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法指导

2024-12-06

高三语文学法指导(11篇)

1.高三语文学法指导 篇一

一、召唤式

在充分议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读者发出深情的召唤,热切的期待。

例: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就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

这则结尾是一种共勉式的召唤,考生一口气推出风、太阳、岁月三种事物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之果”,紧接着提出“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的问题,然后发出召唤: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留下真我的风采、个性的张扬,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响亮有力,令人感奋。

二、家庭生活中来

家庭生活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温馨无比的爱意,酸甜苦辣的悲欢——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一位同学在《母亲残损的手》中写道:

我急惶惶的来到母亲的病床边。母亲微微侧卧着,脸色晦暗,嘴角深深地凹陷下去。头部摔伤导致她严重中风,她说不出一句话,微睁着两眼,用混浊而呆滞的目光看着我。两只手放在被子外面,这是一双伤痕累累的残损的手。手背上青筋条条突起像纠缠的老藤。指关节如竹节般粗大突出,手指屈曲不能伸直,指甲盖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已快脱落,手茧层层相叠,又厚又硬,手掌和手指头又深又密的裂口处露出淡褐色,那是长期劳动的积染……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近也是第一次这样仔细地看母亲的手。母亲就是用这双伤残的手,把我和哥哥抚养成人的。

精细的观察,深沉的感悟中蕴含着作者沉重的愧疚之意和真挚的报恩情怀,没有亲身经历,是难以写得如此情真意切的。

三、因果分析法

就是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例如:

我国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科学知识讲座,电台的同志以为是传说。一次,记者当面考他:“今天早上科学知识节目讲的什么内容?”钱学森脱口而出:“南京天文台的趣事。”我们可以由大科学家听广播这件小事,想到钱学森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正是因为他对科学的热爱。这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持久的一种动力。(《热爱科学》)

这段话采用因果分析法。通过一件生活琐事,分析出钱学森成为科学家的重要原因是热爱科学,并进一步指出了热爱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运用这种方法,通常是先摆事实,后分析因果,这种方法用得好便能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

四、开门见山法

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选择议论文,你不妨“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话题,亮明观点,单刀直入,让急于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的评卷老师吃一粒定心丸。

例: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考生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从而凸显文章的主旨,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源于话题,高于话题

话题往往能够直接充当标题,但这样做不具体、不生动,不能“秋波流转”、“顾盼生辉”,不能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要想有新意,出亮点,必须在拟题上动脑筋,下功夫,必须对话题进行一番“精加工”。如高考中,江苏考生拟写的《豹子飞奔》运用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切合了题意,给文章增添了动人的情趣;贵州考生写的《忘记伤口,铭刻阳光》则用对比手法,显示了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湖南考生写的《那鱼·那鹰·那人》运用猝然并列,福建考生写的《晶莹雪,寂寞林》巧用双关,山东考生写的〈〈美哉,我的大好河山〉〉句式倒装,个性鲜明,先声夺人。

2.高三语文学法指导 篇二

指导原则:明确复习要求, 消除障碍

复习阶段最看重的就是复习的有效性,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系统。物理学科所承载的知识通过教师利用课本的讲述向学生传输。这实际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调控, 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学生在获取教师传递的信息之后, 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 在考试和联系的过程中将自己获取掌握的东西反馈给老师, 使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及时调整策略, 完善指导方式。高三阶段的复习是在学生完成相关知识之后进行的, 根据学生自己两年多的物理学习经历, 分折自己的水平, 确定自己在物理学科的奋斗目标, 对整个复习过程有着深远的意义。

高三物理复习指导的具体操作

⒈构建物理知识网络结构

物理学科有其内在的结构体系, 只有在掌握知识之后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才能更好地把握各个知识点, 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因而体系的构建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物理的教学, 基本上是把完整的知识体系拆分为一个个点来渐次地向学生传授的, 复习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将这些知识点按照其各自的内部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改变其孤立的难以记忆和迁移的状态。使分散凌乱的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 便于记忆储存, 也利于运用时快速提取。以力学知识为例, 动力学、能量、动量统贯于力学体系之中, 对力学的各部分知识起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⒉在完整的知识框架下关注重点问题

系统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分散知识的掌握基础之上的。对整体的知识结构有了把握之后, 每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也就明晰起来。这时要加强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落实, 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在明确区分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的情况下, 强化重要知识的节点地位。

例如, 教学中可以以某一关键的物理量或概念为中心, 找出相关的物理量或规律来构建知识板块, 并突出这一量或概念的中心地位, 实现总体与部分的有机整合。以物理学最重要的规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为例, 尽管它在不同的内容中表现形式不同, 但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这一本质特点却是相同的。因而将整个高中物理各部分涉及到的做功能量的知识点整合起来组成一个知识板块:功、功率、动能定理、机械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

3.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提高解题能力

构建知识体系, 牢牢掌握相关知识点虽然意义重大, 但所有这些努力都要落实在具体应用之上, 对高三学生来说, 就是解题能力的提高, 考试成绩的上涨。因而在复习中还要加强对题目的重视, 题目不仅是各种知识的具体应用, 其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一个好的范例, 在区分概念、辨别异同、消除误解方面有着独特的教学功能。因此, 在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典型物理问题, 分析典型物理过程, 建立常见的物理模型, 提高解题能力。可以按专题, 或以板块为主线进行, 有针对性地设置题目, 通过练习切实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 在高三阶段, 要充分利用复习机会, 使学生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整合关键知识点, 最终培养学生从容应对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3.高三语文学法指导 篇三

一、备课既备教法也背学法

备课是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是教学环节的准备阶段,要上好课,必先备好课。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学生,就要研究学生的学,指导学生的学。

(一)备好知识体系

任何教材都有自身的体系,在体系中把握知识点有利于避免知识的零碎化,便于学生把握,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对教材的知识点按照其内在的逻辑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使零散的历史知识有序化、网络化,使之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复习中构建知识体系,展示历史事实的联系,便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二)善于转换问题的角度,将唯物史观贯穿于历史现象的分析中

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历史史实,而且要求学生把握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联系,从而不为复杂的历史现象所迷惑。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以问题为中心,不时转换问题,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例如,讲授《鸦片战争》的时,如果将唯物史观渗透于历史教学中,提出这样的探究问题:1.鸦片贸易是非法的,西方为什么还会发动战争?为什么敢于发动战争?2.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我们为什么还要给予正面的评价?3.鸦片战争是禁烟运动引起的吗?能否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通过这样的问题点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研究历史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三)学法指导的系统性和方法的多样化

学法指导不可以一劳永逸,它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但由于历史学科内容的庞杂,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交叉,古代史与现代史有不同,中国史与外国史又有所不同,因而我们又不能把学法指导公式化,不同的内容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不同的方法又有某种共性,如启发学生的思维,注意提供典型史料供学生阅读与思考;不同的方法之间又可以借鉴,可以迁移,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方法去分析新的历史史实。

二、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教学方案的实施阶段,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法指导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一)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问题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思维,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用问题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采用问题探究的方法,要求学生思考1.新中国外交方针制订的国际背景是什么?2.在当时情况下能否采用更好的外交方针?3.这样的外交方针与闭关锁国有什么不同?4.采用这样的外交方针收到什么效果?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收集材料,分析史料,学生的能动作用得到了调动,不仅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注重多层次,多方面地进行学法指导

学习历史的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对历史史实的熟悉程度,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能力。学法指导也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指导学生对历史上的大事、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等史实进行记忆,为提高分析能力提供依据,这里有记忆方法的指导,也应有知识体系的构建;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现象,把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现象的分析中,这里既要进行辩证分析,也要进行历史分析,还要学会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

三、在课外辅导中强化学法指导

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并不是只靠课堂教学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的钻研、探究,因此,有责任感的教师也会关注学生的课外探究,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一)提供阅读书目和阅读方法

教材由于篇幅所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往往不够详尽,影响了我们的理解;学术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有争议,而教材往往对有争议的内容进行回避,因此我们可以建议学生阅读一些历史文献,人物传记或学术论文,拓宽视野,借鉴学术大家的研究方法。

(二)以问题为中心,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回答问题是能力,但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问题是思考的结晶,提出问题表明思维的深化,而问题的质量又表明了学生的水平,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提高问题的质量。但学生由于阅历的限制,思维能力的限制,要么全盘吸收作者的观点,难以提出问题;要么吹毛求疵,提出不是问题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切入点,从而提高质疑的能力。

学法指导是一项具体而繁琐的工作,但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笔者认为,只要提高责任心,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我们一定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好。

4.高三语文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四

2、其实,拿出近些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对比,不难发现都是和时事热点新闻挂钩的,尤其是100字的小作文,可能性就更大了。这就是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时候多关注一下时事热点了。

3、如果你刚刚高一,那么时间还很充裕,建议大家可以多读书,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精读,当然也可以读一些杂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只要你坚持这个习惯,你的谈吐和写作都会发生质的飞跃,到那时,写好高考语文作文简直就是so easy!

4、想要写好语文作文还有一个要点需要注意,就是要坚持练笔。可以是写随笔,也可以是写摘抄,主要看个人喜好。摘抄可以是一些好词好句,同样随笔也可以是记录一些趣事或是当时的心情,以后翻看一下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5.高三语文学法指导 篇五

【作文题目】:

《必修三·文明的对话》的引言中说:“坚持对话,„„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其实,“对话”适用的地方很多,比如“新课改”就强调师生对话、与文本对话等等;再如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家关系,也需要对话。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请以“对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写作指导】:

“对话”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命题,上至国际或地区之间为解决某些矛盾所进行的交流,例如,东西方对话,中美对话,中德对话,两岸对话,等等;中至国内乃至单位内部两方面所进行的交流,等等;下至班级内部、家庭内部、同学之间所进行的交流;甚至可以写跟古人乃至天地万物的对话,等等。

“对话”一般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有彼此交流的过程,并且应该达成一定的意向,有一定的收获、感悟。“对话”与一般的“漫谈”不同,其指向性比较明确,必须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而“漫谈”则比较散漫,没有一定的中心或主题。

“对话”在文体上比较宽松。可以写成议论文,阐明对话的意义、方式、指明对话的目的等等;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某次和某人对话的过程;可以写成散文,有一定的叙事因素,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有一定的议论深度,等等。

【各种例文】

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临水的地方发呆,从背影望去,很有一种傻气。妈妈说我命里缺水,于是乎我便怀疑是否我与水的每一次近距离接触都像一番对话般完成了生命里一些东西的荡涤、沉淀与叫唤。

水是有灵性的。

我说的每一字、每一句,它都懂。水边,刻录下了我太多的喜怒哀愁。莫名其妙的焦躁,感觉时间似掌心的沙越是想抓紧它溜得越快,毫无声息地从参考书的页码里,从讲义的装订线里滑走。我总是这样对水说啊说啊,坐在学海边的小石凳上倾诉着,于是那些泛着涟漪的水似乎听懂了一般扎着那双动人的明眸,静静地流走,像有一股沁凉的水从我心头慢慢拂过,不动声色地浇灭我内心的怒火与苦闷,润着我干渴无助的心灵,像妈妈的手一样温柔,有力。于是,忧愁被静静地带走了,阳光铺洒开来,像一面巨大的网将我网在手心里,此时阳光似个顽皮的精灵在水中一跳一跳,那是水的笑靥吧,那是水在鼓励我微笑着面对人生吧„„每次带着留恋从水边走开,我们都会轻轻道一声别,似乎没有只言片语,但我却觉得分明,分明有什么东西在这无声的交流中扫开了内心的阴霾,滤走了我的烦恼,又重新给我灌输了活力。

水是会说话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你看它从不像山一般稳稳当当坐在那儿一动一动,它总是随性地变换着形状,或在丛林里蜿蜒,或在瀑布中倾泻,或在江海中咆哮。

老子曰:上善若水。

安慰着花儿的呓语,温暖了草儿的寂寞,你流过我身边,却只是匆匆一瞬,你说:去奔赴自己的前程吧,每一滴水都要汇入遥远的大海!似乎你从不会因徐志摩对你身旁康桥的吟咏而多呆一秒钟,似乎你从不愿因闻一多对那死水斑斓的描绘而停留,你总是行色匆匆,向着自己的目标,笃定地追。

于是乎,我听了你对我说的话,有梦,就要追!

不顾世人的冷嘲热讽,你自顾自地一滴又一滴,不知是否期待着有一天将顽石滴穿,亘古的风吹来又吹去,可你依旧没有改变,你悠悠地说:坚持吧!任何你从未想过结果,只有坚守那个信念,而真的有一天,我听到你成功的声音,“嗒”石头真的被滴穿了。

于是乎,我听到了你对我说的话,有梦就要坚持!

与水对话,便学得了它的持重、莹润,坚持与淡泊,也许是心与心的交流在某一瞬间为生命达成了契合,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其实谜底一直都在,只是愿意与水对话,那些心灵撞击的瞬间总会令人兴奋不已。

我说„„ 水曰„„

原来大家一直都在,我们从未分开。

【点评】:本文紧扣题旨,巧设场景,感悟独特深刻,个别标点不够规范,判为一类上。

予独爱曹公之处富贵不溺,生乱世而不惧,礼贤下士,敢想敢做,戎马一生,老而弥坚。与曹公对话,教会我要立志。《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不难觉察出曹公你心胸已有一片广宇,你已有统一中原的雄心。而“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的凄惨景象,是让你确立这一志向地很大推动力。你无论何时都心忧天下,心忧百姓,刘备之徒骂你为“汉贼”,可是若不是你不是撑着那即倒的大汉王朝,天下都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又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你头顶着“汉贼”的骂名,硬是压住了做九五至尊的欲火,甘心做了一辈子的汉家守夜者,坚持了最后的道德。而他刘备小儿,曹丕刚称帝,便迫不及待的称了帝,虽矫揉造作地推辞了一番,最后还不是没耐住诱惑,乐呵呵地登上了皇位。

与曹公对话,教会我心忧天下,以国为重。心中要有属于自己的宇宙。

用心

爱心

专心 与曹公对话,教会我要敢为。青年时,你就是一个“积进青年”。虽是小官,却敢身怀宝刀却刺杀董卓。袁绍攻下洛阳后,不想再追杀董卓,又是你,率本部兵马,去斩草除根。虽然你都失败了,但你的锐气,你的胆识,已经注定你不是池中之物,风云际会之时,比当遨游九州。果然,又是你的敢为,以几万兵马大破袁绍二十万大军,连诸葛亮也叹道:“非惟天时,即亦人谋也。”之后你北定乌桓,南下荆州,赤壁之战,你输了,很惨,因为你太想赢了。然而,大伤元气的你不久又灭了汉中张鲁,你的势力逐步壮大,离你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可是岁月不饶人啊,你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了以后,仍多次亲自率军出征。戎马一生的你最终还是抱着没有实现的梦想不舍得离开了你镝鸣沙飞的战场,然而你却可以含笑了,因为你没有对不起你自己。

与曹公对话,教会我敢想敢为,锐意进取,即使在生命的终结的时刻也不放下自己的武器。与曹公对话,受益匪浅,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创造了太多奇迹,太多传奇,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与曹公之对话,同予者何人?

【点评】此文写与曹操的对话,并将自己的感悟分散在每一层中叙写。若能加重一些古人话语(可在二三层多引用些曹公的话)的分量,那么就避免了自说自话的嫌疑,也就可以进入一类上等了。

你的心灵有着那样宽广的空间,我读者你的书,仿佛听到了你与那些另你沉迷,或使你受伤,又或催你奋进的事物的对话。又一次,我翻开你的书,用心听着你这文学硬汉与“它们”的对话„„

我听到了,你在与大海对话。你笔下的老人那样坚强,在大海中拼搏,那是你在说:“嗨,老兄,你再怎么威猛,我也不会退让!”大海愤怒了,它让你的老人捕不到鱼,甚至戏弄般地令他收获,却最终一无所获。它笑得很放肆:“你凭什么与我争!我可以任意地玩弄你!”你只是笑,你让大海等着瞧。老人回到了港口,迎接他的是微笑,拥抱与热巧克力。那是你在说:“我未曾失去什么。”大海惭愧了,无颜再与你对话,不再咆哮,只偶然翻起几朵浪花。你是胜利者,你们的对话,让我知道了坚持的魄力。

我听到了,你在与战争对话。毁掉你膝盖骨的战争,毁掉你健康的战争。你没有对它说:“绕了我吧!我会远离你!”你反而一次次地向他靠近,甚至准备用自己的牺牲来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那是你在对战争说:“你也许可以让我失去什么,但只要我不畏惧,我得到的将会更多!”战争轻笑:“我是如此庞大,不屑与你为敌,你的失去甚至不是我故意造成的。”你不予理睬战争的讥讽,只是拿起笔,像刀一样刻下不朽的文章,让世界震撼,更加强烈地激起人们对战争的憎恨。你再次开口:“即使在你面前我很渺小,我也有能力来动员更多力量来浇低你的气焰!”战争不语,它心里一定知道了你的刚毅。你是胜利者,你们的对话,让我知道了刚强的力量。

我听到了,你在与命运对话。这次是命运在向你挑衅:“我要毁掉你的审题,再让你视为生命的文学一落千丈!”你瞪圆双眼,向他吼道:“一个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你可以打倒他,但你不能让他失败!”命运冷眼旁观,看你如何让自己不被打败。它惊异地看到你拿起那支最爱的猎枪,对准了自己的嘴巴,一声枪响,你的生命消失了,但你的灵魂依旧高洁。命运愣住了,最终低叹:“你终究未被我打败。”你是胜利者,你们的对话,让我知道了英勇的光辉。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次次对话,叩击我的心,撼动我的灵。海明威,听你千遍也不厌倦啊„„

【点评】:在一大批与父母的对话的平庸之作里,这篇与海明威对话的习作显得独特、新颖,有文化韵味。如果最后的感悟再深刻些、概括些,那么该文章就会上一个档次了。

生命是一张白纸,因为有了不同的对话,它呈现出了五彩斑斓的图画。

与阳光对话。我常常会站在阳台上,看着阳光像花一般绽放在我的身旁,我似乎嗅到了世界的温暖,我的心也开始与阳光对话,是阳光告诉我,生命是温暖的,因为有温暖的人,温暖的事像清澈的溪水抚过心间,是阳光告诉我,你要记得珍惜那些温暖,将它们放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和心脏一起跳动,你才会感受生命的美好,感谢阳光,感谢每一次与阳光的对话,我想我会一直珍藏着每一份温暖,永久„„

与父母对话。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不能忘却的人,他们将世界上最深沉的爱给予了我们,所以每一次与父母的对话时我都怀着一份感恩与父母对话,我们了解到父母的不容易,于是我们学会帮助父母做家务;与父母对话,我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于是我们努力改变自己,做一个好孩子;与父母对话,我们了解生活的常识,于是我们不至于成为别人眼中的书呆子„„父母的对话给予了我们的帮助是细小的却又很温暖,父母之爱也正如平常小小的对话一般平凡而又伟大,让我们感动„„

与朋友对话。朋友,我觉得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就像鱼需要水一般,朋友的对话自然也不能少。朋友会常常提醒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进,我们在大大小小的对话中不仅获益匪浅,同时也能感觉到友谊的快乐与幸福,因为朋友不会让自己有距离,朋友间的对话自然显得真诚,我们在与朋友的对话中,也就不用拘谨。

我想我们的人生中还有许多对话,与花儿对话,感受世界的美好;与鸟儿对话,感受生活的灵动;与大山对话,感受生命的沉稳„„

生命在我们的每一次对话和交流中,获得了生命中最纯真的感动,生命这张白纸也更加显现出它的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也在每一次的对话中,充满幸福与快乐,那么让我们对话吧,获得生命的感动,装进人生的背包,看苍山碧水,花开花落。

【点评】:基本切题,层次清晰,写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不足的是缺乏构思,行文松散,有拼凑之嫌。

话 用心

爱心

专心 坚持对话,就是坚持沟通,思想的传递,文明的进步。在信息畅通的今天,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对话,是一种沟通。无论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家关系都需要对话,对话中可以交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可以还原事情真相,从而避免误会,减少摩擦。对话是一种简单而作用极大的处世技巧。1972年尼克松访华,化解了中美长期以来的僵局,毛主席在这次谈话中说道:“我们的谈话并不一定要确定一个互相友好,或建立同盟的约定,只是进行一些沟通。”然而这次沟通就为以后中美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对话,是思想的交流和传递。一位哲人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各自交换,则各自拥有的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各自交换。则各自拥有两个思想。对话能传递思想,使他人和自己都获得更多,善于对话的人,必定乐于与人分享,也能从中获得更多。二战期间,美国为了能更早结束战争,执行了一项非常秘密的计划——研制原子弹。参与工作一万二千多人,其中不乏诺贝尔获得者,但知道详细计划的只有五人,其他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进度很慢。管理者说服总统,将此计划详细告知工作人员,当他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时,都干劲十足,不久便研制出了原子弹。对话,使对方了解自己的意图,互相商讨,促进互补。

对话,是文明的融合和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交流对话,结合本国特色又吸收外来所长,丰富了本国文化,使世界文化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今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就是接受了西方体育竞技的文化,借此机会我国也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化。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畅通,各国文化将进行越来越频繁的沟通。我们青少年更要注意这种对话。

对话最终体现了和谐和进步,所以对话必不可少,坚持对话,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点评】本文能扣住“对话”主旨行文,以对话是沟通、交流、传递、融合进步为分论点,条理尚清晰。只是三个分论点平行设置,缺少必要的层次感,故判为二类下。

时间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冲刷着我们生命的行舟,而对话就像那阵阵强风。在对话中,我发现我们渐行渐远„„

小时候的我,总是绕在妈妈身边,总觉得妈妈就是整个世界。“妈妈,妈妈,你在干吗呀?” “洗衣服。”

“洗了衣服就干净了吗?” “嗯”

“洗完了,带我去玩好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好!”

“那我就去哥哥家,还要带着那些玩具,还要„„” “好。”妈妈笑着,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

幼年的对话中,我的话比较多,而妈妈的话总是十分简短,但我们依旧笑声不断。

上中学了,妈妈在外地。每当妈妈回来,总会有说不尽的话。“最近学习怎么样啊?”

“还可以,就是有时候会考得不好。” “那要更加努力啊,继续加油!”

“好,对了,妈,在外面怎么样,苦不苦?”

“好,好,我在外面干得挺好,生活也不错,瞧,我还给你带了点东西。” 我立马拿了过来,抱在手里,抬头一看,妈妈在笑,咦?眼睛里怎么有眼泪呢? 那时的对话,总会说不尽,在对话中我们彼此理解,彼此幸福。

刚下课,听见宿舍电话一直在响。我走了过去。“喂?”

“儿子啊!你们是不是刚放学?我一直打都没有人接。” “嗯。”

“儿子啊!你们是不是刚放学?我一直打都没人接。” “嗯。”

“对了,过几天天气又要冷了,你要多加衣服,别弄感冒了。” “好。”

“唉,你现在学习忙了,但别老说这些,啊?„„” 电话中一片停顿。

用心

爱心

专心 “妈?”

“那我挂了。”电话那边无声了。走到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不禁反思:现在和妈妈的对话,为什么总是妈妈大段的唠叨?而我呢?只是那几个字搪塞。

以前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岁月呢?我望着天,一颗流星从头顶滑向天边„„

【点评】:此文基本符合题意,也写出了从小到大的三种对话,但选材低幼化,有记流水账之嫌,只是反映了自己与母亲之间交流的表面变化,而缺少较深入的领悟,语言尚可,判为三类上。

用心

6.高三语文学法指导 篇六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散文阅读答题指导

(一)【复习目标】

1、明确散文阅读的考查点及命题指向。

2、总结、运用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提升散文阅读题的答题能力。【重点难点】命题指向及答题方法 【复习方法】链接高考,讲练结合

【复习导入】

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07—10年全国各地高考70多篇文学类文本,散文58篇。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难点:高考散文阅读得分率不超过50%,08年江苏高考得分率只有49.7%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典题指路】

(200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

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⒒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⒓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⒔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⒕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对照】

⒒(5分)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⒓(6分)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

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⒔(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⒕(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解析】《上善若水》,作者是“宠辱不惊的传奇作家张笑天”,新浪网称“张笑天的作品着重反映当前社会生活,探索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问题”。原文刊2008年9月《吉林日报》,长约3700字,命题者将其精简为1000余字。但文章主旨切合江苏卷一直秉持的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高度发达的媒体文化可以把我们“娱乐死”(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到对关中农民勤劳朴素积极乐观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赞美(2006《麦天》);从对无限美好的农耕文明的礼赞和依恋以及对其即将消失的无限惋惜(2007《一幅烟雨牛鹭图》)到对中国农村洋溢着的朴素的人情美、亲情美的讴歌(2008《侯银匠》)„„,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者一路走向2009年,对“原始”“原生态”的呐喊,对“生命之泉”“绿洲”的企盼,依旧是文本贲张的血脉。

可以看出,命题延续了全国卷散文阅读(如《总想为你唱支歌》)的思路,考生还是可以作出基本的思考的。汶川地震,让“都江堰”理所当然成为热门话题,关注生活,着眼现实,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正轨和坦途。阅读面广的考生在考场上会收获左右逢源的喜悦。【熟悉文体】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

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文本示例:

07高考江苏卷《麦天》:先是记人写事:麦天到了。以前农人麦天辛苦,日月艰难;现在,麦天是节

日。女人热闹地走娘家,男人作收麦的准备,虽然辛苦但心里喜悦。麦天过去后,到处都是麦香。其间穿插较多细节描写:女子心疼丈夫做饭上“硬料”等。最后抒发感情:麦天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类似文本:

07—09年44篇散文中有13篇

09天津《老屋》、福建《阿庆》,08上海《灯笼红》、全国2《马缨花》,07北京《湿湿的想念》、宁夏海南《叶圣陶在四川》、辽宁《炉火》、湖南《忆刘半农君》)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文本示例:

09年高考全国卷Ⅱ《岳桦》:开头引出写作对象岳桦树:第一次去长白山,尽管好景不少,但过后都很模糊,只有岳桦树记忆深刻。然后状物,时空拓展:岳桦树形态,生存环境的恶劣,境遇的苍凉等。中间穿插对比反衬:用养尊处优的白桦树与之对比,突出岳桦的顽强。最后延伸议论,升华主旨:在恶劣的环境中选择了向上,岳桦就成了一种精神。

类似文本:

07—09年高考44篇散文中有27篇。

09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湖北卷《书房的窗子》,08全国Ⅰ《阳关古道苍凉美》、天津卷《敦煌》,07安徽《乡村的风》、天津《雪野里的精灵》、四川《焰火的变奏》等。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文本示例:

09年高考江西卷《木车的激情》:开头是议论由头(触发点):现代人奔走忙碌,但奔走的激情却脆弱、渺小。然后是类似事情的相反联想(联系点):几千年前孔子乘坐一辆缓慢的木车,以执着的激情不知疲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的长诗。再点出结论(感悟点):只有激情才有阔大无边的力量。结尾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告诫人们:高科技时代,如果心灵缺失,没有激情,人会危机重

重。

类似文本:

09高考山东《记住回家的路》、江苏《上善若水》,08高考湖南《谈静》、重庆《时间怎样地行走》,07高考山东《灯火的温情》、广东《泥泞》

重要提示:对一种文体要达到熟知程度,至少要精读30—50篇同类文章。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散文时,先拿出一些时间,把07—09年44篇散文分类通读一遍,通过集束式阅读发现文体规律,自己找到阅读捷径。

【训练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火(萧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

14、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答:

7.高三语文学法指导 篇七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 英语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 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 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英语的教学, 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 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重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英语学习中, “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 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 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其次, 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 只得穷于应付, 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 考查效果总是很差, 必会缺乏成就感, 令人身心疲惫, 也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英语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 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英语缺乏成就感, 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英语训练的难度, 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 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英语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 学生的学习, 成绩是主流, 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 稳固他们的信心, 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 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三、管理至上, 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 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 从指导收获成就, 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和英语能力发展的效果。

8.中外历史结合 指导高三复习 篇八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1(A)—0040—01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全球史观”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的。其研究的视野不仅包括欧洲史,而且覆盖了二次大战后崛起的亚非拉的广大地区。正如西方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全球史观”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历史研究,而且也影响到高考历史命题。从一些地区高考命题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比较多的素材来源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笔者在组织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从全球史观出发,进行了中外历史结合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笔者认为,现行高中教材,将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开编写,提供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这正好为高三进行中外历史结合复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笔者构思、组织了20个中外历史结合的问题,每个问题又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其可以从比较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20个问题是:①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②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比较;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与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思想;⑤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的康乾盛世;⑥欧洲近代科技的曙光和中国传统科技的晚霞;⑦工业革命、列强的扩张和两次鸦片战争;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的革命和改革;⑨19世纪中期的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10}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列强侵华方式的新变化;{11}亚洲的觉醒;{12}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3}一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国革命的新发展;{14}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15}二战前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6}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17}两极格局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巨变;{18}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19}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关系与新中国的外交;{20}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崛起。

例如,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思想”中,列出的小问题是:(1)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请介绍你比较熟知的三个领域的巨人(各一位),并说明他们所取得的主要成就。(2)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意义和局限性各是什么?“日心说”战胜“地心说”的漫长过程给我们哪些启示?(3)说明社会契约思想在欧洲启蒙运动中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反封建方面的进步意义。(4)中国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他们为什么没有产生像欧洲启蒙运动那样的历史作用?

经过实践,我感觉到这种教学思路适合于高三第二阶段复习,因为中外历史结合复习,必须有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基础。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在于:其一,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进行考察,以全球史观为指导,树立了“大历史”的观念,学生感觉新颖,因而学习兴趣浓厚,课堂讨论比较热烈,效果较好。其二,中外历史相互结合,避免了过去那种单纯只复习中国史或世界史造成的顾此失彼、不能融会贯通的现象,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其三,进行了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尝试,贯彻了新课改的理念。其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它不是现成的、由教师完成的,而是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完善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9.高三英语学法指导 篇九

高三备课组组长:韦春媛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养成词不离句的好习惯。学习一词多义(或词的用法或词义辩析)一定要重视例句,把体现该词用法的例句反复读背,和以前见过的例句进行分析对比,不断揣摩它的用法,领悟它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争取对该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把平时出现的错题一一记录下来(分类最好),记下正误答案和出错原因,不断翻看,或利用早自习时间大声地朗读正确的句子。这样既能熟悉句子结构,也能培养语感。记录错题一定要坚持。随时剔除已掌握的,对还未掌握的题进行重点标记,这样你的知识网络就越来越密;考前翻看错题本,你就不会再心中没底。

3、对于词汇的记忆,要利用零散的时间,如课前课后5分钟,或去食堂、操场的路上,或写在纸条上手上,各个击破。零碎的时间犹如散落到地上的金子,谁随手捡起谁最终就会成为一个大富翁。

4、勤翻词典,注意熟词生义。要养成随时查阅词典的习惯,这不仅可以让你对某一个词有透彻的了解,而且无形中也会扩大你的词汇量。

5、多读多背课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和修改的英语语言的精华,是非常规范的英语。每学完一篇课文,将文章中体现一定结构和用法的句子以及文中新出现的词组及搭配划出,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高三时间比较紧张,全文背诵来不及,就重点对划

线的句子进行背诵;而且,还要注意消化吸收,在平时做阅读及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多读多背也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二、建立语法体系

有些老师和学生认为英语倾向于实用、交际,所以语法不重要。其实不然,语法和其他内容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语法是从语言中总结提练出的规律,按规律去进行语言实践会有所遵循,事半功倍。但学习语法不能靠死记硬背,记一些规律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方能正确灵活运用。如时态问题,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讨论才有实际意义。另外,学习语法不要抠得太死,有些习惯表达是不能用语法来套的。

三、阅读方面

1、扩大阅读范围,增大阅读量。大力提倡泛读;同时,从今年的高考试题看,考生的阅读范围越广泛,知识涉猎面越宽,背景知识和生活阅历越丰富,阅读就越显容易;在扩大阅读的同时要适当积累词汇,对常见词、热门词等都要记录下来,查阅字典并随时记忆。

2、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理解和速度密不可分,阅读速度制约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课下一定要进行限时阅读,争取课下的阅读状态接近于考场状态;每天都坚持读3篇左右。

3、熟悉各种体裁,不拘泥于手中的阅读资料,留心习语和俚语。有的学生一见到科普文章便头疼,一见到新体裁就心慌。所以,平时一定要走出成题,走入各种报刊、杂志等英语读物。除了领略内容,熟悉语言特点,还要对新体裁有一定的了解。如要看各种广告信息、通告、药品说明、图示甚至发票等,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读一些杂志如读者中的精品翻译文章,也会大有裨益的。

4、力争通过最新的媒介阅读更多的原汁原味的文章。利用网络资源或经外国朋友推荐,争取阅读原文;也可以阅读外国学生写的短文,以此熟悉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语言运用,思维方式,体会与中文写作的不同。

四、写作

1、厚积累:积累词汇、短语、各种句式、常用连接词、过渡语、各种文体的格式、习惯语等;

2、常背诵:背诵名言、佳句、范文;

3、勤练习:经常动笔,把平时的所学和积累有意识地运用到文章中;无论老师布置与否,每周至少写一篇,然后与参考答案对比,找出欠缺之处;

4、讲方法:审题在先,然后在草稿纸上将要点及主要句式列出;连成句子;修改润色,注意上下文衔接,注意句子结构;

5、重书写:03年开始实行网上阅卷,更提高了寻书写的要求,字一定要饱满圆润,大小适中,不要连笔。

五、听力部分

1、高考题型听力训练与泛听相结合。

2、注重听力解题技巧。听前掠读题干与选项,预测听力内容,分析对比各个选项的不同之处,集中精力抓主要信息;对较长的对话或独白要随手用数字符号或单词开头字母记录信息,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判断。

3、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紧张情绪。

4、每天坚持听20-30分钟。

阅读表达应试方法和技巧:

1主旨概括题(给出标题):要求准确理解文章大意、细节,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和语气等,提炼归纳出文章的内容要点。然后,把文章的内容要点进行浓缩和提炼,结合试题的要求作答:语言精辟、简练。答案能概括出文章大意或作者的写作意图,符合标题的一般要求,从小处着眼,找中心句,归纳文章的大意。注意:标题中的实词部分原则上必须大写,至少文章标题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一般不用文中的原句、动词短语或句子来做标题。完成句子题:要求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的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线索和情节发展,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正确的判断,结合自己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来填写。注意:首先必须把握文章所要填写的部分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子。无论填入的是什么,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封闭性题目(开放性题目):封闭性题目要求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细节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加以分析判断,从文章的细节,作者的意图,文章的脉络中,运用自己的语言,得出相应的结论。

开放性题目要求在整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做出回答或者给出论点,然后再加以论证,论据要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要有力度和紧密符合自己的中心论点。注意:一定要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如语法和单词的错误。

10.高三学生备考指导 篇十

全面分析是高考的预备前提

在我与很多高三家长和考生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在面临高考时都普遍关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当前在预备复习时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才能保证高三学习的高效性?

对于高三这一年来说,时间过得很快,正式进入全面复习的时间仿佛是转眼就到。在这种情况下,始终保证学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全面分析则是启动高考的前提。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全面了解自身的问题,并有条不紊地进行巩固、调整、弥补和纠正,才能快速有效地逐步提升自己的实际水平。这方面有以下几点要提醒大家:

1、全面分析涵盖范围广阔,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都要做到。例如:从较大的方面来讲,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提前进行心理咨询,解决考试紧张问题,不要把问题留到考前;明确孩子的偏科情况以及形成的原因,迅速调整学习计划和状态,做到早动手、早修复;针对当前困扰孩子的情感问题、网络依赖问题,尽快帮助孩子做到收敛心神、稳定心态,从迷茫中摆脱出来,不要造成带着问题举步维艰的状况。从较小的方面来说,孩子各种学习的具体问题要明确,其实,影响孩子的学习问题并不多,也许十个八个,也许二十个三十个,但是,搅在一起就感觉一片混沌,这时,只要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逐个明确和解决,局面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简单。

2、分析的时间安排要做到和阶段考试完美结合。针对高三考试多的特点,建议家长们在孩子每次考后,都能够针对性进行分析。分析考试中所暴露的学习盲点,对于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备考非常重要。在考后分析中,要结合错题本,及时将问题明确化、题型化。

3、分析之后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找出孩子的学习问题后,只有制定出具体行动计划,所作的分析才是切实有效的。针对每个问题,给出具体的学习安排和调整,一定要做到问题和方案清晰量化。

4、建议家长们抽一点宝贵时间,学习一些关于分析的技术和处理的方法,例如:列表清晰法、结构回顾法等等。

首当其冲——制定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家长们都熟知的一句话。大家也知道,合理的计划是每件事情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步骤。有了计划,事情的进展才会有条不紊,时间的利用才会更加高效,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和控制,可见一个计划对于事情的顺利展开以至成功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高考的复习来说,计划的重要性更是非同小可。

复习计划作为整个复习过程的风向标,所有的复习活动都要按照它的安排来进行,所以它的内容一定要全面。由于家长对于有关知识的具体内容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这部分工作主

要是由孩子来做,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树立制定计划的意识,明确计划的重要性,对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建设性的指导和意见就可以了。

家长要注意的是,在对孩子的复习计划进行指导时,有关计划的内容方面需要考查其是否包含了学习目标(要掌握什么、达到什么程度)、学习内容(哪门课程、哪一章、哪一节)、学习方式(要复习还是预习)和学习时间(每部分内容要学多久、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分配和安排)这四个方面,看看它们之间的安排是否统一和协调,如果有相矛盾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在计划的具体制定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复习计划才会更有效呢?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检查孩子在这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出现了问题,家长应帮助他们迅速做出调整,具体内容包括:

1)结合实际原则

制定计划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但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前提,家长在计划指导方面一定要先看看孩子的安排是否符合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实际。例如,孩子的个性比较好动,但他计划中的时间安排却从早到晚满满当当,这显然是和他自身的特点相冲突的,像这样的计划就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2)循序渐进原则

计划的制定也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一般情况下,内容的安排要先易后难,尤其是那些比较缺乏自信、内心敏感的孩子,更要注意这一点,开始安排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积累了相关知识后再慢慢地增加难度比较合理,但如果从一开始就安排了难度较高的内容,孩子理解时感到吃力,就很可能影响到其后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主次分明原则

在全面复习开始之前,家长要指导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看看自己在学习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知识掌握得很好,而哪些还需要加把劲等,再结合纲的相关内容,明确复习重点。切忌平均分配复习时间和精力,而是要从整体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4)科学分配原则

作为有机体,人的能力、体力、情绪都会时起时落、不断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在最佳的状态从事最需要精力投入的工作,效率一定很高,所以家长要和孩子分析其自身的规律,调节其生物钟,在最佳时间学最重要的内容,并且要注意各科知识的学习要交替进行,最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低的主要表现

高三的学习对于高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该时期的学习效果,可有的同学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学习效率低、成绩向后退等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课反应慢,容易走神

在复习阶段,老师主要是通过课上的点评和总结的方式传授知识给大家,所以听课是学生本阶段获取和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听课反应较慢或老走神,就会出现听不懂或者漏掉内容的情况,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而最终影响成绩。

2、课后复习慢,没有头绪

课后及时有效的复习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没有对需要重点复习的知识形成清晰概念,复习过程就像没有目标的进攻,效率不高不说,效果也不好,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来巩固学过的知识。

3、作业完成慢,影响睡眠

许多同学因为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占用了休息时间,睡眠不好精神状态差又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长此以往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高三的作业多,任务重,如何面对繁重的学习大家要做好准备,制定计划,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对待作业这一问题,不能单纯的为了交差才完成,而是要以自己的需要为前提来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既要攻克弱项,又要巩固强势,做到全面兼顾。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保证睡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优质睡眠,良好的睡眠保证高效学习,做到学习睡眠二者互相促进。

4、考试速度慢,答不完卷

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目的就是要取得好成绩,所有的努力最终都要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如果由于答题的速度太慢,在时间方面出问题导致卷子答不完影响考试成绩,这种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

1、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注意力越集中,学习效率就越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越低。因为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原本只需听一遍或看一遍就可以掌握的知识,现在需要进行多次的重复,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2、身体和思维对紧张与放松的调节:适度的紧张能够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敏捷的思维和迅速的反应都要以神经兴奋为基础,兴奋性不够效率当然不高,但是过度的兴奋又会出现紧张焦虑或注意力无法集中等不良反应,这些都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

3、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动机是行为的前提,兴趣又是行为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不仅会使有趣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而且也无法收到良好效果。

4、学习类型方面: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如果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不符合自己的学习类型,则会事倍功半。

5、学习方法方面: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这句话在学习中也非常适用。不能孤立的说学习方法是好还是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即使是大家公认的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不会对学习有什么帮助的。

6、学习运筹方面:学习的运筹就是有关如何执行学习计划、如何在同一时间内把不同学习任务最优化解决等问题,比如我们后面要提到的英语单词学习要和阅读、写作相结合的策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事情,并且使其相互促进,学习效率自

然会提高很多。

11.高三后阶段书面表达集训的指导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07-02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知,高考前的几个月是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最快的阶段。因为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和积累,学生已比较扎实地掌握了课本基础知识。所以在最后的几个月里能否抓住机会,成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提高应试能力,将直接决定高考英语的成败。尤其是书面表达的训练在此阶段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高三书面表达的具体指导做了一些探索。

一、明确书面表达的全貌,做到胸有成竹

(一)書面表达究竟是什么?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一种口头表达的书面形式。它仅具有作文的三个最原始的要求:切题,达意,逻辑。《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第五档的写作评价表述为“语言结构和词汇选用恰当、丰富;语言错误极少”。可以说,高考英语写作的新的评价思路起到了促进或激发中学英语写作水平逐步提高的作用。

(二)书面表达的写作形式(体裁)一般是什么?

从作文形式来看,目前书面表达试题主要是采用短文写作形式,从要求上来讲是应用文体(信,日记之类),从实质上讲却是叙事性质、陈说性质、议论性质等写作形式。

(三)书面表达的作文内容(题材)一般是什么?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有几个特点,第一,与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课外活动、办报、度假等);第二,中学生所熟知的一般外事活动(外教、外国笔友、外国留学生、外国访客等);第三,就中学生所熟知的一般社会现象或活动发表看法(家务事、学英语的早晚问题、零花钱问题等等);第四,描写一般生活故事。前三个特点为主流模式,同学们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加留意。

二、从细节入手,训练学生写出得分的亮点

(一)书面表达的语汇准备

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篇章纽带的起承转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高分的关键和作文的出彩在于过渡词恰到好处的运用。牢记并自如地运用过渡词是每一位考生决胜高考的法宝。以下是书面表达中常用连词分类举例。

①例如:for example,for instance,take…for example,

such as,like,and so on,etc.等。

②说明:thats to say,in other words,namely等。

③因果:so,for,therefore,as a result,because,because of,thanks to…,owing to…,due to ……等。

④递进:besides,in addition,furthermore,moreover,

whats more等。

⑤顺序:to begin with,then,furthermore,lastly;to start with,next,in addition,finally;first and foremost,besides,last but not least;most important of all,moreover,(以上为时间顺序)

in the front of,in front of …,at the back of,on the right/left(of),to the right /left of…,on the other side of …,in the center of …,in the middle of …,at the beginning of,at the end of …,by the side of …,on the top of …,at the foot of …(以上为空间顺序)

⑥转折:however,on the contrary,after all等。

⑦总结:in short,in a word,all in all,in general,generally speaking,finally,at last,as far as I know,in brief,briefly speaking,in the end,as a matter of fact,in reality,in fact,on the whole,in conclusion等。

⑧强调:certainly,surely,for sure,above all,to tell you the truth,after all等。

⑨对比:in the same way,in common with,compared

with/to,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等。

⑩平行:as well as,as well,neither…n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等。

(二)书面表达的常考常用句型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复合句式多为带时间状语从句和带宾语从句的复合句,其他如强调句型、带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带主语从句的复合句、 条件句、让步或转折的句式等。复合句虽可化简,但一篇文章,若全是简单句,无一复合句或难句起采,难见考生功力,得高分就不容易了。

(1)带状语从句的复合句

时间:

①When I was about to play football,I saw mom washing clothes for me.

②By the time mom came back,I had finished the work.

让步或转折:

①I dont know about others,but I used to have to work even at weekends doing homework and attending classes as well.

②Tired as our school life is,we set aside some time to take part in varieties of activities,such as going for sports,surfing the Internet,playing basketball and so on.

③Although the city is modern and convenient,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air pollution,crowdedness and noise.

條件句:

①If you would like to try,youll have to go to the TV station to sign up before the end of June.

②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I would be more than glad to help.

(2)带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

宾语从句

①I am so sorry that I wont be able to attend the lecture on American history tomorrow afternoon.

②I wonder if it is possible for the talk to be recorded,and if so,could I borrow the tape?

主语从句

①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he or she should be friendly,outgoing and easy to get on with,which I think will help me adapt to the local life quickly.

②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you have made so many achievements that every one of us feels like taking you as our example.

(3)带定语从句的复合句

① We are supposed to go to school by bus or on foot or ride bikes to school,which not only can help us to keep in good health but also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environment

②As the saying goes,no sweat,no sweet. I strongly believe I will make my dream into reality as long as I work hard.

(4)其他

强调句型

①It was the hardship we went through together that made m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 and friendship.

②It is the pressure which comes from my study that troubles me,and I have no idea how to deal with it.

so that句型:

①I became so impatient that I had to go to explain my difficulty.

② I would also think that the growth population should be brought under control so that well have a better hometown in future.

以下四方面是作文的采分点。第一,衔接词。第二,长句。第三,高级词汇。第四,开头结尾无错误。如果能用上衔接词、长句和高级词汇各三处,开头结尾也无错误,又没(下转210页)(上接7页)有明显的“硬伤”——低级错误,你就可以稳操胜券。(“硬伤”指的是基本知识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名词复数没加“s”,时态不一致等。)

三、限时模拟训练,狠抓书面表达规范

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高三作文从开始应培养学生的作文习惯,以形成良好、规范、快速、有效的作文风格。训练采取的步骤是:根据文意,先以基本表达方式形成文体基本结构的初稿;再从时态、语态、遣词造句等进行扩充、完形、定稿;最后,再对全文进行检查,润色,修改。这“三步法”看似简单,但持之以恒、效果显著。

(一)审题要多心。高考书面表达试题一般会以图画、图表、文字叙述等形式出现,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第一就是弄清题目的意图。然后要确定要点内容,理出写作的顺序,规划段落内容的分配,全文的大致逻辑框架,关联词的选用,套语与常规句型的选用。应该在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汉语架构,若能建立英语的写作架构则为上佳。

(二)草稿要细心。在整个草稿的写作过程中,应该不时地观察内容要点,以防漏掉要点,例如:时间顺序是否得当?空间顺序是否得体?时态语态是否一致?关联词与全文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楚?开头句与结尾部分写的得如何?有否低级错误等等?

(三)誊正要小心。誊正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有修改、润色的意思,因此,它并不是单纯的和机械地抄录草稿,我们应认真将每一句话誊正并不断在心中掂量,以求达到完美的写作要求。另外,对于大词的选用既要大胆,又要准确生动传神,否则就失去了写难句和用大词的意义。

(四)核对要耐心。作文的核对与起草同样重要,甚至更应引起考生的关注,稍一粗心即会导致大错而失分。核对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①名词:数、格、形式、是否需要冠词、代词等。

②动词:时态、语态、语气。

③一致:主谓、人称、数。

④形容词副词的等级形式,介词搭配。

⑤句子完整与否?(是否有漏词、多词、缺主语或谓语等现象)。

⑥有无生造的词组或句型?遣词达意与否?是否得体?

(五)书面表达的写作规范

字:字体一致;字色为签字笔的黑色;字迹工整少用连笔;字形占格子的三分之二大小,忌写在格子的线条上。

分段:最好三段,至少两段。不接着给出行写,另外起段,缩进两格,不可顶格分段。

版面:整洁、爽目。忌超格,污记,涂黑等。若必须更改,可将错词括起来,再于其上更正。若为十行格,可写满,每行十一词左右。若十二行格,亦可写满,每行十词左右。

篇章纽带:使用必要的篇章纽带可使文章看起来读起来更象英文,避免汉味的生硬和粗糙。

上一篇:开学例会校长发言下一篇:员工离职交接清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