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讲稿(精选11篇)
1.教案与讲稿 篇一
教案与讲稿的编写及使用要求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是对授课教师的基本教学要求。为规范教案的内容和形式,制定本要求。
第一条 教案的涵义及内容
教案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教案包括课程的学期或学年授课计划、单元(课题)的授课计划和课时计划。
一、学期或学年授课计划:是教研室和教师对一学期(学年)课程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主要内容包括说明部分(学生基本情况;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及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的措施)和计划部分(课序,单元,周次,教学时数,考试安排,教材,教学参考书等)。
二、单元(课题)授课计划:按教材中的单元(课题)内容制订,主要包括单元(课题)名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划分,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设计以及必要的教具等。
三、课时计划是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授课的题目、授课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基本内容、作业、讨论、辅导答疑等课后延伸、课后小结、参考资料(含参考书和参考文献)等。
第二条 讲稿的涵义及内容 讲稿是教师的讲课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其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主要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为便于随时对讲稿进行修改、补充,一般在讲稿右边应留出适当空白。讲稿可以摘录教材,但不能是教材的翻版。教师在编写讲稿时,可根据学生的层次、专业、知识面、知识的连续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同时应加进学科前沿的知识。
第三条 教案与讲稿的主要区别
1.教案所承载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稿所承载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信息;即教案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讲稿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2.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而讲稿的思路形成,则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3.在内容上,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
4.在表现形式上,教案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讲稿篇幅则较长。
第四条 教案书写要求
1、教案的整体设计要美观大方,形式规范。教案可用A4纸打印,也可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备课本。用备课本书写教案的,应力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用字规范正确,不得使用自编符号、自编简化字及白字、错字。
2、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编写规范教案。教案分详案和简案。副教授以上教师讲授已教过的课程可以写详案,也可 以写简案,但开新课或讲授新内容必须写详案。讲师、助教要写详案。
3、教案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不同学科授课教案的表现形式应当有自己的特色,但均应包含教案的基本内容要素,达到教案制作要求。由于课程门类、教学内容的差别,对教案的书写格式一般不作严格的统一规定,根据教师本人的书写习惯,表式、非表式均可。但无论以什么方式书写,都应该包括各项内容。要鼓励教师在备课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创造能力。
4、在组织教案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性,并体现教书育人的原则。
5、教案内容必须不断补充更新,应积极吸收本学科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做到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充分体现教学改革的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
第五条 教案的使用要求
1、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课教学均要编写教案。在教案的制定及编写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负责对其进行指导,教研室主任或学科组组长要认真审阅,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2、教案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审核。不合格教案必须重新修改,经认定合格后,教师方可授课。教师授课时必须随身携带教案和讲稿,无教案者不准上课。各教学系、部(院)要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学校将随时进行抽查,对没有教案或教案不合格者,教学系、部(院)要限期改正,以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教 务 处 二〇〇六年四月三日
2.教案与讲稿 篇二
●喜忧参半:传统教案的“两面性”
传统教案是教师手工劳动的成果。它形成的操作流程是“解读文本—收集素材—胸中有案—撰写教案—课堂教授”。纸质教案更多地体现出授课教师的个体教学特性, 也彰显出教师心中有“案”、胸中有“人”的教学备课局面, 但也透露出设计上的“狭隘”格局:由于是教师个体行为, 设计思路难免存在“局限”, 课堂调控以及应变能力掌控不足;由于是教师独立撰写, 课堂教学难免存在“排他性” (不接收课堂上学生临场的生成, 只会按部就班地将备课的教案“演示”完成) 与“包办性” (教师“一言堂”现象的存在) 。
●呼之欲出:电子教案的“灵活性”
电子教案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作一种数字化的预设, 实质上就是多媒体教案。相对于传统手写纸质教案, 它不仅有内容上的新意, 更有形式上的改善, 是现代技术的产物, 可视为“教学生产力”的一大进步。它是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 面向的是全体教师, 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在电子教案备课平台上进行教育理念、智慧思维等方面的碰撞。
如上图所示:相同年级、相同学科的教师先确定主备人, 然后通过备课系统上传教案, 使用者直接在教案备课系统中对主备教师的教案进行删减、修改、批注, 形成的“二次备课”教案在备课系统中留存, 以便参考、借鉴、修改。
●取长补短:相融并济的“兼容性”
从系统角度而言, 课堂教学要发挥最大的效能, 每位授课者必然要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从小方面说, 教案也有相互借鉴、整合的必要, 将传统教案与电子教案的方式相互融合, 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落到实处。
传统教案的设计要做到“五个统一”, 即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训练统一、考试统一, 这是教学效益的基本保证。而电子教案的备课形式又是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反思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传统教案的备课习性, 在电子教案的备课过程中实施“课 (教师一课一备, 独立成形) ”、“研 (教师一课一改, 相互交流) ”、“联 (教师一课重组, 取长补短) ”“三位一体”的研讨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 (2011版) 中提及了“继承”与“汲取”的相互融合。“三位一体”的电子教案备课研修是一种以解决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 以校本的、开放的、互助的形态呈现, 体现课堂教学实践、教研、科研、培训等主要教学要素间不可割裂的辩证关系的电子教案、传统教案备课模式的“兼容性”。教案主备教师与修改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实际, 通过交流整合、科研反思、总结提高, 也势必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3.“阴谋论”与天津教案 篇三
谣言引发震惊中外大事件
说起“天津教案”,自然不能无视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传教活动引起的与中国官方、民间的利益和文化冲突这一基本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士大夫、官绅及一般民众与洋人教会之间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反洋教”一触即发。在士大夫、官绅和一般民众眼中,洋教自然是“异类”,有关其各种传闻一直不断。其实,早在列强还未侵华的明末,就有传教士使用迷药拐人,将人杀死后拆割人的肢体、器官用以和药的传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启蒙著作、魏源的《海国图志》,也有关于洋教用药迷人信教、挖华人眼睛制药的内容。以后,这种传闻越来越多。例如,有教会医院把解剖后的死胎儿浸于酒精瓶中,被谣传为“剖孕妇之腹,取胎儿制长生不老之药”。教会为临死儿童施洗礼,被传为“剖小儿心肝以制药饵”。1870年春夏,天津地区发生疫病,法国天主教育婴堂所收养的婴儿大量死亡,达三四十人之多。事实上,婴儿死亡的大量原因是育婴堂收留了许多本已奄奄一息的婴孩。这时,谣言在天津迅速流传,说是天主堂的神甫和修女经常派人用药迷拐孩子去挖眼剖心制药等等。而天主堂坟地的死婴又被草草浅埋,婴儿尸体又有不少被野狗刨出吃了,“胸腹皆烂,腑肠外露”,百姓见了更是群情激愤,说这正是洋人迷拐儿童挖眼剖心的证据。各种谣言越来越多,越传越广,信之者越来越多,人们的愤怒越来越强烈。
在这种群情汹汹的情势下,本应息事宁人的清政府却火上浇油。迷拐贩卖儿童向来就有,恰在此时,抓获了两名拐童罪犯。天津知府张光藻从外地赶回天津当晚对二犯提审,第二天便将二人处决,据天津府的告示说二人姓名为张拴、郭拐:“张拴、郭拐用药迷拐幼童”是实,更重要的是这张告示强调:“风闻该犯多人,受人嘱托,散布四方,迷拐幼孩取脑剜眼剖心,以作配药之用。”政府文件中正式写明了民间传言中的“迷拐幼孩取脑剜眼剖心,以作配药之用”,而“受人嘱托”更是不言即明地指向教会。
由于官府正式肯定了原来的传言,有关传言就更多,信者也更多。此时,天津百姓已经常三五成群聚集在教堂周围,愤怒地发表各种言论。就在这时,民众又拿获了一名叫武兰珍的迷拐犯。经天津府严审,武某供称其作案使用的迷拐药为天津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所供给。虽未经核实,但消息不胫而走,天津民众与士大夫群情激昂,乡绅集会于孔庙,书院为之停课声讨,聚集在教堂外的愤怒市民达万人之多。教民与普通民众不仅口角相争,而且抛砖殴打。
喧闹惊动了离教堂不远的法国领事馆,向来态度傲慢、不把中国民众和政府放在眼中的领事丰大业乖戾暴躁地迅速带人闯入天津府衙,要求地方大员崇厚、张光藻调兵镇压。遭到拒绝后,气极败坏的丰大业在返途中遇到静海知县刘杰,在刘杰与之辩论时,丰大业开枪向刘杰射击,射死刘杰跟丁。丰大业的开枪杀人行为自然激起天津民变。愤怒的数百围观百姓当即打死了丰大业及其随从,又冲入法国教堂,打死法国神父、修女、洋商、洋职员及其妻儿等计二十人(包括几名俄国人),以及中国雇员数十人,并焚烧法国教堂、育婴堂、领事署及英美教堂数所,酿成震惊中外的大事件。
曾国藩临危受命
天津地方政府之所以在一开始以官府告示向民众指明教堂迷拐儿童、剜眼剖心制药,盖因朝中势力颇大的“顽固派”向来主张利用民意来抵制洋人。因在“祺祥政变”中立大功而深得慈禧信任的醇郡王奕,在1869年曾公开发表议论,主张:“设法激励乡绅,激励众民,贤者示以皇恩,愚者动以财货,焚其教堂,掳其洋货,杀其洋商,沉其货船。夷酋向王大臣拄告,则以查办为词以缓之,日久则以大吏不便尽治一省之民为词以绝之……若谓该酋以利诱民,使无斗志,亦可明告百姓,凡抢劫洋货,任其自分,官不过问”。他认为,这才是“收民心以固根本”之法。所以,这次愤怒的天津民众将焚烧教堂时,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怕事闹大派人将教堂前的浮桥拆毁以阻人前进,但以激烈反洋教著称的提督陈国瑞却派人重搭浮桥,并立马桥头为群众助威。
“天津教案”发生后,顽固派认为民众为保卫官员而杀洋人,说明“民知卫官而不知畏夷,知效忠于国家而不知自恤其罪戾”,可以乘此机会,把京城的“夷馆”尽毁,京城的“夷酋”尽戮。著名的顽固派代表、内阁学士宋晋奏称育婴堂“有装幼孩眼睛”,连慈禧太后也深信此点,向曾国藩谕道:“百姓毁堂,得人眼人心”。尽管顽固派对政府决策有相当影响,但他们毕竟不会也不敢与洋人交涉,天津本属直隶,名重一时的直隶总督、洋务派重要官僚曾国藩,自然是处理天津教案的最佳人选。在顽固派的影响下,朝廷开始态度一度强硬,曾下令说:“此后如洋人仍有要挟恫喝之语,曾国藩务当力持正论,据理驳斥,庶可以折敌焰而张国维”,并表示要在各地作军事准备。
曾国藩到天津后,经过一番认真勘查,确认迷拐、挖眼剖心等均系传言。如被指为教会装满婴儿目珠的两个瓶子,经清政府官员打开一看原来是腌制的洋葱。此时曾国藩也即清政府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是国内强大的舆论压力,各地激愤的民众根本不相信这一结论,天津更是民怨沸腾;另一方面是来自列强的压力,事件发生后,法、英、美、俄等七国联合抗议,并以出动兵舰相威胁。
对民众,曾国藩在《谕天津士民》文告中先赞扬“天津士民皆好义,各秉刚气”,然后,又针对他们在没有“迷拐之确证,挖眼之实据”情况下“徒凭纷纷谣言,即思一打泄忿”告诫说:“或好义而不明理,或有刚气而无远虑,皆足以偾事而致乱。”对法国,曾国藩拒绝了法国提出的处死天津提督陈国瑞及天津府、县官员张光藻、刘杰三人抵命的要求,认为如此处理“我朝廷命官”太丢国家、政府的脸面,并以养病为名将张、刘二人放回原籍躲避风头;陈国瑞因有王奕保护而送往京城。
这时,清廷已急于解决危机,政策有变,总理衙门一日一催,且反指曾国藩有包庇犯官之意。曾国藩忙又派人将张、刘二人找回,录下口供,送押解刑部。最后,刑部判决将张、刘二人发遣黑龙江赎罪,仍未如法国要求将其处死,而“反教”最激烈的陈国瑞却“赖朝廷加恩保全,令仍回扬州治病”。而对法方提出的缉拿凶手的要求,曾国藩知道难以拒绝,于是匆匆忙忙“缉拿”了20名“凶手”判决死刑,以抵被打死的20名洋人之命。其实,其中有些是已判决死刑的囚犯,有些则并无确证。对这种不讲证据的“一命抵一命”的作法,连他的门生李鸿章都不表认可,急忙去信劝阻。
朝廷使用危险的“两手策略”
在津案处理后期还未议结时,因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朝廷又将曾任两江总督多年的曾国藩调任两江总督,由李鸿章接任,最后议结津案。曾经不赞同曾国藩的李鸿章接手后,才感到自己原来的想法行不通,还真不能不“一守曾国藩旧章”。只是由于被打死的20名洋人中人四人是俄国人,俄方此时只索高额经济赔偿并不要中国人“一命抵一命”,所以他只是将原判20人死刑改为16人死刑,其余如支付法、俄等国抚恤费和赔偿财产损失银49万两;派崇厚作为中国特使到法国赔礼道歉完全照旧。
“天津教案”使曾国藩从“中兴名臣”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之鼠,成为举国欲杀的“汉奸”、“卖国贼”。协助曾处理津案的丁日昌也受到激烈攻击,被骂为“丁鬼奴”。而且,醇郡王奕等一群权要纷纷上奏,要求皇帝下旨讨伐洋教、惩处媚外官员。困局由洋务派官员解开,但顽固派却得到一种“道义上的力量”,使洋务派在舆论上反成为国家、王朝的罪人。这也是慈禧的策略,最后的决定是由她拍板的,而且她后来也急于议结,但又要保持自己“重民意”、“惜民气”的“清议”,所以要“解铃人”承担责任,成为她的替罪羊。丁日昌曾感叹为朝廷办事的困难:“局外之人”不知“局中人”的艰难,自然容易附和不着边际的高论,而一旦事情失控,与列强决裂,“国家受无穷之累”,而局外只会空谈的人不仅不承担祸责,“反得力持清议之名”。
朝廷这种“两手策略”相当危险。官员往往根据自己的观点、立场“各取所需”。对亟需和平稳定环境才有自强机会甚至生存机会的清政府来说,维持局面的平稳至关重要。但有些官员却根据自己的观点、立场,想尽量“激励乡绅,激励众民”,而一旦民众情绪被动员起来,便很难控制。在“天津教案”中,如果政府官员一开始就澄清谣传,而不是纵容、默许甚至煽动由谣传引起的民众愤怒情绪,事态很难发展到这种失控地步。在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大背景下,群众的愤怒无疑是正义的,然而越是正义,也越容易相信“阴谋论”,越容易过激。正义在手而又有政府支持,群众情绪、行为将更趋极端。“极端”必然引起严重后果,清政府终将对外谈判、妥协,此时便要控制、甚至镇压失控的民众。如此一来,民众则又把矛头对准清政府,认为它软弱、无能、投降,甚至指其卖国。虽然骂的是曾国藩等具体经办官员,但何尝又不是针对整个“清政府”的?如此一次又一次,清政府的威望必然一次次降低。这本是清政府应该而且能够以信息公开、减弱“阴谋论”效应避免的悲剧。
在国家、民族被侵略、凌辱时,这种“阴谋论”或理有当然,但在国力空前强大、经济总量已居全球排名第二的时候,则应高度警惕、抵制这种“阴谋论”,因为中国的强盛,恰来自改革开放。
4.体育教案讲稿 篇四
小学到大学的延续唯一带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习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运动延伸到课外时间自发锻炼的习惯,我国的目前情况,老年人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我们的大妈特别爱运动,举例。。大爷们他们在干什么?举例。。但是很盲目的运动不知道怎么锻炼。据教育部的专家介绍,我国目前学生体质连续20年严重下降,出现了许多举例。。因此,引导成有规律的习惯和科学的练习方法;引导有体育品德,有体育精神,就是有规则意识,有团队意识。这是比较远大的目标,所以我们现在就从写教案开始做起。
体育课教案有两种,一种是理论课教案,另一种是实践课教案。虽然它们的格式不同,但基本方法、步骤、要求都是一致的。体育教师在编写体育教案前要充分理解教学目标、动作要领、重点、难点、诱导练习、辅助练习、教学组织、教法步骤和教学要求等。
根据学段和年级,低年级的采用诱导式,如上耐久跑或障碍跑等穿越森林,走进大自然等游戏方式。跳远采用松鼠跳,等
基本部分应包含:班级、年级、第几次课,学生人数、性别 教案的主要部分采用的格式:三段式、四段式
必要环节: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流程、安全防范、场地器材
流程:教学目标、教学课型(室内外新授课)教学重、难点、课的内容、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时间次数、场地器材、练习密度、心率曲线(准备部分该达到的心率有几次波峰)运动能力 1指导思想 2教材分析、A、特点、价值 b、重难点的分析
c、辅助教材的选择的目的,新授课需要进行解读
d、一个教材一般情况有一个波峰两个教材有两个波峰
e、放松心率和控制心率最低和平均也是应该以后的发展空间 f、选材测量心率的意义
g、学生每个年龄段的心率次数 h、产生乳酸的原因
3、学情分析、A、注意力集中,能持续时间,按岁数区分5、6岁的注意力时间,采用调动队形改变方法,分层练习,分组进行转换 B、学习的基础 C、特殊学生的关注
4、流程、5、安全防范、6、场地器材、7、课型
8、课的重难点
重点有双重含义,体育课的重点和教材的重点。体育课的重点是指一节课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之处。教材的重点是指身体练习的关键环节。
难点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就是部分动作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但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掌握了难点,才能更好地掌握重点。共性错误与个性错误的区别于纠正
9、课的部分 三段式或四段式
10、课的内容 准备活动的名称
新授课的动作要领或口诀 有易犯错错误与纠正方法 保护与帮助方法
结束部分有放松活动内容具体名称
11、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师活动 教的步骤清晰合理 讲解方法明确
示范方法明确、具体 指导方法明确、具体
12、教学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 学生学习的步骤清晰合理 学习方法明确具体
有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练习手段 学练方式有所创新
13、组织与要求 组织图示合理清晰
具体的听讲法、练习法、观察法等具体要求(让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
14、时间次数 练习次数 时间 15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类型、数量 辅助器材名称、数量 16练习密度
预计与上课要基本吻合
17、心率曲线
平均心率、最高心率 2. 理论课教案
理论课教案的编写形式也有多种多样,如文字式、表格式、卡片式、教本眉批式等等,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教学课题及授课时间、班级等。● 教学目标。
● 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简述。● 媒体、教具、学具的规格与数量。●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课后分析。
3.课的设想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课的设计,是指在备课过程中,明确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和主题,对整个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步骤、每种教法进行认真地研究后,拟定出比较详细的实施构想。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在课的设想的基础上,用文字编写出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计划或方案。
明确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和主题,比较详细的实施构想。教案是在设想的基础上,用文字编写出的计划或方案。
课的设想的内容主要有:
1.确定任务、重点和难点。
2.确定类型与结构。
3.教材意义。
4.选择教法和手段。
5.语言。
6.辅助措施。
(二)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1.教案是在钻研教材、设立目标、制定策略等一系列操作后反复斟酌修订而成的.它既要忠实于整个设计的过程与结果,又要在行文时进行再思考、再创造。编写教案时决不可图简单而照抄别人的教案或照搬参考书上的教案。
2.教案必须科学规范,应做到内容准确无误,材料真实可靠,方案切实可行,书写工整规范。
3.教案要简明清晰,便于使用。教学目标要准确醒目,切实起到教学中的导向调控的作用。教学过程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对关键、要点、警句等处可以“特写”的手法表现出来,以便一目了然。
4.教案应因人而异。一方面不能强求形式上的统一,应各具特色,在追求高质量前提下可以各显神通。另一方面对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于老教师,他们经验多,善于根据学生临场行为来进行教学决策,其教案可写得简要一些。而对于新教师,则要求写得详细一些。
5.教案书写要留有余地,以便完成教案后产生的新思路、新措施能随时添补进去。教案必须在上课的一周之前完成,应尽量早有准备。
1.钻研教材、设立目标、制定策略、反复斟酌修订。
2.科学规范。
3.简明清晰,便于使用。
4.因人而异。
5.留有余地。
(三)体育课教案的改革趋向
5.讲稿和教案的区别 篇五
(一)讲稿,有的教师也叫备课笔记。它属于教师备课工作的文字结果之一,是个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文件。讲稿一般以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的教材为基本线索,按篇、章、节逐一书写,但它决不是教材本身的全文照录,而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时数、经过适当梳理确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讲稿有点像一本简化了的讲义(从逆向思维推敲一下,许多新教材也确实是从讲义演变而来的)。当然,讲稿在教学内容的取舍、讲法、编排顺序上也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原教材的格局;也就是说,教材上的内容不是必须纳入讲稿,而教材以外的内容也不是不能纳入讲稿。另外,当原教材存在某些缺陷时,还应遵循科学的原理作必要的纠正,记录在讲稿上,适时告诉学生,如某些概念的偏差和某些数据的偏差。可见,讲稿是经过教师本人多方学习、深刻理解教材后确定的教学内容,涵盖较广,文字较多。有同志形容讲稿是个人讲课的资料库,这个比喻很好。
教案,按字面可理解为授课的方案。它大致包含以下要素: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可写篇、章、节)、教学目的、授课类型(指新课、复习课、习题课、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等)、重点、难点、教具(包括实物、教模、挂图、幻灯、录像、多媒体、简单实验等)、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
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是教案的关键,因为在这一部分,要写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时间分配,还要写出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尤其对如何突出重点,分解难点,都应有一定的说明和交待;另外,对板书布置、例子选择、教具展示、作业数量,以及如何引导、教育学生等等,都要作出考虑。
归结起来,讲稿与教案的主要区别在于:讲稿侧重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与撰写,而教案则偏于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上的设想与构思。倘若从影视艺术的角度打比方,讲稿类似于剧本(或小说原本),而教案则犹如策划,像导演的分镜头脚本。
讲稿和教案,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有讲稿,又要有教案。
讲稿与教案的区别
(二)1.教案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设施等特点,以课题为单位对教学进程进行的设计组织,它所承载的基本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而讲稿(讲义)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阐述,它所承载的基本是知识信息,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
2.教案的思路形成,主要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而讲稿(讲义)的思路形成,主要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3.教案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是科学性与思想性兼备的讲稿(讲义),讲稿(讲义)与教案,二者的形成,在程序上,总是讲稿(讲义)形成在先,教案形成在后。
6.学写演讲稿教案 篇六
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1.演讲稿导入。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如果能做到讲,则更好),让学生以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2.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很感人、很亲切、很有感染力等)
3.发现特点。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读着它,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的心头升腾而起。接下来,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了之后,请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下发完整的演讲稿供学生阅读)
4.学生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不同之处:
和其他文章不同的: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物;没有故事情节;也不写景色;以表达情感为主;就好象和我们在谈话??
和其他文章相同的:有题目;分段写;有重点;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你听过演讲吗?在什么地方听过?(举行婚礼、饭店开业、大厦落成、开学典礼、学校里的报告。)是的,这些演讲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的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板书:学写演讲稿)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这项任务老师就不作具体的指导了)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写演讲稿,首先要围绕着主题。请大家快速默读“口语交际·习作二”提示的第一段,想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祖国在我心中)
2.相信通过两个多星期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段。
4.生默读后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教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 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5.接下来,我们分步来完成演讲稿。先请同学想想,我们这次的演讲稿听的对象是谁?(同学)那么在演讲稿开头怎么写?(“亲爱的同学们”或者“各位同学”。)
6.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其实只要掌握它的规律,演讲稿也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师:请大家说说,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写演讲稿子,首先要有观点;其次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7.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吧。其实,亮观点很简单,你只要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就行了。先小组中说,看哪组同学说得最多。(学生分小组说一句带有“祖国”的话。)
8.交流。请学生说一句关于“祖国”的话,说完后,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举例:祖国风光
秀丽;祖国文化灿烂;祖国历史悠久;祖国人才辈出;祖国科技发达;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祖国还很落后;祖国建设需要更多人才;祖国一定会腾飞;祖国的汉字有魅力;祖国的古诗是瑰宝;祖国人民崇尚自由; ??
9.黑板上写出来的话,就是观点。要怎么让别人觉得你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呢?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材料了。比如说“祖国科技发达”,我们可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技术,说到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还可以举一些名人的话来增强表现力。
10.范文引路。教师出示一段演讲稿,看看作者是怎么写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讨论:
1、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祖国饱经磨难却依然坚强)
2、用了那些具体材料?(磨难:圆明园,邓世昌;坚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1.学生选黑板上“祖国??”的一个句子,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将一句话展开为一段话。(时间8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交流演讲稿片段
1.用实物投影(或者口头读),展示三位学生的演讲稿片段──这三个演讲片段,分别代表写得比较好,写得一般和需要改进之处比较多的,以有没有用具体材料将观点讲清楚为标准来评价。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展示写具体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4.再次请5-6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合成完整的演讲稿
1.师:刚才我们以一个片段为例子,谈了怎么样将观点写具体。其实,一篇好的演讲稿子,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观点,有可能有一组观点。比如,要想写写祖国值得我们深深热爱,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来写,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材料,哪些可以说明祖国值得我们自豪?
2.请大家选择上面观点中的两个内容,也可以自己再补充(这两方面内容要和刚才写的那分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用上节课学到的将观点写具体的方法,把其它两个观点写具体。3.学生继续写演讲稿子。(时间12分钟左右)4.写完后就进行交流、评价。
5.指导将结尾写好。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请大家欣赏这两个演讲稿子的结尾: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号召式结尾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总结式结尾
教师补充其他形式的:自然结尾,留有思索余地的结尾等。
6.学生写结尾。7.请同学将完整的稿子读出来。8.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参考题目:《我爱祖国》《腾飞吧,巨龙》《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祖国,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9.交流标题。
从语言方面修改演讲稿
1.指出演讲稿的特殊性──主要以听为主的文字。
2.下发一篇关于演讲稿语言方面的要求,学生阅读。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是不是讲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不是写得好。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演讲就失去了听众,也就失去了演讲的意义。这就需要进一步修改演讲稿。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要生动。怎样使语言生动呢?可以用名言格言增强说服力。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表现力。这样,可以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吸引听众。
3.教师以一篇书面化语言较明显的演讲稿为例子,谈谈怎么样修改文章的语言。
4.学生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5.分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完整的演讲稿。
第三课时
活动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以某个爱国人士的姓名来命名这个小组。活动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评委可以请同班其他学科老师参加。最终评出最佳团队奖、最佳口才奖,最具亲和力奖,最有人气奖等奖项。活动设立主持人两名。活动开始前,放背景音乐《中国人》。黑板上画中国地图,写上主题词“祖国在我心中”字样。可根据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况,从以下内容中选择:“祖国在我心中”演讲会。教师指出演讲要注意的一些地方:演讲尽量脱开稿子,或者半脱稿;站立姿势要大方,不忸怩;精神饱满,声音洪亮;语速要适中;要注意眼神的交流;优秀演讲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然后在课上演讲。
7.教案与讲稿 篇七
1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比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优势, 又为什么受到青睐?为了更清楚地表达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把握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 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所用。
1.1 教学理念
(1) 知识观。在教案中的知识观, 体育知识、技术是客观的, 实实在在存在的, 可以从老师一方传递给学生。而在体育教学设计中知识、运动技术就不是纯客观的, 而是学生在与外在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建构起来的, 既受人的因素的影响, 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学生观。在教案中只把学生当成了接受体育知识技术的容器、运动技术的被动者, 没有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等感受。而在教学设计中, 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有社会意识以及独立人格的人。 (3) 教学观。在教案中把教学仅仅看作是课程传递和执行者, 是老师的教与学生学的过程, 单一的, 没有互动。而在教学设计中, 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过程。
1.2 教学目标
在教案中将目标称为教学目的, 教师是阐述的主体, 主要让学生掌握三基和思想教育。在教学设计中, 学生是为阐述主体, 不仅强调三基, 而且在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1.3 教学分析
在教案中的教学分析主要体现的是教材教法和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而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包含的面更广, 包括任务、目标、内容、学情等方面。
1.4 策略制定
在教案中, 让要体现如何传授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的策略, 强化学生的动作记忆, 以技能训练的策略制定为主。而在教学设计中, 教学策略强调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用情景教学的策略, 加以教学媒体的运用来辅助教学。另外, 在教学设计中, 策略的制定还考虑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来设计体育学习。
1.5 教学过程
在教案中, 教学过程强调老师的示范与学生的模仿练习, 老师教, 学生学, 以教为中心。而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过程是创设情景, 让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主动学习, 体验、探究来解决学习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 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发展。
1.6 效果评价
教案中评价仅是对学生知识技术的掌握, 评价比较单一、片面。而在教学设计中, 除此之外, 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以及知、情、意、行的发展进行评价, 评价更全面, 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长处, 让学生找到体育学习的自信, 为终身体育的作好保证。
2 编写体育教案的基本要求
2.1 体育教案的衔接性
教案的衔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每个课时教案内部的衔接性。体育教案一般是由隔离的几个部分而组成, 从书写方面来看, 这几个部分是分开的, 但实质上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衔接。整个教案是从目标的导入到学习目标的实现, 形成系统的一节课。从内容上来看, 把教材内容安排到一节课中,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个主教材相互搭配;另一种是一个主教材与其它身体素质练习相搭配。这两种安排方法都必须遵循体育教学基本规律, 都能首尾呼应, 体现出教学的衔接性特征。另外, 不同的课时教案之间也应该有一定的衔接性, 它是一个单元的细化, 几个教案的内容组成一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同一项技术从泛化到分化, 最后到自动化, 都是要衔接的。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一环扣一环, 不可东拼西凑而乱了章法。
2.2 体育教案的系统性
每一个教案代表了一个完整的体育课, 所以教案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的文本, 其包涵的内容应该是系统的, 以往的教案注重技术传授的系统性, 也考虑了运动量、负荷等因素的完整性。但是完整性不一定能代表实效性, 所以追求对教案的实效性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要求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等等, 用这些来体现教案的系统性, 则会让教案更科学化, 教学目标也得到实现。
2.3 体育教案的表述性
教案的编写是教师的课前行为, 教案是体育教师教学策略落实的方案。教案负责把整节课表述下来,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及在教学时将可能产生什么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等都有具体的表述。所以, 教案规定了教学程序, 也是教学程序的反映, 对事物发展的估计也进行表述, 而不是只局限于体育教师主观行为的体现, 而应该对学生主体学习行为进行进一步表述, 再通过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进行表述, 从而表达教师所要执行的教学策略。
2.4 体育教案的可操作性
教案编写出来是用来执行落实的, 所以, 教案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可操作性, 一个教案则是废纸一张。教案的可操作性不仅仅局限在对教学运动技术时的运动负荷、运动密度和运动量上进行没计还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一个教学目标可以有多个操作途径, 可以考虑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也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可操作性, 当然, 对课堂评价策略更有可操作性。
2.5 体育教案的个性化
教师每个人都要编写属于自己的教案, 即使同一个教研组参考同一个教案模式, 在不同的老师的加工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为, 体育教案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策略落实的方案, 所以, 每一个教师的思想、情感等都会在教案上呈现, 教案也因此有所不同, 可能使他写出来的教案有独到之处。教案是形式是多样的, 并且突出了不同的个性特点。个性化的教案也反映了个性化的教学, 它包涵着自己最熟悉文字、图画, 能为达成目标丰富的教学思路, 准确地反映出编写者的教学策略。在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引领下, 体育教案编写内容的侧重点可以不同,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样化, 但一定要结合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 突出以人为本, 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进行教学。
3 对体育教案形式的展望
3.1 电子教案的普及
将电子教案上网使电子教案具有网络技术特点, 也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的特征, 这两项技术的优势都要在体育教案的应用中得到体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多种信息、文化可以共存, 把传统教案与新技术相结合是时代变革的需求。另外, 教案的多样化不单是教案格式求新, 而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共同使电子教案功能丰富起来, 追求的是多功能与体育教学手段的发展与创新。
3.2 课堂记录
有这样一节课, 体育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理念, 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当了小老师, 那么, 这节课的教学执行者是被老师指定的这位学生, 老师则成了这位学生的指导者。从课的设计上来看, 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上台做老师”, 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在教案上, 因为教学方法的执行者是这位学生。教师由执行者变成了执教者的指导者, 老师在一边主要做的是记录学生授课的情况, 再做一些必要的点拨。在这种情况下, 课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由这位执教的学生来执行, 教师在课前无法准确地预料, 所以, 这时的教案就变成了课堂记录。课堂记录在时间上是在课的进行中或者课后, 而与教案的编写是在课前是不同的, 相比较之下, 课堂记录更真实。
3.3 活动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了方便自己教学而设计的实施方案, 更突出如何教、教什么。而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与情感体验, 这也是符合体育与健康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 而且指心理健康”这一指导思想。这种活动设计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体育教学过程, 本着以“活动即学习”理念来教学,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设计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我看可以看出, 如果活动完全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计划来进行, 可能因每个班的情况不同而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所以, 老师通常只是搭起一个活动的框架, 其它再根据各班的情况开展教学。
4 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
4.1 教学任务
(1) 教学背景分析。第一, 分析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原有的基础, 在学习内容时在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上有哪些需求, 又做哪些准备。第二, 分析在环境的设置上已经有了哪些准备, 还要做哪些准备。主要包括对教学媒体方面如场地器材、班级等的硬件的设置, 还包括诸如教学理念、教师的特点、班级的学习气氛、课堂评价系统等的软环境设计。 (2)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是否彻底关系是否能很好地到达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 应该看目标, 在目标的统领下, 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知识技能的基础、提高技能、增强体质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学习形式等方面对学习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3) 学生分析。在分析教学任务时学生也是最主要考虑的对象, 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学习的思维习惯特点和教材特点决定了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规律, 结合学情考虑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找出造成困难的成因是什么。另外, 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习方式和态度, 都是分析的范畴。
4.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通常, 为了突出学生的学习地位, 教学目标是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的, 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的目标, 所以, 目标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设立范围更加宽范,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从多角度发展学生的能力, 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学生技能与体质的目标有很大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位置, 所以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 运动知识技能、运动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一一考虑在内。
4.3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而采取的方案。教学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体育教学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接受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而是在体育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 在探究与合作中解决问题。所以, 练习顺序、小组同伴的组合、教材的运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参与方式等都必须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重新整合。 (2)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教学方法也要遵循选择的原则, 既经济又有效, 可操作性强, 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个性年龄等特点、教学环境、体育设施、教学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3) 学法指导:好的体育教学方法也要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来衬托, 通过好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 养成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习惯, 那么, 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就会找到窍门, 从而认为体育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制定学习指导策略时, 一是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二是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 三是有创造性的学习。 (4) 教学媒体:在现代的体育教学设计中, 媒体的呈现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共同存在于教学之中, 从而共同成为了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 媒体不仅可以传递信息, 而且与情景创设、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4.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 这四个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矛盾和不断解决, 于是产生了系统内的运动, 这个动态的进程就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其它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因素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 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设置等。新课标下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还应该包括预期效果这一重要的因素, 以期以活动中从一个情境达到要实现的另一个情境, 这个过渡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4.5 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课堂教学设计的自我评价是不可少的, 在完成教学设计后还没有课堂实施之前要对设计进行一次自我评价, 可以先做一个预测, 想象一些在课堂上可能生成的突发事件, 针对这些情况做一些修改完善。另外在课堂教学之后, 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权衡利弊得失, 再进一步完善设计。任何一件计划都是有误差的, 况且教学设计是一个死的计划, 而课堂是活的, 对设计的自我评价就至关重要, 为了让设计最大限度内完成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只有对教学设计再度检验才能让教学设计充满生机。
总之, 从传统教案走向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最主要的特点是从对教法的研究转向学生的学习的研究, 这一转折点是一个质的飞跃, 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志之一。只要我们把教案与教学设计的特点搞清楚了, 才能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正确的用这两种形式的教学计划, 将教案与教学设计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越浪, 周孟卉.浅析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与作用[J].学生之友 (初中版) , 2011 (6) .
[2]于素梅.会看的看门道 (一) :看课与分析体育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4) .
[3]曹淑忠, 曹浩.围绕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3) .
[4]于素梅, 杨帆.从“跪跳起”课例谈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J].体育教学, 2011 (1) .
8.《在烈日与暴雨下》教案设计 篇八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在烈日与暴雨下》。(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思考:你从这个标题中获得了怎样的信息?
问题设想1:这是两种怎样的环境?其共同点是什么?标题可否改成“在恶劣的环境下”?
问题设想2:是谁在烈日和暴雨下?在干什么?
二、检查预习
考考你:
1.你对老舍了解有多少?
学生简介老舍,教师适当点评和补充。
2.你了解我们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的相关情节吗?
学生讲述相关情节,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小结。
3.你能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吗?会读下列加点的字吗?(出示PPT)
无精打(采) 焦(躁) 惊慌失(措)
往前(拽) (腻)烦 (攥)着
汲水 发痧 胆怯 拿起芭蕉扇扇扇
粘在一块 利飕有劲 长出一截儿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刚才同学们说烈日、暴雨表现了天气的恶劣,那么这烈日和暴雨有着怎样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圈画、讨论、总结,然后形成发言提纲,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指导:抓住景物的特征,找出描写景物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
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教师巡回视察、指导。
学生小组进行交流展示:
1.抓住景物特征来写,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
烈日下——突出天气的炎热
暴雨下——突出雨的大、急、猛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比喻:第4段:整个老城……第7段:由上至下整个的像……
拟人:第4段:街上的柳树……第11段:那半天没动作的……第15段:连柳树都惊疑不定……
排比:第4段:处处干燥……第7段:每一个声响都难听……
夸张:第1段:太阳刚一出来……第15段:万千条瀑布……天地已分不开……
3.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直接描写:阳光、暴雨
间接描写:柳树、马路上、便道上、狗、骡马、铜牌、拉车的车夫
4.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变化
例如:对柳的描写,烈日下突出它的静,暴雨下突出它的动。
5.诉诸多种感官,全方位描写景物。
视觉:第4段: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些白光;第7段:没人敢抬头……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
听觉:第4段:街上异常地清净,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
触觉:第4段: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第5段: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嗅觉:第7段:每一种气味都混合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
教师小结:
老舍不愧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堪称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是我们学习语言、学习写作永不会枯竭的源泉。希望同学们能深入品读、体会,感受老舍的语言之妙,从而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四、布置作业
从文中(4、7、11段)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处景物描写,做一下赏析。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作业反馈
上节课我们欣赏、品味了《在烈日与暴雨下》中精彩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感受到老舍作为一代语言大师的风采,那么文中的哪一处环境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你做一下简要的赏析。
(学生2~3人回答)
二、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作者抓住日之“烈”,雨之“暴”的特征,运用了多种方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逼真,让人感到如临其境。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烈日和暴雨呢?作者又是怎样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呢?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感受主人公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情形,品味作者是如何把写景与写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品读分析
(一)阅读5~8段,看看祥子在烈日下有怎样的感受和活动?把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形圈画出来,说一说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学生阅读、圈画、思考、交流)
第5段: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拉起车来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喘不过气来,嘴唇发焦,裤褂全裹在了身上,他不敢再动了。
第6段:心中腻烦了,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坐不住了,不如爽性出去试试。
第7段:一出来,才晓得自己的错误,不知怎么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
第8段:看见食物就要恶心……胃里装满了差不多各样的水,有时候里面会轻轻地响,像骡马似的喝完水肚子里光光地响动。
教师归纳小结:
天气的酷热已使他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又希望能够多拉一趟车。这时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极其矛盾,痛苦。由此我们理解了作者写烈日下的环境实则是为了烘托祥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祥子在烈日下受着如此的煎熬,在暴雨下简直就是受摧残了。现在请同学们再看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形,进一步体会祥子的痛苦。
(二)阅读16~21段,圈画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情形,体会祥子是怎样在雨中痛苦挣扎的。
第16段:“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第19段:“看看身上,已经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趟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祥子拉着车在雨里死命地挣扎,极其的痛苦,被摧残得不成样子。当他跑回家,已经“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了。
教师追问:读到这里,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把祥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在这里寄予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文中写柳树、柳枝的语句,画出其中描述景物特征的词语,想想作者为什么反复地写柳叶?它和最后这一句比喻有怎样的联系?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烈日下,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暴雨下,柳树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柳枝随着风雨飘摇。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在这样残酷的社会里,祥子的命运跟风雨中的树叶有什么两样呢?
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作者在前面进行环境描写的时候,看似信手拈来的景物,原来都不是随意写的,而是着意的刻画。到文章的最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写人和写景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自然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相结合的范例。作者在绘景的同时,不忘描写人物的活动,使环境为烘托人物服务;而对人物的刻画又是建立在环境描写基础上的,环境描写的目的,又是为了揭示人物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的悲苦命运。这样,景物具有了某种象征性,作者赋予了它凶恶、无情、暴虐、狠毒的特点,令人恐惧,也令人无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黑暗、残酷的旧社会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布置作业
仿写训练:请运用本文中的一种或几种写景方法进行一段环境描写,并描述一下你在这种环境中的感受,题目《阳光下》或《在雨中》,字数3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9.《写简短的演讲稿》教案 篇九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讲演,即讲话与演说。它是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就某个问题或围绕某个中心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抒发感情,从而影响和感召听众的一种口头独自体的说话形式,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都曾为传播进步思想、伸张正义、抨击黑暗、唤起民众和宣传科学而进行过彪炳青史、感人至深的著名讲演。一次成功的讲演,能有效地与听众交流,引起听众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成功的讲演离不开好的讲演稿。
二、自主学习
1.比较本单元六篇演讲稿,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思考,讨论。
2.综观整个单元,你认为一篇好的演讲稿要注意哪些问题?思考,讨论。3.组织全班交流。
4.组织学生阅读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
5.组织交流,明确写演讲稿要注意:有针对性;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语言通俗易懂。
三、知识讲解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又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总的原则是切题和镇场。正文是整篇演讲的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排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结尾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可以用感谢、展望、谷物等语句作结‘是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例文点评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独生,我独立》。
从我懂事起,就听别人说我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含在妈的嘴里怕化,捧在爸的手里怕摔,俗话叫独苗苗,官话叫独生女。在社会上,更有一种偏见,说我们独生子女是溺爱的一代,问题多,难教育,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将来难以自立自强,更难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但我要说,正是由于我们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才享有了一般多子女家庭难以享受到的优越生活条件,享受到一般多子女家庭难以享受到的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健康的身体、发达的智力和超群的能力。得天独厚的父母之爱,就像一缕阳光,让我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得天独厚的父母之爱,更像是高山,更像是大海,给我以源源不断的力量源量,给我以阔大的胸怀,培养我自强,鼓励我自立。我要向那些对独生子女存有偏见的人们说:独生子女更自强!
记得刚上学前班时,爸妈就耐心地教我自己穿衣、盛饭、倒水、叠被了。那时候,我为半天穿不好衣服哭过,我为盛饭洒了饭哭过,我为倒水倒在了自己身上哭过,我为叠不整齐被子哭过。但我哭的时候,爸爸妈妈妈既没有批评我,也没有替我做这一切,而是鼓励我,说我下次一定能做好。还说:“你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将来只能靠自己,不学会生活的本领怎么行呢?父母不能跟你一辈子啊!”正是在这种严爱的培养下,我六岁时,就学会了自己梳头,扎小辫,七岁的时候,我就学会了自己洗脸、洗手帕、洗碗。上学前班时搞能力大赛,我总是获得第一名。老师夸我,说王娇虽然是独生女,身上却一点娇气也没有。而我有一个邻居,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小男孩今年都10岁了,还天天让妈妈给他洗脸,我真为他害羞。
稍大一点后,爸爸妈妈经常找一些自强自立的故事给我看,特别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小说,更让我深受教育。我暗下决心,从小要像保尔一样,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百炼成钢。我的爸妈工作都很忙,常常废寝忘食,每天早上,妈妈总是起得很早,做早饭,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把一天的活儿干完。我想,妈妈干的活,我不是也能干吗?如果我学会了,既可减轻他们的负担,自己也可以得到锻炼呢!那时我八岁,天刚蒙蒙亮,我就悄悄起了床,学着妈妈那样,把锅刷好,把炉子打开,学煎鸡蛋。真是万事开头难,先是蛋清流了满手,后是鸡蛋炸焦,满屋都是焦煳味。妈妈起床后发现了,不仅没有责备我,还夸我懂事、勤快,那焦煳的鸡蛋她吃的津津有味。从此,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学会了煎鸡蛋,还学会了煮面条、烧稀饭。后来上小学班级搞野炊,我大显身手,老师同学们品尝着我的拿手好菜,一个个都惊呆了。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农村老家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我亲身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还学习和参加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学会了区分五谷杂粮,知道小麦和水稻的生长过程,知道了什么叫“四夏”,还和农村的孩子一起做游戏,搞制作,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虽然回家后,我的脸晒黑了,手磨出了血泡,但是我从中真正懂得了古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懂得了劳动和劳动者的伟大。
在我十二岁生日的那一天,妈妈抚着我的头说:“娇娇,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上学后,年年都被评为三好生、优秀班干部,作文获过全国和省市大奖,在学校里主持各种节目,被大家称为小“王小丫”,你用你的成绩,证明了独生子女更自强。但成绩只是过去,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应是新的起点。今天是你的生日,从今天开始,你就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你要有自己的打算,有自己的规矩。作为独生子女,更应当学会自立自强。比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娱乐,和哪些人交朋友,都由你自己做主。”说着,妈妈用力抱了抱我,又叮嘱了一句:“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我和你爸爸一直在你的身边。”
听了这话,我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感到自己从未有过的独立和自信。我想这是爸妈送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他们是要给我更大的空间来发展自己,他们是要我像小鹰一样,勇敢地飞向辽阔的兰天去展翅翱翔。
爸爸,妈妈,在坐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放心,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绝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我们一定会自立自强,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谢谢大家!
五、写作训练
10.授导型教案及其课堂电子讲稿 篇十
授导型教案及其课堂电子讲稿
《水调歌头》教案
盈江县民族小学 杨丽秋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诵读、理解和赏析能力。已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轮圆月,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师引导学生明确月亮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蕴。
2、简介苏轼中秋词的影响。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
3.、师介绍词的有关知识。
二、诵读品味《水调歌头》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疏通全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2)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4、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小序,从“兼”字入手,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与“无眠”的细读;
③赏析上阙,抓住“不知” “归去”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④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⑤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5、能力训练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6、音乐欣赏
(1)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7、学生总结
(1)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由学生从主题及写作特色等方面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11.《整数指数幂》说课教案与评析 篇十一
(此课在第九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说课教案】
《整数指数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2章第2节第3课时.下面我将从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五个方面,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整数指数幂及运算性质.
2.内容解析
整数指数幂是在正整数指数幂的基础上,对幂指数的进一步探究和推广.它是幂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对幂的认识的一次提升,为后续科学记数法完整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整数指数幂,采用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完成的. 验证的关键是将非正整数指数幂转化成正整数指数幂,这一过程蕴含着类比的思想和化归的思想.
运算性质适用范围的扩大,使性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给式的运算带来更大的便利.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的理解及运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数学规定:当n为正整数时,a-n =■ (a≠0)的合理性,体会类比的思想.
(2)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的推广,体会化归的思想.
(3)根据运算性质进行运算.
2.目标解析
达成(1)的标志:类比a0=1 (a≠0)的规定,学生能够体会数学规定:a-n =■ (a≠0)的意义和合理性.
达成(2)的标志: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完成对运算性质的验证和推广.体会化归思想在问题研究中的作用.
达成(3)的标志:学生能够根据算式的形式和特点,选择恰当的性质进行运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容易将a-n =■ (a≠0)理解成是证明出来的;对于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的推导,学生容易受已有经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影响,试图将其转化成乘方的形式解决. 克服第一个难点,关注同底数幂除法性质的限定条件,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a-n =■ (a≠0)是为了让同底数幂除法的性质能够适用于m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是有理、有序、有效的育人活动. 合理的教学设计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回顾·设疑·导课、探究·交流·推广、应用·对比·感悟、总结·归纳·提升、作业·巩固·加深.
环节一、回顾·设疑·导课
【教学内容】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完成填空.师生共同回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师提出:如果将性质中限定条件里的“正”字去掉,性质是否还成立呢?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数学思考走进课堂,从而引出课题.这里没有采用计算训练的方式来回顾旧知,目的是让学生对运算性质的本身有更清楚、更准确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性质推广及后续的应用奠定基础.
环节二、探究·交流·推广
【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在m不大于n的情况下,还能否使用呢?
计算:a3÷a3;a3÷a5 .
a3÷a3 =1
a3-3=a0,
即:a3÷a3=a3-3
a3÷a5 =■
a3-5 =a-2
即:a3÷a5 =a3-5
学生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由约分不难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回顾a0=1 (a≠0)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得出规定:a-2 =■ (a≠0).
类似地,为了让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能够适用于a5÷a8 ,a2÷a6 这样的运算,应该做出什么规定?学生通过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
概括起来,为了让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能够适用于m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研究,学生对am中的指数又有了新的认识,由原来的非负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由此,教师提出是否可以继续弱化性质中的限定条件,去掉“正”字,探究性质是否成立. 学生在教师举例验证的引领和示范下,通过类比和转化验证性质的成立,体会化归思想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进而实现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再次推广.
【教学内容】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几条性质,它们限定条件中的“正”字也可以去掉吗?我们来选择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验证.
活动要求:1.类比同底数幂除法的研究过程,写出几个同底数幂乘法的算式,要注意指数的多样性.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结合算式验证.
【设计意图】类比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推广,对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探究. 学生根据活动要求,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经历寻找研究素材、推理归纳的过程,进而验证了性质的正确性.对于其他几条性质,由于探究的方法十分相近,因此,由教师说明其正确性,并没有让学生逐一推导,而是采用课后思考完成.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留白给学生,扩大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环节三、应用·对比·感悟
【教学内容】例题:计算(1)a-2÷a5 ,(2)2x-2y·3xy-3 ,(3) (a-1b2)3,(4)(■)-2 .
练习:计算(1)x2y-3(x-1y)3 ,(2)a-2b2·(a2b-2)-3 ,(3)(2ab2c-3)-2÷(a-2b)3 .
【设计意图】例题、习题的选择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做法.在加深对性质的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实现解题方法上的优化.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环节四、总结·归纳·提升
【教学内容】问题解决到这里,本节课也即将进入尾声,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在知识上和方法上的收获和体会.
am÷an=am-n
本节课,我们以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作为研究的主线,类比a0 =1(a≠0),规定了:一般地,当n为正整数时, a-n =■(a≠0).并以此作为基础,逐层弱化了性质中的限定条件,进而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整数指数幂,从而使运算更加简便.随着学习的深入,幂的指数还可以扩大到有理数的范围.
【设计意图】认知能力的提升来源于不断的反思和总结,首先由学生畅谈本节课知识上和方法上的收获和体会,然后教师再现本节课的研究脉络和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实现对本节课的提升.
环节五、作业·巩固·加深
【教学内容】课后作业:必做题:89页1题、2题;选做题:91页7题.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了分层次作业.
【板书设计】略.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图保持概括性、系统性以及示范性等.
五、目标检测设计
有梯度的目标检测题目,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收获,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计算:(1)(x-2y2)(3x2y)-2 (2)(2a2bc-1)(abc)-2
(3)6x2yz÷(-2xy-2z-1) (4)(3x2yz-1)2÷(2x-1y-2)3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带有遗憾的艺术,我深知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同样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恰恰是让我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我非常珍惜这次历练的机会,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指导!
【评析】
立足学情 开启智慧 导引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整数指数幂的基础上,对整数指数幂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是对性质条件数域的推广,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发展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师紧紧抓住了运算性质的条件推广主线作为显性明线,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主线作为隐性暗线,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双线并用,把学生从知识层面的学习引领到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上.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对教材进行重组构建
教材中对于a-n =■(a≠0) 的规定,对于学生理解而言略显生涩,特别是教材中的假设部分,学生总是有理解上的误区,认为是把正整数指数幂性质用错了条件得到的结果. 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出发,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规定的意义和合理性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得到a-n =■(a≠0)的规定后,教材从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出发,验证其他性质的推广.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延续性,教师延续零指数幂的规定得出除法的一贯应用,首先验证了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性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正向迁移.教材在探究环节要求验证其他所有性质的适用性,考虑到在数学思维层面具有重复性,在课堂上只探究了同底数乘法性质的适用性,让学生感悟其他性质的得出,通过数学常用的同理推理即可获得验证.
通过对于教材的重组构建,使教学能够立足学情,克服“只强调死记结论,不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急功近利的“结论式”的教学心理,并使学生对数学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体会,能够逐步加深对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
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的学习既是知识的学习,又是方法的学习.在教学中探索数学思想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整体素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通常是课堂教学.本节课中,教师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贯穿教学始终,类比零指数幂的规定到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试验验证,获得正确性的结论,并在学生自己举例验证的环节渗透分类的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
三、通过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数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本节课教师在问题设置上努力创设开放而有界的空间,通过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并体会严谨推理过程,鼓励学生感受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质疑过程,让学生养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习惯.
四、通过深度对话助推学生生命成长
【教案与讲稿】推荐阅读:
预防青少年犯罪演讲稿及教案08-31
问题与分析讲稿10-07
大学新生开学演讲稿与2017年大学校长演讲稿:经验与激情08-30
感恩母亲演讲稿 精品与感恩母亲演讲稿09-06
我爱我家的演讲稿与我爱我校演讲稿08-10
爱与责任演讲稿07-10
爱与奉献 演讲稿07-10
演讲稿——科技与生活07-12
与他人交往演讲稿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