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共15篇)
1.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一
9.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读懂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通过诵读、品味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初步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诗歌的音韵美,并模仿诗歌中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创编。
4.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起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读懂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难点: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初步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模仿诗歌中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创编。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书、小组比赛读、评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词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交流、想象画面、课件图片展示、感情朗读等方式读懂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
3.借助仿写及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以及对课堂生成情况,利用评价做出精当的引导。
四、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
教师: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质疑。
绿色的课本指的是什么?
教师在课题中加上“这个”--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
这句话把______比做______。
(通过在题目中加上“这个”,让学生理解课题。知道作者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3.为什么作者省略了“这个”呢?
(通过对比初步感知诗歌语言特点:语言简洁)
4.再一次齐读课题,感受诗歌简洁的语言。
5.题目质疑。
通过学生质疑筛选出本课教学重点: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学生带疑读书。
2.交流预习单。
A.出示学生预习单,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重点指导,如“敞”翘舌音,上声。“苍劲”的“劲”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jìng”
B.针对难写的“敞”“芬”“限”三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通过捺这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走向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其相同之处,又要仔细观察其不同之处。
C.学生练习自己写错或不满意的的字词。
D.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查到的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
A.指名朗读课文。
(一是要读得正确、流利,二是要指导读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B.解决质疑问题,(把握学情,为下一步组织教学做好铺垫)
C.自由朗读诗歌,思考预习单第三题(大自然里有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的“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丰收的果园”“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微风”这些词语感知诗文内容。)
D.电脑出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大自然?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概括大自然的特点,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
电脑出示:正是因为大自然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祖国召唤我们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提示的方式让学生概括诗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程度。)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理解,重点突破--探究大自然这本书中有什么,感受绚丽多姿的大自然。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祖国对我们的亲切,热情的召唤?
(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关键词语“敞开”“去吧”“去吧”体会祖国亲切,热情的召唤。)
2.指导学生情感朗读第一小节。
3.为什么连续用了两个“去吧”?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两个“去吧”强烈表达出祖国殷切的希望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感受诗歌的又一个特点--节奏感强。)
4.指导读出体会,读出诗歌的节奏。
5.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
(1)配乐范读2--5小节学生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
师电脑提示:
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仿佛感觉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汇报交流:
(3)根据学生汇报内容教师随机组织教学。
A.第二小节抓住“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让学生分别说说脑海中的画面,然后想象画面感情朗读本小节;
教师电脑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的画面,再一次情感朗读本小节;
(通过联系生活感受,想象画面,图片展示,让学生再现诗句描绘情景,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情感朗读诗句。)
教师通过调整词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另一个特点--韵律美。
例:a.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b.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丰收的果园,耕耘的沃野。
读一读,哪一种表达方法更好?为什么?
(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原文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同位尝试背诵本小节。
B.第三小节抓住“鸣禽”“野花”让学生说一说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配合课本插图让学生谈一谈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感受。从而理解“温馨”一词。
通过查字典理解“洋溢”一词,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指名情感朗读本小节。
C.第四小节通过教师引读“青山”“绿水”的话,结合文中的“!”让学生感受到青山绿水的呼唤,从而感悟大自然对我们的呼唤。
感受表达方法,仿写片段。
电脑出示: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这一小节运用了__________表达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蓝天____说:___翱翔吧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表达方法,语言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D.第五小节抓住“片片云锦”体会“撒开”一词运用的精当,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回忆。
6.教师小结:一花一世界,大自然的课本,就是一本神奇无比、永远也读不尽的厚厚的百科书!
7.学生感情朗读2--5小节,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理解,重点突破--探究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开拓“打开”内涵。
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在大自然这本百科全书中,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还能受到精神方面的熏陶,大家默读2--5小节思考:你从大自然这本书中受到哪些精神方面的熏陶?把你的体会写在书中空白处。
3.学生感悟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从翠竹的挺拔,感受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从松柏的苍劲感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洁;从“无限风光在险峰”感受青山的豪情;从绿水启迪“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襟;从“联欢、相聚”感受到景人合一,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与愉悦……)
5.补充练习:
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一群蚂蚁能搬动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温柔的小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划线部分让学生自由填空)。
6.小结:大自然这本书即让我们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又让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品质更加?(高尚)让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快乐温馨幸福健康)
所以,课题说是“绿色的课本”。
(通过大自然给人们的启迪,一草一木折射出的品质,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一切,来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从而突破本文其中一个重难点。)
7.你对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还有其他理解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比如: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绿色代表着希望;绿色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态的……甚至于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有的学生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有的学生认为大自然是彩色的,“绿树红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橙黄橘绿”等,教师可以引用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阐明每一个人对自然欣赏的角度不一样,而对自然地理解就不一样,本文只是作者心目中绿色的大自然,意在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表达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在阅读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齐读课题。(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8.既然绿色的课本里有那么多的营养等待着我们去汲取,我们该如何去打开它呢?
默读诗文画下表示动作的词语,思考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方法。
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电脑出示: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去倾听、去攀登、去感受”,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9.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帆风顺的吗?我们知道了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方法还需要哪些品质?
(提示:我们要想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就要善于观察,具有松竹一样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想体验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就要不怕劳苦;要想饱览无限的风光,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不怕危险,勇于探索。)
10.小结:打开大自然的课本除了要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还要具有善于观察、不怕劳苦、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通过学生默读,圈画,从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所需要的“方法”和所需要具备的“品质”两方面入手,由浅入深,轻松的突破本文其中一个重难点,并又一次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响应祖国的和自然地热情召唤,一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1.齐读最后一小节。
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学生发现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相同,让学生初步认识反复修辞手法。)
电脑出示: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12.找两位同学分别读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感受本诗文运用反复的好处。
电脑出示本诗文运用反复的特点:
(首尾呼应,增强作者表达情感。本篇文章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小节是对本文主题的暗示,最后一小节是作者情感的升华。)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
(四)回归课题,诵读课文
1.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探究的心。
2.自由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大自然的语言》
1.课件出示,学生自由朗读,组内交流朗读收获。
2.班内交流。
(六)小练笔
1.用心观察大自然里还有哪些事物,我们从中能增长哪些知识,仿照课文第二小节的句式写一写。
2.学生习作
3.交流习作。
(七)作业
1.搜集赞美大自然的诗歌阅读,有兴趣的可以尝试背诵。
2.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首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或亲近的人听。
(八)板书设计
9.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简洁节奏感强韵律美)
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去倾听去攀登去感受
(不怕劳苦不怕困难善于发现勇于探索)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诗歌本质上是抒情的,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这需要通过想像完整地把握诗意;另外,诗之美不仅仅是语言,还有韵律、色彩、语调等语言之外的手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大胆地舍弃了原有的逐节教学,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化跳跃松散为连贯流畅。先通过老师范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然后顺势将分散在2--5中的诗歌意象抽取出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这样,原来凝练、简洁、跳跃性很强的文字,就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情有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田野的肥沃”,“丰收的果园”,“珍奇的鸣禽”,“野花的烂漫”。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美景之中,与作者的心灵交汇,相互融合,不禁怦然心动、心旷神怡。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感受到了祖国的呼唤,如果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不只是祖国的呼唤也是大自然的召唤,作者的召唤,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由于学生词汇积累不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时,没有把头脑中意象的东西表达到位,老师如果能够随时补充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表达具体,课堂生成会更加精彩。
教学建议:在诗歌教学中“读”虽然贯穿于教学始终,但一定要凸显出其层次性,在本篇诗歌中,第一层次的“读”:读正确,流利--读懂大自然里有什么--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情感朗读诗文。第二层次的“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字词品悟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诵读重点段落;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字词品悟如何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诵读重点段落;抓住重点句段感受文中表达特点--诵读重点段落。第三层次的“读”:有感情诵读诗文--拓展朗读。
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预习单
第一关:字、词大比拼。
1.认读下面生字,并在课本上描红。仿写在下面田字格内,没个生字写两遍,做到正确美观。
敞芬限锦昏
把不满意的再写一个:
2.读一读,抄一抄,再听写。
敞开芬芳描绘云锦微风
相聚苍劲饱览黄昏无限
纠正写错的字词:
第二关:读书擂台赛。
1. 朗读诗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诗歌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听,记住他们对你的评价。
第三关:我会思考。
1.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大自然这本书里有什么?随时用笔圈画出来。
2. 请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尹作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中心小学教师,荣获枣庄市优质课二等奖,被评为“山亭区优秀教师”。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案设计二(A版四年级上册)]
2.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二
一、 研读数学教材的纵向联系
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前面的内容及后续的知识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纵向联系。因此,笔者认为研读数学教材的第一步就是要厘清教材的前后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起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从而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烙饼问题”是渗透优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学习会对优化思想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但优化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处处可见渗透的痕迹,如计算教学中的算法优化、解决问题教学中的策略优化以及统计教学中的统计方法优化等。除此以外,教材还以“数学广角”为呈现形式,较为集中地安排优化思想的渗透,具体分布如下 :
由上表可知,优化思想在四册教材中重复出现,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在低年级,教材虽然没有将优化思想作为一节课的主要目标, 却已经让学生对优化思想有了些初步的体验。比如简单的排列,排列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有序的排列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初步体验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但诸多方法中却有优劣之分, 一个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到了中高年级开始以优化思想作为一节课的主要目标展开教学,如“烙饼问题”和“找次品”问题的教学,它们都让学生经历了方法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 体验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形成优化思想。鉴于此,笔者认为此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模拟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简单生活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由此可见, 研读数学教材的纵向联系有利于体现数学教学的连贯性和新旧知识的关联, 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纵向建构,能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
二、 研读数学教材的横向联系
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既有纵向联系, 又有横向联系。研读数学教材的横向联系,即研读新知识点与哪些知识是相似的,让学生及时横向沟通,领会新知识点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笔者认为,研读数学教材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不应忽视。
例如,“烙饼问题”并非为烙饼而烙饼,而是通过烙饼问题的学习提炼出相应的规律, 从而去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教材就为“烙饼问题”提供了三个相似的问题,意在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1.教材105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一种电脑小游戏,玩一局要5分钟,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双人玩。小东和爸、妈妈一起玩,每人玩两局,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教材107页的第2题:东东、晶晶和红红三位同学去量身高、验视力,每项检查要3分钟,他们至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做完这些检查?
3.教材 108 页的第 4 题:三个客人去饭店吃饭,他们每人点了两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比较合理?
上述3个问题分别是玩游戏、体检和炒菜的实际问题,其解决原理都和烙饼一样,学生只要掌握了“烙饼问题”的实质,这三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事实上与“烙饼问题”更为接近的问题有煎鱼、煎饼等生活化问题,为此,笔者在教学时又设计了如下3个练习:
1.妈妈用锅煎鱼,两面都要煎,一次能煎两条,煎一面要用2分钟,请问妈妈煎完3条鱼至少要用几分钟?
2.妈妈用锅煎鱼,两面都要煎,一次能煎两条,煎一条鱼要用4分钟( 煎一面要用2分钟) ,请问妈妈煎完4条鱼至少要用几分钟?
3.妈妈用锅煎饼,两面都要煎,一次能煎两个,煎一个饼要用6分钟( 每面要用3分钟) ,请问妈妈煎5个饼至少要用几分钟?
当然,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前提是学生领会了“烙饼时间 = 烙饼个数×烙一面饼的时间”这一规律。由此可见, 研读数学教材的横向联系有利于知识点的横向比较,体现同类知识点的关联,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横向建构, 能引领学生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来进行探究。
三、 研读数学教材的公开信息
研读数学教材的公开信息, 即研读教材展示的每一个文字和每一个符号, 领会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只有研读清了教材的公开信息,才能厘清教学的基本内容,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做好准备,这也是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比较好的做法是:先梳理出教材所展示的各种信息,然后再决定各种信息的价值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
例如,“烙饼问题”的教材版面只有半面多一点( 如图1) ,但其中蕴含的公开信息却很丰富。笔者认为,它至少蕴含了如下5条公开信息:
1.烙饼的条件 :烙3张饼 ;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用3分钟;尽快( 时间最少) 。事实上,这些条件表明了“烙饼问题”来源于生活。
2.探索烙1张饼和2张饼的时间。探索时必须通过操作使学生清晰, 探索后还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从而让学生理解两张饼同时烙,没有让锅空着,充分利用了资源,比较省时间。而一张饼一张饼烙,浪费了资源,花的时间就多,这其实就是优化思想的核心所在。另外,先探索烙1张饼和2张饼的时间,其实是渗透了化归思想,化难为易。
3.探索烙3张饼的最少时间。“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教材中的一个反问表明烙3张饼的方法多样,应该组织学生探究。为了让学生思路更清晰,教材用示意图表示烙饼的过程。这就表明,在教学时理应让学生学会画示意图。同时,教材通过示意图展示出交替烙,让学生领悟其内涵,这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显著得多。
4.探索烙4张饼、5张饼、6张饼……的最省时间。探索这么多时间,表明烙饼时要设计表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有序,也有利于后面的发现。
5 .“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 ” 表 明 教 学 时 要 提 炼 烙 饼规 律 。
上述5条信息,教学时都要予以重视,但这5条信息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第3条和第5条,第3条可以展示探索过程,也可以体现烙饼的实质,而第5条则可以简化烙饼规律,为知识的横向联系做好准备。可见,研读数学教材的公开信息,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
四、 研读数学教材背后的秘密
研读数学教材背后的秘密, 即研读教材背后所蕴藏的知识点及思想方法。教材的公开信息,只要花点时间就能捕捉到, 但发现其背后的秘密却需要一定的教育经验与智慧。事实上,教材背后的秘密往往又是决定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教材背后的秘密,才算把教材研读透了。
例如,关于“烙饼问题”,教材除了展示出上述5条公开信息外,它的背后还应该蕴含如下2条秘密:
1.同时烙和交替烙的优势。同时烙,即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再同时烙两张饼的反面。交替烙,即不一定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或反面, 可能同时烙一张饼的正面和另一张饼的反面, 也可能烙了一张饼的正面后,等一下再烙反面。但同时烙和交替烙有一个共同的优势,那就是让锅不空着,充分利用资源,从而节省时间。事实上,偶数张饼适合同时烙,如2张、4张、6张等 , 奇数张饼( 除了1张饼和3张饼) 适合同时烙和交替烙同时使用,如5张饼,其中的2张适合同时烙, 其余3张适合交替烙。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表格展示出烙饼张数和烙饼时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2.烙饼规律的实质。教学时,学生借助表格可以快速提炼出烙饼规律:烙饼时间 = 烙饼张数×3分钟,但教师还应该知道这个规律的数学实质。如教材上所说,烙3张饼的最省时间是9分钟,其实质是3张饼有6个面,每次烙2个面,需要烙3次( 6÷2=3) ,每次3分钟,一共是9分钟( 3×3=9) 。当然,这个实质可以不告诉学生,因为告诉学生反而会把烙饼问题弄得更复杂,而且会冲淡先前的发现,但教师必须心中有底。从这个本质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烙饼规律时,还可以再抽象一些,即3分钟是烙一次的时间,或者说是烙一面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提炼出一个更具普适性的规律:烙饼时间 = 烙饼张数×烙一次的时间或烙饼时间= 烙饼张数×烙一面的时间。
由此可见,准确研读数学教材背后的秘密,可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既有深度,又更简洁,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入浅出吧。
3.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自测题 篇三
1. 690700000≈()亿8060000=( )万
2.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九位数小()。
3.用4、7、8、2和5个0写出一个大于7亿的数是(), 小于7亿的数是( )。
4.从个位起,第()位是十万位,第九位是()位。
5.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
6.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 )。
7.□366,如果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8.□6=12……8,□=()。
9.在除法里,除数除以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10.一个平角的度数是一个直角度数 的( )倍。
11.()里最大能填几。
20 )<9370 )<290
30 )<16590 )<715
12.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千米/时,要行驶360千米,需要()小时。
13.每个足球的单价是48元,用400元最多可以买()个足球,还剩()元。
14.根据3600=9,直接写出得数。
360000= 1800=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2.等腰梯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最小的八位数是一亿。()
4.我们学过的多位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乘积扩大10倍。(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下图中有()组平行线。
A.2 B.3C.4
2. 300300读作()。
A.三十万三百 B.三十万零三百C.三万零三百
3. 4□9200000≈5亿,□里最小填()。
A.1 B.4C.5
4.一个计算器24元,王老师要买45个,他带了1100元,够吗?()
A.不够 B.够了
5.小明家来了客人,他要做以下几件事:
小明沏好茶水至少要()分钟。
A.13 B.12 C.11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50= 1200=720=
50=3200=4505=
2700=720=3900=
2.用竖式计算
35798900 7089
4508 46408(要验算)
3.脱式计算
3800-(314+358) 81025+175
五、列式计算
1.甲数是450,乙数是甲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的26倍是884,这个数是多少?
六、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鱼池,宽25米,长是宽的5倍,这个鱼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12小时,行驶的速度是65千米/时,返回时的速度提高到78千米/时,几小时可返回甲城?
3.学校新买进一批图书,每班分得48本,分给12个班后还剩24本,这批图书有多少本?
4.下图是小洪家到学校的示意图, 路线上的数字表示道路的长度(单位:米)。小洪从家到学校走哪一条路最近?有多少米?
七、统计
下面是五爱小学五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五年一班男生人数比五年二班男生多()人。
(2)全年级共有女生()人。
(3)全年级男生的总人数比女生的总人数少()。
八、操作题
1. 用一对三角板画出105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电视机上各角的度数。
∠1=() ∠2=( ) ∠3=( )
九、选做题
4.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有40人,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字体书写较工整;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在以前的学习中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有十来个,基本掌握所要求的内容,而中下层生比较贪玩,基础差,计算能力不强,尤其是对应用题难于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补缺,通过个别辅导,争取把成绩赶上来,努力提高班科全体成绩。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除法;(二)角;(三)混合运算;(四)平行和相交;(五)找规律;(六)观察物体;(七)运算律;(八)解决问题的策略;(九)统计与可能性;;(十)认数;(十一)使用计算器;(十二)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估算和估计实际问题的结果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感。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3)在认识射线和直线,进行几何体与视图相互转换,研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以及周角间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简单的游戏。
2、能力目标:
(1)能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中看到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能通过两步计算或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养成计算后回答问题的习惯;
(3)能找到生活中应用两点一条直线的例子和应用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例子;能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能读懂媒体呈现的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5)能通过修改和重新设计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公平;
(6)能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
(7)在教师的组织下反思自己的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
(2)在学习过程中能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3)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4)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四、本册教材重、难点
教材重点:
除法、角、混合运算、平行和相交、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和可能性、认数。
教材难点: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教学措施
1、适当加强口算的教学。
2、合理安排,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4、通过直观和操作教学概念和法则。
5、加强对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按教研室下发的进度授课
七、数学活动安排
1、计算能力竞赛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
5.四年级上册数学周记 篇五
今天早晨,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奥数课。“叮叮叮……”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我先考你们一道题: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 ,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等于454,除数是多少?我在读一遍,两个……”。我拿到题目后,心想:这道题被除数是多少都没有怎么求除数呢?但回忆起老师常说画线段图是解应用题的法宝。我为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便开始画图:先把除数做为倍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26,再画商和余数。哦,原来是和倍问题。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们学过了用x计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写出来。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454,然后再把除数设成X,算式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和26先减掉后就剩下被除数和除数,然后因为被除数里有个余数。我就再减掉26,这样被除数÷除数就等于12 。除数是30 。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
X=390÷30
X=30……除数
我把两种方法一口气说完。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6.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六
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请你动手试试。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
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
(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7.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七
课本例题与习题是教材知识的落脚点, 通过课本例题与习题, 由浅入深, 由此及彼, 为学生寻找知识的衍生点, 通过对课本例题与习题的迁移, 拓展延伸揭示这些数学问题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规律、数学问题的本质, 发挥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的最优效益,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进而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加强对例题方法的拓展, 提升学生思维的延续性
教材例题与习题的选定是各位专家编者经过深思熟虑而确定的, 教材中每一个例题与习题不仅仅是对对应节次知识的巩固, 在例题的编写中又蕴含着方法与规律, 因此教师在对例题的使用中, 除了应用例题来巩固知识点之外, 应该要求通过对例题的拓展与变式, 挖掘出例题与习题中蕴含的方法与规律. 使学生获得知识、方法和经验的形成.
例如: 七年级下册在平行线学习中, 平行线判定第二课时例4:
如图1, AP平分∠BAC, CP平分∠ACD, ∠1 +∠2 =90°, 判定AB, CD是否平行, 并说明理由.
本题在该节课后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 在平行线性质学习后对该例题进行了变式与拓展.
变式1: 如图2, AB∥CD, AP平分∠BAC, CP平分∠ACD, 试说明∠1 +∠2 =90°.
学生通过对前一节课例题的回顾, 马上就解决了本题.
变式2: 如图3, AB∥CD, ∠1 + ∠2 = 90°, 试说明∠P =90°.
不少学生拿到本题以后一时感到无从下手, 显然上面两题的解决学生未在本质上理解题目, 未能够进行方法的总结与归纳, 因此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题目在图形上有何差别, 同时要求学生完整叙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比较定理与图形的差距, 多数学生立即想到连接AC, 即可解决.
通过本题变式后, 学生意识到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应用时, 如果没有第三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线, 应该适时添加.
课堂上立马提出问题1: 除了连接AC, 构造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之外, 还可以如何添加辅助线? 学生根据刚才与定理的比较的解决方法立马想到可以延长AP ( CP) 与CD ( AB) 相交进行解决.
问题2: 无论哪一种方法从图像构造上有何共同点? 学生观察后发现是由平行线与三角形构成.
拓展3: 如图4, AB∥CD, 试说明∠A, ∠E, ∠C的关系.
拓展4: 如图5, AB∥CD, 试说明∠A, ∠E, ∠C的关系.
拓展5: 如图6, AB∥CD, 试说明∠A, ∠F, ∠C, ∠E1, ∠E2的关系.
显然学生无法解决拓展5, 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拓展4, EA已经截平行线的一条, 是否存在AB的另一条平行线被EA所截?
学生马上将拓展4新的方法总结为过折点添加平行线.
通过对这一题组的练习讲解后, 我让学生谈体会, 最后归纳为:
( 1) 平行线无截线, 添截线.
( 2) 构造平行线加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 3) 平行线间的多个折点问题, 过折点添加平行线.
通过由一个课本例题的拓展演变, 将此类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将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的延续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技巧与思维能力.
二、加强对例题本质的拓展, 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果例题与练习仅仅停留于对对应节次知识的巩固, 停留于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练教师批的状态, 那么教材中例题与练习就失去了其意义.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将例题与练习的本质把握住, 并应用该本质来解决问题.
例如, 浙教版七下第105页C组: 已知x -y =1/2, xy =4/3, 求x2y - xy2的值.
本题作为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学生能够正确求解也已经达到目的, 完成任务. 但是细究本题的本质, 其实为已知两个数的差与积为定值, 求相关代数式的值.
因此对本题做了如下的变式与拓展:
拓展1: 已知x -y =1/2, xy =4/3, 求x2+ y2的值.
拓展2: 已知x -y =1/2, xy =4/3, 求x2+ y2+ xy的值.
显然这两题对于学生而言只需要对完全平方公式做适当变形即可求解.
完成后再进行变式与拓展:
拓展3: 已知 ( a -2) ( a -3) =5, 求 ( a -2) 2+ ( 3 - a) 2的值.
学生在解本题时, 部分学生想到采用将已知条件与要求代数式展开, 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进行求解, 显然本题可以求解. 还有部分学生无法求解. 其实无论是哪一部分学生都未能真正理解第105页C组习题的本质———两个数的和为定值, 积为定值. 而在本题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 ( a -2) 2+ ( 3 - a) 2中隐含了a +2 +3 - a =5为定值. 学生经此提点之后恍然大悟.
拓展4: 已知x +1/x= 4, 求x2+1/x2的值. 学生马上由上题发现条件中隐含了积为定值, 马上解出答案.
变式与拓展可使学习者对题目的本质属性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分析能做到准确、简洁地求解. 所以教师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 应抓住问题的本质属性进行变式, 才能使学习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对例题知识点的拓展, 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学习浙教版七下“7.4分式方程”时我把两个例题一起给出:
例解方程:
第 ( 1) 题我自己在黑板上板演示范, 第 ( 2) 题由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自己完成, 学生给出的答案是x =3, 但同学们没及时检验.
这时, 我给予同学们肯定和表扬之后, 静静地观察学生, 等待学生的反应. 这时, 我看到底下有部分同学聚在一起小声地讨论, 也听到了质疑的声音: “老师, 不对呀, 当x =3时, 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 无意义了, 怎么还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呢? 好像不对啊!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讨论的声音渐渐扩张开来. 于是我们师生便顺理成章地共同引出了增根的概念, 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所以, 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 接着, 再让同学补上缺少的验根过程.
如果我早早地定义分式方程的增根并且向学生阐述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理由, 学生基本上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 缺少了知识生成的过程, 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可能有些同学课后解分式方程会检验, 但时间长了, 解分式方程又不检验了, 而且学生对于分式方程增根的产生原因与增根和化简后的整式方程之间的关系不知其所以然. 相反地, 教师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 并最终形成共识, 解决问题, 这比教师早早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在本题完成后及时对增根问题进行拓展练习:
拓展1: 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 则增根为__________ .
拓展2: 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 则常数m的值等于______ .
拓展3: 解关于x的方程无解, 则常数m的值等于________ .
由于在解分式方程时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错误, 并让学生自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解决拓展2时, 学生毫无困难地解决了; 解决拓展3时学生对“无解”理解稍有困难, 但在教师指点下也能够较快地解决.
因此, 巧妙地利用学生在解决例题时产生的错误, 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进行知识点的适时准确的拓展与演变训练, 能够对学生思维广阔性上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课本例题与习题进行引申、拓展, 推陈出新,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对课本例题与习题的一题多变, 变式拓展, 有利于培养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做题时的“假会”, 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时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这是学生思维狭隘、思维能力不高的表现, 突破学生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抓住课本的例题与习题, 进行有效的方法提炼与归纳, 挖掘问题的本质, 多角度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沧州.善用习题变式教学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数学通讯, 2012 (11) .
[2]王庆志.迁移解法再探究拓广演变题能力.中学数学, 2011 (6) .
[3]姜兴荣.提高例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中学数学月刊, 2009 (6) .
8.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八
1、通过欣赏、讲解,初步了解中国画写意花鸟小品的基本知识,体会小品画的笔情墨趣,提高对中国画花鸟小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练习,基本掌握花鸟小品画的表现技法,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3、通过欣赏和表现花鸟小品,促进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素质。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欣赏引领和作品示范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花鸟小品;小品画立意、选材、构图、注重留白的知识要点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把握画面;画家作品和同伴作品的欣赏分析更是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对于创作仍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临摹练习以掌握基本的花鸟画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教师范作及常规的中国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音乐(可选古筝曲等),进入教室。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二)体验探究
1、初次尝试用水墨画枝条
师:老师想带大家玩个游戏,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用水墨来画一画你印象中的一根枝条。
2、交流反馈,师小结
师:哦,发现没有,同学们表现的枝条方向都是不同的,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为什么?指名回答
生甲:我所表现的是梅花,想表现它的苍老,就从下用力地往上画。
生乙:我想表现的是柳条,它是垂柳,所以就从上往下画了
……
师:因为同学们观察的角度和所表现的枝条不同,所以才会出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
3、再次添加枝条体验
(1)师:老师现在请你们在原先的枝条旁再加一根枝条。
尝试添加
(2)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评价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谁的枝条看上去比较舒服!
比较讨论
师:为了看上去比较舒服!在一幅画中,常常把这两线组合画得“一长一短,一多一少,一纵一横,一大一小”这样才有新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枝条都画在了什么不同的位置上。你认为和上面画的不一样的拿上来。
生挑选不同的画法上台展示
4、欣赏画家作品构图
(1)生欣赏名家作品
师:这幅海棠花就是右面出枝花是主线,叶是副线。这可以看成是一纵一横交叉式构图。 这幅菊花也可以看成是一长一短交叉式构图。
师:像刚才画家这种构图我们称之为二线构图,画家正是有了很好的构图才创作出很多精彩的作品!其实常见的二线构图形式还有很多。
(2)欣赏构图方式
出示画家不同形式的二线构图
5、第三次尝试构图
(1)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构图方式重新构图
师:那么请同学们选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构图方式再来画一次两根枝条
动手重新尝试。
师:恩,不错,同学们都能够马上学以致用了!点个赞!
(2)三线构图
师:如果老师请你再加一根枝条,怎样才能画的漂亮?请一位同学上来画一画。
a、指名上台演示
b、欣赏画家常用的三线构图
师:其实这种就是三线构图,三线构图是在二线式构图的基础上增加一条路线的构图,它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一般分“主线、辅线、破线”,辅线是辅助的线,没有辅线,主线会显得过于孤立。破线的作用是破坏原来的效果,使画面不呆板,有变化,形成新的效果。
师:当然了,除了画家这些常见的构图方法以外还有很多
(三)欣赏名家作品,体验小品内容及寓意
1、师:光学会构图还不行,我们再来看看大师们的作品,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画面和他们的作品还缺些什么?
生欣赏回答:内容、题款和印章三部分
2、教师示范
师:那就看一看老师是怎样添加这三部分的内容的。
(四)出示课题
1、欣赏齐白石《蜘蛛》
师:画家将蜘蛛画的栩栩如生,猜一猜这幅画有多大?该作品只有6×9cm的大小,是多大呢?(出示名片)却在2005年拍卖出107.8万元高价,创下了近代中国画单位面积最贵的纪录,像这样画幅较小,表现手法简练,却意趣鲜明的画称之为小品画。
2、出示课题《花鸟小品》
(五)尝试创作花鸟小品
1、说创作内容
师:我们想不想来画一幅花鸟小品?别急,画之前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想创作一幅怎样有意义的小品?
2、生说创作内容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评价
1、评价内容:①是否富有情趣?②画面构图是否美观?③用笔用墨是否有变化?
2、生生互评
附:部分学生课堂作品
(七)拓展延伸
1、小品寓意
师:每一幅小品花鸟都有一定的寓意。
2、欣赏蕴含象征意义的题材的作品。
9.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篇九
现在,我来教你们两种巧算的方法吧。
第1种:如果你遇到“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时,你可以这样巧算:用十位上的数字乘以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例如:5357=?怎么样?想出来了吗?其实很简单,先5+1*5=30,然后再30*100=3000,最后3000+(3*7)=3021很简单吧,其实你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就可以了。
第2种:“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你会做了,可你会做“尾同头合十”的题目吗?现在我教你:十位上数字的乘积加上个位数字的和,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的数字的积。例如:26*86=?哈哈,简单吧,只要你先2*8+6=22,然后再22*100=2200,最后2200+(6*6)=2236。
10.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案 篇十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3页例3 【课程标准描述】
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学习目标】
1、通过用三角尺画60度角、学会用一副三角尺画特殊角的方法,能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角。
2、通过尝试用量角器画角,经历用量角器画角的过程,能简单说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能独立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学习重点】
会用一副三角尺画特殊角、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学习难点】
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用三角尺尝试画60°角,能简单说出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角的方法,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尝试用量角器画角,总结画角的方法和步骤,来评价学习目标2.3、通过自己独立画75度角,和课后的做一做第一题,来评价学习目标2、3。【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学习了用量角器量角,角的分类以及各角之间的关系,简单复习相关知识。
1、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2、1直角=90° 1平角=180° 1周角=360° 3、1周角=2平角=4直角
4、复习画角的方法。
先画顶点,在从顶点出发画两条射线。
那如果是画一个给出具体度数的角,应该怎样画?会用到哪些工具?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具体来研究如何:画角(板书)
二、探索新知
1、画一个60度的角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一个60°的角。用什么工具能画角呢?用什么工具画的更准确呢?(评价目标1)
预设:用三角尺上60度角画,用量角器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3、生上台展示、交流具体画法。
4、思考:利用三角尺还可以画出多少度的角。例:45度、90度、30度,75度…… 利用展台展示各种特殊角的画法。生介绍画角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探索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1.利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特殊的角,怎样用量角器画出60°角呢?(评价目标2)
预设:(1)如果有同学会用量角器画角,并且已经画出,可以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画角的方法。(2)如果没有可以让全班一起尝试用量角器画角。
2.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0°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看是不是60°。
3、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角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4、生通过讲解提出自己的疑问、介绍画角的技巧。5.小组讨论:画角的步骤。
预设:①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6.自己尝试用量角器画一个20°的角。
生上台画,介绍自己画的步骤和方法。生进行评价。7.问题:有没有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 8.动手操作(评价目标3)
(1)请你用量角器画一个75°的角。① 要求:用量角器画一个75°的角。② 学生完成后展示。
③ 追问:你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的角吗?
预设:45°+30°=75° ④ 请你尝试着画画看。
四、巩固练习。(评价目标3)
1、做一做第43页第二题的第一小题。注意:顶点和其中一条边的方向。
2、做一做第43页第二题的第二小题。
请个别同学去黑板画,再次巩固画角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六、课后练习44页第5题 画出与角
1、角2同样大的角。【学习目标检测】
1、画一个100°的角。
11.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十一
(宽阔)的广场 (尽情)地唱 ( 堆 )雪人
( )的城市 ( )地说 ( )雪景
( )的棉花 ( )地问 ( )雪仗
4.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块儿。(8分)
立刻 特别 著名 非常
美丽 有名 马上 漂亮
三、句子积木。(14分)
1.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6分)
(1)周末我们全家去公园玩
(2)多么好的景色啊 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2.把下列词语排列成句子。(4分)
(1)小柳树 一身 浅绿色 穿上 的 衣服
(2)雪地上 在 雪仗 打 堆 小伙伴们 雪人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 )地吃起葡萄来。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我们怎么能责怪它呢?
四、运用学过的知识填空。(请填序号)(6分)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④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1.小刚懂得的知识并不丰富,却经常吹牛,妈妈笑他是____。
2.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好比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田野献上( )的果实,枫林举起( )的旗帜,蓝天飞着( )的鸽子,大海奏起( )的乐曲。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长 颈 鹿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长颈鹿。
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它全身浅黄,身上长满棕黄色的斑纹,它们要是站在树丛中,很难被人发现。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脖子长长的,真像瞭望台。眼睛又大又机灵,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长颈鹿的头上还有一对美丽的角。
我长时间出神地望着长颈鹿,舍不得离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长颈鹿的样子。(4分)
2.长颈鹿全身浅黄,身上长满了棕黄色的斑纹。它的脖子( ),眼睛( ),还有一对( )的角。(6分)
3.这篇短文主要说了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3分)
(1)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
(2)我舍不得离开长颈鹿。( )
(3)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 )
七、写话新天地。(13分)
12.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十二
一、比较文本题目, 让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内容
1.《诚实与信任》。题目《诚实与信任》中, “诚实与信任”是相互依存, 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文章以“诚实与信任”为题, 在于告诉我们:唯有诚实, 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课文所叙写的故事正是揭示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为重要的宝贵东西, 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 课文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 文中的哪句话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呢?
生: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 这比金钱更重要。
师: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小红车主人。
师:小红车主人对谁说的这句话?
生:作者“我”。
师:“我”和小红车主人素不相识, 从未见面, 怎么会有联系的呢?
生: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次小小的行车事故。
……
师:“我”不小心碰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并不因为小红车还超过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就一走了之, 而是主动留条, 希望车主与自己联系, 这说明了在我心里, 什么比金钱更为重要?
生:在“我”心里, “诚实”比“金钱”更为重要。
师:小红车主人, 自己换了反光镜, 拒绝“我”的赔偿, 还要通过电话向“我”致谢, 谢什么?
生:谢谢“我”的诚实。
师:那透露给我们的是车主也把什么看得高于金钱呢?
生:车主也把“诚实”看得比“金钱”更为重要。
师:“诚实”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的“诚实”赢得了车主对“我”的“信任”。
生:有了诚实, 就有了信任。“我”和车主本来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却彼此沟通起来, 结尾竟有相见恨晚, 惺惺相惜之感, 进一步证明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
2.《珍珠鸟》。作者以“珍珠鸟”为题, 无异于告诉我们, 本文是以珍珠鸟作为描写对象的, 除了描写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外, 更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 留给读者寻绎难尽的反思。
二、比较文本内容, 让学生初步习得写作方法
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样本、一个参考, 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丰富语文素养,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从文本中习得一定的写作方法, 从而可以写出文从字顺、中心明确的作文来。
那么, 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呢?笔者认为, 如果让学生对单一文本进行解读, 让学生从中习得写作方法不能够达到最优化;而如果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写作方法进行比较, 比较它们写作的角度, 用词的精准, 描写的思路等, 那么学生就可以从中汲取更多、更优的写作方法。
1.《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一文中, 写作中最大的特点是选材典型, 由小见大。
作者凭着敏锐的感觉, 捕捉了生活中的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 讲述了两位车主以诚信为本, 妥善处理反光镜被弄碎的事。文章以朴实的手法加以描写, 人物间的对话刻画得十分细致, 赋予普通事件以深刻的思想意义, 诚实与信任得到闪光的升华, 收到了即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2.《珍珠鸟》。《珍珠鸟》一文中, 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托物传情, 直抒胸臆。
珍珠鸟的雏儿在作者笔下活像一个活泼淘气、天真无邪的孩童, 它的外形不仅惹人喜爱, 还“飞”、“落”、“站”、“撞”, 它“挨近”、“蹦到”、“喝”、“瞧”, 它“啄笔尖”、“啄手指”, 甚至“趴”在“我”的肩上“睡着”, 还“咂嘴”, 似乎正在做甜美的梦……作者通过写珍珠鸟的自由自在, 传达着作者对珍珠鸟的无限“喜爱”。人们给鸟儿一个舒适、温暖、安全的生存环境, 鸟儿也会给人们的精神增添情趣, 而这美好的境界只有从彼此的信赖中才能得到!
13.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教案 篇十三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 1 公顷的表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 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1公顷的实际面积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公顷的国际符号是什么?
谈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公顷。
(二)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1)认识1公顷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学生回忆梳理(课件演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教师: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课件呈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公顷可以用符号hm表示。
(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提问: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表达。,注意引导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建立联系,根据“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谈话::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 1 公顷的大小。
(1)围一围: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面积有多大。想一想:()块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算一算:
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3)说一说: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等。)
(三)尝试换算,巩固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1.尝试下列问题。2
7公顷=()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顷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2.填空。
(1)北京的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2)北京颐和园的面积约29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重点介绍思考方法。
三、巩固深化 1.判断。
(1)2公顷=200平方米。()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3)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公顷。()
(4)素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完成后说明理由。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4公顷 ○ 400平方米 8999平方米 ○ 8公顷 3000平方米○ 3公顷 5公顷 ○ 50000平方米 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方法。
四、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你有哪些收获?
2.思考: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它有多大?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五、教学反思
14.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篇十四
成功之处:
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足之处:
1。重难点处理解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
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
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改进措施:
15.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 篇十五
“童真课堂”是尊重儿童、彰显真学的课堂,“童真课堂”是儿童主动学、教师智慧导、师生共成长的课堂。无疑,“儿童路线”是“童真课堂”的生命线:坚持从儿童中来———教学从儿童的真实起点出发;坚持在儿童中学———让儿童经历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坚持到儿童中去———教师发挥应有的导学作用;坚持在儿童中长———让儿童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生长。这四大坚持也就是“童真课堂”的教学原则。
在“童真课堂”里,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和儿童必须手拉手平衡向前走。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放弃自己导学的职责。走进课堂,在儿童展开“真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蹲下身子到儿童中去,在儿童“真学”出现状况的时候,“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可以说,教师的精准导学是促进儿童“真学”更上台阶的重要保障。
【教学目标】
1. 通过互帮互助,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示意图的辅助,厘清文章脉络,自主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略读课文,自主捕捉文本动作描写的相关信息,在阅读比较中真正理解语言,培养捕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反复阅读,试着读懂麻雀的心,感受麻雀“强大的力量”,自由表达真切感受,了解文本的表达特点。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预热激趣,真学启航
(课件出示)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
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围绕这句话展开自由的交流,营造安全、舒适的课堂氛围。
1. 猜想汉字,渗透文化
2.猜想结果,直入课题
(出示狗和麻雀的图片)
师:如果这只小小的麻雀落到了庞大的猎狗面前,你猜想,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麻雀被狗给吃掉了。
生:麻雀妈妈飞下来保护它。
师:这是课文中的结果。你们都读过课文了吗?读过几遍?
生:三遍。
师:老师以为你们都没读过课文,看来你们已经先行一步了。除了刚才的两种结果以外,还可不可以有另外的结果?
……
第二板块:厘清脉络,读懂猎狗
1. 比较阅读,读懂猎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课前,我们已经把课文读过三遍了,那现在我们就到课文中看看,那只小小的麻雀落到庞大的猎狗面前结果怎么样。
生(读第六自然段):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去。
师:是的,这是课文中的描写。谁会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生:猎狗被吓到了,它正在往后退。
师:老麻雀竟然把猎狗吓跑了。再来看看,前面猎狗可不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师:请你读读这三句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一开始猎狗是很凶的,后来它居然被老麻雀吓跑了。
师:好的,你看出了其中的变化。同学们请注意,当几句话集中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比较。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第二句话是写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第三句话是写猎狗慢慢地向后退。
师:他发现了,在第二、第三句话中猎狗的动作都是“慢慢地”,但第二句话中是“慢慢地走近”,猎狗是想———
生:猎狗是想吃掉小麻雀。
师:慢慢地后退是———
生:是被老麻雀吓到了。
师:其实这“慢慢地”,除了二、三两句话里有,第一句话里有吗?
生:也有。
师:我们发现猎狗那个时候的动作都非常慢,它走近猎物是——(生:放慢脚步,悄悄地)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猎狗?
生:这是一只聪明的猎狗。
师:很聪明,训练有素。当它接近猎物的时候呢?“慢慢地走近,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我们看到的是一只———
生:凶猛的猎狗。
师:是啊,同样是“慢慢地”,我们却读出了不一样的含义。到了第三句,出现了两个“慢慢地”,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要不拿掉一个吧。
生:我觉得两个“慢慢地”显得猎狗更加害怕。
生:猎狗更加害怕,它被怔住了。
师:实际上这三句话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我们一起看。第一句:放慢脚步、向前走;第二句:走近、嗅了嗅、张开、露出;第三句:愣住、慢慢地向后退。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它们写的都是猎狗的动作。
师:你的发现真有价值,这三句话描写的都是猎狗的动作。我们通过对猎狗的动作描写,读懂了猎狗。它前面是想———(生:吃小麻雀)后来是———(生:被吓退了)课文中除了写到猎狗以外,还写到了谁?
生:小麻雀。
生:老麻雀。
2. 巧用导图,厘清脉络
师:那么这篇课文到底写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在学生浏览、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板画思维导图,请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自己说说这个故事)
生:一开始,猎狗想要吃小麻雀,但是老麻雀落下来救小麻雀,把猎狗吓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图进行补充,写上圆圈里的字,完成思维导图)
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我们就非常容易地了解了整个故事。刚才我们通过对猎狗的动作描写读懂了猎狗,那这篇文章我们更要读懂的是谁的心呢?
生:老麻雀的心。
第三板块:略读课文,读懂麻雀
1.捕捉信息,交流感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默读课文。默读的时候,一定要拿起笔,画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句子,细细体会,等会儿试着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课文)
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感受。
师:交流好的小朋友可以转过来了,没交流好的继续。如果交流有困难的话,可以借用这个句式。
(课件出示)
师:我们的学习已经进行到了一半,还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小朋友,举手的时候享有特权,你把手举得高高的,手掌心朝前,五指张开,如果这样我还没有看到你,你就向我发信息,晃动你的手掌。希望更多的小朋友能参与学习。
生(读课文中的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请说说你的感受。
生:老麻雀明明知道自己有危险,但还是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生:我有补充,老麻雀明明知道自己害怕猎狗,可还是勇敢地飞下来保护幼儿。
生:老麻雀明明知道落下去跟猎狗展开搏斗的话会被猎狗咬死,但它还是奋不顾身地飞下去,保护小麻雀。
……
师:这么危险的时候,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你会用哪个?
生:千钧一发。
生:危在旦夕。
生:危机四伏。
师:在这样危在旦夕的时候,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那么小的麻雀,怎么就像石头呢?
生:因为麻雀落下来的速度很快。
生:因为它是很坚定地落下来的。
师:没有丝毫的犹豫。
生:因为它是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的。
生:因为母爱的力量很伟大。
师:母爱的力量很伟大,当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略作思考):因为它充满了母爱,所以它落下来时的心情是很急切的。
生:它落下来的时候还扇着翅膀。
师:扇着翅膀还像石头吗?
生(马上回应):哦,应该是没扇翅膀,它是笔直地落下来的。
生:它是这样冲下来的。
师: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就这样下来了。
生:它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
师:是的,就算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拯救自己的幼儿。
师:这么强大的力量!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力量,来体现这种急切,来体现这种速度。
(生集体朗读)
师:后面说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绝望就是———(生:没有希望)什么是没有希望的?
生:救出小麻雀,没有希望。
师:救出小麻雀是没有希望的,但它还是绝望地尖叫着,它用自己的动作告诉猎狗———
生:不许伤害我的孩子。
生:别靠近我的孩子,不然我就跟你拼了。
生:只要我还在,我是不会让你碰我孩子的一根羽毛的。
生:别碰我的孩子,你有什么事冲我来。
师:你看,它就这样义无反顾地飞下来,想拯救自己的孩子。你还找到另外的动作描写了吗?
生:“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我从老麻雀的动作中感到它非常紧张。但它仍准备着,跟猎狗战斗。
生:它就算自己牺牲了,也要拯救自己的幼儿。
……
2. 比较阅读,整合信息
(课件集中呈现)
师:描写老麻雀动作的四个句子都呈现在屏幕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先写了老麻雀———(生:落下来的动作)接着写老麻雀———(生:扎煞羽毛,绝望地尖叫)然后写老麻雀———(生: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最后写老麻雀———(生:呆立着不动)如果重新排序,先写后面的三句话,然后再写第一句,你认为这样可以吗?
生:如果第一句排在最后,那样的话,麻雀是怎么出现的呢?
师:如果老麻雀不出现,作者怎么看得到后面的这一切呢?实际上这位同学是在提醒大家,观察是有顺序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
生:如果它“扎煞羽毛”这些动作是在树上做的话,那猎狗早就把小麻雀吃掉了。
生:如果先直接写它扎煞起羽毛,那你怎么知道是谁扎煞起羽毛呢?
师:对呀,如果先写它扎煞起羽毛,这个“它”,我们就不知道是谁了,这个观察非常细致。
生:如果老麻雀想救小麻雀的话,应该立马就飞下去。
师:对啊,哪有那么多思考,哪有那么多另外的动作。
生:而且它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在树上待着。
生:它怎么可能在树上准备着一场搏斗呢?
生:它很爱自己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在树上犹豫。
师:所以必须是按这样的顺序。你再看看这四句动作描写,你会看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的话。
生:勇敢。
生:母爱。
生:坚强。
师:每一处动作描写传递出的都是老麻雀的勇敢,是老麻雀的母爱,是老麻雀爱的力量。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爱的力量传递出来。
(生分组朗读)
第四板块:直击感受,真情表达
1.聚焦个性感受,理解“强大的力量”
师:在课文中,除了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之外,还有一位猎人,就是“我”。他看到了这一切,忍不住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啊!这种力量让猎狗———(生:愣住了)这种力量把“我”———(生:感动了)这种力量也会让我们深有感触。让我们拿起笔,写下此时自己的真实感受。
(生抒写感受)
师:写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读。还没有发言过的小朋友请抓住机会,我们的课堂已经接近尾声。没有发言过的小朋友请高高举起你的小手,张开你的五指,向我发出信息。
生:这是一种奋不顾身的母爱,老麻雀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心里只想着孩子。
生:母爱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生:这种强大的力量是母爱的力量,老麻雀非常爱自己的孩子。
师:请每个小朋友把自己写的读出来,让你的声音传递你的情感。
2. 链接原文结尾,深化“强大的力量”
师:课文原来是有结尾的。
师(朗诵):是啊,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老麻雀,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
生(集体朗诵):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师: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师在思维导图中间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爱”字)
师:如果大家对屠格涅夫的文学作品感兴趣,那么可以继续去阅读他的《猎人笔记》;如果大家对麻雀的心感兴趣,那么可以继续去阅读林清玄的文章《麻雀的心》。在刚才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们读懂了麻雀的心。
【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09-21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09-28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06-29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08-25
四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08-25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09-24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09-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检测题10-07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