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2024-09-13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精选8篇)

1.《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一

一、在实践中感悟。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察、感受、体验、提高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设计“游戏去认识风,寻找风”既可让孩子们学到了有关风的知识,又引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还满足了天真好奇的天性,进而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然后进行自己的再创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可谓一举多得。

二、在竞争中感悟。

有竞争就有动力,当今社会更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教师若能利用学生的这种上进心,引导他们进行正当的竞争,不仅能增长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上进品质,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别的同学能做的,我也能做到,这是一种竞争,别的同学不能做的,我能不能做到呢?这更是一种自我激励,正是这种永不言败的竞争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一种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竞赛活动,教师融入其中参与活动,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拓宽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还能点燃同学们创新的火花,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它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的同时,又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同样的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让学生初步懂得要全面地看问题。

三、在游戏中感悟。

让学生回归自然,去感受风,去追逐风,与风儿尽情地玩。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松,在游戏中,学生全身心参与,口动、脑动、情动、行动,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风带来的乐趣。并在玩中发现,在发现中玩,使教学得以更进一步的深入。

2.《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二

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品、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是在原来的思品、社会、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但它们又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综合, 而是顺应时代要求,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立体综合, 其结构形式看似松散, 实则严密。因此, 对执教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极高, 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改革过去“教”教材的传统教材观, 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本现成的教案就能基本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局面。教师必须用心吃透新课标, “用”好教材并以教材为媒介, 根据学情, 大量收集和掌握实时信息, 引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 引导学生对历史地理、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观察、感受、思考, 师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 形成健康上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

过去的教学, 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主要以课堂讲解、理论灌输为主, 少先队德育活动为辅, 造成了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厌倦心理严重、活动了无新意的局面。新课程倡导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一个单元为一个活动主题, 鼓励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针对本校6年级某班学生上网成瘾, 我们根据教材“走进信息时代”这一主题, 在完成教材的基础上, 跳出教材, 以“绿色上网”为话题, 鼓励并要求孩子在网上收集上网正反两面的例子, 结合身边同学的表现, 举办辩论会。这样一来, 很多同学加入了辩论团队, 找资料、制作图片、请教老师, 学生充分了解到网络不仅有游戏, 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学生时代不要沉浸网络, 圆满完成了引领学生健康步入信息技术时代的任务。

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内容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出发, 落实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的具体要求上来。以“食品安全”为话题, 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正值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媒体都在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我们就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给出了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三鹿奶粉事件?许多孩子的回答非常负面, 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商业欺诈、充满陷阱的商品社会, 对食品安全充满了忧虑。我们设置了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查处三鹿奶粉公司的场景, 请学生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 扮演不同角色, 揣摩各方人员的心理, 体会不同角色对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同时与语文课老师联手, 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食品与安全”的调查活动, 对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制度和要求, 进行了全面了解, 培养了学生对在学习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全新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将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形式改变为“课堂以活动为中心”后, 紧接着我们又在新课程实践中构建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师生关系的问题, 即“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理顺了这两个问题后, 就从根本上将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我们告诉学生, 知识是呈几何爆炸的形式更新的, 必须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迅猛发展的时代, 我们应该也必须“共同努力学习”。有个同学课后找老师交流:

生:我能向您提个问题吗?

师:行啊!

生: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一位数学老师以故事引入新课,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小和尚, 小和尚说……”老师重复了多遍, 当看到同学的面部表情有些不耐烦时, 就揭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可老师您, 每次一走上讲台就提学习要求, 还要我们端坐听讲, 您要我们与时俱进, 您授课怎么不与时俱进呢?

师:你真不简单, 发现老师授课方法单一, 还能大胆地向老师指出, 真勇敢, 老师下次一定注意。我们互相监督, 一起争取进步怎样?

3.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三

一、创设生活环境,激发学习乐趣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生活中的一般礼节、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的真实体验较少。所以我备课、上课时尽量做到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尽量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例如,在教学《平安回家》时,我课前收集了许多本地常见的交通标志,并将收集到的标志制成图片,课上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标志的含义。接着再向学生讲解这些标志的含义。最后在教室里模拟交通路线,摆放各种标志,请学生走到不同标志的前面,让他们说出应该怎做,经过多次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认识了多种的交通标志,而且知道该怎么做。这一堂课后,学生掌握了一些交通知识,遵守了交通规则,路队也排的非常整齐。从这里我体会到了体验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他们将是遵纪的模范。教学大纲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象懂得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道德教育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如,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各自收集的实践材料进行相互交流,再通过汇报使学生懂得了种粮辛苦,懂得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同时在学生的汇报声中,我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教育。因此,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然后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这样效果会更佳。

二、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开放性。因为课程面向的是儿童整个生活世界,所以课堂也应该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时,在作好安全保卫的前提下,我带领学生到敬老院,让学生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和老人们一起共进午餐,为老人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和老爷爷们说悄悄话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一种美德。所以,通过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学生回家都做到尊敬长辈,听父母的话,在平时生活中懂得礼让。我想,这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结果吧。

三、组织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大纲强调:“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自主学习交流活动的一种形式。讨论可以小组的,也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教师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由于学生受到年龄小阅历浅等方面的影响,讨论时容易流于形式化,所以在教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时,教师先布置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收获的信息、材料。在上课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看到收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教师请学生先在自己组合的小组上一起讨论,在讨论中各组同学各抒已见,非常激烈。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由于有了亲身体验过程为基础,学生讨论的时候就有话可说,不会流于形式了。有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还作了简单的记录。通过讨论,有一个小组的代表这样汇报:我发现了我家的前面是一片金烂烂的稻子,看到农民伯伯在收割稻子时,他们笑得多甜,我也笑得很甜,我还发现了农民伯伯种稻子的辛苦,我想起了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后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这一堂课,学生通过自己的小组讨论、交流、理解了秋天的收获。所以讨论是《品德与生活》课最常用,也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教学时,应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前尽量让学生亲身体验,收集直观信息材料)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着自信。

4.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四

品德与生活应密切联系生活,品德来自于生活,生活中也必定有道德。

第一、课堂上,教师珍惜可生成的以及突然生成的教学资源,可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达到教学从知识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待学生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小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真的是这样,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但却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它就会滚动破碎,永不存在。联系自己幼小的学生,他们稚嫩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小心翼翼的对待的。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它可以激励人们积极行动,从而大胆展示、大胆探索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

第二、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张扬个性。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他们的那些在成人眼里的“错误”,总有自己的想法和动机,我们作为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教育的同时,也会因势利导的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达到同受教育的机会。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诱导教育他们。孩子都是有各自独立性格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下结论,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并且在身心留有深刻的影响。第三、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真正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学中教师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的言行,使他们既是对自己言行进行评价,及时自我调节,又能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有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压抑自己。

《秋天在哪里》教学反思

《秋天在哪里》这课教学活动中,我围绕品德与生活这门活动型综合课程的三个特点,即: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来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

首先,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教学活动,分别是“找秋天”、“欣赏秋天”、“留住秋天”。

其次,本课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校园内有柳树、杨树、冬青、小草,校园周围有野花、野草、农作物。课前,让学生分别从天气、人们的衣着、花草树木、农作物、动物这几个方面去寻找秋天。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亲自去观察、去采集,实际上就是去体验、去发现、去自主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品德与生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正是由于在课前开展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活动,才使得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得以顺利进行,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生活性。

再次,《秋天在哪里》这一课的教学,把课前、课上、课后的活动融为一个整体。课前,师生都在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秋天景物的变化,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课堂上,多种方式的介绍交流,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引导评价,认识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赞美秋天”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倾听、欣赏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留住秋天”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想象、创造、合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同时还融入了环保教育。课后,用自己的美工作品装饰教室或送给亲人朋友,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美化生活的能力,并融入了亲情教育。以上教学教育活动,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体现了综合教育思想,也体现《品德与生活》这门综合课程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中,我还借助电脑配乐欣赏了《秋天的雨》和不同地方的秋天美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最后,借用学生们熟悉的《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创编《秋天在哪里》的歌,并进行唱歌比赛。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高涨,小组讨论歌词,把大家认为最美的写下来编进歌里,然后积极练习合唱,不一会儿,秋天的美景不只是在学生眼里、心里,而且还是从他们心底里唱出来的。

5.《品德与生活活动》教学案例反思 篇五

这节课的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立足于学生的经验世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一些损坏眼睛的不良习惯,通过亲身实践,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孩子们懂得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眼睛的意识;通过诵读儿歌,请校医作现场指导,使学生加深对科学用眼的认识,确实学到了一些保护眼睛的基本技能。

1、努力创设开放、活泼的教学情景。

活动的设计着眼于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珍爱生命,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让孩子们在猜谜,蒙眼睛看东西,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诵读儿歌、请医生作眼保健操的现场指导等一系列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中获得思想上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2、关注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活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参与,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让学生猜一猜、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在活动中,我始终尊重孩子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从而主动地关注自己视力情况。

6.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六

一、设计活动内容的选取应当注意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参与活动时,要学生不能只“带耳朵”听或“随意”看;要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活动,要学生手脑并用,全身心参与,真正做到活动着、快乐着、收获着。

二、注意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完整性。有的教师把注意精力放在课堂上,不太重视对学生课外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应该看到课前、课后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是通过观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学生看到、学到了很多东西。课堂上通过老师指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原本不太成熟的、单一的认识得到梳理和升华。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针对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与指导和帮助。

三、活动要做足、做透。要把每一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实实在在地做好。注意活动过程、活动反馈及活动再加工,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经过老师的巧妙引领、点拨,同伴的智慧启迪,真正促进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

四、重视活动的生成性。课堂活动在展开时,由于师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不同,常会生成一些新的东西,如道德与规范的矛盾、多种价值观的碰撞、来自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疑难问题。如果老师仅按预先设计的方案,一步步走下去而不善于随机应变捕捉这些新的生成点的话,活动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敏锐地捕捉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使课堂生成为一种快乐、积极的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7.《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生活,实践,探索,活动,兴趣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 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 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 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 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贴近生活, 增进友情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其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思品课的核心, 所以课程与生活的结合应该成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 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 让课本上的图画, 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 让事实说话, 将遥远拉近, 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例如, 我在上《生活在集体中》一单元时, 增加了一项教学内容——走近残疾人 (当时学校里有一位腿脚不利索的学生, 在平时我会时不时地听到有同学在取笑他) 。上课时, 我就让学生开展模拟残疾人的活动, 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因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我把学生就按座位分成四组, 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第一组, 单手穿上外衣;第二组, 把腿绑在一起走路, 体验肢残人生活的艰辛;第三组, 蒙上眼睛走路, 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第四组, 用手势, 向别人表达一件事, 如我要上厕所, 感受聋哑人生活的不容易。课堂上, 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每项模拟活动顺利进行,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 让学生在小组里、在班级中交流自己在活动时的切身感受, 从心底里同情残疾人, 从真实感受中乐意去帮助残疾人, 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残疾人, 对残疾人产生友爱之情。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 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校园中主动为腿脚不利索的同学服务, 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节课就在这热烈而开心的气氛中结束了, 学生得到的教育远远比教师讲的多得多, 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观察生活, 培养习惯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 才能让学生积累经验, 扩大视野。因此,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 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现实中的一切。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通过教学生如何仔细观察生活, 不断改变观察生活的视角, 时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及他们的变化, 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 我就带他们去寻找秋天, 学生来到校园的草地上, 通过观察周围的变化来感受秋天:学生看见地上的草变枯变黄了, 树叶被风一吹就纷纷飘落下来。再往远处看:田野里高粱红了, 稻子成熟了, 水果挂满了枝头, 农民在田野里紧张地忙碌着……学生经过寻找, 把自己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 进行了积极而热烈地交流讨论。通过活动, 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 从而产生了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三、培养兴趣, 勇于探索

上好一堂品德课, 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对要学知识感到新奇、有趣, 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欲望, 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善于探索、乐于学习。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学《从小爱科学》一课时, 我提早一周布置大家, 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动脑筋、找材料, 收集资料, 动手做实验或者进行小制作、小发明, 把收集或创作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交流, 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制作过程。于是学生的劲头十足、兴趣特浓, 都积极地进行了准备。上课了, 一位学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 又用一张纸盖在杯子上, 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学生们都抢着上来, 可上来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 坐在下面的学生更是揪心地睁大眼睛看, 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 那张纸仍然牢牢的粘在杯口时, 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此时, 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 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心思很快就集中到学习上来, 学习情绪空前高涨, 大胆探索的勇气也在此凸显,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有兴趣, 教学获得很好的效果, 到达了高校课堂的目的。

四、走出校园, 体验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走出校园, 到社会中去学习, 去体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扩展兴趣, 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如教学《我也会当家》时, 我就提早半个月的时间, 就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期间与父母一起到集市上、超市里购物, 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品价格里的秘密, 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体会父母经营一个家庭的不容易, 懂得尊敬长辈, 学会感恩。上课时, 我让学生谈经历, 说感受, 一节课下来, 大家谈了许多, 议了许多, 收获远远超出我的意料。因此, 我们要知道良好的品德形成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在实际教育时, 着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实际, 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揭开生活中的秘密, 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 让他们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 触及他们的心灵,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 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 但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 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

8.《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生活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06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我们应在生活中开展教育,围绕生活这一中心来组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来调整课堂,跳出传统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生活真实体验及所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来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所要学习的内容密切关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认知结构中快速纳入新的知识,做到“知情意行”。

一、丰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拓宽生活化课堂平台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并延伸至课外,即将课内思想品德教学“搬”至课外教学模式下,将其融入生活,进而熏陶并影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跳出课堂范畴,融入学校集体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感受思想品德。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喜爱集体活动,教师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力,使之能够清晰认识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感情、友谊,提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时,笔者特地与授课班班主任交流沟通,组织学生参与了大扫除活动,然后通过班会评选并表扬优秀劳动小组以及优秀劳动人员,并组织学生讨论各位同学在大扫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学生反馈结果进行评比。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及《红领巾胸前飘》时,教师可组织少先队活动来教育学生:通过“征集金点子”的方法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开展中队活动;通过举手表决以及集体讨论方式选择活动方式。然后,结合学生建议来组织当小交警、帮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等少先队活动。教师应对少先队活动的平台加以充分利用,并在结束后开展活动经验总结和交流,以确保真正落实体验式教育。

二、营造生活化课堂情境,创新品德与生活教学手段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单纯依赖品德与生活教师口传心授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营造出生活化课堂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他们体验并品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并从生活实践切入教学,实现思品教育的内化。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手机或者照相机来录播一家人的日常点滴,并将其制作为短视频,然后在课堂上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及《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播放给同学们看,同时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和同学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趣事,或者让学生与家人玩亲子游戏,做日常杂务等,也可组织学生参与“说说心里话”这一课堂活动,将学生的心声录制下来,放学回家以后交给父母观看。这样利用多种养成性课堂活动来增进家庭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庭给予的幸福和温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此外,品德与生活教师还应对教学手段加以更新,抛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激发其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思想道德课中,并产生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同时,课堂教学应由单向式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交流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的多元化课堂交流模式。教师也要由以往的训导者、长者以及说教者转变为启发者、引导者,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展示内在思想感情以及行为的交流平台。

三、革新教学评价方式,实现生活实践与品德课的有效融合

品德与生活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评价标准,对以往目标型评价体系与方法加以变革,既要重视学生参与思想道品课的积极性与知识接受情况,又要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予以关注。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及班主任的沟通,彼此做好立体式沟通协调工作,认真评估家庭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观察学校生活中学生的表现,分析不同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所存在的差异性,纵向对比学生的变化,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组织学生参与互评,树立榜样和典型,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学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以及被尊重的需求,使他们在情感上倾向于教师教诲,并能将思想品德课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做到“回归生活”,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思想的要求,同时也是课内外结合、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必然选择。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的生活实践,从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着眼,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桂玲.回归生活 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

[2] 邓正平.联系生活实际 深化道德教育——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四步法”[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4).

上一篇:门店清洁卫生标准下一篇:配电室值班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