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体材料作文审题

2024-09-01

叙事体材料作文审题(精选9篇)

1.叙事体材料作文审题 篇一

叙事体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莆田哲理中学 董立群

叙事体任务型材料作文往往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即设制具体情境,让学生完成典型任务。2015全国Ⅰ卷“女儿微博举报父亲”、全国Ⅱ卷的“谁更具风采”和2016年全国Ⅰ卷“漫画”、全国Ⅱ卷“语文素养”无不或显或隐地设定具体情境,提供典型任务让学生在考场有限时间里完成作文写作。因此,如何有效掌握叙事体任务型材料写作技巧对于提升现场行文至关重要。我以“2017年2月深圳高三一模作文”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叙事体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

一、细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如果把题目看错了,那就一步错,步步错。”(王木春《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俗话说:“兵马未动,粮食先行”,同理,考场花5分钟审题立意构思也是写好作文必备阶段。叙事体任务型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信息丰富。以2017年2月深圳高三一模作文题为例,我们对材料进行信息切分。

1、归纳争议点或评议点(事件争议焦点或事情评议点)(1)

争议点:小朱辞职养螃蟹是否可取?(2)评议点:如何评议小朱的职业选择?

2、细找对象(新闻型事件涉及的人或寓言型涉及的物)(1)主要对象(或称核心对象):小朱(2)次要对象:父亲或母亲

3、圈画关键词句

“酝酿很久”“坦陈”“辞职养螃蟹”“蟹塘亲身体验养蟹辛苦”“发挥专长,做电商” “自觉有前景”“挺光彩”“读完大学不容易”“工作体面,待遇好”“回家养蟹白费了” “建议小朱蟹塘体验生活”

4、判断写作角度

(1)核心角度:小朱角度(涉事主要对象、事件叙述倾向明显的往往对应的是核心角度)

(2)重要角度或一般角度、沾边角度:父亲、母亲角度(次要对象对应一般对应的是重要角度或一般角度、沾边角度)

二、巧立意

1、立意要凸显主题,要体现材料核心主题态度、观点,用概括性的议论性语言表述。

2、立意要考虑材料的整体性,不要断章取义导致偏题、离题。

3、立意参考(以2017年2月深圳一模为例)(1)深思慎选、坦诚以对是成就人生关键(2)A、知行合一

B、实践出智慧

(3)A、自由选择,完美人生

B、发挥专长,成就自我C、专业不要被职业绑架

(4)A、吾从吾心,何惧“体面”?

B、成就人生、创造自我价值何需“体面”?

C、行行皆可出“状元”(5)A、人尽其才,何乐不为?

B、择业和就业未必要“门当户对”(6)A、实践才能出真知

B、实践体验是成就人生重要途径

三、谋篇布局要周全

叙事体任务型材料作文基本框架(1)提出问题

①引子+概述材料+阐述分析+表明观点态度、阐述观点(2)分析问题

②先礼让对方并阐述对方合理诉求+再转折驳斥对方的不合理性,辨析重心在后者。③对所选观点进行多维度透彻辨析

八角度:个人角度、家庭角度、社会角度、历史文化传统角度、道德道义角度、法律法治角度、哲学角度、心理角度

四分析法:背景分析、原因分析、功能分析、措施(或方式方法)分析 ④自我校准

一般选择争议或评议的另一方言论作为校准对象和内容,可参考②模式辨析(3)解决问题

⑤联系社会现实,由典型个案分析上升至对社会、生活现象或问题的普遍性探讨。一般列举两三个同质或同理事例加以论证,注意语句简洁明晰,不可拖泥带水;提出解决问题相应对策,针对事件存在问题提出两三个可行性对策,予以解决,不可无病呻吟。⑥最后总结全文,回扣观点。

提示:行文不可机械照搬行文框架,要灵活运用,如八卦自由转动,增添行文灵活性,这样作文就会更有灵性。否则拘泥框架生搬硬套就会被“框死”,适得其反。

四、应用多种逻辑思维进行多维度分析,行文思路要明晰,增加亮点意识。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提及“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然而“多维度说理分析” 在现实写作中常被误解为 “多角度分析论述”。如果行文中能巧妙用好多种逻辑思维进行多维度分析,无疑会增加行文论述的深度和广度,文章自然得以升格。

1.承接思维:“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2.解说思维:“„之一,„之二,„之三”

3.递进思维:“不但(不仅)„而且„”,“况且„”,“更有甚者„” 4.预设反方:“(也许)有人会说(问)„” 5.让步思维:“诚然 ”“固然”“的确” 6.转折思维:“然而”“但是” 7.探因思维:“为什么”“为何” 8.说果思维:“所以”“因此” 9.假设思维:“如果„”“假如„” 10.类比思维:同质或同理例证和理证

提示:以上思维要根据行文需要恰当应用,不可做作。

五、提升作文写作的宽度和广度

行文时务必在“典型个案分析上升到社会普遍性探讨”增分点多下功夫,如“小朱辞职回家养蟹→职业与专业是否要“门当户对”→如何对待人生选择→自主创业,成就人生,创造自我价值→人人完美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中华强国梦”

六、行文注意事项 1.标题不可缺,稳中求新。

2.附加如“以写信方式”“以某社团名义”等要素,行文时不可忽视,要关注格式正确性和表达位置的准确性。3.任务驱动型作文常用字眼

“争论焦点”“出发点”“初心”“初衷”“本心”绑架“方式”“诚然”“固然”“的确”“确实”“然而”“但是”“也许有人会问(说)”“反观当下”“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于情„”“于理„”“于法„”“设想”“试想”“假如”“如果”“毋庸置疑”“不可否认”“毫不怀疑”等 4.行文字数850字左右为宜,“800”标志上下不利评分。

5.结构要严谨(参考上文“谋篇”)、思路要清晰(参考“应用多种逻辑思维分析”)6.时间分配要合理,审题立意构思5分钟必须花,行文45~60分钟为宜。7.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8.剑走偏锋需思量,稳重求胜是首选。

七、考场意识要到位

“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限时行文,挑战性自当不论,臆想行文是否满分也不合适。总之,如果以上步骤都到位了,给文章差评是不可能发生的了。

八、原题再现及原创下水文

【2017年2月深圳高三一模作文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朱向父母坦陈了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想法: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父亲觉得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当了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待遇又好,工作又体面;如果回家养螃蟹,这些不都白费了?母亲则建议小朱先跟着他们到蟹塘去体验一下。小朱抓了一天螃蟹,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蟹的辛苦。不过,他仍然觉得发挥自己的专长,做“电商”卖螃蟹也很有前景;如果成为镇里第一个卖螃蟹的大学生,也是挺光彩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原创下水文】

吾从吾心,何惧体面?

曾几何时,北大才子卖猪肉引发社会广泛热议。同为大学生的小朱在酝酿良久之后向父母坦陈辞职回家养螃蟹。面对人生职业抉择,他 无惧体面、顺从本心,毅然辞去父母眼中待遇好又体面的工作,其勇气自然令人敬佩。

不可否认,父母为培养小朱成才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好不容易”让孩子“读完大学”,孩子却选择辞职回家养蟹着实有些“白费”。“大公司网络工程师”白领工作,待遇好又体面,在父母眼中自然是“光宗耀祖”了!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下,这工作待遇怎不令人垂涎呢?因此,父亲对儿女“望子成龙”的举动,于情于理无可厚非,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理解。然而,仅用是否体面来衡量一个人的择业标准,多少有失偏颇。近几年,一些年轻创业者急于子承父业,出现家族式经营不善而败家的事例也不鲜见。为求体面而让就业与择业“门当户对”,这样反而会扼杀创业者发掘自身潜能、创造自我人生价值的积极性。毕竟雄鹰终究要翱翔于长空,我们怎能将之与燕雀同等视之呢?常言道“行行皆可出‘状元’”,只要我们能“从吾心”,融合个人兴趣,发挥自己专长,理性抉择,造就自己的大事业,又何必“单恋一枝花”呢?

也许有人认为,身为大学生的小朱,拥有丰富知识,理应干“大事”,养螃蟹这“小事”似乎与其并未交集。他辞职回家养蟹让人意外,有失体面。然纵观历史,多少成功人士怎会因“小事”而成不了大事,而从所谓“小事”成就一番“大事业”大有人在!如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小时候家境贫寒无法到剧院看戏剧,只能经常到剧院“偷看”戏剧演出,自己模仿演戏直至创作四大戏剧和四大悲剧等巨作;北大才子放下体面卖猪肉创业,几年的艰辛努力让他既收获了利益的最大化,又做到了创造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相较于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苦寻待业者强上百倍。

其实,小朱的举动也未逆父母之志,他能听从母亲建议,亲身到蟹塘体验生活艰辛,能做到知行合一。他从中发现“电商”卖螃蟹“有前景”“挺光彩”,并未失体面。他为人坦诚,做事胸有成竹,对职业抉择也是“酝酿良久”,其“从心”绝非一时冲动所为。王安石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小朱的举动显然不是简单莽撞而任性使然,而是三思后行、深思慎选的“自由”理性选择!

小朱辞职回家养蟹给予我们深刻人生启示:职业与专业未必要“门当户对”。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抉择,应以创造自我价值,成就完美人生为衡量准绳,吾从吾心,无惧“体面”!

毋庸置疑,小朱不为“体面”束缚,心态健康、阳光进取不失为当代青年楷模。如今自由择业、自主创业、大众创新已经蔚然成风,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如小朱“从吾心”而理性抉择人生并“撸起袖子加油干”,那么创造自身价值,成就自我辉煌人生,不也水到渠成了吗?

2.叙事体材料作文审题 篇二

一、探究本体法

探究本体法就是探究所给材料中喻体暗中对应的本体的作文审题方法。例如: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 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 但到头来, 都以失败告终, 他非常苦恼, 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 他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 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这之后, 他不再四处尝试, 而是静下心来, 好好读书。后来, 终有所成。

人生就是这样有趣。与其四处找船坐, 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 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越高, 到你这里停船的船只就会越好, 而你修建的码头越大, 停靠的船也会越多。

要想有船来, 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

分析:当所给的材料涉及动物、植物、没有生命的事物, 或者是以它们为寄托物的寓言时, 在审题上往往采用“探究本体法”。

对该材料, 审题的第一要点, 是明确“码头”、“修建”、“船”都只是一个喻体;审题的第二要点, 是明确“码头”、“修建”、“船”这些喻体分别对应的本体。“码头”对应的本体就是“基础”、“知识”、“能力”、“技能”等。“修建”对应的本体就是“夯实”、“积累”、“锤炼”等。所以“修建自己的码头”这句话就有“夯实自己的基础”、“积累自己的知识”、“锤炼自己的能力”等意思。“船”对应的本体就是“成功”、“收获”等。“要想有船来”这句话就有“要想获得成功”、“要想有收获”等意思。

所以这则材料蕴含的主旨就是: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夯实自己的基础。

二、探究原因法

探究原因法就是探究所给材料中造成最终结果的原因的作文审题方法。例如:

通常情况下, 一串香蕉一般有十一只到十二只。但是广西有个叫卢义贞的人, 非要在香蕉开始挂果的时候, 把多出的割掉, 只保留七只。

人们对此深感不解。但奇怪的是, 当别人家的香蕉还没成熟时, 他家的香蕉已经开始收获。而且出人意料的是, 每只香蕉长得更均匀、更壮硕, 整体重量与原来几无差别。由于别人的香蕉还没上市, 他的香蕉迅速占领了市场, 卖了好价钱。

每串香蕉为什么只留七只?他说出了其中的奥秘。香蕉每减少一只, 就能早上市一个星期, 那么只留七只, 就能早上市一个月。而且, 在一般香蕉收获的季节, 如果遭遇冰冻, 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早上市一个月, 不但抢在了严寒到来之前, 还是市场上独一份, 怎能不卖出好价钱?

分析:对探究原因的材料作文,

原因:

可以用“前状———后状”这样的框架来梳理分析材料。

这则材料中的“前状”就是“把多出的割掉, 只保留七只”。“后状”就是“他家的香蕉能够提前收获”、“卖相好”、“抢先占领市场, 卖了个好价钱”、“能够避开冰冻”。他能获得如此喜人的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审题者要好好思考的地方了。

“把多出的割掉, 只保留七只”就是一种智慧的“舍”, 说明懂技术。“抢先占领市场, 卖了个好价钱”等内容就是一种必然的“得”。所以造成这一喜人“后状”的“原因”就是:敢于“舍”, 有技术。所以这则材料蕴含的主旨有:有“舍”才有“得”, 科技———一招鲜吃遍天。

探究原因型的材料作文中的“原因”, 就是材料含义的所在, 就是作文的切入点、立意处。

三、探究重复出现的词句的内涵法

探究重复出现的词句的内涵法就是抓住材料中重复出现的词句, 并准确理解其含义的作文审题方法。例如:

.刚过去的这个腊月, 徐正国实施了他的“公交回家”计划。历时七天, 徐正国回到了山东临沂老家。途中很多地方没有公交, 有两天徐正国徒步了上百公里。这一路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行人冷漠的眼神。“有时走累了, 想搭一下顺风车, 却被冷漠地拒绝。”然而, 当真的碰到有人主动问他要不要搭车的时候, 他自己却变得很警觉。徐正国说:“后来想想, 其实也怪不得别人冷漠, 有时候信任缺失也是相互的。”

分析:如果从“探究重复出现的词语”这个角度来审题, 那么“冷漠”就是材料中重复出现了三次的词语。

统观材料, “冷漠”是被否定、批判的行为, 原本可以作为作文的切入点, 但是如果以“批判冷漠”、“拒绝冷漠”等作为文章的主旨, 那毕竟是否定行文, 如隔靴搔痒, 不痛快, 不直接, 不中要害。

为什么说这是否定行文而不是正面行文呢?因为只指出“批判”了“冷漠”, 而还没有明确指出应该认同的对象。换句话说就是, “冷漠”是否定、批判的对象, 那什么才是颂扬、肯定的对象呢?所以它不是正面行文。

结合材料内容来看, 面对求助者, 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为乐———这就是最痛快、最直接、最中要害的正面行文。面对材料作文, 正面行文是必须遵守的一个作文原则。

所以, 运用“探究重复出现的词语的内涵法”来审题, 材料蕴含的主旨有:做人就应有副热心肠;和谐社会, 助人为乐不可少;助人, 该出手时就出手;热情, 让世间更温情。当然, “信任”也是作文的一个切入点, 只不过它不是运用“探究重复出现的词语的内涵法”得到的切入点。

四、探究重要词句的内涵法

探究重要词句的内涵法就是找出材料中重要的词句, 并准确理解其含义的作文审题方法。例如:

当地时间6月18日, 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领导人合影后, 用来标示各国领导人位置的国旗贴纸被踩来踩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这面中国国旗贴纸捡起, 细心地收了起来。

分析:这则材料中的重要语句就是“弯腰把这面中国国旗贴纸捡起, 细心地收了起来”。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呢?国旗象征着国家, 更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国格。国旗是容不得半点玷污的, 更何况是“被踩来踩去”。“捡起”、“收了起来”这虽然是极普通、细小的行为, 但却是维护国家尊严、国格的庄重、伟大的行为, 彰显了中国领导人对祖国的赤诚之爱。

五、辨析正误法

辨析正误法就是辨析材料中所秉持的观点 (态度) 的正误的作文审题方法。例如:

俗话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细观对弈的全过程, 我们发现:对弈的过程, 开心一般是属于旁观者的, 而当局者一般难得有半点清闲;对弈的结果, 之于旁观者, 不过是看戏收场一般的惬意, 而对于当局者, 则关乎喜忧大事;最要紧的是, 一旦开局, 当局者便难以轻易脱身, 而旁观者, 则去留随意。

分析:如果从“辨析正误”这个角度来分析这则作文材料, 可以看出材料所秉持的态度:对“当局者”这个角色持贬抑、否定态度。对“旁观者”这个角色持赞赏、肯定态度。但材料所秉持的这种态度究竟对不对呢?这就需要审题者加以辩证了。

实际上材料所秉持的这种态度是有些偏颇、有些偏执的。当局者一定迷, 旁观者一定清吗?未必啊!因为结合实际来思考, 当他人有困难、遇危险时, “你”也当个“旁观者”吗?在国家建设、人民疾苦等国计民生问题面前, “你”也当个“旁观者”吗?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违规乱纪事件中, “你”愿意是个“当局者”吗?在制造恐怖、实施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事件中, “你”愿意是个“当局者”吗?所以, 这时候就需要审题者反其道而行、反弹琵琶、另辟蹊径了。

当然, 就这则材料, 如果不用辨析正误法来另辟蹊径, 也可以就着材料的原观点来作文。

六、化虚为实法、化实为虚法 (或化大为小法、化小为大法)

虚者一般指道理、精神、品格等抽象事物。实者一般指人、事、物这些具体事物。

化虚为实法是以某个具体的人、事、物为载体诠释抽象的事物的作文审题方法。

化实为虚法是由具体的人、事、物写出其在道理、精神、品格等层面的象征意义的作文审题方法。

简而言之, 就是把抽象、宽泛的事物具体化、窄小化;把具体、窄小的事物抽象化、宽泛化。例如: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 他就越是富有。”

生活中, 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 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 不放下是一种坚守, 是一种精神。

分析:

材料中的“许多事情”就是一个很虚、很宽泛的对象, 这时候就需要审题者把“许多事情”具体化———明确指出这“许多事情”具体是什么事情。因为这涉及“放下”与“不放下”的对象。不是“一切”都能“放下”, 也不是“一切”都能“不放下”。

而大者一般指范围较广的对象, 小者一般指范围较小的对象。

化大为小法是用加修饰语的办法来缩小取材、立意的范围的作文审题方法。比如, “北京的符号”是一个又大又虚的题目, 这时可以选用如长城、故宫等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物作为载体来诠释抽象的“北京的符号”, 通过加“长城”或“故宫”这些限定语来缩小作文的范围, 这时, 作文的构思立意就变成了“长城 (故宫) ———北京的符号”。

化小为大法是由个别升华为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文审题方法。比如“长城”是一个比较实小的题目, 这时可以把“长城”拔高到虚大的层面———“北京的符号”或“北京的名片”, 以揭示“长城”的本质内涵。

化虚为实法、化实为虚法与化大为小法、化小为大法本质是相同的, 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无须刻意区分。

七、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运用不同的审题方法, 把不同材料所蕴含的不同主旨 (内涵) 串联起来的作文审题方法。例如: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学者张世英先生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唐代诗人杜荀鹤写的《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分析:所给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由第一段和第二段构成, 第二部分由第三段构成。

第一部分采用“探究重复出现的词句的内涵法”来审题。“境界”是该部分的重复词语, 该部分内容主要写学者谈境界。

第二部分采用“探究原因法”来审题。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杜荀鹤的诗作《泾溪》。杜诗的意思是:在泾溪的有礁石的危险处, 过河人总是小心谨慎, 所以一整年听不到有人落水的消息。但是在泾溪的无石缓流处, 却常常听到有人溺亡的消息。

对杜诗要采用“探究原因法”来审题, 要探究造成过溪不同结果的原因。前状———“石险”时, 后状———人不“倾覆”;前状———“平流无石”时, 后状———人就“沉沦”。所以造成过溪不同结果的原因不是地形不同, 而是过溪的态度不同。因此杜诗是在启示人们:无论在险境还是在顺境 (看似安全之地) , 人都应该时刻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

最后, 把学者谈“境界”和杜诗的内涵综合起来思考, 这则材料的主旨就有:谨慎处世是人生的高境界;小心谨慎是一种人生境界。

3.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篇三

先看这样一篇作文片段。

在自然中生活

一瓣梅,是一滴生命,你剥落了生命,召来了燕语和莺啼。梅坚守了生命的高洁和不屈。

一粒沙,是一份痛苦的考验,你经历了痛苦,孕育了湿润和温莹,沙坚持了痛苦的考验和磨砺。

一片叶,是一缕自然,你呼吸着自然,哺育了果实和丰收。叶坚信自然的感恩和回馈。

从那些清新秀美的春日,到那条雨润烟浓的长路,我看见秦砖汉瓦还历历在目,唐宋晚烟还温润如初。在历史的烟波深处,我看见了一个个在自然里的新意,永恒的栖息者。

昭君?朔漠

黄沙漫道,胡杨肃立,驼铃叮当。

一声平静的“吾去”,昭君素面朝天地从万千粉黛中款款走出,这个赢弱的女子就这样把天下安定的重担放在了肩上,从此再也不会有小桥流水,只有黄沙满鬓;再也没有轻纱锦帛,只有胡裘裹身,她是踏上了黄沙漫道的不归路。

没有能担道义的铁肩,昭君用善良作支撑,负起天下安康的期许;不死和匹夫,负起了天下兴亡的责任,昭君化作一个符号,诗意,永恒的闪耀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里。

杜甫?草堂

风雨飘摇,芳草纷飞,庐破凄凄。

一个瘦弱的糟老头,蜷缩在一间破烂的茅屋的角落,饥寒交迫,却仍然心念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怎不令人心酸?一部部血泪交织的诗篇谱写出他的无奈与抗争,一笔笔沉着的字迹勾勒出他的抱负和壮志。有心为国,无力回天。杜甫在草堂里挥斥出史诗绝笔,演绎出他的别样壮美。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里,这惟一的灵魂在草堂的沧桑里,散发出永久的光芒。

这是一篇题为“在自然中生活”的考场作文,这篇作文似乎语言很优美,材料也丰富,可以断定,考生具有较高的作文能力,可是这篇作文没有能得到与考生能力相当的分数,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文不对题。因为“在自然中生活”有这么几个含义:(1)以“在自然中生活,是人心与自然的优美合奏”为主旨,赞美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融洽关系:(2)也可以“在自然中生活,就是返璞归真的人性破茧。”(3)“在自然中生活。是回应心灵在彼岸的召唤,是一种脱俗的生存姿势“等来立意,展开对性灵、心灵状态的探究。可上面的作文讴歌的是昭君和杜甫,怎么也揭示不了相关含义,考生只是按平时的积累,引用了一些名人来充数,尽管语言等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其结果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自然就难以得到高分。

那么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近年来,材料作文开始重返考场,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比之话题作文,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里就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谈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读懂原材料

如果是材料作文,试卷必然要提供一则材料,可以是一段文字,可以是一幅漫画等。其意图是作文的范围就从该材料中确定,因此,读懂材料是确定作文话题或者提出观点的最重要环节,如果出现偏题或者严重跑题,就是审读材料不准而造成的。

多年来,很多同学习惯于话题作文,其实,也可以把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考虑,也就是说,需要考生将材料进行多角度审视,然后就会感知出不同的话题,学会抓住每一个在头脑中出现的话题,将它们一一列出来,最后选出一个自己能驾驭、又有一定新意的话题,这样审题环节就算大功告成。然后在这个话题范围内,确定一个明晰的观点。只要提炼出了正确而鲜明的观点,作文的立意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进入作文的环节了。

二、材料作文的类型

1有着很明晰的叙述对象。有着清晰的事件。这类材料的审读,只要抓住叙述对象——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要抓住的立意点,也就是作文的主旨。

如读下面的一则新闻,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写一篇作文

骑车人刮坏轿车,赔款被当场撕碎

24日下午1点50许。一辆比较破旧的单车和一辆私家车都在广州西华路上往康王路方向行驶。“当时单车和私家车基本是并行的,突然,单车为了避让行人,一个向左摆,就刮到了私家车,留下了一道挺长的痕迹”,目击者称。

刮了车后,私家车上下来一名20多岁的女子,她一看车子被刮了,就叫对方赔偿。而一旁的单车车主,一名30多岁的女子。连忙掏出30元人民币给该女子。“谁知道对方一接过钱,就把钱给撕成碎片了。后来民警赶到,就将两人和撕毁的钱都带走了。”目击者称。

东风派出所值班民警说,该事件的详细情况,他们不便透露。

“当时看到撕钱的场景的时候,我就觉得刮伤小车有错,但那个撕钱的女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如果我的钱被她撕。我就去法院告她。”一直在该路段巡逻的治安员杨先生愤愤不平。

而附近的平安堂凉茶店的店员邹小姐也认为,当着赔钱者的面把钱给撕毁,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不管穷人富人都是有尊严的。可能30元钱对富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穷人来说,30块钱不是小数目,可以生活三天啊。”

路过的吴先生表示,“有钱,就等于有资本蔑视穷人吗?”

(原载《重庆晨报》2006年2月26日)

这则新闻的陈述对象是私家车女子和骑单车的女子,事情是单车刮了小车,结果是单车车主赔偿能力有限,小车车主撕毁了人民币。如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就可以看出。第一,小车车主不知道撕毁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提炼出“公民需增强法律意识”的话题;第二,小车车主气势凌人。蔑视他人的人格,可以提炼出“人格与尊严”的话题;第三,小车车主和单车车主的身份的区别,可以提炼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和谐相处”的话题等等。

2寓言故事、漫画以及富有哲理的文字材料。如果是寓言故事或者漫画,主要是要读懂其寓意,寓意就是作文的观点或者话题;如果是一段哲理性的文字,那么读懂文字所包含的哲理就是作文的观点。

如:在辽阔的草原上,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口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

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后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两半了。

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鬣狗什么都想占有,结果把自己劈成了两半,由此提示的寓意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或者“有舍才有得”,或者是告诫人们要“戒贪”。

又如:一对小花狗(漫画)

漫画《一对小花狗》,第一幅图是两只模样一致的小花狗,第二幅是各自在不同镜子面前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自己,第三幅是两只小花狗的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出的寓意是“正确认识自我”“不卑不亢”。

但这两类材料还要注意两个原则——

(1)立足于材料,不要随意延伸。

如,有这样一首小诗:

上帝爱鱼

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

人类爱鱼

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

这则材料中,出现了两个叙述对象,但没有结果,还有出现了两次的一个词汇“爱”,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两点出发来看这则材料,人怎么爱?上帝怎么爱?所以,我们写作时就一定要抓住如何去爱来写。

如果忽视这点,就容易读不准材料的含义。很容易把这则材料作延伸:上帝爱鱼,为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于是鱼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从而生生不息;而人类为了一己之私,制造捕鱼的工具。把鱼据为己有,最终使鱼失去了自由。从这两个结果来看,可以得出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又如。《一对小花狗》。有人看到一只狗显出傲慢的深情,于是就得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结论。怎么能从那只萎缩的小狗上看出是它“谦虚”呢?

(2)看到材料时,要把实的东西隐去。把虚的东西(要么是人本身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要么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哲理)突现出来。比如小诗中,上帝也好。人类也好,鱼也好。只不过都是作者借以说明应该如何去爱的载体,他主要的目的是彰显应该如何去“爱”这一主题。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个材料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隐含的意思:即上帝爱鱼,是表达了大自然对万物的爱护;而人类爱鱼,是为了捕鱼而食之。由此来表达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三、材料作文和有材料的话题作文的区别

给材料的话题作文。是命题者对材料做出了一定的指向。对材料进行了一番处理,给考生的构思范围作了一个限定,要求考生按题目的要求进行作文;而材料作文。则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考生可以在原材料中读出多个意思,然后选取一个意思作为对材料的解读结果,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如05年的全国1卷作文材料: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吗?”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从材料来看,根据“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一句,就包含了“谦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确认识自我”也可以得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而命题者的作文指向则是“出入意料和情理之中”。

4.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篇四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二、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赞美的力量

三、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

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四、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五、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5.作文审题材料 篇五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好的东西都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泰戈尔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3.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丰子恺《豁然开朗》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4.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5.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与朋友一起到海边游玩,花50元钱买了两大袋漂亮的贝壳,觉得十分合算。但很快就发现这两大袋贝壳成了压手的累赘。正头痛时,发现一位与我们一样手提两大袋贝壳的老太太正蹲下身来,用双手在挖一个沙坑,然后把两袋贝壳放进坑里。朋友忍不住逗她:“阿姨,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藏宝物,不怕被人偷走吗?”老太太一边往坑里填沙一边快活地说:“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朋友对我说:“要不,咱们也这样吧?”我摇摇头说:“跟那个坑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就这样我们一直拎着这两大袋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说实在的,获得“宝贝”的喜悦渐渐被守卫“宝贝”的辛苦消磨殆尽。

回程路上,走到老太太的藏宝之地,我和朋友不由得停下脚步。趁人不注意时,我将手中的长柄伞猛地往下一戳,“嚓”的一声是金属碰到贝壳的声音!“还在!”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喊出来。望着手中沉19.立意提示: 1.信任危机让人累

材料中“我”说:“跟那个坑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正是因为缺乏对别人良知与道德的信任,“我”才坚决不学老太太的做法,而让“宝贝”变成了自己的累赘,更让获得“宝贝”的快乐变成一种“累”。

2.舍得之间明得失

材料中的“我”因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宝贝”,只好拎着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可以想见戏水的乐趣自然无法畅快享有。如果“我”索性将“宝贝”舍弃一边,尽情戏水,与大海亲密接触,海边之行将会更充实。“舍”是为了另一种“得”,而一味在意“得”,却有更大的“失”。

3.真正的拥有

材料中的“我”对于“拥有”的理解是狭隘局限的。“我”只认定抓在手里的才算是拥有。其实,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真正的拥有应该是精神上的收获。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会既有获得美丽贝壳的快乐,又有戏游海水的体验之乐。

4.善意的视角

材料中的“老太太”虽然属于从属地位,却颇具亮点。首先掩埋“宝物”时坦坦荡荡,不避众人,再者面对调侃,豁达洒脱。“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玩笑之语,透露出一种善意与豁达的处世态度。

5.学会判断

这则材料中的“朋友”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代表了一种众人心理。这种人缺乏自我判断力,容易从众。看到老太太的做法,他觉得可以效仿。当“我”表明立场后,他也顺应跟随。没有自主判断的人最终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6.懂得分享

7.不要只在意手中的东西

8.快乐是什么

9.学会统筹

10.人心向善

甸甸的“宝贝”,我忽然明白了很多„„ 6.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选自[阿富汗]乌尔法特《生活》)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 一:筛选信息,压缩材料,把握材料内容。

材料① 农民——忙于耕种,大汗淋漓——感到水是最宝贵的;

材料② 牧羊人——从山上牧羊归来,口干舌燥——感到水是最甜美的;

材料③ 另外一种人——坐在绿荫下的躺椅上,有漂亮的水壶,用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品不出水的甜美。

材料①、材料②是并列同类关系,与材料③又是对比关系。二:展开联想思考,提炼材料主旨。

(一)从“人物”的角度立意

①、只有经历辛勤劳动(艰苦的劳作、生活历练),才能品出生活的真滋味(生活的甜美、幸福)。

②、只有经历人生磨难、苦难,才能真正品味到人生的幸福甜美(人生滋味)。

③、只有经历过,付出过;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的甘美香甜,才能真正品尝出生活的滋味。

④、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真正感受到(欣赏到)彩虹的美丽。

(二)从对比关系的角度立意

①、不同情境下的人、不同类的人,对事物的认知标准不同,所以感受不同,认知结果不同。

②、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因为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

(三)从事物“水”的角度立意

①、因为真正需要、真切的需要,所以才会懂得珍惜;

②、因为最需要,所以才会觉得最宝贵,最有价值;

③、任何事物,在最需要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宝贵的价值;

④、最需要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美;

⑤、最需要时才觉得最宝贵。

⑥、投身于祖国建设的需要,生命才会有意义,人生才会实现最大的价值。在人们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时候,水才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任何东西,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才最具有价值、最宝贵。联系到人,联系到人的生命意义、生命价值,人该如何生活、如何活着,才最具有生命意义、生命价值?因而,可以探寻人生意义、人生价值这个人生命题。衡量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标准又该是什么呢?是个人的功名利禄之追求?还是社会的,民族的,国家的需要?这样,个人的生命意义、人生价值,与国家、民族的责任道义紧密相连,立意就更为深刻。

(四)好的作文题目

用汗水浇灌甜美的种子;

在艰辛中品味生活之美;

苦涩中的甜美; 懂得生活的甜美;

别样的生活滋味;

苦中有甜;

自苦中来;

品味生活滋味;

品味人生滋味;

(五)好题目,好的立意,必须紧扣核心关键词:

品味、生活、人生、滋味;

需要、需求、价值、珍贵、宝贵。

不同情境、不同的认知标准、不同的感受结果。

(六)偏题、走题作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珍惜;

珍惜拥有;

知足常乐;

付出才有快乐;

经历磨难、苦难,才能成功、胜利。7.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爱好虚名的人认定“别人的行为便是他自己的幸福”,爱好享乐的人认定“他自己的感觉便是幸福”,但拥有智慧的人则认定“自己的行为才是他的幸福”。——玛克斯·奥勒留《沉思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9.【思路引导】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对玛克斯·奥勒留的睿智之语的准确而深刻的把握。材料所呈现的是三种人不同的幸福观:爱好虚名者,自己不愿付出努力,却常常窃取和占有别人的成就,并把这样做视为一种幸福;爱好享乐者,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他人感受,“自己的感觉便是幸福”。这里,一个“但”字峰回路转,标举言说者的观点:只有自己的行动才是幸福。拥有这样观点的人才是拥有智慧的人。

联系我们的生活,各色人等比比皆是。作文旨在引导树立健康正确的幸福观,切中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可以让中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经历一次幸福观的教育:远离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淡漠,抛弃“自我就是一切”的私欲,用行动写就最美的语言。完成对幸福的青春注解。那么,倾情的付出,真切的关爱,踏实的行动等,就是真正的幸福,就应该是本文写作的主旋律;而自私的占有、不假思索的享受等,自然就是远离的主体和批驳的对象。所以,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最值得一用的表达技巧应该是对比,在对比中呈现各自鲜明的特点,在对比中传达自己鲜明的价值取向。【评分要求】切入分48分。60分以上作文比例不低于2%。合理拉开差距,分数曲线要呈正态分布。其他要求参照高考作文阅卷细则。8.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9.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你喜欢大海,因为它无边无际;我不喜欢大海,也是因为它无边无际。(法国电影《夜莺》中的台词)10.七、作文题(7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默生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张庆善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邱吉尔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第一句话强调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第二句话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第三句话强调文化的局限性。可从一个方面立意,也可结合两个方面立意。其他参考“高考评分标准”。11.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有一位中国老师带领学生合唱团赴英国莱高伦参加第56届国际音乐节比赛。参赛队都有很强的实力,但只有前三名才能获一等奖。比赛结束,中国队获得第三名,但学生们很失落,哭成一片。而获得第九名的意大利队却在狂欢、祝贺,因为他们感觉今天在台上演出没有出任何差错,大家表现都很出色。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

对这种现象,你有何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12.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莎士比亚说:“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没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没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

把两段话放在一起看,你有何联想、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13.七、写作(70分)通州中学提供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提示: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意思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变,那么你应该有改变世界的气魄和能力,要有舍我其谁的胆量与胸襟。

“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是指人要主动适应外部世界,世界不能因你而改变,那么你就只能改变自己,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是一种智慧的变通。

14.七、作文(70分)18.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相信不少人都看过这部电视剧;而在现实中,这句话也常常被人们奉为警世之词。亲友们常常提醒我们:在存取款过程中、在路边等候时、在长假出行中……都不要和陌生人随意说话,谨防受骗。可就在前两天,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大一新生们却接到一份相反的特殊作业——主动找陌生人搭讪,而且还得把对话记录下来。

15.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文学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给人指明方向,使人向上进取,是人们的精神故乡,所以,文学是灯,它不会老。但如今的多数青年不再做文学梦,选择更实际的金融、财会等赚钱专业。16.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你说的都是真的,但还有更多真的没说。(米兰•昆德拉)19.审题指导:

材料内容只有一句话,这是一个转折句,语意重点在后一句。一般可以思考三个点:一是说的主体,二是没说出的内容,三是没说出的原因。

没说出的,可能是“悲士不遇”的欲说还休,可能是亲密朋友的心照不宣,可能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能力不逮,也可能是“你懂的”无奈,可能是媒体的“选择性失明”,可能是纸短情长的倾诉,可能是父母师长身教言传的润物无声,可以是怕出错的欲说还休,可能是如《思旧赋》般压力山大,可能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可能是历史真相的不可还原。总之,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不必说。

对已知与未知、有限与无限等有哲理思考的更高一层。17.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造性;(4分)19.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张潮(清)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论点分析:

学会倾听自然,回归自然。

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活在当下,感知生活的美;做一个有生活情趣,趣味高雅的人。

学会倾听他人,顺利沟通。在人际沟通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一方信息的传达,即使在以传达为主的一方,也会因为接受方的不同表现而调整自己的传达方式。因此,无论我们作为表述者还是作为接受者,倾听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倾听的结果(1)倾听可以有效地缓和冲突,化解矛盾(2)倾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3)倾听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愿望。

20.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些人在黑夜里打手电筒,他们不是谦卑地把光打到远处,照亮道路、田野与山峦,让你自己判断该往哪儿走,而是对着你的眼睛照射,告诉你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光明。那一刻在你眼中,除了他们手电里射出的光亮外,你什么也看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在光明中失明”。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19.参考立意: 打手电筒的人:

1、态度上:智者不要总是居高临下,高傲地帮助别人其实是种伤害

2、方法上:光明应该引导人们走向远方

3、关系上:不适当的帮助常常适得其反;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引导 被照射的人:

1、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

2、要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3、要善于利用别人给自己的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成功 21.七、作文(70分)19.阅读“记者柴静采访周云蓬的摘要”,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采访对象介绍:周云蓬,1970年生于辽宁,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失明,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弹琴,写诗,献艺,出版诗集和民谣专辑。柴静:你9岁彻底失明,这是否从精神上摧垮了你?

周云蓬: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灾难的太早,它扑了个空。你是不是以为我活得很沉重?其实,能看见或不能看见,那是每个人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关、专为我开的独一无二的门。柴静:你是不是用流浪考验自己的意志,证明你的“身残志坚”? 周云蓬:这种考验有意义么?为什么人们都以为像我这样的人“应该”身残志坚?我很怕被这样“类型化”。我喜欢走,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活。我活在路上,民谣在路上。22.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围棋界也有说法:“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五十七岁时,画作仍然不被人所赏识。23.七、写作(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过„„ 24.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5.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诗歌除外)。

小花对牡丹说/我开故我在/待到百花齐放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星星对星座说/我亮故我在/待到星斗满天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溪水对江河说/我流故我在/待到百川归海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七、作文(70分)

19【材料解读】(仅供参考,大抵有三种立意)本材料是九叶派诗人辛迪的诗作,诗题叫《有和无》。

★三节诗构成三组意象,通过小花与牡丹、星星与星座、溪水与长江大河的对话,阐 述了小与大、个体与集体、小我与大我的存在的辩证关系。小花虽比不上牡丹鲜艳夺目,但它也有开放的时节,有它存在的价值;待到百花齐放之时,小花汇入花的海洋之中,人 们只见花海而见不到一朵小花了。绽放、发亮、流动,以各自的方式表明自身的存在;同 时“小我”在融入“大我”之时完成存在的价值。诗人珍视自己的生命之流,又把一己的 生命归宿于普罗大众的海洋。一味突出自我,无视社会对自身的制约,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只能自寻烦恼;反之,完全丧失自我的人格价值,则无异于飞禽走兽。所以,“我开故我 在”是小花的人格价值,“我亮故我在”是星星的存在方式,“我流故我在”是溪水的个 性追求。这就是它们的“有”。然而,真正到了 “百花齐放”、“星斗满天”和“百川归 海”时,小花、星星和溪水就“不再有我在” 了吗?也不然。它们仍然是“有”和“在” 的,只不过这时的“有”和“在”己融入更大的“有”和“在”了。那么,为了更强大的 集体的存在而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量的“小我”,不也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价值了吗?这 才是对“有和无”的哲理思考之精髓所在。

★这是平凡者的誓词、渺小者的宣言。与伟大崇高相比,小花、小星、小溪的能力与贡献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但谁又能否认它们的存在权利、它们的生存价值呢?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他用思维运动的事实论证了精神实体存在的无可怀疑性。诗人套用这一句式,则论证了每一微小物质的存在价值的无可怀疑性。论证的方式是相同的,用事物的运动,证明事物的存在;特殊运动的方式证明特殊事物的存在。

七、作文〔70分)

6.初中材料作文审题 篇六

【考点聚焦】

1.展现“我”的个性特长,如:《的我》(广东省中考试题)

2.展示“我”的兴趣爱好,如:《我的另一片天地》(天津市中考试题)

3.记述“我”的成长经历,如:《妈妈,我长大了》(20北京顺义县中考试题)

4.畅写“我”的情感世界,如:《我的欢乐》(天津市中考试题)

5.表白“我”的精神追求,如:《我的心愿》(年河南中考试题)

6.描绘“我”的推测想象,如:《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2001年广州中考试题)

7.抒发“我”的感悟体会,如:《我的自学体会》(2001年青岛市中考试题)

8.表达“我”对自己的认识,如:话题作文《我很重要》(20黄石市中考试题)

【知识累积】

一、认识自我的方法

1.调查了解法:通过向父母、老师、同学、乡邻调查询问“我”过去的表现及对“我”的评价来了解自己。

2.发散回忆法: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角度去回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所作所为来了解自我。

3.自我剖析法:通过日记等形式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记载和分析来解剖自己。

4.辩证思考法:用变化的眼光看自己面向未来的发展优势,用辩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

二、刻画自我的方法

1.绘形传神法:通过对“我”的容貌、神态、身材、服饰、声音乃至举手投足等外在形态的.描写,来揭示我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2.行动表现法:通过对“我”的行动描写来表现“我”的思想性格。

3.内心独白法:通过“我”的自言自语来刻画“我”的形象,展示“我”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4.以物托人法::通过描写与“我”有关的物来烘托“我”的个性和思想品格。

5.侧面烘托法:通过旁人对“我”的观察、议论和评价来展示“我”的方方面面。

6.定点特写法:通过对“我”的某一突出“点”进行特写式描写,来表现我的精神风貌。

三、积累“我”的名言

1.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蒋金镛)

2.可以说,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挖掘自己的过程。(陆星儿)

3.能佩服别人绝不会显得你无能,能佩服别人恰恰说明你自信,能佩服别人也是一种幸福。(李钧)

4.成功者不一定要求才智过人,但必须气质特殊,他恨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不能成功,这种巨大的精神能量使他排除万难,最终成功。(刘墉)

7.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篇七

一、从抓住关键性语句或词语入手。

有些材料,看似字数不少,难以把握,其实其中有些句子是点睛之笔,只要抓住它们,就能做到准确立意。

典型例子1: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是很难捕获它们的。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要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但走过长长的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着原路退回。猎人根据野兔的脾气,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然后做一个机关,并恢复表面的形状,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收获猎物了。野兔的致命缺点就是它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这段材料字数不少,但我们如果抓住最后一句话,就不难归纳出准确立意: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典型例子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1) 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 (2) 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3) 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 (4) 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 (5)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6) 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纵观全段文字, (5) (6) 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 (5) 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 (6) 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良好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注意点: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典型例子3: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点飘飘然,竟不知天高地厚,很自负地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对联贴出不久,来了位白发老人,他将手里拿的一本书翻开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一看,书上的难字、僻字很多,有的根本未见过,顿时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狂妄与骄傲,他马上在门前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很多学生,在分析这篇材料时发生了偏颇,认为立意应该是,做学问不应骄傲和狂妄或做学问要勤奋。其实,我们要是关注了“顿时”“马上”“变成”这些关键性词语就不难得出准确的立意:人应该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

二、分清叙述的主次,揣摩材料的主要倾向。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典型例子:就下面短文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能够联系实际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1) 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 (2) 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 (3) 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 (4) 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 (5) 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 (3) 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和句 (5) 两个关键性语句,可推断出材料叙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树。历经400年,遭受14次闪电、无数次山崩和风雨摧残却顽强成长为大树的“它”,竟然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死的甲虫面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微小的错误,要防微杜渐。这就是材料的主要倾向和立意。

三、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可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立意。

典型例子: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鲤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虾米,第四天、第五天……什么都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一看到这篇材料,似乎不好入手,但我们试着问一下后来捞不到鱼原因,经过分析,是因为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思考到这里,主旨就不难得出来了,到广阔的空间去,方有丰硕的收获。

一个材料,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很可能会提炼出几个论点,但必须选择基本论点或立意去写。因为这个基本论点或立意最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或倾向,我们只有抓住它们,才是找到了最佳角度,才能切合题意,不致偏离主旨。

四、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

有些材料,通过读句子和一些词语,不难发现作者的感情倾向,抓住了感情倾向,就不会立意偏颇了。

典型例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一身纯白、漂亮的毛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皮。

在这段中的有些词语,譬如:爱惜、纯白,漂亮、守护。分析它们,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所以立意时就有了方向,对白貂是赞赏的。立意是,我们要学会坚守。

五、多题一做要合并同类内容,剔除相异点,寻找相同点。

面对多个材料,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去立意,立意难免以偏概全,这一点务必加以注意。

典型例子: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这里第一个材料谈的是积累要长期坚持;第二个谈的是积累大有价值,绝不会徒耗时光和精力;第三个谈的是多积广积出成就。三个材料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它们的共性却是积累。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立意:治学要注意积累。有时,多题一做作文所给材料是一正一反的,但它们仍然有共同点。我们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个共同点,提炼出观点,并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来作文。

8.材料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 篇八

一.单一型的作文材料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二)抓住已经给出的结论

有一类材料在记叙一个事件后,有一两句阐明观点、总结概括的句子,即结论句。这个结论句其实就是作文的立意。也是写文章的立论所在,所以要善于抓住此类材料的结论句,作文就绝对不会跑题。

(三)得出结论,分析原因

有一类材料,只完整地介绍一个故事,要想得出材料的结论,即作文的观点,那么,就问自己三个问题:故事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非洲大草原上,三只瘦弱的小狗正与一只高大的斑马进行一场生死搏斗。乍一看来,三只弱小的小狗很难是大斑马的对手。但实际情况是,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尾巴,任凭斑马的尾巴如何甩动,也死死咬住不放;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耳朵,任凭斑马如何摇头,也决不松口;一只稍显强壮的小狗咬住斑马的一条腿,任凭斑马如何踢弹,一点也不敢懈怠。不一会,在三只小狗的齐心攻击下,“庞然大物”斑马终于体力不支瘫倒在地,成为三只小狗的盘中餐。

读完这则材料,考虑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故事的结果是“庞然大物”斑马成为三只小狗的盘中餐;原因是三只小狗团结合作,分工明确;我们应该像小狗一样懂得科学分工,团队制胜的道理。

二.复合型的材料

(一)寻找材料的异同点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

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寻找材料的互补性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9.材料作文审题训练题 篇九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题

1、阅读寓言《虹和桥》,然后按要求作文。

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从虹和桥的对话你想到了什么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3、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 ”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经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一个兵,后来转回地方,我也是一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一个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也就心满意足了.”(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7、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孩子和妈妈住在湖心小岛,他们常常去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一天的傍晚,他们又来钓鱼。在美丽的月光下,孩子意外地钓起了一条很大的鲈鱼,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翕动着。他从没钓过这么大的鱼,妈妈和儿子都惊呆了。可是此时离开禁时间还有两小时,虽然周围没有一只鱼艇,没有一个钓鱼人,妈妈还是坚定地要求孩子将鲈鱼放生,孩子哭了。泪光中,鲈鱼抖动笨重的身躯渐渐消失。孩子再也没能钓到那样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生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晚的问题,但他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成为一名成绩斐然的建筑师。

人生的成就究竟源于什么?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本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

【作文提示】

1、虹和桥各有优点,它们优点是:赞美别人不夸耀自己,表现了可贵的谦虚美德。这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根据要求,按照“总分结构”、“对比论证”,可以设以下几个论段:①谦虚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②骄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③谦受益,满招损。

举例时注意有正有反。

素材: 爱因斯坦与卓别林

据说发现并提出“相对论”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喜剧大师卓别林是好朋友。某次两个人坐在一起闲谈,爱因斯坦对卓别林说:“你很伟大,因为凡是有电影的地方就没有人不知道卓别林的名字。”卓别林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能懂得相对论的人据说不超过三个,因此你更伟大。”伟大人物的互相尊重,不只因为他们在专业上的共识,更因为他们在各自专业上的陌生而在专注精神上的相近。

2、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发表看法”,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解决问题”上。联系自己或他人的实际,一定要“分析问题”,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

3、提示: ①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②做学问与做人

4、提示: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个材料做一番仔细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同时,三则材料都能顾及,各有用场。

5、提示:立意角度

要想成就事业,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有谦逊的品格

对待并列材料的材料作文,一般采取同异互求的方法审题立意,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这种方法首先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如有一材料作文,第一则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伤病困扰,不辍写作;第二则材料写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过失,晚年不堪外族入侵,保持名节,骂敌遇害;第三则材料中的陈独秀是中共创始人,曾犯过严重错误,晚年赋闲,贫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敌.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保持晚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一共同点就应是作文立意之所在.再如有一则写作训练中给了三则不同材料.第一则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另外,这种“互求法”还适用于看似矛盾的多元材料,再比如本题材料作文,马玉祥与拿破仑的话其矛盾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提炼论点时,关键在于分析其统一点.所说的统一点,就是指合理点.“要做一个好兵”有没有合理点想当元帅是否排斥做一个好兵 “想当元帅”是否有合理的地方如果前者与后者都合理,那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正确地想通了,那么提炼出来的观点就可能符合辩证统一的观点.6、提示: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参考命题:《可贵的执著精神》、《成功者的启示》

7、关系型 提示:如果材料的内容,是谈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材料的中心。这则材料谈的是“生命”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时间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如果说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那么这过程是按时间来计算的、来体现的。“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意思。

参考命题:《时间与生命》《时间就是生命》虚度时光,就是害人害己》 关系型的材料作文主要注意的是,像关系型议论文一样,写的时候要照顾两面,不要只是丹存的写一方面。

8、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讲述了一件事情:妈妈带儿子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两小时钓起一条硕大的鲈鱼,但他们却在无人监管的情形下将鲈鱼放生。母亲对儿子的教育的核心是诚实、守法。事情虽小,但习惯的养成、原则的坚守、抗拒诱惑的意志事关重大。这些正是后来帮助儿子走事业向成功的动力。材料后面“人的成就究竟源于什么?”向考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可以寻找的“源”很多:家庭的严格教育、母亲见微知著的教育、人的自控能力、好习惯的养成、对抗诱惑的意志、坚守人生原则……这些“源”都在材料之中。成就不分大小,不要狭隘地理解成就必须是成人以后的事业上的成就,对于十几岁的孩子,短短的人生历程中的了不起的方面也可称之为成就。所以行文可以采用多种行文方式,无论是议论还是记叙,能通过事例或经历,讲清楚这个道理的就是好文章。

上一篇:《网小鱼》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下一篇:民族与宗教论文