组织建设“五个好”为目标、学习培训为基础、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制度建设为根本、三级联创为载体、平安建设为保障、作风整顿为抓手、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富裕、和谐、文明的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6月初,在乡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开始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工作。下基层期间各机关干部在下驻点分别以实地调研座谈、村民座谈、党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村情、民情,协助解决村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所做的工作

(一)了解村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下基层工作队挨户走访农户,了解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二)召开会议学习文件,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连续召开了支部委员会、党员会议、村支部扩大会议以及监督委员会。学习《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并且详细向与会人员讲解“5个严禁”、“5个一律”、“17个不准”。在各村分别召开党性教育会议,让村民重新认识党的伟大,感受党的温暖,在重温入党誓词时重点强调“永不叛党”!在会上,党员们就我乡目前的发展状况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下基层干部还协助党支部加大对党员的党性教育,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党员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进一步加强了村党支部的建设,增强了党的组织战斗力。

二、下基层工作的体会与收获

虽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结束了,但无论是哪个岗位都要继续发扬良好的工作作风,继续发扬“三苦”精神,继续深入群众,力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用真情架起一座座“民心桥”,用一流的工作作风做出一流的万名干部下基层。下基层很有必要,关键要捧着精神去,种下和谐回;要带着真情去,带着实情回;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假;多一些深入,少一些轻飘;多一些实际,少一些浮躁;有关部门要多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少搞一些花架子。只有这样,才能把相关活动做的实实在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下基层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县委准确的目标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同时也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在此次活动中都是乡各级部门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参与、具体负责,加强了组织保障。万名干部下基层既要巩固战斗果实,还要创新突破,全面深入农户交流了解。通过下基层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始终坚持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主线与引领、贯穿指导下基层的各项工作要求和目标。把确保排忧解难促发展工作落实到位。在今后工作中,更要以下派干部进农村、进农户、促发展、促和谐为主导思想,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了解社情民意,倾听民意心声,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为“零”上访工作努力。

中**乡委员会

2012年

2.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 篇二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2012年3月30日)

在全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动员会后,我局严格按照会议精神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三问三解”活动要求,及时进行了安排部署,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建员多次深入石窑沟办事处榆树茆村、高家焉村、杨道沟村、上栾界等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为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局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活动措施,活动明确了专门人员,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

二、制定方案,明确思路。结合石窑沟办事处榆树茆村、高家焉等村的实际情况,及时拟定了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明白了为什么开展活动、活动中要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等问题。

三、走访调研,重在践行。按照 “听心声、拉家常、议发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明晓群众所需、了解群众所怨、掌握群众所盼”的要求,多次开展了走访调研活动。在深入村民小组、户、田间、地块调研后,组织召开了调研情况座谈会,进一步帮助群众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找准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同时,为每个村建立了矛盾台帐、明确了帮扶对象、确定了拟办事项。

四、注重落实,力求实效。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分步解决、能解决当场解决的原则进行合理处理。具体如下:

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发展。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规划,我局决定从各村实际出发,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为每个村编制“致富规划”。目前,由我局牵头,在水利、农业、科技、畜牧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榆树茆村“一治、二种、三养”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其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

二是慷慨解囊,帮扶群众。经局务会研究,我局决定拿出23万元帮助群众解决资金筹措困难问题。其中10万元用于帮助榆树茆村、高家焉村等8个村委会办公室简单粉刷装修和党建等各类软件上墙;13万元用于帮助榆树峁村会议室改扩建和抽水站架电。同时,我局已为榆树峁村赠送了会议室办公桌椅。

三是争取资金,改善条件。及时掌握国家惠农政策和投资信息,进一步联络感情,积极为各村争取中、省、市各类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努力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

3.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 篇三

——白云区纪委挂帮沙文镇扁山村干部张光铭典型材料

张光铭作为作为白云区纪委挂帮沙文镇扁山村的干部,在工作中以良好的作风、饱满的热情、一流的服务深入田间地关,认真走访农户,扎实开展帮扶。切实做到认识在一线提高,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加深、能力在一线增强。

当群众的宣传员,做百姓的贴心人

张光铭入村后一方面积极与村两委进行对接,在两委扩大会上向大家说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和工作的任务,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向他们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分别下到各个村民组去与村民见面,组织部分村民召开见面会。为了尽快摸清扁山村情况,张光铭挨家挨户走访,与他们一起劳动,促漆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同时结合白云区开展的“一推双保”工作向他们宣传,并听取群众对治安、卫生、环境等方面整治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并认真记好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扑下身,倾听群众心声

工作之初,为了让群众更加直观和深刻地了解工作队员的职责,张光铭建议工作组制作了印有白云精神和“一推双保”工作内容的宣传品(饮水杯)并在里面装上了由张光铭起草的《开展 “平安白云”、“三创三实”创建活动倡议书》和由区委组织部-1-

统一印制的“服务承诺卡”。在平时走访入户,与居民交心谈天,了解掌握他们实际情况之际,就会亲手送上。“感谢你的支持,如果您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欢迎您随时找张光铭的电话,张光铭将尽最大努力为您做好服务。”村民们都高兴地说:“有了它,我们感觉办事更方便多了。”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帮助下,宣传品、倡仪书、承诺卡发放率达到了100%。到到扁山村来的人,经常能看到村民提着一个水杯,扛着农具下地的情景。在全省两万干部下基层活动中,为让更多的群众张光铭虽然已经将公告在各村民组显目的位置和村党务公开进行了张贴,在见面会上也进行了宣读,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发放。但仍然还有部门的群众不知晓。为了让更多的群众都了解张光铭、认识张光铭。张光铭决定对所有的群众再次进行走访,与更多的群众见面,交谈。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从挂帮明确张光明挂帮扁山村以来,张光铭走访群众100多户,遍及各个村民小组。

虚心学习,诚心服务群众

只有及时解决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最迫切的实际困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群众对政府的各项工作就会满意、就会认可。走访后,张光铭对群众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和意见都认真进行整理和归类,并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原则,按照“力所能及的问题及时办,己所不能的问题及时报”的思路,对每一条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如群众反映夜间村寨内时有闲散人员或陌生车辆进出,安全感不强,希望加强治安巡逻后,张光铭及时与村两委进行了对接,并就当前开展的平安创建和公

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的要求进行了分析说明,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现在扁山村已经组织了一支10人的义务巡逻队伍,每天负责对全村7个村民组夜间的治安巡逻。巡逻队配有统一的服装、手电、像胶棍、警示灯以及车辆;在抗旱救灾期间,张光铭与村两委一起到沙田水库与管理方、投资方共同协调,将水库的水引到村寨,解决了农田灌溉用水的问题。在走访中,水淹坝村民一直在反映,该村民组一直没有一块像样的活动场地,有时召开一个村民会议都没有地方,更不用说休闲锻炼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光铭立即到该村民组进行查看,发现该组寨中央有一块空地属公用地,但长期无人管理,被村民东占一点、西堆一点,中央也是坑坑洼洼的,村里也一直想对该地进行清理硬化,但苦于没有资金,所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张光铭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单位领导进行了汇报,在委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区纪委负责协调20吨水泥,村两委负责所需沙石,村民组投工投劳共同整建的方案。后来由于工程量加大,张光铭又与村两委一道找到沙文镇党委,并成功从沙文镇协调了30吨水泥、30方沙石,将这一工程圆满完成。共硬化场地750平方米,修复和硬化串户路269米约775平方米。得知村两委当前工作任务多,时间紧,办公经费紧缺后,张光铭立及向所在单位领导汇,委局领导带张光铭着一起到白云区环保局进行了沟通协调,经过协调,得到3万元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对扁山村进行帮扶,目前该笔款项已划到村里。从一条条意见建议的办理落实中,让群众看到了张光铭的诚意。现在走在扁山村的田间地头,不时会有

村民亲切地说“张支书,你来了,快到家里喝杯水。”每当听到这样的邀请,张光铭心里总是乐开了花,是啊,有什么事比得到群众认可更开心的呢?

到目前为止,张光铭共走访群众200多户,收集意见和建议共14条。对其中8个问题通过协调已给予答复和解决(移民的户籍变动、危房改造补助款尾款、相关计生政策的落实、水淹坝活动场地建设、子女就学等);有2个共性问题(一是部门道路破损、二是饮用水管老化)已按要求上报到工作队,待全区统计后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余下的4个问题正在调查和协调解决。(加油站占用农户土地赔偿、柳丝组沙石污染周围村民和庄稼、部分群众养老保险办理情况、新户口与原身份证年龄不符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携手同行,共创共享幸福生活

4.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 篇四

活 动

简报

第87期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室2010年6月25日

【县市区创先争优专刊】

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

江西省永丰县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

江西省永丰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全县党员干部组成106个工作组,集中7天时间深入乡镇、行政村走访农户,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帮助群众办好事、解难事。访民情,争做亲民党员。坚持“三访三到位”,即上门访、田间访、重点访,人员到位、帮扶资金到位、严守纪律到位。党员干部带着《民情日记》,利用村民早、中、晚在家时间上门走访,倾听群众意见,理顺群众情绪,现场解决问题。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共收集群众有关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建议1700多条,当场解决150多个,协调解决300多个,梳理上报1200多个。

解民忧,争做利民党员。党员干部从基层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努力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一是关心群众送温暖。工作组共走访困难群众1600多户,送去慰问金80多万元,资助山区经济困难学生150多名,资助金额达20多万元,并实行“1+1”结对长期帮扶。二是带资金、技术和项目进村。实施“挂乡扶村帮扶工程”,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每个工作组为挂点村落实一万元以上的帮扶资金,积极争取项目、引进技术,扶持产业发展。活动期间,各工作组为帮扶村共争取水利、交通、种养殖产业等项目达85个,重点联系引进了有机白茶、优质百合等16个新品种,从县内外聘请56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具体指导,利用乡村党校举办29期农村产业实用技术讲座。

保民安,争做卫民党员。面对矛盾纠纷,工作组不回避、不搪塞,发现苗头,及时处理。一是建立台帐,把握先机。工作组每到一个地方,摸底排查,全面掌握现存的各种纠纷以及可能引发的矛盾,建立矛盾解决台帐,掌握矛盾消解主动权;二是及时处理,化解矛盾。对于已经发生的纠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召集相关单位人员调查走访、重事实求证据,做好劝说调解工作;三是宣传引导,促进和谐。帮助村里完善便民服务点和矛盾纠纷调处站,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咨询和服务工作,引导群众构建和谐,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

5.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实施方案 篇五

实 施 方 案

根据夏官营镇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 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我村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村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群众,充分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村社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着力改进服务效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我村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以下基层、访民情、结帮扶、办实事、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与群众关系为着力点,以了解社情民意为切入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具体完成四项工作任务:

一是开展农村政策和自主创业政策宣传活动。重点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宣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新出台的支农政策以及我县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和各级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家喻户晓。

二是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重点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农民所忧所思所盼。

三是兴办实事。结合我村实际,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农民群众多排忧解难,与困难群众建立“一对一”对口帮扶关系,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帮助村“两委”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问题。结合我村实际,力所能及的解决村和农民的实际问题。

四是促进发展。结合这次联村联户活动,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制定、完善和实施有利于我村的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总结和推广当前农村劳力致富门道,培育龙头企业,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工作计划

本次活动共安排2个工作阶段,1、了解民情、建立台账阶段

分别召开党员座谈会、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听取意见,统一思想。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听心声、拉家常、议发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把握群众所需、了解群众所怨、掌握群众所盼;在此基础上,明确帮扶对象,确定我村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实事。

2、组织实施、深入推进阶段

根据既定任务,明确负责人员、实施目标、完成时限,逐一推动,认真落实。带着责任干好工作,带着感情为民办事,把实事办理到位、把矛盾化解彻底、把发展谋划长远。坚持边做边查边改,及时倾听、掌握新的群众诉求,排查化解新的矛盾问题。

四、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 王贵定(支部书记)副组长: 张秀志(包村领导)李有林(村主任)

成员:

6.定边县万名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篇六

关于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曹明明

学号:41号

班级:经济管理2010级一班

2011年9月16日

关于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调查与思考

曹明明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的更替,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因农村换届选举和财务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油汽资源开发等各类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这既影响了党委政府的社会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所以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新形势下农村矛盾的现状及时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对于维护政治稳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特点

社会改革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纠纷。今年5月份根据县委安排,我县共选派754名市、县、乡干部下到全县25个乡镇 335个行政村进行调研活动,共排查出矛盾纠纷632件,经我们统计、梳理、归类分析,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矛盾纠纷问题和特点:

(一)农村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随着国家减免农业税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各种粮农补贴增多,油汽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的收益越来越多,农民对土地越来越重视,农村各类矛盾不断凸显出来。其范围包罗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县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对突出,农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主要集中表现在:一是土地纠纷问题。主要包括土地权属纠纷、多占挤占耕地纠纷、机动土地引发的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外嫁女土地纠纷、宅基地纠纷、国有林场与农村集体土地纠纷、建设用地土地补偿和城郊土地升值印发的矛盾纠纷。二轮土地承包中,由于土地承包手续不完善,跨度20年时限比较长,农村承包土地原始档案不完整,为了规避农业税收,大部分农户没有办理《土地承包证》,部分农民有《土地承包证》的,实际耕种面积与《土地证》手续不相符,埋下了矛盾纠纷隐患,一旦出现矛盾纠纷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农村的五荒地,地界不清,没有标注明显的地标和说明,以及土地转包、退包、反包、继 承或征用等流转行为,如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矛盾纠纷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据调查,今年—至五月份,我县共排查出土地权属矛盾115件,占各类矛盾纠纷总数的18.2%。土地承包和权属纠纷因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并伴随有政策性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常常比较复杂,调处难度大。如红柳沟镇卜掌村吕庭芳因为土地承包合同争议,315亩退耕还林补贴数额大,该村部分群众故意制造矛盾,造成政策性补贴长期久拖不能兑现。二是重点工程实施引发的矛盾。近年来,因为太中银铁路、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工程、国道建设、繁食沟风电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因土地补偿引发的纠纷呈上升趋势,比如我县贺圈镇、安边镇实施通村公路过程中,因为修路全村受益,占用个别农户土地,土地调整和补地等调处工作难度非常大。当某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就千方百计阻挠工程施工,以各种借口、手段来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尤其是我县近年来,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因赔偿费用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此类矛盾发生50件,占7.9%,如我县石洞沟乡邹寨子村,2001年靖王高速公路建设中,部分村民因临时占地补偿问题聚众起哄闹事,阻碍工程施工,并发生流血事件。三是村级换届、村级财 务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关心集体经济,要求参与村务、财务管理的人越来越多。个别村宗族派别势力非常严重,每遇换届选举,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扳倒村干部自己上台,制造对自己选举有利的氛围,以财务为借口,告状上访,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给对方“抹黑”,罗列各种罪状,煽动不明真相的人群体性上访。也有少数村干部在村务管理中,虽然做到了村务、财务公开,但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财务收支状况等,公开地不彻底、收支帐目不细致,容易造成村民误解,引发村民信访,也有少数村干部对自己有利的“好事”抢着干、偷着干,惹人的事,麻烦的事,难缠的事推给乡政府去解决,甚至为政不廉、以权谋私。在处理问题上,认人唯亲,拉帮结派,亲亲疏疏,对农民的反映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小事拖大,大事拖难。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远远跟不上现代形势的发展,往往在工作中搞瞎指挥、行政命令,结果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致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此类矛盾发生37件,占5.9%。

(二)油汽资源开发引发的矛盾。2010年,我县原油产能已经突破600万吨,开发过程中引发的土地权属纠纷,收益分配和各种补偿问题非常多,农村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农户,农 户与农户之间,不同利益体之间的矛盾凸显。截止今年1—5月份不完全统计,全县共发生此类矛盾142件,占总数的22.4%,各涉油乡镇调处工作量大,压力大,难度大。在我县白于山区,一般打一口油井包括井场和道路征占用土地5—8亩,补偿款10—15万元,地形复杂,井场面积大的补偿的更多,一口油井在20—30万之间,油井打在谁的地上,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推井场,承包供水和劳务服务等一系列利益随之而来。在利益的驱动下,石油开发的协调费和五荒地纠纷矛盾,农田污染费,以及房屋、窑洞和坟莹等附着物因震动所产生的赔偿问题,成了农村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每年乡村两级组织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调节处理,一旦达不到个别群众的心里预期,拦路阻挡,给我县的投资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三)城市化建设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城市改造需要征地拆迁房屋,征用城乡土地,实施一些道路供水通电民生工程,征地拆迁赔偿和政策兑现等问题解决起来困难。某些群众追求经济利益的思想显著增强,甚至过于片面化,阻挠动迁给城市造成了很多“断头路”,影响了城市的形象。还有的人在本身要求得到解决时,错误地认为“法不责众”,奉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的错误观念,一旦认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就臵国家法律、社会秩序、社会公道以及人们公共利益不顾,纠集一帮人采取静坐示威、冲击政府、堵塞交通等极端方式,以人多势众和把事情闹大来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

(四)群体性事件呈现上升趋势。当前,上访呈上升势头,尤其是集体上访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定边粮食系统农机公司企业改制后资产处臵,下岗职工养老金医疗保险以及工资买断等历史遗留下来造成矛盾纠纷;鼓楼南北大街拓宽建设征地补偿问题;回民公墓搬迁的问题;8023防化部队,老山前线退役战士落实政策待遇问题。这一类型问题涉及面广,人员多,矛盾复杂,夹杂有一些敏感的民族问题,有的已经演化成群体上访事件,有的不及时解决也将成为潜在的集体上访问题,影响到定边的社会稳定。如何及时解决好群体性事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

二、近年来定边县排查纠纷矛盾的主要做法。

(一)未雨绸缪,提早介入,赢得主动。党委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前后,要求深入基层第一线加强调查走访,掌握舆论动态和社会反映,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正确推演预测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统筹兼顾,维护国家和个人利益,提出合理化建 议,为决策不走偏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在重大决策实施,对重点项目建设中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加强情报信息通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沟通、早控制、早化解,下好“先手棋”,防患于未然,消除不稳定因素,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二)立足和谐稳定,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积极主动处臵上访问题,对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扩张征迁补偿引发的群众上访问题,领导干部要靠前工作,搭建党委政府与群众对话的平台,畅通渠道,释放群众情绪,疏导化解矛盾,并坚持人性化调处各类矛盾,黄金有价,情义无价,一句好话暖人心,对待群众上访,热心接待,耐心倾听,专心记录,细心解释,尽心疏导,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接近距离,重事实,讲政策,讲原则,灵活处臵,充分考虑客观原因,当事人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处理。

(三)联动配合,形成合力,破解难题。紧紧依靠政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大调解”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机制,加大调处力量,对一些疑难复杂和重大矛盾纠纷,统一指挥,共同参与,联合行动形成合力,破解难题,提高调处成效。基层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上和有关部门请示,加 强沟通联系。县上和有关部门对农村基层矛盾纠纷调处进行指导,协调有关事项,帮助解决调处工作遇到的困难;对基层调处工作需要县上和有关部门参与的,要主动介入,使上下之间形成联动,形成调处合力,整合部门调处力量,形成左右联动,各部门之间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既要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又要密切配合,加强联系。对属于一个部门调处的矛盾纠纷,这个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调处化解,不能把矛盾纠纷推向其他部门、推向上级、推向社会。对涉及几个部门的矛盾纠纷,相关部门都要积极参与,互相配合,通力调处;群众主动上门要求调处的矛盾纠纷,不管是哪个部门都要热情接待,主动受理,然后及时移交到有关部门进行调处,防止漏调失控,造成矛盾激化。整合社会调解力量,形成整体联动。通过与律师、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协调联动,积极引导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通过建立矛盾调解志愿者队伍和调解员协会等形式,把社会各界热心调解事业的人士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不断壮大调解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局面。

(四)关注民生,从根源上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正确疏导与惠民服务结合起来。我们一方面要正面引导 群众,另一方面要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反映合理诉求,政府排除万难,想方设法协助给予解决。2010年,我县加大了对民生解决的力度,实施了水电道路等民生工程,积极推动农村党务政务公开,妥善处理了重点项目建设,土地征用补偿等问题,排查调处各类矛盾800件以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00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赢得了群众支持和理解,从思想上引导群众,从舆论上发动群众,使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三、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群众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过于片面化。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难免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不是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改革,依法办事,依照程序积极反映问题和困难,而是用违法乱纪的手段去破坏改革,阻扰经济发展。少数人信奉“闹而优则仕”,全然不顾国家利益、长远利益。由于一些职能部门作风不实、工作不力,少数人错误地认为要解决问题靠正常秩序反映解决不了,只有把事情闹大了让党委、政府知道了才能得到重视,才能解决问题,抱着小农意识中的“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传统观念,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就闹,以蛮横无理来对抗改革发展。一些农民群众为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其社会行为缺乏法律、规则和道德约束,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

(二)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缺乏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可避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人们之间的利益调整量大面广,由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下岗就业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也由此增多,由于我们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不能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没有及时关心群众的生活和疾苦,有的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对矛盾的疏导化解不到位,导致有些矛盾平时表现不突出,但怨气日积月累,一旦“点火”,则一触即发,往往使政府及有关部门措手不及,单纯被动“灭火”,对社会稳定会构成严重威胁。有的干部基本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能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拖拉,对正当要求漠然处之,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甚至酿成严重事件。另外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在某些执法活动中,不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不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盲目采取强制措施,虽然没有违背法律,但由于造成一些群众不能接受,也会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级组织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基层干部专业结构单一,尤其是村一级干部参加政策理论学习不够,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多,处理问题时主观因素影响大。少数村干部素质低、法律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一旦群众对立情绪升格,极易引起共鸣,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深入细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大。虽然国家、地区的政策调整影响了群众当前利益,但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整体利益的。但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群众产生抵触心理,遇到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煽风点火,很容易形成群情激奋,酿成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由于有的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简单,没有用深入细致的工作来排除矛盾、化解纠纷,以致群众产生抵触情绪,爆发群体事件。有的认为农村经济工作才是“硬指标”,而解决纠纷问题是“软指标”。没有把正确处理纠纷作为新时期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来认识,没有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认识,只是满足于开会、发文件,过于形式。该协调的不协调,工作不及时、不主动、不到位、不落实,这种认识不到位,工作不 主动,造成工作不落实的状况是化解纠纷不力的主要原因。另外,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差。近几年虽然通过“四五”普法等多种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但在一些农村,全民的法律教育得不到普及,一旦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事情,少数群众不知道去用法律手段解决,只想一味蛮干,问题得不到解决,就聚集起来上访、闹事。

(五)对热点难点问题处理得不够稳妥。有些政府部门对出现的房屋拆迁、突发性重大事故等,处理得不够及时、公正和彻底,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满和怨恨;有的基层党政组织对群众反映的村委会的财务、作风等方面问题臵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等问题处理不公;对企业与驻地群众之间产生的矛盾,协调不力,处理不当等等。对于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处理不妥而引发了不少上访事件,影响了基层社会稳定。

四、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对策和措施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对于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农村社会矛盾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我认为,要预防和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 下,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执政水平

⒈加强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方面,对待群众的意见,做到认真负责,不推诿、不失职,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坚决纠正。对出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要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另一方面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执法水平,改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政策法规处理行政事务,形成浓厚的依法办事氛围。

⒉改进工作作风,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坚持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职能部门要注意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能力,从加强基层调解入手,把 民间调解、信访调解、行政调解、治安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机结合,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大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⒈既要注意快速发展,又要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开发征地和城镇改造、环境污染等涉及到的补偿、搬迁等问题,群众要求条件较高,如解决的结果达不到群众的要求及条件,最终势必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因而,我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依法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和预防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发生的长久之计。

⒉统筹发展,夯实化解矛盾的基础。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缩小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让最广 大的群众分享到科学发展的成果,营造化解矛盾的良好社会氛围。虽然农村近年来发展较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教育、医疗、水电、通信、交通等社会事业和公用事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巨大差别,造成农民心理不平衡不满情绪日增,遇到适当的机会就会爆发,形成集体上访。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工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缩小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是解决和预防群众集体上访发生的基础。

(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当前农村有相当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普法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在普法宣传工作中,重点在于守法和用法,教育公民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而且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有关职能部门、村级组织的配合,采取各种形式,依托各类宣传载体,加大法律、政策宣传力度,让法律、政策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教育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使群众遇事后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按照政策办理,而不是采取激进的方法,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乡镇、村组调委会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政治业务素 质和法律服务水平,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当调解手段无法解决矛盾时,应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矛盾,通过诉讼代理、非诉讼代理和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认真解决好群众的问题,防止因久拖不决而酿成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控预防机制

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把开展依法治村同健全基层组织结合起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机制,让群众充分享有知事权、议事权、决事权和监督权。要切实抓好农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成人教育阵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法律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

⒉充分发挥村级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一要建立健全对人民内部矛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调处机制。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因征地、土地、山林和婚姻家庭等易发生的纠纷且容易激化的特点,经常深入村,深入户,认真排查摸底,发现有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预案,并探索新形势下调解的方法和手段。二要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各级司法调解中心和基层调委会是预防和 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力量和第一道防线,特别是村级调委会要立足广大农村,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简单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和引发治安刑事案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坚决杜绝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⒊各单位各部门应齐抓共管,共同做好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出现和发生,都与本单位、本部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内部出现的矛盾纠纷要在所属辖区调解组织的帮助下,主动配合做好纠纷化解工作;对出现在不同单位和部门间的纠纷要搞好相互协调与配合,主动沟通情况信息,共同做好纠纷化解工作;对于出现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

(五)强化预警与处臵,严格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⒈保持信访工作超前性,把群体性事件苗头解决在基层。信访问题往往是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因此要充分重视农村的信访工作。一要健全信访工作网络,使其“横到头、纵到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努力实现“重心下移”,实行“一把手工程”,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二要切实解决好热 点、难点问题。对人民群众申办的事项,要热情接待,依法审批,依法行政,切实为人民群众搞好服务;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基层党政组织和企业内部的有关问题,要充分理解和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对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并做好情况反馈;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要采取“主动靠上去”的工作方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疏导化解,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7.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 篇七

“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贵州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的通知》(黔办发电„2011‟70号)结合党校实际,特制定“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知道,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地、县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部署,按照县委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的工作要求,以“转变作风、服务基层、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主题,以完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结合已开展的“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创先争优等活动,切实转变作风,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到农村,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化解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对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潘子堂为组长,以刘玉忠为副组长,县委党校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处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认真落实选派干部下基层。根据县委“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党校工作联系村是新江村和巴若村,在人员组织上,统筹安排,既要保证有人下基层,又要保证有人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我校选派办公室工作员 深入联系村,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集中排查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通过深入群众调查走访、认真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坚持做到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特别要把扎实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作为“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把制约经济发展及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和保障受灾地方人畜饮水安全作为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保障群众喝上安全水,尽最大可能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帮助群众谋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我单位“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四)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群众反映的诉求等认真进行梳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摸清实情。在此基础上,一条一条研究,认真制定解

决问题的措施,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解决问题的时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按照政策规定能当场解决的,马上解决,不等不拖;对基层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涉及到相关部门要主动协调,加以解决。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领导责任制。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党校主要领导要亲自动员部署,亲自带队到各自的联系点,亲自协调解决问题。深入到联系村,确保所有联系村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为开展好帮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意工作方法。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向群众宣传“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动员群众讲真话、说实情。要加大对“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报道,扩大社会知晓度,为排查和解决问题,顺利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要做到排查一起,化解一起,稳定一起,既不能简单地汇总上报,更不能无原则地上交矛盾,要克服等待观望等麻痹思想,坚决杜绝乱开口,随意承诺的行为。

(三)严肃工作纪律。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必须做到生活简朴、廉洁自律,坚守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开展好帮扶工作,对在下基层中流于形式、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对弄虚作假、工作失职、工作处置不当的给予纪律处分;对造成重大不良

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严格问责。

三都县委党校

8.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 篇八

层”活动的情况报告

XX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我镇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在开展第一批党员、干部活动后,我镇认真总结,扎实推进,镇活动领导组听取了部分干部的情况汇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继续积极开展活动,并对我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结合我镇实际领会活动精神,吸取上阶段活动开展经验,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100余人,通过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及时开展第二阶段活动。

二、活动特点

活动依托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开展为平台,在移民工作所涉及党总支、支部的党员、干部职工中普遍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让移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形成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创先争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对当地条件较好、有帮扶能力的农村党员,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要求,适当安排结对帮扶移民群众工作任务。干部结对帮扶比较困难的,明确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实行“多对一”形式进行结对帮扶。通过政策扶持、思想扶持、物质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能力和本领,开辟移民

后的新致富渠道,增加帮扶群众收入。把宣传水利建设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结对帮扶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XX和谐库区工作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三、取得成效

“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联系走访移民群众,倾听移民工作呼声,了解移民群众意愿。“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依托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初期效果,很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目前,我镇“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移民群众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共XX镇委员会

9.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 篇九

小寨乡综合办2011年11月28日

小寨乡“1234”推动“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

部下基层”活动取得实效

小寨乡在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中,立足本乡实际,要求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1234”的工作目标扎实开展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突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促

进发展”这一主题。全乡4个工作队、50余名机关党员,350余农村党员,沉下身子,扎根村组,走村入户,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热潮。

二是实现两个目标。即实现“建设一个先进的党组织,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动目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排查矛盾纠纷、帮办好事实事,建立“民情、信访、帮扶、实效”四项台帐,确保全乡党员干部在一线倾听民情、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落实措施,在一线总结经验,带着问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

三是搭建三个载体。即以“面对面访民情、心连心知民意、实打实解民困”为活动载体。全乡党员干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民情恳谈会、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将村情民意和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整改意见记入《民情日记》。通过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宣传惠农政策、提供致富信息、帮定发展计划等方式,落实帮扶群众,帮扶干部和帮扶内容等,为一些发展缺点子、干事少路子、致富没技术的群众,解决技术、信息方面的难题,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增强增收致富信心。

四是丰富四个内容。即丰富“走访一批群众、结对一家亲戚、办好一批实事、解决一批问题”活动内容。全乡党员干部按照“送政策、访民情、增感情”的要求,充分考虑农户散居、农忙时节、外出务工人员多等实际情况,采取白天走访田间地块、晚上走访农忙户,随机走访农闲户,反复走访上访户,预约走访结对帮扶户,重点走访贫困户的“五访工作法”,确保扩大走访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把党的阳光、政府的关怀送进了千家万户。目前,全乡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1613户,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77户,结对帮扶户入户走访率达100%,填写入户调查表、征求意见(建议)表100余份,共征求群众对党委、政府以及党员干部个人在产业发展、服务群众方面的意见建议197条,撰写调研报告18篇,村以上党员干部撰写民情日记476篇。

10.司法局万名干部下基层 篇十

四措并举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和拓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略阳县司法局按照县委部署采取四条措施扎实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1月19日,该局先后召开局务会、全体干部会,认真传达县委“万名干不下基层”活动动员会精神,学习县上实施方案,进行宣传发动,深化思想认识。成立了司法行政系统“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和实际,研究制定了颇具特色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日程表,提出下基层人员要达到局机关干部总数的50%,分3批进行,首批下基层人员不低于应下基层干部人数的三分之一,干部深入基层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0天。并要如实填写全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情况统计表和进村入户纪实及情况反馈表,提出了严格的工作纪律,确保了活动收到实效。

二、率先深入基层,进行走访慰问

动员会后,该系统干部积极响应号召,踊跃给包村扶贫的白水江镇梁家湾村困难群众捐款献爱心。1月20日上午,分管副局长立即率领5名干警奔赴包扶村,深入农户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退职村组干部、复退军人和特困户、受灾户,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困难家庭和有困难的老党员、1老干部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并征求对司法行政和包村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到了全覆盖、不遗漏,使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们带去了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捐献的2250元慰问金、8袋化肥、10床棉被、450斤大米、15桶食用油和新春佳节问候,确保困难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三、充分发挥职能,扎实开展帮扶

该局将在春节过后组织干部深入包扶村宣讲党的十七

届五中全会、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指导村级组织制定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编印发放《农村政策法律知识问答》,举办外出务工人员依法维权知识、实用技术培训班,帮助困难群众做好春播备耕,尽力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服务。结合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围绕一村一品组建专业合作社、一户一业制定增收计划,帮助村组、农户分析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引导群众结合本地和自身优势,选准产业项目,制定发展措施,重点抓好大棚蔬菜、生猪养殖等产业发展,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

四、开展主题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该局将积极参加全县政法系统开展的“百名干警下基层,进行法制大宣讲”主题活动,选派政治素质高、法律知识精、业务能力强的20名司法行政干警参与,组成法制宣讲团深入乡村、学校、社区和人口密集的集镇开展“法律六

进”活动,扎实宣传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印发放《侵权责任法》、《人民调解法》法律宣传小册子,组织开展20场法制报告会,每个乡镇举行1次“以案说法”宣传大会,法制副校长给学生上1次法制课,重点培训1次人民调解员和“家庭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百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维护春节及“两会”期间社会大局稳定。积极排查调处“十天”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措施和责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平安略阳建设,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满意度。

上一篇:手卫生宣传月领导讲话稿下一篇:江西教师网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