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5的分与合》的教学设计

2024-08-24

小学数学《2—5的分与合》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小学数学《2—5的分与合》的教学设计 篇一

一年级《2-5的分与合》数学教学反思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这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知识的迁移,从5分成1和4想到5分成4和1。对于难点的把握我觉得到位了,

在时间和教材内容上,这节课在4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是过关了,但中间的一些环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我觉得课上的不足还有很多,课设计的环节,方式比较多样。(1)摆花片代替我课上的用手指,我觉得效果确实好多了。(2)在教学完5后采用的是出卡片的游戏,避免了仍用拍手的重复,效果也比较好。(3)对于黑板上式子的揭示她是采用半边遮住,有半边,因为学生好探究揭密,所以积极性很高。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在于:(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2.小学数学《2—5的分与合》的教学设计 篇二

“我一生都在准备着上好每一节课”, 这带有体温的话语常萦绕在我的脑际, 令我沉吟再三, 回味不已。作为业务负责人, 从2009年秋起, 我就把让我深深感动和折服的话语“用一生的工夫准备上好每一节课”作为目标提出, 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时刻铭记并付诸行动, 以期形成敬业、务实、严谨、笃思的教风。

然而,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走进课堂, 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让我轻松不起来。

【镜头一:情境创设】

师: (出示两串珠子) 漂不漂亮?

生:漂亮。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1:项链。

生2:有点像佛珠。

生3:不是项链, 项链没有这么大。

师:不是项链, 那你说是什么?

生3: (站起来接着说) 是衣服前面的装饰, 我妈妈的衣服上就有。

师:你说对了, 这的确是衣服前面的装饰品。

师:我把它画到黑板上, 就变成了智慧珠。 (出示小黑板:画下的例题图)

【感悟、思考与改进策略】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亮点。因为它不仅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然而情境创设, 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髦, 只是为了充实这一环节而牵强附会的话, 那么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和应有的特质, 让人有“貂不足, 狗尾续”之感, 同时, 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像上面所创设的情境, 看上去学生动了起来, 表现欲很强, 但它仅仅是用来引出例题的情境和提出一个问题, 不但不能很好地突出数学学习主题, 相反却给学生制造了“矛盾” (模糊的认识) , 同时, 还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程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 既浪费时间, 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这看似热闹的情境实质是课堂的一种伪现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执教者没有认真研读教材, 用一生的工夫去准备上好每一节课, 并把平时的每一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我认为作以下调整, 不仅能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方法上促进方法的正迁移, 在知识上促进知识的同化,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1. 出示一串珠子 (衣服上的装饰品) , 启发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你知道用它来干什么吗?

2.观察并抽象出问题:你可别小看这串珠子, 这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只要留心观察, 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镜头二:学习10的分与合】

师: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颗?

生:1, 2, 3, …, 10。

师: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填一填吗?

生:动手涂、填。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涂的, 又是怎么填的?

生:我涂9个黄色的, 1个绿色的。10可以分成9和1。

师:倒过来怎么说?

生:1个绿色的, 9个黄色的。10可以分成1和9。

师:对, 要按顺序说 (边说边涂色、添方框) 。

师:接下来该怎么分?

……

师:齐读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我还能想到:

师:同桌比赛, 看谁先记住10的分与合。

【感悟、思考与改进策略】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纵观整个新知学习环节, 虽然学生熟记了10的分与合, 但课堂上呈现的仍是教师亦步亦趋的引领、喋喋不休的提示。师问生答的填鸭式、按部就班地教教材, 学生根本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充分的情感体验以及多维互动的交流, 思维过程简化, 这种看似很好的教学也是课堂的一种伪现象。

课堂早已不是传授知识、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地方, 而是制造快乐、充满魅力, 生命相遇、心灵相约, 师生互动、共同产生灵感的地方。因此, 在教学“10的分与合”的过程中, 应注重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 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演一演、读一读、议一议、记一记等活动, 自主尝试,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 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对话、思维碰撞、产生灵感、展示自己、彰显特长的场所。

基于这样的认识, 作如下设计和调整:

1.数一数:

一共有几颗珠子?

2. 说一说:

你能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有次序地把这串珠子分一分吗?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再借助课本第37页的插图把你的想法展现出来。

3. 演一演:

自由汇报并展示, 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4. 读一读:

认真地读一读10的分与合。

5. 议一议:

你还能想到什么?

6. 记一记:

这么有次序的思考如果我们记住并学会了, 那对我们今后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你们想不想记住它以帮你拥有更多更大的本领。自由读一读, 记一记。

这样设计, 既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又增加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培养了实践能力、独立学习能力, 更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思想方法。

从教十余年来, 我听了不少的公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常常羡慕大师们在课堂上的风采, 也常常感叹于他们臻于至善的教学艺术。在羡慕与感叹之余, 我常问自己: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的造诣?一次网上交流, 终解心中疑团:像吴正宪、潘小明、徐斌、夏青峰、张齐华等老师, 之所以有今天的高度, 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根须深深地扎在数学教学的大地上, 善于透析课堂中的伪现象, 打造真课堂。

3.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篇三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5-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8和9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和9。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继续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和对立统一观点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2~7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7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合成7?(指名学生回答)

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研究7的分与合时是采用的什么方法?(分圆片,写3个7的分的式子,再联想出3个7合的式子)今天这节课用同样的方法研究8和9的分与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达成目标的方法]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谈话:拿出8个圆片,横着摆成一排。先移动1个,说说8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再移动一个,说说又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就这样每次移动1个圆片,说两句话。自己练习一遍,再说给同桌听。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打开书35页,在书上按顺序填出分的结果。指名到黑板上填写。提问:看了8的这几个分的式子,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在小组交流。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对应着板书8的另外3个分的式子。

3.谈话: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顺序地找到了表示8的分与合的式子。想一想,有顺序的找有什么好处?(自由发言)

你能有顺序的记住这些式子吗?谁来说说你记忆的方法?(指名回答)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估计有3种方法)

⑴由一种分法联想另一种分法,一组一组按顺序。⑵分成的第一个数由大到小排。⑶分成的第一个数由小到大排,对于每种分法师都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加深对8的分合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有序活动的自觉性,再用以练习记忆,而记忆的方法又具有开放性,真正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教学“试一试”

1.谈话:下面你们把小棒拿出来放在桌上,摆成一排,每次移动1根小棒的方法进行研究,把研究的结果填在课本第35页下面表示9的分法的式子里。再把想到的式子写在这4个式子下面。

2.学生自主活动,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提问:你是怎样移动小棒的?当移动1个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移动2个、3个、4个呢?指名在黑板上填写9的4个分的式子,集体交流。提问:你还想到什么?(指名回答)

4.提問:你怎样记忆9的分与合?(让不同想法的学生都说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认真检查学习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又落实了基础知识]

四、巩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提问: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9?谁来说一说?同桌说说,再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评议,既可以评议答案是否正确,又可以评议学生是否能达到有序表述,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同桌两人拿出卡片,做8,9分与合的游戏,师巡视指导。

3.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教学反思: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教学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8,9的分与合时,我把教材的情境改为摆小棒或圆片,把8,9根小棒或圆片可以怎样分?小组合作分完后,再在纸上分一分,分完后再记一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还学会了赞赏与互助,通过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可以使他们从多角度看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4.《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篇四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帮猴妈妈把10只小猴分成两部分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的分与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习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体现在:上课铃响没能按时上课;复习8、9的分与合时占用时间稍多了些。导致后面的练习、游戏没得做,无法展现一节完整的课。

2、学生在读10的分时有些枯燥。

3、因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戏中,所上内容未能体现。

4、教师的儿童化语言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5.《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篇五

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2~33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分与合”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观察两部分合起来是几个,认识掌握数的组成,为10以内数的加和减打好基础。教材分2~5的分与合、6~9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三段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分与合”三段内容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9的分与合恰好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并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中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总结出7的组成。而8、9的组成则放在了“想想做做”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进一步体会分与合。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对口令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教学难点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都是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学习。?]?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评:7 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习的结果。]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 “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

2? “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 “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 “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你吃。??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评:“想想做做”中的题是6、7分与合的巩固练习,教师把这些题以活动、游戏的形成呈现,如对口令、吃螃蟹,进一步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口令,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

6、7的分与合。?

五、激励评价,猜数下课?

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

[总评]?

6.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3.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教学重点: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教学难点: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9的分与合 2.板书课题:10的分与合

二、主动探索,体会 出示珠子图。

(1)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又聪明,又能干,奖给大家一串珠子,请数数这串珠子有几颗?

(2)师:仔细看,老师来涂珠子,我是怎样涂的呢?从哪边起涂了几颗红珠?分成了几颗黄珠和几颗红珠?你能看着这串珠子说一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

(3)师:动脑筋想一想第二串珠子应从哪边起涂几颗?分成了几颗黄珠和几颗红珠?10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根据回答演示)(4)你能 有次序地把第3串、第4串、第5串珠子涂一涂、分一分?下面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5)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 从哪边涂的?涂了几个?(汇报完成情况。说完整。

(6)一起读10的分与合,教师板书。你还能想到什么?看到10可以分成9和1,就可以想到10可以1和9。其它几种分法你能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吗?分别填写。

(7)刚才通过大家动手把10分了分,那哪两个数合起来是10呢?10的分与合有几个?10的分与合有这么多,小朋友怎样记就又对又快了?学生回答后,(按一定顺序记交换记)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学生读、背

三、应用拓展

1.谈话:看小动物们拿着卡片来玩了(多媒体演示),哪两只动物的卡片数合起来是10?把他们连起来。学生汇报结果。2.向日葵游戏(多媒体演示)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朋友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7.6和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 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 合思维方法的熏陶。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教学难点:正确把6和7进行分与合。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对口令

5可以分成3和几?4和1合成几?几可以分成2和2 ? 1和几合成2?3可以分成几和1?

2、小结:2、3、4、5的分与合小朋友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6、7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一)教学例题

1、大家看,小朋友手里拿了6个气球,如果让你分在两只手里,你准备怎么拿?我们用圆片来代替气球。

指名一个学生上黑板,2、还有别的拿法吗?(又指名5人)。、没有意见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分成了几个和几个?看这两个有什么相同?所以他可以合并成一种。谁和谁还可以合并成一种?出示课件。

4、根据他们的拿法你能写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吗?请打开书看第一种6可以分成5和几,右边的虚线框是什么意思?第二种6又可以分成几和几,虚线框,6可以分成几和几;第3种6可以分成几和几,为什么这里没有框?

5、谈话:现在沈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谁能一个不漏的说出6能分成几和几?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吗?(可以谈到另外一种分法,课件也可以设置按纽出示)请同桌相互说说。

(大家一起读一遍,一边读一边记)

7、小结:我们不仅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而且也要学会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

8、现在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6?(指名3人口答)

(二)教学试一试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6个圆片得出3种分法。还可以联想到另外有关的分的式子,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的出7的分法吗?

认真听好老师的要求:

(1)请小朋友拿出7个圆片,分成两堆。

(2)要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想想怎么分能一个不漏?(3)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书本P32页最下面的空格里。

2、教师巡视,找出有序与无序的进行比较:你喜欢哪种?为什么?(课件用颜色区别开来,显示出有顺序,虚线框用别的颜色表示)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3、老师要考考你了,(师摆7个圆片,左2右5)谁能根据这种摆法很快说出两个式子?

4、谁能一个不漏的说出7能分成几和几?(指定3人说)

5、谁能一个不漏的说出几和几合成7?

6、看来这个还难不倒我们小朋友,你能把7的分与合连起来说一说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带着学生先连一个)

2、“想想做做”第2题

豆荚老师也有一道题要考考小朋友,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7?(同桌说)

3、“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6可以分成几和几? 7可以分成几和几?

4、“想想做做”第4题

看我们玩得这么起劲,一群小螃蟹也高高兴兴地跑来了,他们想用他们大钳子来和我们做游戏呢!仔细观察,它们的身上还有数呢?你们发现了什么呀?(两只钳子上的数合成蟹身上的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8.苏教版一数上册10的分与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

教学过程:

一、知识反馈

复习

1、复习数的组成。

2、对口令,如师:4和4合成几?生:4和4合成8。

5和几合成9?生:5和4合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质疑讨论

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应该从哪边涂起?

三、精讲点拨

教学10的组成。

(1)媒体演示:有一串珠子,其中的一个被涂上了红色。

(2)问:这里一共有几个珠子?有几个红色的?几个没有涂色的?(3)也就是说10个珠子分成了1个红色的和9个没有涂色的,那么也就是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4)看到这个,你马上想到了什么?(5)齐读10的组成。

(6)让学生涂色,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应该从哪边涂起?然后独立有序的涂色,并且按照涂色的结果依次填写10的组成,再联想相应的另一种说法,完整地认识10的组成。如:同学们,到了第2串了,应该涂几个红色的?和学生共同完成涂色。(教师媒体演示)。让学生数一数,几个红色的?几个黄色的? 10可以分成几和几?(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再说说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以下按这种方法进行。

2、将10的组成完整地说一便。先说给老师听,再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四、效果呈现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10。

(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想一想:火车头上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火车车厢上下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火车头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3、完成第3题。

(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谁是3的好朋友?(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四、总结全课

补充习题

五、总结延伸

9.小学数学《2—5的分与合》的教学设计 篇九

1.学会2-4的分与合,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重、难点)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有条理地思考。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说生做:请第3组的7个同学举手,请第7个同学站起来。

2.师:这些同学做的非常好,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 (学生热烈鼓掌)

3.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我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师生一起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集体模仿)

4.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会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探究展开

1.师:(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生:4个。)

2.合作学习: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同桌学生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画出手势图)

师: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没有)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教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3.指导学生读4的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4.师: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4的分与合吗?

生:教室里有4张名人画像,一边两张,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

(教师打开教室里4台电扇中1台的开关。)生: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说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三、拓展应用

1.4朵花是怎样分的,请你读一读。

2.合作学习:同桌的同学一起拿出3支铅笔,看看可以怎样分与合。全班集体汇报交流,师板书。

3.2可以怎样分?指名说一说,师板书,生读一读。

4.独立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

四、全课总结

10.《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3 篇十

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并掌握6和7的分与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同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理解分与合的思想,找出简便方法速记6和7的组成。教学准备:7个小圆片。

一、组织教学:

今天老师又带来了好多好多小礼物,老师要把他们奖励给最会倾听,发言最积极的小组,有信心得到吗?每个小组的孩子都信心十足,很有精神,刘老师给每个组都送上一个小礼物。

二、复习引入

师:好,我们一起来做开火车的游戏。(儿歌: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儿来。出示卡片。开两次。)孩子们真能干,小火车这么快就开到了终点站,看来你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2——5的分与合。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发,继续学习6、7的分与合吧。(板书课题)请孩子们齐读课题。

三、涂一涂,探究6的分与合

1、孩子们看,老师这儿有6个小圆圈,如果用涂颜色的办法,我们可以把这6个小圆圈分成怎样的两部分呢?请同桌的孩子互相说一说,开始。谁来说说,你涂了几个,剩下几个?得到了6的哪种分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贴图展示孩子的分法。

预设一:(孩子没按顺序说分的过程)6的分法一共有几种?他们这样排列起来,你想提点什么建议?(按顺序)谁想到上面把这五种分法按顺序排一排。(下面的孩子,请你像我这样坐,我就像你这样坐。小眼睛,“看黑板”。)真能干,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接下来,刘老师要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小脑袋最会思考,说一说,从上往下看,你发现涂颜色的圆圈个数是怎样排列的?没涂颜色的圆圈个数又是怎样排列的呢?(涂色圆片的数量从大到小排列的,如果学生说得好,请大家一起像他这样说一说)说得真好,那么每种涂色方法对应的分与合又该怎样排列呢?请孩子们把这五种分法按顺序齐读一次。我们还可以按什么顺序排列呢?也就相当于这幅图中从下往上看的顺序来排列。预设二:(孩子按顺序说分的过程)孩子们真能干,按顺序找到了6的所有分法,一共有几种啊?接下来,刘老师要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小脑袋最会思考,说一说,从上往下看,你发现涂颜色的圆圈个数是怎样排列的?没涂颜色的圆圈个数又是怎样排列的呢?(涂色圆片的数量从大到小排列的,如果学生说得好,请大家一起像他这样说一说)说得真好,那么每种涂色方法对应的分与合又该怎样排列呢?请孩子们把这五种分法按顺序齐读一次。我们还可以按什么顺序排列呢?也就相当于这幅图中从下往上看的顺序来排列。(直接请学生说,不需再排)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掌声送给你,请孩子们按这种顺序再读一遍。很好,请孩子们翻到书第41页,看最上面涂一涂,填一填,第一排是涂几个,剩几个

呢?得到6的分法是6可以分成5和1,5和1合成6。想一想,第二排你该涂几个,空几个,谁来说?对应的6的分法是什么?如果请你按顺序接着往下涂,你会涂吗?对,那就赶快涂一涂吧。涂完后,用铅笔把对应的分法填在格子里。(填完后,请看屏幕,他涂得好不好,填对了吗?你也是这样做的吗?把掌声送给自己)请看屏幕,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关上书。

孩子们这么能干,老师奖励大家一起来做个对口令的游戏,准备好了吗?

刚才,孩子们通过给小圆圈涂颜色的办法,按顺序找出了6的所有分法,一共有5种,你们真了不起。老师给每个小组都送上一个小礼物。

2、学生独立探究7的分与合。

如果,想要把7个小圆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谁想到上面来分一分,请你说一说,你这样分,就把7分成了几和几?老师帮你记录下来。送你一个小礼物。孩子们,看到这种分法,你们马上还会想到哪种分法呢?这两种分法有什么联系呢?看来,只要找到一种分法,我们把分得的两部分交换位置,就可以马上想到另一种分法,这种方法真简便。请孩子们把这两种分法一起读一次。谁还想用这种方法接着来分分看?

那7的分法一共有几种呢?孩子们,你们能用这种看一种想另一种的方法来分一分吗?请你拿出7个小圆片,边摆边说分的结果。开始。

说停,(就停)。请孩子快速的把学具收好,表扬行动最快的小组。

那么6的分与合,我们能用这种简便的方法来记吗?(能)看到6可以分成5和1,你马上想到了6可以分成?孩子们真能干。

学了这么久,大家有点累了,我们来轻松轻松,一起玩个找朋友的游戏,练习7的分与合,你们高兴吗?(请你发卡片。准备好了吗?孩子们一起唱儿歌,抽生发数字卡片。发完后,拿着卡片1的小朋友说:我是1,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卡片6的小朋友就要马上起立说:我是6,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人一起说:1和6合成7,7可以分成1和6。小裁判:对对对,1和6合成7,7可以分成1和6。„„)

4、小结:孩子们真能干,用这种看一种想另一种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7的分与合,以后咱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更多、更大的数的分与合。

五、全课总结: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小结评比栏结果: 今天这节课,得到小礼物最多的是第几组?得到了几个小礼物呀?再添上几个就有7个了?看来,几和几可以合成7?第二名是第几组?得到了几个小礼物呀?再添上几个就有7个了?你还想到了什么?第三名呢?有几个小礼物?再添上几个就有7个了?你想到了什么?几组第四名得到了几个小礼物呀?再添上几个就有7个了?你想到了什么?

七、机动设置:第41页,做一做,第一题。方式:直接在书上完成,抽生读就行了。

八、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41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7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0-7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的分与合,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

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6、7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6、7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探索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2——5”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涂颜色的办法把6分成两部分。由于学生一旦用水彩笔涂上颜色后将无法修改,所以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涂色的方法,然后抽生说,老师把学生说的涂色办法贴在黑板上,这时展示在孩子们面前的是无序的排列方式,孩子们有了前面的基础,可以很容易的想到如果把6的这几种分法也按顺序来排列,那么就会便于观察,不重不漏,此时,师顺势让孩子把这5种分法按顺序调整,并说说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孩子们思维的有序性,同时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孩子们翻到书,引导孩子们按顺序涂色,就能涂得很好了。6的分与合教学完后,通过对口令的小游戏进行巩固,孩子们兴趣也非常浓厚。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请学生说说看到一种分法,可以马上想到哪种分法,再对比两种分法有什么联系,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分完后,让孩子们按照这种看一种想另一种的分法,用自己的小圆片来分一分,说一说,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在找朋友的游戏中,进一步练习7的分与合,让学生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小组评价的最后环节,问每个小组得到几个小礼物,再添几个就是7个,发现了几和几合成7,这也是把课堂评价与做一做第2题相联系,也是让孩子们在体会荣誉中,学习知识。

(五)、不足

上一篇:两会对师范生政策的讨论下一篇:企业绩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