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问题

2024-10-05

历史教学问题(精选13篇)

1.历史教学问题 篇一

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的设计

蔡静丽

选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历史教学方法的设计,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状况、课堂类型以及教师的素质等,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或发展创新,从而使用最适当、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下面就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实践略陈管见,欢迎批评。

一、问题教学的概念和地位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图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仍在广泛地应用着。此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教学环境的改善,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电脑教学法(又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历史情境创意教学法、历史探究教学法等。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实际上很少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互为补充。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问题的设计基本上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但有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设计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正如说评书的人讲到关键时候总要卖关子吸引听众一样,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们也不妨在课堂中对学生一试。比如,我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具体内容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有关“禁毒”的宣传资料,然后提出了有关毒品的问题,结果很容易地把学生带进了课堂,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很显然,这里的“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着较强的伸缩性。一堂常规的历史课,无外乎导入、教学内容呈现、小结、评价等步骤,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散见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所谓问题教学方法,并非完全分离于其他教学方法之外,单独操作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统领和转承的作用。这种通过教师设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质疑,然后通过其他手段或解疑、或归纳概括、或展开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方法。它最大的特征是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统一。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最重要动力。记得当学生时,几乎所有老师都在讲“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等等。在教育教改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一直使用的传统方法,特别是在历史课教学中,仍然有着谁也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二、问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近年来,很多教师都在探讨问题教学,但在实践中的效果却不一致,特别是那些流于形式的“启发式”和不分难易程度的问答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淡化了历史学科中的创新因素。采用问题教学方法,就必须着眼于如何设计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一个匠心独具的教师设计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又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问题,使教与学结合地更为流畅呢?

首先,教师设疑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悬念的设疑,可以诱发学生围绕着问题积极地思考,产生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欲望,从而巧妙地向学生引发学习任务,创造出探索知识的最佳情境,如前文提到讲授“鸦片战争”内容的案例,这种设疑往往使用于导入新课时。

第二,教师设疑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难易适中,不能太偏或太难,使学生回答困难。比如,在讲完“五四”运动的史实后,如果马上提问:“‘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这一问题显然超出了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结果就会造成有问无答的局面;又比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提问“既然农民战争具有历史局限性,为什么还要肯定农民起义的积极意义?”,这样的理论问题不仅偏难而且有很大的争议性,中学生是很难答出来的。不过,教师设计的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即能答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具有启发性。第三,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我针对教材中的两个子目提出以下问题:“欧洲经济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什么说商品经济不等于资夲主义经济?如何理解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巨大影响?货币地租在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环环相扣的若干问题,经过我的启发和学生的思考,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起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创造性。创造性的问题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辩论,可以激发出独创性的见解,更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的教学中,我设计过这样的几个问题:(1)既然但丁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还充满着宗教的色彩?(2)既然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还宣扬“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3)既然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为什么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这些问题,虽然对历史知识比较薄弱、能力偏低的高一学生只有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才能初步解决,但是教师不能避而不问。实践表明,这些问题正是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点,在这里采用问题教学方法,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点拔启发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辩,既加深了对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问题教学方法中的“引导”和“评价”

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会?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问题教学方法中的问题设计很关键,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法,而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则意味着学生能不能学会;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则意味着教学是否成功。因此,问题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

判别问题教学方法是否成功的标尺之一,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活跃。因为现代教学主张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解决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辩论,因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以在辩论中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对不同的结论或观点不能妄加评论,而是要积极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我们评价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应该是:不怕学生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哪怕是提出了错误观点也要表扬。这种做法实际上也算是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思维到敢于思维和乐于思维的思维习惯,这更符合学生历史思维的形式和发展规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是在他们积极思考与激烈的争论中闪现的。

记得在“文艺复兴”教学中,我曾设计了一道看似简单的问题。“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没想到引发出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一场政治运动。我随即在课后组织了一场有关文艺复兴实质的辩论。结果,辩论双方振振有辞,难解难分,现将学生辩论的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甲方: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理由:(1)因为文艺复兴是为了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2)人文主义是一股社会思潮,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3)因为教材中没有提到与政治目的有关的词语。

乙方:文艺复兴是一场政治运动。理由:(1)文化运动只是一种现象,一种变革社会的方式,其本质是一场政治运动。(2)既然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其目的肯定是想通过取得政治权利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3)初三政治教材中说:当时是封建制度压制了资产阶级的发展,拥有大量财富的资本家的野心不能满足,于是只有在政治上取得统治权利,才能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法律”,于是便产生了革命与斗争。由此可见,在思想文化运动背后隐藏着资产阶级的政治目的。

对于双方学生的辩论观点,我并没有立即给予评价,没有肯定其中的某一方,也没有摆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因势利导,先对参与辩论的同学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肯定,然后对两个观点进行了辩证地评价,并激励他们在课外继续讨论,在继续学习中验证自己的观点。综上所述,历史课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方法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可以说是每位教师都曾经使用也将不断使用的方法,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更好地结合,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改革,加强对问题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设计是我们从教者的义务和责任。

2.历史教学问题 篇二

一、注意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础。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 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 “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 第三等级人们处境艰难等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中学教科书中, 原因常常不是开宗明义提出的, 其代名同很多, “历史背景”“目的”“条件”“前提条件”“形势”等, 但准确地说也是有区别的。“历史背景”应包含所有方面的原因, “形势”则侧重具体原因, 客观原因, “目的”是主观原因, “条件”是客观原因, “前提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把“导火线”“借口”认作原因的, 但借口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理论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中山舰

事件”是蒋介石打击、排斥共产党, 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借口, 它不是蒋介石进行反革命的原因。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 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 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二、重视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 是理解和掌握史实, 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 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 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 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 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 如“门户开放”政策, 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 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 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 形成正确概念。

三、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 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中国人民

3. 学唱英文歌曲,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唱英文歌, 对于学生来说, 一般比较乐于接受。对于初中的学生, 学唱英语歌曲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学会以后, 在集体活动中, 例如, 元旦联欢会上, 唱一首英文的《Titanic》的主题歌“My heart will go on”, 唱者如醉如痴, 沉浸在掌握英文的喜悦之中, 听者也受到鼓舞, 彼此均享受到了英文的美和掌握另一种语言的成功感受, 而且通过模仿, 学生们的语音、语调会很纯正, 英语口语能力会大大地提高。

4. 多背诵英语词、句、段、文章,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背英语单词、句子, 不仅可以掌握单词、句型, 而且可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背英语课文、文章更大有好处, 可谓全方位的丰收。这不仅把语法的结构复印到大脑中, 而且英语朗朗上口后, 形成了正确的语感, 这才是真正把语言学到了手, 而且英语口语能力随之大幅提高。

5. 尽量多用英语教学, 增加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的比例

用英语教学, 增加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的比例, 是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上课时出现看窗外、做小动作、趴在桌上等个别行为, 教师正可用这一特定的情况来组织英语口语会话交际活动:

Would you like to play Ping Pang with

pen?这样转坏事为好事, 使大部分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在课堂用语的反复使用中巩固。

6. 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能展现个人才能, 发挥潜力, 发展智力。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赛、主题班会, 开展英语角、唱英语歌、校园广播、庆节日一台戏等也是很好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借东西、打电话、道歉、答谢等。每个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某些天赋和潜能, 教师应当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 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英语, 从而锻炼和提高口语运用能力。

7.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口语练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 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开展交际性活动的关键是师生双方要有信心。学生在有强烈的口语交际需要和欲望, 在渴望获得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创设和利用信息差, 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如教以下的课本教学内容:

我先拿着一张某个同学家放大的照片, 创设情景。问学生“I have a picture of my student’s family.Do you want to know them?”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参与口语交流的积极性。教师很自然地在这种口语交际活动中介绍了句型, 使学生在了解信息的同时学习新的英语知识, 同时也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搞好英语课堂教学及提高口语交流能力比较奏效, 也是比较实用的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不过一切都是在发展之中, 相信通过以后的教学实践会发现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初中阶段是练习口语最好的时段, 作为英语老师更应该把握好这一点, 为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开一个好头。

(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

2007年湖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许多教师正依据新课程理念, 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 呈现出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 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同时也反应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困惑, 研究对策, 可以使新课程试验得更好, 使新课改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问题

1.关于教师自身。新课程理念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教师的教学观要改变, 要从课堂的主导者, 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教师的学生观要改变, 要从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者, 改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主动性, 以生为本, 相信学生,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最后是教学方式的改变, 为适应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新设了很多栏目, 这些栏目只有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解决, 如讨论式、小组协作式、综合活动式等。

2.关于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重理轻文氛围的影响下, 许多学生进一步弱化了对政治的重视。我们曾对全体高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结果表明, 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 学习自觉性不强, 学习方法不佳。但感性知识丰富, 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思路较开阔, 思维活跃, 课堂参与比较积极, 表现欲望较强。

3.关于课本理论内容。 (1) 第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内容过多, 课时较少。由于《经济生活》课一学期结束, 所以内容相对过多, 完成教学任务是紧上加紧。 (2) 课本理论应掌握到何种程度难以把握。教材一些知识理论性太强, 像科学发展观问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学生到底掌握到哪一层次?是背背理论还是感受小康社会的美好?

4.关于探究的活动。新课程编写体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充分结合。这要求我们的日常教学要注意课本理论与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相结合。课本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 几乎每一框题都是情景导入、情景分析和情景回归这三项内容, 把知识和生活捆绑在一起来呈现。意在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探求和发现知识, 并运用发现的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1) 探究活动的量太大, 对完成教学任务有冲突。学生活动太多又容易冲淡对知识结构的总体把握。 (2) 有些探究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5.关于新课程教学与考试。高考这一指挥棒在牢牢发挥作用。传统的“分数”评价观仍是一线教师最大的压力。特别是高考方案滞后, 许多教师方向不明, 因而扩充了大量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提出了过难的要求。另外从现在的配套练习来看, 所谓的配套练习其材料和问题的参考答案陈旧, 特别是答案沿袭旧教材的语言。

二、新课程实施中的应对策略

1.实行集体备课, 加强校本教研, 吃透课程标准, 贯彻新课程理念。面对新的内容、新的理念、新的教材, 如果一个人单打独斗不免会有所偏差, 实行集体备课可以在讨论中相互交流, 摸清教材, 澄清教学模式, 理清教学思路,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2.充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挖掘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最重大的。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教学内容, 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空, 开创了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由于采用课件上课, 材料丰实, 图文并茂, 开阔了学生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不错。同时用课件上课, 知识容量大,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课程知识量过多, 课时过少的难题。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小课堂”拓展为“大社会”, 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吸引学生兴趣。

3.依据新课程要求, 强化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一是课前师生应各司其职, 注重课前准备, 精心设题。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 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求老师课前就要摸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和了解,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好课题, 让学生搜集、分析、综合有关资料, 为课堂讨论作好充分的准备。二是课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形成良性循环。古人云:“善思则得, 善诱则通, 诱思交融, 百炼成钢。”学生如何思、思什么, 就要看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了, 即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所以新课程教学必须做到以“问题”为主线, 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要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4.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内与课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还有助于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浏阳市第三中学)

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 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具有两重性, 在革命的危机时刻, 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 导致革命失败, 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无不是丧权辱国, 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写作范文学习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 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

里、由浅入深的分析, 经过正确的评估, 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历

3.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篇三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育创新 学科功能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可见前辈们对历史的重视。历史,它连接着过去,揭示着未来。历史的作用很大,怎样教好历史,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教学多年,下面笔者谈一谈实践中的体会。

一、讲课避免抽象讲解

教授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和头脑中的意识对不上号。对此,教师可以针对鸦片战争做一个周详的讲解,那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正在起着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用外权干预,清政府大权在握;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屡屡签订让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遭受侵犯,一些主权丧失,这就是“半殖民地”。至于“半封建”,就必须从经济上解释,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经济,鸦片战争后,国外的商品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同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所以说,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渗入,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清楚了,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借鉴历史教训

熟悉历史演变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科举制在甄拔人才方面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明清以后走向了有害的一面,也就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过于拘泥,专门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做出阐述,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扼杀了思想,形式八股,格式单一,写作步骤单调。

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明朝中后期逐渐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闭关锁国政策,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束缚越来越严重,但封建王朝重文轻理和迷信落后思想的阻碍,尤其是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的文科不考自然科学的理科,不能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和八股文的形式本身都没有错,问题在于统治者给它做出了限制,专注于利用它维护自身的统治权益,想方设法压抑人们的思想,打击学子们的个性发展。四书五经是优秀的儒家经典,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巨擘,八股文也无可厚非,然而从内容上说,人的精神营养需要从多处吸取,只有四书五经难免偏颇单一,另外几百年只写一种文体,何谈发展?科举制最终被晚清政府废除。

此外,历史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参加了一些活动,亲眼所见历史古迹会加深学习的印象。历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对历史剧的编演、历史知识有奖竞赛、历史谜语趣味竞猜、开展历史人物辩论会等,方法多多,不一而足。总之,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引领和教化作用,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教师们深深懂得: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学得越积极,获得知识的速度越快。相信通过教师不懈的努力,历史课必然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式,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想,有这几点值得注意:

(1)角度创新。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

(3)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新型人才,通常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参考文献:

[1]唐胜娟.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55-56

4.历史教学问题 篇四

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 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 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上要求和原则说明,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 导历史教学。下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 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的。人 类历史发展必然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中,在不同时 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如各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为各自的主 客观原因和特殊情况,所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自然存在差异,甚至是跳跃式的抑或反复的。时势造英 雄,每当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领袖人物、改革家等,至于是哪个具体 人物、时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顺应潮流的措施或改革等则是偶然的。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持久战,总的过程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是必然的,它是由敌我双方矛盾的根本特点及其 变化的总趋势决定的。但是,由前一阶段进入后一阶段的具体时日,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最后胜利哪一天到 来等等,又具有偶然性,它受着国际国内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总之,在研究历史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时,我们应通过具体史实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符合偶然中包含必然,必 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这样一个辩证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本质。

二、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曲折离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透过事物的现象,揭露它的本质。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通过若干表象,去粗取精,分析总结,得 出历史的本质东西呢?古今中外的诸多历史现象虽曲折复杂,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总是有内在的、本质的 东西存在。如古代世界史上,阿拉伯人从原始游牧民族直接通过建立国家过渡到封建社会,而日耳曼人是在摧 垮了西罗马帝国后在其废墟上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它们都未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表面看来,这是超越了历 史的发展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实际上,阿拉伯人也好,日耳曼人也好,在他们建立国家之前其原始社会 就已经开始解体,同时在征服比他们先进得多的民族时又善于吸取、消化他人的先进东西,进而才直接跨越了 奴隶社会,建立了封建国家。也就是说,被征服先进民族实际上已为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搭起了一 座桥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直接跨越一个社会的本质和内在 的东西。同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为什么历次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 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因此也就不 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其结果也必然失败。近代亚洲各国,尽管具体情况各异,但民族资产阶级改 革或革命最后几乎都是失败,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在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他们不可能彻底地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都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汉时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实际上它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前者是顺应民心,推动了历 史的前进,而后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维护已趋没落的腐朽封建制度。同样都是实行科举制度,隋唐却是 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明清则是钳制思想,摧残人才,其本质也在于前者充分施展了知识分子才华,后者却 让文人禁锢于“四书五经”、八股文之中。通过比较以上这类表面相似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它们不同的本质,也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上这类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教 学目标的实现。

三、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来确 定。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材领悟准确了,才能产生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也才能得以优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 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的历史,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然 后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该深入展开,哪些又该让学 生练,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哪些内容又采用图表法、纲要法或者演示法(使用投影仪、录音、录相 等电教手段),哪些内容可以又采用参观(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事迹展览)等。总之,只有通过教师 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四、优化教法应采众法之长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 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 施教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 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 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 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 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 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 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 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 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 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 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 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 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 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 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 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 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内、外因这种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 只是指教师的“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以此审

5.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五

一、历史教材是由两线贯穿而成。即以各阶段历史变迁的时间为纵线,以各历史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政治、经济、文化)为横线。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时间这条线往往把握不住,也就是记不牢。感觉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尝试过一些方法,但收效不理想。我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位化学教师把化合价用周杰伦的《青花瓷》的曲来演唱,很受启示。但由于本人不懂音律,故无法实施。期望有好的方法能够赐教。

二、历史中的地点名称与现在的地点名称相差甚远,有的没有标注现在的地理位置,这给学生学起来造成一定困难,感觉学起来有空中楼阁之感。我的方法是尽量与现在的地理位置相联系,实在无法联系的只能死记硬背。不知各位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6.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篇六

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从最初依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写教案,到如今更加注重进行教学设计,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简单谈谈我觉得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和大家交流。

教案的编写侧重的是教师为主体,是教师要完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编写的方便自己教的方案,编写者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作业、课后反思等就可以了。而教学设计则要从学生的认知程度等因素出发来设计一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参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学情状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依据)、重难点(设定依据),教学过程,是重点,要说明各个环节的内容,各环节的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等,最后是课堂小节和作业。总之,教学设计要写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单元(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并挖掘教材,设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过去写教案的时候,直接写出老师要采取的教学方法,但是在高校课堂改革中,基本上,教师的编写的引领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已经很直观、清晰地将引领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呈现出来了,而且较之以前教案中提到的教学方法更具体,更适合学生的操作。在教学设计中,导学目标的设计,针对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 1

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课表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现有情况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五)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题的设计要明确设计意图,比如 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反思

主要内容有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③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7.历史双语教学的实践与问题 篇七

一、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

目前国内实践的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大致分三种

(1) 一类双语课 (目标语浸身模式Immersion Model)

整个课堂教学使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应采取这种模式, 有条件的学校部分学科亦可采用这一模式。

(2) 二类双语课 (双语过渡模式Transitional Model)

整个课堂教学, 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 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

(3) 三类双语课 (外语渗透模式Maintenance Model)

在课堂教学中, 专有名词、概念、定理、公式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在授课、问答、作业、测试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

这三种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有多少和什么样的词汇是英语的。不同时期、不同班级应采用不同的英语量。灵活多变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

历史双语教学内容不同于日常的历史教学。日常历史教学不仅强调“了解”, 更多强调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而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中, 简洁、生动地认知西方文化, 理解其精神世界成为主要内容。这不仅符合语言文化的要求,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英语和历史的学习事半功倍。认知就是一切。只有这样, 才能让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相得益彰。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符合西方人文精神, 这种课堂本身就是帮助学生认知西方的价值观。

我们尝试的方式有:学生通过英语阅读、英语讨论等途径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利用音像和多媒体手段,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用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的听说训练、模仿、朗读、唱歌、情景应答、对话、表演、配音、复述、造句、看图说话、汉英互译、听写、写短文、调查、采访、讨 论、演讲、辩论等多种活动。在涉及一些特定问题时, 可以采用更形象直观的影像教学, 比如, 关于二战, 可以采用一些电影作品和真实的录像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不拘一格多种方式, 有利于教师从教学转变为导学, 直至发展到助学。这样的教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 语言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一种智慧。

三、历史双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1.师资队伍现状与双语教学要求的矛盾

目前教师在经过4年学科教育后, 对本学科的业务是熟悉适应的, 但对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习惯就不熟悉。所以, 实施历史双语教学实践中, 同时具有历史和英语两科知识和思维方法的教师缺乏。这成为历史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年轻的外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潜能, 熟悉历史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二是历史学科的教师通过英语培训, 尝试用英语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用语。由于双语教学中涉及的历史问题是相当浅显的, 而外语水平却要求较高, 而且, 英语教师大都文科出身, 对历史知识和思维方法已有初步了解, 因此我们采用前者, 更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双语教学要求与英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矛盾

推进“双语教学”不能以牺牲学科要求为代价。历史双语教学是两个学科教学的补充, 不是取代。这就要求我们实施双语教学内容和涉及的英语词汇必须兼顾这一点。只有这样, 双语教学才能起到对学科教学的补充作用。

3.双语教学评估与现行考试制度的矛盾

对双语教学的效果的评价十分重要。传统的考试测评双语教学只能是困境。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课程改革, 教育的理念与评价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双语教学也需要相应的合理的评价手段做保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改革测试方向, 调整测试内容, 完善测试形式, 发挥测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建立新型的,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估体系, 丰富、完善、发展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

(2) 兼顾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结果, 定量与定性, 基础与发展, 语言水平与文化素养, 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通过教学评估, 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3) 变单一性、知识性评估为多元化外语、历史综合能力评估, 改变“一卷定音”现状。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口试、听力、笔试等多元化外语、历史测评手段, 努力探究、建立兼顾基础、态度、方法、习惯、心智、人格等多元化评价体系。

(4) 变单项评估为多项评估。把自我评估、相互评估、教师评估结合起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

(5) 变终结性评估为全过程评估。改变以往终结性评估“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加强平时课堂活动、作业、单元小结等过程评估。平时诊断、及时反馈、适时纠正、正确导向, 必将有利于终结性评估。

双语教学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课型, 但“新”的事物必然要经历一番苦痛。历史双语教学的实践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 双语教育不是一阵风, 更不能炒作成招牌。双语教育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 做好却不容易, 而持之以恒进行实践和研究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

摘要:英语考试改革的目的是让英语回归其语言功能。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大致分三种。历史双语教学是用英语的思维方式体现西方的精神世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探索中的双语教学与现实发生种种冲突。

关键词:目标语浸身模式,双语过渡模式,外语渗透模式,教学评估

参考文献

8.初中历史教学主要问题刍议 篇八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06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未能与时俱进,对新课改理念领悟不到位,教学成效提升不快,成为制约的瓶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启发。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方面。虽然新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强劲动力,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总是以应试作为教学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初中历史教学所承担的培养学生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方面的任务,重视程度、推进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深入开展。

2.教学模式方面。完成应试目标最为稳妥的方式就是不断加强对知识点的灌输,部分教师仍然以这样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缺少互动参与的平台,整个教学设计也没有能够完全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导致课堂教学仍以灌输为主,学生的参与性低下,对历史理解感悟的深度严重不足。

3.教学手段方面。不少初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手段的改进不够重视,没有将教育现代化要求与历史教学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初中历史教学由于缺乏生动的演示设备,教学信息量相对匮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有效性。

4.资源整合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抓住课堂这一重点,还要善于整合资源,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引导和教育,形成对学生的立体化教育格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没有在这一方面下工夫,完全局限课堂教学模式,许多能够为教学所用的素材、资源,未能有效得到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

二、紧扣新课改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也与教师自身对教学钻研不足有关。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从思想上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究,以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为抓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不断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扎实推进初中历史教学。

1.从思想理念上反思,真正将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位。思想转变是一切工作得以深入开展的原动力。首先,要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为引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教学方案设计还是具体教学环节的开展,都要将这一要求落实到位,给予学生参与的平台,将教学重点难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体现这一要求应当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思维研究能力等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广泛汲取教研教改的经验,从他人的成功实践之中汲取精华,站在巨人的肩上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2.重视教学设计质量,充分体现新课改各项目标与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教材,抓住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教学重点,将深入的研究作为教学工作的有力抓手,更加科学地安排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为历史课堂增强生动性。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的优化,应当想办法设置好启发引领性较强的思考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全面体现对历史教材的准确把握。例如《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倡导者、主要内容、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以及失败的必然性分析等方面开展讨论研究,营造较为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理解的效果也得到了增强。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先进手段的作用,尽可能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提高直观性和形象性。例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可以借助影音资料中的长征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并结合教学演示开展讲解,为课堂带来活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提升科学性,促进学生历史素质的提高。

3.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生动形象程度。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资源整合起来,既要发挥课堂的启发引导作用,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如学习《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搜集抗战资料,让学生更多了解那一段历史,增强民族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可以搜集展示我国国防建设伟大成就的资料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牢记历史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能力的提升,增强爱国情感。课外资源,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9.历史教学问题 篇九

3.1教师鼓励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创设问题环境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学生格外关注自身形象,这一方面使学生喜欢表现、勇于参与,另一方面学生会存在一些顾虑,害怕回答不好会“没面子”。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提问,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授“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时,笔者鼓励学生分享“《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你们最喜欢的哪个人物?分属哪个魏蜀吴哪个阵营?为什么?”,由于学生多数都看过相关电视剧,对于人物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可以很好的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愿意主动分享。在此基础上,通过“诸葛亮七擒孟获”“曹操征讨乌桓”等故事让学生思考分裂时期民族的融合的则顺理成章。

3.2做好问题设计,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由于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和主线,因此,问题的.提出就至关重要。其一,问题应当紧贴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切忌出现与课程无关或关联不大的提问,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而且浪费时间。其二,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进行提问,挖掘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参与。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选取战争的图片、南京大屠杀的图片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对战争、对民族崛起的思考。其三,问题的难度要始终,前后问题最好有体系,有逻辑,从而帮助学生对课程形成完整的认识,使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

3.3鼓励学生创新,提出问题并从新视角看待问题

10.历史教学问题 篇十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要求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就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的智慧之门,构建敏锐思维的阶梯,创设想象思维的空间,提升优秀的思维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独立思考问题、正确解决问题与准确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时间、问的权利、说的机会、创的激情、爱的关怀。总言之,就是将教学内容化作问题,按照“提示问题―思考问题―检查调控―归纳整理―强化巩固―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按照课堂教学问题化、问题设计科学化、解决问题民主化的过程,使讨论、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的良性发展,都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逐步提高。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

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分为初、高中两个轮回,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在教材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处理上,难免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因而学生会感到乏味,从而把历史课看作是“45分钟的煎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电脑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浅显,而产生种种疑问,却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供与求”的矛盾。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地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缓解教学内容过多、课时偏紧的压力;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一、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1.“问题教学法”是现今历史高考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与以前的高考有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立意以“知识为主”转向以“能力为主”,命题特点也以“浅知识、新情境、热问题、重综合、重能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空间,使学生能在突破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及学科内部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考形势的变化。

2.实施“问题教学法”是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事物的认识喜欢刨根问底。问题设计从置疑开始,设置悬念统贯全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究动机。课堂最后还可以问题留伏笔,使课堂余味无穷,给学生一种期待的心理,给学生一片求索的天地。

二、“问题教学”的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以疑导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适切的教学流程,以各种方式呈现或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呈现或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与探求答案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问题背后原因的探索和孜孜不倦的毅力。

2.自学思疑、横向议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形成一定的见解、看法;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横向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学习讨论中注意总结,对发现和生成的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互相启发,推进问题教学走向深入。

3.有效设计问题。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层次、心理特点。②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那种简单地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题,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③设置的问题要注意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贴近生活,体现问题价值。④设计的问题要疏密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质疑和释疑。不论学生的疑问是否符合老师的既定思路,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善疑好问,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⑤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因为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要避免难度太大、太深,若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结果不只是望而却步,还会扼杀学生的兴趣,扼杀学生的思维。

4.评价总结问题。让学生整理探究所得出的结论。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还能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学生的结论要及时地予以客观评价,评价要体现鼓励、赏识的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11.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历史教学时效 篇十一

一、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包括:(1)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分;(2)问题情境的分类;(3)问题情境的设置;(4)问题情境——诊断智力发展水平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等基本内容。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二、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1.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中,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可以设置问题:“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讲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还会爆发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论证,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也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五四运动则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十月革命的推动等诸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之举,进而使学生弄清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总之,实施问题教学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既要求教师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又需要學校创造自由、民主的氛围。从问题教学的应用角度看,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并正确处理学生的回答,成为实施问题教学法的重点。

12.历史教学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 篇十二

中学历史课堂如果忽视了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这两个基本问题, 便无从考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因此, 努力培养学生牢牢掌握时间与空间概念, 是教会学生准确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必经之路。基于此, 笔者抛砖引玉, 就中学历史教学中讲清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作尝试性探讨。

一、“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 譬诸筑屋而拔基础也”

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是历史的空间概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是历史环境和人的因素, 地理环境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 譬诸筑屋而拔基础也” (《中国地理沿革》序) 。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空间概念, 就会影响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 离开地图死记都城、地域、江河、山岳的名称, 就容易出现“乱搬家”的现象。

例如, 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 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 它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教师在讲述这个重大历史事件时, 如果离开了对空间概念的分析, 只是采用故事形式讲述, 当然也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学生对“西洋”这个空间概念依然模糊不清:西洋在哪里?是不是今天叫南洋的那些国家?为什么在地图上不见“西洋”这个名词?这些疑问不解决, 势必影响教学效果。相反, 教师注重对历史空间的分析, 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解决历史疑问。同样以讲述郑和下西洋为例, 如果教师在讲述时使用一幅《郑和下西洋》图, 一边演示, 一边生动地讲述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过, 指出今天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漠之间的文莱, 在历史上是东西洋的分界线, 文莱以东称为东洋, 文莱以西广大地区称为西洋, 郑和出使西洋, 最远达到今天的中印半岛、南沙群岛、孟加拉、阿拉伯等地, 以及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肯尼亚, 这些国家与地区都在当时的“西洋”之内, 因此, 把郑和七次出使这些国家与地区称为“下西洋”。由于紧扣西洋地理概况讲述, 因而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西洋”这个空间概念, 从而深刻认识到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巨大作用及深远影响。

二、如何分析地理空间

1. 重现地理环境

作战指挥神机妙算的刘伯承元帅曾说, 作战首先要弄清楚任务、敌情、我情、时间、地形。他把这五个要素比作五行, 常说:“五行不定, 输得干干净净”。历史教学也是一样, 在进行空间概念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再现地理环境的形象, 说明特定历史时期的地理情况, 要具体地向学生们讲述当时的各种地理特征。

2. 揭示地理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以讲述古埃及历史为例,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地理环境的特点, 还要说明这些特点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在讲课中要结合教材的讲述, 进行具体阐释:“由于尼罗河水定期泛滥时带来了白、蓝尼罗河所冲刷过来的植物淤泥和矿物淤泥, 它们在河水泛滥时沉淀到埃及的土壤上, 就成了极好的天然肥料。这种肥料保证了当时农业生产中的高收获量。而且, 由于当地的气候较为炎热、干燥, 夏天几乎没有雨,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就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由于当时的气候, 以及较为丰富的动、植物, 又为古埃及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为方便的条件。由于有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石材, 又为建筑、雕刻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由于埃及的东、西俱为沙漠, 南为努比亚山地, 北为地中海南岸, 只有东北角有一小通路, 所以, 它几乎是孤立在世界其余部分之外, 这就使它的发展进程出现了缓慢的现象, 也说明了它能长期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的地理原因。”这样, 才能把地理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如果不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 那就只能给学生们一些零散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 却无助于提高他们历史学习的质量, 也无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

3. 适当使用历史地图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 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 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 因而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也发出了“即图而求易”, “即书而求难”的感叹。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是附有一些历史地图的, 这些历史地图是经过认真、慎重地研究后插入的, 无论其质量还是数量来说, 都是十分有助于历史教学的。它们为学生们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 表现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 与课文配合, 相辅相成, 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形势, 能给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 能为他们以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能通过历史地理知识的渗透, 培养学生们关于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地图, 不仅要知道它的点线符号, 象征意义, 城市、边界、河流, 等等, 而且要从这符号中间看到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地图, 能够更精炼、直观地再现当时历史的各个侧面,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

由此可见,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一定要认真地对待这一问题, 不要把它轻易地放过去。笔者在与教师们的接触中发现, 如今利用历史教学地图的手段愈来愈趋于多样化, 较为突出的便是许多一线教师利用Power Point制作高质量的演示文稿, 并插人大量的地图、照片, 辅以声音视像, 制作出动画效果。近年来,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动态方式表现地图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历史教学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相信历史教学地图的功能会被愈来愈多地发掘出来, 并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如何分析历史时间与事件

1. 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制约关系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和特定的地理环境, 同时, 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因此, 人物、地点、时间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三个要素。

缺乏对历史时间的透彻分析, 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就难以理解。例如,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 其所处的历史阶段, 正是世界走向新格局的起始阶段, 也是新旧矛盾并发、国际局势最为动荡的时期。对此, 如若不对20世纪90年代乃至90年代以前的国际环境进行细致分析, 学生便无法全面把握海湾战争爆发的历史性, 无法对这场战争的性质“知其所以然”, 无法理解“海湾模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模式。满脑子的问号, 即使学生能在答卷上写得与书本一字不差, 也是一知半解“满堂灌”的产物。

整个历史是由无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顺序发展而组成的。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又存在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时间概念, 并要求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年代和日期。如果历史教学忽略时间因素, 便无从考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 也就无从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发现它的发展规律。

2. 透彻分析史实的内部联系

在历史教学中, 经常遇到一些历史年代、时代和王朝等, 讲好这些年代和时代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形成学生的时间概念, 帮助学生把握前后历史事件的联系, 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都颇有益处。

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代都联系着丰富的历史内容, 把二者结合起来,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生动的历史时间概念, 离开对历史事件的时间与其所处历史时间段的分析, 学生就无法正确理解历史事件的必然性、无法对历史事件作正确的定性与评价、更无法把握各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例如, 1941年12月7日, 它既是日本军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的日子;又是美日太平洋战争导火线引爆的日子;它还是一个星期日, 是美军毫无战争准备的休息日。把这三点和这个特定的历史时间的联系建立起来, 这个历史时间概念就形成了。因此, 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无论是讲述的过程还是写板书的时候, 都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日常所说把历史年代讲“活”的问题。

历史课中还涉及到历史纪年的方法 (如干支纪年、王朝纪年、公元纪年、阿拉伯纪年等) 和某些纪年的术语 (如纪年、公元前、公元后、世纪、某世纪的某年代, 某世纪的初叶、中叶、末叶等) 的问题。这对于初学历史的学生来说, 也都是陌生和抽象的。教师应在它们第一次出现时, 就给学生进行具体的讲解, 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关于这些历史年代、时代和王朝的记忆方法, 用死记硬背的办法让学生孤立地去记显然是错误的, 应该注意史实的内部联系, 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方法。如, 对历史事件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记忆;注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差, 从中找寻数字变化的特征;利用简单表格、采用空间换位的思维方法, 指导学生加以记忆;对易混淆的历史事件进行细致对比, 通过对比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 等等。

13.历史教学问题 篇十三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叶建华

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理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而当学习者已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的思想和新的概念时,将有一段距离。问题也随之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学活动,应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知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实施中,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上。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课堂提问和学生讨论的“热闹”情景。事实上,这是教师检查学生已获得的信息是否正确的一种方式,教师通常预设正确答案,表面上学生“各抒己见”,却是在硬把学生引导到教师思考的轨迹上,若学生回答不出或讨论后的结果与教师预设的不一致,教师则赶紧说出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单纯的认知需要,而问题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传统层面教师的提问题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创设问题情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和惊讶开始。思维起始于问题,这是人认识的基本特征。当人提出并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之时,思维也就产生了。思维又以解决问题为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思维过程就是思维的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是一个高度动态性的活跃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对新事物的探索、发现与发明。因此,思维具有创新性的特征。知识的获得是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的,是以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力为前提的,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历史课程改革,一个相当重要的使命是改变求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散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历史问题要为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条件,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上。如讲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坚持的“求同存异”方针时,可设计一问:“求什么同?存什么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必给予所谓的唯一的闭合式的“标准答案”,而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求同存异看似朴实简单,实则蕴涵着很高的外交智慧和技巧。在当今的外交实践中也有很高的价值。请同学课后继续探究,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论文。”传统的历史教学认为历史都有标准答案,将历史教学框束在答案之中,才使其缺乏生命力。事实历史是复杂的,历史是可以有多种答案多种解释的。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迫使他们放弃对课本的依赖,主动与自己已由的知识结构实现对接,实现同化和顺应,自主建构答案,学生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过分强调以“纲“为纲,以教材为本。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时代,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思维是具有一定动机、经验、知识及个别特征的主体的具体的认识活动,思维主体性的特征决定了研究的个性方面,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从思维的主体——学生出发。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从学生个体出发。历史问题情境是学习者在思维上与历史的客观现象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与类型,它反映的是学习主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或建构知识,或智力动作方式运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与体验。在历史问题情境中的未知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建构,是建立在认知主体的认知需要与相应的知识可能性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教师提问或历史习题是有差异的。传统的教师提问是与认知主体——学生无直接关系的,表现为“要我学”,问题情境中的未知知识对于认知主体——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表现为“我要学”;教师提问的未知知识大多是具体的知识点,强调记忆,解决“是什么”一类的具体性问题,问题情境中的未知知识大多是概括性问题,强调理解,解决“为什么”一类的概括性问题。如用辨证法思想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谈历史事件的启示来体现历史的现实意义等。

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多表现为“我要学”,这必须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不足,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中的缺陷,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历史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有一定的进取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对于历史学生拥有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很多是通过非课本渠道、非课堂渠道获得的,与生活经验、体验感悟息息相关,一旦进入师生的认知领域,便会潜隐着蓄势待发。当学生致力于未知知识的探索、发现和建构时,教师适时、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缄默知识”,让学生真正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便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考虑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的最大效果,要将问题置于学生学习的边缘区,即“最近发展区”,简单的以检查学生记忆为基础的“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是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当然,复杂的、超越学生学习潜能的问题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可能。如在教学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时,引用19世纪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设问:(1)联系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2)请你举出当前国际关系中能验证这句话的具体实例。这类问题基于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缄默知识”,高中学生关心时事特别多,是他们年龄增长和认知发展的明显例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学生的需求应纳入教师的教学视野,力求使历史学习成为学生智慧、知识、激情和能力交织出的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具体情境。

(三)创设问题情境,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建立在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中。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互不可缺。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在新知与未知的矛盾转化的结合点上,教师生动具体的讲授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传统的教学教师教教材,学生记教材,师生关系实质上是“权力——服从”的关系,现代教学强调师生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创设宽松的问题探究的学习氛围,平等地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不作简单的是非评判,更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同时,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有教师为追求课堂气氛,进行“牧羊式”教学,抛出问题后,一味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分析、思考、讨论”这些问题,把自己仅作为一名“旁观者”,这样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教学处于放任自任状态,学生不仅不能有效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其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训练和发展。

(四)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神入”的学习方法。

“神入”(Empathy)一词从西方史学界传入我国,意思为“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等。“神入”的学习方法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编演历史剧,以增强学生学史的兴趣;一种是编制习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胡适先生曾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史原则,基于“神入”学习方法的情境问题的创设也应遵循这一原则。(1)将学生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考察学生的能力。如关于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内容,可设计一题:汉武帝时代的一位中级军官,参加征伐匈奴的重大战役,期间,他写了一封家书,叙述所见到的事物和感想。请你来完成这封家书。(2)将历史学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引入历史习题设计中。如设问:北匈奴强大起来,如那时没有汉武帝的讨伐,中国的局面会是怎样呢?(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注重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设问“周秦时代国防上最重要的建筑是什么?于现在的国防也有关系吗”“汉匈奴西进和现在的欧洲的政局有什么关系?”。运用“神入”法创设的问题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了创新的特点,充分挖掘了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闪耀着历史的智慧。

传统的历史教学,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结论,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其前提和关键,历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主动适应新课程,全面落实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李静,历史课堂辩论式学习初探,历史教学,2001.4 2. 郭祖彬, 透视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伪创新”现象

教学与管理,2004.1 3. 孙伟儿, 试论历史教育与智慧教育,教学研究 2005.1 4. 梁励, 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课程、教材、教法 2005.5 5. 杨斌, 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的探讨

上一篇:圣诞联欢会致辞下一篇:三年级端午节优秀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