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少数民族

2024-08-09

北方少数民族(精选10篇)

1.北方少数民族 篇一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设计者 李占锋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建议

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

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

小结: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附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

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

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③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 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交流。

〔教学作业〕

① 鲜卑族内迁后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

②据你所知“胡汉融合”对衣食位行等社会生活和习俗有哪些影响? ③完成《名校课堂》上的选择和材料题。

2.北方少数民族 篇二

“察纳”一词, 出自蒙文。14世纪初的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一书中描述蒙古族祖先中的一支——森林兀良合惕部落 (即兀良哈) 人的生活时说:“因为在他们国内, 山和森林很多, 而且雪下得很大, 所以冬天他们在雪面上打到许多野兽他们制造一种叫做察纳 (jāneh) 的特别的板子 (笔者按:此句不通, 原文即如此, 当为排版错误) , 站立在那板上;用皮带作成缰绳, [将它拴在板的前端], 然后手拿着棒, 以棒撑地, [滑行]于雪面上, 有如水上行舟。他们就这样用察纳[滑雪板]驰逐于原野上下, 追杀山牛等动物。”1法国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中, 自称转引了名为《拉施特书》中的这段记载, 其文为:“拉施特说:‘他们住在广大森林 (台哈taiga) 之中, 不住帐篷, 根本没有牲畜, 以狩猎为生, 很轻视游牧人民。所居以树枝编结, 外用桦皮遮盖。冬天在雪中狩猎, 以木板系于足下, 叫做察纳’”2 (按:笔者以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的两书相验, 文字出入不小, 《蒙古帝国史》中关于察纳的记载仅此只言片语, 而《史集》中还有一大段关于其形制和使用方法的描述。推其原因大概有二:首先可能是由于两书译者采用了直译和意译两个不同的译法, 但更可能是因为先人引书不甚严谨) 。该书译者龚钺在此处注文中说:“ (Tchana) 据科瓦列夫斯基《蒙文字典》III, 页2077, 是一种板 (雪橇) , 行于雪上的用具”3。

在古代汉文典籍中, 并没有使用“察纳”这一词语来指称这种滑雪板, 而是依古代汉民族的思维和用语习惯, 带有比喻意味地称之为“木”4或“木脚”5、“木马”6。《隋书》中描述蒙古族祖先中的另外一支——北室韦人的生活时有“气候最寒, 雪深没马……地多积雪, 惧陷坑穽, 骑木而行”7的字句。“骑木而行”, 就是以木为马、用作交通工具的意思, “木马”名称大约就因此而来。唐代以来记载这种“木马”的书籍不少, 但其内容大多雷同, 可以《新唐书》和《通典》为代表。《新唐书·回鹘传》中记载当时极北地区出乘木马的部落有很多, 如“拔野古”部落, “乘木逐鹿冰上”8;“木马突厥”部落, “俗乘木马驰冰上, 以板藉足, 屈木支腋, 蹴辄百步, 势迅激”9;“流鬼”部, “地蚤寒, 多霜雪, 以木广六寸、长七尺系其上, 以践冰, 逐走兽”10。《通典》除了关于北室韦、拔野古、流鬼使用木马的记载外, 还提到了“拔悉弥”民族, “国多雪, 恒以木为马, 雪上逐鹿。”11显然, 以《蒙文字典》和《史集》、《蒙古帝国史》对“察纳”的解释同汉文典籍对“木马”的描述相比较, “察纳”和“木马”名异实同。

此外, 由于语言的差异, 这种滑雪板在北方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名称, 如赫哲族称其为“克依俄勒”、“恰尔气克”或“齐纳愣”, 满族称为“恰尔奇克”, 鄂伦春人称“亭那”, 鄂温克人称“金勒”, 达斡尔人称“肯骨愣”等12。另外, 《清语择抄》中还提到了一种叫做“乌喇滑子”的滑雪用具, 当也属此类。综合分析以上这些名称, “木马”是汉文典籍采用的比喻性的说法, 从字面上看很难让人同滑雪板联系在一起。而且这一名词所指也不具有唯一性, 很容易使人将其与古代中外战争中使用过的同名的攻城工具 (如《荷马史诗》中希腊联军攻破特洛伊城所使用的木马) 相混淆;“克依俄勒”等名称, 知者相对较少;“察纳”一词所指唯一, 富有独特的民族色彩, 由为中外众多史籍所采用, 所以今天用来作为这种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滑雪板的专称更为合适。

那么, 察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不是古代蒙古人发明的?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 现在已无从确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隋唐时期, 这种滑雪板已经在北方寒冷多雪地区居住的包括蒙古族祖先在内的众多民族和部落中广为流行。不仅是《隋书》、《新唐书》, 唐朝的《北史》、《通典》等多部典籍中也都有相关的记载;使用它的部落和民族, 古书记载有北室韦、拔野古、木马突厥、拔悉弥、流鬼等, 他们或属于蒙古语系, 或属于突厥语系。从现代的资料看, 则包括蒙古、满、哈萨克、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 生活区域遍及东北、内蒙和新疆的多雪地带。所以它应该是比隋唐更早时期的北方众多少数民族或部落的共同创造。

察纳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制造工艺和使用方面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笔者找到“新华网·新疆频道”2005年12月24日一篇含视频的名为《新疆阿勒泰:脚穿“察纳”, 上山下山》的报道13, 截取了其中一些图片, 在下文中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详细说明。右图便是新华网记者采访身着蒙古民族服饰的阿勒泰市汉德尕特乡巴帕尔老人时的场面, 老人手中所持的就是察纳。

既然在汉籍中名为“木马”, 显然制作察纳的基础材料为木, 品种多为我国北方常见的松木、杨木、桦木等。其大小, 前面《新唐书》中已说约“广六寸, 长七尺”。《通典》载“其状似盾而头高, 其下以马皮顺毛皮之, 令毛着雪而滑, 如着木屐, 缚之足下。若下阪, 走过奔鹿;若平地履雪, 即以杖刺地而走, 如船焉。上阪则手持之而登。”14。综合以上信息, 再将唐代尺寸换算成现代的米制, 可知这种滑雪板长度约为1.3至2米之间, 宽约十几厘米, 板形如盾状, 前窄后宽, 而且前面头部略为弯起, 以免滑行中陷入冰雪之内。板中部则装有绑脚皮带 (如右上图) 。制作方法是以红松为基础板材, 将较窄一头的三分之一处插于滚水或火灰之中, 后用皮绳张起, 使其形成30度左右的弯度, 底部缚上马腿的皮, 在上面打两组对称的孔, 系上牛皮绳, 一副滑雪板就制成了 (见前述《新疆阿勒泰:脚穿“察纳”, 上山下山》网文) 。这些工艺和今天的滑雪板差别不太大, 只是略为简单一些罢了。

但是察纳还有两个独特的工艺:一是在滑雪杖方面。现代滑雪所使用的滑雪杖为一手一支, 每支一般在0.9至1.25米之间。而察纳所辅助使用的是一支比人身略长的木质撑杆。如前面《通典》中所说的那样, “以杖刺地而走, 如船焉”, 即使用时以这支木杆撑地滑行, 有点像旱地划船 (如右图) 。这种木撑杆倒是同挪威2500年前岩刻中“勒德于人”所使用的单支的滑雪杆极为相似。那么, 这究竟说明古人的智慧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还是提供了察纳和古代北欧滑雪器具渊源关系的线索呢?看来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与欧式风格的现代滑雪板相比, 察纳的第二道工艺特点, 是马皮包底。即前文通典中所说的“其下以马皮顺毛皮之, 令毛着雪而滑” (如右图) 。这种马皮, 多为马的前腿皮。将其包在板底的察纳, 有一个特殊的功能, 就是可以在冰雪中逆山而上!因为马前腿的皮没有绒毛, 不会很涩, 上山时毛是逆着的, 能起到良好的抓地作用。而且, 下山时毛是顺着的, 还可以减少阻力。这就是察纳以马皮包底的独特妙用, 所以它被形象地称为“毛雪板”。总体来说, 与现代滑雪板相比, 察纳的样式较为简单, 单支长撑杆使用起来较为笨拙, 板形也不具有现代滑雪板两侧内弯的工艺特点, 所以使用起来相对不够灵活。但是它在长宽度、弯头、脚部固定等方面都已经初步具有了现代滑雪板的特点。尤其是马皮包底、可以逆山而上, 作为它所独有的工艺特点, 更是引人关注。

除了出行、狩猎外, 这种滑雪板在功能上还有很多妙用。《史集》中还记载:“除自己踏着的察纳外, 他们还拖着连接起来的另一些[滑雪板]走, 他们将打杀的野兽放在上面。即使放上二、三千曼[重荷]花不了多大力气就可以轻快地行走在雪层上。”15这时候, 这种“连接起来的”数个察纳, 又起到了雪橇的作用。据《史集》这段文字的注释中考证, 二、三千曼可能达到6000-9000公斤之重, 虽然略显夸张, 但也可见其负载能力的出众。但是比起笨拙沉重的雪橇、爬犁、冰床等大型运载工具来说, 察纳的形体、重量更有利于携带。这有是其功能上的一大优点。另外, 《清语择抄》中还记载了努尔哈赤的部将费古烈领军着乌喇滑子日行七百余里解救友军之围的史事。从此, 滑行冰雪的技能也引起了清朝历代皇帝的重视, 乾隆时把滑冰 (当时叫做冰嬉) 与满语、骑射、摔跤为大清国俗, 冰嬉也成为检阅八旗队伍冬季训练的重要手段。每年冬天, 朝廷都会从八旗军中挑选1600多人集中到北京西苑三海进行统一的冰上训练和表演。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在还存有乾隆时命令宫廷画家据此绘制的精美的《冰嬉图》。这又是其应用于军事领域的见证。总之, 有了察纳为代表的这些滑雪工具, 在那些寒冷多雪地区居住了数千年的众多民族的居民们可以在冰天雪地中如“奔马”一般出行、狩猎、运输、打仗, 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说, 察纳在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灿烂的文明史上, 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然而, 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滑雪器具由于历史的局限及现代文明的冲击, 始终少为国人所知, 甚至在原使用者中也濒临失传, 所以这给抢救民族文化 (特别是少数民族古老文化) 的工作提出了一个相当紧迫的课题。所幸的是, 进入21世纪, 人们在保护人文遗产方面的意识有所加强, 例如新疆阿勒泰等地区相继推出冰雪旅游文化节, 使人们在享受阳光、白雪、羊肉串、奶茶、冬不拉之余, 还可以亲身体验使用这种我国特有的滑雪器具参加滑雪比赛的乐趣。使用察纳滑雪现在已经成为当地旅游项目中一个新的亮点, 这就使这种古老的滑雪器具重新焕发出生机, 具有了为振兴当地经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服务的新的、独特的价值, 这也为以察纳为标志的我国古老的滑雪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失为使民俗传统与现代文明较好结合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摘要:滑雪是广受人们欢迎的一项现代体育运动。早在隋唐之前, 我国古代东北、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就发明了察纳等滑雪用具。与现代滑雪板相比, 它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独具特色, 还承担了狩猎、出行、运输、体育运动、战争、求生避险等丰富的社会功用。迄今仍在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满族等各民族人民中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形成了冰嬉等丰富的滑雪文化。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人文遗产的今天, 重新认识和发扬以察纳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北方少数民族 篇三

关键词:游牧文化;北朝诗人;诗歌特征;民族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024-03

提到南北朝诗歌,长期以来,北朝诗歌远不如南朝诗歌为大众所重视。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评论北朝诗歌“专求怪说,争发大言”,“已逾江南之风,渐成河朔之制”,已可看出对北朝诗歌的贬损之意。但事实上,相较于南朝诗歌的婉约柔美,北朝诗歌的质朴刚健更能体现北方地域民族特色。由于北方刚刚脱离部落游牧状态,少数民族聚集交融,各个民族的文化由互相对抗转为吸收融合,必然会产生一些激情的碰撞与火花的摩擦。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北方诗人平实、刚健的性格特征,深深蕴含在其诗歌作品里,使得北方诗歌的情感饱满质朴。

一、北朝诗人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一)北地三才及庾信、王褒

1.北地三才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可以说为唐朝诗歌的繁盛打下了坚实基础,北方诗歌的雄浑刚健与南方诗歌的婉约柔美一起交织出南北朝诗歌的动人篇幅。提到北朝诗人,最为著名的便是“北地三才”——温子昇、邢邵、魏收。他们作为北朝正统的诗文作家,犹如灿烂繁星一般点亮了北朝诗歌的天空。虽然其创作水平有限,也不及南朝诗人专业,但是他们在努力模仿南朝诗文创作的基础上,迈开了北朝文学复苏的第一步,也标志着南北朝文学开始进行交融。

2.庾信及王褒

作为由南入北的诗人代表,庾信可以说是蔚然大家,杜甫称赞其“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其在梁时所作基本都是唱和之作,入北以后的诗作才更贴近真实意愿,多抒发其怀念故土的悲凉之感。如《卧疾穷愁诗》:“危虑风霜积,穷愁岁月侵。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稚川求药录,君平问卜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讵知长抱膝,独为梁父吟。”表面写的是闲适的生活,实际上字里行间反映出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这是一种忧患的闲适,从某种意义上说,表面上闲适的快乐生活,具有一种超越忧患的存在价值,体现一种文化哲学上的精神归属意义。

王褒也是由南入北的诗人,从安逸闲适的南朝生活,转向热情奔腾的北方豪迈生活,其诗风也发生了变化。到北方后,其诗作多抒发羁旅之情,隐逸思想不如庾信那么强烈,因而诗风大多雄健。如《渡河北》中提到“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心灰意懒、怅然若失的情状,同时有凸显苍劲悲凉的格调,表现出北方诗歌的特点。

(二)刚健质朴的诗歌风格

1.受民族大环境影响

从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来看,时代发展及社会变革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作者的创作情绪,进而影响作品的内质。具体到北朝诗人的艺术创作,就表现为北朝诗歌虽然数量不如南朝多,但是内容却更加丰富。例如山水诗和爱情诗就是其中两类比较突出的诗作。经过民族大融合的北朝时代,具有明显的民族交融特征,诗人善于吸收不同民族之长,在社会转型的滚滚洪流中创作的诗歌偏向雄浑刚健的特征,凸显出北方少数民族的热烈及奔放的性格特征。

2.受地域因素影响

北朝诗人的地域特征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不断变迁的领地范围。从平城到洛阳的迁移,是诗人们向中原腹地的迁徙,虽然地理位置加以改变,但是北地民族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个性仍然完整的保存下来,并表现在他们的诗作当中,这就是雄浑豪迈的诗作风格。

再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强烈的自由气息,及成为统治者后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尊及自信心,使得北方诗人在进行文学创作中具有足够的底气,写出的作品自然韵味十足,刚健有力。

二、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环境及北朝诗人的地域特征

(一)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环境

所谓的北朝,一般指十六国灭亡以后在北方中国依次成立的魏朝、齐朝、周朝,北方各族建立了多个政权,如鲜卑族的九个政权:辽西、代、宇文、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西秦、南凉;匈奴族的三个政权:前赵、北凉、夏,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鲜卑拓跋士所建立的北魏。从历史角度来说,北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朝与唐朝都是继承了北朝基业,并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壮大。各个民族之间长期纷扰及战争,使得北方人民长期处于受战争纷扰的局面。

社会的分裂及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反应在精神层面,则很深刻的影响到文学创作的形式及内容。北方诗人长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意识、学风、文风都受到很大影响。

(二)北朝诗人的地域特征

纵观整个北朝诗坛,诗歌中心的形成主要与诗人的活动区域有关,而与诗人的籍贯并无太大关联,因而主要有洛阳、晋阳及长安三个诗歌中心。太武帝灭凉后,将凉州的诗人迁往平城,而献文帝夺齐后,将南齐的诗人也迁入平城。经过这几次的诗人转移,加上各地的征兆,原本分散的诗人群体在代北聚拢,如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等等,形成了一个诗人群体,进行诗歌唱和活动。北魏分裂以后,洛阳成为废都,几乎所有的洛阳诗人北迁至晋阳、邺城或者加官进爵,北朝诗坛的第一个高潮就在此时出现,前文提到的“北地三才”就是在这一时期成长及活跃起来的。北朝诗人的地域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诗人地域前后有所迁移,但是他们骨子里的北地民族强烈的豪壮精神及民族个性一直深刻印在其骨血里未曾淡去,这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诗人们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气精神,使得他们在创作中始终有充分的民族自尊心及自信心。此时的诗人们的诗歌创作,普遍比较率真和直白,不矫揉造作。而在后期,诗歌受到民族融合进程的影响,之前的刚健雄浑及朴素原始的诗风开始淡化,出现了如北地三才之一的温子昇的山水玄言诗的诗风,使得诗歌以一种新的地域特征呈现出来,兼具南北诗风的精神实质。

第二,晋阳——邺城区域的诗人主要以北方堡寨士人为主,例如范阳祖氏、汾阳薛氏等。此时的诗人受到南方诗风的影响更为深刻,诗风渐渐偏离北方的刚健质朴,偏向南方的温婉细腻,但是也能够保持着本土诗歌固有的内涵及品质,这个区域的诗歌以一种更为成熟的方式活跃于北朝诗人群体之中。

第三,长安政权的诗歌主要反映了鲜卑族的文化特征,是鲜卑族慷慨激昂的外在体现。作为游牧民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捍卫本民族个性的特征已经深深印刻在人民心中,因而反映在诗作中,也表现出刚健豪放的诗风特征,是一种大气之美。

三、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一)大胆豪放

北方地区长久以来属于游牧地区,北方民族的人民早已习惯在辽阔的草原上策马扬鞭的奔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习性。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下的古代文明,受孔孟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秉持着崇文而不推武的核心理念,而北朝民族的文学作品却大力彰显尚武之风,这在中国古代并不常见,是一种独特的富有开创性的文学特质。前文已经提到,北方诗人写出刚健诗歌的重要因素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环境多以草原高山为主,气候高寒,资源有限,在这种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下,很难产生像南方那样婉约柔美的诗风。这种大胆豪放的诗作风格,表现在诗作里,也深深印刻在北方诗人的性格骨血中。如“北地三才”之一的温子昇在《凉州乐歌》中写道“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喜庆乐事,实际上蕴含着与众不同的豪放和高亢。

(二)崇尚武风

“尚武精神是北方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传承,在文学领域内表现得尤为显著”。对游牧生活及骏马宝刀的喜爱,在北方诗人的诗作中多次体现。如《琅琊王歌辞》最后提到“快马高缠鬃,遥知身是龙。谁能骑此马,唯有广平公”,对北方少数民族而言,对快马宝刀的驾驭,就是衡量他们人生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尺。

古诗《木兰辞》中提到的巾帼英雄木兰,就出生并成长在北方地区。本是女儿身,却身赴战场,替父从军,表现出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并最终打败敌人衣锦还乡。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北方地区,不仅男儿要威武雄壮,甚至女儿也可以巾帼不让须眉,由此可见,崇尚武风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而被广为接受。尚武风气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流传并不足为奇,从马背上打下江山的人民,自然推崇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模式,表现在诗作中,就是大气雄浑的创作特征,使得北方诗人整体呈现出一种大义凛然,豪迈健硕的性格特征。

(三)朴素刚健

前文提到,北方诗人除了豪迈之外,还有一种平实淡漠的性格特征,这也与北方宽广的天空及威武的高山息息相关。民族文化较为传统,表现在北方诗人身上,就是一种追求真实平淡的性格倾向。他们丝毫不掩饰,不做作,任文学创作的涓涓细流在他们身上肆意流淌。从他们的诗作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来自遥远北方古老民族身上的朴素直白,就像最原始的民族文化一般让人信仰。最真实的就是最朴素的,最朴素的就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就是最精美的。北方诗人创作的平实的诗歌,最为纯粹的显露出北方民族的文化精髓,这些诗作可能是毫无目的的,可能是毫无寄寓的,但却是最真实情感的表达。

如高昂的诗作《赠弟季氏》中提到:“怜君忆君停欲死,天上人间无可北。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雉子。昔时方伯愿三公,今日司徒羡刺史。”就是一种最直白的情感上的表露,读来使人感觉到兄长对弟弟的纯粹的祝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

四、北朝诗人的诗歌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哲学上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北朝诗人与民族文化上面,就是民族文化作为社会大的背景环境,是北朝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土壤;而北朝诗歌,也从文学方面对北方民族文化加以体现及映衬。北朝时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和谐共存,互相取长补短,中原民族稳重大气的诗风与游牧民族雄浑豪迈的诗品相得益彰,空前的民族大融合的社会环境,给北方诗人以广泛的写作土壤,使得他们创作出一篇篇反映社会生活及民族环境的动人诗篇。

(二)表现及加强的关系

前文提到,北朝特殊的少数民族交融环境,造就了北朝诗人或雄浑或平实的写作风格。更深一层面上可以看出,北朝诗人将民族环境加以提炼并凝聚成诗篇,是在对民族文化进行表现与加强。通过对北朝诗人诗作的欣赏及解读,可以明显探寻不同民族人民的生活印记,是在文学角度对民族文化加以提炼与升华,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入解读与理解。

五、结语

综上可得,在北朝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北朝诗人,既有北方游牧民族刚健雄浑的个性,又积极吸收南方婉约柔美的诗风特征,创作出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诗作。而北方少数民族由于民族大融合所带来的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也较为突出的反映在北朝诗人的创作活动中。北朝诗人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恰如弦与弓一般相互影响及促进,诗人们的诗作诞生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也促进了诗风的变革。善于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北朝诗人,创作出并不逊于南方诗歌的诗歌作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方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促进。

参考文献:

〔1〕卢有泉.北朝诗人的地域特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2〕许晓晴.北朝诗人的隐逸之情[J].名作欣赏,2010(22).

〔3〕曾小月.从尚武精神看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学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2).

〔4〕张次第.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J].图书情报工作,2012(01).

4.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与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轻易突破难点,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的历史课老师带来了新的任务,大家准备好了吗?大家听过木兰从军的故事吗?《木兰诗》还记得吗?(请一个同学来背诵)。歌中的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二十载,屡建战功,但是却没有人发现她是女子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首流传了千百年之久的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南北朝时期我国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缔造了我国北方灿烂的历史文明,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也就是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兴奋。

设计意图:这样做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导入中诗歌背诵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还记得少数民族内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中来,并能够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生:从东汉末年。

教师总结:对,很好。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设计意图:这样做使学生对于民族融合的出现有了感官的认识,方便下面知识的讲解,也就是为今天的新课做好铺垫。

教师过渡:大家注意看学案上的独立试航部分,请大家小组内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把基础知识的掌握放给学生自主解决,老师负责讲解学生不理解的部分。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立即投入到讨论中,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离开座位参加到其他小组中,场面热烈。

教师引导:哪个小组可以告诉大家你的答案?

生1:从东汉末年就有少数民族内迁。

生2: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

生3: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没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总结:对,大家总的很好、很全面。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黄河流域。

教师提出问题: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都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那你能发现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吗?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结合课本114页的内容概括归纳一下。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中,并能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同时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完成,也相应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过渡:请小组派出你们的代表来回答问题,看哪个是优胜组。

生1:衣服上,比如说裤褶服。

生2:裤褶服,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生3:饮食习惯也有影响。

教师点评:给予大家鼓励和表扬,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能力还是非常棒的,另外,生2同学能够总结出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很好!

教师总结:对,大家总结的不错。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教师引导:刚才大家已经说了各方面的融合现象,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民族融合的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从课本上归纳出知识点,再以大屏幕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政权建立以后,定都平城。但是魏孝文帝却要迁都。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看课本的115页小字部分内容,孝文帝迁都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吗?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听到老师的问题,积极参与。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有了自己的都城,为什么要迁都呢?结果怎样呢?想必学生心中有很多的疑惑,这个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生1: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就不愿意。

师:那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是怎么做的呢?

生2:他找了个南征的借口,那些贵族就参与了。

教师总结:对,孝文帝找到这个借口就出发了,结果到达洛阳后正赶上秋雨连绵,这样孝文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教师提出问题:既然迁都的道路这么艰难,孝文帝又为什么要迁都呢?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自己归纳总结,并做出自己的评判。

生1:平城的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生2:平城气候干旱,粮食供不应求。

生3:都城在北方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很好。大家都能够很好的总结、提炼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值得表扬!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

设计意图:这样层层递进,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给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教师提出问题:孝文帝在成功迁都洛阳之后,进一步实施改革措施,请大家参考课本的115页内容,说一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积极参与,热烈的讨论,并且能够做到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纷纷发表各组的见解。

生1: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生2:官员以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生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生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生5: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

生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教师总结:好!大家说的不错。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次改革中你能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设计意图:在了解改革的内容之后,提升学生对改革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归纳历史问题能力的提高。liuxue86.com

此处播放大屏幕提示。

教师总结:在孝文帝的改革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那就是:汉化措施。

教师过渡: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汉族学习,那他的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生:促进了民族融合。

教师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壮大了中华民族,丰富了中华文明。

教师引导: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在民族融合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反映了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内容?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对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已经很熟悉,讨论的很激烈。

生:以孝治国的理念。

教师总结:对,之所以在皇帝的谥号中多有孝字,主要在于孝文帝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老师有新的问题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就要求以孝治国,尊老养老。在当今社会作为中学生来说,要发扬尊老、养老的风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现在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孝敬父母、尊重老师。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有的同学低头沉思,有的同学热烈讨论。

生1:给父母洗衣服。

生2:力所能及的帮父母做点家务活。

生3:给父母做饭。

教师总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管我们为父母做什么,他们都会很感动。想想我们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师里,而父母却在太阳的暴晒下劳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我希望大家马上行动起来,就从今天开始。

课后习题

课堂检测: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江南地区开发的同时,我国北方地区则经历着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B.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C.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吸收汉族的文化

D.孝文帝迁都一帆风顺,没人反对

6. 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

A.“五胡”内迁 B.孝文帝改革

C.前秦统一北方 D.北魏建立

7. 下列各项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在朝廷上禁止使用鲜卑语 B.采用汉族的官制

C.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 D.奖励耕战

8.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夫土者,黄中之色,外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魏主”指的是谁?

(2)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4)提出这一改革的意图何在?

(5)“魏主”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你能试一试说出来吗。

(6)“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调查我们青州的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

5.北方少数民族 篇五

秋风萧瑟天气凉,特色饮食照万康。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良好局面,为了宣传各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同学的饮食需求,提高在校师生的饮食条件,增强我校各民族学子之间的相互交流,活跃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北民大。校学生会权益部在校团委的精心指导下,联合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了2011年首届北方民族大学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周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先后开展了今日特色菜、有奖知识竞猜、文明就餐倡议及条幅签名、各民族饮食特色与禁忌宣传、民族特色文化专题讲座以及餐厅体验日等一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校学生会权益部特联合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在清真餐厅、公寓汉餐厅、清真教工餐厅、饮食中心等六个大小餐厅开设了多个民族特色菜窗口,并推出了质优价廉的民族风味、地方特色菜肴,而且还通过有奖知识问答、专家专题讲座、饮食文化宣讲以加强大家对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了解,同时举行最具意义的餐厅体验日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并走进餐厅工作人员的生活,真正体验不同的大学生活。

6.北方少数民族 篇六

2011北方民族大学军事理论课试卷(A)答案(参考)

一,填空题。

1,义务兵役制为主体,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2,自愿

3,国防,国防

4,男

5,甲午中日

6,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中央军委

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

二,单选题

1-5:CABBC

6-10:CBAAC

11-15:CCBCB

16-20:AABAB

三,名词解释

1,答: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答:国防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四,简答题

1,答: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2,答:军事高技术的特点:高风险、高智力、高速度、高竞争、高效益、高保密、高投资。3,答:

①,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②,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④,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⑤,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4,国防法规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②、调整手段的多样性。

③、内容公开的相对性

④、规范效力的优先性。

五,论述题

答:经济强大了,国家不一定强大。

7.北方少数民族 篇七

一、飞放的盛衰发展

飞放是狩猎活动的一种,其形式与我国古代更为常见的“放鹰”类似,都是通过放飞猛禽来捕获猎物。但飞放与普通的放鹰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首先,飞放活动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帝王,极少数为皇亲贵胄,而放鹰活动则没有身份限制,较普遍地见于社会各阶层;其次,用于飞放的猛禽是一种叫做“海东青”的名贵鹘鸟,但放鹰活动对使用的禽鸟种类无特殊要求;最后,飞放活动主要在湖泊沼泽中展开,捕获的多是天鹅,而放鹰活动则常见于山林之中,猎得的一般是兔、鼠之类的小型山畜[2]。

飞放的确切产生年代尚不可考,但据《湖广通志》记载,湖广古迹中有两处放鹰台,分别位于钟祥县与荆门州附近“,相传皆为楚昭王放鹰之处”。书中还存有对钟祥县放鹰台的具体描述,称其位置处于“薮、泽间”,并且周围环境“四边空阔,极目无际”。薮泽,也就是湖泊和沼泽。可见,放鹰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其活动展开场所并不在山林,而是在“极目无边”的“薮、泽间”,颇具后来辽金元时期帝王飞放之雏形。

飞放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元史》“: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此处的“鹰隼”指的就是海东青“,游豫”,也就是游玩、游乐。短短数言清楚地介绍了飞放的开展时间、参与主体、活动地点及主要内容。北方游牧民族善猎而好猎,飞放也随着辽、金、元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迎来了发展的最高峰。辽元金三朝飞放活动频繁,帝王飞放的文献记载较多。史料统计表示,仅辽一朝,能找到确切记录的飞放活动就有近十处。以981年至1039年的近60年为例,包括辽景宗、辽圣宗、辽兴宗在内的三代辽主曾先后在杏埚、幸潞县、长春河等地飞放。甚至1122年金兵攻城,辽天祚帝外逃鸳鸯泺避乱,打的也是飞放游豫的幌子。此外,文献中也不乏对金、元二朝帝王飞放的记载。《归潜志》、《纪行》中就分别记录了金章宗和元世祖忽必烈的飞放情景。天子飞放,礼制周全、气势浩荡,参事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出动车马人员众多。宋人汪元量的诗作《山东飞放》中有“坐看万马如游龙”一句,描写的就是当时帝王飞放的壮观景象。

不过,与辽金元时期相反,宋、明两朝历代汉人君主均没有对飞放表现出过大的热情。在宋代和明代为数不多的关于飞放的史料记载中,有不少还清楚地传达出了时任君主对飞放兴趣的淡漠。宋太宗、明宪宗都曾婉拒过朝外臣邦对海东青的进贡。更有意思的是部分清朝皇帝对飞放的态度,众所周知,满族源起女真,与辽时的契丹人同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但清代史料中罕有皇帝飞放的记载,相反,针对飞放的禁令却屡见不鲜。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在位期间都曾以“护田保畜,与民生息”为由严禁贵族子弟放鹰。及至嘉庆帝即位,皇帝更因自身鲜少飞放而进一步降低了猛禽进贡的数量标准,飞放自此愈加鲜见[3]。

自元覆灭,历朝君王,特别是清朝皇帝对飞放热情的转淡,是飞放没落的最主要原因。由元至清历时数百年,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少著名的飞放场所,如元代的马家庄、南新庄,俱在此间荒废湮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飞放成为“明日黄花”的进程。最终,随着满清王朝结束和封建社会的终结,飞放这种曾经的帝王专属体育活动终因其参与主体的不复存在而淡出历史舞台。

二、飞放的皇权特质

作为一种皇家活动,参与主体特殊的帝王身份造就了飞放异于寻常狩猎活动的文化特点。其举办流程、用度耗费、礼制特色,甚至活动背后的机构保障,无不彰显出飞放的皇权特质。

飞放的活动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其前半部分主要为“擒鹅”。以《辽史》记载的帝王飞放为例:每年春季,辽主择日期前往北京近郊的延芳淀飞放。随行卫士统一着深绿服装,手持鹰食或连锤、刺鹅锥等工具在水边排开。等到击鼓惊鹅,天鹅起飞,辽主将亲自放飞海东青擒杀之[4]。

需要一提的是,海东青与天鹅皆非俗物。天鹅珍稀,非水质清明、食藻丰富、环境静谧之湖泊沼泽难寻其踪影;海东青更加名贵难得,这种来自东北亚大海的名鹰,外形俊逸、体格强健,不但视力极佳,飞行起来更如旋风直上,是一种凶猛危险的猎食动物。正是因为天鹅与海东青皆不易获得,在飞放兴盛的某些历史时期,其二者极难为平常人所有。如元代朝廷就曾颁布禁令,严禁私人贩售天鹅,任何人由任何途径得到的海东青必须上缴朝廷,违者必下重罪。

海东青善猎,《六砚斋笔记》对海东青飞放时的情形作过描述,称其“俯视天鹅直下,爪其眼,(天鹅)洒血而坠”,表现利落迅猛。元人沈梦麟的诗作《金人飞放图》中有“雄鹰飞上青冥去,雪洒云鹅白锦毛”一句,生动传达出了海东青直冲云霄,天鹅被击杀坠落时羽毛如飞雪般从天而降的情景。由于海东青体型小于天鹅,每有天鹅受伤落入水面,在水边等待的青衣卫士便会迅速以锥刺取天鹅,并取下鹅脑犒劳海东青。飞放中第一个呈上猎物的卫士,将依例获得绢银赏赐。等到“擒鹅”环节结束,飞放的后半部分活动也将正式拉开序幕。

虽为游乐,但天子乃万民之典范,行事不可违背礼制。所以擒鹅以后的祭祀、宴饮都必须严格依然礼制规范展开。飞放所得头鹅,必须由天子亲自献祭宗庙,以敬天地祖宗。只有经过了礼节繁杂、气氛庄严的祭祀活动,天子才可携随行诸臣进入轻松愉悦的宴会,展开诸如插鹅毛之类的小游戏,享受猎杀刺激之后满载而归、君臣同乐的欢愉时刻。但即便如此,宴会的许多方面依然不能脱离礼制约束。比如辽代对宴会所用音乐就作过明确规定:大年初一朝贺当用雅乐,元会当用大乐,中元大宴当用汉乐,而飞放宴饮则应以小乐器演奏。故与朝贺、元会等活动所用的庄严、大气、典雅的配乐不同,飞放宴饮中所演奏的曲子皆具有轻快应景、颇具庆贺游乐氛围的特点。但是,不论选择哪些宴会音乐,奏乐活动都是在封建礼乐精神的监督与指导下展开的[5]。

在飞放活动鼎盛时期,为了保证飞放的顺利进行,朝廷曾经为飞放活动专门设立责任机构。如元代有一种被称作“实保齐”的人,专门为君王及皇族亲贵打点养鹰、捕猎事宜,身份相当于职业的皇家“鹰人”。同时为了管理鹰人及天下猎户,元廷特地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将其命名为“鹰房”。据《元史》记载,鹰房又称“鹰坊”,下设“所”,各所主要位于大都(今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它所管理的鹰人数量最多时达近1300户,再加上各所自身的机构组成人员,可以称得上规模庞大。不过,仅因某种狩猎游乐活动就专设这样一个大型政府机构,这在我国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也不可谓不奇。

三、飞放背后的皇权

辽元金三朝,帝王因酷爱飞放而滥用皇权、滥施苛政的现象非常常见。前文述及元廷曾为飞放而专设鹰房,据《元史》记载,1308年,元帝改鹰房名为“仁虞院”,升其秩级至正一品,并以时任左右丞相为其院使。给一个游乐服务机构如此高的秩级并命一国之相兼涉其中事务,此举之昏庸荒唐,为不少后来人所耻笑。另据《草木子》述,元末鹰房机构急剧膨胀,以至于仅每年用于供应鹰房运作的肉类就达三千余万斤,鹰房耗费之多可见一斑。1294年,辽阳进贡海东青,为保证海东青的顺利运送,元廷向运输路程中贡品会经过的24个驿站都发放了六头牛,并赐使者食米五石,此外还特批羊五口以供鹰食。海东青的运送只是飞放诸多筹备细节中的一项。鹰隼的找寻、捕获、驯养,飞放泊的维护、看守,飞放随行卫士的挑选、训练、管理以及整个飞放过程的安全等大小环节,均需要财力物力支撑。飞放花销之大,成本之高,不难见得。

帝王飞放,不但劳民伤财,更加侵扰百姓生息。为了保证飞放质量,统治者通常将选定的飞放泊方圆数百里地区设为禁区。对于禁区,途经者必须绕路,居住者被勒令搬迁,樵夫、猎户与游客则不得不另寻他处务事消闲。围绕飞放事宜,元末的大都及周边地区还曾出现过一些冲击人性底线的法令。如其中某一条法令规定,元大都方圆八百里内不得私贩天鹅,凡违规者,必须将家中妻儿交予天鹅捕获者,此举堪称暴政,而类似现象却屡见不鲜。此外,由飞放所致的皇权膨胀,苛政积压还引发了契丹与女真的民族争端,面对辽人长期的苛政高压和肆意羞辱,女真各部无不怨声载道。最终,在完颜阿骨打部的召集下,对辽称臣了近两个世纪的女真人揭竿而起,早已摇摇欲坠的辽政权在一片反抗声中瓦解崩塌。

参考文献

[1]郗杰.中国古代帝王体育活动趣闻[J].体育文化导刊,1993(4).

[2]任唤麟.我国古代帝王飞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3).

[3]严永伟.中国古代帝王对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时空,2011(1).

[4]于为.辽代诗歌中东北狩猎文化研究[J].芒种,2012(6).

8.北方少数民族 篇八

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 民俗文化 产品语意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13-02

1 前言

产品语意学强调产品除必须具有功能外延含义以外,还需体现一定的人文内涵,即重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所产生的文化、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现如今千篇一律的造型模式已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产品语意学理论为指导,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到产品符号语意的表达中,是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求的十分可行的设计方法,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温克族等,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辽宁等省份,其中赫哲族为黑龙江省特有少数民族。这几个民族因长期生活于北方较为寒冷的气候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相近特色且又个性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以赫哲族为例,他们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沿江居住民族所特有的个性鲜明的民俗文化。赫哲民俗文化中闻名于世的鱼皮文化以及“木克楞”特色建筑文化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很值得我们艺术相关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赫哲族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文化精髓,总结归纳出北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的共性,提炼成为可视化的图形符号,并将其以产品语意学研究方法作为指导,融入体现到现代家居产品的造型设计中,使其在满足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造型语意中能够体现出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2 通过产品语意体现地域文化的研究现状

在通过产品语意来体现出文化内涵方面,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表现出对于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热衷,并将其中内在精髓应用于现代产品的设计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我们较为熟悉的代表作如近几年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在片中大量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功夫、禅境、庙宇、牌坊,以及我国四川地区古城镇街景等,动画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保持了好莱坞本土的西化特征,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成功之作;另外,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其设计作品在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北欧人崇尚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理念。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近年来,设计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将地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并以此来增加产品的人文内涵,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例如体现山西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茶具设计、以内蒙古传统建筑——蒙古包为原型设计的灯具等。

3 北方少数民族代表性民俗文化语意分析

3.1 赫哲族“鱼皮艺术”文化语意

赫哲人以渔猎为生,以鱼为食,又以鱼皮来缝制衣物。鱼皮文化是赫哲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核心体现,是赫哲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活理念的真实写照。首先,从文化的角度来讲,鱼皮文化反映出了赫哲人民的生活状态,鱼皮取自于大自然,是族人渔猎的副产物,赫哲人食鱼肉、衣鱼皮是长期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生活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积淀成为了赫哲族独立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重要特点,鱼皮文化可以说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徽征,现如今这种文化仍然完好的保留下来,并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文化界的重视,对其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国也将赫哲族鱼皮文化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其次,从审美的角度来讲,鱼皮就地取材,是大自然“恩赐”的物品,赫哲人凭借高超的审美品位将鱼皮按照自然的纹理进行拼接,鱼皮背部的花纹颜色较深,腹部的花纹颜色较浅,按照纹理进行排列后,形成了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独特的鱼皮纹理,这种纹理是变化万千的,具有着古朴、自然、神秘、典雅的特质。此外,在对鱼皮衣进行染色和装饰方面,赫哲人多使用深灰色、浅灰色、淡蓝色、白色来进行染色,很少有使用艳丽的色彩,如红色、紫色等,这种色彩与北方寒冷的冬季景致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也反映出了赫哲人崇尚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哲学生活理念。

3.2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木刻楞、撮罗子文化语意

“撮罗子”也有称“撮罗安口”是一种使用桦树皮、树枝、兽皮、茅草搭建而成的具有“尖顶”的赫哲建筑形式,其形状类似于不规则的圆锥形。“撮罗子”造型简易,容易搭建,适合随时拆迁的使用环境。赫哲族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名为“木刻楞”,这是一种建于地面适合于永久居住的赫哲族传统特色建筑。赫哲族代表性传统建筑“撮罗子”、“木刻楞”等,其形式的形成发展与使用环境都能折射出赫哲族作为北方渔猎民族的鲜明的文化特征。在材料选用上,赫哲族建筑全部使用天然的树木,如杨木、桦木等,在建筑色彩中“撮罗子”体现出白桦皮的天然纹理,而“木刻楞”则是纯木的原色,这样的表现给人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自然体验,是一种“原生态”建筑。今天人们看惯了无数的体现高科技感的高楼大厦,在这种视觉疲劳的状态下,大家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这种带有“原始森林”气息的原生态建筑,而赫哲族建筑正是这种原生态建筑的代表。在造型形式上,赫哲族建筑造型简易、无过多装饰,体现了良好的功能需求,但又不缺乏天然古朴的美感,建筑的形式与色彩能够与北方寒冷的冬季景致相协调,好比“就生长在那里一样。”这是赫哲人与自然同生,崇尚自然理念在建筑中的体现。

4 体现北方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语意的灯具设计

经由上文中对北方少数民族代表赫哲族的代表性民族文化语意的研究与分析,确定本次设计的语意原型为“鱼皮艺术”与“撮罗子建筑”。将这两种文化中的元素符号进行归纳提炼,得到图1中所示的文化语意符号图形,并通过产品语意传达方法中的图像、象征、隐喻等设计手法将其应用到现代灯具设计的语意传达中,设计成果如图2所示。  “撮罗子”灯具产品语意分析:(1)造型语意:模拟“撮罗子”类圆锥形造型作为灯具的主体造型,并以条形物作为分隔圆锥表面的格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产品造型的画面效果,条横分布错落有致,具有一定的秩序美感;同时从功能角度来讲,桦木格栅还起着支撑灯具主体构架的作用。灯具造型使人很容易识别出其原型来源于赫哲族传统建筑——“撮罗子”,从其简易的造型中体现出北方渔猎、狩猎民族建筑搭建、拆卸方便的功能特点,从而反映出以赫哲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傍水而居,居住地点随季节更换的生活习俗特点;(2)材质语意:灯具主体材质选用鱼皮为制作材料,条行分隔物采用桦木原木,选用这些材料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鱼皮及原木材料天然、清新的原生态自然特性,同时也可以使灯具具备天然、原始原生态性格特征。通过灯具材质可以体现出北方少数民族制作建筑就地取材,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生活理念。(3)色彩语意:主体色彩为鱼皮天然淡黄色,配以木材的红色,给人一种柔和、温暖、亲切的心理感受。

5 结语

虽然现今我国设计界不乏有通过产品来体现出地域民族文化内涵的优秀之作,但相关理论研究还相对匮乏,因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保持有浓郁原生态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引入到现代产品语意的设计中,为通过产品语意来体现地域民族文化内涵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并期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未来推广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提升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认知度能够贡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何明泉,蔡子纬.设计之文化意义初探[J].工业设计,1893,23(1).

[2] 王伟.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及现代设计[J].山西建筑,2007,(10).

9.北方少数民族 篇九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李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3、培养学生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纽带,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再通过动手操作,换位思考,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组对比回答、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通过缩句游戏,让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最后在歌声中对学生完成民族观的正确引导,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①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大屏幕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学生感受现代各民族大团结的盛况时,说: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那么在这五十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学生查阅中华民族分布图后回答:没有)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学生迷茫疑惑)如果大家想知道,就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看看那时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吧!(学生带问题研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晋十六国的分裂时期。(展示东晋十六国地图)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4世纪后期,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课件动态展示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地图及淝水之战)什么战役后,该政权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学生答略)

2、(课件动态展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地图及北魏骑马佣)后来,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再次统一了黄河流域?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它是怎么统一黄河流域的呢?它的统一有何意义?(学生答略)

3、动动手:回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用方向箭头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上画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迁徙方向。

10.北方少数民族 篇十

(2009年6月第二次修订)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国家特设立国家助学金、新疆助学金。为确保我院各项助学金评选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进行,根据《北方民族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校办发[2007]101号)、《北方民族大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暂行实施办法》(校办发[2007]90号)、《北方民族大学关于做好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校学字[2007]第093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执行《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助学金评选细则》几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特修订我院评选国家助学金、新疆助学金评选细则,具体如下:

一、国家(新疆)助学金的申请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无学校各类违纪处分。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无任何有损于大学生形象的不良行为。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学习绩点成绩在1.2以上。

5、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成绩(IPQ)基本要求:国家助学金达到C级(中等)以上标准,新疆助学金达到C-(中下)以上标准。

6、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无任何奢侈浪费行为。

(1)不应该有作为贫困学生所拥有的奢侈品,如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笔记本电脑(低于2000元以下的二手笔记本电脑除外)、PSP等其他奢侈数码产品。

(2)不应该有正常生活用品使用过于高档的行为,如使用2000元以上的手机或用配置很高的台式电脑、使用高档化装品等等;

(3)在评定学年没有未经允许在校外租房的行为;

(4)没有在公共场合吸烟、喝酒的习惯并构成严重浪费的行为;

(5)没有其它把资助金用于非生活所需的不适当开支的行为。

7、有以下情形的学生不能参评国家(新疆)一等助学金,但可参评二等、三等助学金:

(1)在评定学年居住在公寓的学生;

(2)参加过驾校等大金额(2500元以上)培训考试的学生;

(3)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IPQ)成绩国家助学金没有达到B-级(良下)以上标准,新疆助学金没有达到C+级(中上)以上标准。

8、在1年之内没有受到大额资助4000元以上的学生。

二、国家(新疆)助学金的申请及评选程序

1、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准备申请材料(9月30日前)。

(1)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商学院专用).此表基本信息必须同一颜色笔和字迹填写且不能有任何更改迹象,复印件、传真件无效。

(2)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3)北方民族大学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学校用表)

或北方民族大学新疆困难补助申请表(学校用表)

(4)北方民族大学家庭经济情况认定表(商学院专用)

(5)申请特别困难学生还需要提供以下证明:

A:户口本复印件(证明家庭人口情况和组成情况页)

B:单亲或孤儿证明(必须由家庭所在地村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开取的原件)

C:疾病诊断书或病历复印件(家里有病情较重的病人提供的证明)D:受高等、中等教育的兄弟姐妹的学生证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E:父母下岗失业证明复印件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证复印件。F:烈士、军属等证件复印件。G:近2年内家中发生过自然灾害的地区在网上的相关新闻或报告地址连接。

2、申请学生将申请材料递交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10月10日前)

3、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根据我院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基本条件对申请学生进行初步审核,填写《北方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同时根据特别困难学生评选办法评议出班级特别困难学生。(10月15日前)

4、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根据评审结果填写《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班级汇总表》,将其认定的特别困难学生的申报材料报送学生工作办公室(10月20日前)。

5、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院贫困生认定小组根据我院特别困难学生评定办法统一在全院进行评定,并在10月25日前公示全院,特别困难学生不占用班级名额。

6、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填写《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家庭经济普通困难学生班级汇总表》将符合申请普通贫困的学生材料报送学生工作办公室(11月1日前)。

7、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院贫困生认定小组审核普通困难学生的评选资格,并到各班对所有贫困学生进行班级民主测评(11月5日前)。

8、学生工作办公室对所有贫困学生民主测评的结果进行全院公示(11月6日前)。

9、公布划分到各班级国家各等级助学金名额(资助管理中心划分我院名额后2日内)。

10、根据国家助学金等级评选办法和划分各班级名额,公示全院国家助学金名单。

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国家(新疆)助学金的申请及评选程序图

三、贫困生认定小组的建立和职责

1、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组成人员和人数:(1)班级班主任。(2)班长、团支部书记、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组成的班委成员,不低于5人。(3)每个宿舍选举的群众代表,每个宿舍不低于2人。(4)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总人数不低于15人。

2、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院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各班级班主任和班长。

3、贫困生认定小组的建立和公示:各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由班主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负责组织成立,并将成员组成结果于每学年9月20日前报送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将于每学年9月30前对学院和各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做出公示。

4、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成立后,负责接受和整理本班级学生提交的国家(新疆)助学金申请,并对申请学生进行第一次初步审核,民主认定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经济普通困难两种贫困等级,并根据评审结果填写《北方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班级汇总表》和《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家庭经济普通困难学生班级汇总表》并按要求时间报送学生工作办公室。

5、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负责组织对各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已认定的贫困学生进行班级民主测评,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全院公示。

6、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第二次经济困难资格复查,并对可疑贫困学生家庭进行电话、信件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将取消资助资格,情节严重的,将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7、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负责对各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评定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进行全院综合评定,对确实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贫困层次明显、符合申请条件的贫困学生将直接评定为国家(新疆)一等助学金或国家(新疆)二等助学金。

8、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在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下发我院名额2个工作日内向全院公示国家助学金各班级划分名额,其名额已去除直接评定国家助学金的特别困难学生。

9、根据我院国家助学金等级评定办法,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将评选全院国家助学金,并将结果通过网站、院学生工作公告栏公布于全院,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

10、贫困生认定小组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执行我院国家(新疆)助学金申请基本条件标准和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参考标准,对我院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认定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四、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的认定和优先评选制度

1、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的认定条件: A类:在以下条件中有1条符合条件的即确定为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

(1)父母双亡的孤儿。

(2)单亲(指有亡故父母),且在世父(母)亲无劳动能力,且没有经济收入的兄长。

(3)烈士子女。

B类:在以下条件中有3条符合条件的即拟定提名为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

(1)家住在农村,且仅靠农业为生的贫困地区(提供户口本复印件)。

(2)父母均为城镇下岗职工,且父母均无任何工作(提供下岗证等证明)或所在城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提供证明复印件)。

(3)家里有兄弟姐妹3人以上(不含本人),且无任何工作及收入来源(提供户口本家庭成员页复印件)。或者兄弟姐妹2人以上(不含本人)在中专、高职、高中或大学学习(提供户口本家庭成员页复印件和受高等、中等教育的兄弟姐妹的学生证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

(4)家里直系亲属中有需要较高医疗费用维持生命的病人(提供疾病诊断书或病历复印件)。

(5)父母至少有1人丧失劳动能力(提供残疾证或相关证明)。

(6)近2年内家中发生过地震、洪水、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并受到严重影响(提供家庭所在地受灾证明,或网页新闻或报告的连接地址等)。(7)军属家庭(提供相关证明)

2、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的产生方法:

(1)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根据我院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的认定条件,评选认定出班级内部中家庭经济特别贫困的学生。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必须在班级贫困生中家庭贫困层次明显,理由和条件充分,并得到认定小组的一致认可。

(2)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根据各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评定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进行全院综合评定,对确实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贫困层次明显、符合申请条件的贫困学生将直接划分评定国家(新疆)一等助学金或国家(新疆)二等助学金名额。被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获得的国家助学金名额不占用班级正常划分的国家助学金名额。

(3)被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确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必须要经过学院的统一公示和班级民主测评合格通过。

3、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评定国家助学金等级的标准

(1)符合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的认定条件A类的学生直接评定为国家一等助学金。

(2)符合家庭经济特别贫困学生的认定条件B类3个条件且IPQ成绩在B-(良下)以上标准的学生评定为国家一等助学金,否则评定为国家二等助学金。

五、家庭经济普通贫困学生的认定和评选制度

1、家庭经济普通贫困学生是指符合国家(新疆)助学金的申请基本条件,被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认定为贫困层次不明显,但符合普通贫困生申请国家(新疆)助学金的学生。

2、家庭经济普通贫困学生必须通过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组织的各班级民主测评。

3、家庭经济普通贫困学生的名额来源于学院划分到班级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受我院班级量化考核(CQ)成绩的影响。

4、家庭经济普通贫困学生之间由于确定不出家庭贫困层次,只能按在校综合表现进行国家(新疆)助学金的等级确定,因此按综合素质量化(IPQ)成绩的班级排序确定评定等级。

5、新疆助学金普通贫困生评选办法:将全院所有新疆籍学生学年IPQ成绩进行排序并按学校资助中心给予我院新疆助学金名额和等级按顺序进行评定。

六、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班级民主测评制度

1、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班级民主测评制度来源于我院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AAQ)制度民主测评工作的成功经验,对我院符合申请条件参加评定国家助学金(含新疆助学金)的学生在班级进行民主测评,其主要目的是考核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上、作风上、集体观念等方面的表现,是否存在奢侈浪费、违反学校规定、无集体观念等行为。

2、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班级民主测评制度的测评标准:只考核统计贫困学生在班级测评内容的反对率,而不考核支持率。

3、在《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班级民主测评表》中投反对票的,填写人必须在后面备注中填写反对的主要原因,否则反对无效。反对比较集中的学生,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将联合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予以专项严格审查。

4、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将深入各年级、各班级统一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进行班级民主测评,并统一将测评结果进行全院公示。

七、国家(新疆)助学金评定的监督与投诉

我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对国家(新疆)助学金评定的各项工作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并设立投诉电子信箱:wangzhe237@sohu.com,并承诺做到有投诉和来信必查必回的原则来确保我院学生综合素质量化各项考核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上一篇:愿时光对您温柔以待作文下一篇:各岗位招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