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

2024-12-05

5、古诗两首(精选12篇)

1.5、古诗两首 篇一

5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

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题西林壁》)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

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

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三、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四、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学习《游山西村》)

一、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二、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

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

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五、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

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

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

文变得更精彩。

课后小结:

一、《题西林壁》诗句意思浅显,本诗的重点应放在对诗中所蕴含的道理的感悟上,在解决诗意后,启发引导对诗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明白: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需全面客观的把握事情,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学生可结合着实际生活来理解,例如:对待学习上、对待考试上等,其次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壮美,激

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游山西村》,学生在自读古诗的基础上,通过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充分体会作者心情,重点是对诗的后两句蕴含的道理的理解,明白:当我们遇到不可解决的事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思考,问题总能解决。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充分理解,例如:对待数学中的难题时。

2.5、古诗两首 篇二

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公元989-1052年) , 字希文, 吴县 (今属江苏) 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 进士, 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在中国古代文学家中, 有“出可为将, 入可为相”的资格能力的文人屈指可数, 而范仲淹当之无愧。他的作品气势磅礴, 警人千古的《岳阳楼记》自不必说, 他仅存的五首词, 就使后人推崇备至甚至常读常新。

这首词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 抒写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上阕用多彩的画笔, 描写出绚丽高远的深秋景色:“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秋高气爽, 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虚无缥缈的云彩, 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 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颜色;金风习习, 玉露泠泠, 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远处无边的秋色与浩淼的水波相连, 碧翠的秋水, 在金风的吹拂下, 泛起层层的涟漪, 远远望去不甚清晰, 似有烟雾笼罩, 分不清哪是水, 哪是天。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天色将晚, 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 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只有岸边的芳草, 全不顾深秋已经来临, 依然芳菲烂漫, 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这深秋景色, 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那乡愁, 好像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

下阕借景抒情, 表达客思乡愁带给词人的困扰:“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让人黯然神伤, 每天夜里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 便想登楼远眺, 以遣愁怀。但明月皎洁, 反而让人倍感寂寞与怅惘, 于是不由得端起酒杯想一抒愁苦的百转回肠, 谁知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反而使自己的愁思更加悲苦。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 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 秋景的动人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

范仲淹笔下的景, 意境阔大高远, 即使是思乡怀人或诉说战事的苦恼, 也使读者感到, 这绝非文人墨客的想象、呻吟之语, 而是一位边境主帅情真意切的描绘与诉说。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即蓟北楼, 又名黄金台, 在今北京市。登上这古老的幽州台, 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当年燕昭王求士, 筑黄金台, 招揽天下贤人, 燕国得以兴盛。但这是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自己的怀才不遇, 心中产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浩浩苍空, 茫茫旷野, 而胸中之不平, 又何从吐诉!想到这里, 百感交集, “独怆然而涕下”了。诗的气魄很大, 语言纵横, 有古人之风。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 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 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 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两相映照, 分外动人。念这首诗, 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 而在这幅图景面前, 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因而读者深深为之感染。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 音节抑扬变化, 互相配合,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这两句的意思是:像燕昭王一类的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 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贤, 又还没有出现。“前贤”已远, “后贤”未至, 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跃然纸上!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 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 不能建功立业, 这怎么能悲伤得不叫人落泪呢!一个“念”字, 表现了诗人胸怀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 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3.5、古诗两首 篇三

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路,导入内容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1.播放有关春天的图片(音乐伴奏),学生欣赏。

2.学生说自己印象中的春天。

3.背诵已经读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师:春天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赞叹,让我们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再一次走进春天。(板书课题:咏柳、春日)

[优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教师引领学生赏春天、说春天、诵春天,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1.自由练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古诗,思考交流: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不同点:(1)作者是不同朝代的;(2)所写的事物不同:《咏柳》是写——初春二月的柳树,《春日》是写——春游所见的景色。

[初读诗歌,目标明确。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读的要求由读正确、通顺到读出诗的大概内容,读得有层次,读的要求逐步提高。]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一)学习《咏柳》。

1.读诗赏画,画中品诗。

(1)出示《咏柳》诗句,指名读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喻柳,足见其清新自然;“绿丝绦”——柳枝的绵长和柔软;“春风似剪刀”——运用设问加比喻,把春风比作一位能工巧匠,歌颂了充满生机的春光。

(3)齐诵整首诗。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碧玉”、“绿丝绦”,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美丽和高贵;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2.引导对比,体会心境。

(1)师:在贺知章的笔下,柳树是如此的美丽、高贵,春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神奇。可是。古代诗人写了许多有关柳树的诗歌。它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再来看其中的一首。

出示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师:在这首诗中。诗人眼中的柳树怎样?心情怎样?请大家先自读古诗,了解大意,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这是一首折柳赠别诗,因“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所以,这里的柳是别离之柳,表达了诗人伤春叹别之情。) ’

(3)师:同是柳树,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有不同的画面和形态。贺知章为什么会感觉到柳树的美丽和春天的美妙神奇呢?这当然和他写这首诗时的心境有关。

介绍作者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宫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3.师生合作,引读诗句。

课什出示古诗插图,配乐引读。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青翠欲滴啊!——生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读: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生读:不知细叶谁裁出。

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4.结过渡:贺知章将对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的赞美集于柳树一身,柳树成了春的使者、春的化身。那么。朱熹眼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

[对比赏读,写作背景的及时补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感悟“同物同景不同‘诗”’的缘由,使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习《春日》。

1.理解诗意,体会心情。

(1)学生自读吟诵,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2)师:知道诗人朱熹在春日里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依据是什么?找出诗中的词句说明。

(寻芳——踏青赏花,看花观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无边——一望无际,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万紫千红——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想象画面,诵读诗句。

师:朱熹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能不高兴吗?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欣赏到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怎能不好?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时你就是踏春赏春的朱熹,看到那万紫千红的景色,你想怎样吟诵此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呢?(引读整首诗,读出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

[立足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通过自读理解后再来解读朱熹的心情,也就找到了本诗的教学重点及情感基点。学生的反复吟诵,想象画面,与语言“亲密接触”读出了诗人的心境,读出了诗人的情感]

3.用心品诗,感悟哲理。

师: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里非常高兴,这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这首诗还有它的深层意义,不了解朱熹就读不出诗的真正内涵。

(1)了解作者朱熹,特别强调他的诗歌特点: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常于朴实中透出深刻的哲理。

(2)抓住重点,感悟诗理。

泗水——在山东的曲阜,从曲阜的北面流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孔林、孔庙、孔府所在的那个地方。我们读《论语》的时候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他看到这个“川”就是泗水,孔夫子是在这个地方教他的门徒的,也就是说这里即圣人之地。

胜日寻芳——实际上告诉我们他在春日寻找的这个“芳”,这个芬芳的东西是孔孟之道的芬芳、是人间的圣人之学的芬芳。

万紫千红——他找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景象,也就是找到了民族精神和人生意义。他的这首诗,在从容沉着的风景描写之中,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和喜悦。

[了解朱熹的生平及时代,了解诗中有特别意义的地点和景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有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

4.对比赏读,感悟春美。

师:朱熹眼中的春天是万紫千红、满含哲理且透露着自信和喜悦的,那么春天在其他诗人的眼中会是怎样的形态呢?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写春天的诗。

出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小组合作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它所描写的春天的形态,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交流体会: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春游西涧时看到的暮春景色,他当时正任滁州刺史,他向往归隐山林。诗人先写涧边的春意盎然的景象,从“独怜”看出他的喜爱之情,再写郊野渡口的水势急迫、空荡的渡船,流露出了诗人淡淡的忧伤。

(3)小结:同是春天,在不同诗人的眼中,春天的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诗人总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或寄托自己的情感。

[适时的对比拓展,能丰富学生的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真正感悟《春日》的深刻内涵,也让学生懂得心境决定物境。]

四、总结延伸,升华主题

师:春天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是碧绿、高贵、神奇的——引读《咏柳》;在朱熹的眼中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富含哲理——引读《春日》。

在其他别的诗人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课外再找描写春天的古诗阅读,体会诗人不同的感情和心情。

4.5、古诗两首 篇四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A北宋 B南宋 C陆游 D苏轼 E苏辙 F苏洵 G东坡居士 H放翁

1、《题西林壁》是()文学家、书画家()写的,他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父(),其弟()合称“三苏”。

2、《游山西村》是()诗人()写的,他号()

二、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

1、“题西林壁”的意思是()。诗人从()、()、()、()、()、()这几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了庐山。

2、《题西林壁》后两句的意思是(),()。

三、按要求填空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把诗句补充完整。其中多音字为(),诗中读()另一个读音是()组词()。

2、这首诗描写的是()(谁)在()(时候)()(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可以看出()。

4、诗中的“山西村”在()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今浙江绍兴 C今浙江杭州

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

四、诗句接龙

1、举头(),低头()。

2、飞流直下(),()落九天。

3、小时(),()白玉盘。

4、嫦娥(),()。

5.3古诗两首 篇五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写“寻者”()而来,却只能()而归。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篇着名的反映()的诗篇。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的孩子。古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忽然“()”,是因为他 “()”。我们还从诗中“()”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读古诗,回答问题。

石灰 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石灰吟》中“吟”字的意思是。

————————————————

2.诗中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

3.诗的最后两句赞颂了什么精神?

————————————————

4.出自这首的成语有、三、我的知识真丰富。

1.松树和()合“岁寒三友”。请各写一句赞美它们的诗:

——————————————————————————

2.诗人贾岛和()都喜欢写诗时字斟句酌,后人有“郊寒岛瘦”之称。

四、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五、在横线上填成语。

去年今日此门中,——————————————————

相映红。(《题故城南庄》)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是春。(《春日》)

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题古诗两首 篇六

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丁连香

[教材简解]

本课两首古诗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1)做学问应有的精神态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2)做学问应有的方法——书本知识的学习应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人借半亩池塘的清澈明净是由于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这一现象,告诉人们读书的重要性——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背诵,感悟两首古诗所蕴涵的读书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读书的精神态度、方法和重要性。[设计理念]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教学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力求通过图文结合,采取多种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观察、体会、感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表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设计思路] 苏教版教材在古诗编排上体现了整合的思想,每一组两首诗或共同反映同一主题,或表达相似的情感体验,或展现相对应的景物描写。《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我抓住读“书”有“感”,串连两首古诗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读准古诗、感知诗意、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过程;通过反复诵读、品读,读中入境、读中悟情,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读书是怎样地不遗余力?朱熹为何以《观书有感》为题?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观书有感》中作者借景喻理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和书结下了情缘,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人的谈话。这些的温暖的话语时时激励着我们,给了我们向上攀登的勇气和信心。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吗?

(生交流)

2、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相信大家对读书这一话题会有新的感悟。

3、板书课题。

4、简介:这两首诗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一首是陆游写给儿子的,一首是朱熹写给所有人的。他们对读书的领悟值得我们学习。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一)多媒体出示两首诗和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两首诗。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像这两首诗描绘的景象,并自己练着说说诗意。4.提出不懂的问题。注释: 示:教导。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遗:保留。

浅:肤浅,浅薄。纸:书本。

绝知:彻底弄清楚。始:才。

躬行:亲自实践。鉴(jiàn):镜子。

徘徊(páihuái):来回移动。渠(qú):它,这里指方塘。清如许:这样的清澈。为(wâi):因为。

(二)生自学古诗,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集体交流

1、检查读诗 相机正音

(1)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收获一定很多吧,喜欢这两首诗吗?谁来读第一首诗。

指名读《冬夜读书示子聿》相机正音:聿(yù)

指名读《观书有感》相机正音:鉴(jiàn)徘徊(páihuái)为(wâi)(2)过渡:同学们诗读得很好,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得正确、流利。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真让人刮目相看。诗句意思读懂了吗?

2、理解诗句意思 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①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②你从这两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学习要刻苦,要坚持不懈,学习非一日之功„„)③由这两句诗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想到了哪些人?

(成语:不遗余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十载寒窗、水滴石穿、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

④朗读这两句诗。

⑤小结: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强调做学问必须全力以赴,付出艰辛劳动,并且要持之以恒,甚至不惜花费毕生精力。这就是我们读书应有精神和态度。陆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出示陆游的另一首诗《读书》。

读 书

——(宋)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教师略作解释,强调陆游晚年仍然坚持读书,每天还要读书二万言。)(2)多媒体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①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②你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实践出真知)

③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多媒体出示补充资料《纸上谈兵》)

④你有实践出真知这方面的体会吗?

⑤小结:实践出真知,这一学习方法真的很重要,书本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与亲自实践相结合,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变成真正的学问。

⑥想像说话。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他立即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都想到了什么?会怎么说呢?你可以选择下面的句式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多媒体出示)

a:陆游觉得子聿书本知识研究小有成绩,但是已经滋生了骄傲的情绪,陆游怕儿子半途而废,所以,提醒他的儿子,()

b:陆游想到自己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因为从小这样饱读诗书,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

c:陆游是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看到自己年事已高,国家的安全,民族的振兴,都靠子聿这么大的孩子将来得以保证。因此,他激励儿子()。

d: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和自己小时侯同样贪玩的儿子()。

3、过渡:如果说《冬夜读书示子聿》使我们明白了读书应有的态度、精神和方法,那么《观书有感》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习《观书有感》。

(1)出示补充资料(简介朱熹图文并茂)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自幼刻苦读书,19岁时考取了进士,由于南宋王朝统治的腐朽,他一颗报效朝廷、献身国家民族的心屡屡受挫。于是他便放弃仕途,致力于著书立说、研究学术、毕生执着于教育。他的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渊博的知识、精深的思想以及如此卓越的成就,使得朱熹被后世尊奉为“万世宗师”的“朱夫子”。

(2)指名交流,师相机交流。

这首诗,你觉得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写的。(清)池塘“清”体现在哪里? ①生交流 一鉴开 共徘徊(红字闪烁)②你想到哪些形容池塘清澈的词语。

(清澈明净 风和日丽 波光粼粼 碧波荡漾 云影浮动)③看图想像,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这池塘的清澈。④看图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⑤池塘里的水为何这么清澈呢?指名回答。(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表面意思。)

⑥这两句诗一问一答,让我们了解到了池水清澈的原因。怎么读才能读好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3)质疑问题 解决难点。

①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但诗中却没有一个字提到读书,写的全是方塘中的景色。有人说题目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②生思考。

③交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相机点拨。(4)创设情境(配合画面音乐缓缓流淌):

①同学们,此时此刻也许他正在为了一个学术问题在屋里冥思苦想,也许他读书读得累了,来到湖边散步,也许,他正趁着良辰美景和友人谈古论今,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大理学家,被后世尊奉为“万世宗师”的“朱夫子”,他会都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结合下面的两个句式来说说。

句式一: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就一定要。

句式二: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只有

,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②这本书仅仅是捧在手里的书吗?(更是一本大自然的书。)那你又是怎样理解活水的呢?我要当好一个老师,你觉得需要哪些活水?如果是学生呢?

③现在你能理解诗题为何是“观书有感”了吗?

(5)小结:这首诗仅字面而言,似乎纯为写景,其实,诗人写本诗是想借此说明读书使人澄明的道理。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朱熹的说理诗,常常寓意于景于情、于事于物之中。这首诗就是采用借景喻意的方法。

三、指导朗读,拓展升华

1、再次出示这两首诗

2、指导朗读

作为父亲的陆游是对儿子说,语重而心长。(指导朗读,读出父亲的谆谆教诲。)

作为理学家的朱熹是对所有的人说,他用了以景喻理的手法,将书比作池塘,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个深刻的读书道理。(指导朗读,读出大理学家的良苦用心。)

3、同学们,第一首诗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第二首诗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对我们的读书很有帮助。此时此刻,如果这两位长者就在你面前,面对他们的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你准备怎样对待读书?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自由表达,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写法迁移,课内练笔

1、出示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句至理名言已成为千古名句,你发现它和下面这些名言有什么相似之处?(重点:用形象说话)(多媒体出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人的谈话。

——歌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2、仿造上面的句子,用形象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搜集读书的名言并读读背背。

7.古诗两首(6) 篇七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编辑本段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寒傲霜都枝。一年的好景你必须记住,那就是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山行

七绝·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5.坐:因为;由于。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译诗、诗意]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施教时间:9.8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个人创意增减: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宋代有位诗人偏爱秋天,曾有诗说……

2、教师朗读《赠刘景文》,学生如会背可跟背。

3、今天,我们就一起认真学习苏轼的这首《赠刘景文》。

二、审题、简介诗人

1、理解诗题。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诗人的相关资料。

3、教师补充

三、精读古诗,解决疑难

四、释词连句,理解诗意

1、学生试根据词意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连起来试着整首诗的意思。

五、探究古诗,想像感悟。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深秋时节?(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2、诗中所描绘的春天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感情?

六、感情朗读,品味诗境。

(1)讨论:朗读处理

(2)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3)学生质疑。

七、师生归纳学生本课的学生方法。

教学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对话平台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

(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阅读在线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个人创意增减: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赠刘景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回忆学习方法。

二、学习《山行》

1、审题,简介作者

“山行”意即在山中行走。

交流预习情况。

教师补充。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着有诗文集《攀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在晚唐时期成就颇高,因此后人称杜甫“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初读读准音:“斜”、“霜”

3、再读知大意

4、精读明诗意。

5、研读悟诗境

6、品读表诗情

讨论朗读处理

师范读,生仿读

指名读,互评互学

边读边想象画面。

熟读成诵。

7、学生质疑。

三。我会背

8.22古诗两首 篇八

备课思路:

本课由两首古诗组成,一首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是朱熹的《观书有感》,都是写读书产生的感想。我准备采用“通读”、“研读”、“悟读”“拓展”这四部曲来教学。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进而读通古诗;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诗意,再将个人所得与同学小组交流,不懂的问题在组内研究解决,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提出未解之疑,其他同学自由补充,发表见解。悟读: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置身于诗的意境。深刻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如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通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诗的认识,从而深化对诗句的理解。拓展:宋诗讲究 “理趣”,引导学生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朱熹的《春日》,使学生明确宋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再引导学生积累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以深化对诗人读书哲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会3个生字,理解字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和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借诗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其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深刻哲理。2.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课前板书——22 古诗两首

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遗产,有物质的,也有精神文化的,其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古诗”就是这遗产宝库中一块无价之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的两首古诗。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生齐读——22 古诗两首

二、揭示第一首诗题。

1.记得本学期我们刚刚学习了一首陆游的诗——《示儿》,请学生背一下,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指名说一下。

2.简介陆游。

我们对于陆游已是很熟悉的了,谁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指名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如:再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宽,讲一下陆游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一生爱国,所写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著名的多产爱国诗人。)

3.揭示写作背景。

在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一个冬日的寒夜,北风呼啸,冷气逼人,陆游却浑然忘我,沉醉书房,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激情,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写出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

【师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今天我们课文中的那首是其中的第三首,短短四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学生齐读课题——《冬夜读书示子聿》

【以大家熟悉的古诗导入,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4.理解题意。

谁来给我们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学生试说题意。(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有七子,子律是他的小儿子,54岁时生。题意: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所感,写下来教育、训示自己的儿子子聿。)

过渡:那么,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何感?想教育儿子什么呢?我们学习了古诗就知道了。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经常采用的一般方法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简单概括并出示并请生读一读。【出示】一诵读(读通诗文)

二研读(读懂诗意)三悟读(读明诗理)

3.大家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来自学古诗。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多读几遍,试着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看看自己对诗中的字、词、句是否能理解;想一想陆游在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用来教育儿子?把自己知道的在书上写一写。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分享智慧与喜悦。

3、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朗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2)再读,要求富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和教师针对同学的朗读做出适当的评价与指导。(4)学生齐读古诗。

【学习贵在有法,这样的指导让孩子每一次读古诗总能有目的的阅读、理解。】

四、研读古诗,悟读明理。

过渡:同学们刚练读很认真,不仅把古诗读通读顺了,还读得很有感情,真了不起。

1.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那么,他对儿子进行了哪些教育呢?

2.学生交流,根据回答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指名学生读第一句。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就是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3)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

4)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激励学生简单讲一讲成语背后的故事。【师板书——孜孜不倦】

3.“古人学问无遗力”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想要做好学问是很艰难的,仅靠一时的孜孜不倦是远远不够的,陆游是怎么告诉他的儿子的?

1)生:少壮工夫老始成 2)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始:才。这一句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你由“少壮”到“老”明白了在学习上除了孜孜不倦,还需要什么?(持之以恒)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板书:有所成就】

4.小结:确实,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孜孜不倦地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经过长年的努力后才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好学问的艰难。

5.这是诗人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持之以恒】

6.生齐读这两句。

过渡: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要从小下功夫,免得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陆游告诉他儿子做学问要把功夫特别要下在“哪里”?

7.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8.请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1)“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2)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

3)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你在家什么事是亲自做的啊?你认为做学问中的“亲自做”该怎么理解? 4)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5)师小结: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可谓——“实践出真知”啊!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师板书——实践出真知】

6)读了这一句,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叹?

生交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7)齐读这两句。

【教学中能以关键词句为出发点,激活孩子已有的能够佐证这一哲理的知识储备,丰富诗境,加深理解体会。】

9.陆游通过这首诗对儿子讲明了关于做学问的一些道理,谁能来细细道来? 1)学生在组内交流后集体交流。

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意味深长„„)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4)那么,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请学生用朗读来表现。

过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使诗歌内容顿时立体起来了,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搁下笔来,情绪激动的他立即叫来小儿子,把他想到的做学问的一番道理告诉全告知子律。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动作就更好了。

10.出示填空题。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1)请学生说一说。简单评价。2)建议学生演一演。

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来预演一下。请生上台表演。

【迁移练写,收到“一石二鸟”效果。首先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道理放在一个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强化教学情境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体悟。其次,以板块形式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意,并帮助学生巩固对诗意的理解。】

五、巩固古诗。

过渡: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正学会了!

1.回顾古诗学法,指名背诵。

2.仔细观察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注意难写的字。友情提醒:这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工夫的“工” 3.投影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他三天()就学会游泳。(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3)明天有()再来玩吧!(4)中国(),名扬海外。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比较填空后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领会到: “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4.投影出示:“我学会,我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陆游通过诗文向儿子讲述了这样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

(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六、拓展延伸。

1.陆游经常通过写诗来教育他的儿子们,比如他的二儿子陆子龙要到吉州去任地方官,他特意写了一首长达52句的诗来为儿子送行。他最疼爱小儿子子聿,冬夜读书有感,写下了八首诗来训示他的小儿子。

出示其余七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名读一读。

2.除了今天所学到的这首告诉我们做学问的道理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3.赠送学生古人的读书诗以劝勉。

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4.介绍宋诗具有的“理趣”这一特点。

宋诗讲究一个“理趣”,常常以诗喻理,流露出一种情趣、理趣,在诗歌的感性形象中闪烁着理性的睿智。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如我们下节课将要一起学习的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

七、作业超市。

自由选择超市中的两项来完成。

1)陆游的诗作很多,课后搜集一下,读一读,并背下来。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3)把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感悟的道理讲给父母听一听。

9.古诗两首 池上 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3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

2你们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

(背诵《所见》(牧童)、《村居》(草长莺飞)、《宿新市徐公店》(篱落),品味诗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 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 8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 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5教师:《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7

8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齐读全诗。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5教师范读,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全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诗意,品味情趣

1放大电子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第一、二句“撑”可先扩词再对照挂图理解:撑——撑伞、撑开、撑船、撑杆跳远„„对照挂图不难理解是“撑船,划船”的意思。“艇”可查字典 2 理解:轻小的船;联系“撑”的意思也可理解。

3过渡:小孩撑小艇干什么?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偷采和偷盗不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5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足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五、指导有感情朗诵全诗2读出节奏、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古诗。

南北朝民歌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江南可采连,莲叶何田田。2 学唱《池上》

七、布置作业

10.《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篇十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着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

练习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讲解: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谁透过窗框在观赏这幅特殊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附故事:李白“上当”】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喜欢游览名山大川,又嗜酒如命。

李白路过泾川(今安徽省泾县),当地有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名字叫汪伦。汪伦闻讯,立即写了一封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信后非常高兴,很快就来到了汪伦的家里。汪伦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久抑的诗人,随后对他说:“实不相瞒,我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这里有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因为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非真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啊!”李白听后哈哈大笑,虽觉“上当”,可对于汪伦的心意还是能理解的。

汪伦对李白一见如故,十分友好。李白临走的时刻,特赋绝句一首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1.9古诗两首(教案) 篇十一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等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意思,体会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叶绍翁、王维的资料。

2课时

(《夜书所见》)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教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诗人叶绍翁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夜书所见》。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可适当进行补充。)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清丽,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饶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其中,《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学生大声地读),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夜书所见》,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了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

2.教师:刚才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听: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同学们有没有读懂呀?

5.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可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

(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写一写。

7.教师:生字能读能写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

8.教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呢。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要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先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2)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风声。)(3)第二行诗句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自己。)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4)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落了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起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你会很容易想起什么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5)我们班有别的地方的同学,当你们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6)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我们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7)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

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教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学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教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同学们:“知”字是什么意思呢?(生自由回答。)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们在玩些什么呢?

(4)教师:是的,当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时,就越会想到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学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时,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夜深了,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6)指名读诗,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这首诗的大意已经基本弄懂了,那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

2.这个游戏好玩吗?和同桌也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教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生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学生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6.教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请你们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诗人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

九、课堂小结。

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背诵《夜书所见》。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学生齐读课题两遍。教师范读诗文。(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学生齐读全诗。

二、理解题意,了解全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出示课件)(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教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学生:老人节)(2)忆:想念,思念。(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

(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2.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出示王维相关资料)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3.自由诵读这首诗,自己初步领悟诗的大意。

三、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1.出示句子:独在异乡为异客。(1)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2)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3)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4)那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作外乡的客人。)2.出示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1)每:每当。(2)逢:遇到。

(3)倍:格外;加倍、更加。(4)“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5)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6)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3.出示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2)为什么要登高?

(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3)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4)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大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乡念亲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3.以叙述的口气,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4.教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

2.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3.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或妹妹,想想你在重阳节登高的时候,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课堂小结。

异乡游子,最不能割舍的就是思乡的情怀。这首诗就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日里对家乡和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轻轻吟诵,禁不住让人感慨万千。

本课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诵读和理解的关系。承接前面的教学导入,我采用的方式是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诗文,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美。在这个环节当中我利用搜集来的古诗歌曲和古诗说唱配合学生进行诵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和吟唱中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不断熟练字音。然后,我通过媒体展示资料,使学生了解古诗相关背景。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体验诗人的处境和情感,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诵读。

12.9 古诗两首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叶绍翁、王维的相关资料。

2.课件 3.抒情配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夜书所见》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如《静夜思》等.)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出示课件:叶绍翁)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老师补充: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 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特别引起老师关注的是,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和我们一样都是福建人,说起来还是我们的老乡呢。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2.课题解读:(1)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这首诗是夜晚写的)

(2)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书就是写的孩子)

(3)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教师出示课件:秋夜图/播放抒情配乐

3.学生自读古诗: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借助工具学习不认识的字词。

三、品析古诗前两句

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1.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出示课件前两句)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课件演示风声)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个别读后学生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4.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图片,一轮明月)好一轮当空的明月啊,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都做些什么?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起很开心。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为什么?(美,不美。)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生: 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7.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生:因为诗中提到动客情。这个客说明他在他乡做客,这时候,他一定„„..8.说的真好,这里有个关键词,动客情,他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0.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四、品读古诗后两句

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2.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大家想象下,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生: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猜想 注音“挑”读三声)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

(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3.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心,快乐„„)4.师生齐读后两句。

五、诗歌小结,背诵诗歌

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这么好的诗歌,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课下我们办一个赛诗会,看看谁能的第一名。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孤单

动客情

快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出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前板书好课题)

2、解释解题,了解作者

(1)谁来给我们读读诗题?(师生齐读)

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理解“山东”“忆”的意思

(2)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看书中注释

(3)从题目我们知道重阳节这天王维没和家人团聚,王维身在何处,为何不能与家人团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王维。(出示王维资料,学生自由读)

王维,唐朝诗人,他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5岁时王维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这首传颂千古的思乡佳作,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二、读通读顺,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多读几遍,读准生字新词,如果能读出一点儿韵味就更好了。(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读。

3、你觉得有哪些字不好读?

⑴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

重点强调:逢、插、茱萸(字音、课件了解“茱萸”)

指导写“逢、插。

⑵ 加上节奏,教师配乐范读。(朗读古诗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来会更有感情。)

(3)自己练读,指名配乐读。

三、反复吟诵体会孤独

(一)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

忆——思,兄弟——亲,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

(二)品读一二句:

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

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

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

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

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

4.他15岁离开家乡,这种举目无亲的日子经过了两年。两年啊,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诗人没有哪一天不在思念着亲人们啊!然而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团员啊!此时诗人心中除了孤独还有什么?(有家不能回。难过)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难过)

5、年年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心中的思乡之情就再也掩饰不住了,于是一发而不可抑制,作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佳句。(齐读)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古诗的一、二两句。

(三)品读三四两句:

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

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

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

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

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

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

三、诵诗

1.又是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一年又一年,依然是我一个人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高山回想和弟兄们插茱萸的情景,不禁大声地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配乐诵

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四、总结:

同学们,短短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乡愁说不完的思念情展现在我们面前。历经一千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这首诗的时候,涌上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这浓浓的乡愁,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啊!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

五、拓展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老师节选了其中的名句,你们可以找来全诗读读,体会别样的思乡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孤独

上一篇:读书快乐成长下一篇: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