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2024-06-30

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共16篇)

1.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一

班主任论文关爱留守儿童征文《用“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班主任论文关爱留守儿童征文《用“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用“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便将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戚抚养,于是在我们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乡村留守学生。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为了提升“留守生”教育理念,提高德育实效性,我对“留守学生”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学生学习过问过少。

2.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3.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4.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 1

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

二、教育的措施与对策

我和相关科任老师在深入了解分析这些留守学生的表现和原因后,决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四心”——留心、爱心、诚心、耐心,帮助并引导留守学生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1.留心,掌握思想。

缺乏有效家庭监护的学生是一个特殊又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是孤独的、寂寞的,更是十分脆弱的。只要我们留心,我们会发现:远离父母的他们,当看到同学享受着父母的关心和帮助时,他们常会心理失衡,言行显得燥动不安;有时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教诲,父母青睐,甚至于父母偶尔的责骂,在他们内心里产生了一种被人遗弃的感觉,这时,如果我们留意了,及时给予他们一点关怀、一点照顾,他们就会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老师的爱。2.爱心,感化一切。

爱是催化剂,爱能感化一切。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师爱。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而疏远他、放弃他,更不能用歧视的目光看待他们。其次,教师要尊重孩子,与留守的孩子平等地交流,真诚地对话,听一听学生心中的疑惑,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着想,用爱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用爱为他们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2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2.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二

一、建立健全班级档案, 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 积极参与, 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日程, 摆上桌面, 认真贯彻落实, 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学习文化, 学做人的临时家园, 发挥主导作用。班级里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 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监护人或其他监护人的职业, 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身体状况, 年龄等情况, 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 以便及时联系。同时, 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二、班主任要加强儿童心理方面知识的教育

班主任既要做好自己的班务工作, 又要充当心理老师, 要适时开展心理辅导, 以这样的方式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 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 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也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去看问题做工作, 不然这个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三、转变思想观念, 用父母般的师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1. 用温暖去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首先, 班主任要关爱学生, 更要关爱留守学生。更应该的多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 增加感情投入, 用心去爱他们, 用情去感化他们, 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其次, 班主任要经常家访, 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 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 帮他们解决困难, 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 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 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对活动, 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好榜样, 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 找回快乐, 健康成长。

2. 视留守儿童为亲人, 贴近孩子的心灵。

班主任要转变自身的观念, 不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 还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的角色。对留守儿童来说, 他们更缺少爱, 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 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 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 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 及时沟通, 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们的心扉, 让学生觉得你值得信任才会跟你说实话, 才会接受你的道理。他就能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 改掉身上不良的行为。

3. 以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

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 因而班主任应有博大的胸襟来对待留守儿童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出现反复现象是难免的, 班主任应冷静对待, 认真帮助孩子分析原因, 及时启发诱导他改正错误, 切忌急躁而前功尽弃。应该从小事入手, 让孩子在成长中有成就感相伴, 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时刻感受到同学的关注和老师的帮助, 他会更乐意去做, 更乐意和大家做朋友。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切忌万事批评在前而事倍功半, 我们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关注这些孩子, 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

四、发挥班集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

首先, 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 而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 我们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 关心他们的家庭, 生活、学习和困惑, 多走进他们, 多接纳他们, 本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学习环境, 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从而弥补了由于留守而缺失的亲情。其次, 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 鼓励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 一起合作,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体的一员, 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有归属感。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相处的感情, 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体会到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的友爱,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幸福,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收获了成就感, 让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然后, 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 他们每个人与一至两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 在生活, 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帮助, 让他们互相鼓励, 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

五、加强与社会联系,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仅凭班主任教育, 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班主任应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资源。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 发挥留守孩子的老党员, 老教师的作用, 让他们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 营造出浓厚教育氛围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3.农村班主任如何引导留守儿童 篇三

关键词:农村;班主任;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62-01

从师大英语系毕业的我,有幸加入了教师行列,被分配到横峰司铺中学任教初中英语,那是一个乡村中学,条件简陋。曾怀疑过、徘徊过、后悔过。可当我面对那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目光,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迟疑念头顿时烟消云散。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接受了一个七年级班级,这之前我对班主任工作方面只有大学学的理论但没有一点实践的新老师,因此,我倍感压力亚历山大。但我相信压力就是动力的源泉,所以我会不断地向老师学习,网上多看看教育的话题,严格要求自己。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逐渐的把握节奏、树立自信,整个过程感觉真有些心酸,但过程有苦也有甜。但是在感叹艰辛的同时,自己的收获更多。在校园学到的教育理论能说的头头是道,可真正上讲台时,却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光阴似箭,不再是年少轻狂,鲁莽冲动的我,三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懂得了很多。

新来的老师精力充沛,热情洋溢。校领导就让我们担任班主任工作,这对我教师生涯是一个新挑战。我所带的班里有很多留守和单亲学生,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或离异,他们大多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有的寄宿在亲友家中。出现没人管的局面。但是这些孩子孤僻、敏感,独来独往,难沟通,自尊心强。我班的学生不管是情商智商都两极分化。

第一类头疼的学生是他不听课,反而逃课成为他的主修课,上网,打游戏机,打老虎机……

第二类,他上课有好动症,数学老师让他站起来 他当没听到。老师把他凳子拿掉让他站着听课,他就拿本书坐在地下,闹得班上无法上课,无奈的数学老师只能找班主任我来处理。

第三类,他不听课,甚至课本都不翻一页,他的主修课是睡觉。上课就睡意绵绵,下课就生龙活虎。找其家长一起教育,家长竟然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只希望孩子混个初中毕业。

第四类,他不怎么闹事,觉得读书只要天天坐在班上就行了。但就是脑细胞不够活跃,我怀疑他就有三个细胞在动。一个吃饭的细胞,一个玩的细胞,一个运动的细胞。但他高明的一点是我教完第二单元,要收第二单元检测卷改时,他既然把第三单元检测卷做的满满地交上来,结果是没法改,不知他写的是什么天文还是地文。

任课老师只要把每节课上好,下课就走人了事。当一个班都得让你一个人来管理的时候,就觉得比任课老师肩上的担子重了好多。其实有些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作为一个班主任真的很难做到。班上的芝麻小事都得等你去处理。一旦听到班上某某同学犯了什么事,当时火都会上来。我想担一年班主任,一定会老上几岁。学校有任何事、学生有任何事都得找班主任,有时心会受委屈、有时太无奈,有时心很累。冷静想想为何接了班主任后,经常会搞得心情不是很好呢?原来是我太天真,把班上的每个孩子都当成天才来教,高估了他们的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我现在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因材施教,不同学生要用不同方法。而且要跟他们斗智斗勇,班上的好差生要注意引导,要防止好生骄傲,防止差生厌学。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觉得你是他们心中的崇拜的对象,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是学生所认可的老师,你才能在他们心里有个位置,这样他们或许多少会听你的话。经过跟学生接触后,我发现差生很喜欢老师的夸奖,一夸奖他们,他们读书的劲都足了。哎呀,孩子真的是孩子啊!你无需华丽的语言,只需些寒暄的话语,多些鼓励的话,这就是他们需要老师给予的奖励。

也许就在这生活的压力下,我开始慢慢改变。哭的时候没人哄,我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我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问,我学会了承受;累的时候没人可以依靠,我学会了自立。就这样我找到了自己。环境不好又怎样,困难大又怎样,这一切都需要我自己去打拼!踏踏实实呆着!不要过分去强求任何人和事都是完美的,尽力了就无悔。

参考文献:

[1] 堪海燕.透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2005(6):399-401.

[2] 刘霞.赵景欣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7.6:7-20.

4.班主任如何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篇四

新铺小学 叶信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开放,大批农民都告别了曾赖以生存的土地,告别了温暖的小家庭,前往发达的地区打工“淘金”。无可奈何地把“掌上明珠”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照看,于是便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导和关爱,成长中潜藏着不少问题和危机。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儿童”辅导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教师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给“留守儿童”爱的温暖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爱更不会有“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了父母亲情的温暖,更渴望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上教师要像父母般了解他们的喜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日常苦衷、同伴相处的关系及分析其思想动态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要像父母般信任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相信他们一定能成功,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消除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特长,彰显自己的“亮点”激发他们自信的火花。发现儿童有可喜的变化,多方法多渠道让家长知晓,使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进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有一位学生,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70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直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桥梁

这些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与他们协商务必每月和儿童通一次电话,向儿童直接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一起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利用我校开展“感恩”这项活动时,教育儿童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让儿童给

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五、寻找机会,多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5.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五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是时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工作普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他(她)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获取金钱的同时,却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386199”部队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我任教的凉山州越西县树国定贫困县,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近年来,我对所带班86个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父母均都不在家的12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32人,父母均在家的42人,离异单亲家庭3人。由此可见,在我们欠发达地区,如何使留守儿童享受亲情、加强与学校配合,共同对孩子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突出的问题。为此,我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个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经调查了解,我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普遍较差,心理出现偏差,监护管理不够强等等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总结,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老师,主要从以下方面关爱他们:

首先了解孩子家庭的基本情况,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例如,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现在是跟谁在一起生活的,孩子现在生活状况如何,如何与孩子家长联系等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教育和及时处理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与孩子多沟通,多关爱孩子: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方面,会使他们生活感到很寂寞,容易产生自闭心理,面对这些缺少爱的孩子,“爱”是打开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用真情感化他们,使他们和其他的学生一样从心理上感受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例如,在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不太爱说话,上课提问从不主动回答,当我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同时,我试着去接触他,与他多交流,调动他的积极性,增加他与同学们接触的机会。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同学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比以前活泼了,也主动了。与孩子沟通的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管束,导致他们自由散漫,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原因,结合孩子的家长,在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改掉坏毛病。班主任老师只有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才能动态把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处理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第三,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有数十次的家访和每学期的家长会,让教师与留守家乡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了很好的沟通,对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在同这些老人的相处中,教师有意地提高他们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让这些长辈在感知孩子的同时来感知教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和家长交流如何教育孩子,不溺爱孩子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点,同时,教师要及时的把学生情况反馈家长,以便做到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工作。

第四,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6.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总结 篇六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切实做好关注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这一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活动顺

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和孤残

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集宁六中

7.班主任工作中的留守儿童教育体会 篇七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我慢慢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应该是抓好德育和管理工作,而管理工作做好的前提还是做好德育工作。

二、班级留守儿童表现及特征分析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家的少年儿童,根据留守状况的差异又可以分为单亲留守儿童和双亲留守儿童。我们班几位学生均明显缺乏家庭教育和管理,没有良好的学习表现,精神状态也较差,不时还会闯点祸,对班级总体影响较大。经过学习我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价值,有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问题儿”,学习成绩低下,课堂作业完成较差,家庭作业普遍不能完成,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精神。

三、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现状

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的长期间断、远距离、沟通频率低的特点,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留守儿童身上容易体现出任性、自私、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较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四、个人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体会

1.针对性地分析、了解学生

班里9名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平时生活照顾人员、学生性格特点、思想动态等详细信息我会一一记录,这样学生、家长、任课老师都能与我有很好的沟通,为学生问题处理做好了准备。

2.用心、用智做好与留守儿童的沟通

因为学生性格各异,许多学生不会与老师有多的交流,我就采用师生书信来增强沟通;有些学生爱好篮球,我就主动找篮球来引导他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能有很多交流。

3.用充实的活动丰富学校生活

每个月我都会积极准备一次班级大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才艺,做饭比赛、唱歌比赛、制作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有了在学校的乐趣,学会了与他人相处,学会了与家人沟通感情,没有了之前那么多问题。

4.做好与家长、抚养人的沟通

留守儿童的一周表现尤其是改进的地方我都会做记录,及时给家长电话通知,同时还会要求家长和抚养人一个月最少与学生沟通5次,这种长期的要求下学生的表现明显地好了很多。

摘要:对班主任工作的认知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同时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班主任必须要有好的方法去指引。

8.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八

一、建立健全班级档案,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积极参与,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日程,摆上桌面,认真贯彻落实,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学习文化,学做人的临时家园,发挥主导作用。班级里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他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二、班主任要加强儿童心理方面知识的教育

班主任既要做好自己的班务工作,又要充当心理老师,要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以这样的方式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也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去看问题做工作,不然这个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三、转变思想观念,用父母般的师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1.用温暖去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更要关爱留守学生。更应该的多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其次,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对活动,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好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2.视留守儿童为亲人,贴近孩子的心灵。班主任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不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的角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们的心扉,让学生觉得你值得信任才会跟你说实话,才会接受你的道理。他就能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掉身上不良的行为。

3.以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应有博大的胸襟来对待留守儿童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出现反复现象是难免的,班主任应冷静对待,认真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时启发诱导他改正错误,切忌急躁而前功尽弃。应该从小事入手,让孩子在成长中有成就感相伴,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时刻感受到同学的关注和老师的帮助,他会更乐意去做,更乐意和大家做朋友。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切忌万事批评在前而事倍功半,我们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关注这些孩子,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

四、发挥班集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

首先,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而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我们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困惑,多走进他们,多接纳他们,本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弥补了由于留守而缺失的亲情。其次,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一起合作,使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体的一员,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有归属感。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相处的感情,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体会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收获了成就感,让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然后,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他们每个人与一至两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帮助,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五、加强与社会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仅凭班主任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班主任应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资源。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留守孩子的老党员,老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营造出浓厚教育氛围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9.留守儿童总结 篇九

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妇联和上级领导下扎实开展了“留守儿童”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以教育担责,以校为主关爱儿童,本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共有学生283人,其中留守儿童26名,占9.1﹪。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结对“手拉手”活动。

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

(二)、给父母写一封信

本继续开展了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的活动,要求所有“留守儿童”为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及要求都有具体规定,就内容而言,可根据自己的实际任选,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回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都把信寄到远方的父母亲。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把写得好的书信,在班里读给学生听,同时我们还要求“留守儿童”要经常用书信的形式与父母联系。我们也希望家长也要给孩子回信,用书信架起亲自沟通的桥梁。

(三)、送温暖活动

元旦将至,进入12月份,学校组织了班主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活动。一是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学校能办到的帮助解决;二是与照顾人了解留守儿童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解决办法,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四、丰富留守儿童的在校生活

1、开展了有趣的三条腿走路的体育活动

留守儿童与结对同学,两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像一条腿,然后进行竞走比赛,从起点到终点计时。通过本次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关心,增强了结对伙伴的友谊。

2、法律知识答题活动

学校从《小学生必读》中复印了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答题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了全体留守儿童在活动室,统一答题,然后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信封和邮票,由学校统一寄到了《小学生必读>编辑部,使留守儿童觉得学校对他们是特别的关爱,补偿了父母不在的孤独感。

3、签名活动

学校精心制作了一个展牌,上面画了一颗心,这是一个为留守儿童制作的。然后全体师生在上面签名。通过这一活动,留守儿童感受万分,有的说学校真好,老师同学真像亲人一样。

五、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我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

本,我们利用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张五楼小学

10.留守儿童管理总结 篇十

(2015--2016第二学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启动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学期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蒋志成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家校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每班确立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教导处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特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被救助的对象中,给与资助。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工作中的不足与困惑

1、不足

有些教育工作还不够到位,不能关注到所有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中的细枝末节。特别是暑假与寒假中的部分仍然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还没有真正重视他们,为他们做些什么„„

2、困惑

要想关爱留守儿童,必须牺牲部分教师的休息时间,我们该如何给与他们一些补偿,又该拿什么来补偿他们。要给留守儿童组织各种活动就必须得有活动经费,这些经费又从何而来„„

11.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班主任 管理 措施

目前,留守儿童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学校里的留守儿童年龄都很小,又很少见到父母,缺乏父母的教育,从而使老师的教育重担更加沉重,为了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班主任应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进行教育和管理。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要想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就应该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多观察他们的行为,并且走进他们的生活,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目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心理素质差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他们身边,因此缺少家庭教育,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比如,有的孩子表现出心理素质差,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谈,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顽皮淘气,情绪不稳定,甚至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心理素质对留守儿童的行为是有很大影响的,也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如果他们继续保持这种心理素质差的状态,必然会阻碍他们的今后的发展,他们会遭受失败,并且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刻不容缓。

1.2学习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欠缺,很多儿童不爱学习,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上课不好好听课,放学回家不好好完成作业,抄作业,考试作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要想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考出好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大多数留守儿童做不到这一点。甚至很多留守儿童因为厌倦了学习就辍学回家,或者跟父母去打工,早早地离开了校园不再接受教育。

1.3存在较多的思想品行问题

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太少,以至于子女形成了一种想要补偿的心态,父母在子女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缺少關心,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养成了懒惰,拜金,盲目攀比等毛病。而孩子的监护人并不认为这是孩子犯了什么大错,所以一般不会过问。留守儿童缺乏及时的管教和约束很容易过于放纵,他们可能目无尊长,纪律涣散,不遵守规章制度,甚至会沾染一些恶习,泡网吧、抽烟、喝酒、打架,甚至把在社会上沾染的歪风邪气带到学校。这些恶习都不利于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他们必须接受管教,否则会走上弯路。

1.4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安全事故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学校更是给予高度重视。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安全教育,而学校的教育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意识,而安全隐患是无处不在的,这就难以避免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安全事故对留守儿童的精神和身体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学校和监护人必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防护工作,更要注重对留守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

2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对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来说,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在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之后,班主任应当认真分析,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下面是针对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几项解决措施:

2.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有助于对留守儿童具体情况的了解,便于和留守儿童沟通。档案的内容应包括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父母打工所在地、电话、委托监护人、家庭情况等,还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档案的建立,方便老师对留守儿童的了解进而因材施教,从每个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给予合理的教育,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毛病,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这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

2.2做好心理辅导

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内心觉得孤单,渴望有人关心他,因此班主任应当配合心理教师,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人人都有感情,人人都渴望被关心,如果班主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留守儿童,那么他们的一些心理阴影一定会消失。老师还应该鼓励同学们团结友爱,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当留守儿童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时,他们就会专心学习,这对他们的以后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心理的教育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人要是心理出现问题,那就很难专心,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一件事,这样更容易遭受失败,从而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做好心理辅导是必要的。

2.3充分发挥同学间的帮助

班主任应当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为留守儿童选择合适的班干部,让他们和班干部结成一组,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相互关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友情的力量,这样可使留守儿童的内心变得开朗,不再惧怕和人交往,最终帮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使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2.4加强学校与家的沟通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而他们的委托监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做的普遍不到位。因此班主任应该配合他们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家访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式。班主任可以跟监护人交流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而监护人也可以和班主任交流留守儿童在家里的表现,这样就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了解,便于对他们的教育。可能由于班主任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家访有时不能落实到位,但是也要和监护人保持电话沟通,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情况,表现好的,提出表扬,表现不好的,要及时给予教育和批评。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定会进展得越来越好。

2.5开展多种活动

开展活动,不但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还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丰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乐观开朗的心态。开展的活动可以是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儿童节表演,运动会等等,留守儿童会从这些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他们会明白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友情,什么是温暖,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爱,这对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6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班主任必须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单单依靠他们的力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因此,班主任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和社会取得联系,发挥社会的力量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并对他们提供帮助,也可以发挥身边的老干部,老党员,从他们这里给予留守儿童帮助,争取营造一个良好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

3总结

班主任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学生的管理在教育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必须承担起责任,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只有持续不断地关注留守儿童,才能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探索,分析,总结,坚持努力,大胆创新才能把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才能端正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价值观,才能帮他们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最终让他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帮琴.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J].科学咨询,2013(8):14-16.

[2]严桂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0(7):9-10.

12.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十二

第一: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等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班主任的特殊关照,要明白自己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留守儿童的身边缺少关爱他们的亲人,班主任就应该担负起补充家庭教育的责任,用无声的师爱来感化和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灵,要把留守儿童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及时发现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认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向着正面、积极向上的方向健康成长。

第二:班主任对于本班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更必须做到“摸清底细,心中有数。班主任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籍表、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等对学生过去的表现进行深入细微的了解。全面掌握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情况、家长的联系方式、监护情况、生活情况等等,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另外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初步观察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在组织各种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与学生融为一体积极投身在活动中,与学生共享活动的乐趣的同时班主任有意识地去接近和了解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品质以及人际关系状况,这样既能发现留守儿童身上潜在的优点,也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三: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中班主任必须要整合科任教师的力量来加大工作力度。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建立起与科任老师的团结协作,平时要多与科任教师联系,多咨询了解班级中留守儿童上课的情况和上课的状态,才能在管理时做到对症下药。在科任教师的课堂上,若个别学生难免会与老师发生一些摩擦,班主任对此类问题的处理要冷静,要耐心听取科任教师的意见,要设身处地理解科任教师,在共同教育学生上求得一致。班主任要细心观察,适时介入,进行协调和沟通,营造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相互理解、积极配合的良好气氛。让科任老师成为班主任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得力帮手。

第四:班主任要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交流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情况。比如可以分类召开家长会,也可以与家长进行个别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专程家访、电话或短信沟通、网上聊天、互发邮件等与家长沟通交流。其中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交流的最好方式是电话联系和专程家访。农村的家长很少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交给了老师,孩子在学校的一切都由老师管教,留守儿童的家长更会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现在学习不好,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都是老师的错,是老师没有管好。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及时与这类家长联系,一旦知道外出的家长回来了就要主动登门家访,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在校情况,逐步建立起与家长之间长期交流的机制。

第五:班主任要掌握与一些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当班主任因为学生的问题与家长有矛盾冲突的时候,要有老师的涵养,冷静应对。家长有可能是蛮不讲理、兴师问罪、气势凌人,但班主任老师要保持冷静,耐心倾听,倾听家长的怨言、牢骚,了解他们不满的理由,在这期间一定不要急于辩解,与家长争论,否则可能引起矛盾的升级。班主任老师要如实描述事情经过,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想办法让家长说出处理问题的合理办法。当然,由于有些农村家长的素质不高,有些问题需要家长冷静思考之后才能解决,班主任要视情况而定,用真诚的态度让家长冷静下来,诚恳地建议其另找时间解决。如果实在棘手、沟通无效的时候,可以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请求学校安排相应老师给予协助,缓和剑拔弩张的气氛,化解冲突。作为班主任,只要能积极与家长沟通,并以此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通过长期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特质、不同思想观念的家长接触,我们一定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其特殊性是显而易见的,班主任老师不能用简单地管理非留守儿童的办法就管理他们,希望农村班主任老师能提高教育与管理留守儿童的意识,主动肩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任务,让留守儿童的身边多一些爱,多一份情,让他们能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已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新课题,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也是全班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更是留守儿童的重要教育者,留守儿童的学习、日常生活还是情感交流都需要班主任的特殊照顾,我凭借当六年农村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浅谈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工作建议与同仁共勉。

13.分局留守儿童总结 篇十三

2013年,分局按照市局、区党委政府关于“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工作的要求,结合“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幸福资阳行”送温暖、转变作风、司法为民”主题活动,对辖区“留守儿童”面临关爱、管理和教育“三重缺失”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活动,积极构建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新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密切了警民关系,增强了公安民警参与创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力,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将今年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分局成立了以副局长苟纯彬为组长,其他所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工作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让民警加深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认识,加深对保障民安的认识,加深对做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工作的认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结合入户访查工作,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登记造册,对有劣迹行为的实行帮教到位。并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张家校联系卡。校园警务室民警通过入户、入校调查,对所掌握的辖区留守儿童家庭住址、学校班级,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务工的联系方式、地址,留守儿童老师、所在村组干部的联系方式、地址,留守儿童在家监护人或亲友联系方式、地址

以及在校表现、思想动态等情况登记造册,进而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防范措施的落实。目前,分局已为辖区325名留守儿童建立了联系卡,切实对辖区留守儿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结合开展的“警校共育”工作,校园警务室积极发挥作用。定期由兼职法制副校长的社区民警举办留守学生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向“留守学生”宣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防骗、防盗、防抢、防中毒等安全教育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未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强化 “留守学生”遵规守纪和自我保护的思想观念,预防和减少“留守学生”犯罪。

三是每周由社区民警组织学校保卫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安巡查。重点查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看有无留守儿童混迹其中;查校园周边书报亭、影视厅,看有无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的资料;查校园周边商贩经营情况,看有无侵害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查校园周边人员活动情况,看有无留守儿童流落混迹街头。并加强对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管理,每季度对校园周边的各类商铺进行一次治安清查和清理整顿,严格管理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经营场所,集中清缴管制刀具,减少对留守学生的威胁。对涉及侵害留守儿童的刑事、治安案件,及时受理及时查处,为留守儿童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年办理涉校案件2件,调解纠纷58起,查处网吧53家,取缔黑网吧3家,电子游戏厅13家,收缴游戏机45台,收缴管制刀具26把。

四是鼓励民警及热心群众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帮助其成长。动员广大党员、社会爱心人士以及“五老”人员担当“重点”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履行教育、管理和关爱的职责。倡导代理家长辅导留守学生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亲情书信。派出所民警每周与困难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至少联系一次,及时掌握生活学习状况、身体健康情况以及思想、心理状态等。目前,辖区14名“重点”留守儿童已全部确定了代理家长。

五是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分局组织民警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里向困难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与他们共度佳节,并利用黑板报、标语等宣传渠道,呼唤全社会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积极协助街道办和居委会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帮扶,购买文具、书籍送给孩子们,努力为留守流动儿童营造家庭监护、政府管理、学校教育、社会关爱、法律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让留守儿童无生活、学习后顾之忧。今年共开展的募捐活动2次,共募得价值3300元的书籍、学习用品、衣物,已全部发放给了困难留守学生。

资阳市公安局南山区分局

14.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总结 篇十四

根据安排,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全面落实“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初步成效

我校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留守儿童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了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2、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初步建成了留守儿童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4、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5、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准备用一段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二.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专家引领。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

15.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十五

“我们班成绩差的基本上都是父母出去打工的同学, 他们中也有的成绩不差, 但乱花钱, 穿着不三不四, 戴耳环, 一副不得了的样子”;“学校纪律坏就坏在留守儿童多, 家长远走高飞, 撒手不管, 娃儿无法无天……弄得我这个校长脑壳都大了”;“作为分管教育的干部, 我为全镇的留守儿童忧虑啊, 偷东西的、抢劫的、泡网吧的都有”……

这是很多人对留守儿童的普遍印象, 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等于问题儿童。除了这种直观印象外, 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论文也频频得出这样的结论, 约四分之一的文章对留守儿童的负面特征有夸大其词的倾向。比如, 有论者仅凭“据调查”三个字, 就断定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是“不务正业,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80%以上处于中、下等……厌学、逃学……不守法纪, 犯罪倾向较大……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 小偷小摸;有的追求时尚, 抽烟喝酒;有的被人利用, 染上毒品……”

笔者首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1) 对大众媒介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是:在新浪网“爱问”搜索系统中选择“新闻搜索”, 关键词为“留守儿童”, 限定搜索时间为“1998年7月10日到2010年6月9日”, 查询关键词位置为“在新闻标题中”, 并默认全部新浪网新闻源作为我们的搜索源。搜索结果显示“找到49045篇新闻”, 但是实际上搜索到、且能看到的只有1780篇。原因可能是显示的结果中包含大量重复新闻。如“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成违法犯罪高危人群”有16条相同的新闻;“留守儿童结伴盗窃一月作案30起, 团伙老大13岁”有15条相同的新闻。

在搜索到的1780篇新闻中, 笔者首先对所得结果逐条进行筛选, 其中近90%是全国、省、市、县、镇、村、学校等关爱留守儿童的举措, 根据研究目标, 只选择了其中对留守儿童 (群体、个体) 进行描述报道、评价、调查结果的新闻作为分析样本, 经过这样的筛选, 实际得到符合要求的新闻25条, 作为本次内容分析的最终样本并进行编码。笔者共设立了三个内容分析的变量, 变量一为:新闻的标题所体现的对留守儿童的评价, 取值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变量二为:新闻来源媒体的性质, 取值分为:主流和一般。主流媒体指中央媒体、各省、市网站, 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 其他为一般媒体。变量三为: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分析方式或手段。取值分为:泛泛而谈、运用个案、运用非正规调查资料和运用正规调查资料四类。表1是对于这25篇报道的内容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 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主要是负面新闻, 呈现出来的留守儿童的社会印象主要是:留守儿童等于问题儿童。这是大众媒介中的留守儿童, 那么留守儿童的自我定义是什么呢?请听他们的自我言说。

二、留守儿童的自我言说

正如大众媒介报道的一样, 留守儿童从出现至今基本上都被看作问题儿童, 成绩差、纪律差、人际关系差、意志薄弱等都成了他们的特有标签。笔者以留守儿童的自我叙说为方式, 试图呈现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对现有研究结论或社会印象作出回应。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有23.2%的孩子认为留守儿童有自身的问题, 依次表现为心理健康 (42.4%) 、个性发展 (23.1%) 、学习 (15.9%) 、人身安全 (10.9%) 、道德 (7.6%) 。还有36.7%的孩子认为留守儿童没有自身的问题, 有39.9%的孩子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显示, 有78.5%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成绩差”, 73.1%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纪律差”, 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 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 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 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 有83.4%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等于问题儿童”。

对于这些现有研究结论的自我认知, 留守儿童告诉我们这些不是他们特有的问题, 此其一。其二, 不同地区的孩子对以上论断的认知有显著差异, 而在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父母外出打工时孩子的年龄方面没有差异, 另外, 他们对于“留守儿童成绩差”、“留守儿童纪律差”、“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留守儿童意志薄弱”的认知因跟谁一起生活而有所不同。

三、留守儿童的社会建构机制

1.“污名化”及其灾难逻辑

“污名” (stigma) 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是一种身体标记。这种标记是刻在或烙在某些人的身上, 表示带有这种标记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需要回避和远离。1963年Goffman将污名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他将污名定义为个体的一种不被信任和不受欢迎的特征, 这种特征降低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使他从一个完美的、有用的个体变成了一个有污点和丧失了部分价值的人, 污名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大众媒介充当了对留守儿童“污名化”的“推手”。

社会学研究表明, 污名化会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受污者向上的社会流动, 使之长期处于弱势状态, 甚至令他们蒙受强烈的羞耻感和罪责感, 损害其身心健康。同时受污者也会由此产生对社会的隔离感、敌意和不信任态度, 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

2.“表面化”及其悖论逻辑

对于解决留守儿童这一问题虽然我们可以从政策文本中隐约找到影子, 但是难免给人一种宏大空洞的“感觉”, 国家政策的遥不可及、地方政策的昙花一现、学校制度的力不从心, 这些都无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这是政策制定的负面效应, 解决问题者成为了制造问题者, 这就是政策制定表面化所带来的悖论逻辑。归根到底还是一点, 就是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长效性, 政策落实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 何时才能让政策的雨露普惠每一个留守儿童, 真正从他们的问题出发, 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呢?

3.“城市中心主义”及其失衡逻辑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是一种互相哺育的关系, 然而割裂城市与农村、混淆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观念上的误解以及由此设计的城市中心主义制度框架和政策导向, 使得城市儿童和留守儿童有了身份上的显著区分, 并由此衍生了教育不公平, 倾斜了社会公平的杠杆, 制造了深层的但并未完全显露的社会问题, 社会处于失衡的状态。

城市中心主义的具体表征为:一是割裂了城市和农村。对于今天的农民、市民来说, 似乎都有一个强烈的信仰:城市是好的, 是令人向往的, 城市化进程就是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是城市代替农村的过程。这是城市化进程研究中城市中心主义的表现之一。二是混淆了中国与西方。以西方城市化发展路径来设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具体表现为:第一, 西方的城市发展核心和动力是城市, 是作为金融中心的城市, 而中国的城市发展核心和动力都在农村;第二, 按照马克思的叙述, 西方的整个文明史都贯穿着城乡之间的对立, 处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中, 而中国的城市与农村是融为一体的;第三, 按梁漱溟先生的说法, 中国是国家融在社会里面的, 这个社会不是城市社会而是乡村社会, 城市是乡村的延续而不是相反, 城市和乡村是一体的。

摘要:本文以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和留守儿童的自我言说为切入点, 前者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对大众媒介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 得出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印象”, 后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得出了关于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结论。通过这两种视域的比较分析, 旨在为留守儿童问题及其研究提供“另一扇窗”。

关键词:留守儿童,大众媒介,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1) .

16.班主任留守儿童总结 篇十六

在我们邵阳县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乡,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家庭离婚的单亲儿童也越来越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代养,于是在农村里每个班基本上占了三分之二的留守儿童。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缺乏亲情与关爱,缺少交流与理解,“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儿童”现象日益凸显,学生厌学弃学现象日渐增多,失学辍学的比率也逾来逾高。如何教育好“留守子女”,当好留守儿童班主任关键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做好留守儿童心里访谈、月家访工作。

二、加强德育组织,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

长期以来,尤其农村学校教育总是人为地把德育与其他教育割裂开来,把德育当作是学校分工中的一个门类。事实上,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苑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德育主要承担着非才智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工作,德育必须政变原先的内容体系和培养方式,创造出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配套的体系。一般说来,非才智性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的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来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

2.品德。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养成她(她)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外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爱祖国和民族尊严等。私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等。

3.思想。思想教育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对留守儿童必须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进行观察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把德育作为一种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我们相信,如果将德育与人的发展、人的成才紧密结合起来,德育会在长期低述的徘徊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是德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适应当代的挑战,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建立科学、规范、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化,日常管理民主化。在新学期两周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行为规范细则。这些制度包括:主题班会制度,作业评比制度,板报评比制度,周记日记制度,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阔学生视野和多开展课外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关爱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班级行为细则的确立,就是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关爱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农村小学尤为重要(父母外出打工,单亲儿童缺乏关爱)。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爱孩子们的一切。

四、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1、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1)联系卡制度。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家庭联系卡,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2)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启动“教师帮扶留守学生”关爱教育活动,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随时掌握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为其解难。(3)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留守儿童在校如遇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救助处理措施。

2、在班级内开展学习互助小组。留守儿童往往性格内向,性情孤僻,封闭自己的心扉,不愿与人交往!对学习,对前途看不到光明!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帮扶,拟定全班与小组的远、近期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而是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感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

3、做好家访工作加强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一方面家长要利用电话多与自己的孩子们交流谈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好好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家长还要和老师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适时掌握孩子学习、生活。

五、用心关爱学生,增强学生幸福感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把爱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把爱献给他人。以爱为核心进行班级管理,能让班级充满友爱、活力和阳光。班级管理回归爱,尤其要注重细节。这一系列工作需要班主任投入情感。因而,班主任必须巧妙的利用班级管理艺术,形成班級成员之间相互友爱的合力,增强学生的亲情感。

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周进行心里健康视频教育同时做好班级心理健康记录。正确引导学生心理,深入与学生谈心。学习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总之,做为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虽然教育好留守儿童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但只有通过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把此项做好、做实,确保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上一篇:孕前优生试卷下一篇:校本教研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